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与影视文化论文范文

2024-03-18

茶文化与影视文化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貴州红色影视文化在促进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发展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和积极影响。如何有效利用贵州红色影视文化对贵州高校大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观教育是值得关注和研究的课题。对贵州红色影视文化资源现状进行概述,分析贵州红色影视文化对贵州高校大学生价值观的积极引导,分析提升贵州红色影视剧的创作能力的重要性。

关键词:贵州红色影视;大学生;价值观

注:本文系贵州师范学院学生自主研究科研项目“贵州红色影视文化对贵州高校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研究”(2020DXS056)研究成果。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要求:“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对红色基因的传承和运用,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命运,关系到中国梦的实现。贵州作为拥有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之一,拥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这些丰富的红色资源为贵州红色题材影视剧的创作提供了可供拍摄的素材,同时也对贵州省高校学生价值观的树立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

一、贵州红色影视文化资源现状

从贵州红色文化资源来讲,贵州的红色基因、红色文化资源丰富多彩,有息烽集中营革命历史纪念馆、娄山关红军战斗遗址、猴场会议会址、遵义会议纪念馆、遵义红军烈士陵园、安顺王若飞故居、黎平会议纪念馆等革命遗址、烈士陵园、红色人物故居等贵州红色基因传承的优质场地。可以说,从1930年到1936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工农红军的革命足迹就深深烙印在了贵州的大地上,这段不平凡的岁月既是贵州红色文化资源的历史见证,也是贵州红色题材影视作品创作的根基。

从贵州电影的创作方面来讲,虽然早期贵州没有电影制片厂,但贵州人热爱电影艺术的热情并没有因为硬件设施的匮乏而停滞。一大批影视剧创作者涌现,比如红色经典《山寨火种》的创作者蔡葵、李今、王安等,还有李宽定等老一辈电影文学剧本创作者。21世纪以来,贵州红色题材成为影视剧创作的重要内容,电视剧有《杀出绝地》(2009年)、《绝地逢生》(2009年)、《二十四道拐》(2015年)、《突围突围》(2015年)、《星火云雾街》(2016年)、《伟大的转折》(2019年)等,电影有《红军魂》(2012年)、《红色风暴》(2015年)、《遵义会议》(2016年)、《极度危机》(2019年)、《红色土司》(2019年)、《布依女人》(2019年)等。这些电视剧、电影都是以贵州的红色文化、红色资源作为素材进行创作的,是贵州红色基因传承的影像见证。

由此观之,贵州红色题材影视剧作品成果丰硕,在传承贵州红色基因、弘扬贵州精神、讲好新时代贵州故事、展示多彩贵州新形象上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贵州红色影视文化对贵州高校大学生

价值观的积极引导

影视文化作为一种符号能直观、形象地记录人类社会的文化活动。红色影视文化作为影视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将红色基因“活化”为文化自信,充分发挥影视文化符号的魅力,正向引导高校大学生的价值观。简言之,贵州红色影视剧中蕴含的坚定理想信念、为人民服务、忠于党和国家等价值观对贵州高校大学生产生意义非凡的影响,在帮助当代贵州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方面具有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

一是有利于提升贵州高校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尤其是当下视觉时代,影视剧是目前高校学生日常娱乐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学生在观看影视剧的过程中,将所获取的内容和信息投射到现实世界,以此了解和体会现实世界,潜移默化地反映到他们的日常行为中。具体来讲,影视剧能够跨越时间和空间,在较短的时间内描绘出历史、现在和未来的情景。学生通过感同身受影视剧中人物的成长轨迹、高尚品格、为人处世方式等,在影视艺术构建的世界中获得人生经验的启示和价值观的树立。

二是有利于贵州红色文化资源的传承。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红色基因就是要传承。”影视剧要担当起讴歌时代、记录历史的光荣使命,将红色基因“活化”为文化自信,充分发挥影视文化软实力的作用。贵州红色影视剧直观、立体地传达了革命先辈斗争的曲折艰难,在国家民族危难之际不畏牺牲、坚定信仰,君子危不忘义的气节,能让当代大学生更好地树立民族自信,树立爱国、爱民、珍惜生活的价值观。让贵州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视觉化、具象化,讲好贵州红色故事,利用好红色资源,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通过对贵州红色题材影视剧作品的观看让贵州高校大学生多形式、全方位了解红色文化历史,传承贵州“不怕困难、艰苦奋斗、攻坚克难、永不退缩”的精神。

三是实现传承红色基因的育人目的。贵州红色影视文化已成为贵州本土文化的一部分。贵州红色资源经过一定的艺术加工与处理后,通过声音和画面直观立体地进行故事的讲述,具有强烈的真实性和感染力。大学生在观看这些作品时,作品所传达的精神力量、理念信仰等无形中正向引导着大学生的价值观,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怀,树立坚定的民族自信心、自尊心。因此,在这些红色影视文化潜移默化的教育中,能更好地实现贵州红色基因“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传承价值,帮助贵州高校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个人价值观,获得全面发展。

三、提升贵州红色影视剧的创作能力

贵州红色题材影视剧的创作高潮期分为两个阶段:一个阶段是1976年至20世纪80年代中期,这一阶段主要是贵州红色经典电影文学剧本的创作。因当时贵州没有自己的电影制片厂,此阶段贵州红色基因的传承和弘扬需要依靠外界的力量,如《山寨火种》《火娃》等分别由长春电影制片厂、北京电影制片厂制作发行。另外一个阶段就是21世纪至今,这一阶段贵州影视剧创作者转变了创作态度,主动出击,对贵州红色题材影视剧的创作逐步向发掘者、生产者和传播者角色转变。创作了《伟大的转折》《水凤凰》《遵义会议》等红色题材影视作品,获得了较好的赞誉,为贵州省影视业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也为丰富贵州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作出了贡献。

贵州红色影视不仅是对贵州历史文化的影像记录,更彰显了共产党人高尚品格和大爱精神,也指引着21世纪高校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认识民族奋进的历史,用正确的价值观启迪和熏陶他们。同时,红色影视文化作品的创作也应顺应时代潮流,符合当下年轻人的审美品位,以便能更好地实现对大学生价值观的积极影响。红色影视文化是民族文化的一部分,蕴含着共产党人卓越的斗争精神,承载着人民群众对于共产党人英勇不屈的历史的纪念,这是最能打动人心、洗涤灵魂的核心价值体现。著名文艺评论家殷谦说:“人要有核心价值观,也就是肯定价值,这种肯定价值就是勇于自我牺牲和无私的爱,就是对完善和真理的爱,对天地自然和生命中一切神圣事物的爱。”因此,贵州红色影视剧创作依然离不开对革命前辈艰苦卓绝的奋斗精神、坚定理想信念的塑造。大学生对那个特殊的时代充满了好奇,他们渴望从红色影视剧中感受振奋人心的历史,以及先辈们大爱无疆的品格。

贵州红色影视文化之所以能够对大学生价值观产生积极的引导作用,其本质是对共产党人精神的延续和艺术化处理的真实再现。贵州红色影视作品的创作一方面要尊重对真实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改编,既要考虑丰富逼真的影、音、图、文,也应符合当下人们学习和认识的规律;另一方面从拍摄制作来讲,对革命人物的塑造尽量脱离以往的“高、大、全”的模式,避免红色题材影视剧的创作陷于展示传统民俗和风景来吸引观众眼球的困境,以及红色题材影视剧的创作在追求商业价值上逐渐失去了底线等,这些都不利于贵州红色基因的传承和弘扬。贵州红色影视创作要在还原真实历史概貌的基础上讲求故事性、观赏性、娱乐性等多重艺术效果的同时,在创作拍摄风格、题材选取、人物塑造、创作思路等方面也要不断创新。要使贵州红色影视作品创作真正与时俱进,回归历史和现实相激荡的人文系统,具有持续艺术生命力,反映民族精神,成为经得起时间的考验的精品。

四、结语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共和国是红色的,不能淡化这个颜色。”贵州作为红色资源的富集区,要充分利用影视剧的软文化力量,传承好发扬好红色基因,让革命先辈们的正能量潜移默化地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促使当代大学生成为有担当、有责任的有志青年。

参考文献:

[1]原良志.红色基因:中国共产党优良作风形成与传承的经典事例子[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5.

[2]饶曙光.中国少数民族电影史[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11.

[3]王洪叶.贵州红色文化资源与地域发展研究[M].重庆: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5.

[4]徐静.多彩贵州之魂:贵州红色文化总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5]殷谦.心灵真经[M].合肥:黄山书社,2010.

作者单位:

贵州师范学院

茶文化与影视文化论文范文第2篇

(一) 影视文化的影响

在影视融入我们的生活并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的同时, 影视文化逐渐形成, 以其独特的魅力影响和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成为人类重要的传播、艺术、娱乐休闲样式, 其特点包括面向大众、较为通俗易懂、综合性很强、示范性导向性很强等。影视文化对整个社会的影响巨大:第一, 促进文化交流和传播, 利用图片和声音以及现代和快速的通信技术来克服空间和语言等障碍, 将镜头下记录的所有内容传播到世界的每个角落;第二, 对民众进行宣传教育, 其特点决定了它可以很好地教育公众、宣传主流政治和道德观念;第三, 娱乐大众, 许多电影和电视作品可以排解人们的压力, 这些作品也可以获得高票房和收视率, 这是一种“双赢”模式。同时它们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如一些影视工作者盲目追求商业利益, 一味迎合大众而忽略作品本身的思想和艺术本质, 作品内容空洞苍白, 会使一些人尤其是青少年误入歧途。

(二) 影视文化传播现状

纵观改革开放后西方文化入侵我国的方式方法, 媒体报道产生的重大影响并不多, 而承载着美国故事、美国精神的影视作品一步步将我们带入到了美国世界, 深入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日韩也早已意识到影视剧的作用, 日韩剧大量涌入中国, 尤其使很多青年人追捧日韩风, 形成哈韩哈日风潮, 并带动了其旅游业、餐饮业、服饰、美妆等相关产业的迅速发展。目前, 可以说我国已经成为文化大国, 我国多部影视作品促进了中国文化在全球的传播。新媒体与影视的融合, 如利用微博微信客户端, 使得影视作品近一步为人所知, 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影视文化的传播。但现在与美国等文化强国相比还有差距, 中国如何从文化大国转变成文化强国, 仍有一些问题亟待解决:我国影视作品原创不足, 尤其综艺类节目, 缺乏创新, 看似热闹, 很多是引进外来模式, 有些虽注入中国元素, 总体仍不够接地气, 甚至有些机构由于缺乏产权意识, 直接抄袭引来纠纷;传统文化迷失, 没有充分挖掘我国的传统文化, 影视作品中探讨中国传统文化的作品很少, 这类现象在一定程度上使得一些受众对本土文化逐渐生疏;在传播中, 没有找到文化共通点, 出镜率极高的一些题材无法引起国外观众的共鸣;传播力弱, 走出去的文化产品少之又少, 难以产生强大的社会效应。

二、新时代下的文化自信

(一) 新时代文化自信的内涵

文化自信是继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论自信之后, 极为重要的第四个自信, 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文化自信反映了时代价值, 通过定位自己与他人, 将人们联系在一起, 以鼓励或禁止形式使人们形成目标一致的行动, 它可以整合实践、理论和制度。文化自信是提高软实力的不竭动力, 是对外交流和扩展影响力的支撑, 是一种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促进大国复兴的力量。文化自信是讲述中国故事的前提, 是一个分析现实的变量。文化自信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价值支撑, 新时代的中国文化, 需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文化为指导, 承担解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分析功能, 增进中外人民的相互了解和理解, 为实现中国梦营造良好环境。

(二) 新时代文化自信的培育

要在新时代培养文化自信, 必须要坚持文化指导思想的自信,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动摇, 反对和批判各种非马克思主义和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想, 是维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第一要务。我们必须坚持文化标准的自信, 不简单复制, 坚定自主性标准的合理性与解释力。要坚持发展方法的自信, 即实施创新的文化发展方式, 实现各种文化资源的差异化整合和创新, 实现新时代中华文化的繁荣发展。始终坚持文化成果自信, 即坚信由我们的人民自己创造出的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与中国气派的成果。新时代下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 最核心和最重要的是要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文化, 推动文化产业不断发展。

三、培育文化自信对影视文化传播的要求

(一) 继续保持对传统文化自觉传承的敏感性

传统文化根植于中国社会发展历程, 是中华民族共同创造的文明结晶, 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在影视作品制作过程中, 首先应立足于我国传统文化, 始终坚持以文化为灵魂, 根植于文化的传承, 立足中国元素, 推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发展, 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继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不断赋予影视文化作品以新的时代内涵, 使影视作品不仅具有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 而且与当代文化和现代社会相协调。通过这些作品的传播, 引导人民群众树立爱国情怀和文化使命感。

(二) 借鉴文化强国在对文化创意开发和推介方面的经验, 对各种文化精耕细作

要有理解、开放、包容的愿景和思想, 坚持“以我为主, 为我所用, 取长补短, 择善而从”, 不应奉行简单的拿来主义, 也不盲目排外。在文化资源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中, 应在对文化资源内涵深刻理解的基础上, 结合相关人才的灵感想象力和高新技术, 将文化资源转化为有创意的文化产品, 丰富其文化内涵, 提升品质, 改变过去以量取胜的出口模式, 做到以质取胜。影视作品可与口头流传、文字记载等文化资源相结合, 利用数字技术将“睡着”的物质文化资源盘活。根据数字文化资源的虚拟化、个性化、跨时空以及可持续利用等特点, 发展创意影视文化作品, 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影视文化产业。借助互联网提高文化产品输出效率, 扩大输出范围, 提高我国文化产品的贸易竞争力。

(三) 讲述中国故事, 传递中国声音

讲述中国故事是对外文化交流的重要举措, 可以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真实的中国, 让其他国家的人民感受到多姿多彩的中国文化。影视作品应充分考虑受众, 要讲究有效传播, 不能单单把一个信息传播出去, 应看重受众对信息的接受程度, 更应考虑到受众对信息的认可程度, 通过影视作品传播中国文化应做到把作品送出去、送进去、送到受众心里去, 这就要求影视作品立意人性共通点、求同存异、直击人心, 引起共鸣, 考虑受众习惯, 充分考虑叙事结构节奏, 吸引观众眼球, 节奏掌控得当。在故事情节中设置精彩的环节, 内容连贯, 主题呈现并一以贯之优良的中国文化, 淡化宣传痕迹, 潜移默化中走进人心。讲述中国化的故事, 我国文化历史悠久, 丰富的传统文化为影视作品提供了大量的素材, 讲故事要讲出中国范儿, 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对于建立文化自信至关重要。

(四) 提升文化使命感

需要影视工作者、监管机构和群众的共同努力, 从文化自觉提升至文化自信。站在民族复兴的高度, 掀起理论武装的高潮, 巩固主流意识的高昂, 奏响精神文明的高歌, 勇攀文艺创作的高峰, 打造事业产业的高地, 练成本领过硬的高手。影视工作者应该严格自律, 不制作低级趣味的影视作品, 创新影视作品, 将作品的思想内涵、艺术价值和娱乐作用有机统一起来, 提升其影响力, 自觉承担起传播、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社会责任。

监管部门应加强对含有不健康内容的影视作品的监管, 予以坚决打击。普通群众应该提高相关鉴别能力, 抵制内容空洞或者不健康的影视产品, 支持好的影视作品, 为影视工作者提供努力的方向和前进的动力。

四、小结

要实现中国梦, 真正从全面小康走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文化是灵魂, 文化之道是中国梦的起点。文化自信不仅是历史的积累, 也是对实践经验的生动总结。新时代下, 我们有信心加强文化自信, 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道路。影视文化作为重要的传播样式, 对文化自信的生成和发展起到极其重大的作用, 中国影视作品的健康持续繁荣发展与传播, 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坚持“以文化人、以艺养心、以美塑人、重在引领、贵在自觉、胜在自信”。

摘要:十九大报告强调:“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在对外开放的历史进程中, 扩大对外文化交流, 通过文化创新有效转化文化资源, 积极发展文化产业, 输出文化产品, 无一不体现着文化自信。影视文化传播对整个社会的影响力巨大, 对于新时代下文化自信的培育与提升具有重要作用, 探讨影视文化传播与新时代文化自信培育之间的关系, 则成为“说出中国好故事, 传播中国好声音, 增强中国软实力”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影视文化,新时代,文化自信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7.

[2]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 2017.

[3] 楼宇烈.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M].北京:中华书局, 2016.

[4] 张丽君, 于倩.以文化自信构建全面开放新格局[N].光明日报, 2018-02-22.

[5] 陈旭光.当代中国影视文化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

[6] 张智华.影视文化传播[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2004.

[7] 张帅.新媒体语境下影视文化的传播策略研究[J].当代电视, 2018 (01) :01.

茶文化与影视文化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影像媒介;视觉文化;影视小说;“共读”现象

随着电影和电视剧的广泛普及,以影像为主要媒介手段的视觉文化,已经打破了传统文学封闭保守的贵族化倾向,文学审美价值和本质属性将重新确认。有学者统计,近几年,我国的影视剧约有40%是根据小说文本改编的。每晚八点之后的黄金时段几乎是当今中国人法定的“影视小说阅读”时间。在全球化语境和文化变迁的过程中,影视剧为何有如此强盛的威力?在视觉文化逐渐从边缘走向中心的过程中,影视作品呈现出了何种意识形态?影像艺术对当下的文学书写和文学阅读产生了什么影响?文学作品在当下视觉文化语境中的地位如何?文学文本与影像文本到底是一种什么关系?在21世纪的今天,这些问题都需要以一种全新的学术视野予以解析。

一、影像媒介与视觉文化

可以说,20世纪是新兴媒介层出不穷的时代,尤其是影像媒介的出现和广泛普及,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习性。20世纪初,电影的出现使大众传播活动发生了质的飞跃,传播媒介从平面走向立体,两次世界大战推动了电子技术和影像技术的迅猛发展。20世纪中期后,电视、计算机、通讯卫星、数字技术等传播媒介的涌现带来了影像技术的又一次勃兴。近几年,我国的电视剧年均产量在5000部以上,电影则在1000部左右,VCD、DVD光盘等影视衍生制品则无法统计。据统计,我国已有电视台320家,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达94.8%。网络的出现与发展,使以Internet为主要标志的网络媒介构成了现代技术文化的重要部分,联系上亿人的因特网将人类带人了一个全新的、视听结合的数字化时代,拓展了人类的生存空间。由于采用了图形窗口、交互界面、语音识别和触摸屏等先进技术,宽带网不仅具有了处理文本、图形、音频、视频的能力,并且能够用人类习惯的方式,将图像、声音生动逼真地传播,实现人类之间的互动与交流。截至2006年底,我国网站达到84.3万个,网民人数达到了1.37亿,占中国人口总数的10.5%。

勿庸置疑,影像媒介的作用和影响已经深入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影像媒介是指以声音、画面为特征的传播媒介,主要包括现代科技催生下的电影、电视、计算机、通讯卫星、网络等电子媒介。一种技术,当它在社会中得到普遍认可和运用,并且这种运用成为人们日常的生活方式时,就会衍生为一种文化。文化是人类行为的核心体系,它在内心主宰着人的行为。确切地说,我们正处于一个从语言文化主导的时代进入视觉文化主导的时代。影像电子媒介的出现,可以说是人类文化史上继语言、文字、印刷术之后,人类传播方式和接受方式的又一次飞跃。正如匈牙利著名电影理论家巴拉兹所说:“目前,一种新发现,或者说一种新机器,正在努力使人们恢复对视觉文化的注意,并且设法给予人们新的面部表情方法。这种机器就是电影摄影机。它也像印刷术一样通过一种技术方法大量复制并传播人的思想产品。它对于人类文化所起的影响之大并不压于印刷术。”如果说印刷术使人类的传播与接受依赖于抽象的文字而忽视感性形象,可见的思想变成了可理解的思想,那么影像传播则重新确立了视觉文化的地位,可理解的思想又回到可见的思想。如果说人类的审美接受是从视听感知开始,然后走向抽象化、概念化的文字阅读,那么影像媒介对于视听感知的再召唤,也许可以说是向人的本性的回归。当然,这不是一种简单的重复,而是人类进入高级阶段的标志之一。丹尼尔·贝尔早就断言:“当代文化正在变成一种视觉文化,而不是印刷文化,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美国全国教育改革评议会(NAEP)试图解释为什么青年一代的写作水平逐年下滑,原因是“文化变得越来越不以印刷物为导向了”。而且还有人指出,新兴的以电脑为基础的可听/可视媒介,将很快使书面语言和印刷媒介降低到传播的精英形式。

其实,早在电影诞生之初,高尔基很快就肯定并认同了电影这种新媒介,他在1896年看过初期出品的电影之后就指出:“可以肯定地预言,由于这个发明具有惊人的新颖性,它将获得广泛的发展。”它“一定能够为一般的科学任务服务,为改善人们的生活和发展人们的智慧服务”。高尔基的预言是正确的,电影和后来出现的电视、网络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在视觉文化的主导下,美国人也不禁发出喟叹:“小说家不是我们的文化英雄,影视制作人才是。”无疑,影像媒介已经成为传播视觉文化的一个主要载体。影像媒介上的信息无所不包,综合了工作、学习、娱乐等印刷媒介不能完全提供的服务。目前,影像媒介有大规模专业的传播从业人员,他们为视觉文化提供大量的传播内容和技术保障。

麦克卢汉认为,媒介是人体的延伸,传统的传播媒介使人们只强调一种感官。例如印刷媒介使思想变成线性的、连续的、规则的、重复的和逻辑的。新媒介使人们投入其中的感官比例发生了变化。影像媒介改变了传统纸质媒介强调线性思维的单一模式,重新调整了人们感官投入的分配比例。随着视觉文化的普及,影像媒介已经带来深刻的文化转型和变革,从而产生马克·波斯特所言的“文化重组”。在这个文化转型和变革的时代,影像媒介极有可能承载“塑造未来意识形态”的重任。

二、影像媒介催生影视小说

“影视小说”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文学现象,只要走进书店,我们很容易看到标有“影视小说”的售书专柜。影视小说与传统小说的最大区别在于,传统小说是独立于影视剧而存在的居于主导地位的文学形态,影像生产是由小说到影视剧的改编过程;而影视小说是从影视剧到小说,是依附于影视剧而存在的新的文学形态。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主流文化逐渐开始了大众化的转型,影视剧凭借现代文化工业的传播技术和手段优势,成为最广泛、最时尚、最强劲的大众传播形式,并带来可观的市场效应。影视小说是对这一效应的进一步扩展,并给文学创作增添了一道新的风景。

影视小说的大量面市是在新世纪以后。浙江电视制作中心出品的电视剧《天下粮仓》,由作家出版社出版了文学故事本,作家出版社同时还出版了《大宅门》、《康熙帝国》、《真心真情》等一系列电视剧小说;电视剧《誓言无声》播放的片尾就打上了“该小说已由山东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的字样;曾经在热播中的《橘子

红了》、《少年包青天》等电视剧,大都于其同时出版了同名小说。电视剧《玉观音》播出,海岩的小说同时进入书店书摊,书中还插人了演员的精彩剧照。张艺谋的《英雄》还未公映时,小说版《英雄》已经抢摊图书市场,书中不仅有主要演员的剧照,还有对剧组各类人物的采访记事。陈凯歌和陈红夫妇的《吕布与貂蝉》也如法炮制,此剧尚未播出,小说版已在印刷中。有电影《庭院里的女人》,就有小说《庭院里的女人》;有电影《刮痧》,就有小说《刮痧》;有电影《大腕》,就有小说《大腕》;有电影《手机》,就有小说《手机》;有电视剧《大染房》,就有小说《大染房》;有电视剧《大法官》,就有小说《大法官》;有电视剧《江山》,就有小说《江山》,等等。这些“影视同期书”的出版发行,表明导演与作家、影视发行部门与出版商已经建立了互利互惠的良好合作关系,也表明影视剧与小说这两种艺术之间互动机制的进一步确认。

影视小说是介于剧本与小说之间的中间形式。尽管这类图书往往取名“小说系列”或“文学故事本”,但它与传统小说是不同的。传统文学意义上的小说,作家可以通过环境描写、人物刻画、事件叙述等话语方式,细致入微地描绘社会生活和人物性格,而影视小说基本上是对影视作品的文学化复制,将对话作为小说主要的表现手段。影视小说还有别于传统的电影剧本或电视剧本,它们面对的接受者不同。电影剧本或电视剧本写作的主要对象是导演、演员和摄制组工作人员,有演员的动作提示和对话,并不需要叙述者叙述故事。而影视小说是要投放市场,面对读者,它需要有一种小说的形式,以便于读者的阅读接受。

影视小说一般都是先有影视剧本后有小说,影视剧本和小说作者大多数是同一人。也就是说,影视小说先为导演和演员服务,后为读者服务。因此,影视小说通常有两种类型。第一类是偏重于剧本的影视小说。这类小说想象和虚构的成分差,文学性不强。郭宝昌的《大宅门》就是一部剧本,书前有剧照,有人物一览表,书的正文就完全是演员舞台说明和对白的剧本。由同名电视剧改编的小说《大栅栏》几乎通篇都是对话,似乎是电视剧的记录,这让人联想到中国文学史当中的宋元话本。电视剧《江山》首播的同时,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同名小说。这部作品与其说是小说倒不如是电视剧本,从生产方式到文体特征上都有明显的影视性。作者邓一光进行了说明:“这(指小说《江山》)原是一部电视连续剧的剧本,作为影视工业生产中的一环,写作时采用了接近工作台本的简捷做法,没有人物状态描写,基本没有场景描写,离着文学本很远,几乎就是一个分镜头台词本。原本未打算出版,只是试图给导演和演员们讲述一个故事,以便他们在二度创作时有所凭借。后来出版社索要这个故事,为了方便读者阅读,作了些简单的体例变动和部分场次及内容删节,成了现在这个版本。”可以看出,这类影视小说作为影视剧生产的副产品在创作方式上具有程式化的特点。第二类影视小说偏重于文学性。有些作家对影视小说采取了比较严肃的创作态度,对原剧本进行了充分的二度创作,使小说的文学性增强。电影《手机》的编剧和小说《手机》的作者都是刘震云,但二者不同。电影《手机》是冯小刚电影模式的又一次展览,是一个男人和三个女人的故事,具有很强的大众文化特点。但小说《手机》就不同了,尽管小说的主要部分来自于电影,但另外增加了两部分:一部分是严守一的少年时代(电影片头略有展现),另一部分是严守一祖父辈的生活。这样,小说不仅是描写了现代人的生活状态,也不仅讲述了世俗男女的情感故事,而且对人类文明步履进行了探寻和拷问。这样的影视小说就具有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再加上刘震云敏锐细腻的观察和机智精细的语言功力,形成了小说特有的文学韵味。《刮痧》的作者与编剧王小平,有感于电影的创作素材十分丰富,剧本无法容纳,就创作了小说版的《刮痧》,将原本故事的一条线索扩展为两条,开掘出人物的更加复杂和深邃的心灵感受。可见,影视小说既要保持原作品的影视性,又要发挥语言艺术的优势,力争影视性与文学性的高度统一。

影视小说属于大众文化的范畴。在功能上,它是一种消费性的娱乐文化;在生产方式上,它是一种由文化工业生产的商品;在文本上,它是一种无多少深度的平面文化;在传播方式上,它是一种全民性的大众文化。影视小说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大众文化的普及而出现的一种新的文化现象,以获得市场利润为目的,是商品经济发展过程中自然产生的,是一种合理的现象。同时,影视小说也将对我国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产生深刻的影响。在我国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影视小说必将继续存在并发展下去。

三、影视小说与“共读”现象

我们必须认识到,影视小说是一种不同于传统小说的新兴的文学样态,影视小说的快速发展已经构成一股势不可挡的力量,并逐渐改变了传统小说的阅读方式。视觉文化的到来是否意味着语言文化将彻底退出历史舞台呢?从现实经验来看,语言文化在影像媒介主导的时代依然占有自己的生存发展空间,因为语言文化与视觉文化并不是尖锐对立的关系,而是相互依赖、共生共存的发展关系,影视小说的发展便是最明显的例子。从小说阅读上看,文字阅读一直是小说的传统接受方式。而影视小说的出现,为小说提供了一种新的接受途径——视听感知。从此,小说进入文字阅读和视听感知结合的“共读”时代。

“共读”有狭义和广义之分。从狭义讲,“共读”是审美主体在欣赏影像艺术时进行“看”、“听”、“读”的融合统一过程:观众既可以“看”演员的表演,又可以“听”演员的对话,还可以“读”银幕/荧屏下方的文字叙述。这种“共读”,从现象层面看,小说接受与影像接受达到了同步进行,也就是接受者在欣赏影像的同时,也在进行小说阅读。从广义讲,“共读”要求审美主体深入理解小说艺术与影像艺术之间的互文性关系。在中外影视史上,大量的小说名著被成功地影像改编,这表明传统艺术向现代艺术的转换和现代艺术对传统艺术的接纳。因此,影视小说崛起的意义,绝不仅仅是自身功能的凸显和强化,而是以文字符号为媒介的小说中的某些因子通过一种大众便于接收的渠道向影像媒介的渗透,形成一种适应当代人的生活方式和审美价值的新型文本形态——小说的影像版本,一种堪与文字版本并驾齐驱的文:本形式。影像版与小说版之间形成互惠互利的“共谋”关系,普通大众在小说的文字版和小说的影像版所形成的“共读”关系中享受两种媒介不同的审美特性以及二者之间互为补充的审美体验。

事实证明,“共读”对于人类接受观念的更新有着重要意义。从美学角度来说,文字和影像本来各具特色。影像以其直观性和具体性见长,而文字以其抽象性和联想性见长。周宪认为:“文字读物可以唤起读者更加丰富的联想和多义性的体验,在解析现象的深刻内涵和思想的深度

方面,有着独特的表意功能。图像化的结果将文字的深义感性化和直观化,这无疑给阅读增添了新的意趣和快感。”抽象的文字和直观的影像互为阐发,无疑使得阅读带有游戏性,从文字到影像,再从影像到文字,来回的转换把阅读理解转变成视觉直观。正像当代女作家林白所言:“绝妙之处在于,无论是先看图再看文,还是先看文再看图,都会发现一种有趣的吻合。”林白的观点道出了文与图之间的“有趣的吻合”的“互文性”阐发,这种观点也适用于文字与影像之间的“互文性”阐释。在小说与影像互渗的时代,小说接受意味着文字阅读与视听感知的双向选择。小说与影像的“共读”只会相互补充、相互促进,而不会造成相互损害。一方面小说形象的多义性、可塑性和不可穷尽性,调动了读者的创造性思维;而另一方面影像形象的直观性、明确性和固定性则为读者的思维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参照系”,读者/观众在小说形象/影像形象的对比中检验着自己的思维成果。因此,“共读”可以实现小说与影像都无法独立实现的独特的审美功能:在文字阅读与视听感知的合作中共同完成人的生存体验。

与传统的小说阅读方式相比,影像时代的“共读”主要有三大审美特点。

其一,“共读”可以在文字阅读和视听感知之间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融合关系。“共读”融“传统阅读”与“影像视听”为一体,“传统阅读”引发读者想象和联想,而“影像视听”则给观众提供了直观形象,小说形象的间接性和影像形象的直观性在“共读”中达到“互补”。对一部经典小说的阅读永无止尽,其潜在意义是永远无法被完全接受的。不过,由于文字传达的抽象性和概念化,事物的某些细部特征永远难以用语言文字来描述清楚,而影像媒介中的视听感知可以弥补这个缺陷。在视听感知中,有意义的特征因具象化、直观化的呈现不但得到了保持,而且得到了特别的强调和张扬。

其二,“共读”可以使审美主体在印刷媒介与影像媒介之间体验各具特色的艺术美感。小说依赖于印刷媒介,影视剧依赖于影像媒介,审美主体要能顺利实现“共读”,掌握两种媒介各自的基本特性是必要的前提。因此,审美主体在欣赏小说的情节和影视剧与之相对应的场景时,要细细品味二者之间各自独立而又相互联系、相互对照、相互补充的奇妙之处。这种由语言叙事引发的联想渗透到影像画面张力产生的连锁式的审美反应,正是“共读”现象在审美实践中的具体表现。

其三,“共读”可以使审美主体从单一身份向双重身份转化。传统小说阅读的主体只具有单一的读者身份,而“共读”的主体必须身兼读者和观众两种身份,要同时面对小说的文字版和小说的影像版。这无疑对审美主体提出了更高的审美要求。面对小说的文字版和小说的影像版,审美主体既是读者又是观众,欣赏语言形象和欣赏影像形象几乎是同步进行,主体在体验、领悟二者之间的审美异同时,要充分把握两种艺术各自不同的特点和独特的艺术本性。小说形象是用语言创造出来的,读者必须通过对小说描述的内容来逐渐掌握塑造的各种艺术形象,因此,小说需要讲究情节的逻辑性、连贯性,叙述语言必须前后充分交代清楚,否则读者会出现阅读理解障碍。而影像形象是视听合一的多元共融,投射在银幕/荧屏上的影像一显现,光、色、影立即刺激你的视觉,声音立即刺激你的听觉,画面视像和观众感知同步,因此,镜头与镜头之问的组接是非逻辑性的、跳跃的,蒙太奇是影像叙事中常用的手法。由此可知,审美主体要能顺利实现“共读”,掌握两种艺术各自的美学特征是必不可少的条件。

从传播学的角度来讲,影像时代的“共读”现象还体现出小说作品从小众传播到大众传播的转变。作家的个人化书写被投放于大众传播的渠道之后,文学文本的大众化需求就成为作家创作文学作品考虑的首要问题。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影像改编为小说作品提供了比书籍更为迅速、更为大众化的传播形式,文学作品的生存空间更为广阔。王朔、池莉、海岩等作家主动以开放的姿态进行文学书写,他们的作品便受到读者和导演的共同青睐。比如,周梅森虽然于1983年就登上了文坛,但一直默默无闻,不受重视,直到90年代后期,他的《人间正道》、《绝对权力》、《中国制造》、《国家诉讼》等小说改编成电视剧后,他的知名度很快升高,小说销量直线上扬。周梅森自己也承认:“过去我对小说改编成影视作品不太重视,有人要拍我的小说,我只是把版权卖出去就不管了,现在我感到虽然小说和影视是两回事,但是它们还是可以互动的。影视作品的影响面是很广泛的,对图书销售的作用也相当大。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我的15部作品总共发行了不到10万册。而《绝对权力》至今已经发行了近20万册,《中国制造》的发行量累计达到了30万册,《国家诉讼》更是第一版就达到12万册。”陈源斌的《万家诉讼》被改编成电影《秋菊打官司》,小说在市场上走红,此后,陈源斌创作了“秋菊”系列小说,比如《秋菊开会》、《秋菊打假》、《秋菊杀人》、《秋菊传奇》等。这些事例充分显示,“共读”现象对于提高作者的知名度和扩大小说的传播范围有着功不可没的作用。因为小说的影像改编好比让小说文本插上了巨大的翅膀,能够使它“飞”得更高、更快、更远,这大概就是麦克卢汉所说的“传媒就是信息”的真正内涵吧。

四、结语

阿多尔诺和霍克海默认为晚期资本主义社会是以商品生产为特征的,艺术和文化作品受到商品原则的支配,文化生产的集中导致了文化工业的产生。在文化工业中,交换价值和利润动机是具有决定性因素的。“在当代社会经济发展的转型时期,‘文艺女神’与‘经济巨人’的密切结合构成了文化艺术发展过程中的一系列新的现象,文化艺术在社会经济的深刻制约和驱动下正朝着日益明显的商品化、产业化、市场化方向倾斜。”也就是说,影像时代是文化艺术产业化的时代。因此,视觉文化对文学的影响就表现为工业化生产模式、运作机制对文学书写的浸淫。众所周知,影像媒介背后拥有强大的资本力量,如果一部文学作品被影像改编,这部作品就会借助影像的力量扩大自身的社会影响,作品的印刷量会直线上升,资本市场的比重也随之增加,作品的场域无形中得以扩展。

在视觉文化居于霸权地位的时代,许多人感叹文学越来越边缘化了,甚至悲观地认为“文学已经死了”。我个人认为,这是对视觉文化的误读。其实,中外著名导演都不排斥文学,他们都不约而同地对文学作品和文学书写给予了高度评价,都自觉把文学作品看成是影像生产的重要基石。谢晋说:“电影艺术的基础是文学。”张艺谋也并不讳言对文学的依赖,他说:“文学是所有创作的母体,只有文学的繁荣才有各个门类艺术的繁荣。不是我们依赖文学,而:是文学是整个的‘基座’。”创作《大明王朝》电视剧本的刘和平深有感触地说:“中国和其他国家还不同,电视剧取代了中国几百年来的戏剧,成为大众需求最大的艺术形式,它正在慢慢成熟和发展的过程中,在这个过程中,电视艺术要主动地与文学联姻,文学也要自觉地进入电视剧领域,不要自作清高,将其视为快餐文化。”由此可知,当代作家如果正确处理好文学书写的个人化与影像改编的大众化的一些矛盾,使二者之间扬长避短,求同存异,互为补充,那么文学书写与影视剧的联姻所产生的影响将是不可估量的。当代作家如果能够充分认识到文学与影像的依存关系,去密切关注影像艺术的发展态势,借影像媒介的翅膀,那么,就会形成当代文学和当代影视剧的共同繁荣。

(责任编辑 王林)

茶文化与影视文化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我国具有悠久的文化历史,其中很多经典的传统文化得以延续至今,离不开许许多多传承者的不懈努力,这些优秀的传统艺术文化不但转变了人们的审美方式,给现代社会的发展也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因此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意识十分必要,结合其不同的区域特点和项目分布,将影视艺术渗透其中,能够创新保护途径,扩大传播范围,全面发挥其重要的历史和人文价值。本文就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展开探讨,就影视艺术对其保护作用深入思考,提出几点二者结合的有效途径,以期促进传统文化的长远发展。

关键词:影视艺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概念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的定义可知,“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被各社区群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社会实践、观念表达、表现形式、知识、技能及相关的工具、实物、手工艺品和文化场所。简单来说,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遗留下来的,充分地融合了人民智慧的艺术文化。而当前世界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审核与确定,能够明确分为国家级、世界级进行登记,目前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就主要包含戏曲文化、杂技演出以及民族风情等等。在当前社会发展中,由于人们的经济水平得到相应的提升,便开始逐步追求精神文化以及艺术层面的享受,

而我国的文艺类文化遗产能够很好地满足大家对文化艺术的鉴赏需求。因此,为切实有效地继承和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工作人员势必要将其加以完整保护,同时结合现代化的技术手段,赋予其新鲜的生命力。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

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是指在历史发

展、更迭交替的背景下,经过岁月洗礼而得以保留下来的一些凝聚人民智慧的文化和艺术。其中包括但不限于戏曲、杂技、风俗等等,形态各异,内容丰富,成功吸引了世界各国人民的关注目光。现如今的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在温饱之余人们对精神生活也有了更高标准的要求,这样的社会环境更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带来优势。但是,就目前的传统艺术传承情况而言还有一定的创新和发展空间。首先,一些传统艺术的受众范围较为局限,在各种文化融合创新的背景下,更使其受众群体缩小,人们逐渐追求更加主流的艺术,缺少了解传统文化的兴趣和时间;并且一部分传统艺术需要以手工的形式展现,工业化迅速发展的今天更使其缺乏市场,手工耗费的时间、人力等都要更多,效率較低成为限制文化传播的因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者数量更在逐渐减少,更多的年轻人选择了创新行业的相关工作,缺乏文化保护和传承的意识,导致传承人呈现老龄化趋势,这些情况应该引起有关人员的重点关注。

影视艺术的概述

影视艺术作品的基本概况

影视艺术作品是当前社会中最能够继承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条途径,但影视艺术作品的相关概念我们仍需对其加以明确。影视艺术作品,其本身含义指的就是借助影视表达的特殊手法,将所有可以通过影视作品拍摄的对象进行展示的过程,它属于一种综合性的发展方式,能够将万事万物融合表现出来。从影视艺术作品的相关概述中,我们能够看出来,它本身存在的广泛应用性、包容性以及受众面之大,对观众的引导性之强。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互联网行业逐步兴起,除了传统的部分影视艺术传播途径外,各种应用设备的接连出现,使得媒体行业艺术文化传播的范围一再扩大,由此得知,利用影视艺术作品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应传播,既能够保证非遗文化与现代信息技术的合理融合,又能够为继承和发扬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提高保障。

影视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

相关工作人员若想要切实利用影视文化产业对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相应的继承和发展,除了明确这两种事物发展的相关概述外,还应该对当前的影视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进行相应的分析和了解。因为我国目前的影视文化产业发展势头良好,而且其发展的方式、类型也层出不穷,这就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其传播的力度。而互联网行业的快速发展,更是给予影视文化发展一条新兴发展道路,它能够在网络平台上快速地完成与其他行业之间的结合和变现,这对养成整体影视文化产业发展的生命力而言,也有着一定程度上的积极影响。相关工作人员若能够将非遗文化内容与影视文化产业相连接,一方面能够在较大的程度上扩展文化接受人群,另一方面则能够促使行业与其他物质生产产业相结合,创设出周边宣传物,这对进一步弘扬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来说,也将发挥出更为积极的意义。

影视艺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作用

影视艺术是在社会飞速发展背景下,为了满足人们精神生活需求而不断完善的一种文化宣传方式,高质量、高水平的影视作品能够起到可观的传播效果,获得丰厚的市场价值,借助影视艺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和宣传意义深远。首先,在宣传效果方面,相比于其他的现代文化而言,传统文化受到其自身的地域特点、技术难度等因素的影响,并没有广为人知的展示途径,想要让更多的人们投入到文化保护的工作当中,就应该先让大家认识并了解这些内容,将其展示在广大受众眼前才能增加重视程度,影视作品的传播不受地域和空间的局限,更具备先进的媒体技术,具备将艺术作品影像还原的能力,拉近与观众之间的距离。其次,一些年轻人受到多元文化的影响,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少之又少,影视作品对非遗文化具有普及作用,能够激发年轻人的学习兴趣,增加其接触优秀文化的机会,提升其社会地位。同时,影视作品也可以作为记录非遗文化的一种形式,通过先进的媒体技术将这些具有文化底蕴的内容一保存,更便于观众感受其中的历史价值和独特魅力。

影视艺术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之间的关系

在风格与传播上的互补性

在明确影视艺术作品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作用之外,相关工作人员还应该充分认识到影视艺术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之间的关系,这会直接影响到后续保护途径、保护手段的设计与应用。而就这二者之间的关系来看,它们中最明确的一点关系就在于风格与传播角度的互补性上,因为影视艺术本身是存在着较强的传播性质的,它能够将既定的影视作品内容传播到更多的视野之中,但其大规模的传播性优势下,所蕴含的是对其质量和数量的高要求,为确保观众能够始终为影视作品内容“买单”,影视行业的工作人员就要保证,每一则作品的独特性和创新性,只有不同风格下的影视作品才能够在较大程度上调动观众的兴趣,避免其因缺乏新鲜感而产生厌倦情绪。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在表现形式却与影视艺术之间呈现出截然相反的特性,它本身的独特性够强,而且内在的文化表达也与现代部分影视内容有所偏差,但其本身的受众面、传播力度,却远远比不上影视艺术。由此看来,这两者之间截然相反的特性,不失为一种互补的优势条件,工作人员若能够利用部分现代技术手段,将二者进行结合,便能够在保证影视艺术作品具备特有风格的基础上,将非遗文化进一步传播到观众视野之中。

文化产业发展的动力来源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数千年来沉淀下来的经典文化载体,它的呈现与发展不仅仅代表着我国的历史进程,更能够直观地体现出中华文化于历史洪流中的重要意义,这不止对树立我国人民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而言有着积极影响,对培养一代代年轻人的爱国主义精神以及民族价值观来说,更是拥有着不可比拟的作用。而反观影视作品对非遗文化的记录和存储,它非但对文化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和传播有着重要帮助,还能够从侧面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中,收集到更多的艺术作品创作动力和多元内核。由此可知,二者之间除了拥有风格与传播方面的互补性之外,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还能够成为影视艺术发展的重要素材,即二者之间还存在一种可持续性的生态发展模式,能够对文化产业的相应发展提供动力来源,而这对促进影视艺术发展和同步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而言,也有着一定程度上的积极意义。

影视艺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途径

顺应时代发展,创新保护理念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核心价值并不僅仅在于该项目的制作工艺复杂精美和所历经的时间漫长悠久,更在于其中蕴含的工匠精神和智慧结晶,其中的文化价值不可估量,是我国人民勤劳、探索、精益求精的重要体现。顺应时代的发展,创新保护意识,才能使其更好地为人熟知,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不断深化并传承。一方面,在快速发展的当今时代,群众的心理需求也在不断改变,这就需要影视创作者在作品的准备阶段深度顺应社会标准,不再使得保护理念浮于作品表面,更是深化到作品的每一个场景和画面当中,充分将非遗文化的内涵展示出来,促进娱乐与精神的紧密结合,吸引更多观众的注意力,使其对该项非遗文化有了深入的了解,并树立一定的保护意识,激发传承的信念和热血。另一方面,创新理念也可以迎合群众的审美能力,时代的发展屏弃了一些传统的宣传方式,借助影视作品的力量,将非遗文化更加清晰地展示在群众眼前,更能确保收视率的稳定提升,逐渐实现实质性的宣传效果。

完善保护机制,发挥历史价值在将影视艺术与传统文化保护二者紧密结合的过程中,除了要求创作者具备创新的理念和意识,更需要有关人员共同努力,全面完善文化的保护机制,充分发挥历史价值。首先,部门之间需要分工合作,合理划分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包含的不同区域,由制作者进行评价和讨论,探讨对其进行宣传的方向,结合不同的文化区域设定不同的宣传项目,不仅促进影视作品的顺利完成,更要保证在作品播出之后的宣传效果。同时,影视作品的拍摄也要分清主次,对于生命力较强、传播意义较大的非遗文化要加大创作力度,从多个方面立体化地展示其艺术价值,第一时间吸引群众的注意力,为其今后的保护和传承打好基础,将非遗文化与产品、旅游等项目结合起来更能够产生连环效应,借助影视艺术的力量扩大文化影响力,促进各个行业的稳定健康发展。

重视文化传承,突破传统局限通过影视艺术,提升非遗文化影响力,发掘更多的传承者才是重中之重,传承者的数量增加会为传统艺术带来源源不断的生命力和价值。因此,相关人员应该结合不同非遗文化的需求和特殊性质,全面秉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重视文化传承,借助影视艺术的传播作用,突出文化重点,激发群众的保护和传承意识。就目前的传承情况而言,我国许多传统文化在传承方面有待加强,想要借助影视艺术普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就必须打破传统的单一规则,逐渐摒弃不具备实际意义的规定,从而降低传承者老龄化的程度,为其注入新鲜的活力。关注现有传承者,发掘他们自身的“传奇色彩”也是吸引观众注意力的有效方式,突出这些特点可以丰富影视作品的内容,这些老一辈的传承者更是“工匠精神”的活案例,重视文化传承者的各个细节能够赋予非遗文化不同的艺术价值,全面提升保护和传承的价值。

划分利益区域,协调各级关系

一部影视作品的完成离不开各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尤其就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这种特殊的题材而言,更需要各级之间清晰划分利益关系,深化传承意识,有组织、有纪律地展开各项工作,充分发挥各级主体的实际价值,将非遗文化保护工作落实到位。一方面,影视作品的顺利拍摄,首先需要政府、文化管理部门和非遗传承人之间的紧密配合,影视艺术的引进能够促进非遗文化的迅速传播,形成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保护体系,提升影视作品的完成速度,全面提升资源配置利用效率。另一方面,各级关系之间的相互配合还可以共同促进非遗文化的保护和传播,部门之间各司其职,为影视作品创作提供更多便利的条件,合理划分利益区域,将责任落实到个人,以影视创造为主线,发掘更多非遗文化当中可以记录并与其他产业相结合的内容,保证工作的有序进行,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一张代表着文化艺术的名片,更是各级人员为了传承传统文化而共同努力的体现,将工匠精神渗透其中,为历史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综上所述,影视艺术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具有重要的作用,良好的影视作品更能够为其发展提供更多丰富、有力的途径,二者之间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因此,相关工作者更应该树立正确的文化意识观念,发掘更多影视艺术与非遗文化之间的融合途径,积极引进现代化的技术手段,从文化底蕴、民族精神、发展历程、产生背景等多个角度完成影视作品,普及有关的艺术知识和常识,使得更多的年轻工作者了解并感知非遗文化的重要价值,积极参与到非遗文化的传承和保护过程中,使其在新时代重焕生机。

(作者单位:吉林艺术学院)

茶文化与影视文化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二十世纪后半叶,大众传媒的兴起和发展,尤其是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推动着影视文化逐渐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进而使影视文化传媒事业的发展也是风生水起、日新月异。然而地区间影视文化传媒公司发展的良莠不齐,已经严重阻碍了影视文化传媒事业的健康发展。为此,本文通过对南阳影视文化传媒公司的一些社会调查,探析其发展现状,找出影视传媒行业中存在的问题和发展瓶颈,进而对其未来的发展路子做一些粗浅的探索。

关键词:Culture and Media;发展现状;Talented person

影视文化传媒行业是21世纪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一种文化产业,对优秀文化的传承和发扬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也承担着引领社会文化主流的历史重任。南阳的影视文化传媒公司立把发展影视文化传媒事业作为提升南阳文化形象、实现可持续发展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平台,传媒行业发展势头强劲,呈现多元化发展。

一、南阳影视文化事业的发展

南阳影视文化事业的发展基本上是在改革开放之后,1982年一部被称之为“改革剧的改革”的影视作品——《谁是贤者》的出现,开创了南阳人创作、拍摄电视剧的历史,也拉开了南阳影视文化传媒事业发展的序幕。之后,《小镇名人》、《继父》、《张仲景》等脍炙人口的影视剧作相继问世。南阳人的这一系列对影视剧的探索,使影视文化这一新兴而独立的艺术在南阳这块古老而又充满勃勃生机的大地上发展开来。与此同时,中国电视媒体经过这十几年的变化,实现了从完全供给型到创收供给型的历史性跨越,这标志着新的电视传媒产业经营理念的形成。

南阳影视制作中心也便是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成立起来的,由它参与制作的《南阳大会战》便也是其经典之作之一,为现在南阳影视文化传媒公司的发展奠定了一定基础。

1999年电视集团化改革后另一重要举措制播分离。制播分离使电视媒体实现了一次历史性的飞跃[1]。这项举措也更大的激发了南阳人民创作影视文化作品的热情。

特别是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人投身于影视文化传媒行业中,使得像南阳市薪火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宛都影视制作有限公司等一大批影视文化传媒公司如雨后春笋般在南阳大地上拔节生长起来,呈现了出良好的发展事态并得到了跨性的发展。

二、南阳影视文化传媒公司的发展现状

南阳影视传媒事业的发展经历了30余年的风雨历程,从开始的制作中心到后来的影视文化传媒公司,尤其是近几年来的发展,使得南阳的影视文化传媒公司呈现以下一些特点:

1.公司的规模不大、资金力量不足。在南阳近几年来成立的一些影视文化传媒公司较多,但其注册资金、其规模都相对较小。根据调查,宛都影视制作有限公司的注册资金为300万,南阳韵石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的注册资金是150万,南阳范美文化传媒影视广告公司的注册资金更是在10万元以下。这就决定了这些影视文化传媒公司难以单独完成较大的制作工程,从而对公司业务范围的扩大造成一定的局限。

2.业务范围逐步扩大。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南阳的一些影视文化传媒公司所经营的业务也开始逐步多元化。特别是近几年刚成立的一些影视文化传媒公司,起点高,使公司一开始运营便拓宽了其业务范围,使之更受人们的青睐。宛都影视制作有限公司和南阳星汇文化传播公司便可作为其中的典型代表。

3.从业人员越来越向学历化、专业化迈进。在南阳影视文化传媒事业的发展过程中,最初是由一些影视传媒的爱好者发起的。经过十几年与市场的相适应,南阳的影视文化传媒公司中人员构成的学历层次和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公司的人员构成越来越趋于合理化。

4.各影视文化传媒公司逐渐突破地域和自身的限制,逐步走向联合。在南阳影视文化传媒事业发展的最初阶段,对于影视作品的制作,基本上都是完全依靠制作中心自己或公司的力量来完成,难以有大的突破,难以单独完成较大的影视作品项目。到20世纪末21世纪初,一些影视文化传媒公司逐步意识到了公司间相互合作的重要性,尝试互利共赢。

除此之外,南阳的影视文化传媒公司在管理上、创意经营上等很多方面,都呈现出其独有的特点。

三、对南阳影视文化传媒公司发展所存在的问题的探析

基于南阳的影视文化传媒公司发展的一些特点,经过对相关资料的分析,我们也从中看出在南阳影视文化传媒事业发展过程中,各公司的发展存在着一些问题:

1.规模小,融资不畅。在调查的南阳影视文化传媒公司中,其注册资本在100~500万元之间的公司占22%,100~50万之间的公司占到35%,50万以下的公司占43%。可见中小型公司居多。此外,大多数影视文化传媒公司以私营为主,资金周转的渠道以银行贷款为主,缺少政府扶持和社会投资。

2.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创意灵感缺位。在调查中发现,南阳影视文化传媒公司自主创新能力普遍不足,公司的影视作品及其他策划方面的业务中缺乏创意,难以打造给受众留下深刻印象的作品。如图所示,在对296名南阳普通市民所做问卷调查中,32%市民难以说出南阳影视文化传媒公司所创作的作品,甚至有57%的市民对南阳的影视文化传媒公司所创作的作品没有印象,仅仅有11%的市民能说出名字。在调查中,市民普遍说,之所以没印象,是因为南阳的影视文化传媒公司的作品缺少新意。

3.公司自身宣传力度不够。调查中发现,在绝大多数市民的印象中,对南阳的影视文化传媒行业的概念还很模糊,有的甚至没有。在对296名普通市民做的问卷调查中,有43%的市民对南阳影视文化传媒公司不了解,也不清楚有哪些影视文化传媒公司。绝大多数还仅仅局限的认为影视文化传媒只是是影视制作。可见南阳的影视文化传媒公司严重缺乏对本公司所经营业务的宣传,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影视文化传媒公司的发展。

4.人才引进、培养机制不健全。影视文化传媒行业的发展不仅仅是技术,人才也占据有极其重要的部分。南阳的影视文化传媒公司的发展问题,很大程度上,表现在缺乏训练有素的传媒经营管理人才以及技术创新人才。南阳传媒产业的经营管理缺乏专业化的认识,这就严重限制了公司的进一步发展和规模的扩大。

5.缺少合理的引导,使行业的发展缺少一定的规范。在市场的作用下,影视文化传媒公司为追求更高的利润,使其作品追求形式上的奢华,内容上却空洞无物。这也在某种程度上使南阳的影视文化传媒事业难有大的作为。对南阳文化的定位不明确,行业内缺乏一定的规范。使公司虽然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但对公司的发展作用不太明显。

四、南阳影视文化传媒公司的发展对策探析

1.依托地方文化资源,发展影视传媒事业。基于农村乡土特色,发展农村题材影视拍摄基地[2]。拍摄具有中原乡土气息的农村题材影视作品,做与具有农村特色的创意策划。电视剧《湖光山色》的成功便是一个有力的说明。依托政府实施的“一山一水一卧龙”发展战略[3]。充分利用南阳独有的山水风光和楚汉历史文化资源,发展与南阳历史文化特色相适应的影视文化传媒事业。发展“红色影视”。南阳是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南阳桐柏叶家大庄桐柏革命纪念馆和镇平彭雪枫纪念馆位列其中。南阳的影视文化传媒公司可以充分的利用南阳的“红色”资源开辟出一条独有的南阳“红色”影视文化传媒的道路。

2.拓宽融资渠道,扩大公司规模。南阳市影视文化传媒公司要依托市场,开辟新的融资渠道,争取政府政策扶持。通过对本公司有效资源的整合,或进行兼并收购其他发展力量不足传媒公司,或与其他与之相适应的影视文化传媒公司强强联合,扩大其规模,使之发展成为企业,甚至集团。

3.增强自身创新能力,提高职工业务水平。南阳的影视文化传媒公司,应在满足社会多元化需求的基础上,进一步培养员工的创新意识,定期组织业务培训和业务技能比赛,激发员工提高其业务能力的热情,从而不断提高其创新能力和业务水平。

4.加强对自身的宣传和推广的力度。南阳影视文化传媒公司的业务应该向大众消费群靠拢。争取更大的市场。这就要靠公司对自身的宣传和推广力度了。首先应立足于本市的受众,精做影视作品和所开展各项业务,以此为平台,推动其业务在地缘上逐步展开,甚至流向全国。

5.浇筑人才壁垒,完善人才引进、培养机制。二十一世纪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因此引进专业人才,培养精英意识,培育专业创意型人才,使之成为影视文化传媒行业的中坚力量,这是南阳影视文化传媒公司长远发展的必由之路。

总之,南阳影视文化传媒公司应立足南阳实际,充分发掘南阳深厚的地方资源,发展影视文化产业,并且要勇于创新、大胆实践。只有这样才能使南阳几千年文化积淀成为推进影视文化产业发展繁荣的助推器;只有这样才能使南阳的文化资源和市场合理的结合起来,转化为新的“财富”;只有这样才能使南阳的影视文化传媒事业走的更快,走的更远。

参考文献:

[1] 王亚男.地方电视传媒发展的思考—基于吉林省电视传媒发展现状的研究[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12).

[2] 盛云富.发展独具特色的云南影视文化产业[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5(9).

[3] 孙笑菲.河南影视文化产业的发展与地区旅游经济[J].新闻爱好者,2010(10).

茶文化与影视文化论文范文第6篇

摘要:本研究对三亚学院197名非英语专业大学本科生的跨文化敏感度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表明,三亚学院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跨文化敏感度的5个变量中差异认同感平均水平最高,而交际参与度平均水平远远低于其他4个变量的平均值。并通过对文科和理工科大学生的跨文化敏感度比较发现,理工科大学生的跨文化敏感度明显低于文科大学生。

关键词:大学生;跨文化敏感度;跨文化交际能力

在经济、社会和文化迅速全球化发展的背景下,跨文化交际能力引起了专家和学者日益深刻的关注。跨文化交际领域重要的研究课题一般包括跨文化意识、跨文化敏感度和跨文化交际技巧。对其他文化在了解、意识和接受等诸多方面的敏感是决定跨文化交际能否成功的首要条件。

一、查方法

本次调查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本调查研究采用陈国明和Starosta设计的Intercultural Sensitivity Scale(ISS)(跨文化敏感度量表)对被调查对象进行测试,并运用SPSS对测试结果即跨文化敏感度情况进行总体分析。Fritz和Mollenberg已经对ISS的有效性和可靠性进行了验证,并证明了其跨文化的适用性。这些验证和证明保证了ISS的信度和效度。ISS有5个变量构成,共覆盖24个封闭式问题。这5个变量分别是交际参与度、差异认同感、交际信心、交际愉悦感和交际专注度。所涉及内容全面,可以集中反映被测试对象的跨文化敏感水平。在测试中,受试者需要在选项1~5中打勾选择:1表示非常不同意,2表示不同意,3表示不确定,4表示同意,5表示非常同意。交际参与度指交际参与倾向和参与程度,涵盖的问卷问题包括题1、11、13、21、22、23和24,其中第22题为反向计分项;差异认同感指对文化差异的意识和认同程度,涵盖的问卷问题包括题2、7、8、16、18和20,其中2、7、18、20题为反向计分项;交际信心指对参与交际的信心,涵盖的问卷问题包括题3、4、5、6和10,其中第4题为反向计分项;交际愉悦感指参与交际获得的满足和快乐,涵盖的问卷问题包括题9、12和15,此三题都为反向计分项;交际专注度指交际参与过程中交际主体的专注意愿和专注程度,涵盖的问卷问题包括题14、17和19。

二、查对象

本研究调查对象为三亚学院在校本科生,涉及酒店管理、广告、法学、国际贸易、文秘、工商管理、营销、软件、测控和土木10个专业200名涵盖不同年级的学生。

三、查结果与分析

1.文化敏感度现状,问卷发放份数为200份,收回有效问卷197份。本调查研究首先对跨文化敏感度的5个变量进行标准差以及平均值的比较分析。

由表1的数据可以看出,所有被调查对象的差异认同感平均值为3.8652,其平均水平最高;而交际参与度平均值为1.5637,其平均水平远远低于其他4个变量的平均值。由该项数据可以得出结论:随着世界经济、社会和文化迅速全球化的发展,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普遍对外来文化的认同感越来越高,但是由于文化和语言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交际信心略低,进而影响交际愉悦感。同时,更进一步导致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跨文化参与程度。

2.文化敏感度差异分析,本调查问卷总量为197份,其中文科样本为98份,涉及酒店管理、广告、法学、国际贸易和文秘5个专业。理工科样本为99份,涉及工商管理、营销、软件、测控和土木5个专业。对不同学科之间的标准差以及平均值进行比较分析。

比较数据显示:理工科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跨文化敏感度明显低于文科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理工科学生在跨文化敏感度的5个变量中的表现明显差于文科学生,尤其在“差异认同感”和“交际参与度”两个变量中相差显著。由此可见,学科差异是影响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跨文化敏感度的一个显著因素。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文科学生在社会和人文知识、以及文化知识和文化素养方面普遍比理工科学生丰富,这使得文科学生能在理解不同文化差异时更加全面更加深刻,更加能认同非本族文化,也相对来说更加乐意参与跨文化交际。

四、结与建议

问卷调查的结果显示,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对外来文化的认同感普遍较高,但是由于受到文化和语言的差异的影响,使学生的交际信心降低,跨文化参与程度不高。并且,学科不同,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跨文化敏感度呈现明显差别。因此,为了提高跨文化交际效果,建议分别从大学英语教师、学生及教材和课程设置三个方面来提高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跨文化敏感度。

1.英语教师在课堂中应改变以往过度注重语言知识的授课方式,培养学生的多元文化主义态度,尽量多地为学生提供跨文化交际真实的活动和自然的环境,激发学生对跨文化交际的兴趣和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在学习中注意文化差异的细节信息。

2.学生应该提高跨文化交际参与度,把外国文化学习和语言学习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上。尊重不同文化的差异,大量阅读有关的文化或宗教书籍,进而提高跨文化交际信心和愉悦感,因此改善或提高跨文化交际效果。

3.英语教材的课文及补充阅读材料均应取材于现实生活,教材中摘用的小说或剧本也应是包含大量丰富文化内容的篇章。在课程设置上,作为对大学英语的补充,学校应开设能真正提高学生跨文化敏感度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公共选修课程,如英美文学概况或选读、英美概况、英美影视文化欣赏以及英美社会文化等。

另外,本调查研究还发现非英语专业大学生接触外国文化的方式多样化,学校和教师应尽量多地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信息渠道,并针对学生不同的跨文化交际动机进行有效地引导,使他们能在最大程度上提高跨文化敏感度,进而提高参与真实跨文化交际活动的能力。

参考文献:

[1]Chen G M & Starosta W J. The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the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sensitivity scale [J].Human Communication,2000,(3):1-15.

[2]Fritz W,Graf A,Hentze J,Mollenberg A & Chen G M. An examination of Chen and Starosta’s model of inter-cultural sensitivity in Germany and the United States[J].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Studies,2005,IV(1):53-65.

[3]邵思源,陈坚林.一项对高中英语教师跨文化交际敏感度的调查[J].外语学刊,2011,(3):144-147.

[4]黄文红.跨文化交际能力理论模型:中国与西方的对比[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3,(4):37-40.

上一篇:事业单位思想政治论文范文下一篇:家庭暴力遏制民法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