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作文创新范文

2023-10-04

中学作文创新范文第1篇

1.1 能促进当前的中学作文教学改革

长期以来, 我们的作文教学重写作知识的传授, 轻写作能力的培养, 学生把写作看成是一种任务去完成, 没有乐趣可言, 多数学生处于烦作文、怕作文的困境中, 功利主义倾向严重, 唯考试至上, 以致学生养成了抄作文、编作文、背作文的不良习惯。

1.2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原来我们的作文课堂, 无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不敢说真话, 学生在作文中使用的都是官腔学生调, 而真正鲜活的“第二套语言”, 被教师无情地扼杀掉了。在写作教学中, 我们要冲破封闭、僵化的写作教学模式, 沟通课堂内外, 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 增加学生写作实践机会, 为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创设自由的环境, 为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和审美情趣, 发展个性特长, 形成健康的人格提供正确的导引和有效的帮助。作文创新使学生们有了创新意识, 有了创新的欲望, 一种新见解, 一种大胆的尝试虽然起初不完善, 然而这正是智慧的萌芽, 创新的开始。如果视而不见, 甚至扼杀之, 它就会被淹没, 被葬送。

1.3 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思维品质

我们知道作文是一种思维活动, 用语言文字表达出来的文章只是思维活动的外在表现形式。由此看来, 作文教学必须与思维的培养和训练相结合。长期以来, 我们在作文教学中只重视培养学生的求同思维, 使学生掌握了写作的基本方法, 却禁锢了学生的思维, 影响了创新思维的发展, 导致学生作文千篇一律或大同小异, 写不出新意。

1.4 能整体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作文是学生语文素养和能力的最集中反映。通过创新作文能力的培养, 学生的各项能力都得以全面提高。比如发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关注社会发展, 了解社会热点, 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 能够运用已经掌握的理论知识认真地分析它, 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能够熟练地写作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 各种应用文和文学创作。做到语句流畅, 叙述清楚明了, 描写生动形象, 议论严密透彻。用词新颖别致, 清新优美, 有创造性。

2 培养中学生作文创新能力的实践

2.1 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作文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最佳环境, 教师要真正尊重学生, 努力营造一个鼓励创新、自由民主、宽松的课堂气氛, 学生才能有充分思考表达见解的机会, 才能尽情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权威抑制创造, 创造性教学需要民主。如果学生处处看教师的脸色行事, 惟教师的观点是从, 其思维必然狭隘僵化, 乃至枯竭。民主平等首先表现为人格的平等。

2.2 培养学生写作兴趣, 优化学生创新品格

兴趣是人们对某种事物或活动产生快感和兴致的激发剂和推动器。许多学生提到作文就头痛、就害怕, 这种恐惧心理, 极不利于学生作文, 其中的关键还是在没有兴趣上。教师若善于营造一个民主宽松、愉快生动的写作氛围, 不任意否定或扼杀学生某些个性化的思想, 让学生用其自由个性化的文字抒写自己熟悉的生活, 谈论自己感兴趣的话题, 抒发自己内心的感受, 坦率地表达出对自我、对社会、对人生的认识和感悟, 大胆张扬个性, 放手让学生写作, 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提笔写作, 大部分同学都有话可说, 且语言流畅, 这时就会出现大批优秀的习作。这不仅是对其劳动成果的一种极大的肯定, 而且能激发出更大的创新写作兴趣。

2.3 走入生活, 激发学生写作情感

生活化的作文常常伴随着学生的成长发展, 所以我们教师要加强对学生自我疏导、自我解剖、自我升华的指导, 让他们在生活创作中不断反思自己, 审视生活, 从而广化深化自己的生命活动, 提升自己精神世界的真善美, 达到超越自我、超越生活的目标。教师要随学生一起下到生活底层, 挖掘生活的内涵, 培养独到的感受。要学会“品味”生活, 当“生活”积累到一定程度就要进行“消化”创作, 由表及里, 去伪存真, 用深入浅出、诙谐生动的语言表现出自己健康的心灵, 独立的人格和鲜明的思想意志情感, 而教师这时更重要的是创设轻松环境, 鼓励、激发学生的表述欲望, 以求“一发不可收”的境界。只要教师观念得法, 引导得法, 一定能使学生从普通的生活中浸润出人生的哲理。生活是创新的原材料, 又是一座火山, 是创新的巨大能源。

2.4 鼓励质疑, 求异思考

一是创设质疑的氛围。在作文教学中, 大胆引导学生用批判思维去质疑, 是培养学生作文创新能力的重要因素, 只有具有质疑精神, 才能出现独立思考, 才能有新的发现。作为教师要多多鼓励学生敢想、敢试、敢闯, 在作文中说真话, 说新话, 敢于坚持自己的独到见解。二是教给质疑方法, 让学生有“疑”可质。质疑是创新的开始, 但并不是学生处处都会质疑, 需要老师培养。首先教师要善问才能为学生做好示范。教师可以针对知识的事点。难点提问, 可以针对学生理解模糊或错误的地方提问, 还可以针对学生思维达不到的问题的深层次处提问, 良好的示范作用对学生质疑能力的提高是大有益处的。其次教师要善于引导, 提高学生质疑的质量。有时学生质疑的涉及面广, 杂乱无章, 这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讨论哪些问题提得好, 哪些脱离了实际, 只要引导得法, 学生会逐渐学会质疑。

2.5 发展学生的想象思维

一是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发散性思维是指从已知信息中产生大量的、变化的、独特的新信息的思维方式。在作文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思维, 就是要追求立意的多元性、观点的非一致性和角度的广泛性。二是提高想象的训练力度。让学生在互不相关的两个事物中插入某一事物, 把它们有机联系起来, 进而想象故事并作文。只有加大各类想象训练的力度, 才能锻炼学生写出新颖、巧妙、独特的文章。

2.6 改变观念, 重赏评价

传统作文评价是以教师评价为主, 以分定终身。创新作文教学强调评价要有赏识性、激励性、要着眼于学生的成长与发展, 对学生学习过程和结果给予更多的肯定、赞赏、表扬和鼓励, 更多地看到他们身上的长处和优点, 创造出一种善意的、和谐的环境, 使学生产生热情向上的信心, 从内心产生学习愉快的情感体验。作文的赏识性评价是创新作文的有效保证。作文评讲包括两个过程, 即评改与讲评。可以书面批也可以面批。在批改作文时, 不妨站在学生角度理解学生作文的心理, 从学生的需求出发, 不要“吝尚”分数, 多给一些高分、多一些赏识、多一些鼓励、让批改作文成为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改变以往用“一个标准”去套学生的作法。让作文基础好的学生在老师的赏识性评语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让差的学生获得一份自信。实践证明, 作文评语中的一句鼓励甚至可以让一些失意的学生看到生活的希望。

摘要:在当前的作文教学上要做到从思想上重视, 宏观上强化, 微观上协调, 充分发挥作文教学固有的整体效应, 落实创新作文教学原则。本文试就作文教学中如何培养与加强学生创新能力问题进行探讨。

参考文献

[1] 朱小红.浅析作文创新[J].语文教学与研究, 2008 (35) .

中学作文创新范文第2篇

1 激发学生写作的热情

作文的根本出发点是人, 应该从人本出发, 而不是从文本出发。所谓作文教学从人本出发, 就是在作文教学中既重视作文写作主体的作用, 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 提高他们写作的积极性, 又注意培养他们的写作素质和能力, 包括观察、记忆、认识、思维、想象、意志、情感等各个方面。这每一个方面, 都涵盖有丰富的内容。作文教学从人本出发, 还有另一个含义, 这就是中学作文教学的目标、要求、方法、写作实践都要结合中学生的年龄、生活、思维、心理、能力的实际, 使他们面对作文写作感到有话可说有文可写。因此, 从学生实际出发, 我们应该设法让学生去写想写的事、去说乐意说的话, 注意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与创造欲望。

2 培养学生观察思维能力

罗丹说:“对于生活, 不是缺少美, 而是缺少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只有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意识, 才能让学生感知生活中的真、善、美, 从而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培养学生对生命、自然、生活、社会的亲和力, 感知生命价值追求的美。

2.1 让学生学会发现美

“一花一世界, 一鸟一天堂”, 我们要从身边琐碎的生活小事中引导学生去发现美, 感知美。从花的香、草的绿中体味自然从阳光的明媚感受到生活的快乐, 从绚丽多彩中感受到生命的丰富。

2.2 让学生有思考意识

苏霍姆林斯基说“美是一种心灵的体操——它使我的精神正直, 心地纯洁, 情感和信念端正。”要让学生在生命价值追求中体会到美, 思考到美, 养成良好道德思维习惯。启迪他们对生命价值观深入认识, 对生活意义崇高理解。由“羡长江之无穷, 哀吾生之须臾”感受到生命短暂, 从而领悟到“及时当勉励, 岁月不待人”。让学生学会因事悟理、由情至理, 上升到对生命意义感悟, 对生活哲理思考, 提升人文精神的深刻思考, 从而探究生活的真谛。

3 锻炼学生积累的能力

3.1 教会学生懂得积累

世界是如此丰富多彩, 人生总是绚丽缤纷。要教给学生积累的方式方法, 使他们学会从自然界中撷取鲜花, 在生活中积累智慧, 在生命中品味价值。

(1) 从书本上积累写作素材。

书本上的知识是前人智慧的结晶, 古今中外, 书中的人、事、理应该成为中学生学习的根本, 其中优秀人物理应成为他们学习的楷模和榜样, 名言警句成为他们学习的动力和人生的座右铭。从而提升自己思想境界和人生价值观。从中外名人事例、名言警句中汲取学习的素材, 积累写作的题材。

(2) 从日常生活中汲取写作素材。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就如源泉, 文章就如溪水, 源泉丰盈而不枯竭, 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可见, 多深入生活是开拓学生写作天地的有效途径。在现实生活中, 父母之爱, 师生同学之情, 结伴郊游之趣, 离愁别恨之痛, 偶然过失之悔, 社会罪恶之愤都会涌于心头, 自然产生一种强烈的表达欲望。只有深入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中, 学生的情感才会激发, 学生才能抒自然之情, 写自在之趣。只有生活丰富, 阅历丰富, 感触颇深, 理解颇深, 思路才能开阔, 联想才能丰富, 也才能写出好的文章。

3.2 积极倡导自主作文, 课内与课外相结合

农村中学生的作文训练, 要摒弃传统作文训练方式。要以课外自主练笔为主, 把课外练笔视为写作训练的主阵地, 学期初提出目标和写作总量, 如训练的主要文体、篇数与总字数等;中间每两周收看和及时交流一次;期终进行总结和评价奖励。学生可以记身边的所见所闻, 可以描写自然界的各种事物, 可以评论国家大事、社会热点, 也可以抒写内心的喜怒哀乐。总之, 学生写的是他们想写的, 展现的是他们真实的心灵, 老师在这里可以和他们展开更多的、更自由的对话和情感沟通, 学生写作上的乐趣便能在这里获得。

4 培养学生创新的能力

写作重在坚持, 贵在创新。要想有所创新就必须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要敢于在旧题材中挖新意, 旧内容中挖新意, 旧故事中挖新意。这样才能达到立异标新的效果。

4.1 立意要创新

就是要有独到的见解和认识, 对材料进行多角度的分析, 推陈出新。作文中要有求异思维, 可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去思考, 审题立意突破常规思维的束缚。见人之所未见, 发人之所未发。古人为文, 强调“意在笔先”, 黄宗羲说“每一刻, 必有庸人思路共集之处缠绕笔端, 剥去一层, 方有至理可言”。“剥去一层”, 确立新角度, 新观点, 新认识, 新理念, 让平中见奇, 常中出新。

4.2 构思要创新

构思是文章总体设计。它能全面检测写作者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技能。这就有必要在平常写作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发散思维训练, 以多种多样的文学形式, 来调动学生创新思维, 让学生选择适应自己特点的文学形式来充分构思写作。

4.3 材料要创新

主要表现在选材、用材的角度上。别林斯基说过“每个形象都有各自的生命。”这就要求学生写出鲜活形象, 因此, 文章的选材是要有新意的。

总之, 多读博览, 深入生活, 丰富阅历, 心有所感, 方有活水源头;恰当指导, 科学训练, 摸索规律, 勤于练笔, 才有敏捷才思。“知之必好之, 好之必求之, 求之必得之。”让人性的光辉撒播在作文教学之旅, 让学生的个性才情得以自由施展, 从而还农村语文作文教学一片心灵的晴空。

摘要:目前, 农村中学作文教学的现状令人担忧, 中学生整体作文能力仍然处于较低水平。那么如何在农村中学阶段推进作文教学, 切实提高语言表达和文字叙写能力, 使作文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呢?课程改革注重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 注重对学生素质、能力的培养, 发挥学生个性能力, 适当彰显其独特的构思, 张扬创新的立意。

关键词:农村语文作文,创新理念,材料,立意

参考文献

[1] 陆志平.语文课程新探[M].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7.

[2] 程黎曦.教师与新课程[M].中国人事出版社, 2004, 1.

中学作文创新范文第3篇

摘 要: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变化,利用网络进行教育也逐渐被我们接受,并带来了很可观的教学效果。在目前这种形势下,中学生面对的是一个信息飞速发展的时代,大量的信息可以通过各种传播媒介进入到校园之中,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历史教学,是顺应时代发展,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手段。

关键词:信息技术;中学;历史教学;创新对策

当前的中学生面对的是一个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大量的信息通过各种传播媒体进入校园,它不仅会改变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而且也会改变人们的思维和学习方式。信息技术教育与历史学科整合就是将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工具和手段渗透到历史学科之中去,以历史学科的学习过程为载体,达到更好地掌握信息技术以及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和综合能力的目的。

一、中学历史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教学优势

(一)让学生能够在第一时间了解到最新的历史信息

使学生对我国的历史发展进行深入的了解是历史教学的主要目的。过去的历史教学资源有限,历史信息存在一定的延时性,很多学生不能及时的更新历史信息。而在历史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可以在网上搜索历史信息,关注最新的教学动态,让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历史知识不断更新,使他们能够在第一时间了解到历史信息,保证历史信息的时效性。

(二)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率

历史可以说是一个演变的过程,而在过去的历史教学中学生无法想象到整个历史发展过程,因此历史教学有效性不高。而在历史教学中融入了信息技术,通过制作教学课件,包括:音乐、图片、视频等。通过这些教学课件使历史画面更加直观的呈现在学生面前,让抽象、枯燥的历史内容变得生动和丰富。不仅如此,利用信息技术还可以把几百年前的历史故事以动态的形式表达出来,为课堂增添了趣味性,学生加深了对历史知识的记忆,相关历史内容掌握的更加牢固,在开拓学生视野的同时又提升了历史课堂教学效率。

二、中学历史教学中信息技术的主要运用

(一)多媒體教学

传统中学历史教学中对于历史图片的讲解主要是通过教师的口述以及挂图的使用,形式单调,对于历史知识的整合有所欠缺。而在历史教学中应用了多媒体技术,可以很好的改变传统教学的不足。多媒体教学就是利用音频、视频等方式将无声、枯燥的文字转换成历史情节,以此让历史知识更加生动形象。这种教学方式能使不能复现的历史故事呈现在学生眼前,让复杂的知识变得简单,减轻学生学习的难度,找回学生对于历史学习的自信,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外,老师通过课件,为学生提供了必要的画面,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和自主分析的能力。

(二)网络教学

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可以称得上是本世纪的最大成就之一,网络的出现以及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变,人们可以通过网络找到各种信息,并在相关的网站上开展讨论等等,这种方式可以给予学生一定的言论自由,让他们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可以利用网络技术来展示教学的内容,学生可以借此平台在线与教师交流,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难,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近期,网上课堂也逐渐成为一种热潮,学生在学校接受到的课堂教学是很有限的,但网络资源却是无限的,网上课堂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局限,实现远距离教学,让学生随时可以进行课堂教学,这不仅延长了学生课堂教学的时间,同时也可以弥补他们在校期间知识学习过程中的不足,双管齐下,保证教学质量。

三、现代信息技术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应用的创新对策

(一)采取多样化教学手段

虽然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应用计算机技术有诸多的优势,但是如果没有把握好应用程度和技巧,会导致适得其反的结果,因此教师应该根据教学经验,不断的创新信息技术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应用对策,以提高历史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能过分依赖信息技术,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科学的对其进行应用。如果教师长时间的只应用计算机教学,学生也会因此失去新鲜感,对于历史兴趣也会随之下降。只有将多种方法结合起来,取长补短,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如在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教学时,教师同样可以选择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等作为辅助教学手段,这样才能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时常感到新鲜感。

(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在历史教学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教学,最主要的目的就是通过多媒体生动形象的特点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造力,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课堂主体作用。因此,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同时明确自己在课堂中的角色,为学生留出自主学习的时间,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引导作用是非常关键的。除此之外,教师还要注意在课堂上给学生留出自主学习的时间,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通过自己的理解和分析来吸收所学的知识。

四、结束语

总之,当下信息化教学在不断推动中学历史教学的发展,但它只是中学历史教学中的一种辅助教学方式,我们不能忽视它更不能完全依赖于它。如何更好地将现代信息技术融入到中学历史教学中,提高教学质量,还需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地探索。

参考文献:

[1]陈剑.现代信息技术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13(05):32.

[2]刘慧芬.论中学历史教学中的现代信息技术[J].教育教学论坛,2013,15:249-250.

[3]蔡蓉芳.信息技术与中学历史教学的有效整合[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28):29-30.

[4]薛荔.浅谈农村中学信息技术教学的现状与对策[J].中国校外教育,2009(S5):259.

中学作文创新范文第4篇

语文是一门具有丰富的人文涵和创新能力的学科,对学生的精神领域有着深广的影。新世纪的教育是全面创新的教育,创新已成为时代的要求,所谓创新就是在原有基础上给予革新,或是创出前所不曾出现过的。创新教育需要渗透到各科教学中。语文学科也毫不例外,传统的教学就是“传道、授业、解惑”,就是说传统的语文教法没有很好地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师是注射器学生是接收容器,结果往往是事倍功半,这样时时处处都由教师控制学生的思维,总拘泥于固定的框架,那这样的教育还从何谈创新呢?只有对本学科不断创新,不断注入活水,它才有发展前途,才有存在的必要。因此要转变观念,建立一种“大语文”观。

一、转变教学观念,以学生为主体

观念是行动的灵魂,是实践的先导,教育观念的转变是课程的前提和基础,没有正确、先进的教育观念,就不会有自觉而有效的实践,一切先进的教育改革都是从先进的教育观念中生发出来的,而先进的教育观念来自不断的学习,因此,我把加强学习,转变教育观念作为我自己进行新课程改革的第一步,把新课程理念作为一切工作的指导。在新时期教学中学生始终是主体,由传统的教师“教”转为学生“学”,教师不仅要精心设计怎样教,更要精心研究学生怎样学;由居高临下的权威向平等融洽的朋友转变,师生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达到共识、共享、共进的目的;由教材的接受和传递向教材的开发和创造转变,教师不再是教材忠实的阐述者和传授者,而是教材开发者了创造者。语文教师是语文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应当转变观念,创新方法,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式、策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 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鼓励引导学生选择合适自己的学习方式,为实现创新教学奠定基础。

二、培养学生积极探究,提高创新思维能力

要想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教师要起到引导的作用,教法上要新。在教学方法上要因教材、因学生、因时间、因地点而灵活多变,或讲授法,或讨论法,或练习法,或点拨法,或读书笔记法,或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和手段,如幻灯、录像、多媒体等。在语文教学中,阅读者对语言意义、语言情感、语言技巧的感悟,在很大程度上与学生的生活经历、知识积累、认识能力、理解水平有关。为此,在语文教学中,构建语义的理解、体会,要引导学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大胆,各抒己见。在思考辩论中,教师穿针引线,巧妙点拨,以促进学生在激烈的争辩中,在思维的碰撞中,得到语言的升华和灵性的开发。

我注重优化语文教学方式,从数量上说,坚持少讲;从质量上说,坚持精讲。整个教学活动,既注重知识的系统传授,又给学生思维以充分的“自由度”,为学生独立思考探究提供平台,为创新教育奠定基础。一是提供给学生明确的思考对象,有效集中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二是提供给学生独立的思考机会,使每个学生的潜能都得到充分发展,教师不替代学生的思维。三是提供给学生必要的启发引导,事先设计好有利于学生继续展开思维的问题,不直接给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这样使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使学生的脑子积极转动起来,促进思维的深入发展。

三、注重课内外结合,培养学生对生活的感悟能力

美国的一位教育家指出:“课堂的外延与课外的外延相等。以课堂学习为核心,能动地向学生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等各个生活领域自然延伸和拓展,使课堂训练与课外行为训练形成有序、有趣、有力、有效的结合,取得语文教学的整体效益。”在课程改革实践中,我们已把语文教学的触角伸向了廣阔的天地,也培养了学生对生活的感悟能力,就是让学生认识生活,品味生活,让学生对生活有自己独到的理解和见解。生活处处皆学问,一枝一叶总关情。有人能从一棵小草看到春天,有人能从一片落叶感受到奉献,有人能从一朵梅花看到坚强……关键是要有善感的心灵。因此,语文教师应引导学生以自己独特的觉悟来发现生活、感悟生活。让他们用自己的眼睛和心灵去观察认识生活,对客观事物和社会生活进行多侧面、多角度、全方位的观察,而不是一再由我们告诉学生生活是什么和生活不是什么。学生在对生活进行感悟的过程中也就积累了写作素材,他们的思想认识水平、知识水平、生活实践和心理特征都会得到一定的提高。尽管他们可能不会有高深见解,也不可能有太广博的见识,但只要是他们的心灵所思所悟,是他们自己、的发现,那就是值得肯定的东西,有价值的东西。我们要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使学生有话可说,有情可抒,有感而发。多读书是语文教学必不可少的,要让学生阅读许多课外书,通过这些收集与阅读,为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奠定了基础,也可以起到开阔视野的作用。

此外我注意学科间的整合,让学生从不同角度,采用不同的途径获得知识,培养能力。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更加努力工作,为自身素质的提高而不懈努力。也多改进教学方法,渗透创新教育,采取现代多样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乐于创新 ,不断改革创新教学方法,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中学作文创新范文第5篇

【摘 要】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出台,传统的中学音乐教学迎来了新的课题,教师如何让让学生更加深入地学习音乐,感受音乐之美,是必须要关注的问题,也是必须要进行思考和创新的工作内容。本文从现今中学音乐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出发,探讨当今中学音乐教师如何在教学中进行创新,将音乐教学通过更加新颖的方式呈现给学生,希望能够为中学音乐教师的创新性教学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新课程 中学音乐 创新教育

《中学音乐教学大纲》指出:“创造是艺术乃至整个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是艺术教育功能和价值的重要体现。音乐创造因强烈而清晰的个性特征而充满魅力。”(音乐课程标准研制组编写《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然而,由于中学应试教育的束缚,目前我国大部分中学没有充分意识到中学音乐教学灌输创新意识的重要性,传统的音乐教学仍然处于主导地位。这种落后的音乐教育模式已严重地阻碍了学生思维的发展。那么,如何才能在中学音乐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及创新能力呢。

一、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他们学习音乐的兴趣

中学音乐教学到底是以教师为中心还是以学生为中心?这是一个备受争议的问题。有些教师认为老师既然是课堂的主宰者,就应该以教师为中心。教师是权威,他在课堂上的地位是不能动摇的,有时偶尔教师唱错了音学生也不敢指出来,这样做的后果是学生对音乐课抵触很严重,毫无创新的氛围。其实,中学音乐教学作为一门艺术课,应该是开放式的,并且要鼓励音乐教育方式的创新,追求一种无权威的学习机制,追求一种自由、和谐、双向交流的教学氛围。要建立平等互动的师生关系,教师与学生凭借音乐交流审美信息,这里没有智力教育和道德教育那种权威性和强迫性,教学双方完全是一种平等的关系。音乐教师要勇于从传统角色中跳出来,变“教书匠”为“教学设计师”“指导者”“促进者”和“合作伙伴”,为学生创造宽松融洽的人际环境。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允许质疑,鼓励探索,尊重学生对音乐的不同体验与独立思考。如果从更深的层面上来说,音乐教育方式的创新则应体现较强的民主意识,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维护学生在音乐学习方面的自尊心与自信心。

二、提高音乐教师的素质,适应创新教育的发展

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必须要有一桶水。音乐教学也是如此。进行创新教育,教师必须不断提高自己,加强自身的音乐专业素质。有些音乐教师安于现状,几十年来教学模式一成不变,这样就阻碍了创新教育的发展。实际上,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教师首先必须成为一个富有创新精神的人。创新精神是指要具有能够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信息、技能和方法,提出新方法、新观点的思维能力和进行发明创造、改革、革新的意志、信心、勇气和智慧。做有创新精神的音乐教师,首先他自己要有很强的音乐专业背景和教学能力,这是创新的基础。其次,教师要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决不能墨守成规。再者,学校也要不断地给教师提供外出进修和教学交流的机会,营造一种创新的氛围,这样教师才会在提高素质的同时适应创新教育的发展。

三、实行多种新的音乐教学模式,给学生创新的空间

中学音乐课作为一门艺术课程,与其他课程相比有其独特性。它既不同于语文外语课堂注重语言能力的训练,也不同于数理化等强调逻辑思维的培养。简单地说,音乐是用有组织的乐音来表达人们思想情感、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艺术。它最基本的要素是节奏和旋律。分为声乐和器乐两大门类。音乐不以说教方式来传播,更多的是通过熏陶及感染的途径,潜移默化地来影响人的心灵,使更多地得到美的滋润。更要说明的是,音乐是人们抒发感情、表现感情、寄托感情的艺术,不论是唱、奏或听,都内涵着关联人们千丝万缕情感的因素。因此,我们绝对不能僵化教学模式,而要勇于创新,提高音乐课的教学质量。教师创新了,学生才能潜移默化的发展自己的创新意识和能力。目前比较受青睐的中学音乐课创新教学模式有研究型课堂或互助型课堂。所谓研究型音乐课堂,就是让学生自己研究音乐课堂内容的来龙去脉,或者自己在实践中体验音乐艺术的魅力。说到底就是培养他们的探究精神。总之,时代在发展,我们的音乐教学模式也要走向多样化。音乐课教学目的不能单纯地满足于提高学生的音乐技能,而要进一步提高他们的艺术素养和创新能力。

四、因材施教,加强中学音乐的个性化教学

孔子说:“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学而》)他认识到“知人”的重要,因此他十分重视“知”学生,认真分析学生个性,甚至只用一个字即可准确地概括,足见其备学生之细致认真。这样,充分了解学生之“材”,才能因其“材”而施教。如果缺乏了这个必备的前提,何谈“因材施教”呢?中学音乐教学实践中的因材施教就是要求加强中学音乐的个性化教学。譬如有些同学对乐器很敏感,那我们就应该发挥他们这方面的特长,在乐器方面给予重点指导,有些同学善于美声唱法,就主要抓好这一项。中学音乐教学因材施教的原则就是教师选择适合每个学生特点的学习方法来有针对性的教学,发挥学生的长处,弥补学生的不足,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树立学生学习音乐的信心,从而促进学生音乐水平的提高。

总之,虽然中学音乐教育表面看上去没有语数外等课程那么重要,但它作为一门义务教育阶段的必修课程,有它独特的作用,从根本上说,它是推动我国业务教育或基础教育阶段素质教育必不可少的一个催化剂。因此,在中学音乐教学中加强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是完全必要的。近年的音乐教学改革也证明在实践中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也是完全可行的。我们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改革,通过提高学生的音乐创新能力来达到中学素质教育全面教育的目标。

【参考文献】

[1]余兰. 论教学中学生音乐兴趣的培养[J]. 新课程(教研版),2009(11) .

[2]崔峰. 对低幼儿童学习音乐的评析[J]. 大众文艺,2010(24) .

[3]符小丽. 如何在中学音乐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J]. 教师博览(科研版),2011(02).

中学作文创新范文第6篇

建国几十年来,农村中学为上级学校培养、输送了一批人才,为农业及其他行业的建设培养、输送了大批劳动者,成绩是有目共睹的。作为基础工具学科的语文课的教学,也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但是,不可否认,我们的语文教学也和其他学科一样,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把培养少数能升入上级学校的“尖子生”作为主要任务,不顾农村大多数学生、特别是不能继续升学的学生的需要,致使不少学生到毕业时 连一篇浅显的文章也读不懂,甚至连一封信也写不好。所以,很多学生和家长认为,语文课学不学作用不大。调查表明,这种状况不但存在,而且比较普遍,再这样教下去,语文教学定要走进“死胡同”。要结束这种局面,出路只有一条——改革。农村初中语文教学的根本出路在于改革,语文教学离不开创新教育,它可以给语文教学带来新的生机与活力。本文拟对农村语文教学、教改的现状作几点概略的分析及通过实践探索谈谈自己的一点体会。

一、转变观念,强化改革意识

1、是新课标的要求。

新课标突出了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对于我们来说,改变传统的师生关系,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就显得尤为重要。传统的教学就是“传道、授业、解惑。”绝对正统的课本教育,知识传授仅限于课本,即就课论课,教师控制着教学过程、制定了教学内容、按照教参和自己的意愿组织教学活动。所有习题答案都以教师为准,课堂上教师一人主宰,提问成了教师的专职,回答成了学生的必须义务。学生不能有自己的想法,要注意听讲,认真记下来,考试时再现老师的标准答案就可以了,根本没有思考的余地、个性的发挥。这样时时处处都控制学生思维,总拘泥于固定的框架,那这样的教育还从何谈创新呢?而新课标却强调尊重学生个人对学习内容的独特体验。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在日常的教学中,鼓励学生通过研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体验性学习和实践性学习等多种方式,发挥自己的个性。这一改变,自然也对我们教师的教学方式提出新的要求。因此应转变观念,建立一种“大语文”观,让单一的课本知识传授变成多样化的传授,让一言堂变成群言堂,鼓励学生多动脑、多疑、多发现;在阅读与写作方面要大胆尝试、探索,出新成果;要让学生完成从“学答”到“学问”的转变;要在语文教学中创造性地进行审美教育与德育教育。

2、是农村初中教育现状的要求。

农村初中教育现状是:农村初中教师的业务素质及学生的语文水平“居低不上”。先说教师,衡量教师也有个软硬结合的问题。“硬标准”是学历达标率。这方面无疑农村低于城市。只要师范生毕业分配中的“趋城避乡”势头得不到应有的遏制,那么这一“硬差距”就无法缩小。“软标准”是指同等学历的人在知识水平和业务素质上的实际差距。这方面,农村教师由于种种原因(家务负担重,继续教育欲望不强,措施不力、条件不够,农村教研氛围不浓等)也显然不如城市教师。教师是教学活动的导演者,语文教学千改万改,提高教师素质总是第一位的,教师素质不高欲求语文教学质量高只能是痴人说梦。而且科技的迅猛发展,新知识的不断涌现,知识更新的速度加快,教师已有的知识已不适应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所以要充电,而且要不断充电。活到老,学到老。继续教育,终生学习,已成为一个不争的现实。再说学生,衡量学生的语文总体水平应“硬软结合”。考试成绩是“硬”标准,“印象衡估”是“软”标准。从硬标准看,农村学生中考成绩低于城市学生的状况并无改观,有的地区差距还拉大了。例如近几年中考,笔者所在县的农村中学语文人均分比县中都要低20几分,简直使人觉得不可思议。从软标准看,农村学生的综合语文能力与城市学生相比差得更远。如学生的写作能力、综合听力和口头表达等方面远逊于城市学生。再加上时代的发展,通讯的发达,互联网技术给当代学生插上了翅膀。这一变化又导致城乡学生的距离进一步拉大。面对农村初中教育现状,面对农村语文教学在“主体”和“主导”两方面的“居低不上”的现实,我们是视而不见呢,还是勇敢地去正视,使之得到真正、彻底的改观?作为农村初中语文教师,我们要转变观念,通过学习,明确自己的历史使命和肩负的责任,摈弃传统观念,不要一味地效仿城镇学校的做法,而要走出一条符合农村初中语文教育实际及学校校情的道路来。同时我们要经过多种方式的具体培训,使自己增强改革的信心,提高参与改革工作的能力,提高胜任改革工作的能力。

3、是语文成了“片追”牺牲品的要求。

以“素质教育”代替“片追教育”已经呼吁多年。但总的情况未见好转。特别是农村,“片追”方兴末艾,且有愈演愈烈之势。例如数学,它的“纯思维性”和“抽象性”很强,既不像语文这样需要体验全部的生活,需要广收博蓄驳杂的知识,又不像物理、化学那样强调实验操作能力。所谓数学解题能力确实可以通过大量 的、反复的分项和整体训练而得到相应的提高。我们不是说数学不需要“生活”,而是说教学所需要的生活基础学生大多具备或不难临时灌输以求速效。从狭隘的意义上看,数学更多地从“片追”中得到了“好处”。理、化的实验可以在相对狭小的实验室内得到加强,加之它们在解题能力的训练上与数学有相同之处,在“片追”中“得益”也不少。即使是同属于文科的历史、政治,相对地说,知识的专门性比语文强得多,“能力要求”所占的比重也不及语文,更不像语文那样广泛而直接地与生活互渗,因此它们所受的“片追”之负影响也不及语文。于是,在“片追”教育教学模式中,语文必然成为最大的牺牲品,这是由其学科性质决定的。语文是基础工具。语文教学的核心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而语感的形成又离不开多样的、反复的、有效 的语言实践。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做法粗暴地占去了学生本应拥有的丰富多彩的生活。题海战术和名目繁多的假日补课,使学生埋头于作业簿中,对美丽的大自然,丰富的社会景观,复杂的人情世故无暇接触、体察、思考 ,欲“语”无物,“感”从何来?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思想导致人为的区分主科、副科,于是校园无歌声,美术课用来做主科习题,美育学科形同虚设。中考不考历史、地理。于是这些副科的教学如同戏剧中的“走过场”。美育素质的低下,史地知识的贫乏,又怎能不影响语文呢?淡化“副科”甚至实际上取消“副科”的教学,只能导致学生感觉的钝化,知识面的狭窄,如此而要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岂非缘木求鱼?即使同样搞“片追”,语文也竞争不过其他学科。这是由于语文更需要做“软作业”(如朗读品味课文,多作课外阅读),题山压顶之下喘息的学生,只能在“软作业”上偷点懒。少数语文老师提出了布置作业的“不占不让”的原则,宁可多布置一些微效甚至无效的书面作业,也不肯让其他学科挤了语文的时间,这实在是不得已而为之,赞之则不可,责之则不忍。所以我们要跳出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大背景,转变观念,提高学生的“大语文”能力。

二、明确要求,优化教学体系。

1、优化教学内容。

语文学科本身就存在着问题。教材统编,全国共用一本书,教学内容划一,缺乏地域、学校特点;有些课文内容陈旧,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当然教材的优化离我们较远,难以把握。但是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的优化却是切实可行的。农村初中语文教育依然深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考什么,讲什么”,“考什么,学什么”,师生们每天泡在题海里,研究试卷的题型,答题的技巧,把一篇篇内容广泛、感情丰富的课文分解得支离破碎,毫无意味。传统的语文教法没有很好地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师是注射器学生是接收容器,结果往往是事倍功半,教师教一篇课文常常是五大块:时代背景、作者简介、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写作特点。这些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毫无关系,因此也就谈不上什么创新教育了。由于没有注入创新因素而导致:教师说得头头是道,而真正听、说、读、写能力方面的训练内容则显得苍白无力,教师一时口舌快活,而学生装却“雾里看花”,临考总搞题海大战、时间+汗水、日光+灯光,这样就几乎抹杀了所有的创新能力,因此教法必须改进。要考虑:

(一)怎么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的兴趣。“如果一个老师有能力把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来那他就成功了一半。”(于漪语)兴趣对求知对创新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二)如何才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习惯的形成,是学生主动掌握知识的先决条件,掌握一定的知识又是创新的先决条件,可见这一点也是很重要的,

(三)培养学生顽强的意志品质。有了兴趣和习惯还远远不够,要有坚强的毅力和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精神,才能激发创新的潜意识。

(四)在拓宽语文学习的空间上改进教学方法,要大胆走出课文、走出课本,让课内长骨、课外长肉,让潜在的创新意识大展宏图。

2、优化教学手段。

教师授课一直拥有得失三尺讲台,三寸粉笔,两袖清风。近年来有多了一块小黑板,稍微丰富了一点。伴随着教改的轰轰雷声有多了投影器、配了录音机,这一改革的确为课堂增色不少,但总吃菠菜豆腐总会腻的,因为投影片总是永恒不变的几种颜色,时间久了,也就索然无味了。随着信息技术的大冲浪,电脑真实地走进我们的生活,它几乎可以无所不包,无所不容,于是单调的课堂一下子变的有趣了,学生们走进了多媒体教室,尝到了课件教学的甜头,它容量大,效率高,很容易激起学生的兴趣。五彩的画面、神秘的背景、亮丽的色彩、奇妙的曲线、图形、清晰的知识结构图、出奇不意的拓展延伸,都激起学生极大极浓的兴趣,进而激发他们对知识的接受与创新以达到提高课堂质量,加入创新分子的目的,让学生爱创、乐创、变成勇于创新的一代新人。大家没有看到素质教育在南京到处被“追杀”吗?素质教育本身是没有问题的,这是众多专家达成了共识的。有不同意见当然也是正常的。尤其现在,你承认也把不承认也罢,素质教育是要推行到底。

3、优化教法。

教法单一,教学过程不科学。过去的课堂中,师生关系是主从关系,教师为主,学生服从。这种关系决定了教师在教学中的主要地位,学什么,怎么学,怎么做,都要在教师的安排下进行,课堂是统一的集中思维,教师讲,学生听、记,基本是一言堂,满堂灌,学生无个性可言,也没什么学习兴趣,学习效果差。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首先得要有创新意识,另一方面,学生的创新意识在一定程度上来源于教师的创新意识。教师能灵活运用教学机制,在教学中敢于提出种种“假设”,敢于“冒险”,教学手段有独创性、新颖性,自然而然地会诱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一位教师在上《有的人》起始课时,拿了一架托盘天平走进教室,学生大惑不解,语文老师又要搞什么新花样?上课一开始,教师在天平两端各放上一张白纸,天平保持平衡。接着,教师问学生,如果在左边纸条上写鲁迅等人的名字,在右边纸条上写上众多反动统治者的名字,天平仍能保持平衡吗?学生各抒己见。这样,就有效地启发学生研究课文,学生不仅很快掌握了教学内容,而且从教师这一富有创新意识的教法中领悟到许多有益的成分,萌发了创新的欲望。我们要教学生“学会学习”,就是要让学生自己掌握学习的方法,成为学习的主人。学会学习,从本质上讲就是要使学生形成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习惯。这种能力和习惯是需要学习者反复实践才能养成的,这种实践是一个多层次的渐进的过程。我们教会了学生学习的方法,他将受益终生,将学习活动延续到生命的终结。

三、提高认识,理好几种关系。

在语文教学创新的实践过程中,我们要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1、教师和学生的关系。

其一,教与学的关系。教师和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两个主要要素,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究竟怎样做,才算“导”得高明呢?我的体会是:主要看其是否导得“适时”, “适量”,“适度”。 “适时”,是对教师的“导”在时间把握上的要求。一是在学生读写之前的“导”,这个导主要是“导向”,使学生明确学习方向、学习重点,这里的导,要明确、简捷,富有启发性和趣味性。二是在学生读过课文有了一定的思考之后的“导”,这个导是“导拨”,即在学生思考遇到问题、受到阻碍时,教师给予点拨式的解答,以便使学生的思考继续进行和更加深入,这里的导,要精,要准,要具有针对性和递进性。三是在学生对所学知识明确之后的“导”,这个导是“导演”,教师要设计出适当的题目,让学生去演练,即通过练习,使知识向能力转化,这里的导要注意科学性和实效性。“适量”,是对教师的“导”在语言数量上的要求。—般说,话的多少,要根据导的内容决定,但要尽量求少,话要少,还要说到位,解决问题,这就要求教师的语言要精、要准,不能无限发挥,离题万里。也不能说的太多、太透,那样会代替学生的思考,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适度”,是对教师导的程度的要求。导的广度、深度要依问题的性质而定,要依学生的情况而定。学生认识、思考的深广度有所不同,教师的导也要因人而异,因材施教,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有所收益。在运用新教式的课堂上,虽然主要表现为学生的活动,教师只是起点拨、辅导作用,好像较以前的课轻松了,其实不然。因为教师不但要在课前吃透教材,解决重点、难点和疑点,而且还要设计出多种实施方案,以应付学生可能提出的各种意想不到的问题,而把握课堂“导”的主动权。

其二,师生的情感关系。师生情感关系问题虽然比较受到人们的重视,并做了一些有效的探索,但是,从整体上说,师生情感关系的状况仍难以令人满意,师生之间情感冷漠、缺乏沟通的现象比比皆是。师生之间缺乏积极的情感联系,不仅使得一直为人们所珍视的师生情谊黯然失色,也使教学活动失去了宝贵的动力源泉。优化师生情感关系,重建温馨感人的师生情谊,是师生关系改革的现实要求。那么,创新应追求一种什么样的师生情感关系呢?我的体会是,新型的良好师生情感关系应该是建立在师生个性全面交往基础上的情感关系。它是一种真正的人与人的心灵沟通,是师生互相关爱的结果。它是师生创造性得以充分发挥的催化剂,是促进教师与学生的性情和灵魂提升的沃土。它是一种和谐、真诚和温馨的心理氛围,是真善美的统一体。创造这种新型的师生情感关系,需要从如下几个方面努力。第一,教师要真情对待学生,关心爱护学生。要建立良好的师生情感联系,教师必须真情付出,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公平地对待学生,不能厚此薄彼,尤其是对于学业成绩不够理想的学生,教师要多鼓励、多关怀,相信他们的潜力,切实帮助他们。我们相信,教师的真情投入,必定会得到学生的真情回报。第二,展现教学过程的魅力,品味教学成功的喜悦。通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情感体验,改进教学活动,使教学过程充满情趣和活力。展现教学过程的魅力,提高教学活动的吸引力,这是优化师生情感关系的重要策略。第三,完善个性,展现个人魅力。教师要得到学生的爱戴,就得有内在的人格魅力。努力完善自己的个性,使自己拥有热情、真诚、宽容、负责、幽默等优秀品质,这是优化教师情感关系的重要保证。为此,教师要自觉提高自身修养,扩展知识视野,提高敬业精神,提升教育艺术,努力成为富有个性魅力的人。

2.知识和能力的关系。

初中阶段,语文知识的学习非常重要。语文学习是母语的学习,学生的语文学习不是从零开始。经过了小学阶段的学习,在语文的记录符号——文字方面有了很大发展。到了初中,他们已经储备了相当数量的语言材料,巳具备了一定的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表达能力。但是,由于他们理解能力的限制,加之从幼儿到小学语言材料的猛增,使他们还没有能力让自己的语言完全合乎规范。无论在理解(听、读)方面,还是在表达(说、写)方面,都存在着一些不规范、不正确的东西。初中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使学生对语言的理解和运用正确、规范,形成基本的听说读写能力。因此,这个时期的语文知识(尤其是汉语知识、听说读写知识)的学习就更为必要,更为适时。在这一年的教改实践中,我们强调了学生能力的培养,但丝毫没有放松语文知识的教学。因此,学生的基础是牢固的,在此基础上形成的能力也是坚实的。

3.课内和课外的关系。

语文是一门工具,真正的使用它不是在课内,而是在课外。叶圣陶先生说:“学生从精读方面得到种种经验,应用这些经验,自己去读长篇巨著以及其他的单篇短文,不再需要教师的详细指导,这就是„略读‟。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只是补充;但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如果只注意于精读,而忽略了略读,功夫便只做得一半。”叶老这里所说的“略读”,即课堂之外学生自己的阅读。他把课外阅读看得与课内学习一样重要,甚至更为重要。几年来,我们在抓好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同时,还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的语文学习的课 外活动。组建学生文学社团,组织竞赛,指导学生坚持写日记、办手抄报,等等。这些活动,有力地促进了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这也是“大语文教育”观的体现。

4.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基础教育实践和教育研究都有了很大的发展。但也要看到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还存在着不尽人意之处,主要是:理论与实践的脱节。这一点,我深有体会。 近几年来,广大的中学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创造了许多新的教式,积累了许多有益的经验,但固于条件的限制,这些教式和经验在上升为理论的过程中,常常显得浅显、分散,因而影响了推广的效果。我们学校过去也对几种新式语文教学法进行过尝试,而且在理论研究中也多有建树,论文获过不少的市奖或县奖,但由于与实践联系的不甚紧密,所论则往往空泛,缺乏切实的指导意义,所以在实践过程中暴露出种种缺陷,轰轰烈烈的最后都是草草收场,我们又扎扎实实搞起了应试教育。因此,在教育、教学第一线上的工作者,应在理论的指导下,大处着眼,小处入手,坚持实践,在实践中才能更加科学、更加全面的去认识理论。然后再通过调查研究,解剖实例,得出符合规律的认识,从而把理论加以完善,找出一套符合自己学校校情的语文教学创新方式。这也是我们在一年来的教改实践中悟出的明确道理。我想,这也应该是广大从事语文教改工作者所应坚持的正确方向。

目前,正处于世纪交替时期。21世纪对人才的需求,为教育提出了更新、更高的标准。语文,这门既基本平凡又博大精深的科学,所担负的历史重任不言而喻。我们广大的语文教育工作者更需要继续齐心协力,做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把农村初中语文创新教育不断推向深入。

参考:

农村教育论坛: 2004年1月~2004年7月

继续教育教材 《新课程,新理念》《 新世纪教师素养》 周建成 论文《 农村语文教学教改现状不容乐观》 《学语文》2001年5月

《语文教学通讯》1996年第5期。

上一篇:中岳庙导游词范文下一篇:综治维稳文章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