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培养范文

2023-09-22

基于核心素养的培养范文第1篇

学校从毗邻重庆市花卉园的地域环境优势与学校的历史文化传统出发, 汲取中国传统“花文化”精髓, 先后开展“以‘花文化’为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实践与研究”, “花文化校本课程建设策略研究”, 提出了“为了每一朵花蕾的绽放”的办学理念, 继而又进一步凝练了“播种热爱, 收获芬芳”的校训、“美在花园, 香在明天”的校风、“与花为伴, 随花而舞”的教风、“我阳光, 我灿烂”的学风, 形成了以“花文化”为内核的学校文化体系。

在以“花文化”为内核的学校文化的引领, 学校开发了《花儿朵朵》校本课程教材, 通过“赏花”激发“花文化”审美体验;通过“爱花”探究“花文化”的知识;通过“品花”领悟“花文化”意蕴, 将“花文化”蕴含的美与民族精神、民族文化相融合, 实现以花育人。在此基础上, 学校又进一步探索, 拓展了花文化校本课程, 形成主题鲜明的《花与生活》、《花与科学》、《花与品格》以及《亲亲大自然》等系列校本课程。

本课题开展“基于核心素养的‘花韵’生态课堂模式研究”, 探索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策略。

二、课题核心概念界定

(一) 核心素养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综合表现为9大素养, 具体为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审美情趣;身心健康、学会学习、实践创新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征求意见稿) 》) 。

(二) 花韵

“花韵”, 是指大自然不同花卉所具有的独特的风韵。也就是优美的风姿、情态、风格、韵致。

(三) 生态

生态的产生最早是从研究生物个体而开始的, 通常是指生物的生活状态。指生物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下生存和发展的状态, 也指生物的生理特性和生活习性。生态一词源于古希腊文字, 意思是指家或者我们的环境。后来, 生态泛指指一切生物的生存状态, 以及它们之间和它与环境之间环环相扣的关系。生态一词涉及的范畴越来越广, 人们常常用“生态”来定义许多美好的事物, 如健康的、美的、和谐的等事物均可冠以“生态”修饰。

(四) 课堂模式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场所, 或课堂是育人的主渠道。模式是在一定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课堂模式是在一定教育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课堂教学活动结构框架、活动程序和育人范型。

(五) 基于核心素养的“花韵”生态课堂模式

它是一种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创新框架。具体而言, 是指在“花文化”教育思想指导下建立起来的旨在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生态化课堂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作为结构框架, “花韵”生态课堂模式突出从宏观上把握课堂教学活动整体及各要素之间内部的关系和功能;作为活动程序, “花韵”生态课堂模式突出课堂教学活动的有序性和可操作性;作为育人范型;“花韵”生态课堂模式突出课堂教学要致力培养学生健全人格核心素养, 涵养学生“花韵”人格品质及关键能力。

三、研究意义与价值

(一) 有利于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

世界上没有抽象的课程, “顶层设计”的国家课程只有变成学校具体实施的课程才有实实在在的意义。本课题遵循独特的“花文化”教育思想, 以学生的学习实际为起点, 进行学情分析, 从而根据学生的学习需要, 探索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路径, 构建适合孩子、发展孩子的生态化课堂教学模式。

(二)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2014年3月30日, 教育部发布《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 明确指出:“教育部将组织研究提出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 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 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在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花韵”生态课堂贴近学生的内心世界、贴近学生的生活世界, 建构“花韵”人格核心素养模型, 丰润学生的内涵, 提升生命的价值, 使学生形成高尚的情操、健全的人格, 良好的素养。

(三) 有利于促进学生生命成长

“花韵”生态课堂依据生态学的原理和教育教学规律进行教学, 关注学生的科学生态位和人文生态位, 关注生存能力和发展潜力。科学与人文, 大致可以分为形而下的外在层面和形而上的内在层面, 前者倾向于外部物质与能量世界的实证和功利, 后者倾向于内心世界的思想的和精神, 体现着认识与体验、心灵与价值、个体与环境的有机统一。“花韵”生态课堂将内外层面紧密结合, 展现着主体蓬勃的生命力。

四、研究现状述评

(一) 国外研究的状况

西方国家研究最早:1971年费恩 (Fein, L.J.) 著述了《公立学校的生态学》;1974年坦纳 (Tanner, R.T.) 出版了《生态学:环境与教育》;1976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院长劳伦斯.A.克雷明 (Lawrence A rthur Cremin) 在《公共教育》一书中正式提出了“教育生态学” (Ecology of Educaton) 一词, 并列专章进行讨论。在国外大致有两个流派:一种是以个体心理为研究目标的微观研究, 起源于上世纪40年代, 代表人物是巴克, 主要研究不同环境对教育对象的影响;一种是以文化传播为研究对象的宏观研究, 起源于上世纪70年代, 代表人物是巴顿, 着重研究文化价值对个人行为的影响。

(二) 国内研究的进展

国内台湾研究较早:例如, 1975年方柄林 (台湾) 著有《生态环境与教育》;贾锐 (台湾) 出版了《校园生态环境与教育》 (1988) 。

国内大陆起步较迟:李聪明:《教育生态学导论》 (1989) ;1990年出版了由吴鼎福、诸文蔚撰写了第一部专著《教育生态学》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0年版) ;1992年由任凯和白燕撰写了第二本《教育生态学》;范国睿著的《教育生态学》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1年版) ;叶澜教授主持的“新基础教育实验”致力于把课堂还给学生, 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把班级还给学生, 让班级充满成长气息;把创造还给教师, 让教育充满智慧挑战。郭思乐承担的教育部 (十五) 重点课题《生本教育的观念和实践模式的研究》;朱永新教授主持的“新教育实验”以“为了一切人, 为了一切人的发展”为核心理念, 力图建立一种令学生和谐发展、注重人性培育的新教育模式。目前尚未看到生态课堂的专著。

(三) 本课题与相关研究的区别

跨进21世纪:一方面, 国内掀起了保护生态的潮流, 各省市相继出台了加强生态教育的举措;另一方面, 生态教育方兴未艾, 主张教育生态化, 但基本是理论、原则、策略的描述, 没有生态课堂的系统理论研究, 更缺少课堂各要素有机整合和有效的实践成果。本课题在学习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致力践行“花文化”教育思想, 探索基于核心素养的“花韵”生态课堂模式, 培养学生健全人格核心素养, 涵养学生“花韵”人格品质及关键能力。这是本课题区别于同类研究的显著特征。

五、研究假设及创新

(一) 本课题研究假设

在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过程中, 如果遵循“花文化”教育思想, 构建生态化课堂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 将有利于培养学生健全人格核心素养, 涵养学生“花韵”人格品质及关键能力。

(二) 本课题创新之处

本课题遵循“花文化”办学理念和教育思想, 设计“花韵”人格核心素养模型, 探索“花韵”生态课堂模式, 力图实现理念创新、人格素养模型创新以及课堂教学模式创新。

六、研究目标及内容

本课题的研究目标是在“花文化”教育思想指导下, 建立旨在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生态化课堂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 涵养学生“花韵”人格品质及关键能力。研究内容主要有三个方面:

1.“花韵”生态课堂的核心理念研究。“花韵”生态课堂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朵花蕾的绽放”这一办学理念。

“为了每一朵花蕾的绽放”, 这一办学理念贯彻着国家的育人方向。“为了每一朵花蕾的绽放”体现了核心素养教育的第一要义——面向全体学生。

“为了每一朵花蕾的绽放”, 这一办学理念表达了花小管理者的办学追求:以可持续发展的人本理念为指导, 营造温馨花园, 寻求共同进步;打造开心花园, 推行快乐成长;建造创新花园, 寻求持续发展。

“为了每一朵花蕾的绽放”, 这一办学理念体现了花小教育工作者的教育思想:面向全体学生, 因材施教, 尊重学生个性, 尊重学生差异, 让每一位学生得以健康、和谐、全面的发展。

“为了每一朵花蕾的绽放”, 这一办学理念体现了学校对每位学生家长的庄严承诺:对每一位孩子负责, 不抛弃、不放弃, 让每一位学生成才, 让每一位家长放心。

2.“花韵”生态课堂的人格核心素养研究。“花韵”生态课堂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为此, 本课题从四个维度确立了“花韵”人格核心素养。

(1) “至善”花儿人格核心素养:包括国家认同、生态意识、责任意识、合作意识、诚实守信等人格品质和关键能力。

(2) “至真”花儿人格核心素养:包括善于学习、独立思考、敢于质疑、勇于实践、大胆创新等人格品质和关键能力。

(3) “至美”花儿人格核心素养:包括审美情感、审美经验、审美情趣、审美理想、审美创造等人格品质和关键能力。

(4) “至雅”花儿人格核心素养:包括语言儒雅、学识博雅、举止文雅、身心健雅、人际和雅、生活趣雅、环境亲雅等人格品质和关键能力。

3.“花韵”生态课堂的教学模式研究。“花韵”生态课堂以促进学生终生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能力为主题红线, 按照“花韵”生态的自然规律, 构建“四环节”课堂教学基本模式:导学润花蕾-互学绽花彩—展学露花香-评学摘花实, 着力培养乐学善学的至善花儿、合作和谐的至雅花儿、扬长出彩的至美花儿、求实求新的至真花儿。

以此为基础, 根据学科核心素养要求, 花韵”生态课堂又构建语文、数学、英语等不同学科的“教学摸式。

(1) 语文学科“花韵”生态课堂的教学模式。语文学科“花韵”生态课堂教学模式是“花韵”生态课堂基本模式的第一种操作变式, 一般由预学浸润花蕾-共学百花齐放-拓学果实累累“三环流程”构成, 着力培养“审问花儿”、“个性花儿”、“笃行花儿”的人格品质和关键能力。

(2) 数学学科“花韵”生态课堂的教学模式。数学学科“花韵”生态课堂教学模式是“花韵”生态课堂基本模式的第二种操作变式, 一般由情境创设激花趣-问题引导润花蕾-主动探究展花姿-领悟提升育花品“四环流程”构成, 着力培养“乐学花儿“、”善思花儿“、”探究花儿“、”理性花儿“的人格品质和关键能力。

(3) 英语学科“花韵”生态课堂的教学模式。英语学科“花韵”生态课堂教学模式是“花韵”生态课堂基本模式的第三种操作变式, 一般由语境聆听闻花声-快乐阅读品花语-展示研讨呈花彩-写作拓展结花实“四环流程”构成, 着力培养会倾听、会阅读、会演讲、会写作的“四会花儿“的人格品质和关键能力。

基于核心素养的培养范文第2篇

21世纪是一个全球化的知识经济时代, 社会竞争越发激烈, 对人才提出的要求越来越高, 在这种背景下, 我国的新课程改革正在稳步推进, 提出了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号召。其实, 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 国外发达国家的教育界就开始着手研究核心素养。我国学者也对核心素养进行了充分研究。杭州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的张华教授指出, 核心素养就是“个体适应新时代发展, 解决复杂问题和突发事件所需要的道德与能力”, 将核心素养引申到学校教育中, 就是要打破学科界限, 使学生能综合应用多种学科知识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

时代的发展要求每个社会公民都具备一定的写作能力, 能用书面语言表达所思所想。在这种情况下, 高中语文作文教学更加引起人们的重视。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 高中语文作文教学一直是一个“老大难”问题, 教师不知道怎么教, 学生不知道怎么写, 双方皆苦不堪言。以核心素养思想指导高中语文作文教学改革, 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本文重点研究基于核心素养改革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策略, 希望能起到一定的启发意义。

二、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现状

新课程改革以来, 虽然教师在语文作文教学方面做了努力的探索, 但是仍旧存在不可回避的问题, 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观念比较陈旧

虽然素质教育在我国已经深入人心, 但是应试教育的阴霾依旧挥之不去, 尤其是高中, 承受着高考的压力, 所以教师在语文作文教学中不得不注入应试教育的色彩, 对学生强调写作知识的灌输, 将如何获得作文高分的技巧介绍给学生, 无形中就扼杀了学生自由发挥的思维, 使学生写出的文章没有活力, 只是成人思想的“翻版”。

2、教学方式比较落后

为了能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快速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教师往往采取固定的“套路”开展作文教学, 对学生实施应试作文的训练, 采取的教学方式通常是:分析回顾上次作文——指出学生不足——讲解新作文要求——学生写作——教师批改。这样的教学模式没有新意, 容易引发学生的厌烦情绪, 不利于真正提升他们的写作水平。

3、学生受到快餐文化的影响

目前, 网络技术迅猛发展, 很多高中生越来越喜欢利用网络阅读电子书、手机报等, 这确实能满足学生的娱乐、休闲需求。但是网络是一把双刃剑, 网络阅读为学生提供便捷的同时, 也导致学生开始习惯跳跃式阅读, 他们在阅读时没有进行深入思考, 没有真正理解阅读材料的思想, 这种情况也影响到学生的写作, 导致学生的作文没有深刻的内涵, 反映的现象只是停留于表面, 这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也不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

三、基于核心素养改革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策略

毋庸置疑, 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未来发展, 因为掌握良好的写作能力成了现代社会判断一个人综合素质的基本标准之一。在此背景下, 高中语文作文教学必须进行改革。核心素养思想认为高中语文教师要努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使学生感受祖国文字的魅力。在高中语文作文教学中, 教师要谨记核心素养指导思想的基本精神, 使学生熟练应用祖国文字表达所思所想, 实现妙笔生花的境界。我认为, 基于核心素养改革高中语文作文教学, 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1、写批注

众所周知, 高中语文教材中的每篇文章都文质兼美, 有着深刻的思想性, 语言文字也非常优美, 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好素材, 同时也是开展语文作文教学的好契机。当代高中生正处于青春期, 心思敏感, 情感丰富, 每个学生只要用心去感受文本, 都会或多或少地产生一些情感, 基于这种情况, 我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批注, 即让学生用书面语言对课文内容进行评价, 写出自己的心得体会, 旨在调动学生的内在情感, 拉近他们与文本的距离, 使学生与文本、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 进行灵魂碰撞。学生用笔写下停留在嘴边、储存在内心的种种情感, 不仅可以宣泄内心情绪, 对文本的解读也能到达新的层次, 情感得到再次升华。

我认为, 在开展语文作文教学时, 可以让学生拿出课本, 对其中的内容进行批注, 让他们在动情处及时写下自己的情感, 可以针对文本的语言、思想、句法等进行情感批注, 边读边想边写, 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也能提升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 更能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比如我在教学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这一课内容时, 给予学生用心感受的时间。面对文章中的千古名句, 学生写下了如下批注:

生1:死亡是每个人无法避免的, 但是这不能掩盖生命的光彩。我们如果不认真去感受生, 又怎么可能淡定从容地论述死?只要活得问心无愧, 死亡又有什么可怕?

生2:千年前的兰亭, 千年后的兰亭, 仿佛时空穿越一般, 那个春天里发生的温暖故事就好像三月的柳絮吹进了四月的梦中。

以上批注明显体现了学生对《兰亭集序》是动了真情。学生超越文本思考人生, 感受生命, 思想境界得到了升华, 写作能力在无形中也得到了培养。

2、写影评

众所周知, 大多数高中生都喜欢看电视剧、看电影, 这是他们放松心情的有效方式, 但是据我观察, 很少有高中生能主动写影评, 他们只是满足于看过一遍就可以了, 很少在脑海中形成深刻的影响, 看影视剧对他们而言只是一种放松方式, 事实上, 这难以真正发挥影视剧的存在价值。我们都知道很多优秀的影视剧旨在向人们传达某种思想或某种价值观。高中生应该在观看影视剧的过程中获得一些启发。为了发挥影视剧的作用, 也为了调动学生的写作兴趣, 我经常组织学生开展“写影评”活动, 为学生解决无话可写的难题, 也使学生在写影评的过程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提升语文核心素养。

比如去年风靡一时的电视剧《伪装者》深受观众的欢迎, 收视率和口碑都很不错, 很多高中生也喜欢观看这部电视剧, 所以我围绕这部电视剧组织学生写影评, 使学生感受那个年代中我国无名英雄的光辉事迹。我班学生在写影评的过程中, 纷纷发挥个人才能, 尽情抒发自己地感受, 有些学生还将写作内容延伸到现代社会中为社会各个行业努力奉献的人, 如科学家、医生、教师、环卫工人等。有些学生还从主人公的角度写出成为一名特工、为国家事业奉献的感受。还有的学生从剧中人物——明台入手, 延伸到胡歌本身的故事, 体会胡歌在某次颁奖礼上讲的“皮囊坏了, 就用思想填满它”这句话的意义。总之, 我们必须承认, 影视剧虽然有一些虚构成分, 但是只要我们教师做好引导, 带领学生写影评, 自然会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对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也大有裨益。

3、改剧本

在语文核心素养思想的指导下, 我们的作文教学任务不仅是要引导学生掌握写作知识与技能, 更要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而改剧本活动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写作能力, 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 让学生尽情使用祖国文字畅意表达自己。我在语文作文教学过程中经常组织学生改编一些故事性比较强的文本, 使学生发散思维, 锻炼能力。比如教学完《林黛玉进贾府》后, 我安排学生进行改剧本, 让他们按照剧本格式重新组织这篇文章的语言。还让学生对剧本进行续写, 想想贾府各个主人公的命运, 这对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能力有着深远意义。很多学生在改剧本过程中根据自己对课文以及《红楼梦》的了解, 纷纷投入这场改写活动中, 以现代人的思维重新定格故事主人公的命运, 只要述说合理的, 我都给予学生好评。这样的过程直接提升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也培养了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 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语文作文教学要尊重学生的个性, 相信学生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渗透核心素养的培养, 使学生在良好的氛围中提升写作能力和语言应用能力, 这对他们的未来发展有着广泛而深远的意义。

摘要:时代的发展要求每个社会公民都具备一定的写作能力, 能用书面语言表达所思所想。在这种情况下, 高中语文作文教学更加引起人们的重视。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 高中语文作文教学一直是一个“老大难”问题, 教师不知道怎么教, 学生不知道怎么写, 双方皆苦不堪言。以核心素养思想指导高中语文作文教学改革, 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本文重点研究基于核心素养改革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策略, 希望能起到一定的启发意义。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语文作文教学,核心素养,策略

参考文献

[1] 裴新宁, 刘新阳.为21世纪重建教育——欧盟“核心素养”框架的确立[J].全球教育展望, 2013, (12) .

[2] 林崇德.21世纪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6, (1) .

[3] 钟启泉.“核心素养”的国际潮流[J].中国教育报, 2016.

[4]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16.

[5] 唐兴静.浅析如何提高学生的语文写作能力[J].试题与研究, 2015, (11) .

基于核心素养的培养范文第3篇

近年来,“核心素养”成为了新一轮课程改革中的方向标,引领着中小学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作为一线教育工作者,我们首先要明确核心素养的核心是什么,深刻认识核心素养的内涵才能在教学实践中明确方向,勇于改革,大胆创新,培养出具有核心素养的学生。

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下面就我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谈谈以下做法和想法。

1.先备学生再备课

教育以人为本,教师的职责是教学生先做人,后求知。所以教师要用心备学生。想培养出具有核心素养的学生,必须先了解你的学生离具备核心素养还差多少。目前很多教师的体验,都是用心备课,做好教学设计是教学的重心,轮带几届学生,基本都是同样的授课模式。教师备好课不容易,教好课更不容易。我们也许应该改变思路,在以人为本的课堂,备好学生才是事半功倍的方法。如果接手一个新班级,了解学生的性格、家庭及学习情况至关重要。在数学学习方面,可以从学习习惯、思维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创新意识等几个方面对学生做初步评价,对某方面表现突出或者欠缺的学生做到心中有数,有利于在教学中因材施教,取长补短,培养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在了解学生的途径中,可以以谈话的方式开展调查,学生对学科的兴趣或者偏见需要正确的引导,尽可能让更多的学生不排斥这门学科,慢慢地产生兴趣。在数学学习中,

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很重要,也是核心素养中的实践创新和科学精神的载体。每个老师应以人文关怀为起点,让学生健康生活为基础,引导学生学会学习。

2.培养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小学生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应包括自主学习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探究和质疑的能力等。培养小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预习的习惯,课前准备的习惯,主动发言的习惯,集中精力听课的习惯,认真阅读课本的习惯,认真审题和验算的习惯,课后复习的习惯,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质疑问难的习惯,合理安排时间的习惯,勤于动手、团结协作的习惯,归纳总结反思的习惯等。在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上,学生本人是主体,家庭环境和学校氛围是影响因素,所以做好家校合作是关键,学生、家长、学校三方共同协作,保持交流探讨,才能助力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

3.加强数学课堂的实践活动

数学学科的实践性很强,计算也具有很强的周密性,解决数学问题也需要严格的程序性。所以在数学学习中,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和布置课外练习时,应多提供让学生自己动手的实践活动,在这个活动过程中,可以发现学生的思维过程中的漏洞,进而给予准确的指导。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多安排小组讨论和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团结协作、相互配合、合作完成学习任务。要善于帮助别人,也要善于向别人学习,通过协作实践活动,使学生在思考问题、验证事实、解决矛盾等方面不断完善,实现数学知识体系的科学建构。下面列举几个教学实例: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20以内的退位减法》练习题,22页第4题。题目如下:我们班一共有20人,有14人在玩捉迷藏。外面有6人,藏起来几人?

此类型题是有多余条件的减法问

题,让一年级学生去甄别有一定的难度,需要学生认真分析条件与问题之间的关系,排除多余条件,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这个习题讲解时,教师可以先做一个情景安排,如安排20个学生为一组,本组学生再安排14人到教室外活动玩捉迷藏游戏,在室外活动的学生有6人在外面,其他学生藏起来。通过游戏体验,每个学生有固定的角色,游戏结束再回到课堂来解答这个问题,就相对容易很多了。学生在游戏过程中,可以很清晰地找出多余条件,是“我们班一共有20人”。这是数学逻辑思维的初步培养,更重要的是,在实践体验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团结协作意识,全面思考能力。对低段学生来说,通过游戏方式引导学生对学科的兴趣也是效果显著的。

4.帮助学生制作“错题集”

归纳总结的能力在数学学科中非常重要,也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中的学会学习能力的必备素质。教师首先应该组织学生学会整理错题,同时高度重视

学生错题集的使用,每学期安排几次全体学生的错题集展览。在数学学习中,通过错题集来提醒自己注意一些小毛病,或者积累一些解题方法,可以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错题集的具体选题范围如下:尚未理解、掌握的习题;特别易错的习题;难记题;教师指定的典型例题,由于小学生的认知水平有限,应在其过程中给予适当的补充对于培养学生分析、归纳、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培养思维能力、创新意识、正确的心理素质很有作用的习题。总之,选题量不一定要多,选题要尽量具有代表性。在整理的过程中,让学生先抄题目,留下足够的空间解题和注释。注释上让学生自己归纳总结解题关键、原则、方法等。学生在整理错题集这一过程中,可能出现很多纰漏和困难,教师应有足够的耐心,同时给学生以必要的指导和鼓励。学生经历这个过程后,逐渐形成独立思考、思维缜密、不畏困难、积极寻求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的科学精神,在文化基

础的积累下,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会学习的自主发展能力。在此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引导学生自主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克服一些不良习惯,树立一种正确的心理状态,使学生意识到:做好、用好错题集是自主学习的迫切需要。

基于核心素养的培养范文第4篇

一、农村中小学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

(一) 激发兴趣, 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

1. 充实自己。

在知识不断改变的今天, 一桶水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 你得是一个水塘, 源源不断地涌出活水, 让学生在你的课堂上充满新鲜感, 并能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所以, 老师要不断地充实自己, 让广博的知识, 精湛的业务能力, 让你的课堂变得更加有魅力。学生愿意听, 乐意听, 做你最忠实的倾听者。

2. 做好规划。

语文教师对自己的教学阶段应该有一个规划, 不同的阶段对于各项能力得培养, 应有不同的要求, 具有层次性, 学生才会有不同的收获, 也才会保持不断进取的动力, 做你的倾听者。

3. 了解学生。

要让自己的课堂变得有实效, 你得了解学生的需求, 他们感兴趣的是什么?他们想要学什么?都是我们关注的地方。所以, 我们必须了解学生, 了解学生的年龄特征, 了解学生的思想动向。当我们真正成为学生的朋友时, 学生自然会亲其师而信其道。

(二) 大胆交流, 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

1. 注重评价。

上课的过程中, 教师和学生的互动交流有助于活跃课堂气氛。当学生举起手时, 心里充满了无限的期待, 渴望得到老师的表扬, 同学的认同。如果对于他们的回答, 你随意的评价可能会影响他, 甚至让他失去信心。所以, 我们的评价要真诚, 要尊重孩子。评价也要中肯, 有理有据, 让他们有再次表达的欲望。

2. 注重引导。

上课时, 学生不敢站起来表达, 不代表不能说, 更多的是他们不想说, 不愿说。记得一次语文课上, 那是一堂五年级下册的阅读课, 书中介绍了家乡的桥千姿百态, 乐趣无穷。教者围绕桥下的乐趣让学生交流小河边的乐趣, 学生的话匣子一下子打开了, 因为这就是他们的生活。所以, 我们的引导要贴近学生的生活, 要让他们有话可说, 有话要说。

3. 注重氛围的营造。

如果一堂课上, 氛围都是沉闷的, 大家都不爱说话, 那学生自然就不愿意更多地表达。我们在上课的时候, 要竭力为学生营造一种宽松、平等、自由的氛围, 愿意和伙伴分享、交流、辩论, 让课堂上闪现更多的精彩。

(三) 提供平台, 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1. 注重示范。

孩子对于外界都会充满好奇, 也会不自觉地进行模仿。教师在课堂上声情并茂的朗读, 不仅能为学生提供很好的示范, 还会把孩子带进文中的情景, 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 产生模范的欲望。长此以往, 学生会变得更加自信, 养成放声朗读的良好习惯。

2. 注重鼓励。

每个孩子毫无例外都渴望得到表扬, 也渴望表现自己。我们对学生的鼓励不能是简单的对错的辨别, 也不是一味地表扬——你真棒!我们的鼓励要如春风拂过, 让学生感受到温暖。如春雨的滋润, 让学生得到给养。如春光照耀, 让学生得到鼓励。

3. 注重反馈。

当我们在课堂上听到学生大声地朗读时, 我们要给与学生反馈, 让他们感受到老师在关注他, 他们的朗读读出了怎样的情感?还有什么要改进的地方, 只有在不断地进步中, 学生这样的习惯才会长久地保持下去。

(四) 有感而发, 培养学生的习作能力

1. 注重方法。

每一个文本都是我们写作的范本, 我们的教学, 不能把大量的时间放在内容的理解上, 在课堂上, 我们要挖掘文中隐含的表达因素, 把写作融入到课堂, 将读写进行很好的结合。学生才会有更多的收获。如何开头更吸引人?怎样的结尾才让人觉得意味深长?当学生从现实的文中有所感悟的时候, 比教师空洞的讲解更有说服力, 写作能力自然会得到提高。

2. 注重积累。

学生习作的最大瓶颈在于素材的缺乏, 词汇的缺乏, 很多同学写作时没事可写, 没话可写。我们在教学中就要注重学生的积累, 要到学生到生活中寻找素材, 课前让学生讲讲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新鲜事, 或者记日记, 都是很好的积累写作素材的方法。注重积累, 还要引导学生多读书, 多积累好词佳句, 真正做到有素材可写, 有话可写。

3. 注重展示。

要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我们还要注重学生的展示环节, 可以是优秀习作的传阅, 可以是向上级刊物的投递, 当学生感受到自己的作品受到别人的关注和欣赏时, 会成为他们前进的动力。

二、基于中小学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教学实践的思考

(一) 改变观念, 从教师做起

中小学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我们必须从改变教师的观念做起。中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树立大语文观, 语文的教学绝不仅仅拘泥于教材, 他是融入学生的生活、家庭、自然环境的, 教学应该贴近生活, 用于生活, 这样才会更有实效。中小学语文教师还要树立培养学生能力的观念, 学习语文不是简单的知识积累, 不是能应对各种考试, 他更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 是我们与外界交流、沟通的必备素养。中小学语文教师更要树立语文学科所拥有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观念, 学好语文, 能为学生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更是学生人文素养提升的途径。中小学语文教师更要树立我们肩负着文化传承的重任这个观念, 通过我们的引导和渗透, 让我们几千年的悠久文化能得到传承和发扬。

(二) 改变策略, 从课堂做起

中小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在于教师观念的转变, 课改改到深处是课堂, 我们只有在课堂上, 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 让我们的语文课堂成为语文学科听、说、读、写能力的主阵地, 学生的核心素养才会得到提升。

(三) 改变平台, 从评价做起

华南师范大学原副校长、心理学院教授莫雷说:“从小学、中学到大学, 每个年龄段的孩子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素养, 未来这是评价学生的重要指标。”因为传统的评价是我们教师的孤军奋战, 忽视了学生、家长、社会, 而未来的教育, 随着教师观念的转变, 教学方式的变革, 我们期望这一天早日到来。

摘要:农村中小学语文教师、学生、家长对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关注度令人担忧, 笔者从农村中小学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现状、关键点、培养策略、实践思考四个方面作了实践和探索。

关键词:农村中小学,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 《关于核心素养“学习”的梳理》教育行者董学发2016年4月.

基于核心素养的培养范文第5篇

一、农村学校要高度重视艺术教育, 把对艺术教育的重视落实到对艺术教师的培养上

当前, 在广大的农村学校, 可以说建立起音乐、美术等艺术课程专职教师队伍的学校还很少。究其原因还是应试教育的影响根深蒂固。一些农村学校领导认为艺术课程是所谓的“副科”, 对升学率影响不大, 所以也不重视。另外, 一些农村学校领导懒得探索艺术教师评价机制, 所以也就从不考虑专职艺术教师队伍的建立。而是把音乐、美术等艺术课程搭给语文、数学等主科教师, 这样根本不能保证艺术课程的教育质量。所以, 农村学校开展好艺术教育首先必须通过各种渠道, 培训培养起一支素质良好的艺术教师队伍, 这也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

二、建立健全艺术课教师评价机制, 引导艺术课教师精心组织艺术类课程的教学

中小学的音乐、美术课等都可看作是艺术类课程, 它们不仅属于艺术教育, 更是开展学校美育、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极好途径。学校要按课程标准的要求开足音乐课、美术课, 决不能以语文、数学、外语等课程的考试为由随意压缩甚至停开艺术课程。当前随意挤占音乐、美术课的现象应该是较为普遍的。有的学校虽然课程表上有音乐、美术课, 但却只是应付检查而已, 并未真正开课。这种现象值得教育主管部门重视。农村学校在建立健全艺术课教师评价机制的基础上, 应当大力引导艺术课程的任课教师精心备课, 认真教学, 在课堂上不仅要讲授必要的音乐或美术技能、技巧, 更要注重培养学生对音乐及美术作品的鉴赏能力, 让学生从对音乐和美术的学习中认识美, 感受美, 达到感情的升华和精神境界的提高, 从而培养起学生的核心素养。

三、引导其他学科教师在教学中渗透艺术教学, 加大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力度

中小学艺术教育不仅仅是音乐或美术课的事情, 其他学科也能在这方面发挥作用。如政治课上可以把道德知识与审美观念结合起来讲授, 使学生认识到什么才是心灵美、行为美;历史课和地理课可以结合历代的文化艺术珍品及大自然的壮丽景象引导学生感悟艺术美;语文课可以让学生欣赏优美的文学作品, 从中领会富有美感的意境, 另外朗读、演讲、书法等本身也是一种艺术教育, 值得语文教师大力挖掘其艺术教育的价值;体育课更是健与美结合的课程, 时下很流行的体育舞蹈也很受学生们喜爱, 体育教师要不拘泥于体育教学本身, 开展一些体育和艺术相结合的活动;数理化等学科教师也可以让学生一边学习科学知识, 一边体验科学思维的精巧和严密, 从而感受到抽象美和逻辑美。因此, 学校管理者应该教育每一位教师, 不管教什么学科, 都有责任和义务结合各自学科的教学, 向学生进行艺术审美方面的教育, 从而拓宽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途径。

四、农村学校要大力开展相关的艺术课外活动, 延伸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路径

学校艺术教育工作应该提倡课内和课外相结合。现在农村学校普遍都能利用元旦、五四、六一等节日开展每学期一次的文艺汇演。但是从某种程度上说有完成上级布置的任务之嫌, 文艺节目质量差强人意, 还需要有所改观。另外学校还可以成立美术、诗歌、舞蹈、歌咏、集邮、体操等课外兴趣活动小组, 可以定期召开学校艺术节。组织学生走出校园参加春游、秋游活动, 还可组织、指导学生写生、摄影、采集标本、撰写诗文等, 通过上述一系列活动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不过春游、秋游等走出校门开展艺术教育的好形式却因为安全问题开展少了, 这也值得教育行政主管部门重视。毕竟古人都提倡“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而21世纪的学生只能关起门来读书, 这确实不应该。

五、农村学校要重视美化校园, 营造愉悦的校园环境

校园环境同样具有艺术教育的功能。学生每天来到学校, 看到一个愉悦而优美的校园环境, 可以说是最形象的艺术审美教育。学校要合理布局和规划, 做到卫生、整洁、和谐、绿化, 符合环保要求, 从而让学生一进校园, 就情不自禁地产生一种“校园、花园、乐园”相互交融、浑然一体的体验和感受, 使其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 起到“润物细无声”的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功效。

基于核心素养的培养范文第6篇

一、动手操作, 描述实物, 通过再现生活经验的方式内化概念, 培养空间观念

大量理论和实验证明, 儿童早期的动作发展与认知发展有密切的联系。首先, 动作发展是认知发展的外在表现。感知运动阶段的智力是个体智力的最初表现形式。个体与环境最初的适应是以先天性无条件反射为中介的。为了适应外在环境, 先天性无条件反射不断重复出现, 形成动作图式。维果斯基认为在一个概念被内化之前, 它们必须被表征出来。动作使儿童的认知结构不断复杂化、高级化。皮亚杰、布鲁纳等指出, 主体对客体的动作是心理的丰富来源和必备工具。动作可以为个体提供认知经验, 丰富认知对象, 使个体有更多的机会从事物的外在表现中鉴别出本质的特征, 进而获得对事物本质的认识。动作也是儿童认识世界的工具。随着动作的不断复杂化, 儿童对于世界的认识也越来越清晰。

以前在教学中, 我经常遇到孩子不能解决有条件变化的几何题。比如半圆的周长、操场周长计算等问题。虽然我也通过画图、个别讲解等方法帮助学生, 但效果始终不理想。后来, 我发现问题出在孩子只会背公式, 一变化就错, 究其原因时孩子并没有真正理解什么是“周长”这个概念, 当我引导孩子算周长必须用笔把周长描一遍, 这样一来效果好多了。我推想:在第一次教学周长的概念时多下一点功夫, 让每一个孩子都理解周长的内涵, 把周长概念内化能加深理解吗?带着这样的思考, 我进行这样的实践:在教学“周长”时我先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物体, 介绍什么是物体的周长, 形成周长的初步概念, 并在观察中找出物体周长。引导学生围绕目标有序、认真、多角度、全方位地用语言仔细描述周长。引导操作摆物体的周长, 制作指定周长的物体。强调作业时计算周长必须用笔描出周长。在多次反复的练习中逐步内化周长的内涵。在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同时培养了学生空间观念。再练习半圆周长时孩子自觉地按三步完成:先描一下周长, 再用语言叙述它的组成, 然后列式计算, 正确率提高很多。孩子遇到没有做过的图形求周长时, 自觉运用这三步解决。这做到了孩子通过动手实践, 认知方式也发生了根本变化。这使孩子的认知结构不仅在数量上得到了提升, 而且在思维品质上也得到了长足发展。

二、用还原空间模型的方法在解决空间观念的实际问题

在空间、图案的教学程序里, 一般教学过程为学生提供一些具体的物品 (或学生自己准备) , 让学生感受到几何图形知识与日常的生活的紧密联系。学生通过对实物进行观察, 并且实践操作, 将观察、操作的结果用语言进行描述。描述的结果与同学、老师交流, 对图形的感知逐渐清晰准确。然后归纳其特征、总结计算方法、提炼公式。这样做符合心理学规律:各个感官协同参与几何材料操作, 更有利于建设的空间概念和整合。比如, 讲圆柱认识, 利用讲桌上的物品, 让其分类, 使学生从直观上初步了解圆柱是由多个面组合而成, 占用空间的大小, 是一个立体图形。然后, 让学生拿出各自准备的圆柱物体, 看一看、摸一摸, 将自己的结果用语言描述出来。学生描述的汇报中抽出重要概念:底面、侧面、高。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其内涵。其目的是通过亲身感受或是与更为熟练者共同活动, 学生逐渐将所学内化。让学生完成如下题目时, (如图)

学生无法理解。新课标认为:数学活动经验是提升学生素养的关键途径, 它还是教育的一大目标, 是学生在体验以及感受到多种教学活动后产生的结果。我从孩子拼装变形金刚模型得到启发, 孩子反复拼装, 逐渐建立关于物体的立体表象。由此, 我明白空间观念形成既需要长时间的累积, 更需要操作动手、动脑亲身体验并进行发散思考[1]。提高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的基础是将平面图形动手转化为立体图形, 让学生自己完成三维模型的构建。在教学时, 我不再简化模型构建的过程, 相反强化拆分、组装圆柱的过程, 选择条件让学生制作圆柱模型, 完成作业时要求孩子画出圆柱示意图。再解决上例时, 学生头脑中构建有圆柱的三维模型, 会自觉将长方形想象围成侧面, 加上上下两个圆作底面, 构建出圆柱的立体图形。问题得到顺利解决。

三、借助电脑技术把抽象的空间观念变成直观立体图形, 拓展孩子的空间观念

并不是所有的平面立体转换都可以操作演示。在练习时圆柱习题时, 对右面的题目讲解非常困难。

究其原因, 由平面图形转换为立体图形时, 单纯的讲解或想象很难让学生理解。因为空间观念都是建立在学生已有的基础知识与认知水平上, 是在实践的过程中逐渐理解空间与图形的内在联系, 逐步形成空间观念。我们利用电脑技术, 图形课件来向学生展示图形的动态的变化过程, 将转化过程通过电脑保存下来, 学生获得直观理解, 拓展空间观念。如以长为轴旋转, 让学生看到展开的过程中宽是旋转的半径, 长变成圆柱的高, 同样直角三角形以一条直角边为轴旋转成圆锥学生很容易记住, 电脑技术帮助学生体验三维与二维空间的转换关系。能更好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摘要:借助观察、动手操作、画图、想像、电脑技术再现图形运动过程等方法, 认真学习和体验图形的特征及其所对应的现实特点, 进而初步构建空间概念, 发展空间想象力和创造力。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空间观念的核心素养培养

参考文献

上一篇:宣传思想工作意见范文下一篇:社区学雷锋活动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