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队建设创新思路范文

2023-10-08

团队建设创新思路范文第1篇

在建立班组管理制度的同时,授予班组长一定的职责和权限,并给予一定的岗位津贴,做到权、责、利相结合,以调动班组长的管理积极性。只有基层班组管理的活跃,才能发挥班组承上启下的作用。

2、民主选举、竞争上岗

班组长的选拔采用民主选举或竞争上岗的方式,以改变由领导指定,而班组长只唯上不统筹兼顾的弊端。明确班组长的职责

3、建立班组绩效考核管理体系

其内容可涵盖产品质量合格率、员工出勤率、生产(工作)现场“6S”考核、合理化建议、团队凝聚力等指标,把个人的绩效与班组的绩效挂钩,培养员工个人与班组(团队)荣辱与共的归属感、认同感和使命感。考核体系制订颁布后,要认真严格地执行,做到有奖有罚,赏罚分明。尤其是对企业内担任一定职务的管理骨干的亲属,更要严格要求。

4、注重技能提升,营造学习氛围

在班组一线树立技能标兵。对技能熟练,乐于助人,为企业改进工艺、提高质量有一定贡献的员工,通过宣传栏、通报、加薪、一次性奖励等办法予以鼓励,激发其他员工效仿的愿望,这样,就能在生产一线形成学习技能光荣的良好风气,促进员工队伍技能水平的提高,为企业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奠定基础。

5、建立班组例会制度

可以是班前会、也可以是班后会;可以是每天一次,也可以是每周一次,甚至可以是每半个月一次。会议的内容包括:通报本班组的质量状况,指出班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请受表扬的员工交流经验,让受处罚和批评的员工提出自己的意见等。通过组员在班组会上的相互交流,可以加强员工之间的沟通,消除郁积在心中的不满情绪,使员工在日常工作中坦诚相处,消除地理区域、老乡帮派的戒备心理,促进班组和谐气氛的形成。

6、IS9001工作标准

提高员工素质、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改进质量、降低消耗、提高经济效益;建立文明和心情舒畅的生产、服务和工作现场。

7、精神文明建设

团队建设创新思路范文第2篇

方面进行调研。本问卷只作为相关理论材料的补充,采取匿名的方式填写,如果给您带来任

何不便,我们在此致以真诚的歉意。衷心的感谢您对我们本次调研的支持,谢谢!

1 您所在的科研团队属于:

A 高等院校实验室B 国家研究机构C 企业研发中心

2 您是否了解什么是“创新引领型科研团队”?

A 了解B 不了解

3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界定, 科研活动可分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

展研究3 类,请问您所在的科研团队属于:

A 基础研究创新团队 B 应用研究创新团队 C 发展研究创新团队 D 不知道

4 您认为一个创新引领型科研团队应具备哪些(多选):

A 合理的团队结构 B 完善的管理制度 C 专业人才 D 良好的科研氛围

E 团队文化F 完备的科研设备 G 其他

5 您觉得科研团队的成员应该具备哪些基本素质(多选):

A 对科研的兴趣 B 良好的沟通能力 C 团队意识D 责任感 E 认真的态度F专业能力G 其他

6 您觉得维持一个创新引领型科研团队的最主要因素是什么:

A 科研经费B 研究氛围C 创新程度D其他

7 您认为一个科研团队需要一种自己的团队文化吗?

A 需要B 不需要C 不知道

8 您认为科研团队是否必须有共同的合理目标?

A 是B 不是C 无所谓

9 您认为科研团队成员是否应该定期的举办娱乐活动(劳逸结合)?

A 是的B 不是

10 您觉得团队成员是否缺少课题外的交流?

A 是的B 没有

11 阻碍创新引领型科研团队建设的内部因素有(多选):

A.学术梯队建设待加强B.团队内部缺乏技术资讯C. 团队凝聚力缺失

D.缺乏带头人、领军人物创新能力差E.与同行学术交流少

其他:12 我国高校科研团队建设应采取的对策(多选):

A 加强合作交流,走出去引进来B 学科交叉,促进创新思维

C 双导师制 促进学科交叉

团队建设创新思路范文第3篇

资源节约型校园建设就是指校园各方面的工作要将节约资源放在首位, 在保障满足师生员工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的前提下, 尽可能的节能降耗。建设节约型校园的核心是节约资源, 将节约文化与理念贯穿于学生的学习生活、教师的教学科研、行政与后勤服务等各个领域, 提高资源的合理利用效率, 为人类社会做贡献。

一、树立节约观念是建设节约型校园的前提

节约是一个人从小养成的一种生活习惯, 更是一种行为准则, 一种世界观。据统计, 我国淡水资源拥有量占全球水资源的6%, 人均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4, 耕地面积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40%, 森林资源不到1/7。我们国家的资源还是有限的, 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我们每个人都担负着节约的责任, 从大环境、长远发展来说, 我们需要节约资源。人们节约文化的养成除了家庭与社会教育之外, 更需要在学校进行深层次的教育。也就要求学校教育在注重传授专业知识与培养专业技能的同时, 也要树立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意识观念。

建设节约型校园首先要求教职员工要树立自身榜样, 理性、深刻地意识到环境能源保护的重要性, 牢固树立不浪费有限资源的责任观念, 将节约的理念深深扎根在教职员工的思想意识中。教职员工是节约资源的行为责任人, 也是节约文化的体现和传播者。其次, 对于学校中最重要的主体——学生, 学校还应当加强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意识和节约意识的引导, 持久地开展节约能源与资源的宣传教育, 开展形式多样的节约能源的活动, 培育节约文化, 让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到节俭的重要性。努力使节约能源与资源成为一种自觉行动, 养成节约型健康消费方式, 让节约理念深入人心。

二、构建节约型校园要靠健全的管理制度

健全的管理制度是建设节约型校园的必要保障, 节约型校园建设要靠一系列制度与措施来落实。其中包括建立健全规章制度, 落实各项管理、技术措施等。

节水方面, 可制定各部门耗水、节水考核指标, 各部门应按要求完成各项节水指标, 对没有完成节水指标的部门在部门年度考核中予以经济处罚。节电方面, 取暖、制冷、烹饪等大功率电器的使用可针对性的制定相关规章制度, 如耗电功率较大的空调, 可制定《空调使用制度》, 规定夏季室内温度高于30摄氏度才能启动空调, 且空调温度设置不低于26摄氏度;冬季室内温度低于8摄氏度才能启动空调, 且空调温度设置不高于20摄氏度。使用空调时不能大开门窗, 无人时随手关闭空调。规定学生不得在学生公寓使用800W以上的大功率电器等。

实施量化管理, 定额用能。学生公寓可采取分时段的供电方式, 并核定用电指标, 超标付费;校内经营单位、教学科研单位、职工家庭等不同能源用户实现分类收费。严格管理各单位的用能指标, 实现“定额用能, 超额自理, 节约奖励”的能源管理运行机制。

积极推广使用先进的节水、节能设备, 向技术进步要节约。采用智能系统自动控制分时段分区域供水, 做好科学用水调控;推广感应式节水水龙头;将校园绿化常用固定管道式喷灌方式与半移动式管道喷灌方式改为定时、定量、均匀灌水的绿地微灌方式;学生公寓浴室的淋浴设备采用利用现代微电子技术、现代传感技术、射频卡技术对用水量进行计量并进行用水数据传递及结算交易的新型射频卡计费系统, 洗浴时间直接与收费挂钩。教室、办公楼、学生公寓等楼道安装声光控开关;将普遍使用的白炽灯、日光灯管换成高效节能的LED照明灯。采用节能新设备, 如学生洗澡用热水、食堂洗碗用热水都可以改进成利用太阳能、空气能原理加热的设备。

三、从细节入手将节约落到实处

建设节约型校园是一项大工程, 但也要从细小处入手, 把节约资源意识渗透到校园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让节约成为每一位师生员工健康科学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

节约并不是限制使用, 而是合理地使用, 尽可能的实现能源的高效低耗。比如用水方面, 师生员工要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淘米水、养鱼的水、洗菜的水用可来浇花;洗衣服、擦地板的水用来冲厕所;在洗手、刷牙、洗脸不需要用水的间歇把水龙头关上, 避免不必要的浪费;少量的衣服用手洗, 避免洗衣机洗时需消耗大量的水;少去洗车房, 可以用桶提水擦车。从生活中的点滴做起, 努力养成科学、文明、节约的用水习惯。学校后勤部门要组织水管组的同志加强送水管道、用水设备的日常检查、维护与维修管理, 以免出现跑、冒、滴、漏等现象, 杜绝长流水现象的发生。

用电方面, 要充分利用自然光照, 推广使用节能灯具, 减少照明设备电耗, 养成随手关灯的习惯, 防止“长明灯”现象。计算机、打印机等设备在待机状况仍消耗电能, 不使用时应关闭电源, 电视机等电器关机后应拔掉电源线, 手机充好电后应将充电器从插电板上拔下。教室、宿舍等场所除了照明、个人电脑、手机充电等正常用电外, 严禁使用取暖、制冷、烹饪等大功率电器。

四、节能型校园建设的创新思路

(一) 加强领导确保建设节约型校园工作落到实处

切实加强领导, 把建设节约型校园工作作为一件大事来抓。转变作风, 真抓实干, 创新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 把各项工作和措施落到实处, 更好地推动建设节约型校园工作。

建立节约型校园建设目标责任制, 制订实施方案和措施, 并对节约措施经常进行检查, 确保各项节约措施落实到位。明确责任分工, 具体分解落实各项目标, 要将节电、节水以及节约其他资源的目标及措施, 具体进行分解落实, 做到人人有责、人人负责, 注意每一个节约环节, 堵塞每一个浪费漏洞。

建立监督机制, 狠抓各项节约措施的落实。学校成立建设节约型校园工作办公室, 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和奖惩措施, 成立督察队, 定期巡查, 监督各项节约措施的落实, 发现有浪费行为的通报批评, 情节严重的进行相应处罚。

(二) 资源节约型校园建设的几个创新举措

其一, 在校园内推行阶梯式能价、水价制度。后勤部门根据实际情况分解用能、用水指标, 使用部门若超指标用能、用水则分段加价收费, 超得越多加价越多, 实施定额管理。在保证大多数人正常使用的情况下, 那些能源消耗大户需要付出更高的成本, 从而降低能源的浪费。

其二, 修建雨水回收系统, 收集与利用天然雨水资源, 收集的雨水可用于校园绿地用水、景观环境用水以及冲洗厕所用水。雨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有助于缓解学校用水紧张的情况, 改善水生态环境, 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生存。做好雨水的就地入渗和雨水的储存与再利用, 开辟一条新的可利用水源的途径, 不仅对学校有利, 还可减少市政管道在雨水集中降落时的排水负担, 有助于缓解雨洪灾害, 减少污水的处理量。

其三, 学校可以根据校园实际情况购置树枝粉碎机。用树枝粉碎机, 将校园内修剪树木时切割下来的树杈、残枝、树叶等进行粉碎, 碎屑可以埋土地表, 使其腐烂改良土壤或自然腐熟改良土质。碎料覆盖裸露土壤, 防止扬尘, 抑制杂草生长, 还有保湿土壤, 保持水土流失的作用。这样既减少运输成本, 又节约人力、物力, 节能减排, 可降低校园绿化成本, 美化校园环境。

五、结束语

学校作为科学、文明方面的引领者, 必须在建设节约型社会方面做出表率。学校在节约型校园建设过程中, 不仅要遵循建设节约型社会的一般性原则, 更重要的是要在节约文化的培育和传播中发挥引领作用。聚沙成塔, 集腋成裘, 不要因小善而不为, 如果大家能够从自身做起, 从点滴做起, 牢固树立节约意识, 把节约落到日常生活与工作当中, 每人每天节约一杯水, 一度电, 不仅可以让师生员工养成节约的良好习惯, 日积月累, 汇集起来, 还能为学校节约大量的能源, 相当于创造一笔相当可观的财富。

摘要:地球资源的有限性要求人类理性地、节俭地使用资源。学校作为一个国家的教育机构, 担负着知识、文化、技能等多方面人才培养的任重, 人类节约文化的传承除了家庭教育与社会影响之外, 更需要在学校进行深层次的学习与传播。本文阐述了节约型校园建设中教育工作者担负的责任及建设节约型校园的一些思路。

关键词:地球资源,节能降耗,节约文化

参考文献

[1] 钟祥.低碳经济背景下的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的创新思路[J].农业与技术, 2014, 34 (07) :161.

团队建设创新思路范文第4篇

通过分析当前各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中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突出问题, 从研究辅导员团队建设的意义入手, 推进辅导员队伍建设的专家化、专业化进程, 从而形成良好的政治教育合力与育人环境。

(一) 组建职能主导的辅导员团队, 提高学生工作绩效。

坚持以功能和职能归类为主要原则, 遵循辅导员的专业背景、兴趣能力、性别、特长等特质组建研究型、管理型、服务型等职能团队, 让每位辅导员分担学生教育的一方面工作, 通过优势互补协同创新提高其工作效能, 服务于学生群体和辅导员个体共同成长。

(二) 设定辅导员团队的共同目标, 提升辅导个体的工作能力。

根据2014年全国职教会议精神, 结合多元化形势下学生特点, 设立一个具有可行性的目标, 并把共同目标及具体落实措施等以文件的形式固定下来, 作为指导辅导员工作的依据, 把成员的思想、智慧、行动凝聚到同一方向, 辅导员个体专业能力和群体能力得以提升, 从而实现良性互动、资源优化、效能提高的小组目标。

(三) 建立辅导团队的运行制度, 确保团队的可持续发展。

坚持高职大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前提下, 建立符合团队规范的规章制度, 并充分发挥其约束、导向和激励功能。

(四) 加强辅导员团队的文化建设, 增强辅导员凝聚力。

加强团队的文化建设, 在团队中营造和开拓创新、团结协作、共同进步的团队精神, 增强整个队伍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五) 优化辅导员团队的综合管理, 形成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

对不同职能的辅导员团队有针对性地设立研究子课题, 定期召开团队负责人会议, 了解团队工作进展, 健全交流机制, 创造支持环境, 共享工作信息, 形成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强大合力, 从而实现人力资源共享和互补。

二、实施方法与过程

(一) 团队建立期。

收集分析国内外文献, 查询有关数据, 调查辅导员队伍建设现状, 研究协同创新团队建设理论, 召开辅导员专题讨论会议, 提出建设思路, 本着自愿的原则组建辅导员团队。

(二) 团队成熟期。

组织校内外专家参与团队建设方案论证, 形成协同创新辅导员团队工作模式, 建立集体攻关工作机制, 形成自己的团队创新特征, 整体提高学生管理服务水平。

(三) 总结验收期。

对辅导员团队工作模式进行自我评估, 反复检验运行效果, 整理各种文件资料, 积累特色经验, 撰写相关研究报告和论文。

(四) 成果推广期。举行院级成果推进会, 在全省各高校中形成辅导员团队建设的品牌效应。

三、工作成效及取得的经验

(一) 工作成效。

1.为适应学生日常管理工作头绪增多的需要, 让一部分有兴趣或有专长的辅导员认领一些特色工作, 通过学工领导的指导和帮助, 辅导员出色地完成工作任务。从工作完成效果来看, 这种模式符合学生管理工作需要, 更能满足辅导员专业化发展和学生个性化成长的需要。2.优化辅导员队伍结构、促进辅导团队的专业分工、打造辅导员团队的合作平台、破解制约专职辅导员自身发展的瓶颈、化解辅导员周期性转岗与辅导员工作能力不可持续提升之间的矛盾等问题。

(二) 取得的经验。

1.着眼于推进辅导员队伍专业化、专家化研究。把党团理论教育、学习学业指导、心理健康护航、文体创意引导、创新创业管理等多个领域的辅导员专家汇集起来, 汇多“专”于一体, 集多“家”于一身, 全面促进辅导员专业化、专家化建设。2.着眼于建设共享型辅导员团队文化研究。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 以资源与信息、经验与知识、业绩与成果共享为内容, 以培育和弘扬协同合作、乐于奉献、勇于创新的团队精神为灵魂, 把团队文化的精神渗透到辅导员的思想和行为中去。3.着眼于缓解辅导员工作压力和职业倦怠的研究。改变辅导员社会地位、评价和报酬不高的现状, 通过“职责分解、任务分流、功能分化”来减轻辅导员的工作重担, 提升辅导员的工作积极性。

四、文化成果创新

(一) 研究视角新。

在已有关于辅导员团队建设问题的基础上, 以“协同创新”的视角定位于高职辅导员团队建设研究, 有利于高职辅导员队伍的健康向上发展。

(二) 研究内容新。

对当前辅导员团队建设现状进行深入分析, 坚持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并重的方式规划构建高校辅导员团队建设的相关路径, 从而通过加强辅导员团队建设来实现辅导员的职业化、专业化和专家化建设。

(三) 研究结合点新。

将高职辅导员自身发展问题与大学生成长问题结合起来研究, 将以辅导员为中心的“一对多”的传统工作模式与以学生为中心的“多对一”的辅导团队工作模式结合起来研究, 最大限度满足师生所期望的合理发展需求, 构建全方位、多形式的育人模式。

五、结束语

总之, 辅导团队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是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各高校辅导员团队建设之重点, 需要各方共同努力, 共同打造一支创新型、协作型的辅导员团队, 才能推动我国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摘要:随着时代发展、社会进步和职业教育的不断深化改革, 对辅导员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如何创新辅导员工作模式, 如何使辅导员走专业化、职业化的发展道路, 构建良好的辅导员团队是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必然选择。加强辅导员团队建设, 有利于提高辅导员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创新团队,辅导员队伍,团队文化建设

参考文献

[1] 王士武.高校专职辅导员团队建设的实践与探索[J].高校辅导员学刊, 2012 (05) .

团队建设创新思路范文第5篇

近年来,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步伐的逐步推进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教学型财经类高校的高考招生人数逐渐增加, 办学总规模不断扩大。然而, 毕业生就业市场的竞争程度却在不断加剧, 与此同时, 教育部和地方教育主管部门都相继出台了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有关政策文件及要求, 具体来说, 创新创业在我国起始于2013年10月召开的一次国务院常务会议, 在此次会议上, 特别强调了要“动员社会资本力量, 促进小微企业特别是创新型企业成长, 带动就业, 推动新兴生产力发展”。此后, 创新创业很快在全国各地迅速展开。2014年9月, 李克强总理在夏季达沃斯论坛开幕式上首次提出了要借改革开放的“东风”, 在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掀起“大众创业”、“草根创业”的浪潮, 形成“万众创新”、“人人创新”的新态势。自此,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快速成为当下中国的时代热潮。“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上升到中国的国家战略后, 从中央到地方政府陆续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和支持创新创业的优惠政策。据不完全统计, 2013年5月以来中央政府层面已出台至少22份相关文件。主要包括:国务院推进创新创业的主要文件: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 (国办发[2015]36号)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 (国办发[2015]9号) 、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 (国发[2015]32号) 、国务院关于加快构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支撑平台的指导意见 (国办发[2015]9号)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就业创业工作的意见 (国发[2015]23号) 等等。有关部委也出台了推进创新创业的意见。比如, 2015年11月27日, 教育部关于做好2016届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2015年12月4日, 教育部召开着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和大学生自主创业2016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网络视频会;人社部等九部门关于实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的通知 (人社部[2014]38号) ;共青团中央《关于加强共青团促进青年创业就业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和关于高校共青团积极促进大学生创业工作的实施意见。地方政府也纷纷出台了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文件。比如, 2015年7月26日, 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意见 (鄂政办发[2016]24号) 、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做好新形势下就业创业工作的实施意见 (鄂政发[2015]46号) 。为了更好地落实创新创业教育, 很多高校进行了组织机构与制度体系建设, 成立大学生创业指导委员会、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领导小组, 创建创新创业学院。与此同时, 各高校出台了创新创业工作系列规章制度文件, 并且采取了搭建开放式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与实践平台, 实行导师制, 加强创新创业导师团队建设与管理等措施。总起来说, 对提高创新创业教育质量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根据课题组对多所高校调研考察的情况来看, 目前也都面临着诸多挑战, 创新创业导师团队建设与管理就是其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那么, 如何加强创新创业导师团队建设与管理, 促进其可持续发展与成长, 不断提高创新创业教育质量, 本文试图就此进行初步的探讨, 提出粗浅的看法。

一、建立统一协调的集中管理体制

目前国内教学型财经类高校根据自身管理实际需要和机构设置情况, 对创新创业导师建设与管理的模式多种多样, 归纳起来主要有集中模式、分散模式、集中与分散相结合三种类型, 其中大多数高校采用的是集中模式。而集中模式又有多种类型, 一种是成立独立的创新创业学院, 负责全校创新创业导师团队建设与管理工作;第二种是成立创新创业学院, 隶属于教务处;第三种是成立创新创业学院, 隶属于学生处或招生与毕业生就业处, 第四种是成立创新创业学院, 隶属于实验教学中心等等。但笔者认为, 还应该继续从体制机制上加大改革力度, 进一步调整优化创新创业学院的定位和职能, 既承担全校独立开设的创新创业课程的教学任务, 同时又承担创新创业导师团队建设与管理的职能。在导师团队建设方面, 建议从各学科专业挑选 (双向选择) 部分专任教师, 组建一支由专职导师构成的创新创业导师团队, 由创新创业学院集中统一管理。该团队主要承担全校独立开设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教学任务, 以及与企业合作, 开展创新创业教学项目、指导教材、教学软件和实验操作平台等教学资源的开发建设任务, 并承担与创新创业教育相关的大学生学科竞赛的指导, 以及对外交流与业务培训等任务。同时, 还必须聘请企业家、企业管理人员作为创新创业校外导师, 组建一支校内校外结合、专职兼职结合、理论实践结合、课内课外结合, 既有理论又有创业实践经验的能够承担起大学生自主创新创业指导服务的导师团队。

二、实行科学合理的职称评审制度

根据课题组的调查了解, 目前在教学型财经类高校中, 从创新创业教育的整体情况来看, 普遍存在着人员数量和比例结构不合理的问题, 其中专职导师人数偏少, 而真正实际承担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教学任务的高级职称教师, 特别是教授, 所占比例大都低于10%。对于这一现象, 经过仔细分析, 我们认为, 造成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在承担创新创业教育教学的导师中, 取得博士研究生学历或博士学位的比例偏低, 学历层次不高;二是其公开发表或出版的高级别科研成果的数量偏少, 尤其是承担的国家级科研项目很少, 在权威核心学术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数量不多, 被SCI、EI、ISTP等三大检索收录的文章较少, 在学术界有一定影响的学术专著少, 获得省部级及以上的科研奖项少。所以, 从总体上来看, 教学型财经类高校现有的创新创业导师无论是学历, 还是科研能力, 显然都难以达到现行的高级职称, 特别是教授职称的晋升评审标准。而已经取得教授职称的专任教师, 通常又大都不愿意承担创新创业课程的教学任务。因此, 改革目前的考核评价和职称评审制度, 制定科学合理的职称评审标准迫在眉睫。

笔者认为, 教学型财经类高校应该根据自身的发展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 实行有别于研究型大学和本校专业理论课教学的教师的一整套独立的考核评价和职称评审标准, 将教学能力和教学效果、实践动手能力和教学研究成果等作为评价的重点, 不单纯追求高学历、高学位、以及多数量和高档次的科研成果, 以此为导向, 一方面鼓励创新创业导师安心于教育教学, 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 努力加强教育教学改革, 保证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质量;另一方面引导专业课教师积极承担创新创业课程的教学任务, 开设综合型、创新型的创新创业课程, 并且积极参与创新创业教育教学的深入研究及实践, 为提高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质量贡献自己的力量。

三、建立健全在职进修学习和企业挂职锻炼的制度保障体系

本课题组通过对多所教学型财经类高校的调研, 发现当前国内教学型财经类高校中承担创新创业教育教学任务的导师, 多数缺乏创新创业的实际工作经验。对于现实企业的经营管理缺乏体验与了解, 他们往往从书本到书本, 从理论到理论, 与实际严重脱节。在教学过程中, 当遇到一些实际问题的时候, 无法解决或只能部分解决, 不能满足教学需要。另一方面, 在“互联网+”时代, 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深度融合的背景下, 大数据、云计算、虚拟仿真、移动互联、MOOC、微实验等不断引入教学, 给传统的教学模式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极大的挑战。而创新创业导师如果没有及时掌握或没有熟练地掌握最新的教育技术、教学方法、教学手段, 将会严重影响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质量。因此, 必须进行在职进修学习和到企业挂职锻炼。虽然国内各教学型财经类高校都制定有鼓励教师在职进修学习和到企业挂职锻炼的管理制度, 但是对于创新创业导师的进修学习和到企业挂职锻炼问题却缺乏相应的制度保障。具体来说, 很多高校大力支持专业课教师的进修学习, 而对于主要承担创新创业教育教学任务的教师支持力度却不大。具体表现在:一是缺少在进修学习经费方面的支持政策;二是缺乏在具体工作安排方面的倾斜措施;三是对进修学习和挂职锻炼的时间、待遇等方面的约束比较多, 教师自身的负担太重。上述这些问题, 势必会导致很多创新创业导师得不到及时进修学习及培训的机会, 这既不能满足其提高学历学位的要求, 也无法满足其不断更新知识, 拓宽视野, 提升实践能力, 从而提高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质量的需要。因此, 笔者建议, 教学型财经类高校应统筹考虑, 将创新创业导师的进修学习和挂职锻炼都纳入到学校的管理制度之中, 建立健全创新创业导师的在职进修学习和到企业挂职锻炼的保障体系。

四、采取行之有效的激励导向措施

根据本课题组的实地走访和调研, 创新创业导师往往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缺乏工作的激情和热情, 教育理念、思维方法、改革意识、以及教育教学方式方法和教学手段均不能根据新时代的发展变化而及时地进行调整更新, 导致其创新创业教育教学的质量难以提高。为此, 笔者建议, 教学型财经类高校应该在岗位设置、职称晋升、出国出境访学、学术交流、团队建设、项目申报等方面采取行之有效的激励导向措施, 激励创新创业导师及团队潜心创新创业教育教学, 积极投身于教育教学改革, 大胆尝试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创新教育教学模式, 努力提升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质量。

综上所述, 教学型财经类高校必须适应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趋势, 改革现行的创新创业导师团队建设与管理模式, 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措施, 建立健全有利于调动创新创业导师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制度保障体系, 更好地发挥其在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及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

摘要:教学型财经类高校是相对于研究型、综合性大学而言的, 其在人才培养目标和定位方面有自身的特点。在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 创新创业教育无疑占有重要的地位。然而, 长期以来, 在创新创业导师团队建设与管理方面却普遍存在着各种制度性障碍, 严重制约了创新创业教育质量的提高及推进的步伐。本文在调研的基础上, 指出了教学型财经类高校创新创业导师团队建设与管理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并根据“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深度融合的背景和教学型财经类高校的实际, 初步提出了建立统一协调的集中管理体制、实行科学合理的职称评审制度、建立健全在职进修学习和企业挂职锻炼的制度保障体系和采取行之有效的激励导向措施等对策建议。

团队建设创新思路范文第6篇

一百年前,当最早的一批播种者升起第一面以镰刀、铁锤为标志的鲜红党旗时,中国共产党便开始了救国、建国、强国的漫长征程。百年风雨艰程,一路走来,中国共产党成绩斐然,令人瞩目。从她诞生的那一刻起,神州大地就有了一群引路人,中华民族就有了更加挺拔的脊梁骨,这个坚强、光荣的集体在黑暗的灰烬中撑起一个崭新的中国。

在那风雨如磐的旧中国,中国共产党像一盏明灯冲破了漫漫长夜的灰暗,像初升的朝阳给沉睡的大地带来了希望的曙光。百年风雨春秋,百年奋斗不息,中国共产党历经沧桑,经历了初创时的艰难、北伐战争的洗礼、土地革命的探索、抗日战争的硝烟、解放战争的炮火,又历经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改革开放等艰苦卓绝的历史阶段,共产党一次次面临历史的重要关头,又一次次实现历史性的抉择。不管是雪山草地大渡河的霏霏雪雨,还是井冈山太行山的腥风血雨,不管是延安窑洞的斜风细雨,还是改革开放的惊风响雷,中国共产党同全国人民始终紧紧地团结在一起,与中国命运的脉搏一起跳动,从单薄走向厚实,从年轻走向成熟,从二十年代走来,驶向辉煌的新世纪。

可曾记得,在革命战争年代为党的事业牺牲的江竹筠、许云峰?抗日战争中面对凶残日寇宁死不屈的刘胡兰?还有抗美援朝战争中牺牲的黄继光、邱少云等等动人的故事?和平年代,我们党也有许许多多优秀的女儿,为了她们信仰的事业不惜牺牲自己的一切。焦裕禄、孔繁森、向秀丽、李向群、王伟等一大批光辉的形象,家喻户晓,深入人心。他们用毕生的热血,书写了一个共产党人豁达的胸怀和光辉的篇章。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2020年的冬天,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来势汹汹。在所有人严阵以待抗击病毒的同时,有这样一群平凡的“守护者”,他们用初心和使命坚守在战“疫”一线,他们用坚毅的身姿筑起了坚实的疫情防线,他们有着一个共同的身份——“共产党员”。

中国共产党之所以值得信仰,是因为她有光辉的历史,是中华民族的希望所在,也是我们炎黄子孙的骄傲。2009年6月,在我即将大学毕业前夕,我终于站在党旗下宣誓:“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那时,我心中无比激动,无比自豪。我想起了慷慨悲歌、从容就义的吉鸿昌,想起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己的周总理,想起了蜡炬成灰、春蚕到死的蒋筑英……那一刻我也陡然意识到为什么要把党比作母亲?我们的党哺育了成千上万的优秀儿女,也曾牺牲了无数的优秀儿女,才使“日月变新天”。

从入党的那一刻起,我便有了一个新的身份——中国共产党党员。我就像一滴水融入了长江、大河,奔向浩翰的大海。毕业后,我来到肇庆市技师学院工作,站在三尺讲台上,为党的教育事业添砖加瓦。在共产党的大集体中奋斗,我的心灵获得充实,生命变得更有价值。

上一篇:推动县域经济发展范文下一篇:特色餐饮空间分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