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经济范文

2023-09-23

农业经济范文第1篇

摘 要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传统农业经济模式受到严重冲击,对此我国正在探索创新型可持续发展模式。目前,我国正积极利用新思路和新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农业增产。农业资本化是我国实现更快、更好发展的必要措施。基于此,分析我国农业资本深化发展现状及其对农民收入水平的影响,探究资本深化和农村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 农业资本化;农业经济;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农业生产为大众的物质生活提供了良好保障,也为我国社会发展以及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作出了重大贡献。农业资本在发展过程中若没有得到有效利用,将会对社会发展进程产生负面影响。

1 我国农业资本深化发展现状

现阶段,我国经济整体上保持稳步增长态势,但农业经济增长水平略有滞后,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因此,推动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是推动我国经济全面发展的重要内核。虽然目前农业市场的变化及需求多种多样,能够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但整体上农民依然以传统的手工制作方式开展农业生产活动,同时农业生产缺乏一定的创新能力。因此,农业生产形势的升级及优化是农民摆脱传统手工制作方式的有效途径,能够极大地提升农业生产力,进一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正确分析我国农业资本深化发展现状,才能从根本上提升人们对国家农业发展的认知,从本质和根源上加以完善和发展,进而促进我国农业经济快速发展和农民收入、农业生产效率的稳步提高。

1.1 农村劳动力减少

目前,农业发展模式已从传统的粗放型生产方式转变为集约型生产方式,实现了经济效益的增长,更好地适应了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渔业和畜牧业在整体发展过程之中都有显著的提高。相比之下,种植业的发展有一定的下降趋势。因此,更新和升级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和设备,有利于推动农业资本化生产的效率。在农村地区,很多农民放弃了土地耕种,转而去城镇谋求新的创收途径。农村人口的流失使得农业劳动力锐减,农田闲置,从而影响农业的整体发展,导致了农业经济发展的滞后[1]。此外,城市人口的增加需要不断向外扩张城市范围,才能容下更多的农民。扩张土地以及农村土地减少,使得农业发展的工作动力减少,从而形成了惡性循环。

1.2 新型农业生产缺乏创新

现阶段,我国正处于由传统农业发展道路转换为技术创新型发展道路的起步阶段,许多先进农业技术需要向国外学习。因此,在技术方面容易产生较强的依赖性,缺乏自主创新意识。同时,在研发过程中并没有明确的目标,导致了在新型农业生产过程中缺乏创新性,使得我国农业生产水平滞后。对于国家而言,由于我国农业生产对农业生产技术重视程度不足,农民思想水平落后,欠缺发展新型农业的明确目标。因此,对农业技术的投资较少,且科技人才创新意识不足,导致农业技术创新成就滞后,影响了整个农业的发展进程。

2 我国农业资本深化对于农民收入水平的影响

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来自于诸多方面,农业资本的深化将大幅度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具体而言,农业生产所必备的机器设备优化升级、国家政策扶持、国家创新型技术的研发等因素,对于农村生产率的提升都有相当大的促进作用,有效实现了农产品产量的增长,从而使得农民的收入水平有所提高。

影响农民收入水平的主要作用因子在于劳动力的投入量以及生产效率。调查数据显示[2],农民投入的劳动力以及生产效率与农民收入成正相关。因此,对于农民个体而言,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都应该严格把关,按照规范的操作和特定的章程来完成农业生产。同时,需改进和完善生产过程中相应的措施,将发展效益最大化。此外,劳动效率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密切相关。随着国家经济发展,部分农村人口离开农村来到城市寻找工作和创业机会,即劳动生产力的转移。研究发现,我国目前农业发展中,农村人口转移是普遍趋势,特别是外出打工人口。因此,我国农业资本的深化对于农村经济以及农村农民收入水平的影响,需要将进城务工和人口转移的人数考虑在内,这样才能更加精准地确立劳动生产率和劳动力投入量之间的关系。若将此类人口排除在外,会发现农业生产劳动力的投入、生产率的提升以及农业资本的深化,对于农民收入的增长成正相关的积极作用。

自全国范围内实施土地改革之后,传统农业生产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已得到了相应的解决,农业生产水平有一定的提高,农民的生产热情和生产的积极性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在此基础上,农村农民的经济收入也随之增长。农民的生产状况逐渐平稳之后,农业生产就不会再出现较大的波动,进而确保农业经济的平稳发展。我国自20世纪末开始,农村就出现了进城务工的热潮,大批农村人口涌入城市,劳动力投入对农村经济发展所发挥的作用有所降低。与此同时,减少对农业发展的专项投入,导致诸多对农民经济收入提升发挥积极影响的其他因素也难以发挥出预期作用。所以在很长时间内,农业经济受到了一定的负面影响,资本和产出的波动比较大。

3 农业经济的增长和资本深化

农村进行资本深化的速度对促进我国农业增加值上涨不一定都是积极的,两者呈现出负相关的关系,这也是我国农业资本形成和其他农业发展出现滞后情况的本质。有数据显示[3],其中的回归使用农业存量数据资本,实际上就是本期和上期固定资本相关投资的总量,本期资本投资并非单纯指流量,同时也包括了农业资本的存放量。此外,存放量针对资本投资变化情况的反映要求,即使本期农业存量对应的资本量有所提高,但是仍然不能迅速地反应到农业生产中,仅能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后再显示出来。常规而言,结果是资本存量与产出的比率。但是,农业生产增长和农业存量资本增长相对缓慢。从农业的早期发展来看,其对农业生产的增长速度有一定的影响。如果本期农业原料增长速度达不到预期水平,则存量资本占农业生产的比重将会有所下降。究其原因,主要是经营盈余、工人的报酬、固定资产的折旧以及生产税的净额。因此,可以看出,不管是农业生产率还是资产折旧,和相关农业生产技术的完善和扩充有着相当大的联系。

4 资本深化和农村经济的正向关系

研究表明,在农村资本的深化发展过程中,资本对于农村经济的发展有正向的促进作用。从目前形势来看,农村固定投资量有限,因此无法短时间内在农业生产的产量上觉察出明显差异,而资本的深化确实对农业的产量以及经济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同时,通过对资本和产出比例变化于农村经济波动情况影响的分析结果可发现,两者在常量的增长上存在共通性,农村的经济会随着资本产量的增长而上升。因此,农村相关的现实制度会有相当大的波动,使得农业资本与农民的收入在一定程度上产生波动,其波动随时间变化而发生变化,同时劳动生产率也会随之下降,导致了生产技术的回落。根据上述研究,农村劳动力与资本产出之间的弹性关系在特定的时间内有一定的变化,两者相互影响。

5 结语

从农业经济发展现状来看,“三农”问题仍然是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农业资本的深化对于农业产量、农民收入以及农业经济的发展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明晰我国目前农业生产现状之后,在系统分析了解农业未来发展实情的基础上,推动农村农业资本的深化改革,将会为我国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带来福音。

参考文献:

[1] 李海萍.中国农业资本深化对农业经济影响的实证研究[J].农家参谋,2018(1):21,102.

[2] 郝慧娟.中国农业资本深化对农业经济影响的实证研究[J].商业经济研究,2015(2):91-92.

[3] 罗浩轩.中国农业资本深化对农业经济影响的实证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13,34(9):4-14,110.

(责任编辑:刘 昀)

农业经济范文第2篇

【摘要】农业发展是经济发展中的重中之重,然而随着第二、三产业的迅猛发展,农业发展面临着举步维艰的困境,在转型过程中,由于其与现代经济的不相容,因此间接阻碍了社会的发展。我国是以小农经济发展起来的农业大国,因此在国民生产总值中农业占了相当大的比重,因此要想实现小农经济的转型,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的步伐,就必须将发展农村金融作为一个社会焦点问题常抓不懈,进而促进国内农业经济增长的全面提高。

【关键词】农村金融 农业经济

根据我国的发展现状,可以看出农业发展的趋势正处于传统农业转型为现代农业的过度阶段,因此在此阶段中促进农业金融的发展不仅是时代的需要,也是实现社会发展与进步的重要举措。在我国发展农村金融的历程中,必须坚持从基本国情出发,坚定不移地走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进而才能充分地发挥广大农民的社会主体地位,并且提高农业的生产力水平。

一、我国农村金融科技发展现状

(一)缺乏高效、优质的农产品生产技术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农业生产的发展路线一直是以粗放型经济为主的农业发展,这种发展方向重视增加农产品的产量而忽略了农产品生产的质量,精细加工的农产品数量相较于技术含量低的农产品数量而言要少很多。因此要想改变优秀产品少、附加值少、技术含量低的农产品较多的格局,就必须改进农产品生产的技术,改变生产格局,通过实现现代农业生产从而提高市场竞争力。在改变农产品生产格局的过程中,必须对不同区域农产品的品质与品种结构进行细化、对市场结构进行细分,精确市场定位,从而以优质的产品、优惠的价格迎接国际市场的压力与挑战,改变大宗农产品难卖的现状,改善农民的收入状况。

(二)缺乏增强我国农产品竞争力的新技术

由于农业科技的投入较少,因此我国农产品的发展现状仍是以初级低档加工消费品以及原料、鲜食为主,缺乏精细加工、深入加工的技术,对农产品的资源利用不彻底,因此由此产生的农业经济链较小、产生的经济附加值较低,阻碍了农产品流入市场的动力。因此要想使我国农产品市场的发展具有市场竞争力,必须进行农业科技的改革,实现农业实现现代化。在这一方面,不仅要提高农产品的科技投入能力,也应该提高农药生产能力,使我国农药生产技术符合产品质量、技术、动物疫情预防的标准,使其能够有效保障农产品安全,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

(三)缺乏综合的农业信息服务技术

由于我国农村服务信息技术比较落后,因此在获取相关农业信息时便遇到了很多阻碍,获取渠道单一,造成市场定位不准确、生产量少、生产产品不明确等问题,而由于对现代农业服务的相关信息了解较少,因此大部分农产品生产地区仍然沿袭传统的生产模式,导致与社会发展、市场运行环节的脱节,大大降低了农业生产的效益。因此,要想建设综合的农业信息服务技术网,就必须提高对政策、市场、技术和管理等信息的收集、处理与传播能力,并充分利用这些信息,缓解农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二、发展农村金融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

目前,在国内部分农村经济欠发达地区,仍然沿用传统的农村金融发展方式,不但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力水平的发展,而且使区域农业经济发展面临了较大的阻力。因此,各级政府、农业主管部门要加大对于农业生产方式的研究,并且出台一系列的优惠与扶持政策,协助农村地区加快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实现与现代农业经济社会发展趋势接轨。

农业经济增长是一个系统的概念,主要是指在特定的时期与范围内,形成具有现代先进水平特征的农业形态。要想实现现代农业,就必须从农业发展的科学化、产业化、集约化与商品化发展,采用现代经营理论、管理方法、科学技术改变传统农业发展中的弊端。针对国内年农村金融发展的现状,加快农村金融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综上所述,我国虽然地大物博,但是人口众多,平均的耕地资源、水资源等自然资源远远低于世界发展的水平。又由于自然灾害频发、自然环境的恶化,导致农业生产的发展步伐缓慢。我国加入WTO后,面对市场竞争的压力,短缺的自然资源又面临流失的危险,使原本极为脆弱的农业生态系统更加脆弱。如果我国不能够提高综合资源的利用率,开发新科技、拓宽农业发展的空间,改善生态环境、增加资源存量,就会与世界农业的发展趋势产生冲突,从而远远落后于世界农业发展的规模。因此我国必须在应对国际市场的巨大压力的同时提高农业发展的科技化、农产品发展的专业化、规模化、多样化以及优质化,实现现代农业的发展目标。

三、结束语

农村金融发展方式的相对陈旧、落后,是制约我国农业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予以解决。在我国全面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背景下,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根本是加大农业生产、管理中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投入,加快农业资源的整合,实现以先进生产方式带动农业经济发展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N].人民日报,2007-01-30.

[2]李小明.安徽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

[3]农业部课题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若干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

(编辑:唐荣波)

农业经济范文第3篇

【关键词】农业信息化;课程体系;问题与建议

1.引言

为了适应新形式下农业和农村发展的要求,教育部于2000年决定在我国设置农业推广专业学位,正式启动我国农业推广专业学位教育,开辟了应用型硕士培养的新领域[1-2]。近年来,农业推广专业学位教育为农业发展培养了大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农业推广专业学位是一种具有职业背景的学位,旨在向农业技术推广和农村及相关部门培养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使他们在专业和专门技术上受到正规的、高水平的训练,所授学位的标准主要反映该专业领域的特点和对高层次人才在专门技术工作能力和学术上的要求。因而,农业推广专业学位不同于学术性学位,学科口径更宽却更加注重务实训练。

从2009年开始,我国就在不断加大硕士研究生教育结构调整力度,通过增招专业学位研究生,调整增量(新增硕士生招生计划,主要用于专业学位硕士生招生,基本不增加招生),调整存量(要求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单位将原有硕士生招生规模,每年按不低于5%的比例调出,用于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等措施最终达到结构调整的目标。2010年专业学位研究生占整个硕士生招生比例已提高到25%,2011年计划达到30%以上,争取到2015年提高到50%以上[3]。

在这种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大好形势下,农业推广硕士近些年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农业信息化领域不断成为各高校新增的农业推广硕士领域之一。农业信息化领域的课程体系构建是各高校面临的首要问题,本文在分析农业信息化领域课程体系现状的基础上,指出了现有课程体系的缺陷和不足,进而提出一些粗浅的改进意见,希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促进该领域课程体系不断完善。

2.农业信息化领域课程体系现状

课程体系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和体现人才培养特点的具体课程框架,农业推广硕士的课程体系在保证统一的培养规格、符合总体培养目标的同时,还需要兼顾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的共性特征,不同领域知识和能力要素组成等,培养单位的学科专业特色以及区域、行业、产业的特殊要求。

全国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公布了一个(非)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农业信息化领域指导性培养方案[4]。按照该指导性培养方案,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课程体系要以“职业能力”为本位进行设计。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的课程应根据培养目标要求,按领域设置,突出专业技能及技术集成能力的培养;在领域主干课中应有1门运用本领域的主要理论和技术解决农业推广实践问题的案例研究课程;教学内容应体现宽广性、综合性、实用性和前沿性。加强案例教学和实践教学,在学期间必须保证不少于12个月的实习实践训练。

现行的农业推广硕士课程体系由公共课程、领域主干课程以及领域选修课程三部分组成。

公共学位课程使农业推广硕士与其他种专业学位类型相区分,这一部分为既定内容,须严格按统一要求执行。公共学位课程包括外国语(2~3学分),政治学(2~3学分),农业推广理论与实践(2学分),农业科技与“三农”政策(2学分),农业传播技术与应用(2学分),总学分数为10-12。

领域主干课程使培养领域之间相互区分,这一部分也为既定内容,须严格按统一要求执行。领域主干课程包括农业信息化导论(2学分),农业信息化进展(2学分),农业信息获取与处理(2学分),农业信息化案例(案例研究)(2学分),农业应用系统开发(2学分),总学分数为10。

领域选修课由各培养单位自主设置,根据培养目标、研究生的工作需要和各校条件自行确定,每门课程原则上不超过32学时。领域选修课反映出不同培养单位的特色与优势,使得人才培养规格在不同的培养单位之间有所差异。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我校全日制农业信息化领域设置的选修课程包括人工智能技术(2学分),Visual Basic(2学分),数据库技术与应用(2学分),多媒体技术与应用(2学分),网站设计与开发(2学分),科技论文写作(2学分),科技文献检索(1学分),要求学生选修的总学分数为6~8。

3.农业信息化领域现有课程体系存在的缺陷

在农业信息化领域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我们发现现有的课程体系存在一些缺陷。

首先,课程设置方面统得过严,管得过死。目前,教指委对公共课程、领域主干课程作了统一要求,虽然这样很好地保证了该领域比较一致的培养规格,但是这两部分总学分达到了20以上,留给培养单位自主设置的领域选修课程空间太小,自由度不足。不能充分反映出不同培养单位的特色与优势,更难谈及使人才培养规格在不同的培养单位之间有所差异。

第二,领域主干课程的课程设置和教学组织脱节。全国的农业信息化领域主干课程是统一的,但这些课程却没有统一的教学大纲和统一的师资培训。这必然会导致这些课程在不同培养单位的教学效果参差不齐,个别课程的教学甚至达不到当初设置该课程的目标要求。

第三,课程的实践性不足。专业学位教育的基本任务就是培养特定职业岗位需要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人才,因此,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应能更集中体现相关领域的实践需求。虽然指导性培养方案中强调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必须从事不少于12个月的农业推广实践,并结合实践进行论文研究工作[4],但是没有明确对课程的实践要求,在“每门课程原则上不超过32学时”[4]的限制下课程的实践性也是有局限的。

4.农业信息化领域课程体系改革的建议

针对农业信息化领域现有课程体系的以上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几点粗浅的建议:

第一,压缩公共课程学分,重新论证领域主干课程,补充选修课。

首先,课程设置建议根据知识体系[5]体现综合性,即在课程设置上抛弃“学科中心型”的旧观念,应适应科学知识综合化的趋势,增设综合化程度不同的跨学科课程,建立综合化多学科立体交叉的课程体系。

其次注重课程的创新性。课程体系的生命力在于创新,农业信息化领域也要特别重视课程内容的更新,积极地把科技文化的新成就吸纳到本领域的课程中,并开设一些代表未来社会科学发展方向的课程,从而使课程体系更加具有灵活性。

最后还需要培养单位立足学科优势补充选修课,开设有利于主体个性发展的课程,开设可供学生自主选择的课程。

第二,统一教学大纲和教学指导。

对统一要求开设的课程可以试编统一的教学大纲或教材。通过组织各高校相关教师进行教学研讨,吸取各高校相关课程教学实践中的成功经验并融入教学大纲或者教材中去。

其次可以统一分批对各高校相关课程教师进行教学培训,或者挑选一批教学效果显著的优秀教师进行教学录像,将这些资源共享给各高校的相关教师进行网上学习,从而达到提高整体教学效果和统一教学要求的目的。

第三,增加课程的实践教学内容。

农业信息化领域硕士研究生的培养需要突破专业性的培养框架,强调整体性、宽广性和实践性。农业信息化领域的研究生不仅要掌握现代技术理论方法,还要学会技术与管理相结合,要了解农村、农民、农业基本政策;具备较强的创新能力、信息收集处理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和协调沟通能力。选修课程可以根据专业方向进行模块化设计,课程内容在基础性、实践性、先进性和学科交叉性的基础上突出对实践的指导性。在教学的深度上不断加强,增加农业信息化领域专业学位教学与全日制本科教学的区分度。在教学的宽度上不断加强,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增加与科学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区分度。

总之,只要围绕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目标,遵循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规律,改革现行课程体系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使之既能符合高校实际,又能满足行业、社会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知识能力结构的要求,一定可以提高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唐仁华,胡承孝,汪华.农业推广硕士课程体系优化原则与途径[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1

(1):44-47.

[2]颜廷武.“十二五”期间农业推广硕士教育与管理问题探讨[J].中国农业教育,2011(2):25-29.

[3]杜玉波.认清形势突出重点群策群力努力开创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局面[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1(6).

[4]全国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农业信息化领域指导性培养方案[OL].http://gradinfo.cau.edu.cn/nongtui/infoSingleArticle.do?articleId=12833&columnId=11597.2010-12-10.

[5]王磊,郭飞,郑国生.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知识体系构建的探讨[J].中国农业教育,2011(5):50-51,77.

资助项目: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编号:2010J003)。

作者简介:

陈爱斌(1971—),男,博士,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图像处理,模式识别,研究生教育管理等。

刘艳(1978—),女,硕士,讲师,主要研究方向:法学,研究生教育管理等。

农业经济范文第4篇

▲社会转型期所面临的诸多矛盾的解决,很大程度上有赖于我国经济政策和社会政策的平衡;

▲市场经济在追求效率的同时,也需要平衡两种公平,即“市场内公平”和“市场外公平”;

▲只有在经济和社会政策的共同作用下构

建和谐社会,才能保证市场经济

运行所需要的秩序;

▲由于社会政策对经济的内聚作用,为构建和谐社会,应使社会政策真正成为社会发展的基石。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国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解决当前影响社会和谐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的迫切需要,而这些矛盾的解决很大程度上有赖于我国经济政策和社会政策的平衡。深刻认识这一问题,还需从市场经济本质的角度进行解读。

市场经济的核心问题之一,是商品价值的实现。而从产品到商品的转变,单纯依靠市场的自由竞争、自动均衡很难实现,或者说这种实现是低效率的,是与市场经济追求效率这一特征相违背的。市场经济以竞争政策为核心,但这一核心是建立在市场每一个个体思想和行动充分自由和公平的基础之上的,这样才能保证市场中的各个环节更有效率。哈耶克在关于市场经济本质特征的论述中就曾说到:“人们在市场上应当能够自由地按照能找到的交易对手的价格进行买卖,任何人都能够应该自由生产、出售和买进任何可能生产或出售的东西,重要的是从事各种行业的机会应当在平等的条件下向一切人开放,任何人或集团通过公开或隐蔽的力量对此加以限制,均为法律所不许可。”从中可以看出市场经济在追求效率的同时对于公平的要求,公平是市场经济和谐发展的内在要求和本质特征。

市场经济在追求效率的同时,需要平衡两种公平,即“市场内公平”和“市场外公平”,这二者有助于推动社会生产总效率的提高。因而,在市场经济的初期,为促进经济发展,“市场内公平”即交易规则公平和交易机会平等受到极大的重视,政府由此出台一系列经济政策对其加以保护,加速刺激效率的提高和经济的增长。但是,追求效率的过程必然伴随着收入分配和贫富差距的拉大。按照凯恩斯的说法,收入越高者消费倾向越低,如果这种差距导致社会两极尖锐分化,最终结果是社会消费需求的急剧萎缩,经济效益的丧失。因此,市场经济的发展还离不开“市场外公平”,即分配公平和社会福利公平的调解,这就需要社会政策来解决。正如克洛特·古特曼所说的那样,市场经济所创立的政策框架使得竞争过程得以产生,但是社会平等原则在市场经济中应得到充分的认识和尊重,因为“市场只能根据人们在市场中的表现来分配收入,还不能考虑到人的社会因素”,“这些社会政策是用来帮助由于各种原因未能积极参与经济活动的人们,免受非他们自身的过错引起的生活窘迫”。也就是说,“市场外的公平”单靠市场本身是难以解决的,这种被称之为“市场失灵”的现象就需要政府在就业(最低工资和工作环境保障)、教育、住房、医疗等方面制定社会保障、社会福利、社会救济等社会政策来调解。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刚刚起步的初级阶段,主张“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对计划经济下的平均主义观念产生了强大的冲击,为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打开了一个新的思维领域。当时的当务之急是通过效率机制把社会财富的总量迅速积累起来,加速经济发展。但在市场发展的实践中,投机取巧、坑蒙拐骗、制造伪劣产品、偷税漏税、粗放经营、破坏环境、地方保护等屡有发生,这实际上是对“市场内公平”的破坏。长期单一地追求效率还使得“场外不公平”变得更加严重。世界银行估计中国的基尼系数为0.41,中国学者估计为0.458。可见,收入分配差距问题必须得到高度重视。

一直以来,在一些人的观念中都认为经济目标优于社会目标,单纯追求GDP的增长,从而给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带来诸多矛盾:资源和环境制约、发展不平衡、社会发展滞后、社会矛盾比较突出等等。

经济发展并不会自动地带来社会的全面进步。J·德勒斯认为,社会政策是完善统一市场自然的配置条件和解决困境的手段,经济发展中所积累的诸多矛盾,不可能期望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得到自然解决。经济政策关注效率,社会政策注重公平,二者好比社会这驾马车向前推进的两个“巨轮”,不能偏废。而我国现阶段社会政策已明显成为滞后的一个“轮子”。李培林在2006年中国经济社会形势发布会上表示,买房贵、上学贵、看病贵已成为中国新的民生三大问题,并认为贫富悬殊是公众目前最为关注的社会风险;要解决类似于新民生和贫困这样的社会问题,一方面有赖于经济发展和经济政策,另一方面则更需要发挥社会政策的作用,给公民一个均等的致富机会。王绍光认为中国在改革头20年基本上只有经济政策,一味追求效率必然导致市场和社会的脱节,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给社会带来高昂的成本。人类社会的发展不

能仅仅靠经济的增长,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对人、对自然的尊重,可以有市场经济但不能有市场国家,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出现由经济政策向社会政策的回归。中国目前正处于回归的转折点上。有学者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所追求的,不单是经济增长,而是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从本质上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

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需要政府从过分强调经济政策到平等关注社会政策的转变。还有学者强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效率和本质公平的统一,在追求经济增长的同时,政策取向应更加关注增长的均衡,机会的均等和社会的公平。这些真知灼见都值得高度重视。事实上,发达国家市场经济制度实践也渗透着这两种政策的平衡问题。我们认为,只有在经济政策和社会政策的共同作用下构建和谐社会,才能维护“市场内公平”和“市场外公平”,才能保证市场经济运行所需要的秩序。

当前,构建和谐社会仍要强调市场效率,但在讲求市场效率的竞争状态下,应使公平不再仅是“兼顾”,使社会政策不再从属于经济政策。正如P·弗林所言:“社会政策已不再是经济成功之子”。因为,经济政策决定如何生产和如何获取最大利润;社会政策则是决定在何种条件下进行生产,如何在利润被使用时获取更多的益处。从本质上讲社会政策是必不可少的生产性因素。竞争成功或失败的最终标准是所有人民能够得到的生活质量如何。总之,由于社会政策对经济的内聚作用,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框架下,需要形成经济政策与社会政策两个方面的有机平衡。经济政策可促进和保证经济与就业的持续增长、竞争秩序与发展效率,社会发展在一定程度上需要经济政策的调整、规制与保障。但仅有经济政策不足以保证社会运行的稳定性,社会发展的终极目的不仅在于物质的增长。在关注GDP增长的同时,更需要多元化的考评指标,构建一个保证起点公平、过程公平的社会政策。市场经济的本质使得社会政策不再是经济政策的溢出效应,社会政策的投资不再是社会发展的负担和成本,其发展将会有力地维持经济、就业的增长,社会稳定和竞争优势的获得,因此,应使社会政策真正成为社会发展的政策基石

农业经济范文第5篇

经济结构调整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基本因素之一。在经济结构调整中,通过技术进步、产业转移、体制和组织创新,一方面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另一方面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从而进一步推动经济发展。我国经过20多年的高速增长,已经进入必须通过结构调整才能促进经济发发展为目标,积极主动、全方位地对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坚持在发展中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在经济结构调整中保持快速发展。我国经济结构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产业结构不合理,地区发展不协调。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有利于实现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的平衡,有利于在物质上保证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的实现,从而保持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这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兴工业化道路,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

一、第

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刻不容缓:一是,只有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才能更好适应全球需求结构的重大变化,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增长一度带来严重冲击。这种冲击表面上是对增长速度的冲击,实质上是对发展方式的冲击,对过多依赖外需的增长结构的冲击;二是,只有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才能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目前我国经济发展对资源进口的依赖程度明显上升,只有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才能有效突破资源环境的瓶颈约束。

农业经济范文第6篇

摘要:农业经济结构变动对我国农业经济不断增长产生了重大影响。农业经济发展就是总量与结构都不断变动和相互作用的结果。

关键词:农业经济结构;要素转移;结构优化;关联

一、农业经济结构变动通过农业要素转移效应影响农业产出增长

经济结构变动影响经济增长的根本原因在于,产生要素转移效应。我国农业结构中,种植业长期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即使现在,种植业占农业结构比重超过50%,林业、畜牧业和渔业三者加起来不到一半。在农业的四个部门中,种植业的生产效率相对较低,而畜牧业和渔业较高,我国农业结构变动的过程,最明显的特征就是种植业所占比重持续下降,畜牧业和渔业的结构比重则持续上升,伴随着这一过程,农业资本、劳动等生产要素由种植业不断向林牧渔业转移,不但农业产出的量不断增长,而且农业产出的质也在不断提高。我国农业发展的实践证明了这一点。总体来说,要素转移效应从“质”的角度揭示了农业经济结构变动影响农业产出增长,长期来看,农业经济发展就是农业产出与农业结构都不断变动演化和相互作用的结果。

二、农业经济结构变动通过产业关联效应影响农业产出增长

产业关联是产业间的投入产出联系,指产业间以各种投入品和产出品为连接纽带的经济结构形式。在社会化生产中,农业产业一方面依赖其他产业的投入以形成并发挥本产业的生产能力:另一方面又依赖于其他产业的需求关联,销售本产业的产品,投入产出联系构成产业关联的物质基础。产业关联的方式包括产品、劳务联系:生产技术联系:价格联系:劳动就业联系:以及投资联系等。产业关联的类型可以分为直接联系与间接联系:单向练习与多向联系;顺向联系与逆向联系。产业关联分析的是产业结构与产出增长在“量”上的联系。

为便于分析,本文主要考虑农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关联关系。农业各部门的投入产出表,如表1所示,下面分析产业关联对总量增长的影响。

由于结构关联水平主要是说明农业各部门之间以何种生产技术发生联系,不同的生产技术水平将形成不同水平的结构关联,此时,某一部门生产一单位产品需要从各部门投入的中间产品投入量是不同的,因此可以用中间产品的直接消耗系数来反映结构关联水平及其变动。经济在短期内可以用高投入、高消耗得到高产出,但是无法通过这种方式获得长期增长,并且导致经济结构失衡,因此,技术矩阵的水平高低对经济增长有重大影响。

结构关联以一定的技术水平为基础,也受部门关联程度的影响。这种关联程度在投入产出表中的直观反映就是部门之间中间产品的交易规模。规模越大,说明产业之间联系程度越高。隨着部门之间交易范围扩大、环节增多及交易额增大,产业结构关联程度开始深化,对经济增长具有重大影响,这种影响可以从总量和结构两个层次上进行分析。从总量层次上讲,通过比较中间需求(中间需求,总产出)的相对比例的变化与产出增长的变化后发现,两者具有相关性,中间需求与总产出的比率增加较快的期间,经济增长速度也较快,这表明结构关联程度的较快深化会带来较快的经济增长速度,从部门结构层次上讲,部门产出增长与部门中间使用率(中间投入,总投入)增长一致。

三、农业经济结构变动通过产业优化效应影响农业产出增长

农业经济结构优化是指农业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度化发展的过程,合理化主要依据产业关联技术经济的客观比例关系,调整不协调的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业各部门间协调发展:高度化主要遵循产业结构的演化规律,通过创新加速农业产业结构的高度化演进,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与再配制,促进产出增长。产业结构的优化的内容主要是供给结构、需求结构、投资结构和农产品贸易结构的优化。

农业经济结构的合理化是指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四部门之间协调能力的加强和关联水平的提高,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包括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相互适应,四部门协调平衡发展,产业的结构效应能够充分发挥。农业经济增长主要取决于资源的不断投入和资源的有效配置(也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但是自然环境在可控范围之外,本文可以合理地不做分析),而产业结构的合理与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资源配置的效果,合理的结构与国内、国际市场相适应,与技术发展水平相适应,各部门之间的关联效应能够有效的展开。因此农业结构合理化是农业经济协调增长的客观要求,也是经济持续增长的客观要求。

农业产业结构高度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从低水平向高水平状态发展,沿着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顺向递进演进:顺着劳动密集型农业,资本密集型农业,技术密集型农业的阶段发展。传统农业密集使用劳动,随着农业机械的推广和大规模使用,采用先进的农业技术,逐步发展成为现代农业,绿色农业,生态农业的过程,以及单纯的农业生产转向包含农业生产、运输、加工、销售的农业产业化发展,都是农业结构的高度化发展,它增加了农产品的附加值,形成占优势的农业部门或产品。

农业产业优化能够有利于发挥产业的结构效应,深化产业部门之间的关联程度,促进关联效应。尤其有利于发挥主导产业的扩散效应,即主导农业部门“不合比例增长”的作用对其他关联产业产生的影响,分为回顾效应,旁侧效应,前向效应等,对经济增长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对农业经济增长还存在其它的效应,如结构弹性效应、成长效应、开放效应等。

四、农业经济结构变动通过区域布局效应影响农业产出增长

经济结构具有层次性。农业区域结构是指地区层次的农业结构。区域产业结构是指按照一定的划分标准划分的经济区域内,产业之间的技术经济联系和数量比例关系,各地区的自然条件、要素禀赋、适宜技术不同,形成各具特色的地区比较优势,使得各种产业在不同地区的分布情况不同。如两湖的粮食主产区,东北的粮食主产区,山东的花生,以及华北平原的玉米、小麦主产区等。区域结构是资源有效配置的经济结构与空间结构的结合。区域经济结构往往不能形成统一体系,但是各具特色,形成若干个在全国具有专业化的优势产业部门,各地区的结构存在明显差异,具有较强的互补性、相互依存。

合理与协调的区域产业结构是地区农业经济增长的重要保证,经济增长规模是经济发展的数量扩张,区域经济结构优化是经济发展的质量,反映了内涵的技术水平,两者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联系密切,相互制约,经济增长引起结构演进。农业区域经济结构的变动能够有效影响农业产出的增长,被我国农业发展的实际过程所证明。众所周知,农业生产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很大,而且各种农产品的生长条件也不尽相同。

上一篇:公路养护市场分析范文下一篇:健康产品调研报告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