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经济范文

2023-09-22

民营经济范文第1篇

关键词:民营经济;民间融资;区域经济

一、朔州市民营经济发展状况及阶段定位

1989年建市以来,朔州市民营经济积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充分发挥资源、机构优势,在探索中不断发展,在创新中不断壮大。特别是“十五”时期,呈现迅猛快速发展的态势。到2005年底,全市共有各类民营企业30408个,比2000年增长214.4%,年均递增24.9%;完成营业收入154.7亿元,比2000年增长186.6%,年均递增21.2%;上缴税金7.47亿元,比2000年增长358%,年均递增35.6%。2006年,民营经济继续保持了高速增长势头,增加值、营业收入、税金同比分别增长26.5%、30.3%和87.2%,民营经济已成为朔州市场经济发展的生力军。全市民营经济对GDP的贡献率达到28.2%,民营工业增加值占全市工业增加值的25.6%;上缴税金占全市国地税总额的35.7%,形成中央企业、地方国有、集体经济三足鼎立,共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格局。虽然朔州民营经济发展迅速,但根据所处的发展阶段分析,目前处于工业化初级阶段。关于经济发展阶段的划分,国际上有多种标准。其中,人们常用的是美国经济学家H•钱纳里和塞尔奎因的多国模型。其关于经济发展阶段划分的总量标准为:当人均GDP介于530-1200美元时,经济发展处于初级产品生产阶段;人均GDP介于1200-2400美元时,经济发展处于工业化初级阶段;人均GDP介于2400-4800美元时,经济发展处于工业化中级阶段;人均GDP介于4800-9000美元时,经济发展处于工业化高级阶段;人均GDP介于9000-16600美元时,经济发展处于发达经济初级阶段;人均GDP介于16600-25000美元时,经济发展处于发达经济高级阶段。2005年朔州市人均GDP为12110元,按2005年末大致8.00元人民币/美元计算,合1514美元,处于工业化初级阶段的前期。基本上与上世纪90年代的浙江温州、台州发展阶段相似。而当时温州、台州民间投资扩张到政策允许的各个领域,民营经济发展异军突起,民间融资非常活跃,成为民营经济融资的最主要的方式之一。因此探索借鉴温州、台州的发展经验及民营经济与民间融资的关系,对朔州民营经济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借鉴“温台模式”,确立朔州民营经济未来的发展方向

考察温州、台州民营经济的发展过程可以发现,按历史顺序,两市民营经济的发展过程大体上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摆脱贫困,积累创业资金阶段(1978-1984)。

第二阶段:以专业市场为依托,以股份合作制为载体,多种形式的民营企业大发展阶段(1984-1994年)。

第三阶段:政府扶优扶强和企业自发成长相结合,民营企业由量的扩展进入质的提高阶段(1994年至今)。

从朔州目前民营经济发展的状况来看,大体上处于温州、台州民营经济发展的第二阶段。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04年分地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评价结果,从创新、效率、结构和节能治污四个方面对全国各地区评估显示,我国东部地区已进入经济集约型增长初级阶段,其他地区仍处于粗放型经济增长阶段。这与上述对朔州经济阶段的判断基本吻合。

这个阶段作为民营经济主体的企业有两个特点,一是企业的组织形式以股份合作制为主;二是仍处于平面型扩张经济时代。朔州民营经济的高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铺地板式”的量的扩张完成的。产业布局与结构依然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低、小、散”的老问题,与先进工业化较高的东部地区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这应该是朔州民营经济发展的最大问题所在。

一是国有经济比重过大,经济发展活力不强。从朔州的经济结构看,2005年朔州市GDP118.6亿元中,国有经济75.7亿元,非国有经济42.9亿元,国有经济与非国有经济的比例为63.8:36.2。从温州、台州民营经济发展经验看,非国有经济的比重占到80%以上,经济的发展就具有活力,发展的就快。

二是支柱产业单一,市场适应性差。从朔州的产业结构看,近几年通过调整,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从1988年建市前24.7:48.3:27.0,调整为2005年的14.5:52.1:33.4。但从第一产业看,近年来朔州市大力实施雁门关生态畜牧经济区发展战略,大力发展养殖业和退耕还林还草,特别是乳制品业迅猛发展,占全省44%,这是朔州现今乃至今后的经济增长点。第二产业占全市GDP总量50%,在这50%中,煤电产值占近80%,其中煤的产值占到煤电的近70%,煤电两项在全市财政总收入中占到55.96%,近60%,凸显煤炭经济支柱产业的单一性。第三产业主要是交通运输、仓储、通讯业,在三产总量中占到40%,其实也基本上依赖煤炭业的发展。

三是以家族式为主的股份合作制企业的组织形式缺陷日显。朔州与温州一样,民营企业发展的基础和起点是家族制,但企业做大以后,仅仅依靠自身滚动发展的方式已难以满足发展需要。企业要想走出朔州,要想实现跨越性发展,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必由之路。

三、民间融资——民营经济发展的命脉

(一)民间融资在“温台模式”民营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温台模式”的民营经济被称为“草根经济”。台州最初起家于 “两水一加”,即发展以水果、水产品为原料的食品和饲料加工业。“两水一加”同传统农业的区别是生产、加工、贮存、运输、销售“一条龙”,农业劳动者从单纯的自然经济状态的生产者转化成为以市场为导向的商品生产者。之后创造了股份合作制形式,即企业吸收职工入股,明晰产权关系,辅助性劳动分散在各家各户完成,也可以入股。这就是:“自筹资金,合资合劳,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当时的地方政府明确地予以支持,允许注册为股份合作制企业。从此,台州各种形式的民营企业便如雨后春笋,迅猛发展起来。到1995年,台州工业企业发展到8.7万家,其中股份合作制企业11682家,个体私营企业6.7万家。

温州“草根经济”的蔓延,始于上世纪80年代。温州经济是一种典型的区域性规模经济,以市场为导向,通过社会分工和专业化合作,把分散的小企业连接起来,形成了块状经济。近年来民营经济,已经成为温州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撑,有资料表明,温州现有个体工商户20余万个,私营及股份合作制企业4万户。其中,个体私营经济占温州工业90%以上,占GDP80%以上,占就业人口90%以上,占地方税收80%以上。可以说,温州的经济就是民营经济,就是发展民营经济的模式。

然而无论是“台州模式”还是“温州模式”,由于其出身于 “草根经济”,主体是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同样是勿庸置疑的。这就导致了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领域的一个世界性根本难题:具备宏观经济效益的中小企业却在信贷市场上始终处于相对劣势地位。这样民间金融就应运而生,成为民营企业发展的支撑。民间金融是伴随着民营企业的发展而发展。台州、温州的民间金融活动虽然历史悠久,形式多样,但能在上世纪如雨后春笋般发展,则得益于两地民营经济、民间投资的蓬勃发展。有资料显示,2003年末,温州民间金融的规模大致是300亿到350亿元,到2005年末的统计,大致是400亿至420亿元,全国是8000亿元。这表明在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转轨的大背景下,民间金融与信贷资金形成“你退我进”的局面。它是在市场经济广泛渗透下对金融组织单一性与经济结构多元化、市场化发展之间强烈反差的一种适应性的民间自发创新,是政府管制下正规金融制度安排供给不足的产物。与正式的金融机构相比,民间金融的参与者往往可以获得更多的私人信息,能够较好地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如何进行金融创新以有效缓解两者之间的矛盾是解决微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出路所在。用温州人自己的话说民间融资是民营经济发展的命脉。

(二)朔州市民营经济与民间融资发展关系分析

1.民营企业融资需求推动了民间融资的发展。从朔州市民营经济的发展现状来看,融资难的问题依然是民营经济发展的最大瓶颈。民营企业从正规金融获得的融资量与其在经济发展中地位严重不对称,据对全市资金需求的不完全调查统计:全市30408户民营企业发展生产的资金需求约为45亿元,全市银行金融机构向民营经济贷款约为14亿元,不足三分之一。其中:私营企业贷款余额为30529万元,占全部贷款的比重的2.38%。相对银行机构较为严格的信贷审批管理而言,民营企业提出的很多信贷需求往往不能成为有效需求。因此由于大多数民营企业得不到银行机构的信贷支持,民间融资就成为民营企业获取资金的现实选择。

2.旺盛的民间投资推动民间融资的日趋活跃。长期以来,对民间融资日益强大的原因有一种认识上的误区,总认为是正规金融在支持中小企业功能弱化而造成民间融资趁虚而入的局面。虽然国有商业银行在支持县域经济弱化的事实确实存在,但这并非民间融资发展的真正原因。民间融资发展的真正原因是由于日趋活跃民间投资带动的,是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有资料显示,民间投资的分布与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经济越发达,民间投资就越活跃,所占比重就越大;而经济发展相结落后的地区,民间投资发展就相对滞后。东部地区民间投资占所有投资的44.5%,超过了国有及控股投资44%的比重。而中部地区民间投资占39.4%,比东部低5.1个百分点。西部地区民间投资占36.2%,比东部地区低8.3个百分点,民间投资的比重随着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而有所不同。

而民间投资越是活跃的地区,其民间融资也十分活跃,2004年,浙江,福建、河北、山西等地区的民间融资规模分别为550亿元,450亿元,350亿元,370亿元,约占各省当年贷款增量的15.25%,而经济欠发达的山西省朔州市2002年民间投资总额为50亿元,民间融资6.5亿元;2003年民间投资为70亿元,民间融资10.4亿元; 2005年民间投资总额为120亿元,民间融资为20亿元,这说明民间投资越大,民间融资也是越大。

3.民间融资是民营企业创业启动资金的重要组成部分。民营企业启动资金来源有三部分:自我积累、民间融资(含集资)、银行贷款。据对朔州市50户企业经营者抽样调查,三者之比为56%、32%、12%。而国家统计局数据也显示,在2002年民间投资的资金来源中,国家预算内资金占2.4%,国内贷款占13.2%,利用外资2%,自筹资金和其他资金约占82.4%。

据调查,朔州市90%以上的企业参与过民间融资。与合伙入股投资相比,企业主更愿意民间融资。这是因为民间融资不参与企业管理,更不参与决策,对企业经营者不构成威胁。据调查,有60%以上的企业并不选择入股,认为合伙入股虽然能共担风险,但股东多,不同的声音多,企业决策步调难以一致,因而他们更倾向于民间融资。

4.宏观调控给了民间融资发展的大好机会。2003年以来,人民银行针对固定资产投资和信贷资金增长过快的势头,通过灵活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加强了对经济的预调和微调,出台了多项金融宏观调控政策和措施。2005年以来,中央决定将我国实施了近七年的积极财政政策转变为稳健的财政政策,从而宏观政策由“一积极,一稳健”转变为“双稳健”。特别是近年来我国已步入利率上升周期,央行连续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和基准利率,银行可用资金的减少,加剧了中小企业贷款难的矛盾,对朔州市这样的欠发达经济地区民营经济发展是非常不利的,贷款难的问题进一步加剧。这样一些中小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把融资目标更多地转向民间。民间融资规模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

当然,也应该看到,一方面,民间借贷的迅速发展填补了县域金融服务的空白,促进了个体私营经济发展,拓宽了投资渠道,带动了民间投资的发展,对县域金融发展带来一定刺激,也促进了金融服务水平提高。另一方面,民间借贷引发的问题也日渐显现:一是民间借贷绝大部分是信用借款,管理不规范,产生较大的风险;二是一旦借贷和还款过程出现问题,双方缺少合法的利益诉求渠道,往往采用过激的行为,形成社会问题;三是是随着企业借贷规模的不断扩大,容易形成非法高息吸收公众存款,出现金融“三乱”行为。

四、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明确指导思想,从战略上把民营经济的发展摆上位置

“温台模式”的经验表明:民营经济在量的扩张同时,更要注重质的提高;没有非公有经济的充分发展,经济就难以实现跨越性的发展。因此,要逐步实现技术、制度和管理的创新,不断营造新的先发性优势,真正从战略上将民营经济的发展摆上位置。

(二)进一步优化民营经济的发展环境

要始终坚持对民营经济实行政治平等,政策公平、法律保障、放手发展的方针,营造民营经济大发展的社会氛围和市场环境,推动朔州市民营经济加快发展。

(三)引导民营企业制度创新,提高民营企业的组织化程度

温州的经验证明,民营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是与其注重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健全的法人治理结构分不开的。因此,要高度重视民营企业的制度创新,不断提高民营企业的组织化程度,保证民营经济的健康发展。

(四)着力提高企业素质,增强市场竞争力

一是积极引导企业推进科学进步,发展优势产品,提高产品科技含量。

二是注重品牌效应,扶持传统优势产业。努力改变经济增长方式,引导企业按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实行专业分工和协作,推动传统产业集群,集中资本,创建品牌,加速形成一批具有一定知名度和竞争力的大企业、大集团。

三是加快建设高素质的企业家队伍。要重视科技型职业经理人的培育,推动建立职业经理人市场,为企业和职业经理人提供中介服务。

(五)加强规范和管理,促进民间融资的发展

一是完善法规,从法律上肯定合理的民间融资,尽快出台规范民间融资的有关法律法规,为民间融资构筑一个合法规范的经营平台,使民间融资走向阳光。

二是从实际出发,区别对待,引导民间融资在正确的轨道上发展,要加强引导,在规范和管理制度上有所创新,以支持其发展。对于恶意的资金欺诈行为要坚决打击,同时在管理上要尽量减少行政干预,尽量发挥市场自我调节的作用。

三是加大对民间融资的监测力度,密切关注其形态和变化。基层人民银行应加强对民间借贷的监测,与县市政府经济工作部门、乡镇政府、农村信用社、有关行业协会等沟通协调,准确把握民间融资的投向和规模,及时掌握民间融资结构变化情况,分析民间融资对社会经济活动的影响,研究民间融资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加大风险提示,为促进民间融资的健康发展,维护金融稳定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参考文献:

[1]胡岳岷,2002:《经济评论》第3期。

[2]《中国中小企业融资28种模式》,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年版。[3]新华网2005-12-12。

[4]中华工商时报2005-12-07。

[5]毛金明,2005:《民间融资市场研究》,《金融研究》第1期。

[6]2006:《温州民间借贷考察及其启示与路径》,《金融参考》第3期。

[7]2006:《市场视角下的民间融资:客观存在与规范发展》,《中国金融》第6期。

[8]2006:《山西金融研究报告》第1期。

[9]《2005年朔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10]《朔州市第一次经济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11]《朔州市第二次经济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12]中国经济网2005-12-12。

(责任编辑 秦亚丽)

民营经济范文第2篇

州、县工商联组织自成立以来,积极发挥工商联以统战性为主,兼有经济性、民间性‚三性‛优势,充分履行统一战线人民团体和民间商会的职能,切实起到党和政府联系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桥梁纽带作用和政府管理非公有制经济的助手作用,按照‚团结、帮助、引导、教育‛的八字方针,引导工商联会员‚爱国、敬业、诚信、守法‛,促进了非公有制经济的较快发展。

一、尽责履职,支持民营经济发展

广泛开展调查研究,积极参政议政。围绕促进民营经济发展问题开展广泛调研,形成调研报告、论述文章、专题材料等30余篇。其中‚关于我州非公有制经济存在问题的调查及政策建议‛、‚关于我州民间资金向民间资本转变的现状及存在问题‛等调查报告受到州委、州政府领导高度重视,亲自签署意见并转发各县。牵头开展‚跨世纪发展规划‛课题之二十一‚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研究‛,对全州非公有制经济基本情况、存在困难与问题、有利条件与不利因素等内容开展调研,进行系统分析,编写出了上万字的课题规划报告,为制定《阿坝州‚十五‛计划及2010年远景目标规划》中非公有制经济部分提供了科学的决策依据。2003年,派出业

务骨干随州政府和州人大民营经济调研组赴各县开展调研,承担了 ‚阿坝州人民政府关于全州民营经济发展情况报告‛的起草工作,为州委、州政府开好民营经济工作会,出台《关于大力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决定》(阿委发[2003]19号)提供了科学依据。发挥作为人民政协重要组成单位的优势,积极参政议政,在历届政协会上提交各类提案30余件,改善了全州民营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

搞好协调服务,为民营经济创造良好发展环境。大力倡导以‚改革立会、以服务兴会‛的新理念,努力把工商联组织打造成‚会员之家‛,在为会员提供服务、协调关系、调解纠纷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履行《章程》赋予的权益,代表并维护会员的合法权益,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营造宽松的环境。为企业寻求合作伙伴,收集整理《阿坝州民营企业招商项目》,开展 ‚走进民企、关心民企、服务民企‛的‚走百进千‛活动,制发《‘走百进千’调查表》,深入私营企业、个体工商户开展调研活动,反映全州非公有制经济在发展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和民营企业的呼声。

积极开展评优表彰,不断提升民营企业知名度。大力营造非公有制经济领域崇尚先进、学习先进、争当先进的良好氛围,配合有关部门积极做好评优推优工作,树立了一批能够充分体现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具有代表性、感染力的先进民营企业。阿坝铝厂、九寨天然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四川众友实

业有限公司、四川岷江硅业集团有限公司、汶川潘达尔硅业有限公司、四姑娘山沙棘有限责任公司、松潘川主实业有限公司等一批民营企业和阿坝州工商联兼职副主席、四川众友集团公司董事长李仲友、阿坝铝厂厂长陈国友、四川岷江硅业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吴应俊、九寨天然药业集团有限公司经理吕世桂等50余名民营企业经营者和个体工商户受到省、州表彰。

支持社会公益,发展光彩事业。全州一大批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致富不忘国家和人民,以实际动投入光彩活动,开展捐资助学、捐资助残、扶贫济困、扶危解难、长期认养五保户和孤儿。20世纪90年代,我国部分地区遭受严重洪灾,松潘县城发生特大火灾,企业会员及广大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向灾区群众捐款捐物。众友实业有限公司李仲友、益清集团总裁严益清等为代表的一批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响应省工商联倡议发起的为纪念改革开放总设计师小平百年诞辰‚共建广安思源林‛活动,累计捐赠达10万余元,位居阿坝、凉山、甘孜三州首位。州工商联获‚致富思源,共建广安‛先进单位,李仲友获‚先进企业‛称号。阿坝县私营工商业者除积极上缴税费支援国家建设外,在捐资办学、救助失学儿童,抚养五保户和支援贫困户,热心社会公益事业方面捐资111万余元,用实际行动把扶贫光彩事业推向了新的阶段。

二、艰苦创业,民营经济不断发展壮大

阿坝州民营经济发端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进一步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推进改革开放,为阿坝州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1995年底,州委、州人民政府出台《关于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的意见》(阿委发[1995]29号);1998年,州委、州政府根据全州民营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结合阿坝州民营经济发展实际出台《关于加快我州民营经济发展的意见》(阿委发[1998]4号);2003年,州委、州政府出台《关于大力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决定》(阿委发“2003”19号),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阿坝州民营经济不断发展壮大,实力迅速增强,不仅在竞争性领域占据主体地位,而且已经开始进入非竞争性的垄断行业和公益性领域。民营经济已经成为阿坝州县域经济新的增长点,成为推动我州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但是,2008年,阿坝州同时遭受了‚3•16‛打砸抢烧民族分裂事件、汶川‚5•12‛特大地震的严重破坏,使阿坝民营经济陷于瘫痪。两年来,在州委、州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阿坝民营经济崛起危难、从困境中奋起。阿坝州委、州政府认真贯彻执行《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支持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政策措施的意见》,从税收、金融、国土、产业扶持等方面给予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大力支持;对我州产业布局

进行了战略调整,实施了‚北上、集聚、外联‛战略,建设了汶川漩口、茂县土门、成都-阿坝等工业园区,目前各园区建设进展顺利。今年上半年,我州地区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居全省第一,主要经济指标恢复并超过震前水平。截止2009年底,据不完全统计,全州有非公有制经济单位13562户,其中民营企业1869户,外资企业54户,个体工商户11639户;注册资金40.62亿元,其中民营企业注册资金35.99亿元,个体工商户注册资金4.63亿元。民营经济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37.3%、税收占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的43.65%;民营企业安置下岗职工1022人、退伍军人59人、农民工7120人、残疾人16人。到目前为止,民营企业注册资金在500万以上的企业有123户、1000万元以上的有67户、1亿元以上的有6户。

三、无私奉献,积极开展‚5•12‛救援

‚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州工商联在第一时间作出快速反应,庚即向全国工商联和四川省工商联以及阿坝州受灾较轻的非公有制企业发出向阿坝灾区捐款的倡议。倡议发出后,社会各界和阿坝州民营企业、个体工商户及时伸出援助之手,为夺取抗震救灾的全面胜利作出了积极贡献。据不完全统计,全州民营企业、个体工商户、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广大会员共向灾区捐款捐物800余万元;社会各界捐款捐物折合资金90余万元;两项捐款金额累计为900余万元。这

些捐款和物资已经州、县红十字会、州慈善总会和民政部门运往灾区。

2008年底,州工商联被全国工商业联合会评为‚全国工商联抗震救灾先进集体;州工商联兼职副主席、四川众友实业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李仲友,汶川县工商联主席李自忠被全国工商联评为‚全国工商联抗震救灾先进个人‛。

四、开展定点帮扶活动,为帮扶农牧民群众解决生产、生活实际困难。

民营经济范文第3篇

今年以来,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发展民营经济的部署要求,大力实施“一大四强”(建设大项目,培植强企业、强产业、强园区、强乡镇)战略,促进了民营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截止7月底,全县民营经济完成固定资产投入xx亿元,同比增长x%;实现工业增加值x亿元,同比增长x%;完成销售收入总额x亿元,同比增长x%;上缴税金x万元,同比增长x%。全县民营经济发展主要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规模总量不断扩大。截止到7月底,全县民营业户发展到x户,其中私营企业x处,新增x处;个体工商户发展到x户,新增x户;从业人员x万人,新增x万人;注册资金x亿元,新增x亿元。全县民营经济呈现出铺天盖地与顶天立地相得益彰的发展格局。

二是项目建设红红火火。今年以来,全县新上投入过100万元的项目x个,比去年同期增加x个,其中过千万元的项目x个,同比增长x个,过亿元的项目x个,同比增长x个。

三是骨干培植成效明显。今年新增规模以上企业x家,全县规模以上民营企业总数已达到x家,其中销售收入过千万元的企业达到x家,过亿元企业达到x家,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x家和x家。

四是特色产业优势明显。全县到目前已初步形成了家具制造、工艺毯业、机电产品、玻璃制品、纺织服装、化工产品、皮革加工、农产品加工、金属制品、设备制造等十大特色产业,今年9月份我县将被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和中国家具协会联合授予“中国实木桌椅之乡”特色区域称号。目前这十大特色产业企业占民营企业总处数的x%,实现销售收入、利润、上缴税金分别占全县民营经济工业总量的战线x%、x%、x%。其中家具制造、工艺地毯、机电产品三大传统特色产业发展势头良好。全县从事家具制造的业户发展到x家,比去年增加x家,规模以上企业达x家,增加x家。其中餐桌餐椅、宾馆卧房家具独具特色,1-7月份销售收入达到x亿元,市场份额占长江以北的x%左右;从事工艺地毯加工的业户发展到x多家,比去年增加x家,全部出口欧美市场,上半年销售收入达到x亿元;从事机电产品生产的业户发展到x多家,比去年同期增加x家,1-7月份销售收入达到x亿元。

五是乡镇产业聚集区和产业隆起带建设明显加快。今年1-7月份全县乡镇产业聚集区基础设施投入达到x亿元,同比增长x%;新增入区企业达到x个,区内工业项目新增投入x亿元,同比增长x%。目前各乡镇都依托乡镇驻地,围绕产业优势,建设了各自的产业聚集区。以时集镇的纺织机械、刘营武乡的棉花加工和张大庄乡的家具制造为重点的宁东路特色产业隆起带正加快建设,目前沿路两侧加工企业已发展到x家。

二、实施“一大四强”战略,力促民营经济快速发展

(一)坚持从各个层面上解放思想。一是引导各级领导干部在高层次上解放思想。今年正月初十,县委、县政府组织县几大班子领导、县直各部门全体人员和乡镇全体脱产干部、规模以上民营企业厂长、经理约2000余人,分批到临邑、陵县等兄弟县市参观学习,通过参观,大家震动很大,看到了差距。参观结束后我们在全县深入开展了解放思想大讨论,面对差距,重新调整提高了民营经济发展目标,将年内民营经济增加值占GDp、上缴税金占地方财政收入、从业人员占全部城镇就业人数“三项比重”由80%调整到90%,规模以上企业每年以30%的速度递增。二是引导民营企业经营管理者不断提升档次,加快企业做大做强。5月份我们组织各乡镇党委书记和规模以上民营企业厂长、经理到平原照东方集团和禹城贺友集团、通裕集团等大企业参观学习,并在此基础上召开了全县再掀民营经济发展新高潮动员大会。同时多次举办民营企业家培训班,聘请高层次专家和行业领导进行专题讲座,使民营企业厂长、经理的经营理念和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今年全县有218家老民营企业实现了“二次创业”,新上项目x个,新增投入x亿元。三是引导全民投身发展民营经济,加快群体扩张。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引导县乡机关干部离岗领办、创办民营经济,今年以来,全县有名县乡机关干部领办创办民营企业处;组织有发展愿望、有可能成为工商户、企业主的农村能人和村“两委”成员外出参观学习,洗脑换脑,加快创业步伐。目前全县有x名农村党支部书记领办、创办起民营企业或致富项目。

(二)建设大项目,打造民营经济发展的“发动机”。我们把工业项目做为民营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着力建设一批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拉动能力强的大项目、好项目。年初我们确定了75个投入过千万元的重点项目,实行了县级领导、重点部门负责人、金融部门负责人和项目所在单位负责人包项目责任制。对重点项目实行一月一调度,一季一通报,半年一联查,年终严格考核。通过银企合作、招商引资、启动民资、跑部进省等多种渠道,千方百计为重点项目筹集建设资金,确保重点项目按期开工、竣工投产。1-7月份,232个投资100万元以上的项目完成投资x亿元,其中x个投资1000万元以上的重点项目完成投资x亿元。目前已有x个投资100万元以上项目,其中x个投资1000万元以上项目竣工投产,如投入x亿元的韩国产业城项目、投资x亿元的天地玻璃工程项目、投资x亿元的兴华木业年产10万吨中密度板项目、投资x亿元的通达公司新上硝化棉项目和投资x亿元的炬龙公司新上10万吨造纸项目等一批重点项目已竣工投产。

(三)培植强企业,打造民营经济发展的“火车头”。一是抓规模。对通达、华冠、华宏、三岭等50处重点民营企业从领导、政策、资金、用地等方面进行重点倾斜,1-7月份,x处重点企业完成固定资产投入x亿元。二是抓科技。搞好产学研对接活动,组织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到我县举办项目推介会,让“高技术、高人才”等要素入股合作,加快民营企业引进、开发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目前全县民营科技企业已发展到14家。三是抓品牌。大力开展“质量立县,品牌带动”活动,努力创造品牌优势。全县已有1120家企业的产品注册了商标,有21家企业通过1S09000质量体系认证和1S014000环保体系认证,有46家企业被评为全市

一、二级信用评价企业。四是抓出口。鼓励民营企业积极申报进出口经营权,促进企业由内向型向外向型转变。目前,全县中外合资民营企业达到x家,拥有自营进出口权企业x家,形成了针织、地毯、玻璃器皿、蝶阀、消声器、纺织机械、家具、皮革等出口拳头产品。1-7月份,全县民营企业出口供货值达到x亿元,其中自营出口x万美元,分别同比增长x%、x%。1-7月份,x家重点民营企业共实现销售收入x亿元,增加值x亿元,利税x亿元,分别占民营经济工业总量的x%、x%、x%。

(四)培植强产业,创造民营经济发展的特色优势。结合宁津的实际,重点培植机电产品、家具制造、工艺毯业、玻璃制品、纺织服装、化工产品、皮革加工、农产品加工、金属制品、设备制品等10大产业群体。一是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在深入调查研究地基础上,重新制定了《全县十大特色产业2004-2008年发展规划》。对各产业的发展目标、工作重点及具体措施都作出了详细规划。二是夯实产业基础。按照“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的发展思路,与小城镇建设统筹规划,加快发展特色产业乡镇和专业村,形成了x镇、x镇、x镇、x乡4个市级产业乡镇和x、x、x、x、x等x多个专业村。三是扶持壮大特色产业龙头企业。县里制定出台了《县委、县政府关于从每一个产业中选择1-3家重点龙头企业,实行部门包龙头企业制度,在资金、政策、土地等方面重点倾斜,加快其提升档次,做大做强,发挥好龙头拉动、示范带动和对外展示作用。四是组建产业协会。先后成立了家具、地毯、玻璃器皿等产业协会或商会,配备了专门的工作人员和办公地点。制定了行业质量和价格标准,加强行业自律。组织会员企业参加各类展销会,开拓国内外市场。县家具协会将组织x家会员企业参加9月份在上海举办的第10届上海国际家具展览会。

(五)培植强工业区,打造民营经济发展的“黄金平台”。我们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超常规发展的要求,集中各类生产要素,加速县乡工业区的膨胀。在县银河工业区内规划有生产区、生活配套区、商贸服务区和韩国工业园、香港易德工业园、纺织工业园、高新技术区等10个板块。建有独立的供电、供水系统,通讯、有线电视等设施齐全。实施了领导招商、区域招商、专业队伍招商、媒体招商、企业招商等多种措施,加快吸引项目入区。截至目前,区内企业已达x 家,其中,香港、美国、韩国、新加坡、菲律宾等外资企业x家,已开工运营企业x家。同时加快建设以乡镇驻地为核心的产业聚集区,发挥促进经济发展的板块效应。进一步完善乡镇驻地工业区基础配套设施和政策,吸引企业、项目入区生产、经营。新上固定资产投资50万元以上的项目都要进乡镇工业区;外资项目、高科技项目和固定资产投入300万元以上的项目都要进银河开发区。对在县乡工业区外的新上项目,不批给土地。

(六)培植强乡镇,构筑民营经济发展的“制高点”。按照市颁强乡镇的标准,狠抓各项指标 落实,在思想上转弯子,工作上调架子,把发展乡镇区域经济作为发展民营经济的核心,坚持走好四条路子:在加快发展上,走农村城镇化、农业工业化的路子;在工作策略上,走城镇带动、工业区拉动的路子;在工作着力点分布上,走城镇加快发展、村庄强化基础(政权基础、稳定基础、经济发展基础),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路子;在三次产业把握上,走主攻二产,提升一产,促进三产的路子,把主要精力放在二产上,放在上大项目、培植骨干企业上。开展“三比”活动,即比投入、比项目、比税收。7月下旬,我们组织县几大班子和乡镇党委书记对各乡镇今年新上项目情况进行了联查,按照工业投入、新上项目和实现税收三项指标对各乡镇进行了排名,乡镇之间竞相发展的劲头很足,目前我县有x个乡镇申报了市级发展民营经济强乡镇。

三、认真贯彻全市领导干部会议精神,再掀民营经济发展新高潮

全市领导干部会议后,县委、县政府先后立即召开了常委、县长联席会和县委十届三次全体(扩大)会议,认真传达贯彻全市领导干部会议精神,结合我县实际,把提升层次、打造新优势作为我县民营经济的工作重点。具体工作中,抓好以下几点:一是围绕开展“质量兴县、品牌带动”活动,实施好“2111工程”。“2”就是做好“中国实木桌椅之乡”、“中国工艺地毯之乡”两个特色产业的区域命名工作,搞好在国家工商总局的集体注册工作,着力培植名牌产品,促进产业上档升级;即抓紧抓好“中国实木桌椅之乡”和“中国工艺地毯之乡”两个特色产业的区域命名,促进这两大特色产业上档升级;第一个“1”就是建设县内五条干线公路两侧的百公里民营特色产业隆起带;第二个“1”就是在各特色产业中筛选培植x、x、x、x、x、x等10余家特色龙头示范企业,促其做大做强,发挥推动相关产业上档升级的“火车头”作用;第三个“1”就是在县城区建设一座大型的家具展销城,9月份开工建设,明年底竣工。二是加大先进经营管理模式的推广力度。开展专项活动,努力提高民营企业的管理水平,特别是现场管理水平;继续组织民营企业的厂长经理有针对性地到发达地区、先进企业参观学习,洗脑、换脑、醒脑;切实加大教育、培训力度,建好企业管理、技术人才、市场营销和产业工人四支队伍,提升民营企业素质。三是健全完善行业协会(商会)特别是家具、地毯等特色产业协会的组织机构和运行机制,加强行业内部管理,依法维护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消除恶性竞争,保证特色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四是继续抓好群体扩张,要进一步激发“五股力量”的带动作用,深挖各个社会层面发展民营经济的潜力,巩固和壮大“铺天盖地”的发展局面,加速膨胀民营经济总量。

民营经济范文第4篇

2008年07月14日13:26来源:《西安日报》

改革开放的30年,也是我国民营经济飞速发展的30年。在这30年里,民营经济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社会主义经济的补充力量”发展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创造社会财富、优化产业结构、吸纳就业人口、实现社会稳定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民营经济发展面临的制约因素

——家族化现象严重,管理不科学。家族经营制是我国民营企业采取的一种较普遍的形式,据统计,我国民营企业中70%以上是家族企业。民营企业在创业之初,不仅资本有限,而且技术、管理、信息等资源也极度匮乏。在这种情况下,家族经营的灵活机制和亲情凝聚力正好可弥补这些不足。但是,随着民营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企业经营管理和组织结构越来越复杂,家族经营制越来越暴露出它的局限性和不足,已成为制约我国民营经济发展的瓶颈。近年来,一些民营企业也积极地采用了公司制的治理结构,但从其内部运营过程来看,仍没有摆脱家族式管理。因为民营企业的股权大多绝对集中于家族,企业资产与家族财产之间没有严格的界限,企业的利润或亏损完全由家族成员按非市场原则共同负担。

——民营企业很难进入垄断行业。改革开放以来,虽然已有一些垄断行业对非公有制经济开放,但由于行政性垄断尚未完全破除,自然垄断行业呈现出一种“半行政、半市场化”的体制特征,距有效竞争相去甚远,从而导致垄断行业市场准入问题仍是影响和制约我国民营经济发展的一个主要问题。目前我国的垄断行业主要集中在电力、电信、铁路、航空、石油等行业。这些行业基本都属于基础设施行业,其投资规模巨大、回收期较长,因此初始投资基本都来自于国有资本,加之民营企

业寻找项目大多存在“短平快”现象,使得民营企业很难进入该行业。民营企业在融资等方面较之非民营企业存在着更多的障碍,尚未取得与国有企业一样的待遇,融资在一定程度上成了民营企业进入垄断行业的“瓶颈”。

——缺乏核心竞争力,制约民营企业做大做强。 民营企业在创业初期,具有机制灵活、面向市场的特点,形成了国有企业无法比拟的竞争优势。民营企业的产品在市场上拥有较强的竞争力,从而使民营企业创业成功。近年来,随着国际市场国内化、国内竞争国际化,民营企业面临着更严峻的挑战:既有来自国有企业的竞争,更有来自跨国公司的竞争。民营企业的各种优势正在逐渐减弱,原有的一些优势正在被新的形势、新的环境逐渐瓦解。因此进一步培育和提升民营企业在新的发展阶段上的核心竞争力,才能推动民营企业继续做大做强。

促进我国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建议

1.建立现代企业管理体制,转变人才培养观念

家族制企业在其企业管理中存在着种种弊端,这就要求民营企业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建立公司治理机制。首先,必须进行所有制改造。民营企业的发展趋势应是控股化和集约化,充分发挥家长式管理模式的灵活高效的优势,促进所有权与经营权规范分离,并在所有者、经营者、劳动者之间建立规范而透明的激励与约束机制,使各方合法权益受到保护,不断拓展民营企业持续发展空间。其次,加强民营企业人力管理。民营企业人才开发和管理有很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要改变这种现状,就要求企业转变人才观念,彻底打破旧有观念;要以企业文化来培养人才,重新树立一种具有稳定性、吸附性的企业文化,提高民营企业主的文化素质和修养;要建立企业人才的发展战略机制,吸引、留住和有效使用人才,让人才充分发挥作用。在此基础上,还要不断完善民营企业的组织结构。

2.合理放宽市场准入,提高市场配置资源效率

市场经济强调的是平等竞争,其实质是企业拥有平等参与市场和获取资源的机会。放宽民营企业市场准入,有效地降低市场准入门槛,使民营企业在继续扩大和加深已进入的市场领域外,加快进入尚未进入的行业和领域,让民间资本充分流动,使其发展能力、活力和潜力进一步迸发。这就要求政府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落实措施,加快消除市场准入障碍,为民营企业提供一个公平竞争的投资环境。建议政府组织专门力量,全面清理和废除不符合《反垄断法》的地方性、部门性法规,打破行业、部门和地区垄断,实现民营企业与国企、外企平等的政策待遇。此外,还要加强对管制者的管制。

3.加大创新力度,提升民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民营经济范文第5篇

浦东新区

1、贯彻“走出去”战略,进一步转变新区外贸增长方式,对年度内经核准的中小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商标注册费用给予适当资助;

2、对获得“中国驰名商标”称号的企业给予 80 万元一次性补贴;

3、对获得“上海市著名商标”称号的企业给予 30 万元一次性补贴。

闵行区

1、对自 2003 年 7 月 1 日起,获得“中国名牌产品”、“中国驰名商标”荣誉称号的企业,其当年缴纳税收属区地方实得部分(扣除区,镇、街道和莘庄工业区财政扶持)超过 100 万元的,给予一次性奖励 40 万元;

2、对自 2003 年 7 月 1 日起,获得“上海市名牌产品”、“上海市著名商标”荣誉称号的企业,其当年缴纳税收属区地方实得部分(扣除区、镇、街道和莘庄工业区财政扶持)超过 50 万元的,给予一次性奖励 20 万元;

3、同年获同一产品系列荣誉称号的,按就高原则奖励;同年获两个产品系列荣誉称号的,其中一项减半奖励。

松江区

1、对获得“中国名牌产品”、“中国驰名商标”、“最具市场竞争力品牌”称号的企业,由市政府统一给予不超过 100 万元的奖励,区政府不再奖励;

2、对获得“上海名牌”、“上海市著名商标”等称号的企业由专项资金按照规定最高给予一次性奖励 20 万元;

3、对获得区级品牌称号的企业,参与由区政府组织的国家、市、区的工业博览会、商品交易会、展示会等重要商务活动的企业,区政府给予不超过 50%的摊位费补贴,并通过政府网络、报纸等给予宣传。

青浦区

1、对首次获得“中国名牌产品”、“中国驰名商标”、“国家质量管理奖”的企业,分别给予 50 万元的奖励;

2、对获得“国家免检产品”、“上海名牌产品”、“上海质量管理奖”和“上海著名商标”的企业给予 10 万元的奖励;

3、区财政每年拨出专项经费,分别用于品牌的管理和奖励工作。

奉贤区

1、对获得上海市名牌产品、上海市著名商标的企业分别给予 10 万元奖励,对获得国家免检产品的企业给予 15 万元奖励;

2、对获得中国名牌产品、中国驰名商标的企业分别给予 30 万元奖励;

3、对通过续评保持上海市名牌产品、上海市著名商标、国家免检产品的企业,每次续评分别给予 3 万元奖励;对通过续评保持中国名牌产品、中国驰名商标称号的企业,每次续评分别给予 5 万元奖励;

4、对获得上海市中小企业“品牌企业”、“品牌产品”荣誉证书的分别给予 2 万元、 1 万元奖励。

宝山区

1、凡注册商标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的,一次性奖励 30 万元;

2、被认定上海市著名商标的,一次性奖励 15 万元;

3、产品被评为上海市名牌产品的,一次性奖励 10 万元。

嘉定区

1、对获得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产品的企业,奖励 100 万元;

2、对获得国家免检产品、上海市著名商标、上海市名牌的企业,奖励 30 万元。

金山区

1、对新获得中国名牌产品或中国驰名商标的企业,区财政一次性奖励 50 万元;

2、对新获得上海市名牌产品或上海市著名商标的企业,区财政一次性奖励 20 万元;

3、上述品牌经续评重新认定的,减半奖励。

虹口区

1、对首次获得“上海名牌产品”或“上海市著名商标”称号的企业,给予一次性奖励 15 万元;

2、对再次获得“上海名牌产品”或“上海市著名商标”的企业,如之前未享受过上述奖励政策的,也给予一次性奖励 15 万元;

3、对获得“中国名牌产品”或“中国驰名商标”称号的企业,给予奖励 30 万元。

徐汇区

1、获得中国驰名商标的企业,一次性奖励 50 万元;获得上海市著名商标的企业,一次性奖励 20 万元;多次获得的从第二次奖励起减半;

2、获得中国名牌产品的企业,一次性奖励 30 万元;获得上海名牌产品的企业,一次性奖励 15 万元;多次获得的从第二次奖励起减半。

静安区

1、获得“中国驰名商标”的企业或中国名牌、国家免检产品称号的我区企业,给予 50 万元的奖励;

2、被首次认定“上海市著名商标”的企业,给予 20 万元奖励。

长宁区

1、获得中国驰名商标的企业,一次性资助 30 万元;

2、获得上海市著名商标的企业,一次性资助 20 万元;

3、重新认定且还未享受过资助政策的,按首次认定资助标准实施一次性资助。

普陀区

1、对首次获得中国名牌、中国驰名商标的企业给予奖励 50 万元;

2、对首次获得上海名牌产品(服务)或上海市著名商标的企业给予奖励 20 万元;

3、对有效期满复评为中国名牌、中国驰名商标的企业给予奖励 10 万元;

4、对有效期满复评为上海名牌或上海市著名商标的企业给予奖励 2 万元。

闸北区

1、荣获上海市(名牌产品、著名商标和出口名牌)品牌企业,一次性奖励 10 万元;

2、对复评获得市级品牌企业给予一次性 5 万元奖励。

杨浦区

1、获得中国驰名商标的,一次性奖励 15 万元;获得上海市著名商标的,一次性奖励 10 万元;多次获得的不另行奖励;

2、获得中国名牌产品的企业,一次性奖励 10 万元;获得上海名牌产品的企业,一次性奖励 5 万元;多次获得的不另行奖励;

3、享受杨浦区科技企业项目扶持资金的企业,不重复奖励。

崇明县

1、对获得“上海市著名商标”、“上海市名牌产品”、“上海市自主出口品牌”、“上海市百强企业”、上海市“品牌企业”的企业,给予一次性奖励 15 万元;

2、对获得上海市“品牌产品”的企业,给予一次性奖励 10 万元。

上海市高新技术产业化专项资金

上海市高新技术产业化专项资金支持方式和标准:

高新技术产业化专项资金的支持方式,包括资本金注入、贷款贴息、投资补助等。

对高新技术产业化重大项目,上海市高新技术产业化专项资金的支持比例一般不超过项目新增总投资的10%;对重大产业科技攻关项目,上海市高新技术产业化专项资金的支持比例一般不超过项目新增总投资的30%。对个别特重大项目,上海市高新技术产业化专项资金支持比例需超过上述规定比例上限或采取特殊支持方式的,另行报市政府同意后确定。

上海市高新技术产业化专项资金采取贷款贴息支持方式的,贴息资金总额根据项目符合贴息条件的银行贷款总额、不超过当期银行中长期贷款利率的贴息率和贴息年限计算确定;上海市高新技术产业化专项资金采取资本金注入、投资补助支持方式的,根据项目的重要性、风险程度以及产业发展等具体研究确定资金支持额度。

企业申报上海市高新技术产业化专项资金必须同时满足以下条件:

(一)项目主要由企业或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联盟承担。

(二)项目单位筹集的资本金或自有资金不低于项目新增总投资的30%。

(三)项目在本市行政区域内实施,且基本完成前期工作,建设资金已落实,具备实施条件。

(四)项目单位拥有项目实施形成的知识产权。 上海市高新技术产业化专项资金重点支持领域:

1、新能源

2、民用航空制造业

3、先进重大装备

4、生物医药

5、电子信息制造业

6、新能源汽车

7、海洋工程装备

8、新材料

9、软件和信息服务业 上海市自主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重大项目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根据《中共上海市委、上海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科技创新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的若干意见〉的通知》(沪委发〔2009〕9号),市政府设立“上海市自主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重大项目专项资金”(以下简称“专项资金”)。为规范自主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重大项目的组织实施和专项资金的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专项资金由市级财政预算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专项安排,主要来源为:

(一)市级财政预算资金。

(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资金。

(三)市科教兴市重大产业科技攻关项目专项资金的存量资金、回收的本金和收益。

(四)市政府确定的其它资金来源。

第三条专项资金的使用和管理遵循以下原则:

(一)确保专项资金支持的项目符合本市的产业政策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规划。

(二)着力发挥政府资金的杠杆放大效应,积极引导社会资金投向自主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领域。

(三)公开专项资金支持项目的申报、审批等程序,在专项资金支持项目的选择、实施和后评估等环节引入第三方独立评估机制。

(四)严格执行预算管理和财政资金管理的规定,对专项资金实行单独核算、专款专用,加强监督。

第四条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负责专项资金的总体安排、统筹协调和监督管理,组织项目资金申请报告的评估,提出专项资金支持额度、方式、进度的建议,组织项目的后评估。

第五条市经济信息化委、市科委等部门分工牵头负责有关高新技术产业领域专项资金支持项目的组织申报、推进协调,承担项目管理部门职责。

第二章专项资金的支持范围

第六条专项资金支持的重大项目包括三类:

(一)高新技术产业化重大项目,指以关键技术的工程化集成、示范为主要内容,或以规模化应用为目标的科技自主创新成果转化项目。

(二)重大产业科技攻关项目,指围绕国家和本市发展战略要求,可以形成核心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技术装备研制项目和重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所急需的产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项目,以及为重点行业的自主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化提供技术服务支撑的公共平台项目。

(三)高新技术产业领域的创业投资基金项目。安排一定额度专项资金支持现有国有创业投资公司发挥创业投资基金的作用,以及其它国有投资公司发起设立创业投资基金,投向符合本市自主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化重点支持方向和领域的项目,实现政府政策导向与创业投资基金按市场原则运作的有效结合。

第七条上述项目申请专项资金支持,原则上必须同时满足以下条件:

(一)项目主要由企业或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联盟承担。

(二)项目单位筹集的资本金或自有资金不低于项目新增总投资的30%。

(三)项目在本市行政区域内实施,且基本完成前期工作,建设资金已落实,具备实施条件。

(四)项目单位拥有项目实施形成的知识产权。

第三章支持方式和标准

第八条专项资金的支持方式,包括资本金注入、贷款贴息、投资补助等。

第九条对高新技术产业化重大项目,专项资金的支持比例一般不超过项目新增总投资的10%;对重大产业科技攻关项目,专项资金的支持比例一般不超过项目新增总投资的30%。对个别特重大项目,专项资金支持比例需超过上述规定比例上限或采取特殊支持方式的,另行报市政府同意后确定。

专项资金采取贷款贴息支持方式的,贴息资金总额根据项目符合贴息条件的银行贷款总额、不超过当期银行中长期贷款利率的贴息率和贴息年限计算确定;专项资金采取资本金注入、投资补助支持方式的,根据项目的重要性、风险程度以及产业发展等具体研究确定资金支持额度。

第十条凡采取贷款贴息、投资补助支持方式的,专项资金在投入到具体项目时,可在核定的支持额度内预留10%的资金,根据项目后评估情况予以拨付。在后评估之前项目所需的该部分资金,由项目单位自筹解决。

第四章专项资金的申报与审核

第十一条项目管理部门负责会同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等部门研究制定本市自主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化重点支持方向和领域,并向社会公布;组织专项资金支持项目的申报,重点从技术先进性、方案科学性、产业带动作用等方面考察初选专项资金支持项目;向市发展改革委转报项目资金申请报告。

第十二条市发展改革委会同市财政局可视情组织专家组或委托咨询机构对项目资金申请报告进行评估。提出拟支持的重大项目及专项资金支持方式、额度和进度的建议,报经市政府同意后,由市发展改革委批复项目资金申请报告。

第五章专项资金的使用管理

第十三条专项资金支持的项目实行协议管理。项目资金申请报告获得批复后,项目管理部门应与项目单位签订项目实施框架协议。协议包括项目名称、项目单位、项目履行期限、项目内容和主要技术经济指标、验收标准、专项资金支持方式和额度、违约责任、双方约定的其它条款等。

第十四条对采取资本金注入方式支持的项目,由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会同市国资委委托国有投资公司按照国有资产管理的有关规定,履行出资人职责并办理相关手续。

第十五条市财政局根据市发展改革委下达的项目资金申请报告批复、项目单位送交的专项资金拨款申请等书面材料,按照财政支付管理的有关规定,将专项资金直接拨付到项目单位或国有投资公司。

第十六条项目单位和国有投资公司要对专项资金实行专账管理,专款专用,并按照要求向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报送项目实施及专项资金使用情况。

第十七条项目管理部门和国有投资公司要对专项资金加强监管,督促项目单位按照要求使用专项资金。项目单位的自筹资金应按计划及时足额投入。

第十八条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可能影响项目实施目标的重大变更及调整的,项目单位及项目管理部门要及时提出项目调整申请报告报市发展改革委。市发展改革委会同市财政局对项目调整申请报告进行评估,提出办理意见报市政府同意后,批复项目调整申请报告或停止项目实施。

第六章专项资金支持项目的后评估

第十九条项目实施达到总体目标后,项目单位和项目管理部门等方面要及时做好项目后评估的准备工作,并由项目管理部门向市发展改革委转报项目单位提交的后评估申请报告。

第二十条市发展改革委会同市财政局组织专家组或委托咨询机构对项目进行后评估,由市发展改革委批复项目后评估结果,由市财政局依据批复核拨预留的专项资金,或收回之前已超额拨付的专项资金。

第二十一条项目实施过程中,市发展改革委会同市财政局可视情组织项目的中期评估。

第七章监督检查和法律责任

第二十二条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根据需要,对项目专项资金的管理和使用情况实行监督管理。审计、监察等部门依据职能分工对专项资金的管理和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第二十三条专项资金支持的项目信息,除涉及国家秘密和安全,商业秘密和其他不适宜公开的外,应当采取适当方式向社会公开。

第二十四条项目单位和国有投资公司在专项资金申报、使用、管理过程中,有弄虚作假、违纪违法行为的,除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追回专项资金、追究有关单位和人员责任外,还可视情停止专项资金支持项目实施,取消有关单位和人员继续申报项目和管理资金的资格。

第八章附则

第二十五条市发展改革委会同市财政局负责制定发布本办法具体实施所需的项目资金申请报告编制要点、项目实施框架协议范本、项目后评估办法等配套文件。

第二十六条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执行。本办法由市发展改革委会同市财政局负责解释。

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上海市财政局

二○○九年七月十六日

上海市企业自主创新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沪经技(2007)222号

为进一步贯彻全国科技大会和上海科技大会精神,实施“科教兴市”主战略,推进落实《国务院关于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的若干配套政策的通知》、《实施〈上海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的若干配套政策》,为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保证专项资金使用和管理的规范化、程序化和制度化,特制定本办法。

一、资金来源

上海市企业自主创新专项资金是市政府设立的,专项用于支持本市企业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的补助性资金。其目的是鼓励本市企业积极推进自主创新工作,切实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动力,发挥企业自主创新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引导各类社会资本加大对企业自主创新的投入,迅速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国际竞争力的自主创新型企业。

区、县人民政府根据本地区经济发展情况和企业自主创新活动的需要,可设立相应的专项资金。

二、支持方式、范围、补贴标准

1、使用方式

企业自主创新专项资金支持方式主要采用无偿资助的方式。

2、使用范围:

(1)为鼓励企业开展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与创新活动,对列入《上海市引进技术的吸收与创新年度计划》的项目,可由企业自主创新专项资金给予项目研发资助,资助标准一般不高于该项目研发总投入的20%,金额最高不超过300万元。

(2)为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建立技术中心,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对经认定的“上海市企业技术中心”企业,每家给予创建补贴60万元;其中,对经认定的具有行业研发、幅射功能的市级企业技术中心给予不大于100万元的补贴。

(3)为鼓励企业不断提升自主创新的基础条件和能力,重点支持承担国家和本市重点项目的企业引进国际一流的研发仪器设备,对企业购买国外先进研发仪器设备所发生的费用,可由企业自主创新专项资金给予资助,资助标准一般不高于所购仪器设备价格的20%,金额最高不超过300万元。 (4)鼓励和引导本市骨干企业开展重大技术装备的自主创新,对列入重大技术装备研制专项的项目并已取得首台机业绩突破或有突出贡献的项目,可由企业自主创新专项资金给予研发资助,资助标准不高于该项目研发总投入的20%,金额最高不超过500万元。

(5)鼓励项目业主使用国产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引导项目业主对国产首台(套)设备投保。对本市用户单位购买使用列入上海市重大技术装备首台(套)业绩重大突破计划的重大技术装备,经市重大技术装备协调办核准,可由企业自主创新专项资金对用户单位给予适当风险资助,资助标准原则上不超过所购设备价格的10%或保费额的50%,金额最高不超过800万元。

(6)为鼓励企业用引进技术提升产品水平和附加值,对列入“中国鼓励引进目录”的技术并开展消化吸收自主研发的项目,经认定后可由企业自主创新专项资金给予项目研发资助,资助标准一般不高于该项目研发总投入的20%,金额最高不超过100万元。

申请专项资金支持的项目可在上述支持范围中选择一种申请,但不得同时选择两种或两种以上范围内容申请支持。已通过其它渠道获取财政资金支持的项目,企业自主创新专项资金不再给予支持。

三、资金申报和审批程序

1、由市经委会同有关部门通过指定的信息网络和报刊等新闻媒体,发布重点领域指南及相关项目申报信息,同时公布各专项的申请范围、申请条件、申请程序、资助方式及受理部门等。

2、按照市经委等部门公布的各相关专项的申请范围、申请条件、申请程序及途径,企业可申请将本企业的项目列入专项计划。

3、市经委会同有关部门,负责组织专家按照公平、公正、合理的原则,对项目申报材料进行评审或委托咨询机构进行评估。

4、市经委会同有关部门,根据专家评审推荐意见或评估机构的咨询意见,结合重点领域指南以及申请企业的技术开发机构、人员、资金投入和生产条件等综合情况,在规定期限内确定并下达相关专项计划或公告专项目录。

四、申请条件及须提交的材料

1、申请企业条件:(1)在本市登记注册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2)企业研发投入占年度销售收入的比例高于本市同行业平均水平,且具有承担相关项目的基础条件和能力;(3)企业的经济效益良好;(4)企业财务管理制度健全,会计和纳税信用良好。

2、申报企业自主创新专项资金项目的企业必须提交项目申请书,主要包括:项目名称、承担单位、项目内容(主要经济技术指标、研发内容和技术创新点等)、项目起止年限、项目进度安排、知识产权的评估和分析、项目总投资、申请专项资金数额、其他资金来源及其企业相关资质证明等;

3、使用自主创新专项资金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必须进入市经委固定资产项目库,并附有关批准文件,即经有权限的相关政府部门批准、核准或备案文件。

五、资金使用监督和项目评估管理

1、企业自主创新专项资金补助的项目,实行项目合同管理。项目合同应包括:项目名称和承担企业、项目履行期限、项目内容和主要经济指标、验收标准、专项资金补贴方式和数额、违约责任、双方约定的其他条款等。

2、市财政局根据市经委审核上报的企业自主创新专项资金项目实施情况和拨款申请,按照财政资金支付管理的有关规定,将专项资金直接拨付到项目单位。

3、市经委会同有关部门负责项目实施的监督、检查和评估验收。

4、市财政局和市审计局对企业自主创新专项资金的使用情况和项目执行情况进行监督、稽查和审计。

5、获得企业自主创新专项资金补助的项目在实施中出现项目合同规定的特殊情况时,经市经委等部门批准,可以变更或者解除合同。项目单位在合同解除前已取得且尚未使用的专项资金,应当在合同解除后即予返还市财政部门。

获得自主创新专项资金资助的企业,两次被撤消项目的,该企业三年之内不得再申请企业自主创新专项资金资助项目。

6、企业自主创新专项资金应严格执行财政资金管理的有关规定,单独核算,专款专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经费开支范围标准应与合同书相一致,严禁超范围超标准开支,项目结束应进行专项审计。 对弄虚作假、截留、挪用等违反财经纪律的行为,除按国家规定对项目单位和有关部门负责人给予行政处分和经济处罚外,还将进行以下处理:限期收回已拨付的专项资金;予以公示并取消项目法人和项目负责人继续申报项目的资格等。

上海市经济委员会

上海市对外经济贸易委员会

民营经济范文第6篇

2011-12-1

《经济转型升级背景下的民营企业家转型研究》是中共台州市椒江区委党校陈燕鸣负责完成的2010年市社科联研究课题(课题编号10YB05)。本课题以企业家转型为着眼点,把企业家的转型和企业家创新与企业的转型联系起来开展相关研究,并进行较为全面的梳理,提出了私营企业家转型的应对措施。主要观点如下:

一、企业家转型对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意义

目前我国私营企业多数属于中小企业,企业家是影响企业活动的重要因素,是企业无可替代的核心人物,是企业发展的引擎。企业家能否实现转型在企业升级中扮演着关键角色:企业家认知的改变、企业家能力的提高和企业家精神的塑造,都是企业升级的重要因素。

私营企业家成长的基本方向十分明确,就是积极主动地适应市场环境、市场机制和市场结构的变化。而当前形势下私营企业家精神的现状是:大多数企业经营者重视创新,善于把握市场机会,而在冒险和挑战意识方面的自我评价相对较低。

二、私营企业家转型的路径选择:新生代私营企业家的培育

(一)新生代私营企业家的基本情况

调查显示,绝大部分私营企业主非常重视子女教育,企业家子女拥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比例达到54%,远高于同年龄层次人群;同时他们视野开阔,竞争意识强;有敏锐的市场触觉,发展目标明确;具有悉心敬业、创新发展的精神;具有市场取向的经营管理能力和管理方法。但危机感明显不如第一代,特别是在心理素质上,缺乏敢冒险、善打拼的精神;对财富的珍惜程度相对也较弱;缺乏掌控全局的经验。

(二)建立新生代私营企业家的培育机制

新生代企业家的培育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始终围绕市场化、职业化与制度化三个关键因素。市场化:私营企业家队伍的市场化的意识普遍增强,市场化的手段已经得到局部的运用。但还存在需要市场不规范,即由于市场经济初期经济秩序还没有完全建立而导致的无序状况。其影响主要表现在:第一,市场不够规范降低了整个社会的信任水平,增加了企业经营者通过市场机制实现自身价值的成本。第二,市场上存在的不守规则行为影响了整个社会的职业道德建设,不利于企业家队伍职业伦理的提升。第三,市场机制不完善增加了对企业经营者进行考核、约束与监督的难度。

职业化:在私营企业家职业化建设中存在三个比较突出的困难:第一,由于处在市场经济的初期,职业化的大环境还不成熟,非职业化的做法还比较普遍。第二,缺乏比较现代的、有效的系统培训,职业化素质的培养任重道远。如何消化、吸收国外的职业化建设经验,并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还需要一个比较长的时间来完成。第三,一些陈旧的观念妨碍了企业家队伍职业化的进程,特别是私营企业中也存在严重的官本位思想,这是中国传统社会官本位思想的顽固延续。

制度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进行企业家制度化建设需要进行根本性的制度创新。而选拔、激励与约束等制度改革遇到的障碍之一在于有关政府部门的行政干预,因此,在这里,制度创新的主要内容就是真正实行政企分开,加快企业经营者的市场化进程。在各项具体制度的改革上,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突破。首先,选拔制度的难点在于行政手段仍占主导,市场机制尚不成熟。另外,在真正采用市场选择时,也需要解决配套措施的问题,例如,需要建立科学、有效的对于企业经营者胜任能力的评价方法。其次,激励制度的难点在于打破过去行政化的薪酬体系,真正推行企业化的薪酬体系。第三,约束与监督制度的难点在于法制法规还不完善,评价考核体系也不够落实。另外,一些重要的监督力量,如新闻媒体对于企业经营者的监督作用发挥得还不够。

三、政府行为与私营企业家转型

目前,政府对于私营企业家往往存在“少予多取”的现象,没有树立起优质服务的理念,目前的培训、培育方式也过于简单。政府如何引导推动私营企业家转型,进而促进区域经济转型升级的政策建议:

(一)引导私营经济转型,努力培育新生代私营企业家资源

首先在思想观念上,对私营企业家的作用和地位要有足够的认识,给予充分的肯定。要充分认识到转型时期,私营企业家资源对区域经济绩效增进具有重要的作用。私营经济的发展不仅能够增加就业机会,而且也能够大大促进中产阶层队伍的扩大从而对进一步“显化”企业家资源具有重要的意义。其次要把私营企业家和其它类型的企业家放在同等的地位,一视同仁。尽量消除对私营企业的歧视性政策壁垒,为私营企业家的成长营造一个良好的市场环境和制度环境,促使私营企业家的大量“显化”。三是要努力降低私营企业家创新创业的风险,提高其创业的成功率。转型时期的最大特点是许多东西都在变,加上全球金融危机的出现,中国私营企业家面临较大的创业风险,这会大大降低其创新活跃程度,不利于形成一个稳定成熟的企业家阶层,所以转型时期政府要注重如何降低这些风险,比如为企业家提供良好的知识产权保护,建立有效率的产权制度,克服政府机构办事效率低下或与企业“争利”的行为,进一步规范市场,引导私营企业家依法经营、诚信经营,讲究商业道德,鼓励私营企业家努力为社会作贡献,承担起必要的社会责任,加快建设促进私营中小企业创新创业的公共服务平台和小企业创业基地,加强信息服务网络建设等。

(二)大力培育发展知识型企业,促使私营企业家的转型

知识型企业是私营企业家转型的重要载体,创新型私营企业家资源是今后区域经济绩效进一步增进的更为重要的企业家资源,政府必须在宏观政策上进行引导,以促使其“显化”或从传统创业型逐步“转化”。一是引导现有私营企业家努力提高自身的能力和素质。要引导他们抛弃小富即安的思想,在加强自身学习、转变陈旧落后观念的同时,积极鼓励私营企业家走出去,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培养私营企业家良好的素质和战略思维的能力,通过大量的“干中学”提升自身的企业家人力资本水平。二是要引导现有私营企业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私营企业家对企业的家族式的管理也是一个有待解决的问题,支持和鼓励私营企业家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和交流,引导其尽快熟悉现代管理模式、营销手段、国际商务等,主动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与合作,逐步实现企业生产要素的全球化配置。三是要鼓励和引导私营企业家重视创新。加大创新力

度、提高创新能力、提升创新层次,在创新中加速私营企业家能力的积累。努力通过创新使企业自身掌握核心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在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的同时,建立自身的优质品牌和自身销售网络,打破私营企业在价值链上被低端锁定的不利局面。政府要进一步加强产业结构调整,淘汰一些高能耗、高污染、低层次、低效率的产业,促使产业转型升级的同时也促使私营企业家自身能力和素质的“转型升级”。四是要鼓励和支持私营企业家善于吸纳各类优秀人才。打造领军人才带领下的企业创新团队,不仅注重技术上的创新,还要努力在管理上创新,在市场营销上创新,在企业文化上创新,努力给企业人才提供良好的创新环境和平台。五是倡导先进的文化。引导私营企业家摒弃一些低俗风气和落后的传统观念,弘扬积极向上、勇于创新、艰苦奋斗、回报社会的精神品质。引导社会尊重私营企业家,对私营企业家有正确客观的认识,引导建立一种良好的商业文化。

(三)营造良好政策氛围,进一步拓展私营企业家转型空间

一是要进一步完善政策体系。建立健全法律制度,为广大私营企业家建立一个公开、公平的竞争环境。建立统一规范、公平公正的市场体系,进一步扩大市场准入范围,降低准入门槛,制定有利于私营企业成长的具体办法和措施。大力培育和发展各类要素市场,加强产权保护,促进和规范民间融资,通过政府采购、降低税费,扶持私营企业的发展,努力营造私营企业家成长的良好外部环境。支持私营企业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的调整,鼓励国有企业和私营企业的协作,支持私营企业向服务业、软件开发、网络动漫等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发展。二是加快金融体制改革。融资能力对私营企业的成长至关重要,但统计显示,近80%的中小私营企业从来没有获得过银行贷款。国有银行无法为大量中小私营企业家准备宽松的融资渠道和足够充足的资金,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必须出台一些扶持性政策,比如对私营企业家的贷款风险进行补偿,实行差异化的贷款政策和监管措施,加快创业板的建设;畅通私营企业家的融资渠道,建立民间融资机构和组织、规范民间融资行为、引进外国银行;加大对私营企业的财税扶持,设立专项扶持资金,引导社会资金支持私营企业家的创新创业。三是努力构建企业为主体、市场为主导、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进一步加强政府的引导,加强对企业家创新行为的支持力度,除了进一步加大创新项目的资金支持外,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激励企业自主创新的财税制度、金融(融资)支持、政府采购,鼓励私营企业和高校科研机构采取各种形式紧密合作,建立面向行业、面向区域不同形式的产学研共性技术平台,加强技术研发的合作与联盟,加强人才资源的整合与交流,加快技术成果的有序流转。

(四)进一步创新体制机制,促进私营企业家与社会良性互动

私营企业家与社会良性互动机制的形成有很多影响因素,比如文化,台州地方政府与私营企业家的良性互动是台州私营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台州传统文化中注重功利、工商为本观念,为台州选择市场经济体制提供了人文价值支撑。地方政府在改革开放过程中,相对比较容忍市场经济,比如在全国率先推进市场化改革,使得社会能够较好地与私营企业家进行良性互动,使企业的发展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互动,使企业发展能够促进当地社会与人文的发展,从而更能有效推动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有利于区域经济绩效的提高。市场化、职业化和制度化是企业家队伍成长不可或缺的关键条件,这些条件的创造,不仅需要制度

上一篇:生态环保专题范文下一篇:家务劳动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