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实德育教育主阵地范文

2024-04-09

夯实德育教育主阵地范文第1篇

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讲话中把党校列为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重要阵地之首,进一步强调了党校在宣传思想工作中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在新形势下,如何发挥好主渠道、主阵地作用?这是我们党校理论工作者必须认真思考并给予明确回答的重大课题。

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人类历史上最科学、最先进、最严密的科学思想体系,是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作为我们立党立国的指导思想,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行动指南,要坚持不懈用这一科学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众所周知,在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如果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那么马克思主义就是灵魂所系、精神所托。综上我们不难得出:马克思主义在我国的指导地位,决定了它是我们做好宣传思想工作的主心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复兴之梦有了马克思主义这个主心骨,党员、干部才能站稳政治立场、抵御各种诱惑,经得起各种考验。党员、干部的主心骨,并不是自然而然树立的,是要靠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来培育的。党的成长发展史表明,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是党员、干部统一思想,增强战斗力的重要法宝。但是,从目前干部的实际情况来看,有相当比例的领导干部,特别是年经领导干部,未曾系统地学习过马克思主义理论,干部选拔考核体制机制方面也存在着重能力,轻理论素养的倾向。这表明,党员、干部的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亟待加强。总书记指出:宣传思想工作就是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总书记的讲话进一步明确了马克思主义在党的思想宣传工作主心骨地位,为我们做好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指明了方向。面对当前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和主导权,坚守主心骨,就要在党校教学布局中,突出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二大特色,把坚定理想信念教育和提高干部思想政治水平放在首位。一要抓好思想理论建设这个根本,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学习宣传,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使马克思主义真正走进领导干部的内心世界,化为强大的精神支柱,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观察和解决问题,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筑牢思想防线,自觉划清马克思主义同反马克思主义的界限。二要抓好党性教育这个核心,学习党的历史,深刻总结党的建设历史经验教训,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教育引导干部牢固地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政绩观,坚定政治立场,明辨大是大非。把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加强党性锻炼结合起来,把改造客观世界与改造主观世界结合起来,致力于坚定党员领导干部的理想信念和宗旨观念,提高党员领导干部的道德品行和精神境界。

夯实德育教育主阵地范文第2篇

大家好!

回顾老君庙初中主持工作近一年来走过的路程,真是百感交集,用一句话概括就是:“困难与顺境交替,机遇与挑战并存”。在局党组的正确领导下、在老君庙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紧紧围绕局党组提出的“强化学校管理、打造高效课堂、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这一工作思路,按照工作计划,以管理好学校为责任田,以打造高效课堂为主阵地,以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为主产,取得了骄人的成绩。我校全体教职工在教育行政主管部门领导下,同心同德,励精图治,开拓创新,不断进取的一年;是老君庙初中不断发展壮大,迈上新的征途,现就学校工作简要汇报如下:

一、智慧引领团队,和谐赢得发展

1.转变思想:针对赵局长对老君庙初中教师“固步自封、不思进取、自以为是”的评价,痛定思痛,我们加强学习。学习赵局长一系列讲话精神、学习外校先进的办学理念、学习新形势下教育对教师的工作要求,彻底扭转这一不利局面。

2.树立形象:以“服务”为根本,逐步树立学校班子新形象。调整部分领导班子的分工,使其人尽其才;落实“承包责任制”,班子主要成员坚持上课、听课;继续年级主任负责制,抓好各年级的教育教学和日常管理;班子成员与一个后进学生建立“一帮一”结对子帮教关系。对年级组、后进学生进行实实在在的指导和帮助。

3.深入一线:班子成员都坚持上课、听课、评课,我本人每学期都听课在60节以上,评课在30节以上。作为校长,我的主要精力和工作都放在抓教育教学管理上,经常和老师们探讨课堂教学和教改教研,自己也做到坚持学习理论和参加继续教育,掌握学校教学工作的第一手资料和信息,对教学工作深入了解,崇尚实干,工作效率较高。

4.激发热情:实行全员全岗聘任制。学校聘任年级主任,年级主任聘班主任,再由班主任聘任本班教师,落聘者调整其教学岗位、或下小学支教,增强教师的危机意识,激发全员工作热情。

5.修章立制:预谋强兵,制度先行,坚持用制度管理,而不是用人管理。针对绩效、考绩、职称等多项规章制度,学校进行了切实有效的修订,真正做到了奖优罚劣,保证学校各项工作的平稳开展。

二、坚守课改阵地,构建高效课堂

1.把脉课堂:受教师思想状况的影响,我校的课改工作始终处于低谷,表现在:一是常态课教师疲于应付;二是缺乏优秀者起示范引领作用。

2.强力推进:成立推进汝南模式工作领导小组,制定构建汝南模式工作计划,加强课堂模式监管;把课改与评优评先晋级职称等挂勾,让积极践行课改者得到奖励。

3.活动引领:我们带领骨干教师到东官庄一中、和孝初中、常兴一中、常兴二中等学校学习,感受他们先进的课改理念和管理;组织全体一线教师参加由清华园学校主办的暑期高效课堂建设培训讲座,促使教师对课改理念和方法的再学习;和清华园学校、韩庄初中等八所初中结成课改联盟,定期派教师到校交流、学习;邀请县一中王红、双语刘玲等名师到我校传经送宝;扎实开展“五课一赛”活动,评选自己的课改能手,起示范引领作用。

4.关注成长:制定青年教师成长方案,建立老君庙初中青年教师成长库,签定师徒结对协议,提供外出学习机会,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完善青年教师成长档案。

三、形成育人特色,促进全面提升

1. 精准定位:学校树立“科学化、人文化、民主化、专业化”的管理思想,科学的制定学校发展规划;详实的拟定学校工作计划,始终把德育放在首位,确立育人为本、以德为先的德育理念;坚持教学工作的系统化、规范化、标准化、特色化管理思想,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有声有色,业绩突出。后勤保障工作、安全教育工作等有序开展,为教育教学保驾护航。

2.特色平台:在“以人为本”教育思想指导下,发展多样化的特色教育,以适应学生个性健康均衡全面的发展需要。把感恩励志教育、元旦节文艺演出、大课间阳光体育活动等一系列教育教学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

3.阅读教学:每周开设一节阅读课,让阅读教学有时间保证;充分利用丰富的图书资源,让阅读教学有内容保证;创办校报《小荷报》,让阅读教学的优秀成果有展示阵地。

夯实德育教育主阵地范文第3篇

一、课堂教学应以育人为首

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认识到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就必须具备如下的学生观:学生是资源主体,是未开发的富矿,是有着巨大发展潜能和个别差异的活生生的人。在所有智力正常的学生中没有潜能的学生是不存在的。每一个学生都具有先天禀赋,它是学生的资源基础,这个基础决定其可以被开发成才。学生之间又是有差异的,这个差异表现在接受教育的不一致性。社会对人才要求是多样的,教师就要注意扬每一个学生之长,避每一个学生之短,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只要条件具备,所有智力正常的学生都能获得成功。学生是有发展权利的和需要理解尊重的人,他们有自己的生命力,有独立的人格和思想,有自尊心,主体能动性的发挥是学生生命力的表现。学校要为学生这个资源主体创造适合其开发生长的条件。坚信每个学生都是可以造就的,我们提倡用积极乐观的眼光和态度来欣赏和预见学生的天性。可以肯定地讲,每一个学生都是一片有待开发或进一步开垦的土地。教育者应视之为教育的资源和财富,加以挖掘和利用,通过创新教育,把学生存在着的多种潜能变成现实。有人谈到创新,就会很快和那些天才联系起来,似乎与己无关,对一般学生更是望尘莫及的事。其实这是对创新的一种偏见。事实上,天才与平凡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绝大多数人先天的条件是相似的,有的人创造性得到了发挥,而有的人却受到抑制甚至扼杀。学生的主要经历是参与教学活动,教学活动就是这个资源主体开发的中心活动,提高学生主体素质是围绕教学活动开展的。

二、高尚的师德是德育教育的灵魂,平等轻松的课堂是德育教育的基地

课堂教学是由各科教师来进行的,没有各科教师的参与配合和明确的责任感,发挥各学科德育功能就成为一句空话。为此,抓师德教育,增强教师育人观念是关键。

传道者必须闻道在先,塑造他人灵魂的人,自身必须有高尚的灵魂。教师不仅要有较高的文化修养,而且还要有高尚的道德修养。教育者的人格魅力,高尚师德,以及他的言谈、举止、穿戴、情感(特别是对学生的情感) 、渊博的知识、严谨的治学态度都将给学生们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以至影响他们的一生。因此,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的语言要规范、文明,举止大方端庄,严肃而不古板。教师要尊重学生的自尊心,不要轻易伤害。要利用一切机会鼓励学生参与竞争,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对学生既严格要求又热情帮助,让学生通过自我选择、自我学习、自我管理达到自我补充、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的目的。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不能过分强调“师道尊严”,刻意保持课堂的纪律性,不能用命令式的语言训导学生,不要迫使学生违心地按教师的旨意学习和生活。在班级管理方面要充分发扬民主,对每个学生要公平,不能厚此薄彼,形成生动活泼、团结紧张的局面,使学生感觉到大家庭的温暖。师生关系的平等与和谐,不是任何政治或德育的标签能达到的一种状态。我国课堂教学的“德育渗透”,并未有达到生活般自然浑成。只有生活化的德育,才有生命力。

三、把德育目标和任务渗透到教学活动之中 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是学校教育中的基础,也是最根本的育人工程,学生成长各个过程中所需要吸收的“精神复合营养”,主要是通过课堂来提供,课堂教学中的德育也是最丰富的教育,因为课堂教学能在有限的空间和时间内集中传递古今中外、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多种多样的精神文明的内容。首先,教学活动中师生交往是最严密的、目的性计划性最强的交往。其次,它所使用的教材具有很强的教育性,这使得教学本身充满了教育性,真正领会并贯彻每一门学科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就会使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认识社会、认识自然的能力,形成良好的科学品质。同时,通过教学过程的严格训练,培养学生刻苦精神、坚强的意志和爱国热情。因此,课堂教学中的德育具有最基础、最丰富的特征,伴随学生在校阶段的始终,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上一篇:红色教育基地观后感范文下一篇:好人颁奖晚会主持词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