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安全问题分析论文范文

2023-12-16

旅游安全问题分析论文范文第1篇


引言

旅游市场随着人们生活理念的转变逐渐扩大,也正是由于大学生群体处于喜好结伴出游、乐于接受新鲜事物的年龄段,再加上课业相对来说不是很繁重,已经逐渐成为旅游群体当中的主力军。但也由于多种原因导致大学生旅游的安全事故频频发生。并且,大学生本身缺乏充分的安全意识和规范的消费观念,对于旅游当中存在的各种风险缺乏认知,容易上当受骗,甚至威胁到自身安全。为了能够有效保障高校学生群体在旅游当中的人身安全,也为了能够进一步促进旅游业的发展,要着重解决大学生旅游安全问题,以此来推动旅游产业的发展。
一、高校学生在当今社会的旅游现状

中國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而旅游不仅可以使人们放松压力、舒缓心情,同时还是一项可以有效传播文明、交流文明和增进各地区人民之间友谊的活动。伴随着我国近几十年来的发展,旅游业也随着国家的富强而逐渐兴旺起来,越来越多的人参与旅游项目,并逐渐将旅游作为休闲放松活动之一。截至2019年末,我国国内的旅游人数已经突破了60亿人次,实现旅游收入5 065.72亿元,而这仅仅是国内旅游数据,出境旅游的人数和消费也在逐年上升。

当代大学生朝气蓬勃,对新鲜事物具有高度热情,喜欢涉足不同领域和地区感受当地的风土人情和文化。并且,大学生也是一类喜欢群体出游以增进彼此感情的学生群体,所以结伴出游也是他们比较常见的旅游方式。高校大学生大都愿意在闲暇时间出游,且有相当高比例的学生保持着较高频率的旅游习惯。那么,如何尽量确保高校大学生在旅游当中不出现安全事故,是亟须考虑的社会问题。
二、高校学生旅游安全问题的内外风险因素分析

要分析导致高校学生在旅游过程中面临安全问题的原因,应该从内因和外因两方面进行分析,共同探讨,并制定出预防措施。高校学生在旅游过程中,不仅要面临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可能会存在的突发性风险,同时还要避免由于自身原因而导致的旅游风险。大学生在旅游中所有不确定的因素都有可能会导致学生在旅游时需要面对突发事件,而这样的突发事件也有可能会给学生带来一定的安全威胁。

(一)高校学生旅游安全问题的内在风险因素

高校学生在旅游过程中,首先需要避免由于内在因素而导致的安全问题。其内在风险因素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考虑:一是学生自身的安全意识;二是学生由于旅游资金投入有限所带来的住宿、出行方式选择上的限制。

从现阶段的高校教育来看,许多高校都忽视了学生的安全教育,尤其忽视了学生在外的安全教育。高校定期组织的安全教育研讨课也只是针对学生在校内需要如何规避安全风险,例如,用电安全、用火安全等,却很少有高校系统地针对学生出门在外,例如,旅游、探亲回家路途等,举办安全教育课程。教育的缺乏也就导致当今高校大学生缺乏旅游安全意识,不知旅游当中的哪些问题有可能会引发安全事故,也不知该如何去规避。再加上现如今许多大学生都是在计划生育的年代出生的,为家中独生子女的不在少数,是在老师和家长的关心和呵护之下长大,从小安全意识就较为淡薄,在出门旅游时更是有家长精心呵护,自己单独计划旅游和实施旅游时都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多数大学生偏向于去陌生的地点旅游,本身就对于当地的旅游项目和人文环境缺乏一定的基础了解,甚至还有一些大学生偏向于去一些人迹罕至、地势较为复杂的地区,这种情况就更容易由于安全意识的缺乏和自救技能的缺失而引发安全事故。

近年来,我们也偶尔会在旅游事故报道当中看到某地大学生在深山当中被救的信息,这些均是由于该大学生在自身旅游技能不够充足且安全措施防护不到位的情况下深入危险地区而导致的。学生由于自身缺乏安全意识,一旦危机来临,心理防线也很容易崩塌,容易在焦躁和崩溃的情绪下丧失基础自救能力,造成非常严重的安全问题。

另外一个容易导致学生在旅游过程中面临安全问题的内在因素即是资金的限制。几乎大部分当代大学生的资金来源都是父母和其他家人,而父母给学生所提供的资金也是有限的,即使部分学生会通过勤工俭学的方式获取旅游资金,但由于自身能力和时间有限,也难以做到旅游资金自由。旅游的实质是一项消费性活动,在整个旅游过程中,不论是住宿、出行还是就餐,都涉及消费。而部分学生会由于资金的限制,而选择较为便宜低廉的住宿场所或出行方式,例如,选择收费较低的私家车。部分外出旅游经验不足的学生,也很有可能出现旅游资金预算与实际旅游花费有所出入的情况,因预算不足而陷入窘境。学生大部分会首先想到向家长求助,而部分学生则会使自己陷入较为不利的局面,例如,选择安防措施不周全的小旅馆住宿。大部分高校学生经常会选择的旅游住宿地点为中小型旅馆,这些旅馆通常都不具备非常严格的管理制度和体系,人员流动较为复杂,极易在居住过程中引发安全问题。

(二)高校学生旅游安全问题的外在风险因素

以上所提到的由于资金限制而选择安全防护级别不高的住宿场所或出行方式,也在一定角度上属于高校学生旅游安全问题的外在风险因素。除此之外,还包括面向高校学生的旅游项目不够全面、家庭和学校的安全教育缺乏、社会对高校学生旅游的保护机制不够完善等多种原因。

从旅行社和旅行机构的角度来看,高校学生是其旅游团体当中的主要成员,所以给高校学生提供旅游便利,不仅能够节约学生的旅游开支,同时对于他们自身而言也是有一定好处的。为学生提供规范性较高的住所以及较为安全的出行方式,减少高校学生外出游玩的安全事故次数,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树立该旅行社的良好形象。

目前,很多旅游场所都着重发展旅游业,想要给游客提供更加优质的旅游服务,而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安全问题。许多旅游景区都未将安全求助电话贴在旅游景区中较为醒目的位置,导致旅游客在遇到危险时,不知有效向外界求助,错失急救时机。人流量较多的景区也缺乏一定的管理意识,人员混杂也增大了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


三、促进大学生旅游健康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一)家庭、学校重视起对大学生旅游的安全教育

不论是家庭还是学校,都应当重视起对高校学生的安全教育,让学生自身树立起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是最为关键的。家长要让学生掌握一些必备的社会技能,而不能负责孩子的所有事情,让孩子失去自理能力。在家庭一起活动外出时,家长可以让孩子尝试计划旅游路线和内容,在实际的旅游规划过程中让孩子增长旅游经验。并在旅游计划与实际出现差错时,教会孩子总结经验,以便于下一次计划出更科学的旅游方案。

学校可以按照当今发展趋势推出课程化的旅游安全教育,让大学生全面了解旅游过程中有可能会出现的安全问题,增强自身安全意识,并掌握一些必备的基础自救技能。新兴的网络技术也可以为学校提供更多的教育帮助。例如,学校可以利用3D网络课堂让学生拥有身临其境的感受,让学生学习在面对危险时应该要如何反应;还可以通过真实的旅游安全案例让学生引以为戒,提高对旅游中安全问题的重视程度。

(二)建立较为完善的风险防范系统

为了保障高校学生的旅游安全问题,要加强教育部门与旅游管理部门的合作,建立起旅游风险防范系统,专门为处理高校学生在旅游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设立管理部门和应对系统。要充分利用手机定位、通讯工具等,以确保大学生在外旅游过程中的安全,必要的时候可以通过手机定位查找学生的确切位置,以确保能够在第一时间展开救援。同时,学生可以利用系统帮助自身了解周边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并注意规避,还可以借助系统及时获取求救途径和求救联系方式,当高校大学生出入当地景区时,景区方面应给予更多的关注,向学生进行简要的安全教育,指明较为危险的场所并告知学生当地的紧急求助电话,以确保能够在学生遇到危险时第一时间向外界求助。

(三)为高校学生拓宽旅游资金渠道

资金的限制是当前高校学生在计划旅游和实施旅游过程中所面临的最主要的障碍之一,所以可以帮助高校学生避免由于资金限制而导致的安全事故。大部分学生的主要经济来源都来自父母,学生有了除了日常开支以外的额外消费时,往往都存在难以向家长索求更多资金援助的窘迫。学校和社会都可以基于此方面考虑,帮助高校学生缓解旅游方面的资金压力。学校可以积极联合其他机构推出“高校大学生旅游优惠项目”,或者与旅行社沟通为大学生提供更加优惠的旅游方案。除了缩减旅游成本开支之外,也需要教会学生如何合理分配自身的旅游基金。此方面的教育可以在进行旅游安全教育时着重展开,让学生科学合理地将一部分资金用于旅游计划,而不是为了旅游开支而一味缩减其他消费。学校本身也可以多开设一些勤工俭学岗位,让学生可以利用学习的空余时间赚取旅游资金,丰富自己的资金储备。还有一些特殊的社会活动是能够为学生提供免费旅游机会的,如支教或志愿者服務等。这样的活动不仅能够让学生到当地去体会当地风土人情,实现旅游计划,同时还能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让学生得到社会实践锻炼,丰富自己的社会经验和阅历。
四、结语

高校大学生外出旅游的人数已经逐年攀升,面对这样庞大的旅游主力军,相关单位应加强对其旅游途中安全问题的重视。为了更加有效地避免高校大学生在旅游途中出现安全问题,高校应该着重分析引发其安全问题的原因,并针对这些内外因素制定科学合理的预防措施和应对方案。首先,学校和家庭一定要加强对高校学生安全意识的教育,提高他们对旅游过程中安全问题的重视程度;其次,还需要通过多种途径避免学生在旅游时面对过重的经济压力,并制定相关的防范体系以确保学生在旅游中出现安全问题时能够第一时间获得帮助,共同提高大学生旅游中的安全系数。

(作者单位: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

旅游安全问题分析论文范文第2篇

电子商务是通过Internet技术与传统的电子票据交换(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EDI)、电子资金转账(Electronic funds transfer,EFT)等技术相结合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兴的商务交易模式。它借用先进的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和WEB数据库技术、以电子信息交换为手段实现各种商业处理及交易逻辑进行各种经济活动。相关调查数据显示,中国电子商务交易额在2006年已突破1万亿元,近三年,中国电子商务交易额保持了50%~60%的增长速度。电子商务基于Internet技术的网络协议设计上较多地考虑了共享、互联、互通等,忽视了对安全和保密的关注,其使用和管理上更是以民间自治、自愿合作等为原则,其安全问题先天不足。如何在网上保证交易的公正性和安全性、保证交易方身份的真实性、保证传递信息的完整性以及交易的不可抵赖性,成为电子商务蓬勃发展的关键所在。

一、电子商务安全性的要求

1.有效性。电子商务交易在网络上以电子形式取代了传统交易形式下的纸质,这样保证贸易信息的有效性就成为电子商务的前提,直接关系到个人、企业或国家的经济利益和声誉。

2.机密性。电子商务建立在一个开放的网络环境上,维护商业机密就成为电子商务推广应用的重要保障。

3.完整性。完整性指数据信息未经授权不能进行改变的特性,要预防对信息的随意生成、修改、伪造、插入和删除,同时也防止数据传输过程中的丢失、乱序和重复。

4.可靠性。可靠性指在遇到自然灾害、硬件故障、软件错误、计算机病毒等情况下,仍能确保系统安全、可靠运行。

5.不可抵赖性。传统交易中,交易各方通过“白纸黑字”预防抵赖行为的发生。在无纸化的电子交易方式下,要在交易信息的传输过程中为参与交易的个人、企业或国家提供可靠的标识,使信息发送者在发送数据后不能抵赖,接受方接受数据后也不能否认。

6.交易审查能力。依据在交易过程中信息传输机密性和完整性的要求,应对数据审查的结果进行记录。

二、电子商务安全对策

1.发展安全技术

(1)加密技术。加密技术是认证技术和其他许多安全技术的基础。其原理是利用一定的加密算法,将明文转换成为无意义的密文,阻止非法用户理解原始数据,从而确保数据的保密性。加密技术包括对称机制和非对称机制。常用的对称加密算法有DES、三层DES和IDEA等,非对称加密通常以RSA算法为代表。

(2)防火墙技术。防火墙是指一种将内部网和外部网分开的方法,实际上是一种隔离技术。具有限制外界用户对内部网络访问及管理内部用户访问外界网络的权限。防火墙能防范来自企业外部的攻击,对企业内部却无能为力。

(3)入侵检测技术。入侵检测是通过监控网络与系统运行情况,来检测用户的越权使用以及系统外部的入侵企图,保证资源不被非法使用和非法访问。若发现入侵,会及时反应,包括切断网络连接,记录事件和报警等。

(4)数字(Digital Envelope)信封。数字信封采用对称加密技术和非对称加密技术来保证只有规定的接收方才能阅读到信中的内容,从而有效地提高信息的保密性。

(5)虚拟专用网。虚拟专用网(VirtualPrivateNetwork,VPN)技术是一种在公用互联网络上构造专用网络的技术。VPN具体实现是采用隧道技术,将企业内的数据封装在隧道中进行传输。这种通道是Internet上的一种专用通道,可保证数据在外部网上的企业之间安全地传输。

(6)认证技术。认证技术提供了一种安全可靠的验证交易各方身份真实性的验证机制。安全认证技术主要有:①数字摘要技术。也称安全Hash编码法(SHA)。该编码可以将需加密的明文摘要成一串密文,不同的明文摘要成密文,其结果总不相同,相同的明文摘要则一致。因此解决了电子商务交易中信息的完整性问题。②数字签名技术。在基于Internet的电子商务中,对常规手写签名做法用数字签名作为模拟。数字签名的技术保证是加密,实践表明采用非对称加密算法要比对称加密算法更容易实现。③数字时间戳技术。由专门机构提供数字时间戳服务(DTS),在文件摘要上加入日期和时间信息后加密(数字签名)。可以解决电子文件发表时间被伪造和篡改的问题。④数字凭证技术。又称为数字证书,是一个经证书认证机构(CA)数字签名的包含用户身份和对网络资源访问的权限。它是电子商务主体在数字世界的身份证明,不可能被假冒。贸易伙伴间可以使用数字证书来交换公开密钥,起到标识贸易方的作用。⑤认证中心(Certificate Authority,CA)是网上各方都信任的机构,主要负责产生、分配并管理所有参与网上交易的个体所需的身份认证数字证书,各级CA认证机构的存在组成了整个电子商务的信任链。认证中心,负责审核用户的真实身份并对此提供证明,而不介入具体的认证过程,从而缓解了可信第三方的系统瓶颈问题。

(7)电子商务安全协议。电子商务安全协议主要有:SSL(安全套接层)协议、SET(安全电子交易)协议、安全的超文本传输协议(S-HTTP)。SSL协议适用于点对点的信息传输,通过在浏览器软件和WWW服务器建立一条安全通道,实现在Internet中传输保密文件。该协议成本低,较易实行,但不严密,主要用于购物网站的交易;SET协议是在开放网络环境中的卡支付安全协议,它采用公钥密码体系和X.509数字证书标准。该协议较复杂,成本高,仅适用于卡支付;安全的超文本传输协议(S-HTTP)向WWW的应用提供完整性、鉴别、不可抵赖性及机密性等安全措施。

电子商务交易安全技术并不限于以上所提到的,在现实中,常常将各种技术结合起来使用,以最大限度地提高电子交易的安全性,实现电子交易的基本安全控制要求。

2.健全信用体系,完善法律保障

电子商务交易方涉及个人、企业、政府,市场容量巨大,仅依靠安全技术无法完全解决其安全问题,还需要建立和完善信用体系及电子商务的法律法规体系,才能有效规范电子商务中的安全隐患。随着国家信用体系的建立,《电子政务法》、《电子交易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等相关法律的出台和完善,电子商务发展所需的信用体系、支付体系、认证体系三大体系将更加完善,也会进一步健全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法律法规环境,为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保驾护航。

3.加强安全管理

首先,必须加强基础设施的安全管理,重视设备的物理安全;同时要对电子商务安全交易系统经常进行检测和维护,确保把电子商务系统安全风险控制在最低限度。其次,要加强相关人员的管理。据调查发现,内部人员对系统和信息的破坏比外部人员更频繁。所以要对电子商务活动相关人员进行安全技术教育和培训,提高人员的道德和业务水平,并通过合理分工,把整个系统管理的权限分散,通过加强监督,确保电子商务系统管理的安全、高效。

(作者单位:中原工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旅游安全问题分析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 随着因特网的飞速发展,电子商务正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进入21世纪,全球电子商务迎来了新的发展高潮。电子商务的安全性是影响其成败的一个关键因素。本文首先讨论了电子商务应用中所存在的问题,继而对电子商务的安全性技术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电子商务;安全性;安全套接层协议;安全电子交易协议

[作者简介] 周 强,江西科技师范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计算机教学与管理;

邓晓辉,江西科技师范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计算机教学与管理。(江西 南昌 330038)

随着因特网的飞速发展,电子商务正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进入21世纪,全球电子商务迎来了新的发展高潮。电子商务的安全性是影响其成败的一个关键因素。对电子商务中存在的安全问题及安全技术加以分析,才能满足电子商务安全的基本需求,以推动电子商务的更快发展。

一、电子商务及其存在的问题

电子商务是指利用简单快捷低成本的电子通信方式,买卖双方不谋面而进行各种商业和贸易活动的新型贸易形式。它改变了传统贸易形式,不仅改变了企业本身的生产、经营、管理活动,而且将导致人类经济、社会和文化的一次新的革命。但目前电子商务的发展中还存在许多问题:

1.安全协议问题。我国大多数尚处在SSL(安全套接层协议)的应用上,SET协议的应用还只是刚刚试验成功,在信息的安全保密体制上还不成熟,对安全协议还没有全球性的标准和规范,相对制约了国际性的商务活动。

2.安全管理问题。在安全管理方面还存在很大隐患,究竟谁来管理,怎么管理,采取什么有序的管理办法,这些问题亟待解决。需要有一个安全可靠的信息网络普抵御黑客的攻击。

3.电子商务没有真正深入商务领域,而仅仅局限于信息领域。现在我国的电子商务好多只是停留在用计算机简单模拟原来的手工操作流程,提供单纯的技术产品为主,不擅长动态信息的跟踪和获取,个人用户比较少,企业用户还未大量出现。

4.技术人才短缺问题。电子商务是在近几年才得到了迅猛发展,许多地方都缺乏足够的技术人才来处理所遇到的各种问题。不少电子商务的开发商对网络技术很熟悉,但是对安全技术了解得偏少,因而难以开发出真正实用的、安全性的产品。

5.法律问题。电子交易衍生了一系列法律问题,例如网络交易纠纷的仲裁、网络交易契约等问题,急需为电子商务提供法律保障。

6.税收问题。电子商务的发展在促进贸易增加税收的同时又对税收制度及其管理手段提出了新要求。

二、电子商务中的安全性技术

安全性技术是保证电子商务健康有序发展的关键因素,也是目前大家十分关注的问题。虽然Internet的开放式的信息交换使之在安全方面存在脆弱性,但现在几乎网络的各个层次都制订了安全协议和具备了相应的安全技术,以保证电子商务的安全性。

(一)安全的网络平台。安全可靠的网络是实现电子商务的基础,常用的方法是在网络中采用防火墙技术,虚拟专用网(VPN)技术,防病毒保护等。防火墙技术是通过IP过滤和代理服务器软件方法保护企业内部网(Intranet)中数据,只有授权用户才能获准进入企业内部网的系统。虚拟专用网(VPN)技术通过IP隧道等方法来保证企业协作网(Extranet)中企业间数据和企业内部网的远程分支机构和外出职工对中央系统的远程访问数据的安全传递。单纯依靠这些方法保护网络的安全性是不够的,还必须与其它安全措施综合使用才能为为用户提供更为可靠的电子商务基石,例如现在的加密技术、数字签名技术、电子认证技术等。

(二)密码术概述。密码技术虽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开始流行,在当前才广泛应用于网络安全和电子商务安全之中,但其起源可追溯到几千年前。其思想目前还在使用,只是在处理过程中增加了数学上的复杂性。现代密码体制与传统密码体制的最大不同就在于:原文的保密性不再依赖于算法本身,而是依赖于密钥的保密性,其算法本身则是公开的。在网络上,计算机的数据以数据包的形式发送.为防止信息被窃取,应当对发送的全部信息进行加密。加密传输形式是一种将传送的内容变成一些不规则的数据,只有通过正确的密钥才可以恢复原文的传输形式。

根据密钥的特点,加密算法可以分为对称密钥加密算法和非对称密钥加密算法两类。

1.对称密钥加密算法是传统的加密手段。最著名的对称密钥加密算法DES(Data Encryption s七andard)是由IBM公司在70年代发展起来的,并经过政府的加密标准筛选后,于1976年11月被美国政府采用。DES随后被美国国家标准局和美国国家标准协会承认。在该类算法中,信息的发送方和接收方用同一个秘密密钥去加密和解密数据,一方用商定好的加密函数和秘密密钥加密明文,另一方用加密函数的逆函数和同一个秘密密钥对密文解密,得到原始明文。显然,通讯双方需要事先交换秘密密钥。这类加密算法执行效率高、速度快,适合对大数据量进行加/解密。但由于收发双方共享一个秘密密钥,密钥的传递和管理很困难。目前常用的对称密钥加密算法有DES算法和工DEA算法等。

2.非对称密钥加密算法又称公开密钥技术。它需要使用一对密钥来分别完成加密和解密操作,一个公开发布,称为公开密钥(Public-Key) ;另一个由用户自己秘密保存,称为私有密钥(Private-Key)。在该类算法中,每个用户都拥有一对密钥,一个是公开密钥,另一个是私有密钥。经用户公开密钥加密的信息只能通过他的私有密钥来解密,反过来,经用户私有密钥加密的信息也只能通过他的公开密钥来解密。当两用户通讯时,双方都用又于的公开密钥加密而用自己的私有密钥解密,就可以实现信息的保密传输。常用的公开密钥算法有RSA算法。

RSA算法是公开密钥加密算法中比较优秀的算法,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公开密钥加密算法的安全性依赖于一类特殊的数学函数一单向哈希函数,单向哈希函数的性质为:从一个方向求值容易,但逆向计算却很困难。公开密钥加密算法的优点是不需在用户之间传递私有密钥,可以适应开放性的使用环境,但计算复杂度高,加密和解密速度都比对称密钥算法慢得多。

3.混合密钥加密技术。为了充分利用公开密钥密码算法和私有密钥密码算法的优点,克服其缺点,解决每次传送更换密钥的问题,可以采用混合密码技术,即所谓的电子信封技术口发送者自动生成对称密钥,用对称密钥加密发送的信息,将生成的密文连同用接收方的公开密钥加密的对称密钥一起传送出去。收信者用自己的私有密钥解密被加密的密钥来得到对称密钥,并用它来解密密文。这样保证每次传送都可由发送方选定不同密钥进行,更好的保证了数据通讯的安全性。

混合密钥加密技术的加/解密过程如下:

a.加密方(或发方):

a)生成明文;

b)用密钥生成算法产生特定长度的对称密钥:

c)使用对称密钥加密算法(DES/IDEA)和该对称密钥对明文进行加密,形成密文;

d)用收方(RSA)公开密钥加密对称密钥:

e)把加密后的对称密钥和密文一同发送给收方。

b.解密方(或收方):

a)用收方的密钥解密收到的已加密的密钥,得到未加密的对称密钥;

b)用(a)中得到的对称密钥解密密文,得到明文。

从上面分析可以看出,把两者结合起来使用,就可以综合发挥两种加密体制的优点,即DES/IDEA高速简便性和RSA密钥管理的方便性和安全性。也就是说,既保证了数据安全,又提高了加密和解密的速度。

(三)在线支付的安全技术。电子商务的另一个关键问题是要保证在线支付的安全,它是网上购物的重要保证。目前采用的在线支付协议有两种:安全套接层SSL(Secure Sockets Layer)协议和安全电子交易SET(Secure Electronic Transac-tion)协议。

SSL协议

SSL协议是Netscape公司在网络传输层与应用层之间提供的一种基于RSA和保密密钥的用于浏览器与Web服务器之间的安全连接技术。SSL通过数字签名和数字证书来实行身份验证,数字证书是从认证机构(Certificate Authority,CA)获得的,通常包含有唯一标识证书所有者的名称、唯一标识证书发布者的名称、证书所有者的公开密钥、证书发布者的数字签名、证书的有效期及证书的序列号等。在用数字证书对双方的身份验证后,双方就可以用保密密钥进行安全的会话了。其运行机制是:

①在建立连接过程中采用公开密钥;

②在会话过程中使用专有密钥;

③加密的类型和强度则在两端之间建立连接过程中判断决定。

采用SSL协议的电子交易过程如下:

①表示客户购买的信息首先发往商家;②表示商家再将信息转发银行;③和⑤表示银行验证客户的信息的合法性后,再通知商家和客户付款成功;④表示商家再通知客户购买成功。

这个流程有两个方面的缺点:首先,客户的银行资料信息先送到商家,让商家阅读,这样,客户银行资料的安全性就得不到保证;其次,SSL只能保证资料传递过程的安全,而传递过程是否有人截取就无法保证了。所以,SSL并没有实现电子支付所要求的保密性、完整性,而多方互相认证也很困难的。

SET协议

SET协议是一个能保证通过开放网络进行安全资金支付的技术标准。采用这种协议它主要解决了以下问题。

首先是客户资料虽然通过商家到达银行,但商家不能阅读这些资料,解决了客户资料的安全性问题;其次是协议解决了网上交易存在的客户与银行之间、客户与商家之间、商家与银行之间的多方认证问题;再其次是由于整个交易过程是建立在Intranet,Extranet和Internet的网络基础上的,保证了网上交易的实时性。

SET协议下的交易模式如下:

SET使订单信息和信用卡信息的隔离。在把包含信用卡号码信息的订单送到商家时,商家只能看到订单信息,却看不到信用卡号码信息,并且需要持卡人和商家相互认证,确定通信双方身份,一般由认证中心为双方提供信用担保。

SET定义了一个完备的电子交易流程,较好地解决了电子交易中各方间复杂的信任关系和安全连接,确保了电子交易中信息的真实性、保密性、防抵赖性和不可更改性。但由于SET协议庞大而又复杂,银行、商家和客户均需改造才能实现互操作,使得SET协议被普遍使用还需有一个过程。在我国,大多尚处在对SSL协议的应用上,要完全实现SET协议安全支付还要有一个过程。

(3)其它安全问题

对于电子商务的安全性来讲,有了防火墙与安全协议和规范还不够,一方面,网络本身的物理差错是难以避免的;另一方面,Internet主干网和DNS服务器的可靠性,拨号连接质量与速度还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另外,恶意代码对网络系统的威胁,单纯依赖技术是很难解决的,从某种意义上讲,依靠管理加强内部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等比安全技术更为重要。因此,要加强电子商务的安全性应从多方面入手。

三、对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几点建议

1.提高服务的安全性

电子商务飞快的发展速度,致使其安全技术和安全管理都跟不上,这已成为越来越突出的问题,但不能因为安全问题而制约了电子商务的发展,使安全成为发展的瓶颈,发展是首位的,没有发展安全就无从谈起。

2.加快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和网络普及程度

发展电子商务的目的在于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因此应积极发展高速宽带通信信道,重点建设光缆和卫星通信,同时积极利用现有通信线路发展ISDN和ADSL接入,利用有线电视线路,试验发展HFC接入网。

3.尽快完善有关网络安全等方面的法律

我国政府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规定了以电子媒体为载体的合同具有法律约束力,对推广电子商务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但是在诸多方面还需顺应网络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完善。

4.加快银行、税务以及邮政等物流环节的信息化建设步伐,建立企业到企业(BtoB)、企业到客户(BtoC)的商务沟通,实现网上资金流动,解决目前有形商品交易环节中的流通因难。

5.转变人们面对面交易的消费习惯

目前,基于Internet的电子商务应用还刚刚开始,许多方面都还不够完善,并且,我国和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很大,这就要求我们密切关注电子商务的动向,探讨电子商务中存在的技术问题,加大推广力度,以把握住网络经济时代这一良好的发展时机,让电子商务在我国经济建设中发挥它最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尚建成.电子商务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肖凌,李之棠.公开密钥基础设施(PKI)[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2,(30).

[责任编辑:喻 俊]

旅游安全问题分析论文范文第4篇

1 当前石油化工企业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1.1 安全管理意识还很淡薄

安全意识淡薄, 是目前石油化工企业安全管理很重要的原因。目前, 我国的石油化工企业发展情况也参差不齐, 以跨国企业及合资企业为首的一些大型石油化工企业, 安全生产技术比较先进, 安全管理水平也较高, 在人员和设备的管理上都较为完善, 所以发生事故的概率也较低。但在一些小型乃至微型企业中, 人员的安全管理意识较为薄弱, 再加上安全生产技术相对较落后, 粗放式的管理模式, 并且过度追求企业的经济效益, 很容易忽略安全问题, 管理工作做的不到位等都会造成严重的安全隐患, 引发严重的事故。

1.2 安全管理方面投入不足

安全管理投入不足跟安全意识薄弱有着分不开的关系。正是由于部分企业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薄弱, 对安全管理问题没有清楚的认识, 导致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不重视安全管理, 就不会对安全管理有过多的投入, 安全管理人员分配也不足, 更没有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 因此安全系数也较低, 发生事故的几率就会增大。

1.3 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目前, 部分石油化工企业人员素质较低, 主要体现在一些乡镇级的小型石油化工企业。在这些企业中, 无论是生产技术人员还是安全管理人员, 素质都普遍较为低下, 在工作中很容易出现粗心大意、操作不当等问题, 再加上遇到问题不能从容冷静对待, 从而引发安全事故。这些小企业中的安全管理人员大都没有经过专业系统的培训, 不具备基础知识。进行安全管理的时候, 相关知识缺乏, 不能合理科学的制定相关的安全管理制度, 而没有规范、严格的制度约束, 在生产过程中就会产生各种安全隐患, 导致安全事故发生。

1.4 惩罚力度有待加强

从目前我国发生过的安全事故的惩处方式来看, 惩罚力度不够, 惩处方式较轻, 因而加重了部分企业对生产过程中的安全管理的不重视。石油是易燃易爆的危险品, 安全问题必须引起重视。由于利益的趋势, 部分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忽视安全问题, 只是片面的强调生产效率问题, 导致安全隐患越来越多。要使企业足够重视安全问题, 国家就应该加重惩罚力度, 从源头上给企业敲警钟。

2 石油化工企业安全管理模式内容

在石油化工企业的安全管理中, 每个环节的每个员工都应该提高规范生产的意识, 要从细节抓起, 将完善生产技术和安全防范的措施结合在一起, 这样才能体现出我国石油化工企业的安全生产及管理的严密性。只有在这样完善的基础上, 才能谈论企业的效益。

2.1 制定应急备案

在石油化工产品的生产过程中, 会用到一些强腐蚀性、高毒性的危险化学品, 因此, 按照规定, 石油化工企业应该有基本的安全管理紧急备案。企业应该定期展开系统的调查, 尽可能在源头上防止重大事故的出现, 一旦出现重大泄露、爆炸等事故, 能够及时采取紧急措施尽可能将损失降到最低。

2.2 严格制定规范原材料标准

行业监管机构对石油化工行业制定的政策较为明确, 核心是节能减排, 严格控制能耗比。国际对石油化工类行业的原材料也制定了严格的标准, 在生产过程中, 企业要严格按照国家制定的标准挑选相关原材料, 操作人员也应尽可能选择自动化、机械化的手段来进行生产, 以此避免人体与危险物质直接接触, 将这些物质对人体造成的伤害降到最低。

2.3 对技术人员进行系统的安全教育

定期对技术操作人员进行培训, 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 尽量杜绝在生产过程中因为员工个人失职发生事故。目前在我国, 部门石油化工企业的员工的个人素质和生产水平都存在问题, 违规操作就是企业经发生安全事故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因此, 在培训过程中, 制定详细的培训计划, 帮助员工更好的了解安全生产的重要性, 并做好技术指导, 让他们掌握先进规范的处理方法, 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操作。再配以相应数量和品种的消防器材, 以及针对石油化工产品的泄露等问题的应急措施, 用系统性的内部宣传模式来进行企业安全管理。

3 加强石油化工企业安全管理的建议

众所周知, 石油化工行业是高危行业, 各部门都应重视安全问题, 尤其是安全管理部门要做好把关工作, 始终将“安全”放在首位。在实际的工作中, 要不断的在事故中总结经验及教训, 探索出新方法、新技术和新的理念, 积累更多的管理经验, 为企业更好的发展作支撑。

3.1 严格把控质量

随着石油化工产业的不断发展, 石油化工企业的生产规模也在不停的扩大, 生产工艺的不断改进和产量的大幅度增加, 一些常年运作的机器在高强度的作业下, 就会出现一些异常现象, 也就是安全隐患;而一些刚投入运作的新设备, 也会因为不适应工作环境、工作人员操作失误等原因, 引发交通事故。在平时的作业中, 一旦发现任何安全隐患, 都应该及时报告相关的负责人员, 将安全问题及时的扼杀在萌芽状态。

3.2 建立企业安全文化

想要进行安全管理, 建立完善的企业安全文化是必不可少的。首先, 应该坚持严格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 将继承与创新很好的结合, 也要很好的与当地文化融合, 企业依靠员工同时也能服务于员工。其次, 要构建企业自身的安全管理文化体系, 以人为本, 以本质安全为目标。将安全价值观植入到每个员工的脑海中, 体现到整个生产过程中, 对管理层也需要进行文化建设, 落实管理层安全管理责任制, 定期检查的制度, 进行素质教育等, 在日常的生产活动中, 也要重视安全文化的建设, 进行相关的安全文化宣传活动。

定期进行安全检查需要相应的检查表, 如下:

3.3 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机构

石油化工企业存在着极大的危险性, 因此需要一个安全管理部门, 更需要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 以提高安全管理的整体水平。一个完善管理机构, 需要有决策部门、职能部门和管理部门, 三个部门相辅相成, 加以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 才能更好的完成安全管理工作。决策机构, 主要负责对企业生产安全、卫生、环保等部门进行相关的评估和审查, 指导其它部门的工作。职能部门, 主要负责完成决策部门下达的任务, 并且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 并进行落实和监督。管理部门, 则负责具体落实安全管理工作, 而这个部门主要由车间的安全员组成, 他们主要负责对生产工作进行有效的管理和监督, 这也是企业生产安全管理的重要环节。

3.4 构建科学管理模式

长期以来, 我国都把重点放在了对事故的处理上, 也就是事后处理, 而没有把重心放在事发之前的预防, 这样的处理方式缺乏一定的科学性。因此, 应该转化思路, 将重心放在事故发生之前的预防上, 用科学有效的管理模式, 及时的消除安全隐患, 将事故扼杀子啊摇篮里, 根据企业自身的特点, 制定与企业相符合的管理方式, 保证生产活动顺利进行。

3.4.1 管理模式要与企业的生产实践配套

目前, 我国大部分的石油化工企业, 都采用了HSE管理模式来进行安全管理配置, 应适时的根据生产工艺的不断改进, 对安全管理模式进行调整, 要不断与时俱进, 跟上时代的步伐, 采取最先进的生产模式, 保证日常生产活动, 因此, 选用的安全管理模式应该跟当下企业的生产实践进行配套。

3.4.2 安全管理理念和环保理念相结合的模式

目前, 我国石油化工产业发展迅速, 为社会的整体发展都带来了良好的影响。但从环保的角度来讲, 石油化工产业的发展来环保带来的负面影响还需要进一步的探究。因此, 石油化工企业要不断调整自己的安全管理理念和生产模式, 以与我国现行的环保理念相结合。要坚持发展和环保并重, 在发展企业的同时, 也注意环保, 更好的实行石油化工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4 结语

综上所述, 石油化工企业安全管理的职责在于保护员工的安全, 避免企业里各种事故的发生, 维护企业及国家的财产安全不受侵害, 确保生产活动能够长期有效地运行。因此, 安全管理是十分重要的, 关系到企业的存亡, 应该被多加重视。加强安全生产管理, 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摘要:近年来, 我国经济迅速发展, 石油化工产业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位置, 已成为国民经济中的支柱产业。石油化工产业由于本身的危险性较大, 如果频繁发生生产事故, 会造成极其严重的后果, 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 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性尤其重要, 对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性进行管理, 是石油化工企业能够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本文旨在通过对石油化工企业的安全管理问题进行分析, 探究出改进和优化安全管理问题的措施, 提出建议。

关键词:安全管理,石油化工企业,问题,措施

参考文献

[1] 刘炳新.马向民.浅谈石油石化企业安全管理模式的转变[J].中国科技信息, 2010年01期.

[2] 张双庆.王煜.吴立强.石油化工企业安全管理的改进和优化[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2011年10期.

旅游安全问题分析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在旅游市场运行中,价格贯穿于旅游商品消费的整个过程。为了调节供给和旅游市场的需求,价格可谓是调节旅游市场供需关系以及协调各相关经济主体利益关系的重要经济杠杆。随着海南旅游市场的蓬勃发展,海南旅游业对旅游市场价格的监管一定会受到重视。对此,运用法经济学的理论,对价格规制的存在、运行及当前海南旅游市场价格规制实际情况进行分析,以期有所裨益。

关键词:价格规制;必要性;实际分析

在2009年年末出台了《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后,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海南省的旅游业的发展也迎来了新的篇章。而实际中,作为国际旅游岛的海南,旅游业的硬件和软件水平都达不到国际水平。每年媒体曝光的随意宰客、天价消费、价格欺诈等关于旅游价格的新闻都为海南旅游业蒙上不光彩的阴影。这些不正当的价格行为都反映出了海南国际旅游岛在发展过程中仍存在市场价格规制不完善的问题。

一、价格规制的界定

理论界认为规制是社会管理的方式,是公共政策的一种形式。它存在于政府完全管控与市场完全自由之间,是政府根据相应的规则对微观主体行为实行的一种干预的经济活动。

市场规制是市场经济国家的政府为了维护公共利益、纠正市场失灵,依据法律和法规等法律规范性文件,以行政、法律和经济等手段限制和规范市场主体的行为。市场规制的目的是为了实现政府管理的某些目标。

价格规制应该属于市场规制的一部分,或者说,价格规制只是市场规制中的一种存在方式。政府为了保证资源的有效配置和服务的公平供给,在自然垄断和存在信息偏差的领域,对价格(收费)水平和价格结构进行规制,以限制垄断企业制定垄断价格。

二、旅游市场价格规制存在必要性的法经济学分析

对于经济学而言,旅游市场价格规制的必要性的根源在于旅游市场价格机制自身存在内部矛盾性,及在相同市场机制下不可避免的失灵性。

从法经济学的角度出发,政府是否应该实施旅游市场价格规制行为,能否成为经济法上的作为,主要取决于在旅游活动中经济运行是否产生效益。当交易成本很小或不存在时,经济运行是有效益的。政府只需对背信违约者予以强制执行,而无需其他作为。作为理性的经济人,作为市场主体参与到市场机制中,能够利用谈判、磋商、协议的方式来减少交易成本,从而使市场产生效益的情况下,经济法并不会产生什么太大的作用,仅适用民商法就可以维持市场机制的正常运作。因此,在旅游市场中价格规制的作用范围并非无所不包,交易成本的大小是政府对旅游市场进行价格规制行为是否应当作为的衡量标准。当交易成本很大时,旅游市场经济运行收获的效益低微,为零或为负,权利的交换是不自由的,而权利配置关系到资源配置,此时政府就必须承担起经济管理职能,对旅游市场价格运行进行宏观调控和管理。为了降低交易成本,减少交易摩擦,实现旅游市场价格的平衡,提高效益,避免市场失灵,政府的对旅游市场价格的规制就必须存在,这是旅游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一般市场经济发展的基本要求。

三、旅游市场价格规制运行的经济学分析

不同于计划经济,市场经济本质上是一种自由经济,它通过市场主体的自主活动,来实现社会资源的有效组合与配置,从而实现经济活动的社会目标。市场经济的这种属性,决定了它必然同市场运行的自主性与社会性这一基本矛盾长并存。

就旅游市场价格规制的运行过程而言,一方面,旅游市场主体的市场行为是独立自主的,它是私人性质的,受内在利益所驱动;另一方面,旅游市场中主体的私人行为,又是旅游市场参与到社会生产与服务中的其中一环,具有极高的社会性,它要求旅游市场主体服从社会的整体要求。这两种相互对立的属性与矛盾冲突始终贯穿于旅游市场经济之中,并有效的制约着旅游市场价格机制。这一基本矛盾,也完全体现在旅游市场经济既最大限度的追求经济自身增长,又强调经济活动对社会进步的促进意义的双重功能性目标冲突之中。这其中固有的局限性,决定了旅游市场价格机制自身不能进行彻底的调整,无法将旅游市场价格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完成上述目标的实现。换言之,旅游市场价格机制既具有利益驱动和竞争机制所驱引的促进经济发展以及社会进步的作用,又具有自发、盲目、私利、滞后等非秩序化倾向,还带有浓烈的强调利益本位的消极气息。我们能清楚的看到,旅游市场价格机制这一矛盾体在发挥优越性的同时,市场失灵现象也时常相伴相生,旅游市场价格问题层出不穷。从本质上来说,旅游市场价格机制的运行就是市场行为的私人性与社会性二者关系的协调过程。二者的平衡,构成旅游市场价格机制的理想状态。然而,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却并非总能实现这二者的和谐。

旅游市场价格规制是维持旅游市场价格均衡、保护旅游市场机制的总体良好运转与蓬勃发展的需要。自由竞争的旅游市场价格可能会产生价格垄断。价格垄断的出现,不出意料的会限制旅游市场价格竞争机制发挥作用。价格垄断会抑制竞争,抑制旅游市场价格竞争的正常运转,妨碍旅游市场效率的提高,进而影响旅游经济的发展。这样,通过市场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目标就变成了实在的难题。旅游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得利益主体日趋多元化,多元市场主体有不同的利益导向目标,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过程中必然存在着个人、企业利益和社会利益的矛盾。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市场主体难免会利用不正当的手段与方式为自身牟取更多的利益,旅游市场价格也会在恶性的竞争中产生大幅度波动,从而影响其他经营者经营、损害消费者权益及牺牲社会利益。从长远来说,旅游市场价格规制是为了维护旅游市场秩序的整体需要。而从现实需求来说,旅游市场价格规制是维护社会公平及公众利益的需要。当竞争进入垄断阶段时,垄断企业有可能会依据其垄断地位来操控产品价格,降低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和消费者权益,并从中获取垄断利润,造成外部不经济问题。外部不经济问题,是指在市场经济运营过程中,市场主体从事利润最大化的经济活动却使得社会和他人的利益受损又不能从中得到补偿,市场活动成本存在差别的问题。就是说,对个人有利的经济活动,不一定也对社会有利,甚至可能会造成损害。旅游市场主体在市场经营活动中操纵价格实现经济利益的同时,可能也会带来外部的不经济问题。如三亚市餐馆销售和加工海鲜产品,在店家实现自身盈利的同时,故意抬高的价格却影响了三亚海鲜市场的正常价格,不仅会影响在同一地区同样销售和加工海鲜产品的餐馆定价,也会造成三亚海鲜市场的产品价格淆乱,更会导致消费者对该三亚市的海鲜消费望而却步,进而影响了三亚市更甚是海南岛整个旅游市场价格其中一环的消费秩序。旅游市场价格的外部不经济问题的解决往往成本巨大,因而也就无法单单依靠市场机制予以解决。它需要国家进行干预,采取非市场方式进行调节和引导,才能弥补旅游市场的负面影响。此外,有些旅游产品的个体效益和社会效益互相冲突。如制售假冒旅游商品,经营者可从中获利,但公民权益、旅游市场价格和社会风气会因此受到损害。如果仅仅是通过市场的作用去调节,则会引起这些物品的泛滥,所以必须由法律法规来规制它,由国家行为来约束它。

四、当前海南旅游市场价格规制法经济学分析

海南省于2005年结合本省发展情况通过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旅游市场监督管理的决定》,于2006年出台了《海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建立旅游市场监督管理长效机制的若干规定》。除此之外,海南省还制定发布了《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条例》、《海南经济特区旅行社管理规定》、《海南经济特区导游人员管理规定》、《海南省旅游景区景点管理规定》、《海南经济特区旅游价格管理规定》、《海南经济特区旅馆业管理规定》、《海南经济特区道路旅游客运管理若干规定》等7部旅游法规。虽然颁布了一系列的管理地方性旅游事务的旅游规章条例,但海南目前仍没有针对旅游市场价格及旅游市场价格机制的具体而完整成熟的法律法规,在规范旅游市场价格运行正常秩序的立法工作中还存在明显的不足。

首先,海南旅游服务价格规范不够规范。虽然在《海南经济特区旅游价格管理规定》等法规中都有涉及旅游服务价格规范,但实施起来效果不佳。海南旅游服务市场价格秩序仍存在乱象。如旅行社低价恶性竞争,“零团费”、“负团费”现象时有出现;不同等级景点门票价格存在较大差距,景点价格制定没有统一标准;每逢旺季酒店价位暴涨;随意宰客、天价消费、价格欺诈等旅游价格问题层出不穷。海南旅游服务市场价格管理失控的现状说明海南旅游市场价格立法尚未到位,不足以有效规范旅游市场价格行为。其次,现有针对旅游市场价格竞争秩序的法规条文可操作性差。由于海南省地方立法中涉及旅游市场价格的法规较少,需通过其他部门已公布的其他规章条文来帮助界定旅游市场价格的违规行为,不能完全规范旅游市场价格竞争秩序。这说明海南旅游市场在发展过程中,旅游市场价格规制存在多处不完善。

古典经济学里的政府是“守夜人”这一理论,是对于在市场经济运行中,政府作为一种来自外部的约束个人经济投机行为的强制力的最经典的规定。对于海南旅游市场价格规制,其根本的需求在于要抵制旅游市场主体试图通过取巧和依靠强制来损人利己的思想取向,给旅游市场提供一个良好的政治秩序,并倡导人们遵守平等互利的市场规则。对于旅游市场价格的规制,政府和法律既可以提供市场前提和基础,又可能破坏和掠夺这一基础。海南政府与海南旅游业发展或衰退密切相关。对旅游市场价格规制的法律供给不足,旅游市场价格管理有限,就会导致旅客对海南旅游失去信心。在2013、2014两年连续报道过海南三亚海鲜排档宰客事件后,目前部分外地游客对海南岛的旅游市场价格仍存在疑虑和担忧。而在法律供给不足的情况下,人们就会转向法律以外的力量求予援助。对海南旅游市场价格而言,政府最大贡献的就是为市场价格提供合适的制度基础,如上述的一系列旅游法规的制定与出台。最大的损害则是对旅游市场价格进行任意干预,进行不适当的管制,如无合理依据的对景区门票、酒店住宿、餐饮海鲜等制定政府指导价。用诺斯悖论解释当前海南旅游市场价格规制,即“国家的存在是经济增长的关键,然而国家又是经济衰退的根源”,政府加强对价格规制的完善对海南旅游市场的健康发展尤为重要。

总之,政府对旅游市场价格规制的优化,对地方旅游业、旅游市场、旅游经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海南省之所以长期存在旅游市场价格问题,只要是旅游市场价格规制还不够完善,不能满足海南旅游快速发展的要求。对于海南来说,充分的市场和适度的干预都是这个阶段的市场发展所必需的。期盼各方面都能积极调动起来,早日结合实际完善旅游市场价格规制,以保障海南省的旅游市场价格健康有序地运行。(作者单位:海南大学法学院)

参考文献:

[1]侯怀霞,张慧平.市场规制法律问题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

[2]钱弘道.法律的经济分析[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3]王旭伟.效率与公平的法经济学分析[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2)

[4]蒙柳,许承光.市场规制的法经济学分析[J].武汉化工学院学报,2006(05)

[5]于雷.论市场规制的必要性[J].法律适用(国家法官学院学报),2002(01)

旅游安全问题分析论文范文第6篇

摘要:山东省拥有很丰富的旅游资源,在改革开放的30多年来,山东的旅游业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尤其是在利用外资方面也取得了较大的进步。在分析目前山东旅游服务业利用外资现状的基础上,从多个方面提出了充分利用外资发展旅游业的优化策略。

关键词:旅游业;外商直接投资;溢出效应

文献标识码:A

旅游业是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服务产业,是当今国际服务贸易发展最为迅速的一个领域。随着中国旅游市场对外开放幅度的扩大,外资逐步进入中国旅游市场,并不断拓宽投资领域,加大投资力度。吸引外商投资旅游业是我国各地进一步发展旅游的重要措施。作为拥有丰富资源的旅游大省——山东,旅游服务业发展迅速,经济效益良好,吸引外商投资,加大投资力度成为进一步发展旅游业的重要途径。本文在研究山东省旅游服务业利用外资现状的基础上,从利用当地资源和政策、平衡投资结构和发挥外资溢出效应等方面,提出了利用外资发展旅游业的优化策略。

1山东省旅游业利用外资的现状

旅游业发展对山东省的经济发展做出了较大贡献。2011年,山东省接待国内旅游人数36943万人次,入境旅游人数突破424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3736.6亿元,旅游总收入占同期山东省国民生产总值的近8%。山东省旅游业的迅速发展吸引了部分外商投资。目前,外商在山东省旅游业的投资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分别是旅游景点的基础设施;住宿餐饮以及旅行社。

1.1 旅游景点的基础设施建设

目前,山东省的部分旅游项目利用了外资,投资项目数量和投资金额也逐步增加,其形式主要为中外合资的形式,甚至还有外资完全控股的形式存在。例如,韩国海江胜地株式会社在山东威海投资2500万美元建设综合旅游项目;香港华夏国际控股有限公司投资1400万美元开展文登回龙山原有景点修复及配套设施开发项目;山东维多利亚海湾旅游开发有限公司与韩商合资7亿元人民币的大乳山休闲旅游度假区项目;英国隆宫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投资1140万,在山东沂水兴办的山东龙岗旅游发展有限公司;马来西亚发林集团投资150亿元在德州新建东盟国际生态城等。通过分析,就目前投资的区位和规模来看,外商投资多选取青岛、烟台和威海等旅游业已日益成熟的沿海城市进行投资。与国外旅游基础建设相比,总体投资规模不大,资金投入较多的项目仍占少数,其中利用原始资源,投资新建和新开发景区的项目数量还有待增加。

1.2 住宿餐饮业的引资

山东是旅游大省,在住宿餐饮方面发展迅速。我国加入WTO后,随着外资逐步进入我国的住宿餐饮业,山东省兴建的外资酒店和饭店业数量也逐步增多,这些投资以兴建高档星级酒店为主,并形成一定规模。截止2011年12月,旅游住宿酒店方面,山东省共有旅游住宿酒店657家,其中港澳台投资酒店23家,外商投资酒店14家;餐饮方面,全省2452家餐饮企业中,港澳台投资企业21家,外商投资企业31家。而且,2011年的山东省住宿和餐饮业合同外资金额也高达264391万美元。通过研究发现,山东省外资酒店和餐饮业发展速度比较快,外商投资企业的数量远远低于国内企业,与国内同等企业相比,服务价位也偏高,然而外商投资酒店和餐饮饭店的服务成熟档次高,高价位并没有失去消费者,反而以高于国内同等企业的入住率和入座率得到较大的效益。同时,我们也发现近年来外商投资虽然不断进驻山东省的住宿餐饮业,但投资项目个数、合同外资金额和实际外资金额都逐年下降,例如山东省酒店餐饮业合同外资金额在2010年下降30.7%,2011年下降441%。究其原因,山东省酒店餐饮业在前期发展迅猛,吸引外资数量较多,而近年来投资接近饱和,发展空间严重不足。例如,目前山东省星级酒店的数量是870家,居全国第二位,仅次于排名第一拥有954家星级酒店的广东省。对于如此饱和的市场,进一步投资山东旅游的住宿餐饮业,无论对国内投资者还是对外资企业,都是具有极大挑战性的。

1.3 外商投资的旅行社

旅行社是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标志,目前山东省旅行社共有1856家,数量多,服务项目广。2008年以后,我国政府才允许一些外国旅行社在我国制定的旅游度假区开办一些外资或中外合资的旅行社甚至承包一些旅游项目,外商投资旅行社逐步进入我国旅游市场,并且必须取得国家旅游局审批经营许可,截止2012年4月,国家旅游局许可的全国外资旅行社约为66家,其中山东省2家,并都在旅游城市青岛。相信随着国家政策的进一步放开,会有更多的国外旅行社逐步进驻山东旅游市场。

2优化山东省旅游业利用外商投资的策略分析

目前,山东省旅游业在利用外商投资方面存在行业和区位结构的不平衡,以及特定优势发挥不足等问题,应及时调整和优化相应策略,使外商投资进一步促进山东旅游业的发展。

2.1充分利用区位资源特定优势和引资政策

山东省紧邻京津塘经济区,位于中国首都北京和中国最大的商业城市上海之间,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省份之一。全省交通已形成空中、海上、公路、铁路相互连接的立体网络。山东省历史文化源远流长,拥有国家级资源235处:其中历史文化名城6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97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5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7处;国家森林公园36处;国家地质公园6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78项。山东省所处的区位和丰富的旅游资源相结合,使山东具有发展旅游业的特定优势,为引资创造了良好的自然条件。

山东省政府近年来一直支持外资进入旅游业,并结合国家政策出台一系列地方政策吸引外资,扩大外资投资力度。例如,2010年《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利用外资工作的意见》中提出扩大服务业利用外资,加快金融保险、科技信息、现代物流、文化旅游、咨询服务、商务会展等现代服务业利用外资步伐。2011年,国家工商总局印发的《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关于支持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和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发展意见》支持大型外资旅游企业和各种新兴旅游业态进入“一蓝一黄”经济区。这些政策的出台,为外资进入山东旅游业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政策环境。

在吸引外商投资过程中,我们应把区位资源的特定优势和有力的政府政策应结合起来,作为有利的引资条件进行宣传,使外商投资企业了解并愿意利用这些优势,不断加强在山东省旅游业的投资力度。

2.2平衡外商投资行业结构和区位结构

通过分析山东省旅游产业引进外资的现状,我们发现目前外商投资主要集中于旅游酒店和餐饮方面,而旅游景点的基础建设以及旅行社方面的投资较少。同时,外商投资地区多在沿海且经济发展较快的城市,而内陆地区及经济相对落后地区吸收外资较少。随着山东省旅游业的发展和成熟,这种行业投资和区位严重不平衡现象亟需加以优化。

首先,在旅游景点开发方面,山东省旅游业应优先选取经济发展比较落后的地区,充分利用当地自然的旅游资源和未来丰厚的盈利空间吸引外资,兴建新开发大型旅游景点,吸引游客的同时发展当地经济,而对于成熟景点的修葺项目则应优先考虑国内投资者。另外,在景点开发上,应结合当地资源特征,通过优惠的招商条件,吸引更多国别的外商投资企业参与建设方案设计,在扩大投资项目数量和金额的同时,选取最优开发兴建方案,寻找最合适的外国投资者。其次,在住宿餐饮和旅行社建设方面,应更加侧重外商投资旅行社的发展。省政府应有计划的增加外资旅行社申报工作,争取通过国家旅游局审批,逐步增加外资旅行社数量。通过外资旅行社的引入国外竞争,起到规范和优化旅行社服务质量的作用。同时,应把外资旅行社更多得引入旅游资源尚待开发的内陆城市,作为有益补充。例如,外资在内陆城市新建景点的过程中,可以配套引入外资旅行社,加强当地旅游服务水平。

2.3充分发挥旅游业中的外商投资溢出效应

外商投资旅游业的溢出效应主要表现在示范效应和竞争效应两个方面。外商投资企业在产业发展中应处于比较成熟的水平,硬件设施建设和服务水平都高于国内企业,为国内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借鉴,同时也增加了竞争的压力。首先,在旅游景点的基础建设中,外资企业通常是把当地旅游资源的特征和母国旅游文化结合,兴建设计理念新颖,独具特色的综合服务性旅游景点。这些旅游景点的建立为山东旅游业带来了新理念和新文化,也注入了新的活力。其次,住宿和餐饮业的投资企业以档次高、服务优为特征,高入住率迫使内资企业加强硬件设备的更新换代,同时改善经营管理,从而提高了整体旅游住宿餐饮方面的综合服务水平。最后,外商投资的旅行社带来更多境外客源的同时,也带来新的服务理念,将逐步成为国内旅行社的学习示范和竞争压力。外商投资的溢出效应有力于旅游业的加速发展,充分利用和扩大这些外资溢出效应,将提高旅游接待能力和综合服务质量,有利于山东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明东,陆玉麒.山东省入境旅游经济差异及经济增长刺激效应[J].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02).

[2]吴文智,杨宏浩.外资进入我国旅游业趋向的影响因素分析[J].国际经贸探索,2008,(2).

[3]张言庆.中国旅游业利用外资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北方经济,2006,(17).

[4]马丽卿.外资进入对我国旅游也发展的影响和相应对策[J].国际贸易问题,2005,(07).

上一篇:矿井通风安全管理论文范文下一篇:公共财政体系研究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