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优化课堂时间管理范文

2023-09-23

如何优化课堂时间管理范文第1篇

本文从整合教材内容,以学生为中心设计教学活动,师生沟通反馈三个方面探讨如何优化初中英语教学设计。首先,教师要在理解教材的基础上整合教材,加强对教材的驾驭能力,为提高课堂效果做好充分准备。其次,课堂教学设计要以学生为中心,利用学生熟悉的资源。最后通过加强师生沟通及时得到反馈,调整教学设计。以上三方面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只有三者紧密结合才能达到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率继而提高初中英语教学质量的真正目的。

关键词:教学设计;以学生为主体

课堂教学是实施教学任务的核心环节,是教师专业发展,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平台。然而,在当前的实际英语课堂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尤其是在如何进行教学活动设计时,问题尤为显著,存在不少低效、高耗的现象。有些课堂重形式、轻效果,有些课堂活动则过于机械,课堂气氛沉闷,学习活动缺乏乐趣。因此,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益的关键在于优化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提高英语教师的教学能力。在教学实践中,笔者通过不断学习、实践和反思,对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有了一些体会。

一、教师应整合教材内容,使知识立体化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合理的使用教材,认真分析各单元的内容,理清教学思路,寻找教学脉络,加强对教材的驾驭能力。真正高效的课堂讲解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照本宣科地讲解只会让学生感到英语知识点的零碎和课堂气氛的沉闷乏味,其效果不佳,所以教师应整合教材内容,合理安排每节课的重点难点,结合自己的教学风格和学情,设计出每一堂课。

例如在讲Unit10 can you play the guitar? 时,教师可充分利用教材上的插图。通过将本单元的多张插图的场景联系起来创设情境,为学生设置学习情境,让学生想象他们在谈论什么。由此引出情态动词的用法:主语+情态动词+动词原形do,再由此导出本单元的出题:为新学期学校社团部纳新,各个俱乐部的成员积极筹办。教师可将学生分为四组,给每组学生布置不同的任务。如:写一张你所在的俱乐部(音乐、运动、棋牌、艺术等)宣传海报(3a),做一张新成员信息登记卡(3),帮助俱乐部招贤纳士(1a-3b),写一张校办摇滚乐队招聘音乐家的广告(3b)。利用这四个活动,把要进行的四个语法操练活动安排给他们分别去完成,这样对教材知识的合理整合,使各部分内容像故事一样串联在一起,加之对图片的运用,为教学创造语境,在练习目标语言时,使学生亲临其境,使语法教学在课堂中变得自然一体,便于学生吸收掌握,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在实际教学之后,教师应不断地反思和总结,逐步调整教学策略,改进教学方法,最终形成高效的教学模式。

- 1

结 论

通过对以上三方面的阐述,本文初步探讨了如何优化初中英语教学设计,即教学设计要在整合教材,立体化知识,以学生为主体的基础上,及时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调整教学设计,最终目的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英语教学质量。但对优化英语教学设计策略的探索是无止境的,还有很多方面等待我们去共同实践与探索,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笔者将在此基础上,不断地总结和反思,在研究探索的过程中,使其得到更深层次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皮连生 教学设计——心理学的原理与技术[M].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 章振邦 谈谈中学生如何学好英语语法[J].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7,10. [3] 贾清珍 培养兴趣是英语教学的关键[J].教学实践与研究,2004(8). [4] 钱希洁 语境在语法教学中的重要作用[J].中小学外语教学,2007,11,19-22. [5] 马德玲 在情境中教学词汇和语法[J]. 中小学外语教学,2008,10,23-27.

如何优化课堂时间管理范文第2篇

一、初中英语教学模式的现状及弊端

传统教学模式主要以教师为中心,以考试为评价标准的教学思想。其中,教师是传授知识的主体,学生是接收知识的载体。这种模式虽然有利于学生牢固掌握英语的基础知识,如句式、词类、句法等,也有利于教师的教学安排,但其弊端也是明显存在的:

(一)学生接受能力低,教学效果不明显

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接受能力。在现有的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在教师的指挥下统一学习。这样不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课堂效率低,学生英语水平提高缓慢,教学效果也不理想。

(二)分数衡量质量,挫伤学习积极性

语言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交际,语言的使用不能停留在教师的讲解,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需要积极参与训练。而以考试为终极目标的英语教学显然偏离这点。一方面,教师没有让学生的听、说、写、译的能力得到均衡培养;另一方面,学生不会积极参与到语言训练中,学习很死板,而学习的目的也是围绕着应试。

(三)讲授式教法,制约了学生的主动性

在以前的教学中,教师一般用填鸭式,满堂灌的方法传授知识,这种方法阻碍了中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和英语学习潜能的开发。尤其是初一新入学的学生刚开始接触英语,兴趣高涨,有很强的自我展现欲望。教师要抓住这些特点调动学生积极性来进行教学,可传统的教学模式却以讲授式为主,使英语学习变得呆板,学生

变得很被动,学习潜能自然难以得到充分开发。

二、初中英语课堂模式优化

(一)初中英语教学目标优化

1、突出学习重点目标,帮助学生理解记忆

教学目标是在围绕教学重点知识的基础上而设计的,也是学生在学习运用英语中的重要内容。可以说,重点目标的设计,一方面,体现了课程教学的重点知识,便于学生理解感悟;另一方面,能够在构建学生知识结构体系中发挥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围绕学习重点目标,注意好学生的语言接受能力和理解感悟能力。我们首先要把重点学习目标进行分解,帮助学生更好地予以学习记忆。其次是重视学生的学习基础,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而确定适当的教学过程和方法,让学生的学习认知能够与文本内容相一致。最后,突出教学重点目标的实现过程和方法,允许学生能够有学习探究的空间和时间。

2、围绕学习难点目标,增强学生运用能力

如果说重点学习目标的呈现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理解感悟,那么,难点学习目标的设计则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围绕学习的难点目标能够引导学生在语言实践运用的过程中不断地予以参照,从而提高他们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在教学中,围绕学习难点目标,一方面,体现了课程教学的主攻方向,帮助学生学习探究;另一方面,能够帮助学生积累丰富语言学习思维,提高他们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在教学中,围绕学习难点目标,运用多样化的思考探究方式进行教学,突出难点教学目标的呈现频率,满足学生的学习发展需要。笔者以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关注语言知识运用目标设计,体现多元化学习思维和方法,让学生能够养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2)突出难点目标的思考探究过程,让学生能够在教学目标的引导下,深入思考,主动探究,能够体现自主学习和主动探究的学习过程;(3)要求学生能够在围绕难点目标的学习过程中能够予以灵活运用,以此来促进他们知识和技能有效内化生成。

3、关注学习情感目标,提高学生学科素养

英语学习不仅仅是师生之间的知识传授过程,更是在彼此情感基础上的一种体验和升华。这种学习情感目标优化能够帮助学生在内化生成知识和技能的基础

上,不断地运用自身的学习思维,体验语言学习过程,从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和审美价值观。这种情感态度升化目标运用,能够在充分调动学生多种语言学习思维的基础上增强他们的知识情感学习动力,以提高学习效果。在教学,关注学习情感目标,能够在培养学生丰富语言学习认知思维的基础上提高他们的学科综合素养。这些学习情感目标优化主要体现在:首先,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情感态度,鼓励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不断地予以参照,以提高自身的情感思想。其次,培养学生的地道语言学习思维,让学生能够真正体味异域民情风俗。最后,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学习精神,以此来满足他们的发展创新学习需要,提高他们的综合素养。学生的学习情感一旦被打开,定会释放无穷的活力。

二、优化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设计

教师在优化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设计中,也要有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思想,这样的课,才会紧紧抓住学生、吸引学生。为全面优化课堂教学设计,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应注重培养学生语言应用的能力,开辟课堂教学新途径,具体做法为:

1、遵循音不离词的教学原则,加强学生英语单词的教学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词汇的教学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英教学中的难点和重点。在词汇教学过程中,我让学生知道英语是一种拼音文字,要注意英语字母组合的发音,弱读、重读、连读、升调或降调,同时结合单词的音、形、义记忆单词;教会学生根据英语单词归类记忆;另外,在具体的语境中进行同汇教学,让学生通过真实的交流感知所学的词汇,容易记、记得牢。

2、遵循同不离句的原则,加强学生句型操练

句子是构成语言的从本单位对于英语句型的教学,我采用李阳创立的‘三最”法对学生进行严格训练。所谓的“三最”法即学习者开口说英语时以“最大声”、“最清晰”、“最快速”的方式对英语句子进行操练,直到学生能脱口而出为止,课前课后我都寻找机会用英语和学生进行会话交流,不断巩固学过的句型、

3、遵循句不离篇的教学原则,加强学生阅读能力的训练

阅读教学是节个英语学习的中心环节。学生只有看懂义章,才能抓住文章中有川的信息对于比较难的句子,要把它们置于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加以分析判断,而不要孤立地去理解句子的意思,不能断章取义、以偏概全我每天至少都给学生

布置两篇阅读练习并加以检查,平时注意加强阅读课的训练,加强阅读技巧训练,采用课文整体教学法从而提高学生英语阅读水平。

4、遵循注重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学好英语的信心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对某一学科感兴趣时,他们总是不畏困难,百折不挠,主动学习,而且以最敏捷、最有效的方法去获得必要的知识,兴趣是要靠教师培养的、笔者建议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培养学生的兴趣(1)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利用无意记忆,培养有意记忆L、中学生都喜欢表现自己我们可以利用学生这种心理于英语课堂教学,充分利用听、说、唱、画、游戏、表演等各种活动,让每一同学都有参与和表现的机会,并及时表扬他们,使他们在心理上得到满足,吏重要的是使他们无意识地学到了知一识,对学习产生浓厚兴趣(2)教师要营造一个和谐、紧张、活而不散的课堂气氛,做到放得开、收得拢课堂教学气氛是课堂一种占优势的态度与情感的结合表现,是4种独特的心理气氛,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精神饱满、兴奋异常、并相忆感染,从而人人都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课堂气氛活跃而有序,耳一次成功的体验又有可能推进第二次的成功,多次的成功便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并逐步体验到英语学习的乐趣,为学好英语奠定基础。

5、结合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实现教学方法的最优化组合。 教师要采用好的教学方法,运用积极的学习方法 ,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在课堂教学上,教师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来精心设计教学过程,贯彻并落实教学环节,并围绕着提高能力发展素质的教学过程,加强知识技能,学习能力和学习态度的方法来提高教学质态,提高教学特征,并促进学生提高学习能力,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要重视遵循教学大纲的要求,重视教学内容的组合,根据教学的知识技能和顺序,完善结构,提高能力,并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进行运用,教师要按照知识技能的完整性,将教学知识和能力发展的过程列成若干个教学过程。 在人教版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教学内容分成三个部分,教师要复习已经教过的语言材料,重视教学新的语言项目,重视词汇,语音,语法和句型的学习,教师可以重视英语听、说、读、写的能力的提高。 因此,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复习,学习,实践,练习,巩固等,来完善教学过程。 教师要积极发挥教学的作用,重视采用口头练习,笔头练习,加强测试,重视听写,积极提问等学习方法,通过实物,图片,动作,猜谜等学习方式,并融入英

语学习游戏,简笔画等学习方式,提高英语语言学习的效果。 教师要重视英语小组学习方式,重视英语学习中做游戏 ,扮演角色等方式来提高英语语言的运用能力,重视英语学习中运用能力,把握复习要点,重视英语课堂练习中口头训练,笔头训练,重视提高英语学习运用的能力, 巩固学习效果。教师要根据课堂教学的施展情况,改变自己的教学,并更高效率地完成教学任务。文章来源——海内论坛:

参考文献:

[1]候娜.浅谈英语教学与创新[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 (03).

[2]黄学香.让初中英语教学充满创新的生机和活力[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

(35).

[3]邹群央.初中英语任务型课堂教学模式探究[J].华章,2009, (04).

如何优化课堂时间管理范文第3篇

大家知道, 教学目标一般分为三大领域: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因此, 在备课前, 要潜心钻研教材, 围绕这些目标, 选择教学的策略、方法、手段, 进行必要的内容重组。在教学时, 教师要开门见山, 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清晰地展示给学生, 使学生明确本节课重点、难点, 各是什么, 应该怎么做, 这样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 学生会在知识、能力、技能、心理、思维品质等方面达到预定的目标, 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 教师应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 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既然每一节课都有教学任务, 目标要求, 教师应根据教学的需要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教学方法, 灵活和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策略。课堂既要体现探究教学的主动性, 关注学生的主体参与度, 增强师生互动, 又要注重教师对知识的讲授, 使学生体验知识的发生、发展的过程, 从而理解并掌握知识、技能和方法。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独立思考、探究、感悟, 然后让学生畅所欲言, 说出自己的感想, 讲出自己独到的见解, 灵活采用谈话、读书、指导、练习等多种教学方法, 激发学生的思维, 体现教学模式的多元化, 为学生搭建动态开放的资源平台, 为学生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俗话说“教无定法, 贵要得法”, 只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 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有利于所学知识的掌握和运用, 都是好的教学方法。

3 为学生创设适当的学习情境, 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获取知识

数学教学不仅要考虑数学本身的特点, 更要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 教师应从“学生实际出发, 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 利用具有时代气息的, 反映改革开放市场经济下的社会生活和建设成就的素材, 创设情境, 使生活问题数学化, 数学问题生活化, 以“问题串”为主线, 从一定的现象中寻找共性和本质内涵, 并进一步抽象、概括出数学概念、结论, 使学生经历数学的发现和创造过程, 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 实现“想通悟透, 自然记忆”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积淀, 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 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创设情境时, 教师要用精妙、富有激情的语言, 把数学问题与学生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 真正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学习, 让学生发挥自身特长, 体现自身特色, 让学生自觉发现问题, 提出问题, 解决问题, 拓展学生的数学活动空间。

4 充分拓展书本知识, 以恰当的问题适时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活动, 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传统教学仅限于一成不变地照搬书本知识, 教师把概念、定理阐述、证明思路、解题技巧, 一思不苟地传授灌输给学生, 使学生望而生畏。而我们应当做的是努力在知识形成过程的“关键点”上, 在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策略的“关节点”上, 在数学知识之间联系的“联结点”上, 在数学问题变式的“发展点”上, 在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内, 通过“观察”、“思考”、“探究”等方式提出适当的, 对学生数学思维有适度启发的问题, 引导学生的思考和探索活动, 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提供基本线索、基本内容和主动活动的机会, 使学生的学习内容有现实性、思想性、实践性、挑战性, 更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观察、实验、猜想、验证、推理、交流与反思。因此我们在教学内容的选取设计上, 应着重考虑源于课本, 又不拘泥于课本, 贴近现实生活的内容。

5 让数学课堂教学充满活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创设合作学习的环境, 为学生提供数学活动的机会, 引导学生通过动口、动手、动脑、进行实践、思考、探究、交流, 使学生体验知识发生、发展和建构的过程, 让课堂教学充满活力, 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技能, 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如精心设计一题多解, 一题多变, 或解法灵活的开放性的习题, 让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积极思考, 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合作意识、竞争和创新意识。

6 对学生课堂上的表现, 要及时加以总结, 适当给予鼓励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随时了解学生对所讲内容的掌握情况, 做到心中有数。如在讲完一个概念后, 让学生复述, 讲完一个例题后, 将解答擦掉, 请中等水平的学生上台板演;有时对于基础差的学生, 可以对他们提问, 让他们有很多的锻炼机会。同时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 及时进行鼓励, 给他们一点灿烂的微笑, 一个礼貌的动作, 一种积极的态度, 让教师的乐观和豁达的阳光照进他们的心房, 使他们充满信心, 对数学产生情趣。

7 要精讲例题, 多让学生亲身实践, 教师精讲点拔

根据数学课堂教学内容的要求, 教师要精选例题, 以教学案形式发给学生, 根据例题的难度, 结构特征, 思维方式等多个角度进行全面剖析, 不要追求例题的数量, 而要重视例题的质量。以夯实基础为基本, 以能力提升为目的, 系统设计引导“思考与领悟”, 注重“探究与创新”, 融教案与学案于一体, 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 让他们亲手实践, 教师了解情况, 精讲点拔, 及时总结学习训练带来“以一当十”的惊喜体验, 使知识得到巩固、延伸、拓展。

总之, 要让学生从枯燥无味的数学学习中解脱出来, 使学生进入一种好学、乐学、善学的境界。以“学习-实践-评价-创新-构建”的思路, 使数学课堂教学插上轻盈的翅膀, 省时高效, 全方位互动, 给学生送上“声形知”的盛宴, 让师生乐在其中, 把学习的过程变成一个愉快的过程。

摘要: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知识, 进行师生交流、生生互动的主要途径, 也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的主渠道。如何在改革课堂教学模式的大背景下优化数学课堂教学, 在有限的时间内, 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出色地完成教学任务, 是每一位数学教师都在认真思考的问题。我就结合自己的亲身实践, 谈谈自己的看法。

如何优化课堂时间管理范文第4篇

1 优化课堂教学目标

优化课堂教学目标, 既符合中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规律, 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化学与社会生活和生产有着广泛的联系, 在化学教育的启蒙阶段, 要以化学基础知识教育为主, 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和能力, 为学生的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础。

教师组织一堂课, 首先要根据教学大纲, 教材和学生实际, 确定教学目的和任务, 在基本知识方面明确哪些应该理解, 哪些应该掌握;在技能方面通过哪些内容、活动或练习, 培养哪些能力, 达到哪些目的;如何把这堂课的教学目标, 始终贯穿于学习知识、技能的过程之中。例如通过演示实验,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这要求教师不仅做好实验, 还要教给学生如何观察实验过程和结果;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就要通过一定的练习, 使学生掌握相当的技能。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随时注意学生的反馈信息, 及时调整教学过程和方法, 以适应实际需要, 防止出现教学上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因此, 优化课堂教学目标必须建立在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调动学生的学习态度三方面组成的目标体系上, 教师自己要有目标和要求, 并把目标和要求落实到学生身上, 在课堂上培养学生学习态度, 激发学习兴趣, 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按照老师的教学计划, 实现学习的目标和要求, 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2 优化课堂教学内容

化学教材是根据教学大纲提出一般的教学内容, 如果教师在课堂上照本宣科, 那很难收到应有的教学效果。应注意知识、技能、能力的相互联系和前后照应, 并根据学习迁移的原理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 重点概念要使学生透彻理解, 重点技能要让学生熟练掌握, 形成一个有主有次, 有详有略, 前后有序, 张驰适宜的知识结构。

课堂教学内容要根据既定的教学目标, 将教材内容实行科学的组合, 并按一定的程序组成合理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 使教学内容具有逻辑意义, 做到条理清楚、重点突出、难易适度。教师应在对教材的理解领会甚至加工处理的基础上, 根据学生实际、教学条件、实验设备、现代化教学手段, 以及自身的教学经验驾驭教材。教师要明确教学的重点、难点和关键, 加强知识间的相互有机的联系, 重视知识的系统化、技能训练的程序化, 并且科学地安排教学顺序和层次, 合理确定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以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把蕴藏在学生身上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潜能充分开发和释放出来, 提高学生创造性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优化课堂教学过程

教学方法是完成教学任务所采用的手段, 是使教学过程达到优化的一种推动力。化学教学要从学生实际出发, 从学科的特点出发, 充分调动学生各种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 使学生不知不觉地积极投入学习过程, 兴趣盎然地进行学习, 使教师教的过程与学生学的过程相互适应和协调。

初中生学习化学, 往往反映内容多, 头绪多, 要记的东西多。学生刚刚开始学习化学时, 对实验现象兴趣很浓, 但并没有因此形成稳定发展的内在动机, 也不知道应该怎样由表及里, 由浅入深地想问题, 更不会联系自己熟悉的事物和现象去想问题, 不重视记忆和理解重要的原理, 造成知识上的脱节。所以, 教师要有针对性地为学生创设更好的学习情境, 针对初中学生的心理特征, 最主要的是激发和发展学生探索、求知的内在动机。比如, 在绪言课教学中, 演示镁带燃烧, 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教师应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生动的实验现象, 有什么特点?有什么共同点?表明了什么道理?应当得出什么结论?并在这一认识过程中, 从学习方法上给学生以启迪。初中学生关于化学的准备知识是薄弱的, 加以化学运动形态较物理运动形态更复杂、更抽象、一般难以直接地、简明地重现, 这就给学生化学思维能力的发展, 带来了较大的困难。再加上初中阶段的学习内容, 因受学习水平的限制, 描述性知识偏多, 概念多, 而且集中, 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营造学习情景, 多联系学生熟悉的常识和日常生活中的实际, 多设计一些生动形象化的教学方式, 多引导学生议论、讨论和练习。在学生认识水平的基础上, 引导得出结论, 上升为概念和理论。比如, 学习过氧气的物理性质以后, 要给学生点明, 学习和记忆的顺序, 即按色、态、味、嗅、溶解性、密度、熔沸点的顺序, 虽然不一定求全, 但有个记忆和再现的顺序, 就便于学习和记忆。

4 优化课堂实验教学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实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帮助学生形成概念, 获得知识和技能, 培养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 还有助于培养学生实事求是, 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因此, 一定要重视实验教学, 充分利用实验教学, 激发和发展学生探索、求知的内在动机。教师的演示实验一定要直观、简明、准确、安全。例如, 探究气体的收集方法时, 教师从气体与空气密度大小比较的角度, 对向上或向下排空气法作进一步的探讨, 引导学生得出这种方法的本质在于“气对气的排挤”, 这时, 学生所得到的就不仅仅是化学知识, 更是融合了物理知识在内的跨学科思维方法, 由此, 学生也就不难得出排水集气法实际上是“气对液的排挤”。如果学生掌握了上述两种集气的基本原理与基本思维方法, 那么, 后续学习中出现的诸如“由排空气法或排水法衍生出的其它集气法”、“气排水法测气体体积”、“喷泉实验”等知识也就迎刃而解了。

要重视实验教学, 特别要注意开好学生实验课, 将部分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实验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 教师要注意引导, 对学生实验的结果应及时交流和评价, 给学生一个自我价值体现机会的平台。课堂教学是一种教学形式, 教师的一堂课不能只满足符合科学性、系统性, 还必须看到学生是否有了获得知识的动力, 学生是否带着一种高涨的情绪, 进行思考和学习, 是否处在积极的智力活动中。

5 实现优化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

(1) 以学生的学为主体是优化课堂教学的基础。优化教学过程的理论基础是以学生的“学”为主体, 这也是新课程标准的核心。课堂教学中, 只有根据学生实际, 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 才有可能使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求得发展。例如, 学习CO2的性质时, 老师设计了一个“进入久未开启的地窖的灯火实验”。实验前, 先调动学生的主体作用, 自己设计探究的方案, 让学生先在小组交流, 再通过老师的多媒体课件, 把这一探究过程通过动画展示在屏幕上, 通过创设问题情景, 引发学生探索答案的欲望, 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 从而实现了由教学向学教的转变。

(2) 重视学生学习化学兴趣的培养是优化教学的动力。兴趣是学生探求知识的原动力, 也是发明创造的精神源泉。初中生正处于兴趣广泛、求知欲旺盛的时期, 教师如果从化学课的起始年级就注意激发和培养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 并因势利导, 使学生把兴趣转化成乐趣, 进而转化成志趣, 那么, 就能保持学生对化学学习经久不衰的求知欲。

(3) 教学目标的全面性是优化教学过程的目标。教学优化的基本要求应体现构建比较完整的教育目标体系, 即应从认知目标、情意目标、技能目标、发展目标和自我教育目标等诸方面, 对化学课程和内容进行设计, 赋予教学内容新的内涵, 实现教学和教育的协同发展, 把课堂教学的着眼点放在教育上。化学教学的最高境界是教会学生掌握化学学科思想与思维方法。化学思想是学生化学思维方法内化的结果, 它有别于技能的培养。

(4) 激发学生探索和求知的内在动机是优化教学过程的精髓。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 每堂课开始的前几分钟可以让学生登上讲台, 介绍化学知识或学习化学的经验、体会, 充分展示自我;另外, 鼓励学生自己动手, 亲身体验化学带来的乐趣。努力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使学生享受学习的乐趣, 这不仅是初中化学教学的任务之一, 也是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例如学习了《第三章水的净化》以后, 可以让学生自制简易净水器, 给每个同学奇思妙想动手的机会, 然后与学生们一起讨论自制净水器的优缺点和制作心得, 树立学生的自信心, 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再比如, 介绍我国火药、造纸、印刷、侯氏制碱法、结晶牛胰岛素的合成等古代、现代化学史时, 除增强学生学习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外, 还应让学生清醒地认识到, 我国的化学化工事业虽然在某些领域居于世界前列, 但总体而言还是比较落后的, 化工工艺水平、环境问题、能源问题依然是我国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 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学好化学报效祖国的历史使命感。

摘要:优化课堂教学, 改变传统的化学教学方式, 既是体现现代教学精神、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也是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关键, 通过优化实现学习的目标和要求, 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优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1] 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 (实验稿) [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 钟启泉, 崔允淳, 张华.新课程与学习方式的变革[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3] 刘知新.化学教学论 (第二版) [M].高等教育出版社.

[4] 张德祥, 等.中小学教学新大纲及教材分析:中学化学[Z].

[5] 钱止英.中学化学教材参考丛书[M].上海教育出版社.

[6] 兰特.中学化学图解词典[M].上海教育出版社.

[7] 初中中学化学资料网[EB/OL].

如何优化课堂时间管理范文第5篇

1 合作学习习惯

1.1 让学生学会大胆表达

语言表达是人与人交往和互动的基础, 也是个人实际能力的重要指标。合作学习需要每个成员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互相了解对方的观点, 在此基础上才能合作探究问题。因此, 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 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发言, 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把自己的探索、发现过程用语言表达出来, 在组内交流。这样, 既能发现不同的思考方法、解题思路, 又能对学有困难的学生提供帮助, 发挥团队合作精神, 使学生在小组合作中敢想、敢做、敢说。

1.2 让学生学会认真倾听

倾听是合作学习的重要环节, 倾听也是一种学习。在开始合作时, 同学之间最大的问题是不能容纳别人的意见。因此, 教师要着力培养学生认真听取别人意见的习惯, 使学生意识到倾听别人发言, 是一种文明礼貌的行为, 是对发言者的尊重, 只有认真倾听他人的发言, 才能使发言人感到自己发言的价值。相反的, 当有人发言而无人倾听时, 发言者就会觉得自己的发言无关紧要, 从而挫伤发言者的积极性。同时也要让学生意识到倾听也是一种好的学习方法, 从别人的发言中会得到很多启发, 从小组其他成员身上收获更多的知识、方法。因此教师要逐步培养学生在课堂上学会三听:一是认真听每个同学的发言, 不插嘴;二要听出别人的发言要点, 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三是听后需作思考, 提出自己的见解, 提高学生处理信息、反思评价的能力。

1.3 让学生学会积极参与

每次学生的合作学习都由小组推出一名代表发表本组的意见, 对于这位“中心发言人”而言, 他当然能积极参与学习的活动。而对其他人来说, 是否以积极的态度参与到合作学习中去, 就不得而知了。因此, 组织小组合作学习时, 组内成员要有具体的明确分工, 合理分工是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效率的重要措施之一。因此, 根据研究内容的不同, 学生的特长、个性差异, 在教师指导下或由小组成员民主协商自行分工, 比如谁当表述员, 谁当组织员, 谁当记录员, 谁当检查员等。在一个阶段里, 每人都应有相对侧重的一项责任, 担任一个具体的合作角色, 一定时间以后, 角色互换, 使每个成员都能从不同的位置上得到体验、锻炼和提高。对于教师, 应热切关注整个学习活动, 对谁已经发言了, 谁还没有发言要心中有数。把一些简单易懂的问题让基础知识差、思维能力弱、不善言谈的学生回答, 充分发挥每个小组成员的作用与优势, 使他们也有参与表现自我和获得成功的机会, 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增强学生的责任感, 从而使每位学生都能学会合作, 以保证合作学习取得最佳成效。

2 合作学习时机

2.1 个人操作无法完成时

数学有些操作内容依靠学生个人是无法独立完成或无法很好地完成的。比如在认识“米和厘米”时, 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 让学生用卷尺或米尺去量身边物体的长度, 如黑板的长, 教室的宽, 课桌的高等等, 就必须有两人或两人以上的合作才可能较好地完成;又如, 在学习“可能性”时, 可安排同桌为一个小组, 一人摸球一个猜的形式, 增强学生对可能性的认识;再如, 在学习统计时, 教师调查班上部分学生爱吃水果的情况, 要进行归纳与统计时, 也需要小组的力量才能又快又好地完成。小组合作学习中的操作活动, 既能体现集体的智慧, 又能激发学生的合作热情。因此, 教师应多设计这样的活动, 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提高合作效率。

2.2 独立思考出现困难时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往往会提出一些具有挑战性的问题, 而有些问题依靠学生的独立思考是没办法解决的, 这时就可采用小组合作学习, 鼓励学生之间展开讨论, 教师适当指导, 使学生亲身经历问题的解决过程, 更能有效的促进学生获得对数学知识的真正理解。比如在教学十几减9的退位减法时, 教师出示课件, 一个小猴子在卖桃, 盒里放了10个, 盒外有3个, 小猴子说:一共有13个桃子。小兔说:我买9个。白菜老师问:还剩几个?小猴子抓耳挠腮想不出来, 老师说:同学们能帮帮小猴子吗?学生兴致高涨, 纷纷动脑筋, 想办法。独立思考了几分钟后, 有的同学眉头紧锁, 面露难色。本课是学生第一次接触退位减法, 大部分的学生都感觉有一定的困难, 这时教师趁势说:小组的同学可以合作, 大家一起出主意, 想办法。同学们一听, 立刻又活跃起来, 你一言我一语的交流着各自的看法, 通过集体的智慧得到了许多的解决办法, 让学生再一次感觉合作的力量。

2.3 意见不一需要争论时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 经常会出现意见不统一的时候, 这时教师不要急于下定论, 而应该组织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充分的讨论, 然后让意见不一的双方发表自己的见解, 允许与对方争辩, 在辩论中明晰正误。

3 合作学习途径

3.1 融入竞争机制

有竞争才有提高, 针对小学生好胜的心理特点, 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不失时机地引入竞争机制, 对合作学习的效果能起到纠正、提高、深化的作用, 使合作学习更具实效、高效。教师可以在日常的教学中有意识地强化“学习小组”的集体荣誉感, 比如可以经常地评比“最佳小组”, 采用单课评比与积分相结合的竞争方法, 或者以每课各组轮流推出“小组发言人”“小组主讲人”的形式, 在诸如此类的激励中, 基础好的学生就会感到仅仅提高自己的成绩是不够的, 还必须尽力帮助组内的其他成员;而基础较差的学生则认识到小组的成功取决于每个成员的努力, 认识到自己对于小组所承担的责任, 压力能够变成动力, 使小组内出现互动, 互助、互勉、互助的局面。经过一段时间持之以恒的训练, 学生的学习目光必然会投向整体、投向长远, 而不仅仅局限于自身、局限于眼前, 有利于强化学生的合作意识, 全面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

3.2 重视展示交流

展示交流是合作学习的主要环节, 是形成正确认知、发展创新思维能力的关键所在。因此在各小组各自合作的基础上, 教师要给足学生的发言、补充、更正甚至于辩论的时空, 让各小组充分展示成果, 阐述观点, 通过充分交流、相互开拓、辨析和质疑答辩, 进一步内化知识, 加深对问题本质的理解, 最终达成共识, 归纳概括合理的结论或得出解决问题的最佳策略。

3.3 及时反馈评价

如何优化课堂时间管理范文第6篇

关键词:课堂教学实效 课堂时间管理 有效教学目标

所谓“课堂时间管理”,就是对课堂教学中单位时间的管理,其本质是教师对课堂教学时间的管理,包括时间的分配、时间的利用等。有效的课堂时间管理既要为课堂教学提供时间保障,也要为其它课堂管理活动提供所需时间,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教学实效的目的。那么,教师如何科学支配、高效利用恒定的45分钟时间呢?笔者试结合教学实践对其做一些探讨和分析。

一、制定有效教学目标,保障课堂时间效度

为使45分钟课堂效益最大化,课堂教学必须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并且目标要准确明晰、有层次。只有这样,才能避免课堂教学的随意性和盲目性,从而保证教学时间的有效利用。

1.目标要准确明晰。教师制定目标要从宏观整体上学习理解课程标准的意图;从微观具体上深入钻研教材,充分领会总体目标是如何在教材中逐一体现的,并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制定出准确明晰的目标体系。

如《江南的冬景》,笔者进行了如下思考:

(1)从《课程标准》上看,“阅读文学类文本,应引导学生重视对作品形象、情感的整体感知和把握”。基于此,学习本文应引导学生通过品味语言、感受形象把握作者的情感,加强审美体验,形成高尚的审美情趣。

(2)从单元教学目标上看,本专题的文章主要体现对自然纯美的注视,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透过语言,感受和欣赏自然之美,把握文本审美意韵,进而激发学生亲近自然、陶冶性情、涵养心灵的意趣。

(3)从作者的创作风格上看,郁达夫的散文如行云流水,自然有致。因此,要引导学生体会郁达夫散文的美学特征。基于此,确立了如下目标:

知识目标:体会郁达夫散文风格,理解关键词句的含义。

能力目标:理解本文情景交融的特点,体会对比的表达效果及明白晓畅、简洁明丽的语言特色。

情感目标:体会作者对江南冬景的眷恋之情;欣赏大自然的美,陶冶性情,提升审美境界。

此目标准确明晰,具有可操作性,容易转化为学生的学习任务,使课堂45分钟有了努力的方向,从而达到以最少的教学时间取得最佳学习效果的目的。

2.目标要层次分明。根据“最近发展区”理论,教师在制定目标时,应使其处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同时还要考虑学生认知结构、学习水平等的差异,绝不能搞“一刀切”,让全体学生接受同一水平的教育。为此,在设计《蜀道难》教学目标时,依据学生的不同情况,我确定如下分层目标:

依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对不同学生提出不同层次的要求,既考虑了学生的实际,又保证不同程度的学生获得恰如其分的发展,减少在同步教学中因学生的个体差异而造成的无谓时间消耗。

二、利用最佳教学时间,确保学生“用功时间”

国内有研究表明,课堂45分钟,学生的生理、心理状态分为五个时区,呈波谷(起始时区5分钟)―波峰(兴奋时区15分钟)―波谷(调试时区5分钟)―波峰(回归时区15分钟)―波谷(终极时区5分钟)的起伏发展规律,教学中可根据这一规律,在不同时段根据教学目标安排不同教学内容,以确保学生在不同时段完成不同教学任务。如在教授《一滴眼泪换一滴水》时,我作了如下尝试:

在起始时区,通过导语创设情境,把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课堂上来:你流过眼泪吗?为什么流泪?有时候,一滴眼泪可以透视出人性的真假,美丑,善恶,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由一滴眼泪折射出人性世界丰富内涵的文章《一滴眼泪换一滴水》。借此导语,让学生简单交流流泪的体验,调动其情感积累,使其迅速进入课文情境,又因标题本身具有探究性,即一滴眼泪为何能换一滴水?这样使学生的注意力迅速转移到课堂上来,帮助学生度过了注意力相对不集中的起始时区。

在兴奋时区,伴随着学生的思维渐入佳境,教师要充分利用其兴奋时间并尽量延长这一时段,以便提高时间利用率。为此,针对课文的难点,我设计了2个问题:

1.伽西莫多受刑前后的态度如何?

2.伽西莫多情绪态度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文本,在理清伽西莫多情感变化轨迹的同时,自然会把注意力转移到对其受刑前后周围人的表现上,从而引出“看客”及看客在伽西莫多受刑前后的表现,这样学生就真切体会“看客”身上揭示出的人性的丑陋及爱斯梅拉达和伽西莫多身上体现出的人性的美好。伴随着问题的纵深引入,解决了文章的难点,使学生初步感受了“看客”的麻木、冷淡,体会了人性的丑陋,也提高兴奋时间的效率。

在调试时区,经过一段时间的兴奋,学生要进行适当的情绪调整,于是我用多媒体展示鲁迅《药》中看客的描写片断和“冷血看客网聚生色网易新闻中心.”网页,用血淋淋的现实,让学生进一步认识看客的麻木、冷漠和残忍。因提供的材料是学生熟悉的生活实例,学生的情绪被极大地调动起来,帮助他们顺利度过了疲劳波谷区。

在回归时区,为了让学生深刻理解“中世纪人民”的冷漠,我又提出问题:看客一般都是一些不相干的人,那么伽西莫多最感激、最崇敬的人对他的态度如何?受害人爱斯梅拉达呢?让学生深刻认识到“中世纪人民”完全丧失人性的本质以及爱斯梅拉达身上体现的人性的善良,从而认识到“一滴水”的可贵。随后播放“爱斯梅拉达给伽西莫多水喝”的电影片段,让学生直观感受最感人的一幕,这样学生就能更深刻理解人性的美好,从而把课堂推向新的高潮。

在终极时区,教师小结,并向深度扩展。我饱含激情吟诵:“人之初,性本善”,“世界上最宽广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广的是天空,而比天空更宽广的是人的心灵”。爱斯梅拉达的举动,唤醒了人性中的良知,她给仇人喂水,这正是对人性美的呼唤。随即播放歌曲《让世界充满爱》,在音乐声中为本节课划上圆满的句号。

教师依据课堂45分钟,学生生理、心理状态分布的规律,在不同时区安排了不同的教学内容,既充分利用了学生的最佳学习时间,又提高了学生“用功时间”的效率,从而顺利完成教学设想和教学任务。

三、合理调控教学节奏,优化课堂教学时间

教学节奏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的心理、生理发展水平以及事先设计好的教学流程,巧妙组织教学,从而使教学过程呈现出张弛相间、快慢有度的状态。教学节奏把握得好坏,将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果,所以教师要根据课堂和学生实际,不断调整教学节奏,合理安排教学顺序,优化使用教学时间。

1.教师认真钻研教材,把握知识的重、难点

教师钻研教材,一是围绕《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设计教学过程;二是要与文本、与作者、与编者进行对话和交流,通过语言文字理解思想内容,把握重、难点。

如研读《听听那冷雨》,《课标》明确提出阅读优秀文学作品,应引导学生借助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和艺术魅力,进而发展想象力及审美能力。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教师尤其要侧重让学生于细微处品味语言,赏析文章的表现手法。《听听那冷雨》以听雨为主线,借助典雅、细腻的语言,我们真切地看到了在冷雨中孑然独行的白发游子形象,感受到了游子浓重的孤独和思乡之情以及对传统文化、永恒理想的追求。基于此,我把教学重点定位于“学习作者运用语言文字的技巧,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而“品味作者运用语言文字的技巧”又是教学的难点。教师若能把握住上述内容,也就能准确提出教学要求,形成清晰的教学思路。

教师只有吃透了教材,才能灵活自如地把握好教材的重、难点,才能准确把握教学知识容量,做到教和学的完善。

2.教学内容疏密相间,实现节奏张弛有度

教学节奏的张弛有度取决于教学内容的疏密程度。实践证明,只有教学内容疏密相间,才会给学生带来有张有弛的心理节律,使其保持旺盛精力。所以,教学内容的安排要讲究疏密相间、错落有致。一般来说,教材中的重、难点,要重锤敲,以体现一个“张”字,但应注意缓而不松,疏而不散;而教材中易懂的非重点内容,教师只需一言带过,在“张”中体现一个“弛”字。

如《前方》,它是一篇哲理性的摄影散文,因其语言比较抽象,加之作者探讨的是人对“精神家园”的追求,所以对于阅历比较浅,理解能力不高的高一学生来说,无疑是非常困难的。为此,我放慢速度,化抽象为具体,比如理解“人生实质上是一场苦旅”,我先引导学生分析钱钟书和丰子恺散文中的场景,通过文中形象化的诠释,学生不难归纳出这是实实在在的身体之苦,是“形而下”之苦,那么文中写旅途的不安、无奈与焦躁不宁顺理成章就是精神之苦,是“形而上”之苦。借助具体的事例理解抽象的语言,调整了教学节奏,既让学生理解知识,又提高课堂时间的利用率。

当学生保持一段时间的有意注意后,教师可结合教学内容讲授一些有趣的例子,使学生适当放松。这样根据教学内容来控制教学节奏,实现了节奏的张弛有度,提高了课堂教学实效。

上一篇:前台接待工作规范细则范文下一篇:全国两会十大热点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