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上数学论文题目范文

2024-02-05

七上数学论文题目范文第1篇

(二)

[教学目标] 1.熟练进行有理数的乘除混合运算,能运用简便算法计算; 2.掌握有理数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顺序,并能准确进行运算; 3.能解决有理数混合运算的应用题.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有理数的乘除法法则.

二、例题讲解

例1 计算:

112)÷(-4)×; 42941(2)63×(-1)+(-)÷(-0.9).

97(1)-54×(-2[说明](1)用两种方法计算;(2)(3)将除法转化为乘法,再运用乘法的法则进行计算也可以从左至右依次进行计算,有理数的除法的符号法则与有理数的乘法法则是一样的;(4)先算乘除,再算加减.

2观察下列解题过程,看有没有错误.如果有,请说明错误的原因,并给予纠正;如果没有错误,请指明用了什么运算律.

32=-9÷1=-9. 2332[分析] -9÷是乘除混合运算,应该从左到右按顺序进行计算,或者运用除法的法则将除法统一成23计算:-9÷乘法,再按乘法法则进行计算.

答:解法有错误,错误的原因是在只含乘除的同级运算里,没有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而错误地先算32,正确的解答是: 233222-9÷=-9×=-4.

2333[说明]这是一个不注意就会出现的错误,另外,本例是阅读理解错题,是当前中考的一个特点题型. 例3 某公司去年1~3月平均每月亏损1.5万元,4~6月平均每月盈利2万元,7~10月平均每月盈利1.7万元,11~12月平均每月亏损2.3万元.这个公司去年总的盈亏情况如何? 例

4已知a的相反数是

1三、练习

(一)教材P47中10,13; 21a3b,b的倒数是-2,求的值.

2a2b3

(二)补充练习 1.计算:

(1)(-0.4)÷(+0.02)×(-5); (2)2÷(-341)×÷(-5); 777(3)(-5)÷(-15)÷(-3); (4)(-1313713)÷(-1)-(+)÷(-).

248164138; (2)-209÷19. 5392.计算:

(1)-1÷(-5)×3.某冷冻厂的一个冷库现在的室温是-4℃,现有一批食品需要在-30℃冷藏.如果每小时降温4℃,问几小时能降到所需要的温度?

4.某人用1000元人民币购进一批货物,第二天出售,获利10%;过几天后又以上次售出价的90%购进一批同样的货,由于卖不出去,两天后他将其按第二次购进价的九折全部卖出.他在这两次交易中盈亏如何? 5.下面的解题过程是否正确?若正确,请指明运用了什么运算律;若不正确,请指明错误的原因,并作出正确解答.

11221)÷().

973146311121211解:原式=(-)÷-(-)÷+(-)÷-(-)÷

9731463636363111

2=-+-+

7184291 =.

911116.计算:1÷(1-)÷(1-)÷(1-)÷…÷(1-).

23410计算:(-

四、作业

七上数学论文题目范文第2篇

一、教与学目标

1、经历探索用去括号的方法解方程的过程,进一步熟悉方程的变形,弄清楚每 步变形的依据,通过具体的例子使学生感受在解一元一次方程时去括号的必要性。

2、让学生会应用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的方法解一元一次方程,体会转化的数学方法。

二、教与学重点难点

重点:利用去括号的法则解含括号的一元一次方程。 难点:括号前是“-”号的,去括号时,括号内的各项要改变符号,乘数与括号内多项式相乘,乘数应乘遍括号内的各项。

三、教与学方法

在自主探索的基础上,通过教师指导和与同学合作交流,由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地领会利用去括号的法则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

四、教与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下图中马路的旁边栽了几颗树?间隔几段?段数和棵数有什么规律?(多媒体展示,学生讨论交流,发现规律) 下面我们就来看一道与

植树有关的问题

现有树苗若干棵,计划栽在一段公路的一侧,要求路的两端各栽并且每2棵树的间隔相等。如1棵,果每隔5米栽1棵,则树苗缺21棵;如果每隔5.5米栽一棵,则树苗正好用完。你能算出原有树苗的棵数和这段路的长度吗?(小组合作列出方程)

学生列出方程后会发现有括号,教师引导学生认识本节课学习内容(引入新课),进一步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一种模型。

(二)、探究新知:

1、问题导读:

(1)、比一比谁解得对:① 7y66y ②2a15a 交流解答过程,熟悉移项解方程的方法,为本课学习打下基础。 (2)、下面去括号是否正确?

① 2(3x5)23x5,② 5x(32x4)5x6x12 学生交流回答,回顾去括号的法则。引导学生用去括号法则解方程。

2、合作交流:

尝试解答方程 (1)3x164 ①

(2)4(3x1)64 ②

学生解答交流,体会到方程②通过去括号和合并同类项可以转化为方程①,从而体验去括号和合并同类项是解某些一元一次方程的两个步骤。

3、精讲点拨:

解方程:(3x6)95(12x)

解:去括号,得

3x189510x

移项,得 3x10x9518 合并同类项,得

7x14 系数化为1,得

x2

提醒学生注意去括号后各项的符号不要弄错,去括号后,便把方程转化为已经会解的方程。要求学生理解每一步的变形依据,规范解题步骤。

(三)、学以致用:

1、巩固新知: (1)、下面方程的解法对不对?如果不对,请改正。 解方程:25(2x3)2x

解:去括号,得 45x32x

移项,得 45xx23 化简,得 95x1 方程两边除以9,得:

5x95 学生讨论交流错误原因,进一步提高认识,认真改正。(2)、方程(2x1)x2的解是 ( ) A)x1 (B)x2 (C)x3 (D) x

42、能力提升: (1)、解出植树问题的方程,注意检验是否合理。 (2)、解方程(3x7)2[94(2x)]22

(3)、如果代数式2(a3)的值与3(1a)的值互为相反数,那么a的值等于(学生板演,共同交流。

(4)、要解方程4.5(x0.7)9x,最简便的方法应首先( ) A、去括号 B、方程两边同乘10

C、移项 D、方程两边同除以4.5 学生讨论交流。教师提示注意观察题目特点。

(四)、达标测评:

1、选择题: (1)、对于方程

(73x)(5x3)8去括号正确的是( )

A)21x5x158

(B)217x5x158

(C)217x5x158

( D)21x5x158

。 ( )(

(2)、与方程的解相同的方程是( )

2x31 (B)2(x2)0 (A)(D)(C) 2(x2)0 22(22x)1

(3)、如果关于x的方程4(m1)3x1的解是x1,则m应取( )

A) 

1(B) 1

(C) 0

( D)2 (

22、填空题:

(4)、方程(3x3)45(x2)3的解为( )

(5)、若方程2xa3(x2)2(x1)的解为x4,则a的值为( )

3、解答题:

(6)、按步骤解下列方程,并在草稿纸上检验:

①、(34y2)12(24y)4y2

②、(22x)(312x)7(1x)5(2x)

2008(7)、若方程3x54x1与3m54(mx)2m的解相同,求

(m20)的值

学生独立完成,小组交流解决疑难问题,教师发现共性问题,及时点拨。

五、课堂小结: 遇到有括号的方程应该怎样处理呢? 学生讨论交流,教师强调如下:

1、遇到有括号的方程通常去掉括号,才能对方程继续进行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等变形,最终求出方程的解。注意规范解方程的步骤。

2去括号时,应按照去括号的法则进行,注意去括号后各项符号不要弄错。 遇有多重括号时,要先去小括号,再去中括号,然后去大括号。

六、作业布置:P168 练习

1、

2、3

配套练习册P6

24、

5、6(其中6题选做)

七上数学论文题目范文第3篇

教学目标:

1. 介绍表示大数的一种重要方法:科学记数法.

2. 突出产生方法的需要; 教学的重点:初步体验事情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教学的难点:确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教学过程:

一、引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100万有多大,同学们都有感受了,在生活中还经常遇到比100万更大的数.

上面这些数都很大,你该怎样表示它们呢?

二、讲授新课

1.试一试:

1、 回顾有理数的乘方运算,算一算:

10= 10= 10= 10= 讨论:102124810表示什么?指数与运算结果中的0的个数有什么关系?与运算结果的数位有什么关系?

一般地,10的n次幂,在1的后面有 个0。

(通过这个问题的设置,让学生对幂的意义进行回忆,弄清指数与其结果中零的个数的关系,经此帮助学生对科学记数的理解)

2、 课堂练习:把下列各数写成10的幂的形式:

100000= 10000000=

1000000000= (通过这个题的学习,让学生进一步体会用幂的形式表示数的简便性从而导出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大数)

3.我们可以借助10的幂的形式来表示大数。 比如:1300000000=1.3×10

9,69600000000=6.96×10

10,300000000=

98000000= ,10100000000= ,61000000= 。 下面请同学们用这种方法表示我们开始问题中的大数。(可以用计算器进行计算)

3、 科学记数法:一个大于10的数可以表示成 的形式,其中1≤a<10,n是正整数,这种记数方法叫做科学记数法(scientific notation)。

(通过前面问题的探讨,要求学生思考、交流,在教师的引导下,得出科学记数法的概念。)

三、应用举例,巩固概念

1.强强从图书馆查了一些资料,请你把其中的数据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出来。

(1) 人的大脑约有10,000,000,000个细胞; (2) 全世界人口约为61亿; (3) 光的速度为300,000,000米/秒; (4) 中国森林面积约为128,630,000公顷;

(5) 2002年赴韩国观看世界杯足球赛的中国球迷超过了1.5万人。

2.二十一世纪,纳米技术将被广泛应用。纳米是长度计量单位。1米=10纳米,则55米可以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多少纳米呢? 3.《国际新闻》节目中报道了这样一则消息:

联合国劳工组织预计受2001年“9.11”恐怖事件的影响,全球旅游业可能有9×10人失业,美国保险公司安邦集团认为此次恐怖事件对全球经济造成的损失将高达1×10美元,其中仅美国市场的损失预计超过1×10美元。

这则消息中的数据是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出来的,请你把它们所代表的原来的数表示出来。 小明想知道计算器是怎样表示数的大数的,于是他输入1 000,连续地进行平方运算,两次平方后,发现计算器上出现了下图这样的显示,你知道它表示什么数吗?

111265同学们能否自己尝试探索出表示大数的简单方法,发挥你的聪明才智,试试看怎么样? 4.随堂练习:

⑴.用科学记数法表示:10000,1000000和100000000.

⑵.一个正常人的平均心跳速率约为每分70次,一年大约跳多少次?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这个结果,一个正常人一生心跳次数能达到1亿次吗? 5.做一做:

(1)天安门广场大约可以容纳多少位受检阅的官兵?

(2)如果1亿名群众排成一个方阵,那么所占用的场地相当于几个天安门广场? 6.小结:

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⑴.什么叫做科学记数法?

⑵.灵活运用科学记数法,注意解题技巧,总结解题规律,用科学记数法 ⑶. 表示大数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 1≤a<10.

七上数学论文题目范文第4篇

野望 (唐) 王绩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1.请从动静和写景顺序的角度赏析“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这两联诗句。

写薄暮中所见景物。举目四望,到处是一片秋色,在夕阳的余晖中越发显得萧瑟。在这静谧的背景之上,牧人与猎马的特写,带着牧歌式的田园气氛,使整个画面活跃了起来。这宛如一幅山家晚秋图,光与色,远景与近景,静态与动态,搭配得恰到好处。 2.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通过描写萧瑟怡静的景色而流露出孤独抑郁的心情,抒发了诗人惆怅、孤寂的情怀。

黄鹤楼 (唐)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赏析“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描绘出了一副绚丽的大江景色。汉阳一带绿树掩映,江水交汇,在明丽的阳光下,看上去分外清晰;江面上,只见一丘沙洲隆起于江心,这就是鹦鹉洲了。眼望着大自然的美景,不由得勾起了诗人的思念之情。 2.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通过诗人描述登临黄鹤楼的所见所感,抒发了诗人的思想愁绪。

使至塞上 (唐)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赏析“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两句。

①这句描绘出了诗人进入边塞后所看到奇特壮丽的塞外风光。 ②体现了王维诗中有画的特点。景象中有线条、有构图、有色彩。

③“孤”字写出了景物的单调;“直”字,表现了它的刚劲、坚毅之美;“长”字,表达出黄河横贯其间给人雄浑的感觉;“圆”字,给人以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 2.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通过描绘塞外壮阔奇丽的景象及到达边塞访问的情况,表达了诗人出使边塞的悲壮情怀和难以排遣的孤寂之情。

渡荆门送别 (唐)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怎样理解“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①勾勒出一幅气势雄浑的万里长江图。

②“随”字将群山与平野位置的逐渐变换、推移,生动再现出来,给人以空间的流动感。 ③“入”字写出远处水天相接,仿佛江水流入原野,给人无限的想象空间。 ④蕴含着诗人喜悦的心情和蓬勃的朝气。

1 / 4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通过对出蜀至荆门沿途所见景物的描写,展现了一幅雄奇壮丽的画卷,抒发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和对故乡无限爱恋的真挚感情。

钱塘湖春行 (唐)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赏析“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①“莺争暖树”“燕啄春泥”写出了一种充 满活力的动态美。

②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句式整齐,结构对称,节奏鲜明。

③热情地赞美了早春无限生机的大自然,表达了诗人无限喜悦的心情。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通过描绘一幅色彩明丽、春意盎然、充满生机的西湖早春图,抒发了诗人愉悦的心情和对西湖的无比热爱之情。

饮酒·其五 (东晋)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赏析“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爱菊,寄予菊花以高洁的情致,菊花几乎成了陶渊明的化身。“东篱”则象征了远离尘俗、洁身自好的品格。“见”是无意之中看见,它把诗人的视线无意中与南山相对接的情状,不动声色而又极其传神的表现出来,陶渊明以其高洁的情怀、悠然的情趣会心于南山,物我两忘,怡然自乐。 2.从诗中可以看出陶渊明具有怎样的思想?

通过对田园生活中自然景物的描写,表现了诗人远离世俗、悠然自得的心境,反映出他超脱世俗的人生追求和不与统治阶级同流合污的高洁人格。

春望 (唐)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赏析名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这两句移情于物,因感时伤怀,思家之苦,即便是站在花前,也无心观赏,反而对花溅泪;即使听到悦耳的鸟鸣,也无意倾听,反而会因鸟鸣而惊心。这就是“以乐衬哀”的反衬手法。

2.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通过描写安史之乱中长安的荒凉景象,抒发了作者忧国思家的感情。

雁门太守行 (唐)李 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1.赏析名句“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黑云压城城欲摧”用比喻和夸张渲染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甲光向日金鳞开”写城内守军披坚执锐、严阵以待的情形。 2.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通过描绘悲壮的战争风云,构成了奇特的意境,歌颂了守边将士浴血奋战、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2 / 4

赤 壁 (唐)杜 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1.赏析名句“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作者借史倾吐胸中的抑郁之气。诗人认为历史上英雄的成功都有某种机遇,只要有机遇,相信自己也定会有所作为,反映出作者抑郁不平的心境。 2.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通过对赤壁之战的评述,抒发诗人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抑郁不平的人生感慨。

渔家傲 (宋) 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1.试赏析“谩”字的妙处。

“谩”字,流露出对现实的强烈不满。词人现实中知音难遇,欲诉无门,唯有通过这种幻想的形式,才能尽情地抒发胸中的愤懑。 2.全词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通过对梦境的描述,抒发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烦闷的心情,表现了作者对自由的渴望、对光明的追求。

庭中有奇树 (汉)《古诗十九首》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

1.赏析名句“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

花虽美,却不能相赠,更增思念之苦。“盈”字暗示女主人公手持花枝,站立了很久,任花香盈袖,愁绪百结。 2.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通过写由树及叶,由叶及花,由花及采,由采及送,由送及思的情景,表达了一个女子对远行的心上人的深切思念之情。

龟虽寿 (东汉末年)曹操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螣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赏析名句“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诗人自比一匹上了年纪的千里马,虽然形老体衰,屈居枥旁,但胸中仍然激荡着驰骋千里的豪情壮志。笔力遒劲,韵律沉雄,蕴含着一股自强不息的豪迈气概,深刻地表达了曹操老当益壮、锐意进取的精神风貌。 2.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通过以神龟、螣蛇、老骥为喻,表明万物生死的自然规律,人应该利用有限之年,建功立业,表现了诗人自强不息是进取精神和热爱生活的乐观精神。

赠从弟(其二) (魏晋)刘桢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1.赏析名句“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两个“一何”强调诗人感受的强烈。第一个突出了风的迅疾凶猛,第二个突出了青松的雄健挺拔,合起来表现了松柏顽强的生命力。

3 / 4 2.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通过描写松柏挺立风中而不倒,历经严寒而不凋的状态,表达了诗人对堂弟的劝勉之意和自己坚贞自守的品格。

梁甫行 (魏)曹植

八方各异气,千里殊风雨。剧哉边海民,寄身于草墅。 妻子象禽兽,行止依林阻。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

1.赏析名句“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

以狐狸、兔子的行踪侧面烘托出海民生活环境的荒蛮以及海民生活的凄楚。 2.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通过描写海民的贫困生活,表达了诗人对下层人民的深切同情。

浣溪沙 晏殊 (北宋)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1.赏析名句“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融情于景,伤春的情怀融入花开花落、燕去燕来等自然景物中,含有淡淡的忧伤。对仗工整,声韵和谐,寓意深婉。 2.全词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通过描写词人听词饮酒的闲适生活和对暮春残景的叹惋惆怅,舒服了春光易逝、繁 华易尽的“闲愁”。

采桑子 (宋)欧阳修

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 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

1.赏析名句“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

以动衬静,以景结情,使得西湖水面愈显得幽静,给读者留下了无尽的审美想象空间,更表现出词人对如同水鸟一样自由自在的生活的追求。 2.全词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通过描写泛舟西湖时所见的美丽景色,表达了词人美好的心境、惬意的情怀。

相见欢 (宋)朱敦儒

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 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

1.赏析名句“几时收?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

“几时收”既是词人渴望早日恢复中原心事的表露,也是对南宋朝廷不图恢复的愤懑和斥责。“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用拟人化得手法,寄托词人的亡国之痛和对中原人民的深切怀念。

2.全词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通过描写登楼的所见所感,表达了词人强烈的亡国之痛和深厚的爱国精神。

如梦令(宋 )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1.赏析名句“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两个“争渡”表达了词人急于从迷途中找到出路的焦灼心情,水鸟惊飞,又给词人意外喜悦。

2.全词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通过词人追忆一次十分有趣的郊游,表达了她青春年少时的情趣和心境。

七上数学论文题目范文第5篇

人民网北京9月17日电(记者 杨文彦)中秋节将至,又是一年送礼收礼的高峰期,各大城市拥堵的交通,似乎描绘着送礼者的忙碌。为何打击多年的公款送礼之风,在严打的同时不见消退,却越潜越深?八项规定出台后,今年送礼之风能否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遏制公款送礼,应从哪里找根子,对症下药呢?

公家送礼自收“红包” 公款送礼潜伏很深

公款送礼,按常规思维,是下级单位到上级部门“意思”一下。然而事实没那么简单,不少人拿着公家的钱拉私人关系,为自己跑官要官增加砝码。 “主管单位的领导心知肚明,他们不但知道这钱是公家的,更知道送礼的发票不会注明是给谁送的礼,还明白这些送上门的好处是为了什么,只是彼此心照不宣。”一位曾经为竞选副处级岗位、公款请客送礼的干部如是说。而这位干部最后却把自己送进了监狱,因犯贪污罪、受贿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1年。

除了为自己跑官,还有为自己谋利的。某单位曾经来了一位非常会“来事”的领导,过节前让后勤准备几十份礼金,分别是上级单位领导每份5000元,地方单位领导正职3000元,副职2000元„„如此一来,仅礼金一项,单位就要花掉数十万元,还美其名曰“拥政爱民”。据了解,每年这笔钱真正送到贫困人家的,仅有一二户,且每户不超过400元而已。对内“开源节流”,对外“广施礼金”。有人说,这领导是不是脑子进水啦?凭什么把自家的钱送给别人花。有人点拨道:送出去的是公家礼金,收回来的是自家 “红包”。

赤裸的私欲,是如何通过财政与审计之关,瞒天过海、披上合法外衣的?一些礼品商店为了经营收益,凡购买的物品均可以出具“礼品”、“食品”发票,且品名、数量甚至金额等,均能满足顾客要求。更有甚者,将发票撕给顾客,让顾客随意填。有的商家主动热情提供“变通”,以达到商家与顾客的“双赢”。

此外,还有一些礼账混进了工程款。有报道称,某村支书拿出一摞单据对一位包工头说:这些都是村里吃饭、送礼花费的,镇财政所审查严格报不了账。可是为村里办的事,总不能我们几个掏钱呀。商量之后,这笔款只有加到工程里了。包工头自知没有回旋余地:不答应的话,别说今后村里的工程接不到,就是眼下结账恐怕也麻烦。只好按照村支书的意思,将工程款和那摞单据加在一起,出具了收据。村支书当场将那摞单据烧掉,结清了工程款。此后,村里每年的工程都交给这位包工头做,修桥补路、学校扩建、村办公室翻修等等。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公款开销也就“顺便”随着工程出账报销了。

不仅如此,会送礼的人也成了香饽饽,被视为人才。每逢过节,小王都忙得焦头烂额,这也是他最能施展“才华”的时候。因为这会送礼的“一技之长”,他总能为领导分忧解难,替领导抵挡了很多棘手之事。他所在的乡镇不仅连年被评为先进单位,而且有些领导还提拔重用。他自豪地说,鉴于他的才干,他一时半会儿内退不了。

中央三令五申 刹“四风” 公款送礼受到遏制

多年来,公款送礼逐渐成为了官场的潜规则,甚至有不断滋生蔓延、弃暗投明之势。尽管往年每逢节假日,从中央到地方也会出台一系列禁令,但公款送礼的歪风仍旧屡刹不止,似有越吹越大之嫌。

十八大以后,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提出了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规定要求,要厉行勤俭节约,严格遵守廉洁从政有关规定。

规定出台后,从去年春节的效果来看,不少人觉得公款送礼、公款吃喝之风得到了有效遏制,但也有很多人在节俭的同时观望着,这股风清气正的廉洁之风,是吹吹即停,还是动真格要一吹到底。

如今,中秋节、国庆节将要来临,又是一个花费公款的节点。近日,总书记在辽宁考察时强调,重大节日期间,是对干部作风的重要检验;要坚决刹住公款送节礼、公款吃喝、公款旅游和奢侈浪费等不正之风,过一个风清气正的中秋节、国庆节。

9月3日,中共中央纪委和中央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为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决反对“四风”,发出《关于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决刹住中秋国庆期间公款送礼等不正之风的通知》。通知要求节日期间,严禁用公款送月饼送节礼;严禁用公款大吃大喝或安排与公务无关的宴请等,对出现的问题敢抓敢管,及时提醒、坚决纠正。

高价月饼难觅踪迹 “金银月饼”暗度陈仓

在中央三令五申的倡导下,今年的两节,公款送礼、吃喝之风,又是怎样的? 据人民网对全国1062名受访者的调查显示,76%的受访者对于抓住时间节点围堵不正之风的做法表示支持;近四成受访者认为,公款送礼现象今年两节前仍然有,但会比往年少很多。

据记者在一家大型超市现场调查发现,虽然和往年一样,月饼专区的显眼位置也摆放了团购月饼的各类广告,但销售人员对记者说:“广告打了很久,月饼也卖了好几周,可今年咨询团购的人以及团购的订单都不多。与去年相比,反差很大。” 记者在一家糕点店遇到一位老人,她抱怨说,“今年用月饼券领个月饼太费劲,跑了好多连锁店都没货。”服务员解释,“今天卖出的月饼礼券相对较少,所以,只能在指定的几家店兑换,不像以前基本每家店都可以。”

月饼的市场需求减少,商家的供应也相应地在缩水。一些知名品牌的月饼供应商业纷纷作出回应,不再发放月饼券或月饼卡;今天月饼抛弃高端大气上档次的奢华路线,主抓零售,打亲民牌,以一百、二百左右的零售月饼为主。

不仅中秋月饼,就连中秋时节火热上市的大闸蟹等一些礼品也遭遇了寒流,记者身边一位朋友调侃说:“今年可能是中央禁止公款送礼的缘故,大闸蟹的价格降了不少,今年可以把大闸蟹吃个过瘾啦,真是惠民啊。”

虽然明目张胆的少了,但是暗度陈仓者,还是存在。据《新京报》报道,在个别银行和商场,天价“金银月饼”改名为“百宝盒”,而且销量不错。据销售人员说,在他们这儿买“金银月饼”,还能开别的发票,“一般开办公用品、劳保用品、礼品,也可以开成十几台打印机。”

所谓“金银月饼”,顾名思义就是用金子和银子做成的“月饼”,价格自然不菲。报道介绍,最轻的一款为50g,零售价2万元;最重的一款是347g,零售价约16万元。这样的“月饼”当然不能吃,平常人也不会买,不过是借了中秋送月饼的机会,“非常规”的一些人来做一些“非常规”的人情往来。

专家:遏制奢侈浪费之风 要在公权力上找问题

遏制奢侈浪费之风,可谓老生常谈,这股不良风气的源头究竟在哪?为何从中央到地方,三令五申之下,仍有人冒着各种风险,违法违规,铤而走险?

中国社会科学院MPA中心代主任蔡礼强对人民网记者说,落实八项规定、反对“四风”的行动,现阶段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成效很直接,很明显,但不正之风不是一时形成的,八项规定也不可能让不正之风忽然地销声匿迹,这需要对规定进行持续的、长期的落实。八项规定讲究两个长,长期抓,长效化。

中央纪委一位工作人员告诉人民网记者,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决反对“四风”并不是一时所为,中央纪委的想法是抓住每一个节日节点、每一个阶段,长期坚持下去。

“仅仅坚持下去还不够,还要找到公款送礼、公款吃喝的根源”,蔡礼强指出,“其根子就在于公共权力的运行问题。公权力是不是为了公共利益,是不是在运行中做到透明化,是不是真正把权力关在了笼子里,是不是有机制对它进行约束,例如社会监督,舆论监督等。八项规定落实关键在于公权力的透明化运行和有效的制约。”

就此,中央纪委的工作人员说,中纪委领导的指导思想是在抓住常规检查的同时,还要加强监督检查,及时发现那些应付检查,不从根本上改作风的人或单位。一旦发现有违规者,后果严重的要坚决从严处罚,进行全国性通报、违法的依法给予应有的惩罚,以起到警示作用,让厉行节俭、风清气正的作风真正的贯彻落实下去。

虽然上有严厉政策,一些公款吃喝、送礼的规模变小了,隐蔽了,但还是存在着,这是目前无法忽视的客观事实。为什么这些官员要冒着制度制约的风险,冒着舆论监督压力的风险,还在公款送礼?

蔡礼强指出,根子也在于公权力的不当运行。现存的现象说明,想要获得政府配置的资源,如果不送礼,还是不太容易办好的。举一个很现实的例子,地方驻京办不能从根本上取消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根子在于权力不合理的纵向配置,本来应该由下级政府管理的事情,很多权力却过于集中在中央手里,比如转移性支付的权力、资源配置的权力,项目审批的权力等等。中央政府的核心职责是制定政策、监督政策的执行。但是,现在一些官员配置资源并不是按正规程序办事,而是看个人关系的亲疏远近。那些贪污、渎职被判刑的官员,就是一个鲜明的例证。

七上数学论文题目范文第6篇

写作:学会记事 教学目标:

1、明确记事要素;

2、记事要素清楚,重点突出。 教学步骤:

一、 明确记叙要素:时间、地点、人物

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二、 如何才能记叙清楚重点突出?

锤炼语言;传达情感;(一切表达都是为了传达情感)

三、 记叙练习:为下列句子添枝加叶,记叙清楚,内容丰富,重点突出。 句子:我们到卧龙山野炊,玩得很尽兴。 添枝加叶: ①秋天到了,天高气爽。秋风收敛了夏天那份灼热,带来了难得的凉爽,我们班约好:星期天,到卧龙山野炊。

②星期天早晨七点半,大家早早就按照约定在校门口集中,带着准备好的野炊用具和食材,兴高采烈地向卧龙山进发。

③经过近两个钟头的行进,我们到达卧龙山山顶平地上,放下手中的物品,大家欢呼雀跃,极目远望。远处群山连绵,如同水墨丹青;进出村落依着小山在眼底,温馨自然,我们家乡反对风景真美!大家欢呼着,唱歌、跳舞,看着蓝天,享受着难得的轻松快乐。

④快到中午了,班长一声令下,大家各司其职,捡柴火生火,到溪流边汲水,包饺子,热火朝天地准备午餐。

⑤吃饱喝足了,大家围坐一圈,做游戏、猜谜语、谈理想… …

⑥夕阳西下,鸟儿们叽叽喳喳飞会窠巢,我们夜恋恋不舍。晚风清爽,我们和晚霞相约下次再见。

比较:添枝加叶的文段内容比句子内容丰富,记叙要素齐全,有详细描写段落,突出野炊的快乐感受,重点突出。

四、 实践:为下列句子添枝加叶。

上一篇:有关负债的论文题目范文下一篇:中国古代会计文化论文题目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