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技术论文范文

2023-09-16

营造技术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中国政府提出在2060年前努力实现碳中和的目标,2021年2月22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意见指出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确保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推动我国绿色发展迈上新台阶。碳中和理念将不断引领城市的发展。步行友好街道的设计对于优化城市形象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要利用现有的城市空间结构实现城市的碳氧平衡,就必须对现有街道进行优化升级,既要减排,又要吸收,合理的街道空间能有效促进城市实现绿色低碳转型。文章分析街道参与因素的现状,并结合“绿色生态城市”的建设模式,提出步行街道的概念方案,旨在为低碳环保城市的发展提供有效参考。

关键词:碳中和;步行友好;街道;生态效益

街道作为城市公共空间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一系列社会行为提供场所,甚至城市相当一部分土地都用于市政道路建设,而步行友好街道的设计将有助于改善街道,创造出更美丽的场所。文章从碳中和角度着手,探索如何让街道更好地助推社会发展,更好地为人服务。碳中和主要指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的方式,抵消掉人类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实现“碳氧平衡”。目前,碳中和作为一种新型环保形式,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关注。张思敏等从碳中和的视角针对土地优化布局提出了建议,建立了碳中和评估体系,同时提出了完善低碳绿地的建设规划方案[1]。周述明通过对成都市街道绿化景观的实地调研,运用景观评价的方法,指导成都城市街道环境的综合治理,形成符合地方特色的历史风貌街道景观[2]。韩君伟运用心理物理学的研究方法对街道景观进行数据化细致分析,为街道景观设计提供了非常重要的数据参考[3]。李强等将生态化雨洪设施用于街道层面,利用SWWW模型模拟,探索适合我国发展模式的绿色街道优化设计方案[4]。结合我国街道更新状况,对街道社会交往空间的设计具有很高的借鉴价值。

1    街道概述

简·雅各布斯曾提出,街道是衡量城市公共空间优劣的标尺。街道作为城市规划、建筑的基本架构,是城市形象的重要展现,街道的健康发展将获得更大的经济、社会效益。碳中和概念的提出,对步行街道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步行街道应保持通达性并起到持续提供光、空气和服务设施的作用。步行街道作为开放空间需要融入自然环境,朝着可持续的方向发展,从而满足人们日常的步行需求。此外,街道绿色景观还扮演着“城市之肺”的角色,将开放空间转变为绿色空间,与自然生态环境结合起来,形成城市的生态链条,更新和过滤汽车尾气,从而实现碳氧平衡。

2    步行友好街道功能

2.1    疏善城市交通

城市居民活动较为密集,出行时容易造成城市交通困扰,加重城市街道负荷,从而带来一系列安全问题。步行方式具有其他交通方式不具备的优势,其自由度、通达度高,不受到地面障碍的影响,开展步行友好街道的设计,有助于完善交通布局,为人的活动提供便利,满足人们步行的随机性及独立性需求,减轻交通压力。

2.2    優化城市整体环境

步行友好街道通过街道绿化、街道设施完善、街道铺装等人性化设计方式,为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美化了城市环境,提升了城市居民生活品质。步行友好街道的设置鼓励人们减少汽车出行,降低城市碳排放,提高城市空气质量。

2.3    提升城市居民生活质量

步行友好街道不同于以往的街道,可以承载城市市民各式各样的复合型步行需求,人们交谈、驻足、聆听等与步行有关的需求都能在步行友好街道中得到满足,人们开始从逃离城市转而回归城市,无拘无束地在街道中穿行,自由地交往,恢复了城市的生活气息,增强了城市生活的幸福感。

2.4    步行选择的潜在因素

现代化的发展催生了人们的惰性,人们出行时倾向于选择便捷的交通工具。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步行出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对环境的影响,是每个人都能参与的出行方式。因此,步行街道的设计需要掌握影响人们步行选择的潜在因素,并在设计中实现深层次把控。如今,城市用地错综复杂,给步行的选择带来了很大的干扰,受定式思维的影响,人们选择出行方式时往往会根据以往的经验预判,通常会避开步行,这样的选择有时甚至是无意识且快速的。但与此同时,影响人们选择的理性因素如有利于健康、娱乐休闲等,也会帮助人们作出明智的选择。但是,在步行街道设计中需要充分考量各种选择动因,促使步行空间在城市用地中得到更充分的利用,进而高效应对社会环境带来的适应性挑战。

第一,步行速度。步行速度一方面会受到个体身体素质的影响,通常年轻人比老年人速度更快;另一方面会受地面物理性障碍的干扰,障碍越少,就越有利于提高步行速度。去除步行道路上不必要的景观设施,实现铺装平整化,降低道路高差,在通达目的性更强的街道,拓宽步行街道面积,降低人员密度,尽量满足人们迅速通达的需求。

第二,步行距离。步行选择具有短距离的特性,人们可以接受的行走距离是有限的,但优化步行环境,有助于缓解人们的步行疲劳,适当延长步行距离。宽阔笔直的步行街道容易让人感到乏味,相反,曲折且富有变化的道路,可以遮挡一目了然的步行路线,如此,途中的景物会给人带来不同的体验,让人们短暂地忘记步行距离,从而缩短心理上的步行距离。

第三,步行空间。一是舒适空间感。形态各异的步行街道存在于城市中,成为连接城市不同空间的纽带。步行空间的比例尺度应该符合人的主观感受,满足其随时进入共享空间的需求,应做到紧凑而不密集。二是空间视觉体验。步行能够促使人们接触更多的环境信息,相应的感官刺激也能得到调动。人们在判断方向时往往漫不经心,但是街道绿化景观通常会成为视觉聚焦点,吸引人们的注意,好的步行街道需要布置相应的特色构筑物,设置提示性的地标、铺装等引导各类行人通行,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感[5]。

第四,步行路线。步行路线会受到步行目的的影响,当目的性强时,人们会选择以最快的方式到达目的地,因此,更倾向于选择通达性较强的路线,抄近路就成了人们的首选,而此时步行效率会高于其他交通工具。这种情况下,市民广场步行空间的设计,可设置对角线道路,避免交通障碍,为人群提供便利。当目的性弱时,人们更倾向于随机性的步行。观景、闲聊、休息成了这类人群的主要活动方式,其步行路线以连续性为主,富有节奏空间变化的街道环境会让步行更加具有乐趣,但应该注意的是,步行空间的曲线变化需要避免反复多次方向切换,以防止行人方向感错乱,还要尽量避免高差,以不打乱步行者的节奏为宜,为步行提供便利。

3    碳中和视角下的步行街道“碳减排”

汽车时代,在交通工具为主导的环境下,步行街道的设计与道路设计往往采取了相同的规划逻辑,机械、刻板、以通达性为主,忽略了人的步行体验。因此,步行环境的营造需要更多考虑到人性化因素,与实际生活体验结合起来,置于碳中和这一更宽泛的社会背景下,使人们真正意识到步行不再只是一种交通方式的选择,更多的是为减少空气污染、营造健康清洁的生活环境而作出的明智选择。将步行街道与越来越多的因素结合起来,如场所、物质环境、景观等,形成连续性的街道布局,而非局限于交通连接点,因此,在步行街道设计中我们应该做到以下四点。

3.1    提供步行场所

步行街道的功能主要是承载步行人群,协助人群到达不同的目的地。除此之外,极强的可达性可将人们从各处汇集起来,步行街道也将成为散步、交流的场所。步行街道需要具备非常重要的社交功能,促进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友好交流,为步行街道赋予独特的空间体验。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按照生理需求一安全需求一归属需求一尊重需求一自我实现需求一认知和审美需求等级排序,可为步行街道设计提供有力参考。人们在街道上行走,可以随心所欲地交流,交流本身成了步行的最终目的。关于尺度,步行场所的尺度应满足人群随心所欲的步行需求,而如今大多数城市的机动车道通常与步行街道共享公共空间,人行道绝不能给人拥挤或孤独的感受,需要有充分的安全感,因此要远离机动车辆的威胁。步行街道每分钟、每米的宽度通行量能达到7~8人,此区间内人们可以随心所欲地行走。

3.2    良好的景观功能

顺应街道现有的地貌特征,减少土方量,减少机械操作。遵循生态优先原则,自然植物群落可以有效吸收二氧化碳,丰富生物多样性,提升街道景观价值。设置交叉路口、小广场、小公园或者一处开放空间,对于长距离的街道而言,中途的景观节点是非常有必要的。街道景观设计要结合地方文化,凸显地域文化特色,将地域传统民俗风情、文化遗产等融合起来,有效烘托城市氛围,赋予城市公共空间更丰富独特的景观体验。因此,展现城市独特文化风貌,是城市步行街道重要的景观功能。

3.3    良好的教育功能

街道教育功能与城市文化氛围相呼应,步行街道营造的教育环境可作为儿童的室外绿色课堂,让其与大自然零距离接触,还可为市民提供寓教于乐的教育环境。因此,要将自然要素引入城市生活,可在街道种植大量的植物,甚至可以设置创意构筑物,以激发人们热爱自然、保护绿色生态环境。

3.4    优秀的街道设计

在街道重构设计中合理利用废弃或可再生材料以及自产废弃物再循环材料。例如,运用环保铺装材料,提高下渗能力,同时为街道提供必要的装饰,标示街道的使用功能。运用良好的铺装设计,辅助营造街道场所,划分不同底界面,展现街道特色。除此之外,处理好色彩与造型、材料与质感、尺度与比例错综复杂的细节关系,需要遵循一定的街道设计逻辑,注重人的使用需求和感受,要做到既有变化又统一和谐。

4    碳中和视角下的步行街道“碳吸收”

21世纪是汽车高速发展的时代,汽车尾气的排放无疑给我们的环境带来了莫大的负担。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曾将街道描述为一个巨大的车间,在如此庞大的二氧化碳排放体系下,植物成为实现碳中和的重要媒介,其能从空气中吸收二氧化碳,通过光合作用产生有机物,释放氧气,实现碳氧平衡。

城市街道作为公共开放空间,与市民日常活动密切相关,街道良好的绿化环境有助于形成城市良好的生态效益。一是考虑整体形象美观问题,通过合理有效布置街道植物,使空间得到高效利用。街道绿色系统已成为人们的迫切需求,在进行街道植物一体化设计时,应尽可能利用有限的城市街道用地资源,因地制宜地配置植物,实现街道植物向空间一体化发展,实现街道空间绿化多层次、多功能、高效益。将人们的视线从地上转移到空间探索上,是短时间内改善大城市小环境,扩大城市绿化面积,提高城市居民生活环境质量的有效途径。二是有助于吸收二氧化碳,降低粉尘,净化城市空气,释放氧气,实现碳中和效益。不同的植物具备不同的特殊功能,如在街道大量种植布置油松、槐树、侧柏等,可以起到很好的杀菌作用,不仅如此,还能隔绝城市噪声,调节城市温度,形成良好的生态效益,为行人提供优越的步行环境。

4.1    复层结构植物设计

复层结构用于在街道中模拟自然群落,形成具有遮阴及观赏效果的立体景观,一方面能为人们提供休息的场所,另一方面能增加绿化,丰富街道形式。

4.2    分隔带植物设计

分隔带绿化可用观花或者观叶植物搭配,起到引导步行的作用,与乔灌搭配,形成立体“绿化墙”,进而增大植物吸碳面积,净化空气。

4.3    天桥绿化设计

天桥作为街道的连接体,由于栽培土质的限制,可设置植物种植池或垂挂花篮进行点缀,以形成立体绿色墙面的最佳效果,为人们提供良好的出行环境。

4.4    绿色街道雨水处理系统

不同于以往的街道雨水处理,在道路分隔区中设置形式各样的水池装置,以自然的方式对雨水进行处理,形成“渗透、蓄水、滞留、净化、排放”的循环。不同的装置可以丰富街道景观层次,在雨水丰沛的季节还可起到防洪蓄水的作用,同时,为道路植物提供水分,吸收城市地面粉尘,为鱼类等水生生物提供栖息地,使街道生态系统更加完整。

5    结语

目前,我国在城市化进程中,忽略了许多人性化空间问题,大多数城市真正的步行街道空间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对其的重视程度也远远不够。作为发展中国家我们需要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在保证经济稳定增长的同时,注重环境效益的提升。在以碳中和为目标导向的大环境下,街道作为城市更新的重要对象,应置于生态系统背景中考量,将更多的城市空间与城市节能减排环境效益结合起来,为政府重要议程提供重要依据。建设步行友好街道與制定碳中和目标有相同的愿景,即实现城市健康发展,我们都有责任为友好步行街道的建设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张思敏,章慧明,徐从广,等.碳中和视角下的低碳生态城市思考与研究[J].安徽建筑,2021,28(9):87-88.

[2]周述明.成都市城市街道绿化景观评价及其环境效益研究[D].雅安:四川农业大学,2003.

[3]韩君伟,董靓.基于心理物理方法的街道景观视觉评价研究[J].中国园林,2015,31(5):116-119.

[4]李强,梁芙蓉,甘霖.基于SWMM的绿色街道优化设计研究[J].建筑学报,2019(S1):20-25.

[5]扬·盖尔.交往与空间[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141.

营造技术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本文概述了森林经营的主要理论,历史和逻辑地阐述了主要森林经营理论的产生背景、主要观点和优缺点,为中国正在开展的森林经营实践提供理论支撑。

关键词:森林经营

Key words:forest management

虽然人类很早就自觉和不自觉地进行着森林经营(孟子就曾经说过,“斧斤以时入山林”),但一般认为,现代意义上的森林经营起始于十八世纪的德国。从1713年德国卡洛维茨提出“森林永续利用理論”开始,林学家们提出了众多森林经营的方法和理念。虽然这些理论在时间、观点上有些重叠,但大体上仍可按认识的深度逻辑地归结为“永续利用理论”、“森林多功能理论”和“森林可持续经营理论”。重新回顾和审视这些理论,对建设湖北现代林业不无裨益。

一般认为,德国是现代森林永续利用理论的发源地。从17世纪中期开始,德国因工业的快速发展,对木材的需求量猛增,开始大规模采伐森林,并导致18世纪初震动全国的木材危机。危机的出现,促使林业工作者思考如何“经营”森林。1713年,德国林学家H.卡洛维茨首先提出了森林永续利用原则和人工造林思想。他指出:“努力组织营造和保持能被持续地、不断地、永续利用的森林,是一项必不可少的事业。”卡洛维茨也因此被认为是森林永续利用理论的创始人。所谓森林永续利用原则,就是“森林经营管理应该这样调节森林采伐,通过这种方式使木材收获不断持续,以致世世代代从森林中得到的好处至少有我们这一代这样多。”

森林永续利用理论[1-2]的主要贡献就是在当时森林资源还十分丰富的时候提醒人们森林资源并非用之不竭,提出了人工造林的政策主张。几乎在森林永续利用理论诞生的同时,在德国也发育了“木材培育论”。1811年,林学家 G.L.哈尔蒂希出任普鲁士国家林业局局长时,选择材积生长量高的树种,大规模组织营造针叶人工纯林。他还说:“不仅要尽量多地生产和利用木材,还要考虑后人至少也能从森林中得到像当代人一样多的利益。”这种森林资源代际公平的生态伦理,至今仍受到人们的尊敬。当然,大面积种植人工纯林特别是针叶林,几十年后被证明是一项非常失败的政策。有鉴于斯,上世纪70年代,法国林学家B.马丁等人提出了现代版的“木材培育论”,基本设想是,建立一批专门培育木材的企业,在面积不大,但立地条件优越、交通方便的林地,采用科学的营林方法,营造速生丰产林,追求木材高产、高效和高利润,而让其他类型的森林充分发挥其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该理论近乎今天的“森林分类经营”思想。

为实现永续利用的目标,1826年,德国林学家 J.C.洪德斯哈根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创立了“法正林(Normal Forest)”理论。虽然法正林理论自问世以来即遭到批判,但至今仍是森林经营的基础理论。法正林学说的基本要求是:在一个作业级或一个作业单位内的森林,必须具备幼龄林、中龄林、成熟林三种,并且三种林的面积应该相等,地域配置要合理,具备最高的生长量,从而实现森林的永续经营利用。林学家们提出了很多“法正林”模型。从今天的观点看,法正林学说的贡献之一是从理论上论证了“年采伐量等于或小于年生长量”的政策主张。不过,“法正林”要求的条件近乎苛刻,与现实的森林结构差距较大。为此,1954年美国K.P.Davis提出“完全调整林”理论,为林龄结构不变下定期收获质量、数量大体一致的木材提供了模型,以期更接近现实。1961年日本铃木太七论证并提出了“广义法正法”理论,针对大片森林提出按“减反率”采伐。

2森林多功能理论

森林永续利用理论的缺点之一是只考虑木材生产,在该理论指导下大面积种植人工纯林产生严重的不良后果,如土壤退化,病虫害频发,二代林产出很低等,那些看上去葱郁茂密的云杉林、冷杉林,实际上防护功能十分脆弱。这些现象引起了林学家的关注和反思。1867年,德国林学家哈根认识到木材不是森林经营目标的全部,首次提出了“森林多效益永续经营理论”,认为林业经营应兼顾持久满足木材和其他林产品的需求,以及森林在其他方面的服务目标。简单地说, “永续利用”的思想没有错,但永续利用的不仅是木材而是“多效益”。1933年,德国的《森林法》中明确规定:永续地、有计划地经营森林,既要最大量地生产木材,又必须保持和提高森林的生产能力;经营森林应尽可能地考虑森林的美观、景观特点和保护野生动物;必须划定休憩林和防护林。

森林多功能理论[3]是林学家们对林业认识上的第二次突破。它的最大贡献,用现代术语,就是承认森林的“间接效益”(包括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认识到随着社会需求的变化,森林的非木材功能对于人类的价值会日益增加并上升到主导地位。森林多功能理论强调三大效益一体化经营,强调生产、生物、景观和人文的多样性;在技术上主张长伐期和择伐作业;人工林天然化经营。

就如何实现森林的多种功能,林学家们产生了不同的观点。一种叫做“船迹理论”的意见认为,只要最大限度地持续实现森林资源的经济效益,森林的其他效益就会跟随在经济效益的“船迹”后自然地体现出来(如同前进中的船会产生一片向两旁扩展的波浪一样)。另一种叫做“协同理论”的意见认为,林业应该同时实现多效益一体化,即同一片森林既生产木材又发挥一种或几种生态功能。“协同理论”要求人们要把木材生产和其他效益等同对待。

影响持续至今的“林业分工论”实质上也是森林多功能理论的一种实现形式。该理论是20世纪70年代由美国林学家M.克劳森、R.塞乔和W.海蒂等人提出来的。它的中心思想是:全球森林是朝着各种功能不同的专用森林方向发展,而不是走向森林三大效益一体化。M.克劳森等人主张在国土中划出少量土地发展工业人工林,承担起全国所需的大部分商品材任务,称为“商品林业”;其次划出一块“公益林业”,包括城市林业、风景林、自然保护区、水土保持林等,用以改善生态坏境;再划出一块“多功能林业”。按照“林业分工论”的说法,森林不仅从微观上被划分为不同功能的地段,而且从宏观上也会出现国际分工。他们预测21世纪全球森林“资源南移,木材北流”,即南美洲和非洲人工林所产木材将以欧洲为主要出口市场;大洋洲和东南亚所产木材主要出口到日本;北美洲(加拿大)将主要在美国开拓市场,并将在欧洲和日本市场同其他出口国进行竞争;俄罗斯的木材市场将主要在亚洲。

3森林可持续经营理论

在认识森林多种效益重要性的问题上,各种“森林可持续经营理论”与上述“森林多功能理论”并无大的差别。同森林多功能理论相比,可持续经营理论在下列观点上进一步深化了认识。一是强化了 “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按照前挪威首相布伦特兰夫人的定义,所谓“可持续发展”,就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森林是可再生资源,尤其应该实行这一战略。二是强化了生态系统的观念。用林学家Plochmann(1982年)的话说:“永续利用的出发点不应该是各种林产品和间接效用,而是作为能发挥多种效用的森林生态系统。” 在这一理论框架下,各国林学家们对如何实现这一战略提出了不同的措施,其中,比较有影响的是“新林业理论”、“近自然林业理论”和“现代森林可持续经营理论”。

“新林业理论”是1985年由美国林学家J.F.Franklin提出的。该理论有两点新意值得注意:第一,森林经营的作业单元不是一块或一片森林,而应是一个或一群“以森林為主的景观”;第二,森林经营的目标不是木材,也不是多功能综合效益,而是森林生态系统的持续维持和生物多样性的持续保存。J.F.Franklin教授认为林业分工论实质是一种把生产与保护对立起来进行分而治之的林业发展战略,不仅不能实现其各自的目标,而且也不能满足全社会对林业的要求,使森林资源永续利用也成为空话。因此,他主张森林经营的目标是“实现森林的经济价值、生态价值和社会价值相互统一,建成不但能永续生产木材和其它林产品,而且也能持续发挥保护生物多样性及改善生态环境等多种效益的林业”。维持森林的复杂性、整体性和健康状态,是新林业思想的核心,这本质上一种“生态优先”的森林经营理念。

“近自然林业理论”虽然早在1898年就由德国林学家盖耶尔(K. Gayer)提出,并在德国一直得到执行,但直到九十年代后才在世界范围内引起重视。就基本思想而言,它非常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观点。“近自然林业”的基本主张是: “森林经营应回归自然、遵从自然法则,充分利用自然的综合生产力”, 即应尽可能地按照森林的自然规律来从事林业生产活动,使林分的发生和发展与该地区天然森林植被演替方向尽可能一致。只有这样,森林的综合效益才最高。“近自然林业”的林学家经长时间、大范围研究,得出的结论说,即使仅就经济效益而言,从短期看,人工林可能高于天然林;但从长期看,“近自然”森林的效益更高。该理论主张的许多技术措施在中国是不太常用的,如原则上不允许造纯林,而应造混交林;一般应营造乡土树种,只有经过严密的试验、确保地区其他物种的安全后才能适量推广引进的“好”树种;选定目标树,并进行单株抚育;尽量实行择伐,而不是皆伐;尽量不整地,特别不提倡面积超过4 hm2的全面整地;单块造林面积尽量小,等等。虽然听起来略显保守,但该理论至今仍是中、北欧国家林业发展的指导理论。

关于现代森林可持续经营理念[4-5]的进展在国际热带木材组织(ITTO,1992)的一个定义中可以得到体现:“森林可持续经营是为达到一个或多个明确的特定目标的经营过程,这种经营应考虑到在不过度减少其内在价值及未来生产力,和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不产生过度的负面影响的前提下,使期望的林产品和服务得以持续的产出。”这个定义用词准确,得到多数林学家的认可。应特别注意该定义中的关键词:明确的特定目标;持续的产出;林产品和服务;内在价值和未来的生产力;过度的负面影响。现在,世界许多国家都在按照这个新的理论来研究和制订国家级的林业发展战略和指标体系。2016年3月,国家林业局印发了《全国森林经营规划》(2016~2050年)。在该《规划》中明确提出“以多功能森林经营理论为指导,全面提升森林经营水平”,这是我国森林经营理论的重大突破。

参考文献

[1]于政中.森林经理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5:3742.

[2]施昆山.世界森林经营思想的演变及其对我们的启示[J].世界林业研究,2004(5):13.

[3]陆元昌.近自然森林经营的理论与实践 [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4551.

[4]郭伟.不同水平的森林可持续经营评价体系研究概述.[J]. 林业资源管理,2011 (03):1218.

[5]王福军.关于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的几点意见.[J]. 林业勘查设计, 2011 (03):3137.

(责任编辑:唐 岚)

营造技术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分析了城市园林绿化的作用,包括园林绿化对环境的改善、园林绿化在城市景观中的作用等,以期进一步发挥园林绿化的生态功能和城市功能。

【关键词】园林绿化;城市景观;作用

随着时代的发展,城市成为人类社会文化、经济、政治的中心,是大部分人活动的主要空间。伴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环境问题逐渐成为影响人类生活的主要问题。作为人口稠密的城市,环境问题更为严峻。城市环境问题已成为考察一个城市发展状况的重要指标。在城市生态环境中,要实现人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以保持生态平衡、能够有效地改造城市环境同时又不破环已有环境的手段,就是园林绿化。城市园林绿化是城市建设的基础设施,是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美化城市、提高人们生活质量方面发挥显著的作用。园林绿化是建设和谐美好城市的重要体现。良好的城市园林绿化,可以给城市居民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为人类居住提供一个美好家园。

1.园林绿化对环境的改善

1.1调节温度

绿地可以有效地调节温度改善城市小气候。当今,城市中各种生产活动和市民生活所散发的大量热源提高了城市的温度。研究表明,市区气温通常比有大量植被覆盖的郊区气温高2~5℃,出现“城市热岛”效应。而园林绿化能够有效地调节气温,起到冬暖夏凉的作用。植被利用叶面来蒸发水分,不但可以降低自身的温度,同时还可以提高周围的空气湿度。因此,夏季绿地附近的气温比没有植被覆盖的地区低3~5℃,植被覆盖区内的建筑物气温可降低10℃左右。因此,园林绿化好的地方让人感到空气清新,夏季可为人们提供一个防暑纳凉、消暑降温的美好环境。到了寒冷的冬季,有大量植被覆盖的公园、庭院地区,受到树木降低风速、阻挡冷空气侵入的影响,这些地区可比没有大量植被覆盖的区域温度高1~2℃。

1.2调节湿度

园林植被是空气湿度的“调节器”。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把大量的水分从地下释放到空气中,可以明显地提高空气中的湿度。据调查,有森林覆盖区域的空气湿度比城市地区可高30%左右。树木永不停息的蒸腾作用,能使周围水汽大量增加,空气变得湿润,因而城市绿化区域内的空气湿度比没有绿化的区域高10%~20%,为人们创造一个舒适清新的生活、生产气候环境。

1.3减弱城市噪音

现代城市中分布着大量工厂,存在着很多建筑工地,在工厂生产和工地施工的过程中不断产生噪音;此外,大量的汽车、人类的生活也会产生大量的噪音。这些噪音,不但对人们的正常生活造成影响,而且对人们的健康也造成极大的损害,对人的中枢神经系统造成严重的伤害,导致出现各种不良的精神反应,如精神不振、极度疲劳、脉搏和呼吸加快、血压上升等不良症状。而树木等植被利用其茂密的树冠和枝干,可以有效地吸收和隔离噪音。研究表明,在没有植被覆盖的嘈杂的街道上,噪音强度比很好地覆盖了树木的街道的噪音强度高5倍以上。在沿街建筑与街道之间,修建一个宽5~7m的树林带,能够明显减轻车辆发出的噪音。测定表明,在一个结构合理的9m宽周围,噪音实际可以有效降低11~13dB,而35m宽的绿带能够让噪音降低25~29dB。因此,园林绿化是减弱噪音的“消声器”,可以减弱和避免噪音对居民的干扰。

1.4保持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是指一定区域或全球整个生态系统、基因和物種的总称,保持生物多样性也是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的重要作用。城市由于很大程度上受到人为因素的干扰,要想保持生物的多样性来调节环境的变化,需要有大量的森林植被。在一个稳定区域内,各种群对整个区域的时空、利用资源以及相互之间的作用,总体趋向于相互补充,而不是简单的互相竞争,区域内的系统越复杂也就越稳定。生物的种类成分数量越多,区域内的生态分化和种群间结合的结构就越复杂,自我调节自然生态系统和保持平衡的能力就越强。因此,由很多植物群落组成的区域,比单一群落组成的区域更能充分地利用环境资源。

2.园林绿化在城市景观中的作用

城市是人类集中生活和工作的主要环境。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对自身的生存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城市景观规划设计是人类改造自然、建设优美的人居环境的重要方式。人类对城市居住环境的要求日益提高,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人工建设和改造的城市自然生态环境,让城市居民的生活更贴近自然,利用人为手段将与自然环境已经分离的城市紧密的融合到大自然之中。通过园林绿化的规划、建造优美的城市景观、在城市中营造园林等,能够把自然景观很好地融入到城市环境中,建成一个优美、自然、和谐的城市生活空间。

2.1美化市容

城市景观包含众多内容,园林绿化就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各种植物千姿百态的造型和美丽的外表,极大地丰富了生活环境中的空间变化。树木的高低错落、各式各样的树形、树冠的不同差异等,能够打破城市建筑物的单调造型,让城市面貌变得生动、多彩和活泼,明显地加深城市环境的立体空间感和远近层次感。随着季节的变化,各类植物能够呈现明显的季相色彩差异,如三角枫、五角枫、红瑞木等树木到了秋季树叶或枝干变红。到了冬季,金银忍冬、荚蒾等树木的果穗会布满枝头,形成寒冷中的独特景观。花卉更是有五彩缤纷的色彩。因此,在城市中进行科学的绿化,能够把城市打扮得色彩斑斓、生机盎然,给人以赏心悦目的感觉。这样,园林已不是简单地为人们提供休闲、娱乐、观赏的场所,同时还可以满足和实现城市居民对生活的需求[2]。园林绿化在为人类的生存环境创造出美景的同时,还能给予城市居民健康、舒适的享受。

2.2提供很好的城市景观

园林绿化能够健全城市生态美,有着明显的美化城市环境的作用。园林绿化采用不同的景观空间与艺术化设计,可以让这些区域形成特色景观,如都市森林、城市花园、郊野风光等。当这些植物长成时,就会绿树成荫、鲜花盛开,在城市中形成一幅幅美丽的自然画卷,让人目不暇接。从城市的景观构成去分析,园林绿化经常渗透到其他优美的城市景观中,可以有机地组成城市广场的景观、城市街道景观、城市名胜古迹等典型的城市景观。把城市文化和历史融入城市园林绿化中,在园林绿化上进行创造性的布局,能够优化城市中历史文化遗存的景色并美化其环境,形成具有历史文化风貌的、独有特色的城市景观。

3.结语

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问题的重视,城市建设呈现出生态化发展的趋势,作为城市建设中重要组成部分的园林绿化,是建设和谐美好城市的重要体现,其在未来城市建设中的基础地位将显著提高。园林绿化的生态功能和城市功能也将越来越多地受到居民的关注。 [科]

营造技术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近些年,现实主义题材电影占据了韩国电影行业的半壁江山,尤其是以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通过现实与艺术的碰撞,表达艺术创作对现实问题的关注,揭露和批判社会的黑暗与人性的丑恶,引发公众对现实的思考,在韩国本土市场产生极大反响的同时,也受到了中国观众的一致好评。本文在分析兼具现实主义和法律色彩的韩国电影《熔炉》的人物创作、艺术手段和结局特点的基础上,从题材选取与剧情改编、商业性与艺术性的结合、人文关怀和社会价值传播方面,对如何立足现实主义视角进行法律题材电影创作提出建议。

关键词:现实主义;法律题材;电影创作;《熔炉》

1 现实主义法律题材电影发展引发的思考

21世纪以来,韩国电影异军突起,一改20世纪七八十年代萎靡消沉之气,在世界电影界占据一席之地,现实主义电影更是其中的佼佼者。

“现实主义”一词起初是作为文学艺术创作的一种基本方式被提出来的,以真实反映社会现实为基本特征,具有较强的客观性。它提倡客观冷静地观察现实生活,按照生活的本来样式精确细腻地描写,力求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1]。随着电影行业的蓬勃发展,现实主义元素也被移植到影片创作中,现实主义电影作为一种类型电影应运而生。这类影片主张反映现实社会的真实生活,揭露社会的黑暗与不堪,挖掘人性的丑陋与复杂。韩国的现实主义题材电影以直面社会敏感话题著称,具有强烈的核心指向性,蕴含着鲜明的情感意向,其主题主要分两类:一类以法律公正性、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性为核心,另一类以对政治的讽刺、反思或警醒为核心[2]。

第一类现实主义影片多以真实案件改编,以犯罪事件为切入点,以司法制度不公正作为主题升华,可归为法律题材电影,如《素媛》《熔炉》。这些电影在韩国本土市场产生了强烈的反响,更引发了公众对法律问题的关注。其中,《熔炉》更是凭一己之力推动了当年案件的重审和“熔炉法”的出台,完善了法律漏洞,强化了对儿童权利的保障。韩国现实主义法律题材电影对我国法律题材电影的创作具有较高的借鉴价值,值得广大电影人探寻其成功所在。本文围绕现实主义题材电影《熔炉》展开分析,讨论我国法律题材电影应如何立足现实主义视角进行创作。

2 现实主义电影《熔炉》的创作分析

2.1 影片剧情介绍

《熔炉》是以孔枝泳基于真实事件创作的小说改编而成的一部现实主义电影,以韩国光州一所聋哑学校教师性侵学生的事件为蓝本展开叙述。

来自首尔的美术老师姜仁浩来到雾津市一所聋哑学校慈爱学堂任教,发现学校被一种压抑、令人窒息的氛围所笼罩。在目睹妍斗被尹慈爱老师溺罚,民秀被朴老师拳脚相加后,姜仁浩觉察到不对劲,与人权保障中心干事徐友真共同调查,发现学校存在性侵等犯罪行为。在揭发犯罪行为的过程中,警察与学校勾结,市政府和教育厅相互推诿,两人只得依靠新聞舆论的力量来讨回正义。然而,犯罪者利用权力和利益疏通案件,以轻刑逃脱惩罚。不公的判决致使全民秀选择与朴老师同归于尽,其他孩子虽然在好心人的帮助下恢复了正常生活,但犯罪者也逐渐复职,大家所期待的法律正义最终没有到来。

2.2 电影中人物、艺术手段与结局创作上的特点

2.2.1 人物塑造:众生相的刻画

电影《熔炉》以平凡且普通的美术老师姜仁浩为切入视角,塑造了处于社会底层的弱势群体形象,激发了观众的同理心与情感共鸣。在刻画校长等反面人物时,更多的是勾勒其内心深处的邪恶以及这种邪恶所衍生的恶势力,即犯罪者背后通过利益勾结形成的“犯罪—包庇”集团,将反面人物的内涵延伸到犯罪者背后的强权势力上,揭示了电影真正批判的“反面人物”。

在对边缘人物形象的塑造上,旁观冷漠的老师、接受金钱和解的受害者家属、恃强凌弱的校长夫人、愚昧无知的教徒,审判观众席上集体抗议的聋哑人……到处都是现实生活的缩影,社会百态、人情冷暖被刻画得淋漓尽致。这些生活剪影拉近了影片与观众的距离,在不经意间敲开了观众的心扉。

此外,人性的复杂也是人物塑造中不可忽视的元素。影片中坚守正义的检察官,收到姜仁浩发现的关键证据后,背弃职责将证据藏匿,沦为特权阶级的帮凶,显现出了人性的复杂多变。与之形成对比的是姜仁浩的母亲,她原本要求儿子独善其身,见到孩子们后选择支持儿子。人不是非黑即白的,也无法简单定义,趋利避害是本能,但在利益和压力的迫使下,有人向善,有人向恶,这就是人性的复杂。揭示人性的复杂是韩国现实主义法律题材电影的主要特征之一,每个形象都贴近生活中有血有肉的人,能使观众感同身受。

2.2.2 艺术手段:声音、色彩与节奏等元素的运用

《熔炉》对真实发生的案件进行艺术化处理后,将其搬上银幕,旨在通过影像加故事的视觉冲击揭示社会的黑暗和司法的不公正,运用了大量的惊悚、悬疑、暴力元素强化渲染气氛,提高电影的商业价值,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电影中,姜仁浩下班时听到女厕所传来叫喊声,幽暗的走廊、压抑痛苦的尖叫,配合诡异的音乐、惨淡的灯光、阴冷的色调,营造出了令人不安的恐怖氛围。当他准备打开厕所门时,悄无声息出现在背后的保安更是让人心惊胆战,将气氛推向了高潮,充分调动了观众的情绪。另外一个凸显惊悚与悬疑的片段是妍斗为躲避校长侵犯躲在厕所隔间中瑟瑟发抖,而校长排查一个个隔间,门打开、关上的声音制造出了紧张和刺激感。当妍斗抬起头时,镜头定格在校长从厕所隔板顶上露出的奸淫笑容,让人不寒而栗。加入惊悚与悬疑元素进行艺术化处理,不但能起到激发观众观影欲望、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还能渲染恐怖氛围,奠定故事的基调并暗示剧情的沉重压抑。影片还运用暴力美学的元素刺激观众的视觉感受,增强视觉冲击,以便观众代入情感和产生共鸣,从而自发地对影片中的法律问题进行反思。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元素是建立在本土观众的审美基础上的,多采用缓及注重细节的镜头表现[3]。

2.2.3 结局设置:悲剧的震撼

《熔炉》取材于真实事件,具备一定的戏剧基础与完整的故事情节。电影整体上以姜仁浩和徐友真发现聋哑学校校长等人性侵犯学校残障儿童,继而与孩子们走上维权之路为主线,以不断揭露校长的犯罪行为推动情节发展,但电影并未着重叙述犯罪,而是通过贯穿其中的法庭审判来强化情节,没有一处明指司法不公正,却又处处透露出对司法的批判,用无声却有力的情节呼唤着法律的公正。

在情节设置上,影片最震撼人心的当属“正不胜邪”的悲剧结局。坏人逃脱了法律的制裁,民秀和朴老师同归于尽,姜仁浩在警察的高压水枪下竭力抗争,直至民秀的遗照跌落摔碎,预示着斗争最终失败。影片以“大悲”收尾,深刻揭示了社会的黑暗和弱势群体的无能为力,作为权利救济的法律被利益集团所操控,形同虚设,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批判精神。同时,受“善有善报,恶有惡报”的价值观影响,大众观影时更希望看到圆满的大结局,产生舒心的观影感受,但完美结局往往导致观众对电影深意的漠视。悲剧式结局则因为好人饱受苦难但诉诸无门,坏人无恶不作却逍遥法外,更容易引发观众的悲愤情绪,使其良知在触摸社会阴暗面的过程中得以唤醒,达到电影反作用于现实的目的,加速现实中立法完善、社会保障、制度革新等的进程[2]。

3 对我国现实主义法律题材电影创作的启示

3.1 强化题材选择与剧情改编

麦克斯韦曾指出现实主义是“当代社会现实的客观再现”,社会真实事件是韩国现实主义电影创作的重要资源,相较于虚拟的故事更具有社会代表性和说服力。我国不少法律题材影片聚焦于宏观视角的主旋律故事编纂,与普通群众的日常生活脱离,因而在创作过程中,应从社会小人物的视角进行观察,积极从现实生活中挖掘素材,展现普通社会的善与恶。《熔炉》就立足于社会现实,根据真实案件改编,以普通群众的视角来观察残障儿童的命运,且没有所谓的“主角光环”,观众更容易产生共鸣与代入感[4],促使韩国全民探讨儿童权利保障问题。

然而,以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会因为贴近现实生活而拉近与观众的距离,也会因为太过真实而适得其反,令观众无法在影片中释放情绪。事实上,电影的精髓不在于客观存在的事实,而在于对其中情感与情绪的把握,“现实”只是素材,真正有生命力的是让观众能够产生移情作用的真实感[5]。所以,对现实内容进行改编,实现真实事件与戏剧演绎的虚实照应是创作的必要环节。在保留真实事件主干的基础上,创作者基于现实的观察和理解诠释具体内容,表达自身的认识内涵和价值取向,既能提升影片故事的真实性,又能满足观众对未知故事情节的需求。

3.2 实现商业性与艺术性有机结合

电影的艺术性和商业性相辅相成,互相促进,艺术性是具备商业性可能的前提,而商业性为艺术性提供展现舞台。韩国电影在叙事结构上不断推陈出新,寻求艺术与商业的完美结合。以《熔炉》为例,表面上采用线性叙事,实际上是在类型框架下镶嵌新类型来构建剧情。以校长等人对残障儿童实施性侵的行为为叙事动力,以给校长等人定罪为线索,以事件后残障儿童的苦痛和社会各方的反应为情绪穿插,构成叙事冲突各方和逻辑线索[6]。电影涉及犯罪案件侦查、儿童保护,但突出表现的还是司法审判,多种叙事类型的糅合,使其成了韩国电影独创的复杂类型电影,体现出了艺术探索的求新求变。电影在进行艺术创新的同时,也将大量商业元素融入类型化叙事中,如犯罪叙事时的暴力恐怖元素、法庭对峙时的悬念元素。

我国电影人应在现实主义视角下对法律电影予以艺术性塑造,增强影片的可观性和提升电影的内涵,以商业化外衣进行包装,扩大影片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实现艺术性与商业性的双轨并行。

3.3 注重人文关怀和社会价值传播

韩国现实主义题材法律电影关注热点事件,以影片关照人生,挖掘人性,描绘底层苦难,体现了对现实社会深沉的人文关怀。电影关心社会底层群众的生存与生活,展现主角的悲惨命运,从现实主义视角阐述造成人物不幸的社会、政治、制度原因。其次,韩国现实主义视角下的法律电影虽然通过揭露社会的不堪来批判司法的不公正,但并不意味着电影所传播的价值观念是贬毁社会的、是负面的。从《熔炉》来看,姜仁浩最后所说的“我们一路奋战,不是为了能改变自己,而是为了不让世界改变我们”才是核心的价值导向,电影以此警醒在社会中迷失自我、冷漠自私的旁观者,希望唤醒社会公众的社会责任感,使其自觉关注和思考社会热点事件,维护人们的道德底线和生存尊严。

我国法律题材电影以反映法律人追求真理、献身法治的崇高职业精神为主,在人文关怀的表达和对全社会的价值指引方面尚需加强。未来的法律题材电影应在立足于现实主义的基础上,将人文关怀巧妙融合,并借此实现对全社会的价值引导,使更多高质量的法律题材类影视作品进入观众的视野,发挥其独特的法治教育功能[7]。

4 结语

《熔炉》揭示了法律触及不到的阴暗面,肯定了始终为正义而战的勇士,唤醒了人们对残障儿童权利保障的关注,完成了其现实主义法律电影的使命,给我国法律电影如何立足现实主义视角创作提供了模板。在环境允许的情况下,电影人应勇于反思现实,不回避尖锐的社会问题,通过艺术处理和商业运作,充分体现法律题材电影的社会意义,唤醒社会对法律的敬畏与尊重。

参考文献:

[1] 高明.浅析现实主义电影与类型电影[J].大舞台,2011(04):153-154.

[2] 方瑞晴.浅析韩国现实主义题材电影背景及特点[J].视听,2018(05):75-77.

[3] 周学斯.新世纪韩国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7.

[4] 匡国钰.影视作品的法治宣传功能及应用——以《少年的你》为例[J].艺术科技,2020,33(4):26-29.

[5] 李春.韩国写实题材电影对当前我国电影创作的启示[J].东岳论丛,2015,36(08):184-187.

[6] 彭涛.中韩真实事件电影之改编观念比较[J].当代电影,2016(04):166-169.

[7] 邢慕尧,李让,杨萍.中国法律题材电视剧创作建议[J].艺术科技,2020,33(4):1-5.

作者简介:贾树平(2000—),女,江苏盐城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法学。

指导老师:杨萍

营造技术论文范文第5篇

1营造小学语文良好课堂氛围的重要意义

现阶段,在新课标中要求教师需要坚持以“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特别是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要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课堂学习氛围, 激发其学习语文知识的热情与动力。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通过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一旦充分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兴趣,就能够产生令人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营造和谐、民主、浓郁、轻松、愉悦的良好课堂氛围,是激发小学生学习兴趣与使语文课堂焕发活力的重要前提。 特别是随着新课程标准理念的不断深入与执行,要求教师树立学生为主体,自身为主导,在课堂教学中,以学生的角度出发为其营造一个良好而轻视的学习氛围,构建一个具有宽容性和接纳性的课堂氛围。 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中,学生能够以愉悦的心情开发思维、思考和探究问题,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2营造小学语文良好课堂氛围的有效举措

2.1开展课前活动,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十分重要,是学习语文知识的原动力,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就应该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与兴趣特点, 来激发其参与语文知识学习的兴趣,为营造良好课堂奠定基础。 教师可以开展课前活动,来充分调动小学生的参与意识,在每次课前5分钟左右,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与需求,提前告诉学生要做好活动准备,可以使用“你问我答”的比赛方式,也可以采用学过的课文、幽默故事或名人趣事等方式,寓教于乐,或者是诗歌朗诵、日记展示、生活小调查、唱儿歌等活动形式。 以此来促使小学生从课间活动心态迅速的进入到学习状态,并且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使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得以集中,为新课程的开始打好铺垫,同时也是营造小学语文良好课堂氛围的前提。

2.2利用表扬奖励,促进学生的学习愿望

在小学教育阶段,小学生往往比较喜欢表现自己,展示自己的个性,得到教师的表扬、鼓励、认可和肯定。 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该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进步与成长,哪怕是一个很小的进步,教师也应该给予一定的表扬或奖励,像老师的赞扬、 小小的礼品、同学的掌声都是小学生通向成功的源泉,也都是营造良好课堂的有利条件。 例如,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使用多种有效的表扬形式,使用肯定赞许的口吻说“你真棒”、“你说的真好”等;或者是使用比较亲切的动作,像微微一笑、轻轻点头、鼓励的眼神等。 通过赞赏让小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与成功的喜悦,此外,还可以使师生关系更加融洽,激发学习热情, 渲染课堂学习氛围, 可以提高小学生的学习能力与质量。 另外,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需要欣赏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把握程度,还需要欣赏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表现。

2.3认真倾听发言,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在传统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 教师往往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忽视对良好课堂氛围的营造,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学习状态,对语文知识的掌握缺乏一定的灵活性,小学生的学习天性被无情扼杀。 在新课程标准中要求,教师应该多认真倾听学生的发言,与学生之间多进行有效互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也是如此, 教师应该认真倾听小学生的发音, 充分调动其学习语文知识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学生通过发言, 能够指出在课堂学习中的问题,教师可以发现教学难点,学生的想象力与独到见解也能够很好的展现出来,同时也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与组织能力,提升学习自信心,树立学习自信。 使小学语文课堂成为其展示自身优势与特长的舞台,激发其学习语文知识的兴趣与热情,还渲染了课堂氛围,提高学习效率。

2.4以微笑来授课,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 教师可以使用微笑的方式进行授课,以此来缩短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这也是营造良好课堂氛围的有效方法之一, 并且简单易行。 但是这种微笑应该是发自内心的, 流利出的是教师对学生的关爱之情, 是师生之间的心灵交流,学生在洋溢着微笑的课堂环境中,能够感受到语文教师的可敬可亲。 反之,如果教师在讲课过程中,始终板着面孔,在学生面前树立威严,小学生就对教师又敬又怕,丧失对其亲切感,也就难以构建一个师生对话和交流的自由平台。 小学语文教师通过微笑去面对学生,能够促使学生释放学习压力,缓解心理负担, 通过自己的魅力来帮助学生树立学习自信。 所以,教师要想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中学习和成长, 就应该通过自己的欢悦情绪来感染学生,带着微笑去授课。

3结语

综上所述,现阶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营造良好课堂氛围符合新课程改革的标准与要求, 对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与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教师应该通过多个方面,使用科学有的教学方法或举措,来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帮助小学生学习和掌握语文知识。

摘要:语文学科作为小学教育阶段的重要课程之一,是学习各科知识的基础,在教学活动中地位异常重要,并且语文知识涉及范围较广,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密切,所以构建一个良好的小学语文课堂氛围十分重要。本文主要针对如何营造小学语文良好课堂氛围进行重点分析探讨,并且提出部分有效的举措,希望对众多同行有所帮助。

营造技术论文范文第6篇

1 微笑让课堂充满愉快

师范毕业之后, 我毫无悬念的成为了一名教师, 来到职教中心教书, 还记得我第一次走进高二年级教室时学生们脸上那种松了口气的表情, 可能是老师严肃的表情看太多了, 换了一个新来的老师他们都觉得很放松吧, 但是一进学校就听到许多诸如课堂混乱, 学生不听话, 甚至故意与老师作对这种恐怖故事, 心里暗想着, 要给他们一个下马威。于是, 在我教书生涯的第一年, 发怒成了我生活中出现得最多的动作。课堂上有人不专心, 没完成作业这些都会引起我的发怒。我会在课堂上大声呵斥犯错的学生, 只因为觉得这样做会在全班起到震慑作用, 却没有去想这个学生会有怎样的感受, 更重要的是我的怒火会影响其他人上课的心情!也忽略了同样坐在教室中其他的那些满怀期待等老师讲授他们很好奇的内容的学生。有一天听到学生们私下说了一句:“她又骂人了!”我突然觉得自己很久没有笑了, 看着自己僵硬发火的脸, 连我自己都接受不了, 何况是学生呢?我试着微笑着上课了, 一天当讲到有一个人比较黑的时候, 我微笑着形容说:“这人可能是非洲小白脸。”学生们愣了, 接着就笑了, 那一堂课课堂效果出奇的好, 大家都很认真!那一刻我突然觉得很幸福!原来微笑比震慑更具有力量!接下来的几年, 每次上课我都面带微笑, 不轻易发火, 学生们大都报以我热情的学习态度, 课程也轻松愉快地完成了!

2 宽容让课堂充满和谐

有人说过这样的一句话:“老师不经意的一句话, 可能会创造一个奇迹;老师不经意的一个眼神, 也许会扼杀一个人才。”老师习以为常的行为, 一个指责、一句谩骂, 对学生终身的发展也许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做一名老师应该经常回顾自己以往的教育历程, 反思一下:我造就了多少个遗憾, 刺伤了多少颗童心, 遗忘了多少个不该遗忘的角落!

曾经有一个女学生送给于丹一幅十字绣, 上面绣着一个优雅的女人, 弯着腰拿着一根针, 下面是一个脏兮兮的小孩, 举着胳膊, 女人抓着小孩的胳膊。起初于丹并没看懂这副绣品表现的是怎样一种意思, 后来发现背面竟夹着一张女孩的字条, 上面写着:“其实, 每个孩子都是掉到地上的天使。他们来到地上是因为翅膀断了, 在他们还没有忘记天空的时候, 他们一直在寻找为他们缝补翅膀的人。”所以我想, 在学生的心里, 我们老师就是这个可以为他们缝补翅膀的人。面对着学生们的在课堂上的青涩、莽撞、唐突, 我们要做到包容他们, 用真心爱他们, 鼓励他们。因此, 当学生有问题的时候, 我尽自己的能力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学生。不管是在学习上, 还是生活上、思想上, 人生规划上。因为我知道, “予人玫瑰, 手有余香”, 给予比获得更能使我们心中充满幸福感, 更重要的是我在创造自己的价值, 我在逐步实现我的教育理想。

3 故事让课堂充满乐趣

作为一种方法, 讲故事在人类生活中一直存在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德育课教学中, 根据具体情况, 灵活地使用故事方法, 把课程内容故事化, 往往能够使课堂气氛活泼融洽,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使学生在亲切自然愉快的情境中, 真正理解和掌握教材内容。

90后的孩子, 自主意识很强, 有些孩子甚至很自私, 要他们主动去帮助别人, 树立集体主义的思想很难, 但是我用了于丹《论语心得》里的一个小故事打动了他们, 这个故事是这样的:一个国王每天都在思考三个最最终极的哲学问题:在这个世界上, 什么人最重要?什么事最重要?什么时间做事最重要?就这三个问题, 举朝大臣, 没人能够回答得出来, 他很苦闷。后来有一天, 出去微服私访, 走到一个很偏远的地方, 投宿到一个陌生的老汉家里, 半夜里, 他被一阵喧闹声吵醒, 发现一个浑身是血的人闯进老汉家。那个人说, 后面有人追我。老汉说, 那你就在我这儿避一避吧。就把他藏起来了。国王吓得不敢睡, 一会儿就看见追兵来了。追兵问老汉, 有没有看到一个人跑过来?老汉说, 不知道, 我家里没有别人。后来追兵走了, 那个被追捕的人说了一些感激的话也走了。老汉关上门继续睡觉。第二天国王问老汉说, 你为什么敢收留那个人?你就不怕惹上杀身之祸?而且你就这么放他走了, 你怎么不问他是谁呢?老汉淡淡的跟他说, 在这个世界上, 最重要的人就是眼下需要你帮助的人, 最重要的事就是马上去做, 最重要的时间就是当下, 一点不能拖延。国王一下恍然大悟, 他那三个久思不解的哲学问题, 一下都解决了。

在讲到关爱、帮助以及集体主义此类内容的时候, 我经常会用到这个小故事, 这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兴趣, 同时也让学生们认识到了我们需要别人的帮助, 也需要帮助别人!经常教学下来, 我渐渐发现了这类小故事可能比说教更能让学生理解那些抽象的政治理论。

有一天, 一个已经毕业的学生和我聊天, 说不能忘记当年我上的课, 这个学生对我说:“我还是第一次见到上德育课学生都不愿下课的情景。讲得很精彩, 大家都有收获。”那一刻我真的感受到了幸福, 我明白了作为一名教师的幸福不是获得多少的奖项, 而是真正得到学生们的认同!

上一篇:艺术风格论文范文下一篇:传统书法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