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艺术论文范文

2023-09-16

佛教艺术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大理曾经盛名为“佛都”,文化底蕴深厚,佛教对大理社会与经济影响很大。大理佛教受到西藏、印度及东南亚和内地的影响,同时汲取了白族民族文化,具有多元性。大理应抓住“云南建设文化强省”战略的机会,积极开发地方民族特色,形成特色产业群。要做到开发多元的人文与自然特色;形成独具特色的旅游路线;发展和谐的佛教文化与景区管理关系;培养综合人才等。

关键词:大理;佛教文化旅游;产业研究

旅游产业属于第三产业,对有条件的地方提升经济发展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云南省是我国著名的旅游地区,生态环境优越,民族文化丰富。大理曾经是云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其佛教文化底蕴深厚,而且多样性。本文以研究大理佛教文化旅游产业为切入点,把宗教文化与市场经济两者联系起来,对于进一步壮大大理旅游产业,提升云南旅游知名度具有重要意义。

一、大理佛教来源

独特的地理位置与悠久的历史汇聚形成了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被山水环绕,生活着多个民族,并且曾经作为南诏、大理时期政治文化中心。佛教在大理地区长期盛行,吸收了白族本主、内地佛教、儒家、道教、藏传佛教、印度佛教等文化,形成了多元佛教文化。佛教通过内地、印度、西藏等多条路线传播到大理。例如:张骞取名的“蜀身毒道”就是联系缅甸和印度的古道。下面详细介绍几条传播路线。

一是印度来源。“大封民国(大理地区古称)圣教兴行,其来有上,或从胡梵而至,或于蕃汉而来,奕代相传,敬仰无异”(《南诏图传·文字卷》)。根据“阐瑜伽教,演秘密法……为蒙氏崇信”(《云南通志》)。由此推断,印度僧人最早进入大理地区传播佛教。大理佛教文化体现着中国、印度两大古代文明的交流和融汇。二是缅甸佛教传入。根据《后汉书·西南夷传》中的一些可靠史料,汉和帝永元九年,大理就与缅甸之间有了沟通,推断缅甸佛教传入大理地区。三是藏传佛教影响。佛教分为密教与禅宗,大理佛教存在典型的密教教义,与西藏佛教相似,推测佛教从西藏传播大理的可能性。四是内地佛教影响。内地佛教对大理的影响历经很长的历史时期,从汉晋到唐宋其交流连绵不断,直到唐代开元后佛教才在大理兴盛。《新纂云南通志·宗教考》记载:“滇之佛教,传闻于汉晋,兴隆于唐宋。”《云南志略》记载,“盛罗皮立,是为太宗王,开元二年(公元714年),遣其相张建成入朝,玄宗厚礼之,赐浮屠像,云南始有佛书”。南诏时期,战争避难,使得佛经和僧人进入云南,在大理地区传播佛教。大理国王段智廉“使人入宋,求大藏经一千四百六十五部,置五华楼”。(《南诏野史》)宋朝时期开始大量引进佛教经文,僧侣慕名来大理进行佛法交流。

二、大理佛教文化遗产

佛教在南诏大理国时期盛行,历经千年之久,遗留下了大量的佛教文化瑰宝。明代张含在《苍洱歌》中描述:“叶榆三百六十寺,寺寺半夜皆鸣钟。”(见《大理市文史资料》第十三辑)。佛塔、佛寺、佛像、石窟寺、画卷、经幢、法器、塔模等大量物品留存至今,对于当代人大力开发佛教文化资源,发展当地经济有重要意义。

(一)佛寺与佛塔

作为佛教圣地,大理拥有很多佛寺佛塔,例如:感通寺、观音堂、石钟寺、宝象寺、无为寺等;罗荃塔、楞严塔、崇圣寺主塔、弘圣寺塔、蛇骨塔等。史书记载,大理佛塔曾经拥有六七十座,随着岁月的侵蚀及战火的破坏,现在还有三十二座。

鸡足山曾被称为“佛国”,盛名远播。佛寺建筑吸收了白族建筑的风格,地处山水之中,人文景观与自然风光相衬托,简直就是世外桃源。崇圣寺三塔是海内外信众礼佛、游客观光的圣地。祥云水目山景区有佛塔71座,是西南最大的佛教塔林,全国第三大塔林。剑川石宝山因山间岩石奇美而得名,宝相寺和海云居是石宝山佛教之地。国内仅存的阿吒力佛教寺院,就是剑川兴教寺,兴建于明朝永乐十三年(公元1415年)。大理佛塔不同于东南亚诸国,建筑风格融合了白族文化,多为偶数塔层,精细雕琢,外观线条柔美,是历史遗留的瑰宝。

(二)佛像、法器、雕刻

兴教寺大殿内外墙壁上有绘于永乐十五年(公元1417年)的壁画二十多幅。寺内总计佛像、法器617尊(件),其中贴金铜像、法器599件(尊),耗费近千斤铜。《南诏野史》记载,崇圣寺贮像就有“佛一万一千四百,铜四万五百九十斤”。

石钟山石窟以石窟艺术为主体景观,在南诏、大理国时期就兴建,历经一千一百多年,被誉为“南天瑰宝”。(见《剑川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石宝山石窟共11窟,大部分为佛像雕刻,包括如来、阿难、迎叶、文殊、普贤、地藏、观音、八大明王、金刚力士、王者等佛像,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格。凤仪汤夭村发现的木雕佛像也是特色。大理佛寺木头雕刻也是一大亮点,例如大慈寺殿门木雕,描绘了上关、罗刹阁、三塔以及下关等景观。

(三)绘画

《鸡足山志》《灵岳重辉》《灵山佛都》《佛国沧桑》等书籍收藏的楹联、字画和碑刻,记载和描绘了景区的佛教盛况。在大理凤仪北汤天村发现有19幅白族艺人创作的木刻绘画,特别是元延佑六年“佛宝名赞”所附一幅最为精美。由剑川木工精雕细刻、放大复原大理国时《张胜温绘大理国梵像卷》。一幅宽31.5厘米、长580.2厘米的《南诏开国史传说画卷》是一幅彩绘,描述的是大理佛教壮观景观,也是留存的艺术瑰宝。

三、大理佛教文化旅游业现状

(一)特色不明显

悠久的佛教文化历史底蕴,众多的佛教文化遗产,为大理独特的佛教旅游业奠定了坚实基础。然而,大理佛教文化旅游业却处于单调的商业结构阶段。大理在历史上曾经作为佛都,而现在社会影响不大。大理佛教文化旅游活动项目单一,不丰富,挖掘深度不够。“基本上是以烧香拜佛、求愿、销售纪念品和一些观光为目的的活动,而了解佛教文化、参观佛教仪式、开展佛教活动等‘参与式旅游’‘体验式旅游’极少。”大理尚未将白族文化与佛教文化有效地结合起来宣传,使得游客不能全面了解、多维度体验独特的大理佛教文化。佛教石窟、佛寺与佛塔文化具有民族风格,但是产品未体现民族特色。市场上的产品过于单调,不能满足旅游者的佛教信仰需求,文化气息不强烈,佛教文化旅游的持久力不强。大理佛教文化相比其他佛教文化,尚未形成特色民族文化艺术品,在景区内未形成佛教活动中心,缺乏浓郁的佛教旅游气氛。

(二)交通路线有待完善

旅游交通基础设施不完善。大理与日韩、欧美等发达国家未形成直接的空中线路,给游客旅游带来交通上的麻烦。国内旅游交通路线不够直接,航空、铁路、公路等线路有待进一步完善。大理州内到各大佛教景区的道路条件较差,缺乏便捷的交通方式切换。

(三)景区管理与佛教文化之间存在矛盾

大理佛教文化旅游景区面临的矛盾分为两方面:一方面是旅游活动对景区原有美观的潜在破坏,例如:破坏景区的自然环境、破坏了佛教物品、对周边地区居民的生活造成了影响等。另一方面是过分强调佛教文化圣地原生态的保护和佛教遗留物的保存,导致当地居民墨守成规,不能带来切身的经济效益,未能真正把文化艺术与经济生产结合起来。佛教文化旅游开发层次较低,缺乏监管,小商小贩容易钻法律的空子,不能正确处理好经济与文化的关系,对游客的财产和精神造成负面影响,把宗教文化变成鬼神迷信,例如:摆摊测字、开光、祈福、仿造字画等现象,导致佛教文化氛围不浓,甚至商业化、庸俗化。缺乏合理的佛教文化旅游监管,商人会触犯规定,欺骗游客,强买强卖,造成佛教文化声誉降低,影响了游客的数量,甚至破坏文化氛围。没有监管的文化旅游严重背离了佛教普世观的本质,阻碍了旅游产业的持续发展。观念保守,开放意识不强,市场机制不够成熟。地方和部门领导在观念上严格控制佛教文化旅游产业,缺乏足够的市场认知,禁区和较高门槛使得社会大众很难参与进来。

(四)人才缺乏

一是佛教僧侣的缺乏。博学高僧缺口较大,传道、讲经、论坛交流等人才交流活动较少。未形成与全国其他佛寺进行大型佛法交流及人才互换培养机制。二是景区经营水平低和管理人员素质不高,佛教文化工艺人才断层。

四、大理佛教文化旅游业对策

佛教文化旅游是一种特殊的旅游,不仅是游山玩水,更是体验高深的佛教教义及每个游客内心深处的灵魂感悟。因此佛教文化旅游研究需要从以下两个角度思考:一是弘扬佛法、修身养性;二是服务大众,感悟僧侣生活。

(一)开发多元的人文与自然特色

适当开发历史传说景点旅游。根据民间轶闻趣事,创造历史人文景观,以达到吸引游客目的,从而向游客传递大理地区的民族民俗文化精神。例如:祥云县水目山有徐霞客过访、林则徐专谒、担当受戒、吴三桂问卜等历史记载和“锡杖涌泉”“枯井取木”“风洞购物”“木犬守场”“铁树开花”等历史传说,是一个好的人文景观开发宝地。

多元文化交融,扩大佛教文化内容。挑选一些佛法底蕴较好的佛寺,举办佛事活动,丰富寺院旅游内容,扩大寺院的知名度。大理佛教文化具有鲜明的多元性,融合了印度、西藏、内地等教派,也汲取了儒家、道家等文化思想,因而可以适当增加些其他文化内容,丰富大理佛教文化内容。例如大理崇圣寺举办的佛事活动,可以把大理的其他节庆活动如三月街民族节、周城村本主庙会等其他文化资源整合起来。大理佛教寺院一般地处生态环境优美的山水之中,建设佛文化生态园,在寺院种植茶叶,在佛茶文化中体验茶叶的采摘、加工、制作、茶艺表演。开发具有大理佛教文化特色的大量旅游纪念品和工艺品,注重突出地方色彩和文化审美特征,工艺品中适当增加大理白族本祖信仰与道教等文化。

根据动植物多样性,评估各类生物的价值,制作名木佳卉说明图和动植物标本,当作礼物赠送给香客。结合现代文明,传播佛教文明,开发“排忧解难”的净化平台。如设立“净心斋”,品茶净心,品茶,讲佛,感悟人世。在青山竹水间开辟一方“养生堂”,素食、练武、弹曲,人与自然交融。在大型寺院内建设佛文化音乐厅,组建佛教音乐团,设计豪华与古朴典雅,定期举行演出,有条件的开展全国巡回演出,制作佛教音乐品和佛教乐谱。

(二)形成独具特色的旅游路线

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积极建设大理与国内外直接的联通路线,实现传统佛教朝觐活动与当地民俗文化、旅游经济与人文社会结合。打造崇圣寺三塔、鸡足山等成为国际一流的佛教圣地。根据市场调查,大理佛教文化旅游游客来源主要分为省内及周边地区。根据主要游客的旅游方向及佛教文化旅游需求,合理制定佛教文化旅游路线,例如,一日游线路:永平金光寺、祥云水目山一日游;二日游线路:洱源地热国、剑川石宝山唐代石窟、沙溪寺登街二日游;宾川鸡足山佛教文化二日游;二日半游线路:祥云水目山、宾川鸡足山;巍山古城、巍宝山;崇圣寺三塔、观音塘、祥云水目山佛教塔林、宾川鸡足山佛教文化游以及对这些景区进行重组的三日游线路。

(三)发展和谐的佛教文化与景区管理关系

汲取国内外文化旅游经验,因地制宜,改变传统观念,增强佛教文化创新意识,完善市场机制,进一步向社会公众开放,降低市场投入准入门槛。合理开发动植物资源,重视人文生态环境的塑造,使游客亲身感受“妙香佛国”的意境。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加强法制建设,制定景区管理规章,严格执行佛教文化旅游条例,遵循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加强景区管理,营造良好的旅游人文环境,不要把佛教景区旅游庸俗化,避免播放庸俗歌曲,也避免把佛教与迷信混淆,杜绝利用网络算命、地摊算命等迷信手段欺骗游客。要不断提高景区服务人员和游客对佛教文化及自然风景的保护意识。

(四)培养综合的人才

培养佛教人才,举办法事活动,现场给游客讲解佛法知识。利用大理独特的人文文化,培养高素质佛教旅游人才。整合佛教寺院独特的景观遗存,为游客解说当地的佛教典故、教义、精神,尤其是普世观。例如:金光寺、石宝山的石窟、崇圣寺三塔以及鸡足山等地区,内涵丰富、教义深刻,需要专业佛教旅游人才对游客进一步内容解说,结合景区服务功能,达到深度旅游、展示佛教文化价值、教育研究目的。牌子、材料、颜色、大小、字体等合理设计,按照佛教文化解说,激发游客兴趣。培养能够国际交流的僧侣,加强海外的文化交流与合作,佛教寺院与高校合作,培养符合大理佛教文化旅游需要的人才,包括景区服务人员和僧侣。

参考文献:

[1]张天颖.打造南京佛教文化品牌推动佛教文化产业发展[J].中国市场,2012(31).

[2]赵伯乐.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中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J].云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0(1).

[3]石磊,苏洪文.内蒙古呼伦贝尔藏传佛教文化资源旅游开发的SWOT分析[J].红河学院学报,2014,12(6).

[4]夏海明.探究普陀山佛教文化旅游精品建设[J].特区经济,2007(1).

[5]吴攀升,余昀.五台山佛教文化旅游的战略思考[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02,18(5).

[6]杨琼华.云南加快推进文化创新的路径研究[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3,6.

[7]赵建军.大理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大理学院学报,2009,8(1).

[8]殷群.大理宗教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J].大理学院学报(综合版),2011(7).

[9]殷群.大理宗教文化旅游深度开发对策研究[J].大理学院学报,2011(1).

[10]辛向东.加强佛教文化挖掘研究让大理更加和谐美丽[N].大理日报,2007-05-02(A03).

[11]黄天云.浅谈佛教对大理白族文化的影响[J].红河学院学报,2004,2(5).

佛教艺术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佛教伦理以缘起论为理论基石,万事万物皆缘集而生、缘散而灭,启示人们应正视相互之间的依存性,自觉意识并担当起应尽的社会责任;佛教伦理以慈悲为怀,拔众生之苦痛、予众生以快乐,启示人们应积极投身到救灾扶贫、照顾鳏寡孤独等社会公益事业中来,为缓解弱势群体之困厄、促进社会之和谐作出应有的贡献;佛教伦理倡导忍辱精进精神,有助人们倡导和营建一个宽容而进取的社会。佛教伦理中蕴含的强烈的关注人生、关怀生命等精神价值资源,有益于人们在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调适自己的心灵,从而使生命得到真正地安顿。印顺法师的“人之正性”思想,立足于人心浮躁和困惑的现代人间世,吁求人们扬弃“众生性”而完满“人之正性”,进一步开显佛性,冀此来提升现代人的精神品质和追求,从而实现社会的和谐与安康。

关键词:佛教伦理;生命关怀;印顺法师;“人之正性”

一、佛教伦理与世俗伦理

伦理学是以“应该”(should)、“应当”(oughtto)等价值陈述,来讨论和阐释某某事是否善、正确或合乎道德的一门学问。与事实判断相比较,价值判断或许更难于断定或辨其真伪,因为基于不同文化、宗教、习俗等背景认知的群体,往往会有不同甚而截然相反的思维方式、文化观和价值观以及由之而影响(决定)下的生存(生活)方式;但却不能因此而否认:确立价值判断并不比研判事实不具有重要性。尤其在全球化境遇的今天,在探讨人际关系、共同福利或善恶之争的时候,价值判断就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来得必要和有益。

在世界各大宗教文化传统之中,佛教伦理正是如此亟待阐发和挖掘的对人类共同福祉有益且重要的价值研判知识。不过,佛教伦理的这种知识资源却不能直接拿来为世俗的价值判断所用,而必须经过“创造性的转化”,这种“转化”和“创造”理应奠基于对佛教伦理和世俗伦理之关系的准确体认和把握之上。其一,佛教伦理和世俗伦理相比,佛教伦理是宗教伦理,它以宗教信仰为出发点,以追求体悟终极关怀的解脱为依归,因而它具有彼岸性,是出世的,也是超越的;但其超越性不离世俗性,其彼岸性也不完全脱离此岸性,佛教伦理之真精神、真践行也必须于世俗世界中以净化和提升世俗生活的境界和意义,而这种于世俗生活中以调节伦理关系、净化和提升世俗生活境界的道德规范,恰好正是世俗伦理的观照之域。不难得出,佛教伦理和世俗伦理有在世俗性上的统一的一面,但又不失其特有的宗教意涵和对超越性的追求。其二,佛教伦理思想中的许多戒律、规范,也多有与世俗伦理、道德规范的内容相同或相近之处,只不过佛教从其宗教立场出发,往往赋予其十分神圣化的意义。例如在中国传统思想中,就一直讲求孝,即做子女的要孝养父母,包括物质上的供养和情感上的尊重和满足。佛教原本是讲出家的,后来演变到中国佛教伦理,不仅大讲孝,还要讲求“至孝”,这个“至孝”就包括比如劝自己的父母信奉佛法,愿父母追求和享受出世解脱之乐等等。这个事例一方面似可说明佛教伦理对世俗伦理的某种“屈服”,但另一方面也体现了佛教伦理对世俗伦理境界和意义的提升。“屈服”抑或“提升”,其实都关乎佛教伦理对现世中的芸芸众生的深刻关怀。其三,佛教伦理中所允诺的、吸引人们追求的理想彼岸与世俗伦理所追求的美好世界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其共同点有三:一是自然环境优美;二是社会生活和谐;三是居者身心健康。

综上所述,挖掘和阐发佛教伦理的精神资源,不仅对提升世俗伦理的境界和意义有着相当直接的理论借鉴意义,而且对构建和谐人生、和谐社会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启迪意义。

二、佛教伦理思想中的生命关怀精神

佛教伦理是传统伦理思想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宗教伦理,它是在佛教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一套完整的伦理道德体系,是以佛教信仰为中心来调节佛门僧人之问以及僧俗之间关系的道德准则和道德规范体系。作为宗教伦理,它发挥着世俗伦理不可替代的社会功能,同时也承载着佛教对现实社会、生命人生的强烈关注和深刻关怀。

佛教伦理以缘起论为理论基石。作为佛教基本教义和佛教伦理之理论基石的缘起论或缘生理念,认为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无论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都是由种种条件或原因和合而成,所谓缘集而生,缘散则灭,这里的“缘”实际上就是条件或原因。这种缘起论或缘生理念启示人们:世界既然是“因缘和合”而成的,那么每个个体、每一部分都不是孤立的“岛屿”,都要依赖于他人和社会才能存在并发挥作用。用今天的视角来看,佛教伦理的哲学基础缘起论或缘生理念实际上包孕有世间众生相依相存的道理,这就要求人们以一种全新的眼光来看待自己和他人以及自己和社会的关联性、依存性。

就自己与他人而言,每一个“我”都不能离开“他”而独立存在。而佛教伦理中的缘生理念正视个体与他人之间的这种彼此依存、相互依赖的关系,或许能为实现人与人之间的互助互利、促进人际和谐有启迪意义。

改革开放30余年来,社会已呈现出利益主体多元化、利益来源多样化、利益差别扩大化、利益关系复杂化、利益表达公开化、利益冲突尖锐化等局面,在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的今天,表达不同利益诉求的群体性突发事件也有增多。对此,我们应积极融摄、创造性转化佛教伦理中的缘生理念所包孕的“依存”智慧,顾全大局,合理分配,普遍受益,真正做到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激发和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促进并建构一个和谐、祥和的人间社会。

佛教伦理以慈悲为怀。佛典《大智度论》上有云:“大慈予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大慈以喜乐因缘予众生,大悲以离苦因缘予众生。”佛教伦理中的慈悲襟怀,是生命关怀精神的集中体现。具体来说,慈悲精神有三个层次,即小慈悲、中慈悲和大慈悲。小慈悲是主客有别,自他有别的;而大慈悲则是一种无差别的、普遍的慈悲,也称为“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大乘佛教强调慈悲乃佛道之根本,中国佛教伦理继承并发展了这一充满普遍的深厚的生命关怀的精神理念。不仅如此,中国佛教还重塑体现慈悲理念的神格形象,其中又以观世音菩萨最为典型。观音菩萨慈悲精神的特点有三,即一是现实性,观音菩萨能解救现实生活中众生的种种苦难,满足众生现实生活中的种种愿望和要求;二是随类性,观音菩萨随类度化,对众生一视同仁,不分贵贱贤愚,有针对性地开示教化,度脱苦厄;三是融通性,观音菩萨应化形象千姿百态,圆融自在。佛教慈悲理念的最重要实践就是布施。布施实际上就是“给予”。每个人都从社会和他人处索取,所以也都应回馈社会和他人。

佛教伦理中慈悲理念的倡导,不仅有助国民素质的提升和和谐社会的构建,而且有助于实现人与自然之和谐关系的确立。科技革命使社会生产力获得了空前发展,人类取得了征服自然的辉煌胜利,自然界成为可通过科学技术手段加以剖析、“拷问”和利用的对象,有力推动了人类摆脱在自然面前俯首称臣的命运,同时也强化了人类自身在自然界中的中心地位。人们全然不顾自然的生命及其内在价值,所思考的只是如何从自然中获取更大的利润和功效,算计着如何满足自己无限的私欲,而渐渐忘却了自己生存的基础——大自然被彻底地“驱魅”,从而导致了“大地的毁灭”。当代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以及自然资源的极度浪费,人与自然的异化已非常尖锐。因而,正确认识个体与自然、群体与自然,建构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而佛教伦理中的慈悲情怀,能够转化成为建构人与自然之和谐关系的有用资源。

中国佛教推崇的慈悲理念实际上是前面所讲的“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即要对众生包括无情识之物如山河大地、花草树木、墙壁瓦石等都要抱有慈悲之心怀,因为它们与我们及这个世界都是和谐共生的;在佛家看来,它们也都有成佛之佛性,所谓“郁郁黄花,无非般若;青青翠竹,皆是法身。”因此,要尊重和爱护包括无情识在内的世间一切万物,持一种和谐共生的理念。不仅如此,还要充分认知到:大自然与人类有着平等的价值以及生存权、生命权,人类与其他自然万物共同构成一个共同体,彼此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它们之间是一种和合共生、唇齿相依的关系。因此,作为有思维、有理性的人类应该普度众生、泛爱万物。

佛教伦理倡导忍辱精神。佛教伦理中的缘生理念、慈悲理念等生命关怀精神,为世俗伦理提供了新的思想资源,包括伦理价值和道德实践、道德选择的理论依据,不仅丰富了中围传统伦理思想的内容,强化了中土道德教育的信仰力量,增强了世俗伦理的约束力;而且对当今和谐社会的建构也有诸多的启发意义。佛教六度中的忍辱精神正是人类生存智慧的结晶,体现了佛教伦理对人生和生命的深刻关怀。佛教伦理倡导的忍辱,其实质就是做到人嗔我不嗔、人恼我不恼,集中体现了佛教伦理所追求的宽容境界。这是非常值得我们分析和参照的。佛教很早就发现了人性的三大弱点,即贪、嗔、痴。贪即贪欲、贪爱,对事物起爱著之心;嗔即嗔恨、嗔恚,对事物起怨恨之心;痴即愚痴、痴迷,迷惑于种种假象而不见真理。贪、嗔、痴被认为是污染众生、燃烧众生身心的三种根本烦恼,也称“三毒”。为了直接对治“三毒”,佛教提倡不贪、不嗔、不痴的伦理要求即忍辱精神,以消除根本之烦恼。

当今社会,随着科技突飞猛进地发展,物质生产已越来越丰富,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另一方面,社会的发展也带来了新的矛盾,在人与他人和人与自我关系上,一些人自我扩张、自我膨胀、目空一切,处处以自我为中心,造成人与人之间的僵化、紧张和冰冷;而另一些人又自我扭曲,出现自我的失落、丧失等现象,构成当代一些人精神上的莫大痛苦和悲哀。此外,现代人们又不由自主地卷入到为“物”所役的束缚中,在欲望的驱使下疲于奔命,生命沦为物欲的工具,生活的全部意义诉诸于物质功利的占有,“贪婪”成了推动现代社会发展的最根本动力。形成上述自我的膨胀、扩张或自我的扭曲、失落以及对“物”的无节制追求,究其原因可能错综复杂,但在很大程度上,是当代人并没有认识到佛教伦理所倡导的忍辱的真正要义。这种忍辱精神,用现代视角来看,其实就是一种宽容的理念。宽容是人与人交往和沟通的助力,也是互相信任和建构和谐关系的桥梁。

总之,佛教伦理中强烈的关注人生、关怀生命的精神资源,有助人们在竞争激烈、压力增大的今天,平衡自己的心灵,从而使生命得到真正的安顿。印顺法师的“人之正性”思想,立足于人心浮躁和迷情困惑的现代人间世,吁求人们扬弃“众生性”而完满“人之正性”,进一步开显佛性,冀此来提升现代人的精神品质和追求,从而实现社会的和谐与安康。

三、印顺法师的“人之正性”思想

印顺法师(1906-2005),是当代人间佛教的提出者和佛学家,其尤擅长分析、考证和历史研究,堪称20世纪中国佛教学术史上最有成就的佛学家,甚至有人称其为唐“玄奘大师以来第一人”。印顺法师一生笔耕不辍,著述等身,他将自己的论著编为《妙云集》(24册)、《华雨集》(5册)及其他专著10余部,总计700余万字。印顺法师其人、其文,受到教、学两界的高度肯定和赞扬。当代人间佛教的践行家星云法师认为,“印老的思想丰富,立论创新,他对佛学的阐释常有独特的见解,他的佛学著作具有深度,可以说是一位佛学上的开悟者”。著名佛教学者郭朋教授在其所著的《印顺佛学思想研究》中说:“印顺是当代台湾著名学者,同时又是享有声誉的佛教大师。他多年潜心研究佛学,在印度和中国的佛教思想与教派的研究方面有很深的造诣,其论述多有独到之处。”陈兵教授等人编著的《人间佛教》说,印顺“为当代佛学著作最为丰硕者,与吕澂并称现代佛学研究的双璧。”

印顺法师通过深入钻研印度佛教包括早期佛教、部派佛教、大乘佛教等的历史研究,特别是佛陀释迦牟尼出家和传教的本怀,于20世纪40年代初在汉藏教理院写成《佛在人间》(后收入《妙云集》),是最早阐发“人间佛教”的论著,成为他“人间佛教”思想的代表作。在是著,他提到“佛陀是人间的,我们要远离拟想,理解佛在人间的确实性,确立起人间正见的佛陀观。”这些思想,虽说是印顺法师关于人间佛教的最初表达,但却是其终生所秉持和力倡的。印顺法师认为,在无边佛法中,人间佛教是根本而最精要的,究竟彻底而最适应现代机宜的。与太虚大师融贯中国佛教优良传统的“人成佛即成”的今菩萨行观不一样,印顺法师倡导“信、智、悲”三者兼备的今菩萨行的实践方式。综观印顺法师所倡导的“人间佛教”理论,有两个显著特点值得注意:其一,强调从研究整体佛法中挖掘和阐发佛教最宝贵的精神资源尤其伦理资源。其二,确立“以人为本”的原则,把尊重人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和对人的生命关怀贯穿到“人间佛教”理论之始终。前一个特点揭示了印顺法师的人间佛教理论很重视佛教的源头即印度佛教的研究和阐发,其人间佛教理论是奠立在深厚的历史和佛法基础之上的;后一个特点又充分体现了其人间佛教思想受中国传统思想特别是儒家思想对人的重视的影响。印顺法师的人间佛教思想尤其伦理思想所奠基的“人之正性”思想就颇具特色,也突出体现了上述两个特点。

众所周知,佛教大多按照生命形态与层次将世间划分为“六道”,即天、阿修罗、人、畜生、饿鬼和地狱。其中,天、阿修罗和人是世间的上三道,属于世间善报(世间善道),后三道畜生、饿鬼、地狱是世间的下三道,属世间恶报(世间恶道)。印顺法师认为,人间佛教所讲的“人间”属于世间的上三道之一,包括人及其所依存的环境。此“人间”的特性可从四方面显示:“(1)环境:天上太乐,畜生、饿鬼、地狱——三途太苦,太乐了容易堕落,太苦了也无力追求真理与自由。……太乐太苦,均不易受行佛法,唯有苦乐参半的人间,知苦而能厌苦,有时间去考虑参究,才是体悟真理与实现自由的道场。(2)惭愧:这是道德的向上心,能息除烦恼众恶的动力,为人之所以为人的特色之一。(3)智慧:三恶趣是缺少智慧的,都依赖与生俱来的本能而动作,人却能从经验的记忆中,启发抉择、量度等慧力,能设法解决问题。(4)坚忍:我们这个世界,叫裟婆世界,这世间的人,能忍受极大的苦难,为了达到某一目的,牺牲在所不惜,非达到目的不可。”此处意为人间环境的特性是不苦不乐性,人的特性为惭愧、智慧和坚忍三种:有惭愧之心,说明人在道德上有改过迁善的优越能力;有智慧,说明人在智能上有学习、领悟、抉择和实践的优越能力;有坚忍,说明人在意志上有堪忍、坚定的生存与行动的优越能力。显然,人道(人间)具有其他五道所不具备的优越之性之力。

在佛教看来,人道或者说人间是由共业感引的;人道是善道,相应的共业也应该是善业。人道善业称十善业,即“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恶口、不两舌、不绮语、不贪欲、不嗔恚、不邪见。”人道的获得与保有在于十善业的奉行。印顺法师称十善业为“人道(人间)正行”。就人本身而言,只有遵守十善业才能称之为真正的人,十善业直接指向与显示人性。但由于人道只是生命轮回中之一环,人性可以在生命形式的转换中失落或上升,比如违背十善,必然导致生命的堕落,而沦为下j道;反之,则可能进趋佛道。因此,十善业的保有与获得是人之为人的根本原因,这种与十善业直接相应之人性,印顺法师称之为“人之正性”。他进一步认为,人性中,不仅有人之正性,还包含有“众生性”和佛性。作为人,其正常表现即人之正性的展开。但如众生性有所发挥,则人性趋于下落,而当佛性有所开显时,则人性开始上扬。就人的内在可能发展来说,众生性、人之正性和佛性指示和开显了一种生命精神积极上升的方向。在实践的趋向上,首先要求扬弃人之众生性而完满人之正性;进一步开显佛性,以进趋佛道。不仅如此,印顺法师还特别强调人相对于其他生命形态和层次的优越性,原因就在于基于人之正性正是进趋佛道的最佳路径,“天、龙、罗刹、夜叉等等,各有他们特殊的性质,都不是人的正性。人的性情,无论近于他们哪一种,都不能使人性得到正常的发展,不能使人性净化而完成。”

人为修行佛道之唯一正器,而且唯有基于人之正性才能进趋佛道,这也就表明佛也是人所成就的。《增一阿含经》卷二六有云:“佛世尊皆出世间,非由天而得也。”印顺法师不仅强调只有人才能进修佛道,而且认为只有生在“人间”,才能禀受佛法,体悟真理而悟得正觉的自在;换言之,人间或人道是能够真实受持佛法的基本条件和前提基础,离开此,就根本无从谈起体悟真理而实现正觉的问题。这种对人、人间的前所未有的重视和强调,成为印顺法师“人间佛教”思想的重要方面,并渗透着极其鲜明的生命关怀精神和人本色彩。

参考文献:

[1]大正藏(卷14)[M],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3.

[2]海德格尔形而上学导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3]印顺法师,佛法概论[M],北京:中华书局,2010.

佛教艺术论文范文第3篇

中国佛教的传入弥补了日本原始氏神到中国儒学传入日本统治日本精神信仰的空白区。当时的日本,文化比较落后,与中国直接的文化交流还没有开展;社会还处在比较落后的奴隶制的氏族制度时代;宗教方面各个氏族都有自己的氏族保护神(氏神)。这时候佛教的传入,无疑对日本来说不仅是一种宗教,而且还是一种先进的文化和思想。所以成为了统治者建立中央集权的律令制国家的一种重要的指导性的文化思想。不得不提,圣德太子在这其中对中国佛教在日本的推广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推古天皇元年(593),用明天皇之第二子厩户被立为圣德太子,并以“摄政”身份辅佐国政。他“习内教(佛教)于高丽僧慧慈,学外典(儒学等)于博士觉哿”(《日本书纪》卷二十二),对佛教尤为重视。推古二年(594),他下诏兴隆佛法,朝廷的臣、连等“各为君亲之恩,竞造佛舍,即此谓寺焉”(同上)。他自己从推古六年(598)起,对传入日本的汉文佛典,随得、随读、随讲,曾开讲过《法华经》、《胜鬘经》等,上自天皇、诸王、王女,下至百姓大众,都是他每次讲经的听众。推古十二年(604),他制定了“十七条宪法”(即政治原则),其内容大部分是宣传儒学伦理道德和佛教思想的。而且,当时日本还向隋派遣使节有3次。在派遣留学生、留学僧中有高向玄理、僧竁等人,他们在学习了中国的文化、政治制度以后也把汉文佛典带回国,在尔后进行的“大化革新”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公元710年日本迁都奈良,进入奈良时代。它相当于中国的唐朝前期,是中日两国佛教文化频繁交流的时期,也是佛教在日本的进一步传播时期。这一时期,随着中日僧人密切交往和汉文佛典大量涌向日本,日本从中国直接间接他传入了三论宗、成实宗、法相宗、俱舍宗、华严宗、律宗,被称为“奈良六宗”。其中对六宗的传入有较大贡献的有,高丽僧慧灌及其弟子有道慈、智光(三论宗), 日僧道昭(法相宗),新罗僧智凤、智鸾、智雄(法相宗),道光(律宗),唐僧鉴真(律宗),唐僧道睿(加个斜王旁)(华严宗)。也只是到了这一时期,日本人对传入的佛教宗派及其典籍才真正开始有所认识,并且有意识地进行修习传承,从而把佛教作为镇护国家的思想武器。

到了日本整个平安时代(794~1184)和镰仓时代(1184~1333)前期,传入日本的主要有天台宗,真言宗,代表人物有留学僧最澄和空海。这一时期,日本僧人入唐或入宋取经,回国后便加以改造,使之带有日本民族特色,据此,更好地为日本的社会和政治服务,祈求国家平安。特别是后期宋版《大藏经》传入日本(宽和二年,即986年由奝然法师携回日本国)以及日本第一部印本书汉文佛典《成唯识论》的诞生,大大加速了佛教在日本的流传。

尔后,中国佛教的进一步日本化。源信和源空开创了不同于当时中国的净土宗。荣西二度入宋,开创了日本化的密宗,被认为是日本禅宗之始祖。

佛教艺术论文范文第4篇

( 一) 佛教的善恶观

1. 佛教关于善恶的定义

善与恶是宗教伦理学中最重要的一对范畴。关于善恶的定义, 佛教从宗教信仰的立场出发, 自有其一套理论体系。

总的说来, 佛教认为善就是“顺益”。[1]顺是指一切的思想言行要符合佛教的宗教教义。“益”就是一切的思想言行要有利于佛教的修行和实践。佛经明确指出: “顺理为善, 违理为恶。” ( 《大乘义章》卷十二)

2. 佛教关于善恶观的内容

( 1) 善的内容。唯识学派将善分为自性善、相应善、等起善、胜义善等四类。其中自性善十一种, 详细地从心理上对善作了分析。它们是: 信、惭、愧、无贪 ( 不贪求) 、无嗔 ( 不仇恨) 、无痴 ( 不愚昧) 、精进 ( 努力修行) 、轻安 ( 心情舒适) 、不放逸 ( 不断努力) 、行舍 ( 心情放松) 、不害 ( 不杀、非暴力) 等等。[2]

( 2) 恶的内容。佛教认为, 违背常理的, 与佛教教义学说不相符合的, 都是属于恶的。[1]恶的根源就在于贪、嗔、痴“三毒”。除此之外, 慢、疑、恶见三种也被归于“根本烦恼”之中。

概括的说, “慢”是指傲慢, 对有德行之人的不尊重和怠慢。“疑”是对佛教所讲的道理持有一种怀疑态度。至于“恶见”, 是从根本上颠倒佛教的理论基础, 阻碍了人们对“真谛”的正确认识。

( 二) 佛教的人生观

1. 佛教关于人生的本质

佛教在对人生现象的形态问题进行思考的过程中, 也逐渐对人生的本质进行了探讨。涉及此问题的概念主要有四个, 即苦、无常、无我和不净。[3]苦是佛教产生时提出的基本概念之一, 《中阿含经》把人的一生概括为“八苦”: 苦圣谛谓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所求不得苦、五盛阴苦。之后佛教又进一步衍伸出了无常和无我的观念。无常即非永恒, 无我说是指在一切事物中不存在一个主体, 因为不存在永恒之物没有至上的主宰者, 因此世间万物也不是由主宰者创造和生成的, 要放弃对“我”的执着, 才是符合佛家真谛的行为。

2. 佛教关于人生的目的

佛教的最高目的是追求涅槃。在这里, 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对于涅槃的追求也略有不同。小乘佛教注重个人的解脱, 而大乘佛教则以普度众生为终极目标。另一方面, 小乘佛教始终将遵守佛教教义放在首位, 对教义戒律持绝对的肯定, 但大乘佛教强调“不执著”。

二、佛教经济伦理的基本内容

( 一) 佛教的“自利利他”思想与商业交换行为

“自利利他”是佛教中一个重要的思想。“自利”是指有利于自身, 为了使自己得到解脱, 消除自身的痛苦和烦恼而进行修为实践。“利他”是指对他人有利, 为了普度众生, 消解众生的痛苦。在佛教看来, 自利与利他是相辅相成, 辨证统一, 相互渗透的关系。

佛教的“自利利他”思想体现在商业交换活动中, 就是有利于实现“共赢”的局面, 是一种合作精神, 这有利于解决现代商业活动中的恶性竞争等不公正现象。

( 二) 佛教的“平等”、“慈悲”观念与社会财富分配

“平等”的观念渗透于佛教伦理思想的各个方面, 强调“佛性本有”的众生平等观。“慈悲”是佛教反复强调的观念, “慈”指使众生收获幸福和快乐, “悲”指接触众生的烦恼和苦痛。

佛教中的“平等”、“慈悲”观念也对社会财富的分配有着积极的影响。为了践行平等和慈悲的观念, 佛教倡导人们主动拿出部分财产去行善事, 普度众生, 使得社会财富得以均衡分配。值得注意的是, 这里的均衡并不等于平均, 而是按照需要适度合理的分配。

( 三) 佛教的“清心寡欲”与物质消费观

佛教讲求清心寡欲, 认为应该克制自己的欲望并摈弃贪求物质财富的念头, 时刻保持一颗纯净的本心, 只要满足保证基本生活的衣食住行的需要就足够了。

佛教的清心寡欲的思想对防止当今社会的过度消费有着积极的意义, 提倡勤俭节约, 建立合理的消费结构, 有利于实现消费者和生产者之间的良性互动。

( 四) 佛教的“业因果报”和经济增长方式

因果报应是佛教的又一重要思想。概括的说, 就是“善有善报, 恶有恶报”。在经济伦理层面, 是告诫世人在经济活动中要遵守德行。业因果报的思想在社会经济活动领域, 主要体现在经济的增长方式上。佛教提倡经济的增长要取之有道, 否则人类最终会吞下自己亲手种植的恶果。

三、结语

佛教的善恶观和人生观从根本上确立了社会经济活动的基本准则和方向; “自利利他”思想为营造和谐良好的商业交换关系提供了精神动力; “平等”、“慈善”的思想又进一步推广了慈善事业; 佛家提倡“清心寡欲”, 对人们形成正确的物质消费观产生了积极意义; 因果报应的理念更是促进了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建立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摘要:佛教作为我国的主要宗教之一, 它的伦理思想对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佛教的善恶观和人生观在经济发展中起到了基础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善恶观,自利利他,平等慈悲

参考文献

[1] 朱贻庭.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

[2] 袁震.佛教善恶观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 2012.

佛教艺术论文范文第5篇

类长校【2015】01号 类乌齐县长毛岭乡第二小学

关于《我校开展庆祝西藏百万农奴解放纪念日

活动方案》的通知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四中全会和中央第五次西藏座谈会精神,始终坚持中央关于新时期西藏工作指导思想不动摇,不断增强广大师生“牢记历史、珍惜现

在”的意识,努力推进我校教育事业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为进一步加强学校反分裂反渗透斗争教育,引导学生深刻认识旧西藏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社会的反动性,激励广大师生坚定跟党走的信心和决心,旗帜鲜明地反对分裂,坚定不移维护学校稳定大局,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二、组织领导: 组长:向秋多吉 校 长

副组长:格桑多吉 副校长 益西林周 副校长

巴桑次仁 副校长

成 员:加叁罗布 德育主任 旺 措 办公室主任 巴桑次仁 教务主任 罗布普尺 总务主任、各班主任。

三、时间、目标: 本次活动从3月28日开始,3月28日下午结束。3月28日前,开展“百万农奴解放纪念日”的宣传,张贴、悬挂标语、横幅,营造活动氛围。

本次活动,通过深化以新旧西藏历史对比为主要内容的爱国主义集中教育活动,切实使全校广大师生进一步认清新旧西藏变化,加强对西藏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同时,进行西藏历史、优秀文化和革命传统教育,党的基本路线、方针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成就教育,法制教育,国家观念和国防教育,增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教育,爱班、爱校、爱家乡等系列教育。

四、主要内容:

(一)营造氛围阶段 3月28日之前,开展“百万农奴解放纪念日”的宣传,张贴、悬挂标语、并积极利用宣传展板、黑板报等宣传设立西藏“百万农奴解放纪念日”的重大意义,营造活动氛围。

(二)活动开展阶段

1. 3月28日9:30,进行庄严的升国旗仪式。 2.我校校长为“3.28”活动发表祝词。 3.我校德育室负责人讲解了“3.28”的意义及对学生进行了德育教育。 4.庆祝西藏百万农奴解放纪念日红歌、舞蹈比赛。

(三)评比和总结表彰阶段 3月29日-3月30日,总结、评比、表彰及上报活动总结。

长毛岭乡第二小学

2015年3月10日篇二:西藏旅游路线策划书

西藏旅游路 策划书

线

目录

一、项目背景

二、主题创意

1、选择西藏的理由

2、对旅游品牌“心灵家园”的含

解释

三、品牌主导的旅游线路

四、配套的服务系统

五、管理和服务的旅游产品流程

六、突发事件处理预案

七、广告说明书

一、项目背景

生活在充满竞争激烈的经济社会,人们脑力、体力都在高速运转.......我们虽然获得了现代化的生活,但我们内心逝去了一些珍贵的东西,失去了平衡。为了调节心情,接受新事物,放松身体和心灵的释放,改变一成不变的居住环境,人们需要旅游,旅游可以开阔眼界,旅游是为了领略妙趣,旅游可以满足自己的特殊的兴趣,可以使人更好的成长,恢复人生的活力。

近年来,随着青藏铁路的通车、林芝和阿里机场的通航,西藏的旅游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时期。西藏旅游业迅猛发展,国家加大对西藏的资源开发,投入决资金。人们逐渐揭开了西藏旅游业的神秘面纱。随便拉一个曾今去过西藏的人过来,问他们为什么去,大都数都会说西藏之行源于兴中渴望已久的神秘向往。这种神往也不是咱一个人有,有那么多的酷男靓女、驴友大侠,揣起“连滚带爬”的思想包袱,打起“风雨无阻”的精气神儿,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都呼啦啦的蜂拥而至,回收直指目的地——拉萨。

二、主题创意

直切主题,我为什么要悬着西藏和“心灵家园”主导的品牌的含义解释。

1、选择西藏的理由

1、离天堂最近的地方,最圣洁的地方,心中那块清澈、明净的地方。

2、独特的地理风貌

3、实现人们的梦想

2 心灵家园 ①心灵洗礼

如果你是怀着单纯的信仰而来,那么,那里的蓝天白云、青山大川,加上明媚的阳光足以射透你的心灵。

西藏很远,却像我们的根,尽管我们很多人没有见过她。这就是西藏的魅力。

②回家的感觉”:

提起回家,大家的心头都会涌上一股暖流,莫名其妙,自然而然。而回家的感觉更无法形容。有人认为回家的感觉是快乐的,因为回家就等于团圆。有人认为回家的感觉是幸福的,因为回家得到关爱。所以,我们旅行社将整个旅程打造成远方亲人

回家的感觉,回到自己的故乡,心灵的故乡,西藏。

在家,没有什么包袱,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家人会把你当小孩一样对待。去西藏,放下身心沉重的包袱,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回家的感觉,就是重新捡起记忆的感觉。家就是一种珍贵的记忆。

三、品牌主导的旅游路线

1、主要是对整个旅程的意义解释,体现品牌的价值。

2、整个旅程的风景、食宿和所有活动的日程安排。篇三:2013西藏自助游策划书 川藏 [箴] 上帝如果是一位畫家,他一定會把自己最得意的畫卷印在西藏;上帝如果是一位織女,她一定會把自己最美的素錦織在西藏;上帝如果是一位歌者,他一定會把自己最陶醉的音符存在西藏。 -- 崇光 2013-7-12 篇四:西藏调研策划书

中国地质大学志愿者协会雄鹰之队三下乡调研活动策划书

赴西藏林芝县中学支教调研

活动介绍与执行方案(初级)

一. 项目背景

二. 活动内容及意义

三. 预期成果形式

四. 项目可行性论证

五. 操作流程

一) 团队建设前期准备(出发前)

二) 物资准备

三) 行程安排

四) 中期准备(具体调研安排)

五)

六. 财务预算

附录一:调研注意事项

附录二:成员工作明细安排

附录三:管理制度

一.项目背景 2011年,中央号召广大大学生援助西部,为西部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实行了“西部计划”等一系列西部偏远地区援助政策,改革开放以来藏区教育也发生的重大积极变化。本次实践调研活动,正是为响应国家号召,以调研的方式了解西藏地区教育发展现状;此外,在自身能力允许范围内,立足本职,传播先进文化,使藏区学生了解内地,开阔视野;同时,我们将积极联络林芝地区政府的相关部门,尝试建立长效教育援助合作体系,为林芝地区乃至其他藏区带来更多的公益资源本团队借此契机,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校志愿者协会的名义出征西藏,前往林芝,进行关于藏区教育工作现状的调研,并带我们的爱心。

支教学校概况

1.学校地址:西藏林芝地区林芝县中学; 2.学校位置:该学校位于西藏林芝地区八一镇,八一镇是林芝地区政治经济及文化中心,八一镇海拔2900米,位于尼洋河畔,距雅鲁藏布与尼洋河交汇处30余公里,距拉萨市400多公里,治安良好,保障了队员安全。 3.学校面临的困难: a. 建校33年来,学校有了很大的发展,但学校的相对办学质量没有实质性的跨越,在长期艰苦的办学环境里形成了“勤奋+奉献”的精神,但也形成一种安于现状缺乏创新精神的氛围,缺乏超越自我,赶人为先的信心和勇气。相当部分教师还是习惯于传统授课方式,而不是进行教学研究和认真反思,主要凭经验教学,缺乏新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 b.. 现有的教师当中第一学历不高,相当一部分教师的专业水平和能力处于较底水平,不能适应学校发展需要,而对新课程的改革,学校师资队伍不能适应学校发展需要的矛盾更加突出; c.. 虽然近两年来学校的硬软件建设有了很大的发展,但学校绿化和硬化的任务还相当艰巨。现代化教学设施比如校园网络系统仍是空白,各实验室的设备齐全,但药物严重不足。体育课上用的学生健身器材、测量仪器还源源不够,学校发展急需补充以上设施,但有大量的资金缺口;

d.. 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制约了学校发展; c.. 学生辍学问题仍然很严峻; e.. 农牧区学校卫生、安全隐患多,解决起来受家长、社会的负面影响一时很难治根。 4.联系人及联系方式:学校校长-普布次旦 联系电话:13989048488

二、活动内容及意义

1.改善学校硬件条件,给当地的学生筹集并送去一些文体用具,并建立一个

地质大学图书角,建立长期联系,持续不断得提供新的有针对性的书籍。 2.联系在林芝地区的援藏工作者或大学生支教团,以采访的形式了解他们

的基本工作及工作条件,现在仍存在的问题与期望。 3.在拉萨,林芝两地,联系当地学生,以家访的形式,了解两地中学生的

就学情况,了解他们的基本课程,接受汉语教育程度,有无接触过援藏

工作者的教育及毕业后规划打算等各项基本资料。 4.拜访林芝中学,向老师了解教学情况,师资力量,生源等问题,援藏教

育工作者对该学校的影响。 5.组织汉语兴趣交流会等形式多样的互动活动,深入地域文化,与藏族中

学生进行互动,提高他们对汉语言学习的热情,对内地的了解程度等。 6.建立“中国地质大学阳光图书角”,捐赠一定量图书,并捐赠一定数量的 体育用品。

7.积极联系当地政府及学校,了解对教育的需求,如果可行,能否建立长

效教育援助机制,以支教或者物品援助为纽带,建立志愿友谊,长期促

进当地教育发展。

8.了解支教援助条件及计划,为以后希望前往藏区的支教志愿者搜集更多

信息。

9.总结汇总资料,评估藏区教育现状,在此基础上,宣传,呼吁更多的社

会资源关注藏区教育发展。

10.创造一次愉快的暑期生活体验,活动参与者从西藏之行中获得启示,从

精神上的互助中受益,改变生活态度,并向身边朋友传递这种快乐精神,

让更多人关注山区教育,推动公益事业发展; 11.从活动经验中提炼出效果好、可推广的模式,供后人借鉴。

三、预期成果形式

1、整理出小组成员的调研心得及调研日记,录像资料及图片文字记录,通

过校内校外各种媒体进行宣传;

2、相关新闻报道;

3、在回校后,将所有的图文资料收集整理,在学校人员流动最大处做一个

大型图片展;以志愿者协会官方名义开展后续活动,捐书和体育用品等。 扩大宣传,以海报宣传片的形式,在校内引起反响。

4、撰写高质量调研报告,顺利完成调研。通过参加答辩的形式,扩大影响

力。

四、项目可行性论证 1.本次活动希望以共青团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委员会为领导,帮助团队完善不足之处,并以此为依托,促进与当地政府及学校的联络。 2.本次活动所选地区为西藏拉萨周边及林芝(八一镇)地区,地区海拔大多低于3000米,适合队员前往。 3.本次调研活动前期以联系当地政府,当地政府态度热情,且林芝地区八一镇为解放军援建地区,减少了团队行动阻力; 4.本次活动全程有藏族同学(部分为本校学生)做向导,帮助队员沟通交流,同时,已联系当地部分援藏工作者(大学毕业生,军人,和队员家属亲朋)愿意帮助团队实施活动。 5.本次活动以联络cupf,中国大学生公益论坛等其他国内知名网络媒体,cupf已承诺为本次活动提供网络支持,并积极帮助团队寻找联络其他组织或基金,提供其他形式的援助。

五、操作流程

(一)、团队建设前期准备(出发前)

1、预计各种情况,需保证个人安全和资金到位,并经家庭和时间允许,确定参与人数。

2、落实每人的具体任务,做好前期宣传与联系工作,确保活动正常进行,各小组充分发挥其职能: 队长:

副队长:

宣传组:

文字策划组:

联络实践组:

不强调各司其职,但各个部门之间需要相互合作、互相帮助,但必须保证每个部门有专人负责,使得个人有清晰的目标,行动才具有导向性。也避免出现一人多职或从众情况。在完成自己任务的前提下,可以帮助其他组完成任务。及时指正队长没有注意到的问题

(二)、物资准备 1.资金来源:

捐赠物资:a.争取申请到校级重点三下乡团队,得到校方资金支持; b.公众募捐(校内进行闲置物品收集); c.社会公益社团捐赠;

生活上:a.在了解当地具体情况后,自筹衣物,药品,钱物等。了解当地物

价水平,按一月计自作预算,如:

饮食开支:30*7=210元

住宿:50*7=350元

游玩花费开支,视个人喜好不等。

车费:1200元(目的地与武昌往返)

总计:2000左右每人

注:建议一切从节约出发,个人用品等出发前带齐,游玩宜以娱乐身心为主,尽量减少不必要开支。另,身上要带足量现金,当地取款不方便。 (三)、行程安排 1. 初步定于7月25日从西安出发进藏,27日抵达拉萨; 2. 28日晚抵达林芝,与在林芝地区的学校联络,29至31号进行林芝地区学校教育现状的互动调研; 3. 8月1号返回拉萨,对联系好的在拉萨的援藏工作者进行采访,并参观工作环境。 4. 8月2号在拉萨进行资料的整理,查漏补缺,及时联系相关人员做好最后的信息搜集工作。

5. 3号结束西藏教育调研之行。 6. 8月4号至9月,对调研活动进行总结,与前期预计效果对比,整理出大体框架。 7. 9月开学,在全校范围内,以志协名义进行宣传,并与各分院联系开展捐书 活动。

(四)、中期准备(具体支教调研安排) 1.7月28日抵达林芝县八一镇,整理准备第二天的具体活动。(如果所捐物资随车携带的话,就清点物资,整理清单)。 2.7月29日正式开始行动。第一天联系校长及部分老师,对他们进行采访,向校长了解学校援藏工作者的数目及在援藏工作者的帮助下学校有了哪些进步,向老师了解日常基本课程及教学情况。观察学校环境,总结并记录学校存在的问题。 2.30号联系部分学生,允许的情况下,以家访的形式进行,初步调查学生掌握汉语的情况,及对学校的看法和对未来的打算。 3.31日开展汉语交流活动(就近原则),将提前准备好的教学资源与同学们共分享,阅读所捐图书,帮助他们纠正汉语发音及书写。(我们将准备三天的教学内容,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几天完成内容)。 4.8月1号返回拉萨,继续后续调研工作。联系援藏工作者及拉萨同学,继续进行采访(预计至3号)。

5.3号借书调研支教之行。

(六)、后期准备(返校后) 1.团队成员工作总结及心得体会; 2.总结调研报告及采访稿; 3.借助各种媒介,构思宣传方式,更好的将本次调研的结果公布于众,引起关注。

六、计划捐赠物品财务清单 1. 捐赠图书,计划捐赠100本,计划500元. 2. 捐赠体育器械(根据那边学校需要)计划足球5个,篮球5个,羽毛球拍20副,羽毛球10个,乒乓球拍20副,乒乓球20个,毽子30个,共计1000元。 3. 运费小计400元。 4. 地大作业本200本,100元。

共计2000元。篇五:林芝桃花节旅游活动策划方案

林芝桃花节旅游活动策划方案

成思远 2011413102 委托方:林芝地区旅游局

策划方:西藏大学农牧学院

2014年2月28日

前言

这份策划书包括林芝桃花节的活动主题、活动背景、活动目的、活动时间、活动地点、活动主要项目以及活动的预算估计。当远方的雪山还被皑皑白雪覆盖的时候,如绯云红霞般的野桃花早已挂满枝头。高大的野桃树一棵连着一棵让密密匝匝的桃花簇拥在一起,形成了一片片桃花云。林芝桃树属于毛桃类,花朵虽小,却粉得娇艳、红得诱人,虽不如碧桃和降桃的花形大,但密度高,花朵交织在一起,呼啦啦成千上万铺向远方。整个尼洋河畔漫山遍野盛开的桃花争奇斗艳。游客们在林芝不仅可以赏桃花、探秘“桃花源”,欣赏“雪域江南”那独特的旖旎风光,更能领略西藏最浪漫、最美丽的春天。

一、活动主题

这一刻爱吧

二、活动背景

林芝县位于西藏东南部,喜玛拉雅山脉与横段山脉的高山峡谷地带,雅鲁藏布江与尼洋河交汇处,距西藏自治区首府拉萨市420公里。平均海拔3000米,全县总面积10238平方公里,总人口约6.7万。

林芝县风景秀丽,景点密布。主要景区有尼洋河风光带,世界柏树王园林、措木及日森林公园、公众村古生态援、色季拉国家森林公园、鲁朗林海、古桑树王、比日神山、苯日神泉、东久温泉以及喇嘛岭寺。 这里居住着藏族、门巴族、珞巴族等少数民族以及登人、夏尔巴人,他们的生活习惯及宗教信仰皆保留着浓厚的传统色彩,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情。古老的传说,淳朴的民风,传统的民俗,宗教神话联系在一起,给这些古老的民族笼罩上了一层原始而神秘的色彩。

古老的传统的文化以及藏传佛教和本地兴起并盛行的苯教,使这里拥有了著名的寺院等人文景观与鲁朗林海、措木及日森林公尼洋河风光等奇特的自然景观构成了丰富多采的旅游资源。从2000年至今,林芝桃花节已经走过了第十个年头。桃花文化旅游季活动遵循了西藏自治区党委“在特色上做文章、在环保上下功夫、在富民上见实效”的要求,不仅丰富了西藏旅游者体验的内容和形式,增加和丰富了旅游的内涵,带动了乡村旅游的发展,促进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也极大地提高了当地群众支持、参与旅游的意识和热情。作为林芝最大规模的节庆活动,桃花节已经成为林芝县节庆活动的知名品牌。林芝节庆旅游成为林芝靓丽的名片和外向经济的助推器。

林芝嘎啦桃花村是欣赏桃花的首选之地。在尼洋河两岸的山坡上,桃林与麦田交相辉映;三面环山的林芝桃花沟,溪水从山顶倾泻而下,涧边长满了野生桃树,无论是远观还是近玩,都让人回味无穷。在雪山的环抱之下,怒放的桃花延绵数里,犹如红色云海。桃花节上更有品不完的酥油香茶、喝完了青稞美酒、跳

不完的锅庄...... 2013林芝第十届桃花节文化旅游节”作为国内知名旅游节,吸引了大批游客。来自北京、上海、广州、深圳、东莞、潮州、成都、拉萨的嘉宾共约350人,近5000人参加了开幕式。通过举办第十届桃花文化旅游节,预计直接带动林芝旅游综合收入达1938万余元,其中,仅嘎拉村老百姓通过参加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出售门票、土特产,提供餐饮、服装租赁等取得的收入近30万元。

桃花节期间,当远方的雪山还被皑皑白雪覆盖的时候,如绯云红霞般的野桃花早已挂满枝头。高大的野桃树一棵连着一棵让密密匝匝的桃花簇拥在一起,形成了一片片桃花云。林芝桃树属于毛桃类,花朵虽小,却粉得娇艳、红得诱人,虽不如碧桃和降桃的花形大,但密度高,花朵交织在一起,呼啦啦成千上万铺向远方。整个尼洋河畔漫山遍野盛开的桃花争奇斗艳。游客们在林芝不仅可以赏桃花、探秘“桃花源”,欣赏“雪域江南”那独特的旖旎风光,更能领略西藏最浪漫、最美丽的春天。

此届林芝桃花文化旅游节推出了多条精品旅游线路,游客们不仅能在林芝体验到“世外桃源”般的桃花仙境,整个行程还可以领略鲁朗、色季拉山、巴松措、雅鲁藏布大峡谷等多个景区的迷人风光。 2012林芝第十届桃花文化旅游节各项活动从2011年8月开始到2012年4月底止,历时半年多,其中4月1日隆重举办的开幕式将活动推向高潮。本届桃花节策划新颖,主题突出,内容丰富,安排紧凑,影响力大,效果显著,是一次林芝特色旅游品牌的成功策划与营销。

迄今,林芝桃花文化旅游节已成为西藏冬春季旅游“大美西藏、醉美林芝” 活动中的一大亮点,林芝桃花文化旅游节已不再是单纯的文化旅游节庆活动,更是辐射带动林芝地区乃至全区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旅游节庆品牌。从节庆品牌效果来看,第十届桃花节参与人数和群体历届最多。本届桃花节现场参与人数约5000人,桃花节期间,广东中旅、林芝假日旅行社和广之旅等共组织了3100余人的游客到林芝。据统计,自2012年3月1日至4月10日,约有3.8万人次游客前往林芝县旅游,同比增长112%,各景区(点)游客量近达旺季临界点,极大带动了全地区旅游的发展。据不完全统计,桃花节期间全地区共接待区内外游

客8.95万人次,比上届桃花节增长39.4%,实现旅游收入4407.04万元,比上届桃花节增长62.4%,旅游收入和接待人次稳中有升。

林芝县节会组委会积极发扬吃苦耐劳、精益求精、争创一流、团结协作的精神,积极与承办方沟通协调,密切配合,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拧成一股绳,扎扎实实地落实每一项工作,积累了大量举办大会盛会的经验,提高了协同作战能力。成功探索了政府办会、商业参与的办节模式,强化与企业、旅行商和媒体的合作,深度开发节会商业价值,财政予以补贴,吸引社会资金办会,将林芝桃花节品牌延续成经久不衰的知名节庆品牌。

三、活动目的

1、宣传林芝旅游,吸引更多游客。

2、提高林芝旅游形象,提高美誉度、知名度。

四、项目策略

1、活动项目 t台走秀:t台秀将集中展示林芝地区工布藏族、门巴族以及珞巴族等各民族极具特色的精美服饰。林芝地区工布藏族、门巴族以及珞巴族等各民族将会展示自己极具特色的精美服饰,让您尽情体会藏族人民服饰文化精华。

情侣活动:我在林芝桃花林等你。漫山桃花,浪漫气氛环绕,为情侣提供一个充满爱之地。经典的两人三脚、心有灵犀猜词、他(她)心目中的你 摄影展:山之女仍然戴着白色的雪帽,披着绿纱,而这桃花林是她衣服的点缀。希望摄影爱好者让这一刻永存,拍摄出更美更动人的照片。

2、目标受众:所有游客。

五、活动日程

佛教艺术论文范文第6篇

周叔迦(图片来源:凤凰网华人佛教)

如何是佛教徒的标准人格呢?太简了不足以表示佛教徒博大的精神,太繁了在实行上难以兼顾。所以鄙人综集许多经论建立了佛教徒的三重人格。世间上其他宗教家,社会事业家,哲学家,政治家各各就他的事业不同都只需要一重人格,便可以立足于社会。佛教徒既然负有最伟大的使命,人格也必须较其他的人物为难及。

第一重佛教徒的人格便是“善人”。善的标准及范围固须要详细规定的。但是简单说,便是一切世间所公认的善。因为善恶是有公理的而不是一人一教所能指定的。不是善人,便是恶人。佛学徒在社会能作一个恶人吗?所以佛教徒在作一件事,说一句话之先,必须要审查审查,我这事若是作了,这话若是说了,社会上对于我是有好的批评呢?还是有不好的批评?假使有好的批评,便可作可说;若是有不好的批评便不应当作,不应当说。佛教徒不应当求名求利。但是因为自己作错了一件事,说错了一句话,使世间人看轻了自己,看轻了佛教徒,也就看轻了佛法,这便是以身谤法。这是佛教徒所不应当做的。

第二重佛教徒的人格便是“修行人”。任何人在社会上不能作恶人,所以只是善人一重不能便认为佛教徒,也不足以表示佛教的全部精神。所以必须更加上是修行人。这有两种义意。第一便是尚有一般世间所认为善而佛教认为不善,根据佛教的戒律来行持,社恶防非。便是将善字更严格的进一层来努力。第二

便是世间一般人所不作的而佛教认为必须作的,根据佛教的仪轨来行持,念佛参禅,诵经拜忏等。假使佛教徒但只能作善人而不能作修行人,那不能成为佛教的忠实信徒的。

第三重佛教徒的人格便是“明白人”。任何宗教都有一种宗教的修养。那何以佛教的修养方法便是最纯正的呢?佛教徒负有指导社会,指导人生的使命。假使佛教徒不能是一个明白人,那自己尚在盲修瞎炼之中,如何能教化一切?佛教徒要做一个明白人,必须将佛教一切经典,各宗派的教义事迹,详细研究。所谓明白人便是凡世间一切人所不能解决与疑义,佛教徒都负有给他们解释的义务。无论出家在家的佛教徒必须将以上的三重人格具足了,方可以说是标准佛教徒。

假使缺了任何一重,便有受人指摘的危险,便成以身谤法的罪过。大家一齐努力吧。

这佛教徒的三重人格有相互联带关系。便是善字作不到,纵使修行和明白也枉然,也可以说那修行也绝非是真正修行,明白也不是真正明白。修行二字做不到,也绝不是真善和真明白。明白二字做不到,也绝不真善和修行,但是就进行的次第上说,是修行建立在善字上,明白建立在修行上。便是不善而先修行,那修行无有用,不修行而求明白,也不能真明白。

上一篇:行业会计比较论文范文下一篇:中职德育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