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管理制度框架范文

2023-10-09

财务管理制度框架范文第1篇

摘 要: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全称为“财务会计与报告的概念框架”,在使用过程中通常简称为“CF”。CF从本质上上来讲属于一个由基本概念所组成的完整的理论体系,其最主要的作用就是对现有的会计准则进行评价、指导,同时为我国会计准则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依据。本文主要对概念框架下的财务会计教学进行了深入分析,探讨了其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

关键词:会计准则 情境教学 实训教学

一、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作用

1.为会计准则的制定提供了有力依据。概念框架可以为制定会计准则提供有力的依据,保证会计准则具有一定的逻辑性、完整性和缜密性,避免产生任何不必要的冲突和矛盾。

2.指导会计准则的制订。通过利用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在制定会计准则的时可以在最短时间内确定正确的方向。否则,一旦方向不正确很容易就会导致受到来自社会各个层面的职责、批评,不利于日后的发展。

3.规范会计准则相关领域。通常情况下会计准则是用来对会计实务与操作进行规范和指导的,概念框架虽然不能直接解决问题,但是其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利用这种前瞻性可以帮助人们对会计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思考,从而为财务工作人员日后的工作提供有力的参考依据。

4.节约成本消耗。利用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可以为制定会计准则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从而能够始终保持一种惯性,保证形成一个严谨的会计准则体系,有效节约成本的消耗,避免出现一些不必要的费用支出。

二、基于概念框架下财务会计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

1.创设教学情境,实施情境教学。为了更好的培养学生的会计能力,使其在以后的工作中充分发挥积极作用,学校必须要对此予以高度重视,合理选择教学内容,教师要根据学生个人特点以及教学内容适当创设教学情境,实施情景教学模式。这样可以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不断培养其独立处理企业所发生的所有会计事项的能力。

2.用原始凭证代替文字叙述,营造课堂气氛。传统的教学中教师习惯采用满堂灌的方式进行,一味的采用文字表述经济业务,完全忽略了原始凭证所具有的重要作用,导致课堂工作与实际工作严重脱节,学生一旦投入到实际工作中就手足无措。对此,教师必须要适当的向学生展示一些原始凭证,改变纯文字的讲述方法,多多使用一些制作的发票、收据、业务单、汇票等结算单据来展示经济业务,这样学生才能进一步了解业务办理流程。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一面展示原始凭证,另一面让学生自己收集凭证,然后自己分析对比,检查内容是否完整是否一致,真实模拟整个业务办理流程,使学生感觉如同真的在实际岗位工作一样,这样可以有效锻炼学生的记账能力以及业务处理能力。

3.加强校内模拟实训教学,保证实训内容的合理性。会计专业具有一定的实践性,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实践教学,所发挥的影响不容忽视。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根据会计职业岗位群工作技能的相关特点,设计系列校内模拟实训教学项目。在以往财务会计课程的讲授中,教师主要以物流业、制造业、服务业的例子来讲述一些相关会计知识,这样面积虽广但不精。对此教师必须要加以创新,学校相关部门也要给予大力支持,加强校内的模拟实训,同时要根据实际情況控制力度,保证实训内容的合理性。例如:可以收集一些相关企业的商品流通资料,并将其集中在一起,让学生根据资料对企业的经济业务进行深入分析,引导学生去主动探索制造业与商品流通企业会计核算二者之间的差异所在。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会计实训主要分为会计分岗实训和成本会计实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在成本会计实训的时候处理某制造业两个月的经济业务;随后在会计分岗实训中,对学生进行分组,每组分别代表一个财务部,每组六个成员,分别扮演会计人员、记账人员、出纳人员、主管、制单人员、保管员。然后实行轮岗制,这样可以让每个学生都能进一步的了解各个岗位的具体职责,如此经过一轮试训下来,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同时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缩短教学与实际的距离,为学生以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4.创新作业形式,改变作业本设计格式。以往的作业都是利用纯文字表述来将业务详情记录在作业本上,这种作业形式存在很多的缺陷,对此教师需要对其进行创新和改革,改变作业本的设计格式,利用记账凭证格式的作业本代替传统作业本的形式,在处理经济业务的时候要求学生必须要明确填写日期、科目摘要、金额以及附件等等,每个环节都要按照实际工作的要求进行练习,模拟真实工作环境,这样一来可以有效实际与工作的距离,增强操作能力。

5.增强信息技术手段在教学中的应用。对于会计工作来说最重要的就是掌握工作方法,众所周知,要想更好的传授方法,最有效的手段就是操作和演示,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需要适当利用多媒体设备进行辅助教学,以此向学生展示经济业务的原始凭证,给学生分发记账凭证和各种账簿,鼓励让学生边学边做,更具相关凭证有针对性的提炼经济内容,编制记账凭证和登记相关的账簿。 在课下,教师要鼓励学生充分利用网络的便利性,可以自学一些相关课程,例如精品课程《财务会计》等,一旦遇到不懂的问题可以及时与老师在线交流,排解疑难,也可以通过网络资源查找资料,有效提升学生们的自主学习能力与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结语

综上所述,眼下市场经济发展迅速,基于概念框架背景下,要想更好的适应我国对于高级会计人才的需求,教育机构必须要提高重视,将财务会计课程教学改革作为重点工作内容,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社会需要进行全面的课程教学改革,创新教学模式,并以案例分析的方式进行直观分析,紧跟时代步伐,不断培养更多的高素质、高水平人才。

参考文献 :

[1]郝铭.论我国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构建[J].陕西农业科学,2010,(2).

[2]程德兴,康永红.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研究:比较与思考[J].中国证券期货,2012,(9).

[3]刘成民.网络时代高职财务会计校内实习初探[A].2011高等职业教育电子信息类专业学术暨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1,56-57 .

[4]张莉,高军英.高职财务会计课程的教学改革[A].2011无锡职教教师论坛论文集[C].2012,47-48 .

[5]常化滨.基础会计课程的教学探讨[A].2011无锡职教教师论坛论文集[C].2012,18-19 .

财务管理制度框架范文第2篇

1.1 财务分析基本方法

结构百分比法是日常最易于使用的基本财务分析方法之一。结构百分比只需计算出单个数据占总量的百分比即可。结构百分比法常被用于分析制造来企业中的成本构成及企业的主要利润来源分析。其缺点是只能进行单一数据的分析, 并且分析范围只能局限于单个企业的某一时期的财务数据, 并不能将同一时期的不同企业的财务数据进行对比分析, 也不能对比分析同一企业不同时期的财务数据。

趋势分析法主要是将同一企业的不同期间的财务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其应用目的是通过对比企业不同期间的财务数据来发现企业的发展趋势, 以提前为企业的战略规划做好准备。

现金流量法主要是利用三大财务报表中的现金流量表的数据对企业的财务数据进行分析。通过利用现金流量法对企业的财务报表进行分析, 企业的财务人员可以充分掌握企业在经营活动、筹资、投资三大环节的现金流情况, 并通过这些信息来预测企业在经营活动与投资环节的资金耗费量以提前规划好企业的筹资活动。

1.2 哈佛分析框架

(1) 哈佛分析框架的基本概念。传统的财务分析方法所使用的财务数据来源于一定的宏观经济环境, 但是传统的财务分析方法仅仅将分析范围局限于相关的指标计算中, 分析范围并没有涉及相关的宏观经济环境。所有财务分析方法的主要目的是提取出财务报表的中有用的财务信息来为企业的管理层的战略规划服务。但传统的财务分析方法在对企业的财务报表进行分析时并没有考虑企业的战略规划仅仅是为了分析而分析。为了弥补传统财务分析方法的缺陷, 在2002年三位哈佛大学的财务分析专家提出了哈佛分析框架。哈佛分析框架主要包括战略分析环节、会计分析环节、财务分析环节、前景预测四个环节。相比于传统的财务分析方法, 哈佛分析框架更具有逻辑性, 它不仅包括了对于企业宏观环境的分析而且还包括对于企业发展战略的分析。

哈佛分析框架可以促使企业的财务人员从战略规划的角度考虑整个企业的财务规划。通过对企业发展环境及滋生竞争力的深刻剖析, 来找出企业的竞争优势及发展短板所在, 并根据做出最适合企业发展战略的财务规划以帮助企业完成既定的发展目标。

(2) 哈佛框架的分析维度。哈佛框架主要包括企业的发展战略、会计信息、财务报表分析、发展前景分析四个部分。

发展战略分析主要包括公司所处的外部环境分析及公司自身所设定的发展战略分析两个部分。任何公司的发展战略的制定与实施都离不开对于公司所处的外部环境的分析, 所以在分析公司自身发展战略前, 哈佛框架首先是对公司所处的外部环境展开分析, 然后根据对于公司外部环境的分析结果确定公司所指定的发展战略是否适合公司发展。

会计信息分析主要是对会计信息质量进行分析。因为每个公司的会计信息都是会计信息系统按照会计准则的规定进行处理的结果。会计信息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并没有真实反映出公司的生产经营的水平。所以, 根据哈佛分析框架的要求在对企业的财务报表进行分析之前, 要首先对公司的会计信息进行分析以确定企业的会计信息是否真实反映了公司的生产经营水平。

2 对于H公司利用哈佛分析框架的分析结果

该公司发展战略的分析:

(1) 公司外部环境分析。我国的服装产业在经过改革开放后几十年的发展, 已经呈现出以下特征:

第一, 行业发展不平衡。我国的服装产业地域分布极不平衡。由于改革开放后, 东部沿海地区承接国外服装厂商的产业转移较早, 因此东部沿海的厂商无论在资金积累还是技术、人才储备方面都明显优于内陆及西部地区。所以我国的大型服装厂商普遍集中于我国的东部沿海地区。在细分市场我国的服装产业也是发展不平衡, 长期以来受制于技术等产业壁垒, 我国的服装产业还是普遍以为西方大型厂商贴牌加工和中低端流行服装为主, 缺少名气较大的高端品牌。

第二, 存货管理水平较低。由于我国服装产业长期以贴牌加工和以中低端产品为主。因此, 我国的服装产商在生产安排上盲目跟风, 往往一款热销款式会有几十家或者上百家厂商跟进生产, 一旦消费者不再青睐该款式的服装, 服装厂商在库存原材料和产成品上会积压大量的流动资金。

第三, 产品缺乏识别特征。长期以来我国服装产业同质化严重, 各个厂商之间的产品缺乏明显的识别特征。

第四, 专业人才缺乏。我国服装厂商的人才贮备情况不容乐观, 无论是从专业的服装设计师还是供应链管理人才都极为缺乏。

(2) 公司自身战略分析。对于公司自身的战略的分析, 主要将公司战略分解为集团层面、职能部门层面进行分析。

虽然整个服装行业整体处于不景气的状态, 但是基于对国内市场的了解, 公司还是选择了积极的发展战略。在业务并购方面, 公司近些年来在整个行业内部不断兼并小型服装厂商, 以扩大自己在行业内的影响力;在新产品的开发层面公司近些年不断与国内外知名设计师合作, 不断推出新产品, 并且公司还积极招聘年轻设计师以作为后备的人才储备;在营销策略方面, 公司一直实行“直营店+加盟商”的营销策略, 在一二线城市的黄金地段开设直营店突出产品的影响力, 在三四线城市利用加盟商拓展当地市场。

所谓职能部门的发展战略是对公司层面发展战略的不断细化, 是将公司层面的发展战略应用于公司的职能部门中。公司职能部门的发展战略与其他服装厂商大同小异, 但是其中的一个亮点就是, 公司为了解决一直困扰服装产业的老产品积压问题而专门设立了一家子公司。公司利用这个专门设立的子公司来消化积压的老旧产品, 这不仅提高了公司的存货周转率也为公司提供了充裕的现金流。

3 会计信息分析

通过上文对公司的自身发展战略的分析可知, 公司近年来一直执行兼并战略、新产品开发战略并辅之以成本领先战略。哈佛框架下的会计分析的目的就是, 通过对财务报表中的相关财务信息进行分析, 来确定相关战略是否得到执行以及执行的效果如何。

3.1 有关兼并战略的会计分析

在服装行业内, 当一家成熟的公司对行业内的小型厂商进行兼并时, 往往首选的方式是兼并对象注入资金以获取兼并对象的控制权。这种兼并行为必然引起公司资产负债表中的“长期股权投资”项目的增长, 因此通过分析“长期股权投资”项目增长状况可以获得公司兼并战略执行情况的相关信息。

从2014~2017年这4年中, 公司“长期股权投资”项目的数额分别为11956万元、1376956万元、1401956万元、1451956万元, 长期股权投资项目的数额不断增大, 并且长期股权投资占长期资产的比重也不断增大, 从2014年至2017年长期股权投资占长期资产的比重分别为10%、93%、94%、94%。可见公司这4年来一直坚定执行着兼并战略。

“固定资产”项目是另一个可以反映出该战略执行情况的会计科目, 因为当公司执行并购战略时会为新并入的公司更新生产设备。根据公司2014年至2017年的财务报表显示, 公司的固定资产净值分别为164103万元、245363万元、242532万元、290406万元。这表明公司的固定资产数量在稳步增长, 同时公司的近4年的固定资产成新率分别是89%、74%、77%、77%, 说明公司固定资产以新购进的固定资产为主。

3.2 有关新产品开发战略的会计分析

与新产品开发战略相关的会计科目主要是“无形资产”与“研发费用”, 因为公司进行新产品开发时必然会为开发新产品的设计师支付相关的工资费用, 这从利润表中的“研发费用”项目中可以反映出来。“无形资产”主要是反映了公司进行研发活动的成果。

根据公司2014年至2017年的财务报表显示, 公司近4年来的无形资产价值分别为22575万元、39013万元、42422万元、52842万元。这表明公司的固定资产数量在不断增多。同时, 公司近4年的无形资产成新率分别为91%、90%、92%、85%, 这说明无形资产中以新增的无形资产为主。公司无形资产不断增加的原因主要是近些年来公司在研发活动中投入了巨额的资金, 公司近4年的研发费用分别为37555万元、78053万元、9652万元、97385万元。

3.3 有关成本领先战略的会计分析

在服装行业内, 服装厂商一直奉行成本领先战略, 在保证产品品质的同时合理管控产品成本。通过对有关成本费用有关项目的计算可以得出成本领先战略的执行情况。公司近4年来的营业成本增长率分别为-11%、62%、25%、9%, 公司的营业收入增长率分别为-0.2%、75%、21%、7%, 营业收入的增长率与营业成本的增长率基本保持同步, 并且营业成本的增长率低于营业收入的增长率。

4 公司财务状况分析

4.1 偿债能力分析

在对公司的偿债能力进行分析时主要选取了流动比率和现金比率两个指标。公司从2014年至2017年的流动比率分别为2.08、1.67、1.55、1.51, 可见公司的流动比率虽然保持在1的正常水平之上, 但是经过4年公司积极发展战略的实施, 流动比率呈现出逐年下降的趋势, 这可能增大公司财务风险影响公司的再融资。公司近4年的现金比率也是不容乐观, 公司近4年的现金比率分别为1.45、0.63、0.48、0.7, 可见公司的现金流呈现出逐渐萎缩的趋势, 公司应在日后的经营过程中加强对公司现金流的统筹规划。

4.2 营运能力分析

对于服装厂商而言, 运营能力主要体现在对于应收账款及存货的管理上。根据2014~2017年公司财务报表中的有关数据计算得出, 公司在2014~2017年的应收账款周转次数分别为15、27、43、28, 这说明公司的应收装款周转次数长期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 应收账款的管理水平较低。公司对于存货的管理水平可以从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中表现出来, 公司近4年来存货跌价准备分别为1212万余、4908万元、16097万元、22816万元, 存货跌价计提较多,

4.3 成长能力分析

对于成长能力的分析主要选取了有销售收入增长率和净利润增长率两个指标, 公司近4年的销售收入增长率波动较大, 最高值为0.8最低值则为-0.01可见公司的销售收入并没有步入稳定增长的状态。公司近4年的净利润增长率分别是0.37、0.15、0.24、0.057, 可见公司的净利润增长率有逐年下降的趋势。

4.4 盈利能力分析

在进行盈利能力分析时选取得指标为销售净利率这个指标。根据近4年来公司的销售收入和净利润的情况来看, 公司4年来的销售净利率分别为18%、19%、18%、19%, 可见公司盈利状况较为稳定且盈利水平较高。

5 前景分析

公司通过近4年来兼并战略、新产品开发战略、成本领先战略的实施, 成功度过了服装行业的下滑时期, 并且从各个方面从研发、产品结构、成本控制3各方面增强了自己的核心竞争能力。在接下来的阶段, 公司可以考虑从提高供应链管理水平与电商化两个方面进行战略布局。

摘要:在我国的轻工业体系中服装业一直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但是长期以来我国的服装产业并没有做大做强, 长时间在国际市场上我国的服装企业并没有话语权。近年来, 在我国的服装产业中却不乏一些经营业绩表现优良的明星企业, H公司就是这其中的突出代表。H公司之所以能在行业不景气的时期脱颖而出是因为其主动将原来公司熟悉的传统分析分析方法转变为哈佛分析方法, 真正做到让公司的财务分析为公司的战略决策服务。通过对H公司的财务报表利用哈佛分析框架进行分析可以为我国其他的服装企业带来些许启示, 以使财务分析能更好地服务于企业的战略决策。

关键词:哈佛分析框架,战略决策,财务分析

参考文献

[1] 唐玲玲.哈佛框架下的中新药业财务报表分析[D].吉林财经大学, 2017.

[2] 李浏涓.基于哈佛分析框架下森马服饰的财务战略研究[D].东华大学, 2017.

财务管理制度框架范文第3篇

高校不同于一般的企业,在资金使用方面受到政府监督,但也具有一定的自主权利,因此,财务管理工作较为复杂。而在内部控制方面,主要包括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五个要求,需要将其与高校财务风险管控结合在一起,进行内部控制框架制定,保证其可行性和针对性。

一、高校内部控制实施中的问题

(一)内控环境有待提高

在实践过程中,我国大多数高校已经建立了基于财务方面的内部控制体系,但是,存在形式化问题,执行力有待增强,受到的支持度不高。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其一,其他员工简单地将基于财务的内部控制工作定位于财务部门的工作,因此,“旁观者”心态严重,参与不足,致使内部控制执行难度较大[1]。其二,部分员工错误地认为基于财务的内部控制是对其工作的监督,并对其行为产生约束,从而产生一定的抵制情绪,所以,不利于内部控制的有效实施。

(二)信息与沟通方面不及时

内部控制工作开展需要有效的沟通与交流作为保障。然而,在现实之中,一些高校并没有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难以实现及时沟通,有效性相对较低,存在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主要原因如下:高校信息与沟通方面的投入较少,对于新的技术和模式应用不足,没有形成基于财务内控的信息化管理体系,加之一些工作人员缺乏专业素质和经验,即使进行沟通和交流,也会出现信息提供不及时、不全面的情况。除此以外,高校财务管理缺乏动态管理意识,增加了风险[2]。例如,产品市场价格存在波动性,年初预算的额度将会与实际不符,如果不及时进行调整,将会导致内控失去意义。

(三)风险管理体系不健全

在社会发展新时期,高校之间的竞争不断增加,为了获取生源,提高知名度,增强实力,高校需要大量的资金作为运营发展的保障。而其资金的主要来源为银行贷款、政府支持以及高校自身可支配资金,其中以银行贷款为主[3]。通过实际研究,政府为了促进高校的发展,对于高校贷款方面将会给予一定政策,使其拥有良好的融资环境,并降低相应的审核条件,这样就导致一些高校发生贷款过多,负债办学,超出偿还能力的情况,从而增加财务风险。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来自于高校管理者缺乏风险意识,对于自身实力评估不足,在贷款方面缺少筹划思维,只注重“贷”,却没有考虑如何“还”。

(四)内部控制活动设计不合理

当前,大多数高校的内部控制活动都相对较为简单,主要是账目管理、财务审计等,有关上述模式,属于传统的内部控制模式。而新时期,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创新,否则无法实现内部控制目标。最明显地体现在控制措施上是制定实效性较差,没有实现动态控制,对于一些问题没有及时发现,及时解决。与此同时,受到风险评估体系不健全,评估不客观的影响,致使风险控制活动制定不合理的现象加重,致使高校内控能力下降。

(五)内部监督机制不健全

高校在内部控制监督方面存在机制不健全的问题,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其一,内部控制监督氛围较差,没有形成全员监督的氛围,致使整个监督工作开展方面的人员力量不足,容易出现漏洞;其二,高校在信息披露方面的机制不完善,信息披露不及时、披露程度较小,致使员工无法及时有效获取相关信息,从而导致监督工作也就无从谈起;其三,由于各部门之间业务不同,相互之间了解较少,只是简单地从财务方面监督,具有局限性。即使了解其他相关信息,也会因业务不同而产生理解偏差,无法发现问题,导致监督不力,难以形成相互监督的局面。

二、基于问题解决的思想进行高校内部控制框架体系构建

(一)优化内部控制环境

首先,高校应该针对内部控制工作的实施召开相应的专题动员大会,详细说明内部控制的重要性,以及相关部门的职责,并把内部控制工作开展如何,作为每个部门和每个人工作业绩考核的重要指标,从而提升全体人员的内部控制意识。然后,做好资产管理工作,使用物联网的模式,并加强遗留问题的解决,规避资产流失问题的发生,并及时进行资产评估和核算,了解现有资产情况[4];其三,基于财务风险管控视角,将内部控制与业务开展联系在一起,使相应的财务管控转化为业务管控,这样更有利于内控效果的提升。例如,对于基建费用,不仅仅对其使用情况进行监督,还要对其使用是否合理、完成的工作量是否与费用支出保持协调等展开评价,如果发现问题,需要及时进行核查,追究责任。

(二)建立信息共享服务中心

为了解决高校信息沟通不及时、不通畅的情况,可以建立财务管理方面的信息共享服务中心,这一中心可以对以往的财务数据进行存储,并将相关的数据信息分部门、分项目进行分别存储,每个部门都需要及时进行财务以及相关信息的上传,系统则会自动进行存储和对比分析,评价当前的财务工作是否存在问题。如果发现问题,系统将会及时报警,管理人员便可以展开调查研究,及时解决问题。除此以外,各部门之间应该增加交流,相互了解和学习,为沟通奠定基础。在有关方面,高校可以定期举办相应的座谈会,每一次座谈会,都由一个部门负责,进行本部门工作的介绍,并对其遇到的困难进行阐述,通过全员努力,解决问题,并增进各部门间的了解,提升沟通效果。

(三)健全风险管理体系

第一,政府需要对高校资金使用、项目计划、融资等方面进行严格审核和管控,分析其合理性和偿债能力,严格控制高校融资额度。这一工作的开展,可以通过高校现有资产总值、偿还能力、信誉度等指标进行评价。第二,高校自身也要注重风险管理,为了保证这一工作开展的专业性,可以将其委托于专业的服务公司,由其进行风险识别、风险评价以及风险管控策略制定,以解决现有人员能力不足的问题。第三,高校风险管理需要注重动态性。简单地说,就是要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进行风险评估,注重新风险的识别和风险权重的确定,并基于此进行防控策略改变,提高管控效果。这种动态风险管理也需要借助信息化系统,及时进行信息采集和分析。

(四)合理设置内部控制活动

高校在内部控制活动设计方面,应该从活动的频率和针对性方面进行加强。在内部控制活动的针对性方面,需要每个部门都设置相应的内部控制活动,并制定内部控制计划和目标,然后由具体的管理部门进行审核。接下来,进行控制活动制定,过程中不能一概而论,应该对控制活动进行细化;在活动频率方面,可以每周进行一次降本增效的活动,对于一些有关方面成绩突出的部门和具有卓越贡献的个人给予奖励。

(五)完善监督机制

有关高校内部控制方面监督机制的完善,可以按照以下建议实施:其一,建立科学可行的披露制度,定期进行财务信息以及相关信息的披露,并加大披露的程度。相关信息的发布可以通过高校网站,或者政府有关方面的平台进行;其二,实现全员监督。高校需要鼓励员工参与监督工作,对于一些及时提出合理化建议,并及时发现问题,减少损失的员工需要给予奖励,以提升员工参与监督的积极性,形成良好的监督氛围;其三,通过外部监督,强化内部监督。高校内部控制中的监督工作,需要有效借助社会监督力量。对于民众反映的情况要提高重视,进行核查和解决。除此以外,还要主动征询社会对其的意见,加强主动性,内容包括财务使用合理性、资金利用率、是否存在违法违规行等等。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校应该注重基于财务风险管控视角下的内部控制工作开展,合理进行内部控制框架体系的构架,优化内部控制环境,建立信息共享服务中心,健全风险管理体系,有效进行内控活动设置,从而加强监督,提高内控能力,降低风险。

摘要:在新时期, 国家对于高校财务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 必须加强风险管控, 通过有效的内控手段, 实现降本增效。因此, 高校需要重视财务风险控制工作, 并合理进行内控体系的完善, 保障内控目标的实现。本文在研究中, 结合高校资金管理的特点, 在风险管控、内部控制等理论的指导下, 进行基于财务风险管控视角的高校内部控制框架体系构建, 为高校有关方面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财务风险,内部控制,风险管理

参考文献

[1] 游桂云.内部控制视角下的高校财务风险预警研究——评《高校财务风险预警与防范策略研究:基于内部控制视角》[J].高教探索, 2018, 187 (11) :136.

[2] 徐青娇.基于内部控制视角的财务风险管控[J].现代经济信息, 2018 (10) :277.

[3] 张春景.基于财务风险管控视角下高校内部控制框架体系构建分析[J].中国集体经济, 2017 (14) :12-13.

财务管理制度框架范文第4篇

1、 投资公司下设:

河南东海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渑池村镇银行、中担投资公司及所属网点、第三方入股投资担保公司。

2、地产公司:

项目相关事项范围。

3、 矿业公司

自有经营矿业公司。

中担投资公司组织架构

执行总经理负责管理制度,全面管理业务及行政、人事、财务等。 设行政副总:(一名)主抓行政部、人力资源部;

经营副总:(一名)主抓风险控制部、担保部、理财部及下属营业网点的开发与建设。(各部门工作职责随后制定)

财务总监:(一名)负责投资公司财务管理。

业务流程:项目方提交各项材料及填写资金使用申请书→担保部业务人员初步审核材料的完整性并就该项业务是否同意签署个人意见(前期尽职调查)→担保部负责人再次审核项目方资料并签署意见(做好担保物或质押物的价值评估)→提交风险控制部进行风险把控并签署意见→经营副总签字同意后通知贷款中心(财务部)放款→财务部门登记备案后进行放款→担保部需每周联系一下资金使用方,了解项目进展情况和资金使用情况(事中控制)→贷款到期一个月前要及时提醒对方还款日期和做好还款准备→还款→该项目方评价

(建议:有类似这样软件便于管理,小型管理软件,约3万元左右,可提前控制风险)。

提成管理:员工把客户资金及客户签署的理财协议一并提交财务部门后,由财务部门核算提成比例及金额,待发放工资日与工资一并发放。(建议:员工提成比例不易一次性给付,投资公司存在风险,最好提成上月50%)。

员工管理制度

一、员工入职需认真填写入职登记表,同时提交身份证、学历证书、职称证书等复印件各一份。

二、新入职员工,需经培训合格后方能上岗。

三、入职后,必须严格遵守和执行公司各项管理制度和劳动纪律,服从上级领导工作安排,听从指挥。业务上,要积极学习,善于钻研,努力提高业务素养。工作中,要严格遵守职业道德和行业规范,加强法制观念,不得吃拿卡要客户东西,面对客户,处处必须体现出公司的文化内涵。

四、员工离职管理:提前一个月书面通知公司人力资源部,离职书中要载明离职缘由。人力资源部接到员工辞职书后,通知该员工所属部门领导做好相应的工作安排和工作交接准备,待员工交接完毕,由员工拿着交接单提交人力资源部,人力资源部签署离职意见并协助员工做好所有离职手续后,通知财务部门进行结算,结算完毕员工正式离职。

五、 凡在公司工作期间,有违反公司各项劳动纪律和财经管理规定,收受、所要回扣、好处费、擅自提高提成比例等事项的,或者对客户进行恶意谩骂、人身攻击、窃取客户财物、对公司形象造成恶劣影响的,一经发现落实,一律进行严肃处理,包括:劝退、留用查看、开除等处分,并通知财务部门不得为其结算任何费用和工资。、

理财产品:创富宝(稳健理财潇洒创富)

概念:是中担投资在帮助客户理财方面隆重推出的一款理财产品。是

指个人或者企业将闲置资金存入中担公司指定银行账户内或与公司签订理财协议,资金自己保管。前者由公司业务部门进行资金登记并签订理财合同后,公司统一管理资金,再由专业投资团队代为客户寻找有较强还款能力、项目获利能力强、有充足可抵押资产为保证的借款人使用。后者是理财者与中担投资推介资金使用方之间当面签订借款保证合同,公证处合同公证,理财客户直接出资金给借款人使用,我们对借款人所借资金的使用回收代理财客户全程监控,并提供连带担保责任的理财产品。

特点:本产品具有“灵活、安全、形式多样、期限可长可短、购买方便”等特点。

产品期限:最短两个月,最长三年。

购买标准:每份最低5万元人民币起,5万元以上须是一万元的整数倍,多着不限。中担投资郑重承诺:如借款人不能如期偿还本金及利息,公司将在三个工作日内代为偿还,同时,该资金追偿权理财客户需让渡给中担投资公司。

(缺对比表)

贷款产品:易贷宝(提前签约项目储备办理方便快捷费率优惠)

概念:是中担投资专门为中小企业量身定做的一款融资产品。资金使用者可提前与中担公司签订融资协议,从合同签署之日起,只要在一年之内需要融资的,可随时来公司签订正式借款合同,同时出具当时签订的“易贷宝”协议,即可获得费率优惠。

财务管理制度框架范文第5篇

近年来,北京结合实际情况,积极推进社会管理模式创新,在制度规则体系、组织机构体系及其运行机制三个次级系统方面都有比较明显的突破。总体来讲,北京近年来在社会管理模式创新方面步伐较快,成效也是显著的,但与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和群众的需求相比,仍然存在差距。

从建国后到改革开放前,我国是高度计划经济体制,政府扮演着全能型政府角色。社会管理始终以政府为主,公共事业基本由国家统一管理和计划定价,呈现出强国家---弱社会的整体格局。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行,市场经济调节手段不断完善,政府职能边界开始逐步收缩,对社会的强势控制逐步放松和减弱,社会权力开始回归,社会独立性逐渐增强。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我国先后制定一系列教育、科技、文化、体育、卫生等公共事业领域管理体制改革的政策,开始推行政府主导、市场参与的公共服务和基础建设管理体制,强国家---弱社会的格局开始改变。20世纪90年代起,为推行市场化体制改革,减少政府财政支出负担,我国以电信部门改革为标志,在电力、自来水、城市交通等基础建设部门和教育、卫生等公共服务部门开展了不同形式的改革。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完善,加快了原有社会管理格局转换的进程。市场经济一方面督促国家权力继续从其过度干预的领域退出,回到正确的位置保持适当控制,另一方面呼唤强大而成熟的社会力量为其提供支持与保护。因此,未来的社会管理格局需要呈现出强国家---强社会的特征。

2004年,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建立“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这一提法奠定了新时期中国的社会管理将是以党和政府为核心,社会和公众共同参与的“多中心”社会治理模式。在这一模式下,执政党、政府、社会组织和公民在社会管理中各得其所、各负其责,体现了多元治理的思想。

2011年,胡锦涛主席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开班仪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对社会管理的重要意义、基本任务、当前面临的环境和未来重点工作做了全面论述。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继续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推进党和国家事业的必然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实现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中,用完整篇幅论述了社会管理创新,不仅充分肯定已经取得的成绩,而且为今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指明了方向。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要围绕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加快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体制,加快形成政府主导、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快形成政社分开、权责明确、依法自治的现代社会组织体制,加快形成源头治理、动态管理、应急处置相结合的社会管理机制”。十八大报告对社会管理的论述从“社会管理格局”转向“社会管理体制”,并增加了“法治保障”的内容,充分表明了我国在社会管理中加大依法治国力度的决心。健全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最终目的都是要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当前关于社会管理模式的

理解和实践

近年来,适应中央关于创新社会管理的要求,我国许多地区开展了社会管理创新,也形成一些典型做法和模式。影响比较大的主要有安徽铜陵模式、北京模式(包括鲁谷模式、西城模式、朝阳模式、顺义模式等)、广东顺德模式、上海模式(包括静安模式、徐汇模式等)、鞍山模式等。

2010年10月,中央综治委确定了北京东城、北京朝阳、天津滨海新区、山西太原等38个全国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地区,鼓励各地在破解难题、开展试点等方面发挥示范作用。两年来,各地不断探索,涌现出网格化服务管理、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基层社会服务管理、农村社区化治理等多种多样的社会管理模式创新典范。

从各地创新社会管理的内容和做法来看,虽然纷纷推出了许多新的举措,也取得了较好的成效,积累了新的经验,但当前对社会管理模式创新,缺少统一的,清晰的概念和认识。部分所谓的创新,是在提供社会公共服务、推进社会管理工作中推行的举措和做法,并不能作为一种模式,也很难具有典型的示范意义推广。

社会管理模式的内涵

究竟什么是社会管理模式?模式不是一般的做法,有其基本要素。回答此问题之前,先梳理下社会管理的相关概念。

对社会管理的基本概念,目前国内外尚无统一界定,但基本认识是统一的,即社会管理是指通过实施特定政策和行为从而实现特定社会发展目标的过程。首先,社会管理是一种管理,管理的目的是为实现特定社会发展目标;其次,社会管理的主体并不局限于政府,社会组织及社区基层等都可以成为社会管理的主体;第三,社会管理的具体内涵在不同的发展阶段、经济形态下存在着较大差异。

什么是社会管理体制?目前学界对“体制”概念的理解大体可分为三种:一是与观念、组织、机制相并列,主要是指正式的制度规则体系;二是与机制相并列,把一定的管理体制理解成是制度规则体系(包括正式约束和非正式约束)与组织机构体系的复合体;三是认为管理体制是制度规则体系、组织机构体系及其运行机制这样三个次级系统相互作用的有机统一体。从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关于创新社会管理体制的各项任务来看,第三种对于体制的理解最为贴切。

结合社会管理的概念,我们将社会管理体制定义为:是指社会管理过程中的制度规则体系、组织机构体系及其运行机制三个次级系统相互作用的有机统一体。其内涵包括:一是制度(规则)上对社会管理职权划分和职能配置的规定,作为管理基本依据的法律法规及政策的制定等;二是组织机构层面上管理机构的设立、内部结构划分和角色定位等;三是机制层面上管理系统模式化运行的过程、程序和方式,管理系统各子系统或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等。其中,制度规则体系所规划的是社会管理体制的框架基础和运行空间;组织体系的性质是管理职能的履行者和能动载体,而管理机制则是在制度和组织基础上管理体制具体运行的机理、模式和工作方式,三者共同形成社会管理体制的有机整体。

在此基础上,考察社会管理模式的要点,它既具有模式的一般性特征,也可被复制,但又不能轻易被复制,有其必要条件。它是与社会管理体制相配套的,有什么样的社会管理体制就有什么样的社会管理模式与之相适应。满足了这两方面的条件,才可称为社会管理模式创新。

我国社会管理模式的创新分类

根据对社会管理体制及社会管理模式的认识和理解,我们将社会管理模式创新定义为,是社会管理过程中在制度规则体系、组织机构体系及其运行机制三个次级系统中进行的调整、优化和改进,目的是为完善社会管理体制,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最终推动社会建设。按照其定义,社会管理模式创新分为三大类别:

一是制度规则创新,即在制度(规则)方面对管理职权进行重新划分和职能配置的再规定,以及法律法规及政策的制定、调整等。

二是组织机构创新,即在组织机构层面上对管理机构的重新设立、内部结构再划分和角色定位的再明确等。

三是运行机制创新,即在社会运行机制层面上对管理系统模式化运行的过程、程序和方式进行调整优化,更好地发挥系统各子系统或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等。

从这三个分类来看,第一类制度规则创新主要包括政策、制度的完善、改进、调整。第二类组织机构创新可以大致划分为四个方面:一是基层组织建设,包括社区治理模式创新等;二是社会组织建设,指建设枢纽型社会组织等;三是政府职能的重新划分和政府机构的改革;四是政府、社会、个人等各类型组织主体关系的协调重构等。第三类运行机制创新总体上包含三个方面,内容更加丰富:一是投融资体制创新,包括引入市场机制的各种具体模式,如代建制、PPP、BOT、ROT等;二是管理运行机制创新,如网格化管理、精细化管理、人口管理、治安管理等;三是沟通协调反馈机制创新,包括公众参与、舆情监测、矛盾调处化解、评估评价等,具体的还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一步分析总结。

从这三个方面对模式创新进行分类,有利于判断某种做法与措施是否属于社会管理模式创新,便于对模式创新进行归纳总结和提炼,也便于对其进行推广学习与交流。

分类在加强和创新社会

管理中的作用

建立社会管理模式创新的分类标准体系,对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创新分类标准体系使社会管理创新更加系统化和规范化。此前,虽然社会管理创新一词被广泛使用,但如何衡量、区分是否真正意义上的创新和突破,并无归类和定论。一概称为社会管理创新(或社会管理体制创新、社会管理模式创新)。建立分类标准,可以明确社会管理创新的内涵和外延,对于明确其创新性质、种类、突破点等问题,建立一套统一衡量标准。

二是为总结推广社会管理模式创新提供依据。由目前试点情况看,各地开展创新的领域和手段五花八门、多种多样。如果没有一个分类标准,就难以对其共性、差异及突破点进行有机总结与归纳,容易导致重复和雷同。通过社会管理模式创新的分类标准体系,我们可有效划分各类创新,总结其规律、特征、优劣点及该创新适用的环境条件等方面内容,为推广创新提供依据。

三是为开展社会管理模式创新效果评价提供视角和依据。当前,我国还处在轰轰烈烈的社会管理模式创新试点推进阶段,尚未对创新效果进行系统评估。如果没有对社会管理模式创新的分类标准,开展创新效果评价就难以具备全面的视角,也缺少相应抓手。建立社会管理创新分类标准,为开展第三方评价提供了较为全面的参考体系。

北京创新社会管理模式的

政策建议

近年来,北京结合实际情况,积极推进社会管理模式创新,在制度规则体系、组织机构体系及其运行机制三个次级系统方面都有比较明显的突破。

制度规则体系创新上,比较典型的有“一老一小”、“新农保”、“职工+居民”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公立医院改革、基层社区药品“零差率”、“收支两条线”、家庭医生制度等医疗卫生政策制度的创新,“九养政策”、“9064”等养老福利政策的出台,这些制度层面的突破和创新,对于完善社会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体系起到了重要作用。

组织机构创新上,比较典型的主要有石景山区的鲁谷社区治理模式,全市枢纽型社会组织建设,推进政府机构改革如成立旅游委、社工委、医管局等。近年来西城区推行了以多元主体共同治理为主要特征的“全响应”社会服务管理模式等,进一步明确了各主体在社会管理格局中的地位和职责。

运行机制创新上,比较典型的主要有东城的网格化管理模式、朝阳的全模式社会管理服务(智慧朝阳)、密云的农村立体分类式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门头沟引入市场机制的区医院ROT改革模式、政府代建制项目建设以及各类项目投融资模式创新等。

总体来讲,北京近年来在社会管理模式创新方面步伐较快,成效也是显著的,但与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和群众的需求相比,仍然存在差距。现提出以下建议:

一是在制度创新上,要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考虑。当前政策存在分散性、应急性、一刀切等特征,缺乏系统科学性,特别是对群众的需求和心理承受程度考虑不足,产生问题后又疲于应付。简单的修修补补容易顾此失彼,解决了旧问题的同时又滋生新的矛盾。对制度、政策进行统筹设计和总体考虑,是防止政策之间冲突、政策效果互抵的根本途径。

二是组织机构创新要有根本突破,防止形式主义。组织机构创新容易流于形式,只是机构、人事表面上的分分合合,而职责和权限却没有实现真正的重新划分,或是事、权、利不对等。如果只是简单的成立了新机构,却不能履行新的职责,事权、人权、财权改革没有跟上,原有的利益格局未打破,就不能达到改革创新的目的。

三是运行机制创新要始终坚持公共服务分类管理的理念。要进一步解放思想,保持政府在提供基本公共服务领域的职责,在准公益性服务领域可以大胆引入市场机制,实行政府购买服务,在经营性服务领域全部交由社会资本,充分调动社会资本参与公共服务的积极性,同时加强监督评价,真正做到抓两头、放中间,增强社会管理服务的动力和活力。

(作者单位:北京市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所社会发展部)

财务管理制度框架范文第6篇

摘 要:我国地理空间元数据理论研究相对落后,与西方发达国家存在一定差距。由于地理空间元数据的发展时间较短,没有系统的理论指导,在理念上还没有得到应用领域的普遍认可,因此存在应用零散、不成体系的现象。地理空间元数据的理论问题,是研究制定地理空间元数据标准的重要依据,是对地理空间元数据进行深入研究和应用的基础。该文以地理空间元数据的框架为研究对象,论文首先分析了地理空间元数据的研究现状,进而详细探讨了地理空间元数据的框架,包括地理现象的抽象过程和理论体系的研究框架,相信对从事相关工作的同行能有所裨益。

关键词:地理空间 元数据 框架 体系

随着GIS技术和数据库技术的发展,数据生产者实现了对海量的地理空间数据管理,通过互联网发布地理空间元数据以方便用户的查询,而数据用户也可以通过查询检索地理空间元数据,以获取、浏览、查询相应的地理空间数据集。

1 地理空间元数据理论研究现状和分析

1.1 元数据理论研究现状

我国地理空间元数据理论研究相对落后,与西方发达国家存在一定差距。由于地理空间元数据的发展时间较短,没有系统的理论指导,在理念上还没有得到应用领域的普遍认可,因此存在应用零散、不成体系的现象。研究地理空间元数据的理论主要包括地理信息的模型建立理论、表示理论、空间参照系理论、质量体系理论以及计算机通讯技术等方面的理论,它们是元数据理论体系依赖的基础。

(1)地理信息模型建立理论。在对地理空间元数据认识和了解之前,需要对地理现象的抽象过程有明确的理解,即对地理信息的模型建立过程和地理要素之间的关系有一个总体的了解。对地理信息建立模型的过程,也是对地理信息的认知过程。(2)地理信息表示方法。不同的地理信息可以有不同的表示方法,矢量地理信息、栅格地理信息、数字高程模型等不同地理信息的表示方法差别很大。在用元数据描述地理信息的表示方法时,也要分别采用不同的元数据元素。(3)地理信息空间参照系理论。空间参照系是地理信息的数学基础,因此必须对它进行准确的描述,这样用户才能正确地理解地理信息。(4)地理信息质量体系理论。用户可以根据地理数据集的质量信息,来判断该数据集是否满足特定的需求。地理数据集的质量信息主要包括数据的位置精度、属性精度、逻辑一致性、完整性、时间精度等,这些都是要在地理空间元数据中说明的。(5)计算机、通讯技术理论。地理空间元数据的形成与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等领域内的相关理论有一定的作用关系,例如数据传输协议对地理信息传输质量有一定的影响。

1.2 现状分析

以上理论涉及地理空间元数据研究的一些方面,但还不是很完善,没有总结出从现实世界的地理对象到地理空间数据再到地理空间元数据,这一系列抽象过程涉及到的基本理论。而且,上述理论是作为一些分散的理论提出,没有一个体系框架来指导和约束,使得整个理论体系缺乏整体性、层次性、关联性和开放性。整体性是建立理论体系首先要考虑的因素。所谓整体性是指地理空间元数据理论体系的各个部分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在这个整体中,一方面各个部分都有自己的“目标”,另一方面各个部分又在实现体系整体的“目标”中充当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层次性是指地理空间元数据理论体系内部是由几个部分的理论组成的,各个部分又包括一些更小的部分或研究方向。关联性是指构成理论体系的各个层次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联系,这种关联给出了理论体系的结构框架,同时也决定整个理论体系的机制。开放性是指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地理空间元数据的研究会在更广阔的范围内和更深的层次上吸取现代科学技术的最新成果,并在更广阔的领域和更高的层次上充分发挥地理空间元数据的功能和作用。

2 地理空间元数据理论体系的研究框架

地理空间数据是对客观现实世界的抽象和模拟,即人们通过地理空间数据所建立起来的模型来认识和了解客观现实世界。而数据的数据——元数据,是对地理空间数据的进一步抽象描述,因此可以通过地理空间元数据模型来认识和了解地理空间数据。必须首先明确这个抽象和模拟的过程,即对地理现象的抽象过程,才可以建立一个地理空间元数据理论体系的研究框架。

2.1 地理现象的抽象过程

地理现象的抽象过程比较复杂,随着认识方法、手段等的差异,不同的人对地理现象的认识结果可能有明显的不同。OGC认为地理现象的抽象过程可以分为9个层次(见图1),这9个层次之间通过8个接口相互连接,通过这种9层模型实现了由现实世界到地理要素集合世界的抽象和转换。

这种9层模型看起来有点复杂,不够概括和精炼,也没有描述从地理空间数据到地理空间元数据的抽象过程。本文用四层次空间的划分来对地理现象进行抽象(见图2)。现实空间是指由自然界的事物或现象形成的一种空间形式,空间中的这些事物或现象是真实存在的,正是由这些事物或现象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才构成了现实世界,这是地理空间信息的获取基础,也是进行空间认知的基础。概念空间是用自然语言来表达的一种空间形式,是人们为了便于定义对现实空间的认识结果,而用自然语言描述的空间对象概念。概念空间是用自然语言表达的世界,人们对所了解并认识的事物或现象进行命名,这些命名的事物或现象构成了“语言的世界”。概念空间的存在是由现实空间的存在决定的。地理空间则是用地理学语言来表达事物和现象的空间分布和非空间属性的一种空间形式,通常认为地图是地理学的第二语言,GIS是地理学的第三语言。地理学语言可以是地图投影、地图符号系统、地图注记、制图综合等,在该空间中重点研究的是地理数据模型。元空间是本文提出的一个新名词,指的是用地理空间元数据来描述地理数据模型的内容、质量、参照系、格式等属性的一种空间表示形式,在该空间中重点研究的是元数据模型。

2.2 理论体系的研究框架

根据对地理现象抽象过程的四层次空间划分,该文提出了一个地理空间元数据理论体系的研究框架。在该理论体系研究框架中,空间认知过程是始终一直存在的,其着重研究地理现象抽象过程不同阶段的认知问题,研究成果能够从根本上指导地理空间元数据的研究。空间认知的结果需要通过信息传输才能够在理论体系框架的四层次空间中进行传递和反馈,4个空间的交替过程也是通过它实现的。所以通常认为空间认知理论与信息传输理论是属于研究框架的第一层面。概念空间的表示是研究概念空间中各种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从而科学地确定那些最符合空间认知结果的空间概念,属于研究框架的第二层面。地理信息的表示和地理信息的空间关系属于研究框架的第三层面,其研究成果主要用于正确地描述地理信息及其相互关系。空间参照系理论、质量体系理论和计算机技术是理论体系研究框架的第四层面,其研究成果直接用于地理空间元数据,可以直接指导地理空间元数据标准的建立和元数据管理系统、元数据服务系统的技术实现。

把与研究地理空间元数据相关的若干理论,统一地放在该框架下,用这个研究框架来对这些理论进行指导和约束,就使得整个地理空间元数据理论体系具备了整体性、层次性、关联性和开放性。

(1)在该框架下研究地理空间元数据理论体系,就使得这些分散的理论具有良好的整体性。(2)在该框架下研究地理空间元数据理论体系,具有良好的层次性。根据对地理现象抽象过程的四层次空间划分,可以看出地理空间元数据理论体系内部又由4个部分的理论组成,各个部分又包括其他更小的部分。(3)在该框架下研究地理空间元数据理论体系,具有良好的关联性。根据图2中元数据模型的生成过程,可以看出构成地理空间元数据理论体系的各个层次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联系。(4)在该框架下研究地理空间元数据理论体系,具有良好的开放性。

3 结语

地理空间元数据的理论问题,是研究制定地理空间元数据标准的重要依据,是对地理空间元数据进行深入研究和应用的基础。能够用来进行地理空间元数据研究的理论很多,为了理清各个理论对地理空间元数据的作用及其这些理论相互之间的关系,建立地理空间元数据理论体系的研究框架,以指导地理空间元数据的理论研究。对于这个框架下各个理论的具体研究内容,还需要进一步深入地探讨。

参考文献

[1] 陈尹军,卞正富,王一冒.基于XML的地理空间元数据管理[J].海洋测绘,2009(5).

[2] 陈斌,李迪,周志逵.地理空间元数据管理系统的研究与设计[J].安徽地质, 2004(4).

[3] 杨占东.应用XML DB的空间元数据存储技术[J].地理空间信息,2010(3).

上一篇:出纳岗位工作内容范文下一篇:财务管理认识实习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