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调查研究方法范文

2023-09-22

课题调查研究方法范文第1篇

我认为有效教学的核心就是教学的效益,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要想大面积提高初中化学教学质量,必须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入手,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做起,使他们更好地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开发他们的智力,培养他们灵活运用化学知识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近年来,我在农村初中化学的有效教学实践中做了一些尝试,也积累一些经验。下面就如何进行农村初中化学的有效教学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

一、激发兴趣,提高求知欲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求知的巨大动力,发明创造的源泉。兴趣的培养在于诱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因势利导,引导他们及时排除不利于发展学生认识兴趣的因素。有针对性地帮助他们扫除学习中的障碍,唤起他们对学习的兴趣,使他们能积极主动自觉地学习。初中学生刚接触化学,开始会对化学颇有些兴趣,尤其对化学实验更感到有意思。教师在给学生开始上化学课时,首先以实验展示化学的奥秘世界:(1)把一张已用酚酞溶液写好“化学”晾干的挂在黑板上,再用装有3%的氢氨化钠的小喷雾器喷射在白纸上,立即呈现“化学”二字;(2)水中生火;(3)清水变牛奶;(4)烧不坏的手帕等上述实验使学生情绪高涨,渴望知道其中奥秘,此时教师因势利导告诉学生,这些奇特现象的奥秘,将在初中化学中一一学习。这样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

二、更新教学理念,改变教学方式,将合作探究引进课堂 新课程理念要打破以讲授、灌输为主的教学方式,倡导学生参与合作,师生互动,探究创新的教学模式,努力引导学生自主钻研,鼓励他们求异创新,主动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1)合作学习是化学学习的一种重要手段。新课程的实施中更注重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获取进步,在互动合作中获取知识应成为学生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同学之间相互取长补短,集思广益,共同提高。所以在教学中要教学生会把自己置于集体之中,处理好个人和集体的关系,学会合作学习。

(2)科学探究活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自然科学,在教学中,提倡和鼓励学生通过化学实验进行探究性学习,要尽可能创造条件让学生多动手参与实验操作,努力发挥化学实验在探究性学习中的作用,激励学生改进实验方案,参与设计。如在“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这节教学中,讲述二氧化碳与水反应这一性质时,先把醋酸滴到紫色石蕊试液中,然后三个对照试验,让学生去分析二氧化碳使石蕊试液变红的原因。给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后,学生通过猜想与假设,收集资料,设计实验,交流讨论等环节,最终得出了科学结论。这样就成功地把书上的演示实验转变成了探究性实验,从而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去发现和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实验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实现由被动接受式向互动探究式的转变。

三、联系学生的生活,从身边化学展开教学 新课程要求教师是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新教材留给教师的空间很大,要求我们不仅能使用教材还要能驾驭教材、补充教材,开发一切可以开发的资源。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化学与人们生活越来越密切,日常生活就可以成为化学学习资源;只有将学生已有的生活知识和经验设计成富有情趣的学习活动,使学生从熟悉的周围事物中学习,从身边化学展开教学、理解知识,感受课堂知识与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这样才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正确评价各类学生,作好培优补差工作

课堂教学是师生之间生命体的相互触动、相互影响、相互强化,生命活动的信息需要交流,加工反馈。心理学习告诉我们,初中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与维持,很大程度上不是由于内在的学习需求,而是更多地借助他人肯定、课堂氛围等外在因素,因此,学习过程往往伴随着浓厚的个人情绪,觉得有意义、有趣、得到了肯定、赞扬或鼓励,他们就学得积极主动,反之,就消极、被动。这样,课堂评价就成为调控学生,促进其发展的有效手段。但评价应注意不同程度的学生,如果千篇一律不但不利于激发学生,而且还会抑制学生思维。特别对于学困生更应给以恰当的评价、给以心里上的支持。新课程理念所倡导的评价方式,就由单一走向多元,教学中既有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也有学生对学生的评价,以及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既注重过程性评价,也重视结果性评价。 总之,我们作为课堂教学的主导者,应该尽一切可能地创设真实的教学情景,尽一切可能地调动学生的感官和情绪,尽一切可能地为学生搭建资源共享的交流平台,使课堂成为激活思维的主要阵地,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化学课题立项总结

葛牌九年制学校

刘媛媛

课题调查研究方法范文第2篇

这一学期是我校的“小学语文随堂小练笔策略探究”这一县级课题研究的初步探索阶段,作为课题成员,我积极参加了课题研究,现将本学期我所做的工作小结如下:

一、明确了本课题的研究目的。

1、通过初步探索,逐步了解了本课题的研究目标。

⑴整合新教材中各种教学资源,精心选择读写结合点,有效地进行小练笔训练。

⑵激发学生阅读和写作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读写习惯,提高书面语言运用能力,使之适应终身学习与生活的需要。

⑶能为一线教师课堂小练笔的设计提供策略和方法。 ⑷提高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⑸课题研究案例集 ⑹个人读书随笔集 ⑺学生作品集

2.在这一过程中尝试着让学生体验学习语文的乐趣,激发习作兴趣,提高习作水平,并积极主动进行阅读、品味语言魅力、感悟文章的表达方法,发展语文能力。

二、加强了理论学习,深入了解课题内涵。 利用业务学习的时间学习《“小学语文随堂小练笔策略探究”开题报告》、《小学新课程标准》、《福建教育》、《小学语文教师》《三明日报》等书刊,并借助网络资源,学习了解本课题的相关知识和国内相关课题的研究情况,及时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深入了解这一课题的内涵。认真完成本学期的学习笔记。

三、深入了解了课题研究的内容。

在阅读课上,要有练笔的意识和策略,从读学写,读写结合。在完成某一篇课文的阅读教学任务后,选择一处着笔点,并确定“话题”,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展开合理、丰富的联想或想象,或想象结果、改编故事,或添加内容、补充情节,或联想其他抒发感想。具体内容有:

1.尝试运用——仿写。 (1)典型句式的迁移练笔。 (2)典型构段方式的迁移练笔。 (3)典型写作方法的迁移练笔。 2.拓展情节、填补空白——扩写。 (1)看课文插图开展“小练笔”。 (2)用课文特殊标点开展“小练笔”。 (3)抓文本关键词开展“小练笔”。

(4)读文本“佳句”后开展“小练笔”。 3.立足原作、删繁就简——缩写。

4.根据材料、合理构思——改写。 5.创设情境、展开想象——续写。

四、积极参加开题汇报研讨课

积极参加了集体备课、听课以及评课研讨,在研讨中发现问题,教学中深入研究,解决问题。

五,身体力行,多读书,多创作。 热爱读书,利用业余时间写点文字。这学期有《故乡的小河》《读书之乐》《人在旅途》等多篇文章发表在《三明日报》|、《三明侨报》上。

六、认真做好课题期末工作。

学期末,我认真做好课题的心得体会、案例与反思和小结工作。

盖洋中心小学 罗美如

课题调查研究方法范文第3篇

二完小

李志波

研究的课题:《信息环境下山区农民工子女学习困难的成因及教学干预的研究》的子课题-------学困生的学习特点调查

课题研究的主要目的:

1、通过《信息环境下山区农民工子女学习困难的成因及教学干预的研究》这个课题的研究与实验,了解山区农民工子女学习困难的现实状况与形成原因,探索学困生的教育方法。

2、通过对课题的研究探讨,能够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教学效率。

3、向课题组提交学困生的学习特点调查情况,为教学干预提供条件。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了解山区农民工子女学习困难的成因,特点,全面提高自己在网络条件下信息收集、分析、整合、应用的能力,促进自身素质的提高;探索对学困生的教育方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本学期课题研究的具体实施计划: 三月份:

(1)学习学校课题组的总计划。 (2)了解本班学困生情况。 (3)撰写个人课题研究计划。

(4)丰富课题研究内容,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向同课题组教师学习。 (5)认真准备课题组安排的课题实验课,及时反思总结。 四月份:

(1)加强理论学习,认真钻研有关《信息环境下山区农民工子女学习困难的成因及教学干预的研究》的理论知识。

(2)积极参与课题研究会员,及时反思总结。 五月份:

(1)继续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不断提高研究水平。 (2)继续了解学困生各种情况,及时反思总结。

(3)及时收集、整理学困生的情况,利用教学干预进行个别辅导。

(4)整理参加课题理论学习的笔记,总结各项课题活动情况,写出心得体会。 六月份:

(1)针对学困生进行教学干预,及时反思总结。 (2)将学困生情况与期初学习情况进行对比。

七月份:

(1)撰写课题小结。 (2)参加校课题小结交流。

课题调查研究方法范文第4篇

课题研究计划

拟写人:

拟写时间:2014年3月

一、研究课题:

《小学课堂有效性的提问》

二、指导思想: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提问是一个非常普遍的方式,而在传统教学方式中, 提问就是老师这个施动者向作为受动者的学生发出指令或动作的过程, 是一个考察学生掌握知识的工具.所以提问策略并没有受到充分重视.然而随着人们对学生个体越来越重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 提问策略也逐渐成为课堂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且日益成为我们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三、研究的目的:

课堂教学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必须改革课堂提问的方式. 在传统教学思想与方法的影响下,人们对提问及策略的研究较少,造成人们对提问策略有许多误区。有效提问是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一种相互交流与互动,促进学生主动探究性学习,发展学生独立阅读能力,文从字顺的表达能力等,并通过师生互动动态生成新的问题的一种教学活动方式。

四、研究方法

1、调查研究法:进行了解性经验交流,形成理论性假设

2、对比分析法:在实验前后对学生能力作全面分析研究,并进行对比分析。

3、实验研究法:立足课堂,以小课例形式进行研讨,及时对目标的达成进行检测,对假设进行验证。

4、经验总结法:及时总结每个策略的有效性。

5、案例研究:收集整理实验中的案例进行分析。

五、研究措施:

1、进一步明确本学期的具体任务和研究步骤,有条不紊的开展课题研究工作。

2、深入系统地学习课题研究的理论,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

3、遵循教育规律,注意目标与现实的梯度衔接,有步骤地开展科学研究和实践探索,通过研究和探索,不断产出阶段研究与实践成果,并不断完善设计,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最终实现研究目标。

4、以课题工作为指导,紧密结合本班的教学任务,针对问题搞好课题研究,结合实际有意识地开展实验。定期进行工作总结。

六、研究安排:

三月份:

1、制定课题研究计划和各人子课题研究计划

2、学习相关理论文章

四月份:

1、学习研究文献

2、进行案例研究

3、撰写个人研究心得体会

五月份:

1、开展课题研讨课

2、交流个人的心得体会

六月份:

1、进行案例研究

课题调查研究方法范文第5篇

关键词:教育教学;课题研究;学术研究态度;

一、从教育教学实际出发,选择应用性强的、合乎自己研究条件的课题是课题研究取得成效的前提。

从课题选题看,有以下特点:

1、关注当前教育热点问题及本土教育管理中的新问题。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是当前教育乃至整个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寄宿制学校管理问题是随着县级集中办学布点调整后出现的新问题。25个与德育有关的结题课题中,10个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5个寄宿制学校学生培养研究,合计所占比例达60%。反映出我们教育一线研究者能敏锐地发现教育发展新问题并能积极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注重研究的应用性、实效性。

2、选题趋向“小”而“实”。经过近几年课题研究工作者的实践探索,课题研究管理部门的总结指导,结题课题中类似《农村低段小学生文明礼仪行为习惯养成研究》这样的选题问题小、内容实的课题不少,反映出课题研究选题聚焦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就容易有想法、易实践,也就容易出成果。。

二、研究前期充分的设计论证是课题研究富有实效开展的基础。

从课题研究设计论证看,有以下特点:

研究目标明确,内容具体,研究思路清楚,研究方法适当。如《低年级学困生的转化研究》课题组先做预案、再研讨、后实践实证的思路明晰;诚信、文明礼仪教育类的研究重视观察法、实践研究法;心理健康问题类的研究重视调查分析法、个案研究法等。这是课题在立项论证阶段准备工作做得实在、全面。

三、扎实、有效的实施过程是课题研究取得成果的保障。

从课题研究实施过程看,有以下特点:

所有德育课题研究过程完整,按照準备阶段---实施阶段---结题阶段完成研究任务。一部分德育课题研究过程扎实,实施策略有效。如《学生文明礼仪和孝亲敬老教育实践研究》课题围绕选题逐月展开了丰富的主题实践活动,过程实在;《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研究》课题实施阶段将调查分析与实践相结合,调查分析---设计活动---实践验证---再调查---再实证,研究逐步深入、扎实推进;《农村低段小学生文明礼仪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研究》在研究后期通过设计学生一日文明礼仪行为习惯养成表让学生填写来固化学生行为习惯,这样的实践策略就很有效。

四、课题研究最终得到具有应用性、操作性、借鉴性的成果是研究取得成功的标志和终极目标。

从成果提炼看,结题课题善于总结提炼成果。如《农村小学生校园文明礼仪教育实践研究》总结出了对小学生进行校园文明礼仪教育的实效性很强的五大策略,研究成果显著;《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研究》课题研究结论清楚、论述合理,成果凸显。

五、问题与建议

1、研究方向相对单一。笔者观察的25个与德育有关的结题课题从研究方向看仅分三类:一是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二是寄宿制学校管理及学生培养研究,三是学生优秀品质培养研究。小学德育工作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全过程和学生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渗透在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之中,与其他各育互相促进、相辅相成,所以研究方向应该是多维度的。

针对此,建议从以下各方面扩展德育课题研究方向: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民族精神教育研究;

(2)学校德育途径的实践研究;

(3)德育队伍专业化建设的研究;

(4)德育资源的开发与应用的研究;

(5)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6)小学生良好品德培养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研究;

(7)《品德与社会(生活)》课程教学研究;

(8)家庭教育研究。

在以上研究方向下,可以联系实际,选择若干小切口进行研究。

2、低层次重复研究或“伪研究”多。报请结题评审的德育课题中,不少课题是目标研究领域内已有研究成果的重复研究,有的课题研究成果零散或成果操作性、应用性不强,也有部分课题研究成果东拼西凑、甚至完全照搬复制网络发表课题研究成果的。究其原因有:一是研究者对课题研究工作认识不够深入导致研究工作展开无序、低效或者支撑资料组织、呈现不足;二是研究者因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等种种因素干扰在课题研究中投入时间、精力不足,研究进行肤浅、粗糙;三是研究者受功利思想影响对课题研究工作态度不端正,研究没有实实在在进行,成果“拿来”多。

针对此,提出如下建议:

1、课题研究工作学校管理跟进

学校对课题研究工作管理的深入程度对课题研究的规范性与研究是否有成果有直接影响,所以,开展课题研究工作学校管理也需要跟进。

(1)选题把关。课题上报立项前学校应进行初步审定,分析教师选择的课题是不是立足所处环境实际情况,是否能体现出应用性、实践性研究特点,还应适当考虑课题的标题是否规范、是否有吸引力,研究是否创新等。

可以把校级审批立项过程纳入教研组活动,在教研组会上让课题组成员用说课答辩的方式进行汇报,再让同组老师讨论课题研究的可行性,对不切合实际或需要修改的,指导其做调整或修改完善。

(2)过程管理。课题立项后从拟定课题实施方案到每一阶段的研究计划制定、研究实施、研究总结,学校可以纳入教学管理中时时指导。

(3)结题验收。学校对提出结题申请的课题应先行组织验收。课题结题评审前有的学校在这方面就做了有意义的尝试,学校将全镇提出结题申请的课题组成员集中起来,进行汇报展示与交流评比,促使其梳理研究过程,完善资料,突出重点汇报。

2、研究者端正学术研究态度,丰富研究工作理论知识,扎实认真进行课题研究。

(1)慎重选题,严谨论证。教师慎重地从学校、班级德育中的实际问题出发,选择本地本校本班个性化的研究课题,选择研究后对促进德育工作有实际意义的课题。不论是自我问题研究,还是别人的成果转化应用研究,课题研究应该目标明确、内容具体、研究思路清楚、方法得当、成果有预期,即研究预设论证严谨。

(2)精心筹划,认真实施。课题立项后,精心筹划实施方案,尽快召开开题会议,按照实施方案边实践边研究,边研究边实践,反复修正,一步步扎扎实实展开研究。过程中及时收集整理阶段性成果,撰写阶段性研究报告。

(3)梳理资料,提炼成果。研究后期,要及时搜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析资料和概括结果,汇编成册。要善于提炼研究成果,撰写课题研究报告。

(4)实践验证,推广运用。把研究成果积极在德育工作中进行实践,做好研究成果的推广和运用,使研究成果转化为德育工作助力。

德育课题研究工作是提高教师的教育能力,促使教师专业成长,促进学校德育工作提升的有效途径,让我们在德育课题研究的道路上共同研究,积极实践,为成为优秀的教育工作者、为培养出具有良好的公民素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生而努力。

参考文献:

[1]施为东. 小学德育教育策略解析[J]. 中外交流,2021,28(3):236-237.

[2]李娜. 小学德育教育现状与对策[J]. 科学咨询,2021(7):164-165.

[3]潘娜. 对话育人:小学德育创新实践研究[J]. 课程.教材.教法,2020,40(6):109-113.

课题调查研究方法范文第6篇

自然科学基金和重点基础研究专项(重点基础

研究部分)项目申报指南

一、总体安排

重点基础研究专项,是河北省基础研究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向科学技术前沿、我省优势领域和战略目标、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关键科学问题,统筹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产业技术研究院等科技创新平台的领军人才和研发团队,实施目标导向的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研究,提升我省原始创新能力和科学研究水平。

2018年,重点在现代农业、人口健康、资源环境和生态保护、智能制造、新能源、新材料领域的6个优先主题,择优选择20项左右重点基础研究项目给予立项支持,取得一批具有重要影响的原始创新成果,提升我省自主创新能力和学术影响力,为争取国家科技项目提供储备,为创新驱动发展提供源头供给。

二、支持重点

优先主题一:农业生物遗传改良新途径新方法研究(指南代码1000108)

面向农业丰产、高效、高品质的发展需求,以农作物、蔬菜、林果为重点,加强功能基因组、代谢组学及蛋白质组学研究和重要基因分离克隆研究,阐明性状形成的生物学基础,分离影响产量、品质、抗病、抗逆、营养高效等重要性状的功能基因, 为农林作物品种改良提供科学基础和基因资源; 加强遗传多样性、种间互相作用研究和种质资源创新研究,发掘新基因,筛选新种质,创造杂种优势利用的新途径、新方法,加快强优势组合的选育与利用;发展基因组育种新技术、转基因新技术, 实现农作物定向培育和规模化育种。

优先主题二:脑科学基础研究与干细胞应用基础研究(指南代码1000109)

面向健康中国建设需求,结合我省医学基础和优势,围绕认知原理,研究神经信号转导和突触传递机制、学习和记忆的细胞和分子机制、睡眠觉醒调节和呼吸睡眠疾病的分子和中枢机制;开展脑退行性疾病、脑血管疾病等脑疾病的基础研究,揭示相关的遗传基础、信号途径和治疗新靶点;开展不同类别的干细胞体外诱导神经干细胞技术研究和诱导后的分子生物学评价标准研究,经诱导干细胞的功能特性及相关分子机制研究,为脑疾病早期诊断和干预提供理论基础。

优先主题三:资源高效循环利用与生态保护新理论新方法研究(指南代码1000110)

围绕改进民生和生态环境保护需求,开展煤炭资源绿色开发、水资源科学利用、海洋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新理论、新方法和新技术研究;开展土壤污染防治、污水处理、海水淡化、工业高盐废水脱盐、地下水污染修复的技术原理研究;针对大气污染防治,开展灰霾和臭氧形成的气象条件、发生机理、来源解析、迁移规律、消除方法研究。

优先主题四:智能绿色服务制造中的科学问题研究(指南代码1000111)

针对制造业向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方向发展的需求,研究制造业绿色化设计改造、绿色工艺、再制造和再资源化的新理论和新方法;发展智能感知、智能控制、复杂制造系统等关键技术,研制新型工业传感器和光电器件,为开发重大智能成套装备和发展光电子制造装备、增材制造、激光制造等提供基础支撑;研究物联网系统框架、工业信息物理融合理论和系统、工业大数据、智能机器人学习与认知、人机自然交互与协作等前沿技术。

优先主题五:能源高效洁净利用与转化的物理与化学基础(指南代码1000112)

面向国家能源结构调整和高效利用的重大战略需求,开展太阳能高效低成本光热和光电转换新材料、新方法和新技术应用基础研究,化石能源高效洁净利用与转化的物理化学基础研究,高效热功转换机制及节能储能材料物理化学性能研究;研究太阳能、浅层地能与生物质能耦合利用的关键科学技术问题,风电高效转换及利用的关键技术等,为常规能源及新能源技术的应用提供基础。

优先主题六:新材料设计与制备新原理和新方法(指南代码1000113)

- 34完成网上提交。网上提交后,在线打印申请书及附件纸质材料一式5份,签字并加盖申报单位公章和归口管理部门专用章。纸质材料应与电子版材料完全一致。

2.申请书附件包括:符合申报条件要求的中文核心期刊封面、目录及论文首页复印件(不需提交论文全文);被SCI或EI收录的论文正文首页和具有检索资质机构开具的国际三大索引收录检索证明复印件。

3.多家单位联合申报的项目,须在申请书中明确各自承担的工作和任务,并附上合作协议或合同文本。

八、受理与咨询电话

科技平台建设与基础研究处 0311-858855

56、0311-85813206

九、申报受理时间和地点

上一篇:宪法监督制度范文下一篇:订婚仪式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