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打造核心竞争力范文

2024-01-18

如何打造核心竞争力范文第1篇

一、规范而标准的语音

作为主持人, 首先必须掌握规范而标准的普通话。从普通话推广角度来说:由于播音员主持人经过多年的专业训练, 他们不仅普通话标准, 而且音质甜美、响亮、清晰, 易于被大众接受, 使受众在不知不觉中受了标准普通话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 培养一个优秀的播音员主持人在普通话推广中往往能起到以一当百、以一当千、以一当万的巨大作用。从观众接受角度来说, 主持人使用普通话, 可以让观众接受变得省时省力, 不会因为不标准的语音转移受众注意力, 导致影响受众对内容的接收。虽然, 普通话水平是可以通过练习提高的, 但目前来看, 规范的普通话仍是主持人从业的第一道门槛。即使是已经走上工作岗位很久的主持人, 也有很多存在普通话语音规范上的问题。不过, 这是完全可以通过练习克服和纠正的。

当然, 在传播中我们还经常能看到这样的现象:“可以在普通话水平测试中考出‘一甲’, 却在节目中有意操着半生不熟的港台腔, 以为这才是时尚。”其实, 现在在很多综艺节目中, 特别是网络节目中, 主持人语音不规范、语法混乱、故意发嗲等问题十分明显, 这一趋势逐渐发展下去, 甚至可能对汉语言文化造成很大影响。如今, 网络自制节目越来越多, 很多人气较高的网络平台主持人甚至都无法讲出规范的普通话, 这也是当下行业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因此, 播音员主持人必须努力练习, 要以能讲出一口规范的普通话作为对自己的基本要求。无论是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还是网络平台节目主持人, 甚至所有需要出镜、出声的媒体行业从业者, 都应该加强普通话的学习。

二、垂直领域的知识积累

无论任何类型节目的主持人, 都有需要深耕的垂直领域。例如, 体育节目主持人需要了解体育赛事, 养生节目主持人需要了解医学知识, 财经节目主持人需要具备经济知识等。

著名足球解说员詹俊, 因为高水平的解说而受到球迷们的喜爱。对于足球比赛和球队以及运动员, 詹俊有着非常细致的了结。甚至有球迷惊讶地发现, 詹俊连一些国家的第三级别联赛的第三门将都如数家珍。同样在体育节目中, 曾出现过一些“美女主持”, 这类主持人可能是由于节目定位的需要而产生的, 但如果主持人专业性太差, 难免会受人诟病。可以说, 对于主持人来说, 在垂直领域的知识积累是不可或缺的。

毫不夸张地说, 垂直领域的知识积累是一个主持人在某一类型节目中最为鲜明的核心竞争力, 特别是在某些专业门槛较高的栏目中, 主持人的知识积累更显得尤为重要。在很多情况下, 一位好的财经节目主持人就是一个经济学专家, 一个好的体育解说员就是一个优秀的运动评论员, 一个好的戏曲节目主持人就是一个戏曲专家。在某一领域的知识储备应作为主持人的第二专业, 被高度重视起来。

三、正确的价值观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在2011年7月5日的中央电视台《新闻1+1》关于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的报道中, 白岩松在开场部分这样说道:“今天, 我们都得到了这样一个消息, 铁路7月23号的事故段落呢, 可以说今天恢复了通车。但是恢复的仅仅是通车, 由于近一段时间以来接连出现的各种各样的铁路事故, 让我们对铁路的信心和信任恢复起来那可就大大地需要时间了。”在铁道部呼吁全国人民相信中国高铁的时候, 《新闻1+1》选择了质疑, 选择了告诉观众:“中国高铁需要重建信任”。这体现了这档节目、这位主持人的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在新闻评论类节目中, 社会责任感对于主持人尤为重要。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主持人, 首先要有“痛感”。这“痛感”一定来自于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主持人通过电视等各种媒体面对公众, 有责任向公众传递正确地价值观, 有责任提醒受众关注社会。当然, 不仅仅是新闻类节目主持人, 所有面对受众的节目主持人, 都首先是一个新闻人, 是一个国家和社会问题的思考者。只有明白了传媒人肩上所承担的责任, 主持人才能在节目中自然而然地向受众传达出正确地价值选择和舆论导向。主持人树立正确地价值观, 还有利于抵制低俗化倾向对节目的侵蚀。当下传媒环境异常复杂, 很多节目以低俗、暴力、大尺度、无节操等噱头吸引观众, 这种吸引受众的方式无疑是饮鸩止渴, 对整个行业来说更是后患无穷。主持人在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的过程中, 首先就是要学会把握节目的价值导向。作为节目的生产者, 我们要做的是对受众进行文化上的引领, 而不是一味地迎合受众的需求。并且也没有事实可以证明低俗的节目就一定能受到观众欢迎, 相反, 我们耳熟能详的那些被观众铭记的经典节目, 例如《正大综艺》《开心辞典》《朗读者》等, 都是引领社会良好风气、传递正能量的精良之作。

四、独树一帜的个人风格

从我国第一代播音员主持人开始, 再到当下具有社会影响力的主持人, 无一不具有鲜明的个人特色。风格, 广义来说, 是艺术家创作中表现出来的鲜明而又稳定的个性。而主持人的风格, 在我看来, 就是主持人在节目中所体现的有声语言与副语言的艺术特色与个性特征。

很多主持人都曾有过模仿其他主持人的经历。但事实上, “言为心声, 文如其人”, 模仿一个主持人的风格是很难的, 因为主持风格来源于性格、经历、学识等诸多因素。因此, 对于一个主持人来说, 重要的不是寻找一种现成的模板, 而是在长期的工作生活中磨练出属于自己的气质风格。

主持人风格吸引着观众, 也为栏目增色, 更有助于主持人社会形象的树立。我们熟悉的《实话实说》《艺术人生》《鲁豫有约》等都是主持人品牌效应打造非常成功的实例, 《杨澜访谈录》《鲁豫有约》《一虎一席谈》《非常静距离》等节目更是干脆以主持人的名字命名。在这类节目中, 主持人已经不仅仅是节目的串联者, 还是节目自身品牌的一部分, 并且对受众有着绝对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不可否认的是, 风格鲜明的主持人可以为节目带来所谓“流量”。也可以说, 一位优秀的主持人就是一个好的个人品牌。

当然, 个人风格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与节目定位、个人经历等密切相关, 但值得注意的是, 主持人个人风格的形成也离不开努力钻研和个性思维。因此, 个人风格的形成也是一个主持人可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过程。

五、人文关怀的把握

很多观众都曾表示, 无法忍受太爱表现自我的主持人。关注自我, 是当下很多主持人的通病。这与当今时代的社会风气有一定关系, 但更多地体现了主持人人文关怀的缺失。

如果一位主持人只关注自己, 那他也可能会成为一位“名嘴”。但只有一位主持人真正关注到了别人, 他才有可能成为“意见领袖”。敬一丹曾说过, 自己是一个“心软”的人。

《东方时空》《焦点访谈》《一丹话题》, 每一档节目中, 我们都可以看到那个从容不迫, 但每一句话都充满温度的敬一丹。如果一个主持人的话语出自对国家、对他人、对弱势群体、对社会现象的关注, 那他的每一句话都会是掷地有声的。这份“心软”, 体现着温暖、体现着担当、体现着人文关怀。

现代社会, 互联网大大改变了传播方式。在我们身边, 似乎“人人都是艺术家”, 人人都在创作着自己的作品。新媒体崛起之后, 似乎人人都成了主持人。越来越多的人拿起手机就成为“主播”, 越来越多的人毫不费力地就制作了自己的“节目”。成为主持人似乎越来越容易了。但事实上, 优秀主持人的门槛却在不断提高。融媒体时代, 成为优秀的节目主持人, 必须拥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张颂老师曾对播音主持人才提出过“德才超群、声行出众”的要求, 达到这一目标, 我们作为从业者才能真正无愧于社会。不断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既是主持人个人的需要, 更是整个传媒行业繁荣发展的必然要求。

摘要:当今社会, 科技迅速发展, 传媒环境日新月异, 节目主持人面临着诸多的机遇与挑战, 主持人对自身核心竞争力的把握也日趋重要。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案例分析法等, 总结了当前传媒环境的变化, 探讨节目主持人如何打造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关键词:主持人,核心竞争力,有声语言

参考文献

[1] 张颂.中国播音学[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2003.

[2] 鲁景超.广播电视即兴口语表达[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2000.

[3] 李钢, 王宇红.汉语通用语史研究[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7.

如何打造核心竞争力范文第2篇

一、海尔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建设背景

下面让我们来审视一下海尔核心竞争力的发展,在许多业内人看来,海尔有许多可以受人称赞的优点:管理上的日清日高,“斜坡球止”理论张瑞敏本人的优秀,还有优质的服务等等。也有人认为,海尔的成功显示的是,它在服务模式上的先行与品牌操作系统上配合,使它能够获得超额利润。海尔的核心竞争能力,是它通过服务来支撑品牌的那些经验,是技能与知识的综合能力。就从其竞争发展的历程看,或许后一种表述更能支撑海尔的发展。从深层次看,这也是对海尔在技术、管理和企业文化上的综合描述。 探索海尔发展成功的轨迹,首先是其管理优势所在。青岛海尔公司建立22年来持续发展已走出了一条适合中国环境的企业管理模式。从84年开始的名牌战略阶段:中国冰箱第

一、多元化战略阶段:中国家电第

一、国际化战略阶段:美国建厂等一直到2006年的开始宣布进入全球化品牌战略阶段,通过在战略、观念、人力资源、文化、技术、质量、市场、服务的创新,塑造了海尔今天的成就,使名牌战略、多元化战略和国际化战略得到成功,并创造用户的绝对忠诚度。在其辉煌发展过程中,海尔二十多年发展历程中产生和逐渐形成特色的文化体系是海尔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

从海尔发展的历程和现状来看,其核心竞争力在产品方面,已经从单一的家电产品向多元化产品(计算机、手机、生物制药、家庭整体厨房)扩展,已进入了一个多元化产业经营的格局时代。主要经过了从寻找提供利润的核心业务(比如冰箱、电视、空调、洗衣机)、到充满机会的新兴业务(计算机、手机、家庭整体厨房),再到创造未来的名星项目(生物制药等)之间的一种协调发展之路。在此过程中,海尔不仅保持原有产品的发展,同时还加大对第

二、三类型业务的投入,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从产品和技术层面上保持其核心竞争优势地位。 然而,海尔在产品多元化发展中承担了巨额损失。 海尔认为,全球化时代浪潮中,单一产业无法存活。因此,海尔进入医药领域,随后又进入了保健品、餐饮、电视、电脑、手机、软件、物流、金融等十多个领域。然而,海尔药业至今依然亏损;海尔投资的‘海尔大嫂子面馆“连锁店,目前大多数已经关门;海尔在电脑行业就栽了一个不小跟头,电脑行业是一个高科技的行业,明显与现在的海尔品牌营销运营的理念和模式不符,海尔电脑自上市以来就一直持续亏损。海尔手机在科键、波导、厦新等品牌面前也几乎一败涂地。可以说,海尔的多元化,把自己带入了一场迷失品牌的可怕危机当中,就像一场迷局,海尔陷入了困境。 在服务模式上海尔实现了先行与品牌操作系统,这种核心竞争能力具有一定的延伸性,影响着海尔的持续发展、发展的方向和范围。这种延伸更多的是在面上的延伸,即与多元化经营战略相匹配的延伸。从海尔的企业理念来看,那种“对内实行以企业忠诚为中心的核心价值体系,对外实行以消费者为中心的服务体系”的经营哲学更多的强化了其核心竞争力。同时,海尔将其“企业忠诚”的价值体系上升到“中国造”的位置,为其核心竞争能力的延伸架构了一个广阔的、高远的空间。

总之,海尔在核心竞争力的构建过程中,以自身的企业文化为首,大胆创新,勇于尝试多元化发展模式,以超前的服务理念赢得了自身的竞争优势,成为诸多企业学习的案例。

二、海尔核心竞争力的构成

(一)品牌核心竞争力 从1985年之后,海尔始终把名牌战略作为自己的基本战略之一,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情况的变化,不断丰富和发展其中包含的内容。海尔通过品牌外延变化:冰箱名牌——家电名牌——中国名牌——世界名牌和内涵变化:质量高——服务好——个性化——速度快的一次又一次的成功,使其从一个濒临倒闭的集体小厂发展壮大成为世界级企业。

海尔的发展无疑是个奇迹,海尔的品牌建设之路对于所有想建立品牌战略的企业来讲都有学不完的东西,我们选择海尔,是因为海尔在二十多年的发展中摸索出提高品牌核心境争力的成功经验,并且在经济环境发生剧烈变化的条件下实现品牌核心竞争力的成功转换,对于此类经验的深入认识、总结无疑将提高我们对品牌内涵和外延的认识,从而更好的完善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都大有裨益。

纵观海尔发展史,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海尔的核心竞争力突出的表现为制度和企业文化,而这两点的核心是创新。这种创新实质是集体学习的能力。1995年海尔创造出了OEC管理模式,在实践的成功使其获得“国家级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一等奖,在2001年4月22日上海举行的“企业家活动日”上,中国企业联合会向海尔集团颁发第七届“全国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证书。海尔集团的“以„市场链‟为纽带的业务流程再造”获得特等奖。以观念创新为先导、以战略创新为保障,以市场创新为目标,员工主动参与为主体的企业文化指引企业发展壮大。

海尔品牌的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内部集体学习能力而不是外在资源的强大;是人的能力不是物或可以继承资产;是为客户创造价值的能力而不是相比对手的优势,海尔品牌的核心竞争力的培养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

1程,所有相关要素以不同形式参与到学习之中来,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海尔是一个学习型组织,海尔品牌也因此有了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内机制,使品牌的生命力得以连绵不断。

(二)战略创新核心竞争力

海尔今天能大步地迈向国际化之路,在于始终抓了企业核心竞争力机制的培育、构造、强化及其作用的发挥,战略创新是海尔核心竞争力机制之所以持续发展的主导性文化特质。何谓“战略创新”?实质上,所谓战略创新,亦就是核心竞争力的“创新”,核心竞争力机制的创新。这种创新必能造成企业获得超越平均利率的利润,形成可持续竞争优势。

首席执行官张瑞敏说:“理念的领先几乎决定企业的命运,可以这样讲,没有思路就没有出路。”事实正是这样,海尔核心竞争力每一步的强化,莫不是通过其实施重大的战略创新而实现的,而这一战略创新思路的萌生、创意、设计和实施、推出,都是基于某一理念的领先而实现的。

在海尔长期经营中形成的“要么不干,要干就要争第一”的“第一”理念;“创造市场”即创造一个专属于“我”(不属于“人”)的“创新”市场理念; “卖信誉而不是卖产品”的“信誉第一”理念;“用户总是对的”的用户需求为“ 真理唯一标准”的理念;“高质量的产品是由高质量的人造出来的”“先造人后造产品”的理念等等。这一系列的理念均为作为核心竞争力之理念形式————海尔追求卓越的核心价值观的具体部分,或者说是它在各个不同领域,不同环节上的具体转化形式。以“产业报国,追求卓越”这一核心价值理念为导向的海尔核心竞争力的巨大威力发挥,使海尔的业绩一再辉煌。

(三)企业文化核心竞争力

海尔以其独特的企业文化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了可持续发展的竞争能力一一核心竞争力。海尔的企业文化主导着海尔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和发挥。海尔核心竞争力的形成离不开海尔文化中各个具有其特色文化的概念,如:“要么不干,要么就争第一”的“第一”理念,“创造市场”即创造一个专属于“我”的“创新”市场理念,“卖信誉而不是卖产品”的信誉第一“理念”:“用户总是对的”、以“客户需求为真理唯一标准”的理念;高质量产品是由高质量人造出来的“先选人后造产品”的理念:“精细化零缺陷”的只有一等品,没有

二、三等品的“最佳产品理念”;“三工并存,动态转换”的用工制度,“计点到位,绩效联酬”的分配原则,“联合舰队的组织机构,以及大中心构筑产品平台的企业国际制度创新”等等。这-系列的理念,仍是核心竞争力的理念形式一一追求卓越的组成部分。海尔核心价值观、核心理念在其核心竞争力机制战略创新的主导地位,形成了三个层次:产业报国、追求卓越一一这一核心价值观同核心企业竞争力是等价的,这是第一层次,在核心价值观理念主导下的第二层次便是“第一即“唯一”的理念、“创造”市场理念等等,这是总价值观理念体系的子项;而由体现着核心价值观的各子项理念,表现为作为核心竞争力发散终端的末稍竞争力,这是第三层次。

(四)服务核心竞争力

综观海尔20多年的服务发展史,无论是对内“找茬”也好、对外“找乐”也罢,都源自“真诚到永远”的那份真诚。海尔服务的规定之细甚至已经达到了怎么敲用户的门,管理之细从服务规范、服务礼仪、服务用语、岗位衔接、互动制约、动态考核、政策激励、等级排序、星级升降等等都一一规范清楚并严格执行。它的背后则是一套庞大而高效的信息化组织保障,有管理学家称之为“闭环式服务体系”。

服务是海尔的产品质量监测器。 海尔每台产品的重要零部件上都有各自身份证一样不同的喷码,服务中一旦发现质量问题立刻可以“一追到底”,详细的售后征求意见能及时把用户对质量的投诉传递到设计、生产环节等。

服务是海尔的市场需求感应器。 在海尔科研部门墙上始终贴着这样一句话:“用户的难题就是海尔的课题”。这实际上是海尔研发一直在贯彻“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写照。而“从群众中来”靠的正是海尔庞大的市场服务体系,是其服务介入产前环节的秘笈。在海尔服务人员眼里,抱怨的背后是需求,通过信息化筛选出的数据足可以物化出最受欢迎的产品。因此,海尔人当然会理所当然地给最终催生出成产品的抱怨人“发奖金”。

服务是海尔的人际情感交换器。 再回到开头的那个“替居民看孩子”的故事,海尔的服务站不会势利到只为用户看孩子,因为只要创造了感动,今天的求助者就会变成明天的潜在用户。海尔服务最基层创新的小智慧其实也藏着朴素的大道理。因此,诟病海尔最终会被庞大的服务成本拖跨的人不会明白,服务其实也在赚,它赚取的是企业的未来。

服务是海尔的品牌传播助推器。 通过优秀的服务,卖一件产品可以感动一家人甚至足可以形成邻里间的民间舆论场,持续提升服务水平其实正是努力做大做强舆论引导力,品牌会因此而声名远扬,并逐渐赋有传奇色彩,客户口中的传奇故事又为公司设立了新的服务标准、用不断创新的服务创造顾客忠诚度、最终将获得令人望尘莫及的竞争优势。

海尔核心竞争力对其他家电企业的启示

海尔的成功得益于其对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正确理解。核心竞争力对于海尔来说即不是指单纯的技术、人才、资金,也不是指暂时拥有的市场份额的优势,而是指企业能抓住市场需求,不断创新,最终能够获得

2用户对企业的忠诚度。目前虽然各个企业的发展方向不同,但要达到自己的目标或者至少要生存,就一定要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当然每个企业的关注点会有所不同。但海尔的成功给了其它家电企业一个很好的启示:

(一) 增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大力开发核心产品1、加快技术创新,加大技术创新资金的投入。 权威机构的统计显示,国际上家电行业的研究和开发密度一般在6%-7%之间,但是国内家用电器行业的研究和开发密度大约只是人家的一半,海尔的研发比例达到了3.8%,康佳只有2.17%。家电巨头尚且如此,其它中小型家电企业的低层次研发水平就可想而知。从资金的投入来看,国内家电企业的年销售额一般是10亿美元,用于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的资金大约是3%左右;而外资企业的年销售额在百亿美元以上,其用于研发的资金投入大约是5%。

2、加快提升家电传统产线的技术改造,提升工艺技术创新能力。 随着国际家电产品新标准的出台,传统产线的升级换代是家电制造的必然趋势。因此,家电产业需要大力采用高新技术和先进制造技术,提升传统产业的科技含量和技术水平。要加快高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步伐,组织和促进重大技术成果和推广,使之尽快转化为生产力,特别是共性技术的推广,如CAD技术、工业自动化控制、信息化建设,全面提高家电企业产品的科技含量和技术水平。

3、加强与高等院校的联合研究,提高企业技术创新的能力。 加强产学研合作,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实现技术创新的有效途径。尤其在目前家电企业的技术实力以及资本实力很难独自开展一些行业基础性的技术研究,而高校则拥有优秀的研究资源,和企业形成良好的互补关系,可以和企业进行产学研联合研究。

4、中国家电企业和国际知名企业相比,基础还比较薄弱,技术竞争力不高,单一的企业创新主体尚不能构成完整的创新体制。 同时,家电企业现有科技基础条件资源分散,不可能自发形成布局合理、功能齐全、体系完备、开放共享的基础公共平台。从国际普遍经验看,培育与建设科技创新能力,必须要企业之间实现互动。有必要通过行业协会引导,加强家电企业间的横向联合。此外,标准的竞争将成为家电企业未来技术竞争的一个重要方向,而单家企业是很难实施行业标准的制订。有必要通过行业协会牵头,组织中国家电企业,共同参与行业标准的规范。推动家电标准的制定,并提供科技中介服务,引导和规范家电业的发展,逐步发展高端家电产品,使中国的家电企业具有强的国际竞争能力。

(二) 实施归核战略巩固发展核心竞争力

所谓归核战略,就是要求企业通过剥离非主营业务来强化主营业务的竞争力,集中资源,培育其核心能力,大力发展核心主业,把主业做大、做强、做精,没有实现这个目标,万万不可轻举妄动。

内部归核过程分为三个阶段:(1)认知挖掘阶段,即通过层层分析、归纳总结出企业现有的技术和非技术优势,将之培育核心竞争力。(2)开发运用阶段,积极利用现有的知识积累、人才资源、管理能力,将核心竞争力或其生长点运用于企业各项经营活动,获得竞争优势。(3)保持创新阶段,充分利用已形成

(三) 创造满足顾客需求的独特的企业价值链一个企业的竞争力,归根结底是通过对顾客价值链施加影响,并在为顾客创造价值的过程中形成的。在为顾客创造价值时,企业应做到:首先,企业与顾客之间应达成互利的共识。其次,为顾客创造价值,降低顾客的消费成本(包括购买成本和使用成本)。三是增加顾客利益,包括长期利益和短期利益、物质利益和精神利益。(四) 加强组织与管理能力, 培育适合自身的组织与管理模式, 提高核心竞争力加强组织与管理能力,对于企业获取持久优势和较好的赢利都是必不可少的。家电企业必须建立有效的适应企业战略的组织架构。不但要加强组织内部由决策层到执行机构的纵向管理力度,更要解决部门之间信息不畅的横向管理问题,破除战略的神秘性,距离感,让员工理解战略目的,发挥集群力量,让“火车头”变为“联合舰队”。同时要 建立科学的员工考核激励机制等等。 尤其重要的是通过对企业的流程、组织结构文化进行重塑创新出一套适合自身发展的组织与管理模式。(五) 文化创新发展持续核心竞争力围绕新技术革命的挑战和经济全球化,信息化, 家电企业必须客观科学地审视自己的企业文化, 用新的价值观,新的视野来谋划和构建新的企业文化, 为培育和提升核心竞争力提供全方位服务.基于发展持续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文化建设重点在于:1、塑造学习型组织。 学习型组织是通过培养弥漫于整个组织的学习气氛、充分发挥员工的创造思维能力而建立的一种有机的、高度柔性的、扁平化的、符合人性的、能持续发展的组织。它由多个创造性团体组成,善于不断学习,强调终生学习,全员学习,团队学习。

将企业按学习型组织进行塑造,进行五项修炼: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望、团队学习、系统思考。一方面使得企业时时进行信息交流,不断增强危机感、凝聚力和创造力,可打破科层化结构形态,避免“温水效应”的发生,另一方面实现个人与工作的融合,促使人们树立共同的愿望,形成动力,不断突破自己的能力上限,拓展自己的技能、知识和能力,实现组织的目标。

2、培养团队精神。 工作团队是现代化企业开展经营活动的基本组成单位,也是将技术和资源转化为核心竞争力,进而转化为竞争优势的基本运作单位,培养优秀的团队精神是调动每位成员的能动性,增加协调性,降低内耗,获得1+1> 2的团队竞争力,促使企业核心竞争力形成和发展的有效手段。总之, 良好的, 持续的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核心竞争力成长和发展的基石. 家电企业必须建立鼓励创新的企业文化, 以促进企业核心竞争力与时俱进, 使企业永保竞争优势地位,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并不断发展。 实践证明:不管家电产业的中心在何处,要想成为世界上有竞争力的产业,就不能没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如果没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企业失去的不仅仅是一种产品市场,失去的将是一系列的市场和商机;如果没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企业的任何优势都是暂时的,迟早会面临被模仿与被超赶的危险;如果没有核心竞争力,将意味着企业没有核心产品,只能在末端产品市场上竞争搏杀,拼得你死我活。面对当今的机遇和挑战, 中国家电企业想拥有生存与持续发展的机会以及创造出世界一流品牌, 那么就必须建立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因为只有具备核心竞争力,才可能避免恶性竞争,减少不正当降价的损失;只有具备核心竞争力,企业才能控制价值链,加强企业的品牌受益;也只有具备核心竞争力,家电行业的企业才能在整个行业内推行最优化的企业管理模式,使整个行业的管理水平达到最优化,并以此带来利润的大幅上升;只有具备核心竞争力,才能推动产业升级,提高国际化的竞争能力;只有具备核心竞争力,中国的家电业才能真正称得上取得巨大的发展, 真正成为世界级的家电制造中心。

参考文献

1.李平.培养核心竞争力:我国名牌企业迎接WTO的战略选择.决策借鉴,2000,13(5):14-16,.

2.周永亮.中国企业前沿问题报告.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10..

3.孙健.海尔的企业战略.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02..

4.孙健.海尔的管理模式.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02..

5.曹明新.学海尔该学什么?.中外管理,2001,(9):18-21,.

6.苏文.向国际化迈进的海尔.中国乡镇企业,2000,(10):45-47,.

7.蒋运通 韩荑.

企业竞争战略优势的创建及评价.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0,24(3):3-6,.

8.胡斌 李旭红.[N].市场报,2002-01-17.

如何打造核心竞争力范文第3篇

一、核心竞争力

核心竞争力是指能够为企业带来比较竞争优势的资源以及资源的配置与整合方式。

它不是短期运营和盈利的结果,是“将技能、资产和运作机制有机融合的企业自组织能力,是企业推行内部管理性战略和外部交易性战略的结果”。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发展的原动力,能使企业保持长期稳定的竞争优势、获得稳定超额利润,在市场竞争中,确保其产品和服务的价值与优势。

核心竞争力内涵:(1)核心竞争力是核心能力、组织能力,或战略能力。核心竞争力与企业资源共同构成企业的竞争优势;(2)核心竞争力是资源的函数。核心竞争力往往与能力整合形成企业根本性的战略资源;(3)核心竞争力能够提供最大战略价值且有别于竞争对手的组织资源组合。以上三类观点均从不同角度反映了核心竞争力的某些特性,但都不够全面。普拉哈拉德指出核心竞争力与核心产品和核心能力不同,前者注重企业价值链中个别关键优势,与能力有所不同。企业资源除了有形资产外,还包括研发能力、制造诀窍、市场资源、供应商关系和资源配置的专门技术,因此核心竞争力可以说是资源的函数或组合。

二、相关研究现状

在企业核心竞争力相关研究领域,多数研究以传统企业为标的,比如:杨立认为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是企业核心技术、市场开发、内控管理等综合优势、一种不易被竞争对手仿效并能带来超额利润的一种特有能力。对于创新型中小企业,陈淑英研究得出其核心竞争力五个要素及各自权重,包括技术创新能力(0.3074)、文化创新能力(0.1201)、管理创新能力(0.2173)、学习型组织建设能力(0.1525)、企业成长(0.2027)。基于互联网新环境,张志浩构建“转型中零售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包括资源整合与转变、提升创新能力、全渠道运营、线上线下经营一体化、供应链的整体优化和经营观念。当今网络时代,搜索引擎企业实力强大。温丽雅基于百度及其竞争对手财务指标构建企业财务指标体系,提出其核心竞争力包括盈利能力、运营能力、偿债能力及发展能力等指标。纵观以上相关研究,国内外对互联网环境下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的核心竞争力方面的研究很欠缺。本文以四家美国上市的中国知名第三方电商平台为标的,研究其核心竞争力,分别包括:阿里巴巴(BABA)、京东(J.Dong)和唯品会(VIPS)。2017年各平台市值(人民币)分别约为:29 179亿元、3 506亿元、328亿元。

三、评价指标构建

由于该领域研究未有科学的相关评价指标体系可参考,本文借鉴以上学者对互联网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方法,结合上市公司财务公开、规范、透明的特点,基于财务核心竞争力评价体系及指标权重,构建本文适用的评价指标体系(表1),包括四个一级指标(IN)和九个二级指标:(1)盈利能力:销售毛利率、销售净利率和净资产收益率;(2)运营能力:流动资产周转率(次)和固定资产周转率(次);(3)偿债能力:流动比率和产权比率;(4)发展能力:每股收益EPS-基本和每股净资产BPS。

四、电商平台核心竞争力评分计算

通过中财网、前瞻眼、东方财富网获取以上三家企业2018年财务年报数据,根据以上评价体系(表1),采用公式1:EINn=(INn-1×Wn-1+INn-2×Wn-2+......+INn-n×Wn-n),计算各自一级评价指标数值;公式2:ECC=(IN1+IN2+.....+INn),计算各自核心竞争力综合评分,其中W=权重、E=企业。计算结果对比如下表2(最后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两位数)

五、分析与讨论

由表2可知:四大知名电商平台核心竞争力综合评分分别为:32.25、2.91、10.20、-26.77,综合排名依次是阿里巴巴、唯品会、京东和拼多多。

(一)在盈利能力和发展能力方面

阿里巴巴平台评分分别为14.41和17.65,遥遥领先其他三个电商平台。(1)盈利能力主要与产品经营、资本经营、资产经营三个因素有关,其中产品经营是企业利润的主要来源,也是企业赢利的直接反映;资本经营和资产经营间接影响企业赢利能力,是不可忽视的因素。由此可见阿里巴巴平台在产品、资本与资产等方面经营卓越。(2)企业发展能力取决于企业发展的可持续性。在实践中,企业发展能力是品牌发展能力。阿里巴巴把企业和平台产品做成知名品牌,主导B2B和B2C市场同时赚取溢价和顾客长期价值。

(二)在运营能力上

京东要略胜一筹,其评分是0.5,高于其他两个平台(0.11和0.25)。京东凭借为顾客省钱的市场诉求以及通过与腾讯合作等战略进行整合市场资源,其运营能力非同一般。然而,该平台在赢利能力(0.44)和发展能力(1.82)上均呈现疲弱状态。如该平台未能有长远品牌战略规划,则难以持久发展。建议该类品牌价值不高的电商平台,应加快多元化盈利模式转型、优化企业品牌战略,促进企业稳健成长。

(三)在偿债能力上

京东很有优势,其评分是0.15,是阿里巴巴(0.075)的2倍。企业在正常运转过程中,需要偿还债务同时还要支付各种经营性支出。阿里巴巴作为综合能力第一的电商平台,偿债能力相对较弱。由于用于偿还债务资金较多,其经营活动资金较为紧缺,长此以往会使经营活动步履维艰。阿里巴巴公司需平衡处理好债务和经营活动资金。

结束语:

本文借鉴前人研究方法,基于财务核心竞争力评价体系及指标权重,尝试构建适用于电商平台的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四个一级指标(IN)和九个二级指标,对四家美国上市公司的中国知名电商平台核心竞争力进行评分,得出综合评分高低依次为阿里巴巴、唯品会、京东和拼多多,发现实力强的电商平台(阿里巴巴)盈利能力和发展能力占有比较性优势,其品牌效应强,但便如此,如未能明确权衡企业债务、常规运行与其他经营支出的关系,则会陷入财务困境而障碍企业持续发展。

摘要:构建适用于电商平台、基于财务核心竞争力评价的体系及指标权重, 包括四个一级指标 (IN) 和九个二级指标, 以京东等三家在美上市的中国知名第三方电商平台为研究标的, 以2018年财务公开年报数据进行综合评分, 得出核心竞争力评分高低依次为阿里巴巴、唯品会、京东, 发现实力强的电商平台 (阿里巴巴) 盈利能力和发展能力占有比较性优势, 其品牌效应强, 但即使这样, 如未能处理企业债务、常规运行与其他经营支出的关系, 则实为企业发展隐患。

关键词:电商平台,核心竞争力,财务核心竞争力评价

参考文献

[1] 庄煜.高职院校教学秘书核心竞争力的理论探讨[J].甘肃科技纵横, 2018, 47 (12) :54-57.

[2] 刘世锦, 杨建龙.核心竞争力:企业重组中的一个新概念[J].中国工业经济, 1999, (02) :64-69.

[3] 张炜.核心竞争力辨析[J].经济管理, 2002, (12) :10-17.

[4] 杨立. PSV科技公司核心竞争力及其培育路径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 2014.

[5] 陈淑英.创新型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现代商业, 2018, (14) :79-80.

[6] 张志浩.互联网环境下零售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研究[D].河南大学, 2018.

如何打造核心竞争力范文第4篇

【摘要】本文在国内外文献基础上,构造出我国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评价的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对我国十六家上市商业银行的经营能力、资源运用能力和盈利能力进行比较, 并对其实证结果进行综合评价分析。

【关键词】商业银行 核心竞争力 指标体系 因子分析

一、引言

研究我国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状况,客观有效的评价我国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找出各个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差异的原因,从而引导商业银行制定适宜的竞争战略,这不仅对我国银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也对我国金融体制改革具有重要的指导性意义。

二、指标体系构建与样本数据来源

(一)指标体系的构建

本文遵循全面性、代表性、易得性、可比性等原则,借鉴于前人的指标体系(吴军海,2010;姜明生,2009;王宇璇,2008;娄峰,2011;房继坤,2012;管益忻,2000;赵勇,2003;王祖,2004),从财务指标和竞争力的角度对商业银行的各要素进行划分。

(二)样本数据的来源

本文选取16家上市银行2014年年报数据,对上市银行经营情况进行对比研究。其中国有商业银行5家(中国银行、农业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8家(光大银行、华夏银行、民生银行、平安银行、浦发银行、兴业银行、招商银行、中信银行),城市商业银行3家(北京银行、南京银行、宁波银行)。

三、我国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因子分析

(一)指标的处理

由于选取的指标在经济意义和表现形式上会有不同,这样的情况就使得指标间不具有可比性,因此,为了进行合理科学的有效综合评价,我们需要对各项指标数据标准化处理,标准化处理SPSS软件会自动完成。

(二)因子分析结果(荣泰生,2012;杨维忠,2012;宋娜,2006)

由SPSS软件计算结果可以得出成分得分系数矩阵。根据每个因子的得分系数计算每个因子的综合得分。

四个因子得分自动生成并以FAC1_1、FAC2_1、FAC3_1和FAC4_1命名,保存在SPSS数据编辑窗口中。对商业银行竞争力进行综合评价时,以因子的方差贡献率做权数,加总各因子得分,得出 16家上市商业银行的竞争力综合得分,记为FAC,即FAC=33.60%*FAC1_1+25.89%*FAC2_1+23.50%*FAC3_1+17.01% *FAC4_1。

(三)因子评分结果分析

1.盈利能力分析。FAC1_1代表的指标可以被看作是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衡量。股份制商业银行在因子FAC1_1上的得分分化很大,有正有负,城市商业银行的得分全部为正,而国有商业银行的得分全部为负。盈利能力最强的三家银行都是城市商业银行,这主要是由于城市商业相对于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来说,基数比较小,因此在增长率指标上(存款增长率、贷款增长率、总资产增长率)优势明显。

2.经营能力分析。FAC1_2代表的指标可以被看作是商业银行经营能力的衡量。三类商业银行在因子FAC1_2上的得分分化都很大。三类商业银行的排名均有靠前的也有靠后的,排名前五的商业银行里,国有商业银行有两个,股份制商业银行有两个,城市商业银行有一个,而排名后五名的商业银行里,国有商业银行有两个,股份制商业银行有三个,各个银行的经营能力相差很大。

3.安全性分析。FAC1_3表示商业银行的资产安全性。五家国有银行的分数均为正,安全性最好,其次是城市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得分中除北京银行为负外,南京银行和宁波银行均为正,股份制银行的得分全部为负,安全性相对较差。这主要是由于五大国有商业银行与老百姓的关系最密切,它们的安全直接关系到老百姓的生活,所以对安全性最为重视,而股份制商业银行由于激烈的市场竞争,它们往往会选择牺牲部分安全性来获得盈利性。

4.综合竞争力分析。FAC因子可以看作是商业银行的综合竞争力。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的得分变化比较大,得分前三名的都是城市商业银行,它们分别是南京银行、宁波银行和北京银行,而得分最后的三家银行都是股份制商业银行,它们分别时华夏银行、民生银行和兴业银行。总体来看,城市商业银行的综合竞争力最强,这主要得益于城市商业银行强大的潜在发展能力,城市商业银行规模小,在公司治理方面更完善,管理水平也较高,虽然其现实竞争力和创新能力相对较弱,但强大的发展潜力使得其综合竞争力较强。

四、结论

由上述分析可知,核心竞争力不仅来自于现有的规模优势、体制与制度优势,在互联网金融强烈的冲击下,更来自于其潜在的发展能力。每一家商业银行在发展的过程中都有其自身优势,但也同样会存在一些不足,这就需要在发展的过程中,积极运用科学的方法,将竞争优势发挥到最大的同时,采取有效措施向其他商业银行学习,改进质量、创新、服务等方面的不足,结合实际情况努力提升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这样才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与发展。

参考文献

[1]Campbell et al.,《the econometrics of financial markets》,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87

[2]房继坤.《我国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研究》,安徽财经大学,2012.

[3]管益忻.《培育、强化企业核心能力:叩待划清的卜个界限》,《南开管理评论》,2000年第5期,第4-9页.

作者简介:熊园,海南大学,海南省海口市美兰区海南大学。

如何打造核心竞争力范文第5篇

中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孰强孰弱,日前已见分晓。3月6日上午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召开的《“十二五”中期中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发展报告》蓝皮书(简称蓝皮书)发布会暨区域发展战略研讨会上获悉,由福建师范大学、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管理世界杂志社等单位联合攻关,具体由全国经济综合竞争力研究中心福建师范大学分中心负责研究的第八部《中国省域竞争力蓝皮书》向社会公布。

该蓝皮书对“十二五”中期(即2011~2012年)中国内地31个省级行政区经济综合竞争力进行综合排名。结果显示,2012年,江苏、广东、北京三省市位列全国31个省级行政区经济综合竞争力前三甲。

据悉,该蓝皮书根据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201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顺应全球经济形势和国内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新变化、新要求,更加注重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更加注重经济发展的内生活力和动力、更加注重经济社会统筹协调发展。进一步充实完善构建了由1个一级指标、9个二级指标、25个三级指标和210个四级指标组成的评价指标体系。值得一提的是,从2014年开始,《中国省域竞争力蓝皮书》入选中国社会科学院授权使用“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学术出版项目”标识的优秀皮书。

31个省市区中21个省份经济综合竞争力上升

从2011-2012年各省、市、区综合竞争力得分升降来看,全国31个省、市、区中有21个省份的经济综合竞争力得分出现上升趋势,其中上升幅度最大的是西藏,增加了2.49分,其次是甘肃省增加了2.45分,山东省、四川省、安徽省、吉林省、海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贵州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和青海省,都增加了1分以上,但有10个省份的得分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下降幅度最大的降了

1.19分。从全国平均分值来看,2012年为38.13分,比2011年增加了0.55分,上升幅度较大。总体来说,“十二五”中期全国各省市区的经济综合竞争力在经历了全球金融危机的震荡影响后出现不同程度的提升和复苏势头。

今年的蓝皮书还专门开辟一个专题分析报告,对“十二五中期”以来全国各省、市、区在宏观经济、产业结构、财政金融、生态环境、科技创新、区域协调、开放型经济等七个方面进行深度分析,对照本书所构建的中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指标评价体系所测量的结果进行比照分析,深入分析了省域经济发展与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的内在关系,同时也对各省市区就如何提升经济综合竞争力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这不仅在深化我国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研究方面具有相当重要的学术创新价值,而且对当前我国各省级行政区加快推进有效益、有质量、可持续的增长,具有重要的政策指导作用和现实意义,值得各级政府部门、学术界和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决策者及相关人员一读。

综合竞争力决定竞争主体成败

当前人类进入21世纪第二个十年,经济全球化进程明显加快,全球分工的趋势更为明显,各国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依存,联动性增强,直接影响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发展和建设。资源在全球范围内配置的格局促使各种竞争主体之间的竞争逐步国际化,并由此对它们的决策产生了巨大影响。实践证明:任何一个市场主体和经济区域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就必须勇敢地面对竞争,积极参与竞争并在竞争中取得胜利。对一个经济区域而言,就是要有很强的经济综合竞争力。诚然,决定竞争主体在竞争环境下成败与否的关键则取决于它的综合竞争力。经济综合竞争力是一个地区、一个产业或行业在市场经济激烈竞争中占据优势、处于不败之地的关键所在。

如何打造核心竞争力范文第6篇

核心竞争力是指一个企业适应市场,开发潜在市场或战胜竞争对手、占领市场、发展自己的能力。它不是单一的营销能力,而是反映一个企业在经营管理方面综合的整体水平和能力。

加入世贸组织,意味着我国企业与国外企业在世界经济舞台上将处于同一起跑线上进行平等竞争,企业在世界经济的大舞台上能否得以更大的发展,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能否立于不败之地,根本上取决于企业的综合素质和核心竞争能力。最终的结果却会使中国脱颖而出,成为21世纪全球商品、服务、资金、人才等的最主要竞争者。

近年来我国企业综合实力和竞争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着较大差距,特别是国有企业还普遍存在着人多、债多、社会负担重、经营机制不活、技术创新能力弱、产业结构层次低、支柱产业优势特色不明显等问题。

为适应全球化的激烈国际竞争,我国的政府职能、产业政策、经济体制、企业体制都应迅速进行一系列战略转变,按国际通行的规范化现代企业制度加快企业改革;以信息化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以优势上市公司为核心、以现代经营理念作指导、以国内外先进企业为样板,推行标杆管理和追赶战略,追求管理创新,改善管理适应发展的新环境,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培养核心专长,建设学习型企业,迅速提升我国企业管理水平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关键词:核心竞争力 核心专长 学习型企业

1.加速技术转化。

1. 1在新世纪开始这际,发达国家加快了技术递进步伐,旨在以更新的姿态竞争国际市场,主宰世界是经济。

目前我国已加入世贸组织,正加紧向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和其他地区转让被替代产品。我们在现有的基础上,把技术的转化率提高到20%以上的水平,我国的企业技术进步将向前推进一大步,可以达到发达国家20世纪80年代的水平,技术经济差距至少可以缩短5至7年。

1. 2齐头并进,促进技术转化。

首先应有国家权威的产业和技术部牵头,制定一个能够指导未来5)))10年技术转化工作的专项规划,以与国家10年发展规划相配套。其次,应制定有利于

促进产业技术转化的政策措施。同时,开展多层次的联合协作,促进产业技术更快转化。

1. 3因地制宜,推动技术转化。

毫无疑问,加快技术转化,推动技术进步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其次才是铺新摊子,投入新的项目。这既是避免现在与过去项目的重复建设,造成不必要浪费的有效手段,也是充分利用原有基础,多快好省地发展我国技术产业化的必由之路。

2.改善管理适应发展的新环境。

企业的经营管理在于企业各个职能模块的运作的协调与齐头并进,决定企业经营成绩的往往在于企业管理的薄弱环节和优势环节,要适应未来多变的竞争环境,我们就要全面系统地考虑企业未来发展趋势,加强企业的战略管理,研究如何进行战略投资,进而达到获利的战略目标。

3.加强培训提高企业员工的素质。

企业人力资源受到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第

一、劳动力需求的变化;第

二、人力资本增值成为员工职业发展的主题;第

三、国家竞争力的概念被劳动力的竞争所代替。目前,中国企业主观上重视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但不知道应如何重视,只简单停留在人是最重要的生产要素上是不够的。我国的人力资源开发管理的培训和教育的规模水平亟待加强。应增设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硕士学位,提升人才培养层次。

4.培养核心专长。核心专长是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核心专长最重要的载体是人+知识观念+科技/技术+组织架构+管理制度+网络+流程+企业文化=综合能力+资源。有了核心专长才能开发出有竞争力的产品和服务,才能创造竞争优势。核心专长的发展有三个阶段:一是找到企业的核心专长,通过分析企业的现状,结合社会大环境、大气候的发展变化,通过运用企业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独具慧眼地识别本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发展方向。二是深化和改造核心专长,充分发挥志长的作用,体现其价值。三是发挥和保卫核心专长。企业竞争力资产的创新,能否成功地维持己有竞争优势,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那些竞争力资产的可垄断性,包括是否容

易获得、复制、模仿以及替代。企业竞争力管理的首要任务就是对己有竞争力资源、能力的竞争优势不断加固,防止由于竞争对手的复制、模仿而使自身优势减弱,使企业竞争力不至于下滑,从而保持已有的竞争地位;同时,还要尽可能追赶行业领先者,进一步提高竞争优势的程度;此外,对存在的劣势则要以后进学先进的方式尽可能地加以追赶,减轻劣势程度,使整体竞争力水平提升。

5.建设学习型企业。

在今日国际化的企业经营环境中,建立组织学习能力对企业的重要性与日俱

上一篇:人的不安全行为分析范文下一篇:如何办理高额信用卡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