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通信范文

2023-09-19

协同通信范文第1篇

[摘要]大力推进协同创新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对我国高等教育提出的现实要求,高职教育协同创新的关键是机制的创新。文章在协同创新理论的基础上,从机构管理协同机制、利益分享协同机制、人力资源协同机制、项目开发与技术服务协同机制、实习就业与创业协同机制、教研资源协同机制等方面对高职教育政校行企协同创新机制的构建进行了分析,以期为高职院校协同创新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职教育协同创新机制建设

[作者简介]贺定修(1966- ),男,湖南衡阳人,东莞职业技术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黄玲青(1967- ),女,湖南永兴人,东莞职业技术学院,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为高职教学与管理;涂用军(1963- ),男,湖北大悟人,东莞职业技术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广东东莞523808)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3年度东莞职业技术学院重大教学改革招标项目“政校行企协同创新培养‘三型’技术技能人才的研究与实践”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JGZBXM2013001)

大力推进协同创新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根本路径,也是提高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依托。《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明确指出,要充分发挥高校的优势,有效整合创新资源,构建协同创新的新模式和新机制,并正式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

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类型,其特征决定了它的发展理应解决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教学资源库建设、实训基地建设等问题。教育行政主管部门通过高职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教学资源库建设等一系列项目的建设来着力解决这些问题。在相关项目实施过程中,深层次的高职教育教学改革问题逐渐浮出水面,其核心就是要理顺政府、行业、企业与学校的关系,实现政校行企协同创新发展,解决教育与职业的分离问题。

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过程中,迫切需要高职教育根据行业企业的现实需求,调整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结构,大力提升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岗位能力、职业素养和掌握新技术、新工艺的能力;迫切需要适应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人才结构、规模和素养的新要求;迫切需要调整现有专业结构,优化课程体系,提高满足现代产业体系发展需要的人才支撑力;迫切需要适应产业企业和岗位信息化对人才信息素养的客观需求。

由此,高职教育与产业发展关系又面临着从联系走向对接的新任务,高职院校与行业企业的关系又需随之进行新的调整,调整需要体制创新,对接需要平台组织依托。尽管高职院校在校企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等方面取得了较大成效,但整体而言,仍面临以下发展瓶颈:一是学校与行业企业紧密联系途径、平台及体制机制尚未形成,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不够灵活,活力不足;二是校企合作欠缺动力驱动和制度保障,校企合作停留在浅层次合作层面上,深层次合作开展力度不够;三是部分政府的缺位,对校企合作缺乏有效的指导、协调和监督。其深层原因在于政府鼓励企业与学校合作方面的政策支持力度不够,缺乏满足校企彼此需求的合作平台,缺乏校企合作创新体制和机制。因此,实行政校行企合作,搭建协同创新平台,构建协同创新机制,让不同的创新主体在协同创新链条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成为高职院校增强办学活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迫切需要。

一、政校行企协同创新的内涵

“协同”是指各方互相配合、互相合作;“创新”是以新思维、新发明和新描述为特征的一种概念化过程。1971年,德国学者赫尔曼·哈肯最早提出了“协同”的概念。他认为,“协同”就是指系统中诸多子系统或要素之间通过互相合作和共同作用而形成有序的统一整体的过程。此后,西方许多学者将创新理论和协同理论结合起来研究。所谓协同创新是多方主体通过知识、资源、行动、绩效等方面的整合,以及在互惠知识分享、资源优化配置、行动的最优同步、系统的匹配度方面的互动,实现创新要素的系统优化和合作创新的过程。

协同创新的视角是多方位的,协同创新的形式也是多样化的。高职教育协同创新的关键是形成以学校、企业、政府、行业等多元主体协同互动的创新模式,积极探索“政校合作、校校合作、校企合作、行校合作”等合作途径,促进政校行企均达成一致共识,实现合作共赢的新局面。

政校行企协同创新是加快发展产教深度融合的现代职业教育的有效途径。开展政校行企协同创新,构建“多方协同,学产服用”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可以充分发挥政校行企各方优势,坚持政府主导与市场引领相结合,突破机制体制障碍,打破体制壁垒,改变小而散的重复交替的管理模式,充分落实各方责权,充分实现各方人才、资源、成果、知识产权等共享共用。

二、高职教育政校行企协同创新机制的构建

机制是指社会有机体各部分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方式,其作用是通过一定的运作方式使系统中各子系统协调运行,进而发挥更高的整体作用。在任何一个系统中,机制都起着基础性和根本性的关键作用,所以高职教育协同创新的关键也是体制和机制的创新,只有解决了机制问题,才能促进协同创新的不断推进。目前,高职教育应该以创建政府为主导、学校为主体的政校行企协同创新平台为突破口,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政校行企协同相关激励机制、约束机制和保障机制以及各项制度建设,建立起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互利共赢合作机制,从而促进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的深度融合,有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构建高职教育政校行企协同创新机制:

(一)构建科学管理协同机制

推进协同创新的首要工作是搭建协同创新机构,可以从宏观、中观和微观层面分别成立高职教育政校行企合作办学管理委员会、职教联盟和校企合作委员会三层组织构架,建立管理层面运行的协调机制(见图1)。

依托政校行企协同创新平台三层组织构架,制度上确认各成员协同责任和利益,程序上理顺各成员协同过程,职能上建立各成员协同对话机制和平台,形成以政府主导、行业服务、校企协同共长的科学管理运行机制。通过定期联席会议制度、不定期召开工作研讨会等,建立常态协调机制,及时协调和推进各个环节的合作与协同。

在宏观决策层面,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成立由政府有关职能部门领导、学院院长和行业会长构成的政校行企协同创新合作办学管理委员会,旨在加强校企合作办学的规划和政策措施的权威性,统筹协调职业院校与企业的联系,决策指导解决校企合作工作过程中的重点困难和问题等。

在中观指导层面,充分发挥行业企业指导作用,依托政府主动协调职业教育与产业关系的主导功能,成立由政府有关职能部门领导、学院部门领导、行业企业专家构成的产业职教联盟,下设人力资源部、项目合作部等职能部和秘书处,旨在推动专业层面“行企校”合作在人才培养及科技服务中的深层发展,指导解决校企协同运行过程中出现的焦点和难点问题。

在微观行动层面,充分发挥学校的主体作用和企业的关键作用,成立由行企业、系部代表构成的校企合作委员会,下设校企合作办公室、教学管理与就业办公室和实训基地建设项目组、技术与社会服务项目组等,旨在落实“行企校”人才共育工作运行、实训基地共建共享、就业及社会服务运行管理、多元化的资金使用保障等长效机制及措施,有效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及社会的综合实力。

(二)构建利益分享协同机制

第一,建立双重目标导向体系。政校行企协同创新平台运作要关注校企成员的发展目标,以双重目标需求导向为校企协同动力,在协同创新平台中整体解决专业、课程、师资队伍、实训基地建设、招生就业、应用研究、社会服务、质量保障等一系列问题,切实提高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的融合度,为行业企业提供人力资源服务、应用技术研发服务。第二,形成高效的利益分享、风险共控、利益共创的协同机制。以项目为引领,围绕项目开展合作,提高协同运作的信任度,以人才共培为根本,围绕提升人才质量开展合作,提高协同运作的依存度,以资源共建共享为纽带,提高协同运作的效能,探索人才共培“利益分享”机制、资源共建共享“风险共控”机制和项目合作“利益共创”机制(见图2)。

(三)构建人才共用协同机制

第一,建立“双向互聘”及“互聘共培”的优秀人才工作机制,制定《校企技术专家双薪双向互聘管理办法》。政府和学校设立兼职教师聘用和培训基金,通过建立动态调整的兼职教师管理制度,形成有利于企业技术人员进入职业院校承担专业教学的绿色通道,加强对企业兼职教师教学能力的培训,实现能工巧匠和技术骨干“互聘共培”。通过灵活安排教学时间,实施“弹性教学安排”,采用“身份在高校,创业在地方”的人才引进机制,实现教授、博士、骨干教师的“双薪双向互聘”,形成有利于教师进入企业承担项目合作任务的绿色通道,加强和引领专业服务产业的能力。第二,建立优秀行业企业兼职教师的职称晋升机制,积极争取主管部门的政策倾斜,破除限制兼职教师晋升职称的各种条条框框,为兼职教师提升学历和职称提供方便。同时,引入竞争机制,实施优胜劣汰,让学生能够自主选择兼职教师的课程和实训项目,并制定相应的评价制度来考核兼职教师的教学效果。第三,推行学校专任教师下企业实践锻炼制度,鼓励教师深入生产、管理、服务一线,去了解各岗位的职业技能要求,熟悉生产工序,掌握新技术、新工艺,不断提升实践教学能力。

(四)构建“学产服用”育人协同机制

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光靠学校单方面的教学是无法完成的,还需要实操、服务和应用。所以政府、学校、行业、企业等共同参与,多管齐下,通过“学产服用四位一体”的育人机制,将人才培养置于多方参与的开放系统中,贯穿于教学、生产、服务、应用四位一体的全过程,才能适应经济转型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实现高职教育的教学自觉。

第一,建立共同研发项目机制。坚持服务社会的宗旨,充分利用学校的人才和技术资源,通过共同开展课题研究和项目研发等形式,与行业企业深度融合,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降低和减少企业新技术研发的时间、成本和风险,而学校通过与企业的协同创新,可以有效指导教师和学生,推进研究成果的应用性,进一步探索新的研究领域,提高创新水平。第二,建立项目合作支持机制。组织行业、企业专家定期公告合作企业优化升级技术研发项目需求指南,学校组织教师团队进行申报和立项,提供项目启动研发经费,支持校企项目合作,并制定《校企合作产业优化升级技术研发项目管理办法》,建立评价监测体系。第三,建立项目“风险共担、成果共享”的激励机制。建立项目来源于合作企业的需求,项目的启动资金来源于学校,项目的市场化应用资金来源于合作企业的一种项目生成链式机制。第四,建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运行机制。组建由政府相关职能部门领导、行业企业专家、学校骨干教师等构成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并常态化运行。

(五)构建“学生上岗”协同机制

第一,加强实训和顶岗实习组织实施的过程管理,健全顶岗实习机制,完善顶岗实习规章制度和评价标准,积极鼓励企业兼职教师参与到顶岗实习教学环节中来。采用顶岗实习与学生寻找就业单位相结合,与企业共同制定并形成“专兼结合,校企共管”的顶岗实习管理模式以及“周检、月巡”的考核监控机制。第二,建立政校行企就业信息共建共享协同机制,共建校企合作就业率指标体系、工作机制及奖励办法。第三,建立学生创业协同机制,依托职教联盟,整合社会资源,优化创新创业环境,建立灵活的、开放式的教学体系,校企联合开发创新创业课程,培养创新创业人才。

(六)构建资源共享协同机制

第一,资源共享建设目标共识、内容共建的协同机制。以推进区域内职业教育资源、产业转型升级技术交流与合作资信共享和协同共建为目标,以职教联盟为基础,构建政、校、企、行四方参与、协同共赢机制,形成区域产业发展及职业教育融合的共享资源。第二,共享资源知识产权保护与开放的协同应用及推广机制。制定资源的所有权、使用权及网上共享使用的范围等,建立产权保护和激励机制,协同资源建设与服务过程中知识产权保护和开放共享。第三,共享资源项目化管理和动态更新机制。制定优质资源评审鉴定办法,以资源利用率、更新率等为指标,以用户评价和专家评审相结合的方法,奖励一批优质资源,用以激励共享资源持续更新,满足教学需求和服务社会的需要。

高职教育政校行企协同创新机制的构建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不能一蹴而就。政府、学校、行业、企业都应积极努力,承担起相应的责任,有效实现政、校、行、企办学资源的优化配置,构建起互利互赢的政校行企紧密结合的发展共同体与运行机制,并最终实现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德)赫尔曼·哈肯.协同学[M].凌复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5.

[2]邵云飞,杨晓波,邓龙江,杜欣.高校协同创新平台的构建研究[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12(4).

[3]许士群,黄志纯.高职教育政校行企合作办学体制机制创新与实践[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12).

协同通信范文第2篇

摘 要:以招商银行并购永隆银行为样本,从经营协同、财务协同和管理协同三个维度对该并购案例的长期协同效应分别进行了分类分析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长期内产生了管理协同效应,获得了财务协同效应,但是较管理协同效应来看长期财务协同效应不显著,并购后2年未产生经营协同效应,并购后3—5年协同效应凸显,并购后6—10年协同效应逐渐丧失。整体来说,在整合期间协同效应逐渐凸显,但长期来看发展后劲不足。

关键词:中资银行;海外并购;招商银行;永隆银行;协同效应

引言

随着金融全球化的发展以及金融自由化的不断深入,各国商业银行纷纷走出国门逐渐开展全球化经营的道路,通过海外并购快速提升国际化经营水平已经成为全球重要银行的必然选择。近些年,中资银行进行海外扩张的需求日渐攀升,海外并购涉及的交易金额和规模不断刷新纪录。在银行业国际化和市场化的发展趋势下,中资银行更加注重海外并购的整合提升和整体效应的提高,即“1+1>2”的协同效应。

招商银行并购香港永隆银行作为中资银行海外并购史上一个大规模的、典型的案例,比较具有代表性。本文通过对这一典型银行业并购案例进行深入剖析,以财务分析角度,从经营协同、财务协同、管理协同这三个层次进行深入研究,探索海外并购业务给银行带来的协同效应,并在此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协同效应进行综合评价。

一、招商银行并购永隆长期协同效应的分类分析

企业在并购之后,双方通过优势互补,资源进行持续地匹配、整合,并购之后的公司整体功能能够得以增强,从而带来公司总体价值的提升。本文选取招行2005—2018年公开披露的财务数据,从管理协同、经营协同和财务协同三个维度共计18个财務指标上对招行并购的长期协同效应进行分类评估研究。

第一,管理协同效应分析。表1中,从衡量营运能力指标看,并购后招行的总资产周转率总体呈上升趋势,股东权益周转率呈下降趋势,现金资产周转率处于波动上升趋势,说明招行所有者资产的运营效应在降低,投资带来的收益逐渐减少,但并购提升了招行的现金资产周转效率。从费用控制水平指标看,招行在2009年后成本费用利润率处于下降趋势,成本费用率处于上升趋势,说明随着并购年限增长,招行费用控制水平有所下降,并购提升了招行的成本费用管理效率,管理协同效应较为显著。

第二,经营协同效应分析。从表2可以看出,总资产收益率、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息收益率三个盈利指标在2009年出现了较大的下降,这是受金融危机的深化影响,加上并购永隆银行后资产迅速增加引起的。其余四项成长能力指标在并购后两年内波动较大,但在2010年后较为稳定且水平均明显低于并购前水平,说明这次并购提升招行成长能力不太明显。

第三,财务协同效应分析。分析表3可知,2010年起招行长期偿债能力开始回暖,说明并购后的整合较成功,并购提升了招行长期偿债能力,但2007—2010年流动比率比值较低,2011年之后流动比率达到并购前水平,短期偿债能力回归正常。从节税能力指标看,2010年后招行实际所得税率略有提升并保持稳定,说明在并购后第一年由于业务往来和税法差异产生了节税效应,但是从并购第二年开始并没有很明显的提升节税能力。总体上看,招行并购后通过持续整合,财务协同效应逐渐显现。

二、招商银行并购永隆银行长期协同效应的综合分析

本文通过层次分析法(AHP)构建招商银行并购永隆银行长期协同效应评价层次结构模型,以此进行管理协同效应、经营协同效应和财务协同效应的综合分析。本文通过调查问卷方法确定各层元素对上一层的重要性,总共面向高校教师和校外专家发放了20份问卷,要求专家对同一层级因素进行两两比较并打分,最终回收20份问卷,并且全部有效,而后将回收问卷结果录入AHP软件可直接计算出各类指标权重。对招商银行2005—2018年间的财务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处理后的数据确定的权重相乘再累计求和得到每一年协同效应综合得分(如下页表4 所示)。

从表4可知,招行并购前三年协同效应综合得分平均为0.4019,并购后协同效应年平均得分为0.4938,较并购前三年平均得分提升了22.9%。总体来说,此次并购比较成功。

三、结论

招行并购永隆银行在长期内产生了管理协同效应与财务协同效应,但相比较下财务协同效应较弱,而经营协同效应在并购后的2年内都未产生,并购后3—5年协同效应凸显,并购后6—10年协同效应逐渐丧失。整体来说,此次并购产生了长期协同效应,实现了与永隆银行的较好融合。通过此次并购,招行提高了公司盈利能力与综合竞争力。但是并购后期协同效应不显著,招行应该与永隆银行继续加强联动,以增强协同效应。

四、启示

第一,银行要根据自己的经营业务与战略目标合理选择被收购方。在选择被收购方时要考虑其核心业务是否能与自身业务优势互补,是否能有助于自身战略目标的实现。在本案例中,招商银行通过收购永隆银行来扩张香港市场,并以此为跳板继而扩张海外市场。

第二,准确把握并购时机。良好的并购时机可以使中资银行获得绩效的提升,从而提升并购效果。招商银行并购永隆银行的当年遇到了金融危机,这使得招行在并购后盈利水平受到影响。并购后双方资源整合以获得协同效应是需要时间积累的,在关键时期遇到恶劣的经济形势会对双方造成不利影响。

第三,强化并购双方长期整合能力。海外并购的完成并不代表并购本身的成功,并购之后两家银行的金融资产、企业文化、经营理念和管理制度的糅合是烦琐却又极为重要的,如果这些方面整合不到位,可能会导致双方的经营业绩下降,不能实现并购的协同效果。

参考文献:

[1]  云昕,辛玲,刘莹,乔晗.优酷土豆并购案例分析——基于事件分析法和会计指标分析法[J].管理评论,2015,(9):231-240.

[2]  顾晓敏,孙爱丽.并购重组与价值创造:目标公司的协同效应分析[J].管理世界,2015,(3):10-17.

[3]  马永波.我国金融控股集团的协同效应研究[J].会计研究,2016,(11):7-12.

[4]  刘丽华,陶蕴彬.医疗器械行业企业并购的协同效应分析——以Y企业并购S集团为例[J].财务与会计,2018,(10):51-53.

[5]  江林忆.企业并购整合的财务协同效应及实现路径分析[J].会计研究,2016,(7):64-65.

收稿日期:2020-03-06

作者简介:谭中明(1963-),男,湖南安化人,教授,博士,从事应用经济学研究;倪雅梅(1995-),女,江西鹰潭人,硕士研究生,从事国际商务研究;马庆(1995-),女,安徽安庆人,硕士研究生,从事国际商务研究。

协同通信范文第3篇

关键词:小学书法教学 美术教学 协同发展 美育

书法和美术教学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小学阶段同时开设这两门课程很有必要性,因为二者可以相互融合、相互促进。

一、当前小学书法与美术教学现状

(一)书法与美术课程开设难以保证

合肥市目前仍有学校未同时开设书法和美术课程,部分学校未把书法课列入周课表计入课时,而是结合社团课的形式开展,导致参与书法学习的学生比例很低。同时,不同年级学生混合上课,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每到学期末,美术课因“主科”老师占课,不能按时结课和系统复习。

(二)对书法与美术教育的重视度不够

教育主管部门对书法和美术教学的重视程度和监督力度不够。学校缺乏专业的教学功能室,书法或美术教师配备不够,相关书法教学的设施设备不齐全。经常出现“全能教师”,书法和美术教师带语数英学科,而将自身专业抛诸脑后,专业才能无处施展,存在感逐渐消失。当前家长的重视度不够,2020年2-4月份疫情期间的线上课,美术作业不做强制要求,上传作业的学生寥寥无几,这与家长的重视与监督有关。

(三)书法与美术教学缺乏交互

在小学阶段,书法和美术学科属于“小”学科,在周课表中所占课时极少,通常书法和美术老师会跨年级代课,甚至要带整个年级的课,每周多达17-20节课。备课、制作教具、开展教研活动和批改作业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加之担任兼职岗,用于教学研究、学科组之间交流的时间很少。书法和美术学科的老师之间沟通交流的机会甚少,往往各行其道、缺乏交互。

二、小学书法与美术协同教学的重要性

(一)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看,书法与美术缺一不可

书法教学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有效传承。鲁迅先生曾说:“饰文字为观美,华夏所独。”我国现阶段的小学书法教学,从所需的工具材料、学习者的执笔及书写姿势、书写的方法技能等方面展开,进而呈现笔画、偏旁及汉字的教法,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全面系统地传承了书法艺术。同时还介绍了中国汉字的起源、书体的演变、书法家的小故事、著名碑帖的赏析等,有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美术教学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展示平台。中华五千年的文化积淀,使各艺术品类异彩纷呈,灿若星河,中国美术是其中一颗璀璨的珍珠。中国画作为中国美术的一个重要分支,由传神写照的人物画、意境深远的山水画、意味隽永的花鸟画及绚丽多彩的民间绘画构成。中国传统绘画,是基于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土壤中融合了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素养、审美方式、思维习惯、美术思想、哲学观和价值观。小学阶段的美术教材中含有大量的中国传统美术内容,如中国民间美术、篆刻和中国画。小学美术教师要充分发掘和应用中国画这一艺术宝库,系统全面地向学生展示祖国传统绘画的精神和魅力,激发学生对传统绘画的热爱之情。

书法和美术同是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的重要载体。我国的书法、中国画、篆刻和民间美术,都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教育部自2011年起力促书法走进课堂,将书法提升为一门独立的艺术课程,以中国独创的毛笔书写中国独有的汉字艺术,有助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从教育功能看,书法与美术各司其职

小学阶段应重视行为规范、学习兴趣、恒心毅力等德育教育,而书法教学正具有此项功能。例如,楷书是法度完善的字体,小学生学习楷书,利于学规范、打基础。在书法教学过程中,小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审美能力及动手实践能力等能够得以培养。同时,借助书法家的小故事还能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书法课堂相对安静,课堂氛围好,能够增强学生的恒心毅力,易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平静的学习状态和持之以恒的精神。

小学美术关注美术与生活的联系、对社会的贡献,引导学生热爱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美术教材多以学生熟悉或感兴趣的事物、工具、材料为切入点,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参与性。美术作业多呈现绘画和手工的方式,对作品进行欣赏评述,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审美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从教学实践的过程看,书法与美术教学具有互补互促性

元初赵孟頫云 “须知书画本来同”,文徵明也有“时将书法作画法,墨花洒出皆神工”,可见中国书法和绘画是紧密联系的。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书画同源,相互借鉴融合,彼此渗透。中国古代画家们用笔将书法的结构运用到绘画中去,以加强表现力和艺术趣味。比如使用毛笔、中国画颜料和宣纸来作画,其中涉及运笔、用笔、题款,而这正是书法课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学生学习了运笔的方法及题款的常识,再学习中国画,容易入手,事半功倍。

三、小学书法与美术协同教学的策略探究

(一)确保小学同时开设书法与美术课程,并提升学科地位

教育部门应当加大资金投入,给学校配备专业的功能室、教学设备及用具材料。配齐专业院校毕业的教师,并多提供培训学习机会,时常监督检查学校书法和美术的开展情况和教学效果。学校要确保书法和美术必要的教学课时,不占用专业教室,多倾听书法和美术教师的诉求,配备适当的教辅材料,开展丰富多样的书画活动,确保教研活动按时开展。

(二)提高社会对书法与美术教育的认识

书法和美术作为我国优秀的传统艺術,能给人潜移默化的影响力,对提升气质、审美力、创造力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小学阶段开展书法和美术课程也应从弘扬文化的角度看,增强渗透性,提高认知度,可以在社会上多举办一些有意义的活动,如公益写春联、画年画、书画比赛等,这对书法和美术教学的开展大有裨益,也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三)加强小学书法与美术教学的结合渗透力

同样植根于中华文化的沃土,书法和美术有很多相通之处,中国传统美术在小学教材中所占的比重较大。因此,书法教师和美术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将内容相互延伸,拓展交融。比如美术教师在教授人美版四年级下册《用彩墨画鱼》时将毛笔的运用与书法的执笔运笔结合教学,国画作品中的题款可以结合楷书、行书等书体讲解。书法教师在书法教学中也可以穿插讲授书法家的小故事,同时欣赏名家的书法和绘画作品,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激励学生树立志向,提升美的修养。

综上所述,小学阶段同时开设书法和美术课程是十分必要的,书法教师和美术教师应多沟通交流,建立关联机制,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协同提升教学效果,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浩,沈伟,李俊,等.书法篆刻与教学[M].辽宁:辽宁美术出版社,2007:11-14.

[2]薄松年,陈少丰,张同霞.中国美术史教程[M].西安:山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137-139.

[3]张玲玲.浅谈培训视角下小学书法教育呈现的状态[J].求知导刊,2016(2).

[4]顾郁艳.浅谈当今小学书法教学[J].亚太教育,2015(8).

责任编辑:唐丹丹

协同通信范文第4篇

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支柱和基础。它早于学校教育,更早也更直接的影响着孩子,决定着孩子的成长。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启蒙老师,从孩子牙牙学语开始父母的举手投足,一言一行都是对孩子的隐性教育,是人类行为举止在孩子心中的刻画。所以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孩子的影响是长久的,是至关重要的。基于这点,我和孩子的妈妈从孩子落地开始便时时刻刻提醒自己,反思教育自己,时时刻刻以身作则,用行动影响孩子。比如:我们有读书、看报的习惯,而且经常与孩子交流书中的故事,时间久了孩子自然也就养成了读书的习惯。《鲁宾逊漂流记》这本书我读了三遍,对鲁宾逊只身一人流落孤岛的传奇经历及其在孤岛上表现出的坚强、智慧、勤劳的品质所敬佩。每当有机会与孩子交流沟通时,经常讲起关于鲁宾逊的故事,时间久了,孩子也感兴趣了,她也读了起来,且从中受益匪浅。再比如:我们在日常的相处中始终保持一种和善、温暖、融洽和民主的家庭氛围。这样的氛围使得我的孩子愿意积极的和我们进行交流,而且性格开朗,举止大方;还有:我们常对事物充满强烈的好奇心,喜欢刨根问底。和我的工作性质有关我做事情喜欢一丝不苟,坚持不懈,并总是试图通过不同的方式解决问题,所以我的孩子在我的影响下也习得了这种品质。

父母是孩子教育的第一责任人,而老师是学生能否接受科学的、领先的教育的关键。正如我前面说的那样,“孩子这棵小树的茁壮成长是父母和老师协同合作,科学合理的浇水、施肥的结果”。

尽管我们很注重孩子的家庭教育,可是在孩子入学后我们仍然常常感到力不从心。现在想来,是以前我们对孩子在学校的行为表现存在盲点,不了解学校里的孩子,不了解孩子在学校的状态,而且没有更科学的教育办法来帮助孩子教育孩子。所以,我们常常不知道力往何处使,面对成绩一直不大理想的孩子真是茫然无措。可是自从刘老师担当班主任后,我们不仅发现了孩子身上的巨大变化,就连我们家长和学校的关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就在新班主任接班不久她就和我们通了一次电话,她肯定了孩子的学习成绩和日常表现也提出了孩子存在的毛病。她指出孩子的身上有好学生常有的自大,娇气的小公主习气,而且成绩一直不能冲高的主要症结在于她太马虎。并且建议我们试试用她提供给我们的方法来帮助孩子。她说:我们应该既要看到孩子的优点给予表扬、鼓励,又要看到他们潜在的和已经暴露的弱点和缺点,并及时的给以批评教育,帮助她克服和改正;不能因为孩子学习好,自觉性高,纪律表现好,就放松对孩子的要求,甚至对已经出现的问题不闻不问,听之任之,我们应该对她提出高标准,严要求,使孩子在更高的起点上进步;引领孩子善于并严于解剖自己,既要看到自身的优点和成绩又要看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要善于发现和学习他人的长处,谦虚谨慎,不骄不躁。老师希望我们家长能配合学校,共同努力帮助孩子改掉不足。老师还说她会随时根据孩子的情况和我们进行沟通,同时也希望我们也积极的和她沟通并及时的把孩子的表现反馈给她,以利于她在学校针对孩子进行个别辅导。刘老师还针对不同的孩子制作了不同的家校反馈卡,以便于真正做到家校协同对孩子表现出的问题监督到位,常抓不懈。对还没有暴露的毛病及早发现及早提醒和纠正。刘老师的来电让我们心里豁然明朗。家校协同教育使得我们了解了孩子的弱点和不足,并且提供给我们更科学适用的育子方法,这样我们就可以针对这些弱点和不足给予孩子有力的帮助了。

现在孩子每天到家总是愿意滔滔不绝的讲自己在学校里的表现,讲班级里的新变化,新气象。对同学也不再是一副高傲自满,居高临下的态度了,孩子的朋友更多了。她现在不仅乐于说出自己的优点而且能够大胆的说出的的缺点和所犯的错误,并且能够告诫和监督自己保证决不再犯。她把自己的座右铭写下来贴在书桌旁,时时激励自己朝着自己的目标努力。做事情变得仔细了,认真了,一改从前的马虎形象,在学习上变得斤斤计较,丁是丁,卯是卯了。当孩子拿着得了满分的考试卷给我们看时,我们做家长的真是看在眼里,美在心里。

协同通信范文第5篇

每次家长会,作为班主任的我都会全面介绍班级管理工作、老师的教育教学工作和学生的学习情况。详细分析每一位同学近期的学习情况,努力找出每位同学的闪光点、优点、有哪方面的进步等进行鼓励和表扬,学生的缺点和不足或是利用其他时间,与家长沟通交流或是留下个别家长交流反馈。在家长会上,我每次都会请几位在家庭教育方面比较有经验的家长介绍他们的教育方法,引导其他家长互动交流,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同时我也会给家长提出一些建议。

另外还可让家长参与到孩子的活动中。每到学校举办大型的学生活动,让学生通知家长有时间到学校来观看,让家长和孩子一起尽情享受到活动的快乐。让家长感受到学校活动的同时,更多地了解学校,了解孩子。

除此之外,利用信息平台,及时与家长沟通交流也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协同通信范文第6篇

关键字:电子商务、现代物流、必然性、问题、对策



1、引言



电子商务是指通过采用最新网络技术手段来解决商业交易问题,降低产、供、销成本,开拓新的市场,创造新的商机,从而增加企业利润的所有商业活动。



现代物流,是指产品从生产地到消费地之间的整个供应链,运用先进的组织方式和管理技术,进行高效率计划、管理、配送的新型服务业。它通过对运输、仓储、装卸、加工、整理、配送与信息等方面有机结合,形成完整的供应链,为用户提供多功能、一体化的综合性服务,从而达到降低流通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增加企业利润。

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企业获取生产资料的途径与产品营销的范围日趋扩大,同时,现代企业竞争的结果使生产企业和商业企业都进入了一个微利时代,产品的成本和利润变得非常透明。而电子商务的推广,加快了世界经济的一体化,在网上实现商流活动后,需要一个有效的现代物流对实物提供低成本、高效率、适时、适量的转移服务,这使现代物流在整个商务活动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电子商务带来对物流的巨大需求,而物流对电子商务发展的制约瓶颈也日益突出。这迫切需要一种新的模式来变革社会生产、物资流通、商品交易及其管理方式。现代物流和电子商务的协同发展正好顺应了这一要求。因此,研究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的协同发展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然而在具体实施方面,发现许多问题:协同发展的运作模式还处于探索、试验和发展中,由此引发的一系列问题有待研究、协调和解决。而对这些问题进行研究,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有很重要的意义。 

2、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



随着因特网的日益普及,电子商务的应用呈现迅猛增长之势,推动了现代物流的发展,而现代物流也在促进电子商务的发展,可以说二者互相依存,共同发展。



2.1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协同发展的可能性



2.1.1基于信息化商务平台的共同要求。电子商务模式下,现代物流的运作是以信息为中心的,信息不仅决定了现代物流的运动方向,而且也决定着现代物流的运作方式。在实际运作过程中,通过网络上的信息传递,可以有效地实现对物流的实施控制,实现物流的合理化。电子商务高效率和全球性的特点,要求现代物流也必须达到这一目标。



2.1.2电子商务对需求的多样性与分散性,为现代物流拓展了广阔的业务范围。电子商务要求现代物流提供更完善、更周到的服务,要求协助电子商务公司完成售后服务,提供更多的

增值服务内容,这样现代物流的发展才有内在的动力与外在的需求,二者共同促进,共同发展。



2.1.3电子商务为现代物流功能集成化、服务系列化提供了运作空间,提高运行效率。在电子商务模式下,现代物流企业可充分利用Internet巨大优势建立信息系统和网络平台,开展商品物流跟踪、客户响应模式,信息处理和传递系统,提供更加完善的配送和售后服务,现代物流企业应该认识到,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是合作博弈,网上网下及早合作可共创双赢模式。



2.2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协同发展的必然性



2.2.1现代物流是实现电子商务的保障,是电子商务 运作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信息流、商流和资金流最终实现的根本保证。电子商务=网上信息传递+网上交易+网上结算+物流配送=鼠标+车轮。电子商务的整个运作过程是信息流、商流、资金流和物流的流动过程,其优势体现在信息资源的充分共享和运作方式的高效率上。通过互联网进行商业交易,毕竟是“虚拟”的经济过程,最终的资源配置还需要通过商品实体的转移来实现,否则就不会真正实现信息流、商流和资金流。只有通过物流配送,将商品或服务真正转移到消费者手中,商务活动才能结束,物流实际上是以商流的后续者和服务者的姿态出现,而物流配送效率也就成为客户评价电子商务满意程度的重要指标。



2.2.2现代物流是电子商务实现“以顾客为中心”理念的最终保证,是增强企业竞争力的一个有效途径。电子商务的出现,在最大程度上方便了最终消费者.他们不必再跑到拥挤的商业街,一家又一家地挑选自己所需的商品,只要坐在家里,在Internet上搜索、查看、挑选,就可以完成他们的购物过程。缺少了现代化的物流技术,电子商务给消费者带来的购物便捷等于零,消费者必然会转向他们认为更为安全的传统购物方式。现代物流的功能应该是把准确数量的准确产品在准确时间内,以最低的费用送到客户手中,它直接影响到从事电子商务的企业在价格、交货期、服务、质量等各方面的竞争力。



2.2.3电子商务是现代物流和信息技术发展的产物。作为首先提出电子商务概念的美国,物流管理技术早已日臻完善,而作为一个发达国家,需求拉动技术创新,EDI的生产就是为了简化繁琐、耗时的订单等处理过程,加快物流的速度,提高物资的利用率。电子商务的提出最终是为了解决信息流和货币流处理上的繁琐对现代化的物流过程的延缓,进一步提高现代化的物流速度。



2.2.4现代物流的发展是电子商务的利润源泉。以现代电子网络为平台的信息流,极大地加快了现代物流信息的传递速度,为客户赢得最宝贵的时间,使货物运输环节、方式科学化和最佳化。以快节奏的商流和先进的信息为基础的现代物流,能够有效地减少流动资金的占压,加速资金周转,充分发挥资本的增值作用,被认为是继企业节约原材料降低物耗、提高劳动生产率之后的又一经济利润增长点,是电子商务的利润源泉。



3、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协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3.1观念和服务模式落后。我国的电子商务还处在初级发展阶段,其功能主要局限于信息的交流,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之间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关系还没有在社会上得到普遍的认识。

现代物流与电子商务脱节,重电子商务轻物流,导致配送效率低下,经常出现拖延交货期、出错等现象,无法满足现代社会人们对快速、准确、及时的现代物流服务要求。 

3.2与电子商务和现代物流发展相关的制度和政策法规尚未完善。与企业发展息息相关的融资制度、产权转让制度、税收制度、市场准入与退出制度等方面的改革还远不能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企业进行全球商贸活动时,涉及到各国的法律制度,企业在改善自身物流效率时,必然要在企业内外重新配置物流资源,而制度和法规的缺陷阻碍了企业对现代物流资源的再分配。现代物流企业跨区域开展物流业务时常常受地方保护主义困扰,发生经济纠纷时,有关的金融法规及行业标准对当事人之间经济责任难以确认。



3.3基础设施落后,电子化、信息化程度较低。电子商务要求相对均衡的运行环境,要求企业有足够的后台支持系统来响应对方的即时服务请求,目前,市场达不到应有的经济网络规模,网络基础薄弱:网速慢、出口带宽不足、资费过高,现代物流配送基础设施和配送管理手段更是落后,道路的建设、配送中心的规划与管理、仓储设施的现代化配置、配送运输工具的更新换代、物流管理模式和经营方式的优化等等问题亟需解决,这些都严重阻碍了电子商务和现代物流的协同发展。



3.5 人才的稀缺。国外电子商务和现代物流的发展实践表明,从业人员是否具有较高的电子商务和现代物流知识和操作经验,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国外的物流经过多年发展,已形成了一定规模的物流教育系统,许多高校设置了与物流相关的课程,为物流行业培养并输送了大批实用人才。相比之下,我国在这方面的教育还相当落后,人才严重缺乏,无法为新的体系建立提供足够的智力支持,成为目前发展的巨大障碍。



4、我国电子商务和现代物流协同发展的有效对策



4.1必须提高全社会对电子商务和现代物流的认识。电子商务是商业领域内的一次革命,而现代物流则是物流领域内的一次革命。国家与企业共同参与,共建电子信息化环境。政府要在高速公路和铁路、航空、信息网络等方面投入大量资金,以保证交通流和信息流的通畅,形成一个覆盖全社会的交通网络和信息网络,为发展电子商务和现代物流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同时,企业要通过信息网络进行商贸活动,为客户提供快捷的服务,吸引更多的制造企业和商业企业上网,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盈利水平,从而促进电子商务和现代物流的发展。 

4.2选择适应电子商务发展的现代物流发展模式,实现现代物流配送体系的产业化、社会化。在我国目前条件下电子商务企业不宜普遍采用自建物流中心的物流模式,应采用综合物流代理:与第三方物流公司签订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建立共同配送模式,削减物流企业间的不当竞争,从整体上提高供方取得价格优惠的能力,并实现优势互补,促进企业走向联合的规模经济之路。



4.3整合业务流程,提供优质的多样化和个性化服务。目前世界许多大公司都拥有“一流三网”, 即以订单信息流,全球供应链资源网络、全球用户资源网络和计算机信息网络的“同步模式”,来实现零库存、零距离、零营运资本的三零目标。电子商务的个性化、多样化特点,企业在商品生产、经营和配送上充分对应不同区域,不同时间和不同消费需求的客户需要,客观上也要求多品种、少批量、大频度的现代物流服务,通过电子化、集成化现代物流管理把供应链(Supply Chain)上各环节紧密联系起来,对顾客的个性化需求做出快速反应,

保证电子商务物流通畅。如采用电子商务的“量身定制”方式,客户可以利用计算机或手机来决定包裹何时送达目的地,而包裹送到后,信息将自动反馈到客户指定的计算机或手机上。 

4.4 建立以信息化为核心的信息平台对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的协同发展极为有利。搭建信息平台是运用互联网对企业业务流程的重新设计,电子商务是信息流、商流、资金流和物流的高度对称、融合与互动,信息流贯穿于商务活动的始终,引导着商务活动的发展,现代物流是商流的继续,是商务活动中实际的物资流通过程,同样需要信息流的引导和整合。信息流在现代物流过程中起到了事前测算流通路径、即时监控输送过程、事后反馈分析等作用。在环环相扣的现代物流过程中,虚拟的场景和路径简化了操作程序,极大地减少了失误和误差,使得每个环节之间的停顿时间大幅度降低。现代物流朝着信息化、自动化、网络化、柔性化方向发展,具有良好的信息处理和传输系统才能快速、准确地获取销售反馈信息和配送货物跟踪信息,从而大大提高物流企业的服务水平,提高电子商务的效率,赢得客户信赖,并不断降低成本。



4.5制定一套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发展的可行性方案。根据消费者的收入、需求偏好、地理分布等条件的不同,合理定位销售区域,对不同的销售区域采取差别性的物流服务政策;认真筛选销售品种,确定最适合自己销售的商品,将品种限制在一定范围之内,减少流通中的过多费用;再由专业人员精心设计配送细节,一个好的配送方案应该考虑订货状况信息、库存的可供性、反应速度、送货的可靠性、送货频率等;要根据电子商务服务提供商的不同,扬长避短,实现供应链集成,共同完成向消费者提供电子商务服务工作;要扩大在特定的销售区域内消费者群体的基数,不断降低物流成本,合理控制库存,规范库存控制技术,对实时数据、历史数据进行分析,参照模型对未来需求进行长期预测或短期预测,或对时点数据进行分析,从而合理确定库存,并充分考虑配送途径和结算方式等。



4.6高度重视物流专业人才培养,把国外先进物流的经验与本土化人才有机结合起来。随着许多信息技术在物流领域中的广泛应用和物流企业信息密集程度的提高,物流从业人员的知识水平和技能水平也随之发生变化。这就对物流人才的培养和物流从业人员的培训提出了较高要求。因此,加强信息技术人才的培养和物流从业人员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的培训,是彻底改变物流领域信息技术水平落后的关键。政府应当拓宽教育和培训渠道,鼓励行业协会、企业和大专院校开展多方面、多层次培训工作,加快培育物流领域信息技术的研究和开发人才,要培养从事现代物流理论研究与实务的专门人才,懂电子商务理论和实务的专门人才,既懂IT技术又懂电子商务的网络经济人,既懂电子商务又懂现代物流的有创新思想的复合型人才。



5、结束语



上一篇:教师节文字摘抄范文下一篇:企业文化发展规划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