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良好教育环境调研论文范文

2023-11-12

营造良好教育环境调研论文范文第1篇

一、营造温馨的家庭心理环境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 父母是学生的启蒙老师。中小学的社会生活始于家庭, 家庭的结构、氛围、德操, 潜移默化的熏陶着成长中的青少年儿童, 影响着他们今后生活中的品德和行为习惯。

1、营造温馨的家庭心理环境要循循善诱。

家长们要为孩子创设一个家庭和睦、生活美满的家庭环境。但是, 现在的孩子, 所处的时代特点、发展趋势, 人的生存环境的变化, 科技迅猛的发展, 都要求青少年儿童心理发展的教育在动态中不断进行调整。家长们要认识孩子成长的身心规律, 按规律引导、教育孩子, 而不是凭主观意愿行事, 要根据孩子的特点, 灵活运用各种方法, 使孩子的身心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更好的发展。

2、营造温馨的家庭心理环境要协调一致。

一般来说, 几代同堂的家庭中, “各级”家庭成员对孩子教育的态度、方式、方法、内容都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差异。祖辈会是“隔代亲”, 在孩子的生活细节上关怀备至;父辈则在思维及习惯方面予以较多关注。这就要求家长在对待青少年儿童品德行为习惯的培养方面要协调一致, 都要以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质为终极目标, 使孩子健康成长。

3、营造温馨的家庭心理环境要关心备至。

有些家长, 忙于自己升迁、生计, 甚至图省事, 将孩子交给“电视机”“电脑”, 让孩子在“电妈妈”陪伴下成长。放任自流, 不闻不问, 孩子和父母交流少, 语言能力较低, 亲情关系疏远, 情感缺失, 久而久之, 易形成心理上的障碍。如出现恐惧、胆小、自私、狭隘等不良品质, 严重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因此, 家长在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品德修养和科学文化素质, 完善自己的个性心理品质的同时, 要注意多陪陪你的孩子。

家庭的气氛也影响着中小学生, 温馨、和睦的家庭易养成小学生谦和、友爱、礼貌自信的品格;不和睦的家庭会导致小学生孤独, 产生猜疑、怨恨、固执、粗鲁等心理。营造温馨的家庭心理环境, 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

二、营造和谐的校园心理环境

校园对中小学生道德品质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学校教育从功能上来说就是一种环境的教育, 而形成校园环境的主要成分是教师和学生群体。

1、营造和谐的校园心理环境教师是主导。

教师是学校教育环境的核心, 教师的行为举止, 待人接物, 说话方式, 穿着打扮都在潜默化中影响着学生。学生通过观察、学习、模仿, 受教师的影响, 并按照老师的做法, 限制和调节自己的处事方式。因此, 教师只有自身具有良好的素质, 向小学生显示出自己健康的情操和真、善、美的行为习惯, 才能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情感。同时, 教师要坚持科学教育, 动之以情, 晓之以理, 去感染、滋润中小学生天真无邪的心灵。所谓“学高为师, 身正为范”就是这个道理。

2、营造和谐的校园心理环境集体是主体。

在学校教育中, 集体生活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和价值观、人生观的形成有极大的优越性。现在的学生基本上是独生子女, 是家中的“太阳”唯我独尊, 所以在对待集体和他人的态度上往往表现出自私和狭隘。这就要求学校教育通过群体互动, 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以班队活动为主要形式, 坚持开张“五自”活动 (自立、自理、自护、自尊、自强) 、继续开展贴近学生生活的“诚信教育”等活动, 让他们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去操作和体验, 从而培养他们的健康心理及道德品质。

3、营造和谐的校园心理环境媒体是利刃。

而今, 以电视、电脑为主体的传播媒介对学生道德品质培养的影响也不可低估。就如同一柄利刃, 用之得当, 可事半功倍;用之不当, 伤及己身。学生的社会生活范围狭窄, 大众传媒对于他们的影响主要来自于网络、影视片、广播、广告、音像制品等。若这些传媒内容健康, 会对中小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起积极作用, 从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学生好奇, 爱模仿的心理特点, 决定了他们会追逐传媒中的人物, 形成积极向上的动力, 成为追星一族。而内容不健康的传播, 则会从反面为中小学生树立某种学习样板, 使中小学生出现品行障碍。因此, 家长和教师要善于选择和引导, 使传媒成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心理环境和影响行为发展的积极因素。

三、营造奋进的社会心理环境

学校教育的目的是使学生社会化的过程, 就是说学生在受学校教育的同时, 也在受着社会教育, 直至最终进入社会和接受社会检验。因此, 社会各界正在或将要为社会进步, 为学生, 为学校所作出的一切努力都是在为学生营造健康的心理环境。

营造良好教育环境调研论文范文第2篇

1营造小学语文良好课堂氛围的重要意义

现阶段,在新课标中要求教师需要坚持以“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特别是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要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课堂学习氛围, 激发其学习语文知识的热情与动力。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通过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一旦充分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兴趣,就能够产生令人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营造和谐、民主、浓郁、轻松、愉悦的良好课堂氛围,是激发小学生学习兴趣与使语文课堂焕发活力的重要前提。 特别是随着新课程标准理念的不断深入与执行,要求教师树立学生为主体,自身为主导,在课堂教学中,以学生的角度出发为其营造一个良好而轻视的学习氛围,构建一个具有宽容性和接纳性的课堂氛围。 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中,学生能够以愉悦的心情开发思维、思考和探究问题,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2营造小学语文良好课堂氛围的有效举措

2.1开展课前活动,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十分重要,是学习语文知识的原动力,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就应该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与兴趣特点, 来激发其参与语文知识学习的兴趣,为营造良好课堂奠定基础。 教师可以开展课前活动,来充分调动小学生的参与意识,在每次课前5分钟左右,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与需求,提前告诉学生要做好活动准备,可以使用“你问我答”的比赛方式,也可以采用学过的课文、幽默故事或名人趣事等方式,寓教于乐,或者是诗歌朗诵、日记展示、生活小调查、唱儿歌等活动形式。 以此来促使小学生从课间活动心态迅速的进入到学习状态,并且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使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得以集中,为新课程的开始打好铺垫,同时也是营造小学语文良好课堂氛围的前提。

2.2利用表扬奖励,促进学生的学习愿望

在小学教育阶段,小学生往往比较喜欢表现自己,展示自己的个性,得到教师的表扬、鼓励、认可和肯定。 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该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进步与成长,哪怕是一个很小的进步,教师也应该给予一定的表扬或奖励,像老师的赞扬、 小小的礼品、同学的掌声都是小学生通向成功的源泉,也都是营造良好课堂的有利条件。 例如,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使用多种有效的表扬形式,使用肯定赞许的口吻说“你真棒”、“你说的真好”等;或者是使用比较亲切的动作,像微微一笑、轻轻点头、鼓励的眼神等。 通过赞赏让小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与成功的喜悦,此外,还可以使师生关系更加融洽,激发学习热情, 渲染课堂学习氛围, 可以提高小学生的学习能力与质量。 另外,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需要欣赏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把握程度,还需要欣赏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表现。

2.3认真倾听发言,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在传统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 教师往往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忽视对良好课堂氛围的营造,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学习状态,对语文知识的掌握缺乏一定的灵活性,小学生的学习天性被无情扼杀。 在新课程标准中要求,教师应该多认真倾听学生的发言,与学生之间多进行有效互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也是如此, 教师应该认真倾听小学生的发音, 充分调动其学习语文知识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学生通过发言, 能够指出在课堂学习中的问题,教师可以发现教学难点,学生的想象力与独到见解也能够很好的展现出来,同时也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与组织能力,提升学习自信心,树立学习自信。 使小学语文课堂成为其展示自身优势与特长的舞台,激发其学习语文知识的兴趣与热情,还渲染了课堂氛围,提高学习效率。

2.4以微笑来授课,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 教师可以使用微笑的方式进行授课,以此来缩短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这也是营造良好课堂氛围的有效方法之一, 并且简单易行。 但是这种微笑应该是发自内心的, 流利出的是教师对学生的关爱之情, 是师生之间的心灵交流,学生在洋溢着微笑的课堂环境中,能够感受到语文教师的可敬可亲。 反之,如果教师在讲课过程中,始终板着面孔,在学生面前树立威严,小学生就对教师又敬又怕,丧失对其亲切感,也就难以构建一个师生对话和交流的自由平台。 小学语文教师通过微笑去面对学生,能够促使学生释放学习压力,缓解心理负担, 通过自己的魅力来帮助学生树立学习自信。 所以,教师要想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中学习和成长, 就应该通过自己的欢悦情绪来感染学生,带着微笑去授课。

3结语

综上所述,现阶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营造良好课堂氛围符合新课程改革的标准与要求, 对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与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教师应该通过多个方面,使用科学有的教学方法或举措,来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帮助小学生学习和掌握语文知识。

摘要:语文学科作为小学教育阶段的重要课程之一,是学习各科知识的基础,在教学活动中地位异常重要,并且语文知识涉及范围较广,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密切,所以构建一个良好的小学语文课堂氛围十分重要。本文主要针对如何营造小学语文良好课堂氛围进行重点分析探讨,并且提出部分有效的举措,希望对众多同行有所帮助。

营造良好教育环境调研论文范文第3篇

2015年3月9日,总书记在参加今年全国人大吉林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做好各方面工作,必须有一个良好政治生态。要突出领导干部这个关键,教育引导各级领导干部立正身、讲原则、守纪律、拒腐蚀,形成一级带一级、一级抓一级的示范效应,积极营造风清气正的从政环境”。省委书记王东明在全省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工作会上强调,“要紧紧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尤其是一把手这个关键中的关键”。这些重要论断,既体现了对营造良好政治生态的战略思考,又明确了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在营造良好政治生态过程中必须遵从的行为规范和必须发挥的“关键作用”,令人深思,让人警省。

一、深刻理解营造良好政治生态的重要意义,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政治生态是一个地方政治生活现状以及政治发展环境的集中反映,是党风、政风、社会风气的综合体现。营造良好政治生态是着眼于发展大局和现实形势,对党提出的一项重要任务,直接指向发展和改革的要害。为此我们要进一步提高认识。

(一)要充分认识营造良好政治生态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政治生态的好坏事关党的形象、事关人心向背,事关发展大局。良好的政治生态是人民群众的迫切期盼,是干事创业的现实需要,是从严治党、加强党的建设的必然要求,是深化改革和依法行政,实现依法治国的重要基础和保障。“必须有一个良好政治生态”这是总书记和党中央对全党发出的“动员令”。

(二)要充分认识营造良好政治生态的现实性和紧迫性。十八大以来查办了一大批严重违法违纪案件,触目惊心;“四风”问题反弹的潜在危险客观存在,有的“顽症”还在反复,甚至“变异”。省委书记王东明在全省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工作会上指出的“十类问题现象”和省委作出的“三个不可低估”的判断,就充分说明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已迫在眉睫、刻不容缓。

二、准确把握“关键少数”与政治生态的内在联系,进一步增强抓关键、优生态的主动性

(一)“关键少数”是构建良好政治生态的建设者。经济管理学中一个著名的“帕累托法则”,又称80/20法则,认为就“关键少数和次要多数”的关系而论,“20%的事态成因,可以导致80%”的事态结果。领导干部作为全面落实“四个全面”战略的“火车头”,总书记称其为“关键少数”,是政治生态的“投影仪”,处在从严治党、依法治国的“关键环节”,是构建良好政治生态名副其实的 “关键力量”。由此看来,一方政治生态环境是“天清气朗”还是“雾霾弥漫”,关键取决于这一“关键少数”。

(二)“关键少数”是形成良好政治生态的引领者。对于一个组织来说,位于权力“金字塔”高层的少数人,对于全局变化往往有着极大的推动力和制约力。俗话说:“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的是党员干部。”一个地区或单位的领导干部,言行品德都可能形成“广而告之”,如果当好“领头羊”,就能净化政治生态,否则“上梁不正下梁歪”,催生歪风邪气,污染政治生态。总书记指出“营造良好从政环境,要从各级领导干部首先是高级干部做起”可谓一针见血。

(三)“关键少数”是良好政治生态的捍卫者。营造良好政治生态核心就是抓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政治觉悟、作风纪律。当前,在一些地方或单位还存在着一些“反生态”、不正常的现象。领导干部作为营造良好政治生态的“关键力量”和“关键要素”,责无旁贷,要对不良现象、风气及其根源准确判断、抓住关键,把准“脉搏”、诊断“病情”、对症“下药”,确实担当起良好政治生态的捍卫者。

三、“关键少数”要从我做起、从己抓起,加快自我完善,做营造良好政治生态的中坚力量

作为“关键少数”的党员领导干部必须注重检视自己、完善自己、提高自己,自觉讲政治、守纪律、守规矩,当好政治上的“明白人”,争做事业发展的“实干家”,为营造良好政治生态贡献关键力量,发挥关键作用。

(一)坚持对党忠诚、匡正风气,不断聚积起“风清气正”的正能量。风清气正是营造良好政治生态的基础。作为领导干部必须要:对党忠诚。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委的重大决策上来,常怀忧党之心,恪尽兴党之责,做有政治立场、政治觉悟的“关键少数”。扶正祛邪。要充分发挥模范引领作用,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传统美德,做一个品行端正、修养高尚的人。对党员干部队伍当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要果断采取措施,正风肃纪,扬善除恶,驱除歪风邪气。涤浊扬清。要坚持严字当头、防微杜渐,自觉引领“官风、民风、社风”,做良好风尚的倡导者和维护者,为创新驱动、社会转型“鸣锣开道”。

(二)坚持集干净与干事于一身、勤政与廉政为一体,把“崇廉尚实”外化为自觉行为。崇廉尚实是营造良好政治生态的底线,其核心内容就是干净、担当。对于领导干部来讲就是要切实当好第一责任人、担起“一岗双责”、务实有为。严于自身管理。要严守红线,敏锐体查,即时发现自身不良思想倾向及问题苗头,用法纪制度的“硬约束”管住言行、用公德道德的“软约束”修好官德,清白为官、干净做事,简单为人、宁静生活。勇于挖潜落实。要认真贯彻省委书记王东明 “抓落实、重实干、办实事、求实效”的要求和省委思想政治建设“十项规定”,以更加忠诚求实的作风讲实话、以更加敢于负责的勇气出实招、以更加开拓进取的胆识办实事、以更加求真敬业的精神务实效。

(三)坚持专注事业、履职尽责、开拓创新,引领“干事创业”的良好风尚。干事创业是营造良好政治生态的根本任务。当前,我省正处在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实现“两个跨越”的关键时期,任务极其繁重、挑战前所未有,这就更需要领导干部专于想事、善于谋事、勤于干事、精于成事。要有“想干”的主动意识。思想决定行动,成事贵在思谋。牛顿从苹果落地这一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发现万有引力的这个例子告诉我们,干事首先要心中“记事”、用心“谋事”。要有“真干”的优良作风。要积极深入实践、深入基层,“吃透上情、摸清下情、了解外情”,“一线干、马上办”,“踏石留印、抓铁有痕”,努力开创新局面,争取新业绩。要有“能干”的落实本领。要主动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积极适应新常态,努力开创新思维、探索新路径,挖掘新潜力,不断增强战略思维能力、驾驭全局能力和科学领导能力。要有“敢干”的担当魄力。要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开拓精神, 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魄力,做“过五关斩六将”的“现代关羽”,做闯关夺隘的“先锋干将”。

(四)坚持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构建“遵纪守法”的善治良序。遵纪守法是营造良好政治生态的保障条件。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纪律和规矩意识,在讲政治、守纪律、守规矩上作表率。讲政治就是要忠诚党的信仰。要把讲政治始终作为信念来坚守,作为品质来追求,作为使命来践行,坚定“三个自信”,坚持党的宗旨,在路线原则上站稳立场,在大是大非问题上旗帜鲜明。守纪律就是要遵守党规党纪。讲纪律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要牢固树立纪律意识,模范遵守纪律、坚决维护纪律、带头敬畏纪律。要坚决执行省委“十项规定”,用“好干部”和“三严三实”的标准严格要求,做到慎独、慎微、慎行,树立良好的公仆形象。守规矩就是要守住原则底线。人不以规矩则废,党不以规矩则乱。要真正懂规矩、带头用规矩、自觉守规矩,牢固树立法纪面前人人平等,法纪面前没有特权的观念。要将讲政治、守纪律、守规矩内化于心、外化为行,筑牢思想防线,守住道德底线,不越党纪国法的“红线”。

营造良好教育环境调研论文范文第4篇

教育家指出,优秀的班级文化对学生良好习惯的形成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这种文化的形成关系到班级的稳定和谐,关系着学校教育的成败,关系着学生人品的形成,更关系着终身学习,终身发展的前途,甚至关系着将来我国整体国民素养的提高。健康向上的班级文化氛围造就健全的人格,具备健全人格的人,必定对社会的发展起促进作用。反之,如果人格不健全,所学知识越多,对社会的危害也就越大。为此必须营造良好的班级文化气氛,我班做法如下:

一、抓好环境美化,给学生一个温馨的家---教室

二、抓好班级制度建设,给学生一个和谐的学习空间

三、抓教师及班主任自身素质建设,营造一个民主平等、友爱合作的师生关系。

四、抓好班级活动,形成一个团结向上的班集体

五、抓班干部队伍建设,增强班级向心力。

两个外表一样的透明玻璃瓶里分别装了两种性质不同但颜色一样的液体。如果我们不去品尝,那么一定会认为这两种液体是同样的。只有我们品尝后方可知道这两种液体的浓 度是不一样的。浓度不一样就决定了物体的性质不一样。同样地,不同程度的班级文化,造就了不一样的班风。大部分中学都会在学期末评选“标兵班”,“文明班”,这些都直接反映了一个班集体的文化建设的好与坏。教育家指出:优秀的班级文化对学生良好习惯的形成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这种文化的形成关系到班级的稳定和谐,关系着学校教育的成败,关系着学生人品的形成,更关系着终身学习,终身发展的前途,甚至关系着将来我国整体国民素养的提高。健康向上的班级文化氛围造就健全的人格,具备健全人格的人,必定对社会的发展起促进作用。反之,所学知识越多,对社会的危害也就越大。

什么是班级文化呢?在我看来,它是指班级所有成员在班主任的带领下朝着班级共同目标不断迈进的过程中,班级内部形成的共同思想、精神风貌和行为准则的总和,是班级的灵魂,是校园文化的基石。班级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既需要学校创造一个安全、文明、和谐和人文的外部环境,更需要班级师生的共同参与,遵循基本的原理,按照一般的程序,采取各种方法,突出重点,提升亮点,形成各具特色的班级文化。积极良好的班级文化具有无形的教育功能、凝聚功能、激励功能、制约功能,这些功能一旦形成就会产生巨大的力量,可以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促进一个班级快速健康地发展。因此,如何创建一个良好的班级文化氛围是我们每一个班主任所要思考及迫切解决的问题。

可以说,班级文化是一门隐性课程,具有无形的教育力量。班级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为,教室环境、人际关系、学生精神状态等。班级文化建设是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思想和以人为本为精神基础,创建良好的班级文化为目标,通过学传统美德,名人、名言伴我行,系列主题月等活动,建学生说话交流平台,设评比

激励机制等一系列措施,使班级风貌健康向上,蓬勃发展。达到促进了学生的良好人格形成和素质的全面发展,初步营造出班级文化建设的模式,使班级文化建设成为学校德育工作的基石。

一、抓好环境美化,给学生一个温馨的家——教室

教室环境对学生的教育具有“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特点,能使学生不知不觉,自然而然的受到熏陶,因此,我们应该改变那种有环境而无环境文化的状况,赋予班级环境一定文化色彩和教育意识,增强环境育人的功能,借用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话说,就是努力使学校的墙壁也会说话。一旦我们使班级的各种物化的东西,都能体现班级的个性和精神,都能给学生一种高尚的文化享受,那么班级文化也就如一位沉默而有风范的老师一样起着无声的教育作用。例如,我们可以在教室墙壁上张贴名人名言来引导学生创立自己的座右铭,时刻学习并发扬优秀前辈们的各种优良作风和崇高精神。

其次,优美的教室环境能给学生增添生活和学习的乐趣,消除学习后的疲劳,更重要的是,它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陶冶学生的情操,激发学生热爱同学、热爱班级、热爱学校的感情,增强班级的向心力、凝聚力。例如,我们可以充分利用每一期的主题黑板报给学生们增添课外知识;利用班级宣传栏表扬班级内各种先进事迹,促进同学间互相学习、互勉互励。每次月考和期末考试我班利用板报表扬进步生和优秀生,在学生中形成一种竞争意识和团结拼搏意识。 班级文化建设是一个动态过程,教室布置不能千篇一律,一成不变,我们还应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期、学年的教育目标而作相应的调整。

二、抓好班级制度建设,给学生一个和谐的学习空间。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班级规章制度是班集体为实现共同的奋斗目标而制定的规则,是由班级全体成员共同认可并遵守的班级规章制度、公约、行为准则等形成的文化形态,是班级文化建设中的约束机制,是形成班级良好风貌的必要条件,它是班级的准绳,对于一个班级的秩序化、法制化具有重要的作用。我班在班级制度的制订方面,在学校各项规章制度的大背景下,结合班级实际情况,通过班级民主决议而产生,并由全体学生监督实施,这样才可以使每个学生信服并自觉遵守。

我认为主要从以下三方面抓住这项工作:

1、注意好开端,使学生一进校门,就有行为规范。并且,在班级出现不良行为的最开始,就要立即制止不良行为的发展,严格规范学生行为,对其进行深刻地思想教育。

2、要把“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落实到位。学生去讨论,集思广益,正确引导,充分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和主人翁精神,这样制定出来的制度才有生命力、实效性。

3、贯彻制度要持之以恒,经常性地有组织对《中学生守则》、《宝坻一中日常行为规范》法规的学习活动。这样班级制度的确立过程,就成了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过程。

三、抓教师及班主任自身素质建设,营造一个民主平等、友爱和谐的师生关系。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对学生的心理行为会产生积极的影响,能促使学生在良好的气氛中获得高效的学习效果。我们教师要做到:坚持“爱”字当头,关心学生;坚持“情”字相融,细雨润物;坚持“诚”字相伴,家校互通。通过 “爱”的传递,“情”的交流,“诚”的沟通,给孩子建立一种心灵相通、互相关爱、彼此接纳的人际关系,促进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俗话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的言谈举止对学生具有很强的影响力,所以教师首先要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才能给学生树立好的榜样。比如教师要说一不二,说过的话要算数,教育孩子讲究诚信;对学生不吝于说“谢谢”;当发生错误被学生指出时,不要恼火,要勇于承认错误,并及时改正。现在的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从小一般都比较娇生惯养,他们都以自我为中心,除了不知道关心别人以外,劳动观念差,自己动手能力差,生活自理能力也差,一旦和同学之间发生矛盾,就会出现很任性、谁也不肯让步的局面,不会站在别人的立场上去想一想,那么这样的情况首先需要老师来调解、分析利弊原因,使他们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同时也需要老师在平时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对学生进行引导,做一个善良、宽容、大度、说话做事有分寸的人。

四、抓好班级活动,形成一个团结向上的班集体。

团结向上、共同进步是全体班级成员的共同愿望,我们评价一个班级的文化建设搞得好不好,主要看这个班级有没有这个愿望,有没有团结向上的班风和正确的舆论,有没有集体荣誉感,有没有凝聚力、向心力。班集体建设的实践告诉我们:班主任是班集体建设的主心骨,没有班主任的引领,班集体建设就是一句空话;而班集体一旦形成又会反过来影响班主任和学生,显示出强大的教育功能。正如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所说的那样,班集体不仅是教育的客体,而且还是教育的主体。人的认识能力是在活动中获得的,丰富的班级活动是进行集体建设的有效途径之一。以班级为单位的活动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学校组织的活动,如军训、运动会、体育达标竞赛、科技节、艺术节等,这类活动规模大,影响深,对于形成健康向上、团结进取、自尊自信的班级团队精神能起很大的作用,也是树立班主任威信,塑造班级形象的大好时机。所以,活动前,班主任要精心组织,认真辅导,活动后要及时总结,表彰先进。另一类是班级内部的活动,如主题班会、学习经验交流会、辩论会、演讲会、课外活动、兴趣小组等。这类活动内容广泛、形式多样,如细水长流,能对学生的思想、观念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积极鼓励学生多参与学校班级活动,更能促进学生全面展。

五、抓班干部队伍建设,增强班级向心力

在班级文化建设过程中,还有一个需要重视的环节,那就是建设一支工作能力强、有威信的班干部队伍。俗话说:“火车跑的快,全靠车头带”。一支强有力的班干部队伍对于建设班级文化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班干部的选择中,教师不能一味强调从成绩出发,做班干部最重要的是有责任心、有为同学服务的精神,这样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班干部,在同学中也才能有威信。班干部的任命应该本着

营造良好教育环境调研论文范文第5篇

那么, 如何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呢?我认为观念的更新应是首当其冲的, 教师应该放下绝对权威的架子, 树立与学生平等的观念。只有在这种正确的意识指导下, 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才能采取积极健康的措施来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

在我的教学实践中, 为了让课堂气氛轻松活跃, 我始终坚持以下几条原则。

一、以人为本, 尊重、信任学生

在现行的教育中, 师生之间的关系不是平等的, 教师的“主导”成了“主宰”, 学生的“主体”成了“服从”, 由这种超出教育范围的关系演绎出了一幕幕可怕的悲剧:体罚、污辱学生被视为“合法”, 训斥、蔑视学生成了“家常便饭”, 学生偷了东西就给他脸上刺个字, 学生违反纪律就扇他耳光。在这种情况下, 学生对于上课不仅不会觉得轻松愉快, 反而会恐惧、害怕、缺乏心理安全保障。

我赞同这样一句话:教育的全部技巧就在于一个爱字。学生作为一个有独立人格的人, 理应得到老师全方位的尊重和爱护, 尊重学生的存在价值和人格尊严, 尊重学生的思想情感和行为方式, 尊重学生的心灵和感受。只有得到尊重和信任, 得到爱, 学生才有可能主动进入“主角”, 参与知识形成、发展、应用的过程, 才能激发求知欲望, 课堂的气氛才能由死气沉沉变得和谐融洽, 生动活泼。

二、变灌为导,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传统的思想政治课教学以教师为中心, 以教材为中心, 忽视学生的主体性, 把学生的大脑当作盛装知识的容器, 实行的是“填鸭式”的教育模式。这种单向性的、不平等的、缺乏人性的关系, 天然包含着极权主义或称为专制主义, 而被剥夺自主性, 被伤害了自尊心的学生, 对教师持有反感和怨恨情绪, 师生关系时常处于冲突和对抗中, 更谈不上在良好的气氛中发挥自己的智慧和潜能, 因此, 作为政治教师, 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方式方法,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自主探究。这样一来师生关系就会得到改善, 课堂气氛也会好转。

三、承认学生的差异性, 坚持正确的评价体系

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 遗传素质、生理特点、兴趣爱好、意志品质不同, 思维方式和理解力也存在差异。所以, 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 我们不能过分强调共性和统一, 不能把不同的学生塑造成同一个标准, 而是应当承认差异, 照顾差异, 注重学生个性的培养, 让不同的树开不同的花。比如对同一个问题的理解, 学生由于思维角度不一样, 往往会给出不同的答案, 教师就不能以标准答案予以否定, 相反应分析、肯定、鼓励, 让学生张扬自己的个性, 发挥自己的潜力。这样不同的学生的积极性都调动了起来, 课堂气氛自然就浓郁了。

此外, 教师在评价学生时, 也应该贯彻这个差异性原则。它要求教师一是用变化、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 二是用辩证、全面的观点看学生。

用变化、发展的眼光看学生, 就是要求教师不以学生不利的现状判断学生有不利的将来。教师应该相信任何一个发育正常的人, 都有发展创造的可能, 只要经过后天的教育培养和自身的努力奋斗, 这种可能就会变为现实。如果教师相信学生会从不利方向向有利方向转化, 学生也会变得自信, 从而在课堂上的表现也会变得积极起来。

俗话说“金无足赤, 人无完人”, “十个指头不一般齐”。这就要求教师用辩证、全面的观点看待学生。对学生的德、智、体, 以及过去和现在都要有全面的了解, 每个学生身上都有所长, 也有所不足, 不能只了解缺点的一面。不了解优点的一面。尤其是对中等生和差生, 教师的眼光不能只盯着他们身上的缺点, 而对他们的优点熟视无睹, 甚至认为他们身上根本不存在优点, 这种主观、武断的论断一定会严重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和上进心。相反, 如果教师及时捕捉住他们身上的闪光点, 并且不吝啬赞扬的话语, 最后真诚客观地指出他们的不足和今后改正的方向, 这些中差生就会找回信心, 加倍努力, 在课堂上也会变得活跃起来。

营造良好教育环境调研论文范文第6篇

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可以让学生产生良好的学习心理效应, 使学生处于积极的情感状态, 主动愉快地学习英语。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可以让学生置身于虚拟的文化背景中进行角色扮演活动。引入或创设语言情境, 使学生仿佛置身于英语学习的世界, 学习地道的英语。

比如:在学习“Can you help me, please?”时, 我抱了个看似十分沉重的大纸板箱子走进教室, 随口就说:“The box is heavy.Who can help me?”许多学生都举手要来帮我拿, 于是我把这个箱子交给了一位男同学, 问他:“Can you help me?”他接过箱子便说:“Certainly。”然后我又问他:“Is it heavy?”他掂了掂箱子的份量说:“No, it isn’t heavy.It’s light.”随后我又借机问学生:“What is in the box, do you know?”学生便好奇地猜起了箱子里的东西来。接着我如同变魔术般从这只大箱子里拿出了足球、小盒子、茶杯、娃娃、彩蛋、水果等东西。每样东西都要求学生描述它们的颜色和形状, 凡是猜中箱子中物品的学生都得到了相应的东西作为奖品。在不知不觉中, 学生已经掌握了如何用英语提供帮助和如何描述事物了。

在复习教材Unit 7 Birthday Party和Unit8 Dinner中的cake, ice-cream, Coke, chicken, juice等单词时, 我利用多媒体, 导入真实的语境。爸爸、妈妈和小朋友要去K.F.C.用餐, 利用实物和各种道具结合已学句型将教室布置成K.F.C.的样子, 四人为一组, 主要操练以下句型:Hello, nice to see you.What do you like?I like cake/bread.OK, wait a minute.Thank you.四个小朋友操练几分钟后, 教师请他们上台表演, 通过比赛的方式, 鼓励他们练习, 发挥他们的个性和想象力。这样的教学设计, 可以提高他们在模拟的生活语境中运用英语进行交流的能力, 培养他们团结合作的精神。

二、开展游戏教学, 让学生“触摸”英语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 游戏教学是最能让学生“触摸”英语的一种有效手段。

1. Guessing game。

我常利用实物、图片、卡片、转盘等来猜字母、猜单词、猜物、猜人。可以是教师让学生猜, 学生让教师猜, 学生之间互相猜, 从而达到掌握、巩固知识的目的。比如:在教学fish和goose两个单词时, 由于这两种事物都能游泳, 于是我利用两个实物手偶和两个词卡手偶进行游泳比赛, 让学生猜谁是winner。活动中, 我有意使两个手偶交替前进。此时, 学生兴奋无比, 无意中就将fish、goose猜中, 游戏结束, 学生已掌握了这两个词。

2. 唱歌、跳舞、做动作。

比如:我在教学人体各部位的名称“nose、eye、ear、face、arm、hand、leg、foot、body”后, 让学生“sing and act the song”If you’re happy and you know it, clap your hands/wave your arms/shake your body……”当然, 这些单词还可让学生用手、身体、表情、手势等来演示、理解。教师可快速说出这些单词, 当学生听到指令便用手触摸这些部位, 又快又准的获胜, 当学生做得非常熟练之后, 还可以增加难度, 可要求学生听到哪个单词不许摸哪个部位, 如教师说“nose”, 学生不可以摸鼻子, 但可以摸眼睛、耳朵、嘴巴等其它部位, 这个游戏可以用竞赛的形式进行, 每组抽一名学生到前面做动作, 做错了的被淘汰, 最后剩下的一人或两人为获胜。

3. 知识竞赛。

在教学中, 我常常采取个人、小组、自由组合等各种方式的竞赛, 给他们以竞争意识, 提高他们的积极性, 增强他们的集体荣誉感。当然愉快教学的方式方法是多种多样的, 举不胜举的, 我结合本班的具体情况来进行创新, 做到常用常新, 给学生以新奇感, 满足他们的好奇心, 求知欲。同时, 也根据小学生感知语言的心理特点, 让他们动眼、动耳、动口又动手, 让他们看一看, 听一听, 想一想, 说一说, 做一做, 在玩中学, 在游戏中学。学生的兴趣不断得到激发和强化, 学生逐渐养成“敢于开口, 积极参与”的良好习惯。

三、注重评价, 尊重个性, 激发学习兴趣

每个学生, 无论其个性品质如何, 成绩如何, 能力如何, 无一例外的都在渴望得到老师的重视和肯定, 渴望得到激励和赞许。《英语新课程标准》要求建立能激励学生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评价体系。在英语教学过程中, 注重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教师就应尊重学生个性, 激发学生兴趣, 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 多给学生一些赞许, 少一些批评, 让每个学生都能享受到鼓励、温暖的阳光。这样, 无论哪种知识水平、能力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心理上的满足, 从而使学生有一种积极向上的源动力。学生下意识的期待, 往往预示着下一次参与的开始。因此, 教师在教学中要设法让学生在学习中取得成就, 获得心理上的满足。

就拿背单词来说, 以往不少学生把背单词看作一件很枯燥无味而且单调的事, 即使是成绩较好的学生, 也是被迫去记。可自从我在课堂上设了“单词明星”“记忆大王”“默写明星”后, 学生中出现了少有的背单词热情, 他们都主动去背, 就连课时间也有学生互相问答单词。因为, 每当轮到背单词表演时, 单词就成了他们展示个人才干的载体, 不少学生从中获得了成功的喜悦和乐趣。当然, 这明星不是终身制, 而随时有“下岗”的可能, 完全取决于个人的努力程度。就这样, 在班级中形成了你追我赶的局面。被评上明星的学生对荣誉十分珍惜, 生怕“下岗”, 没被评上的学生有一种危机感, 紧紧跟上。学生都渴望上英语课, 希望能快点展示自己的风采。

上一篇:创伤严重患者急救护理论文范文下一篇:儿科病房护理安全管理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