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乐技巧音乐艺术论文范文

2023-09-27

声乐技巧音乐艺术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 巨大的进步已经在中国近现代音乐美学的发展过程中展现了出来,在许多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就,现代音乐美学的影响非常巨大,使声乐表演摆脱了空洞的艺术形式,在音乐的形式上,音乐作品更贴近现实生活,更符合大众的审美情趣,从生活到艺术,现代音乐美学视野中的美感越来越强烈。本文旨在叙述现代音乐美学对声乐表演艺术的影响,以及现代美学对声乐表演艺术的启示。

【关键词】音乐美学;声乐表演艺术

音乐美学不仅是音乐的简单表达,而且从音乐的意义、作品的意义来讲,在现代社会的发展,我国进行了音乐美学方面的一些深层次探索,音乐不仅是一种艺术表现形式,更是一种艺术。如今,在中国现代音乐美学的发展,受到国际同行们影响的越来越高,特别是声乐表演上,对提高人们的审美能力,促进音乐的发展做出了不少的贡献。

1 现代音乐美学对声乐表演的影响

现象学美学开始在上世纪30年代,自从波兰著名的音乐家发表了一篇论文之后,现代音乐美学开始初步形成,受到现代音乐美学影响的人越来越多,专家们的研究备受关注,为现代音乐美学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专家们从哲学的角度对现代音乐美学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从哲学的角度来看,他们认为研究现代音乐美学主要有两种方法,首先是基于事物的本质,而不是考虑人的意志,即客观的研究。二是主体意识为主导作用,即主体性研究,从哲学的角度来看,现代音乐美学的二个方面应该受到主要研究,因为声乐表演具有极高的艺术素质,以及艺术的成功表现风格,必须与人类心灵的深度冲突,才能创造出优秀的艺术作品。这个过程中,必须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的需要。必须认识到,创造的全过程必须以人民的意志为基础,有许多优秀的声乐表演艺术杰出代表,生活就像一场烈火,如声乐表演的时代特征,新时代开启后,西方文化艺术人们开始追求个性,审美情趣也发生了一些变化,然后,声乐艺术的表现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很多种思想流派的声乐表演与人文意义是不可分离的,现代音乐美学的提出,为声乐表演艺术奠定了一个新的理论基础。

现代音乐美学理论对音乐创作具有指导作用,声乐演唱中的“身份”是一个不寻常的解释。目前,声乐表演的三大主体是剧本、音乐和表演,在声乐表演过程中,表演者严格按照音乐指导进行。但是,一千的观众有一千个评论家,不同的演员在同一物体上有自己的理解,有自己的风格。同样表演者在不同的时间表现,也有一些差异。在此之前,人们需要严格遵循音乐播放,自然而然的表演。然而,现代音乐美学出现以来,上述问题就需要亟待解决。从现代音乐美学的角度来看,坚持声乐表演音乐,就是音乐、音符的记录,玩家在演奏音乐中过于死板。这就需要不拘泥于音乐死板方式的表演,以灵活的方式,融入表演者独特的艺术风格,表现音乐活力。音乐美学在声乐表演中具有独特的审美意义,现代美学的发展有许多分支,为了还原历史真相,客观地解释历史知识,不适合声乐表演艺术对它的解释,现代音乐美学的影响越来越大,声乐在解释学、美学的推动下,艺术发展迅速。与此同时,优秀的音乐作品具有时代的典型特征。当时的社会,由于时代的局限性,时代背景与时代精神的局限,没有深入分析音乐的本质。在二十世纪,也有一些音乐家有着深刻的分析和解释,对现代音乐美学的理解,音乐有着深刻的内涵,音乐作品随着时代的不同有不同形式的审美意义。音乐家将理解的含义完美地结合起来,使音乐更能被观众接受与理解。

2 声乐表演艺术对声乐表演艺术的启示

从音乐美学现象,论声乐表演艺术的发展。从现代音乐美学的角度来看,现代音乐美学的研究对象,有着非常强烈艺术作品,这些音乐家有坚强的意志,有扎实的音乐知识,也有丰富的历史知识和艺术创造力。为了在声乐艺术中进行向观众展示最高意境音乐。美学对声乐表演艺术的理论支撑,音乐作品中的非语义状态,蕴含着丰富的意义,声乐表演不仅包括演奏者自身的情感,还包括音乐作品的意义,只有在作品本身才能体现,还要有表演者和观众对作品的理解,从现代美学的角度看,声乐表演不仅是一个记录艺术表现的形式,它还要求要求表演者创造自己独特的艺术,并将这种艺术表演呈现给观众,让音乐的人生更加精彩,但是音乐表演者的审美体验与观念,利益差异影响创作的最终效果。观众会感受到自己的情感本质,这就是音乐美学对音乐艺术表现的作用。塑造人的审美观,审美心理会影响听觉性能,比如弹钢琴,有些演员属于客观主义者,他们将发挥重点部分是对音乐成绩的研究,越详细越好,钟情于让他们能更准确地表达作品的音响效果。然而,作者的思想感情容易被忽视,导致对作品的整體把握不够。把目标与主体相结合是关键。想象力是执行工作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对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影响。有的演员有强烈的浪漫情怀,音乐经验丰富,技巧深厚,各种声调的研究与比较深入,试图融入各种艺术形式的发挥。

音乐表演有一个非常明确的指导,多数音乐家认为,适当的比喻可以刺激演员的想象力,使工作更加完整,内容更加丰富。人的生命是艺术与表演者之间的连接点,歌唱者要分析人的能力和情感体验,使音乐的需求更加丰富,引起使更多的个性化。音乐是人类生命意识的一种特殊形式。目前,人们的生活质量,随着其精神文化需求的不断提高,它为音乐提供了更广阔的舞台。音乐美学与音乐的结合促进了当今音乐艺术的完美。音乐表演艺术是以音乐美学为基础的更丰富,框架更加完整。音乐美学与音乐表现、当代音乐表演发展之关系的研究,给现代的音乐家提供坚实的基础和动力。

3 结束语

为了展现声乐作品的魅力,不仅需要依靠精湛的演奏技巧,深入分析作品的理解。在音乐发展中,表演者还应提出自己的创作思路,并把自己的感受融入作品中,以展现作品的审美特征和艺术内涵,以便达到更高的艺术水平。

参考文献

[1]王坤应.现代音乐美学对于声乐表演艺术作用[J].戏剧之家,2016(05):111+114.

[2]尹旭.现代音乐美学促进声乐表演艺术发展的理论研究[J].通俗歌曲,2015(07):61.

作者单位

赤峰学院音乐学院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 024000

声乐技巧音乐艺术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本文以为:“科学、民族、多樣”综合声乐艺术探索、研究与实践,既涵盖了先进的声乐理念与体系、涵盖了中国优秀传统音乐文化,更凸显了当代民族声乐文化的现实。艺术实践证明:这是中国民族声乐艺术发展的必由之路和阳光之路。

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以及由此所催生的公众审美情趣的不断变化,要求中国的歌唱家和教育家,在表演艺术样式上,在教学理念、人才培养等方面,必须顺应时代要求并不断地创新与变革,以便探寻更加适合自己生存和发展的准确方向。面对中国民族声乐艺术未来之路,我们只有一如既往地追求歌唱表演艺术及教学艺术上的创新与多样,坚持以科学方法为准则、以民族传统为核心、以多样风格为目标,并将“科学、民族、多样”三位一体整合起来,辩证地处理与把握,才能真正实现民族声乐艺术的与时俱进,这是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大势所趋和必由之路。本文将以中国音乐学院马秋华教授“科学、民族、多样”声乐教学团队实践为范例,展开深入阐述。

[关键词]民族声乐;科学多样;未来发展;必由之路

一、宏观扫描:音乐文化多元化

人声是最赋予艺术表现力的“歌唱乐器”。世界音乐文化需要多种好声音,中国的民族声乐艺术更需要好声音。一花独放一点红,百花齐放满园春。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以及由此所催生的公众审美情趣的不断进步,要求中国的歌唱家和教育家,在表演艺术样式上。在教学观念、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不断地创新与变革,以便找到适合自己生存和发展的准确方向。对于中国民族声乐艺术来讲。一如既往地追求歌唱表演艺术及教学艺术上的创新与多样,必须坚持以科学规范为准则、以民族传统为核心、以多样风格为目标,并将“科学性、民族性、多样性”三位一体有机地整合起来,辩证地处理与把握。这既是艺术上的一种与时俱进,一种传统与现代,一种流行与时尚的交响,更是中国民族声乐艺术未来发展的大势所趋。

首先,我们应该看到,中国当代艺术歌曲、歌剧创作以及民歌改编。以多种音乐文化元素的有机融合呈现出丰富多彩的综合发展态势,它不仅为歌唱艺术创作奠定坚实基础,更使得歌唱艺术实践多样性的探索、研究与实践,成为艺术与时代互融互通,相互衔接的必由之路。以中国各地区的民歌改编以及部分创作歌曲为例,比如:《摇篮曲》表现样式——那是母亲唱给亲爱的宝宝催眠曲,流传最广的当属东北的《摇篮曲》:“月儿明,风儿静,树叶儿遮窗棂啊,蛐蛐儿叫铮铮,好比那琴弦声啊。琴声儿轻调儿动听啊,摇篮轻摆动,娘的宝宝,闭上眼睛,睡在那个梦中啊……”:爱情题材的“小夜曲”——那是青年人唱给自己心爱的姑娘的动听小夜曲。最著名的是王洛宾改编并创作的《在那遥远的地方》:“在那遥远的地方,有位好姑娘,人们经过她的帐房,都要回头留恋地张望……”;有歌颂老人的夕阳之歌《夕阳红》:“最美不过夕阳红,温馨又从容,夕阳是晚开的花,夕阳是陈年的酒,夕阳是迟到的爱,夕阳是未了的情,多少情爱化做一片夕阳红……”。

就中国传统民歌这一种类型。在幅员辽阔的祖国大地上,每一个地区、每一个民族几乎都有代表和反映着自己民族特色的民歌。比如:《溜溜山歌》(四川民歌)、《跑旱船》(陕西民歌)、《想亲亲》(山西民歌)、《唱秧歌》(山东民歌)、《放风筝》(河北民歌)、《五更月》(青海民歌)、《孟姜女》(江苏民歌)、《小河淌水》(云南民歌)、《回娘家》(辽宁民歌)、《马桑树儿搭灯台》(湖南民歌)、《绣荷包》、《编花篮》(河南民歌)、《走西口》、《赶牲灵》(山西二人台)、《王二姐思夫》、《看秧歌》(东北二人转)等等,不论从种类还是数量,中国的民歌在世界上均可以称得上是最多的国家。

由于各地方民歌所处地域、风土人情、文化风俗、语言特点各具特色,因此促成了其风格迥异的演唱风格和表演样式。比如:南方民歌大多呈现出含蓄、委婉、细腻的风格特点;北方民歌大多则呈现出粗犷、豪放、直爽的风格特点。而丰富多彩、异彩纷呈的地方民歌以及由其改编、创作的歌曲、歌剧,成为歌唱家艺术创作多样性,以及丰富多彩的社会文化娱乐活动参照的依据和借鉴的基础。因此,风格多样的中国民歌,同时也成为人们解读中国音乐文化的十分重要的符号。

事实上,当下中国文艺舞台艺术实践中的歌唱艺术在表演样式及演唱风格的丰富多彩,的确是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就民族声乐而言,多种演唱方法兼容并蓄——即多样性的表现风格,也就自然成为未来发展的一个趋势,这是历史和时代的必然要求。也是民族声乐艺术本身生命力增加新鲜血液并不断强化的时代要求。

事实上。多样化的民歌风格以及歌曲创作的多元因素的集中融合是催生声乐艺术多样性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让我们简要回顾一下20世纪中国声乐表演艺术的历史。回眸中国民族声乐艺术在歌唱技巧、歌唱风格发展变化的基本路径。

20世纪初“学堂乐歌”以及稍后的“儿童歌舞剧”时期,当时流行的是一种可以称之为“自然唱法”:20年代末30年代,由于上海国立音乐院的成立以及少数音乐留学生的归来,中国的南京、上海等国统区,“着洋装、唱洋歌”——“洋唱法”迅速开始流行;同时,演唱黄自、赵元任、萧友梅等人创作的带有德奥艺术歌曲痕迹的中国艺术歌曲和西方艺术歌曲成为一种高雅和时尚。抗日战争时期,聂耳、任光、麦新等人的抗日救亡歌曲又掀起一股“抗日救亡歌咏”浪潮。此时,延安的广大文艺工作者正按照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轰轰烈烈地开展搜集民歌、整理民歌、演唱民歌。于是,一场声势浩大的“秧歌运动”在延安解放区全面展开。其后,新歌剧《白毛女》的成功创演,不仅开创了属于“中国制造”的中国歌剧的新的历史。同时也催生了民族声乐艺术不断地走向成熟,以王昆、孟于、李波、郭兰英为代表的歌唱家创立了戏曲民歌相结合的民族歌剧新唱法——“戏歌唱法”。

新中国建立初期,音乐界发起的“土洋之争”促成了声乐艺术领域民族唱法和西洋两种唱法结合的历史,其后,在两结合探索的基础上,中国声乐艺术又向着“民族化”,“革命化”、“大众化”三化的道路上迈进。

经过长期艺术实践,声乐艺术领域逐步达成共识,西洋唱法与民族语言结合或者民族唱法融进西洋唱法的种种优长,这非常有利于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和进步。但这种结合在演唱中也会出现一些矛盾,随着时间的推移“洋唱法”必然会被消化、融解,最终汇合在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河流”之中。反过来,搞西洋唱法的歌唱家借鉴中国民族唱法清晰、准确吐字等种种优长并结合优美的音质、音色,又可以创造一种崭新的、独特的演唱方法。这种结合起来的方法既可以演唱中国作品又可以演唱世界各国优秀的声乐作品。从而,使我们自己的唱法能够实现更强的适应性和丰富的多样性。最终更好地为中国的听众、观众服务。

如今。“土洋之争”已经作为一段历史进入音乐史话教科书。但由此而引发“洋为中用、多种唱法并举”的理论探索与实践至今并没有停止。

事实上,从20世纪50年代的“土洋之争”以及稍后的“土洋结合”实践与探索,尤其是1964年。中国音乐学院的成立,以金铁霖等教授为代表的中国民族声乐艺术教学实践和探索,完成了民族声乐教学体系创建与形成,正是在这样的教学体系培养之下。一大批民族声乐歌唱家脱颖而出,极为鲜明地反映了那个历史时期的声乐艺术成果。

新世纪初。关于民族声乐教学“学院派”与“原生态”的激烈碰撞在业内产生较大震动。这场跨世纪的碰撞和探索。其焦点无怪乎仍然是围绕着歌唱艺术风格。即多样性问题争鸣与探讨。

事实上。“真正的冲突乃是当下中国社会转型期内对中国文化发展现状和未来的话语权冲突。这样的冲突固然具有学术上的深层问题。更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音乐界和中国音乐文化的深层变化和内在冲突的结果。”

我国民族声乐有着悠久的历史。历代歌唱家理论家在歌唱风格方面进行艰苦地实践和探索。给我们留下许许多多理论学说。可以说“重个性风格”是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一个鲜明特色和优良传统。究其原因,因为汉字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即中国的汉语和某些相近兄弟民族的语言有一个共同特性:就是字的声、韵、调和字的一字一音。一个字音又包括声母韵母和复合韵母。为了区别同声韵的单音节字意,每个字本身又有高、低、抑、扬,不同的声调,这种声、调、韵的语言特点造成了歌唱发音的复杂性。

比如,郭松、吴雁泽、张权、邹德华等一大批歌唱家,他们是在洋唱法的基础上走民族化、大众化道路的典型代表。他们结合自己的唱法研究汉字的结构、特性,吸收中国民歌戏曲的某些优长。尤其是20世纪初期中国声乐界的“四大名旦”喻宜萱、周小燕、黄友葵、朗毓秀”等从国外留学归国以后。为了尽快实现自己演唱风格的“本土化”即民族化。避免产生艺术风格上的“排异反应”。她们甚至从汉语拼音字母“b、p、m、f”学起,同时又虚心地展开对于中国传统戏曲的学习和研究。最终创立了自己的演唱风格和教学风格。

值得一提的是。20世纪80年代由我们国家自己培养出的歌唱家迪里拜尔。既能用纯正的西洋唱法演唱外国艺术歌曲和歌剧咏叹调,又能用维吾尔族语演唱新疆民歌,被人们称之为“东方的夜莺”。

90年代的彭丽媛,更是将“民族、戏曲、美声”三者合一,创造出晶莹剔透的漂亮音色,极富魅力的吐字发音和大气磅礴的民族气魄。

期间,由金铁霖、马秋华教授培养出的吴碧霞和戴玉强等一批歌唱家。是探索多种歌唱方法兼收并蓄的典型代表,他们的演唱把外国艺术歌曲、歌剧,中国艺术歌曲、歌剧。甚至中外音乐剧流行歌曲都演绎得异常精彩。稍后培养出的王莉、龚爽等一批新生代歌者,他们以多种唱法互融互补的理论与实践,进一步验证和加固了在科学方法基础上形成的兼容并蓄——多样性的演唱风格的探索之路是一条充满阳光的希望之路。

当今的声乐表演艺术领域,无论是美声、民族还是通俗歌手。每一位歌唱者似乎都十分清楚地认识到:歌唱的多样性犹如自己的生命一样重要。因此他们不再将自己限定在一种语言、一种方法、一种风格、一种表演模式的“独木桥”上,而是将自己摆放在一个充满想象和充满智慧、能够随时调整方向四通发达的“立交桥”上。他们正在不断地强化自己以适应瞬息万变的社会以及公众审美情趣,避免造成观众对自己的“审美疲劳”。也许正是有了声乐表演艺术创作关于艺术风格与个性的强化。才促成了当今舞台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与繁花似锦。

二、马秋华“科学、民族、多样”教学实践范例分析

值得注意的是,当下我们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现实:随着传统的、农业化的声乐文明被充满了浓郁商业气息的现代化、都市化、大众情感化等因素所淹没或者被异化的可能性,中国民族声乐艺术无论从形式到内容,尤其是传统民族精神传承的危机便会无情地向我们走来……

中国民族声乐文化瞬间融进光怪陆离的商品世界潮流。中国的声乐舞台与教学领域正面临着一个个性张扬与炫技时代浪潮的无形冲击。作为当下中国民族声乐艺术如何抽离疲惫,养精蓄锐?如何使其艺术生命焕发更加灿烂的光泽?答案显而易见,即——传承优秀传统,回归内心世界,就是回归质朴的生命原点,于喧嚣浮躁中沉浸下来,在困惑迷失中构筑精神家园,重溯源头,就是重新体认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价值。在思想的源头寻找意义的价值。汲取理论思维的文化力量。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广泛深入地挖掘、研究、保护、传承和开发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民歌,使其融人民族声乐教学,在声乐教学、演唱、创作、辅导、传播、理论研究以及审美消费、服务等等多个层面,得到有效的研发、管理和利用,进而使中华民族文化传统得到不断地传承。这是中国民族声乐教学研究所面临的一项长期和艰巨的任务。更是民族聲乐教育工作者共同承担的历史与文化责任。

正是在这样复杂多变的音乐文化背景下,中国音乐学院的声乐教授、教育家马秋华在民族声乐多样性的研究与实践方面,展开了积极主动的探索与研究,并取得卓有成效的艺术成果。

马老师申请的《民族声乐教学多样性研究项目》获得北京市政府的批准,随后她带领她的“教学研究团队”,秉承“科学性、民族性、多样性”的基本理念和准则,不仅在日常课堂教学当中,灌输和落实这种准则和理念。十分可贵的是。经过了一个阶段的教学成果的积累,她带领团队的师生,先后在北京、江西、广东、湖北等地举办“民族声乐科学性、民族性、多样性”学术讲座和演唱会。民族、美声、通俗、原生态、戏曲等风格迥异的作品呈现在舞台之上,师生们一展歌喉,凸显了中国音乐学院声乐教学艺术风格的多样性和前瞻性。站在了当今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学术前沿和历史潮头。得到普遍好评和赞赏——新时期的“学院派民族声乐教学文化”,为全国民族声乐教学发挥了十分重要的引领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在理论研究和教材建设方面,马秋华率领她的团队先后主编《中国经典民歌选集》、《中国民族经典歌剧戏曲唱段选集》(分为男声唱段和女声唱段)等教材的陆续出版。更为多样性教学和研究奠定了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马秋华教授民族教学为什么要始终强调和坚持“科学性、民族性、多样性”的审美原则,并实现三者合一、辩证互动?究其缘由,定有其深刻的历史时代因素和文化背景。

20世纪90年代后期,社会逐步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高科技以惊人的速度发展,中西文化交融全方位开放。这一切都极大地影响了人们的艺术审美观念的转变:大众对艺术的要求不仅愈来愈苛刻,而且往往伴随着批评、挑剔的目光,人们的艺术审美完全由以前的单一、单纯转化为今天的带有强烈的主体选择性参与性。他们在尽情地享受着现代民族声乐艺术所带来的审美愉悦的同时。也渴望着中国传统民族声乐艺术原汁儿原味儿、味儿浓味儿厚、乡音乡情、意犹未尽的回归。“音乐和音乐的学术追问仍然只能是人类怀着乡愁寻找精神家园的本真活动”。与此同时。音乐理论界也开始用十分挑剔的文化态度审视着当代民族声乐艺术舞台上的每一个精彩瞬间,并且,适时提醒人们对六十年来以民族声乐艺术土洋结合的发展模式以及专业民族声乐人才培养模式应展开冷静地思考和积极地讨论。同时,对中国民族声乐艺术如何在土洋结合的前提下,突出地表现自己传统的鲜明的风格特色等方面提出诸多建设性问题。

事实上,“20世纪中西音乐文化的第一次撞击导致了中国音乐现代化进程的开始。在这个进程的最初阶段完成了中国音乐从传统到现代的战略转型与重构。确立了中国音乐发展的多元框架。”中国民族声乐艺术从20世纪40-50年代开始对土洋关系(即对于科学方法)的研究、认识与探索,逐步走向理性和成熟,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历程。中国民族声乐艺术沿着一个基本思路。即往往以西方声乐艺术体系为范本,探索中西结合的基本思路,取得了很大的艺术成就。然而,正如前面笔者已经提到的,这个基本思路似乎一开始就隐伏着一个较复杂的矛盾。即:洋唱法是以意大利语言为母语而生成的唱法,其美学价值是华声之情,美学理想是唯美。它用一种均匀、华丽、统一、完美的声音效果达到审美效应:“中国民族声乐艺术更多受到语言语音影响,由此形成其形式上的若干自身特色。如音乐自身逻辑受到干扰,不得不采用最适应语言声调不定性变化的逻辑方式,但在咬字收音、清晰传达词义方面有其独特的优势,其美学价值是达意之情,美学理想是韵味,由于受到中国传统戏曲的影响,音乐与开放的广场、简洁的舞美、伴奏以及生活化的氛围共同构成审美效应。由此,鲜明地体现其独异的民族特色和审美品貌。”相比之下,洋唱法则因远离语言语音的限制。固能更多地展开音乐形式运动的自身逻辑,达成纯音乐之美,但在语音的乐音化、音乐的乡土化以及表达乡音俚语的精微化上其思维及表现手段显得单纯和贫乏。再如,民族声乐艺术的审美效应具有较大的弹性。一首由地道的农民演唱青海的“花儿”或者陕北民歌“信天游”。更多的不是单纯的体现在外在的音乐形式,而是体现在那诉说不尽和难以割舍的意味,诸如乡情方言甚至里巷风情。

前已所述。经过了建国初期开始的旷日持久的“土洋之争”。使我们已经深刻地认识到中西声乐体系之间潜在的矛盾以及解决这个矛盾的复杂性和长期性。时至今日,中国几代歌唱家、教育家、理论家为了更好地解决这道难题,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实践和探索。并在创立中国民族声乐艺术歌唱体系的进程中,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艺术成就。但离这道难题的完满解决或者最大限度地满足当前和今后几十年人们不断变化的审美情趣。似乎还有许多事情。需要更多的歌唱家、教育家和理论家们去努力。

由此观之,让众口难调的亿万人只吃“土洋结合”的套餐,其口味,其营养一定是过于单一,长期习惯了“满汉全席”的中国观众一定会百般挑剔:更何况用某种歌唱体系兼容中国五十六个民族的具有复杂、丰富语言特色的民歌,就目前发展现状来看,除已较好表现汉族和个别少数民族民歌以外,其他大部分地区的少数民歌还有待挖掘、整理、研究。因此,我们用历史的和发展的眼光来审视马秋华“科学、民族、多样”声乐教学团队的艺术实践探索与研究,其意义是十分深远的。

当代中国民族声乐艺术。须在现有已取得的艺术成果的基础上。从根本上跳出西方声乐艺术无形的文化“磁场”,从而最终实现民族声乐艺术在展开独立、现代和传统特色完美结合中的完全自由,即科学性;从对民族声乐艺术的音质、音色以及音域、力度等外在形式上的着力追求,即民族性,转向对中国传统声乐艺术独特的规律、审美样式、表现形式、内在神韵等方面的深入实践与探索,即多样性。

马老师在实践中反复强调,失去了科学,中国民族声乐艺术就失去了严谨、规范与系统性,就不能得到长足的进步与发展:失去了民族性。中国民族声乐艺术就丢掉了自己的优秀音乐文化根脉精髓与灵魂;失去了多样性,中国民族声乐就不能有艺术上的丰富多彩,必将走向一条孤立无援式的獨木桥。然而,科学性使得中国民族声乐艺术充满新的活力。民族性使得中国民族声乐艺术坚守文化传统,多样性使得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紧跟时代脉搏。不断适应社会及时代要求。

我们有理由坚信:“科学、民族、多样”理念指导下的民族声乐教学艺术。将引领中国声乐艺术向着健康鲜活的方面发展、成长。当然,犹如人的成长壮大过程一样,即便是其间出现了一些小的偏离也不足为怪。任何事物都有其发展过程,任何艺术成果都需要社会和时代来检验。

艺术发展的规律告诫我们。艺术的真理需要实践来验证,而这种验证不只是一两次,而是一直要检验下去。艺术上的许多先进理念和理论体系。都是逐步被人们认识到其艺术价值和社会文化价值的,中国民族声乐艺术也无例外!

我们热切地期待着。马秋华教授民族声乐教学“科学性、民族性、多样性”的探索与研究取得更加丰硕的艺术成果!

声乐技巧音乐艺术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 高等艺术院校声乐教育的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声乐知识,以获得演唱状态能力和解决声音技术问题为目的,训练学生具有一定的舞台表演能力和声音控制能力。在高校声乐教学过程中,教学形式多种多样,无论哪一种方式最终目的都是要完成教学目标,合唱组合的教学形式就是其中的代表形式,因此,在声乐教学中,利用合唱教学特有的优势,可以弥补传统声乐教学方式的劣势和不足,对提升高等艺术院校的声乐教学目标有着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 高等艺术院校;声乐教学;合唱组合;应用

合唱是一种表现力极为丰富、感染力极强的高雅音乐艺术表演形式,合唱训练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要求学生具备多声部合唱的能力及合唱基本技能。合唱训练是通过科学的发声方法进行集体演义多声部艺术作品的表演过程,能建立学生的音乐感知力(如:音准、节拍、节奏、调式、调性、作品结构、音乐体裁、音色、音区、速度、力度等音乐元素)。同时,合唱也是最能体现团队振奋的精神和协调合作的音乐活动,对培养学生集体协作精神以及提高学生的音乐整体素质和实际运用能力等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组合演唱课在高等艺术院校声乐教学过程中的优势

(一)丰富了高等艺术院校声乐教学课堂演唱形式。

长期以来在我们的声乐课堂上却只有“独唱”这一形式,“组合演唱”则通过声乐小组课的授课方式,几人或十几人一组的课堂训练来编排重唱、表演唱等一些多人的演唱形式,使我们的声乐表演教学不再“单一”。

(二)能够提高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协调能力。

组合演唱要求演唱者必须做到統一、协调、细致,这包括声音、歌曲处理、情感、表演等等各方面。所以在编排过程中学生必须相互探讨,共同协商,这无形之中提高了他们的合作精神和协调能力。

(三)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表演能力和舞台感。

由于组合演唱形式要求表演者不但要有高度统一的声音,还要有张扬而丰富的形体表现,所以在小组课的课堂上形体表演也是训练的重要部分,这对于增强学生的表演能力是非常有利的。而课堂上学生之间的相互观摩,也使他们增强了舞台感,还能够互相学习,发现差距,把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

(四)有利于学生音乐素养的提升。

组合演唱中学生在演唱多声部的作品时,声部之间的相互干扰、协调,会促使学生提高自己对音准、节奏等多方面的要求,而音乐上的互动,将他们的演唱情感得到充分的释放,进而乐感也会得到很好的提高。

(五)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

组合演唱不仅需要老师的课堂指导、训练,还需要学生自己课下的组织编排,在编排过程中对于歌曲的处理,表现他们可以提出各自不同的见解或独特的设计,从而把作品完成得丰富、生动而具有新意。这既培养了学生的组织能力,又充分激发了他们的创造精神。组合演唱的小组课由于授课人数、形式、内容与要求都不同于个别课,因此教学要多方面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地发挥其优势,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六)有助学生社会性的形成 。

合唱是个集体性表演项目,它强调“和”,它需要参与者的无间合作才能将音乐美表现出来。合唱教学就是一个合作性学习的过程,就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合作,学生和学生合作过程。合唱作为集体性的表演艺术形式,需要音色统一,声部均衡协调、层次清晰,咬字吐字 规范、整齐。它要求的是符合共性的个性,在这一前提下,每个参与者都需要了解合唱曲目所要求的共性,这就是一个教学者和受教者的沟通交流过程。在了解理解共性后,参与者又要根据自己的个性,从音准、音色、音量、速度、节奏等诸多方面不断地调整和修正自己的声音,并配合其它参与者的声音,把自己的个性融入到集体共性中去,才能做到既能听见自己的声音,又能听见别人的声音。这就是参与者的一个沟通、协调的过程,也就是学生之间合作的过程。因此,合唱教学可以看作是一个个人和集体的融合过程,一个集体的形成和集体目标明确的过程,它需要每个集体组成部分的沟通、了解、协作、妥协,将个人目标组合成集体目标的过程,这和个人融入社会的过程是一样的。

二、合唱组合形式在高等艺术院校声乐教学中的应用

(一)合唱组合形式在发声训练中的应用。

合唱组合不仅对于整体的音乐素养要求较高,对于个人的独唱能力同样要求较高,这样才能让再之后的整体演唱中,每个人都把握好本手歌曲的内涵,众志成城,完成歌曲演唱,而不是靠着几个人的独唱支撑一个合唱。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习惯有音响的存在,然后每个人都做好独唱的训练,再去到专门的录音棚,聆听自己的演唱过程,通过客观的听自己的演唱过程,更好的对自己定位,找到需要更改的地方,更好的完善自身。

(二)合唱组合形式在声部训练中的应用。

在合唱的过程中,会出现高低声部和和声的划分,不能所有的学生从头至尾都按照独唱的形式演唱,那么合唱就成为了多人独唱,也就失去了合唱的意义。在借鉴众多组合的成功经验可以得出,在一个组合中,每句歌词都有分工,有人负责高音部分,有人负责说唱部分,也有人负责和声,但是这种角色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不同的歌曲内,演唱角色也可能发生变化,因此在组合形式演唱的时候就要注意声部的划分,让合唱中有高低起伏之分,而不是一马平川。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歌曲声部的划分,挑选不同的学生负责或高音、或和声的部分,并且再换一首歌之后,这个分配也要重新安排,保证每个人对于每个声部都能训练,在实际的歌曲训练中也能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歌曲合唱

时的状况,更加有真实感。

(三)合唱组合形式在舞蹈训练中的应用。

音乐和舞蹈从来都不可分割,舞蹈就是在音乐的基础上产生共鸣,身体的一种本能反应,舞蹈既符合歌曲的表现特点,也能为歌曲的表现力加分。并不是说要让每个学生唱歌的时候手舞足蹈,而是根据歌曲的意境起舞,集体舞的对视觉的冲击更大,再结合歌曲的听觉冲击,让合唱不仅能聆听,还能观看,所以我们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也要注重对舞蹈的编排,让舞蹈对歌曲的演唱起到添色作用,在对音乐的节奏感把握上,从歌曲到舞蹈都准确到位。

三、结束语

合作演唱课在高等艺术院校声乐教学中的运用对培养学生集体协作精神以及提高学生的音乐整体素质和实际运用能力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高等艺术院校声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科学、合理的安排合作演唱课程,发挥合作演唱课程对声乐教学的积极作用,以提升高等艺术院校声乐教学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魏艳. 组合演唱给声乐教学带来的启示——试论声乐小组课中组合演唱的教学[J]. 民族音乐, 2012(3):98-100.

[2] 薛静. 论流行音乐演唱组合课程的教学及舞台艺术实践[D]. 南京艺术学院, 2013.

[3] 崔燕. 试论组合教学法在高校声乐教学中的运用[J]. 当代音乐, 2015(9):70-71.

声乐技巧音乐艺术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声乐艺术 构建形态 多种 艺术美 基因整合

声乐艺术源远流长,贯穿音乐历史发展,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表现力自古以来便深受人民群众所青睐。声乐艺术虽然通过人声这一媒介来表达,但其表演形式却往往综合了音乐、文学等,是由多种艺术美基因整合的一种综合性音乐艺术体裁形式及艺术类别。“丝不如竹,竹不如肉”的审美比喻,可以看出中国古代就已经对声乐艺术的审美有了正确认识。声乐艺术的美是由多种元素构成的,除了存在于文化传统中,还深藏于每个人的内心之感中,是外在形式与内心情感的碰撞产物。声乐艺术不仅与纯粹的文学诗歌有别,且不同于纯音乐的器乐演奏。声乐艺术的审美活动是一项具体的审美过程,是歌词、人声、表演、伴奏、乐感多种元素的构建。

一 声乐艺术的歌词美

声乐艺术是关于人声的艺术,通常都会具有明确的语义内容。歌词作为音乐文学中的基本形式,不仅是可以阅读的词,同时是可以歌唱的诗,是源于生活而又比生活高出一层的语言艺术存在。声乐艺术的语言往往要求词句洗练、词意隽永,与此同时还需兼具音韵和谐,歌唱之时应给人朗朗上口的韵律美感。所以,声乐艺术的歌词一般都寓意深邃且耐人寻味,比普通文学作品更加适合入曲咏歌。在人类历史进程的不断发展中,这一美学规律实际上早已被验证。人类最早的诗歌便是诗与歌舞的融合,通过诗来对情感加以表达。进入《诗经》时期后,几乎所有的诗都可以用来吟唱,音乐与诗歌的关系更加密切。到了后精神文明时代,专门用来演唱的歌词的出现,使得人们对歌词的要求进一步提高。虽然歌词以语言符号的形式存在,但歌词中蕴含着的深厚审美基因,一旦与音乐结合起来,歌词会发出与其他语言符号完全不同的精神力量。

从多种意义上来看,歌曲的形象作为一种艺术形象与情感表达、情感宣泄密切相关,听众通过歌词能够对歌曲形象有更加直观的理解和感受。因此,声乐艺术的歌词都会带有极强的美感和抒情性,对社会生活有更加集中、精炼和概括的反映,由此才能激起听者内心深处的情感共鸣。在声乐艺术中,必须指出的是歌唱是歌词美学价值的重要实现途径,没有歌唱歌词仅仅是一种可供阅读的文词存在,并不具有声乐艺术方面的价值。声乐艺术中的歌词美学价值,必须与歌唱家的二度创作结合起来才能实现。例如,在声乐艺术中,演唱者对歌词的咬字必须清晰、分明,只有将歌词转化为完整而准确的歌声,人们才能在声情并茂中感受到声乐艺术的美感,而声乐艺术的歌词美无疑也是声乐鉴赏的重要审美标准。

二 声乐艺术的人声美

声乐艺术的人声美,主要指的是声音音质的品质。音质的好坏很大程度地决定着乐器的好差,人声也是如此。人体构造的差别,使得声音音质存在显著差异性,有些人声音宽厚,有些人声音纤细,还有些人声音高亢或低沉。但不可否认,声音干净、富有弹性是好的嗓音中十分明确的一条标准。人的音质从生理角度来说是天生的,但并不是说缺乏先天条件的人声音无法达到音质美的境界。声乐艺术中的人声美,是可以通过后天努力来改变的。在声乐艺术中,人声美是必不可少的重要审美支撑。以乐器的声乐为例,可以得出好听的乐器声乐更能触及人的心灵,无论哪种乐器都必须具备优良的材质和精确的工艺才能促成良好音质的形成,而这些都是音乐美所需具备的基本元素。

在声乐艺术中,音质可以说是其艺术表现的基石。在很多场合,一个悦耳的声音都会使说话的人增添魅力,这是人们关于人声审美相对统一的必然选择。美妙的人生在自然人的交流中会让人觉得更加惬意,音质的本性体验以良好的嗓音为基础,在歌唱中这种基础重要性更加明显。歌唱的评价大多与声音的音质有关,声音的音高、焦点、声带状态都会决定声乐艺术水准的高低,好的音质以其明亮、自然的特点能够为声乐艺术加分很多。声音本质和技术,在各种术语中屡见不鲜,都表明了其对声乐艺术的重要性。人声美是声乐艺术必须具备的本质条件,是声乐艺术审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人声音质是可变的,不恰当的使用或破坏,将会导致音质向不好的方向变化。在自然界的各种声音中,我们很容易便能分清声音的美妙与否,在声乐艺术中也是一样,人声音质本身的审美特质自然也就成为声乐艺术审美中的关键元素。

三 声乐艺术表演重要性

与所有音乐作品一样,声乐也是物质材料也是音响,其存在方式也是时间,其审美鉴赏也需要通过听觉感受来鉴赏。“听音乐”等术语在日常生活中的频频出现,就是对这一本质属性的认定和判断。我们需要看到的是,表演艺术涵盖了包括声乐在内的一切音乐。虽然进入二度创作时这一特征才得以体现和确立,但其观赏性的综合视觉听觉为一体是一种普遍现象与事实。声乐艺术是歌唱的提升,进入这一阶段后,歌唱的自娱性便会越来越小,表演则成为这种歌唱艺术表现和艺术创作的首要任务。这种演唱活动是一种面对面的表演形式,由歌唱家和听众共同参与,所以歌唱家的一切外在表演形象都会无可避免地在传送歌声过程中传达给听众。

在科技的不断发展中,人们可以通过各种无需与演唱者面对面的途径来鉴赏音乐,还可以利用录像等方式再现声乐表演。但这些声乐毕竟是克隆出来的复制品,它们不仅少了声乐艺术中鲜活的生命力,同时与观众的情感交流也大大减少。能够直接欣赏的声乐演出在市场价值方面,明显高于间接欣赏的文化产品。声乐艺术是一种视听综合艺术,其现场表演永远带有“原创性”特质且更加“原汤原汁”,观众的审美视野中会纳入声乐艺术歌唱表演的一切外观因素,声乐艺术的表演因此是必须列入声乐艺术审美鉴赏和评价范畴的因素。歌唱家的演出实践实际上早已对表演的重要性有过检验和证实,所以在声乐艺术中这些歌唱家都对个人舞台形象十分重视,通过各种本体包装和舞台布置等提高声乐艺术表演的美感,为人们呈现更好的视觉感受,使声乐艺术产生符合人们审美趣味的综合美感效应。

四 声乐艺术的伴奏

声乐艺术的歌唱属性,决定了其不能因循守旧,必须对广征博采的实践美学原则坚持践行。其中,将器乐纳入自身服务范畴就是声乐艺术的典型。声乐在音乐发展历史中比器乐要早出很多,原始社会时期就已经出现了混合实践活动的歌唱,这种歌唱仅仅是人声的单纯表现,并没有音响之类的伴奏,质朴纯净的同时带有单调的缺陷,在艺术表现力方面受到多方局限。乐器出现后,歌唱发现了其与自身相符的音乐共同语言,于是将其应用于声乐艺术中,通过乐器等伴奏来帮助自己提高艺术表现力。器乐曲的诞生有赖于歌唱旋律的铺路搭桥,歌唱在伴奏的帮助下不仅表现力得到极大丰富,且为声乐艺术这一专业性歌唱艺术的诞生创作了条件。发展到目前为止,虽然仍存在“无伴奏合唱”的声乐表演品种,但其他所有声乐作品都会借助伴奏进行,没有伴奏便不会有那些艺术表现力很强的声乐作品,没有伴奏就没有声乐成为当今声乐艺术舞台上默认的演出格局。

作为声乐艺术美的重要组成部分,伴奏在才能施展上的空间比较广阔。例如,在乐器法的原则实现对歌曲作品的配器,不仅能将不同乐器的音色美感充分发挥出来,同时能够通过各种表现手段使歌唱审美效应得到珠联璧合的效果。对乐器伴奏的选择,需要立足声乐作品内容、风格及演唱形式,如此才能使伴奏与声乐艺术得到最佳结合,促进声乐作品表现力的增强。还有某些大型声乐表演会请指挥家介入伴奏,在对指挥进一步处理的过程中促进音乐与演唱效果的增强,为声乐艺术提供更多的美学价值。因此,在声乐表演艺术中加入伴奏,一方面能够促进声乐艺术音乐性的强化,另一方面能够促进声乐多元化美学品格的增添。但为声乐艺术服务,是伴奏的基本目标,可以说伴奏是声乐艺术中声乐审美表演和创造的最忠实和可靠的助手。

五 声乐艺术的乐感

在声乐艺术中,如果说歌唱的音响是物质的,难么其乐感则属于精神和思想的。在音乐表现中,乐感不仅是其引领者,还是其歌唱的灵魂。乐感除了包含对物质的准确把握,还包含对内心的理解与反映,是声乐艺术中非常综合的体现。精神的感悟是很多艺术创作的源泉,艺术家的思维往往可以深入到人内心深处,是丰富而敏感的,正是在此基础上才能创作出触动人心的作品,饱含深情,让欣赏者产生高度的感受与冲动。对歌唱来说,乐感更多的是一种体验和感受,每一位声乐表演的参与者或欣赏者,都能够对不同的作品产生不同的感受和体验,例如,鲁迅所说,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种结果多多少少便与乐感有关。在作品优秀的前提下,每一位表演者都能演绎出不同的声乐艺术风格,如何使其表演达到美感,是声乐艺术审美的重点。

声乐艺术是由多种形态构成的,这就要求声乐表演者必须对每个形态都有足够的敏感,乐感作为声乐艺术表达的契机,能够为演唱者乐思的表现提供更多营养和冲动。乐感有助于声乐表演者在不知觉中将感性的心灵呈现给观众,从而使观众达到感同身受的效果。在声乐艺术中,审美是通过许许多多的细节体现出来的,乐感能够使声乐演唱者的表演更有灵魂性和震撼力。乐感这种对音乐元素的敏感度,可反映出不同的生理反应和心理感应,使乐感体验呈现出一定的层次差异,对声乐艺术审美具有重要意义。

声乐艺术是一种综合性较强的艺术,在这个全面的音乐文化体验过程中不仅涉及到歌词、人声、表演,还涉及到伴奏、乐感等诸多元素。正是这些不同的构建形态,塑造了声乐艺术的审美范畴,使得人们对声乐艺术的美有了更加具体的认知和把握。

参考文献:

[1] 李莉:《声乐审美特征的整体理解》,《戏剧之家》(上半月),2011年第6期。

[2] 张德凯:《当代民族声乐审美取向的发展趋势》,《民族音乐》,2011年第5期。

[3] 阴琪:《浅谈歌词在声乐艺术中的重要作用》,《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年第26期。

[4] 孟影:《论民族声乐艺术之“声、情、美、韵”》,沈阳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3年。

[5] 王雅洁:《从声音构成的基本要素分析声乐用声与播音用声的不同》,《新天地:开拓教育新天地》,2011年第11期。

[6] 江涛:《声乐艺术审美要素及其培养与结合》,华中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3年。

[7] 吴琛:《浅析当前民族声乐艺术的审美内涵与基本标准》,《陕西教育》(高教版),2014年第3期。

[8] 韦家燕:《关于声乐艺术中“声”与“情”关系的哲学思考》,《黔西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第3期。

[9] 杨洛:《继承和发展中国古代声乐艺术》,《大众文艺》,2010年第1期。

[10] 张新:《对声乐艺术美构成的分析》,《中国科技信息》,2008年第15期。

(李曦,武汉汉口学院音乐学院副教授)

声乐技巧音乐艺术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解决歌唱的呼吸问题,是解决声乐教学的一个基本的问题,特别是对初学声乐者更为重要。文章从歌唱呼吸的重要性,呼、吸的生理技能和及时纠正不良的呼吸方法等方面进行论述。

关键词:歌唱呼吸 声乐教学 正确呼吸

歌唱的呼吸对初学声乐的歌唱者是一个大问题。笔者在多年的声乐教学中发现声乐教材较杂,而且教材上只有歌曲没有声乐理论,关于歌唱的呼吸部分基本没有;有的声乐教材有介绍但是提到歌唱的呼吸部分,往往一带而过。目前,初学歌唱者还停留在只听老师的口传心授的阶段,声乐理论上是一个空白。所以,歌唱的呼吸对于初学歌唱者来说是一个虽然很熟悉,但又较难掌握,甚至感到费解的问题。

一、歌唱呼吸的重要性

从歌唱器官来说,它包括:发声器官、共鸣器官、构语器官和呼吸器官四个部分。这几个部分协调配合,才能发出美好的歌声来。而呼吸器官的活动比较明显可以触知,它可以通过人的意识加以控制。它就像二胡、提琴的弓子,是歌声的激动器,弓子运用得好,才能演奏出好的效果。歌唱的呼吸方法正确,才能为好的歌唱打下坚实的基础。

“呼吸是歌唱的基础,呼吸是歌唱的动力。”没有气息对声带的作用,声带是不会发声的。正如前面的例子,若没有弓子在琴弦上的运动,也就不可能使琴弦因振动而发声。再如:手风琴若没有风箱的开合,簧片就不会因空气的冲击而发声振动,发出声音。同样道理,歌唱时声带如不受肺中呼出空气的冲击,声带就不可能因振动而发声。“气动则发声”说明了呼吸是歌唱发声的动力。

有些学生坚持不断的呼吸训练,吸气多少时间,保持多少时间。他们可以吸很多气甚至可以保持相当长的时间,可是一张嘴却发不出好的声音,也唱不出好的旋律来,声音发紧、发直,有憋气感,实际上是有一肚子的气却用不上,造成了呼吸引起的僵硬的毛病。针对这个问题,还应一分为二地看呼吸在歌唱中的作用。首先要明确歌唱的呼吸是一种技术方法、一种手段,它不能包括整个歌唱技巧。其次,要明确认识歌唱的呼吸也是一种肌肉自然运动的结果,也是有感情、有激情的一种运动形式。

歌曲中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是多种多样的,无论语气、语调和用气的力量上都因内容而有所不同。如安慰人的语气一定是委婉、柔和的,而命令人的口气是威严有力的。两种思想感情,就产生两种呼吸感觉,前者在呼吸运用上就比较从容、舒缓;而后者则果断、急促。所以对一个歌唱者来说要有“激情”的歌唱,呼吸也就在激情的带动下为表现内容而成为一种下意识的活动了。呼吸在歌唱中有特殊的重要性,但不能片面地为了呼吸而练呼吸,这样会削弱呼吸在歌唱中所起的作用。

二、正确的歌唱呼吸方法及问题纠正

胸腹式联合呼吸是目前被采用的正确呼吸,也是符合生理条件的自然的深呼吸,这种呼吸在深度和高度上发挥了整个呼吸器官的最大能量。由于可以吸进足量的空气,所以说它的容量大,弹性大,能够稳定地保持住下肋骨及横膈膜的张力和来自小腹的收缩力量,形成均衡的对抗,有利于控制和产生对声音的支持力量。这些都为气息有规律地、平滑地达到喉咙提供良好的可能条件,容易做到有弹性、有力度、不漏气、灵活自如不感到疲劳的呼吸要求。

有些学生没有很好地理解和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吸气过浅,使得颈部肌肉紧张,面部痉挛,张不开嘴,有憋气的感觉,不能完整地唱一首歌,甚至一个乐句,这些学生多数都是初学声乐者,他们在吸气时多数都耸肩。另一部分学生似乎理解和掌握了歌唱的呼吸方法,认为吸进的气越多在身体内停留的时间越长越好,这些想法都是片面的。从物理学的角度来分析,吸气的力量压力越大,呼气力量的反抗就越强。这样就会引起身体肌肉越来越紧张,给声带造成的错误压力就越来越大,从而引起发声器官的紧张、僵硬,会造成声音上的毛病。歌唱时呼吸不当,不仅造成生理上的紧张,更严重的是由此而引起心理上的紧张和精神上的紧张等等。还有一部分学生随便唱的时候歌唱的感觉还很好,一上课整个歌唱器官和呼吸器官都处在僵硬的状态。这些学生往往思想负担太重。在教学实践中,往往越是学生的呼吸有问题,越是要学生注意呼吸。这样易形成学生的思想负担,不但解决不了呼吸上的问题,反而会使学生的毛病越来越重,所以,声乐教师应及时改变教学方法来纠正这些问题。对于初学声乐的学生应注意呼吸方面的训练:

(一)吸气练习。吸气时,横膈膜下降,使胸腔底部向下伸展,同时胸腔两肋张开,使胸腔全面扩大。此时,因胸腔和肺部扩大,外界空气即吸入肺内。吸气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气息应吸在胸腔下部,不可过浅(如胸式呼吸),也不可过深(如腹式呼吸)。

2.吸气时要柔和平稳,做到全胸部自然的扩张(长、宽、高三方向),不可用强制的力量,呼气器官各部分都不能有僵硬、逼紧的感觉。强制性地下降横膈膜和张开两肋都是不许可的。

3.要用鼻和嘴一道吸气。如果只用鼻吸气,初学者易犯软腭(小舌)塌下的毛病,而产生鼻音。

4.吸气要适度,吸得过分饱满,会引起歌唱器官的紧张,使声音失去弹性。吸入气息的多少,应根据所唱乐句的长短、力度的大小、音的高低和艺术表现的要求来决定。

5.要学会无声地吸气,吸气时如果发出不必要的响声,混杂在歌声中,就会影响歌唱的表现。如果吸气的动作做不好,可用下面的方法来体会一下吸气的感觉:(1)用“闻花”来体会一下吸气的感觉。我们在闻花时,气往往吸得自然、柔和而深入,合乎歌唱的要求。(2)当我们跑步、爬山或登高时,吸气急促而深入,可以从这样的呼吸动作中体会到歌唱吸气的部位。总之,我们应该学会如何吸气,吸气是歌唱的准备,吸得好,才能唱得好。

(二)呼气练习。呼气时,一方面,依靠胸腔本身的弹性作用和胸腔呼气肌肉用力,逐渐将肋骨拉下,使胸腔缩小;另一方面,腹部肌肉有控制地收缩,压迫腹腔内器官向上,使横膈膜逐渐抬起(回到原来的位置)。小腹收紧是唱歌时的基本动作,否则就失去了唱歌的基础。这样做是和平时的呼吸有一定区别的,要求呼气的肌肉和吸气的肌肉同时工作;亦可以说,呼气时必须保持有吸气时的感觉。这样做的好处就是,声音一停就会有自然的吸气,而且自然吸得快而多。因此,在发声时,这两套完全敌对的肌肉是彼此不相让地在工作着的,它们相互控制着气压和气流。这必须从原来的姿态改变过来,经过不断地操练,形成一套新的习惯。

歌声是最美的音乐,一个人与生俱来一副金嗓子,如果他不具备正确的歌唱呼吸技能,他是不会唱出好的声音的。也就是说,我们在音乐厅听大师演唱时,为什么会那么激动?为什么那么过瘾?就是因为大师具备了综合的歌唱素养,更重要的,是他们充分掌握了歌唱的呼吸技能,才能使他们动人的歌声灌满整个大厅,唱进每个人的心灵。

声乐技巧音乐艺术论文范文第6篇

(临沂大学音乐学院,山西 临沂 276000)

【摘要】国内外关于歌剧表演的研究都存在很大的差异,其中,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是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当前,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文化事业的发展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关于歌剧表演中的角色形象塑造,逐渐成为艺术学者关注的发展问题。在实际生活中,如何就当前优秀的歌剧表演作品,深入分析歌剧表演中的角色形象塑造,对于歌剧表演能力的提升,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本文将简要分析,歌剧表演中的角色形象塑造方面的相关内容,旨在有效的促进歌剧表演中的角色形象塑造研究工作顺利的开展下去。

【关键词】歌剧表演;角色形象;塑造

当前,随着社会经济及文化事业的发展,人们在享受物质生活的同时,更加关注精神文明享受。歌剧从剧本走上舞台,其中音乐、美工、表演、管理、建筑、服饰、历史、心理学以及社会学等方面的知识,歌剧表演涉及的知识相对较多,一部好的歌剧作品,离不开这些重要的组成元素及各种元素综合在一起产生的效果分析。如何根据歌剧表演的特点及形式,深入分析歌剧表演中的角色形象塑造,成为发展歌剧表演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在实际工作中,重视歌剧表演中的角色形象塑造的相关探究,并积极的完善歌剧表演中存在的问题,更加有利于歌剧艺术的发展。

一、歌剧表演艺术的相关概述

我们都知道,歌剧表演与其他艺术形式相比,具有很大的不同。一般情况下,歌剧表演都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和丰富的表演内容,每部歌剧作品表演,都是集戏剧、音乐和舞蹈等多种艺术表现形式为一体的,在给人们带来艺术美感的同时,也不断的启发着人们的智慧。在欣赏和学习歌剧作品的过程中,深入分析歌剧表演中的角色形象塑造,也逐渐成为重要的探究问题。追踪溯源,歌剧最早是启蒙于文艺复兴时代,经过不同的社会文化发展时期,歌剧表演由于起源于欧洲,在欧洲诞生了诸多的艺术家,也正因此,让人们可以感受到很多不同风格的艺术作品。为了更好的欣赏和创造歌剧作品,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歌剧表演中的角色形象塑造这一发展问题。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如何针对歌剧表演的特点,深入分析歌剧表演中的角色形象塑造,成为非常重要的探究问题。

二、歌剧表演中的角色形象塑造

(一)熟悉需要塑造的角色形象

在歌剧作品中,熟悉需要塑造的角色形象,是歌剧表演中的角色形象塑造主要内容之一。在进行歌剧表演的环节,表演者需要针对自身塑造的角色进行充分的了解,包括剧本与歌剧部分的内容,在阅读剧本和记忆歌词的时候,要综合整个歌剧作品的主体情感进行感受,通过理解剧本和歌词,明确其中蕴含的艺术情感和角色形象产生的背景,进而有效的调整自身的状态和表演行为。因此,在歌剧表演中,熟悉需要塑造的角色形象非常重要。

(二)角色形象的声音塑造

在歌剧表演中,角色形象的声音塑造作为歌剧表演中的角色形象塑造的内容之一,也是表演者需要重视的一部分内容。歌剧表演中不同的角色形象,声音也是不同的。歌剧表演者需要通过对角色形象声音的塑造,将角色的性格、年龄及形成的背景充分的表现出来。通过角色形象的声音塑造,为角色形象塑造增加色彩,进而提升整个歌剧作品的艺术感染力。歌剧表演者如何针对这一特点,有效的进行表演非常关键。因此,在歌剧作品的表演中,有效的角色形象的声音塑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角色形象的性格塑造

在歌剧表演活动中,角色形象的性格塑造,也是歌剧表演中的角色形象塑造内容之一。歌剧表演者如何针对作品的情感特点与背景特点,进行角色形象的性格塑造,对于歌剧表演力的提升,都具有很重要的影响。角色形象的性格塑造,需要歌剧表演者切实的了解角色的性格特点,并抓住角色性格的特点,通过角色形象的性格塑造的方式,增加歌剧艺术感力,给观众呈现更好的艺术表演。因此,在歌剧表演活动中,重视角色形象的性格塑造,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表演内容。

(四)角色形象的行为塑造

角色形象的行为塑造,作为歌剧表演中的角色形象塑造的内容之一,也是影响歌剧表演效果的重要因素。在歌剧表演活动中,表演者不仅需要通过演唱的方式进行表演,也需要利用大量的肢体语言、行为动作塑造角色形象,提升歌剧作品表演的效果。歌剧演员在舞台上的形象是一个综合性的展现,不仅仅需要其在舞台上奉献出优美的歌声,还需要歌剧表演者有现场表演意识,注意自身的肢体语言对于歌剧表演效果的辅助作用。如果在表演过程中仅仅对歌声投入过多的关注,而忽略了肢体语言对于歌剧形象的塑造,那么对于歌剧任务的诠释,以及整体的情感表达等都会受到影响,最终的歌剧呈现效果也会大打折扣。因此在歌剧表演过程中应当在保持优美演唱水准的同时,注意对自身的舞台肢体动作表现,不仅能够辅助歌剧表演者的歌声诠释,同时还可以使整体的演出更加丰满生动,使任务形象更加有血有肉。在歌剧表演中,角色形象的行为塑造,有利于表演者通过自身的努力,更好的诠释作品所蕴含的艺术情感,进而实现提高歌剧表演艺术效果的目的。因此,在歌剧作品表演中,角色形象的行为塑造,是表演者必须重视的一个环节。

三、提升表演者角色形象塑造能力的方法

(一)重视音乐情感练习

在歌剧作品表演中,重视音乐情感练习,是提升表演者角色形象塑造能力的方法之一。在日常的学习活动中,重视音乐情感练习,有利于引导表演者全面的了解歌剧作品形成的背景、歌剧作者所蕴含的情感以及尽量查找与作品相关的时代背景知识,通过对这些资料的了解,促使表演者更好的理解歌剧作品的主要情感基调,并在音乐情感练习的过程中,逐渐培养自身表演需要的情感。重视音乐情感练习,提升自身的音乐情感表现力,是每个歌剧表演者都应努力的方向。因此,为了提升歌剧作品表演的效果,重视音乐情感练习,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二)重视声音练习

在实际工作中,重视声音练习,也是提升表演者角色形象塑造能力的方法之一。在歌劇作品的表演中,深入分析提升表演者角色形象塑造能力的方法,不但可以促使表演者更加积极的进行专业学习,而且有助于帮助表演者通过自身的努力,提升歌剧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在进行歌剧作品的表演中,通过重视声音练习的方式,促使表演者在实践学习中不断提高自身的声音表现力,进而在进行歌剧作品的表演中,能够通过具有特色的声音表演,来完成角色情感的诠释。因此,在歌剧作品的表演中,重视声音练习,对于提升表演者的角色形象塑造,也会产生很重要的影响。

(三)做好基本的准备工作

在歌剧作品的表演中,为了更好的提升表演者角色形象塑造能力,促使其全面的诠释作品的艺术情感,做好基本的准备工作也非常重要。在进行歌剧作品的表演活动之前,表演者需要歌剧表演工作做好一切的前期准备工作,包括熟悉剧本、歌词,深入分析表演的语气、行为等内容。通过歌剧表演的方式,往往能够传达出表演者自身对生活的态度和想法。为了更好的诠释歌剧作品中作者所表达的情感,提升表演者角色形象塑造能力,做好基本的准备工作,是一项非常必要的事情。

(四)准确的把握角色的性格

在实际的表演活动中,准确的把握角色的性格,是提升表演者角色形象塑造能力的方法之一。在歌剧作品的表演中,准确的把握角色的性格,有助于表演者通过自身情感与作品情感的有效结合,准确的表达出作品的艺术性,给观众带来一定的视觉享受。在歌剧作品的表演中,准确的把握角色的性格,可以帮助表演者在表演的过程中弥补由于自身条件的不足,对歌剧表演造成不利影响的问题,进而顺利的完成歌剧中自身角色塑造的任务。因此,重视准确的把握角色的性格,也是表演者应充分关注的一个问题。

(五)利用声音来创造人物形象

一般情况下,利用声音来创造人物形象,都是提升表演者角色形象塑造能力的方法之一。人的声音根据音色、音质的不同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类型,运用不同类型的声音,可以塑造出不同的角色形象,达到不同的表演效果。因此,歌剧表演者可以在表演过程中根据自身的角色需要对声音进行修饰和把控,从而使声音表现更加接近歌剧角色的需要。此外,歌剧表演者还应当注意在表演过程中要尽量选择适合于自己声音的角色形象,这样在表演过程中就会更加自然,从而能够为角色的表现增光添彩。利用声音来创造人物形象,能够结合表演者的声音条件及作品的情感特点,提升表演者角色形象塑造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增加歌剧作品的艺术感染力,进而全面的表达歌剧作品所蕴含的艺术情感。

(六)运用面部神情、肢体动作来塑造人物形象

在歌剧表演中,运用面部神情、肢体动作来塑造人物形象,是提升表演者角色形象塑造能力的方法之一。歌剧表演者在进行歌剧作品表演之前,应努力通过运用面部神情、肢体动作来尝试塑造人物形象,并感受作品所表达的情感特点。通过一定的练习活动,加深自身对歌剧作品的了解,并在表演的过程中,认真的体会剧本中的文字所表达的情感,有效的提高自身的表演能力,促使可以出色的完成歌剧表演中的角色形象塑造。因此,在提升表演者角色形象塑造能力的方法分析中,重视运用面部神情、肢体动作来塑造人物形象,具有一定的重要意义。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歌剧是将音乐、美术、舞蹈等多种艺术相结合,展现丰富内容和浓厚艺术性的一种表演艺术,对于提升人的艺术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在歌剧的欣赏和学习中,歌剧表演中的角色形象塑造,是其中非常重要的内容之一。如何根据歌剧表演中的角色形象塑造的特点,深入的进行分析,促使艺术学者创造出更多、更优秀的作品,对于社会精神文明事业的发展,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在歌剧欣赏及学习的过程中,重视歌剧表演中的角色形象塑造分析,对于提升人们的审美意识与艺术修养,都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邓勤.试论歌剧《屈原》中婵娟角色的形象塑造与声乐技巧[D].武汉音乐学院,2009.

[2]杨姗姗.论大型情景交响音乐剧《木兰诗篇》中“木兰”角色的形象塑造[D].西南大学,2011.

[3]周晓雯.论银环角色形象在歌剧表演学习中肢体的塑造[J].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6,(7):109-109.

[4]任程.关于歌剧表演艺术中人物形象塑造的探讨[J].大众文艺,2012,(18):109.

[5]李力.淺论民族歌剧中演唱技巧与形象塑造的关系[J].菏泽师专学报,2001,(3):92-93.

[6]蔡占科.浅析多明戈对威尔第歌剧角色”奥赛罗”的形象塑造[J].艺术评论,2011,(4):99-104.

上一篇:砌体结构裂缝分析论文范文下一篇:城市生态系统分析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