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教学探讨论文范文

2024-05-01

高中英语教学探讨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物理是高中阶段的重要课程之一,是高考必考科目,这就需要教师认识到物理课程的重要性,着重提高教学质量。随着STEM教育理念在教育体系当中的落实,新时期的高中物理教学有必要以融合多学科、实践性强的教学内容,指导学生快速提高物理综合素质,达到理想的学习效果。本文针对基于STEM教育理念的高中物理教学策略展开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STEM;高中物理;策略

STEM是由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和数学(Mathematics)四门学科的英文名称首字母的缩写组合而成的,逐渐发展成了一种教育理念,并能在教育教学中优化学生的思维模式。其表现出了跨学科整合的特点,强调融合多学科的知识并与动手实践操作、基于问题的学习、协作探究等相结合,在实践中表现出学科整合性、真实情境性、问题开放性、动态生成性、回归生活性、实践引导性等丰富的特征。STEM教育理念更注重对知识的运用,将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与科学理论与科学实践相结合。因此,在这基于此种理念进行人才培养,能够培养出具有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

一、高中物理教学中应用STEM理念的必要性

(一)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STEM教育活动要求教师要注重创新、创造教学,STEM教育起源于创新文化和创新精神,将STEM教育理念运用到教学活动当中的目的就是要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和创造,不怕学生出错,不为学生设置过多的条条框框,目的就是要在高中阶段培养出学生的创新意识,为将来的实践活动奠定良好的基础。高中物理教学内容十分丰富,从外在现象到内里本质,从宏观物理到微观物理,将STEM教育理念运用到高中物理教学中,以宽广的教学范围和丰富的教学内容,呈现精彩纷呈的科学知识,这就有助于引导学生对身边的知识开展探索和创新。

(二)有助于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STEM教育活动当中实践能力的培养需要引导学生开展一些实践动手活动,这与物理教学活动存在一致性。物理课程教学活动观察物体、测量测试等教学活动的开展,需要学生不断增强动手实践能力,实现学习能力的提升。学生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可以一点一点地发现问题,并对问题进行探索探究,学生甚至会对一些知识进行创新,发现生活当中的大道理,促进创新意识的培养。理论知识本身较为枯燥,学生学习起来会有一些困难,学生传统课堂当中学习一些物理知识时难免会存在一些难度,将实践活动与物理教学结合起来,教师可以借助一些现代技术手段,以新颖的教学内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些枯燥的理论知识,从而实现物理学习能力的提升。

二、基于STEM教育理念的高中物理教学策略

(一)渗透STEM教育理念,完善教学设计

STEM教育理念下,高中物理教学活动需要进行改变和创新,从而才能为学生提供更高质量的教学指导。教学设计的问题已经成为影响高中物理教学质量实现突破的一个重要因素,在构建STEM课堂理念的引领下,教师要从完善教学设计做起,以科学完善的教学设计迎合深度课堂教学理念,指导高中物理教学工作走向深入,实现学生物理综合素质的提高。高中物理教师需要创新教学设计,引导学生不断拓展知识和能力,借助STEM教學,开展理论与实践完美融合的教学活动,达到理想的教学目的。STEM教学模式下,物理教学活动必须放弃传统的过于重视理论知识的教学方式,随着素质教育理念在教育体系的深化发展,STEM教学理念逐渐得到教学活动的认可,旨在以科学的教学过程和完善的教学辅导,在教学过程中融合科学、技术、工程、数学等多方面的内容,促进学生物理科学思维能力的提升和物理意识的培养,引导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当中以物理观念来认识世界,开展学习和生活。

(二)积极构建基于STEM教育理念的第二课堂

目前,高中物理课堂依然处于分学科教学状态,学生在物理学习的过程中难以全面地理解并掌握物理知识。因此,在STEM教育理念的指导下,物理教师应及时转变教学观念,在全面理解STEM教育理念的基础上,深刻把握物理课堂与STEM之间的联系,建立起基于STEM理念的物理第二课堂。这能为生拓展学习技能和提高学业质量提供更多的机会,为学生在物理课堂之外的学习中提供更多的资源,并且,教师通过开展STEM第二课堂活动,还激发了学生对STEM教育理念的学习兴趣,增强其物理学科素养,帮助其在未来的生活与学习中奠定深厚的基础。

例如,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在学习“万有引力定律”这一知识后,学生对于天体知识和航天技术十分感兴趣,这时教师可与学生一同进入STEM第二课堂。在第二课堂的学习中,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如“下一次哈雷彗星的出现时间是多少?”教师将问题布置下去,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思考,并指导其进行小组合作,共同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参与到学生中,与学生相互沟通,引导其结合STEM教育理念,进行资料的查询与严谨的计算,从而推导出准确的计算结果,并在完成探究后,与教师和其他同学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在分享结果后,教师要及时进行引导,延伸知识,如引导学生认识海王星、冥王星等,激发其学习的兴趣,指导其在课后进行自主探究学习,提高学生自身的综合素养。

(三)构建多元化的高中物理教学评价体系

在传统的物理教学中,教师主要把分数作为教学评价的主要标准。但是在STEM教育理念指导下的物理课堂,改变了这一评价标准,建立了多元化的教学评价体系。教师在进行评价的过程中应展开全面的研究,需要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知识的掌控程度、知识的运用能力、发现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多方面进行考查,进行综合性的评价。在基于STEM教育理念的高中物理教学实践中,教师还可以多借鉴一些其他国家的优秀教学经验,在评价阶段中添加,如提问、交流、项目组织等内容,这样能对学生考查得更加全面。

三、结语

总之,STEM教育理念下的物理教学活动与以往的教学模式存在一定的差别,特别关注从不同的角度制订科学、数学等方面的教学指导内容。教师在物理教学活动当中要深入探究新颖的教学理念和思维,着重提高学生的实践素质,提高学生的物理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夏宝群.基于STEM理念的高中物理课外活动的实践研究[D].伊犁师范大学.2020.

[2]许弘泽.基于STEM教育理念下的高中物理教学设计[J].数理化学习(高中版).2020(12).

高中英语教学探讨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推进背景下,教师在实际语文课程教学中要注重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教学活动,为学生良好学习发展起到积极促进作用。本文主要从理论上就高中语文教学中“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培养进行展开探究,希望能为实际语文教学质量提升起到一定启示作用。

【关键词】高中语文   “文化传承与理解”   素养培养

0.引言

高中阶段的语文课程教学中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教学活动,注重从学生的角度出发,采用多样化以及针对性的手段,为学生核心素养提升起到积极作用,教师只有在实际课堂教学中进行积极优化,才能真正为实现语文教学目标起到积极作用。

1.高中语文教学中“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培养价值

语文教学工作的开展当中对学生“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积极培养,这对学生学习素养的提升能起到积极促进作用,主要在以下几点有着鲜明体现:

1.1调动学生学习主动积极性

高中阶段的学生思维已经相对成熟,教师在课程教学中就要采用科学化的方法加以应用,以“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培养作为要点,为学生可持续学习发展起到积极促进作用。语文课程教学中教师只有转变教学观念,以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为要点,通过“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为核心的培养目标,采用创新的方法加以应用,这对提升学生学习主动积极性就能起到促进作用。

1.2有效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语文课程教学中教师在对学生“文化传承与理解”的素养培养过程中,需要从多方面进行优化,将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作为要点,通过具体的语文课程知识的教学,深化学生对“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认识,让学生在实际语文知识学习中能不断提升自身的素质,从而才能真正提升学生学习质量水平。

1.3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

教师在语文课程教学中通过对“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进行积极培养,这就能为从整体上提升学生价值观念起到积极促进作用,为学生良好学习发展打下坚实基础。语文课程教学中涉及到的内容丰富多样,教師要善于利用,科学运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提高学生学习的质量水平。

2.高中语文教学“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培养措施

语文教学中对学生“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的培养当中,这就需要从教师从多方面措施方面进行优化,以下几点需要加强重视:

2.1结合教材丰富学生文化内涵

教师在语文教学当中通过从教材的角度出发,挖掘教材当中的可利用素材进行科学设计,丰富学生文化内涵。语文教材当中的文章内容都是精挑细选的,有着典型性意义,这些经典的内容需要进行长久的传承。学生在学习传统文化内容的时候,教师要提供帮助,带领学生挖掘文章背后的思想品质,以及价值和道德理念等,丰富学生文化内涵。

如:教师在语文课程教学中在为学生讲述《劝学》的知识内容中,就要注重将这一传统文化素材加以深入的挖掘,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使学生从阅读学习当中感受传统文化魅力,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从这些基础工作方面得到了强化,才能真正为学生良好学习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学生在学习后教师也要注重对学生进行评价,帮助阩树立学习信心,以及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将传统文化的内涵在实践当中加以落实,从而才能真正为促进学生良好学习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2.2营造良好的氛围促进学生深入传统

教师在语文课程教学当中为促进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知识内容,提高学生文化素养,这就需要在实际教学当中为学生营造良好文化氛围,促进学生感受传统文化,从整体上提升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认识,在这一基础层面得到了强化,才能有助于学生对传统文化有更多的理解和认识。高中语文教学的本质决定了文化载体作用,教师在教学中通过传统文化的内容渗透,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促进学生从学习传统文化中有更多理解认识,这对提升课程教学的质量就能起到积极作用。教师在实际教学当中通过结合学生实际学习的特点以及需要,进行构建相应的传统文化精神体验平台,促进学生感受人文精神的熏陶,这对提升学生学习的质量和效率以及丰富学生文化素养就能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例如:语文课程教学当中教师在讲述《荷塘月色》的内容中,教师为能够对学生传统文化的素养进行培养,就可将《赠荷花》《白莲》《钱氏池上芙蓉》等和荷花相关的诗词内容与之教学内容紧密结合起来,为学生选择合适的传统古典音乐,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感受传统文化的意境,这对提升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知识的主动积极性以及效率,能够起到促进作用。

2.3课外活动促进传统文化传承

教师在语文教学中通过课外实践活动的开展,传承传统文化以及促进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也能有助于学生良好学习发展。语文教学中要注重借助课外实践活动的方式,如开展读书活动以及朗诵活动等,将传统文化内容融入其中,调动学生参与的主动积极性,从这些层面得以优化,就能真正为促进学生高效学习起到良好效果。

3.结语

综上而言,教师在实际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为能从整体上提升学生学习的质量水平,教师在实际教学教学当中就要能从多方面进行积极优化,通过从多方面措施的落实,这对实现传统文化传承和理解素养培养目标能够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陈静.浅谈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做好传统文化的渗透[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5):263.

[2]蒋莉莉.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20(08):77-78.

[3]李元香.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实践分析[J].科技风,2020(08):75.

[4]张巧丽.浅谈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文化意识[J].课程教育研究,2020(11):40.

[5]张彬丽.高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传承[J].科教导刊(下旬),2020(02):154-155.

高中英语教学探讨论文范文第3篇

可以说不管多好的教学方法,如果长时间使用而不变化,学生也会厌烦,就像一首好歌百听不厌,但听千遍可能就没感觉了,教学时一定要抓住学生的兴奋点。要让学生有兴趣,就一定要不断拿出新东西,让学生对你的课有所期待,渴望着你的到来。要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充分利用学生的创造性设计进行教学,让他们体验学习的过程。在讲授历史必修—第24课巩固新生政权中的抗美援朝,导课时我采纳了一位学生设计的话剧。该话剧的大意如下:美军进攻朝鲜,势如破竹,很快把战火烧到中朝边境鸭绿江边,麦克阿瑟(学生扮)拿起望远镜观察前方,然后手指着前方说:“我是联合国军总司令麦克阿瑟,美国五星上将、西点军校校长、常胜将军。看,前面就是鸭绿江,过两天我们就回美国过圣诞节”。说完后表现出高傲的神情,这时跑来一名士兵(另一位学生扮),立正、敬礼并说:“报告总司令,前面发现共军”。麦克阿瑟傲慢地说:“共军,统统消灭”。并做杀头手势。再过一会儿,又跑来一名士兵,立正、敬礼并说:“报告总司令,共军已打到汉城”。麦克阿瑟听完后就像泄气的皮球说:“唉,想不到我一世英名,竟然败在朝鲜”。然后灰溜溜地下场。这一短剧极大地引起了学生对了解朝鲜战争的兴趣,起了很好的导课作用,同时这一短剧又是学生自导自演的,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二、教学中要善于利用有关历史课程的各种资源(文本、声像、网络、报刊等)进行课堂教学 多研究历史课程标准和其他版本的教材,从中找出有利于自己进行课堂教学的各种资料,并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设计出好的教学方式,如在讲授第13课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时,我刚好看到南方日报刊登了一篇华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王宏维教授发表的有关缠足的评价文章《残忍的小脚“美”》,文章详细介绍中国女性缠足的起源、原因、发展及评价。讲不缠足运动时,我把此文引用进来,加深了学生对缠足这一陋习的理解,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三、教学实践中组织学生对历史文化遗址进行参观、考察

所谓百闻不如一见,让学生亲身感受历史,增强学生对历史的认识,是我们进行历史教学的目标之一。在上选修课校本教材时,我们充分利用我校离狮子岩风景区(包括马坝人遗址、石峡文化、佛教文化—招隐寺)较近的优势,组织学生到狮子岩风景区进行参观,让学生感受古人类—马坝人生活的艰难环境,并了解新石器时代氏族公社人们的生活情况—石峡文化,及有关我国佛教禅宗的知识—招隐寺(禅宗六祖慧能曾在此隐居)。让他们认识到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和秀丽风光,培养他们爱家乡、爱祖国的深厚感情。对此学生印象深刻,并反馈说老师讲十遍不如他们来一次,还要求我们今后要更多地组织这样的活动,开阔他们的视野。可以说这次活动既达到了教学目的,又增加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四、教学中要处理好新旧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关系

在进行新教学方式探索的同时,注重利用传统教学方式进行新课教学。现在,有不少教师对传统教学方法全盘否定,一提传统就说“填鸭式”、“满堂灌”,都是不可取的,新课标就一定要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这从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使历史教学走进误区。其实,传统教学手段和新课标并不矛盾,现代教学方式和传统教学方式各有优点,可以相互配合,共同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只是课堂教学的辅助手段,它不可能完全代替传统教学。有些历史知识难度较大,单靠学生是很难理解掌握的,此时教师就必须讲授清楚。常言道:兵无常法,水无常形。我们要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

五、教学中要善于发挥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以往的教学主要强调个人在教师指导下自由学习,而忽略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事实上,我们这个社会的生存离不开团结合作,合作可以让我们用更短的时间、更高的效率来完成各种任务。如美国波音公司生产的波音系列飞机之所以在竞争激烈的航空市场独占鳌头,这与波音公司强调合作、相互交流、资源共享的经验是密不可分的。波音公司生产车间遍布世界,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是来自世界各地的商界、科技界精英,这是他们成功的经验。同样学生学习也非常需要合作精神,他们需要共同研究,互相交流各自的学习方法、过程、体验、感受,通过合作提高学习效率,学会分工、协作,培养团队精神,为以后走向社会打下基础,促进社会发展。

六、教学中注重集体备课、集体交流

我们非常重视集体备课,同科组教师间经常相互交流、讨论这一节课应该怎样进行教学,用什么方式来教,才能更好地体现新课标的要求,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通过集体备课、大家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不断对自己的教学进行总结和反思,从而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在教学中更好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高中英语教学探讨论文范文第4篇

一、数学概念课的教学准备

在数学概念教学活动之前,教师需要对数学概念的教学目标有清晰的把握,教学目标的把握是教学策略制定的关键,有助于教学方法的选择.学生对数学概念的形式与掌握,往往是在原有知识结构的基础上进行的,同时也是通过数学概念本身的逻辑联系来进行.所以教师要明确概念定义的教学要求,让学生在学习数学概念中达到如下要求:1.让学生了解概念的由来与发展,明白数学概念由现实世界的实际需要而形成的,如函数的概念、复数的概念等等,让学生了解其客观背景.2.让学生了解对所学习的数学概念所含的数学术语,概念的内涵及外延,掌握概念的语言表达,图形表达,符号表达,如集合的交并、补定义.防止学生死记硬背,片面甚至错误的应用.3.让学生了解有关概念间的逻辑关系,会对概念定义正确地进行分类,形成一定的概念定义体系,如圆锥曲线的概念定义,三大圆锥曲线的关系.4.使学生能够正确地运用概念定义,解决数学中的相关问题.如由等差数列的定义可以推导出其通项公式及其性质;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可以推导出三角函数关系式,求值等等.

二、数学概念课的课堂实施

数学概念课的教学方法是多样化的,教师应当因材施教,学习和掌握数学概念一般经历以下两个阶段,即概念的引入及概念建立与认识.

(一)概念引入

引入概念的过程是提示概念定义发生形成的过程,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调动学生积极的情感,加深对所学数学概念的感知和理解,教师有必要设法帮助学生完成由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过渡,或者是帮助学生把新材料与原有认知结构建立实质性的联系.在教学中我们要注重概念的引入,概念引入的方法有:

1.以已有知识为基础引入

新知识与旧知识之间有千丝万缕的逻辑联系,它们不是孤立的.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是学生积极思维的基础,而新旧知识的矛盾是学生积极思维的动力.温故而知新,既要造成新旧知识的矛盾,又要引起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对学生有启发性.如椭圆的引入:由初中学到的圆的定义(平面上到一个定点的距离是一个定值的动点的轨迹),采用多媒体技术将一个定点变为两个定点,问学生:平面上到两个定点的距离之和为定值时动点的轨迹是什么?这样的引入既可以复习圆的定义,又可以自然引出椭圆概念,同时也揭示两概念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2.以趣味问题的探究引入

导言生动有趣,可以引人入胜,使课堂气氛和谐,师生融洽,思维活跃.教学中要尽量发掘素材的趣味性.数学源于生活,是生活的提炼与概括,我们可以从实践、生活中去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如“等比数列”概念教学时可以引入这样的趣味问题:“阿基里斯”(希腊神话中善跑英雄)和乌龟赛跑,乌龟在前方1里处,阿基里斯的速度是乌龟的10倍,当它追到1里处时,乌龟前进了1/10里;当它追到1/10里,乌龟前进了1/100里;当它追到1/100里,乌龟又前进了1/1000……(1)分别写出相同段里阿基里斯和乌龟各自行走的路程;(2)阿基里斯能否追上乌龟?

学生观察这两个数列的特点引出等比数列的定义.学生兴趣十分浓厚,很快就进入主动学习的状态.设置问题时要注意其合适性,问题太简单,缺乏思维质量;问题太难,学生则无法思维.

3.以史实情境引入

创设史实情境就是利用数学史知识来创设的数学问题情境,教师可以通过讲解数学知识发现的史实,有关数学家的故事创设数学情境,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习数学知识,领会数学思想方法.比如讲复数概念时,我们可以讲数的形成与发展,让学生知道数的概念是从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随着生产、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数学发展的需要,人们对数的研究还在继续进行.学生了解这些史实,可以增进他们学习数学的信心,使学生学会发展地学习,辩证地看待问题.

4.以直观图形引入

巧妙采用直观图形可以让学生把抽象概念变为通俗易懂的概念.如“充要条件”是高中数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并且是教学的一个难点.我们可以一个物理事例引入:设计四个电路图(电路图略),图1是开关A、C并联后与灯泡B串联,图2是开关A与灯泡B是串联的,图3是开关A、C与灯泡B是串联的,图4是开关C与B灯泡是串联,而A开关任意接某一段线路.问学生:欲使灯泡B发亮,开关A、C应具备何种条件?学生利用学过的物理知识回答该问题.进一步问学生:若“开关A的闭合”为条件,“灯泡B亮”为结论,A是B的什么条件?这样的引入使学生兴趣盎然,对“充要条件”概念理解入木三分.

(二)概念的建立与认识

建立概念一般有两种最基本方法:一种是概念的形成,另一种是概念的同化.而建立概念,往往采用概念的形成这种方式,概念的形成是在教学条件下,从大量的例子出发,从学生实际经验的肯定例证中,以归纳的方法概括出一类事物的本质属性.比如“随机事件及其概率”的定义形成过程.看下列事件:

(1)抛一块石头,下落;(2)在常温下,焊锡熔化;(3)某人购买福利彩票,中一等奖;(4)某人射击一次,中靶.

引导学生分析探究:1.各事件的发生与否,各有什么特点;2.事件发生是否需条件?

学生自己分析这些事件发生特点,从而引出“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概念.接着让学生通过做抛硬币试验,引导学生讨论,如果允许你做大量的重复试验,正面向上事件发生频率有无变化,在变化中有无规律?在此基础上得出概率定义.学生通过实验明白道理:从特殊中寻求规律,在试验中发现问题;在生活中应用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注意概念的及时整理

对于概念的引出,要把握好时间度,如过早地下定义,等于是索然无味的简单灌输,但定义过迟,学生容易失去兴趣,同时使已有知识呈现零乱状态.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及时整理和总结,在学生情绪高涨的时候及时总结定义.

2.注意刻画概念的本质

学生从大量的感性材料中得到的“概念”定义往往是片面的,一个概念在其形成过程中,往往附带着许多无关特征,学生有时错误地扩大缩小概念.因此,教师要从多角度加以补充,抓住重点,善于引导学生,正确表述概念的本质属性,充分揭示概念定义的内涵和外延.让学生能正确把握概念突现出来的实质,尽量减少乃至消除相关不利因素的干扰.

3.注意对比概念定义的差异

对于有内在联系的概念,要做好比较,防止负迁移,加深学生对概念本质的理解.例如,圆、椭圆、双曲线、抛物线四个概念之间有联系又有区别,通过对比方式,学生掌握各概念之间的内涵与外延.做好有内在联系的概念、相似概念的比较,学生应用起来才会得心应手.

4.注意数学概念课教学的应用性

学习数学概念的目的,就是用于实践.在概念教学中,绝不能单纯地进行抽象的概念的挖掘,要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去掌握概念,升华概念.概念的获得是由个别到一般,概念的应用则是从一般到个别,学生掌握概念不是静止的,而是主动在头脑中进行积极思维的过程,它不仅能使已有知识再一次形象化、具体化.通过概念的运用还可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概念、深化概念、巩固概念,掌握运用概念解题的方法.

总之,高中数学课程应该返璞归真,努力揭示数学法则、结论的发展过程和本质,数学课程要讲逻辑推理,通过典型例子的分析和学生自主探索活动,使学生去理解数学概念的产生,结论逐步形成的过程,体会蕴含的思想方法.教师对概念的讲解要从实际出发,精心设计,认真对待;采取不同的方法,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比较、抽象,揭示对象本质属性,适时地引入新概念,为学习新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要让学生真正理解掌握概念.当然,对数学概念的教法,仍是需要我们长期探索的一个课题.

(责任编辑 黄春香)

高中英语教学探讨论文范文第5篇

1 依题设疑, 巧妙导入

导入式教学的方法多种多样, 教师应遵循“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为主导”的原则精心设计导入方法, 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这里简单介绍几种方法。

1.1 开门见山

如Sao Paulo Fire这一标题的中心词为fire, 我从该词入手, 用红笔在黑板上画上火苗问:“What’s this?Are you afraid o f it or do you like it?”然后通过一句谚语引出话题:A fire is a good servant but a ba d m as ter.Ho w do you u nde rst an d i t?这一问题立刻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了过来。他们各抒己见, 得出结论:Fire is both our enemy and our friend.接着就enemy一词引出Sao Paulo Fire, 由此很自然地转入正题。

1.2 直观导入

例如:教授Printing一课时, 教师可先向学生出示一本汉字书法字帖, 引出生词Ch inese character。又可出示几个印章, 让学生辨认汉字, 理解back-to-front的含义。然后拿出一个硬币, 上面放一张薄纸, 用铅笔在纸上轻轻涂抹, 直到描出硬币上的图案。这样不仅让学生对凸版印刷有一个感性的认识, 又导入了press, come out等词汇。

1.3 交际法导入

交际的基础是学生与教师之间存在的信息差。通过互相交流, 沟通信息差, 新课就在交流中自然导入。新授Safety in the h ome时, 我运用以下言语与学生展开真实交流:As you know, I have a lovely baby aged two.Would you please give me some good advice to keep my baby safe at home?学生听后, 很积极地参与到语言交际中来。他们不但能运用you should, shouldn’t, mustn’t等给出建议, 而且能创造性地提出非常实用的建议。

1.4 音乐和影片欣赏

例如:讲述Country Music时, 可先播放Country Road一歌, 让学生亲身感受一下什么是乡村音乐, 同时又可导入be famous for, mak e re cord s等词汇。又如:教授A ni mals In Danger时, 可放映《侏罗纪公园》中恐龙生活的一两个片段, 由此引入课文中心:The earth is now the home to many different kinds of living things.However many of them are dying out.Why?“听觉+视觉”的刺激, 充分调动了学生所熟知的知识和丰富的想象力。

1.5 启发式导入

启发式教学有助于启发学生主动思考, 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学习植树内容时, 教师可给学生展示一些生态环境被破坏的图片, 启发学生思考并得出一结论:Planting rees is very important to man.学生还会联想到一个节日——Tree Planting Day。用这种方法导入课文, 善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 活用教学方法, 做到人人参与, 各展其才

2.1 讨论式教学

课堂上, 教师可设计一个topic, 让学生进行pair work。如学习Computers一课后, 可出这样的题目:Internet, friends or enemies?让学生通过讨论, 意识到网络给人们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 其副作用也不可避免。有时, 还可把学生分成正反两方进行辩论。如上《林肯》一课时, 我把学生分成两组代表南北方, 针对是否应该保持奴隶制度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实践证明, 学生通过讨论、争辩掌握的知识更深刻、更准确。因此, 适当的讨论和竞赛, 可以最大限度地将学生的潜意识调动起来, 鼓励他们把已获得的信息表达出来并与同学交流, 既锻炼了口语, 又培养了团结协作精神, 使课堂真正“活”起来。

2.2 表演式教学

Role play是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的好机会。针对一些有戏剧情节的课文, 教师可安排学生进行话剧表演。我曾作过此类的尝试, 让学生分角色表演《百万英镑》、《项链》和《威尼斯商人》。学生的参与欲望很高, 纷纷积极准备, 表演得有声有色。还有一次, 学完Martin Luther King的课文后, 我选播了他的著名演讲I have a dream的一段录音, 让学生当场模仿其中的一句话。学生的情绪一下子被调动起来, 争先恐后地展现自己的水平。事实证明, 表演式教学为学生创造了交际实践的情景, 鼓励他们大胆用英语交际, 使讲台变为舞台, 在真实的语境中达到了应用英语的目的。

2.3 复述

复述是有效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主要手段, 要求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 经过教师的指导, 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课文的主要内容。如每学完一篇课文, 教师可将其中的key words抽出来, 让学生概括复述课文内容。对于故事性强的记叙文, 可先提供一条贯穿全文的主线。如Charlie Chaplin一课:In 1889 what happen ed/in 1912/as ea rly as his second film/silent films/later。对学生在口语中出现的小错误, 不必太在意。通过复述, 有助于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帮助他们实现从阅读到口头表达、从知识到能力的迁移, 实现由模仿到创造的改变。

2.4 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课件丰富多彩、富于变化的画面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调动视、听、说的多种感官, 是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更为有效的途径。因此, 教师必须有的放矢地运用多媒体组织课堂教学, 充分挖掘教学内容的趣味性, 使教学更具吸引力。记得在教授Escape from the zoo时, 我先放映了一段《猫和老鼠》的故事, 然后马上设问:Why did the cat close the doors and wi ndows quickly?How did the mouse feel w hen it found the lion?待学生回答完问题后说:Today we’ll read a story about a y oung lion which escaped from the zoo.这样, 学生很自然地投入到新课的学习中去。在上模块2 Tales of the unexplained时, 有一段关于太空探索的内容, 我从网上下载了一些关于“神六”的资料展示给学生。通过实实在在的例子, 使学生不仅掌握了有关飞船发射及内部构造的词汇, 同时又对他们灌输了爱国主义思想教育。

3 结语

教学有法, 教无定法, 贵在得法。在教学实践中, 要求教师遵循英语语言教学规律, 紧紧围绕某一主题, 针对具体的教学内容、教学对象, 在具体的教学情景中选用不同教学方法, 精心设计组织课堂教学, 开展大量生动有趣、形式多样的课堂活动, 为学生提供创造性运用语言的机会, 并坚持不断创新, 就一定能使英语教学不断升华, 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摘要:本文就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了积极的探讨, 针对具体的教学对象, 介绍五种导入式方法和课堂上常用的四种教学方法, 精心设计课堂教学, 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堂活动, 为学生提供创造性运用语言的机会。

高中英语教学探讨论文范文第6篇

(1) 评价功能人本化。

新课程理念下的英语课外作业“不是课堂教学的尾巴, 不是服务于应试教育的消极工具, 而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也就是说, 学生完成课外作业的过程是一个主动地付出理智、情感与意志的努力, 不断地克服困难、超越自我的进程。

(2) 评价主体多元化。

传统的英语作业评价是教师单向的评价, 学生处于被动的地位。新课程改革要求作业评价由静态的分离式走向动态的参与式, 即提倡学生、同伴、教师、家长等共同参与评价。这就改变了以往的评价只有教师参与的倾向, 确定了学生也是评价主体的地位。新型作业的评价, 一般采取教师指导下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师生共评等多种形式进行。让学生自评其课外作业, 使之客观认识自己的优点, 树立自信, 查找不足, 努力改进;让学生在同伴互评中认识自我, 评价他人, 学会欣赏, 学会学习;让学生的在师生互评中跨越心灵鸿沟, 平等交流与对话。

(3) 评价形式多样化。

学习生活的丰富性和学习个体的差异性决定了评价方式的多样性, 这对促进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促进学生的生命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这要求新课程作业评价形式多样化, 同时, 也应该注意各种评价之间的优势互补, 尽可能把个体差异评价、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量化评价与质性评价等结合起来, 淡化单一的终结性评价;注重作业对学生成长的教育发展功能, 在作业评定上, 主张开放, 实行分层评价, 鼓励为主;提倡亮点评价, 激励当先;推行多向评价, 共同参与;采用多次评价, 体验成功。教师在评价作业时, 要承认学生发展的差异, 考虑学生不同的起点, 确定不同的评价标准, 有效地激发每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只有实现评价方式的多样性, 才能更好地发展评价的激励机制, 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成为优秀者。

2 评价原则

(1) 学生主体原则。

由古巴和林肯 (Guba, E.G.&Lincoln, Y.S.) 为代表的“第四代”教育评价学者把评价视为“评价者与被评价者‘协商’进行的共同心理建构, 是一个民主协商、主体参与的过程而非评价者对被评价者的控制过程, 学生也是评价的参与者, 评价的主体”。因此, 在作业评价的过程中, 教师要找准位置, 既不能“越位”, 也不能“不到位”, 教师应作为一名参与者发表自己的观点, 而并非“真理”的代言人;教师要提供机会让学生参与进来, 让学生对自己完成的课外作业进行评价, 通过自我评价, 同伴互评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 从而客观地认识自己、完善自己, 促进学生进一步有效学习的进行。

(2) 发展性原则。

在新课程背景下, 作业评价的其基本出发点是如何更有利于学生的进一步发展。作业评价的作用不在于证明, 而在于改进。也就是说, 对作业的评价不是要区分学生的优劣和简单地判断答案的对错, 而在于修正错误促进学生进步发展。

虽然课外作业的结果亦是表征其价值、衡量其质量的重要指标, 但显然不是全部指标, 更不是唯一指标。因此, 作业评价既要关注作业的结果, 又要关注作业的过程, 更多地关注学生完成作业的过程与方法, 以及与之相伴随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策略、文化意识的形成。当发展性的作业评价真正发挥了反馈和激励作用时, 学生就会通过自主和合作的查阅、写作、交流、模仿、操作、探索等丰富多彩的认知过程来获得知识, 发展听说读写的技能和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

(3) 激励性原则。

作业评价的结果应当是激励学生在学习中不断取得进展, 而不是用一种客观而理性的标准去衡量学生的课外作业, 教师要引导学生尽量多地寻找作业中闪光点加以鼓励, 进一步唤起和保持学继续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对作业中呈现的积极因素教师要以饱满的热情、中肯的语言加以表扬, 以期产生“罗森塔尔效应”, 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激发更强烈的求知欲, 培养积极的审美情趣。

3 评价方法

(1) 巧用符号。

教师巧妙地使用有指示性的符号进行作业的批改, 既减轻了教师的负担, 又给学生提供了思考的余地。学生针对错误的类型思考原因, 并通过查阅笔记、参考书, 回顾所学知识进行自我修正, 既复习了所学知识, 加深了理解和运用, 又有助于学习习惯的养成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使学生真正成为作业的受益者。

(2) 语言评价。

调查发现, 大多教师习惯于给学生作业简单地打分数或划等级, 几乎没有评语, 至多是千篇一律的Allright, OK或Good等, 而忽视或不重视作业的语言评价 (评语) 。作业评语是教师情感输出的载体, 师生心心交流的桥梁, 体现了教师对学生的人文关怀。评语的内容所蕴含的情感意义, 从某种角度来看, 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学习兴趣、学习的积极性。英语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要在理解学生的情感、态度和心理需求的基础上, 采用沟通、交流、对话、激励、指导、建议等体现人文关怀的开放式、个性化、多元化评价方式认真写好作业评语, 让学生从评语中感受师德、品味关爱, 从中感悟人生、体验成功、增强信心。同时, 语言评价也便于学生更加清楚自己作业中的优缺点, 明确努力的方向, 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此外, 教师多使用一些学生容易理解和接受的作业评语可以帮助学生提高的书面理解和表达能力。

(3) 作业档案袋评价。

档案袋评价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一种重要的质性评价方法, 其目的主要在于肯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做的努力和取得的进步, 发挥激励和导向作用。作业评价和档案袋评价有着密切的关系。档案袋评价是学生把自己关于某一个主题的作品放在一起, 展示学生在一个或多个领域的学习过程中所作的努力、取得的进步。

档案袋评价的主要依据和主要内容就是学生的作业。它可以广泛收集学生的各类作业及其他有关证据, 向教师、家长和其他人提供学生进步的记录。通过建立作业档案袋可以督促学生经常检查自己的作业完成情况, 并在他们自主选择比较满意的作业过程中, 反思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效果;通过收集作业档案材料, 学生自主参与对学习档案内容的选择并确定选择的标准, 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评价主体地位。

摘要:新课标指出:要建立旨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多元化评价体系, 着重评价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以及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评价要有助于学生监控、调整自己的学习目标和学习策略, 要有助于学生增强英语学习的信心。因此, 对学生作业的评价, 自然需要更新观念和转变方式。

关键词:评价,多元化,多样化

参考文献

[1] 陈怡哗.国中英语教室家庭作业之研究[D].彰化:国立彰化师范大学, 2004:73~75.

上一篇:滑坡下的煤矿安全论文范文下一篇:危险因素儿科护理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