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沟通障碍表现范文

2023-12-05

人际沟通障碍表现范文第1篇

(2) 知识、经验水平的差距所导致的障碍。在信息沟通中,如果双方经验水平和知识水平差距过大,,双方往往依据经验上的大体理解去处理信息,使彼此理解的差距拉大,形成沟通的障碍。

(3)对信息的态度、观点和信念不同所造成的障碍。一是认识差异。在管理活动中,不少员工和管理者忽视信息的作用的现象还很普遍,这就为正常的信息沟通造成了很大的障碍。二是利益观念。在团体中,不同的成员对信息有不同的看法,所选择的侧重点也不相同。很多员工只关心与他们的物质利益有关的信息,而不关系组织目标、管理决策等方面的信息,这也成了信息沟通的障碍。

(4) 个人语言表达、交流和理解能力,记忆能力不佳所引起的障碍。沟通中个人之间互相传递时,同样的信息对不同的人理解来说含义是不一样的,组织中员工常有不同的背景,有着不同的说话方式和风格,对一样的事物也有着不同的理解,个人认识不同。

(5)相互不信任和沟通者的畏惧感所产生的障碍。沟通双方相互的不信任使得信息传递出现偏差或者延迟信息的传递。管理实践中,信息沟通的成败主要取决于上级与上级、领导与员工之间的全面有效的合作。但在很多情况下,这些合作往往会因下属的恐惧心理以及沟通双方的个人心理品质而形成障碍。

(6)直觉选择偏差所造成的障碍。接收和发送信息也是一种知觉形式。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人们总是习惯接收部分信息,而摒弃另一部分信息,这就是知觉的选择性。

要想解决沟通的障碍,首先要学会沟通的方式和技巧,平时多向别人学习,不要有太多顾虑,勇敢的表达自己的心声

人际沟通障碍及克服

辽宁大学 历史学院 档案一班 杨刚刚、雷贺羽、陈春峰、刘尧

摘要:本文通过“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以及“之后的影响或意义”的思维方式,来阐述人际沟通的障碍以及克服方法。旨在改善同学们人际沟通现状,克服沟通障碍,使人际关系更圆融,人生过得更漂亮、更有意义 关键词:人际沟通,障碍,克服

大家好,我们今天要讨论的话题是:人际沟通障碍及克服。首先问大家一个问题,大家是否有过这样的困惑:“当人们要求我站起来讲话时,我就感到很不自在,心里害怕极了,脑子也乱得像一锅粥,顿时无法清晰地思考,也不能集中注意力。我记不清自己说了些什么,也不知道下一句该说什么。我特别希望自己表达得更自信、更自然、更有感染力!可以我越是希望如此,却越是达不到自己的要求。对于当众讲话,成了我的噩梦,一说要开会发言自己就会提前紧张,手心冒汗,非常痛苦„„”如果有的话就说明在一定程度上你有人际沟通障碍。下面就由我们组的春峰同学向大家介绍什么是人际沟通以及人际沟通障碍产生的原因。

一、人际沟通定义及人际沟通障碍产生原因 1.什么是人际沟通?

人际沟通是指一种有意义的互动历程。它含有三个重要的概念:

(1)人际沟通是一种历程,在一段时间之内,是采有目的式地进行一系列的行为。与您的亲人饭后闲聊,或和您的好友千里一线牵的电话聊天,甚至您使用QQ与网友们对谈都是一种人际沟通的例子。而在每一个沟通的历程里,都会产生意义,此行为,都算是在实行人际沟通。

(2)其重点在于它是一种有意义的沟通历程。沟通的过程中,其内容表现出的是"什么"?其意图所传达的是理由是"为何"?以及其重要性的价值对应出此沟通"有多重要"? (3)双方在沟通历程中表现的是一种互动,在沟通的过程当时以及沟通之后所产生的意义都要负有责任存在。在尚未沟通之前,不能先预测沟通互动后的结果,例如小孩跟父母开口要钱,说了"我没有钱了,能不能给我一千元当零用钱?",此时再还未造成互动前,不能知

晓结果为何。可能是yes,也可能是no,而且yes或no的结果又存在著许许多多的语气态度等等差别。

我们组的刘尧同学做了一份关于人际沟通的调查,下面由他向大家展示他的调查成果。

,

二、人际沟通调查结论

人际沟通障碍

人际沟通

发送者/接收者

发送者或接收者

信息传播通道

造成人际沟通障碍的因素主要有: (1)人际关系中地位不同产生的障碍

社会地位不同的人通常具有不同的意识、价值观念和道德标准,从而造成沟通的困难。不同阶级的成员,对同一信息会有不同的甚至截然相反的认识,政治差别、宗教差别、职业差别等、也都可成为沟通障碍。不同党派的成员对同一政治事件往往持有不同的看法;不同宗教或教派的信徒,其观点和信仰迥异;职业的不同常常造成沟通的鸿沟——“隔行如隔山”;甚至年龄也会造成沟通障碍,所谓“代沟”即为一例。 (2)管理结构中组织结构的障碍

有些组织庞大,层次重叠,信息传递的中间环节太多,从而造成信息的损耗和失真。也有一些组织结构不健全,沟通渠道堵塞,也会导致信息无法传递。处于不同层次组织的成员,对沟通的积极性也不相同,也会造成沟通的障碍。

3)人际交往中文化差异障碍

文化背景的不同对沟通带来的障碍是不言而喻的。如语言的不通带来的困难,社会风俗、规范的差异引起的误解等等,这在我们社会生活中是屡见不鲜的。 (4)交流中人们的个性障碍

这主要指由于人们不同的个性倾向和个性心理特征所造成的沟通障碍。气质、性格、能力、兴趣等不同,会造成人们对同一信息的不同理解,为沟通带来困难。个性的缺陷,也会对沟通产生不良影响。一个虚伪、卑劣、欺骗成性的人传递的信息,往往难以为人接受 。 (5)社会心理障碍

人们不同的社会心理,也是沟通的障碍。如需要和动机不同,会造成人们对同一信息的不同理解;又如怀有偏见和歧视的态度,也会造成沟通的障碍。

沟通障碍的来源

沟通障碍主要来自三个方面:发送者的障碍、接受者的障碍和信息传播通道的障碍。

1、发送者的障碍:在沟通过程中,信息发送者的情绪、倾向、个人感受、表达能力、判断力等都会影响信息的完整传递。障碍主要表现在:表达能力不佳;信息传送不全;信息传递不及时或不适时;知识经验的局限;对信息的过滤。

2、接受者的障碍:从信息接受者的角度看,影响信息沟通的因素主要有四个方面:信息译码不准确;对信息的筛选;对信息的承受力;心理上的障碍;过早地评价;情绪。

3、沟通通道的障碍:沟通通道的问题也会影响到沟通的效果。沟通通道障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选择沟通媒介不当。比如对于重要事情而言,口头传达效果较差,因为接受者会认为“口说无凭”,“随便说说”而不加重视。

2)几种媒介相互冲突。当信息用几种形式传送时,如果相互之间不协调,会使接受者难以理解传递的信息内容。如领导表扬下属时面部表情很严肃甚至皱着眉头,就会让下属感到迷惑。

3)沟通渠道过长。组织机构庞大,内部层次多,从最高层传递信息到最低层,从低层汇总情况到最高层,中间环节太多,容易使信息损失较大。

4)外部干扰。信息沟通过程中经常会受到自然界各种物理噪音、机器故障的影响或被另外事物干扰所打扰,也会因双方距离太远而沟通不便,影响沟通效果。

以上就是我的调查结果。下面请雷贺羽给大家介绍解决沟通障碍的一些方法。

三、解决沟通障碍的一些方法

我们通常都是通过“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以及“之后的意义影响”这几个步骤来完成对一件事情的认知,之前我们组成员介绍了“是什么”和“为什么”,现在我来介绍“怎么做”

如何才能消除这一心理疾病呢?以下五条措施非常有效不妨一试。

1、做一些克服羞怯的运动。例如:将两脚平稳地站立,然后轻轻地把脚跟提起,坚持几秒钟后放下,每次反复做30下,每天这样做

二、三次,可以消除心神不定的感觉。

2、害羞使人呼吸急促,因此,要强迫自己做数次深长而有节奏的呼吸,这可以使紧张心情得以缓解,为建立自信心打下基础。

3、与别人在一起时,不论是正式与非正式的聚会,开始时不妨手里握住一样东西,比如一本书,一块手帕或其他小东西。握着这些东西,对于害羞的人来说,会感到舒服而且有一种安全感。

4、学会毫无畏惧地看着别人,并且是专心的。当然,对于一位害羞的人,开始这样做比较困难,但你非学不可。试想,你若老是回避别人的视线,老盯着一件家具或远处的墙角,不是显得很幼稚吗?难道你和对方不是处在一个同等的地位吗?为什么不拿出点勇气来,大胆而自信地看着别人呢?

5、有时你的羞怯不完全是由于过分紧张,而是由于你的知识领域过于狭窄,或对当前发生的事情知道得太少的缘故。假若你能经常读些课外收籍、报刊杂志、开拓自己的视野,丰富自己的阅历,你就会发现,在社交场合你可以毫无困难地表达你的意见。这将会有力地帮助你树立自信,克服羞怯。

以上是我认为比较有效的方法,最后由刚刚来介绍改善人际沟通的重要作用。

四、克服人际沟通障碍的重要性(意义) 到底有效的人际沟通对于组织来说如何重要? 首先,有效的人际关系沟通提高组织成员的满意度。

人际关系是以人的情感为纽带,不同的人际关系引起人们的情感体验不同。良好的人际关系引起的是人们愉快、亲切、随和的心理体验。这样的心理体验带给组织的是积极、健康、饱满的精神状态。只有组织成员具有了积极健康饱满的精神状态,才能更好地投入到组织的各项工作中,不断地为组织的生存、建设和 发展做出贡献。

第二,增强组织成员的凝聚力。

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助于团结。团结是组织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相信“团结就是力量”这句话对于大家来说再熟悉不过了,一双筷子很容易被折断,可要是想把一大把筷子同时折断

的话恐怕是很高难度的挑战。相反,没有团结互助的精神,组织就缺乏凝聚力,维持组织生存和发展的感情关系就会破裂,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冲突就会加剧。 第三,提高组织成员的工作效率。

成员工作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组织效益的好坏。虽然,影响成员工作效率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人际关系的好坏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激发组织成员的责任感和荣誉感,可以激励成员的工作激情,形成和谐的气氛,从而提高成员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进而提高工作效率。这一点从唯物主义辩证法角度也可以证明其正确性。高中所学习的唯物主义辩证法告诉我们,事物的发展是内外因相互作用的结果,其中内因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外因有着重要的影响,外因通过作用于内因,对事物的发展起着推动或阻碍的作用。在此,我们可以把成员的工作效率看成是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的事物,从这个层面来讲,成员是内因,对于工作效率来说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那么人际关系就是外因,对成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有着重要的影响,倘若人际关系好,那么这个外因对成员这个内因所起的作用就是积极的,这样才能推动工作效率不断提高;如果人际关系差,那么它对成员的作用是消极的,这样必然会导致成员的工作效率下降,最终影响组织的发展。

有些伟人也从自己的成功经验中总结出:人际沟通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能力。比如:罗斯福说:"成功的公式中,最重要的一项能力是与人相处的能力。"还有一位哲人也说过,"没有交际能力的人,就像陆地上的船,永远到不了人生的大海"。可见,巧妙地进行人际沟通,在工作、生活中都非常重要。它对一个企业发展的所起的作用也是不言而喻的。

在组织中沟通是一件很重要的事,巧妙的人际沟通容易使成员感到愉快、亲切、随和。巧妙地进行人际沟通能释放和缓解压力,能使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从而起到维护人际关系的作用。

人际沟通障碍表现范文第2篇

【摘 要】:在社会生活中,我们每天都需要与人打交道,中间就存在人际关系中沟通的的问题,所以发生人际障碍的发生在所难免,如何要让沟通更有效率,就必须找出影响沟通的障碍,并加以解决。本文列举最常见的人际沟通障碍,包括个性障碍、地位障碍、文化障碍和过去经验的影响。了解形成障碍的成因,我们方能对症下药,首先我们要在沟通中主动倾听,培养自己良好的品质,然后掌握一定的说话技巧,积极反馈信息,以此来克服人际沟通中的障碍。

【关键字】:人际沟通 障碍 克服

一、 人际沟通的定义

人际沟通简称沟通,就是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联系过程,即人与人之间传递信息,沟通思想和交流情感的过程。所谓有效的沟通,是通过听、说、读、写等思维的载体,通过演讲、会见、对话、讨论、信件等方式准确、恰当地表达出来,以促使对方接受。任何组织的目标实现都必须依赖于组织成员的相互协作, 而相互协作又必定以信息沟通为保障。对于管理者来说, 适时、正确、高效地运用好信息沟通可以激发下级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从而有助于提高管理水平和管理艺术。沟通在整个组织活动中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 人际沟通的障碍

(一)个性障碍

这主要指由于人们不同的个性倾向和个性心理特征所造成的沟通障碍。气质、性格、能力、兴趣等不同,会造成人们对同一信息的不同理解,为沟通带来困难。个性的缺陷,也会对沟通产生不良影响。比如有的人性格内向,喜欢独来独往,不爱张扬;有的人有自卑的心理,不敢与别人交往。对于有自卑感的人存在着一定的恐惧感,他们也很想与别人进行交往但同时又怕别人不重视他、排斥他,所以就会压抑自己与别人进行沟通的欲望,对别人采取冷淡的态度。有自卑感的人不能自如的与别人交往,不能轻松的应付谈笑,在人多的场合下不愿意表现自己。

(二)地位障碍

社会地位不同的人通常具有不同的意识、价值观念和道德标准,从而造成心理的沟通障碍,不同阶级的成员,对同一信息会有不同的甚至截然相反的认识,政治差别、宗教差别、职业差别等、也都可成为沟通障碍。不同党派的成员对同一政治事件往往持有不同的看法;不同宗教或教派的信徒,其观点和信仰迥异;职业的不同常常造成沟通的鸿沟。比如组织中上下级之间发生地位障碍比较明显。向上沟通时,下级常常带有担心说错,怕承担责任,有焦虑等心理,致使沟通不常常是在宽松流畅的氛围中进行,形成沟通障碍;向下沟通的过程中,主动沟通的是上级,虽然会受到欢迎拥护,但毕竟有时会居高临下,造成下属的压迫感,也会形成沟通障碍。

(三)文化障碍

文化背景的不同对沟通带来的障碍是不言而喻的。包括语言的不通带来的困难,社会风俗、规范的差异引起的误解等等,这在我们社会生活中是屡见不鲜的。比如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当然也是最重要的组织内部沟通工具。人们借助语言保存和传递人类文明的成果,语言是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本质特征之一。共同的语言又常是民族的特征,语言就本身的机制来说,是社会约定俗成的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不同国籍、不同地域语言各异,经常在沟通中表现出来,从而形成沟通的障碍。

(四)过去经验的影响

什么是经验?哲学上指感觉经验,是人们在实践过程中,通过自己的感官直接接触客观外界而获得的对客观事物的表面现象的认识。过去的经验不见得是正确的,也有错误的经验。过去的经验就常常使我们心里上产生依赖感,而不是根据具体情况,根据事务的发展和变化来进行沟通处理事情,从而造成沟通的障碍。有些经验还很顽固。如果一个人根据过去的经验进行人际沟通,他的问题可能是对谈论的主题了解太多,而不是太少。身为沟通者,我们难免会把以往所吸收的讯息累积为一种经验。当我们和他人沟通时,我们很多时候是以过去的经验过滤我们的讯息,于是我们很容易根据自己所知道的内容,加上我们自己的假设和偏见预先推测,结果反而得不到完整的讯息。

二、人际沟通障碍的克服

(一)擅于主动倾听

倾听是成功沟通的关键,它的功能不仅仅在于你听到别人所说的话,真正的倾听意味着全神贯注地听别人说话,并尽量理解它,要使积极倾听有效,你必须对说话者真正感兴趣。借助于倾听,你可以深入理解同事们所做的事情,他们的感受,以及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为什会有这样的感受:你也可以更好地理解组织成员的希望、他们害怕的事情,以及所面临的困难。一旦别人认为你是一个很好的倾听者,他们会说他们能接近你,跟你讲他们的有关事情,认为你尊重他们以及他们所说的话。主动倾听的最大好处在于听者会报答你,倾听你讲话,并且在你讲话时做出回应。你听的越多,收获也就越大,学的也会越多。

(二)培养良好品质

首先是“真诚”。我们要抱以真诚的心态来沟通。“人之相知,贵相知心”。真诚的 心能使交往双方心心相印,真诚的人能使交往者的友谊地久天长;其次是“信任”。信任是相互的。在人际沟通交往中,就是要相信他人的真诚,从积极的角度去理解他人的动机和言行,而不是胡乱猜疑,相互设防。信任他人必须真心实意;接着是“克制”。与人相处,难免发生摩擦冲突,克制是管理好自己在沟通中的情绪,以团结为金,以大局为重,但克制并不是无条件的,应有理、有利、有节;然后是“自信”。在人际交往中,自信的人总是不卑不亢、落落大方、谈吐从容,而决非孤芳自赏、盲目清高。认识自己的不足,并善于听从别人的劝告与帮助,改正缺点,在社会实践中磨炼、摔打自己,使自己尽快成熟起来 ;最后是“热情”。在人际交往中,热情能给人以温暖,能促进人的相互理解,能融化冷漠的心灵。待人热情能促进人际交往的重要心理品质。

(三)掌握说话技巧

一个人讲话漫无边际,可能是思路混乱的表现,也可能是委婉曲折地达到目的的手段。但对绝大多数人来说,那只不过是一种习惯。首先,讲话要有重点,使之达到简化语言的目的,使人的注意力在短时间内被吸引;其次,说话要有条理,说话层次清晰让人听后很清楚,并能更好知晓说话人所阐释的事件或观点;第三,善用比喻、类比、举例子等语言修辞方法,即使很复杂的问题,大思想孟子讲话就很喜欢用譬喻的方法,经常举例子给人家听,并且例子因为生动,真实可信,充分证明了自己观点,非常容易让人家触动,使听众一听就明白了。

(四)积极反馈信息

所谓反馈是指一种信息,客观地描述和分析自己的感受,向他人提供足够的信息以便帮助他们分析并调整自己的行为。反馈也有助于设定目标,改进工作。多数人急切地想了解他们的实际表现,比如一个学生可以从作业中得到反馈信息。从作业或考试的成绩、老师的批语,或者是与老师面对面的交谈中,都可以了解到自己学习的表现、与同学的比较以及与老师的期望之间的差距的信息,通过这些反馈,你得到相关的针对目前表现和未来努力方向的信息,这些信息教导你如何扬长避短,提高成绩。假如这些反馈是真实、公正的反馈,那么这些信息对于改进工作、帮助我们个人成长和工作完成就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约翰·伊万切维奇,《组织行为与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2]克劳斯.多普勒,《变革管理》[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

[3]保罗·阿根狄,《企业沟通和威力》[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 [4]李洁,如何克服在人际沟通中的障碍

人际沟通障碍表现范文第3篇

1 大学生的人际沟通

大学生是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 是指接受过大学教育的人。广义而言, 大学生是在高等学校读书的大学生, 包括大专、高职、本科学士、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等。通常人们以大学为最高学历, 大学毕业后, 也可称大学生, 含义为大学学历的人。本文讨论的大学生是一个狭义的概念, 专指在校就读的大学生, 包括本科学生和高职学生。

讨论大学生的人际沟通问题, 首先要了解什么是人际沟通?人际沟通是指个人与个人之间在共同活动中彼此交流思想、感情和知识等信息的过程。它是沟通的一种主要形式, 主要是通过言语、副言语、表情、手势、体态以及社会距离等来实现的。人际沟通具有心理、社会和决策等功能, 和我们生活的层面息息相关。

从理论上来说, 人与人的沟通过程包括输出者、接受者、信息、渠道等四个主要因素。所谓输出者是信息的来源, 必须充分了解接受者的情况, 以选择合适的沟通渠道以利于接受者的理解。所谓接受者, 是指获得信息的人。接受者必须从事信息解码的工作, 即将信息转化为他所能了解的想法和感受。这一过程要受到接受者的经验、知识、才能、个人素质以及对信息输出者的期望等因素的影响。信息是指在沟通过程中传给接受者 (包括口语和非口语) 的消息, 同样的信息, 输出者和接受者可能有着不同的理解, 这可能是输出者和接受者的差异造成的, 也可能是由于输出者传送了过多的不必要信息。渠道是信息得以传送的载体, 可分为正式或非正式的沟通渠道等等多种形式。

大学生作为社会新技术、新思想的前沿群体、国家培养的专门人才, 大学生的人际沟通应当是建立在一种平等、友爱、纯洁、互助的基础之上的, 因为, 大学生这个群体都是处于同一个年龄阶段, 彼此之间没有尊卑长幼的区别;大学生都是接受高等教育的对象, 彼此之间没有领导与被领导、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 更不存在隶属与依附关系。

在现实生活中, 每一个大学生来自不同的地区、家庭, 他们的语音系统、风俗习惯各自不同。不可否认, 不同的家庭教育也给了他们不同的价值观念。加之青春期这一年龄阶段的大学生在人际沟通中普遍具有浓郁的理想主义色彩, 每一个体的自尊心都非常强烈, 特别是大学生的人际沟通的范围比较狭小, 局限于校园, 接触的是同学和老师, 交往的目的比较单一, 为的是关心国事, 探讨理论, 联络感情, 切磋学问, 抚慰鼓励。因此, 在现实中大学生的人际沟通存在障碍问题比较突出。

2 大学生人际沟通障碍

所谓沟通的障碍, 就是信息沟通不通畅, 因为信息必须与接受者所知道的范围相关联, 如此才可能使信息为接受者所了解。所有信息必须以一种对接受者有意义或有价值的方式传送出去。其次, 尽量将信息转变为最简明的形式, 因为越是简明的方式, 越可能为接受者所了解。第三, 将信息组织成有条理的若干重点, 可以方便接受者了解及避免接受者承担过多的负担。第四, 主要是在口语的沟通中, 重复强调重点有利于接受者的了解和记忆。第五, 将焦点集中在信息的几个重要层次上, 以避免接受者迷失在一堆杂乱无章的信息之中。在口语沟通中, 可凭借特别的语调、举止、手势或面部表情来表达这些重点。若以文字沟通方式, 则可采用划线或强调语气突出内容的重要性。调查表明, 在当前的大学生人际沟通过程中, 明显存在着如下障碍:社交回避、社交焦虑、愤世嫉俗、自我中心等问题。所以, 大学生的人际沟通障碍, 信息不通畅是表象, 根本原因还是一个深层次的心理问题。

在社交回避与社交焦虑这个问题中, 大学生特别是来自农村的大学生表现得比来自城市的大学生更加突出, 原因是生活环境的不同、接受信息量的差异。来自农村的大学生生活环境相对闭塞与单一, 除了本村的人以外, 一般与外界人们的交往比较少, 在进入大学学习之前, 几乎没有在城市生活的经历, 许多来自农村家庭的大学生, 还往往来自父母常年在外地打工挣钱, 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缺乏完整的父爱和母爱的家庭, 甚至许多农村的孩子一直都是与祖父一辈生活长大, 十几年的成长经历中缺失人际沟通的经历与经验, 这些学生, 一旦进入大学学习, 面对与农村截然不同的新环境, 比较城市同学的生活、经济、见闻、经历等方面的差距, 立刻表现出强烈的自尊, 同时, 也非常容易产生自卑情绪。大学之中全新的学习方式、学习竞争, 又是另一种单一的生活, 另一种封闭的环境, 这常常会使这部分学生倍感孤单, 从而或产生恋旧情绪, 或产生厌学情绪, 因此来自农村的大学生社交回避问题相对比较严重。

大学生人际沟通障碍中另一个突出的问题是社交焦虑。社交焦虑是一种消极的情绪体验, 它的形成过程比较复杂。成长过程中经常受挫折、缺少社会支持、自我意识感强、自卑、模仿与暗示都可能强化社交焦虑。它是一种与人交往的时候, 觉得不舒服、不自然, 紧张甚至恐惧的情绪体验。严重的社交焦虑症患者, 每天的各种活动譬如走路、购物、社会活动甚至打电话都是对他们很大的挑战。他们不仅与“权威人士”交往困难, 与普通人交往也出现障碍。就是个体与他人交往的时候往往还伴随有生理上的症状, 如出汗、脸红、心慌等。人们为了回避导致社交焦虑的情境, 通常是减少社会交往, 选择孤独的生活方式。这部分人群往往成为校园的“网虫”或“独行侠”。

比较文科、商科类学生与理科、工科类的学生的人际沟通, 不难发现文科和商科类的学生相对于理科和工科类的学生更加容易产生愤世嫉俗的情绪, 究其原因, 这与文科与商科类学生学习的专业属于社会科学领域, 重视探讨哲学价值和和人生价值, 更多地关注精神世界的追求, 具有比较敏锐的观察力不无关系。

至于独生子女在人际沟通问题中的表现, 有许多专业的研究, 其中“城市独生子女人格发展状况与教育调查”结果显示, 独生子女就其人格特征来看有“五大优点”和“四大弱点”。独生子女的五大优点是:友谊, 富于同情心和恒心;自信心;良好的社会道德素质;自我的需求较高;广泛的兴趣爱好。独生子女的四个主要人格缺陷是:在人格需求中, 较多的孩子成就需要较低, 但有较强的攻击需要;独生子女存在自我接纳障碍;在性、独立性、勤劳节俭方面的缺陷;学习需要中认知需求较低。这些同样适用大学生中的独生子女人群。缺少兄弟姐妹关系的独生子女, 或者深受祖父辈溺爱, 或者生活在父母无暇顾问其思想而片面以物质供给为弥补的环境中, 或者父母重智轻德一味加压, 独生子女家庭与中国传统的多子女家庭相比, 独生子女的情感支持系统是不同的。在多子女家庭中, 一旦遇到问题不愿和父母说时, 可以与兄弟姐妹来解决, 但独生子女在遇到问题时, 则情感系统没有任何支持, 使得孩子产生强烈的孤独感和不安全感, 往往会寻找家庭以外的情感支持, 从而产生一系列的社会问题。作为独生子女的大学生, 在人际沟通障碍问题上, 表现比较突出的是在真诚、利他、同情方面的值比较高, 但是值得信任则比较低。显然, 这是一种孤独感与不安全感使然。

3 大学生人际沟通的障碍的解决之道

完全解决大学生的人际沟通问题, 是一项巨大而漫长的工程, 但是逐步优化其人际关系, 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3.1 组织参加集体活动

在当前的大学生学习中, 学生以及老师更多关注的是专业知识, 学习内容很少涉及人际交往的知识, 对大学教师而言, 在教学过程中, 更多地传授专业相关的知识与技能。因此, 大学生关于人际交往的知识以及技巧的积累, 跟专业学习不存在必然的联系。当然, 许多高校也会组织一些心理健康的讲座, 这些讲座虽然也有一些较好的作用, 但是不满足大学生简单学习一些人际交往的常识, 因此, 人际互动性强的干预模式效果更为明显。各种学生社团组织的活动, 是大学生学习与训练人际沟通的平台, 在这样的集体中, 成员间增加了接触、交往和互动的机会, 学生在团体中一起参加活动、讨论、角色扮演等等, 促进了成员间的互相交流。每一个成员在人际互动中体验到互相接纳、互相支持, 逐步改变对人际交往与沟通的歪曲认知。另一方面, 每个成员在活动中学会了倾听他人、关注别人, 同时, 自己又能够畅所欲言, 从而增进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了解与信任。了解可以增强有效沟通, 信任能够带来团队合作。

3.2 家庭与学校的配合

中国当前的教育特别是中小学的择校, 早已让许多家长精疲力竭, 所以孩子一旦步入大学校园, 许多父母便自以为可以长长地松一口气。但是, 大学生的人际沟通障碍的解决特别需要家庭发挥作用。家庭教育, 是大教育的组成部分之一, 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基础。家庭教育是终身教育, 它开始于孩子出生之日 (甚至可上溯到胎儿期) , 婴幼儿时期的家庭教育是“人之初”的教育, 在人的一生中起着奠基的作用。孩子上了小学、中学后, 家庭教育既是学校教育的基础, 又是学校教育的补充和延伸。大学生的学习固然可以自己独立完成, 但是, 父母与家庭在人际沟通的教育中, 笔者以为, 应当成为现代教育的必要的也是重要的内容。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21世纪青少年应该具备的“四个学会”, 即学会学习, 学会生存, 学会发展, 学会与人相处。2008年我国青年教育专家赵雨林提出了家庭教育的定义是“三道教育”, 即为生之道, 为人之道, 为学之道。“为生之道”以生命健康为核心, 由生理卫生 (身) 、营养保健 (康) 、安全防护 (安) 、运动能力 (体) 等四方面组成;“为人之道”以生命价值为核心, 由人格人生 (志) 、心理卫生 (心) 、道德礼仪 (灵) 、人际交往 (交) 等四方面组成;“为学之道”以生命智慧为核心, 由学习策略 (学) 、思维能力 (思) 、科学素养 (理) 、人文修养 (文) 等四方面组成。“三道教育”模型的建构, 使家长可以清晰地按照其内容和标准来开展家庭教育。

3.3 全社会的关心爱护

当前社会普遍重视大学生的就业问题, 社会给予大学生创业也有种种优待政策, 因此大学校园开设了专门的就业指导课程, 并在校园文化的建设中着重对大学生的创业加以鼓励与嘉奖, 但是, 对于在校大学生的人际沟通障碍问题, 仍然没有引起全社会足够的重视。如果没有有效的人际沟通谈何就业求职, 如果没有良好的人际沟通又何谈成功创业。

现代社会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补充。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或政权, 实施不同性质的社会教育。社会教育的基本涵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社会教育, 是指旨在有意识地培养人、有益于人的身心发展的各种社会活动;狭义的社会教育, 是指学校和家庭以外的社会文化机构以及有关的社会团体或组织, 对社会成员所进行的教育。纵观教育史上最早的教育职能就是通过社会教育来实现的。以后随着家庭及家庭教育的出现, 直至学校教育的产生, 广义的社会教育开始逐步地分化为三种独立的教育形态, 即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狭义的社会教育。仅就狭义的社会教育形态来说, 远在学校教育出现以后就一直没有中断过。现代社会要求青年扩大社会交往, 充分发展其兴趣、爱好和个性, 广泛培养其特殊才能, 因此, 社会教育对广大青年的成长来说, 有了极其重要的意义。同时, 由于现代信息传播手段的发展, 教育技术的不断完善, 也为社会教育的广泛发展提供了现代化的物质条件。所以, 社会教育也必将在大学生人际沟通教育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

摘要:界定大学生的人际沟通障碍, 分析大学生的人际沟通障碍的主要类型, 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以警醒全社会的关注, 引起高校工作者的重视, 有利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人际沟通障碍表现范文第4篇

一、情况分析

经过半年的研究实施,在全体课题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在研究的第一阶段,取得了初步成效。老师们对如何开展课题活动的研究也有了初步的了解。在此基础上,我们也发现了许多在研究实施中的问题:比如老师参与研究的力度不够 ;组织老师参与研究的途径不够有效;各项活动的素材积累不够等等。为了能让研究更有效的开展,获得更有效的成效,在本我们要做出详细的计划。

二、 研究目标与任务

该阶段是本课题主体研究阶段,其主要实践工作有:

1、明确课题研究的目标、内容,合理分工,明确责任,提出措施。通过调查、摸底,掌握我校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基本状况,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分析我校学生人际交往障碍形成原因及心理特征,形成心理分析等调查报告,制定切实可行的研究计划。

2、根据课题研究的目标和内容,在所选的班级内展开有针对性的活动,小组定期研讨交流课题研究情况,及时进行阶段性总结。

三、具体工作安排

5月份:召开课题组会议,讨论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确立课题总体实施方案,讨论本阶段课题实施计划。

6月份:对学生进行阶段性问卷调查,掌握我校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基本状况,建立学生心理档案。

8月份:分析我校学生人际交往障碍形成原因及心理特征,得出学生在人际交往方面存在哪些障碍及具体表现形式,形成客观的书面研究报告。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和论证。

10月份:课题组部分成员分年级给学生做关于如何克服交往中的障碍方面的专题讲座。要求讲座教师精心准备,认真备课,写好讲座材料。要求学生写出听讲后的感受。

2013年3月至1月

1.课题组成员撰写反思:本学期参与课题研究的收获与体会。

2.课题组成员研讨会:交流反思。

3、召开课题小组会议:调查了解课题研究的实施情况,讨论下一步具体工作目标。

4、完成课题阶段性总结报告。

四、课题研究采用的方法:

1、观察法:课题研究的前期运用观察法有目的,有计划的观察被研究对象,明确观察的重点,客观地了解被研究对象的现实水平,通过对现象的分析,找出其人际交往上的偏差。

2、调查法:采用问卷调查、访谈调查等方法,了解被研究对象人际关系的现状,及其对良好人际关系的具体需要。为我们课题的具体操作提供线索。

3、个案法:良好的人际交往必须关注到每一个个体,越是典型的越具有说服力,所以运用个案法研究有特殊需要的学生,是我们课题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

4、行动研究法:由于我们的研究内容、对象的性质所决定我们必须谨慎、循序渐进地开展研究。行动研究是一种适应教育改革的小范围探索性的研究方法,其目的在于系统地、科学地解决实际问题。我们的课题遵循实践研究的原则,预计在整个过程中,将改革行动与研究工作相结合,以行动为研究的线索,实现教育科研与教育实践共同发展。

五、研究的条件(包括经费、资料、设施、手段等):

人际沟通障碍表现范文第5篇

随着现代化大生产的发展和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会越来越复杂,沟通越来越困难也越来越重要。刚刚步入大学生活的我们,对于人际沟通可以说是从来没有想过的事情。但是慢慢进入大学,我发现人际沟通对我们来说很重要,我们也明白了为什么学校给我们开设了人际沟通这门课程的意义。

所谓有效的沟通,是通过听、说、读、写等思维的载体,通过演讲、会见、对话、讨论、信件等方式准确、恰当地表达出来,以促使对方接受。任何组织的目标实现都必须依赖于组织成员的相互协作, 而相互协作又必定以信息沟通为保障。对于管理者来说, 适时、正确、高效地运用好信息沟通可以激发下级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从而有助于提高管理水平和管理艺术。沟通在整个组织活动中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那么, 如何才能进行有效的沟通, 以提高组织的效率和竞争力呢? 下面将详细分析有效沟通的内涵、影响有效沟通实现的障碍, 进而提出实现有效沟通的对策。

对于我来说,我觉得我在人际沟通方面障碍就是,对于不熟悉的人或是刚刚接触的人我会不敢说话,甚至在重要的场合怯场,但是在与朋友、同学的沟通中并不会这样,所以我觉得我存在是羞怯的心理障碍,如何克服是我现在应该想的一项重要内容。

怕羞的人或有过怕羞体验的人一般都知道,遇到长领导最常见最引人注意的表现。由于脸红的特别明显,常常使得怕羞者对此深恶痛绝,恨不得把自己的脸蒙上,甚至挖个洞钻下去,也就是产生了逃避心理。逃避是怕羞的最严重的表现。

那么如何克服羞怯心理障碍呢?既然害羞主要并不是天生的,它就是可以克服。克服害羞心里的前提,是害羞者首先要自信。树立自信才能使害羞者鼓起勇气,迈出勇敢的第一步。

除了我自身的沟通障碍,我觉得语言障碍,对于生活与沟通的影响很大。这一点显而易见,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当然也是最重要的组织内部沟通工具。它同思维有密切的关系,是人类形成和表达思想的手段,也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信息载体,人们借助语言保存和传递人类文明的成果,语言是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本质特征之一。共同的语言又常是民族的特征,语言就本身的机制来说,是社会约定俗成的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语言没有阶级性,一视同仁地为社会各个成员服务,但社会各阶级阶层或社会群体会影响到语言,而造成语言在使用上的不同特点或差异。正是特点的不同,差异的存在,造成语言障碍,从而形成沟通的障碍。

人际沟通障碍表现范文第6篇

1心理历程

通过与来访者的交谈得知:他的母亲在他幼年的时候就因病去世,他的父亲有残疾,享受国家政府补贴。原来的工作单位是由政府提供的,后因为觉得太过辛苦就放弃了,现经常在家打麻将过日。平时对他很少关心,还将他视之为很重的负担,特别是他的教育费用。他很看不起他的父亲。后他的父亲再婚,继母对他还可以,但总感觉不是自己的亲生母亲,有一层隔阂似的。他感受不到家的温暖。他把生活的重心放在了学校,放在了他与同学的相处上。他的姑姑对他很好,经常为他提供生活的必需品,并承诺他的大学费用完全有她来承担。他渴望得到爱,却始终感受不到。初中时候学习很刻苦,后以优异成绩获免高中三年学费。进入高中后,他因穿着奇异,极为个性,引来很多同学、老师的不满,同学关系、师生关系骤然紧张,加之他的言行举止在其他同学看来有点异常,同学老师都说他“变态”、“疯子”,并在四下里传播。好不容易高中毕业,迈入大学门槛。但在进入大学不久,他自己仍感觉到人际危机,他归纳了几点:一是周围的同学老师素质低。二是个人的一些言行确实有些过分。三是自己的血型———AB型。

2存在问题

2.1 人际关系困扰

在他的周围,除了两个比较要好的朋友,几乎没有处得来的朋友。任课老师中也没有特别谈得来的。对某些老师意见很大,而他在老师中的口碑也很差。只要一提到他,很多老师都会直叹气。同学对他的评价也是褒贬不一。他不想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但偏偏事与愿违。

2.2 自我意识偏差

他有完美主义倾向。既希望自己有个性,又希望获得大家的认可。因此,对于人际关系特别在意。总是在试图改善自己的人际,并也为此作出了一些努力。他总认为自己很优秀,不管是在个人品性上,还是学习能力上。会与同学产生人际冲突,自己的行为表现有一定因素,但根本原因不在自己。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关键是同学老师转变观念。同时他非常认同自己是AB血型性格特征。会出现这些问题,既是必然,也是偶然。

2.3 焦 虑障碍

人际关系冲突对他的自我意识产生了冲击, 也对自我产生了怀疑。一方面,他想通过自己解决人际冲突来证明自己能力,另一方面, 当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时, 人际冲突变成了他的困扰。这种困扰逐渐地由现实性焦虑上升为神经质焦虑[1]。加上学习成绩的逐渐下降,使他对自己的行为、价值观越来越怀疑,自我陷入了迷茫。

3 个案治疗

3.1 基 本假设

以来访者为中心治疗法认为: 我们有了解自己的问题的能力,而且,我们自己有解决这些问题的资源。用这种观点看待人,意味着治疗师注重人的建设性的一面, 以及人的正确的方面[2]。这一方法重点放在对自身的感觉上。使来访者通过观察自身而不是注重外部影响,来求得成长和完善。这样,他们不需要来自治疗师的过多干预和指导就能够发生变化。他们对治疗师的需要是理解、真诚、支持、接受、关心和积极的评价。

3.2 支 持性资源

认知能力强:他阅读广泛,接受能力强,很敏感,观察入微。同时解剖自己也很透彻。

老师、同学较为关注:班主任曾多次找其谈话,从多方及时了解其心理动向。同学之间遇到疑难问题能够相互帮助,都希望能够帮助他解决这个问题。

自我调节能力强:在遇到挫折或情绪不佳时,常会寻求一些方法来消减,如大声唱歌、浏览一些感兴趣的杂志。

语言功能突出:使用语词恰当,表达很清晰,理解思辩能力很强。

3.3 治 疗目标

降低来访者焦虑层次,使其客观认识自我,并协助其有效地改善人际关系。

3.4 治 疗步骤

建立信任关系。笔者尽可能提供给他的一种关系,就是能够保持一种开放、接受的态度,分享任何他愿意与笔者分享的,全心投入,尽最大努力仔细倾听他所说的一切,同时敏锐观察他把自己放在一个什么样的位置, 包括他的非言语动作和暗含的信息。此外,笔者也尽最大可能,不带任何假设和猜想,用开放的,全新的视觉和听觉关注他。其目的是创造一种信任、支持、安全和鼓励性的氛围。当他感受到这种氛围的时候,他便说出了他的困扰:“同学们都说我变态,你说我是吗? ”、“我上课的时候满脑子都是怎么与同学搞好关系,什么都听不进去。”

共同探讨存在的问题。“我已经在尽力改变我自己,可同学关系还是没多大起色。我已经放弃了。”“在教我的那些老师中,没有一个好老师。”“我用了很多方法让自己上课集中注意听讲,效果都不好,还是听不进去。”“班级那些同学的素质太差了,我们总是没有共同语言。”可以看出他对于问题的归结是:会这样,不是我的问题,而是周围老师和同学太差的缘故。要使他从观念上扭转过来,首先得引发他的自省功能。于是,笔者便从具体的事件入手,提出:“在同学们对会你有不友好的表示前,你是怎么做的? ”“你心目中的好老师是怎样的? 如果你是老师,你会怎么处理? ”等问题,使他从关注他人有问题的地方转移到对自身当下行为的再审查。由于他有较强的领悟力,很快,他便意识到:原来自己也有表现不当的地方。

进行更为深入的自我探索。这同样可以从具体事件入手。“是什么让你认为你周围的同学素质太差的 ? ”“有一次 ,听音乐 ,他们就喜欢听那些没品的、低级的音乐。笔者放了一首欧美歌曲,他们却都说难听。”笔者便提出“那同学听音乐的目的是什么呢?”“为了放松。”于是,笔者便请他试着站在同学们的角度,去体验同学中大多数人需要什么,由此,就引申到同学相处一个很重要的原则———相互理解和宽容。

给予时间修正自我。真正的改变不是一蹴而就的。整个的治疗过程持续了一个学期。他内心困惑在一次又一次的交谈中得以释放, 与同学关系也在慢慢好转, 学校的沉重感也在渐渐消失。这也意味着他已经在逐步地修正自我,完善自我了。

4个 案评估

个案自始至终都贯穿以来访者为中心的治疗理念。本案例基本上是成功的: 现在的他已经基本上摆脱了对老师和同学的不满,生活学习变得更加自信。整个人看上去轻松了不少。他的较强的领悟能力和思辩能力是治疗能够成功的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但是,从这个案例中也反映出这样一个问题:造成现代大学生的各种各样心理问题中,固然有个人因素,但他周围的环境因素影响也不可忽视。在心理治疗和心理辅导过程中,如果能有效地发挥个人、学校、家长功能,其效果将会更加理想。

摘要:本案例主要报告了心理咨询师接待的一位有人际交往障碍、无法适应大学生活的来访者,在交谈中发现其存在人际关系困扰、自我意识偏差等问题,并运用来访者中心治疗理论,对其进行心理辅导的过程。

上一篇:软件代理销售协议范文下一篇:如何做好领导秘书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