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范文

2023-09-22

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范文第1篇

但是, 高等职业教育又毕竟不同于技工教育, 理论教学仍然是十分重要的环节学好理论, 对学好实际操作起事半功倍之效, 也是毕业生走向社会之后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那么, 我们在理论教学中如何与实际相结合, 掌握好理论教学以保证实用为主, 足用为度原则的同时, 充分与实际相结合, 既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又能让学生在学习中学到更多的实际知识?我在《检测技术与仪表》课程教学中, 讲授应变式压力传感器、科里奥利式质量流量计教学实践时, 深深体会到教学与生活、生产实际结合起来, 既引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又保证了教学效果。

在讲授应变式压力传感器教学过程中, 当讲授到悬臂梁的应变时, 应变所处的位置不同, 应变随ε的增大而减小。应变这个看似理论深奥的问题, 如何才能使学生有深刻的认识呢?我当时作了提问, 但学生对此好像并不能理解。

悬臂梁的最大应变在哪里?有的学生说最大应变在根部即处, 有的说在梢部即=0处, 有的说在中间即=0/2处。为引导学生的思路, 我当时即做了一个实验。拿一支粉笔, 一端置于桌子边缘并用手固定, 另一只手在粉笔悬空的另一端施加一个力, 然后问学生, 粉笔应在哪个位置折断?部分学生认为粉笔应在桌边位置折断, 个别学生认为粉笔应在受力的位置折断, 而大多数教学生却认为, 由于粉笔本身一端粗另一端较细, 故粉笔应在较细的一端折断, 也有部分学生认为, 应在中间折断, 共四种答案。对此我并不急于解答学生的回答是否正确, 而是进行了实际操作实验。将粉笔细端置于桌子边缘并用手固定, 而在悬空的较粗的另一端施加一个作用力, 自然较细的且在桌子边缘的一端应声而断, 如是二次, 结果相同。回答粉笔应在较细一端折断的学生自然为自己回答正确而议论纷纷回答在桌边处折断的学生也是兴高采烈回答在梢部受力位置折断的学生虽然结果没有达到预期, 但仍然抱有希望, 希望粉笔掉头后, 折断处应该在受力的一端。此时我再取粉笔较粗一端固定在桌子边缘, 较细且悬空的一端施加作用力, 实验前再问学生结果会如何?受到上次实验结果的影响, 同学们经过认真思考, 意见相对一致但仍有二种, 大部分同学认为应在较细端折断, 个别同学认为应在桌子边缘折断。

从原来的四种答案变为现在的二种答案。可以看出, 学生们听课已投入, 且都经过了认真思考, 这也说明了课堂教学取得了预期的效果。在回答这个问题前, 我还是先做实验, 实验结果是:不管粉笔粗端在桌子边缘细端悬空, 或是细端在桌子边缘粗端悬空, 当施加作用力后, 都是在位于桌子边缘处折断。说明等截面悬臂梁的最大应变在根部, 梢部的应变为零。

为了加深学生对悬臂梁的理解, 又列举了钓鱼杆为什么可做成一头大一头小的实例。针对电工专业的学生又列举了为什么电线杆总是做成二端不同粗细, 且粗端总是埋在地下的道理。然后通过上述二个例子, 引出本节课程需要讲授的另一个内容——变截面悬臂梁的应变, 即当悬臂梁作为等腰三角形时, 沿悬臂方向各点的应变相等。

科里奥利式质量流量计是大型石油化工行业常用的流量计, 学生学习《检测技术与仪表》课程, 必须掌握它的工作原理及安装使用方法。作为一般的职业院校, 普遍不具备该实验的条件。该流量计具有较为特殊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 职业院校的学生一般理论基础较差, 如何才能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它?能不能用一个简单的方法去展示其工作原理, 以便达到学习目的?

取一段较小的软塑料水管, 弯成科里奥利式质量流量计的形状 (U形) 。我们可以分三步在课堂上做实验。

第一步:接通自来水通过塑料水管, 这时学生看的情况和普通水管通过自来水没有任何不同, 学生没有任何新奇感。

第二步:不通自来水, 仅左右摆动塑料水管, 这时还是没有任何异样, 学生也没有任何新奇感。

第三步:当接通自来水通过塑料水管, 并且左右摆动塑料水管时, 塑料水管会沿着一个方向扭曲, 而且多次试验塑料水管总是沿着同一个方向扭曲。水流越大, 则扭曲越大。

然后可以总结出科里奥利式质量流量计的两个工作条件:一是流体的流动, 二是管子要振动。

通过这样的课堂理论教学, 我有如下几点体会:

(1) 通过显浅易懂的实际例子说明课程内容, 使学生容易理解, 容易掌握, 达到课堂教学的目的。

(2) 通过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实例教学, 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3) 通过实例问答活动, 加强教师与学生的互动, 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思维活动和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为理论教学提供依据。

(4) 高职学生一般理论知识基础较差, 对纯理论知识的掌握和推理能力较差, 我们在理论教学活动中, 能做到适用、够用即可, 大可不必拘泥于高深理论的解说。

(5) 只要我们深入生活, 多留心观察, 掌握更多的实际经验。同时建立起理论教学经常性地与实际相结合的教学观念。才能在理论教学中运用自如。我想多数知识点都有结合实际的例子。

摘要:职业教育的目的是就业教育。为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操作技能, 在理论教学中加强联系实际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在学习中学到更多的实际知识, 是十分重要的。本文力图通过简单易行的教学活动, 加深学生对知识的了解和掌握。

关键词:理论教学,实际,实践,体会

参考文献

[1] 施良方.教学理论:课堂教学的-理、策略与研究[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范文第2篇

1 重组教学内容, 突出课程实践教学的特点

通过《机械制造基础》长期的实践的观察和研究, 感觉到对于这样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传统教材将“金属工艺学实习”部分内容另立成册是不适宜的, 一是“金属工艺学实习”教材内容为了自成体系, 内容冗长, 与“金属工艺学”理论教学教材的存在重复和交叉现象;二是教材内容编排与教学顺序有出入, 在《机械制造基础》的教学过程中, 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是穿插在一起的, 分裂的教材体系不能恰当体现教学流程, 给学员的学习带来不便。因此, 传统教材不能很好地满足教学需要, 有必要对教材体系进行调整, 做法是将实践教学融入到与理论教学的内容中, 在铸造、压力加工、焊接、金属切削加工章节中都有典型零件工艺实例, 并增加各工种的操作指南, 实践教学环节所占分量约20%~30%左右, 在传授基本知识的同时, 加强学员基本技能和工艺知识应用能力的培养, 充分体现课程实践教学的特点。

2 按照学员认知规律, 合理安排教学次序

《机械制造基础》理论教学内容主要涉及工程材料成形理论基础、成形工艺方法、各种成形工艺的结构工艺性设计和机械精度设计, 实践教学环节包括金工实训和实验, 教学实施过程中, 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如何协调的问题上, 应按照“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的认知规律, 进行合理的课堂教学设计。

如果教学设备、教学场地和教学经费充足, 应将《机械制造基础》教学过程分成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在理论教学之前进行, 是工程认识环节。学员通过到机械制造工厂参观, 并组织厂方工程师开设相关的讲座, 让学员从感性上认识机械制造工艺过程作为开端, 接受制造工程文化的熏陶, 培养起一定的工程意识, 激发探索机械工程领域奥秘的兴趣, 为《机械制造基础》课程理论教学奠定实践基础。

第二阶段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穿插进行, 是工程实践体验和理论学习环节。本科学员一般均是从家门到中小学校门, 再到大学校门, 没有参加过任何生产实践, 对于工程装备是如何在工厂制造的是完全没有概念的, 如果学员如果没有工艺实践作铺垫, 一开始便进行理论学习, 即使是教授切削运动这样比较简单知识, 由于学员对切削机床没有任何感性认识, 不清楚机床的结构, 也不知道车床、铣床等机床是如何工作的, 课堂上教员讲得头头是道, 学员却是云里雾里, 难以用分散的信息形成对机床设备和切削加工工艺的完整认识, 学习效果必将受到影响。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安排学员到工程训练中心实习, 在实习基地学员亲身体会机械制造工艺过程, 了解常用的加工设备、工具和刀具, 学员每完成一个工种的操作训练, 都能得到最基本的工程实践体会, 教员在课堂上联系实习的情形, 及时进行集中讲解该工艺方法的基础知识、特点、应用和结构工艺性设计, 对其内容进一步深化和细化, 促进学员在知识与技能方面的逐步积累和综合, 并向形成工程实践能力方向转化。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 深深体会到金工实习后置或没有安排金工实习的《机械制造基础》的教学是不科学的。

第三阶段在理论教学之后进行, 时间上与《机械原理与零件》课程相协调, 将其课程设计中涉及的结构工艺设计、机械精度设计内容纳入到《机械制造基础》教学的实践教学范畴, 作为工程综合环节。《机械原理与零件》课程设计的内容是齿轮减速器设计, 在课程设计中指导学员运用所学的知识, 选择合理的减速器箱体、齿轮、轴的毛坯和原材料, 确定合理的铸件、锻件和零件的结构, 以满足制造工艺要求, 帮助学员将零散的、繁杂的金属工艺知识和灵活的、复杂的有关机械精度的互换性基础标准及理论加以巩固和提高, 学员在体验产品的设计与开发过程中, 将效益意识、质量意识、市场意识、创新意识和环保意识等工程意识贯穿于其中, 在实践中培养学员分析问题的能力, 并达到最终培养解决问题能力的目的。

3 以现代教学手段为媒介, 融实践教学于课堂理论教学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飞速发展, 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 教学手段日趋多样化, 授课中普遍采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和虚拟制造实验室。制造工艺的原理可以用动画演示, 各种制造工艺流程在生产实际过程录制的视频中生动再现, 高效、低成本、连续地提供给学员生产实际过程的“直接”体验, 造成对学员持续的感官刺激, 使其心理上保持对所学内容的强烈兴趣。形位公差中大量的附表、零件图、装配图、实物图片和应用实例在课堂上可以方便地与互换性基础理论知识点进行切换。与以往相比, 在课堂上不仅可以进行理论教学, 同样也可以进行虚拟实践教学, 上课的信息量和趣味性也大大增加。课堂上借助现代教育技术, 融实践教学于课堂理论教学中, 课堂教学内容会变得丰富多彩, 有利于教学过程有效实施。

4 结语

《机械制造基础》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 两者的有机结合不仅体现在教学过程中, 还体现在课程内容体系结构上, 无论是教学内容, 还是教学次序, 将实践与理论相割裂开来都是不合适的, 理论教学应以实践教学为基础, 并注重在实践教学中深化理论内容, 合理安排教学次序, 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培养出理论基础扎实、实际动手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新型人才。

摘要:《机械制造基础》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是教学过程中的两个重要环节, 实践教学是基础, 理论教学是延伸和拓展, 在《机械制造基础》过程中采用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机械制造基础,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 张宝书.军队院校教育学[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 2006.

[2] 朱如珂.军事教育学[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 1988.

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范文第3篇

关于翻译标准, 纵观中外翻译史, 上下三千年, 各家之观点, 可谓百家争鸣;标准之名目, 可谓百花齐放;标准之论述, 可谓广且深矣。由于翻译功能的多重性, 人类的审美趣味的多样性, 读者具有不同的层次, 翻译手法、译作风格多样化, 最终导致具体翻译标准理论的多元化。

“忠实于原作”是译者的基本品格, 也是翻译工作者职业道德的基本准则。“忠实于原作”, 一直以来都被公认为占支配地位的翻译标准。“忠实”的标准包含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的内涵。从主观上讲, 译者必须以完整无误地表达原作的思想作为翻译的创作根本目标。这是忠实标准在“质”上的要求。译者在翻译作品、传达被译者的话语时, 不容得有任何篡改、曲解、添加、遗漏。如果译者有意篡改、曲解、添加、遗漏原作内容, 至少说明译者的“不称职” (或许这种篡改、曲解、添加、遗漏是有现实意义的、有价值的) 。当然这并不是忽视译者的创造性劳动, 而仅仅是明确译者必须坚守的职业“底线”。从客观上讲, 译作必须完整无误地表达原作的思想。这是忠实标准在“量”上的要求。现实的译作总是“近似”于译作, 在与原作的对比关系中, 近似度不仅表示线性的、层面的关系;而且表示一种立体关系, 以及出现不同程度的“误差”。这种误差从主观上讲是不容许的, 但客观上是必然的。但不能客观上存在误差的必然性来动摇“忠实”的基本标准。

“忠实”的目标对于翻译本来就不是待证明的、天然的要求, 而是千百年来翻译理论和实践一直围绕旋转的中心。然而近来似乎颇有人对此持怀疑甚至否定态度。《外国语》1998年第3期所载《从梦想到现实:对翻译学科的东张西望》一文引用的勒菲弗尔语曰:“忠实只不过是多种翻译策略里头的一种, 是某种意识形态和某种文学观结合之下才导致的产物。把它捧为唯一一种可能的、甚至唯一一种可容许的策略, 是不切实际的、徒劳无益的。”文章作者据此及其他一些类似论点得出结论:“忠于原文不是理所当然的、唯一的标准。世界上没有永恒不变的、绝对正确的标准。”对于这些观点, 如果作为衡量译者主观上树立包括忠实在内的“多标准”, 或者作为评论译作在客观上的忠实度标准, 尚且可以视为一己之见;如果以“多标准”来否定“忠实”标准, 翻译工作将失去前进的目标。

2 探究作品的历史、社会背景

面对马克·吐温的小说Science VS Luck, 探究作品的历史、社会背景意义, 以及作品的文化内涵, 是着手翻译前提。

马克·吐温 (Mark Twain 1835—1910) 是美国最著名的作家之一, 也是中国最知名的美国作家之一。本名塞缪尔·朗赫恩·克莱门斯, 马克·吐温是其笔名。克莱门斯于1835年出生于密西西比河畔小城汉尼拔的一个乡村贫穷律师家庭。刚满十八岁, 克莱门斯就离开了家乡, 开始流浪求生。在圣路易斯, 他学会做排字工人, 然后到纽约谋职。他不喜欢东海岸的都市人, 很快就重新回到美国心脏地区, 他所熟悉的故乡。

克莱门斯虽然很迟才开始认真写作, 但从小喜欢记日记和写信, 将其旅行的所见所闻记录下来, 并掺和了他的感受, 甚至演变成一些小童话。克莱门斯似乎总想同时做许多件不同的事情, 他疯狂地读书, 他逃避南北战争, 躲开格兰特, 不肯当兵作战, 但是后来又写作出版了《格兰特传记》。他最后跑到内华达州, 在一个木材场工作, 同时开始系统学习写作, 并且从此改用笔名马克·吐温。“mark twain”是“two fathoms deep”的意思。克莱门斯在密西西比河上当水手时, 为了行船安全, 需要不时地测量水深, mark twain就表明航道水深不够, 航行有危险。这给克莱门斯留下了深刻印象, 并以Mark Twain作为自己的笔名。

1866年3月, 马克·吐温乘蒸汽船远渡夏威夷, 写作了两本书, 建立起他作为作家的地位。马克·吐温文学创作事业在旧金山得到蓬勃发展。虽然他酷爱写作, 而且也有天分, 可实际上他对文学并没有太大兴趣。他总想赚钱, 赚更多钱, 所以他不能安心写作, 一有机会就要去做生意。虽然作为文人从商, 总是失败, 但他从不甘心, 拿到稿费就改行。许多人赞美马克·吐温是个工作狂, 特别是到了晚年, 几乎疯狂工作。实际上, 那是因为当时马克·吐温欠了太多的债, 决心在死前把所有欠债都还清。

马克·吐温是个多面人、一个丰富多彩的人。他有魅力, 很幽默;但不是一个和善的人, 经常拿他人开玩笑, 显得过分刻薄。他的经济其实很宽裕, 到1880年的时候, 他已经能得到每年二十五万美元的收入。那在当时可以算天文数字。他也不吝啬, 为了保证印刷精良, 他曾花费一万美金出版一本自己的书。那段时间里, 马克·吐温回到密西西比河, 写出了他最优秀的著作之一《密西西比河上的生活》 (Life on Mississippi) 。此后马克·吐温再也没有创作出更好的作品。他再次放下笔, 转行去做生意, 并屡战屡败, 加上他的房子曾经几次被大火烧掉, 一次次重建新居, 且一次比一次更豪华。如此开支, 他经受不住。支撑到1894年, 马克·吐温终于宣告破产, 然后花了一整年时间, 想方设法还清债务。1910年冬春, 马克吐温·因狭心症, 健康恶化。1910年4月21日逝世于他的康奈地州新居。

马克·吐温经历了美国从“自由”资本主义到帝国主义的发展过程, 其思想和作品也表现为从轻快调笑到辛辣讽刺再到悲观厌世的发展阶段。他的早期创作以幽默、诙谐的笔法嘲笑美国“民主选举”的荒谬和“民主天堂”的本质。中期作品, 如长篇小说《镀金时代》 (1874, 与华纳合写) 、代表作《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 (1886) 及《傻瓜威尔逊》 (1893) 等, 则以深沉、辛辣的笔调讽刺和揭露像瘟疫般盛行于美国的投机、拜金狂热, 及暗无天日的社会现实与惨无人道的种族歧视。《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不仅批判封建家庭结仇械斗的野蛮, 揭露死刑的毫无理性, 而且讽刺宗教的虚伪愚昧, 谴责蓄奴制的罪恶, 并歌颂黑奴的优秀品质, 宣传不分种族地位人人都享有自由权利的进步主张。作品文字清新有力, 审视角度自然而独特, 被视为美国文学史上具划时代意义的现实主义著作。19世纪末, 马克·吐温一些游记、杂文、政论, 批判揭露意义也逐渐减弱, 而绝望神秘情绪则有所伸长。

从现有的材料, 笔者无法确定Science VS Luck写作的时间和具体背景, 但从作品的风格可以推定系其中期早些时候创作完成的作品。作者通过Science VS Luck, 以幽默、诙谐的笔法嘲笑美国当时生活现实, 讽刺宗教的虚伪愚昧, 揭露社会不公平、不平等现象。

3 Science VS Luck翻译思路

(1) 马克·吐温这篇小说Science VS Luck可以直译为“技巧与运气的较量”。小说主要围绕一种称为“seven-up”的游戏应该认定为“a game of science”还是“a game of chance”而展开。这也是小说中的被告人被确定是否有罪的关键事实。在法官的允许下, 控辩双方组织两派人当庭进行较量, 以证明这种游戏的性质。从结果看, Science派战胜了Luck派, 被告人被宣告无罪。根据小说的故事情节, 笔者认为, Science VS.Luck这篇小说翻译为《竞技》更为贴切。

(2) 开篇以“ (said the Hon.Mr.K---) ”为引导, 最后以“said Mr.K---”的一句长话结尾, 马克·吐温在这篇小说里以旁听者的角度, 叙述一个“听说”来的故事。这是马克·吐温一贯风格。特别是涉及到法律问题的故事, 马克·吐温往往以转述第三人讲述的故事情节写作小说的内容, 有意避开与现实法律的正面冲突, 同时保留诙谐、讽刺笔调, 抨击现实社会的这种不公。因此, 译文应当保持原作的这样风格。

第一句——At that time, in Kentucky (said the Hon.Mr.K——) , the law was very strict against what is termed“games of chance”翻译为——尊敬的K先生说, 那时肯塔基州的法律对“赌运游戏”的界定是非常苛刻的——这样就比较符合中文的表述习惯。

最后一句——“That is the way that seven-up came to be set apart and particularized in the statute-books of Kentucky as being a game not of chance but of science, and therefore not punishable under th e law, ”said Mr.K——.“That verdict is on record, and holds good to this day.”翻译为——就是这样, 肯塔基州的成文法典将七点纸牌的游戏单列出来, 明确规定它是一种竞技游戏而不是赌运游戏, 并从此不再受到法律的禁止。”K——先生说:“这个判例被正式记载下来, 至今仍现行有效。

(3) The next day he whispered around a little among his clients and a few friends, and then when the case came up in court he acknowledged the seven-up and the betting, and, as his sole defense, had the astounding effrontery to put in the plea that old sledge was not a game of chance!There was the broadest sort of smile all over the faces of that sophisticated audience.

在翻译这句时, 需要与原文保持一定的距离, 根据司法实践, 将文意准确翻译出来——在第二天的法庭上, 他与当事人及亲友们耳语一阵之后, 就向法庭承认了他的当事人玩了“七点纸牌戏”游戏并以此赌钱的事实。但接着, 他以极其傲慢, 近乎粗鲁的口气陈述了唯一的辩护理由:“这种游戏并不是一种赌运游戏”。那些历经世面、老于世故的旁听者都捧腹大笑起来。

(4) 在文本中, The judge lost a little of his patience, and said the joke had gone far enough……Jim Sturgis said he knew of no joke in the matter, his clients could not be punished for indulging in what some people chose to consider a game of chance until it was proven that it was a game of chance……一句, 和Instead of being the simplest case in the world, it had somehow turned out to be an excessively knotty one.……But he said he was willing to do the fair thing by all parties, and would act upon any suggestion Mr, Sturgis would make for the solution of the difficulty均属于间接引语, 译文则改为直接引语, 表达效果更好——

法官有点不耐烦了, 说道:“史德基斯先生, 你这个玩笑开得太过分了吧。”

史德基斯辩道:“大人, 这么严肃的问题怎么能够拿来开玩笑。除非这个游戏被证明是一种‘赌运游戏’;否则我的当事人不应该因沉溺于一个被一些人定义为‘赌博游戏’而受到惩罚。”……

这本是世界上最简单的案子, 现在已经变成错综复杂了。法官挠了挠头, 说:“看来, 案子还不能马上作出裁决”……

——这种改动没有改变文意, 但更符合中文的阅读习惯。在直接对话的情形下, 加上诸如“大人”、“先生”等, 显得更加生动、形象, 人物性格更加凸显。直接引语, 更好地表现了马克·吐温诙谐、讽刺风格, 读起来意味深长。

(5) Judge and counsel said that would be an easy matter, and forthwith called Deacons Job, Peters, Burke, and Johnson, and Dominies Wirt and Miggles, to testify;and they unanimously and with strong feeling put down the legal quibble of Sturgis by pronouncing that old sledge was a game of chance.除了该间接引语为直接引语外, 如何将testify、unanimously with strong feeling、put down和the legal quibble等法律用语进行贴切翻译, 确实有一定的难度。笔者经过对比多种译文, 觉得翻译成:“这些证人都带着强烈的个人偏见, 一致证明‘老雪车’就是一种赌博游戏。这些证人证言可以用来对抗史德基斯的辩护主张”可能更符合文意。

(6) In demonstration whereof it is hereby and herein stated, iterated, reiterated, set forth, and made manifest that, during the entire night, the“chance”men never won a game or turned a jack, although both feats were common and frequent to the opposition;and furthermore, in support of this our verdict, we call attention to the significant fact that the“chance”men are all busted, and the“science”men have got the money.这是一句司法格式文本语言, 用词固定, 词义往往可以会意难于言传。这与中文的司法用语差距更大。如果直接翻译成中文, 很难理解。但作为司法裁判文书, 翻译后也应与中文的司法用语相一致。笔者试译为——

为此, 特在本裁决中郑重地再次重申这一点。需要进一步说明的一个事实是, 整个晚上赌运派从没有赢一次或是翻到一个“J” (扑克牌中的J) ;而对竞技派来说, 赢局和翻到“J”似乎是理所当然的事。此外, 为支持这个裁决, 谨请大家注意这个关键结果, 那就是赌运派全都输光了, 而竞技派大获全胜。

4 Science VS Luck翻译体会

(1) 译作的“忠实”作为作品翻译的基本原则, 它要求译文要从文义的角度准确地再现原语所要传达的意义、方式及风格。换言之, 就是把原语的“形”和“神”在译语中原汁原味地体现出来, 以达到文化“传真”的效果和目的。由此可见文化“传真”的研究是翻译中的关键部分, 是译作“忠实”度的衡量标准。

(2) 要准确地把握好翻译中文化“忠实”的度, 就必须考虑这三个要素:不同语域的民族文化传统、文化内容和文化心理。从宏观上, 译者要了解文化的蕴涵、翻译的基本理论及技巧, 在微观上要仔细观察以上“三要素”的差异并且加以对比和分析, 从而找出“文化失真”产生的原因。只有在考虑异域文化的前提下把“信、达、雅”融为一体, 使译文“神、形”并茂, 这样才能确保文化“忠实”的实现, 才能真正地做好文化翻译。

(3) 翻译之所以不容易, 乃是因为语言反映文化, 承载着丰厚的文化内涵, 但同时也受制于文化。一旦语言进入交际, 便存在对文化内涵的理解好表达的问题。这就要求译者不但要有双语能力, 还要有双文化乃至多文化背景, 特别是要对两种语言的民族心理意识、文化形成过程、历史习俗传统、宗教文化以及地域风貌特性等一系列文化因素均有深入的了解。正是以上这些文化因素, 英汉民族的语言文化体现出各自特有的民族色彩。

(4) 切勿被表层含义所迷惑。例如“and they unanimously and with strong feeling put down the legal quibble of Sturgis by pronouncing that old sledge was a game of chance”一句, 在翻译时就应当结合法庭用语, 保持与原文的一定距离。

(5) 把握原文中人物的心理特征和事物的本质特征。形神兼备的比喻在描绘人或者物外观的同时, 也揭示人物的心理状态的精神实质。例如前文中关于两句均间接连语翻译改为直接连语, 它寓神似于形似之中, 使形式的比喻更具有实感。

摘要:通过对马克.吐温的短篇小说Science VS Luck翻译实践, 从理论上总结自己对翻译的标准问题进行了思考, 并将翻译理论付诸于翻译实践的具体思路, 从而得到的翻译体会。

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范文第4篇

一、会计职业教学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意义

在目前实践能力备受关注的情况下, 人才培养中也要适当调整策略, 重视对教学方式进行改革, 注重学生知识运用能力、实践能力的提升, 以适应当前的市场人才要求。所以, 会计职业教学中有必要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具体来讲, 会计职业教学理论与实践充分结合的意义可以从下述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 有助于学生就业。市场经济的发展, 使得人才评判的标准也发生了变化。越来越多的用人单位开始将注意力从学历转向实践能力, 在员工招聘过程中也开始以实践能力为录用的主要标准。在这样的情况下, 会计职业教学必须重视此项变化, 对教学策略进行调整和改变, 以适应市场人才要求。传统教学中只关注理论传授的模式, 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的会计人才培养要求, 不仅教学思想需要转变, 教学策略同样亟待调整。考虑到现在的用人单位普遍关注求职者的实践能力, 在教学中若能够将理论与实践充分结合起来, 对于学生的顺利就业将是非常有利的。

(二) 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从本质上来讲, 只要是教学活动, 就要联系实践, 这不仅是基本的教学原则, 更是教育的根本要求。但遗憾的是, 现实中很多教师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在教学活动中往往只关注教材内容, 造成教学活动与现实严重脱节。这样的情况下, 学生学到的只是一些空洞的会计知识, 至于如何运用, 教师与学生均没有进行过多考虑。这就导致学生在以后需要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时候, 不知道如何运用。所以, 在会计职业教学中, 教师有必要将理论与实践活动充分结合, 以保证学生能够灵活掌握和运用会计理论, 提高教学的效率。

二、会计职业教学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发展策略

(一) 正视实践的重要性, 推行课堂改革。为了实现会计职业人才培养的目标, 在教学活动中, 教师应正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转变“重理论、轻实践”的观念, 对课堂教学进行改革。具体实施中, 教师应在保证课程设计科学性的基础上, 重视根据教学实际优化课程设置, 不断完善课程体系。教学设计中应多为学生就业考虑, 以用人单位的人才要求为课程优化指导, 提升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在教学内容方面, 应重视适当增大实践内容的比例, 不仅要使学生掌握会计理论知识, 还要使其学会运用。在进行理论教育的过程中, 应以实际运用为基准, 有选择、有目的地传授实用知识, 对于部分纯理论性的东西可以适当省略。同时, 课程体系完善中, 应根据实际情况, 实现教学手段、方法、设施的紧密结合。会计教学中, 教师不应局限于会计专业领域, 而是要适当穿插一些金融知识或财税知识等, 开阔学生的视野, 使他们能够对会计相关知识也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二) 更新教学方法与手段。目前, 很多用人单位在招聘时, 通常会询问求职者是否具有相关工作经验, 甚至很多时候, 工作经验就是他们的主要用人标准。这样做的一部分原因是为了节省新员工培训的时间与成本, 并确保新员工能够尽快地上岗。但同时, 此种做法实际上也是用人单位关注求职者实践能力的体现。为了帮助学生顺利实现就业, 会计职业教学中应重视创造机会, 使学生感受真实的工作场景。这项要求可以通过模拟实验来实现。学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 在具备相应条件的情况下开展模拟教学, 营造相对真实的工作情境, 使学生扮演会计角色, 尝试实际处理一些会计工作中常见的具体事务。这样可以使学生提前适应工作环境, 熟悉会计工作的流程和内容。从本质上来讲, 此种实验教学方式就是一种实践活动, 只不过是通过模拟的形式进行而已。为了使学生真正学会运用知识, 此类教学中使用的实验室应尽量逼真。另外, 会计职业教学理论与实践结合最好的方式之一, 就是让学生去企业的会计岗位实习 (考虑到此种方式实施中存在诸多困难, 本文没有详细阐述) , 所以, 学校也应重视与企业的合作, 尽量为学生参与岗位实践创造机会。

三、结语

综上所述, 会计职业教学应多考虑实用性, 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充分结合起来, 使学生能够从实践活动中学会如何灵活运用知识。所以, 对于会计职业教学来讲, 理论联系实践不仅是教学改革的要求, 更是提高学生就业能力、实现会计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效措施。

摘要:现代社会的人才竞争中, 实践能力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现在的用人单位普遍关注人才的实践能力。在这样的情况下, 为了使学生能够顺利就业、提高会计教学的有效性, 在教学活动中就必须重视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充分结合, 保证学生学有所得。本文对会计职业教学理论与实践充分结合的意义进行了探讨, 并尝试提出了发展策略。

关键词:会计职业教学,理论结合实践,意义,发展策略

参考文献

[1] 刘宏艳.会计职业教学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意义与对策[J].学园.2014 (21) :188.

[2] 曹淑允.刍议会计职业教学中创业教育的应用[J].科教导刊 (电子版) , 2014 (12) :63.

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范文第5篇

2012年12月03日08:19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审议并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保持了党章基本内容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体现了党的十七大以来党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发展成果,反映了全党同志的共同心愿,对于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党的十八大党章修正案的重要内容和精神实质,深刻领会其中体现的党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发展成果,更加自觉主动地遵守党章、贯彻党章、维护党章,更加卓有成效地推进党的事业和党的建设。

一、把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的指导思想,体现了党的十六大以来理论创新的最新最重要成果

党的十八大党章修正案把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确立为我们党的行动指南,并充实了党的十六大以来党的理论创新特别是科学发展观的定位的内容,明确了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可以说,这是这次修改党章的最大的亮点和最突出的历史性贡献。

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经过不懈努力,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从生产力到生产关系、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都发生了意义深远的重大变化。当人类社会跨入21世纪的时候,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发展呈现出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这些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国际环境等方面呈现的阶段性特征,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具体表现,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根据新的发展要求,深刻认识和回答了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形成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指导思想。

科学发展观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出一系列紧密相连、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形成了涵盖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个方面的科学理论。科学发展观提出以来,经历了一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理论内涵不断丰富,实践成效不断显现,与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各个领域得到全面深入的贯彻落实,发挥了强有力的指导作用,显示出强大的真理力量,推动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科学发展观得到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衷心拥护,列入党的指导思想的时机和条件已经成

熟,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实践基础、群众基础。因此,党的十八大党章修正案把科学发展观列入党的指导思想,既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必将对全党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科学发展上来、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过程和党的建设各方面,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二、充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论述,体现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内涵的新丰富

党的十八大党章修正案在强调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中,增写了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容,反映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1982年,邓小平同志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第一次明确提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此后,在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实践中,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党的十七大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作了明确界定,创造性地提出并深刻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2011年,胡锦涛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第一次明确提出“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论断。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90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党和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范文第6篇

研究课题的实践意义和理论价值

一、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

1、可以促进家庭教育观念的更新,促进家长的成长,帮助家庭教育走出盲点和误区,提高家长的教育能力。

2、家校互动,使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大面积转化差生,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

3、通过课题研究探索出一些家庭教育的新思路,新方法,新途径,并形成理论利于家庭教育大发展。

(4)让家庭和学校密切配合,形成尊师重教的社会风气,为建立和谐校园服务。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价值

通过课题研究,探究总结出新形势下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配合的新形式、新途径和新方法。把家庭,社会,学校有机地结合起来,并把科学的先进的家庭教育理论传递给家长,从主观上改变家长的教育观念,促进家庭教育向前发展。从行动上有章可循,利于操作。

三、研究课题的目标和基本理论

1、研究目标:

(1)转变家长陈旧的家庭教育观念和家教做法上的偏差,探索学校与家庭协调一致对学生进行教育的良好模式并进行推广。

(2)切实转变学生行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3)培养一批转化后进生的优秀教师,将其先进经验进行总结和推广。

(4)探究出新形势下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配合的新形式、新途径和新方法,利于以后教育。

2、理论基础:

(1)现代教育理论。

(2)家庭教育理论。

(3)心理教育理论。

上一篇:形容女孩子的词语范文下一篇:学校实习的实习报告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