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三农范文

2024-01-03

河南省三农范文第1篇

关键词:乡村振兴 中职学生 三农情怀 路径研究

乡村兴则国家兴,乡村衰则国家衰。乡村振兴战略是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改善乡村居民生活,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针。坚定贯彻乡村振兴战略关键在于以农为本,不弃微末地解决“三农”问题,牢固树立科学发展理念,加强民俗文化自信,促进乡村产业升级。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圆满完成后,我国“三农”工作重心将已转向如何巩固拓展脱贫成果,做好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作为培养乡村振兴重要人才资源的中职学校,培养学生“三农情怀”助力乡村振兴意义重大。

一、正确认识和理解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对农村农业现代化做出了具体部署,为新时代农业农村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明确了重点, 是 “三农”工作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乡村振兴内涵丰富,它的总目标可以简单地归纳成20個字,即“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乡村发展、乡村文明建设、生态文明进步以及乡村现代化建设等多个方面都涵盖在这20个字中。乡村产业兴旺是实现乡村振兴的核心,也是夯实城乡融合发展的核心。生态环境是宜居的根本,生态环境改善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就会有保障。乡风文明引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改变农村落后文化面貌的重要举措。治理有效是乡村善治的基础, 乡村振兴的目标是生活富裕。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三农”工作的重心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防止返贫复贫,全力做好乡村振兴大文章。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与脱贫攻坚相比难度丝毫不亚于脱贫攻坚,必须从国家层面高度重视,从顶层设计着手,多措并举、全面推进。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关键在于培养具有情怀的“三农”工作的各类人才服务乡村振兴,这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因素。

二、“三农情怀”释义

“三农”是指农业、农村、农民,是指在农业农村农业范围的点点滴滴,包括新农村建设、农村文化、农民衣食住行等等,只要是与农业、农村、农民有关的都是“三农”所指的范围。研究“三农”问题,就是研究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农村稳定问题。我国脱贫攻坚战的圆满收官,为实现城乡一体化、缩小城乡差别打下了坚实基础。进入新时代新发展阶段,坚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

从事“三农”工作需要具有热爱农业农村农民的情怀,而情怀既是一种心境,也是一种胸怀。我国专家学者对家国情怀的研究较多,但对“三农情怀” 研究者甚少,目前对“三农情怀”没有明确的概念,笔者只能从相关的资料中进行梳理总结通过梳理相关文献,对标总书记的“三农情怀”,深刻领会总书记对“三农”的浓郁情怀,我们认为培育中职学生的“三农情怀”就是指培育他们对农业农村农民的热爱之情,培育他们具有“知农、爱农、兴农”的家国情怀,培育他们具有脚踏实地扎根农村大地,服务三农、献身乡村振兴事业的情怀。

三、中职学生培育“三农情怀”的必要性

作为培养乡村振兴重要人才资源的中职学校,当前普遍缺乏对“三农”问题和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视和学习宣传,中职学生很少参加涉农实践活动,更普遍缺失投身乡村振兴事业的情怀。对“三农”问题和乡村振兴战略认识的匮乏和“三农情怀”的缺失无疑在某种程度上加剧了农村的人才流失,人才匮乏成为制约实现乡村振兴的短板。处于“学校——社会”交汇期的中职学生在技能、学识、年龄等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对他们加强职业道德教育的同时,帮助他们树立“学农、爱农、为农”的职业情感,培养造就他们成为具有“三农情怀”的农村工作人才,为乡村振兴培养后备人才十分必要。中职学校在助力乡村振兴方面应该积极发挥自身优势,找准着力点,为乡村振兴培育具有“三农情怀”的人才。因此,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探讨“三农情怀”的培育至关重要,如何对中职学生进行“三农情怀”的培育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研究课题。

四、中职学生“三农情怀”培育调研情况

为充分了解中职学校学生“三农”情怀的培育现状,探索构建中职学生“三农”情怀培育模式,有效提升中职学生的“三农”情怀提供基础支撑,经讨论研究,确定问卷调查内容,通过问卷星发放网络问卷。

本次问卷共计回收有效问卷2521份,参与调研的学生有57.04%的男性和42.96%的女性,比较符合中职学生的性别分布比例,信度较高。学生年龄有0.44%年龄在13岁以下,26.54%的年龄在14~15岁之间,73.03%的年龄在16岁以上,调研结果更能反应较为成熟的中职学生的“三农”情怀现状和看法。家庭生源地城镇的学生有404 人,占比16.03%;农村学生 2117人,占比 83.97%,调研结果更能反映出身农村的学子“三农”情怀的现状。

五、中职学生“三农情怀”培育存在的问题

一是“三农”知识极度匮乏。城乡中职学生甚至是教师平时基本不关注“三农”政策和发展现状,很少有人知道每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是以农业、农村、农民为主题的,关于“三农”知识的宣传普及在学校中呈现出显著的边缘化趋势,很多中职学生不知“三农”是什么,乡村振兴有何重大意义。根据调查,一半以上中职学生对乡村振兴及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有关政策了解不多,对乡村振兴20字方针了解很少。学校对习近平新时代“三农”思想的宣传学习、对学生服务“三农”意识的培养等方面做的远远不够,与总书记提出的“一懂两爱”三农工作人才培养要求具有明显差距。

二是思想认识偏见严重。 我国城市比农村经济发达,城乡居民收入存在明显差距,农村生产生活环境落后,这种显著的城乡二元结构,导致“逃离乡村”的固定思维很难改变。当前,社会上仍然对在农村择业与就业存在偏见与歧视,绝大多数学生择业、创业的着眼点在城市,对城市趋之若鹜,而很少有人愿意留在农村。贫困农村家庭的学生,更希望通过上学“走出”贫困家乡,在城市寻求更好的发展。所以,多年来中职学校涉农专业招生普遍存在报考率、报到率低问题,即使国家对中职涉农专业每年每生有1600元的补贴,依然很少有家长愿意让孩子报考,因为连续招不起生来,导致有些学校无奈只能取消某些涉农专业的招生。

六、中职学生“三农情怀”的培育路径

(一)从思想认知层面对学生加以教育引导

一是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理念,正确认识“三农”。学校在顶层设计层面要在提升教师在教学中的育人意识和内发动力的同时,把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对“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乡村振兴重大战略加入到日常思想教育中,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立德树人,对学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社会与个人、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实现之间辩证统一的关系,教育引导学生学习“扶贫精神”,学习脱贫攻坚战线上的先进人物,让学生深刻感悟到只有把自己的人生追求与时代发展、家国命运、人民福祉紧密相联,才能实现自我价值,才是有意义的人生;学习总书记浓郁的“三农情怀”,转变“轻农、嫌农”观念,激励中职学生“知农爱农为农”,成为能担当作为的“三农”服务人才。同时,学校要提升对 “三农”思想的学习宣传策划,正确引导中职学生以 “三农”思想具体指导学习社会实践活动,树立起投身乡村振兴事业的精神追求,实现为农兴农报国志向。

二是将“三农情怀”融入课程思政。充分发挥思政课程立德树人功能,提升课堂育人成效。深入挖掘梳理涉农专业课程所蕴含的乡土文化、乡土人情,让中职学生正确看待城乡差别,通過思政进课堂、学科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多种形式将“知农、爱农、兴农”情怀与课程思政结合起来融入学生“三农情怀”培养的全过程,发挥其与“思政课程”的协同效应,使他们充分认识到农业在我国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独特价值,认识到乡村振兴对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的重大作用,激发他们投身乡村振兴的内在动力。

(二)从以文化人层面构建文化育人环境

学校是对中职学生进行“三农情怀”培养的主要场所,校园文化对“三农情怀”培育也同样具有重要意义,学校应以促进中职学生“三农情怀”的形成与发展为出发点,围绕“三农”、乡村振兴内容开展活动,打造适宜的校园文化,构建文化育人环境。一是结合新时代新要求,把国家有关“三农”的大好政策通过各种形式大力宣传,如将乡村振兴伟大战略20字总方针、乡村振兴促进法的出台、乡村振兴局的成立等重要举措,简单明了置于学校宣传橱窗。通过校园网络、广播、公众号、微博等公众传媒影响力,以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培育“三农情怀”,增强学生将来为农服务的信心。二是设计“三农”宣讲系列专题,通过专题讲座,向学生宣传新时代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乡村振兴实施重大战略意义,让学生正确了解和认识“三农”问题;邀请乡村振兴领域的成功人士为学生开设专题报告,用优秀的典型案例教育引导学生,激发学生投身乡村振兴事业的热情;开展乡土文化知识问卷、知识竞赛,或通过问卷调查有针对性地开展相关活动,让学生从搜集乡土文化知识的过程中提高对优秀传统农耕文化的热爱。通过多种形式营造良好的“三农”知识宣传和学习氛围,让学生“知农爱农”,为将来成为“一懂两爱”的农村工作人材奠定基础。

(三)从实践育人层面让学生品味农业

习近平总书记深厚的“三农情怀”与他在梁家河当过农民的实践经历密不可分,他把农民当亲人,对农民农村始终牵挂于心。他强调“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对青年人才投身乡村振兴寄予厚望,希望他们强化思想自觉,学知识、学技能、长本领,热爱基层、扎根基层,到乡村一线建功立业 。培养中职学生“三农情怀”,就要对标总书记的爱农情怀,让他们扎根大地,立足广阔农村,服务广大农民。因此学校要充分发挥实践育人功能,开展丰富多彩的“三农情怀”培育主题实践活动,深入农村、乡镇企业、专业合作社走访学习,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了解我国乡村振兴实施现状和存在问题,亲近农村亲近农民,培养爱农情怀。通过组织学生走进田间地头,学习农村实用技能,体验乡土情怀;结合专业需求,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如组织电商专业学生深入农产品基地现场直播带货,既能提高学生专业技能,又能让学生品味为农服务的乐趣。学生在这一系列课外实践活动中,置身农村这片广阔的天地,亲身感受“三农”现状,提升学生“亲农爱农助农”的情怀。

(四)从政策扶持层面给予学生投身农业支持

继国家乡村振兴局成立以来,党中央、国务院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在强化就业帮扶、鼓励返乡入乡创业、加大农业农村领域技能培训支持力度等方面先后出台了多项有关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政策,这为改善农业农村生活环境与工作环境, 完善职业上升发展空间,提高社会对农科人才的需求,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国家应继续加大对农业现代化发展及乡村振兴战略的资金投入与政策支持,加快农业产业化与城市化进程,缩小城乡差距,完善城乡保障体系。制定完善培养“一懂两爱”“三农”工作队伍的制度体系,加大投入资金培训涉农专业管理和技能人才,加大对到农村创新创业人才的政策和资金扶持力度,鼓励他们投身乡村振兴,让乡村成为他们施展才华的广阔天地。让在校学生看到美好的就业前景,增强他们将来投身乡村振兴事业的信心。

七、结语

站在两个一百年的交汇点,脱贫攻坚已全面取得胜利,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让农民安居乐业是今后我国“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乡村振兴需要人才支撑,急需培养对“三农”工作具有深厚感情的“三农”工作人才。进的入新时代的中职学生,理应在成长成才的过程中培育“三农情怀”,在不久的将来投身到农村广袤的大地脚踏实地,扎根乡村振兴的土壤里,放飞青春梦想,在实施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中谱写新时代“三农”工作的崭新篇章。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EB/OL].[2021/12/29].http//:www.gov.cn/xinwen

[2]感悟“三农”情怀做到“一懂两爱”[EB/OL].[2019/06/06] http://www.gov.moa.cn/

[3]谢婷婷.大学生“三农情怀”及培养路径[J] 经济管理,2019(8)

[4]刘小雨,郑洪港. 高职思政课培育学生“三农”情怀的着力点 [J]教育研究2020(3)

[5]张兰兰.地方农林院校大学生“知农爱农为农”情怀培养的问题与策略研究[J] 山西农经,2020(8)

本文系青岛市教育学会2021年度教育研究课题创新项目课题研究成果,课题项目编号为:2021CX020。

作者简介:李晓,青岛市供销职业中等专业学校(青岛市经济贸易技术学校),正高级讲师,课题主持人。

河南省三农范文第2篇

(一)聚焦三农 补短板: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

【重大背景简释】

材料一

关注农业供给侧改革

多部委发文支持农村电商

国务院11月23日公布《关于积极发挥新消费引领作用加快培育形成新供给新动力的指导意见》。意见提出,拓展农村消费市场。优化农村消费环境,完善农村消费基础设施,大幅降低农村流通成本,充分释放农村消费潜力。

意见表示,支持各类社会资本参与涉农电商平台建设,促进线下产业发展平台和线上电商交易平台结合。发挥小城镇连接城乡、辐射农村的作用,提升产业、文化、旅游和社区服务功能,增强商品和要素集散能力。鼓励有条件的地区规划建设特色小镇。

材料二

鼓励发展“互联网+农业”

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

11月9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加快发展的指导意见》。《意见》指出,农村电子商务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重要手段,是精准扶贫的重要载体。到2020年,初步建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诚信守法、安全可靠、绿色环保的农村电子商务市场体系,农村电子商务与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在推动农民创业就业、开拓农村消费市场、带动农村扶贫开发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

11月17日,财政部印发《农业综合开发扶持农业优势特色产业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指导意见》,意见鼓励发展“互联网+农业”,积极支持优势特色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建设。

材料三 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

聚焦一二三产业融合

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到,农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的基础。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发挥其在现代农业建设中的引领作用。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推动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结合、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2016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加快补齐农业农村短板,必须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促进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城乡要素平等交换,稳步提高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

材料四 破难题 补短板,提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水平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24日至25日在北京召开。会议指出, “十三五”时期农业农村工作,要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牢固树立强烈的短板意识,坚持问题导向,切实拉长农业这条“四化同步”的短腿、补齐农村这块全面小康的短板。要着力加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农业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使农产品供给数量充足、品种和质量契合消费者需要,真正形成结构合理、保障有力的农产品有效供给。

习近平强调,重农固本,是安民之基。 “十三五”时期,必须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加大强农惠农富农力度,深入推进农村各项改革,破解“三农”难题、增强创新动力、厚植发展优势,积极推进农业现代化,扎实做好脱贫开发工作,提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水平,让农业农村成为可以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 【时政术语提炼】

1. 农村电子商务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重要手段,是精准扶贫的重要载体 2. 农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的基础

3. 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发挥其在现代农业建设中的引领作用

4. 重农固本,是安民之基

【热点题目回顾】

1.随着16个市数千家龙头企业和示范性农民合作社集体入驻邮乐农品电商平台,安徽省农产品开启了"e网”时代。作为家庭农场负责人,小李在发展农产品电商前请教有关专家。专家建议:涉电农商必须根据当地特点,把握市场动向,找准了“点”再去做,不能一哄而上。在发展农产品电商过程中,小李通过调查发现:生鲜农产品保鲜技术滞后、“触网”农民缺乏专业电子商务知识和经营管理技能、部分“触网”农民不同程度地存在诚信问题,这些都严重制约着农产品电商的发展. 结合材料,从辩证唯物论角度分析专家观点的合理性。

1.①农产品电商的发展要根据当地的特点,体现了物质决定意识,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②要把握市场动向,体现了要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

③要找准“点”去做,不能一哄而上,体现了意识的目的性和自觉选择性。

2.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指出,农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的基础,要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进入2015年11月以来,有关扶持农村电商的政策文件已密集出台。11月9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加快发展的指导意见》;17日,财政部印发《农业综合开发扶持农业优势特色产业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指导意见》,鼓励发展“互联网+农业”,积极支持优势特色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建设。11月23日,国务院公布《关于积极发挥新消费引领作用加快培育形成新供给新动力的指导意见》,表示支持各类社会资本参与涉农电商平台建设,促进线下产业发展平台和线上电商交易平台结合。此外,科技部农村司近日也就“十三五”农业农村科技创新规划编制举行专门的座谈会。

材料二 中央高度重视“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2014年以来,总书记、李克强总理多次就做好“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做出重要指示。农业部党组认真贯彻落实中央要求,早谋划、早动手、早准备,研究制定了“十三五”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规划编制计划。2015年5月农业部部长韩长赋主持召开“十三五”现代农业发展规划编制高层专家座谈会,邀请来自国务院参事室、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学院等单位的专家,分析未来五年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形势与任务,听取对全国现代农业发展规划编制的意见建议。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请你为现代农业发展支招。 (2)简要说明材料二所体现的政治生活道理。

2.(1)①国家加强宏观调控,为现代农业的发展提供政策指导。

②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利用信息化发展现代农业。

③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调动各类社会资本参与涉农电商平台建设。 ④完善财政支农政策,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和优势特色产业的建设,促进农业现代化。 (2)①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通过制定大政方针对国家进行政治领导。 ②中国共产党坚持依法治国,政府依法决策,民主决策,科学决策。农业部贯彻落实党的要求,充分调动各方力量参与规划的制定。

③公民通过专家咨询制度参与民主决策。农业部编制规划前,听取专家的意见,集中学者的智慧,有助于提高决策的科学性。

3.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把农民增收和农业发展放在突出的位置。

材料一 文件指出,促进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需要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一是发展具有历史记忆、地域特点、民族风情的特色小镇,建设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韵的魅力村庄和宜游宜养的森林景区。二是依据各地具体条件,有规划地开发休闲农庄、乡村酒店、特色民宿、自驾露营、户外运动等乡村休闲度假产品。

(1) 结合材料,运用辩证法的相关知识,说明中央一号文件的上述要求为什么能促进农民增收。

材料二 文件强调,把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增进农民福祉作为农村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用发展新理念破解“三农”新难题,厚植农业农村发展优势,加大创新驱动力度,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保持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推进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双轮驱动、互促共进,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

(2) 结合材料,运用“科学发展观核心立场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有关知识,说明政府如何实现中央一号文件的上述要求。

3.(1)①联系具有普遍性,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吸引城市居民到农村消费,有利于增加农民的收入。②矛盾具有特殊性,必须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发展特色小镇、魅力村庄和宜游宜养森林景区,既可以提高旅游质量,又能够增加农民收入。③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运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务。有规划地开发休闲村庄等乡村度假产品,避免重复建设,提高农村资源利用效率,增加农民收入。

河南省三农范文第3篇

编者按:农业、农村、农民(三农)问题是我国不得不面对的世纪性难题,无论是农民的就业、收入增长、社会保障问题;抑或是农业的土地流传、结构调整、农产品国际贸易问题;还是农村的市场体系建设、生态环境保护、乡镇企业二次发展、农村城镇化的推进、费改税等等的一系列问题,都成为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实现快速发展的阻碍,成为在相当长时期内困扰我国经济发展、社会公平和实现国家现代化的核心问题之一。

那么,中国的“三农”问题症结究竟在哪里?解决“三农”问题的突破口应该选在何处?确保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的当务之急是什么?本刊从这期开设的《情注“三农”》专栏将陆续刊发来自农业权威部门的领导和专家访谈、有独到见解的重要文章以及来自“三农”第一线的成功经验。

当我国的改革开放向纵深发展,全国人民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阔步前进的时候,一个事关国运兴衰的重大问题凸显出来,那就是农业、农村、农民问题。

关注“三农”,就是关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广大农村、9亿农民不能享受改革开放的成果,过上殷实富足的好日子,中国就不能算真正富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是一句空话。

那么,解决“三农”问题的突破口应该选在哪里?确保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的当务之急是什么?对此,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党政决策者们在为之深思熟虑,制定对策;社会各界的仁人志士们也在积极探索,寻觅路径。

在解读“三农”这个世纪性难题过程中,由中国策划协会、中国农民企业家联谊会培训中心和北京艾村风格品牌管理公司共同发起的:“倡导与民共舞之旅,促进和谐社会建设——中国策划师服务‘三农’工程建设活动”,可谓异军突起,另辟蹊径,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

日前,记者见到了这项活动的主要策划发起人和执行者黄大宁先生。有着中国策划协会农业经济建设策划专家头衔的黄大宁,现又担任中国农民企业家联谊会培训中心主任。关于他锦囊中“点子”的含金量和诸多策划方案的可行性,业内外一直都有颇高的评价。

谈起“中国策划师服务‘三农’工程建设活动”时,记者不仅被他令人信服的逻辑思维所俘虏,也被他忧国忧民并充满自信的情绪所感染。他对记者说:“中国策划师服务‘三农’工程建设活动”,始终坚持“关注农业问题、关心农村经营、关爱农民成长”这个根本宗旨,志在搭建服务“三农工程建设”的平台,整合有思想、有奉献精神的各行业专家,以及具有社会责任感的知名企业家,以农为歌、与民共舞……

与记者交谈过程中,黄大宁引用了毛泽东同志谈辩证法时的一句名言: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依据。他说,中国的农村、农业要起变化,关键是农民要起变化。因此,解决“三农”问题,说到底是要解决人的问题。现在,全党、全国都开始重视“三农”问题,党和国家以及各级地方政府都相继出台了许多惠及农民的政策法规,可以说“外因”条件极为优越,但是,若没有广大农民自我价值意识的觉醒和自身素质的提高这个“内因”起作用,“三农”问题还是解决不了。他随即谈到了“中国策划师服务‘三农’工程建设活动”中强调的两个引导:一是引导农民正确认识自身的价值;二是引导农民自主的创造美好的生活。目的要让农民自己敢于“想、讲、看、干”。(记者注:关于“想、讲、看、干”这4个字 ,是黄大宁自创的一套“农民企业家”培训体系,在此暂略)。

总的来说,活动要实现两个“对接”:一是企业与农村大市场的对接;二是科教文化与农民教育培训工作的对接。一句话,就是用企业的理念去经营农村,动员社会各方力量去共同培育农村这个大市场,去共同做大农业这个“大蛋糕”,去共同促进农村这个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宝库的合理开发与管理。对于农村和农民来说,则是借助社会力量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素质和经营管理水平,跟上时代的节拍,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找到属于自己的真正位置,甩掉弱势群体的帽子,从被边缘化的窘境中解脱出来,满怀信心地去自主创造自己的新生活,从而实现农业资源的科学开发与最优化配置。

令人欣喜的不仅是黄大宁这个经营农业、培训农民的“策划体系”听起来是那么入情入理,使人大有顿开茅塞之感;而且更令人欣喜的是这个策划正在变为行动,已经在实际操作中证实了它的可行性。黄大宁的得意之作是他与其他农业问题专家们策划并实施的“营销八桂,与民共舞”活动。

“营销八桂,与民共舞”活动序幕,是从广西百色市田阳县拉开。据相关报道,田阳县党建工作是全国基层党组织建设的一面旗帜,几任党和国家领导人都曾到此视察指导工作,田阳县极具政治上的优势。关于“营销八桂,与民共舞” 活动,当地县委和镇党委领导希望通过开展这项活动,能促进农村党支部和党员们强化农业商品经营意识,在率领群众致富奔小康方面更好的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活动进行中,当地媒体是这样报道其中的一次活动的:

4月25日至27日,田阳县邀请到中国注册策划师、广西人才协会专家顾问中心特约专家黄大宁先生到县里举办了“三农”经营管理培训班,全县的50名党员中心户及各行业致富带头人参加了为期3天的培训。

早在今年初,该县就与广西人才协会专家顾问中心携手,深入探索用企业理念经营农村,让农村党员带动广大群众实现共同富裕,最终通过市场化来解决“三农”问题的新路子,并参与策划了以“关注农业问题,关心农村经营,关爱农民成长”为活动宗旨的“营销八桂,与民共舞”方案,明确推出了“三农异彩”品牌。

培训期间,黄大宁先生围绕如何打造品牌,实现自身价值等问题,给学员系统讲授了《认识市场——角色与定位》、《正确运用管理》、《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等知识。培训过程中,黄大宁先生结合实际,充分穿插运用现场模拟、多媒体演示、案例分析、互动教学等方式,如剥春笋般层层剖析事理,激起了众学员强烈的成功信心和愿望。

黄大宁先生更以渊博的学识及幽默的风范,赢得了广大学员的信赖,大家纷纷掏出心里话,把他团团围住问这问那。有问如何与人相处,实现双赢目标的;有问如何判定资源价值的等等,黄大宁先生总是每问必答。该县“经营能手”梁民旺深有感触地说:“我们田阳的种养技术是一流的,但在经营这一块特别是品牌方面,却一直是个薄弱环节。很多外地老板收购我们的果菜后,只需要用自己的牌子一包装,利润就能翻几番。而我们却总是怨自己的产品不行,今天我总算有机会问个明白了!”

27日下午,培训即将结束时,各学员争先恐后地直奔讲台发表自己的“致富宣言”。来自头塘镇头塘村的黄忠尚一步跨上去,大声说道:“各位学友,我终于看到了自己的价值,现在我只用一句话来代表我现在的心情,那就是‘后悔过去,不如奋斗未来’!”来自边远山区桥业乡的党员陆信佐更是风趣有加:“听了黄大师的讲课,我现在睁眼闭眼看到的都是钱!”众人喝彩声一片。(全文摘自《右江日报》)

短短3天时间的培训,就使学员仿佛学到了“点石成金”之术,拿到了致富的“宝葫芦”,这不能不说是个奇迹,令人为之振奋。

以上报道提及的“三农异彩”品牌,是黄大宁先生从他在培训班结业时所讲的:“党员树品牌、三农放异彩”中提炼,并向有关部门申请注册了商标,可见作为策划专家的黄大宁,品牌意识是很强烈的……

黄大宁简单介绍了活动将通过“考察诊断、专家访谈、官民对话、骨干培养、书刊引导、媒介联动、专项赛事、课题攻关、城乡结对、异地交流” 等十大形式系列进行。

日前,定位为“三农明星风采展示的窗口、三农经营管理交流的平台、三农工程成果分享的园地”的“三农异彩第一村”,正在北京市大兴区庞各庄镇河南新村有序地进行创建中。

黄大宁说:“三农异彩第一村”,也可以称为“(北京)中国农民之家”或称为“新农村建设思想交流市场”。在不久,当您走进“三农异彩第一村”,可望看到以省(市)为代表,专业服务三农工程建设的专家学者,及新农村建设的精英代表,欢聚在 “三农异彩第一村”,共商农业发展、同议农村建设、齐谋农民增收之大计,这又将为京南之旅增添新的景观。

记者从“三农异彩第一村”规划中了解到,整齐划一的民房后墙和东西侧墙面,共计10000多平米,将是展示“三农工程建设新面貌的高雅艺术画廊”。将让人们用不上半天的时间,就可以了解我国新农村建设的最美景观。村中300多米南北相通的“三农异彩展示街”,将成为三农工程成果——各省特具竞争力的农产品永不落幕的交易场。

“三农异彩第一村”在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全体“村民”的文化艺术修养工作中,考虑要组建一支主要由农民艺术人才组成的、以歌舞形式抒发三农之情的专业“三农异彩展示团”。将长期作为“三农异彩”的流动广告载体,服务于“三农工程建设”,保证“三农异彩第一村”经济建设的艺术化、文化活动的市场化。

记者此刻仿佛已经可以感觉到,一个具有时代气息又保持各民族习俗的“三农异彩第一村”,以创造一个经济、方便、高效集中的服务环境为特点,又集科技交流,文化、经济活动、旅游、购物于一体为特色,一个和谐强大的新农村,一个全民同歌、全国共舞、全球齐乐的三农工程建设示范村就将显现,一个让市场了解农民,让农民了解市场的窗口即将隆重推开。

黄大宁先生表示,主管中国农民企业家培训中心工作后,在全力打造 “三农异彩第一村”的同时,也在谋划创建“中国农民企业家培训(全国各省)基地”,此项目考虑首先从革命老区开始,将开办“各类农业经营技能培训班”,计划2006年培训1000名农业经营执行经理人,为三农工程建设做出一名策划专家特有的贡献。

我们期待着这些为解决“三农”问题服务的“好戏”上演,我们更加期待黄大宁和他的伙伴们倾情投入的“中国策划师服务‘三农’工程建设活动”圆满成功!

河南省三农范文第4篇

一、以实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三年行动为抓手,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河北农业大而不强,根子在结构上,出路在供给侧,必须把握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根本要求,努力实现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转变。一是着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在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上,适应消费结构和市场需求的变化,进一步优化农业种植养殖结构和区域布局,扩大绿色优质高效农产品供给能力。建立健全全产业链标准体系,加快省级现代农业园区、示范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示范社的标准化生产,力争到2020年农业标准化生产覆盖率达到70%。二是着力发展现代都市型农业和特色高效农业。瞄准京津两大市场,积极推进农业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重点打造100个省级以上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加快农产品物流体系建设,打造环京津1小时鲜活农产品物流圈。完善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实行从田间到餐桌的一条龙管理,确保老百姓“舌尖上的安全”。三是着力推进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实施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倍增计划,重点打造一批行业领军龙头企业,建立健全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民分享各产业链的增值收益。深入挖掘乡村的经济价值、生态价值、社会价值、文化价值,加快发展休闲旅游、文化体验、养生养老、农村电商等新产业新业态。坚持把推进农村改革作为乡村振兴的强大动力,落实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探索宅基地“三权分置”,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激发农村发展活力。

二、以实施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为抓手,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认真贯彻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的重要指示,抓住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有利契机,加快补齐贫困地区这个短板。一是坚持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实行产业扶贫、科技扶贫、就业扶贫,因地制宜培育2000个贫困人口参与度高的特色产业基地,帮助他们实现稳定可持续脱贫。对没有劳动能力的特殊贫困人口实行保障性扶贫,把底兜牢兜好。二是聚焦10个深度贫困县和206个深度贫困村,加大资源整合和政策倾斜力度,实施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提升工程,落实“五包一”“三包一”制度,集中优势兵力攻克坚中之坚、贫中之贫,积极有效实施移民搬迁,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三是进一步完善省市县乡村五级建档立卡,实施动态管理,既要说清楚有多少人脱了贫,又要说清楚怎么脱的贫。集中开展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严格督查考核问责,使脱贫成效真正经得起检验。

三、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为抓手,着力建设美丽宜居乡村。农村生产生活环境,既关系社会文明程度,又关系群众幸福指数。推动乡村振兴,必须努力实现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的统一。一是着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聚焦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生活污水治理、村容村貌整治等重点任务,梯次推动乡村山水林田路房整体改善,下大力解决一些农村脏乱差的问题。深入推进“厕所革命”,因地制宜、分类施策,推广卫生厕所的大众化、普及化。二是提高村庄规划建设管理水平。科学制定“五级两规一导则”,统筹产业发展、人口布局、公共服务、土地利用、生态保护。坚持分类指导、精准施策,对具备条件的村庄,加快推进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对自然历史文化资源丰富的村庄,统筹兼顾保护和发展;对生存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的村庄,加大力度实施生态移民搬迁。三是大规模开展国土绿化行动。大力弘扬塞罕坝精神,重点抓好天然林保护、京津风沙源治理、太行山燕山绿化等生态建设工程,在沿路、沿河、沿城和村旁、镇旁成片造林,着力打造绿色燕赵。采取市场化运作的方式,积极引入社会资本,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和生态旅游,让农民在造林绿化中增收受益,实现造林绿化可持续发展。四是实施生态环境修复保护重点工程。扎实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巩固拓展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成果,全面落实河长制、湖长制,突出白洋淀、衡水湖湿地治理保护,加强坑塘河渠专项整治,强化露天矿山综合整治,深化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抓好秸秆焚烧治理和综合利用。深入推进冬季清洁取暖,积极稳妥推行煤改气、煤改电,促进环境质量持续好转。

四、以实施加强乡村社会治理三年行动为抓手,促进农村社会充满活力和谐有序。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治理有效是基础,必须在提升农民精神风貌、创新乡村治理机制上下功夫。一是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持续兴起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热潮,大力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以西柏坡精神为代表的红色文化、以塞罕坝精神为代表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凝聚健康向上的正能量。全面开展文明村镇创建行动,完善村规民约,健全红白理事会,培育勤俭节约的文明新风。二是健全乡村治理体系。坚持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推动乡村治理重心下沉,强化道德教化作用,加大农村普法力度,完善乡村便民服务体系,打造“一门式办理”“一站式服务”综合服务平台,全面开展代办服务。加强村务监督委员会建设,让农民议事决事管事。三是建设平安乡村。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责任制,抓好防控体系建设。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严厉打击农村黑恶势力、村匪村霸、宗族恶势力及黄赌毒盗拐骗等违法犯罪行为。加强乡村矛盾纠纷预防和化解机制建设,采取领导干部包联的办法,用心用情用力解决信访问题,着力削减存量,坚决遏制增量,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县、矛盾不上交,坚决当好首都政治“护城河”。

河南省三农范文第5篇

一、以实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三年行动为抓手,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河北农业大而不强,根子在结构上,出路在供给侧,必须把握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根本要求,努力实现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转变。一是着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在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上,适应消费结构和市场需求的变化,进一步优化农业种植养殖结构和区域布局,扩大绿色优质高效农产品供给能力。建立健全全产业链标准体系,加快省级现代农业园区、示范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示范社的标准化生产,力争到2020年农业标准化生产覆盖率达到70%。二是着力发展现代都市型农业和特色高效农业。瞄准京津两大市场,积极推进农业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重点打造100个省级以上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加快农产品物流体系建设,打造环京津1小时鲜活农产品物流圈。完善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实行从田间到餐桌的一条龙管理,确保老百姓“舌尖上的安全”。三是着力推进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实施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倍增计划,重点打造一批行业领军龙头企业,建立健全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民分享各产业链的增值收益。深入挖掘乡村的经济价值、生态价值、社会价值、文化价值,加快发展休闲旅游、文化体验、养生养老、农村电商等新产业新业态。坚持把推进农村改革作为乡村振兴的强大动力,落实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探索宅基地“三权分置”,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激发农村发展活力。

二、以实施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为抓手,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认真贯彻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的重要指示,抓住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有利契机,加快补齐贫困地区这个短板。一是坚持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实行产业扶贫、科技扶贫、就业扶贫,因地制宜培育2000个贫困人口参与度高的特色产业基地,帮助他们实现稳定可持续脱贫。对没有劳动能力的特殊贫困人口实行保障性扶贫,把底兜牢兜好。二是聚焦10个深度贫困县和206个深度贫困村,加大资源整合和政策倾斜力度,实施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提升工程,落实“五包一”“三包一”制度,集中优势兵力攻克坚中之坚、贫中之贫,积极有效实施移民搬迁,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三是进一步完善省市县乡村五级建档立卡,实施动态管理,既要说清楚有多少人脱了贫,又要说清楚怎么脱的贫。集中开展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严格督查考核问责,使脱贫成效真正经得起检验。

三、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为抓手,着力建设美丽宜居乡村。农村生产生活环境,既关系社会文明程度,又关系群众幸福指数。推动乡村振兴,必须努力实现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的统一。一是着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聚焦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生活污水治理、村容村貌整治等重点任务,梯次推动乡村山水林田路房整体改善,下大力解决一些农村脏乱差的问题。深入推进“厕所革命”,因地制宜、分类施策,推广卫生厕所的大众化、普及化。二是提高村庄规划建设管理水平。科学制定“五级两规一导则”,统筹产业发展、人口布局、公共服务、土地利用、生态保护。坚持分类指导、精准施策,对具备条件的村庄,加快推进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对自然历史文化资源丰富的村庄,统筹兼顾保护和发展;对生存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的村庄,加大力度实施生态移民搬迁。三是大规模开展国土绿化行动。大力弘扬塞罕坝精神,重点抓好天然林保护、京津风沙源治理、太行山燕山绿化等生态建设工程,在沿路、沿河、沿城和村旁、镇旁成片造林,着力打造绿色燕赵。采取市场化运作的方式,积极引入社会资本,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和生态旅游,让农民在造林绿化中增收受益,实现造林绿化可持续发展。四是实施生态环境修复保护重点工程。扎实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巩固拓展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成果,全面落实河长制、湖长制,突出白洋淀、衡水湖湿地治理保护,加强坑塘河渠专项整治,强化露天矿山综合整治,深化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抓好秸秆焚烧治理和综合利用。深入推进冬季清洁取暖,积极稳妥推行煤改气、煤改电,促进环境质量持续好转。

四、以实施加强乡村社会治理三年行动为抓手,促进农村社会充满活力和谐有序。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治理有效是基础,必须在提升农民精神风貌、创新乡村治理机制上下功夫。一是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持续兴起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热潮,大力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以西柏坡精神为代表的红色文化、以塞罕坝精神为代表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凝聚健康向上的正能量。全面开展文明村镇创建行动,完善村规民约,健全红白理事会,培育勤俭节约的文明新风。二是健全乡村治理体系。坚持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推动乡村治理重心下沉,强化道德教化作用,加大农村普法力度,完善乡村便民服务体系,打造“一门式办理”“一站式服务”综合服务平台,全面开展代办服务。加强村务监督委员会建设,让农民议事决事管事。三是建设平安乡村。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责任制,抓好防控体系建设。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严厉打击农村黑恶势力、村匪村霸、宗族恶势力及黄赌毒盗拐骗等违法犯罪行为。加强乡村矛盾纠纷预防和化解机制建设,采取领导干部包联的办法,用心用情用力解决信访问题,着力削减存量,坚决遏制增量,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县、矛盾不上交,坚决当好首都政治“护城河”。

河南省三农范文第6篇

一、实施“三换”工作十分紧迫

2、工业化亟待实施“三换”。围绕“工业强市”战略,全市上下正大办工业,推进工业园区建设。目前正在重点建设的县域工业园区13个,规划用地107865亩,实际开发37185亩,政府实批20385亩,缺口70680亩。工业用地指标不足致使许多好的工业项目搁置,严重影响工业发展,而农村农家大院和一户多宅现象普遍存在。据国土部门提供资料,农村居民居住点共占地31.15万亩,户均达0.49亩。如果户均减少宅基地0.12亩,全市可置换出建设用地7.84万亩,可大大缓解工业发展和城镇建设用地不足矛盾问题。

3、农业现代化呼唤“三换”。农业发展方向在于现代化,现代农业必需走规模经营之路。然而,目前农村实行分户、小规模的土地承包经营状况,导致产业规模小、效益低,农业发展动力日益微弱,严重阻碍了农业现代化进程。实行“三换”,让移居城镇的农民放弃土地和林权,把土地和林权逐步向专业大户或经营企业集中,以利于更好地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的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生产率,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

二、“三换”的基本思路和重点

“三换”以转移农民、富裕农民和城乡一体为目标,以引导农民进城务工创业定居为重点,坚持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和以人为本理念,对愿意放弃“农村宅基地、农村承包地和林地承包权”的农户,探索以“农村宅基地换城镇住房,保障住有所居;农村承包地换社会保障,保障难有所解;集体林权换股份收益,保障换有所得”的统筹城乡发展模式。

——用农村宅基地换城镇住房。按照“控制增量、盘活存量”的思路和“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的基本原则,农民自愿放弃宅基地使用权的,由村民提出申请,村委会汇总逐级上报乡(镇)、县(区)人民政府批准,原宅基地经有关部门核准面积、评估作价后,由国土管理部门收储到宅基地收储中心,统一安排使用。经市、县(区)人民政府批准后,按房屋拆迁补偿安置政策,既可以到城镇选择一定面积的安置房,或到商贸小区置换部分商贸用房,也可以选择货币安置到政府统一规划区自行建房。不论采取哪一种补偿方式,农民均拥有完整产权。

——用农村承包地换城镇社会保障。农民凭迁入地户口申请手续和当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出具的“三换”有关证明,到迁入地公安机关进行城镇居民户口登记。已办理城镇居民户口的人员,享受与城镇居民同等的养老、工伤、医疗保险和社保等政策,对尚未参加城镇居民医疗保险但已经参加新农合的人员,当年可继续享受新农合补助政策。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都要免费为其提供政策咨询、就业指导、技能培训、就业信息、职业介绍等就业服务。进城落户农民子女就近安排入学,并继续享受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保障其享有与当地居民平等的受教育权。

——用林地承包权换股份。在实行林权制度改革后,对不愿意放弃林地承包权的农民,可以把潜在的资源转为现实的资本。即农民把林业承包经营权作为股权,采取入股、转包、转让等多种形式,将林权流转给产业化龙头企业、乡镇企业或农民经济专业合作社等经营,林权流转收益归农民所有,既增加农民财产性收益,又促进林业的规模化经营。

三、推进“三换”工作主要措施

1、重点突破。一是突出重点区域。以月河川道为重点,依托安康中心城市西扩和九个县城及重点集镇,打造“三换”试验示范区。从本地实际情况出发,量力而行,优先选择工作基础较好,有一定经济基础和资金保障能力的镇、村和农户率先启动。二是突出重点产业。大力引导进城农民以园区经济、特色农业、现代服务业为重点,发展

二、三产业。着力培育以清洁能源、新型材料、生物制造、生态旅游和现代物流为主的新经济产业体系,为农民进城务工创业提供优质平台。三是突出重点对象。以个体经营户、大中专毕业生和长期在外务工农民为重点,率先实施“三换”,引导其优先进入城市务工创业定居。

2、服务引导。“三换”是复杂的系统工程,应从统筹城乡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以“三换”带动全局的重要性,增强服务意识,简化审批手续,实行“一站式”办公、保姆式服务,搞好换前、换中、换后的系列服务,为推进城乡一体化创造良好环境。大力推进城镇建设,优化城市创业和居住环境,引导农民进城务工创业定居。按照农民进城居住社区化、社会保障市民化、生活方式城市化的思路,集中搞好社保服务,全面改变农民生产生活方式,实现“户户都有住房、人人都有社保、家家都有收益”的目标。尤其要加强农民进城安居后的后续引导、服务,为农民务工创业定居送政策、出主意、解难题,帮助其最大限度增加收入,尽快转为市民。

上一篇:和书交朋友范文下一篇:红鞋子阅读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