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灾害的概念范文

2023-09-20

自然灾害的概念范文第1篇

摘要:“概念设计” 不仅在当代设计领域是被广泛关注的一个话题,甚至在其他许多以 创新为目标的行业(IT 行业、企业经营管理、商业销售、广告、演艺活动、影视创作等等) , 人们都在谈论“概念设计”在推动一个产品、一个工程、一项活动、一个事件的过程中所起到 的重要作用。因此,对于从事设计工作的人来说,弄清楚到底什么是概念设计,如何进行概 念设计,是一件十分必要的事。 关键词:概念设计;应用范围;主要特点;误区;塑造 1什么是概念设计 所谓“概念”指的是“反映对象的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是“人们通过实践,从对象的许 多属性中,抽出其特有属性概括而成”的。人对世界的认识、人类的全部文化、科学知识以 及思想

设计) ,内容是针对平面设计中如何组织创意,如何赋予设计对象某种理念或思想,更好地 推广企业和产品, 引导消费者。 当时国内很少有人从“概念设计”的角度理解、 重视这个问题。 在设计领域始终倡导并努力实践“概念设计”的是工业设计,由于工业产品具有批量化、自动 化和时尚性等特点,设计对生产领域带来的影响更直接,对市场信息做出的反映更迅速、更 灵敏,在推广一个新产品之前,概念设计就显得十分重要。特别是汽车工业,概念设计成为 推动汽车工业不断创新的发动机。 厂家对新的时尚、 技术和功能的探索往往首先通过概念设 计来完成,同时,概念车也成为引领时尚的风向标。 3概念设计的主要特点 (1)独创性。概念设计更强调设计的独创性和原创性,从形式和内容上都排斥业已存 在的东西。当然,这不是说不能使用历史上已经存在的形式符号和材料做法,而是必须以新 的手法、新的视角加以运用。 (2)抽象性。概念的形成是对纷然陈杂的生活现象提炼、概括、抽象的结果。任何概

自然灾害的概念范文第2篇

一、简介

美国是供应链管理专业协会是物流和供应链管理领域最有影响的个人参与的全球性行业组织。

CSCMP特别关注以下三个重要领域:

(1)通过行业内的交流和对话,创造机会,提高和发展物流管理水平。

(2)通过计划和指导研究来推动物流理论和实践的知识发展。

(3)作为一个资源宝库,使人们清楚地了解物流对商业活动的重要意义,以及它在全球经济中的关键性地位。

协会重大事项:

【成立】 1963年,美国物资配送管理协会 (National Council of Physical Distribution Management , NCPDM)

【更名】 1985年,美国物流管理协会(Council of Logistics Management , CLM)

【更名】 2005年,美国供应链管理专业协会( Council of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Professionals , CSCMP ) ,标志着全球物流进入供应链时代的开始。

二、不同时期协会对物流相关概念的解释:

(1)1976年,确定【物流管理】“Physical Distribution”定义:物流管理是为了计划、实施和控制原材料、半成品及产成品从起源地到消费地的有效率的流动而进行的两种或多种活动的集成。

(2)1986年对【物流】“Logistics”定义:物流是对货物、服务及相关信息从起源地到消费地的有效率、有效益的流动和储存进行计划、执行和控制,以满足顾客要求的过程。

(3)1998年,修改【物流】定义:物流是供应链流程的一部分,是为了满足顾客需求而对物品、服务及相关信息从产出地到消费地的高效率、高效益的正向和反向流动及储存进行的计划、实施和控制过程。

(4)2002年,修改【物流】定义:物流是供应链过程的一部分,是对货物、服务及相关信息从起源地到消费地的有效率、有效益的正向和反向流动和储存进行计划、执行和控制,以满足顾客要求。

(5)2003年,修改【物流】定义:物流管理是供应链管理的一部分,是对货物、服务及相关信息从起源地到消费地的有效率、有效益的正向和反向流动和储存进行的计划、执行和控制,以满足顾客要求。

自然灾害的概念范文第3篇

1 讲究“以退求进”的思想

所谓“以退求进”的思想, 即是在已有知识积累的前提下, 对要求解决的问题在直接求解有困难时, 采取退一步先考察它的接近问题 (如特殊的、简单的、近似的等问题) , 然后再进一步进行分析研究, 从中探求出求解问题的方法, 最终使问题得以解决。定积分概念的建立正是这种思想方法的一种具体形式的运用, 通过定积分概念的建立揭示这一方法, 不仅使掌握这些概念变得统一有序, 也为利用这些概念的教学培养学生掌握运用“以退求进”的思想方法并体验问题—问题解决—抽象出新的数学概念”这一数学发明过程创造了条件。

2 阐明定积分概念的产生背景

定积分起源于求平面图形的面积, 空间立体的体积, 曲线段的长度, 物体的重心等几何和物理问题。17世纪以前, 计算这些问题缺乏一种统一的数学方法, 直至牛顿和莱布尼兹建立了微积分之后, 才有了统一的积分方法, 并把求面积、体积、长度这一类问题和求原函数 (微分之逆运算) 联系起来。200年后, 才由黎曼用严格的形式给出了定积分的概念, 也称黎曼积分。例如:求曲边梯形的面积, 就是通过“分割”——把曲边梯形分成几个小曲边梯形;“代替”——用含于小曲边梯形的小矩形近似代替小曲边梯形, 即以直代曲;“近似求和”——把所有小矩形的面积加起来近似代替曲边梯形的面积;“取极限”——让n无限增大, 小曲边梯形的曲边长度无限变小, 得到的极限值就是整个曲边梯形面积的精确值。关于空间立体的体积, 曲线的长度, 物体的重心等几何和物理问题的计算都可以采取这种:分割——以直代曲——近似求和——取极限的模式来解决。所以, 这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具有普遍性, 从而使人们对它进行分析, 概括抽象出定积分的概念来。

3 深刻分析定积分概念的规律

寻立定积分概念的过程, 有着丰富的知识和思想内涵, 教师应及时把握内涵, 引导学生分析矛盾, 揭示规律, 逐步深化。其在定积分概念教学中主要包括以下两点。

(1) 概括分析定积分概念所揭示的内在联系和思想方法。

(2) 讨论确定定积分的值的因素。

这样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真正看到概念形成、建立的过程, 有助于学生深刻、完整地理解概念内涵及所揭示的规律, 有利于开发学生智力, 能激发学生学习后面知识的求知欲和兴趣。

4 注意阐明积分和式结构的特殊性

我们知道, 数列是可以按一定顺序排列的一列数;单值函数是对于自变量的一定值有唯一的函数值与之对应的函数。但是, 在定积分的定义中和式是不能象数列那样按一定顺序排列起来的。事实上, 对于某些不同的分割T与T*无法建立排列顺序, 因此, 与之相应的S和S*式和就无法按分割的顺序排列起起来。另一方面, 由于不同的分割T与T*可能对应于同一个;而且在一个分割T中, 由于的任意选择性, 所对应的和式也不是唯一的。因此, 和式S也无法按的大小排列起来, 所以, {S}不是通常的数列, 而且也不能视为以T或为自变量的单值函数。从而很难用数列极限和单值函数极限的观点去理解定积分的定义, 积分和式的这一特殊性, 也正是定积分概念教学的困难所在。在教学过程中, 通过这样分析比较, 就容易使学生领会其内在含义, 无论是曲边梯形面积, 或是求变速运动的路程等计算都可用统一的方法来解决, 这种方法所用的步骤概括起来就是:分区间, 作乘积, 求和式, 取极限, 都归结为计算一个特殊结构的和式极限 (当存在时) 定义为定积分。

5 积极运用Mathematica软件

微积分的教学关键是建立“无限”的观念, “无限”对于学生来说是很抽象的, 难以理解, 而从“有限”到“无限”的变化过程更是难于想象。为了突破这一难点, 常常采用“从直观到抽象”的策略, 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原有的教学内容, 引入大量数据、实例以形成“直观现象”, 然后再严格定义。但使用传统的教学手段要实现“从直观到抽象”的策略, 常常是力不从心:黑板和粉笔难以描述从“有限”到“无限”的动态变化过程, 书写大量的数据、实例困难, 黑板的容量也有限。而使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则可以实时、准确、动态地贯彻“从直观到抽象”这一策略。定积分概念的引入要以求曲边梯形的面积为主。我们可以针对这一问题用Mathematica软件制作了一个动画, 先把曲边梯形等分成10个小矩形, 再将曲边梯形等分成20个、30个、70个小矩形, 通过动画演示, 可以使学生深刻领会定积分的思想。同样的, 我们也可以作出积分上和逼近其下确界的相应图像。在传统教学中, 无论教师将分点怎么增加, 也无法刻画“分点无限增加”的细分过程。将动态图形鲜明、生动、形象地展现在屏幕上, 学生可以清晰地看到:随着小矩形的不断增加, 其面积之和就越来越接近曲边梯形的面积这一事实。使学生可以在具体的情境中体会这种无限的过程, 这种“从有限中认识无限, 从近似中认识精确, 从量变中认识质变”的思想, 是对微积分思想的朴素的直观认识, 然而又是辩证的理解与运用, 是高职数学教学的基本要求, 计算机参与教学使之更加可行。

总之, 定积分是相当有个性的一个概念, 我们的教学应该从概念学习出发, 从学生实际出发, 从历史角度出发, 从教育技术出发, 多方位、多角度、多层次来处理这个概念, 使得教学更贴近实际、教学更还原真实、教学更收获成果。

摘要:定积分是经济类专业高等数学教学的重点, 无论从概念本身到实际应用, 还是从计算方法到思想方法, 均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数学概念从其形式上看, 它是数学的表层知识, 但是, 一个数学概念的背后往往蕴涵了丰富的数学思想, 有的数学概念本质上就是一种数学观念, 是分析、处理问题的一种策略和基本方法, 这一点, 在定积分概念身上体现得更加突出。本文主要针对定积分概念教学中的问题, 从教学方法上谈了自己的理解和看法。

关键词:定积分,概念,教学

参考文献

[1] 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数学室.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 (试验修订本·选修) 数学 (第三下)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0.

[2] 同济大学应用数学系.高等数学 (第五版) (上)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

[3] 梁肇军, 郭真华.Mathematica软件简明教程[J].武汉:华中师范大学数学系, 2001.

[4] 高锐灵.高中是否需要数学微积分[J].数学教学, 2000 (4) :53.

[5] 张顺燕.数学教育与数学文化[J].数学通报, 2005 (1) :44.

自然灾害的概念范文第4篇

一、案例分析:

某贸易公司购买了一辆桑塔纳小轿车,并与保险公司订立了机动车辆分项保险合同。在保险期间内,该公司与张某签订一份清理债权债务的书面协议,约定将车转让给张某,车的过户手续由贸易公司负责办理,并将车当场先交付张某。张某驾该车回家途径某国道一拐弯处发生事故,致使车毁人亡。贸易公司当日向公安局报了案,并要求被告保险公司查验了事故现场。公安局交警支队就该车交通事故作出最终责任认定书,确认该车已彻底报废,此事故由贸易公司负全部责任。随后,贸易公司多次要求赔付,均遭拒绝。保险公司的理由是:贸易公司在保险合同有效期内将此车转让给了张某,且未向我公司申请批改,本公司有权拒绝赔偿。

对于本案,现行《保险法》第34条规定,“保险标的的转让应当通知保险人,经保险人同意继续承保后,依法变更合同。但是,货物运输保险合同和另有约定的合同除外。”

由此可见,投保人或保险标的受让人必须通知保险人,经过保险人同意继续承保并附单批注后,保险合同的效力才能得以延续。学界认为,保险合同是最大诚信合同,具有明显的属人性。保险标的所有人的变更将极大地改变保险标的的安全系数,带来承保时不可测的风险,因而保险标的转让未办理保险过户批改手续的,保险公司有权拒绝赔付;从保险利益的角度而言,保险标的转让未办理标的过户手续者,受让人不具有保险利益,既然不具有保险利益,依照《保险法》原理,保险公司当然不能赔付;从合同法的规定来看,保险合同是附条件的给付合同,投保人(即债权人)转让合同的权利义务必须通知债务人并经其同意,合同才能对债务人产生法律上的效果。在这种情况下,可以想象,即使此案在法院诉讼,法院支持拒赔的可能性也很大。

二、保险标的转移的内涵和我国《保险法》的一般规定

所谓保险标的的转移,是指合同中被保险的财产及其有关利益的移转,即包括这些保险财产及其有关利益的所有权发生转让,包括买卖、让与、继承等,也包括使用权、经营管理权、抵押权等的转移。但依照我国《保险法》第34条的规定,似乎仅指保险标的所有权的变更。从我国《保险法》体系逻辑来看,也是指所有权的转移,标的其他物权的转移并不影响投保人的所有权,也就不影响投保人对保险标的享有的保险利益,其与保险人的保险合同效力未改变,保险人至多依风险明显增加而主张投保人应负告知义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保险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解释(征求意见稿)》第24条第1款,针对《保险法》第34条作了以下规定:“转让”是指保险标的所有权的转移,但是被保险人转让保险标的但未实际交付的,保险合同继续有效。因此,本文所言之保险标的的移转是指保险标的所有权的变更,即取其狭义上的内涵。保险标的通常是投保人所拥有的合法权益,保险合同的订立,不影响投保人的上述权益。投保人转让保险标的是依法行使自己的处分权的行为,单纯转让保险标的的行为本身是不需要经保险人同意的,转让时也不必通知保险人。但投保人对保险标的所有权在保险合同中直接体现为投保人对保险标的所具有的保险利益,订立保险合同的目的并非保险标的本身,而是保障保险利益。保险利益是保险合同的客体,保险利益的存在是一般保险合同成立的前提,更是补偿财产保险损失的基础。保险标的转让后,保险利益随之转移给保险标的的受让人,从而必须导致使保险合同主体发生变更和保险合同效力的变迁。

我国保险合同具有明显的属人性质,保险合同并不是保险标的的附属物,并不随同保险标的转移而自动转移,所以通常保险合同的主体变更,原投保人(被保险人)与保险人的保险关系相对消灭。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要继续保持保险关系,被保险人在保险标的转让时应当及时通知保险人,经保险人同意继续承保后,依法变更合同。没有取得保险人的同意而将保险标的转让给他人的,保险合同自保险标的转让之时起失去效力。因为保险标的危险程度,会随着保险标的转让而发生变化、影响保险人在保险合同订立时估计的危险负担。因此,投保人或者被保险人在转让保险标的前,应当通知保险人,由其决定是否继续转让后的保险标的的风险。保险人收到转让保险标的的通知,可以决定继续承担保险标的的危险,也可以终止合同。如果保险人同意继续承保后,应当在保险单上加贴批注或者另订立书面协议以示变更保险合同。保险标的

的转让经保险人同意继续承保后,依法可以变更保险合同。同时,考虑到商业活动的一些特殊性,《保险法》34条规定,对于货物运输保险合同中货物保险的保险单或者保险凭证,允许保险金或者保险凭证随同货物所有权的转移而自动转移,而不需要征得保险人的同意,因为货物运输尤其是海上运输,路程遥远,流动性很大。货物在远地买卖易主,一般很难先行征得保险人的同意。如果按照上述一般原则办理,必然会丧失交易良机。鉴于此,货物保险合同标的保险标的可以不经保险人同意而转让;同时保险合同主体变更时,一般不涉及内容的变更,原被保险人与保险人建立的保险关系即行消灭,受让人与保险人的保险关系也即建立,我国《海商法》也作了相关的规定。另外,如果保险人与被保险人约定保险标的的转让可以不用通知保险人,则尊重当事人的意思自治,从其约定。如果没有约定,自然适用本条的一般规定。

三、保险合同效力与保险标的转移关系的规范分析

对于保险合同是否随着保险标的的转让而转移存在两种不同的观点:

(一)属人主义说。此种说法认为,保险合同是一种基于个人性质基础上订立的合同。法人组织形式、资产、信用等级等,自然人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等,都会影响保险人是否承保以及采用何种保险条款及保险费率等问题。保险合同所承保的是被保险人而不是保险标的本身。保单的转让须经保险人书面同意以作为对欺诈的预防措施。因而保险合同除了另有规定外,不因保险标的转移而转移。

(二)从物主义说。该说认为,财产保险合同除另有规定和约定外,在保险标的转移后,基于经济的考虑,在保险合同的有效期内,将其效力延至受让人。此为大陆法系的通说。如日本《商法典》第650条第1款规定:被转让人将保险标的转让他人时,推定其同时转让保险契约权利。

属人主义和从物主义体现了不同的价值取向:属人主义强调保险合同的个人性质注重保险人的利益;而从物主义则是从经济角度考虑问题,强调节约交易成本,便捷商事交易,保护受让人的利益。

我国《保险法》的规定采属人主义学说,无疑极大的保障了保险公司的利益。因为保险标的转让未办理保险过户批改手续,保险公司可以拒赔,保险公司之所以在保险条款中作出如此规定,乃是担心保险标的转让之后,由于被保险人的变更导致保险标的危险增加,如果危险增加,而被保险人未通知保险人的,保险人确实可以拒赔。但是,问题的关键在于,只要保险标的转让,保险标的的危险就一定增加吗?保险公司对于保险标的转移导致的风险的轻微增加是否可以一律地拒绝承保?被保险人未通知保险人的,保险人可以解除保险合同,并且不用返还保险费,对于任何一个保险公司而言,解除合同是明显得利而不负任何风险的方法。因此,保险条款一律将保险标的转让视为危险显著增加,进而对一切保险标的转让未办理保险过户批改手续者拒赔,明显有失公允。关于保险利益问题,学界通说认为,财产保险中保险利益于保险契约订立时,不必存在,但事故发生时,必须存在。iii以被保险人订约时对保险标的不具有保险利益为由阻却其索赔权利也是不合理的。同时,我国《保险法》对保险人作出同意继续承保或否认保险合同的效力的时间期限未作规定,一律采加贴批注或者另订立书面协议实现保险合同权利义务转移的方式也略显僵化。如依《保险法》规定,保险人同意继续承保,应以在原保单或其他保险凭证上进行背书为标志,保险合同始发生转让的效力。若保险标的已转让,而保险人尚未背书同意,则这段时间将形成保险期间上的真空区。此外,若保险人接到投保人或被保险人转让保险标的的通知后,在合理期间内未作表示的,其效力又应如何?

四、财产保险中保险标的转移和保险合同效力关系的重塑

保险合同属人主义学说认为,财产保险合同以合同双方当事人互信为基础,一般而言未经保险人同意不得转移。出卖人将货物转让给买方时,货损风险自交付时转移给买方,出卖人由此丧失了对该批货物的保险利益,并导致保险合同的失效。如买受人延续保险合同的效力,有两种方法:

(一)解除原保险合同,保险人退还部分保险费后,保险合同效力终止,由买受人作为保险利益人和保险人重新订立新契约。

(二)在保险标的或风险转移时,投保人或被保险人通知保险人,由保险人自由选择解约或继续承保,并在原保单上加贴批注,实现保险合同转移,由受让人作为新的投保人和被保险人继续享有保险合同的权利并承担保险合同的义务。

显然采用转让保险合同的办法,不仅手续较为简便,节约时间费用,而且可以使保险期间、保险责任尽量地得以延续。保障较为充分。当然,这种方法与大陆法系许多国家坚持的保险合同从物主义相比,增加了交易成本,而且无法避免产生期间上的保险空白期。iv若保险事故在该期间内产生,买受人将没有办法取得保险赔偿,这就是保险理赔实务中产生诸多纠纷的制度缺陷。因此,从经济角度来说,采保险合同随物主义,即保险标的转移时,保险合同除另有规定外,仍为受让人之利益而存在,可能将更符合现代商品经济快速发展和商事交易及时便捷的要求。当然,在肯定保险合同随物主义,保护投保人利益的同时,必须考虑保险人的利益。从物主义保险合同属性容易产生道德风险,况且关于保险标的权属转让或风险承担者转移的合同与保险合同毕竟是相互独立的民事法律关系,保险合同不应随保险标的或风险转移而自动转让。笔者认为,我国《保险法》在坚持保险合同的属人性的同时,通过制度设计减轻投保人和被保险人所负的通知义务,限制保险人免赔和解约的权利,将有利于调节保险合同双方的矛盾。更何况保险人可以主张保险标的风险显著增加来主张自己的应有权利。

区分保险标的转让的原因,对保险合同效力的延续具有重要意义。国际通行做法,一般将财产保险标的的转移分为法定转让和约定转让。法定转让是指投保人或被保险人死亡或破产时发生的转让;约定转让是指合同订立后投保人或被保险人因为保险标的或风险转移等事实发生通过合意将合同的权利义务转移给第三人,由第三人继续享有合同权利并承担合同义务。对于保险标的的转移岁保险合同的影响,外国保险法一般区分不同原因而为不同的规定。关于法定转让,英美法系采绝对当然继受主义,即当事人死亡或破产后,其继承人或破产管理人当然继受合同当事人的地位;在大陆法系则采相对当然继受主义,但仅就当事人破产加以规定,而未涉及当事人死亡。

现行《保险法》第34条规定:“保险标的的转让应当通知保险人,经保险人同意继续承保后,依法变更合同。但是,货物运输保险合同和另有约定的合同除外。”据此,我国保险实证法关于保险标的的转让,并不区分法定或约定原因,即除了法律规定或合同约定外,不论因何原因转让保险标的的,均以保险人的同意为保险合同转让的条件。但货物运输保险合同和另有约定的合同中的保险标的转让引起的合同转让既无须保险人同意,也无须再办理变更合同的批改手续。规定有法定转移方式的国家,保险标的因法定原因而转让,一般导致财产保险合同当然转让,无须征得保险人的同意。其法理依据在于法定转让是因法律的规定而发生,其情形往往也比较特殊,即使保险标的风险程度有所变化,也非当事人的行为所致。因而,为了保障受让人的利益,保险人应当继续接受财产保险合同的约束。我国《保险法》可以借鉴国外的相关做法,以仅可能地平衡保险合同双方的利益,维护保险合同的有效性,减少保险责任空白的空间。

在保险标的约定转让中,应经保险人同意,保险合同的效力才能得以延续,对此一般没有争议。但由于《保险法》本身不完善,实践中出现许多争执。对于保险标的转让和保险合同转让效力的关系,笔者认为,应权衡当事人利益的基础上作以下规定:在法定保险中,保险合同转让的效力自保险标的所有权转让时生效;其他情形中,有约定依约定,无约定依保险人同意并批注背书时生效,但生效效力溯及力至保险标的转让时。这样就有利于消除保险责任的空白期,也有利于保护受保险人的利益,且不违背保险人继续承保的意愿。

对于保险人以批注背书方式延续保险合同的效力,在带来书面证据利于解决纠纷的同时,带来更多的问题。要式主义立法例使得保险人可以从容地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时机和方式决定保险合同的效力,即使所保风险未明显增加,保险人也可以拖延或不作背书,相对人亦无计可施。若发生保险事故,保险人可以未作书面表示进行抗辩,使被保险人的利益无法保障。因此,保险人的同意权的表现方式不应受是否书面要式的限制。《保险法》修改中可增加如下规定:“保险人接到投保人或被保险人转让保险标的的通知后,在合理期限内未明确表示拒绝的,亦应视为同意。”这样有利于平衡保险合同双方的权利能力。

五、结语

自然灾害的概念范文第5篇

一般认为直观教学是教育技术的先声,并把美国20世纪初期兴起的“视觉教学”运动作为教育技术专题研究的开端,并由此掀开了教育技术迅速发展的序幕。

美国教育技术产生最早,发展脉络清晰完整,在世界上影响也最大,其他国家如日本、英国、加拿大等国均以美国的教育技术理论模式为借鉴,因此美国可作为研究教育技术发展历史的典型代表。美国教育技术的形成与发展可从三个主要方面追溯:一是视听教学运动推动了各类学习资源在教学中的应用;二是个别化教学促进了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个性化教学的形成;三是教学系统方法的发展促进了教育技术理论核心——教学设计学科的诞生。这三个方面发展的起源不同,但都与“视觉教学——视听教学——视听传播——教育技术”这一发展轨迹相关,在这期间,媒体教学技术、个别化教学技术、教学系统方法逐步融合为一体。到了20世纪70年代,美国的教育技术已逐渐成为一个系统而完整的领域和学科。其演变过程如图所示。 早期的各个化教学

二、教育技术的概念与内涵

目前,人们对教育技术比较认可的是1994年AECT对教育技术新的定义,即“教育技术是关于学习资源和学习过程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和实践。”

(一) 教育技术的研究对象

教育技术的研究对象是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强调从学习者的角度,利用系统方法组织教学过程,优化协调教学资源。学习过程是学习者通过与信息、环境的相互作用获取知识和技能的认知过程,学习资源是学习过程中所要利用的各种信息环境条件。新的教学理论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收者转变为能及时进行信息处理的主动学习者,而教师要提供能帮助和促进学生学习的信息资源和学习环境。

(二) 教育技术的研究内容

根据AECT’94的定义,表明教育技术的研究范围包括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五个领域,每个领域都有其具体的研究内容,具体内容如图所示

(三) 教育技术的本质特征

1、 开发和使用各种学习资源。学习资源是指在学习过程中可被学习者利用的一切要素,主要包括支持学习的人、财、物、信息等。

2、 用系统方法设计和组织教学过程。各种学习资源并不总是能够促进教学,关键在于如何将其有效地综合利用。教育技术中的系统方法是一个计划、开发和实施教育的自我纠正的、逻辑的过程。其步骤为:(1)阐释和分解既定的教育目标;(2)分析满足目标所需要的教育任务和内容;(3)制定教学策略和学习策略;(4)安排教学顺序;(5)选择教学媒体;(6)开发和确定必要的学习资源;(7)评价教学策略和学习资源的效果;(8)修改策略和资源直到有效。

3、 追求教育的最优化。教育技术的根本目的是发现并实践能够达到最大教育效果的具体操作,而教育的效果是在教育控制的作用下取得的,所以要实现教育的最优化,就要实现对教育的最优控制。达到最大教育效果的具体操作主要包括4项:(1)选择和排列最优的教育目标;(2)选择和使用最优教育效果的测度;(3)选择和采用最优的教学活动;(4)选择最优的环境条件。

现代教育技术

一、现代教育技术的定义及特征

随着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科学技术在教育领域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人类从事教育活动的手段有了根本性的改观,进而也对教育活动本身产生了诸多影响。

现代教育技术与一般意义上的教育技术没有本质上的区别,突出“现代”二字是为了更多的探讨与现代科学技术有关的课题,吸取现代科技成果、系统理论和思维方法,使教育技术更具有时代性,更加科学化、系统化。许多专家在学习研究AECTl994年定义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对中国教育技术发展的定义:“所谓现代教育技术,是指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教与学过程和教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评价和管理,以实现教学优化的理论和实践。”

现代教育技术具有如下特征:

1. 现代教育技术以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为指导。

2. 现代教育技术是以信息技术为手段,要真正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 3. 现代教育技术是以教与学的过程和资源为研究与工作的对象,并以优化教与学过程和教与学资源为目标。因此,现代教育技术既要重视“教”,更要重视“学”的“过程”和“资源”的研究与开发。

4. 现代教育技术是以系统科学方法作为方法论基础。现代教育技术的工作内容包括对教与学过程和资源的设计、开发、应用、评价和管理。

二、现代教育技术的研究领域

国际上对现代教育技术的研究,主要可分为三大领域:教学设计、远距离教育和多媒体教学。

1、教学设计。现代社会发展到信息时代,社会需求日益发展,教育观念也随之有很大的变化和新,教学设计是在满足信息社会对教学效率、效果等急切的需求中应运而生的。所谓教学设计就是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和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方案、试行解决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和对方案进行修改的过程,它以优化教学效果为目的,以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和传播学为理论基础,而当其作为教学工作中的最基本环节时,则需不断更新一些新概念,包括教学系统观念、教学信息念、教学反馈观念、以学生为主的观念和教学整体优化的观念等。

2、远距离教育。帕尔顿(perraton)在1986年把远距离教育定义为“这种教育过程有一大部分授课由一个空间和时间上与学习者分开的人进行”,此人与学习者的联系,则通过各种通信媒体和辅导的方式实现。虽然印刷媒体仍是大多数远距离教育体系中的主要交流渠道,但其他媒体的引入扩大了学生与中心交流的可传性。面对面辅导、电话辅导或师生间更为复杂的交流方法,补充和促进了教学过程,电报、电话或微机网络则可拓宽学生之间的交流环境。然而,健全的组织结构之重要决不亚于对最佳媒体及其使用方式的选择,对于管理不同信息,帮助学生消除障碍及学习过程的孤立感以及维持后勤与行政工作等,都需要建立完备的结构。

3、多媒体技术。随着媒体技术,特别是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出现了以计算机为核心的多媒体系统,它不仅具有计算机的存储、记忆、高速运算、逻辑判断、自动运行的功能,更可以把符号、语言、文字、声音、图形、动画和视频图像等多种媒体信息集成于一体,采用图形交互界面、窗口交互操作、触摸屏技术,使人机交互能力大大提高,并且可以和通信卫星、光缆传输系统等现代化通信手段相结合,构成全方位、多渠道交互式的信息系统(即所谓“信息高速公路”)。多媒体技术与任何其他的技术一样,它的发展也要遵循从低到高、从简到繁、从幼稚到成熟的规律。例如,多媒体系统必须在综合信息传输网和大型多媒体数据库的技术下,才能发挥出应有的功能。多媒体应用软件的编制中,综合考虑多种信息的实时处理、预测到合作者做出各种反应和选择的可传性、解决多媒体信息的时空同步问题等等,都是多媒体研究的重要课题。

图1教育技术学的研究领域

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

一、 系统科学理论

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统称为系统科学。近几年来,三论的许多原理被广泛运用在教育系统分析、课堂教学的信息加工、反馈与控制等方面。在教学设计中,常用的三种理论基础有三对相关概念和三个原理:三对相关概念是系统与要素、结构与功能、过程与状态,三个原理有反馈原理、有序原理、整体原理。在教学中,不仅要传播知识,而且还要通过运用系统科学理论的指导,来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素质。

20世纪50至60年代期间,系统方法在美国军事、工业、商业、空间技术等领域得到空前广泛的应用。在这些成功应用实例的推动下,系统方法也在教育界日益受到重视。60年代末期至今,许多教育技术研究者一直致力于系统方法应用于教学实际的研究,逐渐形成教学系统方法,并应用于各层次的教学系统的设计之中,从而建立起教学系统设计的理论与方法体系。到70年代,由于系统方法在教学媒体设计、个别化学习过程设计和教学系统设计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使得媒体教学、个别化教学和教学设计三者综合为一个以系统方法为核心的整体教育技术领域。

二、传播理论

传播是由传播者运用适当的媒体,采用一定的形式向接受者进行信息传递和交流的一种社会活动。用传播理论的观点和方法解释教育现象,探索媒体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是教育技术学的一个传统研究领域,并由此诞生了教育传播学。教育传播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目的要求,选择合适的信息内容,通过有效的媒体通道,把知识、技能、思想、观念等传送给特定对象的一种活动。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信息交流活动。传播理论对教育技术学的主要贡献是它对教学传播过程所涉及的要素,教学传播过程的基本阶段及其教学传播基本规律的归纳。由于教学过程也就是教学信息的传播过程,所以传播理论是教育技术学的重要理论基础,它在认识教学传播现象和规律的基础上,为改善教学过程各要素的功能条件追求教学过程的最优化提供了理论支持。

三、学习理论

1、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为人的行为主要是由操作条件反射构成的,同时力图从对操作条件反射研究中总结出学习规律,由此重视强化作用,提出强化原理和程式,认为塑造行为的过程就是按合乎要求的反映次数以及各次强化之间的时距的适当组合而做出的各种强化安排,因此,形成了学习与机器相联系的思想,制造了教学机器来实现“小步子呈现信息”,“及时强化的程序教学”。

2、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该理论认为人的知识不是由外部刺激直接给予的,而是外部刺激和认知主体的内部心理过程相互作用的结果,据此,学习过程被解释为每个人根据自己的态度、需要和兴趣,并利用过去的知识和经验对当前工作的外部刺激做出主动的、有选择的信息加工过程。学习的实质是在主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在反映客观现实的基础上,主体通过一系列的反应动作,在内部构建其调节行为的心理结构的过程。这就使认知学习理论同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相比迈出的决定性一步。

3、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该理论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必须受到重视和尊重,任何正常儿童都能自己教育自己,并认为学习是人的自我实现和丰富人性的形式,而人际关系又是有效学习的重要条件,它在学习中创设了“接受”的气氛,从而进一步促进教育技术的发展。

4、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借助他人的帮助和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因此,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的四大要素。为此出现了三种教学方法:随机进入式教学、抛锚式教学、支架式教学,由此,教师的主要任务由单方面的灌输知识转向为学习者提供一个自由的学习环境,这个任务主要包括制作软件、提供学习指导、执行教学计划等。

四、教学理论

对教学过程性质和规律的认识以及如何基于教学过程基本性质、规律的认识、基于对人类学习活动内在规律的认识,来优化学习环境和教学过程,开发新的课程,以达到提高学生学习质量与学习效率的目的则是教学理论所要研究的内容。

各种教学理论为教育技术的研究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教育技术学的“设计”、“开发”、“运用”、“管理”、“评价”各子领域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教学理论各个研究领域研究成果的支持。教育技术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是在充分考虑本学科的性质,是以一种开放的姿态,积极借鉴众多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并把它们作为自己重要的理论基础的条件下逐渐发展起来的。目前随着以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通讯技术为主要支撑的信息科技逐渐在教育领域普及,以及许多相关学科的理论成果在教育技术领域运用,具有教育技术特色的观念、理论和方法体系正在逐步完善和发展。

我国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

一、 教育技术与电化教育

(一)我国电化教育名称的产生

20世纪20--40年代,在新兴资产阶级的“国民教育”、“义务教育”和“实用主义教育”等教育思想的影响下,一批怀着“教育救国”理想的有识之士,纷纷远渡重洋,他们接触到当时欧美发达国家教育教学中使用的幻灯、无声电影、广播等,认为这些手段形象直观,特别适合于当时文化素质普遍很低,甚至是文盲的广大国民的教育,因而积极引入到中国,为当时的国民教育运动服务。

1919年开始有人运用幻灯进行教学,这是我国电化教育进步的标志。电化教育一词,是20世纪30年代在我国出现的,并推广沿用至今。当时的电化教育专门指电影教育和播音教育。

自1978年以来,电化教育界对电化教育的内涵作过多次界定。受国外教育技术的影响,80年代我国电化教育领域出现了名称的争议,并引发了一场全国范围的辩论,经过全面的讨论,大家对电化教育和教育技术的认识逐渐趋于一致。为了便于开展国际交流,对外一致使用教育技术的名称,;考虑到电化教育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并且已有较长的实践历史和很广泛的群众基础,对内电化教育和教育技术两个名称并用。

(二)现代教育技术与电化教育的关系

“教育技术”这一名称来源于国外,现已在我国正式使用。电化教育是我国特有的名词,至今仍被广泛使用。从概念的本质上说,教育技术与电化教育是相同的,两者都具有应用学科属性,目的都是要取得最好的教育效果,实现教育最优化。两者的特点、功能以及分析、处理问题的方式也是相同或相近的,都是利用新的科技成果去开发新的学习资源,并采用新的教与学的理论、方法去控制教学过程。

但是从概念的涵盖面来看,教育技术的范围要比电化教育广泛得多。教育技术指的是所有的学习资源,包括与教育有关的一切可操作的要素;而电化教育所涉及的则主要是利用科技新成果发展起来的声、像教学媒体。由此,在处理问题的方法方面,教育技术主要采用了系统的方法,它所考虑的是整个教育的大系统,即“教与学总体过程的系统方法”。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它能运用于教育系统的不同的层次,可以是教育规划方面的宏观问题,也可以是课程开发层次的问题,还可以是具体的课堂教学过程中的问题。而电化教育虽然也用系统的方法来考虑、处理问题,但它的重点放在电子传播媒体的选择、组合和应用的小系统。当然,电化教育有时也涉及到较大范围的问题,不过更多的情况是大、中系统的其他因素作为不变条件,而主要去研究小系统的控制和变化效果。

如此看来,电化教育是教育技术的一个部分,是教育技术发展到一定的阶段的产物,是注重现代媒体的开发和利用的阶段性的教育技术,是狭义的教育技术。因此,尽管“电化教育”这一名称在我国已有较长的历史和很广泛的群众基础,但是从全局和长远的观点看,用“教育技术”来取代它,则是必然的趋势。

二、我国今后的教育技术研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针对国外教育的趋势看我国教育技术实际,我国今后的教育技术研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重视教育技术在学科教育中的作用。在学科教学中不应限于一些零散的教学软件的制作和几次媒体的使用。应针对各学科的特点,开发和设计软件,使其达到一定标准,并充分考虑教学目标、对象特点等因素,完善教学设计方法,这些需要在一定的调查和实验研究基础上进行。

2、广播电视和卫星电视教育的研究。继续开发这两种教育,在提高信号传输质量和软件制作水平的同时,注意卫星电视网络的建设和管理,及时找出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方法,这里要特别注意农村电化教育工作的研究,这是我国教育技术研究的难点和重点。

3、计算机辅助教育研究。在计算机辅助教学中,应利用辅导、模拟、练习等多种形式,注意软件的人工智能化研究并充分发挥计算机的交互性特点;在计算机管理教学中,不仅使计算机成为一种管理工具,还应注意网络建设等问题,加强信息资源存储还原技术和软件制作方面的研究,提高多媒体系统的易操作性。随着有线电视、电话等通信设备的加入,有效提高所有媒体融于一体,实现更高学习效率的研究等都将是今后的研究方向。

4、教育技术学科的自身建设。一门学科的成熟,不仅在于它对社会生产的指导作用,更在于其自身的完善。成熟的学科的基本概念是简洁的,由概念组成的规律也是简洁的。概念和规律之间存在着内在的逻辑关系,使其成为一个简洁完备、和谐的体系。这不在于是“电化教育”还是“教育技术”的名词之争,而在于概念的一种内在完善,在于由概念形成的规律能对电化教育现象和过程做出解释、控制和预测。这就要求研究中应用科学方法形成概念和规律,借鉴国外经验和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简约现有概念和规律,使其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体系,并及时注意各种问题的研究,这方面的研究是任重而道远的。

总之,我国的教育技术研究一定要在新的形式下,转变观念,抓住机遇,迎接挑战,要充分考虑我国实际情况,合理配置电教系统的人力资源和物力、财力资源,逐渐实现由集中教学向个别化教学的转变,建立和完善教育科学研究的工作体制,通过引进和合作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发展我国广播电视卫星教育和学校电化教育,推进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的应用和推广,优化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率。

教育技术专家介绍

南国农教授,1920年生,江西清江人。1943年毕业于前国立中山大学教育专业,获学士学位。1947年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育研究院,攻读比较教育与视听教育专业,获硕士学位。于1953年来西北师范大学任教。曾任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电化教育中心主任,电化教育系主任。现任电化教育系名誉主任、教育技术学研究生导师、教育科学研究院名誉院长,兼任华南师大、陕西师大、教育技术学硕士研究生导师及南京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东北师大、南京师大、江西师大、河北大学、新疆师大等10多所院校的兼职教授和客座教授。是全国电教专业教材和丛书编委会主编、《电化教育研究》主编、教育部教育技术学教学指导委员会顾问、中国电化教育协会顾问、甘肃省教育协会副会长、甘肃省政协常委。 南先生自1978年以来,致力于电化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取得了丰硕成果,奠定了他在我国电化教育学科发展中的历史地位。 何克抗-本人简介

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为北京师范大学信息科学学院教授,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所长,1993年12月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我国第一位教育技术学博士生导师。自1978年以来,先后七次获国家教委和北京市科技进步奖其中特别奖一次,二等奖四次,三等奖两次,一次获北京国际发明展览金奖。1992年被国家人事部授予有突出贡献奖,入选英国剑桥世界名人录第23卷,1997年月成为美国纽约科学院院士。目前是全球华人计算机教育应用学会(GCICE)第一副主席,全国教师教育信息化专家委员会主任,教育部高等学校教育技术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国际著名刊物JCAL(JournalofComputerAssistedLearning,计算机辅助学习)的编委。

乌美娜,教授,1939年生,浙江人。

1962年北京师范大学物理系毕业留校。在物理系、电子学系、教育技术系从事普通物理、物理教法、电子学、教育技术学等学科的教学科研及教育电视节目策划与编导工作。 曾任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副所长、教育技术中心副主任。 1981年以后在美国University of Mass 、University of San francisco 、 ETV Network of Stanford University 做访问学者,1988年在日本东京学芸大学等高校任客座研究员。 曾多次作为中国专家或顾问参加教育技术方面的国际合作项目和学术活动。

先后承担了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国际劳工组织、国家、省部级等科研攻关项目并多次获奖。 兼任高校教育技术学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中国教育电视协会常务理事,中国科教电影电视协会理事,中国电教协会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开放教育》、《中国远程教育》、《教育技术研究》等杂志编委。

研究方向:

教育技术学,教学设计、开发、评价与管理,远程教育及教育电视。 黄荣怀

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信息科学学院副院长,网络教育学院副院长,网络教育实验室主任。1996.9-2000.7北京师范大学电子学系教育技术专业在职博士生,师从我国著名教育技术专家何克抗教授,于2000年获理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多媒体网络技术、网络数据库、教育技术基本理论、网络教育、协作学习、保密通信。开设模糊数学、泛函分析、多媒体技术和多媒体网络技术等课程;目前指导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多媒体信息网络方向)、计算机应用技术(网络与信息系统方向)和教育技术学专业(教育技术基本理论方向)的硕士研究生二十余名。

黄荣怀,男,1965年生,教授,博士生导师。1985年于湖南师范大学获理学学士学位,1988年于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系获理学硕士学位,2000年于北京师范大学信息科学学院教育技术学专业获理学博士学位。

现任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院长,知识科学与工程研究所所长。 兼任教育部高等学校教育技术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教师教育信息化专家委员会秘书长,中国软件行业协会游戏软件分会青少年保护与教育工作委员会主任,国家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建设专家组成员,全国高等学校教育技术协会学术委员会委员,北京市信息化专家顾问委员会委员,北京市中小学校园网建设专家组组长,《全球华人计算机教育应用》、《中国远程教育》、《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等杂志和期刊的编委;曾任第六届、第八届全球华人计算机教育应用大会程序委员会联席主席。

徐福荫,教授,1944年8月出生,广州人。1966年毕业于华南师范学院物理系本科, 1981年至今在华南师范大学任教。1985年香港中文大学教育学院高级访问学者,研究教育电视、计算机教学、教育传播、教育评价等。

自然灾害的概念范文第6篇

《实用指南》中提出健康城市项目的目的是:通过提高人们的认识,动员市民与地方政府和社会机构合作,以此形成有效的环境支持和健康服务,从而改善环境和健康状况。而其首要目标是充分发挥当地政府在公共卫生健康方面的作用,鼓励地方政府履行从大众健康出发的政策o

“健康城市”概念的提出可追溯到1844年,当时因为则撰写了一篇有关城镇恶劣生活条件的报告而在英国专门成立了一个城镇健康协会来商讨城镇健康的对策在加拿大多伦多市召开的“超越卫生保健——多伦多2咖年”的大会上首次提出健康城市的概念。1985—1986年,欧洲办事处发起了一场“健康城市规划的运动,将健康城市的原则转变为促进健康的全球性行动项目。1986年第一个健康城市在里斯本推行。1987年册o正式发起了健康城市运动。1995年,西太区办事处发表了政策性文件——《健康新地平线》,其政策是基于健康促进与健康保护的基本概念,提出了创建健康城市、健康岛屿、健康场所作为21世纪健康的战略目标。目前,全球已有2000个以上的城市加入创建健康城市的行列。我国早在1994年8月就启动健康城市项目。在世界卫生组织的帮助下,北京市东城区、上海市嘉定区率先开展健康城市的建设工作。随后,海口、大连、苏州等城市也陆续开展。北京、上海在奥运会、世博会等背景下.以整个城市的身份把健康城市的理念纳入城市发展规划中。

在健康城市的第一阶段,给出了一些健康城市应具有的特征,它们是健康城市概念的补充,并和概念一起,给定了健康城市运动相对具体的方向。这些特征包括⑧:

(1)拥有高质量的、安全的物理环境(包括居住环境);

(2)拥有目前稳定、长期可持续的生态系统;

(3)城市社区人们间有稳固的、相互支持的关系,且没有利削;

(4)对于影响公众生活、健康和福利的讨论,公众拥有高度的参与和控

(5)城市能满足所有居民的基本需求(包括食物、用水、居住、经济收安全及就业等);

(6)居民能获得广泛而多样的城市体验和资源,互动、交流的可能;

(7)城市经济多样化、有活力,且富有创新精神且拥有广泛而多样的联

(8)鼓励和过去,和城市居民的文化传统与生物遗传,和其他群体及个人相联系;

(9)拥有一种能兼容,且能增益前述特征的模式;

(10)有适合公众健康和病残护理服务的最适宜标准,以使所有人均可从中获益;

(11)城市人民拥有高度良好的健康状况(较高的健康水平和较低的疾病发生率)。

上一篇:毕业设计进度计划范文下一篇:望岳译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