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执行力缺失的原因范文

2023-09-16

组织执行力缺失的原因范文第1篇

由于个人职业的特点, 文化领域的争论本人知之不多, 但至少知道, 权威可以怀疑, 专家可以争论, 作为新学后进的晚辈, 未尝不可对前辈大家的言论表示怀疑、发表商榷。然而作为基础教育行业的中小学语文课堂, 面对的对象是思维至为活泼的青少年, 这课堂本来应该是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的, 可惜事与愿违, 最应该有话语的学生, 囿于个人知识经验、囿于个人阅读体验等方面的不足, 对文章的解读难免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不足和错误, 难免会出些出其不意的笑话, 这本来是正常不过的事情, 然而我们的教育很难接受这种现状, 我们的考试更不能接受这些问题, 于是基础教育阶段的语文课堂便呈现一种整齐划一的局面:老师的提问如其说是为了引发思考, 不如说是为了获得学生认同, 我们的课堂如其说是“双边互动, 共同探究”, 不如说是“听好课, 记好笔记”, 这一切标志着学生课堂话语权的缺失。

学生丧失了的话语权, 花落谁家?从表面年看, 似乎落入了教师手里, 可是追本求源, 老师在课堂上其实也是没有话语权的, 因为老师说的并不是自己的话, 其实是教学参考书要说的话, 或者是专家学者们通过教学参考书说的话。由此可见, 语文课堂的话语权从学生那里流失了之后, 也并不是流到老师的手里, 而是从作为课堂主导和主体地位的师生手中流失了, 流失到专家学者那里。

于是, 语文课堂一片歌舞升平, 质疑没有了、争论不见了, 取而代之的是老师大讲特讲, 学生奋笔疾书。不管这中间有多少细节的变化和花样的翻新, 其实质却没有变。

那么,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有这样一段话“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 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 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 无时不有。因而, 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 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这里面有两关键词个, 一曰“语文实践能力”, 二曰“直接接触”, “实践”及是运用, “直接接触”就是注重学生的个人体验, 同时, 《课程标准》中还反复提倡对学生“自己的思考”“自己的心得”“自己的疑问”。这下已经很可以明白了, 原来我们的语文竟然是这种东西, 语文课堂竟然是这般模样:作为学习主体存在的学生, 必须通过“语文实践”, 必须通过自己的“直接接触”去触发文本, 从而获得“自己的”体验和感悟。

因此, 作为语文实践活动的主要阵地之一的语文课堂事实上就是应该给学生提供“实践”和“接触”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通过“实践”、通过“接触”去感知, 去体验, 去分析, 去辨别。任何越俎代庖的活动内容和活动过程都是有悖于这一原则的。

然而事实是, 语文课堂教学因为要提高教学效率, 因为要完成教学任务, 因为要适应考试的需要, 必须尽可能的统一思想、统一过程、统一方法。在这样的背景下, 课堂上的声音太多、太杂, 无疑是无法完成上述这些“效率”、“任务”和“需要”的。

其原因之一是大班额, 这一点在一些农村中学或者是城市重点中学的表现的比较突出, 有些地方的班额居然接近甚至九十人, 这样的大班额, 成为限制对话, 剥夺话语权的直接原因。因为课堂时间总是有限的, 无论是四十分钟一节课, 还是四十五一分钟的课, 这样的时间平均分摊到每个课堂参与者的头上, 实际上都是短暂得很, 想让每个人在这样的时间里感悟、获得并表达自己的见解, 无疑是痴人说梦, 所以课堂时间分配便不可能公平, 课堂成为少数精英学生和老师的对话, 或者是少数精英学生的教学参考书的对话, 而这对话的结果, 是精英学生适应教参需要的部分被以表扬鼓励的方式保留下来, 不符合教参的部分则被以一种巧妙的否定而剔除, 至于那些非精英学生, 他们既然没有表达的欲望, 那么只能“参考”教参的说法了。

其二是语文积累的不平衡。首先我们无法不承认, 每个人从他出身那天开始, 就必须着各种各样的不平衡, 这不平衡体现在语文学习上, 就包括语言感知能力的不平衡、家庭环境的不平衡, 进而导致学习兴趣、知识经验的不平衡。这种不平衡导致在同一个班级里, 有的学生已经积累了相当多的常用词语、经典诗文、阅读经验、学习兴趣和知识能力, 而另一部分学生可能比他们差了很多, 有一些甚至完全没有进入状态。表现在语文课堂上, 有人还在埋头苦读、有人还在冥思苦想、有人则已经胸有成竹了。但是课堂时间又是有限的, 于是在有人侃侃而谈的时候, 那些在读的、在想的同学无法继续自己未竟的“事业”, 必须转而去听, 去记。于是原来的思路被打乱, 原来的想法被推翻, 自然也失去了表达的机会, 这个课堂话语权自然也就失去了。

其三是教师的理念问题。教师都是有个性的人, 这种个性再附加教师本人的知识经验、教学风格、教育理念和考试指挥棒等方面的因素, 必然会产生千差万别。譬如有的老师可以接受的新奇的、甚至是荒诞的思想, 而有的老师对这种思想则深恶痛绝甚而会沉重打击。学生处于不同的老师影响之下, 必然也生产生不同的发展趋势:鼓励支持的必然会诱发学生的表达欲望, 进而发展其话语权, 但谁也不能保证这部分学生永远会遇到这样的老师;批评打压的, 必然会抑制其表达欲望, 进而抑制其话语权。

同时, 教师的教育理念还直接决定了他对文本的理解的深度和广度, 而教师的理解的深度和广度, 必然会影响话语权流失的深度和广度。教师对文本理解的深而广, 必然会最大限度的契合学生的理解范围, 从而减少课堂的打压对象;教师对文本的理解仅限于教参提供的范围, 必然会扩大课堂话语权流失的深度和广度。

由此可见, 课堂话语权的流失原因非此一端, 而解决这一问题的路途也是任重道远。但不管怎样“重”而“远”, 作为老师, 我们都应该探索和研究, 从而尽可能的防止课堂话语权的流失, 尽可能多的保护学生的思维创新意识和进取精神, 从而保证思想得到进步, 文化得以发展。

摘要:语文包罗万象, 其材料之丰富、涵盖范围之广阔, 是其它学科所无法比拟的, 照理来说, 语文课堂应该也同样的丰富的、灵动的、充满了变数和争议的, 但在语文课堂教学中, 却有很多值得深思的地方。

关键词:语文课堂,话语权

参考文献

[1] 尹小敏.学生话语权缺失的原因及其构建[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8 (6) .

组织执行力缺失的原因范文第2篇

一、高校大学生法律能力现状

大学生这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 未来社会的精英, 其法律能力在整个社会中具有较高的示范作用。大学生法律能力究竟如何?为了了解这一问题, 笔者于2015年3月对宜春学院经济管理学院的部分本科生进行了问卷调查, 虽然涉及人数不多, 但也从一定的程度上反映出大学生的法律能力现状堪忧。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一) 守法能力较差

守法是法治社会对公民的最基本的要求, 法律只有在被全体公民普遍遵守的前提下, 才可能对少数违法犯罪者给予有效的制裁, 也才能实现法治的最终目标。笔者调查发现, 大部分在校大学生均认同遵守法律的重要性, 但也存在以下问题:

1.徘徊在道德与法律边缘。如:在回答“你在互联网上有过哪些不良行为:A、传播过不良信息, B、查看过不良网站C、侮辱谩骂过他人”这一问题时, 6%的同学选择A, 18%的同学选择B, 34%的同学选择了C, 其他的同学选择了2种以上的行为。在回答“对亲朋好友或者熟人的非法获利行为:A谴责并加以劝告;B置之不理;C理解并羡慕”这一问题时, 56%的同学选择了A, 30%的同学选择了B, 6%的同学选择了C, 其他同学选择了2种以上的行为。这些问题的出现, 至少在一个侧面反映出同学们法律意识的淡薄, 分不清道德与法的界限, 违法与犯罪的界限。

2.大学生犯罪率也有上升的趋势, 从2010年的药家鑫案件到2013年的复旦大学投毒案, 这些发生在象牙塔内的大学生身上的真实典型案件, 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大学生之所有会走上犯罪的道路, 很大原因是对自己的行为是否触犯法律并不很了解, 正如原清华大学学生刘海洋所说“我们一上大学就学了法律基础课, 学了民法和刑法等法律, 但我只知道猎杀野生动物违法, 用试剂烧伤动物园的动物是不是违法就不清楚了, 现在我知道是违法了。” (1)

(二) 用法能力较弱

大学生用法能力较弱, 最直接的体现就是他们不知道如何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身以及他人的合法权益。如在回答“当你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 你首先想到的是?A、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B、通过武力解决;C、利用关系解决;D、感觉很委屈, 但认为没办法;E、根本就没有在意过这事”这一问题时, 40%的同学选择了A, 18%的同学选择了C, 24%的同学选择了D, 2%的同学选择了E。笔者对选择A的同学进行了“如何用法律武器来保护”的询问, 大多数同学都表示不清楚, 或不知道。在回答“当你利用业余时间参加勤工俭学时, 你有没有意向想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A、有B、没有”这一问题时, 还是有44%, 将近一半的同学选择“没有”, 笔者需要说明的是, 这次问卷调查是在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进行的, 而在调查之前的一个学期, 该专业已经开设了《劳动与社会保障法》这一课程, 虽然刚刚学过这门课程, 可还是有将近一半的同学依然没有运用所学维护自身的意识, 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同学对所学知识的不够重视, 不能很好的学以致用。

(三) 护法能力不强

护法能力是法律能力的高级阶段, 是指大学生自觉维护法律尊严的能力。当今社会, 不仅要求公民自觉守法, 也要求公民在能守法的基础上自觉维护法律的尊严, 对于大学生亦是如此, 而自觉维护法律尊严的直接体现就是见义勇为。笔者在问卷调查中安排了这样一个问题, “如果遇见歹徒, 你是否会见义勇为, 挺身而出?A是B不会”, 其中62%的同学选择了B, 36%的同学选择了A, 还有4%的同学没有给出答案, 由此可见, 大部分大学生还是缺乏与违法犯罪行为做斗争的勇气和决心, 护法能力可见一斑。

二、大学生法律能力缺失的原因分析

大学生法律能力现状堪忧, 存在以上诸多问题, 追其根源, 不仅仅是大学生自身的原因, 也是社会、学校、家庭等外在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 具体原因如下:

(一) 法律知识匮乏

法律知识是法律能力形成的重要基础, 法律知识是否丰富直接决定了法律能力的高低。

大学生们对于法律基础知识的学习, 基本上是从义务教育阶段开始的, 一直到高中阶段, 政治课都有对于我国最基本的法律基础知识的介绍。进入到大学, 大一基本上每个专业都开设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程, 对绝大多数同学而言, 都还是希望多了解一些法律知识的, 如回答“你希望多了解一些法律知识吗?”这个问题时, 90%的同学回答的是希望, 这也反映出大学生对于法律知识的渴求, 虽说如此, 但遗憾的是, 通过这么多年的学习, 大学生对法律基础知识的掌握少之又少, 至于我国有哪些部门法?民法、刑法、行政法、劳动法有哪些主要内容?这些更深入一点的问题, 则基本上没有答案。对很多在校大学生而言, 他们对法律知识的了解, 基本上还停留在“杀人偿命, 欠债还钱”这种最基本的理论水平, 更不要说形成系统的法律知识理论了。

(二) 法律意识不强, 法制观念淡薄

原北京大学教授沈宗灵认为:法律意识, 泛指人们关于法的思想、观点、知识和心理的总称, 其含义类似于我们日常生活中所称的“法制观念”。 (2) 大学生的法律意识虽然有所提高, 但仍存在不少问题。笔者的调查结果显示, 对于“依法治国,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治国方略得到了大学生们的普遍认可, 如在回答“你认为法律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如何?A、非常有用B、一般C、基本没用D、法律不如权力有用”这一问题时, 78%的同学选择了A和B, 虽然还有少部分同学选择了D, 但这一数据可以肯定的是, 法制观念已经被大学生们普遍接受。即便如此, 仍有些数据显示部分大学生法律意识不强, 法治观念淡薄, 如在回答“人情、权力大于国法这一现象时:A反对;B理解;C必然存在”这一问题时, 30%的同学选择了A, 28%的同学选择了B, 36%的同学选择了C, 选择B和C的同学比例竟然达到了64%, 这反映出同学们一方面愿意接受法治国家的先进理念, 希望依法治国能够成为现实, 另一方面又深受几千年来中国封建特权等级思想的影响, “权大于法, 人情大于法”观念在内心深处仍然占有一席之地。

(三) 社会环境的影响

1.传统人治思想的的影响

几千年的封建专制体制以及封建家长制思想在我国传统文化理念中一直占据主导地位, 这种根深蒂固的人治思想极力强调权力至上, 导致人们对权力的敬畏与崇拜, 对自身政治权利的漠视, 形成了义务本位, 缺乏民主和法制的传统。正像梁治平先生曾指出的“我们的法律并不是西方人惯常理解的那种, 毋宁说他们不是法律, 而是压制法律的东西。它是执行道德的工具, 是附加了刑罚的礼。” (3) 人治思想明显不利于大学生法律能力的培养, 它破坏了法律的尊严和权威, 使大学生们不是置身于法律至上的意识形态之中, 而仍然身处权力至上, 权大于法的传统思想之下, 特别是当今社会出现的“我爸是李刚”、“我舅是市长”的奇特现象, 更是加剧了大学生对法律信仰的迷失, 以至于在我们的问卷调查中还是会出现64%的同学理解和认可人情、权力大于国法这一社会现象。

2.家庭法律教育的缺失

家庭是社会最基本的细胞, 家庭教育的成败往往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父母的素质高低, 家长的法律知识的多少、法律思维及法律行为习惯对孩子的成长会产生深刻的影响。在笔者的问卷调查中, 对于“你生活中的法律知识是从什么地方来的?A、电视上;B、报纸上;C、学校的课本上;D、家庭的影响;E、其他”这一问题的回答, 49位同学没有一位选择备选项D, 由此可见, 家庭教育对于法律知识的传播几乎为零。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家长制作风以及目前的应试教育的现状, 造成了中国家庭教育往往重视孩子的考试分数, 培养孩子勤奋好学的品质, 而忽视, 甚至忽略其他综合素质的发展, 这其中当然也包括对孩子法律素质的培养, 法律素质的培养观念可以说基本上没有在家庭教育中树立起来,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这也成为大学生法律能力不强和缺失的重要原因之一。

3.网络的负面影响

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开始, 网络逐渐丰富了人们的生活, 随着各高校网络的广泛建成及校园内外网的开通, 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课内外学习及休闲娱乐的最主要的工具, 它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认知、心理和情感, 进而影响他们的行为模式、价值取向和道德法律观念。网络给大学生们带来了巨大便利, 但不可否认的是, 网络也并非一方净土, 网络上的一些不良的黄色及暴力信息对大学生产生诱惑, 甚至将他们引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三、大学生法律能力培养的对策

(一) 加强大学生法治教育, 丰富大学生法律知识

如上所述, 在笔者的问卷调查中, 大学生法律知识的获取途径主要是学校和相关的网络及媒体, 而在最主要的学校教育中, 笔者感觉到学生很难真正掌握相关的法律知识, 更谈不上系统掌握法学理论知识, 这是造成大学生法律能力不强甚至缺失的最主要原因, 而教学环节是培养大学生法律能力的中心环节, 据笔者了解, 因课时所限, 我校绝大多数教师对法律基础课的教学模式仍然是以灌输式、讲授式为主, 即使在课堂教学中会穿插一些小案例, 也是以教师讲授为主, 这样对于非法律专业的学生来讲, 很难真正掌握相关的法律知识。因此, 针对这些问题, 笔者认为, 应加强大学生法治教育, 丰富大学生法律知识, 具体思路如下:

1.针对课时局限, 应在大二、大三阶段增加相关法学选修课,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修相关的民法、商法、刑法等理论课程, 使学生能更系统掌握一门以上的法学理论。

2.针对课堂教学效果不佳状况, 应改变现在的教学模式, 提高案例教学在课堂中的应用, 教师的讲授和学生的学习通过案例的组织、分析、讨论、总结、评论, 甚至也可以采用慕课教学方法, 把枯燥的法条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提高同学们的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这也相对提高了教师在组织教学上的能力, 要求教师在讲授每一个系统知识时, 都要寻找相关典型案例, 把重要的知识点通过与案例相结合, 在组织学生分析、讨论、总结的过程中掌握法学理论基础知识。

3.改变法律基础与思想道德修养课程单纯教授法律基础知识或思政知识, 而要使两者相结合, 互相渗透, 在增强大学生法律能力的同时, 相应提高他们的道德水准。

(二) 营造社会、学校、家庭立体式培养环境, 增强大学生法律意识

大学生法律能力的提升除自身因素外, 还需要社会、学校、家庭共同营造具有法律氛围的大环境。

1.完善法治环境

在国家层面上, 应尽快改变传统人治思想对大学生的影响, 树立法律的尊严和权威。首先, 应加强民主立法, 注意参加立法主体的广泛性, 在有可能的情况下, 促成大学生群体积极参与立法;其次, 在执法环节, 要严肃执法, 依法行政, 提高执法人员的执法水平;第三, 积极实现司法公正。

2.培育校园法治环境

坚持依法治校。高校是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 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今天, 高校也应严格推进依法治校, 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规范各种办学和管理行为, 让大学生时刻感觉到法就在身边, 要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及学校的规章制度, 在大学校园中形成浓厚的学法、守法、用法、护法的法制教育氛围。

3.法制进家庭

家庭在大学生整个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因此, 应努力提高家长的法律素质, 在全社会应以家庭为单位, 形成家庭学法、守法、用法的浓厚氛围, 让这种氛围形成一种潜移默化的作用, 使大学生从小就能在家庭环境中感受到法的威严, 知道法对人们行为的规范作用, 哪些事情能做, 哪些事情不能做。

4.建设健康向上的互联网体系

目前我国对互联网的立法少之又少, 因此首先要建立健全互联网管理的法律法规, 加强对互联网的监督管理, 及时清理网络不良信息, 减少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

(三) 建构有效实践环节, 培养大学生法律能力

大学生法律实践教育, 是提高大学生法律能力的关键, 大学生实践教育的缺位是导致大学生守法和护法能力不强甚至缺失的最重要的原因, 因此高校应为大学生提供各种法律实践机会, 如设立法律援助站, 让大学生直接为需要帮助的当事人提供服务;设立大学生法律社团, 提供法律援助;建立法律实践基地, 为大学生提供旁听庭审的机会, 不定期进行法制讲座, 指导大学生模拟开庭, 对大学生进行法律咨询, 收集大学生对社会关注案件的意见, 大力支持大学生法律公益活动等, 只有在校园中形成了浓厚的学法用法的氛围, 才能大力提升大学生的法律能力。

总之, 大学生法律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 这可能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 是社会、学校、家庭和大学生自身共同努力的结果。

摘要:大学生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重要力量, 他们不仅要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养, 更要具备较高的法律能力。本文从大学生法律能力现状着手, 分析大学生法律能力缺失的原因, 提出提高大学生法律能力的相关对策, 以期对提高大学生法律能力有所帮助。

关键词:大学生,法律能力,培养

参考文献

[1] 搜狐新闻

[2] 沈宗灵.法学基础理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4:261.

[3] 梁治平.死亡与再生[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 1992:275.

组织执行力缺失的原因范文第3篇

一、原因

(一) 传统观念的遏制

在发扬教学民主的今天, “师道尊严”仍蛰伏于大多数人的心灵深处, 课堂上很多教师仍是知识和身份上的绝对权威。虽然教师能重视问题意识的培养, 但在课堂教学上还是普遍存在一些不民主的现象, 当学生所提出问题与教学目标和学习主题没有关联的时候, 轻则紧锁眉头, 稍重则漫不经心的一句“坐下”, 甚至批评。由于教师没有真正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体, 用心去呵护和引导, 导致学生没有一个安全的心理环境。随着年龄的增长, 逐步演变为不想问, 不爱问, 不愿问, 进而不会问了。

(二) 教师引导的缺失

在教学中, 他们不会创设有趣的问题情境, 不会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不会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甚至对问题意识有错误的理解, 以为只要多问问题, 就是进行启发式教学。再加上许多教师头脑中没有自己的问题, 他们提的问题都是从书本上“借”来的, 整个教学只是老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按照预先设计的问题一个一个地解决, 学生就只有理解知识、掌握知识的份了。这种只注重学生学习的结果而忽视了学生思考问题的过程的教学,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问题意识的产生。

(三) 提问技巧的欠缺

问题意识是一种心理状态, 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一种能力。小学生年龄小, 无论是感性知识还是理性知识的积累相对比较单薄, 而问题的产生与信息量的多少有着一定的关系。虽然大多数学生在课堂上都会有思维的困惑, 但由于对提问的方式、方法, 内容叙述的要求等没有掌握必要的技巧, 也就不知怎样才能提出与学习主题相关的问题, 进行有效的探究。

(四) 认知差异的限制

“问题意识”的养成是一个不断解决问题、不断进行问题提出的过程。对于小学生来说, 由于认知水平存在着差异, 部分学生的观察和思维能力的发展滞后于他人, 他们往往不能恰当地进行“问题提出”, 对自己在干什么, 为什么要这么做缺乏明确的认识。即使在教师指导下通过自己的努力认识解决了一个问题, 也很难在这个认识活动之后, 再提出一个合适的问题进行继续探究。

二、对策

(一) 创设和谐的问题情境, 让学生敢问

大家都知道, 孩子从小喜欢提问题。因为人天生具有一种好奇心和求知欲, 这是本能, 也正是学生提问的内在动机。教师要营造宽松、愉悦的教学氛围, 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 鼓动学生大胆质疑、提问, 鼓励学生求新求异, 正确对待学生的提问, 不讥讽, 不嘲弄, 挖掘其可贵之处。在教学中“少一些不准, 多一些允许”, 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自由地呼吸”, 敢想、敢说、敢做, 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只有这样, 才能为问题意识这颗种子的生长提供充足的阳光、水分、适宜的土壤, 利于其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如在教学《指纹》一课时, 教师出示一张白纸, 问学生:“你们想在这张纸的上面留下你们的指纹吗?”这样的问题估计大部分学生都想尝试, 但是也有个别的学生, 由于平时胆子小, 一般情况下是不敢大胆地尝试的, 因为他们怕捉摸不透教师提问的意图而偃旗息鼓。如果我们换一种方式进行引导:教师出示一张印有指纹的白纸并微笑着告诉学生, 这张纸上的指纹是老师留下的, 你们想不想留下自己的指纹?学生看到老师的指纹后, 心里自然而然就把老师也当作自己的学习伙伴, 就会有一种强烈的参与欲望——想把自己的指纹留在纸上。在尝试之后, 他们就敢于提出自己的疑问了。

(二) 设置快乐的问题情境, 让学生乐问

让学生在兴趣的驱动下, 处于积极的思维与学习状态, 进而为积极地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激活学生的学习热情。在教学中, 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学习情况, 适时、适量、适度地设计快乐的问题情境, 引起学生深深的思考, 为学生进行探究活动点燃导火线。这样才会牢牢地吸引着学生学习, 他们学习的热情也在这悬念中激发。如在教学《电磁铁》一课时, 教师先做了磁铁吸铁的游戏, 然后拿出制作电磁铁的材料---电池、大铁钉、小铁钉、带有绝缘外皮的导线等, 当大铁钉靠近小铁钉时, 没有出现吸住小铁钉的现象。在学生觉得很失望的时候, 接着拿起导线在大铁钉上绕了几圈, 并接上电池。“小铁钉被吸起来了!教室里顿时沸腾了, 有的学生跟着一试, 也发现了缠上电线的大铁钉能吸住小铁钉的现象, 大家心里就产生了疑问:同样的材料, 为什么组合到一起就出现了和原来不一样的实验结果呢?这是个什么装置?它也有磁铁的性质吗?这些问题一直推动学生去思考、去探究。就这样, 学生在研究自己提出的问题过程中经历科学探究过程, 思维能力和动手实践都得到了发展。

(三) 教给具体的质疑方法, 让学生会问

在课堂上, 教师让学生就某个主题提出自己想要研究的问题时, 学生问得最多的就是“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等问题。这里面, 很多问题是不适合学生去探究的。如果教师在此“纠缠过多”, 会浪费很多宝贵的时间;如果不作评价、引导, 直接进入下一个环节——按照自己备课的内容进行, 就会把提问当作了一个过程, 做做样子而已。这样不但会泯灭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而且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这就要求教师一定要教给学生提问的方法。一个合适的问题一般是在一连串的问题中筛选出来的。因此, 要在认识活动的某一阶段提出一个合适的问题, 经常进行提出一般性的问题的训练, 也就是让学生面对所要认识的物体或现象, 做尽可能多的提出问题的练习。

首先, 要让学生明确什么样的问题是“好问题”。如在学生刚接触《科学》时, 教师拿出一个装有水的瓶子, 采用分三步走的方法。第一步, 请同学们就“老师手里的瓶子, 你们想研究些什么问题”提出自己的想法。第二步, 针对学生的问题, 引导他们讨论“提出什么样的问题才算会提问”, 帮助学生明确所提出的问题。如果想想身边常见的事物和现象就能解答的问题, 不算是会提问。第三步, 帮助学生明确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很多——查资料、请教别人、上网、做实验等, 但对于科学课来说, 做实验找答案的方法既能有效地利用课堂40分钟的时间, 又能通过实验活动培养我们的动脑、动手能力, 实现一举多得。

其次, 尽可能把“不适合研究的问题”转化成“适合研究的问题”。尽管教师教给学生提出好问题的方法, 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孩子们不会提问的难题, 可还是会有一部分孩子操作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在这个时候, 教师就要进一步实施把“不适合研究或者不能研究的问题”转化成“适合研究的问题”的策略。这就是引导孩子将“为什么”的问题朝着“怎么样”的问题转化。如在《水与食用油的比较》中, “为什么水、食用油会流动?”这个问题很难研究, 如果教师引导学生提出“水、食用油流动的速度是怎样?”的问题, 就使得研究的问题发生了转化, 变成了“水、食用油的流速与自身的黏稠度关系怎样?”的问题, 学生就可以通过自己设计、对比、观察、实验进行科学探究了。

(四) 拓展广阔问题平台, 让学生善问

科学教师都知道:最好不要由教师分派给学生问题, 最好由学生自主学习、发现和提出科学探究的问题。科学研究的事实也表明, 科学问题的提出是在一个不断循环的过程中完成的。让学生参与活动, 学生会在“真实”的活动中, 不断发现新矛盾, 提出新问题。教师可以在课间让学生把上课提出的问题及时地以摘记的形式在提问作业本上记录, 并与同学一起整理, 对加深学生的印象, 进一步地提高提问质量有非常大的帮助。在此基础上再进行提高训练, 要求学生模仿着提问作业本上的问题自己学会提问题。如在教学《动物》这一章节的时候, 教师可以给学生多安排这样的作业:见到一只虫子我能提出几个问题?活动提示:见到一只虫子, 先想一想, 我能提出几个适宜当时解决的问题?把它写下来。结果, 学生们提出了:这是昆虫吗?它的足有什么特点?是长着蚂蚁这样适合爬行的足, 还是蝗虫那样适合于跳跃的足, 还是像别的昆虫的足?它的触角、翅膀、眼睛等有什么特点……然后, 让学生查看自己的提问作业本, 借鉴其中的提问并补充自己的问题。再者, 在平时的教学中, 教师还要多选择一些适宜学生提问的内容。

摘要:小学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 科学探究性学习是科学课堂教学中的一个首要任务, 而在实际教学中普遍存在问题意识的缺失现象。本文结合近几年的实践和相关理论的学习, 从四个方面分析了缺失现象的原因, 并针对原因总结了四条对策建议。

关键词:问题意识,缺失,原因,对策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小学科学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组织执行力缺失的原因范文第4篇

1“一言堂”现象突出

在我国, 教学上仍以传授知识为主, 特别注重讲解和传授, 属封闭型传统模式。一些教师限于教学设备简陋, 使得本应轻松愉快的英语课堂没有任何创意, 把贴近学生生活的语言变成了枯燥乏味的机械重复, 成为“一言堂”, 教学效果陷入“费时较多, 收效较低”的误区和怪圈, 阻碍了学生的主动发展和个性培养, 扼杀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其厌学、怕学, 更谈不上积极参加多姿多彩的第二课堂了。另外, 教师在教学评价上也实行统一的测试和标准, 无视学生各方面的差异性。在这种教学模式下, 学生的积极性得不到发挥, 英语的学习和运用能力只能大打折扣。研究发现, 在我国以教师为中心的英语课堂教学中, 教师话语往往占70%甚至是90%的课堂时间, 对英语口语的教学多流于形式, 同时有些教师对学生语言形式上所犯的错误过分苛刻或过于宽容, 以至学生的某些错误固化在自己的第二语言体系中, 不易纠正。

2自身专业知识及口语水平差异较大

师资是决定外语教学成败的关键。目前我国中学英语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学能力总体上明显滞后, 不少教师的语言技能、教学理论和教学水平还不太理想。有的教师的英语口语错误过多, 导致学生的口语也错误百出。所以在这些教师的课堂上, 学生的学习能力被忽视, 语言实践机会被剥夺, 情感也得不到激励, 智力得不到开发, 听说训练只是走过场, 对话、阅读上成统一模式。另一方面, 教师不善于处理师生关系, 使教与学难以进行。命令、与惩罚的“控制型”师生关系压制了学生学习运用语言的交际欲望, 妨碍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新思维的发挥[1]。在“我教你学”的模式中, 教师仅起到“授业传道”的作用。而学生则乖乖地听讲服从, 学生进行的是被动的学习。因此所谓的素质教育,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也就无从谈起。

从教师队伍结构上看, 有些教师学历虽然达标, 但能力不达标。目前我国绝大多数英语教师是以汉语为母语, 本身就是英语学习者, 不少教师的口语水平偏低, 语用学方面的知识相对缺乏, 跨学科知识结构单一, 语音语调不准确, 很难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开放式的、大量的语言能力的训练。口语教学内容的特点之一就是信息性, 教师缺少对信息的敏感度, 就会在口语训练时“无话可说”, 更谈不上对学生的积极引导了。

那么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有哪些呢?

(1) 受教师自身素质的制约。有些教师由于没有接受过英语专业的系统教育, 自身业务素质不高。比如:有些教师自己没有学过《语音学》, 致使不标准的发音, 甚至错误的发音, 影响了一批又一批学生;有些没有学《词汇学》就不能教给学生科学记忆单词的方法;有些没有学过《跨文化交际学》, 就不能分析中西文化差异, 给学生介绍一些相关的西方文化背景知识;还有些教师长期以来都是用汉语来进行英语教学, 有些甚至用方言进行英语教学, 这就给英语口语练习人为地设置了一道严重的障碍。

(2) 受教学方法的制约。教师的教学理念与方法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策略与观念, 学习策略意识强的老师善于传授和指导学生认识和使用学习策略, 而相当一部分老师更注重传授基础知识与语法内容, 不善于在平时教学中指导培养学生运用学习调控策略。很多教师习惯了“一言堂”、“填鸭式” (method of duck-feeding) 的教学模式, 这些都没有真正的把英语作为交际工具, 培养的学生自然不能熟练运用这种工具, 不能用英语进行交流了。另外, 有些教师不能融洽地处理师生关系。教师和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两个主要角色, 好的师生关系是教学活动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实践证明, 师生关系融洽、课堂气氛轻松, 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越浓, 课堂教学效果就越好。相反, 不融洽的师生关系, 就会引发学生的抵触情绪。学生或者讨厌老师, 或者惧怕老师, 上课时不愿或不敢主动发言, 不能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 教学效果当然就不会理想。

教与学关系紧密。教师只有不断提高专业水平, 积极发挥主导作用,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 才能提高教学效率, 这就需要教师做到以下几点。

(1) 充分认识英语口语教学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对英语的综合运用能力。

从中学口语教学的现状来看, 教育观念创新是根本, 没有观念上的转变, 就不可能带来教材、方法、机制、手段等的革新。当前外语教学观念创新应当以开放的眼光建立开放的模式, 从强化交际教学入手, 使学生的外语听、说、读、写能力均衡发展, 提高学生外语综合素质。教育部最近颁发的《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使学生树立自信心,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 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 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想象能力和创新精神;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拓展视野, 培养爱国主义精神, 形成健康的人生观, 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2]。”

(2) 抓住课改机遇, 提高自身专业素质。

提高英语教师自身素质是实施《新课程标准》的先决条件和有效保证。21世纪外语人才的培养目标的实现必然要求外语师资队伍具备优良的思想和品德素质, 全新的教育思想和理念以及合理的知识结构和恰当的教学方法。因此, 要成为一名优秀的英语口语教师, 需要在提高自身专业素质上做到以下几点: (1) 提高学历, 努力胜任英语教育, 提高自身口语水平, 切实做好学生的榜样。达到学历的教师在大学几年里所学的知识也是有限的, 知识的发展日新月异, 教师要在教学上推陈出新, 就必须不断完善自己, 给自己充电, 更新知识。同时掌握现代科技手段, 如网络知识的应用, 课件的制作和研究等。 (2) 不断更新知识结构, 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对英语课程的要求。首先要准确把握英语教学改革的理念、目标和内容, 运用教育学和心理学理论, 研究语言教学的规律, 选择和调整英语教学策略;此外, 还要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 使自己成为具有创新精神的研究型教师。

摘要:英语口语教学的目的是提高学生利用语言表达思想、进行口头交际的能力。同时, 英语教师的素质也会影响口语教学的效果, 本文将对英语教学中师资的现实缺失和原因进行分析和探究, 从而为英语口语教学的提高采取有效的措施。

关键词:英语口语教学,师资,缺失及原因

参考文献

[1] 王彦京.开放式教学——提高英语交流能力的一种有效办法[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3 (4) .

组织执行力缺失的原因范文第5篇

在中学英语教育教学中潜移默化地渗透德育教育, 既是教学工作的一项基本任务, 又是每个教师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功。但由于种种原因, 中学英语教学德育教育普遍存在效率低、效果差的状况。认真探讨并妥善解决中学英语教学中德育教育较为常见的问题, 在当前十分必要且紧迫。

一、中学英语教学德育教育存在的几个问题

首先, 考试和升学为导向的观念使英语德育教育被忽视。许多学校领导、教师和学生之所以重视英语教学学习, 其最重要的原因是英语作为一门重要科目, 在学生学习生涯中所占的位置是非常显要的。在当前的教育考试体制中, 从初中升高中到高中升大学, 直至大学生考硕士研究生, 硕士考博士, 英语是唯一必经的考试。因此, 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由于升学的目的, 都很重视英语。这种单纯为升学而学英语的做法势必会削弱其在德育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对于教师而言, 只注重传授知识而忽视学生的思想品质的培养, 忽视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 不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 必然会导致德育教育的缺失。

其次, 在英语教学中重视智育, 轻视德育的现象普遍存在。当前, 在中学英语教学中普遍存在着重视传授知识, 重视智育而轻视德育的现象, 甚至有的教师将二者对立起来。虽然大多数教师能注意通过英语教学培养学生学习这门学科的兴趣, 但也有许多教师不能做到将德育因素贯穿于教学之中, 认为英语学科中德育的内容仅包含爱国主义教育, 以至于轻视思想品德、社会责任感, 以及刻苦、顽强、团结协作等优良品质的教育的观念还很普遍。

此外, 虽然部分教师能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 却重在口头上和课堂上, 没有做到以身作则和言行一致, 只重言传, 忽视身教。个别教师思想品德修养不高, 师德差, 不注重自身形象的塑造, 其结果对学生产生负面的导向, 最终导致“其言不信”和“其令不行”, 给学生造成不好的影响。孰不知, 无声的教育重于有声的教育。古语有云, “正人先正己。”因此, 教师需要具备良好的品格修养和以身作则的模范作用, 这样才能对学生的学习及思想道德修养的发展提升产生深远的影响。

二、当前中学英语教学德育教育缺失原因探析

首先, 传统观念的根深蒂固。虽然国家对中学德育越来越重视, 但是社会上以升学为目的、以成绩论英雄等“学而优则仕”的观念在人们头脑中根深蒂固。如在人才评价方面明显偏重学历、文凭, 至于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没有什么必要。这些错误的认识使在中学英语教育中开展思想道德教学面临着更大的困境。

其次, 为了吸引生源和提高升学率, 许多中学片面看重学生考试分数的高低, 相对忽视德育工作, 育人功能严重萎缩。此外, 许多中学办学条件相对不高, 现实的原因造成的育工作还不能适应其整体发展, 部分工作者素质不高制约了该项工作的进行, 对思想道德教学的开展增加了难度。

另外, 网络发展的新挑战。互联网对于思想道德教学是一把双刃剑, 其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 又有消极一面。积极一面是开辟了思想道德教学的新空间。但另一方面, 网络是一个信息宝库, 同时也是一个信息的垃圾场, 各种信息鱼龙混杂。由于网络的虚拟性, 对中学德育工作的开展带来困难, 信息的开放性使得各种各样的信息都有可能在校园中传播, 使得正面教育的空间被污染。

此外, 继网络之后, 微信、微博、H5平台等新媒介又成为中学生的新宠。新媒介为人们相互交流信息提供了快捷而简便的现代手段, 然而, 这又是一个缺乏为规范且私密性很高的“灰色地带”, 这些都给德教学提出了更为严峻的课题。

总之, 加强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德育教育工作是中学的一项长期任务, 是高素质人才培养的必要途径。中学生在校的时间大部分是课堂学习, 在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应当成为重要渠道。

作为中学的英语教育教学工作者, 我们要增强德育教育意识, 将思想道德教育和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同样引入课堂教学的目标之中, 真正做到教书育人, 切实把这项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为国家社会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摘要:加强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德育教育工作是中学的一项长期任务, 是高素质人才培养的必要途径。中学生在校的时间大部分是课堂学习, 在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应当成为重要渠道。当前中学英语教学德育教育的缺失及其原因是什么?本文试图探讨并提出浅见。

关键词:中学,英语教学,德育

参考文献

[1] 《思想政治》 (M) ,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组织执行力缺失的原因范文第6篇

【摘 要】分析高职生传统文化缺失的表现及原因,提出提高高职生的传统文化素养的四方面的策略。

【关键词】高职生 传统文化 素养 缺失 原因 对策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积淀下来的丰富的精神财富,其中包含着很多处世的方法、做人的规矩,这些道理看起来很朴素,但它告诉我们做事的原则,对它的继承是当代人安身立命之本。然而,在当代的高职生身上往往缺少这些营养,本文就高职生传统文化缺失的表现、原因作粗浅的分析,并提出相关对策,以求同仁赐教。

一、高职生传统文化素养缺失的表现

为了更好地了解高职生传统文化素养的现状,笔者对广西区内的几所高职院校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的年级既有一年级,也有二年级、三年级,调查的专业既有文科类专业,也有经管类专业,还有工科类专业,样本是比较真实的。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3000份,回收问卷2850份,有效问卷 2783份,回收有效问卷占发放问卷总数的92.77% ,本次调查问卷的主要内容包括对传统文化知识的了解掌握、对传统文化的态度、传统美德的理解与践行、获取传统文化知识的渠道等四个方面,此次调查结果如下:

(一)高职生对传统文化知识的认知情况

我们就高职生对中国传统节日、四书、五经、六艺的了解进行调查,调查结果具体见表1、表2。对中国古代的儒家、道家、法家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知之甚少,大部分学生表示对老子、庄子、墨子、董仲舒不了解,曾读过《论语》《道德经》《资治通鉴》《史记》的人较少,分别是7.8%,15.2%,28.4%,32.5%。

以上数据表明:当代高职生对传统文化知识的认知是知之较少,甚至不知,在他们的知识结构中缺失传统文化成分。

(二)对传统美德的践行情况

“仁义礼智信忠孝悌节恕勇让”可以说是中国传统美德的概括,这些传统美德对于我们今天建立一个和谐、互爱、理性的社会有促进作用。当代高职生对传统美德践行如何,我们就他们在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是否主动帮助同学、是否能做到诚实守信,不欺骗别人等问题作了调查。结果见表3、表4。

从表3、表4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就助人方面和诚实守信方面大部分学生能够践行助人为乐,诚实守信的传统美德,但也还有近三分之一的学生不能够履行。在其他美德的履行情况则不容乐观,有部分同学与同学之间的关系较紧张;有些同学对人对事不能公正合理的对待,而是从自己的利益出发,部分同学不知礼,不守礼,不行礼,对长辈、老师失去了最基本的礼貌,进办公室不敲门,穿拖鞋;有的同学处事不理智,易感情用事,对待父母不是敬奉而是苛责,对待兄长缺乏应有的尊敬;有的同学有时为了自己的眼前利益而不惜损害集体的利益。还有的同学与他人发生矛盾时,埋怨对方并积极进行反击,甚至动用武力解决,对待他人的缺点和错误毫无包容之心,做事缺乏果断,缺乏谦让,凡事都要争。

(三)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见表5、表6)

由表5、表6可知,高职生对传统文化持认同的态度较高,有67%认同或非常认同中国传统文化,但也有30%多的表示不认同。表6所示,有45%的学生主动提升自身的传统文化素养,但也有半数以上的同学没有主动去提升传统文化素养。对于“你怎样对待中国的传统文化”的问题,有8.35%学生认为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应全盘继承;60.48%的学生认为传统文化有精华也有糟粕,要批判继承;25.63%学生认为传统文化时间久远,内容飘忽,没有必要继承;16.54%的学生表示不关心也不认识。

(四)学生获取传统文化的渠道

当今社会是一个开放的社会,学生获取某一知识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获取,高职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也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进行,见表7。

传统文化对个人的帮助问题,5.6%的学生认为帮助很大,8.4%的学生认为帮助比较大,45.5%学生认为帮助一般,30.5%学生认为帮助不大,12.5%的学生没有感觉。

二、高职生传统文化素养缺失原因分析

从以上调查数据不难看出,高职生传统文化素养缺失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这种现象呢?笔者将从主客观两方面分析高职生传统文化缺失的原因。

(一)主观因素

1.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思想的负面影响。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流行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在当下对中国社会包括高职生具有很大的影响。由于高校的扩招,生源减少,高职院校又是最后一批招生,与本科院校的学生相比,学生基础较差,在搞研究、学理论方面高职生比不过本科生,他们在高职院校学习的目的主要是学到一门技术,将来可以在社会上有自己的立足之地。这导致许多高职生在学校学习中只关心经验积累和专业技能的训练,而忽略了对传统文化的学习。

2.浮躁心态导致学生对内涵丰富的传统文化产生逆反心理。随着科技、网络的迅猛发展,当前社会已进入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社会结构和社会利益进行大的调整,社会氛围充斥着浮躁之气,部分高职生存在浮躁心态,他们做事无耐心,沉不下去,做什么都图来得快,不费劲,不费时就好。而传统文化内涵十分丰富,哲理深奥,需要用心体验,用脑思考,对于浮躁的高职生来说学习传统文化是一件很困难的事,在心理上极易产生抵触情绪。

(二)客观因素

1.家庭因素。一是父母的教育观念。在不少家长的意识里,家庭教育的成功似乎就是小孩身体健康,学习成绩优秀、考上重点大学,找到体面的工作。所以家长们关心较多的是孩子的身体健康,学习成绩,而对小孩的品质教育则重视不够,对小孩进行一些中国传统美德教育就更少。二是父母自身水平。父母的文化水平在某种程度可以说是孩子学习的一种资本,目前高职生的父母大多数是50后、60后,由于种种原因,他们没有很好地接受传统文化教育,所以,对孩子进行这些方面的教育就会心有余而力不足。

2.学校因素。第一,中小学应试教育所引致的结果。长期以来我国的教育从小学、中学到高中一直是应试教育,衡量学校教学质量的高低是学生考试分数的多少,随之而来的课程设置是考什么学什么,而传统文化教育不是考试的内容,学生在此阶段的学习中很少接受传统文化教育。第二,对高职教育培养目标定位存在认识误区。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是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突出技能性、理论知识的应用和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这个培养目标不是说不准确,但由于人们理解的不准确,在执行的过程中极易出现重专业、轻素质,重技能、轻人文的做法,把高职院校当做“职场训练所”,在教学上基本上是纯粹的专业技术教育和技能训练,包括传统文化在内的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往往被忽视,因此,高职院校的学生在学习和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方面缺乏主动性,他们的传统文化素养自然也就欠缺。第三,课程设置缺乏相应的传统文化课程。据了解不少高职院校的课程结构大致分为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和公共选修课四大部分。公共必修课主要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形势与政策课、毛泽东思想概论、道德与法律修养),计算机、英语、体育、心理素质训练、军训等课程,公共选修课理应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而开设的课程,但由于学校教师资源的短缺,开课教师只是根据自己所学的专业和自身的特长而非学生的需要开设的课程,一般较少开设有关传统文化的课程,所以,学生在课堂上接受传统文化教育的机会就较少,导致高职生传统文化的缺失。第四,高职院校师资薄弱,影响传统文化教育的开展和教育质量。目前高职院校的教师普遍趋向年轻化,他们本身就没有较好地接受传统文化教育,自身传统文化功底肤浅,这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了传统文化教育的开展,也影响高职生传统文化素养的提升。

3.社会因素。第一,社会用人标准的偏颇。从近年来企业招人的情况来看,不难发现,掌握一门技术,如计算机操作、英语口语的人比较受到企业的青睐,而技术一般,综合素质好的学生找工作则并无优势,这无形中强化了重专业、轻人文的思想。第二,快餐文化的影响。所谓快餐文化是只追求通俗、速成,不注重深厚积累和内在价值的文化现象。当今社会,生活节奏加快,网络的发展,快餐文化得以迅猛发展并成为一种时尚,传统文化就自然而然地受到冲击。

三、提升高职生传统文化素养之策略

(一)学生个人层面

要提升高职生传统文化素养,学生本人是关键。高职生首先应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自觉抵制实用主义、功利主义不良思想的侵蚀,树立正确价值观。其次要学会自我调节,使自己保持平稳的心态。文化素养的提升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更是如此,要静下心,只有细嚼慢咽,才能把它转化为自身的营养。

(二)家庭层面

1.转变家庭的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育人观念。“教先从家始,正家而天下定矣”。家庭教育在一个人的成长中起到基础性的作用,同样,一个人修养也应从家教开始,因此,家长应转变教育观念,父母要把成人教育放在家庭教育的首位,特别是要让小孩了解中国传统美德的相关内容并将其继承和发扬。

2.父母要自觉提高自身的修养,起好表率作用。作为父母要加强自身的修养,传承好我国的传统美德,在处理家庭人际关系中体现传统美德,做好子女的表率。

(三)学校层面

1.转变教学观念,树立全面发展的教育观念。爱因斯坦说得好:“我们切莫忘记,单凭知识和技能并不能给人类生活带来幸福与尊严。”因此,高职教育的理念不应是只给学生传授基本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而是要在传授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先教会学生学会做人,再学会做事,即把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在是育人,而非制器。

2.把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纳入教学计划,完善课程设置。课程是提升学生传统文化素养的一个重要途径和载体,学校应从学生长远发展考虑,把传统文化教育纳入教学计划,在专业知识技能课程完备的基础上,加大传统文化课程的设置。首先,开设一些基础的传统文化课程,进行通识教育,如大学语文,面向全体学生开设,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其次,开设一些与中国传统文化有关的选修课,如以中国古代思想为主的传统文化课程,开设中国优秀古典文学作品鉴赏课,通过这些课程向学生介绍中国传统文化知识,让学生从中得到丰厚传统文化的滋润。

3.提高教师传统文化素养。教师自身传统文化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效果,高职院校在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要提高学生传统文化素养,就需要提高教师自身对传统文化知识的认识水平和深度。首先,学校应根据实际情况,开辟多渠道为教师提供进修学习的机会,例如,可以选派教师到其他高校进行学习,或是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造就一批具有深厚传统文化素养的教师队伍。其次,学校制定相关政策,邀请校外文化名人,名学者作为兼职教师到学校从事传统文化教育工作,充实教师队伍,提高传统文化教育的实效性。

4.拓宽传统文化教育渠道。邀请专家到学校开展传统文化专题讲座,开通校园网络、BBS、博客、宣传教育专栏,通过一些影视节目平台宣传传统文化,让校园充满着传统文化的气息,从而使学生可以从多方面真正接触到中国传统文化,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增强对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正如张岱年所讲:“如果一个民族具有优秀文化传统,而人们对之无所认识,也就无从萌生民族的自信心、自尊心。”

(四)社会层面

1.完善保障体系,确保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落到实处。所谓保障体系是指保障文化传承良性运行的制度、法律、政策、措施,以及民间传承机制等方面构成。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需要制度作为保障,因此,国家有关部门要建章立制,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政策、制度和具体的措施,如“完善名城、名村、名镇保护制度,完善非遗传承人保护条例,制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的实施办法;保证传统文化传承的经费投入;如建立统一机构,交流传承经验,宣传传承典型,营造社会氛围等。”

2.政府利用传播媒介的优势大力宣传和弘扬传统文化。当代社会传播媒介资源十分丰富,既有传统的媒介:书籍、报刊、杂志、广播、电视,又有现代的传播媒介:个人博客、QQ、电子期刊、视频网站、移动电视等,高职生传统文化知识大部分是来源于影视、网络等媒介,因此,政府应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对各个媒介资源进行整合,并根据各个媒介的特点对传统文化进行全方位的、多层面的报道,营造一个浓厚的传统文化宣传氛围,唤起社会大众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增进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同。

3.完善人才评价标准。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是综合性的人才而不是单纯的技术开型、经济型人才,因此,应完善人才评价标准,既要强调专业技能水平,也要考虑人的品质,即德才兼备,而且应把品质放在首位。因为一个人能力超强,如果他的品质不好,他给企业带来的危害性就越大,一个人的技能水平可以在短时间内可以提升,但一个人的品质一旦形成也就难以改变。

综上,高职生传统文化缺失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社会各界要想方设法提升高职生的传统文化素养,使之较好地承担社会建设的重任,正如张岂之所说:“作为中国的学生 ,要有一个立足点,即要对中国历史文化有一定的修养。惟其如此,才能有辨识世界文化的能力,才能有更高度的爱国情操和民族情感。没有自己传统历史文化的武装 ,是无法在现代社会生存的。”

【参考文献】

[1]张岱年.中国文化优秀传统内容的核心[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4)

[2]段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代传承体系建构研究[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3)

[3]范绪锋.著名史学家张岂之谈入世后传统文化教育:立足本土拥抱世界[N].中国教育报,2002-01-05

【基金项目】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科研项目(LSZ2010C004)

【作者简介】罗箭华(1966- ),女,仫佬族,广西罗城人,硕士,柳州师范高等专科高校公共管理系副教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责编 何田田)

上一篇:ifrs15新收入准则范文下一篇:致自学考试考生一封信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