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微型课程设计论文范文

2023-11-05

成人微型课程设计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针对教科书介绍的相关电解实验方案的不足,设计了一套借助于生活中常见物质和材料的微型电解实验装置,并用该装置进行电解硫酸钠溶液和饱和食盐水等研究,实践表明该实验宜作为学生探究实验。

关键词:微型电解;实验设计;学生探究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中提出“教师和实验管理人员应开发实验仪器,研究低成本、少污染的化学实验。同时也鼓励学生和教师充分利用生活中的常用品和废弃物,设计富有特色的实验和实践活动[1]”。电解作为一种技术手段在科学研究和工业生产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而其相关知识也是中学化学教学的重要内容。笔者在日常的教学中发现教科书介绍的相关电解实验方案存在试剂用量较多、实验现象不易被所有学生看到、适合教师课堂演示而不太适合学生进行自主探究等不足。为克服以上不足,笔者借助于天然指示剂紫甘蓝汁,利用西林瓶(一种胶塞封口的小瓶子)、饮料瓶盖、注射针头、电池、铅笔芯等物质设计了适合学生探究的微型电解实验,在常态课堂和综合实践活动课中应用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1 实验设计

1.1 微型电解实验装置

图1为微型电解实验装置,2个3mL的西林瓶作为电解池,饮料瓶盖承载西林瓶,注射针头穿过饮料瓶盖作为电极,连接导线的鳄鱼夹各夹住2个注射针,并分别与9V的电源相连。需要说明的是本实验中注射针头应使用全新的,不能使用已用过的医疗废弃针头。

1.2 选择紫甘蓝汁作指示剂

一些电解质溶液电解后,其酸碱性经常发生变化,因此需要加入酸碱指示剂(如酚酞)揭示阴阳极所发生的电极反应;紫甘蓝汁可由紫甘蓝(紫卷心菜)制得,所含色素的颜色会随pH改变而有鲜明的变化,且较稳定,可保存较长的时间,是一种天然的酸碱指示剂;已有文献报道了紫甘蓝汁遇到不同pH溶液所呈现的不同颜色,如表1所示。

笔者将紫包菜剪碎,用热水浸泡获得紫甘蓝汁(或直接剁碎紫包菜挤压获得高浓度的紫甘蓝汁)。借助于pH传感器配制了上述不同pH的溶液,发现溶液酸性增强,紫甘蓝汁的颜色由紫青色逐渐转变为红色,溶液碱性增强,紫甘蓝汁的颜色由紫青色先变成绿色,后变为黄色,证明了上述结论的正确性。因此我们借助紫甘蓝汁来作为该微型实验的酸碱指示剂。

2 实验应用

2.1 电解硫酸钠溶液

配制1 mol·L-1硫酸钠溶液,向2个西林瓶中分别加入硫酸钠溶液至体积占大部分,然后滴加紫甘蓝汁至瓶口,将盛满液体的西林瓶反倒于瓶盖中,与注射针头相接触。向饮料瓶盖中加入少量硫酸钠溶液,以保证整个装置回路,用连接导线的的鳄鱼夹各夹住2个注射针,并分别与9V的电源相连。

可以发现大约1~2分钟就可以观察到下列明显的现象:阳极附近有气泡产生,溶液变红色说明阳极区显酸性,水分子失去电子,生成氧气和H+;阴极附近有气泡产生,溶液变绿色说明阴极区显碱性,水分子得到电子,生成氢气和OH-。学生依据上述的实验现象就可以写出该反应的电极反应式。随着反应的进行,阴极溶液碱性增强,由绿色变成黄色。笔者建议若本实验应用于课堂教学,只要观察到阴极区变绿色即可,若应用于综合实践活动和研究性学习,可引导学生进一步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

阳极反应:2H2O-4e-=O2↑+4H+

阴极反应:2H2O+2e-=H2↑+2OH-

2.2 电解饱和食盐水

将上述硫酸钠溶液换成饱和食盐水,阳极电极换成铅笔笔芯,其余步骤同上。

但该实验进行到10分钟时,阳极溶液才褪色,此时产生的气体已把阳极的溶液排得仅剩少部分,而阴极所在西林瓶中的溶液则更是被排得所剩无几(因为氢气的逸出速率比氯气大)。为了解决该问题,笔者将作为阳极的西林瓶中溶液体积减少一半,阴极溶液体积不变,可以发现大约5min内阳极就可以出现由紫色变红色进而褪为无色的现象,便于学生的自主探究。

该微型实验装置也可以用于其他溶液电解实验的研究,由于不同反应的分解电压有差别,可在电源回路中串联一个合适的变阻器,用于调节电解电压,实验时逐渐增大电压,至电极上有明显反应为止。

3 实验特点

宋心琦教授在“中学化学教学改革与微型实验”一文中指出,微型化学实验在中学化学中推广艰难的原因之一是很多物质在微量时和常量时给予观察者的感受可能不同,使得印象或结论因此不同[3]。笔者认为不仅是物质本身,化学反应有时在微量和常量时给予观察者的感受也不同,而本案例中的电解质溶液虽然是“微量”(3mL),但现象并没有因此打折扣,实验现象明显。以电解硫酸钠溶液为例,阴阳两极的溶液分别呈现红色和绿色,呈现鲜明的颜色区别。

上述介绍的实验装置和相关的设计除了具有现象明显的特点外,还具有以下一些优点:(1)时间较短,适合学生自主探究,探究电解硫酸钠溶液大约1分钟后就能观察到明显现象,而饱和食盐水的电解则可以在5分钟内看到阳极先变红后褪色的现象。(2)成本较低,在淘宝上购买西林瓶,仅2毛钱1个,注射器为2元,而铅笔芯和饮料瓶盖均可在日常生活中寻找,唯一较贵的是电池为8元左右,可重复使用多次。(3)揭示电解原理和反应产物,两极产生气泡的数量和颜色变化的不同揭示了电解质溶液的酸碱性和反应产物,特别是电解饱和食盐水,阳极颜色的变化揭示了电解产物氯气、氯气与水反应、次氯酸具有漂白性等一系列变化。教学实践表明:该实验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实验探究和教学效率之间的冲突,而且能深刻地揭示反应原理,将电化学和元素化合物知识联系起来,具有较强的综合性。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41.

[2]陈凯,龙琪,张莉娜.一滴紫甘蓝汁的微型电解实验[J].化学教育,2008,(8):65-67.

[3]宋心琦.中学化学教学改革与微型实验[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9,(7):1~2.

成人微型课程设计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市场需要的不断提升,机械产品的设计已经不能只注重技术和功能内在因素,还要通过工业设计的应用对产品的外在因素进行设计,使产品的附加价值提高。

关键词:工业设计:机械产品;设计:作用

在经济和科技快速发展的新时代,各种新技术,新理念不断涌现,市场对机械产品的实用性和宜人性的要求愈来愈高。我国的机械产品在激烈的市场中要加快产品结构的调整,改变传统的设计观念,学习先进的设计理论、技术和方法,通过设计提高产品的附加价值,才能在世界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也就是说,传统的机械产品设计需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要有新的设计理念融入其中,工业设计作为解决工业产品中“人与物”关系问题的创造性手段,已成为企业生产出内在功能和外观造型设计均符合时代要求的创新性新产品,增强的竞争力的有力工具。

1 工业设计

工业设计在我国作为一门新兴学科,有些人对其包涵的设计范围及作用认识不太准确,认为其就是只替产品从事表面“化妆”或者进行一些视觉设计,而其优秀的设计方法和理念长期被国内一些企业忽视,尤其在机械产品的设计中表现的尤为突出。根据国际工业设计协会理事会给工业设计的定义,可以说工业设计是一门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学科,同时受经济环境,社会形态,文化观念等多方面的影响和制约。工业设计的过程是一个创新的过程,在整个创造过程中,不单是像技术创造那样服从自然科学的客观法则,而且在最初的设计观念中就存在求美的志向,从概念的提出美的原则就介入其中,正是这种对美的追求界定了设计师与工程师工作的区别,但这种美是实用化的求美,不是对物体进行美化或装饰,它是打破传统固有的产品形态,从结构功能角度出发,对产品的实用和美观的一种再创造。

2 机械产品设计中的工程技术设计与工业设计的关系

新产品的设计开发不是纯粹的技术研究过程,不能只注重技术指标的达成和功能的实现,还有产品外部美观的设计,使用功能和精神功能的实现。在传统的工程技术设计中,工程师凭借他们的专业技术知识,完成其功能设计工作,虽然也考虑了一些外观问题,但常常缺乏专业的设计理念,因而设计出来的产品尽管内在质量是良好的,但由于外观质量及使用质量方面的欠缺,往往缺乏市场竞争力。因此,机械产品设计开发并不纯粹是工程师的事情,在产品设计的过程中,设计者要解决三方面的问题:一是“物与物”的关系,二是“人与物”,三是“物与环境”的关系。前者是指产品的工作原理、零部件联结、结构的排布等非直接影响使用者感性的因素,主要考虑的是功能的实现及结构的优化,最终是要在系统与功能协调处理中寻求平衡点,以此来实现设计的价值所在,这一部分属于工程技术设计的范畴。工业设计研究的则是物一人,物一环境之间的关系,坚持以人为本。在设计中考虑的是人以及人和机的因素,根据不同的用户群不同的个性特征,包括生理、心理以及审美观念,切实从用户的角度进行产品设计,真正满足顾客更深层次的

3 工业设计在机械产品设计中的具体应用

3.1 产品的企业文化

机械产品同其他的工业产品一样,有自己的消费对象,消费者是通过使用产品来认识企业的,令人耳目一新的产品不断推出可使人联想到该企业的实力和活力,良好的产品外观质量,是产品档次的象征,不仅反映出该企业的设计水平,也反映出高超的制造工艺水平和良好的管理水平。良好的工业设计水平,可以给产品赋予优秀的外观设计和外观加工质量,提高消费者对产品整体品质的信任度,在无形中提升了企业的形象,使其在剧烈的市场竞争中树立起新颖的、令公众信任的、不断开拓发展的形象。工业设计设计不仅是设计产品,同样也在设计着企业本身,工业设计的范围也不仅仅停留在产品的设计上,已经参透到产品的市场开发,企业的广告设计和企业的文化和形象设计中了。

3.2 产品的外观设计

产品的外观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形态设计:二是色彩设计。形态设计是通过产品自身的功能特点,与其它各种造型要素进行有机、自然的结合,合理地求得完整统一的外部形象,使美的因素通过产品的形象特征充分体现出来。机械产品的设计已经走出了完全追求功能性而忽略其外形的美观及操作的人性化的阶段,因此,要通过工业设计使产品的外观具备稳定性,比例的协调性和强烈的时代感,体现出了高雅、清秀、简洁之感。所谓稳定性是指机械产品在造型上应具各“实际稳定”与“视觉稳定”。实际稳定是产品的实际质量中心符合稳定条件所达到的稳定,视觉稳定是通过产品外观形体各个部分之间的体量关系来衡量它是否满足人们在视觉上的感觉。比如汽油机的设计,它的主要工作部分气缸和气缸头基本是对称的,如果在设计中将油箱放置在顶部,则重心较高,稳定性变差,若设计时将机体倾斜,使油箱的位置降低,整机的稳定性可以得到改善。比例是指造型物局部与局部,局部与整体之间的匀称关系,造型完美的形体都有良好协调的比例,一些工业设计中用到的等比数列比,贝尔数列比等也在机械产品造型设计中被广泛应用,如昌河微型卡车,其车长与车高的比例为2:1的整数比。

色彩指的是产品的颜色等因素。在色彩缤纷,热情洋溢的现代社会以及新的市场环境中,灰暗,冰冷的机械色彩,严重缺乏人的气息,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脚步了,因此,良好的造型不但要形体美,还要色彩美。机械产品的外部色彩选择要考虑使用环境、人的心理平衡与心理作用及机械作业的特点及形状结构而定。整体的色彩在设计时一般不宜单调沉闷,也不要分外艳丽夺目,总的要求是色彩要明快柔和,一般宜用大面积低纯度的色彩统一全局。色彩的主体色调不宜过多,以1~2种色调为最佳,采用一种色调,能给人以简洁、朴实之感,并与局部装饰标牌、指示等色彩进行恰当配合后,可起到画龙点睛作用。例如,机械设备部有一些信息显示仪表和操作控制件,为了使操作者易于辩读和引起注意,通常用红,绿,黄等亮色。通过利用色彩的对比或通过对不同表面采用不同颜色可以达到视觉的平衡,如通过加强产品下部色彩浓度(暗色、冷色)和提高上部色彩的艳度(浅色、淡色)使产品上下部分的色彩形成鲜明的对比,形成产品上部轻柔,下部沉重的视觉感,使产品显得既稳重又轻巧。

3.3 产品的使用操作

一个造型优美的机械产品,不但要满足人们的视觉审美要求,更要适合于人的使用操作,机械产品要适合人的使用,要保证有高效的生产率,必须有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合适的操作装置,也就是说在设计时要充分考虑人,机,环境的关系。

人在优美、整洁的环境里工作,身体就不会疲劳,精神也会保持愉快,产品的数量和质量就会提高。因此,在进行工业设计时,十分重视具体的环境对人的工作效率、身体健康的影响。比如噪声问题,现在许多国家规定工业噪声安全标准为85~90分贝,在设计时要尽量使噪音减小。环境设计还包括照明、色彩、以及劳动服装设计等多方面的内容。国外研究表明,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有的工厂仅对门窗做些改进,使自然光线比较合适,并加以美化,涂上合适的色彩,就能提高劳动生产率5%~15%。另外还要考虑人与机的关系。一方面是操作界面使用的方便性。可以通过对操作界面的人性化设计,考虑各个操纵杆之间的协调性,相同的使用功能在不同的界面要运用统一的符号和颜色,方便操作,减小操作失误的几率。如显示器的排列,分布位置,操纵杆的形状设计等等。另一方面是对操作者人身安全的保护,一般对机械装备设计自动防止超载装置,自动锁紧装置、控制开关的闭锁装置等,在操作失误时可以保证机器和人员安全。另外,机械产品的报警系统、防护罩、挡板、绝缘外壳都能起到对操作者安全的保护。

现代的机械产品设计,不仅是通过技术设计对其功能的单纯实现,更应该是工程技术设计和工业设计的结合,通过技术的不断革新使机械产品的结构更紧凑系统更优化,通过工业设计的应用使产品不仅在造型上简洁、美观、大方、舒适、安全、新颖、环保,而且还具备企业了的文化气息,为企业打造出了自己的品牌。

参考文献:

[1]陈震邦,工业产品造型设计,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2]王鸿飞、粱秀山,机械设计基础,石油大学出版社,2000.

[3]简召全,工业设计方法学,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

[4]魏伟,略谈机电产品的工业设计,交流与探讨,2002年1月.

[5]吴荣、杨雄勇,工业设计在产品开发中的应用,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2002年12月第3卷第4期.

[6]尹翠君,机械设计与工业设计的融合与发展,广西机械,2002年第4期.

[7]张来发,机械产品外观形状塑造与装饰设计,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1年第1l卷第2期.

成人微型课程设计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成人教育函授大专层次计算机专业毕业生所掌握的知识技能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节。本文从课程设置改革的角度分析如何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成人教育函授大专层次计算机专业毕业生。

关键词:成人教育 大专 计算机 课程设置改革

1. 成人教育函授大专层次计算机专业的专业课程设置现状

目前,成人教育函授大专层次的学生基础较差,学生对学习计算机原理及程序设计类的课程普遍感到很吃力,而他们在实际工作中也很难派上用场(主要因为他们学进去的很少很浅,而这方面的专业人才也很多),因而有的学生根本就不学。这让我们感觉到计算机专业的课程开设无所适从,很难把教材、教师、学生和实际应用有机地结合起来。

3 社会市场对成人教育函授大专层次计算机专业毕业生知识技能的要求

2006年上半年,我们学校就业部门对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和广东等地区总共100家计算机方向知名企业进行了专业项调查,调查结果显示:目前企业对函授大专层次计算机专业人才的知识技能需求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1)具有本行业的专业基础知识。(2)能进行单位内部局域网的操作维护。(3)会为公司或产品在互联网上进行营销宣传。(4)擅长单机维护、调试、软件安装的。(5)胜任信息管理、经营分析工作。(6)熟练运用电脑进行设计工作等。

4 成人教育函授大专层次计算机专业课程的设置策略

由于计算机专业所涉及到的内容很广,而成人教育函授大专层次学校学生在校时间普遍只有2年,那么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合理的安排课程呢?众所周知,由于成人教育函授大专层次学校的学生综合素质不是很高,学习内驱力弱,认知水平和理解分析能力不强等都是我们必须要面对的现实。一方面学校为了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课程设置确实要照顾到学生的兴趣,学生学习才有动力,所开设的课程不能太“难”;另一方面也很重要,就是我们培养的学生要在社会上受欢迎,必须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所以,课程设置最重要的依据是市场。课程设置除了要考虑学生的基础和兴趣外,还要考虑实用。我们必须考虑市场需要什么,就开相应课程,以就业为导向,采用“宽基础、重技能”的培养模式。对具体每一个学生而言,首先要要求他们 “基础好”,其次要“有特长”。这样的话,他们既可以凭借其扎实基础知识在小企业充当多面手,也可以凭特长在大企业找到用武之地。

(1)计算机基础知识技能方面

首先,专业基础方面要培养学生掌握办公自动化管理、操作、计算机系统维护等方面的知识与技能。主要课程有计算机应用(含计算机基础、中英文录入、文字排版、电子表格、演示文稿、internet应用等知识模块)、微机组装与维护、常用办公设备的使用与维护技术、常用工具软件等。

(2)计算机专业知识技能方面

除此之外,专业教学目标可确定为以下几个培养方向,由学生自主选择其一来主修:

a)网页制作

主要培养从事网页设计的专业性人才,培养具有空间设计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专业网页设计师,培养能从事网页设计的人才。主要专业课程有Dream weaver网页设计、Flash动画设计、Fireworks、图形处理Photoshop、Html语言、JavaScript语言等。

b)网络管理方向

主要培养负责维护公司计算机硬件;根据需求设计网络方案,搭建与配备计算机网络;与网络设备供应商配合进行维护和监控公司局域网,保证其正常运行等方面的专业型人才。主要专业课程有微机组装与维护、internet实用技术、网络技术基础、网络运营管理、路由器交换机配置、局域网组网方案设计、网络工程及布线技术、网络安全等。

c)多媒体技术方向

主要培养从事影视后期制作、多媒体制作、音视系统开发和应用、网络多媒体信息的加工与运营等工作的专业型人才。专业课程涵盖平面图形图像处理、摄像技术、多媒体音视频处理技术、平面动画制作技术、三维动画制作技术、影视编辑技术、影视特技与后期合成等知识模块。

d)广告设计方向

主要培养能从事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网络广告设计的人才。主要专业课程有色彩与素描、构成艺术、平面设计(Photoshop)、网站艺术、多媒体程序设计、flash动画基础、premiere、数码摄影基础、版式设计、动态网页设计、flash高级应用、3ds max、人机交互设计、flash互动设计等。

5 成人教育函授大专层次计算机专业课程设置方案

基于上述策略,我们针对我校教学的实际情况制订了以下专业课程设置方案,并报经上级主管部门同意、备案,在我校从2006级成人教育函授大专层次计算机专业新生起予以试行。

第一学期: 课程:计算机应用基础(上册和下册一部分);主要内容: 计算机基础知识、中英文录入、Word文字处理排版、Excel电子表格、PowerPoint演示文稿、电子邮件E-mail和Internet应用等。新授课时(含普通上机):55时; 课程设计课时15时.

第二学期: 课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下册剩余部分)和其他专业基础课程微机组装与维护、常用办公设备的使用与维护、常用工具软件和考证培训等;主要内容: Access数据库和一些其他课程内容以及组织考证(如信息产业部的信息化工程师岗位技能认证),并培训好,保证其通过率。新授课时(含普通上机): 50时; 课程设计课时20时.

第三学期: 课程: 网页制作方向, 网络管理方向, 多媒体技术方向, 广告设计方向;主要内容: 分四个方向开设专业课程,选择教材时是应注意尽量选用实例型的。教学时多采用任务驱动法,课程考核也应该以实际操作为主,可让学生们(分组)自主进行小型作品开发、课程设计等。本学期继续组织过级考证工作(专业方向考证和通用技能证补考)。新授课时(含普通上机): 各95时; 课程设计课时各45时.

第四学期: 课程: 网页制作方向, 网络管理方向, 多媒体技术方向, 广告设计方向;主要内容: 完成第三学期没有完成的课程,继续组织学生参加各行业技能认证考试,外加毕业作品设计,到企业顶岗实习,及时走访,获得反馈信息。并依据信息,进行分析、总结,实时调整我们后续年级整个(1-4学期)的教学。新授课时(含普通上机): 各55时; 课程设计课时各85时.

6 成人教育函授大专层次计算机专业课程设置改革实验

我们在2006年暑假制定了以上方案,从2006级新生开始,我们依据上述课程设置在本校计算机专业进行试验。在2006年下期期末,我们通过学校就业部门利用跟踪回访的机会从2004级(拟毕业)学生中随机抽取了50名进行了问卷调查;同样,在2008年下期期末我们又通过学校的就业部门从2006级学生中随机抽取了100名进行问卷调查,并对两次调查结果进行了统计与对比:2004级: 学到了知识技能占28%;没学到知技能占72%;已(能)找到满意工作占32%;没(不能)找到满意工作占68%.2006级: 学到了知识技能占53%;没学到知技能占47%;已(能)找到满意工作占56%;没(不能)找到满意工作占44%.可以看出:认为自己学到了知识技能的比例明显上升了;认为自己没学到东西也找不到工作的比例也显著下降了。

另一方面,各用人单位通过就业部门反馈意见也表明,我们06级计算机专业毕业生相比04级和以前的总体来说专业知识更扎实,操作技能水平更高;相比同类学校的毕业生也具有很明显的优势。索尼老总坦言:“你们现在的毕业生我们很喜欢,主要是他们会的东西多,招过来就能做,能做好;不会做的上手也很快,会做还会学。”所以很多名优企业都加强了在我校招人意向。应该说,本实验是成功的,达到了预期效果。现已获得学校领导批准,将把本实验继续进行下去,并总结经验,准备向其他专业推广,促进我校教学的新一轮改革。

参考文献

[1] 高铁栓.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21(2):84-85

[2] 修丽娟,段志琪.成人教育函授大专层次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的探讨

成人微型课程设计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艺术设计类大学生学生具有较强的创新创业优势。对艺术设计类大学生进行“双创”教育的发展现状和教育必要性进行分析,通过健全和完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和学分转换制度,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双创”教育实践活动,培养创新创业的师资队伍,利用激励措施营造学生愿意创业、教师乐于指导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良好氛围,探索对艺术设计类学生进行“双创”教育的途径。

关键词:艺术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

“双创”,即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早在2014年9月10日的夏季“达沃斯论坛”开幕式上,李克强总理发表讲话称:“要借改革创新的东风”,推动中国经济科学发展,在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掀起‘大众创业’、‘草根创业’的新浪潮,形成‘万众创新’、‘人人创新’的新态势。”这是国家领导人首次公开提出了“双创”的概念。2015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再次提出: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既可以扩大就业、增加居民收入,又有利于促进社会纵向流动和公平正义”[1]。报告为个人和企业勇于创新创业指明了方向。目前,支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平台得到了快速发展,新模式、新业态也不断涌现,无论对人们的生产方式还是生活方式都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2015年5月4日,国务院办公厅了发布了《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为《意见》)。《意见》指出:“高等学校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迫切需要,是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促进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的重要举措。”[2]党和政府对“双创”人才培养做出了部署,也对“双创”教育提出了明确要求。近年来,各高校在国家政策的指导下,积极深化教育改革,调整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不断加强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教育,取得了积极进展。

一、对艺术设计类大学生“双创”教育必要性

(一)市场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决定

目前,在努力构建创新型国家的背景下,我国对人才的创新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当代社会,产品更新换代迅速,经济蓬勃发展,中国步入设计的时代已经到来,设计师作为产品设计创新的主体,社会对其需要大量增加,然而开设艺术设计类专业的高校只有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才能符合社会对人才的要求。

(二)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决定

国家教育部在2014年度工作要点明确提出,要引导一批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类高校转型。同年,国务院又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全面部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从国家政策对部分本科院校提出转型的要求来看,高校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社会的需要。近两年对“双创”教育的重视与日俱增,高校对人才的培养还不能仅仅停留在“技能型、应用型”的层面上,还需要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创业能力进行培养。无论是借鉴德国的FH“企业主导型”的实践教学模式,还是英国“资格证书体系推动型”实践教学模式,都无法满足当前对双创人才培养的需要。为此,清华大学提出的“创新、创意、创业”三位一体的高层次人才教学体系建设,通过搭建平台促进艺术与科技融和来引领创新创业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地方高校中,温州大学走在了前列,早在2001年开始就在全校开展创业教育,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因此,构建“双创”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无疑是几年来教学改革的重点。

(三)艺术设计类专业的特性决定

艺术设计学科是一门实践动手能力要求很高的学科,开展自主创业有先天特色优势,设计专业创业具有创意和创新理念这种无形资源,更加便于市场运作的适用。目前高校急需构建艺术设计类专业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为大学生就业开拓更大的机会空间和为社会建造“以创业带动就业\"”基础。因此,加强艺术类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对于加快我国科技文化创新成果转化,提高文化产业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艺术设计类大学生“双创”教育发展现状

(一)艺术设计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不强

虽然全国开设艺术设计类专业的高校较多,在校学生规模也在全国各专业在校生人数处于前列,但是从就业角度来看,还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就业率虚高、就业质量不高等问题。目前,随着人们生活质量和文化艺术修养的普遍提高,大家对艺术的崇尚和追求逐渐上升,再加上文化创意产业的异军突起,设计的地位也越来越受重视,这为艺术设计类毕业生提供了就业的沃土。根据笔者对湖北工程学院艺术设计类专业近三年1000多名毕业生的就业调查情况来看,有55%以上的毕业生在装饰公司、广告公司、地产企业、软件公司、设计公司等单位从事设计工作。有近10%的同学参与到培训机构从事美术培训工作,有部分学生加入了公务员和教师队伍,也有少部分同学转行做了其他行业。因此,多数艺术设计类学生认为,“凭借自己接受的艺术设计类课程的教育,基本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和绘画机能,就业并不存在很大问题。”再加上创业具有较大的风险,导致他们创业的意識淡薄。

(二)艺术设计类教师对“双创”教育的认识不够全面

创业要看业态。艺术教育有两种业态:“一种是学校艺术教育,另一种是社会艺术教育,两者相辅相成、互补共进。而对每个人来说,艺术教育都是终生的,所谓活到老学到老,也包括艺术教育”[3]。“从教育教学基本理论看,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居于主导地位,教师只有具备相应的创业经验才能发挥好对学生发展的引导作用”[4]。由此可见,艺术设计类专业学生的“双创”意识培养需要专业教师的引导和社会人员的影响,专业教师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艺术设计类教师多数都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和学术影响力,他们除了从事教学工作以外,还在社会上从事部分设计实践工作,但是他们缺乏企业管理的经验和创业经验。少数从事基础课程教学的教师是从事绘画研究工作的,他们注重对学生艺术修养的培养和对绘画技法的研究。公共课程教师不了解艺术设计类专业的特性,无法对学生“双创”教育思想有效引导,而从事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师多数是由招生就业部门和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行政人员担任,也无法从专业的角度去引导学生的“双创”思维。因此,只有专业教师增强对“双创教育”的意识,并参与到创新创业教育中,才能使“双创教育”取得良好的效果。

(三)构建“双创”教育的课程体系还不够完善

目前,我国还有许多开设艺术设计类专业的高校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和课程体系的建设上存在调整周期长的情况,一般四年调整一次,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即使调整也是在原有方案上增减几门课程,对艺术设计类学生“双创”教育培养仅仅是“画饼充饥”,从而导致了现阶段人才的需求与课程设置脱节的状况。同时,还有不少教师在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上缺乏思考和创新,沿袭自己以前的经验,出现一个课件多年不变的现象,严重地影响了艺术设计类专业学生创新、创意、创业能力的发展。因此,构建“双创”教育的课程体系应该引起专业教师以及学校的重视。

三、对艺术类大学生进行“双创”教育的基本路径

(一)完善“双创”教育的课程体系

作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高校,其对积极探索“双创”教育,完善“双创”教育的课程体系课,促进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进行有机融合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艺术类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是在当前创新型国家建设背景下,对艺术教育模式的深化与提升,是拓宽艺术类人才全面可持续发展空间的必然选择[5]。在当今“双创”时代背景下,各高校对艺术类专业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建设不能盲目地“邯郸学步”,不仅要根据院校学生自身素质、办学资源、有针对性地设定培养目标,对学生进行“双创”能力培养,还要充分考虑学生将来面向职业性和应用性等因素设定合理的课程体系,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不断强化艺术设计类大学生的创业能力和职业竞争力。因此,对于艺术设计类学生“双创”课程体系的建设要把握以下几个原则。

首先,遵循拓宽艺术类专业大学生知识面的原则。以二类本科院校艺术设计类大学生为例,笔者对100名新生进行问卷调查显示,中学阶段系统学习美术三年以上时间的学生不足10%,系统学习美术两年以上的学生仅达23%,有近60%的学生系统学习美术时间不超过两年。由此可见,大多数学生不是出于对美术的热爱才选择学习美术,而是这部分学生文化课成绩较差,如若参加普通文理科高考基本不可能达到本科线,即使达到也无法录取到理想院校。事实上,“创新、创业”不仅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专业技术能力,同时需要具备较强的创新、经营,以及管理等能力和较好的人文素质。因此,对于培养“双创”人才而言,开设人文素质课程和创新创业课程就显得尤为重要。

其次,遵循专业教育和创业教育相融合的原则。在注重专业技能教育的同时,应增设创业教育课程。各高校设置创新创业课程要根据自身的办学条件、办学资源“因地制宜”地进行。目前,大多数高校都开设了“KAB”创业基础课,但是还不能满足培养“双创”人才的需要,还要增设“创造性思维与创新方法”、“网络营销”、“市场营销”、“财务设计”、“创业概论”等基础课程,然后定期邀请创业成功的校友以及企业家进行报告、座谈会,分享他们的成功经验,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创业讲座、沙龙,与创业大咖面对面交流,学生参加“SYB”创业培训,从而来构建学生全面的知识体系[6],使其达到专业技能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互相促进和有机融合。

(二)丰富多彩的“双创”实践活动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通过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不断提高学生对创新创业的认知能力。对艺术设计类专业学生“双创”能力的培养,应该紧密结合全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大学生信息技术大赛等竞赛活动,将创新创业活动课堂教学有机结合。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创新创业知识及其他相关知识的技能培训,举办校级模拟创业实战演练,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氛围,还可以组织学生赴文化创意企业、创新型企业等企业参观学习和实习实践。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活动,从而达到增强艺术设计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

(三)建立“双创”学分积累的转换制度

高校可以通过加大政策扶持创新创业的力度,制定相对完善的、能够促进师生创新创业的配套政策,更好地激发师生创新创业的激情和动力,形成“学生愿意创业,教师愿意指导”的机制。具体可制定落实大学生创业优惠政策,完善学分转换制度。

(四)加强高校教师“双创”教育意识和能力培训

从播下创新创业精神的种子开始,到培养学生“双创”相关的能力,再到激励引导学生创新创业,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教师。如果教师对“双创”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那么“双创”教育就不能做到落地生根,它和知识教育就会形成“两张皮”,无法做到有机融合。因此,教师成为了学校实施“双创”教育的关键。“打铁还需自身硬”,加强对高校艺术设计类专业的教师“双创”教育意识和能力培训就显得十分重要。

首先,要对骨干教师进行“双创”教育培训。高校可以结合学校实际,选派部分教师参加“双创”教育培训班,或者通过网络课程班等形式进行学习,也可以聘请国内创新创业教育的专家学者到學校对教师进行专题培训,培训结束后需对教师进行“双创”知识考核。千万不能只重视培训前的过程,忽视培训的真正效果和实效性,造成培训流于形式,达不到培训目的的情况。

其次,帮助艺术设计类教师开阔创新创业教育视野与思维,掌握创新创业教学技术与方法,明确创新创业教育是教师的职责,鼓励教师在专业教学的过程中注重实践育人,处理好专业知识教学、实践教学和创新创业教育的关系。教师也要积极思考,要结合平时工作,研究问题,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积极指导学生和鼓励学生参与“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以及各类设计竞赛,将创新创业教育落到实处。

当今时代,我国大学生就业难是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之一。拓宽就业形式,鼓励自主创业已经成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主要途径。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摇篮”,应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和经济建设中承担起协同创新的重要时代任务,构建完善的“双创”课程教育体系,制定和落实激励学生以创业就业的制度和政策。在注重对学生专业技能和知识培养的基础上,不断加强培养实践应用能力。拓宽艺术设计类学生的综合人文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业能力,有效促进艺术设计类大学生的创业就业。

參考文献:

[1]政府工作报告起草组成员解读“大众创业万众创新”[EB/OL].中国经济网,2015-03-06.

[2]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Z].国务院网,2015-05-04.

[3]仲呈祥.不忘艺术初心 搞好高校“双创”[J].艺术百家,2016,(04).

[4]贺佳玥,黄蕾蕾,吴蕾蕾.艺术类大学生创业教育:现状、问题与对策[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2).

[5]刘卫红.构建艺术院校创业教育体系[J].文艺争鸣,2011,(03).

[6]王英.艺术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平台建构探析[J].中国成人教育,2015,(19).

Cultivation of Innovative and Entrepreneurial Ability of Art and Design Students Based on \"Double Creation\"

WANG Zhen-wei,GAO Chun-ling

(School of Art and Design Hubei Engineering University,Xiaogan,Hubei 432000,China)

Key words:art major;college students;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上一篇:高中生物实验设计论文范文下一篇:企业逆向物流管理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