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电子技术教学反思范文

2023-10-11

数字电子技术教学反思范文第1篇

《数字与编码》这节课我原来一点也不熟悉,从没教过,只是上周去浙江听华东六省一市的优质课听朱国荣老师讲了一次。因此正赶上要讲公开课,觉得还适合三年级的孩子学习,所以就有了接触 《数字与编码》的机会,在这次教学后,我有以下几点反思:

一、尽量体现教材意图 《数字与编码》是青岛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广角里内容,教材编排是从运动会引入的,但是我设计了另外一种情景,由记成绩引入,得出编码的重要性,再故意设计此名非此人也。使公开课严肃的气氛变得轻松、有趣,同时为数字编码的唯一性的优点埋下伏笔,轻松、自然地引入新知的探究。

但讲完之后发现,这种引入孩子们不感兴趣,不如设计一次颁奖,只说了号,但没有班级,来了好多学生引入更好。

二、尽量体现“数学味”

数学味或者说数学化是现在数学课堂提倡的理念,是我们所追求的,编码的很多知识都是已定知识,如果纯粹让学生了解这些编码的话,那么一味讲解学生可能更容易获得知识,但这样很容易上成是常识课或者生活指导课,怎样体现出数学味呢,怎样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与认识生活中常见的数字编码呢?我认为主要让学生多次经历观察、比较、分析这些编码,然后发现规律与特点。在师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中,加强横向与纵向数学化的过程,使学生能从身份证号码的具体实例中初步了解蕴含其中的一些简单信息和编码的含义,探索出数字编码的简单方法。

三、尽量体现方法渗透

本节课中我还力图渗透一些基本的学习方法,如观察,比较,分析、猜测等方法始终贯穿着整节课。我觉得,如果单单让学生获得一些有关编码的知识似乎意义不大,而日常生活中的很多编码也不可能在一节课中一一认识,只有具备了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和一颗乐于探索的心,才能更多更好的认识编码乃至认识更多更广的生活世界,这也是我们教师要在教学中经常要体现地重要思想。

虽然我课前已经做了充足的准备,可上完课发现自己还是没有考虑全面,有下面几点需要改进:

1.课题出示的有点晚,是在学生探索完学号的编码之后才出示的。

2.在讲学号时,0占位没有讲清楚,致使有些孩子糊里糊涂,后面为自己编码时出现3021或322这种情况。

3.身份证是本节的一个重点内容,我处理的过于仓促、简单,也太快。 4.最重要的一点是:我的语言过于平铺直叙,没有一定的语气高低变化,缺乏激情,无法从语气的突出重点;评价语言不到位,不及时,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以上几点是我需要改进的地方,今后在备课时充分考虑这种因素,尊重学生已有的认知观念,设计好各个教学环节,对教学重点进行细抠、细讲,不能模糊处理。最大的改进难题是自己的讲课语言没有感情,太过平淡,学生会听的疲劳,因此以后讲课时会尽量注意,并且多与学生交流,注意自己的语气,克服一紧张就不好意思说的弊端。

数字电子技术教学反思范文第2篇

摘 要 从数字电子技术书课程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出发,结合multisim软件的特点,分析了multisim软件在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中的优点。

关键词 multisim 教学改革 数字电子技术

0引言

数字电子技术是理工科专业中一门核心的专业基础课,与高等数学、模拟电子技术和电路分析基础等理论课程联系紧密,且研究问题抽象难懂。该课程实践性强,在电子类实践课程中应用广泛,数字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质量直接影响着后续课程的学习。因此,研究数字电子技术教学改革是非常必要的。

传统的数字电子技术教学,主要是先进行理论教学,再通过实验教学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理论知识,锻炼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然而,在进行理论学习时,由于教学内容抽象难懂,学生不容易掌握,且不能通过实验现场演示帮助学生通过直观观察辅助理解抽象的理论知识。因此,基于传统的教学缺点,今将multisim软件引入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中,进行教学改革,在多媒体理论教学中,通过实时的multisim软件现场教学仿真演示,学生直接的观察和分析学习抽象的理论知识,有助于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1 multisim软件在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中的应用优点

1.1 有效的解决传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理论教学中引入multisim软件,打破了传统直接理论分析,能够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实时演示。在各类逻辑电路的应用中,传统的教学知识通过电路图的理论跟分析,让学生掌握逻辑电路的应用,然而由于问题抽象,学生不容易理解和掌握,通过multisim软件进行仿真现场演示,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效果良好。

图1 74LS160构成六进制计数器

以时序逻辑电路中的计数器为例,集成十进制同步计数器74LS160和74LS162应用广泛,因此,74LS160和74LS162的应用是重点内容,传统教学是给出应用电路图(如图1所示为利用74LS160构成六进制计数器),理论分析其输入输出。在教学中引入multisim软件进行现场演示,生动直观,学生容易理解掌握。

1.2实验教学中的应用优点

在实验教学中,由于实验条件的限制,传统实验大部分是验证性实验,综合性和设计性的实验较少,在实验教学中,验证性实验主要是利用实验箱,操作简单,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引入multisim软件后,学生可以通过软件中丰富的虚拟仪器和元器件设计综合性和创新性实验,培养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1.3学生自学能力培养中的应用优点

由于知识的更新换代非常快,在当代大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学生的自学设计能力的培养也是大学的重要任务,既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巩固和应用,又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尤其对于民办高校来说,应用型人才培养是重中之重,引入multisim软件后,学生在课后根据自兴趣和爱好设计仿真自己感兴趣的小制作,培养提高学生的创新和动手能力。仿真软件中有比较全面的模拟仪器和元器件,学生可以在节约支出的情况下,进行电子设计,为参加全国电子设计大赛打下坚实的基础。

2结论

如何提高数字电子技术的教学效果是教学中的重点,在数字电子技术教学过程中引入multisim软件,既有利理论学习的掌握,又培养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为后续的专业课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江晓安,董秀峰,杨颂华.数字电子技术[M].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8:138-180.

[2] 杨志忠,卫桦林.数字电子技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222-226.

[3] 尹勇,李林凌.Multisim电路仿真入门与进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125-228.

[4] 聂典,丁伟. Multisim10计算机仿真在电子电路设计中的应用[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9:307-332.

数字电子技术教学反思范文第3篇

多媒体的出现,彻底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它使用图形、动画、声音、图像等多种媒体进行教学内容的呈现与传递,同时多媒体可将一些晦涩难懂、抽象枯燥、在传统教学中难以用语言表达的现象模拟出来,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数字电子技术是电气信息类相关专业基础课中理论性和实践性较强的一门重要课程,各种数字电路的分析和设计是课程的重点和难点,目前学生普遍存在着学习理解困难的问题。针对课程的特点,把课程中的重点和难点部分借助于多媒体技术做成适于学生容易理解的动态模拟,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

■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1.在课堂教学内容方面,传递的教学信息量相对增加。数字电子技术课程中包含大量复杂的电路图和概念,电路状态转换比较抽象,口头表述不能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而用传统的黑板教学手段则需要大量的板书,单位课时信息量较少。多媒体技术在数字电子技术课堂中的引进和运用,充分利用多媒体的优势,用动画、超级链接等手段,分层次呈现知识,使学生容易把握教师讲课的思路,也便于知识的融会贯通,大大缩短了教学时间,增大了课容量,对辅助数字电子技术课堂教学具有广阔的前景。

2.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数字电子技术课知识面广、抽象枯燥,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学起来感到枯燥乏味,提不起兴趣,导致课堂学习效率低下。而运用电子画图软件模拟触发电路、计数器等电路的动态过程,把无形的电流变成有形的、可视化的,把瞬间的变化变成可以控制的,通过观察,使学生利用所学的电子知识能够解释实际现象和解决具体问题,从而对学习数字电子技术产生浓厚的兴趣。比如在二进制计数器的教学中,若直接给学生介绍陈述性的定义,会导致学生概念模糊,因此可以利用Flash MX软件,实现电路的状态模拟。Flash的图层和时间帧,将电路的每一状态的工作情况反映在Flash相应的时间帧上,然后简单地设计一下时间帧的属性参数,再利用Flash MX进行编程,实现电路的动态模拟过程,形象地说明电路的工作原理和特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心理需求,吸引学生主动进入教学环境,这样一来就会有效地集中学生注意力,活跃课堂教学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有助于改进学生的实验环境。由于电子技术发展迅速,实验室旧的仪器设备及原有的测试手段的局限性日益明显,而EDA仿真软件中,提供了先进而完善的测试手段和对测试数据的分析处理方法,使测试结果更精确、更直观,对测试结果的分析、处理更加深入完善,且提高了电子实验教学的层次和效果。同时,仿真软件中大量的仪器、元器件库使学生不必受现有实验室条件的限制,可令其放宽设计思路,不拘一格,使实验教学更活跃,既有利于培养学生对新事物的适应性和敏感性,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比如在做数字电路综合实验时,学生采用EDA模拟实验方法设计出各式各样的方案,在实现其设计思想的过程中,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更透彻了。最大限度地激发他们学习的主动性,锻炼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多媒体技术与教学整合的思考

1.多媒体的应用要坚持适度性的原则。多媒体的优越性是不言而喻的,但它的优越性的发挥必须有一定的条件,并不是说在课堂上使用了多媒体就一定能改善教学,更不是说多媒体用得越多越好。要根据教学内容的实际需要,来决定是否需要多媒体,使之有助于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如数字电子技术教学过程中,用屏幕显示某些习题的解题过程就显得相当机械、呆板,无法体现教师生动形象的指导思路,就不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其教学效果可想而知。所以说,如果生搬硬套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对本无必要的课堂教学也非用不可,结果一定是达不到应有的效果。要明确在多媒体课堂上,教师仍起着主导作用,多媒体只是一种辅助教学的工具,处于从属地位,这样才能让多媒体更有效地发挥其服务作用。

2.使用多媒体教学应防止喧宾夺主,要紧抓教学主题。多媒体教学的主要特点是它的多种表现手法,但使用不当反而会把优点变为缺点。比如在课件中过度采用与教学内容无直接关系的图像、音乐、动画,在课堂上展示时,给学生的感觉是耳目一新,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但整堂课下来,学生印象最深的是课件中漂亮的画面、动听的音乐,而知识点却掌握得很不理想。这样不但没有起到呈现知识点的作用,反而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无关的声音和动画上去。所以,对于多媒体效果有时用得不当和过度,反而会成为教学的干扰源,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因此,在设计课件时,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适当选用多媒体效果,紧抓教学的主题,不能本末倒置,更不能喧宾夺主。同时,多媒体课件也不能局限于教材,更不要成为教材的翻版,要根据社会需要,增添一些新的内容,开拓学生的视野,扩大其知识面。

总之,无论理论还是实践都证明了计算机辅助教学具有非常独到的优点,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其教学的优势,同时合理使用传统的教学手段,扬长避短,优势互补,根据教学内容和目标、学生的实际水平,灵活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技术,达到优化教学的目的,提高教学质量。■

数字电子技术教学反思范文第4篇

【摘要】《数字电子技术》是高职电子专业一门承上启下的专业基础课,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应用性和工程实践性。在《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中采用项目教学法,在实际教学环节中少讲理论,多讲实用电路应用,多给学生提供更多实践动手机会,可以真正做到工学结合,理实一体,可以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数字电子技术;理实一体

1.项目教学法的必要性

项目教学法提倡教师指导下、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

与学生的学习都是围绕着一个目标,分成几项具体任务来完成的,着重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尤其适用于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教学。

高职院校学生的显著特点是缺乏信心,自卑感较强,厌学情结较严重,同时他们的学习情绪化较强,对感兴趣的东西学习积极性较高,而对于枯燥的内容则学习效率较低。因此在组织教学过程中必须注意结合社会实际,增强教学的生动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高职高专教育,我们应该通过加强实践教学,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数字电子技术课程的特点

《数字电子技术》是应用电子专业的一门逻辑性和实践操作性均很强的课程,要求学生不但要掌握基础的理论知识,还要具有较强的分析、设计能力,另外还要培养学生较强的数字集成芯片应用能力及解决工程实践问题的能力。为了达到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在数字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中实施项目教学法是势在必行的。

依据专业能力目标,本课程的核心教学内容经过课程整合后可划分为逻辑状态测试笔的制作、多数表决器电路的设计与制作、数字显示器的制作、智力竞赛抢答器的制作、数字钟的设计与制作以及防盗报警器的设计与制作等。按照项目教学法的特点,该课程的主要项目任务及能力要求如表1所示。

3.项目教学法在数字电子技术课程的实施(以表2决器电路的设计与制作为例)

4.项目实施的教学效果

目前,我系正积极推行项目教学法在数字电子技术课程中应用。试行项目教学法教学后,项目教学将枯燥的理论学习转化为理论联系实际的实践活动,学生对制作电子电路有很高的热情和兴趣,学生积极参与项目制作,在做中学,在学中做,学生感到学有所得,学有所用。

较以往相比,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增强,旷课和上课打瞌睡的现象明显减少。

实践证明,项目教学将教学内容与工作任务直接挂钩,将基础知识、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融为一体,充分体现了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教育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课程体系的教学理念。

5.小结

项目教学法在《数字电子技术》教学中的实施,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和培养学生的交流沟通与协作能力,促进了学生的主动学习,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在整个教学实施环节中,学生不仅掌握了专业技能,还品尝到了成功的喜悦,体会到了学习的乐趣。

项目教学法的实施,使学生懂得了怎样灵活应用专业知识,并使其自觉向专业理论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探索,为培养出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工作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蔡长英.项目教学法在高职《数字电子技术》课程中的应用[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2).

[2]吴泳玲.项目教学法的理论与实践研究[J].肇庆学院学报,2012(4).

[3]陆艳.以项目为载体的《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改革与实践[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0(8).

[4]张江洪,周维龙,聂辉.现代电子技术课程项目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J].湖南冶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6).

基金项目:2013年度广东省高职教育机电类专业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成果之一(项目编号:jd201322)。

作者简介:朱艳芹,女,湖北鄂州人,硕士研究生,讲师,惠州经济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系电子教研室主任。

数字电子技术教学反思范文第5篇

1 课程的性质和作用

《数字电子技术》是电子信息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 是一门必修课。它是培养学生具备电子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和《模拟电子技术》课程共同构成电子信息类专业的基础核心课程, 是学生必须打下的专业基本功。它以电路基础课程学习为基础是后续单片机、PLC、传感器、电子测量等专业课程的学习的基础。

《数字电子技术》的主要作用就是要求学生能看懂基本电子电路图, 学会使用电子元器件手册, 能制作、调试、软件仿真、实验验证相关电路, 了解数字电子技术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培养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和职业素质。

2 课程设计的理念与思路

理念:重视职业岗位技能的训练, 形成以能力为本位, 以职业实践为主线, 以课程任务为主体的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

思路:根据此理念, 结合课程特点, 形成如下思路。

(1) 在教学过程中把“教、学、做”中间的“做”分解为第一是制作电路;第二是用数码箱验证电路;第三是用EWB软件进行仿真电路。把“教、学、做、验、仿”融为一体, 从多方面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

(2) 根据本课程内容特点, 共分成五大模块, 个别模块以理论教学为主, 大部分模块以任务引领教学为主。

(3) 任务选取既要包含模块内容的知识点, 又要和实际生活贴近, 增加相关课程间的联系, 拓宽课程的知识面。

(4) 任务的完成有实物制作调试为主的, 有实验箱验证为主的、也有软件仿真为主的, 从制作调试能力、验证能力、仿真能力等方面培养学生的职业岗位技能。

(5) 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了团队合作的能力, 提高职业素质。

(6) 注重过程考核, 课程成绩的评定由学生的作品、平时的表现、知识点考核、职业技能等多方面组成。

3 课程设计的具体内容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中将原来的教学内容进行整合, 设计为五大模块, 模块下设置工作任务。

五大模块如下。

(1) 数字逻辑基础模块。主要内容为数字电路的特点、进制和编码、逻辑代数。

(2) 逻辑门电路模块。主要内容为介绍逻辑门电路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设置工作任务“照明灯自动控制电路制作”。

(3) 组合逻辑电路模块。主要内容为介绍典型组合逻辑电路, 设置工作任务“加法及数码显示器的制作与调试”。

(4) 时序逻辑电路模块。该模块是课程的重点, 设置了四个工作任务, 分别为“触发器功能验证及应用”、“集成计数器芯片构成任意进制计数器”、“寄存器构成循环彩灯电路”、“555定时器”。

(5) 综合电路模块。主要介绍EWB软件简介及使用, 设置工作任务“门电路阈值电压的数字显示及仿真”。

以逻辑门电路模块为例, 介绍课程开展情况。

(1) 提出知识要求和技能要求。知识要求:掌握门电路的主要外部特性和参数;掌握OC门、三态门的特性;了解TTL门电路和CMOS门电路的主要区别;了解光敏三极管和继电器的特性及应用。技能要求:熟练使用基本测量仪表和焊接工具;能正确使用元器件, 并学会调试及排除故障;学会与非门、OC门的使用, 理解门电路的驱动能力, 了解集成芯片的功能;学会查找使用电子元器件手册;能将电路图和实物电路一一对应。

(2) 布置工作任务“照明灯自动控制电路制作”。内容包括:介绍工作任务、电路原理图学习、器材清单、实践步骤、注意事项。

(3) 任务相关知识点学习。介绍TTL集成门电路、集电极开路输出门、光敏三极管、电磁继电器结构和工作原理。

(4) 任务原理分析。分析电路, 理解照明灯不亮、常亮、闪烁三种状态产生的原因。

(5) 知识点拓展。补充三态门、CMOS集成门电路相关知识。

(6) 任务总结。通过本任务, 掌握TTL与非门电路的工作原理、外部特性、门电路参数等内容, 掌握OC门电路的特性及光敏三极管和继电器的特性, 在任务制作过程中, 能正确使用元件, 学会调试及故障排除, 能看懂元件手册。

(7) 思考与练习。围绕工作任务知识点布置课后作业。

(8) 考核。注重平时在完成工作任务中的表现和创新能力, 提高平时表现在最终成绩的比例, 将传统考核方式中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的比例由3∶7调整到5∶5,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

4 教学改革的效果

为了了解教学改革的效果, 我们邀请了校外专家、校内督导对课程设计给出评价, 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了深入调查, 将结果进行汇总, 得出结论。教学改革后, 突出了职业教育的特点, 学生学习的热情明显提升, 自己主动地利用课余时间去实验室设计、焊接、调试电路, 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将增强, 有效地提高了专业技能, 取得了比传统教学模式更好的教学效果。

高职教育的改革在不断的深入, 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 为《数字电子技术》课程的改革带来了极大的机遇和挑战。只有在实践教学中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建立合理的考核体系, 才能更好地保证教学质量。

摘要:本文分析了高职院校《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深入理解课程性质和作用的基础上, 以全新的理念和思路重新设计课程, 采用基于“工作任务”的教学模式, 吸引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教学改革,工作任务,效果

参考文献

[1] 阎石.数字电子技术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2] 刘成莉, 陈俊, 等.高职高专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改革探析[J].昆明冶金高专学报, 2010 (11) .

数字电子技术教学反思范文第6篇

1 以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的做法是: (1) 加强多种教学手段的结合以提高教学效率; (2) 采用启发式互动教学, 变被动学为主动学; (3) 以实例组织教学, 激发学生好奇心。根据数字电子技术课程中不同内容的特点, 我们采用了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 力求最佳的教学效果,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如:对于容易混淆的概念, 需要通过分析归纳的基本理论等内容, 通常采用“提出问题→讨论问题→给出结论”的启发式互动教学方式。对于一些较为抽象的概念, 一些知识运用, 采用案例教学, 将数字电路应用实例贯穿在理论教学过程中。例如:在介绍编码器和译码器之前, 首先用Multisim仿真演示一个多人抢答器的工作过程, 让学生清楚地看到编码器和译码器在抢答器中所起的作用, 充分理解他们的功能和用途。教学实践证明, 灵活应用多种教学手段组织课堂教学, 不仅可以增大课堂信息量, 便于学生理解, 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主动性, 达到较好的效果。

2 通过实践环节改革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具有工程实践性强的特点。为此, 与理论教学改革相适应, 我们对实践教学内容与方式进行了大幅度的改革。将电类专业数字电路实践教学分为两部分:实验和课程设计, 分别单独设课, 增加了实践教学的学时和内容, 实验定为24学时;课程设计集中安排, 为期一周。制定了新的实践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 做到了传统内容与现代内容相结合、虚拟和实际结合、软硬件结合、教师命题与学生自拟题目相结合。

2.1 构建层次化的实验教学

实验教学内容的设置立足于“基础”+“应用”。在巩固理论教学的基础上, 注意选题的趣味性、实用性。遵循由易到难, 由基础到综合, 循序渐进的原则, 将实验内容分为三个层次:基本实验、综合型实验、设计型实验。在合理安排三者之间关系的基础上加重设计和综合实验的比例, 使之大于等于50%。

通过基本实验使学生掌握各种电子仪器使用, 各种器件、单元电路功能与性能及其测试方法等;在综合实验中, 学生必须将多个不同的单元电路综合组成一个完整的、符合要求的整体电路。如:计数-译码-显示实验, 学生在分别掌握计数、译码和显示各单元电路设计的基础上学会系统分析、单元与系统之间的联动调试和测试方法;设计型实验则需要通过自行设计电路、软件仿真、实物调测等手段, 搭接出符合要求的逻辑电路。随着课程的进程, 设计型实验由简单到复杂, 小规模到中规模再到大规模, 由组合电路到时序电路逐步展开, 直到完成简单数字系统的设计实验, 如:声光报警电路、汽车尾灯控制电路的设计和制作等。设计型实验课内一般安排4学时, 用于调试。对实验结果达不到要求或不满意的同学则利用课余时间到开放实验室去完善。

实验前学生根据不同实验, 需作不同的准备, 如自拟实验步骤, 完成实验方案、画好框图、原理图、接线图等才能进入实验室进行实验。在实验过程中教师除了教会学生实验方法外, 还特别注重培养他们调试电路与故障排除能力。如果遇到不正确的实验结果, 老师不轻易指出问题所在, 而是教给学生分析、查找和排除故障的方法。

2.2 引入新技术新方法进行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是需要学生综合应用数字电子技术知识设计一个较为复杂的电子系统, 因此它安排在《数字电子技术》理论课程和实验课程结束之后开设。改革重点是在数字电路课程设计中全面引入EDA技术, 并设计多样化的课程设计课题。

选题上我们选择趣味性、综合性、创造性强, 贴近工程实际, 具有一定科技含量的课题。考虑到不同层次学生的情况, 提供不同类型、不同难度的设计任务供学生选择, 如: (1) 功能扩展型, 这类题是指在提供参考电路的基础上, 提出扩展功能的新要求, 针对新的设计任务, 要求学生完成相应的设计。 (2) 综合应用型, 这类题是指在提供功能模块框图的基础上, 由学生完成各功能模块和系统的设计。 (3) 创新设计型, 这类题是指由学生自行选择课题, 自行提出设计任务 (经教师审核) , 自行选择设计方案、设计电路。

我们将整个设计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组织实施, 每个阶段都有明确的教学要求与目标。第一阶段为准备阶段, 利用课外时间完成。要求学生自学Max+plusⅡ软件的使用和设计方法, 制定设计方案。在这一阶段, 老师主要给予辅导。第二阶段为设计调试阶段, 为期4天。在此阶段要求学生在EDA实验室提供的软硬件平台上进行课题的设计、功能仿真、时序仿真、下载到目标芯片, 展现实际效果。老师根据每个同学的设计情况进行针对性指导。利用EDA便于构建与修改电路的优势, 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多种方法、多种方案, 扩展功能。比如, 对于擅长于用VHDL设计课题的同学, 鼓励他们尝试采用混合输入方式设计课题;对于做“彩灯循环显示控制电路”设计的同学, 8路循环成功后要求他们扩充到16路, 完成了三种彩灯闪烁规律的, 再增加到四种, 用手动控制改变循环规律的, 改为自动控制改变循环规律等等。第三阶段为验收答辩阶段, 为期1天。在此阶段, 指导老师对每个同学的设计成果进行现场验收和答辩。学生首先简述其设计过程、设计方案和系统达到的性能与特色, 实现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的办法。老师根据设计方案、仿真过程、下载结果及创新点进行评述。

通过课程设计各环节的实践, 使自己的自学能力、运用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工程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 更锻炼了意志, 收益匪浅。

3 建立开放式教学模式拓展学生视野

为提高课程教学效果, 课程组的教师构建了交互式网络信息化教学平台, 此平台包括教学资料、课件、视频、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仿真软件、网上答疑、网上批改作业等内容。引导学生去自主地探索, 参与网络学习与讨论, 既拓展了学生视野, 也加深了师生交流。

在自动化系统集成专业建立导师制由课程组的教师担任学生的课外实践和各类竞赛的指导教师。指导教师从教学、科研、竞赛等方面给予学生帮助和指导, 使学生们从大一开始就有机会参与科研项目与各类学科竞赛, 并用多种方式加以激励。

2006来, 我院已与三菱、西门子、GE-FANUCE、博世力士乐等7家著名企业合作共建了多个实验室或实验中心。课程组的多位教师参加了实验中心的建设, 构建了多个高水平的数字系统、数控系统实验平台, 为学生开展教学实验、课程设计和课外自主研学提供了面向工业应用实际并与国际接轨的一流环境。以此平台为基础, 将数字电子技术与PLC技术结合起来, 构建立体仓库、交通灯、电梯、多轴运动系统等开放式实践平台, 设立若干课题, 由学生自主选择, 进行课外研学;还采用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 通过与著名企业的交流, 让学生开阔视野, 为培养应用型人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4 结语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实践教学的改革不仅提高了教学效果, 而且在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几年来, 学生课外活动硕果累累。本课程组教师指导的学生在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分别取得了国家级二等奖和江苏省一等奖, 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科技作品竞赛江苏省赛区一等奖, 首届全国“三菱电机自动化杯”大学生自动化科技创新设计大赛一等奖等。

摘要:如何让《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能紧跟现代电子技术的发展, 如何培养国家建设需要的创新型的应用型人才, 是教育者肩负的责任。本文叙述了《数字电子技术》精品课程建设中围绕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在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开放式教学等方面的改革和实践。

关键词:数字电子技术,实践教学,创新能力培养

参考文献

[1] 范爱平.加快电子技术精品课程建设的几点思考[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 2005, 4.

[2] 郭永贞.数字电子技术[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1998 (2) :11.

上一篇:施工现场安全巡查制度范文下一篇:实践课程的探索与创新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