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pacc如何备考专业课范文

2024-01-11

mpacc如何备考专业课范文第1篇

为满足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会计人才的需求, 各高校不断扩招跨专业人才, 以弥补会计传统人才学科背景单一的劣势。跨专业人才虽具有交叉学科背景优势, 也存在专业知识薄弱、知识结构不完整、逻辑思维模式存在差异等不足。解决上述劣势, 构建差异化人才培养模式, 是当前跨专业报考热背景下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国内跨专业生源招生现状

国务院学位办于2003年12月设立会计硕士专业学位 (MPAcc) , 当前会计从业人员达600万, 从业人员基数庞大, 但高层次会计人才的缺口巨大。MPAcc教育很好地将大专、本科教育知识结构单一的问题解决好。根据我们研究团队发布的《会计专业硕士 (MPAcc) 培养情况》问卷调查显示:以福建农林大学为例, MPAcc跨专业生源比例由2017年的15.6%上升至2018年的23.5%, 其中1/3跨专业学员来自于工商管理、金融、经济统计等相邻学科, 其他分散在材料化学、工业设计、传媒等与会计无交叉学科。跨专业学员给MPAcc队伍输送了新鲜的血液, 不同的知识结构与思维逻辑, 能够将会计专业知识进行创新与重组, 成长为社会需求的复合型人才。

三、跨专业生源培养现存问题

(一) 课程设置无交叉特色, 无差异化培养效率低下

现行的MPAcc课程设置多以核心专业课、公共课、选修课进行教学, 无单独交叉学科课程。无差异化的培养方式不能调动跨专业学员对会计的创新融合, 达不到国家培养复合型人才的目标。据调查有52.81%的学生认为应将跨专业同学与本专业同学进行分班培养。生源知识结构与水平的差异, 给培养单位的教学目标形成约束, 在教学过程中应拔高会计专业知识还是基础知识普及上形成拉锯战, 影响教学质量。

(二) 师资力量不足, 双导师制落地不畅

MPAcc生源数激增, 专业导师的数量却无法与之匹配, 出现了“一导多生”“跨导跨生”的现象。“一导多生”使得导师的精力被多方学生分流, 培养任务加剧, 专业导师无多余精力对跨专业学员单独指导。跨专业导师本身对会计专业的培养模式一知半解, 呈现出“放养型”指导。据调查显示, 有92.12%的学生认为参与科研项目对于其自身能力有大的提升, 其中有16.85%的学生认为参与科研项目是极有意义的, 但是调查也显示绝大多数的学生与校内导师交流不足与校外导师交流甚少, “双导师”制未实现真正落地, 校外导师职位形同虚设。

(三) 跨考目的不同, 学习动力不足

跨考生选择跨考MPAcc主要出于以下目的:一是初试简单, 增大上岸机会;二是, 从众心理, 报考热门专业;三是, 有助于未来就业;四是, 出于自身兴趣。第一、二种的跨考生在入学后会迅速降低对会计专业的热情, 无法完成校方要求的学习任务;第三、四种的跨考生对会计专业有准备有热情, 但会计作为一门偏枯燥的学科, 不加以正确引导, 学习热情将很快消失殆尽。

(四) 考证氛围浓厚, 高分低能情况显著

“考证热”现象层出不穷, 学员们以是否通过CPA考试来衡量其会计能力强弱, 不重视学校开设的课程, 案例教学课程无法达到预期效果。课程考试大多应付了事, 消极对待科研项目。这对学校“培养具有较强发现、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会计人才”的目标造成影响, 过分追求证书数量反而偏离了培养目标。据企业反馈“高分低能”现象普遍存在。

四、对策与建议

(一) 加大教学资源共享, 另辟专业基础课堂

结合跨专业学员的多学科背景, 课程设置上应体现出开放性, 可开设相关的选修课程并且鼓励学员跨专业、跨院系听课, 加强教学资源的共享性;利用入学前假期, 通过网上录播授课的方式, 加强跨专业学员的学前培养。并有67.42%的学生建议在学前培养中, 除中级、财管、审计这三大核心专业课外, 还拓宽税法、管理会计这两门课程的学习, 有助于跨专业学员迅速建立会计理论框架, 加深理解。

(二) 扩大师资队伍, 落实双导师制

在校内导师遴选上要注重其专业水平、科研能力、教学经验与责任心等多方面的考核, 同时扩大导师配备, 适当放宽条件, 招揽有能力有水平的年轻导师, 为后续不断扩大的生源做足师资储备。校外导师上, 应当邀请实践经验丰富的企业家和行业先进人才参与指导, 加强校外导师的使命感, 提升指导质量;建立实践培养基地;开展经验交流讲座, 更新其他院校创新性培养模式, 拓宽学生的思考与眼界, 提升综合素质。

(三) 提高复试要求, 筛选优质生源

在复试环节建立更加细致、专业化的考核标准, 注重筛选本科阶段绩点高、实习经验丰富及论文写作水平高的优质生源。优质的跨专业生源具有主观能动性能主动解决好专业上的不足并对未来有清晰的规划, 能够快速融入会计专业学习, 成长为一名复合型会计人才。

(四) 启发式教学, 多形式考核

在教学过程中, 避免“填鸭式”教学, 加大案例教学与启发式教学, 引导学生自主思考与学习, 锻炼其解决综合性问题的能力。在考核内容上, 应着重体现MPAcc的实践性, 不同课程设置不同考核标准, 除常规闭卷考试外, 还应增加案例撰写、课程小论文、户外案例比赛等形式, 考核内容上应由专业知识向多学科知识上转变。

五、结论

各大高校应意识到, 跨专业生源增多, 正是弥补复合型人才的稀缺的一大机遇, 充分利用跨专业生源正式入学前暑期时间, 对跨专业生源进行学前培养;加大教学资源共享, 开辟多渠道学习, 促进学员们学习交叉学科;积极落实“双导师”制度, 扩大师资队伍为后续培养贮备能量;注重引导学生主动性思考与实践, 拓宽学术视角, 增强其创新性能力与综合性能力, 为社会合国家培育出能解决实际问题的高层次、复合型会计人才。

摘要:近年来, 跨专业生源不断增多, 如何将跨专业学员培养成复合型人才成是教育界的新挑战。了解跨专业培养现状, 形成有效的差异化培养制度, 及时规划学习目标及就业方向, 将培养模式与社会需求接轨, 有效融合多学科背景打造高层次、复合型会计人才。

关键词:MPAcc跨专业,差异化培养,复合型会计人才

参考文献

[1] 余新培.跨专业生源扩招背景下会计专业硕士培养的现实思考[C].中国会计学会会计教育专业委员会:中国会计学会, 2014:5.

上一篇:10kv电缆线路验收表格范文下一篇:110kv变电站施工知识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