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艺培训总结范文

2023-09-19

陶艺培训总结范文第1篇

摘要:

小学陶艺漫塑创意校本课程具有造作简便,材料便捷等特点。通过开发漫塑创意校本课程及相关教材,对小学陶艺漫塑课程进行评价,对陶艺漫塑课程的推广应用进行探索,让学生学会运用陶艺漫塑来丰富日常生活,开拓创造性思维。

关键词:陶艺漫塑;课程评价;小学教育

漫塑是雕塑艺术的一种,陶艺漫塑运用其夸张或极富创意的艺术手法将传统泥塑与漫画有机结合,是一种独具魅力的艺术形式。陶艺漫塑在风趣幽默的同时,表现着时代精神,以漫传神,饱含着独特的审美特征。陶艺漫塑的形态夸张,在造型上改变固有法则,极力突出人或物的外在特征,独树一帜且随意随行。带有一定的讽刺批判性也是陶艺漫塑的重要特点。在中小学开展陶艺漫塑课程,能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中小学艺漫塑教学能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观,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小学陶艺“漫塑”课程的现状

在当下的环境中,小学陶艺漫塑创意校本课程存在一定劣势,例如:部分学校不开设陶艺漫塑课程,或者开设课程,实际课时却较少,学生无法在短时间内完成作品或难以对陶艺漫塑产生深刻理解。尽管如此漫塑创意校本课程还是有着无可取代的明显优势:

第一,学生兴趣主导。大多数学生喜爱陶艺漫塑创意课程,对漫塑理念历史兴趣充足,课堂过程中的参与度高。我们时常看到在小区的休闲区里,在河边岸旁,孩子通过拍打和捏造等方式,结合小铲小刀等工具,将泥巴或沙堆塑造某种形象。在孩子看来,动手操作就是一个“玩”的过程,孩子发自内心喜爱这个过程。由于日常的学习任务重,学业压力大,学生普遍渴望在书本学习之余得到精神上放松,而陶艺漫塑创意课程的开设,无疑能满足学生的愿望。在陶艺漫塑创意课程开展的前期工作中,对我校的全体学生进行的摸底调查中显示,学生普遍希望增加漫塑课程的课时。学生对课程充满兴趣,学习热情高,学习的效果才会好,陶艺漫塑课程才能达到其教学目的,取得丰硕的教学成果。

第二,陶艺漫塑课程具有传统课程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小学其他常规课程注重传授技法,而陶艺漫塑创意课程是一项三维立体学习的过程,强调在做中学,在学中玩的理念,侧重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动手能力。我在研究校本课例时,我就尝试让学生创作“十二生肖漫塑”。十二生肖的理念家喻户晓,而剪紙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一支。在陶艺漫塑课程中,要求学生选择自己最喜爱的一个生肖,结合剪纸纹饰的特点,进行陶艺漫塑创作。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也开拓了思维,继承了优秀的传统文化,体现了自身的情感。

二、小学陶艺“漫塑”创意校本课程的评价

第一,小学陶艺漫塑创意校本课程实施的可行性。从学生的角度来说,小学学生对于陶艺漫塑课程新鲜的教学手段,独特的教学方法,新奇的课程内容接受度高,学生具备一定的空间想象力和动手制作能力。从教师的教学来说,陶艺漫塑教师能完成教学示范,讲解出陶艺漫塑课程的重难点。从学校的硬件设施来说,陶艺漫塑创意教学课程材料简单,只需要泥巴和刀具就能实施教学。

第二,小学陶艺漫塑创意校本课程的必要性。从中小学生的需求来说,繁重的课业使得学生动手能力较差,思维方式较单一,开展小学陶艺漫塑创意课程能够帮助学生开拓视野,激发创新精神。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角度来说,学校需要帮助学生培养情趣,督促学生参加到学校生活中去,小学陶艺漫塑校本课程的设置,有助于学生全面发展,提高综合素质。

第三,小学陶艺漫塑创意校本课程的有效性。其一,将陶艺漫塑当成日常学习的手段。陶艺漫塑创意校本课程大致是经过观察,体验,发现,创作,再观察的过程。学生在陶艺漫塑创作的过程中不懈学习,不断提升。其二,将陶艺漫塑与多媒体结合。以多媒体为手段,将名家名作更生动有趣地展示出来。

三、小学陶艺“漫塑”创意校本课程的推广应用

开展校际合作是推广小学陶艺漫塑校本课程的重要方式,通过交流学习来为陶艺漫塑创意校本课程提供教学服务,对校内开展的课程进行挖掘和延伸。校际合作学习着重学习写作和校际交往,是新型学习方式的一种。

第一,定期举办培训班或研讨会。小学陶艺漫塑教师之间进行教学经验交流,这不仅能促进陶艺创意校本课程应用范围的扩大,还能促进漫塑创意校本课程模式的生成,从而深化陶艺漫塑创意校本课程的推广和应用。

第二,实现校际间陶艺漫塑课程资源共享。各学校之间的课程相对独立,教学计划、学时等具体情况各不相同。陶艺漫塑创意课程要想得到推广,校际间协作平台的开发和课程资源的共享是必不可少的。网络校际合作的优势在于既可以方便各个学校汲取合适自身教学特点的教学敬仰,还可以深入探讨陶艺漫塑教学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和解决的办法,推动整个陶艺漫塑课程的发展,从而达到推广小学陶艺漫塑创意校本课程的目的。

第三,组织学生间的跨校交流合作学习。学生是教师的主要服务对象,要想对陶艺漫塑创意校本课程进行推广,就需要组织学生进行学习交流。对对方的作品进行鉴赏品评,由指导老师提供辅助支持,增强陶艺漫塑创意校本课程的趣味性。如:定期组织学生到“广东省唯美陶瓷博物馆”与里面的专职陶艺老师进行参观交流活动等。

四、结语

小学是基础教学阶段,小学所受陶艺教育将对学生审美情趣的培养和审美观的建设起到积极作用。小学陶艺漫塑创意校本课程的开展,能提高学生的动手水平和审美能力,组织校际合作对陶艺漫塑校本课程进行推广,有助于让学生在学习之余,体会中国传统艺术之美。

【参考文献】

[1]白雅力克.关于当前我国高校现代陶艺课程教学问题的几点思考[J].艺术百家,2010(26)

[2]林旭.陶艺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具象和抽象形态的创造性思维[J].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07)

[3]李倩茜.无限的创意在学生的指间流淌——小学小学创意陶艺教学初探[J].美术教育研究,2013(24)

[4]杨书静.幼师美术教育中泥塑教学的实践探索[D].山东师范大学,2010

陶艺培训总结范文第2篇

摘 要:陶艺是一种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完美结合的艺术形式,它远离实用型的功利性标准,符合审美的无目的的合目的性特征。中学美术课程是美育教育的重要部分,肩负着培养学生审美品位的职能。陶艺能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开发创造性思维。拟将分析陶艺课程在中学美术教学中的作用,并进一步提出开展陶艺课程的具体方式和应注意的方面。

关键词:中学美术;陶艺;探索

伴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开始重新审视对人才的要求。素质教育提倡人的全面发展,智育、美育、德育不可偏废其一。美术作为中学美育的重要课程之一,其地位不言自明。美术的技能型特点将许多没有经过专门绘画训练的学生排除在外,很难引起广大学生的兴趣。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调动全体学生的参与热情成为美术课程所应特别注意的。开设陶艺课程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融入更多具有活力的陶艺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与动手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一、陶艺课程在美术教学中的作用

透过陶艺品可以表现个人的性格、情感、审美等多种心理特征,它外化了象征、隐喻、联想等多种艺术手法,融合了绘画、雕塑、艺术设计等美术门类,是一种典型的综合性艺术。本文认为,将陶艺融入中学美术教学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具体的优势有:

1.激发学习兴趣

美术徘徊在应试教育主流之外,而且由于美术的技巧性较

强,许多学生并没有接受过专业的训练,因此对美术的兴趣不高。但陶艺制作中的泥巴类似学生小时候玩的橡皮泥,操作简便易行,能迅速激起学生的动手欲望,激发了学习兴趣。有了兴趣之后,接下来的教学过程就能顺利进行。

2.培养动手能力

陶艺制作是一项需要学生亲手操作的过程,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会学到许多操作上的实用技能,仅靠理论上、书面上的知识无法完成。一件陶艺品的完成要求制作者有良好的耐心,心灵手巧。其中许多工序无法量化表示,学生必须自己亲手做过之后才能有所领悟。在此过程中也就自然而然地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3.开发创造性思维

由于陶艺制作过程并没有统一的模板,教师布置任务时尽管会给学生一个明确的目标,但在具体操作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想象随意发挥。即使是教师给学生一件样品,但在制作过程中学生会发现理想目标与实际操作中的差距,结果仍会按照自己的认识造型,塑造出千奇百怪又独具创造性的作品。

二、开展陶艺课程应注意的问题

在明确开展陶艺课程的优势之后,我们最为关注的就是如何更好地将陶艺课程融入中学美术教学。

1.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上文中提到陶艺制作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之所以如此强调是因为在具体教学中有些教师会以模板式的统一标准要求、衡量学生的创作,这极大地限制了学生创造力的发挥,不利于教育目的的达成。因此,陶艺课程不仅要教学生如何制作陶艺品,更重要的是教学生怎样进行创作。技术只是手段,思维的创造力才是最终目的。

2.硬件设备的优化

陶艺课程的开设伴随而来的问题有学校陶艺设备的不完善,教师陶艺水平的专业性不强等问题。为此,一些学校专门前往景德镇参观学习。在硬件设备上虽然不能要求达到专业陶艺制作的水平,但是一些普遍使用的设备应该具有。这样就能使陶艺教学不是一种空口号。此外,教师的水平也极大影响了陶艺教学的质量,因此,需要教师具备一些专业化的知识与技术,这样才能保证陶艺课程的水平,不至于成为一种混乱的玩泥巴课。

三、陶艺课程的发展前景

陶艺课程是一门极具创造力和想象力的课程,它符合素质教育的客观要求,能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开发学生的独特思维,因此,富有旺盛的生命力,可以在中学美术课中广泛推广。本文认为,陶艺课程发展前景广阔。由于陶艺是一门专业技术性较强的艺术,融入中学美术教学中虽然有强大的优势,但在具体操作中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采取循序渐进的方法,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根据不同年龄的学生安排不同的教学内容和任务,从而使陶艺课程成为一门有系统性的学科而单独发展。综合美国陶艺教学特点,我们需要进一步改革发展陶艺课程,充分发挥陶艺课程中所包含的人文精神,张扬一种“艺术化生活”的理念,切实达到美育教育的要求。

美术课程作为美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并未得到足够的重视。但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普及,陶艺教学以其独特的优势开始受到关注,我们相信,陶艺课程具有独特的优势和巨大的发展潜力,关键是教师如何更好地将其融入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审美能力,使审美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參考文献:

[1]樊丽娜.中学美术教学中开展陶艺课程的探索与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7.

[2]郭要杰.民间美术教育在中学美术教育中的创新性[J].经济研究导刊,2011(03).

编辑 张珍珍

陶艺培训总结范文第3篇

中国的陶瓷艺术来自于民间,又运用于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结合实用的同时也起到了观赏的作用,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越来越深入人们的生活。从吃饭的锅碗瓢盆到喝茶用的茶壶杯子,从一般居家环境的室内陈设到公共场所的户外雕塑,陶瓷作为一种媒介材料,来自生活又提升了生活的质量,成为艺术的一个门类。还从艺术的角度去引领人们的审美品位,可说是从物质走向精神又从精神深入物质生活。

艺术是源于创作者对生活的感悟,因时代和生活形态的改变而不断赋予新的内容,今天的陶瓷创作者,已非昨日的陶瓷工匠,创作者所处的时代已发生很大的变化,当拿起画笔时,首先,就要想到如何布局、如何装饰、如何领悟现代陶瓷本身的精神;如何让题材与风格跟上时代,走向未来;如何将心悟和感知化为崭新的陶瓷风格。

如果说传统意义上的陶瓷艺术是写实主义古典美的话,那么充满时代感的现代陶瓷艺术更具有抽象主义的浪漫形式美。现代陶瓷与传统陶瓷在概念上已有了很大区分。传统陶瓷造型源于生活、充满理性的设计中追求的是质朴严谨,实用大方的含蓄之美,最终以形体的多样化和釉色装饰的丰富性来完成陶瓷不同的形态面貌。现代陶瓷艺术注重的是人们心灵轨迹的自然情感流露的表达,在一种完全释怀内心情绪世界和偶尔性思维情感渲泄的轻松创作过程中,按照自己的审美视觉意识逐步确立了现代陶瓷设计追求形式美。运用不确定多变的现代绘画艺术处理手段,制作时恰到好处地体现不同材质本身的语言特色,崇尚返朴归真的自然之美则是现代陶瓷艺术发展的必然趋势。现代陶瓷具有反传统、反技术的叛逆精神,有一种敢为人先的设计思想观念,打破了传统设计中平衡、对称的设计模式,把陶艺造型装饰的整体美与当代人的审美喜好结合起来,共同构筑起现代陶艺丰富多彩的思想内涵和设计理念。

一、现代陶艺的概念

所谓“现代陶艺”是指由陶艺家以“陶”或“瓷”为载体进行创作的、用以表现个性和情感的、具有前卫意识的陶艺。现代陶艺并非泛指现代所有的陶艺,而是指在艺术追求上具有明确指向性和相对独立性。它不是一个时间上的界定,而是指作品所体现出来的一种思维方式,将创造作为创作主体充分发挥想象的空间,是实现个体精神价值的媒介,它超出了传统陶艺的视觉和造型习惯,从某种意义上看,是情感的渲泄、个性的体现和观念的展示。

现代陶艺不仅是追求符合大众的审美情趣,强调艺术家的自我意识,并在作品上倾注了自由的情感表达和对生活的感悟,而且也彻底地抛弃了传统陶瓷产品“实用”观念的局限限制。使现代陶艺有了更大的发挥空间,是会聚创作者的内心情感,充分利用陶瓷土的材料的特性,以陶瓷材料为媒介进行探索的艺术形式。

二、现代陶艺中的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的传统文化精神与现代陶艺综合材料的创作是最大的结合,传统文化精神中的观念经过现代的洗礼,留下了最宝贵的财富。民族血脉的积淀会为艺术作品留下抹不去的痕迹,这就是艺术的真谛。作为现代艺术的一个分支,中国现代陶艺也无不体现了在现代社会中中国的文化精神和社会意识的关系。

中国人是在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中把握自己的精神,获得自己的本质特征的。因此,对中国文化精神而言,中国哲学思想是中国精神之魂,而中国艺术审美体验则是哲思之灵。和谐、妙道、圆融之境是中国文化中儒家、道家和佛家的最高境界,其讲求的都是“自然”二字。同样在陶艺中也是离不开自然。而这种自然就是将传统工艺材料和现代、自然相连接的天衣无缝。现代陶艺对于陶瓷材质的追求恰似古人,不加修饰的、肌理状态的、手拉坯体的质朴和以回归自然为主的造型主题相结合,使现代陶艺回归到其形态意识的本源,将陶瓷材质的美学品格和文化内涵完整描述出来,正是体现人文精神中“自然”之魅力。

艺术是时代生活和人们精神世界的反映,陶艺创作自然也反映着人们的审美情趣和价值取向,纵观现代陶艺的发展,从萌芽之初到走向现代,从混沌之源到遍地开发,无不贯穿着中国的传统文化精神和现代意识的交织。陶艺家们在创造过程中把握精神与语言的统一,从精神层面出发寻找语言的自然表现。他们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和从艺体验,从某种角度探向陶艺的深层,追求的是与自己心灵、情感相对应的语言形态。

中国传统艺术符号在中国现代陶艺创作中的运用不仅体现着中国传统艺术的博大精深,同时使得中国现代陶艺作品继承了传统艺术的文脉。在此基础上进行创造与再创造,极大扩展和丰富了中国现代陶艺作品的艺术内涵。这些源自传统材质和具有秩序感的象征性传统艺术元素语言,结合极具抽象力的现代艺术符号表现特征,强调个人内在精神的体验,注重自我价值的体验,对这些艺术符号的再创造呈现出的温和、宽厚、从容的瓷质品性大大延伸了作品主体。

三、现代陶瓷的本质

现代陶瓷艺术同传统陶瓷艺术有本质的区别。现代陶瓷是现代艺术的重要载体,它不是传统陶瓷的简单重复和延续。从本质上讲,现代陶瓷艺术是对传统陶瓷的一种“离经叛道”的行为,它把陶瓷从“器”的概念中,从古老的、已经定型的工艺模式中解脱出来,重新审视陶瓷的本质内涵,并加以挖掘和发展,开拓成富有时代精神的纯粹个性化的艺术形式。因此,现代陶瓷艺术比古老的陶瓷艺术更具有强烈的生命力。

现代陶瓷抛弃传统陶瓷必须“实用”的观念。而是一种在艺术追求上具有明确指向性和相对独立性、以陶瓷材料为媒体进行实验性探索的艺术样式。它强调个性,强调感性,强调自身情感,用独特的、自由的、不受拘束的艺术形式,摆脱了多年来受传统审美标准制约的思想束缚,成为当代艺术创作者用来挑战自我、标新立异的手段。它以新的感知方式,多样化的表现,体现着当代人的情感表达。

四、当代艺术观对瓷艺术的影响

陶瓷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社会背景、文化特点和价值取向。由于每个时代的大环境各异,因此,陶瓷作品在社会发展的各阶段所折射出来的时代精神和文化气息也不尽相同。现代陶瓷艺术创作思维异常活跃,表达形式的多样化,让艺术家有更广阔的创作空间来施展各自的才华,完善造型的个体特征。现代陶瓷艺术理所当然在设计上反映当代人的文化特色、生活习俗和审美观念。构思的独特性、创意性,用最敏锐的眼光捕捉社会发展过程中最具流行的时尚文化元素,准确地将当代人的思想和对世界的感悟主动糅合到形体的设计中去。当代与传统的不同概念在于:现代陶瓷艺术摒弃功能效用的特点,逐渐把造型的观赏美感放在了首位,以符合当代社会审美的需求。作品本身的魅力体现在造型、装饰、工艺等诸多因素上,艺术家个人思想品格与修养融入造型形式美之中是作品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

五、当代观念融合于陶瓷传承

随着当代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人们已不满足于吃饱穿暖的生活模式,而乐于追求更高的精神生活。茶道的兴起、饮茶之风的盛行刺激了陶瓷茶具的生产设计,室内外装修运用陶瓷艺术品作为美化空间的装饰点缀,以体现思想文化品味。把当代人的文化精神、艺术思想、审美情绪悄悄地渗入到当代陶艺中去,提高了现代陶瓷的艺术性和品味性,从而使得陶瓷艺术的社会属性与艺术性融为一体。

我国的传统陶瓷是附属于陶器的,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限制了当代陶瓷艺术发展。在这种观念下,陶瓷艺术只能属于工艺美术,其功能只是实用加玩赏。

当代陶瓷艺术的作用在于它扩大了原有陶瓷的艺术属性,使陶瓷艺术家不受“制器”的限制,可以在其审美和价值批判领域里驰骋。他既可以在原来的设计领域里继续有所作为,又可以充分发挥其艺术家的天性。

因此,传统陶瓷艺术无论如何发展都有“器”的约束。当代陶瓷艺术的发展,在认识上首先做到的便应是功能论上的转移,从而脱离对“器”和固定造型的依赖,从而真正走向一个更为广阔的天地。

中国是一个具有几千年烧造史的陶艺大国。历代陶瓷工匠们所创造的精美绝伦的陶瓷珍品已成为人类文化中一份独特而宝贵的遗产。传统陶艺凝聚着华夏民族伟大的创造精神和卓越的文化品格。中国陶瓷文化的深厚传统,正是现代陶艺家取之不尽的文化资源。时代在前进,艺术长河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所以我们要珍惜和充分利用前人为我们创造的这门艺术,发扬前辈的优良传统,不断探索,不懈努力,施展自己的才华,创造出更完美、更优秀的陶瓷艺术精品。

陶艺培训总结范文第4篇

模块一:带你走进文明古国的陶瓷文化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

2、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

3、拓宽学生的视野,了解我国的陶瓷文化 【教学重点】:

以我国历史悠久的陶瓷文化为主线,引导学生了解我国的陶瓷文化,引申到现代陶艺,进而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并将我国的古老文明升华为爱国情操。 【教学方法】:

1、分组教学法:将学生分成8至10人每组

2、对话法:教师提问,学生回答。

3、作品展示法:展示作品,引导学生说出陶艺作品的制作材料和方法。

4、图片展示法:这种方法具有直观性,引导学生了解各个历史时期的陶瓷文化。 【教学内容】:

1、什么是陶艺,陶艺在我国历史文明中的地位,

2、陶艺的发展历史

3、现代陶艺的审美性 【教学过程】:

首先教师发问:在生活中,我们用得到哪些陶瓷制品?请同学们踊跃举手发言

第二问:大家知道这些多彩多姿的陶瓷作品是怎么样制成的吗?(引出陶艺的基本制作方法,为第二模块的教学做一个铺垫。)

第三问:刚才我们举了一些关于陶瓷的例子,大家知道人们是怎样发明并使用陶瓷的吗?(引出陶艺的起源与发展历史)

瓷器是中国古代的一项伟大发明。世界各国的制瓷技术多是从中国传入的。第页 共 4 页模块教学试用教案——陶艺6/6/2017

在古代,外国人称中国为“瓷器之国”。直到现在,英语中的“china”一词的另一个含义就是“瓷器”。 掌握了水土揉合的可塑性,流变性,以及成型方法和烧结规律,才能促成陶艺形态的产生和演化,使陶瓷器物产生美的形式。同是注重造型与装饰的有机结合,通过人们敏锐的灵感和创新意识,捕捉并揭示泥土的塑性美、柔韧美以及表现活力,这样就出现了全新陶艺形态,为智慧的人所掌握、发展、创新。任何艺术发展到一定阶段,都会形成完整的技巧。中国的英文:China,这个名称来自于景德镇的原名:昌南镇,因为谐音所以就有了现在的英文名。

陶瓷品在人类的生活中已不再只有实用的价值,同时因为文化的演变,陶瓷渐渐成为一项重要的艺术文化,多样化的风格及不同的型态用途,所代表的是人类审美观及生活品质的改变。

展示不同时期的陶瓷器图片,根据图片的说明提问问题,引导学生了解不同时期,我国的陶瓷文化。展示国内外陶艺大师的作品,引导学生了解现代陶艺的审美性。

模块二:自己动手制作几个陶艺小作品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学重点】:

示范两种陶艺制作的基本方法,引导学生利用两种方法表达自己的想法,每个学生能够制作出自己的作品 【教学方法】:

1、展示法:展示不同制作方法的陶艺小作品,请同学们说出它们都属于哪种制作方法

2、演示法:泥条盘制法、手捏法

3、学生自由创作:教师随时指导学生制作作品,引导学生掌握制作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达到增强学生创新能力的目标。 (陶艺制作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个很好的载体。) 【教学内容】:

1、陶艺制作的材料和工具:陶土、纱布、垫板

第页 共 4 页模块教学试用教案——陶艺6/6/2017

2、陶艺制作的方法:(1)泥条盘制法(2)手捏法

3、制作要求:(1)生活中取材(2)影视作品、动漫中的形象取材(3)各种主题取材(小组之间协作共同完成主题)例如:交通工具、家用电器、游乐园等等

【教学过程】:

展示陶艺作品,请同学观察一下,并说出这个作品是什么,它属于哪种制作方法;

在制作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制作陶艺作品需要用到的材料、工具和制作方法。请大家认识一下我们课桌上摆放的材料和工具:陶土、垫板和纱布,并分别说出它们的用途

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学习陶艺的两种制作方法:泥条盘制法和手捏法,教师示范制作方法。

学生创作:下面的时间交给同学们,大家可以自由发挥,也可以根据黑板上的制作要求来制作作品。

布置任务:在下课之前,我希望每一位同学都能制作出至少两件不同制作方法的小作品,并请部分同学谈谈创作作品时的感受

模块三:今天你学到了什么

【教学目标】:

1、鼓励学生总结本课学到的知识

2、评价学生的作品,鼓励学生互评

3、培养学生的自信心,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教学重点】:

为促进学生的发展而进行评价 【教学方法】:

1、鼓励法:鼓励学生大胆发言

2、评价法:教师适当评价,对学生作品提出建议,以鼓励为主 【教学内容】

1、对本节课的内容做总结,回顾学过的知识,加深学生脑海中的印象

2、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创作想法和感受

第页 共 4 页模块教学试用教案——陶艺6/6/2017

3、鼓励同学之间相互评价作品 【教学过程】

教师示意学生停止制作,这三节课的学习,大家学到了什么?哪位同学能说一下?

接下来,大家互相看一下每位同学是否都有自己的作品,是否完成了陶艺课程的课堂任务呢?

我们请几位同学到讲台上来,带着自己的作品,来向大家介绍一下自己的作品,说出在创作的时候,有一些什么样的想法和感受。

每位学生在介绍之后,首先请其他同学进行评价,教师再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并加以鼓励。

陶艺培训总结范文第5篇

摘要

青花瓷是中国陶瓷艺术中最具代表性的品种之一。建国后,青花绘画艺术日臻完美,适用范围广泛,雅俗共赏,已日渐成为陶瓷美术创作中的一支奇葩。王步在青花瓷画艺术史上是承先启后之人,影响了当今一批青花瓷画艺术家,如黄卖九、杨冰等。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又有创新,如陆军的“陆氏童”、钟连生、赖德全的青花釉里红山水瓶等。

关键词

青花瓷画

艺术语言

纯 艺 术

随着现代民间青花在上世纪8 0年代的崛起,标志着当代青花瓷画发展辉煌时代的到来。不仅仅是传统陶瓷艺术家高扬水墨青花的大旗,许多学院派陶艺家也以回归传统文化的姿态开始了实践青花的探索之路,随着水墨国画的强势加入,使得当代青花瓷画站在了历史的高点,与文人画、新水墨画等发展相伴相随,表现出强烈的时代精神。为了下文分析之便,按中国水墨画划分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三类题材进行分析。

一、青花人物画的纯艺术表现

当代的青花人物画在继承传统青花工笔人物的技法上,又有创新,写意、没骨等表现手法不断被运用,还融合了西方写实的表现手法,形象生动传神。当代青花人物画,不能不提我的导师陆军教授的“陆氏童”。“陆氏童”以举止文雅、稚拙可爱、灵巧脱俗、端庄大气、自然天真等艺术形象脱颖而出。见过“陆氏童”的人无不被其中的纯静美好、超凡脱俗、风流潇洒所吸引。所营造出的意境给人以无限的想象空间,刹那间忘却世俗琐事,浮想着古人幽情,心旷神怡中领略古代的文人雅趣,心灵上得到一次洗礼。绘画自娱自乐的怡情功能得到了充分发挥。施于人教授称赞到:“无瑕童子清如玉,不俗墨痕意似仙”充分概括了“陆氏童”的魅力。

“陆氏童”是将中国古典美学思想与现代审美情趣和时代精神完美的结合。儿童是无忧无虑、纯真朴实的象征,体现了道家“天人合一”的思想和道家真诚无伪的自然性情;没有雕琢的谨细、五色的绚烂,以朴为美以淡为宗,体现了平淡自然的超越品格。“陆氏童”的形象集古典美、现代美于一身,亦是外在美和内在美的高度统一。中国传统服饰肚兜、清代的氅衣、旗袍被应用在童子身上,服饰宽松自如颇现民族文化的端庄和典雅,用陆老师的话说就是“古代的服饰现代化”,服装上的装饰风格无不体现了当下流行的田园复古风,还有穿着紧身吊带超短裙、裹胸超短裙的童女,迎合了西方时尚性感的着装风格,纵览这些童男童女的服装,是集古今中外汇聚一起的一场盛大的时装表演,表现出强大的艺术生命力,也体现了陆老师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修养。“陆氏童”在服饰结构和形体塑造上应用西方写实夸张的表现手法。细眉秀眼,即一改以大眼为美的审美标准,身材健壮敦实,稚拙可爱,是拙与巧的完美结合。又将中国积淀几千年的文化遗产琴棋书画与之相结合,赋予了童子丰富的文化内涵;另一方面,童子的嬉戏玩耍还唤起人们对童年的美好回忆。童子赏花、戏莲、煮茶、钓鱼的闲情雅趣,是多少现代人欲罢不能的事呢?令人产生无限的美好向往。在表现技法上,“陆氏童”既继承传统又有突破,传统婴戏图以工笔写形,笔法过于细腻,拘谨有余而生动不足;民间青花的大写意表现手法,笔法过于简单,很难达到形神兼备。陆老师用简练的线条勾勒童子轮廓,线条富于粗细浓淡虚实变化,刚柔相济,所绘童子生动自然,鲜活富有情趣。肚兜等服饰则用写意的笔法,一两笔轻塌而成,陆老师扎实的造型功底一览无遗。

恽格在《南田画跋》中有云“画以简贵为尚。简之入微,则洗尽尘滓,独存孤迥”,而“陆氏童”最高明之处便是简化,将复杂的东西简化到恰到好处。逸者必简,而简也是某种程度上的逸。陆老师一反传统繁琐的套路绘画,使作品达到了审美、创新、情趣、意境的高度集中。和谐统一是“陆氏童”的一大特征,也是其内在精神。

二、青花山水画的纯艺术表现

青花在表达热爱祖国大好河山,描绘自然风景上也毫不逊色。现代青花山水技法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在发扬传统精巧工艺的基础上,与国画技法、油画技法相结合。国画中的大写意、西方素描、油画中写实的艺术效果表现得淋漓尽致。在材料上不断应用多种元素,如表现山峰岩石、树木枝干时,用红中带绿的釉里红表现;再如用高温色釉作底色,再在上面勾勒具体物象,构思相映成趣,韵味十足。如谢克锋的作品《黄山烟云》,用传统的工笔技法表现了黄山景色的奇伟俏丽、灵秀多姿。他的青花山水用笔犀利、线条细劲有书法刚柔之气,墨色经烧制,窑变形成的天然肌理恰到好处地表现了岩石裂缝纹理,天然质感与精心润泽、用笔高古、意境清幽。又如钟连生教授的青花釉里红山水作品,瓷上画的黄山余脉群山环抱,青花、釉里红两色对比绚丽多姿,另有一番趣味。造型饱满,端庄大气;构图疏密有致,顾盼相生;造型准确生动,用釉里红以大写意手法大块图绘黄山,颇有笔墨意韵,釉里红窑变后晕散、流动产生的山石肌理与红中泛绿、泛黄的景色宛若天成,对比相生,虚虚实实与画面意境十分贴切,有很强的艺术张力。并有徐霞客诗句为题词:“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写实、变形、抽象、概括取中西艺术之精华而自成风格。青花山水瓷画在悠长的艺术实践过程中,不但丰富了它的物质表象,还综合了文人山水画平淡自然的超越品格。再如赖德全大师的青花釉里红《乡村秋雨》瓶,瓷器造型与巧妙构思相统一,器型拙朴自然,用柔美的线条在硬朗的瓷质上勾勒,用笔流畅,树木栩栩如生。用釉里红为主料,以大写意的手法大幅度地渲染,表现出乡村秋雨的画面,釉里红烧制后的自然流动,使画面神采飞扬,韵味十足。釉里红发色浓郁饱满,青花苍翠欲滴,秋天的收获和秋雨的滋润在两种颜色对比中完美表达,也充分表达了作者淡泊、真诚纯朴的自然性情。

三、青花花鸟画的纯艺术表现

现代青花花鸟突破传统的构图模式,对题材的选择和应用大胆创新,夸张、变形等手法得到广泛运用。如黄卖九大师的宝字瓶青花《硕果图》,葡萄及其枝叶满满地布置在瓶口和瓶颈,青花分水层次分明,浓淡虚实变化有致;青花料色晶莹剔透、饱满、形象逼真。引得鸟儿也垂涎欲滴。宝字瓶的余下部分大量留白,给人以足够的静谧空间,疏密对比,突出“硕果”主题。整个作品表达了作者知足常乐的情感及和谐安康的生活。另有黄卖九于2 0 0 3年创作的青花分水《清歌图》瓷板画,画面极具大写意水墨韵味,气势宏大,自由洒脱,运笔刚柔并济,轻松沉着。这件作品是作者以创新的笔墨青花分水手法创作的一件大型瓷板画,在继承传统青花技法的基础上,将国画大写意泼墨的手法引进青花瓷的创作,是一件工艺和绘画相结合的十分成功的佳作。黄卖九大师的陶瓷作品把青花料色的美感表现得几近完美,他的作品总能把我们带入纯朴、美好的世界,令人心旷神怡。

四、总结

当代青花瓷艺术家注重青花料色质朴、醇厚的品质,表现技法不断创新,寻求具有个性的艺术符号,同时也注重表达自己的思想,抒发内心情怀。陶瓷材质的精神内涵和作品所表达思想情感的统一、绘画内容与陶瓷造型的统一、构图与色彩的统一、巧妙构思与材质美感的统一等,也证明在通往纯艺术的道路上,青花材料有其独特的艺术语言和表现手法。青花这一朵在世界艺术舞台上的奇葩将更加灿烂地绽放,青花瓷绘画也将进入更高的艺术境界。

参考文献:

[1]罗晓涛.传统青花陶瓷装饰.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

[2]曹建文.景德镇青花瓷器艺术发展史研究.济南:山东美术出版,2008

[3]孙思玮.青花中的水墨世界.景德镇:景德镇陶瓷学,2012.04.

[4]胡小兵.青花瓷画艺术发展历史的简述.传奇·传记文学选刊(理论研究),2012.01

陶艺培训总结范文第6篇

摘要:环境陶艺本身具有泥性的温暖、自然的质感和温和的色泽,它蕴含了丰富的文化特征,环境陶艺受到中外艺术家的青睐得以介入公共艺术领域是必然的。环境陶艺不是简单的叠加到建筑环境中,而是要求“人、环境、陶艺作品”三者之间构成的一种和谐的状态。

关键词:环境陶艺 公共艺术 特性 建筑 环境

陶艺作品是用无机非金属材料制作而成的,其烧成温度高达1200-1300℃,所以,该种材料的各种物理化学性能良好,如耐化学侵蚀、不生锈、抗风化、抗冰冻、耐高温、机械强度高,而且还可通过上釉使作品具有良好的外观特征。因此,一般陶艺作品非常适合在室外露天环境下长期陈设并保持完好无损。陶艺最早开始介入环境艺术是作为大型陶瓷壁画依附于建筑而产生的,环境陶艺在世界各国都有很古老的历史。如中国古代最早的环境陶艺据考证大概是龙山文化时期的陶水管道。一直到秦砖汉瓦,陶制品在建筑中所起的作用主要还是其构件性质的实用性,即使它带有装饰性的纹饰,其实用性仍是第一位的。又如汉代出现的低温铅釉陶制品,至明代发展到高潮,主要仍是建筑所用的琉璃瓦;洪武时装饰性极强的九龙壁对环境起到了很强的烘托作用,它的存在实体仍是实用性的琉璃照壁。公元前7世纪至6世纪新巴比伦的(彩釉砖浮雕壁画)、(伊斯塔尔门)等是比较古老的代表作品。二十世纪50年代以来陶艺家在建筑和环境领域开始施展才华并产生一定影响力的代表作品。如西班牙艺术家米罗为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制作的陶板壁画《月》。日本的会田雄亮设计制作的陶艺景观工程《陶与水》《小濑体育公园陶瓷景观》等,如今,越来越多的陶艺家开始注重作品的环境性要求特征,如丹麦的比约恩•内高、日本的伊藤公象、美国艺术家温•黑格比等都从不同的视野出发开始涉足环境陶艺的创作,使陶艺在更广阔的领域走进人们的生活。

“环境陶艺”,从字面上理解是环境中的陶艺,适合于某种特定环境的陶艺,或是为某一环境空间而创作的陶艺作品。“环境陶艺”的概念凸显了陶艺在“环境”层面上的问题,它不是简单的概念叠加,而是为出现的陶艺现象寻求更为充分合理的理论解释。因此,可以表述为:现代人为公共环境艺术所设计的现代陶艺作品,或者说当代所指向的公共环境艺术中的现代陶艺作品。简言之,是“人、环境、陶艺作品”三者之间构成的一种特殊关系。“环境陶艺”的概念,从社会意义的公共意识、开放空间的环境意识上拓展了陶艺的表达范围,突破了中国传统陶艺长期依循的“实用”、“规整”的范式,扩充了新的内容,有了更符合社会发展的积极对应,这对中国陶艺的成长及未来发展,无疑具有深远的影响。

“环境陶艺”的产生,不管是对现代陶艺的发展,还是对公共艺术的发展,都应该是具有开创意义的。这是因为,其一,这样可以在一个更为宏观的公共艺术的视野中来发展现代陶艺,并且真正做到对现代陶艺的有效推广,让更多的大众去了解它、认识它并接受它,其二,“环境陶艺”介入公共艺术将有助于改善我们的生存环境,带给我们一个更具有个性、意境、充满人性和文化魅力的空间。陶瓷材料所呈现的表面形态很容易与建筑实体取得内在的和谐。所有的这一切因素,促使人们很自然地将陶瓷材料运用于建筑之中。它独特的魅力是其它材料艺术所无法比拟的。

由于具有高强度、抗侵蚀的特性,陶艺作品在公共艺术中被广为接纳,它的设置地点也几乎不受限。大型的陶艺作品,能够吸收雕塑成型的优点以钢筋混凝土为骨架,外附陶艺品,以瓷砖拼贴方式敷于外表,更加强它的持久性。城市美的规划离不开公共艺术的点缀,更需要环境陶艺的艺术表现。现代陶瓷公共艺术是城市公共空间中纯粹的精神性的建筑体,是最前瞻文化和最先进文化、大众化、生活化的艺术的一部分;是对民众生活和精神行为起到引导和塑造作用的一种当代城市的空间文化形式。

公共艺术是指人们积聚环境中的艺术综合体,也可说是建筑、园林、壁画、雕塑、灯光、喷泉、音响等综合设计的组合艺术。同时,它的设计又必须和城市规划、交通、环境等客观条件取得协调一致并形成和谐、完善、统一的整体。公共艺术通过艺术、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不仅要营造地域历史内蕴以及文化氛围,而且要更好地体现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真正使人们有一个良性循环的栖息空间。

也就是说环境陶艺的创作者不仅要设计陶艺作品本身,同时要处理好陶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力求陶艺与环境各结构要素、形式要素的并行、交融。环境陶艺进入公共艺术的过程,是艺术的多边交流,是陶艺的创作者与环境设计师、工程师共同磋商、协作的过程。因此环境陶艺介入公共艺术不仅仅是个人创作的自由展示。虽然仍主要凭艺术家发挥其艺术想像力和设计灵感,自由主动地进行创作,但它已不是纯精神物化的艺术品,它在很大程度上受功能的制约,它需要与周围环境、建筑及人文风俗相结合,在具有宏观审美的前提下,要求作者在环境中把握陶艺与环境、建筑和人文的关系,创造出与大自然有机结合、和谐统一、并且有独立个性的环境陶艺作品。也就是说个性与共性要结合,也就是说环境陶艺是公共艺术,是为公众服务的。

环境陶艺作为公共艺术中的一个组成部分,陶土材质本身的泥性的温暖和自然的质感与温和的色泽,使人生理与心理都易于接受。相比更倾向于工业化风格的铜、铁、不锈钢、石材、玻璃钢等常见的材质,陶瓷材料古朴、自然、可塑性强、魅力独特、具有丰富的艺术表现力。

环境陶艺具有丰富的文化特征,当它介入公共艺术领域,表现出一种文化的传承,容易引进人们的感情共鸣。环境陶艺所具有的现实意义,不仅包括了空间实体形态的安置营造,还具备了人与材料之间的亲和关系,返朴归真的材料情结,蕴含了浓厚的人文关怀。

上一篇:给母校的临别赠言范文下一篇:孝敬老人事迹材料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