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无公害食品标准范文

2024-03-01

茶叶无公害食品标准范文第1篇

1、无公害食品

无公害农产品是指产地环境、生产过程、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经认证合格获得认证证书并允许使用无公害农产品标志的未经加工或初加工的食用农产品。

指产地生态环境清洁,按照特定的技术操作规程生产,将有害物含量控制在规定标准内,并由授权部门审定批准,允许使用无公害标志的食品。

2、绿色食品

指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特定生产方式生产,经专门机构认证,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

无污染、安全、优质、营养是绿色食品的特征。无污染是指在绿色食品生产、加工过程中,通过严密监测、控制,防范农药残留、放射性物质、重金属、有害细菌等对食品生产各个环节的污染,以确保绿色食品产品的洁净。

在申报审批过程中将绿色食品区分AA级和A级。

A级绿色食品系指在生态环境质量符合规定标准的产地,生产过程中允许限量使用限定的化学合成物质,按特定的操作规程生产、加工,产品质量及包装经检测、检验符合特定标准,并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A级绿色食品标志的产品。

AA级绿色食品系指在环境质量符合规定标准的产地,生产过程中不使用任何有害化学合成物质,按特定的操作规程生产、加工,产品质量及包装经检测、检验符合特定标准,并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AA级有绿色食品标志的产品。AA级绿色食品标准已经达到甚至超过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盟的有机食品的基本要求。

3、有机食品

根据有机认证标准生产、加工、并经独立的有机食品认证机构认证的农产品及其加工品等。包括粮食、蔬菜、水果、奶制品、禽畜产品、蜂蜜、水产品、调料等。

有机食品与无公害食品和绿色食品的最显著差别是,前者在其生产和加工过程中绝对禁止使用农药、化肥、除草剂、合成色素、激素等人工合成物质,后者则允许有限制地使用这些物质。因此,有机食品的生产要比其他食品难得多,需要建立全新的生产体系,采用相应的替代技术。

二、有机食品、无公害食品与绿色食品有何区别

绿色食品是我国农业部门推广的认证食品,分为A级和AA级两种。其中A级绿色食品生产中允许限量使用化学合成生产资料,AA级绿色食品则较为严格地要求在生产过程中不使用化学合成的肥料、农药、兽药、饲料添加剂、食品添加剂和其他有害于环境和健康的物质。从本质上讲,绿色食品是从普通食品向有机食品发展的一种过渡性产品。

有机食品是指以有机方式生产加工的、符合有关标准并通过专门认证机构认证的农副产品及其加工品,包括粮食、蔬菜、奶制品、禽畜产品、蜂蜜、水产品、调料等。有机食品与其他食品的区别主要有三个方面:

第一,有机食品在生产加工过程中绝对禁止使用农药、化肥、激素等人工合成物质,并且不允许使用基因工程技术;其它食品则允许有限使用这些物质,并且不禁止使用基因工程技术。如绿色食品对基因工程技术和辐射技术的使用就未作规定。

第二,有机食品在土地生产转型方面有严格规定。考虑到某些物质在环境中会残留相当一段时间,土地从生产其他食品到生产有机食品需要两到三年的转换期,而生产绿色食品和无公害食品则没有转换期的要求。

第三,有机食品在数量上进行严格控制,要求定地块、定产量,生产其他食品没有如此严格的要求。

总之,生产有机食品比生产其他食品难度要大,需要建立全新的生产体系和监控体系,采用相应的病虫害防治、地力保持、种子培育、产品加工和储存等替代技术。

1、目标定位

无公害农产品——规范农业生产,保障基本安全,满足大众消费

绿色食品——提高生产水平,满足更高需求、增强市场竞争力

有机食品——保持良好生态环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2、质量水平

无公害农产品——中国普通农产品质量水平

绿色食品——达到发达国家普通食品质量水平

有机食品——达到生产国或销售国普通农产品质量水平

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关系

1、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都是经质量认证的安全农产品;

2、无公害农产品是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发展的基础,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是在无公害农产品基础上的进一步提高;

3、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都注重生产过程的管理,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食品侧重对影响产品质量因素的控制,有机食品侧重对影响环境质量因素的控制。

一、有机食品 定义: 有机食品是指以有机方式生产加工的、符合有关标准并通过专门认证机构认证的农副产品及其加工品

实质:绝对安全和环保。 目的: 强调的是产品来自有机农业,发展有机农业的重要目的是改造遭现代化农业破坏的农业生产环境,通过转换培育出健康、平衡、充满活力的可持续发展的生产系统。 生产、加工标准

强调以生态学原理建立种养结合、循环再生的完整体系,尽量减少对外部物质的依赖;强调从田头到餐桌的全过程质量安全控制,在生产加工过程中绝对禁止使用农药、化肥、激素、防腐剂和添加剂等人工合成物质;强调种子何种苗都来自自然界,不允许使用基因工程技术、不使用基因种子或种苗。 管理方式

1、强调生产加工全过程的管理;

2、在土地生产转型方面有严格规定,考虑到某些物质在环境中会残留相当一段时间,土地从生产其他食品到生产有机食品需要两到三年的转换期;

3、有机土地的周围要有隔离带,以避免临近地块的污染,在数量上,有机食品进行严格控制,要求定地、定产量。

二、绿色食品

定义:绿色食品是按特定的生产方式并经权威机构认定使用专门标志的安全、优质、营养食品。

实质:绿色食品是从普通食品乡有机食品发展的一种过渡性产品,在国外根本就不被承认。

目的:强调的是产品出自最佳生态环境,利用没有污染的生态环境,原料产地和制作过程都要作到无污染、无公害。

生产加工标准:产加工符合《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对基因工程技术和辐射技术的使用未作规定。

管理方式:

1、注重生产环境和产品检测结果;

2、没有转换期的要求;

3、没有地域和数量上的限制。

三、无公害食品

定义:无公害食品是按照相应生产技术标准、符合通用卫生并经有关部门认定的安全食品

实质:无公害食品是食品的一种基本要求,普通食品都应达到这一要求 目的:安全

生产加工标准:只要达到食品要求就行。

管理方式:不限任何管理方式,只要生产出能吃的对人体无毒的食品。

1、质量标准水平不同。

无公害农产品质量标准等同于国内普通食品卫生标准;绿色食品分为AA级和A级,其质量标准参照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有机食品采用欧盟和国际有机运动联盟(1POAM)的有机农业和产品加工基本标准,强调生产过程的自然性,与传统所指的检测标准无可比性,其质量标准与AA级绿色食品标准基本相同。

2、认证体系不同。

这三类食品都必须经过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特定的标志,但是认证体系有所不同。无公害农产品认证体系由农业部牵头组建,目前部分省、市政府部门已制定了地方认证管理办法,各省、市有不同的标志。绿色食品由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在各省、市、自治区及部分计划单列市设立了40个委托管理机构,负责本辖区的有关管理工作,有统一商标标志在中国内地、香港和日本注册使用;有机食品在国际上一般由政府管理部门审核、批准的民间或私人认证机构认证,全球范围内无统一标志,各国标志呈现多样化,我国有代理国外认证机构进行有机认证的组织。

3、生产方式不同。

茶叶无公害食品标准范文第2篇

农业面源污染是指在农业生产活动中氮素和磷素等营养物质、农药以及其他有机或无机污染物质, 通过地表径流和农田渗漏 形成的水环境污染、大气污染和土壤污染, 主要包括化肥污染、农药污染、农膜污染、畜禽粪便污染、农村生活污染和秸秆焚烧造成的污染等。近年,内乡县立足生态文明建设大局,全面贯彻落实农业农村部提出的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一控、两减、三基本”的工作要求,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为促进全县农业农村经济生态可持续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一、农业面源污染的现状

内乡县农业面源污染主要来自:化肥、农药过量使用,农膜残留,造成土壤污染;焚烧秸秆造成的大气污染,畜禽养殖业粪便、尿液、污水污染土壤及地下水;水产养殖业鱼类粪便和病害防治药物,随水流动污染土壤及地下水。

(一)化肥污染

全县化肥施用种类主要为尿素、氯化铵、过磷酸钙、氯化钾、复合肥等。据统计,2021年,全县化肥施用量3.71万t(折纯,下同),较2020年3.72万t降低0.27%。其中,氮肥1.26万t,复合肥1.23万t,磷肥0.58万t,钾肥0.24万t,氮肥用量偏大,特别是玉米种植纯氮肥使用量过大,钾肥和中微量元素肥料用量偏少,有机肥用量严重不足。

(二)农药污染

全县农药施用主要品种有高效氯氰菊酯、吡虫啉、啶虫脒、阿维菌素、甲维盐、氰戊菊酯、三唑酮、多菌灵、戊唑醇、苯磺隆、乙草胺、2甲4氯钠、唑草酮、精恶唑禾草灵、氯氟吡氧乙酸、烟嘧磺隆、莠去津、芸苔内酯、赤霉素、乙烯利等。

(三)秸秆污染

2021全年农作物秸秆总产量约48.4万t,农作物秸秆“五化”利用量约42.6万t,农作物秸秆整体综合利用率88%。综合利用类型主要是秸秆直接粉碎还田和基料化、能源化、饲料化、原料化、肥料化。

(四)农膜污染

全县使用的农膜主要有棚膜、袋膜和地膜,废弃棚膜和袋膜大部分回收利用,废弃地膜回收率低,造成环境污染。内乡县地膜覆盖栽培的农作物主要是花生、蔬菜、烟叶,使用品种主要是厚度为0.004~0.01 mm的聚氯乙烯或聚乙烯地膜。2021年,全县使用农膜427.42 t,回收废旧农膜387.355 t,废弃农膜回收率达到90.6%。

二、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情况

(一)大力发展生态农业,优化产业结构

适当调减小麦、玉米种植面积,在深层地下水超采区推行改冬小麦、夏玉米一年两熟制为种植玉米、花生等农作物一年一熟制;积极发展中药材、林果等特色农业,大力发展无公害或绿色茶叶和核桃基地建设;积极推广保护性耕作、集雨增墒等节水保墒技术,因地制宜大力发展膜下滴灌、喷灌、低压管道输水等田间高效节水灌溉方式,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二)大力推广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技术

大力发展绿色安全农产品生产,推广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有效减少化肥、农药、农膜使用量,降低化肥、农药、农膜残留,减少农业面源污染。

(三)积极开展化肥减量增效行动

近年,内乡县以化肥施用量零增长为核心目标,大力推进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集成推广种肥同播、水肥一体化技术,改进施肥方式,优化施肥结构,推进全县化肥减量增效,减少化肥面源污染。全县小麦、玉米等主要农作物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在98%以上,瓜果蔬菜等经济作物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达到100%,建立耕地地力监测点3个。与测土配肥实施前3年全县平均水平相比较,每667m2均减少不合理施肥10.4 kg,达到了化肥减量增效、减少化肥面源污染的目标。

(四)积极开展农药减量控害行动

大力推行绿色防控替代化学防治,推行精准科学施药,对症适时适量施药;推行病虫害统防统治,施行植保機械与农艺配套,提高防治效率。每年县财政都要拿出100多万元,用于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2021年,全县主要粮食作物专业化统防统治覆盖率在40%以上,主要农作物绿色防控技术覆盖率在40%以上,农药利用率在40%以上。

(五)积极推进废弃农膜回收利用

一是内乡县按照政府引导,企业带动,市场运作的新方式,逐步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废弃农膜回收利用体系,目前全县有农膜回收企业或网店县级6家,乡镇15家,村级52家,废弃农膜回收率90%以上。二是大力推广厚度0.01 mm以上标准地膜,建立标准地膜利用示范区0.2万hm2。三是推广井窖式罩杯替代农膜技术,在烟草移栽过程中推广利用0.15万hm2,井窖式罩杯可以循环使用3年,有效减少了废旧农膜的产生。

(六)积极推进秸秆综合利用技术

大力推广秸秆还田技术,培肥土壤地力,减少化肥用量。积极拓宽秸秆利用渠道,全县养殖户、农机大户及专业合作社共拥有中型以上秸秆打捆机60多台。

(责任编辑    张珍)

(本栏目由河南省农村能源环境保护总站支持)

上一篇:初一道德与法治教案范文下一篇:初中历史教研组计划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