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态文学环境教育论文范文

2023-09-24

大学生态文学环境教育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新世纪;文学生态;文学教育

将娱乐性资讯作为向导的新世纪中国生态文学表现出了混乱的时代对于真正的文学目的以及经典目录的冲击,并且呈现了灰色文学的艺术伦理,全裸式的资讯时代引诱着更多猎奇看客,因此崛起的新式文坛在跃跃欲试,试图突破经典文学的束缚。新世纪生态文学的教育越来越表现出了严峻的态势,目前高校的当代性文学的教学活动出现了众多消极的教育情况,更需要文学从业者严格持守基本职业道德和伦理,用经典文学的较高标准进入到新型文学作品的宣传中, 激活当代教育对于生态的感情和领悟。

一、新世纪下中国文学生态与文学教育的重要关系

无论就狭义或者广义的中国生态文学而言,生态文学和文学的教育之间的关系十得密切。文学性教育,尤其针对大学专业的教学主体而言,具备最为专业的中国文化消费群体,同时更是中国潜在的文化生产者。因此,充分探讨生态文学与文学性教育间关系,无论是在文学性教或者是新世纪生态文学角度讲,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所谓专业和非专业,就体制化专业性课程的设置标准和角度来讲,文学的接受程度以及消费观念,包括文学的再生产环节,通常都不仅仅局限于大学教育里的中文专业,中外的文学历史以及发展现状都很好地证明了这个观点。简单来说,狭义范围内的新世纪生态文学更多地和大学教育中的中文专业,尤其是当代的文学性教育相关,而广义范围内的新世纪生态文学和文学性教育牵涉的层面要广泛得多。就大学的文学性专业教学来讲,它不再局限于目前中国的文学教育范畴,它们同时与中外的各类文化经典以及学术理论相关。对于专业外的部分大学生而言,在人文的通识性教育层面讨论中国文学性教育问题,就要不断延伸至国内中小学的语文教育领域并且着重考察。

二、新世纪下中国文学生态与文学教育的实际发展情况

校园式文学一直都是各类新文学创建、发展的关键发源地,从五四运动创作性群体的创建,一直传扬到新时期内伤痕性文学以及先锋性文学的发展。就积极角度来讲,甚至就可以大胆地说,没有新教育就不会有中国新文学。当前中国新文学性教育也存在大大小小的弊端,这与新世纪生态文学虚热的浮躁风气有难以分割的关联。文学性教育里的经典性教育基本都处在两极化的极端状态,要么是被过分僵化和凝固化,把所有的经典目录尤其是经典的文本性阐释全部固定,作为新式的文化性古董对人们加以灌输;要么就是解构性的横扫,导致人们破解甚至戏弄经典,经典文学的文化价值、语言内涵、组织结构和甚至语法形式都发生改变,经典的地位在急剧地下降。经典性文学地位的逐渐失落,加之以各类网络性传播媒体的广泛普及,再而市场规范性体系却迟迟滞后不前,市场的炒作体制不断泛滥,文学性创作尤其是众多文类小说的数量多但质又杂,部分作者竟以解构和横扫经典性文学作为唯一的文学目的,更有甚者无视各类经典创作以及基本的文学性规范,因而轰动了一时,但最终却都是昙花只一现,不能久矣。

三、新世纪下中国文学生态与文学教育分析与探究

(一)文化教育作用以及教育者的观念显得十分重要,其所面临的挑战也十分严峻。如果自己无法信任挑选得来的作品是优秀的或是无法代替的,当然也就不能盲目地强迫自己的学生取信服这个判断以及选择。这便要求教育者成为生态文学的批评者和研究者,更加需要自身修养的提高以及实践性精神的不断强化。

教育者不仅需要充分了解、参与到当代生态文学的建构和发展中,将独立个体的生命充分融入到当代的思想文学以及文学批评的实践中来,同时教育者对于当代生态文学的经典目录,都要摆脱传统的严格的各类学科的分别,要准备好多种眼光,既能认清楚经典作品的相对性和历史性,还要要承认生态文学的经典作品在文学教育体系中必须担负起来的传承文化的功能,能够以更加积极的状态参与到对生态文学的选择以及阐释中来。因此,开放式的生态文学作品意识以及当代性文化教育的实践性意识都是非常重要的因素。

(二)开放式的经典文化教育要求教育者和受教者选择一些真正的生态文学作品来学习,而不是意识性形态化的性质文本。生态文学的观念理应是更为开放的和灵活的,不能是天生的或者不变的。对生态文学作品的阐释和实践中,注意去避免传统的稳定性和过份夸大的经典意识和形态,以揭示文学教育故事的方式,彻底地解构生态文学经典,把个人对时代和生命的感受融入经典,与文学经典相摩擦,就时代与人生所要面对的难题与生态文学展开广泛的对话,从中能够阐发文学教育的新内涵,使经典阐释充满时代感以及个人内涵,如此来讲,生态文学教育便能得以更好地延续和传承。

四、总结

文学性精品对提升我国生态文学产业的经济、社会效益,创造良好的文化式品牌效应都具有巨大的推动意义。因此,在新世纪下中国生态文学的研究和发展过程中,文化教育产业始终是最为重要并且意义甚为深远的一个研究性视角。只有从当代我国文化的语境、生态以及市场环境出发,充分了解新生态文学视角下进行文学教育研究的社会背景,在剖析目前我国运用多元化、多维性视角实现文学教育的研究基础之上,才能更好地提出文化教育产业性视角之下研究新世纪生态文学的研究性语境、衡量性标准以及培育性体系,进一步实现新世纪下中国生态文学与文学教育的方向性路径的研究与发展。

参考文献:

[1]施战军. 新世纪中国文学生态与文学教育[J].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5:45-50+69.

[2]宋炳辉. 开放的经典教育与新世纪文学生态[J].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6:42-48.

[3]刘庆. 关于新世纪中国文学生态——夏康达教授访谈录[J]. 文学教育(下),2007,07:4-6.

[4]钟华. 论中国生态文学思想的产生和发展[D].重庆师范大学,2008.

[5]陈旋波. 生态批评视阈中的20世纪中国文学[J]. 创作评谭,2004,04:31-38.

作者简介:黄琳(1982—)女,汉族,黑龙江伊春人,现为黑龙江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基础部中文教研室讲师,主要从事汉语言文字学研究。

大学生态文学环境教育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美国的生态文学批评理论起源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在九十年代才逐渐被欧美文学界所认可并接受。生态文学探讨文学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背后有着深厚的哲学思想基础。美国的生态文学与生态批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针对人类现代社会的生态危机加以思考,并探求这种危机产生的思想根源。

关键词:美国 生态文学 生态批评

引言

美国生态文学不同于其他种类的文学理论主张,当前的生态文学和生态批评属于文化研究范围中新的领域。作为一种跨学科的文学批评研究,生态文学与生态批评旨在对人类进入现代社会以后面临的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进行反思和审视。具体说来,其是借由文学批评所囊括的各个层面的内涵来再造文学与生态之间的新型关系。

一、美国生态文学的概况

(一)美国生态文学的发展阶段

20世纪作为文学艺术大发展的时期,其间诞生了诸多文学理论、文学派别。伴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快速发展,人类面临的生态问题在持续加重,生态困境日益紧张,这就必然要求文学要走向现实,探索思考精神层面和环境层面的生态危机。

从上世纪后期至今,美国生态文学的发展划分为三段。第一个阶段主要研究文学作品中怎样表现自然与环境;而下一个阶段则着重总结和发扬美国描写自然生态的文学作品;第三个阶段是进行生态文学的理论建设,使生态系统的概念为人们熟知。

(二)美国生态文学的思想基础

美国生态文学的思想基础主要源于西方现代社会的一系列环境哲学思想,如生态中心论、社会生态学等。早期的动物解放运动是生态文学一大思想根源,生态哲学的基本精神就是将道德关怀的范围扩展开来,而动物则成了受益对象。再后来,逐渐发展成熟的生态观念指导着人们在判断行为的正确或错误时,一定要充分考虑外在环境的“心情”。人们要平等对待自然环境中的生命主体,形成与自然协调共生的伦理观。

我们虽然能够调节控制生态系统,但这并不能完全说明人类高于其他环境主体。人类应将自身的功利目的放弃,对现有自然秩序的有效维持,保持健康的整体环境才是最为关键的。

(三)美国生态文学面临的问题

对于生态文学面临的一些根本性问题,例如生态环境意识依靠文学形式能否很好地表达,当前生态文学研究和发展方向的规划,或者怎样确立自然与文化的关系等,我们也必须要进行相应的思考与探究。

我们要把明确生态文学的基本前提放在首要位置。当前的普遍观点认为,人类文化与自然世界密切相关是生态文学存在的基本前提。自然世界与人类文化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生态文学批评的根本任务和独特价值就是通过文学来审慎人类文化并进行文化批评,以此来探索人类思想文化以及社会发展模式。

未来的生态文学批评应该把关注领域扩大,从自然到人类社会、文化甚至人类精神领域都应该是未来生态文学批评关注的对象。生态文学批评试图把文学批评置于人类生态系统中来考察与肯定人类生存的整体性。与此同时,生态批评家们一致认为生态文学批评应尽可能地与其他学科进行视阈融合,因为真正具有活力的学术研究应是开放的,也只有这样才能有助于全面地理解人类社会所面临的一切问题。生态文学批评家洛尔斯顿的观点是,生态文学是一种“终极科学”。生态文学批评综合了各门学科,包括艺术与其他人文学科,尽管生态文学可以被视为一门科学,但是,它的智慧比其他科学更深,也是压倒其他科学的。

二、对美国生态批评的深入探讨

(一)美国生态批评的理论内涵

首先, 生态批评的关键是挖掘文学作品中人与自然的关系, 提倡回归自然。它分析文学作品中自然是如何被再现的, 从生态批评的视角重新阐释文学作品, 挖掘、理解和分析生态文学作品中体现出来的生态意识和生态智慧,批判工业化和科技文明造成的生态系统的紊乱和自然资源的枯竭,以实现唤起人们对自然的理解和尊重的目的。

其次, 生态整体观是生态批评的主要思想。生态批评对人类中心主义的错误观念进行了批判,主张一种以生态整体观为本质内涵的生态整体主义思想。人类不能单纯地以为自己为万物之长,只注重当前的利益,忽视自然的整体利益。这种简单、狭隘的人类中心主义思想应该被我们抛弃。人类要确保包括生态系统中自然万物的持续性发展,保护包括人类的长远利益在内的整个自然系统的长远利益。

最后, 生态责任感是生态批评所具备的。生态批评家们认为, 人类作为地球生物圈重要的成员,每个人有相应的自然责任或生态责任保护地球生态系统。生态文学家和生态批评家在生态忧虑和生态责任意识的促使下,希望通过文学唤醒人类对自然的责任感和义务感。总之,生态批评将文学研究与生态关注相结合,努力提升整个人类的生态责任。

(二)美国生态批评的基本特征

第一,生态批评主要是对文学作品中的生态问题进行研究,包括精神生态以及自然生态两方面。积极地在作品中表现人类和自然的种种联系。

第二,生态批评对传统的文学作品以新的生态视角重新理解并审阅,发现隐藏的生态文化意义。更重要的是,通过这种行为再次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第三,生态批评关于文学创作中人的主体性论述,应摒弃“人类中心主义”的立场,也不能有绝对地自然中心主义立场,而是讲求人类与自然的和睦相处。人类与生态自然环境是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的关系,人类是大地物种中的一员。

第四,生态批评将文学研究与生命科学相联系,从两个领域对文学与自然加以研究,注重从人类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变化角度进入文学层面。生态批评是人类面对生态灾难之后的文学反思,是文学艺术家对人类在地球的地位的重新定位。

第五,生态批评评价生态文化现象时,要牢牢把握文学批评的核心思想理念,对文学的本质精神以及文学的语言不能抛弃和叛离,要在文学领域内进行批评论述。

第六,生态批评的内容要求从生命本质和地球的双重视野中,考察人类的过去与未来存在状态。这一视角将已经流于形式主义的文学研究与危机重重的地球生存问题联系起来。

三、生态文化的意义

美国文学界在上世纪末开创了生态文学、生态批评的先河,在文学的理论研究、文艺批评范畴中,以外在的、自然的独特视角进行生态文学批评,这确实是人类文化领域发展史上的重要成就,具有相当深远的意义。生态文学批评的思想根源在于依靠现代的生态思想资源反思环境危机。由此,在这种开创性探索过程中,西方生态批评界,尤其是美国,在理论研究方面积累起较为丰富的生态批评经验和理论成果。这些理论成果对各国文学研究领域立足于生态视角的文艺学研究来说是一种思想资源,对我国的生态文学与生态批评研究也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生态文学批评呼吁人类增强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提出了人类与自然相处的新型模式,另外在文学作品中具有自然的审美以及独到的生态意义。从自然的角度,以生态观念看待人生,看待社会,将文学作品——不论是诗歌或是散文,使其成为人与自然沟通的媒介,这不得不说是生态文化为文学发展带来的一大突破。生态文学批评其实本质上就是一种生态文学创作,指导着人们的行为准则与思想理念。

结语

生态文学批评对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阐述,要求人们认识到人的生存和发展依赖于整个地球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因此,人的活动必须有利于维护地球生态系统的整体性结构、功能和运演规律。我们在实践中就不能片面追求自然的价值,即仅用功利的经济眼光或艺术审美的眼光看待自然,而要视自然为一个有机统一的生态系统。

参考文献

[1]王国元.环境伦理概要[J].山西大学出版社.2009(5).

[2]何怀宏.生态伦理:精神资源与哲学基础[J]河北大学出版社,2002.

[3]拉尔夫科恩.文学理论的未来 [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121.

大学生态文学环境教育论文范文第3篇

随着网络文学热潮的兴起,我国网络文学作品、作者与读者数持续攀升。据统计,截至2016年6月,网络文学用户达3.08亿,较2015年底增加1085万,占网民总体的43.3%,其中手机网络文学用户为2.81亿,占手机网民的42.8%{1}。与此同时,仅网络文学头号巨头——阅文集团旗下网站即拥有超过400万创作者队伍,收录作品超过1000万部,覆盖200余种内容品类。{2}网络文学兴盛的势头、海量的规模、巨大的影响力令人无法“选择性失明”,打造与之相匹配的评价体系和标准势在必行。2016年8月12日-14日,由中国文艺理论学会网络文学研究会、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湖南省文联主办,《文艺理论研究》编辑部、湖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协办,中国作协网络文学委员会中南大学研究基地和怀化学院承办的中国文艺理论学会网络文学研究会2016年年会暨“网络文学评价体系构建”学术研讨会在湖南怀化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100余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围绕“网络文学评价体系构建”的主题竞相发言,提出了颇多富有理论价值的观点。

与会学者普遍认为:我国网络文学研究在一代先行者的开拓、努力下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探索网络文学评价体系、理论体系和话语体系构建是历史赋予当代文学学人的全新使命,网络文学价值导向的树立、批评标准的创生、文学意义的升华等均有待更多理论先贤与一线网民加以关注和探讨,以推动中国网络文学这一“印刷文明的遗腹子”和“中国特色的文化奇观”呈现健康发展的局面。

一、中国网络文学:发展新气象与评价大背景

三十年来,“在线文学”的蛮荒成长为当代文学史写下争议性注脚,在视听文化裹挟下中国网络文学“风景这边独好”,在世界范围内实现了具有先锋意义的“弯道超车”。{3}从外在形态、技术支持、传播载体,到作品类型、思想意蕴、商业模式,网络文学的变化日新月异,不断刷新和重构着文学研究与评价的背景。

从整体状貌上看,网络文学以其特有手段展现出互联网文化的新风貌,凭借“爆发式”生长改写着文学的发展谱系与时代篇章。全国网络文学研究会会长、中南大学欧阳友权教授指出,从某种程度而言,没有哪个朝代、哪个语种、哪种文学类型能达到今天中国网络文学这样的规模和巨大影响力,美国媒体称“网络文学已成为中华文化的新力量”,实为名符其实。湖南省文联陈善君认为,网络文学的异军突起丰富了中国新世纪以来的文学,呈现出我国文学的创新活力。衡阳师范学院陈杨、欧卫军认为,网络文艺作为文艺与科技的结合,展现了文艺发展的新前景,激活了艺术民主和大众文艺潜能,甚至对人们的行为、思维方式造成重要影响。安徽大学吴家荣教授以“互联网+文学”来指称网络文学,指出这种文学具有情节发展的不确定性、故事结局的多变性,文学内容的心灵化、主观化,在线交互的游戏性等艺术特征,赞扬其有着令人惊叹的艺术魅力和不可限量的广阔前途。湖南科技大学李胜清教授指出,新媒体艺术不但是一种世俗性的知识形态,且是一种关于人的形而上诉求的价值意向。怀化学院党委书记谭伟平教授则预言,网络文学将会成为今后数十年文学创作和文学研究的热点,甚至有可能带来中国文学的古典形态与现代形态的真正分野。

就具体类别而言,网络文学的裂变式涌现打开了大众狂欢文学的“万花筒”,文学形态改头换面,呈现新风景、凸显新特点。鲁东大学文学院何志钧教授研究了手机文艺引起的当代审美实践的变化后指出,手机在运用中与人互动,不仅形成一种生活化的关系,更形成审美化的关系,且这种审美具有鲜明的数字化、媒介化和消费化的特点。北京青年政治学院雷丽平及中南大学贺予飞分别关注着网络类型小说的大众情愫及其审美偏误,前者验证了网络类型小说作为“当代神话和白日梦”对大众心理的满足,后者对模式化、“伪个性化”、技术化的类型写作造成的文学诗性审美的被消解及小说娱乐游戏功能的强化进行了批判。闽南师范大学任毅、戢桂荣及怀化学院潘桂林分别对网络诗歌对文学精神的建构、解构及微信时代的新诗写作境遇进行了研究,任毅、戢桂荣认为,网络诗歌以虚拟空间里的精神自由为旨归,真实呈现出善恶之间人际关系的复杂样态,具体历史地传承着当下的道德伦理状态。潘桂林则指出,当前新契机下微信诗歌写作面临着狂欢化、消费化、圈子化倾向的挑战与诗歌普及、沉淀精品、塑造品牌、保持纯粹等难得的机遇并存的现实。湖南师范大学岳凯华教授、衡阳师范学院讲师文玲分别讨论了网络文学对网络影视的影响和桐华小说的影视改编与艺术特色,指出网络文学的IP价值是网络影视发展的重要动力,桐华的清穿文小说正是将闪回、蒙太奇等电影语言应用于文学,促成网络文学与影视作品联姻、实现双赢的典范。

网络文学的发展并非只有乐观的一面,其同样存在多种不足,突出反映在“大而不强”“多而不优”“良莠并存”等问题上,亟待引导。欧阳友权教授将当前网络文学的不足總结为“三个不匹配”:即数量和质量的不匹配,效益追求与人文审美的不匹配,技术强势和艺术优势不匹配。陈杨、欧卫军指出,网络文艺整体质量偏低,作品类型化、同质化,重视娱乐、担当薄弱等问题明显,呼吁要处理好文艺与技术之间、文艺与市场之间、文艺与大众化之间的“三重关系”,不让网络文艺空洞无物、哗众取宠、唯点击率。着眼于现有问题的改进,怀化学院罗先海提出,“文学编年史”是一种介入文学批评、文学理论与文学史研究的新方法,可利用其对网络文学(含网络文学批评)“入史”以及网络文学学科构建产生积极作用。湖南邵阳市文联主席张千山则提出,文字数据化、书籍图像化、阅读网络化的背景下,对网络文学应实行分层建设,以实现科学疏导之目的。

二、网络文学评价体系探索:重要性、必要性、可能性

在当下,研究、构建网络文学评价体系,切实加强和改进网络文学创作与评论,是党和国家领导人提倡培育健康向上网络文化、营造天朗地清网络空间的要求,也是网络文学研究与实践发展的必然趋势。这一基本立场在大会上得到了众多研究者的认同。

网络文学评价体系构建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其关系国家宣传文化战略的落实、大众的文化生活质量与我国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湖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湖南理工学院余三定教授认为,网络文学发展到今天,成果、影响都非常之大,在人们的文学生活中占有了重要地位,在此背景下,讨论网络文学评价体系构建,适逢其时。欧阳友权教授指出,目前我国网络文学已成为现象级的文化现象,它关涉国家意识形态和当代文化建设,关涉国家话语权和新媒体阵地的掌控,关涉大众文化消费、国民阅读和青少年的成长,关涉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建构、文化软实力的打造和国家形象传播,研究网络文学并构建评价体系是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再到学界、文学界,都既无法忽视,也绕不过的。中南大学聂庆璞副教授从文学网站社会责任的伦理维度亦提出,文学网站作为特殊的企业主体理应承担审美引导、网络空间管理、文化传承责任等责任伦理,政府应积极加以管理和引导,确保其坚守道德底线、多发具有健康审美趣味的作品。

网络文学评价体系构建之所以必要,是由于网络文学评价与传统文学评价存在鲜明差异,当前已有评价体系的错乱局面不利于文学批评功能的实现,唯有逐步建立、完善网络文学评价体系才能推动网络文学学科发展与影响力正确发挥。山东师范大学周志雄教授指出,那些认为原有的文学评价体系就是网络文学的评价体系不需要另外再建的观点看似不无道理,但对网络文学的发展却毫无意义,用传统文学的评价标准来评价网络文学,难免是隔靴搔痒而不得要领。中南大学欧阳文风教授分析,当前多媒体时代的文艺评论正经历着破除与新生的辗转历程,呈现“失联”状况下的漫议与喧闹、热闹表象下的混乱与贫瘠、多元语境下的迷茫与无力三重景象,这些负面影响的消除呼唤文艺评论要利用媒介融合、重塑批评范式。苏州大学房伟教授认为,当下的网络文学批评存在着虚假繁荣问题,无法像经典文学批评一样对传统文学起作用,背后是批评有效性的缺失和混乱,这呼唤着网络文学批评体系的建成,重塑文学批评的尊严和权威性。

网络文学评价体系构建之所以可能,建立在过去二十余年的思想、理论、人才与资源积累之上,植根于我国网络文学研究与实践的现实土壤,并非是空中楼阁式的幻想。一方面,随着网络文学的兴盛投身该领域的学者不断增多,人才集聚,本次会议吸引了上百名专家参与即是明证,另一方面,长期以来学者们已对网络文学进行了大量基础性研究,这些研究为接下来的评价与话语体系探讨奠定了基石。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办公室副主任王庭戡代表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和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高度强调网络文学评价体系构建的政治意义,并介绍,中国文联自2014年成立上述一中心一协会以来,开通运营了中国文艺评论网,主办了“中国文艺评论”和“青评”微信公众号,创办了《中国文艺评论》月刊,2016年度又牵头开展了网络文艺评论专题调研,并专门成立网络文艺委员会,以实际行动促进网络文艺评论工作。湖南大学罗宗宇教授指出,网络文学评价体系目前学界尚无定论,广大学者正在进行的积极探讨正是该学科领域发展的深入、自觉与反思,也是网络文学学科理论自身完善的需要。网民自发式的在线评价也为网络文学评价体系构建提供了参考。中南大学程海威介绍,在网络第一原创网文评论网站——“龙的天空”论坛上,网络文学批评者数量超过万人,原创网络文学评论超过3000篇,网民批评在民间孕育、发展,以网言网语冲击着传统批评专业论述,以网民意志改写着文学评价的价值标准,成为了许多年轻人接触文学批评的第一方式。

三、网络文学评价体系构建:困境、原则与路径

网络文学的特性、现状及网络批评的现状决定了网络文学评价体系构建存在诸多困难,这些困难的克服需要相关研究者充分汲取传统文学批评的理论营养,深入网络文学现场,以合理的方法力求突破。

湘潭大学季水河教授概括,我国网络文学评价总体上遭遇着四重困境:一是网络文学作品海量,动辄上千万字,研究者阅读量有限,难以成为合格的批评家;二是网络文学研究成果多通过传统渠道出版,而非放在网络上供网络文学创作者、读者阅读,导致了文学批评载体与对象的分裂;三是网络文学批评的“在场”要求批评者“快跑”,而文学评论本身需要“慢思”,两者构成了矛盾;四是当前的评价机制与网络文学研究与评价相背离,易导致研究者工作与生存要求的相悖。对此,欧阳友权教授指出,推动网络文学批评、构建网络文学评价体系,可从四个方面着手:一是要吸收更多新鲜力量,包括硕、博士及广大青年教师等加入网络批评阵营;二是建议“学院派”要更多关注网络文学研究与批评,并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三是研究者要密切关注网络文学场的变化,把握好网络文学的过去-现在-未来时;四是以“从上网开始、从阅读出发”为方针,回到网络现场,阅读网络作品,增强发言权。

针对网络文学评价体系的构建原则与路径,学者们纷纷发表了看法。杭州师范大学刘克敌教授提出,网络文学评价应坚持两个原则:一是网络文学无论写什么和怎么写,“文学性”是核心。二是无论运用最低标准还是理想标准,都须注意“网络”因素对文学活动的复杂影响。杭州师范大学单小曦教授认为,越是走进中国网络文学,越不能丢掉学理立场和价值评判,从媒介存在论批评视角出发,网络文学评价体系建构应遵循合理的价值预设和历史性、语境化两大原则,把文学批评及其标准看成一定历史、语境中的具体存在。滨州学院李盛涛副教授提出了文化生态学作为言说中国网络文学的方法论式的有效理论话语形态对网络文学评价的意义,即文化生态学的整体主义原则有利于发掘网络文学在当代文学场中的生态位和全面把握网络小说的叙事表征,文化生态学的建构立场与网络文学的文学史建构等存在内在呼应性。欧阳文风教授建议,网络文学批评应抓住三个着眼点:一是批评家要积极主动、有深度地走進网络文学现场;二是要做一个普通读者,客观平等地面对网络文学作品;三是要当好精神引领人,通过大众喜闻乐见的批评实现文学理想。周志雄教授还提出了阅读分析法和系统研究法两种建立网络文学评价体系的路径。

四、网络文学评价:主要维度与评价指标

网络文学评价体系不可能凭空捏造出来,而应当是既继承传统审美经验,又结合网络文学独有特性的产物,应具有科学依据与现实说服力。对网络文学评价的维度与指标,与会专家展开了学术论剑,观点碰撞之中涌现出颇多真知灼见。

一是对把已有文学评价标准简单套用于网络文学评价的观点进行了驳斥,表达了不同意见。单小曦教授指出,当前学界对网络文学评价存在三种代表性观点,其中:“普遍文学评价说”视精英文学评价标准为文学的普遍、一致标准,体现的是本质主义思维方式和文化霸权心态;“通俗文学评价说”混淆了印刷文学和网络文学的界限,将网络文学混同于通俗文学,拉低了其价值;“综合多维评价说”,试图全面把握网络文学的评价尺度,但隐含着评价尺度的双重性和矛盾性。以媒介存在论批评视角建构的网络文学评价体系,应由网络功能发挥尺度、跨媒介及跨艺类尺度、技术性-艺术性-商业性融合尺度、“虚拟世界”开拓尺度、主体网络间性与合作生产尺度、“数字此在”对存在意义领悟尺度、“数字现代主义”美学尺度等多尺度体系整体构成。厦门大学黄鸣奋教授指出,“地域性”是文学在地方化的过程中形成的一个概念,传统文学以地域性为主导,但具有去地域性,在地域性与去地域性的矛盾中发展,网络文学以在线性为主导,但包含了地域性,在地域性与在线性的矛盾中发展,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全球卫星定位技术已经为网络文学的重新地域化开辟了道路,网络文学评价应注意文学评价体系基点从地域性、在线性到定位性的变迁,并遵循这种规律。周志雄教授肯定网络文学评价体系立足于传统文学评价体系之上,同时强调要系统地考评网络文学,建立有相应的价值、理论、审美、文化、技术、接受、市场维度的一种开放的、综合的、多维的话语体系。

二是从网络文学的核心要素与学院派网络文学批评实践出发,或参考民间网络文学批评现况,探讨具有网络文学特色的评价尺度。如长江学者、华东师范大学朱国华教授结合自己作为最早触网的文学从业者之一的经历及与现场专家的思想交流、碰撞指出,网络文学评价不仅要着眼于技术层面,还应与社会学相结合,不仅要抓住网络文学的“网络性”还要抓住其“文学性”,在关注其市场化的一面的同时要回归到人文审美角度考虑问题,而不是“为资本家说话”。衡阳师范学院任美衡教授认为,网络文学评价体系构建须明确网络文学的评价指标是综合的、新颖的与创造的,坚持网络文学评价体系是复杂的、动态的、多层面的、开拓的,认识到网络文学评价体系之建构所涉及的范围极为广泛,从网站到社会,从读者到作品,从灌水到改编,从点击率到传统文学批评无所不包,其涉及了众多学科并应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世界网络文学、古今中外人类文明的成果加以借鉴。刘克敌教授提出了含四条主要评判尺度的网络文学评价体系,主张通过判别网络文学作品的创新性或者艺术独创性如何通过“网络”因素而体现,艺术想象力的丰富性、奇特性是否合理运用,语言的运用是否既注意“网络”因素和当代日常用语的结合又能从传统文学语言体系汲取营养,对娱乐性、可读性的追求是否与艺术性追求相对平衡和统一来定夺作品的好壞优劣。中南大学禹建湘教授在充分利用相关研究文献、开展大量走访调查、征询有关专家意见的基础上建立起包括政治导向、文学生产、文化服务、受众反应、社会影响、内部制度、队伍建设等7个要素层共36个指标在内的文学网站社会效益评价指标体系,该体系的开拓为网络文学作品的综合评价体系建构提供了重要参考。此外,贵州财经大学周兴杰教授,以“更”字为线索阐述了网络文学批评体系构建过程中注重读者批评话语和学者批评话语二者间沟通的重要性。中国地质大学李玉萍将网络小说的价值流变视为网络小说评价的重要因子。中南大学程海威介绍了草根网民原创网络文学评论的发展情况,解读了一些网友提出的由“力量”(表达明确)、“敏捷”(结构清晰)、“体质”(逻辑严谨)、“智力”(理论扎实)、“感知”(观察敏锐)、“魅力”(文采感人)6项指标构成的网络文学评价标准体系。

欧阳友权教授在大会总结发言中指出:网络文学永远是变化不拘的,一代代创作者作品不一样,模式也是花样百出,探索网络文学评价体系的构建并非是要建立一个固定、僵死的体系,就可以完成任务、高枕无忧,那是绝无可能的。从传统文学的评价来看,哪怕是精英文学的评价至今学界仍存在诸多分歧和争议。可见,在文学评价领域,没有一统天下的评价标准,更无恒定不变的评价体系,任何一个真理的追求都永远在路上,人们只能得到真理的颗粒,却不可能到达真理的终点,只能把对“无限”的追求变成“无限追求”。从这个角度来说,呼吁更多学者加盟网络文学批评实践,是永无止境的事,这一代学人的网络文学评价体系研究,依然任重而道远。

注释:

①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3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16年7月)[EB/OL].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官网.(2016-08-03)[2016-08-25].http://www.cnnic.cn/gywm/xwzx/rdxw/

2016/201608/W020160803204144417902.pdf.

②轩召强:《阅文集团力推“生态共营”?打造IP商业2.0时代》.人民网,http://sh.people.com.cn/n2/2016/

0607/c137167-28471415.html.

③李敬泽、邵燕君、陈晓明:《野蛮生长后中国网络文学已成世界奇观》,《北京青年报》2016年6月14日。

(作者单位:中南大学文学院)

责任编辑 佘 晔

大学生态文学环境教育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实施为打造中国—东盟升级版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物流行业作为传统的服务业也面临着提供智能、高效、精准服务的转型升级压力。在发展“互联网+高效物流”的新形势下,以自组织性、立体性和生态协同性为区域物流物联网生态技术环境的内涵特征,构建中国—东盟物流物联网生态技术模型,探索其技术路线,把握关键要素,从顶层设计、建设生态技術网络、加强区域联动和发展农村物流物联网体系4个方面打造中国—东盟物流物联网生态技术环境,推进区域物流加速发展。

【关键词】中国—东盟;物流;物联网;生态技术环境

0 引言

随着“一带一路”国家发展战略的贯彻与落实,作为区域经济发展“加速器”的物流行业迎来了新一轮的发展机遇,区域间经济合作与交流不断深化,中国与东盟国家间贸易量持续增长,跨区域物流产业链逐步形成和日趋完善。推动中国—东盟物流联盟和物流服务体系的形成,促进中国—东盟跨区域物流协调发展,是实施“一带一路”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手段。新兴物联网技术在物流行业中的广泛应用,为我国物流行业从传统的发展模式向新型生态物流发展模式的转变提供了新的思路。在“互联网+”环境下,智慧物流和智能化物流信息服务的持续发展,为新型生态物流提供了可靠的发展基础。然而,地域文化的多样性,物联网技术应用水平的差异,物流物联网生态技术环境构建及物流发展规划的不同,都使得中国—东盟物流发展在面对“一带一路”的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区域合作升级带来的巨大挑战。因此,结合物流物联网技术体系、物流异构信息资源管理与智能化技术服务等要素,探索物流物联网生态技术发展路径,构建满足物流行业跨区域发展的中国—东盟物流物联网生态技术环境,将是适应国际物流行业发展趋势的前提和基础,同时也是“互联网+”新时代赋予物流行业的新任务。

1 中国—东盟物流物联网生态技术环境内涵分析

多区域物流合作是根据经济贸易往来的需求,为降低不同层次业务往来的物流成本而开展的跨区域物流协同。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合作区的成立,以及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深化,物流发展地缘限制受到很大程度的弱化,中国—东盟多区域物流逐渐向系统化演变,尤其在当今“一带一路”的国家战略背景下,中国—东盟多区域物流实际上已发展成为由多个物流主体组成和参与的区域物流整体系统,每个区域都可以看作是一个物流主体或物流子系统,并形成完整的“运输—仓储—加工—配送”物流供应链体系,多式联运、异业联盟、智能技术公共服务等成为中国—东盟多区域物流发展的新趋势。

新兴物联网技术是推动多区域物流协同发展的重要动力,中国—东盟物流物联网生态技术环境是一个由物流基本环境结合物联网技术环境构成的复杂多层次要素集合,具备自组织优化与生态协调发展的特性。具体而言,它包括以下3个特征。

(1)自组织性。经济贸易和社会文化交流活动的深入,带动了中国—东盟多区域物流在资金、技术、信息和政策等方面的共同发展,各个区域物流子系统在打破自身封闭界限的同时,通过物联网互联互通的本质特征实现了区域间的交流与互动,使得多区域物流在长期发展演化的过程自组织形成统一的区域物流生态技术环境,并促进了多区域物流资源的优化配置。

(2)立体性。在整个生态技术环境当中,由基础物流技术、新兴物联网技术、生态环保技术相互交叉构成了主体技术环境;由政策体制、标准规范、多区域协同机制等相互交叉构成了辅助支撑环境。两类环境互相融合,构成立体化的中国—东盟物流物联网生态技术环境。

(3)生态协同性。区域物流的发展要与生态自然相适应,生态技术环境更强调了“生态”的概念,以可持续发展为基本理念,技术为物流业务服务的同时,降低物流行业对环境的污染,确保生态得到有效保护。

打造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版,助推“一带一路”建设,需要从物流物联网编码识别规范、异构资源接入与集成、智能技术服务管理等方面的统一协同来丰富中国—东盟物流物联网生态技术环境内涵,以缓解多区域物流合作与竞争中面临的物流发展水平不均衡、发展机制不协调和物流生态技术环境不统一等压力。

2 中国—东盟物流物联网生态技术模型

从种类繁多的技术手段、物流行业应用中抽取典型的几类要素,通过分析其相互作用的机理,采取适当的切入点使其融合起来,构成中国—东盟物流物联网生态技术模型,并由此形成可行的技术路线,逐步攻破关键节点,掌握实现关键要素,使抽象的模型演变为具体的生态技术环境,为中国—东盟物流行业服务。

2.1 生态技术模型构建

中国—东盟物流物联网生态模型要体现多要素立体式交叉的特点。在支撑环境方面,以区域物流物联网技术标准、跨区域物流协同机制和区域物流大数据基础为3个要素。其中,区域物流大数据基础作为技术底层环境存在,为模型的各类中、高层提供数据支撑;区域物流物联网技术标准贯穿整个模型的技术部分,是实现区域协同、资源共享的基础;跨区域物流协同机制作为政府和企业可以遵循的某种方式,协调各方,在物流运作中起到“1+1>2”的作用。中国—东盟物流物联网生态技术模型如图1所示。

在支撑环境的围绕下是模型的主体——物流物联网生态技术,分为3个层次。第一层是行业基础技术,包括物流基础技术和物联网基础技术。其中,物流基础技术即包装、运输、存储、装卸、配送各环节所采用的传统技术和新兴技术;物联网基础技术即传感器、传感网、射频识别、卫星导航等技术。两类基础技术的碰撞融合即形成物流物联网的特定行业技术。第二层是中间件技术,能够实现异构的硬件、软件系统之间的互联互通,是跨区域资源共享的关键技术。第三层是物流综合联动层面的物联网应用技术,在第二层中间件实现异构资源对接的基础上,实现物流作业一体化、跨区域多式联运、中国—东盟保税物流、第三第四方物流、低碳物流及物流的多业联动发展。

2.2 技术路线

中国—东盟物流物联网服务发展技术路线不仅为中国—东盟区域物流的转型发展提供依据,更要为物联网技术在物流行业的深度应用指明方向。物流物联网新业态在中国—东盟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显著,实现了传统物流服务业的转型升级,打造新型生态技术环境时必须考虑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与技术发展不均等的差异性,通过物联网的互联互通特性实现资源真正意义上的流转。中国—东盟物流物联网服务发展技术路线如图2所示。

基础理论的研究始终要走在前列,由各地科研院所承担各项与中国—东盟物流经济发展、物流物联网技术优化与升级、区域物流体制机制与政策协同等相关的基础理论研究,不仅从技术层面为物流、物联网的相关企业提供支持,还要从决策咨询、决策参考的角度为政府等相关管理部门提供政策支持。在基础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由相关的区域标准委员会制定物流物联网标准体系。技术理论与标准体系的共同作用,能够推动物流物联网的硬件研发与部署,这是整个生态技术环境的底层基础。物流物联网解决方案的设计有赖于第四方物流物联网集成服务商,在设计的过程中融入低碳环保的理念与技术,并根据解决方案开发相应的物流物联网平台或系统,这是实现区域异构资源共享的最直接环节。在此基础上进行的物流供应链及各环节的技术应用,能够实现中国—东盟物流的一体化发展。

2.3 生态技术环境关键要素

中国—东盟物流物联网生态技术环境具备几个关键要素。第一个关键要素是标准体系与编码规范,在物流物联网的应用已经初具规模之时,相关的标准与规范依然缺失,导致硬件产品参差不齐,软件数据结构混乱,给区域互联互通的实现造成极大障碍。鉴于传统的物流标准已经形成了一定的体系,重点要建立物联网的基础标准,以及物联网与物流相结合而产生的行业应用标准,尤其是物流物联网信息编码规范,包括数据采集、存储、传输和应用的各个方面,通过统一的编码方式确定典型的物流信息数据结构,从而规范大规模数据采集终端的原始数据编码,提高数据传输处理的效率,规范越来越多的物流物联网应用平台和系统的数据结构,从根本上解决影响区域物流互联互通的异构数据问题。

区域异构资源集成应用是物流物联网生态技术环境的第二个关键要素,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使物流各类底层数据汇总与共享成为可能,标准体系与编码规范实现跨区域资源集成的准确对接,在应用层面还需要将已有的各类物流行业应用系统、服务平台进行互联互通,构成中国—东盟区域物流资源集成网络。该网络的节点就是各级各类物流平台,平台下的资源都可以广泛共享与应用,新建成的平台也可以直接加入区域物流资源集成网络,其下的数据、资源等得到更多应用,同时使资源集成度日益提升。

第三个关键要素是物流物联网智能技术服务管理,包括中国—东盟物流物联网服务网点建设、智能技术服务创新、物流综合服务模式管理等多个方面,以合理的管理手段实现高效的技术服务。以区域物流枢纽为核心建设区域物流物联网服务网点,构成与原有物流基础设施相叠加的物联网服务网络,使物联网数据服务从虚拟的线上延伸到线下。物流物联网服务网点与物联网服务商共同实现智能技术服务的创新,将传统的物联网数据服务、位置服务不断优化升级,使其更加精准,服务领域更加广泛。物流综合服务模式管理则立足于具体的区域物流领域应用,如多式联运、保税物流等,需要有配套的综合服务模式提供一站式的服务与管理。此外,在物流物联网供应链的上下游企业之间、区域物流物联网联盟之间也需要相互协同的管理机制。

3 中国—东盟物流物联网生态技术环境构建路径选择

3.1 加强顶层设计与战略布局

中国—东盟物流物联网生态技术环境需要多区域上至政府下至企业共同努力,协同配合。其中,政策环境的建设必不可少。搭建中国—东盟物流物联网政策服务平台,在项目、资金、技术等方面制定相关政策,对特殊地区、特色企业进行重点扶持。改进物流行业多头管理的体制,一个单一领域一个管理部门,跨领域有主体管理部门与协同管理部门,形成纵向一致、横向连接的物流管理体制。完善区域资源共享机制、业务协同机制、人才培养机制等,进一步发挥市场机制对物流资源的配置和调节作用。制定一系列的物流物联网地区发展规划,从基础设施建设、城乡物流发展、物流多业联动、物联网技术环境构建等方面进行统一戰略布局,有计划、分步骤地实现既定目标。

3.2 建设中国—东盟物流生态技术网络

以中国—东盟物流物联网生态技术模型为依据,建设区域物流生态技术网络,首先是以生态技术为理念的标准体系建设,包括物流工具与作业标准化、物流信息编码与传输规范化,以及在应用层面的诸多体系,如产品的物流追踪流程规范、可视化智能管理规范、物流配送中心建设规范、智慧物流供应链体系等。其次是建立基于中间件技术的大数据生态技术平台,通过该平台实现异构数据转换、异构系统与终端融合,使区域物流大数据网络联动联营,从而快速汇集现有的物流数据信息,提高有效信息的利用率。再次要建立均等化技术服务体系,通过互联网使物流物联网服务能够延伸到更广阔的区域,配合线下服务网点建设,构成均等化技术服务网络,逐步加快对不发达地区的扶持力度。

3.3 加强物流物联网多区域联动发展

建立保税物流园区与工业园区联动体系,发挥园区集聚辐射带动的作用,与华南经济圈、西南经济圈和东盟经济圈的工业园区建立多区域联动发展,从而增强区域综合吸引力和竞争力,带动大西南和中南腹地的经济发展,深化中国—东盟区域经济合作。发展海陆联动驱动保税物流,完善陆运通道,包括在保税物流园区至西南经济圈、东盟经济圈和华南经济圈和沿海保税区至内陆城市之间继续新建和完善高速公路和快速铁路;完善海运通道,包括加快建设深水航道、大型专业化泊位、通用和专用码头;推进海上客运和空中运输的建设,加强通关检验基础设施,包括验货场和口岸联检大楼的建设。加快建设第三方物流服务网络,重点加强物流企业间的联系,建设和完善第三方物流服务网络和供应链。加快发展区域物流供应链服务,在制造业物流、商贸物流、旅游物流、物流金融等方面加强联动,尽可能地发挥各种物流要素的作用,对物流要素进行优化组合和配置,提高供应链中各个要素的竞争力。

3.4 发展农村生态物流,缩小地区差异

利用“互联网+”战略带来的发展机遇,促进农产品与物流电子商务一体化发展。建设农村物流基础设施,完善城乡物流双向流通的体系建设,加强对农村物流体系的监管。通过建立一站式冷链物流体系和生鲜直采体系,解决鲜活农产品的物流问题,减少物流环节的消耗和农产品损耗。创新整合城乡物流运营模式,加快构筑现代农产品物流体系,依托物联网技术的支撑,有针对性地整合物流资源,简化流通渠道,实现农产品生产与物流配套协同发展。加强城乡链接点及农村关键地区的信息化传输设施基础建设,农产品加快接入物流识别技术,实现产品的有效追溯与跟踪。创新城市物流与农村物流对接模式,实现物流交通、信息化、生产与物流环节等方面的对接。鼓励发展生鲜农产品“网订店取”业务,引导电商企业和社区便利店等传统商贸企业合作,提升生鲜农产品网上銷售的客户体验度和服务水平。

4 结语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版与“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实施促进了物流行业的飞速发展,对高效物流的需求日益迫切,与物联网、互联网等新兴技术相结合打造物流物联网生态技术环境成为必然。区域物流物联网生态技术环境具备自组织性、立体性和生态协同性等特征,由物流物联网技术标准、跨区域物流协同机制、物流大数据环境构成基础环境,物流基础技术、物联网基础技术与中间件异构资源共享技术作为主体技术环境,实现保税物流、低碳物流、多式联运、多业联动等上层应用。抓住标准体系、异构资源集成应用、智能技术服务管理等关键要素,根据技术路线做好路径选择,在顶层设计和战略规划、生态技术网络建设、区域联动发展和农村物流体系建设等方面下工夫,以物流物联网服务的提升推动中国—东盟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参 考 文 献

[1]赵国丽.中国与东盟国际物流便利化问题研究[D].南宁:广西大学,2014.

[2]吴砚峰.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物流急需标准化[J].中国商贸,2012(6):152-153.

[3]张琨,刘春梅,彭景.打造物联网时代的智慧物流[J].移动通信,2014(16):77-81.

[4]罗人述.智慧物流信息平台的构建[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4(1):80-81.

[5]童婧.我国智慧物流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5(9):50-51,75.

[6]李立民,左爱玲.中国—东盟物流便利化研究综述[J].现代商贸工业,2016(14):26-27.

[责任编辑:钟声贤]

大学生态文学环境教育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水利工程从古代开始就是防御洪灾和旱灾的重要手段,能促进农业生产健康发展。随着经济快速发展,水利工程建设数量的增多,周期的增加,会对工程周围环境产生一定影响。如何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保护生态环境,成为一个重要课题。

【关键词】水利工程;生态工程;环境问题;对策

1生态水利工程的内涵

生态水利工程是指在新建水利工程在传统概念工程建设的基础上同时具有河流生态系统的修复任务,以及对于已建成的水利工程所影响的河流生态系统进行生态修复任务。生态水利工程要坚持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的规划理念,平衡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以系统保护、宏观管控、综合治理的方式进行生态水利工程建设,保护水资源的安全,促进河流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2基本原则

2.1安全性与经济性原则

生态水利工程建设的安全性和经济性是建设原则中的首要原则。首先,在进行生态水利工程建设施工方案的制定过程中,要做好对当地生态环境的时间考察,并对当地的地形、地貌以及当地气候、河流形态等因素进行系统记录和科学地分析。其次将水力工程力学和水文学的相关规律有效结合,保证水利工程能够承受住洪水、干旱等自然因素的影响。最后,在生态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要按照最小风险、最大利益的原则,将多种设计方案进行必须比选,降低生态水利工程的风险。

2.2生态恢复原则

对于生态环境修复功能,首先应该将重点放在生态景观大尺度。其次生态系统的修复不仅包括水域范围内的河流生态体系,还要考虑周边的陆地生态环境;不仅要考虑到河流水域自身生物多样性的恢复,还要包括外来物种的多样性的恢复。同时生态水利工程的建设要对当地的水文条件和生态环境进行实地考察,全面掌握河流形态和生态环境的多样性,运用新的工程建设理念,为生态多样性提供实行的可能,提升生态系统的自我恢复功能。

2.3整体性原则

河流的生态系统具有整体性,会因为降水量变化和气候变化等因素而发生变化,因此在进行河流水域生态系统的修复管理过程中,要以长期大景观尺度作为生态环境自我恢复的基础,拒绝使用短期小尺度范围作为生态环境自我修复的基础,而大景观尺度作为生态系统自我修复的基础具有修复效率高、成功率高达的优势。因此生态系统的恢复不仅针对在河道的水文系统修复,而且要对河流水域生态系统进行整体性的综合修复。

3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3.1影响生物的多样性

生物是在一个空间内生存的特种,生物多样性是在一定空间和时间内的所有生物组成的生态体系,是区域内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水利工程在建设过程中会对区域内生物多样性产生影响,使陆地上或水生生物的正常生存受到影响。水利工程建设,由于人为原因,导致区域内生物种类的减少。影响最明显的是水生生物。在水源上建设工程,随着水源水位的升高,水生生物的产卵及生长的原有环境被破坏,如鱼的迁徙路线被阻断,栖息环境发生变化,导致种类减少。水利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对陆地生物的破坏是直接性和永久性的,同时会导致区域内土壤发生盐化等,造成陆地生物种类的减少。

3.2影响区域气候

水利工程在施工过程中会对区域内的温度、空气湿度、风向等产生影响。水利工程在建设过程中会导致区域内积水增加,积水在阳光照射下会蒸发,最后形成降雨。水利工程在建设过程中或建设后会改变区域内降水的强度和范围。水利工程改变了水面与空气接触的方式,对区域内温度产生了影响,使工程周边温度会有小幅度的升高。

3.3影响水温系统

水利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和建设后,对区域内的水文形势有影响,对水流的速度、河流的温度、水域的深度等都会产生不同影响。如果河道岸边岩石的透水能力强,则会导致渗漏现象。水库在建成后,注入水和流出水会有一定的温差,水库内长时间停留的水会发生温度升高的现象。水利工程在建设过程中使水位升高,水库内水流速度变慢,不利于水中污染物扩散。

3.4影响区域生态系统平衡

水利工程数量的增加,对区域生态系统的平衡影响越来越大。水利工程有利于农业生产,但是对环境的破坏是不容忽视的。水利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占地面积大,导致大量的森林、草地等被占用,直接影响区域内的降水、气候、土壤等。水利工程建设在生态环境相对脆弱的区域,会导致区域内部分生物无法生存而面临灭种,严重破坏了区域内生态系统的平衡。

4水利工程建设中保护生态环境的具体措施

4.1树立生态环保意识

要从思想上重视生态环境,不断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规范施工行为,加强保护生态环境的力度。在选择水利修建地址时,应该秉持科学谨慎的态度,全方位多角度地进行考察,既要注重经济利益也要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防止对生态环境的永久伤害。

4.2合理规划水利工程

在水利工程修建之前,施工单位应该对地理环境、气候条件进行严格调查,然后再进行施工方案设计,通过专业的研讨会,将各方的意见进行整合和研究。将工程的经济利益以及生态利益很好地结合起来,减少和防止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4.3严格审查水利工程项目

水利工程的建设中,相关部门要严格地按照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进行项目的审查。对于可能会影响当地名胜古迹及历史文物的建设施工项目,要进行及时地审查、评估进而整改。并且要对施工企业的综合能力进行认真细致地评估,以保证工程的质量和进度。

4.4加强对水利工程的管理

在水利工程修建结束之后,施工单位还要派遣工作人员维护当地的生态环境,特别是生态环境的治理、恢复工作。应该及时地构建完善的生态赔偿制度,将水利工程中的部分资金用于施工场地的生态修复及管理,改善施工所在地的生态环境。

4.5实施科学的施工现场管理

在水利工程的实际施工阶段,要实施严格的、科学的现场管理措施。此时,管理人员应重点控制施工现场的水污染、噪音污染以及固体废弃物污染范围,使用针对性的、有效的防治方法。例如,在控制水利工程施工中的噪音污染时,可以通过在施工现场设置消音墙的方式,最大程度的降低施工噪声对周边居民的影响。同时,还可以科学规划施工中大型设备运行、材料运输等环节的时间,并严格落实这一规划,避免噪音影响周边居民的日常生活与休息。

4.6合理应用与处理施工材料

通过合理应用与处理施工材料,能够提升材料的利用率,并降低固体废弃的产生数量。同时,相关人员应在水利工程的施工现场规划出固定的材料保管处以及固体废弃物放置处,并及时的将固体废弃物运输到制定地点处理,避免其对相应地区水体质量的影响,防止固体废弃物堵塞河流。

结束语

总而言之,水利工程的修建会给当地的民众带来好处,但如果是没进行严格的管理也会破坏当地的生態环境和长远发展。相关人员要树立良好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注重水利工程的合理规划,增强对水利工程的管理和维护。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有效避免或降低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促使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共同提高。

参考文献:

[1]贾高云.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8,47(10):6-7.

[2]赵全成.生态水利工程设计若干问题探讨[J].河南科技,2018(02):109-110.

[3]纪中庭.关于现代水利工程中的生态问题探讨[J].水土保持应用技术,2016(01):22-23.

[4]尚淑丽,顾正华,曹晓萌.水利工程生态环境效应研究综述[J].水利水电科技进展,2014,34(01):14-19+48.

[5]董哲仁.试论生态水利工程的基本设计原则[J].水利学报,2004(10):1-6.

(作者单位:1.莒县行政审批服务局;2.莒县水利局)

大学生态文学环境教育论文范文第6篇

摘 要: 本文从翻译生态环境的角度出发,通过研究两个《诗经》英译的外部和内部环境,认为在客观的翻译生态环境特别是经济环境下,翻译参与者只能遵循并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来推动翻译的发展。

关键词: 《诗经》 翻译生态环境 英译本对比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它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更是中国文学光辉的起点,所以历来备受国人的关注。然而《诗经》的对外翻译却远远没有受到国人的重视这是什么原因呢?本文试图从翻译生态环境的角度来研究《诗经》英译中的困惑和困难,从而为将来更好地翻译和传播《诗经》文化开道护航。

一、翻译的生态环境

胡庚申教授将翻译定义为“译者适应生态环境的选择活动”。这种生态环境就是翻译生态环境。翻译生态环境是指影响翻译主体生存和发展的一切外界条件的总和。这里的主体是指参与翻译活动的一切生命体,包括原文作者、译者、读者、翻译发起人、赞助人、出版商、营销商、编辑等。而外界环境是指与翻译活动有关的自然经济环境、语言文化环境、社会政治环境等。也就是说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在哲学上称为主体客体化和客体主体化的过程。其实主体就是内部环境,客体就是外部环境。而翻译就是这两者相互作用的结果,也是人类认识自然和社会发展的产物。这在翻译生态学的角度上被认为是生态和环境两个方面。

方梦之认为,从社会学角度看,翻译活动是由诸多行动者在特定的环境下共同参与、彼此结合起来共同完成。在翻译的过程中,这些不同生命体就会形成一个翻译生态场。在这个场中,原文作者、译者、读者、翻译发起人、赞助人、出版商、营销商、编辑、译文审查者、译评人、版权人等是在相互协商相互作用下为了完成翻译作品而维护这种关系。他们是这个场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各有各的作用和任务。缺乏任何一个因素,翻译就有可能被重写,甚至翻译活动将无法进行下去。

同时,翻译生态也是和谐共生、平衡发展的。尽管在有些情况下有可能出现矛盾和挫折,但是他们都必须遵守翻译选择适应的规则,或许每个参与者都有选择的机会,选择不一样,结果也会不同。有的适应了其他参与者的期望和翻译的外部环境的客观要求,那么这些作品当然就会在社会上留存和传播下去。反之,结果可能会大不一样。比如,有些热血青年可能会因为个人的爱好而一厢情愿地翻译,没有其他参与者的认可,这样的翻译就没有结果。这是因为翻译要获得成功,既要提升个人对翻译环境的适应能力,又需要与生态场中各参与者和谐相处,得到他们的接受和赏识。当然,也有些翻译者可能本身翻译得并不怎么样,但是,正因为他与别的参与主体搞好了关系,所以他们的作品还会在这个社会上传播。

“A country does not have permanent friends, only permanent interests.”(没有永远的朋友,仅有永远的利益。) 十九世纪英国首相帕麦斯顿的这句话是英国外交的立国之本。对于一个国家是这样,翻译在其发生和发展的过程中难道不是这样吗?这就是生存的法则。

二、翻译生态环境对《诗经》翻译的影响

既然翻译要受到生态环境的制约,而且与翻译生态关系内部和外部的相互关系有关,那么,是什么利益怎样影响《诗经》的翻译呢?为了方便分析,我选取了西方的理雅各和中国的许渊冲翻译《诗经》的两个英译本,下面就对此做简单的分析。

根据马斯洛的人格需求层次,人的需求有五个方面,既然有需求,那么就会在满足需求的过程中出现矛盾。又是什么因素决定谁最终得到满足呢?我们可以看到任何人要实现某种需求必然要满足他的生理需求。因为只有满足身体的正常运行的情况下,才会有其他的需求。否则,其他的需求就无从谈起。而要实现下一个阶段的满足,必须有足够的经济基础作为保障,这就是为什么“没有永远的朋友,仅有永远的利益”。

1.自然经济环境的对比

理雅各翻译《诗经》的时代是中国经济落后、民不聊生的年代,这就决定了中国人主要的需求是物质需要,相对西方国家来说,他们的需求可能就不是如此。正因为这样的原因,所以当时只有西方人有这样的需求。尽管也有一些中国的仁人志士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但是由于经济的落后,社会混乱,他们只是希望能够通过“西学东渐”的方式来引进救国救民的真理。甚至有人太过激进,而全盘否定中国的经典。

而许渊冲翻译的年代就大不一样了。经过了几十年的发展,加上改革开放的春风,中国正是一派繁荣昌盛的景象。人们在经济上富裕了,也慢慢地回过头来开始研究自己的经典作品了。从马斯洛的需求层次来看,我们的民族文化意识开始觉醒,在满足了温饱之后,就有许多人开始繁荣传播我们民族的文化。许渊冲先生就是这样的典范。

2.语言社会环境对比

理雅各翻译《诗经》时,中国还使用古文。这是不利于普通的人民掌握的语言。而许渊冲翻译《诗经》的时候,白话文已经发展成熟,在借鉴了西方语言的同时,有了新的发展。这也是许渊冲先生敢于提出“美化之艺术,创优似竞赛”的最好例证。中国人敢于拿自己的语言来和西方的英语来做竞争。这就说明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那就是中国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民族自尊心自信心不断增强,语言文化环境也更加有利于翻译的进行。

3.社会政治环境对比

理雅各翻译《诗经》的社会是中国社会混乱而各种政治派别互相斗争的时期,可是西方国家却处于发展扩张时期。他们在几百年的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积累了相当的资本和财富,所以他们满足了基本的需要,他们需要侵略别国来实现自己在经济和政治上的安全。基于这样的目的,所以他们想通过了解中国的文化以期找到突破中国人的思想。正因为中国相对于他们在经济上的弱势,政治上也就处于弱势。因为当时中国连人民的基本需求满足不了,更不用说是其他的需求了。许渊冲翻译的中国是在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进行大力地现代化建设。所以中国也实现了温饱向小康的飞跃,当然在思想和文化上的需求会更多,特别是对中国的一些经典作品有了更多的思考和探索。

尽管翻译的外部环境对翻译来说相当重要,但是如果要实现翻译的高级发展来满足人类的高级需求,必须依靠人自己来追求。其实,每个民族在翻译别的民族的东西的时候,也是有需求的。如果这种作品能够指导自己的民族实现某种需求,那么这种作品绝对会受到欢迎和广泛的传播。所谓翻译的最高境界,就是在作品翻译中实现自我实现,而不是一种语言上的转换和传播。

三、《诗经》翻译的内部环境

1.译者不同

理雅各(James Leggle,1814—1897)是英国汉学家,1871年在伦敦出版了他的《诗经》英译本,在《诗经》 的英译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1843年,理雅各来香港时带来马六甲的几个基督教徒,算是香港的全部信众。到1870年,经他受洗总人数达272人,先后建起了四座教堂。但在各差会在香港的核心人物中,理雅各的传教成绩不算最突出。他不是固执守旧的传教士所能接受的那种传教士,因为他与华人平起平坐,甚至走上世俗化与中西宗教融合的道路。他更不是英政府所期待的那种传教士,因为他出于对中国的良知,反对鸦片贸易,抗议英政府介入镇压太平天国,不许英政府武力介入教案。在这样的心态之下,理雅各倾心研究中国文化,热心在华事业。理雅各十分努力在中国传教,写出了18种汉文新教布教书籍。

许渊冲是随着新中国的发展而成长起来的一代人,所以他在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中感觉到了中国的力量和希望。

2.读者不同

理雅各翻译的作品是给外国人,特别是当时想通过武力来征服中国的政客们看的,或许也有民间爱好者会读,但这部作品主要是给那些侵略者看的。许渊冲的译本是在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在思想开始解放的同时,一种民族意识的觉醒之后,相关的组织希望资助一些有名的文人来翻译传播中国的经典名作。通过这样的努力,国人希望能够扩大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同时也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给中国的知识分子和劳动人民以信心,并团结客居他乡的中国人来建设我们的国家。

四、结语

通过比较,我们得出这样的结论:翻译主体是翻译活动中比较活跃的因素,但是主体所处的翻译生态环境,包括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都将决定翻译活动的进行,特别是自然经济环境是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对于个人来说是如此,对于一个国家来说也是如此。《诗经》的这两个英译本的翻译受到翻译生态环境的制约,在翻译发展的过程中,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外界环境的制约,特别是经济、社会和政治的限制,但翻译在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就会依靠人的自身。而在人类还没有解放自己之前,翻译还要受内部环境的制约。也就是说,翻译的发展是客观的,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类思想的进步而不断发展的,我们应该在这个方面好好努力。目前虽然外部环境不是太发达,但是支持翻译发展的主要不是被翻译国的和翻译国的经济及其他环境决定。当然在翻译的国家来说还要受内部环境的制约,也就是人与人的关系,具体地说就是翻译参与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利益分配。

参考文献:

[1]胡庚申.翻译适应选择论[C].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

[2]李砚霞.译者在“翻译生态环境”中的适应和选择——以《诗经》英译者为例[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2011,Vol.25,(1),77-80.

[3]李玉良,王宏印.《诗经》英译研究的历史、现状与反思[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4),36-39.

[4]方梦之.论翻译生态环境[J].上海翻译,2011,(1),1-5.

上一篇:数字插画艺术网络传播论文范文下一篇:投资风险退出机制研究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