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会计论文范文

2023-05-22

共享会计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大学生 共享单车 调查 对策

一、共享单车“风靡校园”后的当下境遇

共享单车未进入大学校园前,大学校园内的主要交通工具是单车,但却一直存在着一个长期未能解决的“买车、修车和丢车”问题。面对这种困窘,受Uber和Airbnb的启发,北京大学的毕业生戴威与4名合伙人共同创立ofo,提出“以共享经济+智能硬件,解决最后一公里出行问题 ”的理念,并于2015年在北京大学校园投放共享单车,时至同年5月,北京大学校园投放共享单车超过2000辆,给大学校园的大学生出行带来便利,也为投放者带来较好的投资回报。共享单车的发展前景及带来的可观收益,投资者趋之若鹜,216年共享单车得以快速发展,各色各样的共享单车投放到大学校园,进而扩展到城市的大街小巷,以至于共享单车投放出现“泛滥”的现象。据不完全统计,除摩拜和ofo外,2016年投放到大学校园和城市的新品牌共享单车多达25个,其中不包括共享电动自行车和小汽车。共享单车规模扩张的同时,各种配套设施不健全,使用者素质参差不齐,大量共享单车被破坏或私藏等问题随之产生,加之各品牌共享单车之间激烈的无序竞争,导致许多单车品牌公司纷纷倒闭,共享单车的生存境遇堪忧,出现这种结果是创建者始料未及的。

在私家车盛行的年代,共享单车的出现带动了系列产业的发展,也为人们“解决一公里”问题提供诸多便利。但面对如此“泛滥”之乱象,共享单车能否持续发展下去,已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焦点;共享单车使用出现的诸多不文明现象,也为市民所诟病。为了解大学生日常生活中使用共享单车的情况,探究共享单车在校园“泛滥”和遭到诟病的原因,围绕“是否了解共享单车”、“是怎么知道共享单车”、“日常生活中是否会使用共享单车”、“是否赞成共享单车这种模式”、“看到共享单车正在被不文明使用是否会出言制止”、“碰到过那些共享单车使用的不文明情况”、“如何看待恶意破坏共享单车的人”、“如今共享单车所面临的问题及解决措施”,及“是否希望共享单车进一步发展”等问题,我们在南京市XXX大学部分学生中开展调查,通过分析调查情况,以期为校园共享单车的健康运行寻找相关解决对策。

二、大学校园共享单车使用的现状

近年来,城市的大街小巷都出现越来越多的共享单车,同时越来越多的人也开始喜欢并习惯于骑共享单车出行。伴随着共享单车风靡校园,共享单车使用中的的诸多不文明现象随之出现,引起人们对“共享单车使用不文明”现象的审视与思考。我们对南京三江学院54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其中有效问卷为539份),了解到校园大学生使用共享单车的诸多情况:

(一)深受歡迎

“以共享经济+智能硬件,解决最后一公里出行问题 ”的共享单车运行模式,解决了学生校园出行问题,深受学生欢迎。调查中发现,有95.36%的被调查者表示他们赞成共享单车这种模式,有54.73%的被调查者认为共享单车是一种长期模式;与此同时,有90.91%的被调查者支持共享单车继续发展,这种调查结果充分反映共享单车在大学生中接受度较高。

(二)成为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

共享单车进入校园之后,愈来愈多的学生使用共享单车上下课,他们对共享单车的依赖越来越大,对共享单车也有基本了解。从调查来看,有87.2%的被调查者表示他们了解共享单车,24.49%的被调查者表示他们日常出门会经常使用共享单车,有59%的表示他们日常出门偶尔使用共享单车,这些数据充分说明共享单车在大学生中普及度较高。

(三)使用不文明现象种类繁多

共享单车在中国作为一种新生事物,投放运行的同时便出现一些不文明现象,而且随着共享单车的无序发展,不文明现象种类愈来愈多,严重影响到共享单车的健康发展。从被调查者反映来看,在共享单车使用过程中出现的不文明现象见下图:

从上图可以看出,目前共享单车使用中的不文明现象主要有:遇到“有毒二维码”,被恶意骗钱;共享单车占道,破坏交通秩序;共享单车被私锁;共享单车被恶意破坏;因别人乱停而找不到车等种类,其中有70.32%的被调查者碰到过共享单车被私锁,有79.78%的碰到过共享单车被恶意破坏,有59%的被调查者碰到过因别人乱停而找不到车。以上情况也说明,共享单车使用过程中碰到不文明现象的机率较高。换言之,共享单车使用过程中出现不文明现象的机率较高。

(四)制止使用不文明现象未达成共识

大学校园里的共享单车使用不文明现象普遍存在,但大学生们对不文明现象的态度各异。调查中发现,有48.98%的被调查者表示,如果他们看到共享单车不文明使用的现象,会视情况而制止;有14.66%的表示他们不会制止,只有36.36%的被调查者表示他们会制止。这些数据说明,大学生在碰到不文明使用共享单车现象时,大多保持中立的观望态度,大多不愿意挺身而出来制止不文明现象。对不文明现象听之任之,甚至有的加入到不文明使用共享单车者行列,共享单车不文明使用现象更加严重。

(五)未来运行面临窘境

共享单车的出现,改变了校园交通出行的模式,为大学生出现带来便捷。但共享单车风靡校园的背后,存在着诸多不文明问题,使共享单车运行面临亟待解决的公民素养问题、随意停放影响他人和公共交通问题、租赁点少带来的找车麻烦问题,及共享单车质量有待提高等诸多问题。在上述这些问题中,有88.68%的被调查者认为,公民素质问题是最严重的问题。这也说明现,共享单车要想健康运行,提高公民素质至关重要。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发现,共享单车在大学生中的普及率较高,且比较愿意骑共享单车出行,但在使用过程中碰到不文明现象的机率很高。令人遗憾的是,作为未来社会顶梁柱的大学生们,在碰到不文明现象时却大部分持观望态度,且不愿意挺身而出来制止不文明现象,这也说明对大学生进行正确的“三观”教育任重道远。

三、共享单车使用不文明现象发生的原因

(一)政府因素

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政府对人民的行为起着引导的作用,但却不能控制人民的行为。虽然政府多元视角宣扬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但对一些社会不文明现象缺乏强有力的社会规制,加之我国处在社会主义法制不断健全时期,社会文明等思想素质方面的立法不够完善,进而导致一些不文明现象未得到有效遏制。同时,共享单车作为新兴事物的代表,它的出现和快速发展,政府相应的配套措施未能及时跟进,影响着共享单车的健康发展。

(二)社会环境因素

几千年来,中国一直处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主导之下,分散的小农经济使我们的民族一直以来都表现出社会集体意识淡薄,有严重的利己主义倾向。虽然经过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小农经济的状况已完全改变,但是根深蒂固的小农意识依然影响着人们的外在行为,以至于影响到人们对共享单车使用的意识上,表现在追求个人方便,随处乱停共享单车。加之,西方传统资产阶级思想中的“单纯利己”的道德标准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的社会公德意识,有的学生甚至缺乏敬畏意识,对自己的一些不文明行为无任何“悔意”或内疚,真正的“共享”在我国还有一段很长的过程才会实现。

(三)个人因素

我国的经济实力在改革开放之后迅速增长,但是公民的道德水平和文明素质却没有匹配到相应的水平。这一点除了有社会大环境的因素,还主要是因为我国的教育方向侧重于“智力”方面,忽视了“德育”,或者说“德育”只是在做表面功夫,并没有真正影响到受教育者。大学生群体也存在着社会责任意识缺失的现象。大多数学生不愿意在看到共享单车的不文明现象时挺身而出,制止不文明的现象。我们的调查显示,在看到共享单车不文明使用现象时,只有36.36%的被调查者表示他们会上前制止。这充分说明,大学生在遇到共享单车不文明使用现象时,大多数选择保持中立,不愿意站出来制止不文明现象,对不文明现象听之任之。更有甚者,当周围出现不文明的现象后,在从众心理的影响下,有的大学生自我约束力不够,还加入到不文明使用共享单车者行列之中来,导致共享单车不文明使用现象更加严重。

(四)共享单车公司自身因素

随着共享单车的盛行,共享单车公司如雨后春笋一般不断地出现,但是真正能够存活下来的却没有几家。共享单车前期基本上有三个梯队,第一梯队ofo、mobike,第二梯队小蓝单车、哈罗单车等,第三梯队乡镇单车,但是经过今年的洗牌,其实真正做的好的只有第一梯队,第二梯队的大都因为资金链断裂而破产倒闭,第三梯队的乡镇单车也因为乡镇居民的素质问题而很难发展。而第二梯队的共享单车公司资金链断裂的主要原因就是为了加强竞争而盲目大量投放共享单车、投放“高级车”等,却忽视了对于共享单车管理措施的加强,缺乏对用户行为的监管,当使用共享单车的不文明现象泛滥时会给企业带来严重的损失。此外,共享单车的设备还需进一步更新完善。大部分共享单车公司投放的单车除了外观其实并没有太大差别,在定位方面的技术需要继续更新,在设备锁上的技术也需要进一步加强等等。不完善的设备技术减少了使用者对共享单车做出不文明行为的难度。

四、共享单车模式健康运行的对策与建议

(一)政府:完善管理规章制度

在我们的调查中,有73.81%的大学生认为应该加强政府监督以解决共享单车目前所面临的问题。政府应站在将共享单车纳入城市公共交通体系的高度,从政策上完善配套措施,加强对共享单车的监管与维护,为共享單车创造更好的运行环境,为市民创造更好的骑车出行环境和社会氛围:一是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将共享单车的使用信用纳入社会信用体系的一部分;二是建立共享单车的租用规范条例,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违法必究,如规定共享单车的停放区域以此来减少“乱停乱放”现象;三是通过征求市民建议的方式出台并实施针对于共享单车行业行为规范条例,提高共享单车行业的准入标准,限制共享单车的城市投放量;四是让公安交通部门等有关部门介入管理,按照有关规定对违法违规者进行处罚。

(二)社会:加强道德和信用约束

共享单车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社会应为共享单车运行提供一个较好的环境。有78.57%的大学生认为在解决共享单车的问题上应有效加强社会道德教育。为此,一要完善道德教育和加强道德实践,多组织一些公益性活动,将做秀式的道德教育改为实践性更强的道德活动;二要运用舆论力量,发挥媒体作用,广泛宣传文明使用共享单车,揭露不文明使用共享单车现象,让使用者引以为戒;三要提供“共享单车”服务的第三方软件,如支付宝、微信等,应增加共享单车使用信用制度,将共享单车的使用信用和社会信用联系起来,披露一些共享单车使用的严重失信者;四要建立共享单车使用信用制,可以在软件上增加信用分倒扣制度,每个人给予一定的信用分值,对不文明现象进行信用扣分,当个人信用分扣光后,将不能再使用共享单车,以约束个人的不文明行为。

(三)公民:提高个人责任意识

在我们的调查中,除了建议加强政府监督和社会道德教育的呼声很高之外,有87.36%的人认为应加强公民个人责任意识。公民个人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文化传统,如诚信、知耻、厚仁、贵和、尚勇等:一要提高自己的社会责任意识,遇到不文明现象时勇敢地挺身而出。在使用共享单车的过程中,当发现不文明的行为时,如遇到破坏单车现象,应及时当面制止或者通过比较委婉的方式进行制止。比较委婉的方式可以是拍下不文明者的照片后在微博上@共享单车公司的官方微博或发给共享单车公司的公众号等这类的方法;二要个人和企业同进步。个人可以不定时向共享单车公司提供一些管理上的建议,及时反馈使用过程中共享单车的不足之处或亟待改进的地方,个人与公司形成互动,为公司改进服务提供方向。

(四)公司:完善内部管理机制

作为共享单车公司,应遵从市场经济规律,强化内部管理机制:一是出台更为详细的管理措施,加强线上线下的服务能力,落实对车辆停放的管理责任;二是进一步完善设备和技术,减少破坏单车的几率;三是要求用户自觉遵守道路交通安全、城市管理等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服务协议约定,做到文明用车、安全骑行、规范停车;四是确立信用记录制度,加快互联网租赁自行车服务领域信用记录建设,建立企业和用户信用基础数据库,对企业和用户不文明行为和违法违规行为记入信用记录。

总之,共享单车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诸多便利,但也存在诸多不文明使用的行为,特别是一些居心不良者通过毁坏二维码将共享单车据为己有的行为,人为地违背了共享单车的“共享”初衷。解决当下共享单车面临的诸多问题,需要政府、社会、公民、共享单车公司联动配合,多元发力。只有这样,共享单车运行模式才能健康发展,共享单车便民服务的功能才能更好地发挥出来。

参考文献:

[1]伟大复兴之路编委会.伟大复兴之路: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综合版[M].南京: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18年3月.

[2]马昕钰.共享单车乱象的治理与制度安排[J].电子商务,2018(7).

[3]2017年共享单车市场研究报告[OL].比达网.

共享会计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 寿险公司 财务 共享中心

一、财务共享中心的含义及产生背景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Financial Shared Service Center,简称FSSC)作为一种较新的财务管理模式正在许多国内集团企业中兴起与推广。福特汽车(FORD)公司是世界上公认的第一个设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企业,20世纪80年代初,他就在欧洲设立了第一个FSSC,并将其属下公司共同的、简单的、重复的、标准化的财务业务都集中到该中心来操作,实施全集团的共享服务。时至今日,在海外大企业中设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企业比比皆是,而在国内,这些年随着跨国企业将这一模式带入,国内大型企业也逐步开始这方面的努力。1999年摩托罗拉(Motorola)在天津成立了亚洲财务结算中心,2006年更名为摩托罗拉全球会计服务中心;2003年埃森哲(Accenture)在上海成立亚太共享服务中心,为在10个亚太国家19个工作地点的1.4万名埃森哲员工提供支持服务;2004年,惠普(HP)在大连成立共享服务中心,为北亚地区的日本、韩国和中国员工提供共享服务支持;2005年中兴通讯(ZTE)引入财务共享服务模式;2006年2月,中英人寿保险公司在国内建立了外资保险业中第一个财务共享服务中心;2007年,辉瑞制药在大连成立其全球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亚太分部,与其美洲分部、欧洲分部共同组成一个提供标准化和最优化会计处理流程的全球运营体系。

二、财务共享中心案例及问题分析

(一)财务共享中心的优势

1.运作成本降低。共享的好处之一是节约成本,如分析一个“共享服务中心”人员每月平均处理凭证数、单位凭证的处理费用等。这方面的效益主要通过减少人员数目和减少中间管理层级来实现。如果“共享服务中心”建立在一个新的地点,通常成本的降低效果更显著,原因是:通常选择的新地点,当地的薪资水平会较低;通过在“共享服务中心”建立新型的组织结构和制定合理的激励制度,能显著地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并形成不断进取的文化。

2.财务管理水平与效率提高。比如,对所有子公司采用相同的标准作业流程,废除冗余的步骤和流程“共享财务服务中心”拥有相关子公司的所有财务数据,数据汇总、分析不再费时费力,更容易做到跨地域、跨部门整合数据;某一方面的专业人员相对集中,公司较易提供相关培训,培训费用也大为节省,招聘资深专业人员也变得可以承受“共享服务中心”人员的总体专业技能较高,提供的服务更专业。此外“共享服务中心”的模式也使得IT系统(硬件和软件)的标准化和更新变得更迅速、更易用、更省钱。

3.企业整合能力与核心竞争力提高。公司在新的地区建立子公司或收购其它公司,“共享服务中心”能马上为这些新建的子公司提供服务。同时,公司管理人员更集中精力在公司的核心业务,而将其它的辅助功能通过“共享服务中心”提供的服务完成。“共享服务中心”将企业管理人员从繁杂的非核心业务工作中解放出来。

4.向外界提供商业化服务。有些公司开始利用“共享服务中心”(一般为独立的子公司)向其它公司提供有偿服务。

(二)财务共享中心的劣势

1.财务共享中心建设带来沟通成本增加。物理距离的导致了与业务部门之间沟通不直接,财务人员难以获得够充分的经济活动信 息,而难以判断其反映信息是否符合公司内部决策需要;而在基层的财务人员在成立财务共享中心后,会计角色被弱化,财务参与监督及决策的职能也逐渐消失,导致基层业务部门和财务之间的沟通成本增加。

2.财务人员操作性增加,不利于专业能力培养。企业IT环境下的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会计人员常打交道的纸质工具不再存在,所有记账凭证也不再打印,取而代之的是应用扫描软件将原始凭证统一扫入到电脑,全部以图片的格式存放,在ERP系统中的每个会计凭证对应到的图片软件标号并可随时调用。由于对发票实物的审核仍需要有一定的专业性,很多公司仍然需要招募会计人员处理扫描业务,因此,各子公司一些财务人员从会计的角色转变为了凭证扫描员,不利于基层财务队伍的稳定和专业能力的培养,出现非财务人员不合适做,而财务人员不愿意做的局面。

3.人员流动频繁。由于基层财务大部分工作都高度集中在财务共享中心,基层工作高度操作性,而在财务中心大量的工作,不得不对各个环节中高度的细分。使得财务人员长时间处理简单的某个细分作业,长时间后财务人员机械化,缺乏成就感而产生人员频繁流动想象,导致招聘成本和培训成本增加。

4.成本是否节约难以评估。尽管通过财务中心的建设可以利用规模效应,提高效率,减少财务人员,避免机构财务人员冗余等各项优势。然而,随着财务共享中心的建设往往会有大量的人力投入项目前期建设、职场成本增加、设备投入增加等间接性的增量的成本投入。以职场成本为例子,事实上在构建造财务共享中心后,各分子公司不会因财务人员的减少而显著地降低职场成本,而新职场成本的投入却是很大的增量成本。另外,由于上述专业性能力培养、人员流动频繁问题而导致的间接招聘、培训成本的增加,甚至在某一区域内招聘大量的基础财务人员的问题等隐性成本增加都难以估计。所以,总体的成本节约效益体现并不十分明显。

三、E时代财务共享中心的含义及建设注意事项

尽管财务共享中心是现代财务管理实践的一种新型模式,也的确在某些方面体现出其优势。然而,从一些企业实践经验来看,很多实现财务共享中心的企业其财务人员感受在实际成本节约上体现并不明显而且因为出现沟通成本增加间接导致其他成本增加。因此,对于某家集团公司或类集团公司的寿险公司来说,是否建立财务共享中心,考虑的宗旨是实现信息共享,服务成本分配、企业效益提高,其中信息共享才是真正财务共享中心的核心目标。寿险公司雖然具有类集团公司的特点,但因为其各分支机构或者各按渠道设置的事业部之间业务的财务处理流程是很近似的。寿险公司各分支机构往往还具有较丰富的管理职能,尤其对成熟公司来说,每个分支机构的财务工作量相对较饱满。因此,寿险公司在考虑财务共享中心建设时要考虑是否投入建设物理意义上的共享中心,还是通过组织架构设计、流程设计以及标准化作业手册等来实现虚拟化的财务共享中心。在建设财务共享中心前需要分析以下几个方面后,再分析物理意义上的财务共享中心建设是否依然非常必要。

(一)是否可以通过网络方式实现共享财务信息,实现高度的财务管控

财务共享中心的核心在于“共享”二字,在信息技术发达的时代,信息化时代随着网络信息技术发达,共享可以突破地域的限制得以实现,财务人员不一定要集中在一起成为一个专门的中心或部门方可实现财务信息的共享。财务可以通过统一的财务系统,统一的数据仓库建设,统一的网络,使即使分散在各业务单位中的财务作业能够实现虚拟化的集中,使集团公司层面充分获取下属各分子公司财务信息,辅助决策,从而实现财务管控目的。

(二)财务共享中心建设与财务专业能力提升的平衡

全方面评价现有财务人力成本、素质以及未来财务共享后可实现的财务人力成本节约情况,在评价的过程中,需充分评估人员流动性和整体财务人员专业能力提升对业务单元支持的影响。

(三)根据公司实际规模及发展需要,不盲目建设

共享中心势必是一项大工程,需要高额的初始投入,需要有一定业务规模基础上才能覆盖其建设成本,只有公司发展到一定规模程度,在预计目标期限内能够体现规模效益,而不应盲目跟从。另外,寿陷公司财务共享中心也有赖于运营集中程度,其他业务流程的分散程度越低,财务共享中心建设投入成本就相对越低。

(四)与分(子)公司实际经营状况相结合

对于那些具有较高经营决策权分子公司对财务人员水平的要求也相对较高,财务人员需要充分参与了解业务,业务人员也需要与财务人员保持频繁的沟通。即使考虑只配备一个专业的财务经理,但因其无实质性的下属,财务经理的招聘也会面临困难问题。对于那些下属分子公司多为规模适度,现有财务人员工作量较为饱和的情况下,财务共享中心能够实现的人力减少也比较有限,与其投入建设成本相比,减少的人力成本可能是微不足道的。

(五)全面分析共享中心的配套措施

财务共享中心的建设需要有大量的配套设施,建设需要完善财务体系,形成基于共享服务的管理决策思想:在财务共享服务得到成功实施后,企业还需要构建一套包括营销财务、子公司财務在内的完整的财务体系。借助这套财务体系,集团的各项战略和财务管理需求就可直接传递至业务单位的核心决策层。除了要考虑上述问题外,还要思考以下问题:财务共享服务的收费该如何定价;如何在减少成本与提高服务水平间找到均衡;企业内部如何形成一种面向不同部门的服务文化等问题。

总而言之,对于寿险公司是否有建立物理财务共享中心的必要性,不宜照搬传统行业集团公司共享中心建设的模式,各公司在建设时需要综合考虑寿险公司目前经营规模、其他方面服务共享集中的程度,共享中心建设后的效益以及产生的影响等多种因素。

参考文献:

[1]刘婷媛.企业财务共享服务管理模式探讨.财会研究.2007(02):19-20.

[2]吴一平.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运作模式分析.财会通讯.2009(07)综合(中).

[3]贾廉.共享服务管理模式探及其实施与控制.财会月刊.2005(9):5-6.

[4]陈虎.论会计信息化与网上报销.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

[5]石慧.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模式浅析.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12):15.

共享会计论文范文第3篇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如何把各方面的资源整合好,开拓方便快捷的渠道送达人民群众的面前,这是一件好事,但也是一件相当艰巨的工程。文化共享工程是面向农民群众的最为快捷的信息服务工程,自2002年实施以来取得了一定进展,将丰富的数字资源通过互联网、卫星、数字电视、有线电视等手段送到农村,送到基层,受到人民群众热烈欢迎。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到2010年基本建成覆盖城乡的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服务网络”的目标。前不久,文化部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签订了《2007-2010年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责任书》。可以说,文化共享工程正在逐步走进我们的生活。

为此,我们就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有关问题专访了文化部周和平副部长。

老百姓可以多渠道享受文化资源

《中国报道》:大家对文化共享工程还不是很熟悉。周部长能不能向大家介绍一下文化共享工程是什么样的工程?大家还很关心政府为什么要建设这么一个工程,能够起到什么作用?预期想达到的目标是什么样的?能给老百姓带来什么好处?

周和平:文化共享工程是利用先进技术提供文化服务的工程。这个工程由文化部和财政部2002年4月启动,到现在已经有5年多的时间了。具体讲,这个工程是对优秀的文化资源进行数字化的整合,就是通过互联网、通过卫星、通过数字电视、通过移动硬盘、移动光盘来为基层提供服务的。启动这个工程的目的主要是满足基层群众对文化的需求,通过这个工程向群众提供优秀的文化服务和文化资源,从而推动我们国家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

《中国报道》:请问周部长,您说的文化资源具体有哪些来源?

周和平:这些资源来源于各大图书馆、博物馆、表演艺术团体,包括一些电视台,以及科技部门、农业部门、卫生部门的专业数据库,根据各地的需求,特别是农村的需求,对这些资源进行整合,这些资源都是解决了版权问题,可以在共享工程使用的公共文化资源。

《中国报道》:您能不能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现在人民群众通过哪些渠道可以享受到这个工程提供的服务呢?

周和平:一是可以通过互联网,在互联网上也有共享工程的网站;还可以通过卫星,在边远地区、网络条件不太发达的地区是通过卫星传输的,现在这个卫星基本上是通过中央教育台的卫星传输频道向基层传输,这就需要在基层有一个接收天线,同时有一个接收器,通过这种方式为基层提供服务;同时,各地还创造了很多新的模式,比如通过IPTV模式,也就是利用宽带的网络电视,群众可以通过机顶盒加电视机就可以看了,可以把电视机作为计算机的终端来使用,群众就靠一个电视机的遥控器就可以使用这些资源,是非常方便的。

有的地方搞了数字电视。据了解,我们国家已经有25个城市开始推行数字电视,在进行数字电视转换的地方就通过数字电视这个平台进行播出。有的地方还通过有线电视,因为电视是播出性的,在有线电视播出的时候可以从中挑选优质的资源播送这些节目。有的地方网络条件不太具备,我们就通过移动硬盘或者光盘。有的地方还把这些资源打印成材料,向群众发放,通过这种形式向基层提供服务。

总之,各地都是根据群众的需求传送和播送这样的资源,最大限度地为群众提供良好的服务。资源内容包括的面很广,比如农业科技信息,现在已经有了3000多部多媒体的农业科教片,教农民如何科学地种植、养殖、加工;还有法律常识、保健常识,这些内容也是很受农民欢迎的;还有文化方面的信息,已经整合了600多部电影、2000多部戏曲、几十万册的图书;另外还有一些专题的知识讲座等等。资源总量现在已经到了6万多小时。这些资源量也在不断拓展和丰富。

《中国报道》:我感觉文化共享工程里面的信息已经很多了,这是不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呢?是不是一个向上的增长过程呢?

周和平:是的,我们首先对资源的建设做了整体的规划。就是按照农民的基本文化需求,按照基层群众的基本需求进行这些资源的加工。首先确定这个方向,然后着力处理资源建设中的版权问题,能够上网的一定要解决好版权。再一个就是资源内容的采集,根据总的大纲的要求采集这些资源。这些资源可以长期使用,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资源会越来越丰富、越来越多,可以补充互联网上的优质文化资源,也可以通过基层各个文化部门,图书馆、文化站、基层点等各种设施提供信息资源服務。可以说从整个平台搭建和基层建设上它是一种长期为基层群众提供服务的工程。

《中国报道》:共享工程的机构设置情况是怎么样的?图书馆尤其是基层图书馆在文化信息共享工程中能发挥什么样的作用?

周和平:这个工程是依托于各级公共图书馆和各个公益性文化单位实施的,除了在文化部建立一个全国文化信息资源管理中心以外,往下就依托各级图书馆、文化馆和文化室进行。国家叫全国文化信息资源管理中心,到省里就叫某某省的分中心,到地、市这一级叫某某市的支中心,到市这一级依托于县图书馆就叫某某县的支中心,乡镇以下的就都叫做基层服务点。

文化信息工程建设使图书馆面貌得到大大改善,建立的电子阅览室,都是按照国家要求的配置标准采购的;建立了机房,机房中有存储设备、服务器、光盘刻录等全套的设备。还有就是所有的服务窗口,比如说外借、采编等这些业务管理部门也全部实现计算机管理。这就从一个传统的、落后的、只是借还书的图书馆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读者人数日渐增长。

《中国报道》:从统计数据上能发映出文化共享工程实施后带来的变化吗?

周和平:原来的统计都是传统的模式,现在上了计算机管理就由计算机统一统计了,人数增长是明显的。这个叫图书馆流量统计。以前主要是书的借还和阅览,而现在增加了通过网络、电子阅览室进行阅览的。应该说共享工程给图书馆的发展提供了非常好的平台和非常好的机遇,使图书馆发生了跨越式的发展。

工程建设要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

《中国报道》:文化共享工程对农村文化建设将起到哪些积极的作用?农民在工程建设中能得到哪些实惠和好处?

周和平:我到山东走过很多地方。我觉得这个工程一个是活跃了基层文化生活。这个工程有电影、地方戏等很多文化艺术方面的资源。在山东这个工程搞得很好,已经普及到村这一级,有的村是一个点,有的是两个点,有的还配置了广场,比如放电影,天天可以放,

有的时候一天放几部电影。像山东的地方戏,如山东的莱芜梆子、吕剧、柳琴等这些演出,非常受观众欢迎。大家觉得通过共享工程可以享受到这么多的东西非常高兴。

这些资源中有大量的农业实用信息,通过网络可以看到种田的知识、养殖业的知识包括加工业的一些知识,因为他们在实践中也碰到了比如植物的病虫害、家禽病害的防治等。山东农民也谈到这项工程在促进农业生产生活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有的农民通过看科教片就提高了产量和收入,这点是非常实在的。再比如农民打官司、咨询法律问题、农民权益问题等都可以通过网上的法律知识解决,都很受大家的欢迎。

就总体目标来讲,这个工程是一个公益性的文化服务项目。按照中央的要求,到20lO年的时候全国也都会像山东一样实现全面覆盖。按照规划,从现在开始,2007、2008、2009年每年完成30%的县级支中心建设,乡镇和村基层点建设同步推进,到2010年扫尾,到20lO年的时候要实现文化共享工程城乡全覆盖,也就是“村村通”。为此,中央财政最近决定要下拨将近25亿元来开展这项工程,加上各级政府和地方财政的支持,这项工程的各项措施也会逐步得到落实。

《中国报道》:9月17日,文化部举办了文化共享工程签约会,在签约会上签订的《2007—2010年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责任书》,对各地政府的相关责任进行了哪些约定?对于推进文化共享工程,可以发挥怎样的作用?

周和平:刚才咱们也谈到了一个总体的目标,为了实现这个目标,需要各级政府加大力度推进,所以我们就采用签约的形式确定各级政府的责任。作为文化部,我首先说一下我们自己的责任,一是组织协调各地政府开展文化共享工程的网络建设;二就是负责落实钱,特别是落实中央支持中西部建设共享工程的专项资金;三是制定技术标准,网络建设、资源建设等标准;四是会同财政、审计、监察部门对中央投入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五是督促验收各地的建设情况,并对共享工程建设比较好的地方进行表彰。

对地方政府也提出了相应的责任要求,一是在2010年以前按照中央要求保质保量地完成县、乡、村三级基础网络建设,实现基层全覆盖;二是负责落实本地区承担的资金。因为我们是分级管理,除了中央拿25个亿,地方也有配套资金,这由地方政府负责落实;三是根据规划建设基层服务点,达到建设的标准;四是搞好服务,使这些已经建成的点能够很好地为群众服务;五是加强对工程的管理、资金的管理、服务网络的管理等等。签订这么一个文本,责任明确了就比较好去评判、督促、验收,能够确保这个工程按期完成。

《中国报道》:现在农村各种“工程”很多,广播电视村村通、农村党员远程教育、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等,加上文化共享工程,会不会产生重复建设?如何实现有关资源的共享?能否真正实现低成本、高收益?

周和平:这个问题也是我们非常关心的问题,因为从现在网络的发展来看,中央对于基层、对于农村的文化共享工作非常重视,很多部门的工作都在向农村延伸。各部门重视的一个好处就是都开始向农村投入,资源向农村倾斜,但是容易出现重复建设,而且资源的建设是要花钱的。所以我们首先在部这一级有一个协调机制,将按照各自的分工,确定共同的主攻方向,推进数字资源建设。从文化系统来讲,我们文化部的资源建设和各地的资源建设有一个通盘的规划,文化部建的资源省里就不建了,山东建的资源河北就不建了,为此,在这个共享工程网站上也开设了一个查重目录的项目,而且各地资源建设要首先报一个目录,以避免重复。这样可以使国家有限的经费花到刀刃上,花到群众急需的资源上。

加大财政投入力度,使资源建设更具针对性

《中国报道》:文化共享工程已经实施5年,这5年来已经取得了哪些进展?多少人受益?

周和平:一是网络的发展比较快。从网络的情况来看,每个省都建立了分中心,一批地(市、县)也都建了分中心,到基层县、乡两级,特别是农村这一级,现在我们通过与农村党员远程教育和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共建基层点达到35万多个。二是资源得到不断丰富,已经达到65个TB(1TB相当于近1000个小时),所以65个TB是6.5万个小时,其中国家中心建了13TB,地方中心建了52TB。三是传输方式不断拓展。原来我们设想是通过互联网、卫星、移动硬盘、光盘等方式,而最近几年各地有很多创新,一个创新就是利用IPTV模式,所谓IP是计算机宽带网络,所谓TV是电视,就是利用计算机的宽带网络传输信息资源,终端利用电视机加一个机顶盒接收。这个模式在一些省推广以来,由于操作比较便捷,图像清晰,效果很好。再一个就是数字电视模式。数字电视已经有25个城市1267万户在搞数字電视整体转换,共享工程的数字资源通过数字电视频道播出,信息量很大,已经进入千家万户。还有一种模式是通过有线电视模式进行播出。四是信息化程度比较高的地方,像上海,共享工程和城市信息化建设相结合,通过城市的宽带网传输这些资源,为基层服务,效果也是比较好的。随着我们国家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各地还会创造出很多新的模式。

《中国报道》:目前,有些地市州图书馆已开通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但由于设备资金有限,各县市图书馆仅能在本地图书馆接收观看文化信息,真正亟需要这些电影、戏曲、农业知识的广大农民却不能观看到和利用这些知识,而且总体感觉科普知识等方面的资源陈旧。影视资料及其他视频资料也太老,农业基础知识等较为陈旧,缺乏科学性等,总体感觉共享工程资源广而不精,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周和平:这个问题也是我们现在关心的问题。中央财政加大了对基层网络建设的支持力度,像新疆这样的地方以及西部其它地区,我们规划一个县级的支中心资金是68万,中央财政要直接拿其中80%的钱,也就是说一个县可以得到54万多的支持。乡镇一级我们的规划是3万块钱,而像西部地区可以得到80%的支持,也就是2.4万块钱,到村这一级也可以得到五六千块钱的支持。全国对西部地区国家财政可以支持80%。中部地区按照规划,中央财政是支持50%。随着资金不断到位,我觉得硬件设施会有重大的改变。

资源建设内容的丰富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我们会不断地征求基层的意见,使这些资源更具有针对性。另外,我们还鼓励各地建立一些地方特色资源。同时,共享工程通过网络的开展,可以逐步地开发出个性化的服务平台,就可以在网上回答公众提出的问题,也可以开展一对一的个性化服务。当然,这也是下一步的工作目标。

《中国报道》:您刚才所说的中央财政的这些钱,到基层大概是什么时候?

周和平:应该说是陆续到位,今年

的资金很快就要到位了,今后每年都会有资金的支持。 《中国报道》:共享工程有近万个站点,那建一个基层站点要花多少钱? 周和平:如果是一个计算机终端配上卫星的接收设备,那要花1.5万到2万元:如果只是用1PTV的模式,几千块钱就可以了,买一个大屏幕的电视,几百块的机顶盒就可以解决问题。这要看各地的模式而定。如果是卫星接收的话,那花钱要多一点。

《中国报道》:在資源建设方面,尤其是娱乐方面,像电影、戏剧、各种地方戏剧等相对贫乏,如果牵涉版权因素,像这等惠民工程,国家是否应该解决?

周和平:至于版权问题,我们是在国家现行的版权法律法规的范围内解决,当然也鼓励著作权人向文化共享工程捐赠版权。我们这个工程开展以来,很多知名的学者、科学家也都争相向我们捐赠版权。像政府投入的公益性演出,原则上应该无偿为共享工程提供服务,由共享工程使用,这样能够不断地把资源丰富起来。

为公众服务的水平会不断提高

《中国报道》:目前文化信息传播已经采用了很多传统手段。为什么还要增加如此多的投入?使用高技术手段是否能适应广大农村农民群众的需求?

周和平:应该说共享工程确实是利用现代技术服务的工程,它的优点就是比较便捷地提供服务,传输的资源量大。这些资源也都能体现时代的特色。中国这么大,用这个工程就拉近了城乡之间的距离,使城乡之间的数字鸿沟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

作为一项现代技术工程,我们追求的是在使用端越简单越好。如果能够用电视机来看就更方便了。电视机的操作是简单的,中国80%、90%的家庭可能都有电视机了。我们也要逐步地使这个工程大众化,在操作层面上、操作界面上越简洁越好。

《中国报道》:在这个工程中,传播方式的一个很重要的渠道就是互联网。文化部准备如何更好地使用好这个渠道?

周和平:我首先要说一下,这个共享工程是基于互联网来提供服务的,互联网的优点一是传输速度快,再一个它的传输资源量大。和电视还不太一样,电视是播出式的,播什么你就只能看什么,而互联网则是有很多资源库的支持,想看什么点什么,可以实现双向的和个性化的服务。我们这个工程是基于互联网进行的,所以也就有了这个优点。

利用这个工程的平台,我们现在正在进行国家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国家投入4亿。在数字图书馆工程建成之后,大量的解决完版权的资源就可以通过这个平台向公众提供数字图书馆的服务。大家知道,就图书馆的发展而言,纸质的图书阅览之后又拓展了计算机的阅览,这个工程也支持了很多计算机上的阅览方式,就使很多公民可以不到图书馆就可以享受图书馆的资源。除了看书之外,图书馆将来还会提供一些参考咨询等专项的课题服务,开展双向的服务。

另外,各级文化部门还有一批文艺表演团体,这些表演团体每年都会生产出不少艺术精品,这些艺术精品也可以通过这个平台向公众进行展示,大家可以借助这个工程看戏、看表演。

再一个方面,就是各级文化部门还有一些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这其中有很多的藏品,过去没有网络的时候你只能到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去看,现在有了共享工程服务网络,你可以随时了解他们藏品的有关情况。另外,文化部还通过和其他领域的共建,形成了一批农业、科技、法律、卫生、保健常识等其他方面的资源,都可以通过这个平台提供服务。这个共享工程是以资源建设为核心的、利用现代技术服务的公益性工程,所以随着它的资源量的不断扩大,这个工程为公众服务的水平也会不断提高。

《中国报道》:文化共享工程目前发展很好,但是全国从事文化共享工程的工作人员主要是图书馆技术部的兼职人员,没有专门的机构和部门,更没有专门的人员、专门的经费,这必然造成管理和服务上的欠缺。国家在这方面有没有考虑要在全国建立一支专门的队伍?如何建立?

周和平:共享工程的建设是依托于各级公共图书馆进行的,我们不再另外设机构,所以搞好共享工程的服务就是各级公共图书馆的职责。过去不大熟悉的图书馆员都要进行培训,让他们了解这方面的知识,能够很好地提供服务。我们各级中心都是建在各级公共图书馆,所以各级公共图书馆已经陆续配备了专业人员。我们将逐步建立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专业队伍。图书馆就是为公民服务的,是公民的终身学校,共享工程的实施使公民增加了一个受教育的手段。实际上这个工程对图书馆也是一次革命,是提升服务水平的机遇。

《中国报道》:城市居民应该如何使用共享资源呢?

周和平:城市居民通过互联网就可以享受共享资源,特别是开通数字电视的地方,可以借助于电视机来共享这些资源。现在一些城市的社区、街道的文化站,一般都能够接收共享工程的资源。

《中国报道》:我国的农村地区。网络、电脑普及率还不是很高,一下子就给他们用上了卫星装置这样的高科技,他们能有效利用吗?

周和平:我们有一个共建共享的机制。在农村党员远程教育、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信息产业部的信息大篷车、全国妇联的美德在农家等活动都是结合起来进行的,这些共建共享机制的形成,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应该说是一个花钱少、见效快,能够为基层群众提供更好服务的思路。

《中国报道》:最后想请周部长谈谈文化共享工程在文化工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呢?

周和平:中央对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问题非常重视,今年8月27日专门下发了《关于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若干意见》,在这个文件中提出了要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实施文化惠民工程,特别是对于共享工程提了原则性的要求,这个工程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既是一个新型的服务手段,又能够提供丰富的、优秀的内容,所以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是一个重要的实现途径。对农村来讲,有利于培养新型农民、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城市而言,在培养合格的公民、合格的市民方面都会起到非常有益的作用。

《中国报道》:非常感谢周部长回答了我们提出的这么多问题,通过周部长的介绍,我们对文化共享工程的情况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我们也相信这项工程会更加深入人心。

共享会计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档案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对建设档案资源体系和利用体系具有重要作用,建立协同机制可促进区域档案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目标实现,协同机制主要包括管理协同、资源协同、技术协同、利益协同和主体协同。

关键词: 共建共享;档案;协同机制

档案信息资源共享是档案服务利用的重要途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档案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提出“国家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要搭建全国开放档案平台,并与政府公开信息系统对接,实现资源共享”[1],由于资源、技术、资金、人才等诸多因素的制约,由档案部门单独开展区域内档案共享难度较大,因此多地提出档案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下文简称档案共建共享)的理念,浙江省在全省各地大力推进档案共建共享工作,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在现有档案管理体制下,区域内档案信息资源分散保管在跨行业系统各单位中,建立档案共建共享协同机制可保证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建设,节约工作成本,最终实现区域档案信息资源的共享,建立有效的区域档案信息资源体系和利用体系。

1 管理协同

1.1 建立协同法规制度。档案共建共享的法规制度是规范各单位协同开展档案信息建设和共享的基本依据,随着档案整合和共享工作的深入推进,相应的政策和制度建设也在逐渐建立和完善,2014年7月23日,中共浙江省委办公厅、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档案工作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要“积极推进馆室一体化、馆际一体化建设,提升档案共建共享水平”[2],海宁市两办发文《关于开展档案共建共享利用工作的通知》,档案局向各单位发出《关于整理数字档案管理系统数据库的函》对区域档案共建共享的具体工作进行规范。上述政策和规章是对区域档案共建共享工作的导向性及指导性文件,今后仍需档案部门努力将相关措施上升到法规制度层面,提升其强制性。同时,为确保区域档案共建共享工作规范有序地开展,应进一步加强档案共建共享相关法规制度的研究,对各参与单位的权利和义务、档案信息的采集整理、共享交换、信息安全及个人隐私保护等做出具体规定,为档案共建共享协同开展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

1.2 成立协同管理机构。当前区域内档案信息资源由各行业系统单位自行管理,在推进区域档案共建共享工作中,各地主要采取由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全面负责区域档案共建共享工作的模式,由于未建立协同管理机构,仅凭档案部门自身的力量开展区域各单位档案共建共享工作存有困难,如海宁市档案共建共享工作中,“针对部分单位档案门类多、数据库庞大,对纳入工作有畏难情绪的情况,局领导亲自上门做好协调工作”[3],而建立协同的管理机构可以更合理有效地推进档案共建共享工作。可由各地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牵头,会同民政、卫生、教育、劳动和社会保障等部门共同组建区域档案共建共享工作协同管理的领导机构、执行机构和咨询机构,实现区域内各单位档案信息的建设与共享传递,在具体工作中承担下述职责:制定档案共建共享工作的法规、制度和政策;对区域各部门的档案信息的筛选、清洗和规范,确定共建共享的档案信息范围;建立统一的技术标准、业务规范、数据目录交换体系等;建立和完善区域档案共建共享的系统平台;统筹协调各参与主体的工作和利益;加强各单位的监督、评估、绩效考核;组织各参与单位工作人员的培训等。

2 资源协同

2.1 信息资源的协同整合机制。要实现区域档案共建共享的目标,需要将区域内跨行业系统各单位档案全面共享,但当前档案信息分散在各职能部门的日常业务系统中,由各保管主体负责开展,“信息孤岛”效应明显。部分地区档案共建共享主要是整合区域内综合档案馆的档案资源,如湖州市建设“湖州市数字档案资源共建共享工程”将下辖三县两区及市本级6家国家综合档案馆档案资源整合,实现“资源自建、信息共享、异地查档、跨馆出证”的目标[4], 因此并未充分实现区域内相关档案资源的整合,同时档案的内容直接关系到档案的利用效果,当前综合档案馆的馆藏内容结构也决定了现有的档案共建共享模式不能完全满足现代社会有效利用档案的需求。因此档案共建共享工作一方面在综合档案馆资源整合基础上,应扩大档案资源范围,加强行业系统档案数据的融合,此外,应重点将档案内容建设纳入共建共享体系,以关注民生为导向,将分散在各系统行业的涉民档案信息进行整合,建立起满足民众需求的区域档案共建共享资源体系。

2.2 人力资源协同建设机制。区域档案共建共享工作参与单位多、档案类型多样化、技术要求高,这些都对人力资源的结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应建立满足档案共建共享工作的各类不同层次、不同能力及不同岗位要求的专业型人才队伍,重点加强高级管理型、信息技术型、协调沟通型和具体操作型等相关人才的引进和培养。信息环境在不断发展变化,为促使区域档案共建共享工作形成长效机制,应加强对相关人员的培训,通过举办各类业务工作培训班、不同档案部门之间的学习交流等形式,加强对档案共建共享知识的学习,提高现有人员的专业化水平。如海宁市在建设区域档案共建共享工作中对不同行业系统、不同知识结构、不同业务层次的人员多次举办专题培训,对共建共享工作的重要性、平台建设和使用情况、具体业务操作进行培训讲解,培训工作提升了相关人员对档案共建共享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增强了凝聚力,为区域档案共建共享工作提供了人才支撑。

2.3 财政资源协同配置机制。档案共建共享是跨行业系统的综合工程,区域档案共建共享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如档案信息硬件设备购置、配备专业技术人员及培训、软件平台的建设和管理等,单纯依靠档案部门的财政力量是不够的,各地政府应当成为共建工作资金投入的主体,要设立区域档案共建共享和业务协同的专项财政资金,并纳入各级政府的财政预算,如湖州市数字档案资源共建共享工程项目由湖州市发改委立项,核定工程总概算为712.32万元,用于建设数字档案资源共建共享工程的制度标准和安全保障体系,互联网、政务外网和专网等应用支撑环境及数字档案资源接收、管理、保存和利用平台等[5]。同时可争取上级主管部门和本地合作设立共建共享的共建项目,争取共建专项资金的投入。

3 技术协同

3.1 搭建档案共建共享协同平台。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快速发展,档案共建共享工作应充分利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兴信息网络技术,对区域内档案信息资源进行整合,构建区域档案共建共享平台,集成各单位不同类型的档案平台和数据、促使不同的档案部门统一平台操作、档案各项具体业务基于平台开展,最终实现跨系统行业档案的深度整合共享,档案共建共享平台应实现以下功能的协同:

(1)平台、数据及应用协同。平台应以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和服务利用的档案基础业务为依据,以方便社会各方面有效利用为目标,设计包含各类档案信息平台、数据库及服务利用的一站式档案共建共享平台的整体架构。如丽水市档案共建共享平台包括四层结构:以云计算为核心的基础平台层,馆藏档案和室藏档案2个大数据仓库,智慧管理、智慧发布、智慧监管3个智慧操作系统,云档案共享中心、物联档案超市、智囊档案、民生档案4个智慧应用体系架构[6]。

(2)管理和运行协同。在平台运行过程中,各单位的职能应分工明确,共同维护平台的运行,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平台的统筹规划、组织协调工作,如平台的软硬件构建、操作培训、业务指导和运营维护等工作;各单位负责将本部门共建共享档案的整理编目、将相关档案信息资源提交上传到平台的应用系统,利用平台智能化管理档案,根据权限从平台获取相应的各类档案资源。

(3)业务功能协同。档案共建共享平台在实现档案的收、管、用等基础业务的基础上,各单位通过平台应实现档案办公自动化、开展实时业务交流等,如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可通过平台开展档案管理文件发布、网上年检、网上移交等工作,可对基层单位进行在线监督指导和业务监管,解答基层部门提出的各类问题。

3.2 建设档案共建共享协同标准规范。统一的标准是区域内跨行业系统档案信息共享和协同的基础,区域内档案资源由条块分割的跨行业系统各单位建设和管理,数据库结构、信息标准及运行机制等差异较大,异构信息系统造成各行业系统的档案信息兼容性很低。为实现跨行业系统各类档案信息共享,首先应加大现有档案信息标准执行力度,如《电子档案移交与接收办法》《数字档案管理与技术规范》等。同时应推动档案信息共享标准规范建设,如档案信息平台体系建设规范、档案数据标准及规范、档案数据交换与共享资源目录规范、开发信息中间件等。通过标准建设实现各部门独立的档案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和档案数据、系统及网络的整合。

4 利益协同

4.1 约束与冲突协调机制。约束机制是利益协同机制的基础,是用来规范各单位行动的相关约束规范,通过约束机制对档案共建共享工作中各单位的责、权、利进行明确,确保参与主体的行为有助于实现档案共建共享的目标,同时也保证了参与档案共建共享工作的其他参与主体的利益,因此约束带有强制性的特征,需要注意的是约束机制的目的主要是发挥正向激励功能,而不是限制多元主体的发展。同时区域档案共建共享参与主体复杂,涉及多个行业系统,运行过程中可能在系统、技术、思想观念等诸多因素发生冲突,此时需要建立冲突协调机制,通过统一思想、建立沟通渠道、合理的利益分配等方式进行协调,保证共建共享工作的稳定推进。

4.2 利益协同分配和激励机制。区域档案整合共享工作中,档案的内容构成、服务方式等都产生了较大的变化,因此可产生更多的经济利益和社会利益。同时各参与单位在共建共享工作中因投入、垄断信息共享服务等致使原有利益结构被打破,原来利益可能会出现增加、不变和减少三种情况,只有在利益增加的条件下,参与单位才有可能具有工作的积极性,其他两种情况相关单位不会有动力开展共建共享工作,这就需要将利益在各参与主体间进行合理的分配和补偿。应综合考虑各单位的投入成本、贡献度、承担的风险及绩效等因素对所得利益制订分配补偿方案。同时适当的利益激励机制也可调动成员单位的积极性,可对各参与单位和工作人员采取物质或精神奖励等方式调动各参与单位和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实现利益协同,如浙江省测绘资料档案馆大力推进区域档案共建共享工作,实现含国土、民政、交通、水利、农业、林业、环保、公安、文物等41个省级部门和单位的251类数据资源的共建共享,形成了全省地理空间数据共建共享的长效机制,2016年1月18日,获“全省档案系统先进集体”称号 [7]。

5 主体协同

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对区域内档案工作具有指导职能,是区域档案共建共享工作的组织者;区域内综合档案馆、专门档案馆、部门档案馆和企事业档案馆集中管理着丰富的档案信息,是区域档案共建共享工作重要的参与者;跨行业系统的许多单位尚未设立档案馆,档案资源由档案室等类似职能部门自行管理,他们也是档案共建共享工作的重要参与单位。此外,应将市场力量和民众纳入档案共建共享的参与主体中,建立社会各方参与的主体协同机制。

5.1 市场机制有其自身的优势,在档案共建共享工作中引入市场机制,可充分利用市场中的资金、技术、人才及管理经验,提升档案共建共享的效率,节约投入成本,并真正体现社会共建、均等共享的内涵。可在以下领域重视发挥市场的作用:如档案共建共享平台的开发、运行管理及后期维护;系统运行中的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网络技术的研发;特色档案数据库建设及智慧型应用系统开发;档案保管单位内纸质档案数字化项目外包;以商业购买的方式直接在信息市场上获取部分档案数据等。

5.2 民众是档案共建共享工作的直接受益者,同时也应当是工作的重要参与者,在档案共建共享的内容选择、平台建设、监督评估等各方面工作中都应当注重民众作用的发挥,民众的意见不仅是档案共建共享工作的起点,同时民众能方便、及时、全面、安全获取档案服务更是档案共建共享工作的最终归宿。如嘉兴市档案局馆始终坚持“公众参与、共建共享”,开展了“行进中的历史记忆”“档案连着你我他”“让百姓走进档案馆”等系列活动,引导社会各界积极参与档案事务,提升了档案共建共享工作的效果[8]。

*本文系国家档案局科技项目“智慧城市背景下区域档案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理论及其实现机制研究”(2014-X-48)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档案工作的意见.[EB/OL].[2014-05-02].http://www.saac.gov.cn/.

[2]抢抓新机遇 开创新局面——中共浙江省委办公厅 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档案工作的实施意见》[J].浙江档案.2014(7).

[3]海宁市档案局三举措扎实推进档案共建共享利用工作.[EB/OL].[2015-12-20].http://news.haining.gov.cn/

bmdt/201505/t20150504_430304.htm.

[4]湖州市建成档案馆信息资源共享平台.[EB/OL].[2015-10-20]. http://cs.zjol.com.cn/system

/2015/04/16/020606504.shtml.

[5] 我委已批复湖州市数字档案资源共建共享工程项目.[EB/OL].[2015-12-20]. http://fgw. huzhou.gov.cn/

index.php?controller=Show&action=Index&id=7731.

[6]朱悦华,王正媛.服务至上:科技挑起智慧档案[J].中国档案.2014(9).

[7]浙江省测绘资料档案馆喜获“全省档案系统先进集体”称号.[EB/OL].[2016-01-18]. http://www.zjch.gov.cn

/art/2016/1/18/art_55_69615.html.

[8]浙江嘉兴:让老百姓享有更多更好的档案服务.http://www.tjdag.gov.cn/tjdag/wwwroot/root/template/main/zwxx/zhxx_article.shtml?navid=&id=14774.

作者单位: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档案馆

来稿日期:2016-02-17

共享会计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大学生 共享单车 调查 对策

一、共享单车“风靡校园”后的当下境遇

共享单车未进入大学校园前,大学校园内的主要交通工具是单车,但却一直存在着一个长期未能解决的“买车、修车和丢车”问题。面对这种困窘,受Uber和Airbnb的启发,北京大学的毕业生戴威与4名合伙人共同创立ofo,提出“以共享经济+智能硬件,解决最后一公里出行问题 ”的理念,并于2015年在北京大学校园投放共享单车,时至同年5月,北京大学校园投放共享单车超过2000辆,给大学校园的大学生出行带来便利,也为投放者带来较好的投资回报。共享单车的发展前景及带来的可观收益,投资者趋之若鹜,216年共享单车得以快速发展,各色各样的共享单车投放到大学校园,进而扩展到城市的大街小巷,以至于共享单车投放出现“泛滥”的现象。据不完全统计,除摩拜和ofo外,2016年投放到大学校园和城市的新品牌共享单车多达25个,其中不包括共享电动自行车和小汽车。共享单车规模扩张的同时,各种配套设施不健全,使用者素质参差不齐,大量共享单车被破坏或私藏等问题随之产生,加之各品牌共享单车之间激烈的无序竞争,导致许多单车品牌公司纷纷倒闭,共享单车的生存境遇堪忧,出现这种结果是创建者始料未及的。

在私家车盛行的年代,共享单车的出现带动了系列产业的发展,也为人们“解决一公里”问题提供诸多便利。但面对如此“泛滥”之乱象,共享单车能否持续发展下去,已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焦点;共享单车使用出现的诸多不文明现象,也为市民所诟病。为了解大学生日常生活中使用共享单车的情况,探究共享单车在校园“泛滥”和遭到诟病的原因,围绕“是否了解共享单车”、“是怎么知道共享单车”、“日常生活中是否会使用共享单车”、“是否赞成共享单车这种模式”、“看到共享单车正在被不文明使用是否会出言制止”、“碰到过那些共享单车使用的不文明情况”、“如何看待恶意破坏共享单车的人”、“如今共享单车所面临的问题及解决措施”,及“是否希望共享单车进一步发展”等问题,我们在南京市XXX大学部分学生中开展调查,通过分析调查情况,以期为校园共享单车的健康运行寻找相关解决对策。

二、大学校园共享单车使用的现状

近年来,城市的大街小巷都出现越来越多的共享单车,同时越来越多的人也开始喜欢并习惯于骑共享单车出行。伴随着共享单车风靡校园,共享单车使用中的的诸多不文明现象随之出现,引起人们对“共享单车使用不文明”现象的审视与思考。我们对南京三江学院54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其中有效问卷为539份),了解到校园大学生使用共享单车的诸多情况:

(一)深受歡迎

“以共享经济+智能硬件,解决最后一公里出行问题 ”的共享单车运行模式,解决了学生校园出行问题,深受学生欢迎。调查中发现,有95.36%的被调查者表示他们赞成共享单车这种模式,有54.73%的被调查者认为共享单车是一种长期模式;与此同时,有90.91%的被调查者支持共享单车继续发展,这种调查结果充分反映共享单车在大学生中接受度较高。

(二)成为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

共享单车进入校园之后,愈来愈多的学生使用共享单车上下课,他们对共享单车的依赖越来越大,对共享单车也有基本了解。从调查来看,有87.2%的被调查者表示他们了解共享单车,24.49%的被调查者表示他们日常出门会经常使用共享单车,有59%的表示他们日常出门偶尔使用共享单车,这些数据充分说明共享单车在大学生中普及度较高。

(三)使用不文明现象种类繁多

共享单车在中国作为一种新生事物,投放运行的同时便出现一些不文明现象,而且随着共享单车的无序发展,不文明现象种类愈来愈多,严重影响到共享单车的健康发展。从被调查者反映来看,在共享单车使用过程中出现的不文明现象见下图:

从上图可以看出,目前共享单车使用中的不文明现象主要有:遇到“有毒二维码”,被恶意骗钱;共享单车占道,破坏交通秩序;共享单车被私锁;共享单车被恶意破坏;因别人乱停而找不到车等种类,其中有70.32%的被调查者碰到过共享单车被私锁,有79.78%的碰到过共享单车被恶意破坏,有59%的被调查者碰到过因别人乱停而找不到车。以上情况也说明,共享单车使用过程中碰到不文明现象的机率较高。换言之,共享单车使用过程中出现不文明现象的机率较高。

(四)制止使用不文明现象未达成共识

大学校园里的共享单车使用不文明现象普遍存在,但大学生们对不文明现象的态度各异。调查中发现,有48.98%的被调查者表示,如果他们看到共享单车不文明使用的现象,会视情况而制止;有14.66%的表示他们不会制止,只有36.36%的被调查者表示他们会制止。这些数据说明,大学生在碰到不文明使用共享单车现象时,大多保持中立的观望态度,大多不愿意挺身而出来制止不文明现象。对不文明现象听之任之,甚至有的加入到不文明使用共享单车者行列,共享单车不文明使用现象更加严重。

(五)未来运行面临窘境

共享单车的出现,改变了校园交通出行的模式,为大学生出现带来便捷。但共享单车风靡校园的背后,存在着诸多不文明问题,使共享单车运行面临亟待解决的公民素养问题、随意停放影响他人和公共交通问题、租赁点少带来的找车麻烦问题,及共享单车质量有待提高等诸多问题。在上述这些问题中,有88.68%的被调查者认为,公民素质问题是最严重的问题。这也说明现,共享单车要想健康运行,提高公民素质至关重要。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发现,共享单车在大学生中的普及率较高,且比较愿意骑共享单车出行,但在使用过程中碰到不文明现象的机率很高。令人遗憾的是,作为未来社会顶梁柱的大学生们,在碰到不文明现象时却大部分持观望态度,且不愿意挺身而出来制止不文明现象,这也说明对大学生进行正确的“三观”教育任重道远。

三、共享单车使用不文明现象发生的原因

(一)政府因素

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政府对人民的行为起着引导的作用,但却不能控制人民的行为。虽然政府多元视角宣扬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但对一些社会不文明现象缺乏强有力的社会规制,加之我国处在社会主义法制不断健全时期,社会文明等思想素质方面的立法不够完善,进而导致一些不文明现象未得到有效遏制。同时,共享单车作为新兴事物的代表,它的出现和快速发展,政府相应的配套措施未能及时跟进,影响着共享单车的健康发展。

(二)社会环境因素

几千年来,中国一直处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主导之下,分散的小农经济使我们的民族一直以来都表现出社会集体意识淡薄,有严重的利己主义倾向。虽然经过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小农经济的状况已完全改变,但是根深蒂固的小农意识依然影响着人们的外在行为,以至于影响到人们对共享单车使用的意识上,表现在追求个人方便,随处乱停共享单车。加之,西方传统资产阶级思想中的“单纯利己”的道德标准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的社会公德意识,有的学生甚至缺乏敬畏意识,对自己的一些不文明行为无任何“悔意”或内疚,真正的“共享”在我国还有一段很长的过程才会实现。

(三)个人因素

我国的经济实力在改革开放之后迅速增长,但是公民的道德水平和文明素质却没有匹配到相应的水平。这一点除了有社会大环境的因素,还主要是因为我国的教育方向侧重于“智力”方面,忽视了“德育”,或者说“德育”只是在做表面功夫,并没有真正影响到受教育者。大学生群体也存在着社会责任意识缺失的现象。大多数学生不愿意在看到共享单车的不文明现象时挺身而出,制止不文明的现象。我们的调查显示,在看到共享单车不文明使用现象时,只有36.36%的被调查者表示他们会上前制止。这充分说明,大学生在遇到共享单车不文明使用现象时,大多数选择保持中立,不愿意站出来制止不文明现象,对不文明现象听之任之。更有甚者,当周围出现不文明的现象后,在从众心理的影响下,有的大学生自我约束力不够,还加入到不文明使用共享单车者行列之中来,导致共享单车不文明使用现象更加严重。

(四)共享单车公司自身因素

随着共享单车的盛行,共享单车公司如雨后春笋一般不断地出现,但是真正能够存活下来的却没有几家。共享单车前期基本上有三个梯队,第一梯队ofo、mobike,第二梯队小蓝单车、哈罗单车等,第三梯队乡镇单车,但是经过今年的洗牌,其实真正做的好的只有第一梯队,第二梯队的大都因为资金链断裂而破产倒闭,第三梯队的乡镇单车也因为乡镇居民的素质问题而很难发展。而第二梯队的共享单车公司资金链断裂的主要原因就是为了加强竞争而盲目大量投放共享单车、投放“高级车”等,却忽视了对于共享单车管理措施的加强,缺乏对用户行为的监管,当使用共享单车的不文明现象泛滥时会给企业带来严重的损失。此外,共享单车的设备还需进一步更新完善。大部分共享单车公司投放的单车除了外观其实并没有太大差别,在定位方面的技术需要继续更新,在设备锁上的技术也需要进一步加强等等。不完善的设备技术减少了使用者对共享单车做出不文明行为的难度。

四、共享单车模式健康运行的对策与建议

(一)政府:完善管理规章制度

在我们的调查中,有73.81%的大学生认为应该加强政府监督以解决共享单车目前所面临的问题。政府应站在将共享单车纳入城市公共交通体系的高度,从政策上完善配套措施,加强对共享单车的监管与维护,为共享單车创造更好的运行环境,为市民创造更好的骑车出行环境和社会氛围:一是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将共享单车的使用信用纳入社会信用体系的一部分;二是建立共享单车的租用规范条例,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违法必究,如规定共享单车的停放区域以此来减少“乱停乱放”现象;三是通过征求市民建议的方式出台并实施针对于共享单车行业行为规范条例,提高共享单车行业的准入标准,限制共享单车的城市投放量;四是让公安交通部门等有关部门介入管理,按照有关规定对违法违规者进行处罚。

(二)社会:加强道德和信用约束

共享单车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社会应为共享单车运行提供一个较好的环境。有78.57%的大学生认为在解决共享单车的问题上应有效加强社会道德教育。为此,一要完善道德教育和加强道德实践,多组织一些公益性活动,将做秀式的道德教育改为实践性更强的道德活动;二要运用舆论力量,发挥媒体作用,广泛宣传文明使用共享单车,揭露不文明使用共享单车现象,让使用者引以为戒;三要提供“共享单车”服务的第三方软件,如支付宝、微信等,应增加共享单车使用信用制度,将共享单车的使用信用和社会信用联系起来,披露一些共享单车使用的严重失信者;四要建立共享单车使用信用制,可以在软件上增加信用分倒扣制度,每个人给予一定的信用分值,对不文明现象进行信用扣分,当个人信用分扣光后,将不能再使用共享单车,以约束个人的不文明行为。

(三)公民:提高个人责任意识

在我们的调查中,除了建议加强政府监督和社会道德教育的呼声很高之外,有87.36%的人认为应加强公民个人责任意识。公民个人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文化传统,如诚信、知耻、厚仁、贵和、尚勇等:一要提高自己的社会责任意识,遇到不文明现象时勇敢地挺身而出。在使用共享单车的过程中,当发现不文明的行为时,如遇到破坏单车现象,应及时当面制止或者通过比较委婉的方式进行制止。比较委婉的方式可以是拍下不文明者的照片后在微博上@共享单车公司的官方微博或发给共享单车公司的公众号等这类的方法;二要个人和企业同进步。个人可以不定时向共享单车公司提供一些管理上的建议,及时反馈使用过程中共享单车的不足之处或亟待改进的地方,个人与公司形成互动,为公司改进服务提供方向。

(四)公司:完善内部管理机制

作为共享单车公司,应遵从市场经济规律,强化内部管理机制:一是出台更为详细的管理措施,加强线上线下的服务能力,落实对车辆停放的管理责任;二是进一步完善设备和技术,减少破坏单车的几率;三是要求用户自觉遵守道路交通安全、城市管理等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服务协议约定,做到文明用车、安全骑行、规范停车;四是确立信用记录制度,加快互联网租赁自行车服务领域信用记录建设,建立企业和用户信用基础数据库,对企业和用户不文明行为和违法违规行为记入信用记录。

总之,共享单车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诸多便利,但也存在诸多不文明使用的行为,特别是一些居心不良者通过毁坏二维码将共享单车据为己有的行为,人为地违背了共享单车的“共享”初衷。解决当下共享单车面临的诸多问题,需要政府、社会、公民、共享单车公司联动配合,多元发力。只有这样,共享单车运行模式才能健康发展,共享单车便民服务的功能才能更好地发挥出来。

参考文献:

[1]伟大复兴之路编委会.伟大复兴之路: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综合版[M].南京: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18年3月.

[2]马昕钰.共享单车乱象的治理与制度安排[J].电子商务,2018(7).

[3]2017年共享单车市场研究报告[OL].比达网.

上一篇:酒店会计论文下一篇:工业会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