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管理体系论文范文

2023-09-16

风险管理体系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面临的风险日益多样复杂,风险管理成为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内容。风险管理直接关系着企业健康生存发展。因而,面对日益复杂多变的市场竞争环境,企业应当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的风险管理体系,提高企业风险防范能力,从而保障企业健康稳定发展。内部控制是现代企业管理制度,通过对企业各项活动进行制度化管理,规范企业业务活动、管理活动,提高企业风险防范能力。文章对企业内部控制与企业风险管理的联系进行阐述,以国内某大型乳制品企业为例进行案例分析,就该企业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从内部控制角度提出完善企业风险管理体系的策略。

[关键词]内部控制;风险管理;体系

[DOI]10.13939/j.cnki.zgsc.2020.34.080

1 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联系

(1)两者根本作用相同。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目标都是为了合理控制企业风险,规范企业内部经营管理活动,提高企业风险防范能力。内部控制主要针对企业内部活动进行规范约束,通过制度化管理,提高管理、操作行为的规范性,从而提升企业风险防范能力。但由于内部控制主要针对企业内部活动进行管理,难以针对企业外部风险进行全面有效管理。市场环境日益复杂多变,外部风险管理对企业经营发展具有同样重要作用,通过风险管理能够全方位对企业风险进行识别、评估。因而,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具有相同目标与作用,风险管理在某种程度上是对企业内部控制的补充与升级。

(2)内部控制是风险管理的重要手段。现代企业风险管理已然进入全面风险管理阶段,内部控制作为企业内部风险管理的重要手段,也是风险管理的重要内容。当前,内部控制成为企业全面风险管理的重要手段,成为风险管理的关键流程。内部控制制度能够对企业经营管理活动进行约束规范,从而能够有效防范企业风险。

(3)两者互为前提。内部控制与企业风险管理都是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手段,两者互为前提条件。风险通常伴随着机遇,风险管理能够帮助企业有效把握机遇,从而抓住机遇创造更大收益。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是开展风险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础。内部控制越有效,通常企业风险管理水平越高;风险管理水平越高,越能够提高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

2 A企业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A企业成立于1999年,属于国内知名的乳制品企业,主要业务包括奶粉、酸奶、液态奶等。企业自成立以来高度重视企业内部控制建设以及风险管理,建立标准化、制度化与流程化的经营管理模式,提高企业风险防范能力以及运营管理效率。随着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企业传统的风险管理模式难以满足现代企业风险管理要求,企业经营发展面临较大的风险,影响了企业健康持续发展。

(1)企业组织体系与风险管理模式存在问题。A企业采用事业部管理模式,各事业部拥有完整的产供销职能部门,各个事业部间相互独立,各自为政,事业部之间难以有效协调,资源难以实现有效共享,难以有效控制企业风险,而且组织机构设置存在不合理,难以构建完善的内控与相互制衡机制。而且,部门之间针对风险管理的态度以及采用的风险管理模式存在差异,风险管理机制僵化,难以对市场做出迅速、有效反应,弱化企业市场竞争力,增加了企业潜在风险。

另外,A企业经营管理属于财务控制型,企业内部对内部控制制度严格遵守,但是对内部控制之外的风险重视度不够,由于外部环境存在复杂性,企业经营发展面临较大的外部风险,依靠内部控制制度难以满足企业重大风险控制需求。

(2)企业预算管理存在问题。A企业缺乏明确战略目标,企业在实际编制预算方案过程中比较盲目,设置预算目标与实际经营目标存在较大差异,企业经营发展缺乏有效约束。由于预算权力缺乏强有力约束,许多部门在编制预算时虚报部门预算,降低企业预算完成难度,同时尽可能占据更多的资源,导致实际编制预算方案合理性较差,不能满足企业发展需求,企业不仅面临较大的内部风险,同时也面临较大的外部风险。A企业预算方案编制主要由企业财务部门负责,企业销售部门、生产部门等不直接参与预算方案编制工作,A企业根据企业财务数据,在此基础上进行适度调整,削弱了预算编制的科学性与权威性,预算脱离实际,与实际情况存在较大差异。另外,A企业在预算考核时,没有清晰界定预算管理责任,在实际考核时针对预算超支难以追究实际责任人,导致考核结果有失公允。

(3)合同管理存在问题。合同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合同是企业与其他平等组织间设立的民事权利义务关系。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间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存在较大的违约风险,合同能够从某种程度上保护双方利益,减少经济损失。A企业合同管理缺乏完善管理机制,存在部分部门负责人未经授权私订合同,合同内容存在条款疏漏,损害了企业合法权益。而且缺乏对合同完善管理机制,合同未全面履行甚至监管缺位,导致企业面临较大的诉讼风险。

3 基于内部控制的企业风险管理体系构建思路

(1)明确风险管理目标,加强企业內部控制建设。首先,企业应当明确风险管理总体目标,企业风险偏好、风险承受程度的总体策略,然后将识别的风险进行分类,由风险管理部门负责对风险进行科学评估与量化,制定风险应对措施,对识别风险进行全面管理。其次,企业战略部门要根据外部市场环境变化,行业动态调整企业战略目标从而加强企业战略风险管理,牢牢把握宏观经济增长趋势,明确企业发展战略,避免被市场淘汰出局,从而提高企业风险防范能力。最后,企业要将内部控制体系向全面风险管理体系转型与升级,以风险为导向,以企业内部控制为基础,拓展企业风险管理范围,对企业外部风险和内部风险进行全面管理。

(2)完善企业预算管理机制。预算管理是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通过预算管理能够提高企业财务水平,提升企业资源配置效率,对企业内部活动进行流程化、制度化规范,从而提高企业风险防范能力。以A企业为例,首先,企业需要准确进行战略定位,明确企业发展目标,从而为预算管理提供指导方向,避免出现短视现象,影响企业长远发展目标。其次,企业需要提高预算执行约束力,避免出现预算约束不强,导致内部管理存在较多漏洞,削弱企业风险防范能力。最后,企业在编制预算方案时要加强部门间沟通,发挥出财务部门的组织领导作用,将预算目标细化分解到各个部门,由部门按照实际需求编制预算,企业预算管理部门对预算方案进行审核与调整,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3)加强企业合同风险管理。合同风险是企业经营面临的重要风险,直接关系着企业经营利益得失。加强企业合同风险管理,首先,需要加强合同签订前的风险防范,主要从风险识别、风险评估入手。对A企业来说,在签订合同前要充分调查市场信息、交易对方信息以及行业政策,签订合同时征求多方意见,对合同进行科学评估,从而制定有效的风险防范措施,为企业签订合同奠定基础。其次,要加强合同执行过程的风险监控,随时监测风险情况变化,调整企业风险应对措施。最后,企业应当完善风险应急管理机制,避免风险发生企业盲目管理,给企业造成巨大损失。

(4)加强绩效考核。首先,公司经过战略制订、计划/方案形成、实施等重要环节,还需要对公司阶段性的经营情况、经营结果进行考核、评价,通过绩效考核来形成闭环机制。通过绩效考核能够发现公司战略、经营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和风险点,进行对比、分析和完善,促进公司不断改进和提升,自我完善的过程同时也是风险防控的过程。通过绩效考核可以调动公司全员积极性,以经营结果为导向,对结果负责,促进公司发展壮大,提升应对、抵御风险的能力。其次,通过绩效考核,可以促进公司形成良性的优胜劣汰机制,保证公司组织健康运行。

参考文献:

[1]高彩霞.基于内部控制的蒙牛集团风险管理体系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4.

[2]王金秀.浅谈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措施[J].财经界(学术版),2018(11).

[3]于恒祥.企业内部控制在财务风险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财会学习,2019(18).

风险管理体系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在开展建筑工程招投标风险管理工作过程中需要充分遵循经济性原则,同时要做好科学研究和有序管理,以此来准确分析招投标工作各项内容。从某种意义上讲,风险管理工作的有序完成可以及时预防建筑工程招投标环节存在的风险问题,同时有助于保障整个工作按照严格标准进行,这不仅可以最大程度维护建筑工程招投标双方的经济效益,而且有助于保障整个工作顺利开展。

关键词:建筑工程;招投标;风险管理

建筑业一直是我们政府和国家较为关注的一个行业,它关系着我们国家百姓的安居问题。建筑业发展起来了,那么我们可供选择居住的机会就会变得更多,不只是住房问题,建筑业的发展也可以显示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然而在建筑业一步一步发展的阶段中,总少不了风险的出现,它的出现可以使从事建筑业的各个层次的工作人员都受到影响。建筑工程项目招投标活动反映着建筑业的市场经济发展的变化,是一種公开竞争的交易方式。在这一阶段,风险的出现将会对后面一系列的项目造成不良影响,为了建筑行业的积极发展,我们就应该对此工作做出一些讨论研究。

1 建筑工程招投标过程中存在的风险

1.1 招投标过程中的战略风险

目前,在我国的建筑工程中招投标环节是非常重要的。招投标过程中的战略风险是能直接影响工程项目的主要因素,而建筑工程的承包者通常情况下是根据投标的具体活动准则来进行投标的,这一准则就是招标投标的主要战略。在投标的过程中通过投标战略可以有效地使得建筑企业赢得竞标的竞争。当然,在不同的建筑地点、不同时间和不同项目中,各企业之间的投标战略也是各不相同的,而且每个企业的投标战略,具体是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以及发展状态来制定的,同时还要对其不断进行修改和优化。但是目前在投标战略中还是存在一些对招投标战略风险的偏差性理解,从而为企业的招投标和招投标战略带来一定程度的风险。

1.2 建筑工程招投标技术风险

目前我国的建筑工程中招投标技术的实施力度严重不足,也是我国建筑项目中招投标技术普遍存在的问题。但是部分的建筑工程的承建方太过于注重经济效益,反而忽视了招投标技术的监督组织的构建,就会使建筑企业在竞标的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技术风险。投标竞技中存在技术风险的基本原因是投标技术在当今时代中较为落后,没有跟紧时代的步伐,且在面对先进的施工技术往往没有适当地进行变通,从而造成了施工严重不合格,导致安全事故。还有一点尤为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建筑工程项目对招投标技术工作的不重视,导致整个建筑工程的招投标受到严重的影响。一个完善的招投标技术制度,不仅能促进企业的发展,也是提高建筑企业自身建筑管理能力的重要环节。因此,针对目前的情况,在企业施工的发展战略中,应对招投标技术体制以及招投标技术体制自身的内容进行完善和更新,发展成企业提高自身实力的重要手段。

2 建筑工程招投标的风险管理措施

2.1 相关招投标部门需建立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就根本而言,招投标工作开展前要综合考虑多方风险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体系,以此来提升整个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建筑企业可以充分借鉴专业机构中的法律法规来完善自身管理体系,这不仅可以帮助企业减少在招投标环节的成本投入,而且有助于最大程度避免投标方出现的不理解合同情况,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整个体系的规范性程度,同时有助于实现对后期施工的监督管理。

2.2 加强政府部门的监管力度

在招投标阶段,我们针对风险的全过程做出了监督管理的方法。首先,风险识别是风险管理的最基础内容,我们在监督的时候应该从这两个方面入手:查找在招投标过程中可能导致风险的一些潜在因素和风险发生的时候可能会导致的后果评测。第二,风险评估,这一步是在风险识别之后,对于风险评测,我们应该找出一些处理方法和分析数据来对风险评测分析,总结出风险发生导致的结果,使我们对其有更为清晰的认识。第三,风险评价,在完成前两个步骤的时候,对风险进行定量的分析风险因素对工程造成的影响,得到具体的数据来具体展示,确保应对风险的过程顺利进行。最后,风险应对,这一步就是在最坏的情况下,做出的应对方法和措施,根据风险的影响范围和结果,根据受损的资金和人力,找到具体的方法进行应对。

2.3 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提升企业竞争力

科技创新可以更好地推动建筑企业实现长期稳定发展,其不仅仅可以应用在建筑施工环节中,还可以应用在招投标风险管理工作中,例如借助科学技术来优化管理模式,以此来保障建筑工程质量并提高企业效益。在招投标环节中要优化计划方案并构建完善的发展平台,同时要提高对风险管理的重视程度,以此来实现对招投标环节中风险问题的科学预防。科技创新同样有助于优化工程建设体系,可以在保障劳动效率的基础上提高核心竞争力,以此来更好地推动企业实现健康稳定发展。

2.4 加强工程招投标报价环节的重视

在控制招投标风险问题时需要加强对报价环节的管理力度,在设置投标策略时注重全面考虑,要综合分析市场行情和企业自身情况来制定策略,以此来更好地发挥报价作用。最终的招投标方式会受多重因素影响,其不仅受招投标双方报价差异性影响,而且受企业经济效益和经营情况影响,这就要求工程招投标管理部门综合了解多项要素来制定报价,同时要注重最低评标价法的推进,以此来不断完善报价环节机制,进而降低招投标成本并规范市场资源。

3 结语:

解决建筑工程中招投标的风险,首先应该预测可能出现的风险情况,针对出现的不同风险,找出积极有效的解决方法和措施,根据科学的风险评估评测结果,做出可行方法应对。总之,建筑工程招投标的过程中,要避免一切人为风险,对自然风险做出积极应对,没有风险不要侥幸,排查潜在风险,出现风险也不要怕,找出对应的风险应对方法。

参考文献:

[1] 赵长祯,朱慧.建筑工程招投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工程技术研究.2019(17):150-151.

[2] 孟丽,吴真真,赵肖肖.浅谈建筑工程招投标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江西建材.2019(09):218-219.

[3] 刘浩峥.建筑工程项目招投标阶段信任风险评价研究[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6(18):33-35.

论述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

马骏 山东信一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摘要:在建筑工程中,建筑工程管理及质量控制一直以来都是建筑施工企业关注的焦点问题。然而,不得不承认的是建筑工程管理尤其是质量管理还存在着一些问题,由此可见,采取各种措施,不断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水平成为各个施工企业的当务之急。本文基于此,就如何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进行了论述,以供参考。

关键词:提高;建筑工程管理;施工质量控制;策略

当前,工程建设项目正逐渐朝着规模化、大型化、现代化的方向发展,项目的施工难度以及对技术的要求日益提高。在建设投资不断增加的情况下,想要保证工程质量,需要做好工程的管理监督工作。由于工程的施工质量直接影响了工程的适用性以及社会的安定。所以,在建设的过程中,将质量管理做好,是保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工程质量的重中之重。

1 建筑工程质量管控现状及问题

建筑工程的质量问题与近些年所发生的经济纠纷等问题时有发生,屡见不鲜。时下,已逐步被许多业内人士所关注与重视。而随着经济体制的发展,建筑工程的发展建设需求也逐步提高,因此工程质量建设所具备的指导意义与实用价值非常重大。虽然说目前,不少工程质量建设问题能够严格把关,并且质量建设水准也相对提升,但是这些只是总体上的质量管理水平,平均化而已。由于不少企业的质量管理工作不到位、不突出,导致了包括企业施工单位方在内的技术管理人员并不能贯彻符合施工建设的质量标准。目前,建筑市场的表现尤为突出的问题,就是企业“挂靠”现象普遍存在,导致实质管理人员落实严格监督、监理工作不能有效执行,从而使建筑施工存在质量通病。质量问题任重道远,而有效提升工程质量已成为了现代建筑工程管理中亟需迫切解决的问题。

2 有效实施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控制的有效策略

2.1 建立质量目标责任制

全面构建工程施工的质量管理体系,有效实施质量控制,并建立、构建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质量责任制,对建筑企业项目管理而言至关重要。也就是说,这个制度的建立明确规定了负责该项目的经理或者负责人,各部门技术主管工程师以及施工现场管理负责人的各项工作部署的主要任务。该体系的构建,主要验收工程的质量检测与各个工序的的管理。质量检测要包括对材料选取、选购,交叉施工的半成品,以及有关建筑设施的检验,施工工序检验和完工后阶段质量验收;工学管理则要落实构建质量管理部门,专门去对有关技术施工文件资料进行消化、研讨,分析各个环节所存在的问题,对于交叉环节等要做出明确的计划,并加以留意;另外,质量目标责任制的构建要求全部施工人员明确各自职责并有专人负责管理,以落实各施工环节质量问题保证,出现问题时可以探查出其是否符合质量规范、标准。

2.2 施工过程质量监控管理

2.2.1 学习及会审设计图纸是质量监控的首要环节

施工设计图纸是施工的主要衡量依据,因此,施工前期准备应要对施工的设计图应该充分了解,学习和审核以及在会审当中我们要结合施工实际过程情况,仔细查看,是否有利于工程施工的质量保证,另外即使设计符合质量要求规范、标准,我们也要结合自身的工程情况进行优化完善,从而确保工程质量符合标准。

2.2.2 抓分部、分项工程质量是质量监控的主要环节

施工建设的分部、分项工程在质量监理、监督、监控过程中,应把它当做工程的首要环节来抓,因为它是工程质量的基础。在施工过程中的原材料、相关设备设施以及交叉施工中的成品、半成品,都符合相应的质量标准的情况下,工作的重心就应当放在抓规范、规程,按责任落实施工工序,对工序进行质量控制,发现问题,要及时予以改正、改进,以确保未来的的工程质量隐患降至最低;同时,在施工的每一项工艺流程,都要进行划分,确保具体分项工程的内容,每一项工程完工后,都要经过专业监理工程师进行验收,才能进行下道工序;另外工程质量的验收,应结合每个分部、分项工程的完工,做到各个建设单位质量控制,严格把关。每个分项工程的完工、竣工,都要予以验收,待到最后整体验收建筑产品时,以求整体把握建筑质量问题,也为工程项目的建设转入使用或者投产打出提前量。

2.2.3 抓好质量控制点

控制点的设立原则,要根据质量特征的影响大小、安全程度以及质量控制的实施难度而定。工程项目的施工工序是保证施工过程中对建筑原材料、相应零部件、各分项与分部工程的具体施工活动。施工中务必要结合已经复审后的相关设计图纸以及相应技术文件,去按照国家现阶段的工程项目相关施工作业设计规范去开展。同时,在施工过程中,如果发现图纸与现实施工中出现的问题存在结构、技术等方面上的矛盾时,未经批准、同意,不得擅自变更图纸设计。要经过工程建筑现行的“三检”制度以及审批后,才能进行整改,并在具体的关键工序、关鍵工程的结构部位处设立监理旁站等。另外,要及时地收集与整理技术资料,尤其是隐蔽工程的验收签证所需的验收资料、根据等;每道工序未经过相应签证人员的签字,不得进行下一道工序,避免监督职能仅流于形式,同时施工过程的当日日志、每日日志要记录详细等。工程项目的每道工序都是保证建筑产品质量、工程的基本实施单元,搞好基本的质量管理活动,是保障建筑行业的实现质量建设指标的基本前提。

2.3 重视施工人员的素质培养

把握好工程质量的各项具体工作有序开展,需要施工管理方的项目经理、各专业部门技术人员、施工操作人员的共同努力,相互配合等作用,同样基层施工人员的素质高低决定了其工作责任精神的积极性和自觉性,这就关系到工程质量控制的规范性,因此施工人员有必要加强职业道德,深化专业技能知识,用来提高自身业务水平,轻松适应现代建筑工程行业的发展的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新设施和新标准的具体规划。而有些部分施工人员本身技术就过硬,工作踏实务实,经验也较为丰富。而这类施工人员再次全面性的学习深化,加固了自身的业务技能水平,对工程的各项施工环节只有利处,而无害处,从而保证了质量控制管理工作的效率与质量,最终在全部各部门、岗位、全体人员的努力配合下,从而保证了我们的工程建筑质量的科学化、系统化,质量完全符合现代建筑建设的标准、规范。

3 结语:

总之,建设单位一定要重视对建筑工程的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采取一切行之有效的措施来提高管理和控制的质量,从而提高建筑工程项目的整体质量,促进我国建筑行业更快更好的发展,提高国际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张武. 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分析[J]. 江西建材(21期):295~295.

[2] 廖利常. 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分析[J]. 住宅与房地产, 2019(15):101~101.

[3] 符小文. 关于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分析[J].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7(3).

工程造价咨询企业从事全过程工程咨询的要点探索

曲磊洁 李忻 青岛利业建设咨询有限公司

摘要:工程造价咨询企业在我国已经经历了三十余年,无论是发展规模还是经营模式,都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与格局,想要在“放管服”“全过程工程咨询”等新形势下,实现企业转型升级,并不简单。一方面,工程造价咨询企业内部需要进行结构与人力资源的调整,培育全过程工程咨询,在并购重组以及联合经营中,实现全过程工程咨询的发展。就工程造价咨询企业自身而言,实现全过程工程咨询并不简单,但是资源整合以及结构调整等,就要求企业更进一步认清形势,借助政策实现转型升级。另一方面,工程造价咨询企业还要配合国家关于建筑业改革的顶层设计,明确全过程工程咨询业务要点,不断地适应外界环境变化,彻底改变以往碎片化的咨询服务,才能抓住机遇实现企业转型升级。双管齐下,才能促使工程造价咨询企业切实转变为全过程工程咨询企业。

关键词:工程造价咨询企业;全过程工程咨询;要点探索

1 工程造价咨询企业从事全过程工程咨询的背景及原因

我国实施工程咨询的最初目的,是为了给建工企业、业主以及施工单位进行科学决策,避免市场恶性竞争等不良风气的影响,更加科学、合理以及健康地实现建工项目。所以,建工监督制度以及咨询服务体系等,都是从项目决策阶段的可行性报告入手,逐步延伸到设计、招标以及施工、保修等多个阶段,提供全过程以及全方位的咨询服务。只是,很多咨询企业为了因为工程建立的产生与发展,为保证项目能通过各部门以及单位的监理,将咨询重点放在了人员配置以及工作内容较强的施工阶段中,而工程造价咨询企业则是将重点放在了造价上。

2 工程造价咨询企业从事全过程工程咨询的不足分析

工程造价咨询企业要走全过程工程咨询发展道路,旨在适应国家政策对建筑行业发展的需求,转变以往咨询模式,为建筑工程提供具有统筹全局的工程咨询服务,以提升项目建设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国家目前正在推广简化审批工作,从以往的事后补救转变为事前预测、事中监控以及事后监管等。工程造价咨询企业可借助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实现工程的事务性管理,既为政府提供简政放权的技术支持,也能形成与建筑工程相吻合的新咨询服务,完善咨询业务产业链,以逐步实现工程造价咨询企业的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求。工程造价咨询企业在实际转型发展中,想要实现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需要克服以下短板。

3 工程造价咨询企业从事全过程工程咨询的路径探究

3.1 应在咨询服务内容上实现纵向叠加,实现造价服务的前后两端延伸

工程造价咨询企业走向全过程工程咨询企业,要基于自身基础与条件,确定企业的发展方向,打造全过程、全方位以及多元化的咨询服务能力。从工程造价相关各阶段入手,向前衍射到前期策划,向后则是延伸至缺陷保修阶段,突破以往的咨询类服务链条。一方面,要基于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对人才的需求,改善传统工程咨询服务理念,对咨询人员进行全过程工程咨询专业知识与能力培训,以拓展其专业范围,借助科学性的培训组建新的造价部门,以促进部门能克服传统造价业务的影响,为建设单位提供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另一方面,应按照现阶段的行业管理制度,适当地拓展咨询服务内容,以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为标准,规范工程咨询师的行为,借助现代化的PPP项目与BIM技术、互联网大数据技术等,建立新的数据收集系统,促进企业全过程工程咨询业务的科学性开展。

3.2 实现组织结构裂变,实现咨询服务类型横向延伸

咨询服务类型拓展,应借助以往咨询服务业绩与经验,逐步开展新的业务渠道,实现经营资质的提升。以往工程造价咨询企业的业务服务内容较为狭窄,基于工程造价咨询企业现状来看,应通过企业并购与重组等,逐步拓展业务范围以及产业链,从而突破资质以及资格短板等,将业务范围逐步拓展到全过程中,从项目前期论证到项目实施管理直至后期评估等整个环节进行系统咨询业务打造,以覆盖整个工程实施过程,达到全寿命周期的投资控制与质量控制咨询服务。工程造价咨询企业在发展中应该扬长避短,合理利用政策手段实现工程咨询服务的市场化发展,通过企业之间的项目交流,明确自身的发展定位,逐步提升造价业务全过程的管理效果。企业也借助政府扶持全过程工程咨詢服务发展的优势,加强信息化管理与计算机应用,建立行业内的信息交流平台,共同应对今后行业发展的困境,企业之间相互学习,能提升造价咨询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3.3 构建服务计费模式,制定咨询的招投标体制

虽然当下工程造价咨询服务已经有了明确为的政府指导收费标准,但是企业依旧会按照收费标准,联合成本、市场竞争等诸多因股市,给出符合收费标准要求的价格,提升价格的竞争力。值得注意的是,全过程咨询服务涉及的范围远超于工程造价咨询,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也没有完善的计费模式和费用标准,目前也难以展开企业人力资源以及其他资源投入的成本测算,因而不利于建设单位与咨询企业定价咨询费用。所以,工程造价咨询企业应在依据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的范围、成本投入测算明确底价,为自身发展全过程工程咨询提供相应的参考性文件,实现全过程工程咨询业务的推广。此外,为保证企业有序、科学地展开全过程工程咨询,以按照依法招标的相关内容,确定全过程工程咨询的项目范围,通过招投标制度促进企业转型升级。一方面,工程造价咨询企业,应基于我国二十多年的招投标实践、勘察与设计等形成的固定招投标程序和管理等,制定规范的招投标制度与程序规则,避免咨询企业之间的恶性竞争,并加强对咨询企业的招投标条件审核、资历审核等。

3.4 尽快制定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标准

工程造价咨询企业从事全过程工程咨询,不能盲目展开咨询服务,需要有明确的服务规范标准,以便于明确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的范围以及要点、行为准则等,以此为基础构建起责任体系。鉴于此,工程造价咨询企业,应引进项目经理责任制、精准化绩效考核制等,面向工程咨询服务进行咨询团队的管理与整合,构建专业化、以项目全周期为核心的咨询团队,专门负责向委托方提供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工程造价咨询企业,也要按照法律法规以及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合同,面向项目各阶段的特点以及实际监理要求,承担起工程项目全过程的咨询责任。此外,为避免出现恶性竞争以及违规违法等行为,还要加强对咨询服务企业的信用审核,构建全过程咨询服务企业的诚信体系,专门对各大企业进行信用评价,一旦发现企业出现违法违规情况直接记入黑名单中,限制其在咨询行业招投标中的发展,为工程造价咨询企业发展全过程工程咨询提供政策保护,实现行业的健康发展。

3.5 实现项目信息化管理,构建信息化管理平台

工程造价咨询企业从事全过程工程咨询,其目的主要是为了满足业主的需求提供相应的咨询服务,而咨询过程中涉及的策划、涉及以及造价核算等,是实现全过程工程咨询的目的。为给业主提供满足需求的咨询服务,工程造价咨询企业应选择合适的技术标准与合适的原始数据等资源,借助这些数据资源面向整个建筑项目生命周期,创建项目信息、价格信息以及设计政策法规等信息库,实现对全过程工程的监管,以发挥大数据以及BIM技术的优势。

4 结语:

综上所述,工程造价咨询企业走向全过程工程咨询,应立足于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发展现状,加强对造价工程师的培养,借助政府对全过程工程咨询企业发展的扶持,规划工程造价企业的全过程工程咨询发展道路,实现工程造价咨询企业转型发展。

参考文献:

[1] 吴健po全过程工程咨询对咨询企业的机遇与挑战[J].中国水利,2018(14):20+60~61.

浅析建筑工程预算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

童学群 杭州市临安区财政项目预算审核中心

孙达 浙江鑫科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摘要:伴随着时代飞速进步与建筑工程的蓬勃发展,对其也提出更高的要求,建筑工程预算在衡量施工项目经济合理性,以及是否可实际运行和实际落地上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指标,因此各个企业在项目工程上对工程预算越来越重视。归纳总结了工程预算管理普遍出现的各种问题,并提出针对性改进办法,从而提高工程预算的准确性。

关键词:建筑工程;预算管理;问题;对策

新时期,建筑企业发展面临的市场环境更加复杂,除了不断提高技术水平外,还要强化成本精细化管控,进而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实施预算管理,实现对资金和资源利用的源头控制,保证工程质量和进度以及安全的同时,提高资金利用率,降本增效,能够助力企业战略发展目标的实现,因此推广工程预算有现实意义。

1 建筑工程预算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1 建筑工程预算的管理方式落后

目前我国建筑企业在工程预算管理中采用的方式仍十分落后。很多企业只针对阶段性的子项目进行管理,并没做到针对整个建筑工程项目全过程进行整体的管理,而产生这种问题的原因主要就在于各个单位和部门之间缺少了应有的沟通和联系。不仅如此我国现行的建筑工程预算仍处在一种滞后并且静态的级别,而目前市场中的变化非常大,所以这种静态的管理根本无法适应波动较大的市场。

1.2 编制方法落后

目前我国很多建筑企业都缺少规范的工程造价预算管理信息系统,而工程预算人员不能及时地获得相关信息,就会导致预算管理部门只能通过定期发布的信息进行调整,而最终就产生企业使用的编制方法和社会上通用的编制方法存在差异,这些差异只能让企业无法适应当今的市场。不仅如此,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各种新技术、新材料都不断涌现,理论上工程预算编制人员应针对原有的预算以及定额进行改变,但是由于我国目前所采用的编制方法落后,在实际的应用中就会出现更新慢的情况,影响了整个工程预算的编制工作。

1.3 缺乏合理科学的预算管理体系

随着人们生活和工作的需求不断增加,建筑企业获得了发展的机遇,建筑数量急剧增加。受传统建筑工程市场环境、预算思维以及工程特点等多方面的影响,目前工程预算管理过程中存在诸多不足之处,例如,针对不同领域的建筑施工应用相同的计算标准,没有重视地区之间的差异性,预算管理自然发挥不出自身的作用,同时也会降低自身预测的准确性。

1.4 工程预算队伍素质较低

建筑工程预算工作针对工作人员的要求较高,除了专业的知识以外,还应针对相关的法律、法规,建筑施工,以及市场材料变化等方面进行了解并掌握。但是目前我国很多企业的工程预算管理人员可能还达不到这些要求。但是整个建筑工程预算管理工作都是由人来完成的,所以如果预算管理人员自身达不到要求,那么最终的建筑工程预算肯定会存在很多问题。

2 增强建筑工程预算管理的主要方法

2.1 加强对工程全过程的管理

在建筑工程项目的实施过程中,负责人必须时刻树立对工程全过程管理意识,对成本可能出现的动态变化能够进行充分的预测及分析,以确保工程能够有充足的资金推动建设顺利进行。负责人要在对工程进行设计时,就重视项目的成本控制,对建筑设计成本进行细致的分析,从而能够更加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在工程项目的施工期间,负责人必须认真贯彻落实设计方案,对方案的执行情况进行及时跟踪,并在验收时,与设计方案进行对比,以不断地完善项目,不能对设计方案擅自进行修改,避免追加资金这种情况的出现。

2.2 设置明确的预算和成本控制责任制度

建筑企业需要设置完善的预算和成本控制责任制度,使得企业各个部门在预算和成本控制时期的职责和义务能够顺利地落实,而且需要设置绩效考核制度来考核各个部門的工作人员,确保能够增强各个部门的预算水平和成本控制水平,确保工作人员能够针对工程预算和成本控制工作能够有一个正确的认知,而且需要提升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借助各个部门之间的协作和沟通,提升建筑企业的工程预算和成本控制水平。

2.3 运用计算机技术搭建动态造价信息系统

在建筑工程方面,其原有的信息管理制度相对落后,从而导致了资料管理不够完善,信息准确度较低,同时未能全面及时地为工程提供可靠的决策依据,甚至还会出现超资超额的现象。因此,搭建动态的造价信息系统对目前的建筑工程环境是极其重要的。其能够帮助工程管理人员及时地获取有效的信息,简化业务的处理流程,还能够为负责人提供可靠的决策依据。

2.4 正确进行工程量清单的编制和审核工作

工程量清单编制需要根据相关的原则和顺序来开展 :第一点就是需要在计价规范附录里面获取编制的清单项目,掌握编码、项目的名称和计量单位 ;第二点就是需要在附录里面确定的工程量计算规则来掌握工程的数量 ;第三点就是需要按照附录里面所规定的项目特点和工程实际情况,描述项目实际工程的特点,把这些内容增加到工程量清单中,实现费用核算工作。在描述项目特点的时候,需要充分分析这样几点 :第一点就是需要把计价规范的项目特点来当做主题来研究项目的特点 ;第二点就是需要按照拟建项目的实际情况,来细化工程项目造价里面的主要因素 ;第三点就是需要针对施工时期没有实质影响的内容,项目特点中可以不进行描述,那些没有办法进行确定的也不需要进行描述。在清单编制工作结束之后,需要及时的进行预算和审核,保证工程清单项目名称的正确,要是必要的话,就需要借助第三方来进行辅助,使得清单编制能够更加准确,而且可以给预算管理提供更加可靠的保障。

2.5 保证施工预算结果的准确性

在进行建筑工程的预算及成本控制时,负责人应熟悉并掌握国家的相关政策及导向,从而降低工程可能因国家政策性调价而产生的影响。同时,负责人还要对认真对地质勘察资料、设计标准、设计技术规范及建筑材料等客观条件对工程的影响进行分析及研究。此外,还要收集各种相关信息,从而能够对材料及设备差价对整体预算的影响进行控制,进而保证施工预算结果的准确性。

2.6 树立正确的意识

意识可以决定人类的行为,所以只有建筑企业树立了正确意识,才能保证建筑企业可以做好预算工作。建筑企业的领导层首先必须要树立正确的意識,企业的领导要认识到工程预算管理不仅仅是财务部门的工作,和经营计划也存在着很大的不同,只有企业的决策者先认识这些,才能在后来的决策中真正的给予重视。建筑企业的决策者要意识到工程预算管理可以有效的控制资金的使用率,并为企业可以节省大量的资金,这对于企业的发展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在领导层意识达到之后就应该将正确的意识传达给工程预算部门的员工以及全体员工,通过宣传和教训让企业员工深刻的理解并树立正确的意识,由此才能保证建筑工程预算控制工作可以顺利地进行。

3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项目实施的过程中,必须要加强预算管理工作,切实提升工作质量,保证建筑项目的实施顺利进行。因此,企业的管理人员应该充分的重视预算管理工作,要制定出完善的管理制度,全面提升人员的综合素质和技术水平,从而可以确保各个环节预算管理工作顺利进行,保证企业的经济效益、促进企业发展。

参考文献:

[1] 邓爽.建筑工程预算管理常见问题与对策分析.建筑与预算,2019(10).

[2] 陈要三.建筑工程预算及工程成本控制经验探讨框架构建.科技经济市场,2019(02).

[3] 李巧常 . 新型绿色建筑工程造价预算与成本控制的思考. 建材与装饰,2019(19).

[4] 王玉萍 . 关于加强建筑工程预算与成本控制的思考. 山西建筑,2019(06).

风险管理体系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风险;投资;控制

[DOI]1013939/jcnkizgsc201538143

风险投资是一类新的投资,其主要是为一些上市公司提供资本上的援助,也就是股权资本。与传统的一些投资有很大的不同,风险投资投资的不仅仅是资金,同时还有管理方面的支持。风险投资需要为自身的投资承担巨大的风险,一旦等到所投资的企业发展成熟以后,就能够将资本抽取,最终收获巨大的利润。这种伴随着巨大风险同时能够收获巨大利润的投资行为称之为风险投资。

1风险控制的原则

由于投资方和被投资方在掌握的信息上处于高度的不对等地位,再加上环境的差异,风险投资所面临的风险更大。风险投资的风险总是处于不断的变化中的,更加难以控制。因此,在风险投资的风险控制上应该结合其自身特点进行控制。

11合同约束为主,律法为辅

这些年来,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增强,风险投资在世界各国开始蔓延开来,但是由于各国发展的时间各不相同,其风险投资领域并不相同。每一项投资需要相应的支撑体系,重要的一环就是法律政策。一些风险企业和投资公司不成熟,不能用法律手段去解决问题。合同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可以弥补一般法律政策的不足,保证投资过程的顺利进行。在风险投资过程中要充分利用两者的优点,进行风险的控制。

12制度优于量化

风险投资面对的是新的创新技术,前面并没有可借鉴参考的东西,且所带来的不确定性比传统的企业要高出很多,因此对于风险投资企业来说“前途未卜”。同时,风险投资的企业一般都是新兴企业,许多方面都还不是很成熟,包括财务、经营数据等,在对未来的发展进行预测时缺少相应的数据支撑,所以数量上控制风险可能非常的小。相对应地采用另外一种方式:制度控制则具有很大的优势,制度是一种强制性的约束,对员工起着激励和约束的作用,通过制度这种模式,能够使员工自动产生积极性和专业特长,这种方式更为有效。

13分散风险为主,规避为辅

风险投资在投资过程中存在着众多的风险,人们普遍采取一些措施来减少风险,其中规避和转嫁是比较常用的两种方法。风险投资是一种新的投资模式,承担比较高的风险从而获得比较高的利益,风险的规避和转嫁这与风险投资的初衷有很大的出入,因此在风险投资过程中意义并不是很大。风险投资公司一般是通过购买金融衍生物来进行,但是在风险投资中几乎没有金融工具,因而很难实现风险的转嫁。与此截然不同的是分散投资,这种模式使用价值更大,投资公司可以通过投资将资金分散投资到不同的领域,这种情况下同样可以获得相同的利益,但好处是比原先的模式大大地降低了系统风险。

14结合投资前选项控制与投资后管理控制

风险投资公司对风险的控制一般分为两个部分,投资前的控制和投资后的管理的控制,这与风险投资的特点以及投资成本和管理有很大的关系。为了减少投资风险,风险投资公司除了在投资前对风险企业的技术、市场、管理、创业团队素质等各个方面进行详细考察以外,也会发挥自身在管理方面的巨大优势对风险企业进行管理。这种方式可以从很大程度上降低管理和代理风险,既有利于风险企业管理绩效的提高,也符合风险投资公司自身的利益。

2风险控制的措施

21组建团队控制风险

风险投资的核心项目是技术的创新,技术创新的最大特点是项目的不确定性,由于创新使其项目的增速常常是惊人的,因此需要对企业的组织进行强化管理,如果不能做到组织管理的强化,就会造成项目规模的膨胀和组织结构的不均衡。

风险投资是技术创新与金融创新相融合的一项新型的事物,是在知识经济社会中形成的,具有自身的特点,能否成功的实现风险投资,组织的管理是非常关键的因素。传统的投资项目对于组织内部的人员有相当高的要求,其中尤为重要的一项是管理经验,并且应该有非常高的风险意识。最重要的一点是他们必须具备应用这些知识和机能的能力。对于这些知识和技能的协调运用只有高性能的项目团队能够完成。这些都表明团队合作的重要作用。

风险控制团队与过去的团队有所不同,对传统的组织模式实施了改进。组织过程不是职能部门,而是组成部分。这个过程中,项目经理的作用举足轻重,成为了过程的重要构成和主导。在风险投资过程中,团队的建设十分关键,应该从获得过程的核心部分进行,这样才能使参与的人员为企业创造出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工作的要求必须得与项目从事人员相协调,倘若不协调则会导致团队不能充分发挥活跃的性能,最终使得项目不能够按期执行,造成经济或者其他方面的损失。因此如充分发挥每一个参与者的积极性和才干,在这样一种氛围下实现项目成员忠诚度的提升,最终使团队的工作效能大大提升。为建立一个高效率的项目团队,我们需要了解其主要推动力和障碍。推动力和阻碍对风险投资有着不同的作用,推动力能够增强团队的性能,发挥其助力作用;阻碍则相反。团队的作用对于风险投资的风险控制具有不可取代的作用,是项目成功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22对项目进行评价

对于一个项目的投资,最初的选择,也就是决策是非常关键的。我国的风险投资出现严重亏损的有很多,对其原因进行深入剖析不难发现是选择上的错误,也就是投资项目所采用的决策出现了错误。风险投资都是一些成本比较高、科技创新含量高和产品更新的速度快这些特点,因此选择合适的项目具有重要的意义,项目选择将决定项目的成败,也就是控制风险的关键。

不论是传统企业还是风险投资公司,在投资之前对所投资的项目进行价值评估都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很多时候对风险投资项目的价值评估往往只是根据风险投资家的市场经验和直觉,这种情况下决策并不能反映真实的情况,存在片面性,往往会使风险增加。风险投资具有不确定性,承担的风险大于传统的投资项目,因此对于风险的预测需要一种非常真实的环境,如何构建比较真实的风险环境,然后对风险进行评估是项目进行风险评估的十分重要的一步。价值的评估很多时候需要不仅仅是单一方面的评估,更为重要的全面的评估。但是,全面的评估是非常复杂的,要考虑众多的因素,包括对企业以及企业所在行业的经济形势,还有公司的管理等方面要非常的了解,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全面价值评估的第一步。接下来需要选择比较好的价值评估的方法。正确的评估方法对财务系统的了解程度,利用数学分析的方法,充分分析财务和统计相关的数据,用科学的统计分析方法进行全面的分析,并且结合实际情况进行预测,最终实现比较准确的风险预测。

风险投资是一项新的投资模式,前人的经验数据非常的少,这给项目风险评估者带来了困难。所以只有采用类似的数据进行类比分析,通过这种方式选取合适的财务数据。数据的分析的最终目的依然是要考量收益利润。在此过程中需要分析现金的流动过程,以此推断预测利润的多少。

23借助信息技术控制风险

风险投资的很多情况是结合市场的需求量来确定其投资的项目成本的,但是市场总是处于不断变化的过程中,对于市场的投资往往存在巨大的不确定的风险。为了减少这一风险的产生,需要制定相关的策略,时刻把握市场动向并不断调整相关的项目参数,且对资源进行再次分配。企业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建立是一项新的非常有效减少这一风险的措施。企业管理的信息系统是将整个企业的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以及决策等相关信息。通过将这些信息进行系统化,进而在市场的资源分配上更为高效的运用。通过全面信息收集避免了信息不完全所带来的风险,这种措施大大减少了风险投资的风险。

3结论

本文通过对风险投资运作中的风险控制的基本原则进行讨论,然后从三个方面讨论分析了风险的控制,组建团队控制风险,对项目进行评价,借助信息技术控制风险,通过对风险投资的风险控制模式的研究,希望能够对以后的风险投资的风险控制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杨乃定企业风险管理发展的新趋势[J].中国软科学,2002(6)

[2]王景涛新编风险投资学[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

[3]杨雄胜高级财务管理[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

[4]斯蒂芬·A·罗斯,伦道夫·W·韦斯特菲尔德,布拉德福德·D·乔丹公司理财基础[M].5版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

[5]谷祺,刘淑莲财务管理[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

风险管理体系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全面发展,企业的发展比之前更加完善、迅速,但是也带来了众多的企业管理风险。通常而言,大多数的企业管理风险都来自于经济环境,所以,我们非常有必要采取合理的控制措施降低管理风险出现的几率和可能性,为企业的稳定与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本文以如何有效控制企业管理风险为中心话题,展开具体的讨论!

关键词:企业;管理风险;控制措施

一、企业管理风险的定义分析

首先,企业整体资源在实际工作中出现的失误。企业整体资源在工作中出现的失误没有可预见性,我们通过预测完全测不到,通常都表现为一种无形的经济损失,这种工作失误被看做是管理风险中最高层次的风险,发生的频率比别的风险要高太多,属于不确定性的高度风险类型。

其次,企业资本、资产在实际工作中出现的失误。企业资金资产在工作中出现失误的原因很多,其中的绝大部分原因是由于企业经营过程中不可预测或者是不确定性造成的,但是也有小部分是因为经营过程中工作人员运筹安排不够合理导致的,资本、资产在工作中出现失误可以被归结于中级风险中,这是一种比较容易控制的风险类型。

再次,企业的财务资金在工作过程中出现的失误。假如企业在运营过程中的财务资金出现分配失调的问题,就会导致各种问题的出现,这种风险一般都被归结于企业的基础性风险,通常情况下是比较容易解决的,但是还是需要工作人员在工作时认真监督,防止出现意想不到的问题。

二、企业管理风险产生的原因

1.企业管理风险产生的内在因素

在我国,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中小企业虽然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都进行了相应的改变,但是毋容置疑它们还是受到了计划经济时代不同程度的影响,所以在管理模式上和现代的管理理念之间存在大量的矛盾,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企业的管理高度。就目前而言,导致我国企业管理风险的内在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首先,管理人员在职业技能方面做得并不到位,无论是培训还是教育工作都和当下社会发展的需求之间出现矛盾,并且这些管理人员对于法律法规的认识处于较浅的层面。所以,导致许多企业在管理上存在违规违法的问题,这些都酿成了企业不同的管理风险。其次,许多管理人员在管理过程中对相关企业制度的执行和遵守问题提不起足够的重视,在整个工作的过程中总是会受到人情关系的影响,致使管理方面出现不平衡,影响到员工对企业的信任,这无疑是非常不利于企业和员工的全面发展的。第三,一些企业的管理人员在开展管理工作时态度非常消极,只要这件事情影响不到自己的正常工作就选择不闻不问,但是这种思想很明显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特别是现在,我国的社会环境和国际环境都非常复杂,企业管理人员如果一意孤行,坚持传统的思想观念开展工作,是会抑制企业竞争力的全面提升的。最后,企业管理人员在管理过程中存在一定程度的徇私舞弊问题,严重的还会有收受贿赂的现象。企业管理人员检查材料质量时非常马虎,看不到企业原料质量对企业成品质量造成的重大影响,进而影响到企业的竞争力。

2.企业管理风险产生的外部因素

外部因素具体来讲会涉及到三个方面的内容:首先,从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完善角度进行分析,截止到现在,我国相关企业的法律法规仍旧处于不断完善的状态,而且相应的规章制度也处于不断地完善中,假如面对这些法律法规的变化,企业不能够非常好地适应,消除法律盲点就非常容易导致运营管理上出现各种偏差,长此以往,企业的管理工作中必然面临众多风险。其次,政府政策的变化给企业管理工作所造成的风险问题。这种因素主要涉及到的是企业的税收和相关的年检等政策给企业造成的影响,部分地区的政府在一定时期内为了达到某种目标,比如吸引投资,会尝试着提供一定的优惠政策,但是只要外部条件稍微发生点变化,这些政策就会被取消,这种变化导致企业的管理成本出现变化,假如不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适应政策上的种种变化,造成管理风险的可能性就会大大提升。最后,现在,我国在不断加大法制建设的力度,劳动法等和企业相关的法律法规普及率都在不断提升,无论是普通劳动者还是企业的竞争者都已经尝试着运用法律手段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假如企业本身对这些法律法规的利用和掌握不牢固、不扎实,那么面对激烈的竞争出现违法的可能性就会不断增大,进而企业所面临的管理风险也随之增大。

三、如何有效控制企业管理风险

1.重视并不断落实企业法律风险的控制工作

企业的持续发展,离不开法律法规做必要保障,这种保障能够对企业的管理风险实行合理、有效的控制,进而能够从很大程度上降低企业经济问题发生的可能性。我国现如今的各类企业不要将眼光局限于国内法律法规的学习和落实,还要将目光投向国外,参考外国的法律战略,因为现在的经济是全球型的经济,我国的经济也要不断与国际接軌。如果在企业发展过程中,我们没有严格落实法律管理,那么会从各个角度和层面给投资商和经营商带来经济损失,企业在开展学习法律的培训课程中一定要有针对性的学习,降低投资成本和风险。另外,在全球,法律都有非常强的领域性特征,所以面对这样情况,企业还对新的法律不断进行了解,持续跟进,要对法律是伴随社会的不断发展而更新变化的有清晰的认识,企业想要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站稳脚跟,是需要从法律法规的学习方面下功夫的,进而才能更好地控制企业的管理风险。

2.加强企业会计管理工作的开展

企业的会计管理工作异常重要,能够对整个经营业绩、财务资金起到全面掌控的作用。对于此,我们首先要设定正确的会计管理目标,这个目标非常关键,能够对企业的发展起到决定性的影响,所以,管理人员要随时随地全面掌握会计信息资源的更新工作。面对实际的业务处理任务,要将责任细化,具体到每个会计管理人员身上,每个人员要以认真的姿态对待自己负责的工作,这是由于每项会计管理工作本身都有连续性,每项业务都要确保资产的安全,企业还要坚持正确的财务规划,这样可以防止出现意外的支出成本,企业的经济效益可以得到提升。除外,关于企业的管理信息问题要坚持保密的原则,但是有些特殊情况要被排除在外,企业要不断加强资金的流动效率,确保资金的周转不会出现意外问题。

3.对于各种各样的纠纷要制定出相应的政策

企业运营是一个非常复杂且长期的工作,在运营过程中难免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一旦出现纠纷就要及时想出合理的对策,不要对其采取忽略的态度或者是运用非法手段处理。第一,企业必须建立合理的处理纠纷案件的相关管理制度,最好是设定专门的处理纠纷的部门,制定出合理、详细的处理流程和法律制度,与此同时还要设定相关的管理工作人员,确保整个案件的每个处理过程都是合理且规范的。第二,确保案件处理的质量,凡是涉及到法律问题的必须抱着严谨的态度对待,确保企业的权益能够得到全面保障。另外,对于已经发生的经验教训,企业要善于做出总结,避免在未来的工作中可以及時、有效地预防纠纷。对于运营过程中的纠纷事件,企业要加强重视程度,因为这和企业的长久发展密切相关,只有将各项工作重视起来并落实到实处,企业的权益才能得到有效的保障。

参考文献:

[1]权博煜.企业管理风险之人事管理风险[J].中外企业家,2014,(19):181-182.

[2]鞠文晶.小议企业会计管理风险产生的原因及其对策[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1(02).

[3]胡小龙,沈友华.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的风险分析及应对[J].科技管理研究,2010(08).

风险管理体系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目的:讨论胸外科护理管理中风险管理的应用效果观察。方法:选取我院中在胸外科进行治疗的患者120例,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分为常规组以及风险组。对两组患者的满意率,护理质量,生活质量进行比较。结果:风险组的患者满意率优于常规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风险组的护理质量优于常规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风险组的患者的生活质量优于常规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胸外科的患者使用风险护理管理,可以提高患者的满意率,生活质量以及护理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关键词:胸外科;风险管理;应用效果

风险管理是一种如何将项目或者企业在有风险的环境中使风险降到最低的管理方法[1]。在胸部外科的护理中存在一些风险,使用风险管理,可以提高护理人员对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的识别,评价,处理的能力,降低护理中不安全事件的发生[2]。本文中选取我院中在胸外科进行治疗的患者120例,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分为常规组以及风险组。对两组患者的满意率,护理质量,生活质量进行比较,具体报道如下所示。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中在胸外科进行治疗的患者120例,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分为常规组以及风险组。对两组患者的满意率,护理质量,生活质量进行比较。病例均选自2014年6月到2016年6月期间。其中,风险组中有28例女性患者,有32例男性患者,最小的年龄有26岁,最大的年龄有77岁,平均年龄为(61.4±6.8)岁。常规组中有27例女性患者,有33例男性患者,最小的年龄有25岁,最大的年龄有76岁,平均年龄为(62.1±8.1)岁。

1.2方法 在胸外科护理中存在一定的风险,如意外拔管,跌倒坠床,压疮等。另外,由于护理人员与患者沟通不良导致患者无法充分的配合影响治疗的效果。由于护理人员的人数较少,工作量较大,没有办法达到细致的护理,从而无法完成预测的护理。在常规组中使用常规管理。在风险组中使用风险管理措施。(1)胸外科是风险较高的科室,在胸外科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使护理工作可以有法可依。管理人员需要善于观察,及时发现问题,不断发现新的安全隐患,从而实行风险管理。(2)对护理人员实行风险知识的培训,增加对法律法规以及规章制度的学习,提高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以及自我保护的意识,了解在护理工作中的风险,以及可能会面对的新的风险。(3)对护理人员实行定期的操作技能以及知识的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业务能力,并及时学习新技术以及新仪器的使用。(4)增加对护理工作的质量管理,不定期的对护理的情况进行管理,对护理的各个环节的风险以及质量进行评估。

1.3观察标准 观察两组患者的满意率,生活质量以及护理质量的情况。满意率的评分,制作调查问卷,通过医疗环境,医疗的设施,医疗服务,等待的时间等方面评价,共100分,超过80分为非常满意,60分到80分为满意,小于60分为不满意。护理质量的评分,自行制作调查问卷,通过操作技术熟练性,服务态度,沟通能力,病例书写规范程度等方面进行评分。每一项为100分,得到的评分越高表示护理的质量越好。生活质量的评分,自行制作调查问卷,从身体功能,社会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等实行评分。每一项为100分,得到的评分越高表示生活的质量越好。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的方式表示,两组间的比较采用t检验,治疗前后数据的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频数和百分比表示,组间差异采用χ2检验,设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的护理质量的情况 护理质量分为服务态度,操作技术熟练性,沟通能力,病理书写规范程度等。风险组的服务态度优于常规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风险组的操作技术熟练性优于常规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风险组的沟通能力优于常规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风险组的病理书写规范程度优于常规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2.2两组的生活质量的情况 生活质量分为社会功能,身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风险组的患者的社会功能优于常规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风险组的患者的身体功能优于常规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风险组的患者的角色功能优于常规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风险组的患者的情绪功能优于常规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情况如表2所示。

2.3两组的患者满意率的情况 风险组的患者满意率优于常规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情况如表3所示。

3 讨论

风险管理是一种降低临床护理风险的管理方法。胸外科是高风险的科室,主要有食管恶性肿瘤,肺癌,贲门恶性肿瘤等患者,在手术中出现较大的创伤,在护理中很容易出现不安全事件,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3]。在临床上使用风险管理,提高护理人员识别不安全因素,评价不安全因素,处理不安全因素的能力,从而减少风险事件的发生[4]。完善胸外科护理的制度,使护理工作可以有法可依。对护理人员进行风险意识的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以及法律意识[5]。对护理人员实行操作技能以及知识的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从而提高护理质量。管理人员不定期对护理的各个方面的风险以及质量进行评价,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6]。管理人员需要善于观察,及时发现问题,不断发现新的安全隐患,保证患者的治疗的安全。本文中选取我院中在胸外科进行治疗的患者120例,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分为常规组以及风险组。对两组患者的满意率,护理质量,生活质量进行比较。结果,风险组的患者满意率优于常规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风险组的护理质量优于常规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风险组的患者的生活质量优于常规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崔宁华等[7]研究的胸外科护理管理中护理风险管理的应用实践解读的研究结果与本文结果具有一致性,说明本文研究结果具有一定的可信性。综上,对胸外科的患者使用风险护理管理,可以提高患者的满意率,生活质量以及护理质量,值得临床使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 李世杰,王群,张瑞荣等.风险管理在胸外科护理管理中的运用与效果评价[J].中国保健营养,2016,26(21):231-232.

[2] 谢英莉.风险管理在胸外科护理管理中的运用与效果评价[J].中国卫生产业,2015,12(33):160-162.

[3] 曾利君.護理风险管理在胸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体会[J].健康必读(中旬刊),2012,11(2):176-177.

[4] 李冬菊,周艳红,徐丽芳等.风险管理在高龄胸外科患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28(15):2907-2909.

[5] 宁丽.护理风险管理在急诊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体会[J].健康必读(中旬刊),2012,11(3):221-222.

[6] 朱晓敏,黄瑾,归燕华等.风险管理在胸外科围手术期患者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6,13(13):98-99,100.

[7] 崔宁华.胸外科护理管理中护理风险管理的应用实践解读[J].中国卫生产业,2015,12(35):182-184.

风险管理体系论文范文第6篇

摘要:

传统的社会组织双重管理体制越来越不适应中国建设现代社会管理体制的需要,造成了大量社会组织合法性或合理性的缺失,导致了合法的社会组织具有较强依附属性并存在着对社会组织监管不足的问题。经过双重管理体制下弱化业务主管单位的改革、特殊区域内探索一元登记管理的改革,以及对部分社会组织实行直接登记的改革,双重管理体制进入后双重管理阶段,实行直接登记与双重管理并行的双轨制度。社会组织的管理应围绕着登记、服务和监管三个层面重新进行定位,并努力实现三层管理的协同互动,构建“三层协同”的新型社会组织登记管理体制。

关键词:社会组织;登记管理体制;双重管理;三层协同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组织呈现出加速发展的态势。截至2015年底,全国共有社会组织66.2万个[1],“十二五”期间年均增长率达到了9.7%。它们在行业规范、学术研究、教育、医疗、区域交流等各个领域不断壮大,并在承接政府职能转移、改善政府公共服务、满足人们结社需求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在社会组织快速增长的同时,我们也要注意其背后存在的问题。据清华大学NGO研究所的调查显示,我国的社会组织还面临缺乏资金、活动场所、办公设备、人才及政府的支持力度不够和组织内部管理混乱等问题[2](p.362)。究其根源,双重管理体制被认为阻碍了社会组织合法身份的获取[3],是目前制约中国社会组织健康发展的制度性因素之一[4]。

那么,针对双重管理体制的弊端,经过多年的改革探索之后,什么样的新型登记管理体制方能满足社会组织日益发展壮大的现实需求呢?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重大问题。

一、社会组织的“双重管理”体制及其弊端

“双重管理”,是指对社会组织的注册登记及日常管理实行登记管理机关和业务主管单位双重负责的体制。目前,《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1998)、《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1998)和《基金会管理条例》(2004)共同构成了我国社会组织双重管理体制的基本制度框架。以民办非企业单位为例,在登记和管理两个环节实现了双重管理的制度安排。在登记环节上,业务主管单位负责对民办非企业单位进行初审,并提供批准文件;登记管理部门接受经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同意的民办非企业单位的登记申请,并做出是否登记的决定。在管理环节上,登记管理部门负责的管理职能是民办非企业单位的成立、变更、注销登记、年度检查、监督检查及行政处罚等业务;而业务主管单位除监督、指导民办非企业单位活动外,还要负责对登记管理部门上述行为的事前审查、初审或协助查处工作等[5]。这种双重管理体制,体现了政府对社会组织“限量供应”的策略,适应了在当时中国公民社会刚刚兴起背景下对社会组织严加管理的需要。但随着公民社会的发展以及社会组织的不断壮大,这种双重管理体制的弊端越来越引起人们关注,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越来越不适应中国建设现代社会管理体制的需要

改革开放前,在管制型政府体制下,社会管理具有行政计划色彩和高度集权特征。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体制改革逐步完善和公民社会日渐兴起,政府职能调整和行政审批制度也相应将改革关注点逐渐从经济领域转向社会管理领域。也就是说,政府不仅要向市场放权,也要向社会放权,这在行政审批事项削减、下放的调整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能够自主决定,市场竞争机制能够有效调节、行业组织或者中介机构能够自律管理的事项,政府都要退出”[6]。由此可见,社会管理体制伴随着改革开放,正在由集权走向分权,从政府控制走向社会自治。这意味着,依法限制政府权力、加快培育发展社会组织必将是未来社会管理体制创新的主导方向。而双重管理体制本质是适应政府管控社会组织发展的压制型管理模式,不仅不适合建设现代社会管理体制的发展趋势,也限制了社会组织的独立性和发展。

(二)造成大量社会组织合法性或合理性的缺失

按照双重管理要求,社会组织要获得合法身份,必须取得业务主管单位的同意。在这个过程中,往往面临着两方面难题:一方面是寻找业务主管单位的困难;另一方面是业务主管单位拒绝的风险。

这是因为,现行社会组织管理条例对业务主管单位的规定不仅广泛而且缺乏细则,导致社会组织无法确定或找不到业务主管单位。此外,

对于业务主管单位而言,在没有明确约束和激励机制下,通常都抱有“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思想,而且接受社会组织的挂靠又会增加自身责任与压力,自然能推则推,千方百计找理由拒绝社会组织的申请。因此,寻找业务主管单位的困难以及争取业务主管单位同意的门槛过高,是众多社会组织放弃登记的最主要因素。这就造成了大量社会组织无法获得合法身份,处于非法的状态之中,“根据政府部门和专家调研的估算,民间组织的实际数量可能是登记数量的10倍”[7]。也是同样原因,一些社会组织为获得合法身份,便于开展活动,转而通过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进行登记,以企业身份存在。这种看似合法的身份,显然无法统一机构属性与所开展的业务,又无法使组织享受到政府各项优惠和支持,实际上是一种不合理身份。无论缺乏合法性,还是以不合理身份存在,都影响了对社会组织的统一规范和监管,也造成了它们发展中的困惑和难题。

(三)导致合法的社會组织具有较强依附属性

独立性是社会主体的主要特征,萨拉蒙认为非营利组织应具备独立性,即独立自主处理组织内部事务及外部交涉的资格[8](p.102)。在双重管理体制下,一方面,政府习惯了传统管控社会组织发展的思维,相关部门缺乏对社会组织内部治理的重视,并依托自身政策和资源优势,吸附了大量的社会组织。

另一方面,业务主管单位的设置,使政府和社会组织之间存在着业务性的联系,社会组织希望从业务主管单位那里获取更多行政资源,主管单位也愿意将业务范围内的事务部分交由社会组织来完成,这容易导致业务主管单位人员兼任社会组织领导职务,部分社会组织成为业务主管单位的延伸机构,甚至以“二政府”形象存在,失去了社会服务的独立性。这不仅造成了由于登记制度高门槛制度内外社会组织发展境遇的差异,也使得制度内合法的社会组织越来越缺少独立开展服务的能力。

(四)存在对社会组织监管不足的问题

双重管理体制设计的本意是要加强对社会组织的控制和监管,但实际运行中普遍存在着对社会组织放任不管或简单审查的问题。一方面,为降低对社会组织监管成本,登记管理部门比较注重对登记环节的监督以及以材料审查为主的年检制度,使整个监管重点前移和外移,而对社会组织的具体活动,由于社会组织数量庞大、业务繁杂,难以有效履行监管责任。另一方面,双重管理要求实际也是双层监管,降低了管理和监督风险,但同时也分化了监管责任。简单说,其中任何一个部门监管不作为,其后果由两个部门分担,这容易导致双方监管实质无人监管局面的出现;无论是登记管理部门还是业务主管单位都存在能力限制,难以对庞大的社会组织提供有效监管。

二、社会组织“双重管理”体制的改革探索与评价

自社会组织登记管理体制建立时起,不仅理论界围绕着该体制的改革问题展开了多方面的研究,部分地方政府也开始根据社会组织发展的实际需要,探索这种体制的改革之路,有的是在体制框架内寻求优化,有的则对该体制实行了不同程度变革,总体体现了从简单行业向其他领域、从地方到中央、从个别地区向全国发展的趋势。

(一)双重管理体制下弱化业务主管单位的改革

在传统的双重管理体制下,地方政府在面对社会层面降低登记门槛、提供更好管理服务需求的同时 ,又承担着来自上层管理在制度执行和统一上的压力,难以承担打破双重管理体制带来的风险。因此,在体制框架束缚下,创新驱动使部分地方政府寻求折中策略,在保留双重管理的基本制度规定下,通过内部调整或外部补充的方式进一步弱化业务主管单位的职能或压力,为社会组织登记提供便利或创造有利条件。

1.北京:依托枢纽型社会组织推进业务主管单位的集中

北京市社会组织管理体制改革是从2009年开始的,主要改革思想体现在北京市社会建设“1+4”系列文件中,“枢纽型社会组织”是一个关键性概念。通过在现有社会组织中选择政治体系内的人民团体或与政府有紧密联系的社会团体,将其确认为枢纽型社会组织,并由其承担业务主管单位职能,形成由枢纽型社会组织为业务主管单位和市社会团体管理办公室为登记管理机关的新双重管理模式。自2009年

4月首批正式确认了市总工会、市文联、市社科联等10家市级枢纽型社会组织开始,北京市又分别于

2010年底和2012年下半年确认了两批枢纽型社会组织,基本实现了对市级社会组织的全覆盖。它们分别负责全市职工类、科学技术类、法学类社会组织的联系、服务和管理。在此基础上,“培育区县、街道层面的枢纽型社会组织,打造市、区、街三级枢纽型社会组织工作网络”[9]。枢纽型社会组织实际上成为特定类型业务主管单位。原来作为业务主管单位的行政部门,除少部分有特殊职能的,原则上也不再接收社会组织成立申请,并逐步将机构、人员、资产、财务等方面的职能交由枢纽型社会组织,今后对社会组织只行使行业指导职责。

枢纽型社会组织建立在双重管理体制基础上,符合双重管理的制度框架,嵌入性较好。此外,通过确定枢纽型社会组织,适度集中了分散的业务主管单位并进一步统一了登记注册的标准,这样社会组织更容易找到业务主管单位从而获得合法性身份。但北京枢纽型社会组织建设实践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最为突出的是降低了服务和监管社会组织的能力。原因在于,身份集中未带来资源的集中,且枢纽型社会组织在政治体系内属于权力偏弱方,所具有的资源并不多,面对大量需要业务指导的社会组织,其监管程度和培育的效果也是有限的。

2.上海:增设社会服务局分担业务主管单位的部分职能

上海市在双重管理基础上,以行业协会为突破口,增加了一个服务机构,共同行使对社会组织的管理职能,构成了所谓的三重登记管理体制。具体分为两个建设阶段。第一阶段,建立行业协会发展署。2002年,在前期对行业协会发展调研基础上成立了上海市行业协会发展署,负责行业协会的总体规划、布局调整、政策制定、统筹协调等职能。这意味着行业协会的双重管理扩展为登记管理部门、业务主管单位和行业协会发展署三方共同管理。第二阶段,改组成立社会服务局。2004年,在行业协会发展署的基础上通过合并改组成立了上海市社会服务局,原有的三方共同管理的格局没有变,但扩大了共同管理的范围。社会服务局的成立将三重登记管理体制的适用范围从行业协会扩展为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和市场中介组织三类[10]。

上海增设社会服务局的改革,由于保留了原双重管理部门,改革的风险和阻力都比较小。此外,社会服务局在登记环节中可以发挥一定审查作用,更有利于对敏感类组织成立的控制;增设服务机构,分担了原来业务主管单位的部分职能,尤其是在规范社会组织发展、促进社会组织交流合作、提高社会组织能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减轻了业务主管单位的职能压力。但专门成立一个服务机关,意味着社会组织登记又多了一个管理部门,在一定程度上抬高了注册门槛,不利于合法的社会组织的数量提升。同时,增加一个服务机构后,在职能上容易与现存的双重管理部门出现重叠和交叉,埋下了社会组织管理中的不协调或冲突隐患。

(二)特殊区域内探索一元登记管理的改革

对双重管理体制的突破,最直接的就是取消业务主管单位的设置,建立由一个部门负责的一元登记管理体制。由于制度统一性限制,地方政府在这方面的改革难度较大。但一些特殊地区,特别是被确定为各类改革试点的区域,在地方创新驱动和中央特殊性许可下,率先突破了现有制度桎梏,建立起一元登记管理体制。根据改革程度的不同,可分为准一元登记管理体制和一元登记管理体制。

1.深圳通过渐进式改革建立准一元登记管理体制

深圳市双重管理体制的改革采取了分阶段、分领域的策略,经过三个时期,实现了从行业协会到其他领域的改革推进。第一个时期,在2004年,从行业协会领域开始改革,成立行业协会服务署,由其统一行使行业协会业务主管单位的职责,构成了行业协会服务署与市民政局民间组织管理办公室共同管理行業协会的新双重管理模式。第二个时期,在2006年底,将行业协会服务署和市民政局民间组织管理办公室合并,组建市民间组织管理局,使其同时行使行业协会的业务主管单位和登记管理部门的职责,在一定意义上实现了行业协会直接登记的效果。第三个时期,到2008年,在前期行业协会直接登记基础上,扩大了社会组织直接登记管理的范围,“对工商经济类、社会福利类、公益慈善类的民办非企业单位实行由民政部门直接登记管理的体制”[11]。由于在社会组织登记管理体制改革方面的创新策略和成果,深圳于2010年获得了第五届“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但深圳市建立的所谓直接登记管理体制,还没有彻底地实现一元登记管理:一方面,仍然保留了业务主管单位,只是将其与登记管理部门合二为一,民政部门发挥了关键性作用;另一方面,只是对部分社会组织实现了直接登记的安排。所以,深圳建立的是一种准一元登记管理体制,但其创新性探索为国家放开登记管理权限、实现部分社会组织直接登记制度提供了宝贵经验。

2.北京中关村在相关政策支持下构建一元登记管理体制

北京市中关村是我国首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在经济和社会体制改革上,得到了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一是北京市人大颁布了《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条例》(2010),提出除特殊情况须经批准以外,社会组织可以直接向市民政部门申请登记,将社会组织直接登记体制等以立法形式予以确定。二是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领导小组下发了《中关村社会组织改革创新试点工作意见》(2010),明确提出了中关村社会组织直接登记和管理、取消业务主管单位、由政府部门根据社会组织的业务范围和类型进行业务指导等意见。三是北京市科委等十个单位联合下发了《北京市促进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加快发展的意见》(2011),提出了对中关村现有社会组织、产业联盟登记管理扶持发展的工作安排,中关村数字内容产业协会等部分社会组织实现了直接登记注册。中关村在国家对社会组织实现双重管理体制没有制度改变的情况下实行一元登记管理制度,有着特殊原因:一是作为国务院戰略布局的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具有突破国家现行经济和社会管理体制的特权;二是区域范围不大,便于登记管理;三是园区内社会组织构成比较简单,主要是经济领域的社会组织,以行业协会和技术联盟为主,直接登记的风险较低。

以深圳、北京中关村为代表的地区通过建立一元(准一元)登记管理体制,都简化了登记注册的程序,减少了业务主管单位的自由裁量权,有利于促进合法的社会组织数量增加。但在国家双重管理体制没有改变的情况下,其他地区学习和复制的可行性不大。此外,一元登记管理体制本身也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登记管理部门的压力增大。既要承受直接登记后社会组织增加带来管理成本提升的挑战,又要独自面对由此可能带来的政治或社会性风险。二是带来了监督和培育上的困难。培育社会组织所需要的资源主要掌握在作为业务主管单位的政府各职能部门手中,登记管理部门具有的资源是有限的,其主要职责是登记注册和监督管理。在取消业务主管单位设置后,登记管理部门很难再有足够的资源用于社会组织培育之中;就监管效力而言,不同类型的社会组织由一个统一的登记管理机关进行监督管理,其难度要比双重管理体制下更大。三是取消业务主管单位的改革阻力较大。剥离业务主管单位和社会组织的管理关系,不仅限制了业务主管单位的管理权限,而且也影响到了那些习惯挂靠业务主管单位的社会组织利益,因而会遭受来自业务主管单位和社会组织的双重阻力。

(三)对部分社会组织实行直接登记的改革

2013年,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明确提出,要对行业协会商会类、科技类、公益慈善类、城乡社区服务类社会组织(以下简称“四类组织”)实行民政部门直接登记制度。这在中央层面对部分社会组织直接登记问题提出了明确的改革方向和要求。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要求,民政部积极推动社会组织登记管理体制改革,加快进行了《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的修订工作,并于2016年8月公布了该条例的征求意见稿,明确了四类社会团体不再需要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同意,可以直接到民政部门进行登记;与此同时,也在积极制定《四类直接登记社会组织认定标准》和《全国性社会组织直接登记暂行办法》等政策。随着这一系列制度的修订和出台,部分社会组织直接登记的管理体制成为全国统一的要求,并有了制度性保障。此外,自2013年3月开始,全国共有27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试行或开展了社会组织直接登记工作,有18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出台了推进社会组织登记制度改革的相关政策文件,如《上海市社会组织直接登记管理若干规定》(2014)、《甘肃省四类社会组织直接登记管理暂行办法》(2015)等。各地区部分社会组织实行直接登记改革以来,极大促进了社会组织数量增多,“截至2014年底,全国直接登记的社会组织约3万个,占同期登记的社会组织40%以上”[12]。

可见,当前实现对部分政治性不强、经济风险低的社会组织直接登记制度,是多年来对双重管理体制进行改革的一大成果,也体现了社会组织管理分类、分级管理的需要,有利于促进实行直接登记的社会组织发展壮大。但目前的改革还存在一些不足。一是受益范围仅限于四类组织,其他如政治法律类、宗教类、涉外类等社会组织,则被排除在直接登记的制度之外。这不仅有制度不公嫌疑,而且将原来统一的双重管理体制变成了直接登记与双重管理并行的双轨制度,制度运行成本将会升高。二是直接登记确定了四大类型的社会组织,但对这四类社会组织划分标准和具体范围没有具体说明,容易造成日后登记管理中的混乱。三是当前的改革还侧重于社会组织登记端的改革,对社会组织能力的提升和政府监管作用的发挥未给予应有的重视。

三、“三层协同”的新型社会组织登记管理体制构建

从前期的改革探索看,登记管理制度作为社会组织管理的基本制度安排,已经走向部分直接登记管理与部分双重管理并存的后双重管理阶段。本文构建新型的社会组织登记管理体制,就是在这种后双重管理体制阶段,针对如何更好解决双重管理体制遗留问题并最大程度实现新制度有效运行,从而形成新型的政府与社会组织协同互助关系来设计的,基本思路是构建一个“三层协同”的管理体制。所谓“三层协同”就是在社会管理体制创新下,以壮大社会组织和提升社会组织能力为导向,构建以登记为基础、服务为关键、监管为保障的社会组织管理新体系,并实现三者协调、整合和一体化发展的管理新格局。就本质而言,“三层协同”与“双重管理”有显著区别,后者是从政府角度出发为了更好实现对社会组织管控而设计的,前者则是从社会组织角度出发为更好地满足社会组织发展而提出来的。此外,“双重管理”设计是通过对政府相关部门的登记管理职能划分实现的,“三层协同”主要是围绕如何更好地实现社会组织发展而对政府相关管理职能的一种调整、协同和整合。

(一)登记层面:进一步完善分类登记管理的新制度

首先,继续扩大直接登记的范围。以公益性为分类标准,凡是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社会服务、协助政府提供公益产品、满足人们社会生活需要的社会组织都应被逐步纳入直接登记的范围。同时,下放登记审批权限,实行基层社会组织直接登记安排,充分发挥基层社会组织在开展公益活动、满足公众需求、化解社会矛盾等方面的作用。通过不断扩大直接登记的范围,形成“放开一大片,限制一小部分”的格局,最终建立起一个以一元登记为主体的登记管理制度,彻底结束双重管理体制的历史。

其次,加快社会组织登记管理制度的修订和完善。当前,《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的修订工作取得了实质性成果,这有助于对分类管理体制的确认,也为各地区实现部分社会团体分类登记管理提供了指导和法律依据。应加快进行《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基金会管理条例》的修订工作,落实党中央对社会组织管理体制改革的精神,探索社会组织分类登记的范围。同时,为新修订的登记管理条例顺利实施,可进一步出台实施细则或管理办法,重点对纳入直接登记的社会组织的性质、特征、基本范围等问题给出明确标准,并使之成为登记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最后,探索完善辅助性的登记管理制度。对社会组织实行登记管理,即使不断降低登记门槛,也会有大量社会组织由于各类原因不去登记或无法登记,更何况还有大量历史遗留下的不合法、不合理存在的社会组织。为实现国家对社会组织更全面的信息掌握和登记规范,应通过辅助性制度来补充登记管理制度的不足。如探索社会组织的备案制度,对那些没有达到登记标准的社会组织,提供另一种给予合法性身份的制度安排。同时,还可以推行公益法人认定制度,通过将从事特定公共服务或政策鼓励的社会公益活动的社会组织认定为公益法人,可以将现有登记注册制度引向纵深发展。

(二)服务层面:形成以社会组织需求为导向的服务机制

登记管理体制改革应转变控制和规范的管理思路,重点要在管理中解决好社会组织的培育和能力提升问题。因此,满足社会组织的需要将是政府服务作用发挥的目标指向。

首先,树立管理就是服务的理念。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是一体两面的。在社会管理中,如果政府一味重管理、轻服务,就难以实现政府、社会组织与公众之间的平等合作。只有明确政府的服务角色,建设服务型政府,才能更好地迈向社会本位的社会管理。此外,中国公民社会尚处于发展初期,社会组织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约束的能力还差强人意,更需要政府的大力培育和服务。

其次,构建完善的社会组织服务体系。针对社会组织普遍存在着资金、技术、人才不足的问题,完善的社会组织服务体系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健全财政支持体系,对于非营利性、公益性的社会组织完善免税政策,对于参与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的社会组织实行税费减免优惠等;不断拓展民间的投融资渠道,创新重点领域社会组织的投融资机制;建立有长期战略性的培训机制,不断提升组织工作人员专业技能、理论素质和服务精神;健全社会组织的财务制度、人事管理、职称评定、岗位培训、社会保险等配套政策,构建社会组织培育扶持政策体系等[13]。

最后,不断创新社会组织服务平台和方式。在服务平台上,可借鉴企业孵化器的理念和建设经验,建立社会组织孵化器(服务园),对进入服务平台的社会组织提供活动场所、资金支持和信息服务等关键性的服务等。在服务方式上,应更多实现政府直接提供服务向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转变,使社会组织更广泛、更深入地参与社会管理,从而在公共服务提供中增进自身服务能力。

(三)监管层面:建立多方合力的社会组织综合监管体系

首先,建立健全社会组织信息公开机制。信息公开是对社会组织实施监管的基础和前提。为实现有效监管,必须健全社会组织的信息公开机制。这包括实现信息公开的完整性,克服过去只重资金来源而不重使用过程或结果的信息披露;保障信息公开的及时性,要定期公开公益基金收支明细情况等相关信息;创新信息公开的方式,不应仅仅停留在传统的信息公开渠道上,要创新多样化的信息公开方式,便于公众知晓和查询。为此,需要借助制度明确社会组织信息披露的义务,并对拒绝履行义务或公开不完整、不及时的社会组织进行处罚。

其次,建立多方合力的监督体系。在政府层面,既要发挥好登记管理部门在登记、备案、年检、执法监察等方面的监管责任,又要发挥行业主管部门在行业上的监督管理职责和作用,还要加强有关部门在人事、财务等方面对社会组织的指导和监督;在社会层面,进一步激发社会监督和媒体监督的力量,完善政府和社会相结合的监督体系。同时推动成立不同门类、不同层次、不同功能的民间组织联合会或社会组织联盟,充分发挥其自律自治功能,利用自身力量来监督规范社会组织的良性发展。

最后,实行动态监管与过程监管相结合。在继续严格年检制度、避免单纯资料审查和形式化基础上,实行年检定期检查与经常了解社会组织活动情况的日常监督相结合,一旦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同时,针对社会组织的公益活动尤其是重大活动要实行备案并进行全程监督,防止出现不良现象。为此,应不断创新有效的监管方式,如建立社会组织评估机制,加强对组织的流程监督与绩效评估,或在社会组织所在的行业、领域内确定或聘请监督员对社会组织活动进行监督等。

(四)三层协同:实现登记、服务和监管的一体化发展

首先,这三个层面的管理活动是内在关联和相互影响的。登记管理有助于对社会组织的规范化管理,也便于相关部门对登记在册的社会组织提供服务或进行监管;服务工作做得好,也会对社会组织的登记和监督产生促进作用,如通过提供税收优惠等方式可以鼓励和引导社会组织到相应的机构登记注册,使社会组织的活动处于法律约束和政府监管的范围之内;监管本身就内含了服务内容,监督体系的完善也會使登记管理机构降低注册时的压力和政治风险,不断扩大直接登记的社会组织范围。因此,从本质上说,登记、服务和监管是可以也是应该实现统一发展的。

其次,以协同政府理论引领三层管理的协同建设。协同政府作为一种行政学思潮和改革实践,“直接针对管理‘碎片化’问题,强调的是通过目标、组织、文化等不同层面的分解与整合,有效提高不同政府部门间的合作协作水平,以实行更为整体化的行政行为或提供公共服务的一种政府形态”[14]。目标整合、组织创新和信息共享是各国协同政府建设的主要做法[15]。为此,一是相关管理部门要重新梳理自身的职能体系,推进目标整合。登记管理部门在对不同社会组织实现差别登记的同时,更要有针对性地强化相应监管职能,而把有关服务职能调整给相关部门;业务主管单位要更多从登记审查转向对社会组织日常业务的指导和监督;相关的人事、财政等部门则要更多探索如何改进服务方式,更好为社会组织提供服务。二是不断通过组织创新,促进各部门协同发展。如成立社会组织综合管理委员会,负责社会组织建设的战略决策,以及对相关政府部门管理活动的协调事务等。三是加快社会组织管理信息系统建设,规范信息搜集的标准,畅通各部门资料交流渠道,实现各管理部门对社会组织服务和监管的信息互通和共享。

最后,需要为三层协同的登记管理体制提供相应的制度保障。对社会团体等社会组织登记管理条例修订工作的开展使登记管理方面有了最基本的制度保障,而新条例可重点加强对监管环节的制度安排。同时,为实现登记、服务和监管在制度上的进一步融合,应配合出台《关于加强社会组织执法监察工作的意见》、《关于培育社会组织发展壮大的指导意见》等政策制度,进而与相关登记管理条例相衔接。在分类登记管理制度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对不同登记状态下的社会组织如何实施监管和服务,这样才能形成登记、服务和监管有效运行并相互配合的制度新体系。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2015年社会服务发展统计公报[DB/OL].http:∥www.mca.gov.cn/article/sj/tjgb/201607/20160700001136.shtml,20160911.

[2]丁元竹.非政府公共部门与公共服务[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

[3]王名.改革民间组织双重管理体制的分析和建议[J].中国行政管理,2007,(4).

[4]汪莉.非政府组织发展困境的制度性因素分析及制度重构[J].中国行政管理,2009,(2).

[5]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民间组织服务中心.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DB/OL].http:∥mjzx.mca.gov.cn/article/zcfg/201304/20130400437169.shtml,20130401.

[6]国务院.国务院关于第六批取消和调整行政审批项目的决定[J].电子政务,2012,(11).

[7]谢海定.中国民间组织的合法性困境[J].法学研究,2004,(2).

[8][美]莱斯特·M·萨拉蒙,S.沃加斯·索可洛斯基.全球公民社会——非营利部门国际指数[M].陈一梅.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9]余永龙,刘耀东.游走在政府与社会组织之间——枢纽型社会组织发展研究[J].探索,2014,(2).

[10]郑琦,乔昆.社会组织登记管理体制改革:模式比较与路径选择[J].理论与改革,2011,(1).

[11]何增科.深圳市社会组织登记管理体制改革的案例研究[J].甘肃行政學院学报,2010,(4).

[12]张维.全国直接登记社会组织约三万个[N].法制日报,20141013.

[13]任贵州.社会组织承接公共服务能力的提升路径[J].重庆社会科学,2015,(5).

[14]陈崇林.协同政府研究综述[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6).

[15]解亚红.“协同政府”:新公共管理改革的新阶段[J].中国行政管理,2004,(5).

[责任编辑:张英秀]

上一篇:数字媒体专业论文范文下一篇:视觉形象设计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