关于职业岗位的论文题目范文

2023-09-18

关于职业岗位的论文题目范文第1篇

2、古装剧缺席滕华涛《城中之城》备案2021年2月立项表分析

3、如何让镣铐下的舞美更精彩

4、教师职务侵权及其侵权责任研究

5、全媒体时代新闻采编人员素质要求

6、浅析经济新常态下提升乡镇财政税收建设思路

7、论社会主义荣辱观下的高校党风廉政建设

8、新媒体环境下如何践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9、基于职业素养培养的市场营销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研究

10、浅析高校辅导员队伍素质建设

11、辽宁“五抓五促”推进党建工作

12、传统文化中的“君子三戒”思想及其对当代中国官员道德建设的启示

13、如何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理论指导新闻宣传工作

14、新媒体环境下职业记者的媒介角色认知

15、新媒体时代下新闻采访工作的创新策略

16、编制会计分录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7、信息时代的统计咨询分析

18、坚守职业道德 平凡亦是英雄

19、经济新常态下提升乡镇财政税收建设思路讨论

20、消防部队会计信息失真的根源及对策探讨

21、新媒体从业者如何坚守职业道德

22、融媒体时代广播电视新闻工作者素养教育研究

23、浅谈高校图书管理人员综合素质的提升

24、略论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艺术

25、坚守教师的职业道德 保持教师队伍的先进性

26、我国电视调查性报道的困境与出路

27、新时代新闻舆论引导之我见

28、我国内部审计独立性现状分析及建议

29、广东注协党委广东注协组织参观省廉政教育基地

30、科学构建职业院校医学专业教育教学管理新机制

31、会计期后事项审计程序及应注意的问题

32、关于城乡规划专家领衔的思考

33、稳健性原则在上市公司运用的条件分析

34、浅谈我国体育报道体现的人文精神

35、媒体从业者思想和行为引导问题研究

36、数字时代报纸新闻采编营造特色的方法分析

37、论注册会计师审计的有限独立

38、关于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的探究

39、谈教师效应对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作用

40、坚守新闻职业道德操守初探

41、巧用“匠心”铸就“利剑”

42、“三教”改革背景下项目课程开发的现状、挑战与应对

43、中职学生职业认同感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44、规范食品包装上英语译文策略

45、《南方周末》的品牌建设探究

46、论增强责任意识提高执法水平几点思考

47、基于审计独立性的高校内部审计机制研究

48、诚信,我们永远的选择

49、大数据时代下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途径分析

关于职业岗位的论文题目范文第2篇

摘要:职业核心能力,在市场营销教学中具有着重要的地位,当今社会,具有职业核心能力的学生才能在就业市场中占据优势。本文探讨了在市场营销教学中,如何渗透培养职业核心能力。

关键词:职业核心能力;市场营销;中职教育

当前,职业核心能力已经成为人们就业、再就业和职场升迁所必备的能力,也是正在校、即将就业和已就业人群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它也必将成为企事业单位在职人员综合素质提高的重要内容。中职院校也势必转变办学理念——培养学生职业核心能力。

中职院校的市场营销教学也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那么,如何在教学中渗透培养职业核心能力呢,笔者将结合自身的实践教学经验,与同仁分享。

一、我院市场营销专业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现状

就目前形势而言,我院的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在职业核心能力的应用上,最缺乏实践应用能力,其职业核心能力与用人单位的要求相差较远,从调研情况看,显现出多方面弱势。

1.信息处理和分析判断能力欠佳

对于教师布置的有关市场调查训练项目,多数学生对所调查的文字和数据资料难以准确分析说明问题,同时在设计项目调查表方面,也表现出明显的能力的欠缺,就目前的培养情况看,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还很薄弱。

2.独立解决问题和应变能力不强

市场营销活动是一个互动性很强的过程,具有高度的情景性,营销活动的成功可以说是天时地利人和的结果。而学生难于应变特定情景下的营销活动,在平时学习和生活中缺乏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大部分学生对问题实质把握不准确。

3.沟通与合作能力欠缺

00后的孩子一方面生活在一个信息高速发达却又欠缺沟通的年代,多数同学喜欢网络交流,导致他们在实际工作中学习领悟新知识存在一定困难;另一方面绝大多数学生是独生子女,其生活环境导致他们自私、高傲、以自我为中心,不愿主动与人沟通与合作。学生有效的口头沟通能力比较低,而现实却是很多岗位都要求有基本的沟通能力,学生明显与时代发展步伐脱节。

二、培养技校市场营销专业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必要性

目前,我校的职业核心能力课程没有覆盖到全校所有专业和班级,只针对部分一体化教学班级开展了职业核心能力课程训练。市场营销专业班级仍实行传统的学分制,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在课程体系中未得到应有体现,传统的教学方法一直主宰着课堂教学,学生对课程兴趣不浓,课程实施的有效性有待检验。

为了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在2+1培养模式下(即前两年在校进行理论学习,第三年到企业顶岗实习),我校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分学期开设了计算机操作技能实训、市场调研实训、网络营销实训、市场营销综合实训等实训课程,以上实训主要依托软件在机房进行,学生的数字和信息处理能力有大幅度的飞跃,团队合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也会有所提升,对企业总体运营及营销管理有大致的了解和体会,但机房实训缺乏情境性与连续性。

根据对与我系长期进行校企合作的单位统计,企业在招聘时对市场营销专业学生提出的能力要求顺序是:敬业精神和责任心、吃苦耐劳、语言表达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他们对这些能力的看重甚至都超过专业能力。然而,从我校近几年营销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状况来看,企业反馈毕业生普遍在人际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吃苦耐劳精神等一些核心的职业能力方面比较缺失,部分三年级学生在顶岗实习中,面对一线销售工作的灵活性、复杂性、挑战性难以适应。不少毕业生频繁地跳槽,面对新工作和新环境感到无所适从,就业处于不稳定的状态。可以看出,营销工作社会性和人际化的特殊性,要求加强对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增强学生的与人交流、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提高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使学生与未来职场之间实现无缝对接。目前,我校市场营销理论专业课课时占据了总课时的八成以上,在当前无法开设职业核心能力课程的条件下,将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渗透到专业课的教学中显得十分迫切和必要。

三、市场营销专业人才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路径

市场营销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缺乏机制保证。由于职业核心能力并非课堂上就能完成的工作,在培养方式往往处于放任式,无明确目标的状态,在具体训练方法上也缺乏理论研究,很多时候仅仅照搬某些企业在职培训的方法,虽然也开展了能力培养的系列活动,但成功经验尚不多见;在职业核心能力评价机制方面突出问题表现为:评价方法沿袭传统的学业评价方式,缺乏职业核心能力评价标准。

就技师学院而言,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中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存在严重弱点:片面以社会经济需求为导向,强调为社会经济发展培养职业技术人才,在相当大程度上忽视文化基础知识、人文素质和非专业通用基本能力的培养。在这样教育体系下培养出的营销专业的学生,文化基础相对薄弱,专业口径窄,职业适应面差,后劲不足,发展能力有限,只能被动掌握简单的现成工具或技能,不能主动地创造性地工作。

要想培养营销专业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首先,建立营销专业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标准。加强教师团队能力培养,夯实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基础关键,突破传统教学基层管理的弊端,合理配置教学资源,以专业建设、课程改革作为教师团队能力培养指针,组织适合于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其次,在学校课堂教学中强化培养职业核心能力。根據市场需求设置和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分析营销岗位所需要的职业核心能力,在此基础上细化实施培养的内容、方法和形式,将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工作落到实处。再次,鼓励发动学生积极参与学校社团和文化活动,在校园隐性课程中养成职业核心能力。通过校园文化活动等隐性课程建设,多途径多形式开展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如培养“与人沟通”,“与人协作”,“情商”等能力),促进学生整体素质提高。第四,在社会实践和社会服务中认识和提高职业核心能力。通过社会实践与社会服务,认识职业核心能力对从事营销职业的重要意义,在一定层面上应用职业核心能力,从而达到理解并掌握职业核心能力的目的。最后,在工学结合中磨砺职业核心能力。结合在企业营销岗位中的实践性、情景性特点,将职业核心能力与具体营销技能结合起来,从而检验营销人才培养质量,锻炼和培养学生职业核心能力。

四、小结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职业核心能力表现出了越来越高的社会地位,部分大中专院校正在积极探索提高学生这类能力的模式和方法。本文以市场营销专业课程作为一个切入点,分析了职业核心能力的渗透方法及教学团队建设,以期见微知著,使我们的职业教育能借鉴国外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模式,让学生在学习专业的同时,不断提高他们的职业核心能力,经过不断的探索和研究,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并通过职业核心能力的提升,促进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周锡飞.基于能力本位的国际市场营销双语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3(28):118-119.

[2]张俊.市场营销专业人才职业核心能力培养与评价体系研究[J].当代经济,2012(8):108-109.

关于职业岗位的论文题目范文第3篇

2、浅析职业技术院校的职业规划教育

3、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规划的思考

4、“4T”模式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体系的探索与实践

5、商学院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体系构建

6、职业规划对大学生就业指导的重要性分析

7、职场“教父”——GCDF

8、毕业生求职面试前的准备

9、面试千万别玩“文艺范儿”

10、高中心理健康教育与生涯教育融合的有效探索

11、论高校构建职业规划指导体系的方法

12、体验式教学在大学生职业规划课程中的应用

13、2012上半年职场热点事件大盘点

14、基于AEIOU方法对大学生职业取向分析的创新研究

15、中职生职业规划教育的探索与尝试

16、普通高中实施职业规划教育的构想

17、3招教你突围求职困境

18、一站式服务理念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服务体系中的运用

19、试论大学生职业规划课程的教学创新

20、基于职业规划教育导向的高职高专学生管理新模式探究

21、高校就业指导课中模拟面试情景教学法的应用研究

22、浅谈中职生职业规划能力

23、新时期中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研究

24、教师资格“国考”背景下学前教育专业课程建设实践探索

25、基于学生求职就业的中职美术专业教学改革探索

26、高职大学生的就业教育

27、M公司专技人员招聘问题与对策研究

28、增强职业规划课程教学实效性路径探析

29、职业教育中职业规划的重要意义探究

30、对高校职业规划教育的思考

31、三天拿双份互联网大厂offer背后是三年的规划和积累

32、论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策略研究

33、“双创”背景下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有效性探究

34、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路径研究

35、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规划课程思政育人功能研究

36、浅析中职生护理专业职业规划能力现状及对策

37、心中理想是学习加油站

38、提高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影响力的思考

39、关于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的探讨

40、高职学生职业规划教育调查研究

41、高校大学生职业规划体系构建

42、大一新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探索与实践研究

43、地方高校生物师范生提高职业竞争力的全程规划探索

44、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的定位及其策略

45、英语专业毕业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与对策

46、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中心理素养环节有效设计

47、高校辅导员个人职业规划研究

48、职业规划教育在高职院校中的应用研究

49、师范院校实施全程化就业指导的实践探索

关于职业岗位的论文题目范文第4篇

2、加快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 迈向职业教育强国

3、美国职业教育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启示

4、借鉴德国职业教育经验推动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几点思考

5、台湾农业职业教育对贵州职业教育的启示

6、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对广西民族地区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启示

7、基于“互联网+职业教育”的职业教育课堂教学模式重构

8、在国家职业教育二十条视域下如何扎实有效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

9、新加坡的职业教育特点以及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启示作用

10、俄罗斯职业教育对我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启示

11、浅谈德国职业教育教学方法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启示

12、近代女性职业教育对当前农村女性职业教育发展启示

13、学习贯彻《职业教育法》,促进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14、深圳2020年中等职业教育年度质量报告出炉宝安区职业教育亮点纷呈

15、从职业教育的本源浅析职业教育现状及对策分析

16、教育部部署“十四五”职业教育规划教材建设,加快构建中国特色高质量职业教育教材体系

17、“互联网+”时代职业教育及职业教育教材建设的探索与思考

18、浅议中外职业教育差异及其对中国职业教育的启示

19、创建现代职业教育综合改革试点省 推动我省职业教育再上新台阶

20、向旅游职业教育致敬:旅游产业发展基石、职业教育改革先锋

21、新加坡职业教育对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启示

22、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对当今职业教育的启示

23、加拿大职业教育现状及对中国职业教育改革的启示

24、德国职业教育体系对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对比研究

25、推进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夯实职业教育立教之本

26、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背景下职业教育高移问题探讨

27、东莞理想教育集团:为职业教育的理想而战,为理想的职业教育而战

28、宁波市鄞州职业教育中心学校:高水平职业教育从“融”向前

29、欧盟职业教育跨界治理及对RCEP地区职业教育融合发展的启示

30、“现代职业教育”思辨(三):作为社会治理节点的职业教育

31、浅谈香港职业教育对内地职业教育的启发

32、职业教育扶贫:政府履行发展职业教育职责的重要使命

33、简析日本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及对中国职业教育的启示

34、贯彻落实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 加快发展宁夏现代职业教育

35、从中德职业教育合作历史看中国职业教育的国际化

36、瑞士联邦高等职业教育和培训研究所助力职业教育发展

37、职业教育提质培优的核心要义:大质量观视野下推进职业教育全面质量管理

38、亚太地区职业教育与培训论坛暨中国-新西兰高等职业教育峰会于线上举行

39、职业教育集团化模式中日本职业教育的启示

40、职业教育活动周与职业教育社会认可度提升

41、中华职业教育社对当代中国职业教育的意义

42、第四届中国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大会聚焦“一带一路”职业教育

43、促进现代职业教育综合改革 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44、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特色及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启示

45、架好职业教育“从枯草无味到妙趣横生的桥”需从职业教育学生心理探究开始

46、芬兰职业教育与培训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启示

47、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下天津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问题与对策研究

48、坚持职业教育类型地位,防止职业教育普通化

49、浅谈德国职业教育与我国职业教育的现实比较与思考①

关于职业岗位的论文题目范文第5篇

2、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培养路径研究

3、谈通过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交汇与融通实现教师专业发展

4、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教师德性研究的发展与反思

5、高校师德师风建设路径探究

6、人工智能时代的知识教学:误用后果、归因与破局

7、高职护理专业学生职业道德教育体系的构建

8、卢梭智力教育观及其道德评价

9、“互联网+”时代的教师伦理:从他者型塑转向自由审美

10、当代教师德性研究述评

11、教师教学生活如何走向幸福

12、中小学师德建设的基本要求与新途径探析

13、浅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师德养成

14、高职院校转型升级期师德建设探究

15、高校教师教学道德的反思

16、师爱在育人实践中的价值提升策略探析

17、以双向融合为突破口,带动高校“课程思政”的整体改革

18、新文科背景下高校教师与行业人才双向交流机制探索与实践

19、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现实危机与本真回归

20、师德建设视域下高校青年教师的职业信仰与教育

21、从教师职业道德出发谈教师幸福

2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形象的演变与审思

23、浅谈教师职业道德的重要性

24、生物医学高新技术快速发展背景下促进医学伦理教育的思考

25、高校青年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研究

26、体育教师行为失范及调控

27、新时期高校青年教师职业道德失范原因及对策探析

28、教师专业伦理规范的制度化探析

29、发达国家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教师的职业形象及其启示

30、中美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文本分析及建议

31、追寻专业伦理:中美师德规范比较

32、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33、基于绿色教育理念的学校课堂伦理的构建

34、浅议新时期教师师德的内涵

35、教师职业角色发展的嬗变及伦理反思

36、浅谈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

37、内外兼修:论中小学师德建设的困境与突破

38、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

39、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素质要求及其提高途径

40、护理伦理素质的现状分析与护理伦理教育研究

41、社会转型背景下师德评价的原则探讨

42、初探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现状、原因分析及其解决办法

43、高职生职业道德素养提升研究

44、县域推进师德养成教育的价值与路径

45、为何而教:体育教师专业道德建设的基础

46、论《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六结合”教学法

47、浅议加强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途径

48、我国幼儿园教师教育研究学术史:70年回顾与展望

49、小学教师专业伦理品性的内涵、结构与涵养

关于职业岗位的论文题目范文第6篇

摘 要:在新时期、新形势下,教育部、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颁布了《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主要是爱国守法、敬业爱生、教书育人、严谨治学、服务社会、为人师表,并就贯彻落实《规范》有关工作发出通知。这对于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有了新的要求,作为新时期、新加入高校教师队伍的年轻教师感同身受地对《规范》内容及落实要求做出一些解读。

关键词:高校教师;职业道德;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教育是一种社会行动。大学教育是学生步入社会前的最后一个阶段的教育。这最后的教育对于个人的成长来说是极为关键的。这也和大学教育阶段的教师素质有很大关系,因此,提高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对社会人才的培养也是至关重要的。那么,对于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提高,要按照道德修养和道德实践两个基本途径。作为高校教师要严格要求自己,循序渐进,才能成为优秀的高校教师。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素质的高低是其能否能够很好地完成教书育人,并推动国家社会发展重任的关键因素[1]。

国家教育部和教科文卫体委员会于2011年12月23日联合发文,颁发《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以后,又对该《规范》的贯彻情况发出通知。这是继2008年《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重新修订及颁发后,国家教育部和教科文卫体委员会首次制定并颁发《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该《规范》的制定及颁发是对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及胡锦涛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加强高校教师队伍建设及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任务的彻底贯彻与落实。国家教育部规划纲要指出:提高高校教师素质,既要加强高校教师职业理想及道德建设,也要增强其教书育人的责任感[2]。

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大会上,胡锦涛指出: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广大教师及教育工作者是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生力军;高校教师要肩负起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光荣职责,关爱学生、淡泊名利、治学严谨、自尊自律,弘扬优良教风,提高业务能力,以人格魅力、高尚师德、学识风范教育及感染学生,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及引路人。

现今,在市场经济与改革开放的特定历史条件下亟待解决的问题有:个别教师责任感低下,育人意识薄弱,对学生缺少关爱之心;个别教师教风浮躁,治学不够严谨,过于急功近利;有的高校教师师德缺失、学术不端,甚至学术腐败,损害教师行业的声誉;这些问题存在,虽然在教师队伍中占比重不大,但也应该引起重视,要采取相应切实可行措施予以解决[3][4]。

一、《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内容及解读

国家教育部和教科文卫体委员会联合颁发的《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全文共六条为:爱国守法、敬业爱生、教书育人、严谨治学、服务社会、为人师表。

1.爱国守法

作为高校教师,首先要做到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党和国家的领导。遵守宪法及其他法律法规,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教育政策,依法履行职责,维护社会稳定与校园内和谐。作为高校教师不得做出有损于国家利益与不利于学生健康发展的言行。该规范首先提出高校教师要爱国守法,这是对高校教师与国家之间关系的说明,对高校教师提出了政治方面的高要求;该规范中强调高校教师要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党和国家的领导及社会主义制度,遵守宪法及其他法律法规,是要求高校教师要切实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政策;对现今少数教师思想意识薄弱问题,该规范着重指出高校教师不得做出有损于国家利益及不利于学生健康发展的言行。

2.敬业爱生

高校教师应该做到忠诚教育事业,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及科学创新为己任;刻苦钻研、终身学习;严格要求、公正对待、关爱学生。这是该规范对高校教师强调规范师生之间关系提出的要求;规范着重强调高校教师应该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对学生严格要求的同时还要对学生的身心方面加以关怀;该规范对现今高校师生关系中存在的问题,对高校教师提出要求:要公正公平地对待每个学生,不得做出损害学生及学校合法权益的言行。

3.教书育人

该规范对高校教师教书育人方面提出要求。高校教师要坚持育人为本,立德树人,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采用学思结合、因材施教、知行合一的方法提高教学水平与质量;作为高校教师要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不拒绝学生的合理要求,也不得从事影响教学的兼职。该规范在这方面重点强调了高校教师的教育及教学行为;该规范着重强调高校教师要以育人为本,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对现今部分高校教师的轻教学、轻育人等问题及社会兼职过多影响教学现象,该规范明确提出:不拒绝学生的合理要求,也不得从事影响教学的兼职工作。

4.严谨治学

该规范规定高校教师要具有弘扬科学、追求真理、修正错误、勇于探索、精益求精的精神;具有秉持良知、恪守规范的精神;具有尊重他人学术成果,维护学术自由及尊严的品格;具备诚实守信、坚决抵制学术失范和不端行为的职责。这重点是规范高校教师学术研究的行为;该规范规定高校教师要弘扬科学精神、勇于探索、协同创新,恪守学术规范,尊重他人劳动及学术成果;针对少数高校教师在科研工作中弄虚作假,侵占他人劳动成果的不端行为,该规范对高校教师提出了坚决抵制学术失范及学术不端行为的要求。

5.服务社会

该规范对高校教师在社会服务方面提出新要求:高校教师要勇于承担社会责任,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及人类进步服务;要传播优秀文化,普及科学知识;要主动参加社会实践,积极提供专业服务,反对滥用学术资源及学术影响力。这是本规范对高校教师与社会关系的着重规定;该规范中着重强调高校教师要勇于承担社会责任,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及人类进步做出贡献;要求高校教师要积极参加社会实践,积极提供专业服务;针对现今高校中有个别教师不当使用学术资源和学术影响力的现象,该规范中明确提出坚决反对滥用学术资源和学术影响力的规定。

6.为人师表

该规范对高校教师的学为人师提出新要求。作为高校教师要为人师表、行为世范;要淡泊名利、志存高远,树立优良学风教风;要以高尚的师德、学识风范教育并感染学生;高校教师要遵守社会公德,维护社会正义,自觉抵制有损教师职业声誉的行为。这是本规范对高校教师的社会道德责任提出的要求;该规范中强调高校教师要学为人师,树立优良学风教风,要遵守社会公德,引领社会风尚;为树立高校教师的良好职业形象,本规范明确规定高校教师要抵制有损教师声誉的行为。

二、践行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素质的加强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在教学过程中的道德实践。通过在课堂上或其他教学环节的教育活动的道德实践中,是高校教师深切体会各种利益与道德的区别与联系,使教师更加对自身品德的塑造起积极向上的作用,增加自身觉悟和自律性[5]。

高校教师职业的道德践行,高校教师职业本身的特点决定其应该具备基本要求:所有的高校教师不单单要以敬业为职业道德的前提,还应该在自己的专业领域有所建树,不但承担教书育人的职责,还应该刻苦钻研、精益求精,在本专业的科学领域有所贡献。高校教师不但能做到传道授业解惑的基本职责,还能做出一定的科研成果;高校教师是一个极富创造力的群体,因此要就积极发挥其创造价值。作为高校教师自身也要广开思路,严肃认真地在科学上努力研究、积极进取,以一个严谨、求实的态度对待自己的科学研究专业,在教育上要自觉树立良好的学气和教气。这样,通过高校教师的言传身教,才能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出优秀的大学毕业生,才算能够完成高校教师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作为高校教师对学生要关爱,应该做到诲人不倦、有教无类。这虽是我国古代儒家的传统教学观点,但早已随着中华民族文化精髓源远流长了。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就是说明教书育人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这就需要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过程中要有爱心及耐心。在这个长期的时间里,需要高校教师具备很大的毅力及恒心,对学生要关心成长,修正错误,发挥优点,尽量使其成为优秀人才;高校教师应该是社会主流学习的典范,所以应该在社会生活中保持较高的道德修养。高校教师的这些优良品质应该其日常生活的点滴中有所体现。无论从言行举止、仪表、谙熟知识、接人待物,以及胸怀大度等方面高校教师都应该起到榜样的作用,达到身正为范的标准。

参考文献:

[1][德]沃尔夫冈·布列钦卡.教育科学的基本概念:分析、批判和建议[M].胡劲松,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谢芳.新时期高校教师职业道德滑坡成因分析——以物流专业为例[J].中国市场,2008(28).

[3]吴迪,陈迎,宋杨.教师元认知与高校外语教师职业发展[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9(6).

[4]吴敬红,吕立国.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特点和功能[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

[5]梁国良.大学体育教师的职业意识[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3).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Quality of the University Teacher Occupation Morality under the New Period

WANG Ming-ming,WU Liang

(Kunm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aculty of Electric Power Engineering, Kunming 650500,China)

Key words: university teacher; Professional Ethic; Code of Professional Ethic of University Teacher

上一篇:符号消费与传统文化论文范文下一篇:理想中的教师论文题目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