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发表教学论文范文

2023-03-03

如何发表教学论文范文第1篇

著名作家叶永烈于5月15日上午在上海长海医院去世,享年80周岁。

叶先生18岁开始发表科学小品,1959年在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第一部科学小品集《碳的一家》。1960年,他成为《十万个为什么》主要编写作者,1961年完成《小灵通漫游未来》,影响一代代年轻人爱上科学、爱上科幻。叶先生不但亲身参与科幻创作,还编选多部科幻选集,撰写《论科学幻想小说》等多篇理论作品,积极推动科幻文化传播,共发表、出版了300多万字的科幻小说和1400万字的科普作品,其著作也成为无数科幻迷不可替代的美好回忆。1979年3月,他被文化部和中国科协联合授予“全国先进科普工作者”称号。

叶先生一直关心和支持《科幻世界》发展,多次为杂志撰写文章。1991年,科幻世界杂志社承办世界科幻协会年会,叶先生作为重要嘉宾出席,在中国科幻发展的转折期给予了科幻界巨大鼓舞和支持。1993年《科幻世界》改版,叶先生專文祝贺,发表在当年第3期杂志。2019年11月,科幻世界杂志社策划举办第五届中国(成都)国际科幻大会时,特为叶先生颁发“科幻世界40周年特别纪念勋章”,并诚邀叶先生莅临出席,可惜最终先生因身体原因未能成行,未想竟成永别!

叶先生的去世是中国科幻界的巨大损失,科幻世界全体同仁为失去这样一位良师挚友深感悲痛!我们也坚信,叶先生的著作和精神必将永存,若小灵通漫游未来,未来仍有先生。

先生一路走好!
叶永烈生平简介

叶永烈,上海作家协会专业作家,国家一级作家,上海文史馆馆员。1940年8月30日生于浙江温州。196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系(六年制本科)。11岁起发表诗作,19岁写出第一本书《碳的一家》,20岁时成为《十万个为什么》主要作者,21岁写出《小灵通漫游未来》。此后,多年从事科普创作,曾先后创作科幻小说、科学童话、科学小品、科普读物1000万字。1979年3月,文化部和中国科协联合举行隆重仪式,授予“全国先进科普工作者”称号以及奖金。曾任全国青联常委、中国科协委员、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常务理事、上海市科协常委、上海科普委员会主任、上海市科普创作协会副理事长、世界科幻小说协会理事。2017年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28卷《叶永烈科普全集》。

作品《小灵通漫游未来》获第二届全国少年儿童文艺作品一等奖;《借尾巴》获全国优秀读物奖;科学杂文《首先要做“马”》《文与理》《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选入全国统编中学语文课本;科学童话《圆圆和方方》、科学小品《给自己写信的人》选入全国统编小学语文课本。《科学家故事100个》是教育部指定的中小学生必读书目。

1980年5月叶永烈执导的电影《红绿灯下》获第三届电影“百花奖”最佳科教片奖;根据长篇科幻童话改编的6集动画电影《哭鼻子大王》获1996年电影“华表奖”;2002年担任总编剧的系列片《中华五千年》获电视金鹰奖。

1983年后,叶永烈转向中国当代重大政治题材纪实文学创作。

叶永烈作品总字数为3000万字。

(摘选自《叶永烈科普全集》,四川人民出版社、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
叶永烈科幻创作简史

文 _ 三    丰

1976年,在《少年科学》第1期发表《石油蛋白》,开启科幻创作之路。

1977年,在《少年科学》第2~3期连载《世界最高峰上的奇迹》,引发轰动。

1978年,在《北京少年》《少年科学》《我们爱科学》《科学画报》《革命接班人》等刊物上发表《未来的农厂》《“大马”和“小马虎”》《海马》《伤疤的秘密》等多篇科普型科幻短文。

1978年,《小灵通漫游未来》由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小灵通”这一经典形象从此影响至今。1980年,本书荣获中国儿童文学创作的最高奖——全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一等奖。

1979、1980年开始,独立或与人合作创作《小灵通漫游未来市》《飞向冥王星的人》《生死未卜》《疯》等科学幻想电影剧本。

1979年,在《儿童文学》发表《神秘衣》,首开“金明惊险科幻系列”。

1980~1981年,“金明惊险科幻系列”长篇作品《X-3案件》(又名《国宝奇案》)、《暗斗》(又名《塔上敌影》)、《鬼山黑影》(又名《黑影》)、《秘密纵队》等在多家报纸连载,并分别结集出版单行本。该系列共有20多篇(部),总字数超过一百万字。

1981年,在《少年科学》上发表系列儿童科幻作品,包括《不怕冷的“傻”弟弟》《“常有理”》《赶走恶梦》《马大哈和114》等。

1981年,在《人民文学》上发表具有强烈社会批判性的短篇科幻小说《腐蚀》。此后在《小说界》《上海文学》《西湖》《海峡》《人民文学》等纯文学杂志先后发表《并蒂莲》《同行》《魔盒》《连理枝》《正负之间》等社会性科幻小说。

1982年,在《科学文艺》(《科幻世界》前身)第1期发表《搏》,这是叶永烈第一次在《科幻世界》上发表科幻小说。

1984年,在《少年科学》第10~12期连载《小灵通再游未来》。此后逐渐转向纪实文学、传记文学。

1987年,在《成都晚报》连载长篇预言性科幻小说《爱之病》。

1988年,在《科学文艺》发表短篇社会幻想小说《巴金的梦》,引发广泛转载。

2000年,《小灵通三游未来》(《新版小灵通漫游未来》)由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
深切怀念叶永烈老师

文 _ 杨    潇(科幻世界杂志社    前社长)

庚子年初夏,突闻叶永烈老师与世长辞,震惊之余不胜悲痛,哀悼缅怀之情涌上心头。

自1979年《科学文艺》创刊以来,叶永烈老师就积极支持我刊,从《科学文艺》到《科幻世界》,一路都有他深切关注的目光。

20世纪80年代,作为《科学文艺》的编辑,我曾两次拜访上海漕溪新村那个普通却因德而馨的小屋。一次是和我刊美编向继纯同行,另一次是几年之后,我又赴上海约稿。
1991年叶永烈参加科幻世界杂志社举办的世界科幻协会年会,最后排左二为叶永烈老师

记得那是一个炎热的夏日,我再次敲开了漕溪新村那扇小門,叶永烈老师热情接待了我。三十多年过去了,叶老师伉俪二人的音容笑貌还历历在目。我们相谈甚欢,也挺深入,作家和编辑在共识中彼此支持,这份友谊重似千钧。这一次拜访,我更惊讶于叶老师的勤奋和孜孜不倦。他自称“万卷户”,小屋四围书架壁立,他的著作和收藏书籍散发出智慧之光,使得小屋熠熠生辉。交谈间,叶老夫人端给我一碗红豆凉粥,甜甜的,凉凉的。我就着书香用小勺一勺勺享用,体会着叶老师言辞之中的深意,在感动于小屋壁立的书墙之际,记住了叶家一味消暑美食——红豆凉粥。

1988年,《科学文艺》第四期刊载了叶永烈老师的社会科幻小说《巴金的梦》。此文一经面世就好评如潮,直抵人心。《新华文摘》《法制文学选刊》《报刊文摘》等多家报刊争相转载,也载入了《1988年全国短篇小说选》。一篇软科幻小说有如此影响力,我刊编辑都欣喜不已。须知,这篇稿件曾几经周折,连连遭遇退稿,还在大牌的《收获》杂志搁置了两年,不料,却被我刊收获了。在《巴金的梦》里,叶老师以黑色幽默的笔调,借助巴金、叶秘书、郑老三人的梦,在纸上寄托了一个愿望。“梦是一种愿望的实现。”弗洛伊德言之凿凿。

1991年,我刊更《科学文艺》之名为《科幻世界》,叶老师特来专稿热情祝贺。更为重要的是,他以WSF(世界科幻小说协会)第一名中国会员、WSF中国分会理事身份,出席了由四川省外办和四川省科协科学文艺杂志社承办的1991中国(成都)第一届国际科幻大会(即1991WSF成都年会)。

1991年5月21日上午,省政府小会客厅。当我和省外办新闻文化处处长申再望正忙于安排中外代表等待韩邦彦副省长会见时,叶老师和其他代表步入小厅。我兴奋地迎上前去,握住叶老师的手,忍不住直摇晃。叶老师神采奕奕,镜片后目光炯炯,他连道祝贺。后来我才知道,他发自肺腑地感慨:“五月的鲜花,终于在成都开放!”

五月的鲜花,终于在成都开放!

为争取大会在中国成都召开,我们经历了多少艰难险阻,叶老师感同身受,并鼎力支持。“我专程赶往成都,在这次世界科幻小说协会年会上,我担任了大会主席,并致开幕词,题为《世界科幻小说协会是友谊之桥》。”

在盛大的开幕式上,成都锦江大礼堂彩旗飘舞,锣鼓喧天,群狮欢腾,四川省委省政府领导亲切接见中外代表,并热烈欢迎WSF各国科幻嘉宾欢聚成都。面对这般盛况,叶老师心中倒海翻江,百感交集:“我深感欣慰,背了多年的世界科幻小说协会‘黑锅’,从此终于端掉了!”

我们共同端掉了“黑锅”,我们身在同一个战壕!

1991年五月初夏,阳光分外灿烂,鲜花竞相怒放。

开幕式结束后,当天下午,WSF论坛在省科协招待所二楼的一间会议室举行,由中外代表分别宣读科幻论文。叶永烈老师和当届WSF主席爱德华兹共同主持论坛。

那间会议室约40多平方米,挤满了与会代表和径自闯来的科幻迷,只见黑头发、栗色头发和花白头发挤挤挨挨。不少人睁大眼睛扫描这一屋最富想象力的头脑,气氛热烈而又松快。介绍来宾之后,论坛开始。代表宣读一段论文,译者(都是志愿者)翻译一遍。美国科幻专业杂志LOCUS主编查理斯·布朗对我嘟嘟囔囔:“杨潇,宣读论文后没有安排提问?这样念、念、念,天又热,我……”他两臂在胸前一抱,头歪着,闭上了眼睛(意即要睡着了)。

那时,省科协会议室只有几个电风扇在摇头晃脑,呜呜地吹出不凉的风。而叶老师却端坐在长条桌隔成的主席台前,认真倾听每篇论文,努力汲取科幻思维的精粹。

由于叶老师和出版社有约在先,他没能继续参加科幻论坛,也没能和中外代表同赴卧龙大熊猫基地考察,第二天便匆匆离开了成都。但他郑重地写下:“世界科幻小说协会1991年年会在中国胜利召开,成为科幻小说在中国重新振兴的重要标志。”

1998年,在南京书市上,我们和叶永烈老师不期而遇。我们团队热烈欢迎叶老师莅临。他在《科幻世界》展台前注目观看,热情赞扬,鼓励我们团队不懈努力,更上一层楼。

叶永烈老师不仅是中国科普科幻界无人比肩的大师、纪实文学大家,他还出版了许多科普科幻史料,给历史留下了重要而珍贵的档案。他把他一生创作的皇皇巨作连同所有的笔记手稿书信采访录音等悉数捐给了上海图书馆,只留下一句话——“请到上海图书馆找我。”

呜呼,斯人已去。叶永烈老师光辉的科学思想和崇高的科学精神永远炽烈,他3500万字的传世巨作如同“主力舰”,永远猎猎航行在智慧的海洋之中。

抬头仰望,星空璀璨,叶永烈老师会化作一颗明亮的星星,在太空在未来游弋。他在太空,我们在地球,他和我们都迎向未来。

恭送叶永烈老师远行。
追忆叶永烈老师

文 _ 吴    岩(著名科幻学者、科幻作家)

我是20世纪70年代在高士其的引导下跟叶永烈老师建立联系的。此前,我读过他的《奇怪的病号》《烟囱剪辫子》。两本童话书给我太深的印象。那时候文革差不多快结束了,出版业开始恢复。这些书写得都还显得拘谨,但把科学融入了故事,让我这个科学迷久久无法忘怀。我还从同学或者亲戚那里找到过发黄的第一版《十万个为什么》中的几本,还有“文革”前的《我们爱科学》杂志,这些书中都有叶永烈的名字。他还写过一本《燃烧以后》,是讲化学史上氧气发现那段时间的故事,因为特别喜欢,又不是我的书,我差不多整本抄了下来。

粉碎“四人幫”是科普科幻春天到来的一声发令枪。叶永烈老师因为一直保持准备,所以抢跑成功变成了时代的标杆。以《文汇报》为例,有时候一天里面一个版面就有三篇他的文章。为了避嫌,他只好采用儿子的名字或者干脆起一些笔名用于发表。叶老师的科普作品干净利索,有许多很恰当的比喻,这是他潜心研究中国早期科学小品大师们作品后经自己实践获得的心得。他的科学童话也独具特色,段落的排比用得特别流畅。我记得有一篇叫《一根老虎毛》,是他“文革”前写的,已经非常成熟和成功。童话中动物植物会说话,但怎么说更有动物味儿,叶永烈有自己的做法。

叶永烈老师早在1958年就开始科普创作,但科幻创作相对开始较晚。第一篇小说是1976年在《少年科学》创刊号上发表的《石油蛋白》。现在看这篇作品没什么故事,也没有什么意思,结构就是个访问记。但我当时拿到这期《少年科学》时,没完没了地读这一篇。

我到今天都认为,叶永烈老师最优秀的科幻小说是《世界最高峰上的奇迹》。小说就发表于1977年第1、2两期的《少年科学》。当时的编辑部主任黄廷元说,第1期发表之后,人们纷纷迫不及待地打电话或写信到编辑部,想知道孵化出来的喜马拉雅古生物是不是蛇颈龙。上海电影制片厂的人也问能不能拍个电影。这篇小说让叶永烈老师坚信,科幻作品是他科普创作升级的一个重要方向。

在阅读了这么多叶永烈作品之后,我心中总是涌起对他的崇拜。我觉得他的名字就这么好听。叶子是绿色的,烈火是红色的。叶永烈这三个字怎么能从绿色变成红色,在我脑子中就有无穷无尽的设计方案。

我在北京中学生跟科学家见面会上遇到高士其爷爷,并想通过他去“表扬叶永烈叔叔”。我写了信,高爷爷回了信。信中说,他会去表扬叶,我自己也可以去表扬他。这样,我就得到了叶永烈老师在上海科教电影制片厂的地址。叶永烈老师跟高士其爷爷一样,对读者通常是有信必复。无论你多大年纪,问题多么古怪刁钻或者无聊无知,他们会都热情反馈。叶老师不但给我回信,还告诉我他常来北京,希望以后可以见面。对一个中学生来说,大作家的这些话听起来甜蜜无比。

我和叶永烈老师的第一次见面,应该是在北极阁一个宾馆。那时候他正在为拍摄《红绿灯下》做资料准备,每次到北京都住在公安部安排的招待所。我跟父亲到宾馆的时候,房间门开着,里面没有人。等了一会儿,走进来一个戴黑边眼镜、穿着背心和西装短裤的人,他手里拿着一个脸盆,里面放着刚刚洗好的衣服。这景象至今也还在我脑海中。我们热情地握手时我能感觉他的手是湿的。这就是第一次跟叶永烈老师的见面。那个年代人们出差多数乘坐火车,车上很脏,大家衣服也带得不多,所以到达后为了消除一身臭汗的影响,都要换洗衣服。

认识叶永烈老师是我人生中的一件大事,因为这差不多决定了我后半生所要从事的事业。

我们的谈话海阔天空。随后的一年,我跟叶老师见过一两次,每次我都带着作品。我开始写科学小品和科幻小说。这些作品中多数都被叶老师当场否定了。否定的时候,他会告诉我问题出在哪里。例如,科学小品应该直接写内容,不要用“少年朋友们,你们知道吗”这种话语开场。哈,这个我觉得挺酷的啊?我当然不会这么跟他说,只是心里这么想。但我会记得删除,并且再也没有这么写过。我给叶老师看的第一篇科幻小说叫《安长岭下》,写的是核电站出事故。不过叶老师说,核电问题写成负面的不好。故事就这么否定了。

精细的点拨让我提高很快。1979年,我在《少年科学》上连续发表了三篇文章,两个科学小品和一个科幻短篇。这算是我科普科幻事业的小小开始。但后来因为对科普科幻的热爱,导致我没有良好分配时间,第一次高考名落孙山。在那个人生第一低谷的时段,我跟叶永烈老师也有通信。他明确告诫我,做科普科幻工作必须要上大学!如果没有受过高等教育,人是根本无法进入科学之门的。我于是安下心来复读。对我的未来专业选择,叶老师也很操心。他跟我和我家里人都说过,想要成为科普科幻作家,需要知识结构的文理兼容。选一个文理相间的专业是最理想的。我遵循他的教诲,选择了心理学。

后来,科幻开始走低,社会上各种批评声音开始出现。叶永烈老师树大招风,是事业的急先锋、也是被诟病最多的作家。我跟他的联系减少了许多。一方面我在大学里面写作明显减少;另一方面,叶老师他们考虑到我是一个学生,为了保护我,他们尽可能不找我参加活动。

叶老师向报告文学的转向,是从他开始写《高士其爷爷》以后发生的。高士其是叶永烈老师的老师,对他很关怀,叶老师写那本传记的时候很认真。但也恰恰是这本传记的成功,让叶老师知道他完全可以在另一个领域驰骋。

在叶老师转向报告文学之后的这些年,我跟他的联系很少。一次是他编辑《中国科幻小说世纪回眸丛书》的时候,找我要稿子。我给了两个短篇。后来才发现,这个系列差不多是对中国科幻的第一个世纪检阅,没有更多提供我自己的稿子是一个错误。

再后来就是这几年中国科协决定要给叶老师颁发科学传播奖。一切都恍如隔世,我们曾经走过的路已经在秋叶中消失了痕迹。对新一代,这些都是历史或传奇。我记得一次会议是在科学会堂开的。中午吃饭的时候,在餐厅我跟叶老师和师母坐下来聊天。这是我跟师母在这么多年后的第一次见面,高兴得不得了。她还是那么亲切热情,关怀备至。叶老师呢,也还是我熟悉的那种不变的眼神。

2017年3月,叶老师准备将所有资料捐献给上海图书馆。听说他手中有许多信件亟须电子化,我跟北师大的科幻博士生和硕士生商量后,大家一致认为要去支援叶老师。我们派去的是一个六人组成的小分队。小分队在他家里工作了一周,协助他把上万封信复制完成。在这个过程中叶老师和师母多次关照同学们,还要亲手给他们做饭吃。

多年以来,对叶永烈老师的创作有许多不同的说法。其中写得多和写得快,还常常成为诟病叶老师创作的一个罪责。虽然此后人们否定了速度跟质量之间的天然反比关系,但怎么从学理的角度提取叶老师的科普科幻创作成就,已经成了阻挡我们认识叶永烈老师生涯的一个难题。2018年8月22日,由中国科普研究所、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主办,上海市科普作协、上海科技发展基金会和长三角科普创作联盟承办的“加强作品评论繁荣科普原创——叶永烈科普作品研讨会”在上海科学会堂举行。在会上我尝试着提出三点:

首先,葉老师作品思想的深度和广度跟我们的时代是非常契合的。如果没有这种时代的契合,他不可能成为一个辉煌时代科普和科幻繁荣的代言人。在过去的几十年的时间里,他获得了众多读者,这是因为他的创作扎根时代和超越时代,很多作品在当时看是不可接受的,但是在今天看是顺理成章的。

其次,叶老师的作品通过想象力的张扬,直接对中国的应试教育产生了反抗。阅读他的作品既需要有逻辑思维又需要有想象力,我们永远以逻辑思维为核心的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从哪里得到想象力的培养?是叶永烈和同时代的科幻作家提供了优质的作品完成了这个任务。这么多年叶先生坚持要做这些事情,坚持要做这种对抗,在多少人说他有问题、说他想入非非、说他不符合科学的时候,他坚信自己是对的,坚持要做这个工作,值得我们认可。

第三,叶老师不断地改进创作方法并跟新的时代互动,彰显他的作家天赋和社会责任感。他很早地引进意识流写法,注重题材创新。此外,他不是自己创作,而且带动了整个行业的创作提升。20世纪七八十年代叶老师在全国各地讲科普,我就听过好几次,他用了大量时间做这些,包括回复信件。他用那么多时间做这些事情,为什么不放在写作上?因为他有社会责任感,因为他想给这个时代做些事情。

叶老师除了写作科普、科幻、报告文学,还是中国科幻研究的先锋和对外推广的先锋。我们今天看到的中国早期科幻史很大程度也来自叶永烈老师的发掘。此外,他很早就说过,中国科幻可能会比主流文学更早走向世界。如果当时没有叶老师往这个方向走,如何有今天的变化?

我喜欢作家韩松对《小灵通漫游未来》的评价。他认为叶老师把今天的一切都写在里面了,科技的进步、物质世界的发展、经济的发展,甚至社会的发展都在这本儿童科幻小说之中。《小灵通漫游未来》规范了我们的新世纪发展。

叶老师虽然离开了我们,但他的遗产还在,会一直激发我们去探索、去发现,走好科幻的未来之路。
悼念叶永烈先生

文 _ 姚海军(科幻世界杂志社    副总编)

从一位记者朋友那里得知叶永烈先生去世的消息时,我简直不敢相信。但很快媒体的正式报道粉碎了最后一点儿希望。

叶先生走了,不是那种网络误传,一颗曾经给我们带来无数科学趣味与神奇幻想的科普、科幻巨星,真的陨落了。

那剩余的、残破的一天里,我都沉浸在悲伤之中。晚上有个朋友聚会,也是心不在焉,急着想回到家中,重新打开那本被我保存得平平整整的《小灵通漫游未来》,重温一下那个已经和童年融为一体的世界。那本书是我买到的最早的几本科幻小说之一。关于八十年代,我最深刻的记忆之一便是叶永烈先生的《小灵通漫游未来》。这本科幻小说各种版本畅销300万册,影响了不止一代人。
1993年《科幻世界》改版,叶先生专文祝贺

初中时代,我是一名忠实的叶永烈粉丝,床头不仅有《小灵通漫游未来》,还有《碳的一家》《十万个为什么》以及经常刊发他科幻小说的《少年科学》。我后来人生轨迹的改变,跟叶永烈先生的作品在我心中播下的种子密切相关。无论从一个普通读者的角度,还是从一个科幻出版人的角度,我都要感谢叶先生,感谢他当年写下那么多优秀的科幻、科普作品,激起一个少年对未来的憧憬,更改变了那个少年的生活,让这名少年成为一名科幻编辑。

然而,1982年以后,科幻读者就很难再“见到”叶永烈先生了。那场科幻小说姓“科”还是姓“文”的争论,逐渐演变成为对科幻小说的政治攻击,最终让方兴未艾的科幻热戛然而止。包括叶永烈在内、一批正值创作黄金期的科幻作家不得不放弃科幻写作。

我与叶永烈先生有了书信联系,恰是在科幻发展陷入低谷之后。出于对科幻小说的喜爱,我在1987年创办了我国的第一份科幻爱好者刊物《星云》。这本简陋的刊物得到了叶永烈等前辈的支持。后来我才知道,早在1981年,叶先生即受中国科普作协科学文艺委员会委托创办了更为专业的《科幻小说创作参考资料》。这份旨在帮助作家了解有关动态的内刊汇编了大量文章,既有对科幻小说的批评,也有科幻作家的回应。

《星云》1994年第2期曾刊发一篇叶先生的文章《雪夜观“恐龙”》,文章记述了叶永烈夫妇在匹兹堡与童恩正夫妇一同观看科幻电影《侏罗纪公园》的经过。这部描写科学家根据恐龙基因“复活”恐龙的电影,是根据美国畅销书作家迈克尔·克莱顿1990年出版的同名科幻小说改编而成。无独有偶,叶先生早在1977年就创作了一篇根据恐龙蛋中的活性物质“复活”的科幻小说——《世界最高峰上的奇迹》。但与克莱顿的小说被改编成电影、热映全球的命运形成鲜明对照的是,这篇意识超前、想象大胆的科幻小说,却被批成了伪科幻的典型,成为污名科幻的标靶。叶先生的那篇文章很平和,并没有提及自己当年的科幻创作,但作为科幻读者、却难免心有不平。

叶先生后来在2000年出版了一本64万字的纪实巨著《是是非非“灰姑娘”》,用翔实的第一手资料再现了科幻文学在1982年前后的离奇遭遇。叶先生对科幻文学的贡献,固然在于《小灵通漫游未来》,在于他对科幻与其他类型小说融合的探索,但在我看来,却更在于这部书中他对历史的记录与还原。没有这本巨著,1980年代那段科幻史,很可能成为永远的谜案。

2016年6月,我利用去上海出差的机会,约好去叶先生家中探望。因为还带着成都科幻博物馆馆长董仁威先生交与的使命,接受叶先生的捐赠,我便叫了上海的科幻作家江波一同前往。那是一次难忘的见面,叶先生聊到他对上海市图书馆的捐赠,希望以后大家可以去那里找到他。我注意到客厅里仍有一些收集箱,他说那里面都是有待整理的信件。他很高兴上海涌现出江波这样的年轻科幻作家,并说自己也有新的科幻构思。我趁机“劝进”,希望他重回科幻世界,但他却说,“我不会再写科幻”,转而开始介绍他正在创作的主流小说“上海三部曲”。江波送上自己的新作,叶先生也签了一本自己的新作回赠,而我则得到一本渴望已久的签名本《是是非非“灰姑娘”》。最后,我和江波拖上一大箱捐赠告别,叶先生送到楼门口。当时谁也不知道,那会是我们与叶先生的最后一面。

叶永烈先生一直支持《科幻世界》,与我们的老领导杨潇、谭楷有很深的私人友谊。1991年,科幻世界杂志社承办世界科幻协会年会,叶先生作为重要嘉宾出席,并专文祝贺《科幻世界》更改刊名。1998年南京书市,他亲自到场为《科幻世界》助威。

去年11月,成都举办第五届国际科幻大会,又恰逢《科幻世界》创刊四十周年,杂志社全体同仁非常期望叶先生能够出席盛典。我负责与叶先生联系,却一直得不到回音。我问了与他平时联系紧密的友人,大家都说最近联络不畅。我们一直担心他身体出问题,不想那未能完成的邀约却成了永远的遗憾。为表彰叶先生对科幻文学发展所做出的贡献,大会组委会为他颁发的“科幻世界四十周年特别纪念勋章”还静静地放在杂志社。我想,应该有另一个时空存在。在那个时空,一群红领巾为叶先生戴上了那枚勋章;在那个时空,叶先生又在开始挥笔创作《小灵通四游未来》。
(以上所述创作成就不及叶永烈实际创作之万一,谨以此点滴悼念先生。)

纪念文字摘选

倒下了一棵参天大树,留下一片谁也无法弥补的天空!

举世罕见的高产作家,站在喜馬拉雅,立了一根标杆,只可仰望,爬到那个高度,太难!——痛悼永烈兄!

——谭楷(《科幻世界》前总编)

一颗充满智慧和非凡想象力的大脑突然休息了,一生辛勤劳作、笔耕不辍的手突然不再写作了,一颗拥抱世界、对众生无比关爱的心脏突然停止跳动了……永烈兄,虽然这个非常时期我们听到地球上此起彼伏不绝入耳的哭声,然而您的骤然离去,使我格外悲痛,分外痛惜。

——金涛(科幻作家)

他的小说很纯粹,描写的是科技的光明一面,用生动的故事描述科学给人们带来的美好愿景。现在的科幻作品变得更加复杂,更多地描绘科技的阴暗面,类似叶老师的作品,几乎已经见不到了。

——刘慈欣(科幻作家)

人们往往不假思索地说:“叶永烈可真是多产啊!”对这样的评论,我觉得不能满意。其实,产量只是结果,更应该看到的是劳动过程,是作者难以言状的勤奋和创作中的甘苦。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日复一日,夜复一夜,春秋代序,寒来暑往,大半辈子哪,叶永烈努力学习,用心思索,勇于创新,不停地写啊,写啊,写……

——卞毓麟(中国科普作协前副理事长)

有人问我,叶永烈对我有什么影响?我说是他带来了科幻的火种。《小灵通漫游未来》售出五百万册,我甚至觉得当时很多中国人,他们走上各行业各业岗位后,就是在按照这本书的模式建设中国的......这就成了今天的中国。我们不要忘记他和他的时代。

——韩松(科幻作家)

他是与时代巨轮同时启航的一位泳者、勇者。他是拓荒人。他是守夜人。他的写作道路至今仍然鲜明地呼应着“一九七八”的风格、气质与召唤。

——吴越(《收获》编辑、上海作协会员)

叶永烈的不朽在于,他用谆谆的教导,用他对中国小品文的整理、研究,以至亲自躬问,创作了大量的科学小品精品,营养滋润了当代和后辈,为中国的科学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章胜利(浙江省科普作家协会)

在最后的Email通信中,我知道他住院,总以为他只是从美国回来,旅途劳顿,休息一阵就会康复,他毕竟只比我年高七岁,人生八十小不算老。下次见面时,还想和他商量,共同出资,仿效陈伯吹老的“儿童文学园丁奖”,成立一个“科幻小说奖”,鼓励和提携写科幻小说的后进。不料他遽然走了......

如何发表教学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 研究论文 研究范畴 成果组成 期刊分类 核心期刊

近年来,有关学术论文的撰写、投稿等已有一定的研究[1]-[6],然而针对中小学教育科研工作者而言,系统性地介绍研究论文的撰写、分类、期刊的发表等的研究仍显不足。针对中小学教育科研工作者而言,贴近中小学教育工作实际的研究论文的撰写与发表的系统性全面论述介绍显得很有必要。

1.研究论文的分类

研究论文从内容上讲,主要有理论创新、经验总结、综述论述、应用研究等;从形式上讲有调查报告、研究报告、教育评论、毕业论文、学术论文、专利设计发明等。

理论创新性研究论文。主要是在已有相关理论、相关成果的基础上,局部创新或完全提出一个新见解、新理论,通过严谨的语言、严密的逻辑推导论证得到一个新的理论、新的体系、新的公式步骤或新的适用范围等,以弥补已有研究的不足,纠正流行说法偏差,填补研究的空白,达到现有研究的新高,此类研究论文通常称为理论创新性论文。一般情况下,在某一领域、某一范围,只有掌握相关前沿理论、方法,具有一定研究洞察能力才可以研究提出,这类人通常具有强大实践背景、丰富的经验阅历、掌握前沿的相关理论,多数为大学、科研院所、专业研发机构等高层次人才,他们通常具有高学历(硕士博士)、高职称(教授)等显著特征。

经验总结性研究论文。主要是指在实践活动过程中,通过对经验活动和认识的分析、提炼形成的在某一方面自身的见解和认识,是方式方法、实验步骤、感受感悟等基于经验的总结和提炼,具有一定的独特性。一般情况下,经验总结性研究论文的应用推广意义和借鉴程度,决定了其研究论文分量的权重。对中小学教师而言,经验总结性研究论文比较普遍。

应用研究性研究论文。主要是研究者借助已有的相关理论,创新性地提出应用、比较并得到实践性、论证性的研究论文,能对正在实践的对象提供方法指引。应用性研究论文依据抛砖引玉程度的大小,可以判断研究论文的学术分量程度。对中小学教师而言,只有具有丰富教学经验、有一定洞察力、掌握一定研究方法、技巧和研究工具并占用一定硬件资源的人员,才可以提出并得到较高水平的应用性研究论文。

综述论述性研究论文。是指对某一领域而言,一段时期以来相关成果的综述性论述,要求撰写人员能够站在前沿的高度,洞悉一切,以精练的语言介绍相关理论、实践、创新等全部成果。综述论述有范畴的大小和深浅程度之分,所涉范畴越大、深度越深,论述难度越大。综述性论述的重要作用是概括全面、提纲挈领,研读者读后能够快速了解目前研究领域的状态,可以指引后续研究者明确目标、直奔前沿主题进行研究,撰写此类成果的人员应是长期从事这一领域或对这一领域前沿知识了然于胸的高层次人员。

2.教育研究的层面

近年来,随着从事中小学教育的高学历、高职称人员的增多及地方政府对中小学研究支持力度的加大,中小学教育研究呈多彩纷呈、档次不断提升之势。在相关课题,比如规划课题、教研室课题、协会课题、重大课题、专项课题的引领下,中小学教育的课题由以前的单一性、局部性、分散性等向交叉性、综合性、全域性、时代性、服务型等方面转变。大型课题、重要课题、专项课题对研究人员的研究历史、研究资历等都提出较高的要求,这些课题往往在国家、省市某一区域具有一定前瞻代表性,往往引领重大研究方向。

对设区市层面,具有远期规划的市级政府、规划、科教育部门都会结合重大规划时段,发布本区域内重大课题研究目标,主要服务解决本区域研究解决问题实际;对县区级层面,相关课题往往结合上级层面的框架,提出一些研究目标及方向,旨在为本区域研究决策提供理论依据。对于中小学教育科研工作者而言,立足本校、面向全县是研究的一次突破;再提升,具备一定研究背景、阅历后,研究可以提升到市级层面;具有较高研究水平、视野开阔、掌握一定研究资源后,研究就可以突破到省乃至国家级课题研究方面,因此课题研究、教育研究首先要求研究者立足基层,逐步提升,当然不排除起点高的特殊情况。

3.教育研究的主要范畴

作为中小学教育科研工作者,尤其本专科学历的年轻教育科研工作者,教育教学是第一实践战场,最具发言权,研究的范畴可以是教材、教法、学法的认识总结,可以是班主任管理經验的方法介绍,可以是教学模式、方式方法的比较对比研究,也可以是从管理者层面出发的质量评价研究,还可以是校级、区级层面需解决问题的某一层面研究,当然也包括实践研究。研究范围可以是研究教师、学生等人的因素,可以是研究教法学法等方式方法的因素,可以是管理理念、办学体制机制等理念的研究,只要是具有代表性、有发现、可借鉴、可推广、可应用的就可以进行研究,这些研究总体上归类为先前提到的经验总结、应用研究等两大类研究论文。

进行教育研究,首先应注重经验的积累,善于发现和总结。首先要求研究者处处“想”总结、具有研究意识,也就是在教育领域活动时,应时刻闪现并储存思想的火花,也就是灵感。每每做事时,那些代表性、有发现、可借鉴、可推广、可应用的东西想法应首先闪现在你的头脑中并存储;其次,付诸行动。教师有想法,不代表可以进行教育研究,教师应该在某一段时间静下心来,认真梳理你的想法,同时印证你的想法,可以通过中国知网认真查阅、研究此范围是否有人已经研究,研究的领域、范围是否全面,你计划研究的内容是否具有创新性等,静下心来读完、研究完就可以知道你的研究是否有价值,是否值得研究;第三,掌握一定的工具。战场上打仗,首先武器要精良,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具备一定的科学研究素养,比方说掌握一门数学软件应用工具,比如SPSS,也比如说掌握一定的处理技巧,如某种独特的试验方法、某种处理软件等;第四,掌握一定的素材。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吃饭就要有粮食,研究就要有数据支撑,尤其目前大数据时代,没有数据支撑的研究就会显得空洞、乏力。有些素材有时可以直接收集,有时需要跨时间段联合取得,通常情况下,取得的素材是否有代表性往往成为一个研究是否成功的关键因素。四个步骤的实施和深入推进,将使你的研究逐步从经验总结性向应用研究性转变,达到综述论述性。一般来说,中小学的纯理论创新性研究论文很难达到,主要是研究的领域、研究者资源、资历、研究时间、掌握的资源等受到很大的限制。

4.研究论文生成

以应用性研究论文为例,一篇发表的成果论文通常由摘要、引言、相关介绍、正文、结论、参考文献等六部分组成,当然有时引言和相关介绍可以合并,广义上讲,还可包括诸如关键词、

撰写一篇研究论文,在总体酝酿生成阶段,一般是研究者先写出正文部分的草稿,因为这是研究论文最主要的东西,主要东西得到了,然后才是比较修正;其次相关介绍部分,由于研究的内容往往要求比较专业,成果介绍一般会涉及一些新的定义和术语,如果不提前介绍,研究的东西往往就会因为太专业、跨度大导致部分内容脉络不清晰,读者难以理解;再次是引言部分。引言部分是承上启下,介绍你研究的背景意义,说明你的研究是否有创新性、有意义的重要铺设,一般引言常常包含相关研究论文的介绍,这些研究论文需要被精简概括,相关目录常常放在后面参考文献中。引言中论述的研究论文往往是小综述,小综述是否全面、是否到位往往成为后续课题是否有意义研究下去的重要判断依据;最后是摘要。摘要就是喉舌,摘要一般要求200字左右,需要精确概括你研究论文的方式方法和成就及借鉴意义,审阅者阅读你的研究论文,第一时间就是看你的摘要,摘要写得清晰明了,审阅者一看即清,由此可以判断研究论文是否有意义,创新的成分有多大,是一篇文章能否发表的最主要影响要素。这是一篇研究论文成文时一般的主要生成顺序。在准备阶段,一般是先有想法,再研究查阅相关资料,确定想法是否值得研究,然后是积累素材,得到正文的结果。一篇基本成型的研究论文在发表前,一般都会将研究论文冷静一段时间,稍后再予以修缮,确定无误即可投稿发出。

5.研究论文发表的期刊

对中小学教育科研工作者而言,研究论文的发表,一般指期刊的发表。本质上讲,期刊是教育科研工作者将自己理论成果表达出来,发表自己看法的地方。既然是成果,自然在某些审阅者的眼里就有成果大小、是否值得发表之说,因此人为地就有了期刊的分门别类之说。从期刊的主办者来说,期刊主要分为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市级期刊。这种分法实际上是期刊本身刻意为之,国家从来没有对刊物做过级别之分,也就是在影响力和专业程度上没有省级和国家级的差别。所谓国家级期刊和省市级期刊之分,主要为方便管理,即国家单位主管期刊为国家级期刊,省单位主管期刊为省级期刊,市级单位主管期刊为市级期刊。“国家级期刊”,即由党中央、国务院及所属各部门或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各民主党派和全国性人民团体主办的期刊及国家一级专业学会主办的刊物。省级期刊,即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所属部、委办、厅、局主办的期刊及各本、专科院校主办的学报(刊);市级期刊通常指市级层面相关部门主办的期刊。这种期刊分类方法并无明文规定,之所以有这种分法,无非两种情况,一是有一些代理中介忽悠投稿者,让大家误以为省级期刊没有国家级期刊好,代理中介可以将你的成果短时间内刊发到所谓的国家期刊上面;另一个就是某些省市在职称评定时,一般要求论文是省级期刊的标准。事实上,这种做法有失偏颇,不能因为是小刊物就给予否定,小刊物上也会有高质量的文章。在我国,刊物有CN类刊物,ISSN类刊物。CN类刊物就是在我国发行的刊物,ISSN类刊物,就是在国际上发行的出版物。通常情况下,多数刊物既在国内发行又在国外发行,是否正规主要看是否有国家正式批准的CN、ISSN刊号,可以从国家新闻出版总局网站查询到,发表文章时,只要确定期刊双号齐全即可。通常被中国知网、维普资讯、万方数据库、龙源期刊网等收录的期刊都为正规期刊。

国外重要刊物,主要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艺术与人文学科三大类。目前SCI和SSCI、AHCI为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三大核心数据库。SCI(Scientific Citation Index),是理工科的科学引文索引,是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ISI)编辑出版的引文索引类刊物,创刊于1964年。分印刷版、光盘版及联机数据库等载体。SCI收录来自全世界出版的数、理、化、农、林、医、生命科学、天文、地理、环境、材料、工程技术等自然科学各学科的核心期刊约3500种,涉及基础科学的100余个领域,每年报道60余万篇最新文献,涉及引文900万条。被SCI收录的这一刊物的论文即为SCI论文。SCIE(SCI Expanded),即科学引文索引扩展版(即网络版),SCI和SCIE是自然科学、工程技术领域最具影响力的重要期刊,包括2000多种外围刊。SSCI是社会科学引文索引,为SCI的姊妹篇,亦由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创建,是用来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社会科学论文的数量进行统计分析的大型检索工具,同时收录SCIE收录的期刊当中涉及社会科学研究的论文。AHCI(Arts & Humanities Citation Index),艺术与人文科学领域重要的期刊文摘索引数据库,内容涵盖覆盖文学、历史等社会科学9大学术领域28个学科,目前收录1752种国际权威的期刊作为文献源。ESI(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亦由美国科技信息研究所推出,主要收录涉及农业科学、免疫学、微生物学等22个学科的全球11000多种学术期刊,是基于SCI和SSCI中的文献记录而建立的计量分析数据库,两个月更新一次,是一款衡量科学研究绩效、跟踪科学发展趋势的基本分析评价工具。主要通过论文数量、被引频次、高被引、均被引频次、前沿论文、热点论文等6大指标,分析出世界排名前1%的研究论文、科学家及研究机构,还分析出世界排名前0.1%的热点论文及排名前50%的国家地区,进而对科研水平、期刊学术水平、学术影响力、学术声誉进行全面衡量。

在我国,学科通常只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大类,艺术与人文学科被包括在社会科学内。目前国内期刊大约一万两千余本,根据期刊的总体学术水平、影响力,按照一定核心期刊遴選体系评价标准就可以对期刊进行一定的分类。不同单位、不同领域遴选体系评价的标准不同,就会产生不同分类,目前国内有影响的“标准”主要有以下7种。第一种CSCD(Chinese Science Citation Database),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收录我国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学、地学、生物学、农林科学、医药卫生、工程技术、环境科学和管理科学等领域出版的中英文科技核心期刊和优秀期刊,由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研发。数据库分为核心库和扩展库,核心库的来源期刊经过严格的评选,是各领域具有权威性和代表性的核心期刊,扩展库的来源期刊经过大范围的遴选,是各学科领域较优秀的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每两年遴选一次,目前已积累论文记录530多万条,引文记录7400多万条。2019年度—2020年度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收录来源期刊1229种,其中中国出版的英文期刊228种,中文期刊1001种,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常被誉为“中国的SCI”。第二种CSSCI(Chinese 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国外称作SSCI),用来检索中文社会科学领域的论文收录和文献被引用情况。CSSCI是由南京大学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综合评价研究院开发研制而成,分来源期刊及拓展版,最新2019—2020版收录包括法学、管理学、经济学、历史学、政治学等在内的568种学术来源期刊和214种拓展版期刊,即为常说的南大核心期刊目录。第三种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目录”,是学术界对某类期刊的定义,一种期刊等级的划分。由北京多所高校图书馆及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等27个相关单位的百余名专家和期刊工作者参加评选认定,范围涵盖理工、人文等全部领域,每三年修订一次,最新2017版北大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收录核心期1983种。除此之外,还有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研发评选的“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又称“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研发评选的“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学会研发评选的“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正在建设中的“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其中CSCD、南大核心、北大核心为目前国内最具影响力的三大期刊遴选评价平台。

6.研究论文的发表

发表研究论文,发表前要做到知彼知己。首先需要根据你的时间紧急程度、文章水平档次选择预投刊物,其次要熟读投稿要求,特别留意字数、字体、行间距、页面设置、参考文献板式、投稿方式(邮箱还是注册登录投稿)等要求;另外,大数据时代,不同的期刊通常都有对论文的查重率要求,一般在10%—30%居多,如果引用的内容或别人原话的内容较多,往往就会使文章的查重率偏高,会给予一票否决。部分期刊,客观上讲,虽然表面上没有单位、学历、职称、是否有基金等要求,但实际操作中,往往有内部标准,比如“看单位、看基金”,单位不高、基金没有或者基金档次不高的,不符合内部标准的投稿论文常常被放入次要考虑的位置。

选择发表核心期刊有一定难度,需考虑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数量有限,即核心期刊的数量及发表容量有限。对具体的某种核心期刊而言,可能是月刊(一月出版一期)或是双月刊,有的甚至是季刊,这就决定了每年出版的论文数量的有限性;二是专业性,多数期刊对论文内容涉及的范围、是否有基金资助、字数等都有明确要求;三是学术价值要求较高,在核心期刊上发表的论文一般都要求具有较高的学术代表性,需在某一领域达到一定的高度;四是审稿周期长、发表时间跨度长等,这类刊物往往采取初审、外审、终审等三个步骤,一通环节下来,时间最快也要2个月,假如再修修改改,有時会达到半年左右,再加上发表前的窗口期,一般一年半发表实属正常。发表在核心类期刊内的论文,一般会认为该论文具有一定含金量,也就是投稿者趋之若鹜的原因,当然投稿核心期刊也有一定的不足,那就是论文研究成果的显现由于发表时间的推后往往不能及时发表;最关键的若论文审核不通过,有时这类期刊可能不会反馈给你任何审稿信息,尤其邮箱投稿;对于现在比较流行的网上注册投稿而言,目前暂没有统一投稿平台,不同期刊需要不同注册,投稿一个需注册一个。若选择发表一般期刊,则可根据情况选择学报期刊或学术类期刊,前者主要指本专科大学学报及专业类期刊,此类期刊对学术有一定要求,论文准备从写作到发表一般周期在3个月—6个月,时间允许的话,可以发表在此刊物上;学术类期刊,通常理解为百家争鸣期刊,这类期刊最大的优点是发表时间快,只要你的论文有特色、有亮点、有意义,具有借鉴、参考、推广的作用,都可以发表在此刊物上,这是目前中小学教育工作者主要涉及的期刊,最后一种是营利性期刊。这类期刊的典型特征是看重效益、出版量大、只要质量过关、查重率不高,一般文章就能及时发表,当然这类期刊也有见刊快、成果及时展现的优点。

7.结语

中小学教育研究基于实践,重在过程经验积累,在实践中不断提炼升华新方法、新认知,依据自身不断提升的业务能力和掌握的科研方法,开展经验性研究、应用性研究和理论创新研究,形成可以推广的研究论文成果。中小学教师可以根据研究论文的水平档次、不同期刊发表的要求、发表时间的紧急程度等遴选一定的期刊投稿。

参考文献:

[1]宛志亮.谈学术期刊论文撰写与编排应遵循的基本格式和标准规范[J].学术研究,2015(12):12-18.

[2]尹玉吉.编辑视域下学术论文撰写规律研究[J].编辑之友,2017(3):70-73,82-89.

[3]钟来平.SCI论文的撰写与发表[J].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2009(9):461-464.

[4]张俊苗,向月波等.学术论文投稿期刊选择的几点建议[J].教育教学论坛,2019(3):76-80.

[5]龙威.正确选择期刊与有效的论文投稿策略[J].科技文献信息管理,2018(2):62-64.

[6]颜爱娟,陈爱华.论学术论文投稿时作者对期刊的选择[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18(10):118-121.

如何发表教学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研究生阶段是培养学生科研兴趣和科研能力的重要阶段。科技论文的写作和发表是全面提升研究生科研能力和思维模式的重要过程。撰写、投稿和发表科技论文已成为每个研究生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和难题。近年来,国内许多农业类高校为作物学学科研究生开设了《科技论文写作》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科研兴趣,提升学生撰写科技论文的能力,但是,此门课程的开设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因此,对作物学学科研究生《科技论文写作》课程进行教改探讨势在必行。文章将从《科技论文写作》课程的必要性和作用、目前存在的问题、教学改革措施等方面进行探讨,为培养和提高研究生科技论文写作能力提供参考。

关键词:研究生;科技论文写作;教学改革

科技论文是报道学术研究成果的重要途径之一,是展现科研工作者研究方向和研究进展的有效手段,更是衡量科研工作者学术水平的重要标准[1]。研究生阶段是培养学生科研兴趣和科研能力的重要阶段,是提升自我科研素养的关键时期,科技论文的写作和发表对研究生学业的完成和今后科研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我国大多数农业类高校规定作物学硕士研究生必须在国内核心刊物或以上至少发表学术论文1篇或参与发表SCI收录的期刊论文1篇,才能获得硕士学位。对于作物学博士研究生更是要求在SCI收录的期刊上发表论文1-2篇,部分学校要求SCI期刊的所属分区需在JCR二区以上,才能获得博士学位[2]。因此,合理的开展实验、整理数据、撰写论文、投稿,修改并发表学术论文已成为每个作物学学科研究生必须经历的过程。

作物学是农业类院校的传统学科,它主要包括作物遗传育种、作物栽培学和种子科学与工程等几个专业。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由于科学技术等相对落后,作物学的研究主要局限于应用研究,基础理论研究相对较少。随着21世纪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作物学科已由传统单纯的应用研究转变为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并重发展,以理论研究推动应用研究。由于在研究过程中,实验工作多,数据量巨大,如何将整理好的数据进行深入分析,聚焦科学问题,并撰写出高质量的论文已成为作物学学科研究生面对的重要难题。近年来,国内许多农业类高校为作物学研究生开设了科技论文写作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科研兴趣和学术水平,提升学生的独立思考、归纳总结、正确表达和规范撰写科技论文的能力。然而,目前此门课程的开设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在课程结束后,学生依然难以掌握科技论文撰写的流程,更是不能规范、合理和准确地撰写出论文内容。由于作物学学科研究生并非英文专业,在SCI期刊论文的撰写过程中普遍口语化严重,用词不准确,并且部分研究生在写作过程中采用先中文写作后利用翻译软件进行英文翻译的模式,导致论文质量低[3]。因此,如何通过科技论文写作课程的有效开展来提高研究生的写作能力仍需探讨。

本研究论文将从科技论文写作课程的必要性、作用、存在的问题、教学改革措施等方面进行探讨,为培养和提高作物学学科研究生科技论文写作能力提供有力的理论参考。

一、研究生开设《科技论文写作》课程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科技的不断进步,每年作物学学科研究生数量不断增加,作物学学科研究生不但要提高应用研究的水平,还要加大理论研究的发展。因此,发表科技论文至关重要,但是由于许多研究生是第一次撰写和投稿论文,还存在诸多问题:

(一)内容杂乱无条理,语言表达不规范

在第一次撰写科技论文时,多数研究生不能准确地了解科技论文的基本结构和内容,以及每个内容要表达的核心点,因此,研究生会根据相似的模板进行套用,将大量的研究数据进行罗列,堆积成一篇科技论文,不进行归纳、总结,使得文章内容繁琐、重点不突出、内容杂乱无条理[4]。科技论文是研究生利用整理好的数据,通过科学和准确的语言将实验结果进行总结和升华的过程。多数研究生缺乏系统的学习和训练,语言表达和书写能力较差,导致口语化严重,不规范。同时,科技论文的图、表、参考文献都有相应的格式和要求,多数研究生不能做到規范、统一,论文质量较低,不能发表。

(二)内容重点不突出,缺乏创新性

科技论文是对研究成果的总结,是用于填补我国或国外相应研究领域空白的重要科技成果。因此,高质量的科技论文需要具备明确的研究内容,进而充分体现科技论文的创新性。但是,目前多数研究生还处于被动接受状态,不阅读文献,不紧跟作物学发展前沿,还缺乏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写作的过程中语言冗长,内容过多,没有很好地提炼研究内容的精髓,在讨论的内容中更是不能和其他研究者的相关研究进行比对,分析自身论文的价值,使得文章重点不突出,缺乏创新性。

(三)研究目的和意义不明确

科技论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是整篇论文的重中之重,是体现研究价值和创新性的重要途径,更是其他同行专家关注的焦点。研究课题的题目、目的和意义、课题的设计等都是导师直接写好的或者导师申请课题时已经研究好,部分学生在接到课题后只是照着上面拟定好的关键技术和研究内容进行实验,根本不了解整个实验设计的核心和思路,以及重要的科学价值。因此,在科技论文的写作过程中,只能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导师的研究方向进行撰写,导致实验的目的和意义不明确,缺乏亮点。

二、研究生开设《科技论文写作》课程的作用

《科技论文写作》课程是培养研究生科研兴趣、提高研究生写作能力和科研水平的重要途径,它对于研究生的学习和工作具有重要作用。

(一)有效提高研究生的科研水平

研究生在撰写科技论文的过程中,需要考虑论文的基本结构和内容,包括:摘要、前言、材料和方法、结果分析、讨论和结论。在此过程中,研究生需要合理地将论文内容紧密结合起来,因此研究生不断思考自己的科研过程和写作思路,培养了研究生的思维模式,提高了研究生的写作水平。作物学学科研究生的科研实验,大多数来自于导师的国家级和省级项目。在实验过程中,需要具有科学合理的实验设计,完善的研究方案,成熟的实验技术,更重要的是具有创新性和前瞻性。研究生根据得到的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比较、总结,并撰写出高质量的科研论文。但是,有些研究生在科研的过程中,没有达到以上标准,论文往往因为实验设计不合理、数据计算和分析错误、样本量不足或重复不够等原因被拒稿或者被退回修改。研究生通过对编辑、审稿专家的意见进行思考和修改,不断反思科研过程,完善科技论文的内容,有效提高了研究生的科研水平。

(二)有效提高研究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科技论文是作物学研究生对实验结果的总结和凝练,是体现科研成果的重要表现形式。研究生需要严谨、准确地表达出科技论文的基本内容,充分展示出自己的科研成果,提炼出论文的创新性和前瞻性。例如:摘要部分需要简洁、凝练;前言部分需要丰富精彩;材料和方法部分需要准确、完整;结果分析部分要数据准确详实、图片清楚;讨论部分要与其他学者的研究进行充分比对和分析;结论部分要归纳和总结,不能将结果罗列等。科技论文不是将所有的内容堆砌到一起,而是要有条理地和清晰地将研究成果展示给其他科研工作者,给他人做参考,为国家做贡献。科技论文写作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逻辑性和总结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有效规范研究生的写作习惯

研究生在第一次撰写科技论文时,不知道如何准确规范撰写论文,往往通过复制粘贴,不按照论文要求统一格式,草率应付。如果没有及时进行科技论文写作的培养,他们会养成不好的写作态度,难以纠正[5],同时不规范的科技论文格式会给审稿专家带来不好的印象,误以为科研态度不端正,拒稿。因此,研究生一定要规范书写格式,按要求处理数据和图片,提升论文质量。在撰写中,研究生要认真阅读拟投稿杂志的投稿须知,如图片的格式和分辨率,参考文献的引用格式,字体的大小等。这些过程,可以有效规范研究生的写作习惯,提高研究生的科技论文质量。

(四)有效缩短科技论文审稿和发表周期

研究生科技论文从投稿、审稿到发表是一个艰难和漫长的过程,大部分的论文在投稿后由于论文写作的语言和格式不符合投稿期刊的标准被退回,如此反复的投稿或者修改会严重延长论文的发表周期,甚至错过最佳的发表时间。因此,撰写高质量、高标准的科技论文可以有效缩短科技论文的审稿和发表周期。

三、研究生《科技论文写作》课程目前存在的问题

《科技论文写作》是研究生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科学兴趣,提高学生写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科研水平的重要保障。尽管大部分农业类院校作物学学科研究生都开设了《科技论文写作》课程,但教学效果却未达到预期,主要原因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研究生对《科技论文写作》课程不重视

研究生阶段是一个新的开始,学生经历了本科四年的学习后,已经厌倦了上课,部分研究生认为课程已不重要,只有和导师搞好关系,认真做实验,完成实验课题才是主要的任务。虽然发表科技论文是毕业要求的重要部分,但是研究生认为每个课题组都有成型的研究方案和模板,只要参考就可以顺利发表论文。于是,学生忽视了科技论文写作课程的重要性,部分学生以各种理由请假,不来上课;来上课的同学多数做与课堂无关的事情,比如:睡觉、玩手机、写报告、学英语、看文献等。对待结课论文更是敷衍了事,直接在网上复制、粘贴。因此,学生在学习完课程后根本不能掌握科技论文写作的要点,在写作论文中仍感到困难和茫然。

(二)教学手段单一、内容陈旧,学生兴趣不足

传统的《科技论文写作》课程授课方式多数为传授式,教师提前准备好讲课内容,在课堂上单独讲授,学生被动听讲,双方缺乏互动与交流,学生参与度不高,影响学生的听课质量。《科技论文写作》课程属于开放式课程,并没有指定的教材和教学内容,参与学习课程的作物学学科研究生基本来自于作物遗传育种、作物栽培与耕作学和种子科学与工程等专业。虽然专业之间的基本课程设置差别不大,但是具体的研究内容却相差甚远。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多数讲授自己擅长和了解的内容或者利用以往教师提供的教学资料和教学大纲,导致课程示例单一,内容陈旧,没有紧跟现代作物學的发展前言,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考核方式单一

《科技论文写作》课程多属于考查课程,在课程考核中,基本采用提交结业论文的形式,让学生利用论文数据库查找资料,撰写结业论文。授课教师根据论文的完成情况,判定学生分数。这种考核方式比较单一,缺乏过程性评价,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不积极主动,主观认为平时课堂的表现与考试成绩无关,没有真正参与到教师的教学过程中,学习动力不足,收获甚微。

(四)授课教师数量不足,方向单一

目前,多数农业类院校作物学学科研究生《科技论文写作》课程是由本学科专业教师授课,授课教师从事本专业多年,具有丰富的科研经历,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写作技巧,但是在教学过程中,课程一般只安排一名教师讲授全部课程。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通常会根据自己的研究方向和思维定式讲授课程,课程的多数内容只针对自身的研究方向,课程内容设置单一,对一些其它研究方向的学生吸引力不足。

四、研究生《科技论文写作》课程的改革措施

(一)明确课程的重要地位

《科技论文写作》课程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专业课程,对提高学生的科研水平、科研思维和科技论文的写作能力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研究生对课程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导致不认真对待这门课程。因此,在第一堂课应该重点强调本课程的重要性和应用性,明确课程的重要地位。首先,解读学校对作物学学科研究生毕业发表科技论文的基本要求,让学生意识到科技论文撰写对于研究生获取学位的重要性;其次,以课堂讨论的方式,了解研究生对科技论文写作过程的理解,找出写作的难点,进而引申出《科技论文写作》课程给学生的帮助;再次,结合教师的科研经历和投稿经历,讲解教师在撰写、投稿和发表科技论文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分享修改稿件中的困惑、进步和成长经历;最后,展示一些杂志的投稿须知和投稿过程,让学生了解科技论文发表的繁琐过程。通过以上四种方式,明确研究生《科技论文写作》课程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动力。

(二)教学内容的改变

传统的《科技论文写作》课程教学内容相对单一,与学生真正的科研和论文写作结合不紧密,学生兴趣不大,因此在《科技论文写作》课程中应该删除陈旧的内容,调整课程设置和内容,同时增加作物学热点研究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在课程设置中,以自然科学为主线,主要内容可以包括以下几个专题,如科技论文写作的重要性,科技论文写作的基本格式(以国家中文重点期刊和主流SCI期刊为主,讲解期刊论文的格式,包括摘要、关键词、前言、材料和方法、结果与分析、讨论、结论等),科技论文的撰写方法(写作方法、写作顺序、语法、专业术语、格式等),科技論文的投稿流程(以国家中文重点期刊和主流SCI期刊为主,讲解投稿的具体流程等),文献检索,写作报告等。这几个部分的内容要充实、丰富和新颖,如在科技论文写作的基本格式中适当介绍SCI论文的影响因子、JCR分区和中国科学院分区的发展情况;在科技论文投稿流程方面,对一些代表性的国内、外期刊进行演示投稿流程;在科技论文的撰写方面,注重讲解写作的基本顺序、专业术语和基本格式,以及如何根据期刊要求处理图片的大小、像素和格式等; 在文献检索方面,讲解如何运用中国知网和ncbi等数据库下载相关文献等。在讲解期刊论文格式中,需要结合作物学的特色,选择作物科学热点的文章,讲解格式的同时介绍科研的最新发展,如基因编辑技术和分子设计育种技术的应用等,增加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体会到所学课程的重要性,提高课程认知度[6]。

(三)教学方法的改变

一般传统的教学方法都是以讲授式为主,老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听,学生参与度不高。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以学生为中心,加大参与式教学的比重,让学生真正融入课堂,每堂课都会留出时间,让学生讨论当天课程的收获。在课程内容讲解部分,会让研究生参与进来,如在科技论文写作的基本格式中,可以让学生组成小组,查找文献,在课上讲解自己对于期刊格式的理解,老师再对学生的报告做评价、总结,以便加深学生的印象。在演示投稿流程中,利用课堂的电脑和网络真实的演示投稿流程,增强学生的理解。同时,让学生亲自模拟投稿的流程和操作过程,以便加深印象。对于最后的结业论文,学生需要在学完科技论文的撰写方法后便开始撰写结业论文,以留出更多的时间进行修改。科技论文写作过程中,让学生先撰写提纲,再完成论文初稿,禁止先中文后英文翻译的写作模式。写作完成后,让学生相互评审,相互检查,同时要求学生提炼出论文的创新点,以提高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四)考核方式的多元化

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方式是提高学生学习科技论文写作课程的有效动力。传统的考核评价主要包括考勤和论文,课堂的表现往往不计入其中或占比不高,因此要重视课程的过程性考核。课程的考核方式可以由平时成绩和课程论文成绩两部分构成,平时成绩占50%,课程论文成绩占50%。平时成绩的考核内容可以包括出勤、PPT报告、课堂表现、小组讨论;课程论文要求硕士研究生基于自己的研究方向撰写一篇中文的科技论文,博士研究生撰写一篇英文的科技论文。多元化的考核方式可以有效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学习热情,使学生真正融入到课堂中,提高课程的学习效果,学以致用。

五、结束语

科技论文写作是每名研究生必须经历和完成的一项非常艰巨的工作。科技论文写作具有周期长,格式要求严格,语言要求精炼、准确,创新性高等特点,研究生想要写出高质量、高水平的科技论文,并且顺利发表,首先要了解和熟知自己的研究方向和最新的研究动态,多查阅主流期刊发表的研究论文,夯实研究基础;其次,认真整理实验数据,做出规范、漂亮的图片,展示出准确的实验结果和结论,提炼出论文的创新点;再次,写作中先制定写作计划,再清晰、有条理地撰写出科技论文;最后,对科技论文进行多次的修改和润色,完成稿件。作物学学科研究生《科技论文写作》课程的教学应该以培养研究生的科研兴趣、提高研究生科研和写作能力、思维模式,规范研究生的写作习惯等为主要目的,通过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改革,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教学效果,全面提升研究生的科技写作水平。

参考文献:

[1]许杰,杨基和.科技论文写作课程教学之实践导向模式的建构[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2,26(12):93-95.

[2]庞旻,龚艳丽,吴慧.如何提高研究生的科技论文写作水平[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2(6):48-51.

[3]于万锁.工科博士生英语科技论文写作的主要问题及解决建议[J].外语界,2014(3):55-62.

[4]王沛,杨润强,顾振新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研究生科技论文写作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科教导刊(上旬刊),2020(1):77-78.

[5]于立梅,李小妮,冯卫华.研究生科技论文写作能力培养[J].山东化工,2019,48(19):216-217.

[6]王永娟,武彩红,左伟勇.兽医学科技论文写作课的现状与教改设想[J].黑龙江畜牧兽医(下半月),2013(10):45-47.

基金项目:吉林省教育厅“十三五”科学技术项目“基于玉米DH技术的耐密抗倒伏新种质培育及分子遗传研究”(编号:JJKH20180660KJ);吉林农业大学高等教育教学研究2020年度课题“启发-参与式教学法在种子加工和贮藏的实践”(编号:2020XJYB13)

作者简介:姜良宇(1989-),男,汉族,黑龙江哈尔滨人,博士,讲师,研究方向:作物遗传育种和种子科学。

如何发表教学论文范文第4篇

2、

中国知网查询论文的方法为:知网首页的检索中输入论文标题后回车即可。

3、 论文数据库还未收录这一期的刊物。论文数据库(包括知网万方龙源维普等)收录论文的时间为收

到刊物后再过1-2个月,刚收到刊物就去查,是查不到的,需要等知网把当期(自己收到 的那一期) 收录后才能查到。

如何发表教学论文范文第5篇

培养务实型的工业设计师一直是职业院校设计教育的目标,实操型的选手往往在设计的语言沟通方面表现出能力不足。为解决这一现状,通过所在的专业结合国际上同类院校的流行做法在设计教育改革的过程中进行了积极的探索,通过项目发表的教学实践环节来促进设计沟通能力的提升。取得了明顯的教学的成效。也希望能够对同类院校的教学方式有一定的启示!

关键词:项目发表;沟通能力;职业教育

一、项目发表的定义

表达能力是社交能力的一部分, 它主要是指向他人传递思想感情及信息的能力。在艺术设计创意行业中,表达能力主要应用于与合作伙伴或委托方之间通过语言、文字、图形或肢体语言进行主观意识的沟通[1]。在对学生的设计能力以外的素养进行研究和教学实践后发现,设计沟通交流的能力被认为是决定设计师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国际工业设计教育机构普遍认为的设计沟通能力是指:“能够独当一面,具有优秀的表达能力及与人交往的技巧(能站在客户的角度看待问题和理解概念),具备写作设计报告的能力”。

国内的艺术设计教育开展时间较晚,尤其高职类院校在培养学生的设计沟通能力方面缺少有效的手段。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工业设计专业采用项目引领式授课模式,通过“做中学、学中做”,培养务实致用、实用服务型人才,项目学习成果引入项目发表的形式,要求学生在项目结束时以公开发表的形式进行学习成果的展示,配合模型或者设计图面,发表过程中用口头表述设计创意。这种做法对教学的成效带来了显著的提升。

项目发表是基于项目化教学的一种教学考核方式,它能检测学生的学习成果,如图1所示,在项目发表的过程中,学生将自己创作的作品的设计思想在公开的场合进行发表,评审教师以团队的形式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提问,学生发表的结果为老师提供了项目学习成果考核的基准。同时还起到了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学习交流的效果。项目发表有利于提升学生们敢于发言的信心,以及增强他们的交际与应变能力。

二、从企业真实的设计流程看项目发表的意义

在企业设计的流程中,一个项目实施的过程中,可能会有多次的方案发布环节,以图2所示的流程为例子,一个完整的工业设计的流程可能包含了产品设计方向定位评审,产品效果图方案发布,产品数据模型发布,最终模型方案发布等多个设计发布的环节。

图2 基于设计流程的各个阶段的项目发表内容

在笔者所从事企业设计实践的过程中,产品设计方案沟通的每个环节都决定了设计能不能顺利进行下一阶段,以及最终被决策者接受。项目的每次发表是针对上阶段设计的成果展示,这也要求设计师能够用比较通俗而又具有感染力的语言将设计的内容阐述清楚。项目发表能力对设计师而言是一项综合能力,要求设计者具备除专业能力之外口头表述设计创意能力,临场反应的能力等多项复合技能。

我国大学生口头表达能力方面的能力同国外的大学生相比, 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发达国家的大学都开设了口头表达能力方面的专门课程, 讲授口头表达能力方面的专业知识[2]。在学校教育的过程中,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大多数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首先关注的是对岗位能力的培养,强调设计创意,设计执行能力,尤其对于计算机软件的实际操作技能更加关注。因为我国的职业教育大部分集中在高职院校,受限于学制,我们必须在有限的时间内培养市场需要的人才,因此,如何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成为当前高职院校艺术设计教育关注的焦点。对高职教育来讲,这样的教学方式过分关注了对于技艺和技能的培养,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设计艺术高职学生的专业进步,但不可否认忽略了他们的全面发展。

培养务实型的设计师一直是职业院校设计教育的目标,实操型的选手往往在于设计的沟通方面表现出先天的不足,对于项目发表能力的培养还仅仅集中在某几个教学课堂的集训,缺少系统的培养体系。有目的地加强表达意识与表达技巧的培养,对于提升学生职业能力,拓展职业生涯,增加专业发展的持续性,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三、项目发表的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一)以“项目引领”为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

在项目引领的教学实践体系中,我们除了要完成相应的教学内容以外,还应该注意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上形成有效的机制。为了帮助学生建立整体职业能力需要在制度上调整人才培养方案的的整体架构,建立系统的培养机制,

将项目引领的教学思想贯穿所有专业课程教学之中。强化职业氛围,强化工作过程体验,强化职业技能训练,强化人文素质和职业素质养成。充分发挥“项目化”教学的特色,实现虚拟实训、生产性实训、顶岗实习的有机衔接与融通。坚持人才培养目标考核的开放性原则,以校企联合考核、实践能力和职业综合素质并重考核为主,最终完成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在课程体系上,围绕学习对象建立螺旋式上升的项目训练体系(如图3),同时在教学评价体系中增加关于学生表达能力的评价,来引导学生重视表达能力的提高。从而提高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及社会职场的适应能力。

图3 工业设计专业螺旋式上升的项目引领训练体系

(二)基于企业设计流程的项目式发表考核形式实践

在企业中,一个产品生产的完整的工作流程离不开人与人以及人与产品之间的交流。因此,强烈的表达意识与良好的表达技巧是奠定其整体职业能力的基础。从企业的设计过程入手,工业设计教育与教学的过程参照设计第一线的流程,使理论教学以实际设计过程为载体进行融合释放,强化课程学习与企业设计真实环境的联系,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教学成果和市场需求的脱节[3]。

本专业瞄准工业设计行业和企业需要,通过企业推荐、学校引进,校企联合开发,教师个人或教学团队研发项目,企业按照艺术类职业教育教学规律科学地将其转化为学习领域的课程项目包,由企业作为主导地位进行考核并根据完成项目任务的递进关系和学生能力培养进阶,设计课程项目包的递进层级结构。项目的学习评价围绕企业设计流程中各岗位的真实能力和知识出发,以项目发表的形式进行学习成果的评价。

如图4所示,以吸尘器设计项目为例,第一次项目发表,小组对原产品进行分析与讨论后开展头脑风暴,讨论后进行发表,确定设计的方向;第二次项目发表主要由2D设计效果图中遴选出最佳方案进入设计的下一个环节;最后的发表,针对项目整体情况进行展示和项目陈述,邀请相关行业或企业的专家参与项目的发表,一般会对学生有更加严格的要求。

图4 吸尘器设计项目的学习评价体系

四、结语

高职工业设计专业在完整的教学工作实践流程中培养具有企划能力、沟通能力、表述能力、执行能力四个面向能力的一线高级技术应用型的设计人才。通过项目发表的教学实践环节来促进设计沟通能力的提升。基于长期的项目实践证明,对应工作流程中的项目发表需求,在工业设计教学实践中安排项目发表,有效的弥补了设计师精于技能而疏于沟通的缺陷,为其未来的设计生涯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对于项目发表的教学评价体系,从检测功能、导向功能、激励功能和评估功能等方面有效控制了教学的品质。以项目发表为出发点,带动的是学生对于设计深度的思考,要求学生补充必要的理论知识,提高设计修为,最终成为提升语言表达沟通能力的魅力源泉。

项目沟通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而连续的过程,作为高职艺术设计类的院校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才能真正的寻找到行之有效的方式和方法,而项目发表式教学只不过是其中的一种做法,希望能对类似的教学活动有所启示!

【参考文献】

[1]王宁.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学生表达能力培养[J].职教与成教,2010(03)

[2]刘淑霞.大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分析及对策[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

[3]王华杰.台湾职教特色引领下的工业设计教学模式探索[J].艺术与设计,2011(12)

【作者单位: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视觉艺术学院工业设计专业】

上一篇:如何发表高中论文下一篇:通用技术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