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健身功能性社会学论文范文

2023-09-30

体育健身功能性社会学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哲学是一种抽象的理论,要使哲学的理论能够为广大的群众所掌握并转化为他们认识和改造现实的思想工具,有必要进行哲学理论的普及宣传和教育。然而在这种哲学普及宣传运动的过程中,也出现过一些简单化、庸俗化的倾向。从哲学理论的高度来进行文化反思,无论对我们的哲学理论的研究还是普及教育,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哲学理论;学习运动;文化反思

[文献标识码]A

哲学的反思是哲学发展的前提。建国以来,我国曾多次开展全国性的哲学理论学习运动。这些运动一方面把抽象的哲学理论普及到广大的干部和群众中去,为宣传马克思主义哲学作出了贡献,但另一方面由于这种普及运动中的简单化、庸俗化、实用化和教条化等倾向,也给我国的哲学理论的研究及其发展造成了许多不良的负面影响。从哲学理论的高度来反思这些哲学学习运动,无论对我们的哲学理论的研究还是普及教育,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

早在建国之初,为了适应由旧中国向新中国的转变,毛泽东就明确提出了在全党全国进行“关于辩证唯物论的通俗宣传”和“使成百万的不懂哲学的党内外干部懂得一点马克思主义的哲学”的要求,从而在全党、全国掀起了新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热潮。

按照毛泽东的想法,在马克思主义所有理论中哲学理论是最基础的东西,“这个东西没有学通,我们就没有共同的语言,没有共同的方法,扯了许多皮,还扯不清楚。有了辩证唯物论的思想,就省得许多事,也少犯许多错误。”毛泽东的意图非常清楚,之所以要在全国的范围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通俗宣传”,就是要确立一个“共同的语言”和“共同的方法”,以此来统一全党、全国的行动和思想。

特别是在50年代初,电影《武训传》的发行和《红楼梦简论》的发表,更使毛泽东感到一些知识分子存在着某种“资产阶级唯心主义”的思想倾向,因而有必要对知识分子进行思想的改造和教育。在毛泽东的倡议下,1955年初,中共中央连续发出了《中共中央关于在干部和知识分子中组织宣传唯物主义思想批判资产阶级唯心主义思想的演讲工作的通知》和《中共中央关于宣传唯物主义思想批判资产阶级唯心主义思想的指示》,明确把对干部的教育同对知识分子的改造结合起来,并把它确定为党在思想工作中的一项根本任务。

第二次全国性的哲学学习运动是在50年代末60年代初进行的。这次学习运动是从社会主义的经济问题开始的。毛泽东针对党内和干部中间存在着的明显的忽视商品经济的倾向,明确强调“联系实际研究经济理论问题,目前有很大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他于1958年两次向中共中央建议,要让广大的党员和干部学习斯大林的《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和《马恩列斯论共产主义社会》,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经济理论。

然而在毛泽东看来,人们之所以会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除了对马克思主义的经济理论没有进行深入的研究外,一个更根本的原因还在于没有能够真正结合实际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方法。因此在1959年,他在再次建议各级的领导在认真阅读《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同时要认真学习《哲学小词典》。要求他们逐步地学会使用辩证法这个科学的方法。

毛泽东十分强调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方法论意义,他认为哲学实质上也就是认识论,也就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方法论。他特别反对那种离开现实的实际问题只是在课堂上和书斋里对哲学理论的抽象研究,明确要求要“让哲学从哲学家的课堂上和书本里解放出来,变为群众中的尖锐武器”。

如果说毛泽东关于读书的建议主要是针对党内和各级领导干部而提出来的,那么正是这一关于哲学“解放”的号召,则将这场学习运动推广到了全国各地和各个阶层。为了响应这一号召,哲学理论工作者纷纷走出校门和研究室,深入到部队、工厂和农村,面向广大战士、工人和农民进行哲学普及化的宣传和教育;各种战士、工人和贫下中农哲学学习小组犹如雨后春笋般地在全国产生了出来,从而掀起了又一次全国性的哲学学习运动。

第三次大规模的全国哲学学习运动是在“文化大革命”中进行的。毛泽东为了为他的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寻找根据,同时也针对林彪和“四人帮…‘形而上学猖獗”所造成的全党、全国的思想混乱,多次号召要认真学习一些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

同前两次学习运动不同,毛泽东专门强调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系统性。他开出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共产主义宣言》、马克思的《哥达纲领批判》、恩格斯的《反杜林论》和《费尔巴哈论》、列宁的《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等经典著作,要求全党和各级干部认真地加以学习。尽管受到“左”的思想的影响和干扰,这次学习运动带有十分浓厚的政治色彩,但这种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主要内容的系统学习,客观上为清理“四人帮”的形而上学和教条主义创造了理论的基础和条件。

长达十年的“文化大革命”结束后,长期在我国流行的教条主义思维方式并没有随着“文革”的结束而消失,“两个凡是”仍然极大地禁锢着人们的思想。1978年,《光明日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的发表,又一次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一场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为理论背景的大讨论,从而开始了我国第四次全国性的哲学学习运动。

这次大讨论是直接针对“两个凡是”和如何对待毛泽东思想而进行的。邓小平从一开始就十分关注这场理论的讨论,强调必须完整正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他认为“目前进行的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问题的讨论,实际上也是要不要解放思想的争论”。

与前几次学习运动不同,这场由哲学争论而引起的哲学学习热潮虽然一开始就受到中央领导人的高度重视,但至少在形式上表现出某种自下而上的特征,因而可以说是一场较为自觉的哲学学习运动。这场大讨论尽管只是涉及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些最基本的原理,某些观点也值得进一步探讨与商榷,但其社会功能却是十分巨大的。它打破了我国长期盛行的教条主义的思想束缚,由此导致的思想解放运动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顺利召开作好了理论准备。

第五次全国性哲学学习运动是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进行的。1989年政治风波结束以后,中央为了将全党、全国、全军的思想重新统一起来,再一次作出决定,要求全国县团级以上的干部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哲学理论。这场学习运动同前几次不同,它的范围始终局限在领导干部的范围内,而没有扩展到一般的群众中去。各种政治的和理论的甚至是一些非哲学的综合性刊物纷纷刊登哲学文章,也造成了较为浓厚的全国性哲学学习的气氛。

(二)

总结建国以来五次大规模的哲学学习运动可以看到,尽管这些学习运动掀起的历史背景各不

相同,每一次学习的重点和内容也不尽一致,但它们却也表现出某些明显的共同特点。

第一,在普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同时又带有明显简单化和庸俗化的倾向

哲学是一种抽象的理论,要使哲学的理论能够为广大的群众所掌握并转化为他们认识和改造现实的思想工具,当然有必要进行哲学理论的普及宣传和教育。

然而在这种哲学普及宣传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简单化、庸俗化的倾向。马克思主义完整系统的哲学理论被确定为一些可以固定不变的原理和结构僵硬的体系,一切哲学的争论都贯之以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斗争的形式,然后再用一些庸俗的所谓事例来加以注释,以至于流行“石头哲学”令人啼笑皆非的“哲学理论”。这种简单化和庸俗化的倾向在“文化大革命”中表现得最为极端、最为突出。正是这种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简单化和庸俗化的宣传,不仅没有真正将马克思主义哲学普及开来,反而导致了人们对哲学的反感。

第二,在强调理论联系实际的同时带有某种经验主义和实用主义倾向

回顾这几次大规模的哲学学习运动,可以发现它们都是为了解决当时的现实问题而展开来的。马克思主义本来就不是某种固定不变的教条,而是研究和解决具体问题的方法,具体地分析具体的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然而,在我们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来解决现实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与哲学理论普及化中的简单化、庸俗化相适应而产生出某种经验主义和实用主义的倾向。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所倡导的“活学活用”,“立竿见影”,“带着问题学”学习方式,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变成了一种可以任人随意拿取并为我所用的工具箱。这种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用性理解和运用,极大地伤害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系统性和科学性,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同现实实际的结合流于经验化和形式化;而且由于这种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经验化和形式化同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简单化和庸俗化是结合在一起的,更是极大地增加了人们对哲学理论的厌恶。

第三,在服务于特定政治目标的同时带有把哲学的理论争论等同于政治斗争的倾向

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我国强调的理论联系实际,差不多都是某种政治需要的实际,所谓理论联系实际常常也就表现为哲学理论为政治服务。

然而,哲学毕竟不是政治,也决不能把哲学归结为政治。而我国强调哲学为政治服务的过程中,却流行着一种用政治来裁剪哲学和把哲学争论归结于政治斗争的倾向。一些人很善于揣摩一定时期的政治倾向,习惯于把哲学的理论争论同政治上的分歧和斗争等同起来,统统贴上政治标签而加以打击和压制。被固定化了的哲学“原理”和被肢解了经典“语录”常常成为打人的“棍子”和压人的“帽子”,甚至演变为攻击性的运动。如果说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简单化、庸俗化和经验化、实用化所造成的还主要是人们对哲学的反感和厌恶的话,那么这种哲学的政治化倾向则导致了人们对哲学研究和哲学争论的恐惧。这种恐惧使哲学理论工作者不敢进行创新性的理论探讨,使我国的哲学理论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都只是停留于对经典著作、领导人言论和现实政策的注解,从而直接影响了我国哲学理论本身的深入和发展。

第四,在统一思想的意识形态宣传中的教条主义倾向

尽管每一次哲学的学习运动的具体目的不相同,但其根本目的都是要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来统一全党、全国和全军的思想,因而带有明显的意识形态的性质。

然而,正是为了用马克思主义来统一思想却出现了某种把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固定化和教条化的倾向。与注解政治的风气相适应,人们习惯于把经典作家的论述和领导人的讲话当作某种固定不变可以到处套用的教条,引用经典,成为哲学论证的一种最基本的手段和模式。这种教条主义极大地禁锢着人们的思想,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现实的精神完全被这种注经式的教条主义所取代,照背、照搬、照套、照抄不仅成为哲学学习的基本风气,而且也成为专业的哲学工作者进行哲学研究的基本手段。

总结历史的经验与教训,反思建国以来我国的哲学学习和普及运动,我们又能得出些什么有益的结论呢?

首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普及化绝不意味着哲学理论的庸俗化和教条化

人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由于周围环境的影响和自身经验的积累和沉淀而形成对周围事物相对稳定看法的,这就是所谓的世界观。由于这种环境的影响和经验的积累和沉淀是在一种潜移默化地过程中进行的,因而这种世界观常常以不自觉的形式出现。学习哲学可以使人们比较自觉地将自己已有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来同一种在理论上系统地阐述出来的思维和行为方式进行对照和比较,从而增强自己思维和行动的自觉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种在总结人类思维成果基础上产生出来的理论形态的世界观,它不可能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自发的产生和形成,因此为了提高人们思维和行动的自觉性和增强人们认识和改造客观事物的能力,有必要宣传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从某种意义上说,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宣传、普及和教育,对整个中华民族整体素质的提高是具有一种特殊的意义的。

马克思说:“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要抓住事物的根本,就必须要有思维的抽象,通过哲学理论的系统教育而使人民逐步提高抽象思维的能力,这才能真正使哲学的理论深入到群众去,因而才能真正地体现出哲学的普及化。

其次。必须完整准确地认识理论和实际的关系

我们常常强调要坚持理论要联系实际,强调理论必须与实际相结合,然而殊不知,理论与实际的结合本来就应当是一种双向的过程:它一方向要求理论工作者要研究和解决现实问题,另一方面也要求从事实际工作的人必须把自己的实际经验上升到理论的高度来。只是片面地要求理论去解决实际的问题而忽视了实际经验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容易导致理论研究的经验化和实用化。马克思说:“理论在一个国家的实现程度,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因而,“光是思想竭力体现为现实是不够的,现实本身应当力求趋向思想”。理论具有自己的内在逻辑,学习理论就应当而且必须了解和把握这个内在的逻辑,从理论的内在逻辑研究理论,这不是理论脱离实际,而恰恰是为理论与实际的有机结合奠定理论的基础。

哲学不是注解现实的工具,而是研究和探讨现实问题的思维方法和原则。一种真正能够立足于世的哲学理论,不仅要能够深入地研究现实和解决现实的实际问题,而且还必须能够通过对现实的研究而对现实未来的发展有所认识和探索,也就是说,一种真正彻底的理论必须具有某种超前或前瞻的性质。丢掉这种超前性或前瞻性,仅仅把哲学看作论证现实的工具,哲学就始终只能是一种永远落后于现实发展的事后诸葛亮式的东西。

就哲学和政治的关系而言,哲学是世界观,是更基础的东西,而政治则是哲学世界观在社会斗争中的某种具体运用。尽管在现实的社会生活中,哲学和政治是密切联系和相互作用的,但把哲学归结为政治在理论上实际上是本木倒置。如果说哲学确实应当为政治服务,那么这种服务也决不是亦步亦趋地跟在现实政策的后面作理论的注释,而在于通过深入地研究现实而指出现实存在的根据和不足,并运用哲学理论自身的逻辑力量去探索现实发展的方向,从而为国家制定新的和不断完善现实的各种制度提供必要的理论准备。哲学在政治的外面,而决不应当放到政治中间去甚至成为政治的一个组成部分。过分强调哲学的政治功能无论对哲学的深入研究和发展还是对现实的政治本身都没有任何好处,我们在这方面的教训可以说实在是太多也太深刻了。

体育健身功能性社会学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大学生社会实践作为高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栽体,对于强化育人功能、服务学生成长成才具有积极的作用。在当前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实际运作过程中,存在着参与面不广、规划指导不够、学生主体意识不强等诸多问题。这需要进一步转变观念。创新机制,结合专业。依托基地,深化社会实践I作,以期更好实现其育人目标。

[关键词]大学生 社会实践 育人功能

[文献标识码]A

[作者简介]袁金祥,浙江工商大学团委(浙江杭州 310018)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实现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有效对接,促进青年学生知行统一、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是帮助青年学生了解国情民生、接受教育、增长才干的生动课堂。作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和提高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重要载体,近年来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越来越受到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特别是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出台后,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更是如火如荼、有声有色,在实践机制、内容和形式上等都有了很大的突破,在社会实践活动的项目化、规范化、阵地化建设等方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也产生了很好的社会影响。但笔者认为,以时代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需要相衡量,高校社会实践活动在其实际运作过程中,尚存在育人功能上的偏失,藉此笔者提出并予以匡正。

一、大学生社会实践育人功能的偏失

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环节,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能力、培养品格以及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大学生运用知识、施展才华、服务社会的主要平台,社会实践是全面推行素质教育、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实现大学生社会化、深化专业学习、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然而,在当前的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中,由于学生参与面不广、缺乏面向全体的氛围、学校对社会实践规划指导的不够等诸多因素,导致大学生社会实践主体意识、实践成才的信心和动力的缺乏,造成了实践育人功能的偏失。

一是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参与面不广,缺乏面向全体的环境和氛围。当前高校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组织模式主要有二,其一为集中组队实践,表现为以团队形式,有组织地参加实践。这类团队由于有学校的重点支持,有带队教师的具体指导,有较为充足的经费保障,有评奖评优方面的政策倾向,因此实践育人的功效体现得较为明显,也很受学生的欢迎。但限于精力、财力,这类团队的数量和规模往往不大,而且受诸如“出精品、树典型、造声势”、“有利于实践工作开展”之类思想的影响,在团队成员的选择上较为严格。实践团队往往是由学生干部、学生党员、特长学生和社会经验较为丰富的学生组成,普通同学参与这类团队的机会较少,受教育面相对狭窄。其二为学生个体返乡实践,这是高校调动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普遍做法。主要表现为学生利用返乡度假,就近就便地开展实践。高校主要通过整体动员、自寻出路、集中评介的方式来实施。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社会实践如何面向全体”的压力,但在实际运作中,由于高校普遍缺少对实践个体有效的分类指导和过程监控,对普通学生个体通过实践增长才智、锻炼提高等方面考虑不多,措施很少或流于形式,因此,社会实践作为教育载体对广大普通学生的教育功能体现不明显,普通学生参与热情不高。面上工作的悄无声息,不仅使得点上的工作成了无源之水,严重地影响了社会实践活动的实际成效,而且也使得高校的社会实践活动缺乏群众基础,得不到学生的广泛认同。

二是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规划指导不够,缺乏长效发展的潜力和后劲。当前尽管不少高校都把社会实践当作了教育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环节,纳入了学校育人工作全局,但无庸讳言,就整体而论,高校社会实践仍缺乏整体规划和实施细则,缺乏从教学大纲、师资配置、课时认定及产学研结合的一系列举施。特别是对专业教师参与社会实践指导重视不够,措施落实不够,直接影响到社会实践活动“科技含量”的提升与“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实施。而且目前不少高校对社会实践的价值取向还存在着一定的偏差,具体反映在动员布置、检查督促、总结评比和表彰激励等方面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重宣传、重声势,而忽视实践“育人”本意的倾向。拉横幅、发传单、上电视报纸等“轰动效应”多,深入田间地头、城镇乡村实实在在地支农、支工、支医、支教少;对扩大影响、评先争优考虑多,对引导学生接受社会教育,坚定理想信念,拓展综合素质考虑少;对社会实践整体动员、宏观指导多,对学生个体参与社会实践中“为什么要做”、“要做什么”、“怎么做”这样一些基本问题解答较少。所有这些,既直接关系到社会实践活动的有序开展,也影响了其未来的走向。

三是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主体意识不够,缺乏实践成才的信心和动力。大学生社会实践有助于把时代的要求内化为他们的自我意识,主动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勇敢担当促进社会发展的历史责任。社会实践的重要育人功能之一在于“让每个学生作为独立、理性、自为、自由的人格主体参与教育活动以及相关社会情境之中,凭着自身的理智与激情去独立思考、判断、选择自己的行为与承担责任”。但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情况和新变化,大学生对社会实践的重要性缺乏主体意识,特别是对广大普通同学而言,对社会实践之于个人成长成才的重要性在认识上存在误区,参与社会实践的主动性、自觉性不够,将社会实践当作一项可有可无的学习任务来对待。而在行动上表现为走马观花、敷衍了事,没能深入、扎实地实践,临近假期结束,往往是到实践单位盖个公章,写份实践报告就了事,甚至有的同学只是上网下载一份报告交差,实际效果并不理想。

二、大学生社会实践育人功能的匡正

针对大学生社会实践育人功能的偏失,高校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及时转变观念、提高认识,按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营造全员参与的实践育人环境;要以制度规范和引导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建立起科学健全、行之有效的工作机制;要体现和突出专业特色,鼓励学生结合专业开展社会实践,实现实践环节上实现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的有效衔接;要积极争取社会资源,建立相对稳定的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实现大学生社会实践长效、稳定的发展。

观念转变是先导。作为高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社会实践对于全体大学生全面提升综合素质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从高校社会实践组织者的角度而言,首先应在认识上恢复社会实践作为教育手段的本来面目。素质教育要求面向全体,有教无类,要求做到教育公平。按照素质教育理念,只有面向全体学生而不是少数学生,使他们

的基本素质都能得到普遍的提高,使他们的特长和潜能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使他们都能有适合自身特点的发展方式,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实践育人的目标。这就要求高校的领导者和组织者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一方面,要通过制定规划,设置学分,配备师资,增加投入等促使社会实践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必要延伸和有益补充;另一方面,也要通过反复、深入、细致的教育,使学生明白,社会实践对于实现教育目标、拓展个人素质的重要意义,以期在校内形成一个面向全体的实践育人环境。此外,作为教育主体,大学生也要充分认识到社会实践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加速其自身社会化进程中的重要作用,增强通过实践成长成才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机制创新是保障。认识统一后,社会实践要取得预期的效果,还需要我们建立起一整套科学健全、行之有效的工作机制,以制度来规范和指导工作。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机制主要应包括领导机制、目标机制、保障机制、评价激励机制、督导机制。第一,要建立有效的领导机制,逐步形成在学校党委领导下,由共青团组织牵头,教务处、宣传部、学工部(处)、科研处、各二级学院党总支、学生会等职能部门和学生组织齐抓共管,实践教育资源整合互动的领导管理机制。第二,要建立切实的目标机制。从学生作为实践育人主体的角度着手,端正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态度,引导学生转变做事嫌累怕脏,实践走马观花的态度,进而树立起在实践中成长成才的正确实践观。第三,要建立有力的保障机制。一要把社会实践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过程,并使其成为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和必要的环节,从传统的第二课堂转入第一课堂,开设课程,设立学分,使之真正成为每位学生的必修课。二要加强社会实践指导力量建设,对实践指导老师进行适当的培训,帮助他们提高指导能力,选派优秀的专业老师充实实践指导队伍,帮助实践活动组织者选择主题、确定项目、监控指导、科学考核。三要加大经费的投人。在学生自助解决的基础上,设立社会实践专项基金,增大学校的支助力度,为社会实践的顺利开展提供必要的经费保证。第四,要建立有效的评价、激励机制。对学生,要通过评奖评优,增强他们参与实践的价值归属感和荣誉感,激发和释放他们自觉成才的潜能。对老师,要将对社会实践的帮教指导计入教学工作量,并把教师是否参与指导社会实践、实际成效如何作为其职称(务)晋升、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最后,要切实抓好督导机制建设,成立专门的督导小组,通过立项申报、实地访查、网络交流、信息报送等多种形式,从确定项目到组织实施再到总结,对学生开展社会实践交流的全过程和每个环节都进行评估和指导,以此来保证整个社会实践过程按既定目标实现,保证学生个体实践的真实有效。

专业结合是关键。体现和突出专业特色,鼓励学生结合专业开展社会实践,这既保证了实践环节上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的有效衔接,最大限度地实现了教育过程的连续性和整体性,也有利于推动学生在广阔的社会课堂中激发专业兴趣、巩固专业思想、增强专业技能,从而最大限度地实现社会实践“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的价值追求。作为一项系统工程,结合专业开展社会实践需要推动学校、教师和学生的有序联动,需要找到学生、学校、社会“三方受益”的动态平衡点。在鼓励、探索社会实践与专业结合的过程中,一个可行的切入点是推行“带课题下乡”的社会实践模式。在该模式下,学校每年要定期向全体学生公布社会实践参考课题,由学生自由组队、自筹经费、自行申报,学校负责评审立项,审核结题,奖惩激励。参考课题的范围既包括“两课”教师提供的哲学社会科学类课题、专业学院和科技导师提供的与学生专业相关的科研课题,也包括学校和实践基地提供的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相关的课题。学生既可以在学校提供的参考课题范围内申报课题,也可以就自己感兴趣的研究领域和方向申报课题。暑假期间,学生可带课题参与社会实践,在实践中完成课题任务。课题经学校审核结题后,学校提供三方面的出路:一是转化为校内外各级各类科技竞赛的项目,二是发表论文,三是促进成果转化、课题深化、继续研究。从育人的角度而言,该模式的优点在于它能较好地激发和调动学生自主学习和积极实践的积极性。

基地建设是依托。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是高校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的重要阵地和稳定依托,只有组建起大批相对固定的实践基地,大学生社会实践才能走出暑期时段,长期稳定地开展下去,实践育人的功能和成效也才能得到可持续、有保障的体现。因此,高校要积极争取社会资源,按照“就近就便,优势互补,双向受益”原则,主动加强与地方的联系,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实际需要出发,努力建好实践基地。要积极创新实践基地的运行机制,逐步实现社会实践基地由单一功能向教学科研基地、勤工助学基地、择业就业基地、创新创业基地等多种形式、多种功能的综合实践基地转化,从而把实践基地真正建设成学生走出校门、融入社会的实践平台,建设成学生拓展素质、砺志成才的广阔天地,建设成学生科技成果转化、创新创业项目的孵化园区。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z].中发E2004]16号.

[2]蒋国勇,应小丽.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原则与实践[J].中国高教研究.2004,(3):72-73.

[3]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见[z].中青联发[2005]3号.

体育健身功能性社会学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社会责任;服务理念;公共文化服务

摘要:公共图书馆如何革新服务理念,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是图书馆界必须关注的问题。文章以河南省图书馆阅读课活动为例,针对新时期背景下图书馆的服务理念和社会责任进行研究,对促进公共图书馆革新服务理念、履行社会责任有参考与实践应用价值。

1背景

党和国家一直重视全民素质的提高,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文化素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再次提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公共图书馆是重要的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和公益文化服务机构,在社会教育与文化传播中起着重要作用。但长期以来,由于服务理念等多方面的问题,公共图书馆的馆藏资源、基础设施、人力资源利用率并不高,在社会责任的承担上明显薄弱,急需革新服务理念、创新服务体系,更好地履行公共图书馆的社会责任。笔者以河南省图书馆阅读课活动为例,就新时期公共图书馆如何革新服务理念,承担社会责任进行简要的探讨。

2公共图书馆社会责任分析

公共图书馆的社会责任与其所处的社会大环境有关系,并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调整和拓展。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背景下,如何关注弱势群体的信息服务,为社会公众提供终身学习的条件与环境等问题,是公共图书馆的重要社会责任。当前,我国公共图书馆的社会责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1保障公众文化权利

公众文化权利是社会公众的基本权利之一。在2002年国际图联颁布的《格达斯哥宣言》中指出:“不受限制地获取、传递信息是人类的基本权利,图书馆与信息服务机构应该为所有用户提供平等服务。”公共文化服务是政府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以政府为主的公共部门必须提供、保障公民的基本文化生活权利,向公民提供公共文化产品与服务。21世纪已经进入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与信息是具有重要竞争价值的资源,公共图书馆则是文献收藏与信息服务中心,公共图书馆必须帮助公民自由、平等地获得各种知识与信息,从而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雖然图书馆并不是公众获取知识与信息的唯一途径,但却是一个重要的途径,公众文化权利的实现与公共图书馆有着紧密关系,公共图书馆作为公益性文化机构,不能忽视自身所应承担的这一社会责任,而应将自己作为公共文化权利得以实现的重要载体,去保障每一个人自由获取知识与信息的权利。

2.2为全民终身教育服务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终身教育作为一种全新的理念已经被全球所认可。终身教育理念不仅是一种教育理念,还是一种广泛的社会实践活动。当前,我国经济和社会正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党和国家不断强调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并将其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对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极为重要。尤其在社会发展不断加速的情况下,终身学习更是全面提高国民文化素质的重要途径,也是知识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整个社会和每个人都不可推卸的责任。同时,终身接受教育也是每一个社会成员的一项权利,国家应当为社会成员提供终身学习的场所,为社会公民提供终身学习的保障。公共图书馆是社会公众接受终身教育的重要场所之一,有着丰富的馆藏资源和服务形式,是社会公众的“终身学校”,在为社会公众终身教育提供服务时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教育不仅是学校的责任,同时也是图书馆的责任,尤其在当前我国社会教育资源短缺的情况下,公共图书馆更应当承担起为全民终身学习服务的责任,认识到自身是一个社会化的教育机构,应当为任何愿意学习的人提供学习机会和服务。

2.3保障信息公平的责任

在信息社会,信息的公平性极为重要,信息的配置不合理是造成社会分化的重要原因。在人类进入信息化时代后,信息不平等现象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社会问题,甚至对社会公正、民主进程、经济发展都带来不良影响。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背景下,如何保障公民信息平等是一个必须关注的问题。信息不公平,是指不同国家、地区、行业、人群之间,由于所掌握的信息不同而造成社会待遇、经济地位之间的差异的现象。信息公平不仅是信息方面的问题,更是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信息不平等现象严重影响了公民权益,影响了和谐社会的构建。消除信息不平等现象,需要整个社会各个子系统共同努力。公共图书馆作为公益性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应当在保障公民信息公平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如:国际图联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发布的《公共图书馆服务发展指南》中就明确指出:“公共图书馆的主要功能之一是消除信息富有和信息贫困之间的鸿沟,应当成为数字时代通向信息时代的电子渠道,提供安全网络,以防止有人因疏离技术进步而被社会排斥在外,必须让所有的居民都能获取信息。”公共图书馆应当承担起保障社会信息公平,消除信息不平等现象的社会责任。

3公共图书馆社会责任履行不足的因素分析

3.1公共图书馆发展不均衡

公共图书馆是为团体或区域公众服务的图书馆,其服务对象主要为一般群众,经费主要由政府资助。在公共图书馆的建设管理中,由于地区经济发展差异以及观念的不同,我国公共图书馆发展的地区差异、城乡差异极为明显,尤其是欠发达地区和边远地区广大群众的文献信息需求远远无法得到满足,这直接影响了公共图书馆社会责任的履行。即便是在一些发达地区,对公共图书馆的建设投入也极为不足,公民的基本文化权利难以得到保障,造成公民文化权利的缺失。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公共图书馆无论是在馆藏资源数量还是在服务质量上都有着极大的差距,这种现象在中西部地区更为明显,不少市属城区还没有区级图书馆,更不用说街道图书馆或乡村图书馆。除了地区差异外,我国公共图书馆还存在馆藏量不足、内容资源陈旧、现代化水平低下等问题,这些问题都对公共图书馆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带来极大的影响。

胡海鹰:新时期公共图书馆的服务理念与社会责任研究3.2管理不到位

公共文化建设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公共图书馆是公共文化建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我国公共图书馆的建设与管理一直存在缺失。从政策法规来看,我国《公共图书馆法》的立法工作直至2008年才正式启动,公共图书馆的建设、运作、管理等很多问题都没有政策法律依据,无法规范公共图书馆的法律地位,落实公共图书馆的责任、权利与义务。近年来,一些省市出台了一些地方性图书馆法规、条例,用以规范公共图书馆的建设、管理与运作,但还明显缺乏具体实施细则,多数是一些笼统的纲领性文件。尤其是在公共图书馆的运作管理中,受传统管理理念的影响,公共图书馆多数着眼于馆藏资源建设和内部管理上,在公共服务建设方面还明显不足,大量资源由于公共服务建设的缺失未得到充分利用,削弱了公共图书馆社会责任的承担能力,造成功能上的缺失。

3.3公共图书馆社会责任模糊

长期以来,我国公共图书馆并未注意自我宣传推广问题,甚至形成自我封闭现象。公共图书馆一方面很少参与社会活动,另一方面又没有加强公众服务接口建设,使得公共图书馆与社会公众脱节,很多社会公众甚至根本不了解公共图书馆。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并不在于社会公众,而是由于公共图书馆社会责任的模糊。公共图书馆虽然一直履行着服务于公众的职能,但公共图书馆并未着力于如何更好地发挥这一职能,只是简单地服务于读者,而没有思考如何更多地吸引读者,造成图书馆资源利用率越来越低,社会公众关注度越来越低的恶性循环局面。这种现象,尤其在当前各类媒介并存的情况下更为明显,即便是作用越来越弱的传统书店,也吸引了比公共图书馆更多的读者资源。

3.4公众缺乏图书馆利用意识

公共图书馆的利用率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公共图书馆社会职能的发挥,因此公共图书馆要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必须培养社会公众使用图书馆的意识与习惯,必须不断壮大读者队伍。随着社会的发展,尤其是互联网的迅速普及,社会公众在有文献信息需求时,往往首先选择利用互联网,忽视了图书馆的利用价值,图书馆读者明显减少。我国公众图书馆利用意识的降低,已经成为制约构建学习型社会的重要因素,使得公共图书馆缺乏生机与活力。互联网并不能完全代替图书馆,尤其是图书馆的很多社会职能并不能利用互联网来实现。图书馆利用意识是公众在长期与图书馆的接触中,对图书馆的馆藏资源、环境、设施等形成的一种依赖。即便是在英美等发达国家,公众对图书馆的利用意识也极高,甚至已经将去图书馆看书、借书作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活动之一。我国公众图书馆利用意识的降低,非常不利于公共图书馆社会责任的履行,甚至出现“有书没人看”的尴尬局面。

4如何革新服务理念,履行社会责任

4.1强化社会责任意识

公共图书馆要更好地履行社會责任,必须强化自身的社会责任意识。当前,我国公共图书馆利用率低,很大程度上与公共图书馆社会责任意识淡化有关。作为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公共图书馆应当增强社会责任意识,明确认识到自身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公共图书馆不只是一个收藏文献资源的场所,更是一个公共文化服务场所,承担着保障公众文化权利,为公众终身学习服务,保障社会信息平等的责任。只有不断强化自身的社会责任意识,公共图书馆才能将社会责任落实为内在需要,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如:河南省图书馆阅读课活动的开展,就是在强化公共图书馆社会责任意识的情况下,在原有的服务内容基础上进行拓展的公共文化服务活动。公共图书馆只有明确了自身的社会责任,强化责任意识,才会变被动地等读者前来借阅书籍为主动向社会公众推广、提供服务。

4.2落实“以人为本”的理念

和谐社会是一个“以人为本”的社会,公共图书馆的建设、管理、服务也应当落实“以人为本”的理念。公共图书馆要尊重公众、理解公众,充分了解并满足社会公众对信息的合理需要。首先,公共图书馆应当以读者为本,一切为了读者,充分发挥公共图书馆的服务效能,去了解并满足社会公众的信息需要,让更多的社会公众能走进图书馆,有效利用图书馆的资源获取所需信息。因此,公共图书馆的一切工作都要以社会公众为中心,以社会公众的需要为出发点。其次,公共图书馆的社会责任需要通过服务来体现,这在很大程度上与馆员的职业精神、服务能力、服务质量有关,公共图书馆还需要以馆员为本,最大限度地调动馆员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在河南省图书馆阅读课活动中,充分围绕社会公众的需要,以社会公众为本设计各类活动,并建立起了相应的机制来提升团队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使得河南省图书馆阅读课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成绩,社会影响力不断增加,这都与落实“以人为本”的理念有着直接关系。

4.3全面拓展服务领域

传统的图书馆管理与服务,主要集中于文献信息的收集、整理、借阅等活动之中,这种管理与服务模式是一种被动的服务模式。公共图书馆要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必须改变这种模式,全面拓展服务领域。如:在服务方式上应当多样化发展,改变简单的借阅服务,打造个性化服务、精品化服务;依托网络资源,建立区域文献信息资源中心,拓展服务内容;或者让图书馆的服务走出图书馆,进入社会、农村、学校等,拉近与社会公众之间的距离,满足不同社会公众的文化需求。河南省图书馆阅读课活动即是对服务方式和服务领域的拓展,一方面通过阅读课活动,让图书馆的服务走出图书馆,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与社会公众零距离接触,向社会公众主动推送服务;另一方面通过阅读课活动,为不同的读者提供个性化、精品化的服务,使服务更具有针对性,提高图书馆的服务效能。

4.4通过宣传提高图书馆知名度

在20世纪,我国公共图书馆还有着较高的知名度,公共图书馆是社会公众获取信息的重要场所。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互联网渐渐成为社会公众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公共图书馆渐渐淡出社会公众的视野。但互联网并不是万能的,同时互联网上的信息真假难辨、良莠不齐。而公共图书馆具有大量优秀的馆藏资源,同时还有着专业的信息建设与服务团队,要履行自身的社会责任,将这些资源服务于广大群众,必须提升自己的知名度,使社会公众能正确认识公共图书馆的价值,帮助社会公众建立起利用图书馆的意识和习惯。河南省图书馆阅读课活动,既是在主动向社会公众推送服务,同时也是对自身的一种宣传,在为公众提供实效服务的同时又很好地提高了图书馆的知名度,帮助公众建立起利用图书馆的意识和习惯,起到了一举多得的效果。此外,在实践中还可以通过其他渠道进行宣传,如电视、网络、报纸等媒体,采用多种方式来宣传公共图书馆,提升公共图书馆的知名度,使公众正确认识公共图书馆。

参考文献:

[1]席涛.公共图书馆事业均衡发展中的政府责任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09(1).

[2]林敏.图书馆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及实现[J].图书馆学刊,2006(2).

[3]范并思.公共图书馆精神的时代辩护[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4(2).

(编校:崔萌)第36卷第5期河南图书馆学刊2016年5月

体育健身功能性社会学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通过梳理城市发展理论,准确把握文化城市内涵。在此理论基础上,提出发展城市文化产业完全符合建设文化城市的内在要求,发展城市文化产业是文化城市内涵的逻辑延伸。

【关键字】文化功能;文化城市;城市文化产业

一、城市发展理论下的文化城市内涵

城市文化产业战略的研究离不开对文化城市概念及其内涵的把握,而对文化城市内涵的认识必须从城市发展的相关理论中汲取营养。

城市的发展历程由来千载,早在古典经济学理论专著中,就有关于城市发展的论述。亚当斯密早在《国富论》中阐述道:“工业的收益比农业多,商业的利益比工业多”,他认为这样的分工导致劳动力流向城市。《马恩全集》中更加明确的指出“资产阶级日甚一日地消灭生产资料、财产和人口的分散状态”,马克思和恩格斯从资本运动的角度,提出城市可以通过铁路、公路、运河整合闲散资源,挑选更加熟练的工人,集中完成生产和交易,城市规模愈来愈大;同时马克思也多次提到“工业迅速发展……工人涌向城市,城市人口以难以相信的速度激增”,影射出城市的超负荷,这也是最早的关于城市发展过程中自身固有二重性的理论——城市吸引各种资源取得发展,又随着规模扩大不堪承重面临崩溃。早期的经典理论为我们呈现的是:城市为何兴起以及城市发展中的固有悖论。

在此之后,美国学者刘易斯·芒福德在其关于城市功能的理论阐述中,他把城市的功能概括为容器、磁体和文化,其中文化是最重要的功能,三者互为制约,是相辅相成的有机整体。容器是指城市能够聚集、容纳包括人力、物力在内的各种社会资源并促进资源之间产生“化学反应”;磁体则包含磁力与磁场两个含义,前者指城市对资源的吸引能力,后者指城市建立的垄断优势;而文化功能则是指城市文化的贮存、传播交流和传承。一方面,城市文化源于城市的容器、磁体功能,而城市容器的扩大及其磁体功能的增强又是以牺牲城市文化功能为代价的:盲目扩张的城市终将不堪重负,继而引发空间恶化、资源短缺等一系列城市问题;另一方面,城市文化的良性传承及流动有利于其功能整合及长远布局规划,这些必将反哺城市的容器、磁体功能,使之更好发展。可以说,如何妥善处理城市文化功能同容器、磁体功能间的关系是解决城市发展二重性问题之关键所在。芒福德为我们清晰地指出了城市发展之固有疾病,并将重视城市文化功能作为医治良方,提倡将“文化的传承作为城市发展规划的出发点和最终目标”,防止“现代城市被肤浅的急功近利的思潮所覆盖”,其城市功能理论首开用精神文化活动界定和阐释城市之思想先河。

20世纪以来,学者们没有间断过对城市发展问题的研究,诞生了一系列相关理论。在20世纪初,英国学者E·霍华德在“田园城市理论”中提出城市需要通过规划来治理工业化的无序后果,呼吁关注人类生存的社会状态;1933年的《雅典宪章》第一次提出功能城市的思想,同时也强调通过合理布局实现各功能间的有序发展;1977年的《马丘比丘宪章》嵌入人本主义思想后,不再执着于城市的一系列功能实现,而强调把城市当作一个有机整体看待,因地制宜,突出不同的城市文化特点,谋求可持续发展;1999年的《北京宪章》则提出“美好的、可持续的、更加公平的人居环境”概念,反映出全世界对城市发展前景的憧憬;进入新世纪,我国学者单霁翔在研究中外城市发展规律后总结道:新世纪必然是城市发展的黄金时代,而转型“文化城市”则是发展之必然选择。百年中,伴随科技发展,学术界还诞生过诸如知识城市、低碳城市、数字城市、柔性城市等城市规划理论,它们都从某一特定视角,对未来城市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可能。纵观这些理论,我们可将城市发展的路径的概括为:从功能城市到文化城市,从离散到整合的动态过程。

近年来,从政要演说到学术研究,“文化城市”一词愈发高频的出现。2003年伦敦市长的演讲中,将伦敦称为“世界卓越的、创意的文化中心”,是“世界级文化城市”,并认为文化城市应通过卓越性、创建性、渠道性、经济性四个维度呈现;2006年,李奎泰教授在分析首尔的文化城市建设时,把文化城市的定义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类,狭义针对音乐、电影、美术等城市文化艺术,广义则包括了城市空间规划以及市民物质、精神生活质量的全部。我国学者蔡绍洪(2006)在《大中城市从功能城市到文化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中则把文化城市定义成以宗教、艺术、科学、教育、文物古迹等文化机制为主要职能的城市,并将城市的文化能力分为硬实力和软实力两个部分研究,前者是指城市的文化资源数量及文化产业质量,后者则侧重城市文化的影响力、凝聚力和感召力。

综上,文化城市作为一个多功能的整合体,其内涵应从动、静两个维度去理解:静态维度着眼于城市的文化资源,包括城市居民、功能等诸多基础设施条件,强调的是城市现有的文明程度;动态维度则着眼于以文化功能规划城市,文化既是规划的出发点亦为终极目的,用发展眼光整合、布局城市的各项资源,强调的是城市未来的可持续发展。

二、文化城市与城市文化产业的关系

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张,面对由于忽视城市的文化属性而引起的各种问题,要求以城市特有的文化功能作为核心因素对一系列离散的城市功能进行重新整合、统一规划的观点逐渐成为理论界的共识。

文化部2012年8月将文化产业定义成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产品和文化相关产品的生产活动的集合,相应地,城市文化产业是面向城市全体人民提供具有城市特色的文化产品和文化相关产品的生产活动集合,是服务和促进城市的文化储存、交流、传承的产业。城市作为其特色文化的载体,大力发展城市文化产业对于充分发挥其文化功能有着重大意义,是提升城市文化功能的重要途径,也是解决城市发展过程中固有的二重性问题之关键。因此,发展城市文化产业不但能够巩固城市现有的文明基础,更有利于城市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完全符合文化城市内涵的要求,是文化城市内涵的逻辑延伸。

城市文化产业对文化城市发展的促进,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定位城市文化品牌,打造城市文化名片

每一座城市自诞生到繁荣,聚集于此的人们在长期的生活中逐渐形成了当地特有的城市文化资源及文化环境,涵盖了包括地缘、政治、宗教、历史等在内的诸多因素。然而由于对城市文化的忽视,导致近年来城市发展存在严重的定位问题,表现为定位摇摆、脱离实际、产业同构等。发展城市文化产业首先要求根据城市的文化资源定位城市特色文化品牌,然后围绕品牌规划城市产业布局,最后依靠产业化经营使得文化品牌的价值得以实现,从而在强化该品牌的同时亦获得品牌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城市文化产业有助于定位城市文化品牌,唤起城市的自我意识,树立城市精神,打造属于城市特有的文化名片。

(二)产业创新实现文化价值,增强城市文化功能

从价值链角度看,文化产业的核心价值在于创意创新,即内容创意和技术创新两方面。城市文化产业是服务于城市文化功能的产业,产业创新力的提升必将更大程度地实现城市文化价值,促进城市文化的储存、传播和传承。体现在两个层面:首先,文化内容的创新能够不断丰富城市文化的构成,保持该文化的强大生命力;其次,文化产业技术创新则使得已有文化内容能够通过更先进更高效的途径实现其展示、传播与储存。

(三)借助文化产业外部效应,治愈城市发展顽疾

文化产业具有极强的外部效应,通过发展城市文化产业,利用其正外部性特征,可以有效缓解城市发展中的固有顽疾。首先,文化产业包括文化教育内容,发展城市文化教育产业有助于提升当地人口的整体素质,劳动力素质的提高是城市发展的前提;其次,城市文化产业有助于带来当地综合服务业的升级,带动城市经济增长方式的逐步转型;再次,城市文化产业具有很强的产业集聚效应,在空间布局上必将带来新的城市产业格局,使得资源优化配置,从而科学的产业布局将取代之前的盲目扩张;最后,城市文化产业通过打造城市文化品牌、优化城市环境,提升了城市对外影响力,则可吸引更多优势资源聚集于此,使城市获得持续发展的资源保障,这也是重视城市的文化功能必将反哺城市容器、磁体功能的体现。

体育健身功能性社会学论文范文第5篇

体育健身功能性社会学论文范文第6篇

摘要:运用文献综述法、资料法对西宁市下岗职工的基本情况、体育锻炼现状进行研究和社会学分析。其研究的意义在于发挥体育的情感、调控、健身、娱乐等功能,为下岗职工再就业提供“体育服务工程”支持,并为政府实施再就业决策提供依据。

关键词:体育锻炼;下岗职工;社会学分析

一、关注下岗职工的重要性

失业率是宏观经济的重要指标之一,被称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晴雨表”,是政府选择正确的宏观经济目标和确定适宜经济发展政策的主要依据。“下岗职工”作为失业的一部分,已成为当今社会一个新的“弱者”群体。收入是衡量社会群体分化和社会异质性的一重要指标,下岗职工的再就业和生活已成为全社会关心的热点话题,这一问题涉及20%以上城市居民(包括下岗职工本人及其家庭成员)。下岗职工的生活问题已成为全社会共同关心的问题。“再就业工程”作为解决下岗职工的一个系统工程,涉及社会方方面面的支持,本文就西宁市企业下岗职工体育锻炼现状进行研究并进行社会学分析研究,从发挥体育的社会情感、控制、健身、消费功能提出相应对策,为各级政府、团体实施再就业工程提供可操作的工作途径和方法,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

二、下岗职工的基本情况

根据资料显示,截止到2008年底,西宁市“除上年接转下岗职工和失业人员17.2万人以外,年内又新增下岗职工12.3万人”[1]。资料样本数据显示再就业率为25.3%。其中下岗职工年龄段集中在31~50岁,占89.5%,工龄段集中在10~30年,占87%,文化程度集中在初中(含初中以下)和高中文化程度,占93.3%,基本反映西宁市下岗职工的年龄、工龄、文化结构情况。

(一)下岗职工体育锻炼现状

1.锻炼内容的低层次选择。锻炼内容涉及跑步、散步、健身操、养生功、太极拳、跳舞、打牌、棋类、球类等。如将属民族传统项目划分归为一类计算,与全国城市居民体育锻炼统计情况比较看[5],还属于低层次选择(所谓低层次界定为简单的散步、跑步、打牌、街头扭秧歌、练功、跳舞等消遣娱乐的混合方式)。

2.锻炼形式反映出社区缺乏对下岗职工体育锻炼的重视。根据资料显示下岗职工锻炼形式包括自练、与邻友练、参加社区体育活动、参加辅导站体育活动、参加体协体育活动,其中排在前三位的分别为:男自练77.1%,与邻友练17%,参加社区体育活动2.7%;女自练72.3%,与邻友练18.6%,参加社区育活动6.2%。其中男女前两项合计为92.5%,说明下岗职工的体育锻炼的社会意义没有引起体育部门和社区组织的重视。

3.锻炼地点反映了下岗职工体育活动远离体育人群。下岗职工体育锻炼地点范围在家里、楼前院内、街道路旁、公园河畔、学校、体育场所等,其中排在前三位的分别为:男家里35.6%、楼前院内18.1%、马路道旁13.8;女家里43%、楼前院内15.7%、公园河畔15.3%。男女合计下岗职工体育锻炼地点均远离体育锻炼的人群。一方面反映下岗职工的心态和活动范围,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其经济状况,导致其对无消费健身场所的选择。

4.锻炼次数低于体育人口标准。体育人口是指“反映人们对体育的参与程度及亲和程度。它也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程度的一个标志”[2]。以每周3次,每次30~40min计算,根据相关资料记载,总体上看西宁市企业下岗职工体育人口数远远低于其它城市企业下岗职工体育人口数。

(二)与体育锻炼相关的社会学因素分析

1.“健康投资”观念的淡薄是影响下岗职工体育锻炼的本因。在我国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和产业结构大调整的过程中,意味着人力资源的配置方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从劳动就业体制方面看,原有的就业管理体制和就业机制由政府完全决定就业逐步转变为由劳动力市场用工主体和就业主体双方自由组合决定就业”[3],这就对下岗职工的再就业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身体健康素质则成为再就业重要的条件之一。下岗职工体育锻炼所表现的种种现象的主要原因之一,应归结于还没有把健康投资与劳动就业紧密联系在一起。“人力资本理论把劳动者用于后天的营养、锻炼、医疗保健等方面的支出看作一种和投资于物质建设一样的投资,即健康投资”[3]。下岗与再就业问题作为人力资源配置的重要问题之一,必然要涉及对健康投资的认识,而这一点又恰恰被错误地理解为一种简单的支出性的消费。事实上,健身作为人力资本的投资,可以改善下岗职工健康状况,增强劳动能力,从而适应再就业人才市场的要求,这与人们花钱接受教育、训练具有同样的效果。因此,健康投资是一种最经济、最实惠、最有效的投资,如何提高这种投资的观念,除了全社会对下岗职工给予热心关注以外,下岗职工自身也应该提高对健康投资的认识。

2.经济收入是影响体育锻炼的主要动因。调查表明下岗后收入与体育锻炼的内容、地点有非常显著的差异,与锻炼地点和锻炼次数相关度高。体育消费是为了满足人们特定的需要而产生的,它是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来决定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越优越,体育消费投入的比重就越大,反之就越小。

3.不良心态是影响体育锻炼的内因。企业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和难点,虽然政府和全社会为下岗职工的再就业做了许多工作,但是在下岗的事实面前,职工心态比较复杂。部分下岗职工还有对企业留恋感、厮守感、失落感、不信任感等。这些不良的心态间接影响下岗职工的体育锻炼,导致体育价值观念混乱、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多、不良社会经济循环,甚至出现体育暴力事件的发生。

三、对策与建议

(一)发挥体育强有力的社会功能,开展“体育服务工程”

开展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文化体育娱乐活动,以体育作纽带和桥梁促进再就业工程实施,吸引广大下岗职工参与,以达到关心引导、交流情感、开阔渠道、稳定大局的目的。“体育服务工程”的内容包括:体育进万家活动;与下岗职工联手健身活动;多帮一、多带一健身活动;健身广场活动;健身小区活动;健身家庭活动;社区百户体育竞赛等多项健身活动。体育与现代生活方式有着密切的联系,下岗职工由原来生产岗位下来后,生活消费、行为习惯、生活节奏、余暇时间、思想观念等,都随之发生了变化,开展“体育服务工程”对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创造融合的社会氛围,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都有积极的作用,对促进再就业工程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发挥体育的情感调节功能,做好情感解困工作

体育的社会情感功能是与人的社会心理稳定性直接有关的。所谓“心理稳定性”是指人的心理与社会相一致,或叫人的社会心理平衡。企业职工下岗后,产生种种失衡心态,是影响再就业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通过体育服务工程进行情感解困工作,以调节失衡心理、变态心理,产生和形成与社会一致的心理。再就业是一场智力、体力、心理上的竞争,通过体育锻炼可以全面提高人的素质,挖掘潜能,面对机遇,迎接挑战。

(三)发挥体育的健身作用,提高再就业劳动者素质

劳动者是生产力的首要的因素和能动因素,发展体育运动是社会生产发展的需要,体育锻炼是下岗职工提高自身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从经济学角度看,体育锻炼要占用一定的时间,之所以强调体育健身的作用,是因为可以理解为体育是一种旨在追求未来效用的生产和消费活动。

参考文献:

[1]99西宁市志[R].西宁:西宁出版社,1999.

[2]卢元镇.中国体育社会学[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6.

[3]梁进,靳英华,邵淑月,等.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的经济学研究与对策[J].体育科学,1999,(19).

[4]张发强.中国社会体育现状调查结果报告[R].体育科学,1999.

[5]田雨普,朱志强,陈德明,等.我国群众体育的发展走向与对策[J].体育科学,1999,(04).

The sociology analysis of the sports exercise situation of the laid-off

worker in Xining city

JIANG Hai-yang

(Physical college,Qinghai normal university,Xinig 810008,China)

Key words: sports exercise; laid-off worker; sociology analysis

上一篇:施工企业责任成本管理论文范文下一篇:房地产行业垄断性分析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