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产业政策探究论文范文

2024-03-16

物流产业政策探究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目前,伴随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与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我国跨境电子商务发展迅速,实际交易规模也逐渐扩大。但伴随服务规模的不断扩大,落后的物流模式不仅限制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同时也不利于我国互联网经济的进步。因此在我国跨境电子商务发展过程中,应当探寻与之发展相协调的物流模式,从当前发展需要出发,切实探寻跨境电子商务物流模式创新以及发展方向,实现我国对外经济贸易水平的提升。

关键词:跨境电子商务;物流模式;创新;发展方向

伴随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与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作为生产大国,国内市场已经难以满足实际经济发展需要。而在我国对外经济发展过程中,跨境电子商务与跨境物流之间具有相辅相成的关系,只有良好的跨境物流模式才能够为电子商务开拓更加广阔的生存空间。但目前我国跨境物流模式较为落后,两者之间没有达到平衡协调,不利于电子商务的进一步发展。而为推动我国跨境电子商务的进一步发展,有必要对相关物流模式进行创新与探究。

一、跨境电子商务与跨境物流的概念

1.跨境电子商务

跨境电子商务本质上就是通过利用电子商务平台,帮助不同环境中的交易主体进行交易,并利用跨境物流运送物品,从而完成国际化交易活动。伴随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以及电子商务平台的逐渐完善,电子商务与国际贸易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同时伴随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传统的进出口国际贸易已经难以适应人们更加丰富的商品需求。另外,传统交易模式难以充分掌握不同国家与地区具体商品需要,传统跨境商务的弊端也在逐渐暴露。在此背景下,人们对于跨境电子商务平台的依赖性越来越强,需要通过电子商务平台来进行商品的交易与选择。

2.跨境物流

跨境物流本质上就是不同国家与国家之间实施的物流服务,受到跨境电子商务不断发展的影响,跨境物流在不同国家交易之间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商品需要在不同国家之间進行流通运转。但实际上跨境电子物流并非简单地将商品转移到另一个国家,而是需要通过海关检查等复杂过程来进行商品交易。但伴随电子商务平台的不断简化与人性化,传统跨境物流模式已经难以适应企业的需求,甚至严重影响到企业自身贸易效率。

二、跨境电子商务的特点

1.全球性

跨境电子商务的兴起,主要是由于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作为一种新型的个体交流方式,能够有效打破时间与空间的界限,实现双方之间的有效交流。而其作为由网址与密码组合形成的一个虚拟空间,对传统交易模式形成较大影响。在利用网络进行交易的过程中,能够打破原本空间的界限,真正实现全球化交流。另外,在网络基础上建立起的跨境电子商务,能够打破地理因素影响,通过对互联网的充分应用,将产品直接放到国际市场,实现交易全球化。

2.无纸化

跨境电子商务实际上作为一种数字交流方式,主要通过网络来实现数字化信息之间的传输。与传统交易方式相比,其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对纸质文件的依赖性降低,转而以计算机通讯为主,交易呈现出无纸化特征。同时由于电子商务对纸质文件的利用较低,也对税收机构产生一定负面影响,由于纸质文件的缺失,与技术的限制可能会导致税收机构难以真正掌握交易情况,导致其难以真正掌握相关交易信息,容易出现偷税漏税的情况。

3.隐私性

在全球范围内互联网用户数量较大,由于跨境电子商务主要针对国际市场,因此面对庞大的消费者,容易出现难以真正识别用户身份信息的情况,对用户实际位置与身份也缺乏了解。另外在跨境电子商务交流中,商家对消费者的了解主要来自于订单信息,虽然在电子商务交易过程中,双方身份的隐藏不会影响实际交易流程。但在虚拟网络下容易造成自由与责任之间不对称,出现部分人利用网络交易匿名性逃避相关责任的情况。

4.即时性

在虚拟交易环境中,信息传播速度不再受实际地理位置的影响,即使双方处于地球的两端,信息的传递仍然可以在瞬间完成。同时伴随当前互联网在全球的不断普及,跨境电子商务与传统跨境交易模式相比,交易效率更快,能够有效实现人与人之间的无障碍沟通,空间不再是限制双方交流的因素。但从另一角度考虑,电子商务交流速度的提升,也可能出现交易更加随意的情况,导致相关机构难以真正掌握实际交易情况,也难以为跨境电子商务发展提供参考。

5.威胁性

目前伴随我国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技术水平也得到不断提升。但从客观上来看互联网发展具有不确定性,网络的超速发展虽然能够推动跨境电子商务的不断进步,但与跨境电子商务相关的物流与产品生产就会呈现相应的落后状态。同时网络的不断发展,可能会对不同国家之间的法律稳定性出现影响,导致法律滞后现象出现。另外,由于不同国家法律的差别,跨境电子商务可能出现难以完全适应部分国家税法制度的情况,导致在实际交易过程中出现漏洞,影响实际交易的安全性。

三、主要跨境电子商务物流模式

1.单一物流模式

在单一物流模式中,许多海外产品供应商选择直接将自身商品运送到跨境电子商务企业中,将其作为运输中心,主要是在消费者下达订单之后,企业结合互联网交易信息,通过对商品进行分拣、包装、出库、运输等步骤,将物品送达到消费者所在地。此类物流模式较为单一,主要根据消费者所在地与跨境电子商务物流中心从订单出发进行信息确认。

2.两段中转物流模式

如果利用单一物流模式难以真正确定订单,就需要采用两端中转的物流模式。通常来说,通过利用两端中转物流模式,能够实现不同地区之间快递包裹的整合之后,再通过整批方式将其运输到物流中心,从而实现跨境物流成本的降低,但在利用此类物流方式时需要跨境电商企业分析更多的相关问题,在保证订单量的同时,提升跨境物流速度。

四、当前跨境电子商务物流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1.缺乏先进跨境电子商务物流模式理念

在物流基本运作过程中,需要跨越不同的行业与领域,在进行相关管理时,只有不同职能部门之间进行相互配合,才能够实现物流速度的提升。但就目前物流行业而言,大部分企业难以真正将职能部门统一起来,在发展跨境电子商务中,通常不具备专门的物流管理部门来对物流进行设计规划导致资源浪费。同时就我国实际情况而言,由于其实际起步较晚,虽然具有较快的发展速度,但与其他发达国家跨境电子商务物流行业而言,在观念上仍然存在一定差距。首先,跨境电子商务,企业中存在部分领导人员没有及时进行观念转变,不具备积极更新跨境电子商务物流模式的思想,难以跟上电子商务发展速度。其次,管理者与消费者不具备正确的消费理念,对于经营者而言,其更加注重商品的营销与生产,而消费者追求的则是商品的利用与保障,忽略跨境物流环节的重要性。

2.跨境物流与电子商务之间不协调

跨境电子商务与跨境物流模式之间具有相辅相成的关系,只有两者相互协调,才能够推动跨境电子商务进一步发展。伴随互联网的不断发展,跨境电子商务已经得到明显发展,及时性的消息传输与我国产品生产能力的不断提高使外部消费者对中国产品产生越来越大的兴趣,跨国电子商务的订单量也在不断提升。但由于供应链管理的复杂化、全球化以及企业发展战略的变化,跨境物流模式仍然较为复杂,且没有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导致跨境物流难以跟上跨境电子商务发展速度,两者之间不协调。

3.不具备整体跨境电子商务物流模式规划

由于我国跨境电子商务物流起步较晚,其实际相关法律法规尚不健全,导致跨境电子商务企业在开展物流过程中通常不具备完备规划,只是根据订单量来确定物流传输方式。而跨境电子商务作为当前我国对外贸易的重要构成部分,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物流模式规划的缺失势必会影响到对外贸易效率,不利于跨境电子商务发展。同时对于物流公司来说,受到消费者与经营者需要的影响,难以认识到构建全新发展体系框架的重要性,目前在物流行业中,物流企业通常会建立属于自己的独立物流中心,导致整个跨境物流行业出现无序发展情况,不仅会导致资源浪费,通常也不利于物流效率的提高。

4.不具备先进的可循环物流系统

物流行业的信息系统维护需要一定的成本与资金,但目前物流公司通常不具备相应的经济实力与设备能力。同时由于我国跨境电子商务的落后,在物流行业中通常不具备相应配套的基础设施建设,整体技术能力较低。而其具体体现在物流传输模式的不完善与运输枢纽的不衔接上,导致跨境物流效率受到影响。而在此前提下,虽然我国当前运输交通方式得到发展,但并未充分发挥自身潜在的应用能力,难以真正推动跨境物流水平提升。同时跨境物流模式内部并没有真正形成严谨有效的设计模式,各类综合性货运枢纽、物流基地以及物流中心的发展速度较慢,且不具备良好的机械化水平,导致整个系统的基本运输效率较低。

五、跨境物流模式创新及发展方向

1.改变传统物流观念,树立先进发展意识

在当前物流行业发展过程中,不仅需要根据跨境电子商务发展情况树立起相关理念,同时还要将该理念贯穿到整个跨境电子商务物流运输行业中。另外就当前跨境电子商务行业发展情况而言,在实际发展过程中,需要根据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实际联系进行相关平台建立,从而发挥物流行业的重要职能。而这就需要物流行业改变传统跨境物流模式,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物流发展中。

在跨境电子商务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为使结晶者真正改变传统物流观念、树立起先进的发展意识,就需要其对跨境电子商务进行实际调查,将经济理念贯穿到整体发展过程中。首先应当从国家海关出发,了解跨境电子商务物流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充分研究国家相关的物流运输政策与管制条件,找到更加快捷的运输模式。例如,当前海关商检环节而言,通过建立边境仓与海外仓就能有效减少该环节浪费的时间,从而在某程度上提升物品运输效率,缩短商品与消费者之间的距离,实现物流速度的提升。其次还应注重不同物流间的相互配合,根据不同国家境内的配送方法,通过提升物流车辆的利用率来实现跨境电子商务企业运行成本的降低。

2.实现商务物流协调,满足实际发展需要

跨境物流与跨境电子商务之间具有相互促进相互影響的关系,在实际发展过程中,跨境物流需要充分利用电子商务发展对自身的积极推进作用,通过利用其硬件资源网络技术以及整合供应链来实现自身发展。在实际发展过程中,跨境物流应当积极满足跨境电子商务发展需要,实现两者相互协调发展。

首先就跨境物流与电子商务之间而言,跨境物流应当充分利用电子商务发展过程中的优势条件,通过移动技术的不断发展与网络的逐步普及,根据电子商务实际发展需求来实际设定物流计划,选择具有针对性的物流服务模式进行供应链的整合优化。在实际发展过程中应当从供应与需求之间的关系出发,结合电子商务实际需要,通过包装、储蓄以及物流运输路线的优化来实现对跨境电子商务相关条件的有效利用,从而在满足跨境电子商务发展需要前提下,实现物流效率的提高,促进两者之间相互协调、相互进步。

3.构建完整物流体系,实现物流快捷运转

跨境电子商务主要是针对国际市场进行产品销售,必然需要做好长距离物流运输的准备,但在其过程中一定会消耗较大的能源,同时可能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以及其他严重后果。不仅会影响到物流行业的实际经营效率,也会产生其他不良影响。因此为实现跨境物流运输速度提升以及资源的有效利用应当积极构建起完整的跨境电子商务物流体系,有计划地开展跨境物流运输。

在实际进行跨境电子商务物流体系规划过程中,可以采用复合灌制运输方式,将不同的交通方式进行有机结合,通过多环节、多渠道、多运输工具的有效衔接,充分发挥不同运输方式的优势。在此过程中,可以根据商品目的地的不同,利用集装箱进行统一装配,尽可能地降低包装成本的支出,同时也能有效降低商品运输过程中被破坏的风险。最终通过运输方式与包装方法的改进,实现物流体系规划,有效改善单个运输模式存在的不足,保证整体运输利益最大化,根据物流距离的选择物流方式,实现跨境电商物流效率的有效提升,实现物流快捷运转。

4.注重资源循环利用,提升实际经营利益

目前伴随互联网的不断发展,跨境电子商务已经成为国际市场上的主要交易方式之一,从环境的角度上来看,当前跨境物流模式中存在着大量资源浪费现象,导致大量废弃物产生,不仅会导致自然环境问题,同时也不利于物流行业经济效益的提升。因此在实际发展过程中需要注重资源的循环利用,在满足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前提下,保证物流经营效益。这就要求在进行跨境物流模式创新过程中,不能只考虑物流效率,同时还需要从产品生产、供应消费等多方面出发,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物流组织,避免资源的浪费,实现对物流的有效管理。例如企业可以通过基础物流转运点的建设、物流运输机械化水平的提升、物流运输方法的充分利用来实现对相关资源的充分利用。并根据实际需要实现对资源的循化利用,最终保证实际经营利益。

六、结束语

当前伴随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技术与物流水平也在不断提升。虽然我国物流起步较晚,但实际发展速度较快,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面对我国对外经济的不断开放,跨境电子商务也在不断发展,而为适应实际发展需要,需要相关工作者充分掌握跨境电子商务的概念与特点,研究物流模式中存在的问题找准跨境物流创新以及发展方向,使跨境电子商务与跨境物流模式之间达到协调,实现我国对外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叶丽丽.我国跨境电子商务物流现状及运作模式[J].电子商务,2020(1):5-6.

[2]白秀艳.基于B2B模式的出口跨境电子商务生态创新研究[J].电子商务,2020(4):35-36.

[3]刘杰.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物流管理创新探讨[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20(5):234-235.

[4]魏嘉程.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物流管理创新研究[J].山西农经,2020(7):126-126.

[5]梁小曉.跨境电子商务企业商业模式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商业经济研究,2020(1):94-98.

[6]陈雅玲.关于跨境电商物流服务问题的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2020(4):120-121.

[7]林子青.跨境电商与跨境物流协同下的供应链生态模式及评价[J].商业经济研究,2020(2):152-155.

[8]张艳丽.电子商务环境下企业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的创新[J].全国流通经济,2020(3):21-22.

[9]卢小群.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现代物流管理研究[J].企业科技与发展,2020(3):230-232.

[10]夏玉娇,蒋雪梅.电子商务环境下绿色物流的发展对策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2020(1):11-13.

物流产业政策探究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目前我国物流业正处于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如何实现物流产业健康、快速发展,成为我国学术界亟需解决的现实问题。从市场需求导向、资源配置、产业集聚、服务模式和服务质量方面,分析了产业联动推动我国物流产业升级的机理;并从产业联动的视角,分析了推动我国物流产业升级的路径模式,研究结论对于现代物流产业的政策制定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产业联动;物流;产业升级;机理;路径

1引言

物流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运作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重要的支撑及保障作用。面对物流需求的快速增长,我国物流业发展总体水平还比较落后,物流企业规模小、物流基础设施落后、缺少完善的专业化物流体系等现象普遍存在,严重阻碍了制造业、农业、商贸业等其他产业经济的发展。2014年,国务院印发的《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14-2020年)》中明确指出“到2020年,基本建立布局合理、技术先进、便捷高效、绿色环保、安全有序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产业升级是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效率的重要过程,因此,如何促进物流产业升级是发展现代物流体系的关键。社会化大生产背景下,一个产业不可能孤立地存在和发展,任何产业的运行都需要其他产业的协调与配合。从产业关联的角度深入剖析物流产业升级的机理,既有利于制造业、农业等其他产业的发展,也有利于对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关于物流产业与其他产业关联的研究,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大量的、广泛的研究与分析。宋杨、高宏伟(2013)以北京市为例,研究了物流产业与三大产业之间的相互关系,认为北京市物流业的发展有助于促进北京市产业结构的优化。程艳(2013)分析了制造业和物流业联动发展的机理,认为物流业发展离不开制造业的支持,制造业的升级和发展也离不开物流业的协同配合。杨勇等(2016)认为产业联动将是我国物流业未来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何博(2016)研究发现,制造业物流外包率、物流业信息化水平、高级人才投资以及国家资金支持均对我国物流效率的提升有显著影响。张林(2016)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对我国区域制造业和物流业联动水平进行了分类,得出我国区域两业联动水平呈现出由东向西逐步转弱的趋势,并指出两业联动发展环境的优劣对其联动发展水平具有重要影响。宗刚(2016)用运用灰色关联理论,对长三角地区制造业和物流业的联动发展状况进行了测算,得出制造业发展规模影响物流业的发展。

上述文献主要对物流业与其他产业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但并没有对物流产业升级的机理及路径进行深入分析。现有关于产业升级的相关文献,也多从制度环境、人才、技术、监管体系等对产业升级的路径及对策进行研究,缺少从物流产业的特点及产业融合的角度分析物流产业转型升级的路径问题。鉴于此,本文将重点研究产业联动推动物流产业升级的作用机理及路径模式。

2产业联动推动物流产业升级的作用机理

产业联动是以产业关联为基础,位于产业链同一环节或不同环节的企业之间进行的产业协作活动n”。不同产业企业之间的协作互动,必然产生大量的物质、信息、技术、资金等方面的交换行为,从而形成价值的增值。产业联动对物流产业转型升级的推动作用主要通过对物流需求导向的引导、物流资源的优化配置、产业协同溢出效应以及服务模式和服务质量的改进来实现。

2.1有利于物流需求导向的正确引导

物流需求是物流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前提条件,物流需求的数量和质量影响着物流产业的发展水平。尽管多年来我国物流业保持了高速增长,但从2015年开始,社会物流总需求开始出现放缓,小批量、多批次、个性化的物流需求不断增强,而大批量、少批次的生产性物流需求减弱的局面。传统物流的服务模式已无法满足生产者和消费者对高端服务的需求。在生产制造领域,物流企业承接的主要业务仍然是产前的采购物流和产后的销售物流,很少涉及企业内部的生产物流。制造业竞争环境的加剧,导致生产分工进一步深化,专业化分工不仅促使新的物流需求的产生,同时也对原有的物流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物流服务需求向着定制化、多样化和个性化方向发展成为必然的趋势。物流企业只有深入到制造企业的生产运营过程中,才能不断创新服务模式、理念和方法,提升物流运营效率。

2.2有利于物流产业资源的优化配置

中国物流业面临严重的产能过剩问题。化解过剩物流资源,提高物流资源的利用率,是当前中国物流业急需解决的主要问题。存在物流资源过剩的主要原因在于资源错配,高端物流需求供应不足与低端物流需求供给过剩并存。解决的途径在于如何将低端物流需求供给资源进行重新组合优化,以满足高端物流需求的供给。物流服务业与相关产业的深度融合,使得物流要素得到充分发挥,并促进生产要素的联动和扩散效用进一步增强。例如制造企业和物流企业间的联盟合作,双方通过信息资源共享、基础设施共用、技术交流与合作,不仅能够促进制造企业的生产运作流程的优化,同时物流企业自身也可以实现价值的增值或服务的创新,从而提升物流服务绩效。因此,產业联动有利于企业通过开放性的物流资源平台,对剩余物流资源进行重新整合、配置,实现供需双方的快速匹配,从而提高物流资源的利用率,降低物流成本。

2.3促进物流产业集聚

物流业是生产活动的终端,其产业集聚水平对区域经济增长具有扩散和辐射效应。目前,我国大部分省份的物流产业的集聚水平还较低,物流业与制造业的联动效果不显著。加大物流业与其他产业间的联动,可以有效促进物流产业集聚的形成。首先,产业联动促进物流需求市场的集中。市场集中是物流集聚区形成的外在引力,随着制造业、农业、商业等产业集聚水平的不断增强,必然使物流需求向某一地域、某一专业行业集中,进而促使物流企业集聚于某产业集群周围,形成产业集聚。其次,物流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联动有助于物流产业的专业化分工。物流企业之间专业化分工协作体系,是物流产业高级化发展的必备条件。伴随市场竞争的加剧,制造企业不再满足于简单的物流服务外包,而是希望物流企业能够为其提供完整的物流解决方案,不仅涉及企业的采购、生产、销售等环节,也涉及财务、营销等环节,不仅包括运输、仓储、配送等基本服务,也包括金融、保险等增值服务。随着物流企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互动,必然促使物流企业结合自己的资源,提供专业化物流,进而促进物流产业的集聚发展。

2.4促进物流服务模式创新和服务质量的提高

近年来,服装、医药、家电、书籍、日用品、汽车、电子产品等行业的物流需求不断增加。深入了解行业特征,发展行业物流,将成为我国物流市场发展的一个主要趋势。不同行业,对物流服务的要求也不尽相同。物流企业只有在充分理解客户需求的基础上,利用现代的信息技术和专业的管理方法,才能提供专业化的物流服务,真正实现物流服务的延伸。产业联动促使各产业企业与物流企业深入合作,物流企业能够针对客户特定的物流需求采取专业化的物流模式,通过不断探索,形成具有行业特色的物流服务模式。

物流服务质量是决定物流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方面,是反映顾客感知满意度的重要指标。影响物流服务质量的因素有物流信息的处理能力、物流服务的供给能力、匹配能力、创新能力、售前售后服务能力等,物流企业只有在详细了解企业的运营流程和战略目标等信息的基础上,才能按照用户企业的要求和期望提供物流服务,提高物流服务的质量水平,进而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

3产业联动视角下推动我国物流产业升级的路径

根据不同的划分方式,我国的物流行业呈现出多种的业态特征,这些业态涉及不同的物流行业组织、不同的产品和物流技术。推动物流产业升级,需要在全面认识这些物流业态特征的基础上,围绕顾客的需求,通过物流市场的专业细分,开发出专业化、一体化、综合化的物流服务模式;通过实施精细化管理、集约式管理,提高物流运作效率;与相关企业形成伙伴关系,通过供应链集成等方式开创新的物流组织运作模式,进而推动我国物流产业的转型升级。

3.1构建以价值链为导向的产业联动机制

我国大部分的物流企业规模小,功能单一,信息化和网络化能力不强,缺少增值服务和个性化服务,尤其是在物流方案的设计和全过程物流服务方面力不从心。物流服务作为一项管理活动,必须在服务过程中为物流客户创造最大的價值和价值增值潜力。以价值链为导向的产业联动机制,要求物流企业要有集成化的物流理念,根据物流需求的行业特点,通过物流联盟,构建或参与物流供应链。利用相关企业的物流服务资源,集成金融、信息、电子商务等增值物流服务功能,按照客户供应链的布局实施个性化的物流资源配置,提供个性化的物流解决方案。

3.2发挥物流园区整合作用

物流园区是现代物流集约化经营不可缺少的基础设施,在整合资源,推动经济发展中可以发挥重要作用。然而,在我国物流发展早期,由于缺乏对产业联动的市场引导,导致一些地区物流园区的盲目建设,其整合作用并未得到有效发挥。物流园区的建设应该以市场物流需求为导向,通过对区域物流需求的准确定位和发展趋势的分析,整合相关企业的物流资源,形成跨行业的优势互补与协作,从而为相关产业发展提供完整的、一体化的物流服务,进而推动物流产业的专业化和集中化发展。

3.3培育专业化物流服务

专业化物流是物流服务功能的纵向延伸,也是物流需求行业不断细分的必然结果。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物流市场逐渐呈现出客户需求多样化、细分化及个性化等特点,如汽车物流、冷链物流、煤炭物流、医药物流等。针对不同行业、不同产品特点的物流服务,在物流设施设备、信息化、标准化、可靠性等方面的要求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性。物流企业只有根据物流需求的特点,提供能够满足行业特点的专业化物流服务,才能在中高端细分市场中获得青睐并发挥更大能量。

3.4搭建产业信息共享平台

信息的不对称是物流业与其他产业联动不足的主要原因之一,这种信息的不对称既存在于不同产业之间,也存在于物流产业内部企业之间。通过搭建产业信息共享平台,可以提高产业联动的匹配性,有助于物流企业结合经济发展和产业目标来发展专业化物流,提高物流资源在产业间的优化配置,进而促进物流业与其他产业的协同发展。

3.5构建新的物流服务合作模式

传统的物流合作模式中,物流企业和制造业企业合作关系并不稳定,提供的物流服务功能也较为单一,双方很难从合作中获取更大的利益。产业联动发展客观上要求双方转变合作理念,物流企业需要融入到制造性企业的整个运营流程,成为企业物流计划可靠的执行者和管理者,制造性企业也需将物流企业视为自身价值链的重要一环,通过信息的有效沟通,在双方战略目标一致的基础上构建合作共赢的伙伴关系,真正实现产业间的联动发展。

物流产业政策探究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制度理论是当前产业集群创新研究的又一新兴视角。研究在回顾产业集群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产业集群创新行为为研究对象,运用制度理论观点,探讨和分析了产业集群创新过程,对促进产业集群创新行为发生的作用机理进行探索。

关键词:制度理论;产业集群;创新

一、引言

技术的快速变化、市场需求的不确定性等因素,导致了环境的动荡特性,这对企业构成了巨大的威胁和挑战(Hamel&Prahalad,1994)。环境动荡的结果使得企业管理者对未来的预测变得更加困难,同时,企业战略风险和不确定性也在增大。在这种全新的竞争环境下,企业必须通过创新才能谋求生存与发展。

随着“创新”理念的普遍深入,原来单个企业的创新行为开始走向产业集群式创新系统活动。产业集群是指一组在地理上靠近的相互联系的公司和关联的机构,它们同处于一个特定的产业领域,由于具有共性和互补性而联系在一起(Porter,1998)。它是介于市场和科层组织间的一种中间组织形式,好莱坞的电影业、美国硅谷和印度班加罗尔的IT业以及我国中关村的电子业、江浙的纺织业与珠三角的电器业等都是典型的产业集群。产业集群是一种世界性的经济现象,在每一个快速发展的经济体当中,集群的发展都异常耀眼,集群的创新能力同区域和国家的创新能力直接相关。创新性产业集群是指以创新为特点的企业按照一定的产业经济联系集中在特定的地理范围内,形成一个以不断创新为盈利模式推动内生经济增长的企业群落。在这样的产业集群中,到底是哪种作用机制促使企业不断创新,已经成为学者研究的热点领域。

创新是企业、产业与区域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产业集群作为一种独特的创新活动的载体,其创新行为和过程与单个企业相比,存在着显著的不同。对于产业集群创新行为的研究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有鉴于此,本文试图从制度理论视角来审视产业集群创新机制,对促进产业集群创新行为发生的作用机理进行探讨和分析。

二、文献综述

1、产业集群与创新

产业集群(industrial cluster)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英国新古典经济学家马歇尔在经典著作《经济学原理》中提出了产业区理论。此后,与产业区相关的研究主要有韦伯的集聚理论、佩鲁的增长极理论、克鲁格曼的经济地理学理论和波特的集群理论等等。1990年,波特在《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对产业集群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论述,提出了著名的钻石理论。至此,产业集群开始成为区域乃至国家竞争力研究的重要对象。在产业集群后续的研究中,创新逐渐成为一个研究焦点。

目前广为接受的创新定义是由Schumpeter(1934)提出的,即创新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是企业家对生产要素的新组合,主要有五种形式j开发一种新产品、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法、引进一种新材料、开辟一个新市场、建立一种新的企业组织方式。产业集群创新有别于以Schumpeter创新理论为基础的传统创新范式。由于受地缘因素的影响,集群内的企业间地理空间位置接近、信息交流频繁,文化背景和社会背景相似,使得集群内企业的技术合作和交流更为方便。这样,集群内企业之间的互动与交流形成了有效的创新网络,从而使企业自身产生了一种内生的创新力,推动着集群式创新的不断前进。

先前的学者从不同的视角对企业集群的创新行为进行了诠释,一些学者从创新系统和创新环境的角度研究产业集群对创新活动的促进作用。例如,Lundvall(1992)认为技术创新是一种交互过程,也是一种社会过程,创新的成功演化需要一种网络环境,集群更适合这种环境。同样,一些学者指出,产业集群有利于促进集群内部企业的持续创新能力的提高和创新成果的扩散。例如,Baptista&Swann(1998)的实证研究发现,处于集群内部的企业比外部孤立的企业更具有创新性。也就是说,产业集群创新具有不同于单个企业创新活动的巨大优势。首先,由于直接面对客户及相关企业,集群内企业拥有识别更多创新机会的“窗口”;其次,集群内企业可以更为便利地吸纳供应商及其他合作伙伴参与创新过程,通过这种方式获得快速创新所需要的资源;第三,企业更容易和集群中的其他组织进行协调,集群本身有利于降低创新的成本和风险;最后,集群中企业之间的竞争压力和模仿学习能够推动企业不断创新(Potter,1988)。此外,Poner(1998)还将集群对创新的支持作用概括为:内部竞争压力和同行间的持续比较为企业提供了充足的创新激励。正是合作和竞争两个方面因素的结合,促使集群可以长期居于创新中心的位置。

如前所述,典型的产业集群有美国的硅谷、印度的班加罗尔和中国的中关村等,它们都是集群产生创新聚集发展的成功模式。在这些类型的产业集群中,创新活动是一种普遍现象,并且创新生成机制系统是以一种集群网络的形式存在的。创新作为这些产业集群的核心特征,是集群内企业共同信奉和遵守的核心价值观,是生存标准与规范,创新成为一种自觉行动、习惯与制度。这里所说的“制度”是指,为社会行为提供稳定性和有意义的认知、规范和管理的结构与行为(scott,2001)。制度由三种要素组成,包括规则层面(regulatory)、规范层面(Notraative)和认知层面(Cognitive)。在具有创新性特征的产业集群中,当具有不同价值取向的企业互动时,他们逐渐形成了“创业”精神,共同推动持续创新行为在集群内的扩散,并确立互动模式,而且这一互动模式会逐步定型化,程序化、模式化,这便形成了创新的制度化。而且,创新行为的制度安排一旦出现,就会出现一种自我强化的现象,使环境成为适合创新生存的生态场,实现自我增强的良性循环。因此,借助产业集群这种特殊的组织结构,集群内企业之间也就会建立起长期、稳定的促进创新行为的制度环境。良好的创新制度环境对于产业集群式创新活动发展的推动非常关键。这样的制度环境会进一步塑造集群内企业的创新行为模式。

2、制度理论

早期制度学派的代表人物Selznick认为企业一方面被技术、规模等物质资源力量所塑造;另一方面又被规范、文化和信念等社会和文化系统所塑造,企业是嵌入在制度环境中的组织(Selzniek,1949)。随后,在Meyer&Rowen(1977)、DiMaggio&Powell(1983)、Scott(1987,2001)等学者的大力推动下,制度理论的研究与组织研究密切结合,逐步形成了现代制度理论,并日益成为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最为活跃的学术领域之一。

制度理论(Institutional Theory)探寻的是社会选择是如何形成、斡旋并通过制度环境传导的(Andrew J.

Hoffman,1999),它的研究重点是存在于组织边界之外的社会过程领域中的力量(DiMaggio&Powdl,1991;Scott,1995)。制度理论更为关注组织中的谋求合法化的过程和将组织接受的组织结构和程序制度化的趋势,更多地探究企业间的同质性而非多样化(Oliver,1992)。Abrahamson&Fombrum(1994)强调在相同环境下所产生的宏观文化给组织带来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它极易产生一种群体思维定式,致使组织采取相似的战略决策。Peng(2003)指出经济制度、政府的经济发展政策,特别是财政、金融、税收政策,对企业组织和战略选择产生影响,这些制度因素设置了一系列的限制条件或激励方式对企业行为产生间接影响,促使企业偏向选择某种战略,如产业集群中的企业集体采取创新导向战略。

制度的影响会在所有层次上发生作用,许多研究者对组织场(organizational field)层次给予更多的关注。

组织场概念的产生基于制度理论。组织场最早由DiMaggio&Powell提出,他们认为组织场是由一些公认一种制度化生活领域的组织所构成,这些组织包括关键供应商、原料和产品客户、管理机构,以及其他生产同样的产品和服务的组织(DiMaggio&Powell,1983)。这一概念描述了组织和组织所嵌入的广泛社会之间的关系。组织场既代表了共同的目标,同时也意味着它是一个战略和冲突的竞技场。除了作为中心焦点的组织外,组织场还包括影响或被企业活动和结果影响的各种利益相关者(如,环保主义者、工人、当地居民、供应商、客户、竞争者、少数民族、政府官员和其他所有对组织感兴趣的群体)。因此,组织场的定义可以简单地概括为:一系列具有相同职能的不同组织,即组织场内的参与者从事相关联的业务,拥有相似的竞争者,可以相互学习。

组织场的概念超越了先前的一些支持被动构建的概念,例如环境。场的概念从另一个视角阐明了组织的环境不是资源和计划的简单组合,相反,它们是自组织(self-organized)的。组织场的存在使得处于场内的组织行为和结构形态逐渐趋于相似,有利于组织创新行为的扩散。

近年来,国外一些学者在制度理论方面开展了相关研究,并取得了丰富的理论成果,这带给本文许多有益启示。然而,运用“组织场”视角的制度理论来解释产业集群的创新制度化现象,目前还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有鉴于此,本文在借鉴以往文献研究的基础上,试图对该领域有所推进和些许贡献。

三、基于制度理论视角下的集群创新机制模型分析

制度理论视角下的创新研究关注环境是如何影响组织行为,特别是以什么样的方式来主导组织的战略选择行为。它主要从制度环境的强制性、规范性以及模仿性角度研究组织的趋同性问题,并试图回答为什么不同企业间会呈现出相似的创新行为这个问题。

Scott(2001)指出,组织场表现为共享的认知、规范的框架或者是一个公共的调整系统,即一个场包括三个体系:认知体系、规范体系和调整体系。处于场内的组织之间的互动比同场外组织的互动更加频繁和重要。按照这种认识,可以将产业集群内的创新互动视为一个组织场,创新场将从事同一或相似创新活动的所有主体都纳入在创新集群内。因此,产业集群的创新场构成一种结构,集群式创新就是一种结构化的行动。对于中国情境下的产业集群来说,由于面临技术与管理创新的不足,就更应关注集群内企业间的相互作用与影响对于创新制度化形成的作用。

本文认为,组织场理论可以用来解释产业集群内的企业的创新机制问题。根据组织场理论的解释,在组织场生命周期的最初阶段,场内组织在形式和行为方式上具有极大的多样性。在多个创新性企业共同存在的组织场内,在组织场形成初期,有的企业擅长创新,而有的企业的创新能力则稍显不足。然而,一旦这个组织场逐步完善地建立起来以后,这些企业的创新行为会被同质化。不擅长创新的企业感受到来自于擅长创新的企业的竞争压力以及客户、供应商对创新的要求,乃至政府部门对创新的提倡和鼓励,这些因素形成一股强制性力量,推动企业走向不断创新。

按照制度理论的逻辑,制度性趋同(institufionalisomorphism)可以准确地描述这种同质化的过程。制度性趋同是一种强制的过程(DiMaggio&Powell.1983),它使得创新型企业集群中的个体与同样环境条件中的其他个体变得相似。从组织场层面上来看,个体组织的特点被不断修正和转变,从而增加了与环境特点的兼容性。即,一旦许多组织组成了“场”,理性的参与者便会使他们的组织越来越相似。

DiMaggio&Powell(1983)提出制度性趋同发生的三个机制,这三个机制可以很好地解释产业集群创新机制的形成:

(1)强制性趋同(Coercive Isomorphism)。它源于组织正式的和非正式的压力,这些压力来自于本组织依赖的其他组织,也来源于组织运行于其中的社会对组织的期望。一个组织对其他组织的依赖程度愈高,组织结构与行为规则的趋同性愈高。

在产业集群内,众多企业由于产业的相关性产生相互依赖,地理上的距离集聚也会产生巨大的竞争压力,这为群内企业创新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机制。

(2)学习、模仿性趋同(mimetic isomorphism)。当环境中创新企业的技术未被其他企业完全理解、环境中存在不确定性的时候,企业就会按照其他创新性企业的样子模仿。一个组织技术或目标越不确定,越可能模仿被认为较成功的组织。

前人的研究也指出,创新不是孤立事件,并且不是在时间上均匀地发生;相反,它们趋于集中或成簇地发生。这是因为在成功的先动企业进行创新之后,首先是场内一部分企业,接着是大多嗅觉灵敏的企业会步其后尘,纷纷模仿和学习那些成功的企业,最终形成创新的风气(schumpeter,1934)。这也解释了为什么集群内小企业的技术演变和创新能力的提升是通过对大企业的跟随和模仿来实现的。

(3)规范性趋同过程(normative isomorphism)。规范性的趋同过程主要源自于专业化,这里的专业化包含两个含义:一是正规教育和大学专家创造的合法化的认知;二是跨越组织专业网络的成长与细致化,并且创新模式围绕这个专业网络快速传播。

在许多创新性企业集群中都存在着一个现象,即创新显著依赖于基础科学知识的发源地,如大学、科研机构、重点实验室等科研机构,因为各学科的前沿理论是技术、管理创新的重要源泉。在产业集群内,由于这些专业化科研机构的存在有利于科学知识的传播,从而令场内的企业具有更多的创新灵感和能力。并且,集群内各类优势人才的集聚和不断跳槽,也会促进创新思维的扩散。

在具有代表性的创新企业集群中,制度性趋同很好地解释了企业选择创新战略的机理。在企业集群中,最佳的生存方式就是不断创新,无力创新的企业会被驱逐出场。

四、结论与总结

集群式创新是集群中企业创新行为的一种重要特征。大量集聚的创新企业需要一种促进彼此接触、相互影响与合作的制度环境。制度理论及组织场概念的提出为我们认识和理解集群创新行为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指出了一个新的方向。创新组织场的存在为产业集群的创新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其促进作用主要体现为以下几点:

首先,组织场对企业创新行为的强化作用。组织场包含的要素有关键的上下游交易伙伴、竞争对手、提供资金支持的金融机构、提供政策支持的政府、特殊利益集团和公众等,这些利益相关方通过强制的、规范的或是认知的方式对处于创新性产业集群这个组织场内的企业产生影响,使场内企业间对创新产生共识。企业认识到要企业生存发展就必须创新,而这种共识能够进而影响到场内的其他要素为企业提供多种支持,鼓励企业的创新行为。

其次,组织场对企业创新速度的助推作用。组织场内的企业相互之间更加了解、信任,这也促进了企业之间的技术交流和信息沟通,使得场内交易伙伴、金融支持机构与企业之间的信息反馈环缩短,并使大量的创新经验和成果保留在场内,有利于加速企业的下一轮创新活动。若有一家企业将一项创新应用于生产或经营,则相关企业便会考虑该创新对本企业所造成的影响,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在这个过程中便会引发新的创新。

第三,组织场使企业创新的风险降低。由于组织场的存在,场内成员企业之间存在紧密的互动和知识共享,“知识溢出”效应显著,场内成员可以通过“干中学”提高创新能力。另外,企业还可以从贸易伙伴、政府及各类服务提供者那里得到很多有利于创新的帮助和支持,场内结成的繁复而坚实的创新网络关系降低了环境不确定性带来的风险。

物流产业政策探究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在疫情发生前,我国的文旅产业融合的政策机制已经确立,产业融合也创造出了较强的经济价值与社会效益,并助推着城镇化协调发展。这为文旅产业抵御疫情冲击奠定了基础,也为文旅产业在后疫情时代进行提质革新与重获发展机遇创造了条件。但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在国内大循环背景下做好小众旅游、云旅游与文化创意旅游是产业发展的重点,而强化核心IP摆脱地产绑架决定着文旅产业能否长足发展。总之,国内文旅产业要抓住机遇,积极探究具有中国特色的文旅产业发展路径,以便在未来的文旅竞争格局中获取优势。

关键词:后疫情时代;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

当前,凭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我国抗疫斗争取得重大战略成果。人民群众生活步入相对安稳的“后疫情时代”,人们将继续追求更为丰富和高质量的精神生活,文化旅游产业的复原与壮大势在必行。在后疫情时代,如何抓住机遇促进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是值得思考与探究的。

一、疫情前的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态势

文化旅游产业是基于文化因素和旅游因素在产业中实现互补、互动,通过形成“1+1>2”的聚合效应来增加产业总效益的新型综合性产业形态[1]。在疫情来临前,文化与旅游产业的界限已打破,并朝着互依共荣的方向稳步产出着经济价值与社会效益。

(一)文旅融合政策机制确立

近十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有关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政策。例如,2011年11月,国家旅游局颁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块发展旅游业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指导意见》;2014年8月,文化部和财政部联合发布了《关于推动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2017年4月,文化部公布了《“十三五”期间文化发展规划》。2018年4月,文化部与国家旅游局合并,标志着“文化旅游产业”这一新业态在体制机制层面的落实,同年12月,文化和旅游部制订了《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管理办法》;2019年的3月和5月连续发布了《关于促进旅游演艺发展的指导意见》和《文化旅游规划管理办法》。上述政策的颁布实施与职能机构改革,不仅明确和规范了文化旅游产业未来的发展要求和方向,同时从行政管理角度破除了文化与旅游合作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2],使得文化产业这一“黄金产业”与旅游业这一“永远的朝阳产业”可顺利地进行强强联合,以便构建起更具规模和更富有新意的市场与产业。

(二)文旅融合产业效益凸显

文化对旅游产业具有促进作用,善用文化要素将其转化为旅游者喜爱的产品,可使旅游成为一项富有文化内涵的产业;旅游可以是文化的载体,旅游业的发展有益于为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与文化创意产品的开发提供资金支持[3]。近几年来,文旅融合所带来的产业效益已非常明显:《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2018年文化和旅游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8年旅游业对国内GDP的综合贡献是9.94万亿元,占国内GDP总量的11.04%。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的《2019年旅游市场基本情况》数据表明,2019年全年旅游业对我国GDP的综合贡献达到10.94万亿元,占据了GDP总量的11.05%。2018年和2019年的统计报告显示出我国的旅游产业呈现出稳中有进的态势,旅游业已经成为我国重要的经济支柱产业,背后折射出的是文化旅游已成为广大民众日常娱乐休闲的重要需求之一。

文旅产业融合可促进区域旅游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有利于直接增加旅游收入和旅游就业,同时还可以带动场馆建设、文化创意等相关产业的发展[4]。例如,青海省以西部特色因地制宜、找准定位,2019年全省直接或间接从事文化旅游产业的人员达106万人,当年1—10月实现旅游收入546.78亿元,同比增长19.8%[5]。另外,在文旅融合过程中,文化体验游、乡村民俗游、休闲度假游、城市購物游、研学知识游、自驾房车游、红色教育游、健康养生游等概念也不断深入人心,文化旅游出行指数的高低成为衡量地区民众生活水平的标准之一。

(三)文旅融合助推城乡建设

我国拥有600余座建制市、1500多座县城镇和广大乡镇。新型城镇化建设这一重大的国家战略就是为了提升城市的文化与公共服务水平,而着力发展文化旅游可实现区域资源中的旅游资源、公共服务、生态环境、相关产业的有机整合与总体提升。在文旅融合背景下,不少具有旅游产业导向型的城镇应运而生,许多城镇也通过挖掘自身资源禀赋进行偏向文旅产业的转型。例如,江苏省苏州市西北角的望亭镇以2016年成功申报稻作文化这一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开端,向“典型江南·稻香小镇”的品牌进军,形成了运河文化、稻香文创与北太湖观光三个文旅特色板块,整个城镇的基础设施与景观风貌有了显著改观。即便是天津这样的一线城市,也通过旅游文化,将彰显本城市井生活气息的“卫派文化”、地方曲艺、民间手工艺等地方特色文化资源进行多元化的推广,以求在京津冀一体化的格局中进一步提升城市文化品牌[6]。总而言之,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注重文化旅游产业与城镇化的融合发展可有效拉动地方经济增长,从而循序渐进地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完善城乡一体化发展机制[7]。

二、疫情对文化旅游产业造成的影响

新冠疫情的突袭对文化旅游产业造成了直接而广泛的冲击。倪阳平、孙逸撰文《新冠疫情对文旅企业影响的问卷报告及未来高质量发展建议》指出:“数据显示,维持运转、订单流失和复工期不确定是目前文旅企业面临的三大问题,其中65.22%表示维持运营资金紧张,53.91%表示市场和订单流失严重,48.7%表示复工期不定带来决策困难。”“39.13%的企业表示预期会亏损;32.17%表示艰难活着;6.09%的企业预期悲观,可能破产;仅8.7%预期乐观。”[8]由此可见,各个文旅企业普遍经营困难,对行业恢复的信心不足。随着国内抗疫的基本成功和经济大环境的好转,依靠国内较强的消费能力、较高的城镇化水平与各级政府针对文旅产业的政策照顾,以及旅游产品自身在线渗透率的提升,从长远角度而言,国内文旅企业若在危机中进行革新定能迎来发展新机遇。

(一)疫情后文旅产业面临的挑战

1.渠道端企业受损严重。渠道端文旅企业主要包含传统旅行社、OTA平台(线上旅行社)和票务代理商,它们是旅游客户和目的地产品之间的连接通道。首先,疫情造成旅行社运营停摆。新冠疫情对旅行社的冲击最为直接,国家文旅部发布“自1月24日起,旅游出行活动全面暂停”的监管政策后,“旅游停摆”直接导致2020年春节期间有近50万个旅游团被取消. 2020年端午假期,国内出游人次同比恢复50.9%,达到4880.9万人次,但旅游收入只同比恢复31.2%,为122.8亿元。这说明,受疫情影响,经济下滑、失业率增加、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减少等情况的出现,虽然出现一定程度的报复性反弹现象,但游客的总体出游意愿与旅程安排仍未完全摆脱疫情所带来的消极影响,在后疫情时代,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追求而产生的消费行为或仍将受到制约。其次,疫情对中小OTA平台造成了巨大资金压力。大量的退单与运营资金缺口使得不少中小企业平台的抗风险能力经受了巨大考验,如昔日的O2O出境游第一股百城旅游网在2月底宣布关闭公司并启动清算。

2.目的地端企业持续承压。旅游目的地端企业主要包含景区、主题乐园、酒店、文化场馆与演艺项目,负责为游客提供文旅产品及服务。文化旅游业中服务端的细分行业,如餐饮、导游、住宿接待、购物、娱乐等以中小微企业为主,抗风险能力整体较弱。尽管自4月份开始,随着抗疫的基本成功,景区、酒店和娱乐项目逐步开放不再面临运营休克和业绩归零的极端局面,但国内旅游市场仍处于调整恢复期。此外,文旅项目具有投入大,回报周期长的特点,不少民营企业和中小投资者因难以应付高额的资金与运营成本,最后只能被迫转让、被并购或是直接退场 。

(二)疫情后文旅产业可觅的机遇

对于文化旅游产业而言,此次疫情是一场“大考”。在政府严格的防疫措施与全民的共同努力下,国内疫情明显好转后,文旅产业逐步回温。在此过程中,能否抓住契机进行创新升级对文旅产业而言意义深远。

1.国内文旅市场潜在客源增多。由于本次疫情已在全球大流行,国外的文旅市场仍受着重创并处于半休克状态。在此状况下,诸多国家实施的不同程度边境封锁或禁止出行政策将持续,原本有出国旅游计划的人群将转变为国内游的潜在客源。从这一层面而言,国内文旅企业要把握这个宝贵的时间窗口期,改进产品质量与服务品质,提升国内游的形象与口碑,采取多种营销手段大力宣传推介,力争将基数庞大、消费水平高的原出境旅游客户转变为国内旅游市场客户,为后疫情时代的国内游大循环做足准备。

2.国内文旅市场变革时机来临。文旅项目的主要目标客户是年轻群体,他们可宅在家进行“云旅游”,或接受“短视频+旅游”的推广模式,因此文旅企业要切忌重回过去的商业模式老路。其实,不少OTA平台在疫情期间已经做了积极尝试:如携程联合8家供应商推出了线上语音导览服务;途牛旅游网开始“兼职”线上售卖各地特产;同程艺龙发起成立了城市“方舟联盟”提供VR游览和高清视频资料等。传统景区中,敦煌线上博物馆广受好评,故宫博物院的文创产品开发一直是业界翘楚等成功的案例为文旅行业的改革做出了积極表率。此外,随着人们健康理念的深化,短途自驾游、低密度无景点旅游、康养旅游、乡村生态游等形式可成为新的增长点,这也是文旅行业产品改革的新方向之一。

三、后疫情时代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对策

目前,全球疫情仍在蔓延,出境游仍难重启。我国的文旅产业在后疫情时代必须以立足国内市场为主,并通过推陈出新、提升品质来进行复原、提升与进阶。

(一)立足国内大循环并做好“小创云”

1.立足国内大循环。就文旅产业而言,立足国内大循环并非完全放弃国外市场,也不意味着闭门造车式地封闭运营,而是通过刺激消费拉动内需,不断优化国内文旅市场环境,同时也为国际文旅市场的重启做好准备。2020年上半年,不少地方政府推出“暂退部分旅游服务质量保证金”“经营用房减免租金”等针对文旅企业的扶持政策,同时实施发放各类消费券,刺激地摊经济和夜经济发展的举措,不仅使广大个体、小店经济受助,同时也使居民消费回升明显,取得了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降幅明显收窄的利好形势,也为立足国内大循环奠定了基础。我国是全球最大的国际旅游输出国,若将原本的逆差转化为内需,国内旅游市场每年能获取回流的消费金额则有望达到1.15万亿左右[9]。值得注意的是回流的主消费群体为我国的中高收入群体,他们对文化产品与旅游服务的整体品质要求较高,所以国内的知名景区、高级酒店、精品民宿、高档购物场所、品牌文旅娱乐项目是其主要潜在目的地,如何进行高端化、定制化地服务以维系其消费行为是上述场馆需要策划的重点。随着全域旅游的推进,各地区在优化交通网络、公共服务水平的基础上,要妥善布局旅游餐饮、住宿与娱乐体系,严守生态红线,有效处置公关危机事件,不仅要在景区进行文旅产品更新,还要打造景区之外的新的文旅吸引点,提升广大消费者心目中文旅品牌的能级。

2.做好“小创云”。相对于国内旅游市场的大循环和全域旅游而言,潜在基数可观、但对细节、个性、体验有更具体要求的文旅细分市场也是不容忽视的。“小”是指小范围、小圈子里的出游方式和旅游行为,主要以特定的时间、线路、方式来满足个人或小群体特定的需求。中小旅行社或平台可以根据“把握小众市场赢得大众好感”的思路,基于当地特色文化资源与自然景观资源把客人的需要转化为旅游线路,设计成度身定制的产品。“创”是指文化创意旅游,它将文化作为一种发展资本要素以满足人们更高的精神需求,并让游客充分参与和体验创意,使其既是创意的消费者也是参与创意生产的合作者[10]。在国内大循环契机下大力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创意游览项目,不仅可以避免西方文化旅游项目的进一步扩张,还可以降低国产文化资本被侵蚀的风险。“云”将旅游实地体验活动转化为线上的观摩体验,打破时空限制,便于受众随时随地利用终端设备享受“云端游乐”。“云”在疫情期间为文创企业提供了有效的营销渠道并培育了潜在客户,但是文旅企业并不能过于依赖“云旅游”,若人们对此产生满足和依赖将影响游客出行率和疫情后文旅产业的复苏[11]。因此,文旅企业在云旅游的产品内容设计中要留有悬念与伏笔,将其作为刺激预售与周边产品网销的手段即可。

(二)坚持创新文化IP并杜绝地产绑架

在文旅开发过程中,IP不仅是一种文化资源,更是一种具有极高经济变现价值的资本[12],不少文旅项目正是通过“旅游+影视IP/动漫IP/游戏IP/历史文化名人IP”的模式开辟出了市场。据《游乐界》统计,即便2020年受疫情影响,全国多省市仍有体量庞大的重点文旅项目复工开建,如贵州省就公布了105个与文旅相关的重大项目。在资本的推动下,文旅项目一直处于不断壮大的态势,但是国内具有较强品牌影响力的新项目不多,真正为人熟知的还是像华侨城欢乐城、方特旅游度假区、融创文旅集团、成都太古里这样深耕多年的、具有核心IP的项目。迄今为止,我国尚未创设出像“迪士尼乐园”这样的强大文旅IP。除去我国文化创意产业自身的创设能力不足,未能基于国内文化资源造就出典型品牌形象外,投资方过于追求利益,以文旅项目为名获取地产项目也是一个重要原因。有些地方政府领导出于政绩目的,对项目把关不严、急于上马,造成不少项目因心有旁骛、过于逐利、缺乏核心IP,导致诸多文旅项目沦为后地产时代的产物[13],贵州独山县烂尾的水司楼就是典型的经验教训。因此,要使文旅项目有卖点和吸引力,必须摆脱对热门IP的模仿,根据目标受众的特点并兼顾项目所在地的文化风俗与自然风貌等外部因素,策划、培育自己的品牌理念与核心价值,提升IP原创程度,同时还要改进营销策略、运营管理、维护更新等环节过程。各级地方政府与相关部门也要加强项目审核,在保持IP核心价值是富有创新性与区域文化色彩的前提下力求推出新的产品与服务内容,使国内文旅产业实现内容与规模双丰收。

参考文献:

[1]张正兵,韩云.产业融合视角下文化旅游产业的概念解读[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6):59-64.

[2]韩旭.我国文旅融合相关政策研究:基于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层面相关政策内容文本分析[J].陕西行政学院学报,2020(3):103-107.

[3]博雅方略研究院.文旅智谈十二篇[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19:77.

[4]刘绍华.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效应分析[J].人文天下,2020(15):27-33.

[5]靳艳娥.2020青海省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报告[J].新西部,2020(7):59-62.

[6]唐甜,王嘉忆.旅游文化为载体的天津文化品牌塑造综合研究[J].包装工程,2020(16):21-25.

[7]刘凤.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文化产业与旅游產业融合发展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9:25-35.

[8]倪阳平,孙逸.新冠疫情对文旅企业影响的问卷报告及未来高质量发展建议[EB/OL].( 2020-07-07) [2020-09-21].http://toptour.cn/tabid/1648/InfoID/276641/frtid/1210/Default.aspx.

[9] 吴浩,欧阳梦云.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 旅游业发展面临的挑战与机遇[EB/OL].( 2020-03-21)[2020-09-21].http://www.ce.cn/xwzx/gnsz/gdxw/202003/21/t20200321_34534068.shtml?ivk_sa=1023197a.

[10]王欣.文化创意旅游发展研究——机制与模式[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20:140.

[11]王思佳.新冠疫情下“云旅游”的冷思考及热机遇[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学版),2020(5):50-53.

[12]张娜,徐童,葛雪峰.产业融合背景下“旅游+文化IP”融合路径研究[J].对外经贸,2019(10):66-68.

[13]钱晨,侯朝宗.文旅产业市场的扩展与开发[J].市场周刊,2019(12):56-59.

物流产业政策探究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 基于SWOT分析法对河北省涿州市农业产业所处环境和自身资源进行分析,明确涿州市农业产业发展现状中的S(优势)、W(劣势)、O(机会)、T(威胁),结合其内外部环境的整体状况,提出了塑造品牌发展特色农业、推动产学研一体化发展、加大农业产业化资金投入、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加快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打造创新人才聚集高地的一系列发展策略,旨在探索出更适合涿州市的高质量农业产业发展道路,为当地农民带来更多的收益,提升他们的生活水平,加快当地乡村振兴进程。

关键词 农业产业化;SWOT分析;现代农业;河北省涿州市

SWOT定性分析是在内部自身条件和外部竞争环境的基础下进行的专业分析方法,通过分析研究对象自身所具有的明显优势、劣势因素及所处外部环境的机会、威胁因素,进行系统性的分析并提出产业发展策略的一种战略管理分析工具。

1 涿州市农业产业现状

1.1 优势

1.1.1 区位优势

1)涿州市具有优越的地理区位优势。涿州市地处河北省中部、北京市西南部。位于京、津、保三角区中心地带,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已与北京形成半小时经济圈,处在北京大经济圈紧密层。

2)涿州市具有自然资源优势。涿州市内地势较为平坦且河流较多,水资源相对丰富。正是因为拥有这样的自然资源优势,在涿州市的百尺竿地区也可以种植水稻,并形成了涿州市的特色农产品——涿州贡米。

3)涿州市具有良好的交通区位优势。涿州市交通便利、路网发达,有京港澳高速、京昆高速、廊涿高速且107国道贯穿全境,在其他地区可能存在因交通不便而导致农产品无法运送到位的情况下,涿州市农产品可快速通往周边城市[1]。

1.1.2 产业基础优势

2020年,涿州市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4.8万公顷以上,夏粮与秋粮收获产量近33万吨,小麦667 m2产平均达447.97 kg,玉米667 m2产高达516.2 kg,单产水平较去年均有所提高。肉类总产1.42万吨、禽蛋产量1.27万吨、奶产量1.14万吨、水产品产量106 t。大牲畜存栏0.97万头;猪存栏5.5万头;羊出栏14.9万只;禽类出栏677万只,各类农产品质量效益和市场竞争力显著提升。 涿州市的基础农业具有穩产高产的优势,为发展农业产业化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基础[2]。

1.1.3 农业技术支撑

农业产业化经营需要农业技术的支撑,相对地,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也会推进农业技术的进步。涿州市联合中国农业大学先后建立了中国农大教学实验场、中国农大科技园和中农涿园公司,有助于涿州市农业产业的推广、农业技术的开发等工作。

1.2 劣势

1.2.1 知名度小,宣传力度低

虽然涿州市的农产品产量大、质量高,但是却不像山东寿光蔬菜那样具有很高的知名度,因此导致涿州市农产品的销售渠道少,销售数量低。不仅涿州市外的人,就连本地的居民也不知道涿州市具有多种特色蔬菜、食用菌的种植。而且相关部门和企业也没有对特色农产品开展宣传工作,只是通过大规模农产品批发进行销售,因此并没有全面打开大众市场[3]。

1.2.2 农民经营管理能力不足

我国农民的现状是整体素质偏低,尤其体现在经营管理能力方面。大部分的家庭经营还是以家长制为主,家庭经营的水平与家长的经营管理水平息息相关。大部分的农民都没有接受过与之相关的教育,而农民作为农村农业发展的主体,其素质很难与农业产业化目标相匹配,这就导致我国的农业产业化进程进行相对较慢。

1.2.3 集约化程度低

集约经营可以使用先进的农业技术装备,通过提高土地生产率来增加农产品产量和农民收入。为解决土地面积有限性和人们日益增长的对农产品需求之间的矛盾,集约化在农业产业化生产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在涿州市的土地集约化程度较低,无法实现农业收益上的突破。其中作为涿州八景之一的邵村花田曾经因为分散经营而失去了水稻种植的市场优势。土地集约化程度不高,每户小规模分散经营导致生产要素分散,没有形成统一种植、合理布局的产业化模式,导致农业生产成本高、经济效益低。

1.3 机会

1.3.1 政府支持发展

《中共涿州市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指出,现代农业产业作为4大主导产业之一,要积极推进国家农高区创建,在已有103个入园项目基础上,加快实施国家分子育种中心、国家葡萄酒全产业链等项目建设,重点聚焦生物育种、生物材料、食品质量安全等,打造世界领先、国内一流的“农业硅谷”,推动全域农业产业上档升级[4]。涿州市农业农村局以保证粮食安全为主要任务,以农业增效、农民增加收入为目的,加快调整种植产业结构,鼓励规模化种植特色高效农作物。

1.3.2 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趋势

近年来,涿州市坚持在保证粮食稳定发展的前提下,把调整种植产业结构作为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任务。大力发展生态林和特色果品产业,打造多功能林业体系;以绿色农业为导向,大力推广绿色生态农业技术,支持发展生态种养、生态循环农业;积极发展林果蔬结合的休闲农业等新业态,带动农业产业结构升级。通过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可以优化涿州市农业资源的配置,从而达到农业产业生产效益和生产水平不断提高的目标。

1.3.3 雄安新区的建立

设立雄安新区是深入推动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的重要举措,涿州市距离雄安新区只有72 km,所以雄安新区的建立必然会辐射到涿州市。1)雄安新区的建立必定会扩大农产品市场,增大农产品需求。2)在京高等学校及其分校、分院、研究生院和国家级科研院所等将疏散至雄安新区,在农业上将会给予涿州市科学技术上的支持。

1.4 威胁

1.4.1 制约因素较多

1)受到政策上的制约。涿州市靠近北京,受制于京津冀一体化发展发布的《河北省新增限制和淘汰类产业目录》,在养殖业方面,不允许扩建、新建养殖区域。受地下水压采任务的影响,涿州市调整了高耗水农作物的节水种植结构,并实施了“两个不减少”的政策要求[5]。

2)受到环境保护上的制约。受到白洋淀上游综合治理等环保因素的制约,涿州市农产品加工企业难以得到发展,因此不能实现农业品的增值,农民的收入无法上涨。

1.4.2 人才流失严重

虽然毗邻北京市、天津市一线城市,但是涿州市的经济发展却与之相差甚远,尤其是体现在工资水平及工作待遇方面,所以更多的高新人才选择去到北京市、天津市工作,更有不少人选择白天在北京市上班、晚上回到涿州市休息,每天花大量时间在涿州市和北京市之间的通勤上,导致涿州市的人才流失更加严重。

2 涿州市农业产业发展策略

2.1 塑造品牌,发展特色农业

着重发展涿州市食用菌、涿州贡米等已具备一定优势的特色农产品,政府可以选择加快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工作,形成像山东省寿光蔬菜等特色品牌产品。同时特色农产品可以结合涿州市三国文化、督亢秋成和邵村花田为代表的涿州八景文化、影视文化打造属于当地的品牌,并且要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农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打开属于自己的市场。

2.2 推动产学研一体化

强化市校合作和校企合作,发挥政府全面统筹作用和企业主体作用。大力支持创建产业园区,促进资金、技术、应用、市场等要素的高效对接,努力解决基础研究“最先一公里”和成果转化、市场应用“最后一公里”有机衔接问题,打通产学研创新链、价值链,加强产业链与创新链的协同发展。

2.3 加大农业产业化资金投入

不仅要实现政府财政建立专项扶持资金,以奖励、补助、贴现等多种方式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扩大生产规模和技术改造升级。还要将资金投入到新兴职业农业的教育中,努力提高农民素质,培养他们的经营管理能力,以及对于先进科学技术设备的应用,通过这些措施来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

2.4 打造创新人才集聚高地

我国的农业劳动力长期存在严重过剩和素质不高的特点。拓展创新人才培养主流模式,不遗余力推动各类人才联合培养、定向培养等多种模式,支持高等院校、职业学校等与企业共同举办设立产业与教育研究院,加强各类型人才培养,建设多层次、宽领域的人才实训基地,构建适应整个市场和产业需求的人才培养服务体系,可以逐步提高人才素质。同时也要加大创新科研人才引进力度,以毗邻北京市最大的优势,建立具有增强竞争力的引才用才制度,提供多样化、针对性的奖励激励等形式,加大力度引进技能型人才、创业人才,持续性引进高端研究人才。

参考文献:

[1] 伍丹华.基于SWOT的江苏东台市农业产业现状及发展措施[J].农业工程技术,2020,40(35):4-5.

[2] 郭雪涛,梁欣.保定市农业农村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對策建议[J].基层农技推广,2019,7(11):50-52.

[3] 张延龙,王明哲,钱静斐,等.中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特点、问题及发展思路[J].农业经济问题,2021(8):135-144.

[4] 吴海萍,杨应文,申芸萍.青海海东市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的几点思考[J].农业工程技术,2018(17):65.

[5] 东风.让“京字号”现代农业高质量腾飞:北京市农业品牌建设观察[J].农产品市场,2021(11):60-62.

(责任编辑:刘宁宁)

收稿日期:2021-08-04

基金项目:基于SWOT分析的涿州市农业产业化发展研究。

作者简介:马雨露(2001—),女,河北保定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为农业产业化。E-mail:ulu0513@163.com。

物流产业政策探究论文范文第6篇

摘要:借(《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出台之机,结合江苏的实际,说明江苏要发展物流产业,县域物流的发展是关键,这是由县城经济的独特性和重要地位决定的,作者结合在苏南、苏中一些县域开展物流规划和指导物流规划实施的经验,研究了县域政府推动物流产业发展的对策,为县域政府推进物流产业发展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物流;县域经济;产业发展

一、物流产业振兴规划的意义

2009年2月2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至此,10大产业振兴规划“尘埃落定”,3月10日,国务院以国发(2009)8号文发布了《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物流业正式列入10产业振兴规划之中。为什么物流业能够跻身10大产业规划,这是由物流业的地位所决定的。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物流业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对经济社会的贡献越来越大。以2008年的数据为例,我国社会物流总额为89.9万亿元,每1个单位的GDP需要3个单位的物流量来支撑:我国物流业增加值占全部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6.6物流业每增加6.1个百分点,就可以带动服务业增加1个百分点;我国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的比率为18.1%,比发达国家高出1倍左右。这个比率每降低1个百分点,就等于创造3 000亿元的经济价值;我国物流从业人员约2000万,物流业每增加1个百分点,就可以新增10万个就业岗位。以上数据表明。物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撑,是调整结构的重要手段,是提高效益的有效途径,是扩大就业的重要渠道。

物流业涉及广泛的产业和行业。《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以“建立现代物流服务体系”为主线,提出了10项主要任务,9大重点工程,9条保障措施。重点是扩大物流市场需求,支持物流企业发展,优化基础设施布局。加强行业基础工作和改善物流政策环境。作者认为。江苏要落实和实现《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发展县域物流是关键。

二、县域经济特点

县域经济是指以县为行政区划的这一区域内的经济,它是一个具有相对独立性、区域性、层次性、网络性、开放性等特点的经济系统,是一个功能相对完备和健全的经济系统单元。具体地说。县域经济是指以我国的行政县为区域范围,以一级独立财政为标志,以县城、集镇、行政村各层次的经济元素间的联系和比例关系为基本结构,通过双向反馈的人流、资金流、物质流、信息流而显示出整体功能的经济系统。

我国县级区域占全国面积的94%,截至2006年底,我国列入县域经济统计范围的2072个行政单位,人口总数超过9.62亿,约占全国总人口的73%;县域经济的GDP约占全国GDP的60%。截至2004年底。我国共有行政县级区划2862个。由此可见,发展县域经济。对于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和基础作用。

谈到县域经济概念时。还必须注意县城经济与区域经济的差别。县域经济和区域经济。它们的共同点都是指一定范围的地表空间中的经济区域;而它们的区别在于:区域经济更具有自然融合的经济的含义,它界限比较模糊,往往是跨行政区的自然经济区,经济功能的发挥主要是通过经济发展的内在客观联系:而县域经济具有行政区域的含义,界限比较清楚,经济功能的发挥往往通过行政手段和政策功能作用。并且是在历史传承的基础上有序地展开。

县域经济是以县城为轴心,集镇为纽带。行政村经济为基础的区域性经济网络。它具有以下明显特征:

第一是相对独立性。县相对于省的派出机构——地区和市,或相对干基层政权的集镇,都有比较大的独立性。这主要体现在;国家和省制定的所有政策、规定及部门的工作要求,都以条文的形式下达到县。要靠县独立地去贯彻落实,这就是所谓的“上边千条线,到县一根针”。县域具有相对独立的地理环境和资源条件,因而具有自己的优势。具有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发展经济壮大本县域经济实力的途径。财政收支,除完成上级规定任务外。可以自主安排生活和生产及社会事业建设。县域经济是市场经济为主。对市场供求及价格水平变动反应灵敏。主要以市场为导向安排产供销。离开了市场。经济运行难以为继。

第二是综合性。由于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是国民经济大系统中的小系统或国民经济大网络中的小网络,也具有类似国民经济大系统、大网络的综合性特点。它既包括农业、工业、商业、交通运输业、建筑业、建材业和服务业等产业部门,又包括计划、财政、银行、税务、物价、工商管理等职能部门。它不仅有生产经营的企业和经济部门,还有经济社会管理机构。是个“小社会”,因而县域经济是经济和社会功能比较齐全,综合各产业各部门乃至社会单位于一身的国民经济小系统、小网络。

第三是自然的区域性。它包括三层含义:一是经济网络的区域性,说明县域经济是整个国民经济大网络中的小网络。即区域性网络;二是经济运行的区域性,说明县域经济的运行,即社会再生产。包括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等经济活动,大体上是在县区域范围内进行的;三是经济优势的区域性。即由于历史、地理和自然条件等方面的不同。县域经济一般都形成了自己的经济优势,包括产业部门优势和产品优势等。它可以是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和建筑、建材业。也可以是旅游服务业等。因此。对县域经济区域性应有一个全面的理解。即从经济网络、经济运行、经济优势三个方面来理解。

第四是层次性。县域经济既然是区域性经济网络。那么这种经济网络必然带有多层次性。县城经济、集镇经济和行政村经济是县域经济网络中的三个层次。其中,行政村经济层次是基础层,即县域经济的基本单元或基础环节;集镇经济层次是中间层,即介于县城经济和行政村经济之间的层次;县城经济层次是中心层,一般而言,它是县域经济的中心环节。而且。每一层次经济包括多种经济形式,如县城经济、乡镇经济均包括国有、集体和个体所有制形式,行政村经济一般包括集体和个体所有制形式,即呈现多元性的特点。所以。县域经济实质上是以县城经济为中心层、集镇经济为中间层、行政村经济为基础层的多层次的区域性经济网络。

第五是开放性。县域经济作为一个区域经济系统,亦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它通过人流、资金流、物质流、信息流与外界广泛交流。县域之间存在着差异与梯度。不同地区有不同的发展条件和不同的发展优势,不同县域问的优势互补和经济交流,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基础。开放性是县域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的必要条件,封闭、自守必然会导致县域经济的衰落。沿海发达地区、江苏苏南地区县域经济的异军突起,与它们的开放度高有必然的联系,而内陆的老、少、边、穷地区多数位于开放度较低,交通、信息闭塞,人员流动缓慢的山区和边远地区。

三、县域物流现状分析

1 缺乏物流规划或布局存在地区分割、部门分割的现象。大部分的县并没有专门的物流规划,物流规划被分割

到其它规划之中。如产业布局规划、商业网点规划、城镇体系规划、县城总体规划等。也有个别县盲目大量兴建物流园区。造成物流资源的巨大浪费。

2 物流企业普遍数量多、规模小、布局分散、功能弱、管理水平低。比如苏中某县,有100多家物流企业。基本上都是1辆~2辆车。3个人~4个人的经营户。分散在县城各处,业务规模小,服务能力弱,相互间竞相压价,恶性竞争。难以形成合力和优势。

3 物流装备和技术水平不高。车辆吨位普遍偏小。仓库设施老化严重。机械化装卸作业程度不高。导致货物破损严重,物流服务不规范。服务效率低下。运营成本和交易成本高。

4 在物流运作过程中,信息化程度低。导致工作效率低下,信息收集与处理不及时。经常发生错误,难以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

5 物流人才匮乏。县级物流企业由于普遍规模小,物流专业人才严重缺乏,物流师以上的专业从业人员寥寥元几,物流管理处在粗放管理阶段。

四、县域物流发展对策

1 切实做好县域物流规划。物流作为服务业和综合性产业,需要有独立的、系统的规划。当然,该规划要与县域其它规划相衔接和保持一致,同时该规划要与该县所在的市、省物流规划保持一致和细化。规划时要仔细调研和分析县域物流需求,如产业分布特点和物流量,产业发展趋势。第三要充分发挥县域区位优势,如高速公路的拥有最和交汇点数,铁路的拥有量和交汇点数,铁路编组站及其等级。拥有的水系和一级、二级航道数量等,这些交通枢纽非常适合作为物流园区或公铁水物流配送中心。最后也是最关键的是规划要具有可操作性。这也是规划的难点。规划不能是纸上谈兵,越是基层的规划。越要体现可操作性。物流规划的结果。应能成为县级政府招商引资的指南,这样的规划才有实际意义。才能真正发挥规划的作用。使规划落到实处。

2 县域物流规划的核心是构建县域物流网络,包括物流组团、物流节点布局和物流线路规划。首先是对现有物流资源进行梳理、整合。那些可以保留,那些可以合并,那些需要调整,那些需要重建;其次是形成县域物流网络节点,这些节点要与县域所在地区相适应。又要形成功能完善、分工明确、分布合理的网络节点体系。既要满足现有的需求,又要考虑未来的发展,适度超前。一般而言,县域城市最多可以有一个物流园区、若干个物流配送中心和若干个分拨点。物流园区选址应该在县城开发区、工业园区附近,具有公路、水路、铁路交汇之处,如果没有铁路,至少需要有公路和码头,有港口的县域则要充分利用港口优势。将物流园区建在港口。物流配送中心主要为县域产业服务。根据产业集聚来布点,尤其要考虑农副产品的集聚与配送。

3 规划的实施是关键。物流规划经过专家评审、县规划委员会通过之后,转入规划落实阶段,需要按照规划要求进行逐一实现。不少县域政府规划做完之后,放人档案馆完事,实际上想怎么做,就怎么做,规划形同虚设。这就失去了规划的意义。但更多的县域政府是真正按照规划的要求来落实,通过多次专门培训,规划内容讲解。使招商引资部门和集镇、行政村充分理解规划。按照规划要求来进行招商。按照规划建设、运营物流节点,对大多数县域政府和物流企业而言,都是新生事物,大家都缺乏经验。一个好的做法是到做得好的同行那里去参观学习、取经。更重要的是县域政府要集中精力努力打造一个示范点,一方面为物流节点建设和运营摸索经验:另一方面为全县物流产业发展提供示范案例。

4 加快物流人才培养步伐。物流规划的贯彻落实。需要一大批物流专业人才。而物流人才在我国是稀缺资源,在县域更是如此。培养和引进物流人才。营造物流人才发展的良好环境,是县域发展物流产业的当务之急。县域物流专业人才的需求包括4类:(1)有物流企业从业经验的。熟悉货代、公铁水联运、物流中心管理等物流供应链管理的中、高级人才;(2)熟悉现代物流运作。同时又通晓相关产业如化纤纺织服装、钢材剪切加工、医药、石化、建材、电子、农副产品加工等行业之一相关业务的复合型第三方物流高级管理人才;(3)深悉现代物流理念和管理理论知识,有一定物流系统规划技术经验的物流高级人才;(4)开展现代物流所需的有一定工作经验的和从业资格的专门操作性、技能性人才,如:仓储、运输、配送、配载、货代、流通加工等的管理和操作。县域物流人才培养的途径是引进、自主培育和转行。县域政府、企业可以花重金引进急需的、具有从业经验的高端物流管理和运营人才,作为领军人物促进物流产业发展;县域政府、企业也要有意识地培育有一定基础的在岗的物流从业人员去深造,以提升其理论水平和专业水平;县域政府、企业还可根据实际需要,引导一批有潜力、肯学习的干部通过集中培训。转向物流行业。从事物流工作。县域政府、企业需要营造一个良好环境,采取有效的激励机制让物流人才安心工作,充分发挥物流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5 物流配套政策体系构建与落实。随着《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贯彻执行,国家相关职能部门将制定有关政策措施以促进物流产业发展。县域政府可以根据国家政策的精神,制定更加细致、有吸引力的政策,推动当地物流产业的发展和繁荣。物流配套政策体系包括土地、税收、财政补贴、行政服务收费、人才引进和激励等。县域政府利用这些物流配套政策,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服务意识,吸引人才、吸引企业从事物流产业,做大做强物流产业。政策出台之后,关键是兑现、落实,培养标杆企业、树立典型人物,在业界产生广泛影响。

上一篇:中等职业教育管理论文范文下一篇:农业产业集群管理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