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管理与风险防控范文

2023-09-19

风险管理与风险防控范文第1篇

一、企业纳税筹划的动因

当前我国改革开放程度逐渐加深, 企业自主经营权也逐步扩大, 在企业自主经营与自负盈亏的发展过程中, 自我主义与个人利益观念也逐步加强, 由于税收的强制性特点, 使得企业的纳税活动受到一定的限制, 税收制度的逐步完善以及国家对偷税和漏税行为的严厉打击, 使得企业不得不进行科学合理的纳税筹划, 才能够节约是负支出, 提高生产经营效果。

(一) 主观原因

纳税筹划属于常见的经济现象, 企业通过纳税筹划能够提高企业自身经营发展效益, 税收指的是为了满足国家以及社会的多元化发展, 国家对产品进行无偿以及强制的分配, 纳税人不需要偿所以产生的减税的愿望。纳税人为了达成这一愿望, 会采用多元化方法, 例如偷税和漏税, 会趁法律的漏洞来规避税收。

(二) 客观条件

之所以产生纳税筹划, 主要原因在于我国的税法及法律政策并未健全完善, 由于税法具有稳定性和针对性、原则性特点, 所以无论是税法的原则或是内容, 都难以包罗万象。税法涉及的事务及税法原则也会出现不适应现象, 一旦制定税收法律制度, 就好像其他法律制度一样具有稳定性, 但是市场经济是处于瞬息万变的发展趋势, 难以有效掌握市场的发展原则, 由于市场发展情况处于动态变化, 所以税法也应当予以相应完善, 税法的修改与完善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虽然税收法制的规定具有针对性, 但是在具体应用税收法治时, 针对性难以达到全部对号入座, 由于纳税人的生产经营活动有着较大的差距, 会出现各类的复杂情况, 所以可能会出现避税行为, 例如税法规定尚未严密时, 纳税人可能会通过税法的漏洞实现避税愿望。总而言之, 纳税人避税的客观条件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 税收优惠政策。当前我国经济在快速发展过程中, 纳税人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 所以税法规定则会有不同的偏重于待遇, 导致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经济组织和企业、纳税人运用税收内容实现避税。例如:企业的税法实行是以产业优惠为主, 该项政策会使纳税人运用税收优惠达到少纳税或不纳税的愿望。

(2) 存在边际高税率。如果税率较低, 即便是国家取走税款, 对于纳税人而言也是无关紧要的, 所以纳税人不必去绞尽脑汁的思考如何避税。但是如果税率过高, 纳税人的收入有绝大部分被政府拿走, 可能会引起纳税人的抵制与反抗, 尤其是存在边际高税率, 极容易出现避税现象。

(3) 税法细则与具体事项吻合度的差异。近几年我国经济呈现快速发展趋势, 市场趋势也日新月异, 企业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 为了提高企业的自身经营效益, 避税也成了较为普遍的社会经济现象。为了确保税收质量, 国家在税收实施细则内容与税收政策上也更加详细具体, 但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就好像色彩缤纷的万花筒一样。即便是税法政策与税法细则, 再怎样详尽, 也难以将所有的经济事项详细的规定与限定, 也无法全部堵死避税通道, 只是根据新的发展情况与变化调整法律及规定。

(4) 课税对象具有可转换性。由于课税对象具有可转换性, 对象可以交叉或重叠, 纳税人便会寻找最佳的课税对象。课税对象根据性质划分为对行为课税与对财产课税、对流转额课税、对收益额课税。不同的课税对象, 纳税人承担的纳税额也就有所不同, 所以纳税人的经济利润与财产收益, 在一定范围内是可以进行转换的。

(5) 税收方法存在漏洞。由于税收方法存在一定的漏洞, 为纳税人纳税规划提供了可乘之机, 例如流转税, 只是需要在商品流转环节缴纳税款, 所以纳税人减少或者是降低商品流转环节便可以达到避税愿望。

根据以上的纳税筹划案例能够说明, 由于国家的税收法律法规尚未完善, 纳税人有一定的税务筹划, 空间可长, 所以难免会存在漏税与偷税现象。其实任何一个国家的税收细则与政策都难以十全十美, 所以国家必须正视这一问题, 在制定税法时能够掌握税法制定的主动权与修改权, 防止在合法外衣下产生过多的税收款流失。

二、企业纳税筹划后的风险控制

由于企业纳税筹划能够降低税务成本, 提高经济效益, 但是只是初步的预测与估计, 在纳税筹划方案实施中, 虽然存在效益, 但是也存在一定的风险, 必须有效控制风险, 才能够提高企业的经营水平, 企业纳税筹划应当重视以下几方面问题:

(一) 树立风险防范意识

企业纳税人进行纳税筹划前, 必须做好经济行为的详细安排。由于市场经济环境属于错综复杂的, 会有不难以确定的因素发生, 给企业的纳税筹划产生一定的影响, 所以企业纳税筹划的成功率并不是百发百中的, 由于企业纳税筹划属于利益估算值, 所以在进行纳税筹划之前, 必须充分意识到纳税筹划可能蕴藏的风险, 树立风险意识, 再次进行决策。

(二) 准确理解并把握税法

纳税筹划是集法律与税收、会计与财务和金融等各专业知识于一体的组织策划活动。成功的纳税筹划应当有效考虑企业内外部的环境变迁以及未来市场经济的发展趋势、国家政策变动以及税法税率的变动趋势, 通过综合衡量国家对于非税收因素, 对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影响, 有效处理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协调长短期利益预测, 出多元化的纳税筹划方案风险。企业应当全面了解与经营和投资、筹资活动密切相关的税收政策与法律法规, 根据税法规定, 领会税法精神, 才能够进行纳税筹划。纳税筹划人员要具备夯实的专业素养以及经济前景预测、项目筹划能力, 并且与相关部门进行有效的合作协调学习税收政策, 有效把握税收法律与法规的发展动向, 才能够确保企业进行科学合理的纳税筹划。

(三) 重视税法变动

当前中国的税法法律政策建设尚未完善, 由于市场经济发展变化较快, 所以税收政策也应当与时俱进的发展, 纳税人则必须关注税法变动, 通晓税法。再进行纳税筹划时, 必须根据某项政策或法律对政策可能会产生的影响, 进行有效的分析。由于政策变化后会有一定的溯及力, 可能在税法变化后原本是纳税策划, 则被认定为是偷税, 所以必须正确认识纳税变动的发展趋势。

(四) 建立良好的税企关系

税法通常具有弹性幅度区间, 由于各地区的税收征管方式有一定的差异, 所以税务干部以及税务机关在执法时会具部分自由裁量权, 但是税务筹划人员难以有效把握这一裁量标准。对于此种情况, 企业必须加强对税务机关工作流程的有效了解和掌握, 与税务筹划人员加强联系与沟通, 能够争取税法机关以及税法理解, 取得一致, 尤其是在新生事物和模糊事物的处理上, 得到征税人与税务机关的认同, 才能够有效避免无效的纳税筹划, 确保纳税筹划方案有效实施。

(五) 贯彻成本效益原则

企业应当遵循成本效益原则, 科学合理的选择纳税筹划方案, 才有助于实现纳税筹划目标, 纳税筹划方案应当是多种方案的优化选择, 优化标准也应当有所不同, 并不是在税收负担较小或者是较大的情况下, 企业经济利润最大, 应当将眼光放到长远的发展战略中, 才能够促使企业整体经济利益最大化, 实现成本最低与收益最大的双赢目标。

三、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能够看出, 纳税筹划行为是企业发展创新的成为, 也是企业纳税意识增强的行为, 所以必须引导企业正确进行纳税筹划, 才能够充分发挥税收杠杆作用。企业纳税筹划行为普及, 必须有良好的发展氛围与环境, 通过不断完善规范税收法律与相关政策, 逐步缩小纳税人逃税漏税的空间, 才能够为纳税筹划工作的开展提供有效的机会和平台, 促使企业可持续发展。

摘要:当前我国市场经济, 体制逐步完善, 法治水平也逐渐提高, 纳税成为企业的重要成本支出。企业纳税筹划的目的是实现自身经济利益的最大化, 所以为了实现目标, 必须充分重视企业纳税筹划管理存在的风险。本文基于此背景下简要分析企业纳税筹划管理存在的风险以及预防对策, 希冀有效提高企业的风险防控能力, 有助于企业经济利润最大化。

关键词:企业,纳税筹划管理,风险防控

参考文献

[1] 杨亚端.企业税收筹划风险及其防范措施[J].当代经济, 2016 (16) .

[2] 马巧玲, 王志斌.企业税收筹划风险与风险防范分析[J].新经济, 2016 (24) .

[3] 彭紫云.企业税收筹划风险及其防范的探讨[J].中国商论, 2017 (4) .

风险管理与风险防控范文第2篇

一、我国境外投资现状

1979年, 北京市友谊商业服务有限公司在日本合资兴建了京合股份有限公司, 这是中国第一家海外合资企业, 标志着中国海外投资的开始 (张亚军和彭剑波, 2016) 。但由于当时的中国刚从“文革”时期走出来, 国内经济并不繁荣, 国际收支平衡压力大, 外汇资金短缺, 投资主体以国有企业为主。海外市场经验不足, 投资规模小。经过30多年的蓬勃发展, 中国境外投资从无到有, 不断壮大, 目前我国企业境外投资主要存在以下特点:

(一) 投资规模不断扩大

自上世纪末以来, 中国境外投资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联合国发布的《世界投资报告2018》中指出:虽然2017年中国对外投资数额减少了36%, 下降至1250亿美元, 但仅位于美国和日本之后, 中国对外投资全球排名第三。为响应“一带一路”政策, 中国企业积极与邻国合作。用“共商、共建、共享、共赢”的方式在平等和自愿的基础上联系世界, 共同探讨, 共同构建“一带一路”和区域经济的发展, 分享“一带一路”建设的成果和利益, 实现互利共赢的目标 (焦越, 2018) 。

(二) 投资主体多元化, 方式多样化

最早中国主要以国有企业为主, 进行境外投资, 但从上世纪末, 民营资本逐渐活跃, 在境外投资总额的占比逐年上升。以致到2015年民营企业“走出去”踌躇满志, 海外并购十分活跃, 民营资本输出已经达到总投资金额的66%。投资方式也趋于多样化, 除了传统的新建投资外, 大多数企业选择以货币、有价证券、实物、知识产权或技术等形式的合资或股权投资, 可以形成优势互补。

(三) 投资行业分布广泛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涉及领域广泛, 三大产业均有分布。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统计, 截至2016年底, 三大产业投资净额占比分别为1.68%、19.83%和78.49%, 三大产业投资存量占比分别为1.10%、23.26%和75.64%。投资存量超过1000亿美元有五个行业, 即采矿业、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金融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上述五个行业累计投资存量占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总额的79.64%。各行业投资净额逐年上升, 投资行业多样化共同发展。

二、我国企业境外矿业投资所面临的风险

目前, 中国不断在扩大自身的能源产品需求和消费规模, 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和矿产资源消费国。其自身的矿产资源已经不能满足国人需求, 一些稀有矿产对外依赖性明显提高。根据数据统计, 采矿业已是中国对外投资存量最大五个行业之一。中国企业海外矿业投资的数量和金额持续增长, 与之迎来的国际产能合作与“一带一路”建设给海外矿业投资者带来了更加不一样的挑战 (彭齐鸣, 2017) 。如果我们想要在国际市场上站稳脚跟并取得更大的成功, 必须抓住这个机会, 提高自身的经营能力。而提高境外投资的经营能力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如何以最有效率的方式达到我们的目标应是所有境外投资企业共同关注的问题。首先我们要明确我国境外矿业投资会遇到哪些风险, 本文将以加拿大矿业投资为例展开分析。

加拿大是世界上最具吸引力的采矿投资国家之一, 不仅在于它的优质矿产, 加拿大政府还不断出台法律法规和政策来吸引外国投资者。正因为如此, 它已成为中国公司在国外投资采矿的重要目的地。然而在投资过程中, 中国企业也经常遇到困难, 吸取了很多失败的教训。

(一) 境外矿业投资面临的财务风险

企业内部存在不规范的财务管理和控制制机。在境外矿业投资过程中, 一些企业也缺少健全的约束机制。境外子公司向境内管理层进行汇报工作时, 没有编写详细的财务报告, 以及对财务报告未经审计或审计不及时, 都将导致境内母公司不能尽快知晓境外投资状况, 筹集、资本运作和资金分配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增加。境外投资项目不受资金支持, 资金链中断, 导致财务风险, 此类问题频繁发生。此外, 投资过程中缺乏有效的监管, 也因此增加贪污公款的机会, 给企业造成了更大的经济损失。

融资能力不强, 融资渠道狭窄。对于中国海外投资公司而言, 融资渠道相对简单, 融资渠道主要基于当地银行融资和全球授信 (刘明佳, 2016) , 少数企业通过在加拿大金融市场发行人民币或加元债券进行融资。许多企业在加拿大投资时, 并没有对其融资环境进行研究分析, 就开始投资。此外, 中国政府对这些企业支持还不够, 没有建立更全面的融资支持。国内金融市场融资渠道尚不完善, 无法及时为境外分公司提供血液。

投资决策缺乏风险评估, 不予全面考虑。在加拿大矿业投资的环境下, 收购公司股份是大多数企业的一种直接投资方式。一些企业不了解加拿大投资行情, 对投资目标, 市场环境, 自身能力不能理性评估, 盲目投资。对项目的前景和宏观环境过于看好, 缺乏谨慎, 导致有关价值区间的判断最终证明与实际不符。这样就会造成很多企业因为一些不良的收购而背负债务, 形成高负债率的资本结构, 引起财务状况恶化或财务成本损失, 大大增加企业的流动性风险。再者收购公司股份本身就需要大量的收购资金, 容易导致企业的借贷利息增加或定向增发等股权被稀释, 这样无疑又是给企业增加了财务压力。

(二) 境外矿业投资面临的法律风险

一些境外投资企业因为不熟悉当地的法律, 而惹上官司。所以要想在境外国家进行产业投资, 必须了解当地的法律制度, 使企业投资处于合法状态, 利用当地的法律保护自己的权益。加拿大的法律制度跟我国不同, 所以我国企业在加拿大投资时, 要充分熟悉当地法律法规, 降低不必要的损失。

第一, 投资保护和准入的法律风险。

由于主权保护, 对海外投资的范围和行业有一定的限制。每个国家都有自己产业的保护政策, 但除了要保护本国的一些产业外, 还要鼓励海外资本投资本国某些产业 (刘海棋, 2016) 。作为世界第三大采矿国, 加拿大的矿业资本市场已经成熟, 吸引了许多外国投资者。一旦外国投资者过多涌入, 将会导致加拿大本国企业被挤压, 因此加拿大政府必须限制外资数量。规定任何在加拿大投资的项目都需要向当地政府备案, 对于超过一定金额的投资项目, 还需要通过审核。这限制了外国投资者在一定程度上的进入。

第二, 税法风险。

任何一项投资都离不开税收, 加拿大对境外企业征收四种税——企业所得税、资本利得税、消费税和预提所得税。境外投资企业就其来源于加拿大的收入缴纳公司所得税, 包含联邦税和省级税, 存在二次征税, 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企业的净利润;加拿大对外企一半的资本利得征收资本利得税 (王珊珊和王炯辉, 2016) ;而在加拿大设立公司置办的一些设施器具需要缴纳消费税, 且每个省税率不同;如果企业以间接的投资方式, 加拿大本地企业在向我国企业分发股利股息时需要交纳预提所得税。如果审视不清楚, 企业会存在重复征税的风险。如果两国之间没有双边税收协定, 企业将再次缴税, 进一步损失企业利益。

第三, 劳动法律风险。

境外投资企业还可能因为触犯当地的劳动法, 被罚款甚至坐牢。签订劳动合同时不能违反加拿大当地的强制性规定, 严格按照当地最低的劳动时间及发放劳动工资。招聘外籍员工时, 应该注意人数限制。

三、我国企业境外矿业投资风险防控措施

(一) 应对财务风险的防控措施

企业一般是设立子公司进行境外投资, 首先企业管理者应不断提高财务会计与管理水平, 采用系统化管理模式, 提高财务核算能力, 建立符合企业境外投资规模的财务管理控制模式。其次还要加强监管, 严格控制资金流向, 消除一切腐败机会。企业进行境外融资方式要有所创新, 不能还是单一的投资方式和狭隘的境外融资渠道。相关部门应加强对企业融资问题的调研, 进而拓宽融资的渠道, 通过一些创新境外投资方式降低融资风险 (傅蕊, 2017) 。企业应该充分利用全球金融资源, 与实力强的国家或企业建立合作关系, 利用当前最热门的互联网金融增加融资渠道, 积极吸收海外资金, 将国内资金和国外资金相结合的方式增加企业的可利用资本, 从而降低境外投资财务风险。

为了防止投资失败, 公司决策者应建立科学的投资决策体系。在投资前, 严格考察投资国的环境, 科学评估所投项目的经济效益。在分析经济效益时, 对项目的前景和宏观环境不应过于乐观, 只有在谨慎评估之后真正有投资效益的项目才能进行出资。另外如果需要收购加拿大企业来达到投资的目的时, 需要综合考虑被收购企业未来发展情况。对于那些无法挽救, 没有市场前景的公司, 不能收购, 否则不仅会因此背上债务, 增加财务风险, 未来也会毫无盈利。

(二) 应对法律风险的防控措施

我国企业境外投资可行性评估时, 应将当地的法律制度纳入评估方案中一同分析。应该聘请当地的律师了解其投资项目涉及的法律法规, 需要了解加拿大的法律如下:第一, 对外国投资者的市场准入机制包括商业企业法、电信法和加拿大投资法等;第二, 投资所得征税有高额的红利征税、资本利得税、资源暴力税等;第三, 劳动法包括工会法、劳动法典和平等就业法等等。企业管理者在熟悉加拿大市场的法律环境后, 再根据中国国内的扶持政策制定相应的方案, 用法律的手段保护企业自身的利益。

在一些发达国家, 劳动保护法相对健全, 严格限制企业中外籍人员的数量, 特别是对技术和管理人员的雇佣限制。劳工权益保障法律风险应当主要考虑到三个因素:工会、劳动者分类、用工制度 (徐卫东和闫泓汀, 2018) 。所以中国企业在加拿大投资, 雇佣当地员工时, 人数比例注意控制。与当地雇员签订劳动合同时, 应明确规定雇佣、解雇、加班、岗位和工资增长等条件。

此外, 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发展过程中, 中国政府对海外投资法律政策给予了更多支持, 如税收优惠, 切实的把鼓励海外投资优惠政策落实到位 (师圣洁, 2018) 。政府应该加强立法, 尽快完善境外投资相关条例, 为企业打造一个公平的境外投资环境。我国政府应该和加拿大政府签订一些互惠合约, 减免企业在加拿大投资的部分税负, 同时完善在加拿大所得税收抵免规则, 加固企业的法律后盾。

摘要:近几年, 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在外开展投资, 与此同时很多问题也逐渐显现。本文从两方面剖析企业境外投资所面临的问题, 并对相应的防控措施进行分析。本文认为, 企业境外投资所面临的问题一部分来源于企业内部决策不当, 管理体制存在缺陷, 所导致的财务风险;一部分来源于外部的法律环境, 所造成的法律风险。只有内外兼顾, 熟悉外部法律环境和企业内部运营机制完善并行, 才能保证企业境外投资可持续发展。并且政府号召的“一带一路”建设为中国企业“走出去”带来了新的希望, 为境外投资企业做好了坚强的后盾, 提供相应的政策扶持和法律援助。

关键词:境外投资,财务风险,法律风险

参考文献

[1] 张亚军、彭剑波.我国企业境外投资的现状、法律风险及对策[J].广西, 2016 (1) .

[2] 焦越.从贸易繁荣走向发展繁荣“一带一路”的发展寓意阐释[D].兰州大学, 2018.

[3] 彭齐鸣.我国企业境外矿业投资的风险之源与防范措施[J].国土资源情报, 2017 (6) .

[4] 李俊锋、王朋吾.“一带一路”境外投资风险防范机制研究[J].改革与战略, 2017 (11) .

[5] 刘明佳.如何有效帮助企业规避境外投资财务风险[J].新经济, 2016 (9) .

[6] 王珊珊、王炯辉.中国企业投资加拿大矿业实务分析[J].中国矿业, 2016 (9) .

[7] 刘海棋.中国企业海外投资面临的法律风险及其防范[J].经贸实践, 2016 (18) .

[8] 傅蕊.企业境外融资及其风险浅析[J].现代经济信息, 2017 (14) .

[9] 师圣洁.“一带一路”战略下境外投资的法律风险管理[J].中国国际财经 (中英文) , 2018 (3) .

风险管理与风险防控范文第3篇

财务管理风险是指由于内部控制不健全, 财务融资不合理等原因导致的使投资者收益减少以及偿债能力变弱的现象。公立医院管理体制大多都采用计划经济模式, 政府外部监管和医院内部监控混淆不清, 机制体制矛盾日益凸显, 加剧了财务风险的形成。其主要包括以下几种:资金筹措风险、资金回收风险、资金投资风险、资金收益分配风险。具体表现为:第一, 财务管理风险形式的多样性;第二, 财务管理风险诱发原因的复杂性;第三, 公立医院内部控制活动的不确定性。

二、公立医院财务管理风险成因探讨

第一, 预算管理体制不健全。第二, 内部控制体制不完善。第三, 资金补偿渠道单一。第四, 财务人员专业素质有待提升。第五, 外部环境复杂多变。

三、对策建议

公立医院对风险管控的探索经历了相当长的阶段。从监管不够的“乱办医, 办医乱”到体制改革重视约束机制, 公立医院还将在这条路上继续探索。而此时又正值医院改革浪潮, 公立医院将结合自身实际, 找准关键点, 对风险进行深入探索:

第一, 健全预算管理体制。首先, 要提高预算决算的科学性。在预算编制过程中拒绝领导者的主管臆断, 应综合考量众多因素, 确保完成医疗效益、经济效益双赢的财务目标。建立以收支预算为中心, 分层级的预算管理结构, 要求医院在预算期内进行现金流量工作, 关键做好医药收入预算和成本费用预算的工作。其次, 要提高预算体制的透明度。在进行预算分配时要进行有效监管, 各部门之间要形成监督和牵制。最后, 在选取预算方法方面, 要优先选择适合医院业务开展的方法, 拒绝老旧和不符合现有财务工作的预算法。

第二, 完善内部控制体系。为了医院管理者能够加强对风险的有效管控, 首先, 要建立严格的内部控制评价准则, 使执行过程中做到有据可依。其次, 要加强岗位监管和约束, 并在评价过程中发现问题。与此同时, 在实施财务内部控制制度时要及时进行整改, 并提供内部控制后续的实施标准。这要求医院财务人员修订并淘汰已经过时的制度规范和操作程序, 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内控评价标准, 各职能部门之间进行有效监督, 对于日常不合规、账务处理不合规的账务处理进行及时的调整, 保证各项整改条例都能得到落实。最后, 要加强对医院资产的管理尤其是固定资产的管理是医院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其购置是否合规、使用是否合处置是否得当等都是需要考虑的问题。

第三, 改变资金补偿渠道。在医改的宏观背景下, 公立医院取消了药品加成, 更多的资金补偿来源于服务收费和政府补偿, 这一政策出台, 完善了医药费用管控制度, 切断了医务人员与药品之间的利益链, 有效扼制了药品乱收费和收支不平的情况, 改变了公立医院收入结构, 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公立医院运营绩效的提升, 公立医院的公益性质得到全面体现。不仅如此, 对于偏向教学性质的医院, 资金补偿渠道可以选择社会资本和财政的投资。而对于面向大宗群体的公立医院, 补偿手段主要通过财政收入和社会资本。总的来说, 医院需要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的资金补偿方式。

第四, 加强对财务人员专业素质的培养。医院财务人员的整体素质将直接关系到财务管理风险的有效规避, 也影响着工作的顺利开展。首先, 应加强财务人员的思想教育, 端正工作态度, 避免出现违规收费和坐收坐支的现象, 树立严谨的工作态度。其次, 要通过岗位培训或者是专家培训的方式, 从业务能力和管理知识方面提升员工的个人素质。最后, 培养财务管理专业人才的风险识别与评估的能力, 根据内部与外部将会出现的风险状况及时做出相应的调整策略, 推动医院财务的平稳发展。

第五, 推进医院网络化建设。随着信息化技术的普及, 互联网2.0时代已然到来。近几年提出的“互联网+医院”、“互联网+财务管理”均取得了不错的成效, 这就对医院的电子化办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财务部门要充分抓住大数据的运用, 创新风险管控方式, 借助医院的网络平台, 构建覆盖面更广的医疗服务及药品价格管控体系。通过对计算机的使用, 可以提升财务核算的准确性, 并实现高效的自动化办公模式。同时, 财务人员也可以通过对计算机的掌握实现对医院资产以及经济实力的二次分析。通过这种形式, 势必对医院财务状况做出更为深入和全面的了解, 这将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医院财务风险的发生概率。

医院的平稳有序发展离不开一个有效的财务风险防控。新的历史时期医院将承担新的历史重任。公立医院要紧抓公益性这个核心, 顺应医院改革发展潮流, 这就要求着公立医院要针对自身预算体制不完善、内部控制不健全、补偿渠道单一、人员素质不过硬等问题进行整改。只有这样, 公立医院才能在医改的大背景下取得发展契机、获取经济效益。

摘要:公立医院作为我国医疗服务系统的主体, 承担着公益性服务的重任, 伴随着医疗体系改革的不断深入, 公立医院的财务管理风险研究作为医疗体系改革的首要推动力量, 其风险评估及防范策略研究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财务管理风险管控是财务改革的基础, 也是推进公立医院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公立医院,财务管理,风险管控

参考文献

[1] 李翠霞.公立医院内部控制运行模式探究.[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15 (1) .

[2] 邢晓辉.公立非营利性医院补偿机制的系统模型及其应用[D].天津大学, 2012.

风险管理与风险防控范文第4篇

(一)制定并实施廉政风险防范管理教育计划,将廉政风险防范管理作为医院中心组学习和党员干部廉政教育中的重要内容,定期开展学习教育活动。

(二)医院中心组学习成员和党员干部在廉政风险防范管理教育中积极带头,领会精神实质,及时做好学习笔记,参加学习研讨和撰写理论文章、心得体会以及相关的教育活动,为确保开展廉政风险防范管理教育提供组织和形式上的保证。

(三)完善并重点落实“一把手”讲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党课制度,发挥领导干部讲廉政的带头作用。组织党员干部职工参加反腐倡廉形势报告或者廉政风险防范管理教育专题讲座。从制度上保证“一把手”和领导干部带头讲、讲好廉政风险管理教育党课,发挥党课的影响力和“一把手”的表率作用。

(四)建立健全经常性的廉政风险防范管理教育活动,利用正反两方面典型,教育和引导党员干部珍惜工作岗位,秉公办事,爱岗敬业。通过开展经常性廉政风险警示教育,提高党员干部严守制度、坚持原则,防止不廉行为的发生。

(五)医院党支部每季度进行一次抽查,通报学习进展情况,并作为全年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考核的主要依据,确保学习教育内容落实到位。同时,创新宣传教育载体,不断扩大学习教育成果。

二、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决策制度

(一)正确决策是事业顺利开展的重要前提,科学民主决策是实行民主集中制、推进廉政风险防范管理的重要环节,在决策中应坚持扩大民主,依法决策,使决策主体、决策行为、决策程序于法有据,依法进行,做到决策权责统一。

(二)医院支部会议主要决策党务管理方面的重要事项,包括党员发展、党员教育管理和干部选拔任用、党员的奖惩。通过坚持民主集中制,发扬民主,严格按照规则和程序办事,事前沟通达成一致,使决策事项符合党章和干部选拔任用条例、党支部议事规则和有关规定,做到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

(三)医院行政办公会议决策重点工作部署、重要财务开支和人事任免、奖惩、干部调出、调入等廉政风险防范事项,决策中坚持民主作风,落实民主集中制,按照从严管理干部的规定,加强对班子成员的教育管理,在尊重事实、客观调查基础上,使决策更加符合实际,努力提高决策的科学化水平。

(四)调查研究是决策活动的基础性环节,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不深入调研不决策,大兴调研之风,在进行决策前,必须深入调研,掌握真实情况,抓住主要矛盾,作出准确判断。

(五)凡属重大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要建设项目安排和大额度资金的使用等,都要经过领导集体内部充分讨论作出决策,有的还需专家论证,征求意见。在决策过程中倾听少数人意见。

(六)对重大决策事项以及专业性较强的决策事项,应当事先进行必要性和可行性论证。完善专家咨询制度,必要时,实施听证和公示制度,保证决策目标和内容的科学性、可行性和决策方案的顺利实施和有效贯彻执行。

三、廉政风险防范管理执行制度

(一)科学决策是基础,执行是关键。通过决策和制度的执行,发挥出决策和制度的保障、制约和督导作用,更有助于提高履职能力,提升服务水平,防范内部风险。

(二)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及时反馈执行过程中的信息,增强可行性和准确性。

(三)落实执行责任制,提高执行意识。执行中应分解任务、明确责任、理清层次、抓住重点,各司其职,各尽其责,相互配合,推动各项工作有力、有序、有效的开展。着力提升领导负责制,发现并解决制度执行中的矛盾和问题。推行“全员责任制”,做到人人有任务、人人有责任、人人有压力,人人自觉树立责任意识、人人执行制度不折不扣。

(四)监督检查是提高执行效率的重要手段,领导亲自挂帅,各科室督查,现场观摩引导执行,提升执行效果。

(五)健全评价奖惩、激励机制,强化执行纪律,利用各种手段激发执行者,强化他们的正确行为,引导把他们将潜能变成显能,进而转化为效能。

(六)对执行不力者要追究相关责任,鼓励遵章守制者、教育有章不循者、震慑职务犯罪者,促进制度落实。进行责任追究要注意:以执行的制度作为检查的依据,避免检查中的人治行为;对被检查者应一视同仁,公正、公平、公开的责任追究,发挥责任追究的作用;检查中发现的重大问题,除责成纠正外,对负有责任者必须以通报、年终考核降低等次等形式进行责任追究,对造成严重后果的要追究其行政或法律责任,切忌搞“下不为例”等形式主义的批评教育;在精神和物质上支持监督检查者的工作,消除他们的顾虑,敢于发现问题、暴露问题。

四、廉政风险防范管理监督制度

(一)廉政风险防范管理监督旨在降低风险,维护团结统一的良好局面,是开展监督最基本的原则要求,全体党员干部有权平等地直接或间接地监督教育系统一切事务。党内监督是党员之间、党员和党支部之间依照党规党法所进行的相互监察与督促的活动,有助于发扬党的优良传统作风,制约、规范党内监督对象。

(二)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应围绕着监督谁、谁来监督、监督什么、怎么监督等基本方面展开。党员干部是监督主体,应该履行或正确履行其监督的职责或责任,主要对党支部和行政办公会议行使权力进行监督,防止权力滥用。

(三)监督涉及到行使职权和履行义务的方方面面,内容极为广泛。做好监督工作要把握监督的重点内容,抓住监督的关键环节和主要内容,增强监督的针对性,使监督取得实效。

(四)实现监督的有效形式,应探索监督的思路,把握监督的规律性,集体领导和分工负责,促使决策更加民主化。决策的有关情况必须公开,通过“述职述廉”、“民主生活会”在规定范围内作出报告和解释;通过“舆论监督”、“信访处理”、“巡视”等制度。帮助发现从决策到执行的整个过程中,是否依法办事,有无失职、渎职甚至腐败现象。监督中发现的问题,通过“谈话和诫勉”、“询问和质询”、“罢免或撤换”等制度处理和解决。

(五)在监督中,应受到监督制约和保护支持,通过严格的制度和有效的措施监督制约被监督者,保护支持监督者的合法权益与工作的积极性,以防止被监督者滥用权力打击报复现象的发生。

五、廉政风险防范管理预警、处罚制度

(一)廉政风险防范管理预警、处罚,是落实“惩防并举,注重预防”工作方针,防范和减少廉政风险的有力举措。通过全面的预警机制,强化廉政勤政教育,健全监督制约制度,实施有力的管理监督,促进决策、执行、监督等环节在科学、规范、廉洁中运行,为全面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的提供坚强保证。

(二)廉政预警制度的实施,应坚持主动全面、保障有效有力的原则。在局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进行,具体工作由监察室协调局领导成员和科室组织开展。按照分级管理的原则进行,采取分管领导对机关科室,下管一级的办法,多头预警,层层保障。必要时对个人按照干部管理权限进行,局纪委对局领导班子,特别是一把手实施预警。

(三)实施廉政预警通过以下途径发现:人民来信来访反映的;特邀监察员、行风监督员等反映的;纠风办、行风热线等相关部门移送的;其他发现情形。单位或所属人员有可能发生违法违纪以及重大违规行为或已经发生,或出现了不良苗头性、倾向性问题,需今后防范制止的,应实施预警,应着眼防范,结合具体实际,采取告知其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廉政谈话、学习教育、加强组织上的管理和监督、落实报告制度、检查或监察等可行措施。

风险管理与风险防控范文第5篇

在廉政风险点建设工作开展阶段,通过个人自查、同事互查、组织帮查,确定了个人思想道德和工作职责风险点。针对查找出来的风险点,提出以下防范措施:

一、思想道德风险点

1.放松世界观改造,理想信念动摇的风险。 2.不认真学习,政治素质低的风险。

3.责任心不强,有畏难情绪,履职不到位,创新意识不够的风险。 4.不注意调整心态,不思进取,得过且过的风险。

防范措施: 加强学习,增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不动摇。加强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养, 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增强责任心,兢兢业业开展好各项工作。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积极进取,认真扎实开展好每一项工作。

二、岗位职责风险点

风险点:在公务活动中用公款参与高消费娱乐、及健身活动:公务用车;干部推选、评先评优工作中,任人唯亲、营私舞弊等;在贯彻落实重大工作决策和各项决议过程中,执行不力,造成工作失职;研究制定干部管理不力,出现违规违纪现象;重大决策过程中,调研不深入,不坚持民主集中制,搞“一言堂”,造成决策失误;对党员及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教育管理不严;在所分管、经办的工作中不依法、依制度、依规定办理业务、处理工作,出现违纪、违法、违反原则的事项。

防范措施:

1、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遵守领导干部廉洁从政有关规定;

2、充分发扬党内民主,严格按党委议事规则办事;

3、严格执行财经纪律和财务管理制度;

4、严格执行党务、政务、财务公开制度;

5、加强对干部的教育管理,提高工作效能;

6、加强群众监督;

7、加强自身道德修养、廉洁自律;

8、谦虚谨慎、倾听各方意见;

9、严格遵守《廉政准则》。

个人廉政风险点防范措施

副校长:

在廉政风险点建设工作开展阶段,通过个人自查、同事互查、组织帮查,确定了个人思想道德和工作职责风险点。针对查找出来的风险点,提出以下防范措施:

一、思想道德风险点

1.放松世界观改造,理想信念动摇的风险。 2.不认真学习,政治素质低的风险。

3.责任心不强,有畏难情绪,履职不到位,创新意识不够的风险。 4.不注意调整心态,不思进取,得过且过的风险。

防范措施: 加强学习,增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不动摇。加强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养, 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增强责任心,兢兢业业开展好各项工作。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积极进取,认真扎实开展好每一项工作。

二、岗位职责风险点

风险点:在公务活动中用公款参与高消费娱乐、及健身活动:公务用车;干部推选、评先评优工作中,任人唯亲、营私舞弊等;在贯彻落实重大工作决策和各项决议过程中,执行不力,造成工作失职;研究制定干部管理不力,出现违规违纪现象;重大决策过程中,调研不深入,不坚持民主集中制,搞“一言堂”,造成决策失误;对党员及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教育管理不严;在所分管、经办的工作中不依法、依制度、依规定办理业务、处理工作,出现违纪、违法、违反原则的事项。

防范措施:

1、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遵守领导干部廉洁从政有关规定。

2、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

3、依法履行政府监管职责,提高政府行政效能。

4、严格执行财经纪律和财务管理制度。

5、严格执行党务、政务、财务公开制度。

6、加强群众监督。

7、加强自身道德修养、廉洁自律。

8、谦虚谨慎、倾听各方意见。

9、加强法律、法规知识的学习,提高履职能力。

10、完善机关各项规章制度,严格监督,严肃工作纪律和工作作风。

个人廉政风险点防范措施

副校长:

在廉政风险点建设工作开展阶段,通过个人自查、同事互查、组织帮查,确定了个人思想道德和工作职责风险点。针对查找出来的风险点,提出以下防范措施:

一、思想道德风险点

1.放松世界观改造,理想信念动摇的风险。 2.不认真学习,政治素质低的风险。

3.责任心不强,有畏难情绪,履职不到位,创新意识不够的风险。 4.不注意调整心态,不思进取,得过且过的风险。

防范措施: 加强学习,增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不动摇。加强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养;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增强责任心,积极进取,认真扎实开展好每一项工作。

二、岗位职责风险点

风险点:在公务活动中用公款参与高消费娱乐、及健身活动:公务用车;干部推选、评先评优工作中,任人唯亲、营私舞弊等;在贯彻落实重大工作决策和各项决议过程中,执行不力,造成工作失职;研究制定干部管理不力,出现违规违纪现象;重大决策过程中,调研不深入,不坚持民主集中制,搞“一言堂”,造成决策失误;对党员及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教育管理不严;在所分管、经办的工作中不依法、依制度、依规定办理业务、处理工作,出现违纪、违法、违反原则的事项。

防范措施:

1、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遵守领导干部廉洁从政有关规定。

2、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

3、依法履行职责,加强工作调研和督查。

4、加强群众监督。

5、加强自身道德修养、廉洁自律。

6、谦虚谨慎、倾听各方意见。

7、严格按程序、制度办事。

8、加强党员干部的廉政教育和管理,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

9、按照《廉政准则》,带头遵守廉洁自律各项规章制度。

廉政风险点防范措施 办公室(包含财务室)

在廉政风险点建设工作开展的阶段,通过个人自查、同事互查、领导帮查,确定了工作职责风险点。针对查找出来的风险点,提出以下防范措施:

一、岗位职责风险点

1、私自挪用、侵吞公款。

2、做假账,隐匿或者故意销毁依法应当保存的会计凭证,提供不真实数据。

3违规盖章。

4、截留、挪用粮食直补补贴、家电下镇补助。

5、私设小金库。

6、截留、挪用农户医疗报销金。 防范措施:

1、加强岗位廉政教育。加强党员干部思想道德教育、廉政风险防控教育和法纪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树立廉洁意识、风险意识和责任意识,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

2、 严格遵守财经纪律,不设“账外账”、“小金库”。

3、做到专款专存、专款专用,规范业务工作流程。

风险管理与风险防控范文第6篇

一、典当行业征管现状

目前,无锡地区的典当行业就开设家数、经营规模、典当品的范围都呈不断扩大的趋势。全市共有35家典当企业和14家分支机构,注册资本逾9亿元,2010年典当品总额达到了45亿元。无锡市国税一分局征管的典当企业为11户及分支机构2户。其中,一般纳税人3户、小规模纳税人10户,约占全市典当征管企业的22%。其余均分散在其他各区域征管。典当业主要以缴纳营业税为主,增值税仅限死当物品的销售。典当业销售死当物品,暂按简易办法依照4%征收率计算缴纳增值税。典当业的小规模纳税人按征收率3%征收。企业所得税方面,原典当行业认定其他金融业,现归类为其他服务业性质,新开办的典当公司的所得税由地税征管。而新开设的分支机构根据不同情况,大多回总机构统一核算,汇总缴纳。2008-2010年共征收入库增值税45.53万元,企业所得税992.09万元。

二、典当业发展趋势及自身经营风险

1.典当业处于高速平稳发展的通道中。典当作为中小型企业融资、个人投资的补充平台,具有一种银行外的金融工具职能,灵活,手续简便的特点作为短期借款的优选,有着广泛的市场需求。随着中小企业多元化融资渠道的齐头并进,今后几年,业务收入和税收收入将会继续维持平稳的速度增长。

2.典当行业的高收益率吸引了更多企业的加入。一些新设立典当行的法人股东都是一些知名企业,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大大提升了典当行业的社会认知度和抗风险能力,但是高收益也伴随高风险,一旦发生重大呆账和坏账损失,小的典当公司难以生存。由此,典当公司会不断进行洗牌。目前房地产受控,典当的房产部分存在滞后性的隐患。加上运行资金多样化,费率高,公司收益有所下降,典当行业的平均收益率有所下降,对所得税征收预期带来一定影响。

3.典当行业纠纷较多。由于典当公司市场准入严格,典当公司的开业须由商务部核批,时间至少要跨一至两个,因此许多想进入而拿不到证照的公司,通过借壳,或者以分公司的名义开设,由此引发的股权纠纷较多,有的甚至诉于法庭。目前我分局征管的典当公司就有此类情况的发生,增加了税收征管风险。也给当今的典当行业的税收征管带来了新的冲击和思考。

4.典当行业正面临着多种转型。作为一种短期融资理财工具,古老的典当业逐步转型,成为中小企业融资新渠道。经营模式在不断的变化和发展,近几年的典当行业的收入结构已发生了很大的转变。房产等不动产抵押类产品业务增长显著,当下的房产新政促使了典当公司在以后的发展中,必然提高产品创新能力和经营管理的水平,考虑新产品设计,开发一些新产品,比如说权利质押等。这对税务部门对典当行业的征管提出了新的要求。

三、典当行业征管难点

1.增值税税源小。因典当行业收入结构的重大转变,传统的动产典当已不在是典当行业的主要收入来源,死当物品的销售同比在逐年下降。增值税入库税金明显减少,与所得税收入相比,入库的增值税处于微小劣势。

2.业务经营大中小并存。典当企业因各自经营发展不同,经营规模、经营品种也各不相同。有注重做“小额民品”、“过桥

贷款”、“房地产抵押”的综合类典当公司,也有以发展房地产抵押业务为主业的单一典当公司,还有依靠拍卖、中介等相关产业链,与物流中心合作做仓单质押业务的全产业链典当公司,更有类似个体经营和合伙人性质的小型典当公司。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税收征管难度。

3.异地分支机构逐年增加。因典当企业实行市场核准制,监管程度较高,异地典当公司纷纷以分支机构的形式开展业务,由于分支机构在人员配备、业务结构、经营规模、财务核算等方面不健全,给税收征管带来了困难。

四、典当行业涉税风险点

1.典当业的营业收入来源于当金收入(典当利息及综合费)和绝当物品销售收入。当金收入依据当票记载的综合费率与借贷金额计算。质押贷款利息收入完全凭典当票据记收入。典当票是企业凭省商务厅开具的批条直接从印刷厂购买,而商务厅对购买数量没有限制,对当票的领用也没有进行登记,而且当票也未经税务机关监制,只有企业完全掌控自己收入的多少。这样缺乏监督的收入必然形成漏洞,容易造成收入申报不实。

2.典当综合费用存在随意性。典当法规定的综合费率只有上限,没有下限,企业自身调控余地较大。企业收回质押贷款的日期,综合费率的设定,只根据当票上企业自己填写的时间,究竟综合费用收入在何时截止,综合费率高低,没有相佐证的有效资料,难以确认。企业的综合费率随意下降,有可能存在帐外运转,另行收取相关费用,可能产生逃避税收现象发生。

3.内部管理缺陷突出。典当行内部管理制度不完善,操作随意性大,多以手工笔记本记录作为业务台账。新当、续当时,由典当行自行填写当票、续当票。赎当时,当户拿着新当时的当票就可以赎当,若提前赎当,退回部分预售的费用。一笔业务当期长短、综合费用收入情况、是否续当、续期长短、赎当的确切时间、是否提前赎当等,其连续性无法体现,只能从典当行内部手工登记的内容逐笔核实,相应的财务管理制度和会计处理也不够健全。

4.目前典当行业征收的增值税全部为绝当物品销售收入,集中在金银首饰这方面的动产上,绝当物品销售有时开具发票,有时开具收据,销售绝当物品的时效性难以控制,实现销售的日期完全由企业决定。是否存在部份销售不开票、不入账的行为,绝当物品销售收入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有待证实。有关的销售价格是否符合市场行情,有否内部低价处理等现象也有待佐证。

5.根据国税发【2008】第030号国税发<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企业所得税核定征收办法》(试行)的通知>的有关规定,自2008年起,所有典当行业企业所得税征管改按查账征收执行。虽然这一规定使典当行业企业所得税纳税水平和税负率同以往相比明显上升,但典当行业的高收益率,经营者对利润的最大化,加上自身财务制度的漏洞,典当公司在企业所得税方面存在少申报、不实申报的原动力和相应手法,并未得到有效控制。

五、典当行业涉税风险应对管理措施

1.针对典当行业的差异性和特征性,实现行业管理。一是根据行业特点,对所分管行业进行税源风险识别。结合典当行业的发展和变化、政策的引领和导向、企业的经营和效益等因素综合评价确定该行业税收风险点。其二是对征管企业实施分类管理,重点关注典当大户,保证税源的正常均速发展。加强经营起伏波动大的企业的督导。分析确认税源风险源,提前介入,强化控制。

2.依托信息平台强化税收分析。利用各类税收风险管理平台等多个管理系统,及时收集典当企业的经营数据,并分析可能出现的新问题和新趋势,明确该行业税源监控的标准、范围及要求,按照风险等级排序,采取有针对性的税源监控措施,合理地配置税收管理资源,实行在高度信息化基础上的专业化管理,提高化解税收风险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3.收集相关数据信息情报,建立较为规范的典当业务收入管理流程。不断完善典当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和业务处理规程,使

每一笔业务能完整体现收支金额。同时,对典当过程中使用的各类票据应进行信息化管理,全面体现领、销等动态情况,使票据管理呈现有序状态。为体现整个典当业务的连续性,要求在典当、赎当的同时,应把典当票、续当票、赎当票、当金收入发票等连续性的票据集中粘贴到一起,相互佐证,确保真实核实收入成本和利润。关注典当行业死当物品销售的合理定价和登载时效,确保死当物品的应纳增值税能及时完整和足额的申报入库。

4.加强宣传辅导,提高使用发票的自觉性。典当企业取得当金收入时必须开具税务发票。典当票只是一种合同性契约,并不具备发票性质,对于当金收入,应开具地税服务业统一发票;对于绝当物品销售收入必须如实开具国税商业发票。国、地税部门应有针对性地开展税法宣传,加强辅导、监管,提高典当双方依法纳税意识,自觉开具或索取正规发票,才能达到以票控税的目的。

5.加强部门协作,实现信息共享。对典当行业的一些大的融资业务,应积极加强与有关机构的联系,实现信息互通,掌控大典当业务的动向和流程,对由于各种情形造成的影响企业经营和税收征管的情况,积极与有关主管部门或行业协会沟通联络,搞好税收服务,保持税企畅通,有效地保证税收征管。

上一篇:股权投资方法范文下一篇:校园贷调查报告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