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论文范文

2023-11-04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在学术层面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道德哲学形态建构完善,它也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实践要求与成熟标志。在众多研究理论看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道德哲学形态表现出了多个层面内容,例如意识、经济、社会、道德层面。本文中简单探讨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道德哲学精神同构,同时讨论了在其大众化发展进程中的价值变迁相关问题。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道德哲学形态;精神同构;价值变迁;生活转向

早在十九大报告中,习总书记就已经指出“必须推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时代化、大众化发展,争取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引领力的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确保基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背景下的道德哲学形态、伦理精神等相关内容构建到位,呈现明确的显在形态。基于道德哲学形态建构的马克思大众化应该追求实践要求与成熟标志有效彰显,建立精神同构、价值变迁与生活转向发展体系。

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中的精神同构思想

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中,马克思主义精神本身是具有极为强大的生命力与战斗力的,它在培养科学批判精神与建设精神方面追求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自我意识的形成,它旨在解决人类现实生活中的诸多困境问题,希望将马克思主义原理转变为精神层面的自我意识内容。换言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直面善恶的,它在精神层面上实现了对人们认知力的有效提升,马克思主义在精神层面上实现了与大众化理论内容的有效同构,它在满足国家阶级统治要求的基础之上,也构建了迎合人民要求的社会控制体系,且它也满足了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现实需求,真正提升了人民生活的价值品质与伦理品质。首先,其精神同构主要代表了精神气质的同构,这一点在马克思的著作中有已经被大量论证。因为马克思著作中就明确指出了精神意识的同构,在思想、观念、意识等层面上追求比较直接的物质活动内容,满足人民群众在精神结构层面的自足,这种自足是完全开放的,它所追求的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精神意识方面的同构表现,具体可理解为“中国智慧”亦或是“中国方案”。换言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并非是马克思主义自身理论体系的自动完善过程,它希望在精神意识层面与经济社会层面上追求自我不断调适,如此便能够完成中国人民精神生态的有效建构过程[1]。

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中的道德视域

就道德视域层面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中的“合宜”感觉表现强烈,它在针对理论道德情感的直观展示方面颇为到位,在合理调节经济发展与到的情感关系过程中追求建立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内容,凸显其理论彻底属性。换言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所表现出得是一种道德哲学追求内涵,它尊奉人们意愿,同时基于压力层面强迫人们遵守其中的道德视域内容。实际上,它所提倡的道德视域是具有巨大生命力的,它特别关注多数人的切身利益,就从根本层面讲,它深层次分析了人对于社会态度的变化,阐释了人与社会关系的重大调适过程,他直接导致了整个社会世界观、价值观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就从根本层面看,考虑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将马克思主义理论目前已经与人民群众直接关联起来,因此在社会道德生态观念反应方面它就追求大众化的认同精神,基于历史条件变化分析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回应社会发展新情况、新问题、确保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能够合理建构,在社会进步进程中发挥巨大价值作用。而在个体道德圆满方面,它追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要确保特色主义建设中人们作为参与者的重要角色价值发挥,同时也要培养他们成为受惠者。为此,除要加强个体自身修养以外,也要思考如何提升人们的个体生活质量,建立具有责任感、义务能力的么看似主义学习研究体系,凸显其传播、调节自身理论相适性内容,这也是个体道德圆满的重要结构表现。就这一点来讲,它还设计了主观层面上的独立思想体系,客观展示知识内容,真正确保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意识形态、科学内容能够融入到人民物质与意识生活之中,全面分析理论与实践的相关问题。就马克思主义理论演绎开放、伦理主体构建层面看,它需要针对国家道路与制度选择等多方面思考人们认知水平的提升,确保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价值功能[2]。

三、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中的价值变迁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中的价值变迁与大众化之间关系存在直接关联关系,它在被尊奉的理论理性与实践理性内涵中 探讨了价值变迁的相关理念内容,那就是学术价值、时代价值以及政治价值的变迁。就学术价值的变迁而言,它探讨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发展实践相互结合,这为时代视野的有效拓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就谈政治价值的变迁,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他建立、创新、发展、寻求获得政治结论,优化大众化发展进程,面向实际生活探讨独立创造性研究内容,这其中就探讨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政治化内容的紧密相关关系,思考从道德哲学层面研究政治价值内容。如果单从现象学意义层面看,它就从一定程度上探讨现代化建设实际问题,就人们正在处理的事情作为基本中心,特别着眼于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容的合理化运用,对新实践、新发展内容进行分析,凸显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背景下的政治价值。简言之,它以清理作为价值基础,建立机制标准,结合现代道德哲学价值观来分析大众化“情理”基础建设内容,赋予其应有的实践价值地位,如此就建立了一套政治至善、个体至善的良性互动发展体系。实际上,它在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方面是追求对人民切身利益的有效回应的,而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背景下,它则希望有效改善人们的生活状况,基于劳动层面创造幸福,改变现实[3]。

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中的生活转向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中的生活转向首先追求生活智慧转向,它最初定性为对某种自然事物的转向,例如“爱”与“感觉”的转向。基于生活智慧层面探讨其具体形态的自由内容,其目的在于构建一套独立自主的能够联系人们相互彼此的重要纽带。这里所谓的生活智慧并非是任何生活精神装饰,而是在遵循人们生活内涵原理的生活智慧内容。它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所探讨的生活智慧内容,希望切实实现一种求真悟智体验,确保针对理论推崇达到“自化”程度标准,而马克思主义在追求实践真理方面也特别强调对生活智慧问题的有效解决,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精神动力实现方面建立品质优化体系。

如果从生活品质转向层面看,它就探讨了中国人生活品质中的传统“儒”道思想内容,分析了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背景中某些现实的生活远离,它在大众化背景下潜藏于人们深层的生活品质中、个体的精神世界中,它不可避免的改变了中国人的生活品质[4]。

总结:

就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角度看来,它就追求大众化思想与伦理共生互动发展状况,希望在一定程度上深度探讨人类文明发展品质内容,基于自觉伦理精神考察某些实体性状态内容,建立道德哲学形态分析体系,最大限度凸显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发展目标,赋予人民群众最高尚、最真切、最有效的伦理情感体验。

参考文献:

[1]LU Yan-e.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道德哲学形态[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036(004):145-151.

[2]赵欢春.构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道德基础的新思路[J].南京社会科学,2011,000(003):57-62.

[3]卞桂平.伦理学视域中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路探微[J].求实,2012,000(007):14-16.

[4]何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视域下如何有效发挥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功能[J].记者观察, 2018.

作者简介:

孟楠楠( 1986.2-)女,民族:漢,籍贯:辽宁省盘锦市,学历:法学硕士,职称:讲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论文范文第2篇

一、中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的内涵

在新形势下, 要深化对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中国化大众化研究, 能够让马克思主义理论被人们熟悉和理解, 还可以把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原理以及马克思主义的精华逐渐内化, 这样才能更好的被人们指导实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事实上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中国的实际情况进行结合, 从而形成了中国特有的社会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发展的过程中, 主要是以两个方向进行发展的, 第一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进行指导;第二是把中国在发展过程中的实践经验提高为新的理论, 进而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通过把崭新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 同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相结合, 这样能够更好的指导中国化的实践, 从而创造出更加科学的理论成果。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其实就是通过多种路径和途径, 让马克思主义被人民群众所接受理解, 从而能够用于指导自身的发展的过程。在马克思主义发展的过程中, 在每一个阶段,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点内容都不尽相同。例如,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早期,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关注点在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 其中主要包括马克思、恩格斯的政治经济学以及哲学;然而在当前新形势,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关注点在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大众化。马克思主义的通俗化也可以向大众化发展, 然而这却不是唯一的道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面对不同群体的时候, 也具有不同的效果, 尤其对于文化水平较高的人员来说, 大众化的方式有可能比较容易掌握, 从而产生的效果也会更好。除此以外, 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宣讲的主体不只是仅限于党校、政府部门的领导干部, 而且也是大学生、大学老师以及理论水平较高的职工等做的。大部分人民群众在改革开放的时候, 从中国共产党的各种优惠政策当中得到了很好的发展, 他们对党的理论创新, 从平常的生活中就能够得到很多的感受;对于那些已经调休的老干部来说, 他们所经过的不同历史时期的重大转折, 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具有非常深刻的感受, 而且他们对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宣讲们可能会人们产生更大的共鸣, 所以在进行宣讲的时候, 需要更好的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 这样才能达到更好的宣讲效果。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 坚持马克思主义也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本质属性和本质要求。但是, 广大人民群众对于马克思主义的接受程度可能会产生很大的差异, 这也是无法避免的正常现象, 所以我们应该以正确的方式引导广大人民群众来学习马克思主义。在对他们进行宣讲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过程中, 只是能够让他们主动的、积极的学习马克思主义, 这样才能让他们有更好的发展。

实践指导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大众化的重要标准, 人民群众在进行全面发展的过程中, 可以采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进行实践指导, 从而能够在生产、工作以及中不断完善自我发展。检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关键, 就是在进行实践指导理论的过程中。如果想要从党的方针政策中获得实惠, 就要积极的把马克思主义理论放到实处, 这样才能够让人民群众实现利益。在不同的历史时期, 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也有不同的表现, 所以, 在这个过程中, 需要发挥理论宣讲的作用, 才能正确的引导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大众化。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之间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 二者之间是紧密联系的, 而且也是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 在一定程度上也涵盖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内在逻辑。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历程, 不仅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 而且在很大程度上也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程。在新形势下, 为了能够全面的建成小康社会, 只有不断的深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 才能够好的指导我国的改革和创新。然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 在发展的过程中, 并不是平行的, 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关键在于,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服务, 只有具备良好的服务, 才能够更好的让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得到快速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属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关键内容,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需要和实践结合, 关心人民群众, 坚持“从群众中来, 到群众中去”的思想方针, 把握当下时代发展的规律, 适应新时期中国发展需求, 只有这样, 才能够保证马克思主义理论为中国发展提供重要引导性作用, 使其在中国发展的新时期成果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的实际体现。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的实现路径

研究者们, 在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现问题上普遍的认为, 只有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和中国的具体情况相结合, 才能让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 指导中国社会的实现发展。当然, 所说的中国具体实际, 不仅包括了现实的革命、社会的建设以及社会的建设, 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包括了中国文化的传承、创新以及弘扬等实际情况。理论作为现实的导向, 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基本的特征, 其理论能够面对现实, 从而能够很好的解决现实问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学术事业重要的研究方向, 在研究的过程中, 不仅要格外关注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吸取思想营养, 而且还应该重视中国目前的现实情况, 通过研究中国的传统而文化能够很好的解决中国目前存在的现实问题。所以,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路径的关键, 在于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中国的改革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只有这样, 才能够不断的充实和完善马克思主义。

学者们在研究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现路径的过程中, 提出了很多多元化的思想。其中学者们在研究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时候, 学者们主要分为四个观点, 第一个观点是, 从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进行研究, 在研究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 只有不断的深入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学科建设, 才能更好的研究马克思主义本身的理论;从其传播方式进行研究, 如果想要让马克思主义更好的在中国传播, 拓展其传播的路径, 需要不断的创新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方式方法, 只有这样, 才能够丰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更加广泛的传播;从其行政学角度进行研究, 如果想要在实践上实现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需要建立健全各种政策只有从根本上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才能够更好的实现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第二个观点是, 当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价值要能够直接反映人民群众的生活;当代马克思主义的精神作品要能够直接面对广大人民群体;当代马克思主义的表达方式要能够符合人民群众的思维方式。第三个观点是,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路径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即在传播方式上, 需要立足于日常生活, 创新马克思大众化的传播方式和方法, 这样才能更好的促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在表达方式上, 一定要重点关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大众话语, 才能够更好的符合人民群众的思想;在理论创建上, 需要专家学者对马克思主义进行深入的研究, 才能更好的提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支撑;在引导方向上, 相关领导干部需要时刻的把握住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方向, 只有这样, 才能够更好的引导人们认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第四个观点, 如果想要不断的推进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只有不断的完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宣传教育机制, 这样才能充分的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

所以, 通过相关研究者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的具体阐述, 一致认为, 只有从整体入手, 才能够更好的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的现实作用。所以说,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的实现路径, 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一方面是理论教育;另一方面是行为示范、在一方面是制度保障。

通常所说的理论教育, 其实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理论, 通过有计划的教学让人们更好的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教育者在向人民群众进行理论教育的过程中, 只有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深刻理解和充分掌握, 才能用最通俗的语言向人们进行教育, 让理论的表达更加能够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理解和接受能力。

通常所说的行为示范, 就是主要是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的主体, 尤其是党员干部一定要深刻的体会马克思主义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只有让广大人民群众感受到了党员干部为人民群众服务的精神, 才能够把他们作为马克思主义的标杆, 这样才能够体现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意义。

通常所说的制度保障, 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在内容、组织、执行以及方法等方面的规章制度规范。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实践的正常进行, 只有在相关规制度的保障下, 才能规范化、长期化。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来说, 在开展理论教育的过程中, 只有科学的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进行设置、教学方法的变化以及师资队伍的建设, 才能够更好的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对于行为制度的创建, 需要国家对相关的法律制度进行不断的完善, 只有在法律制度的规范下才能够树立良好的政府形象。如果想更好的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 只有在法律制度的保证之下, 才能够让理论教育长期有效, 所以, 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 只有在制度的保障下才能够进行发展。

总而言之, 在新形势下的历史任务, 只有让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得到快速的发展, 广大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 只有这样, 才能够满足大众化的发展, 这样促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的实现。在促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的发展路径中, 需要全方面的依据中国的实际情况, 对马克思主义进行解读, 这样才能更好的进行发展。

【相关链接】

卡尔·马克思, 全名卡尔·海因里希·马克思 (德语:Karl Heinrich Marx, 1818年5月5日-1883年3月14日) , 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之一, 第一国际的组织者和领导者,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缔造者, 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革命导师, 无产阶级的精神领袖,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开创者。马克思是德国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哲学家、经济学家、革命理论家和社会学家。主要著作有《资本论》、《共产党宣言》等。马克思创立的广为人知的哲学思想为历史唯物主义, 其最大的愿望是对于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马克思创立了伟大的经济理论。就他个人而言, 他的极其伟大的著作是《资本论》, 马克思确立他的阐述原则是"政治经济学批判"。马克思认为, 这是"政治经济学原理"的东西, 这是"精髓", 后来人可以在这个基础上继续去研究。马克思认为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他和恩格斯共同创立的马克思主义学说, 被认为是指引全世界劳动人民为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伟大理想而进行斗争的理论武器和行动指南。卡尔·海因里希·马克思 (德语:Karl Heinrich Marx, 1818年5月5日-1883年3月14日) , 早期在中国被译为麦喀士,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犹太裔德国人, 全世界无产阶级的伟大导师、科学社会主义的创始人。伟大的政治家、哲学家、经济学家、革命理论家、社会学家、记者、历史学者、革命社会主义者。

马克思在1835年-1841年中学毕业先后在波恩大学和柏林大学法律系学习。中学毕业时著作:《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 (1835年8月) , 大学期间, 成为青年黑格尔分子。

摘要:新形势下, 要不断的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中国化、大众化, 能够让马克思主义理论被人们熟悉和理解, 还可以把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原理以及马克思主义的精华逐渐内化, 这样才能更好的被人们所运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是无法分割的有机整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统领中国化大众化的总要求, 此外,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发展方向依然是新形势的发展要求, 它能够很好的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行服务, 而且也是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保障。本文通过对中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的内涵进行说明, 阐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之间的关系, 从而分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的实现路径。

关键词:中国化,路径探索,大众化,马克思主义

参考文献

[1] 郭国祥, 查超.近年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研究的回顾与思考[J].探索, 2014 (4) :24-28.

[2] 苏勋强, 程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丰富与发展[J].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7, 16 (6) :11-12.

[3] 鲁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困境及路径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 2015 (19) :281-282.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论文范文第3篇

一、革命先驱的宣传推动马克思主义在贵州的早期传播和大众化

20世纪初期, 受新文化运动和民主革命思想的影响, 一批追求新知识、新思想的有志青年, 走出贵州, 投身到中国革命的第一线, 在血与火的斗争中, 一边接受马克思主义先进思想的熏陶, 一边担负起宣传革命和传播马克思主义学说的重任。他们身在他乡心系桑梓, 通过种种方式和不同渠道, 将马克思主义学说传回家乡, 为马克思主义在贵州的早期传播做出贡献。他们中代表性的人物有邓恩铭、王若飞、周逸群等。

邓恩铭是其中的杰出代表。邓恩铭 (1901-1931) 出生于贵州荔波县一个水族农民家庭, 年少时即离开家乡, 从此再未返回故里, 但他在从事革命活动的过程中, 始终没有忘记向家乡人民传播马克思主义及革命思想。他通过书信、诗赋等方式, 向家人、亲友和同学介绍外面的情况, 宣传进步思想, 召唤家乡人民觉悟起来, 与敌人进行斗争。他多次写信告诉亲友, 要关心国家大事, 要报国, 就要干革命, 要跟共产党走。他牺牲前在狱中写下的最后一封家信《诀别》中写道:“不惜唯我身先死, 后继频频慰九泉” (1) , 借此勉励家乡人民, 向他们传播革命思想。

另一位为马克思主义在贵州的传播做出贡献的革命先驱是王若飞。王若飞 (1896—1946) , 贵州安顺人, 是我党早期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 以其崇高的革命精神和深厚的理论造诣, 被周恩来誉为“中国的布尔什维克”。他心系家乡父老, 即使在狱中仍不忘向家乡人民宣传革命思想。1931年10月, 王若飞在内蒙古包头因叛徒出卖被捕, 在长达5年多的牢狱生活中, 他坚贞不屈, 与敌人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 并写下大量宣传、研究马克思主义的著作和革命家书, 辗转传出监狱, 传回家乡。他用马列主义的观点秘密写下了《对于过去所受母校教育的印象》一文, 辗转寄回贵阳达德学校。指出办教育“要适合革命的潮流, 适合当时最进步的革命的阶级的利益思想”, “教育家绝对不能脱离现实的政治斗争”“要正确领导学生积极参加社会政治工作, 努力使课程的讲授与生活的实践打成一片”。 (2) 这无疑对达德学校, 乃至贵州教育界倾向进步, 起了积极的宣传促进作用。特别是他结合考察社会情况, 钻研马克思主义而写下的大量理论文章和著述, 如《中国农民战争》、《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第三国际史》、《中国土地问题》、《党的建设》等, 不仅向家乡人民传播革命思想, 激励人民的革命斗志, 而且极大地丰富了我党的无产阶级革命理论。

周逸群 (1896—1931) , 生于贵州铜仁县城关镇, 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马克思主义宣传家、活动家, 他毕生为党工作, 矢志不渝。1919年春, 周逸群到日本东京庆应大学攻读政治经济学, 这期间他阅读了不少马克思主义著作和介绍苏联十月革命的书刊, 向往苏联的社会主义革命。1923年春, 周逸群从日本回到上海, 联合在上海的李侠公 (贵州贵阳人) , 并邀请时在北京的胡秉铎 (贵州榕江人) 等人, 组织“贵州青年社”, 创办《贵州青年》旬刊, 明确宣称《贵州青年》的政治主张:“一、促进真实的民主政治实现;二、唤起民众阶级的自觉, 以与权力阶级对抗;三、不持狭隘的地方主义, 在解决贵州问题时, 并企图解决国家问题……” (3) 对青年寄托厚望, 提出唤醒青年向上的精神, 使之自拔于黑暗社会;促进互助、团结的美德。在文化上, 主张积极地灌输新思想, 以唤起青年的知识欲, 改造因袭的人生观, 使一般人过得着人的生活;铲除一切占据思想界底旧权威的黑暗势力。 (4) 周逸群在《贵州青年》上发表《贵州青年对贵州政治应有的主张》、《三民主义与贵州》、《军人的头脑》、《女子的自由在哪里》等文章中, 结合贵州实际, 宣传马克思主义关于阶级、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革命思想, 既表现了对中国革命强烈的责任感, 又是对家乡青年革命意识的召唤。

此外, 一批奔赴外地求学和参加革命的贵州青年, 利用各种机会也不断把一些革命书刊及宣传品寄给家乡亲友。1922年在南京河海工科大学加入中共党组织、后成为中共南京河海支部成员的印江青年严希纯, 在从事革命活动的过程中, 先后将《向导》、《新青年》等进步书刊寄往家乡, 使许多进步青年受到革命思想的熏陶而走上革命道路。1924年在黄埔军校加人中国共产党的贵阳青年饶近庄, 利用回家乡劝说军阀周西成支持北伐之机, 将一大批马克思主义书籍以及《新青年》等进步刊物带回贵阳, 这些书籍在进步学生中广为传阅。当时在传播、介绍进步思想方面作过积极贡献的, 还有身在外省的毕节青年缪象初、贵阳青年谷友庄等人。

正是由于早年出省活动的革命先驱以及到北京、上海、广州求学的黔籍知识青年通过写家信、邮寄进步书刊等形式, 将进步思想不断传入贵州,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逐步在贵州知识青年中广为传播, 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二、进步知识分子对马克思主义在贵州的早期传播和大众化起了重要作用

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 风起云涌的新文化运动进一步打破了封建专制的精神禁锢, 越来越多的先进分子投身到了马克思主义传播的洪流中。

邱醒群是在贵州最早介绍马克思主义的首创人。邱醒群是资产阶级的先进民主主义者, 与李大钊同班同学于日本早稻田大学政治经济学系, 曾受业于日本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鼻祖河上肇门下。1914年李、邱学成毕业同时归国, 邱醒群返回原籍贵州, 在贵阳法政学堂讲授西洋政治课程, 他在客观介绍西欧、美国各政治经济流派时, 作为重点之一介绍了马克思主义, 讲到了《资本论》。 (5)

另一位在贵州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贤是田君亮 (6) 。他是在贵州最早传播并信仰马克思主义的学者。 (7) 田君亮于1915年到日本早稻田大学攻读经济学, 曾参加孙中山领导的中华革命党, 在日本留学的4年中, 参加了反对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约》和《凡尔赛和约》签字的斗争, 曾赶回上海参加全国学生总会评议部的工作。通过实际斗争锻炼及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 青年时代的田君亮已初步认识到了只有共产主义才能救中国。从1930年起, 田君亮先后在南明高中、贵阳中学、贵阳女中、贵州大学任教, 讲授经济学、国文和人生哲学, 他在课堂上以一个马列主义的信仰者向学生们公开宣传马克思主义。他采用其老师———日本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先驱者、社会主义运动家河上肇编的《经济学大纲》作课本, 向学生介绍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他还指导学生阅读马克思、恩格斯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反杜林论》、《费尔巴哈论》等书籍, 传播《资本论》巨著。他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贵州的最早传播者。田君亮不仅在口头上而且在革命的实践中保护年青的贵州党的地下党员, 赢得了贵州最早时期的年轻共产党党员秦天真、徐健生等同学的忠心拥戴。

刘方岳 (1896-1981) , 学名刘锡麟, 方岳为其号, 贵州贵阳人。早年受辛亥革命和当时进步思潮的影响, 参加过反对北洋军阀的斗争。1918年随教育家黄齐生东渡日本, 在东京明治大学攻读政治经济学。“五四”运动爆发后, 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对我国的侵略, 愤而弃学归国。同年11月远赴欧洲求学, 先就读于英国伦敦大学经济学院, 后转法国勤工俭学。1921年在里昂与李维汉、李富春等人共组“工学世界”, 被选为理事。同年, 参与里昂中法大学事件, 与陈毅、蔡和森等组成先遣队, 被北洋军阀政府驻法公使勾结法国政府驱逐押解回国。刘方岳回国后, 执教于母校达德中学。在课堂上, 他多次热情洋溢地讲述了法国巴黎公社英勇斗争史, 介绍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俄国十月革命及新型国家的情况, 宣传马克思列宁的论著, 对学生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启蒙教育。刘方岳还协办中华书局, 发行科教书刊与革命书刊。1926年, 贵州军阀周西成以“共产党嫌疑犯”名义下令追捕刘方岳, 使他被迫出逃。周西成垮台后, 他又回贵阳继续教书, 继续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

刘劲夫与刘方岳同学于日本明治大学政经系, 同师于河上肇门下, 后又同船赴西欧求学, 刘方岳到了英国伦敦经济学院师从拉斯基教授学习《资本论》, 刘劲夫则在法国更深入工人运动的实践学习马克思主义, 亦系周恩来、王若飞、陈延年、赵世炎的挚友, 刘劲夫返回贵州后, 主要在他的故乡———遵义地区授课, 同时大力宣讲马列主义, 成为周林、陈沂 (余万能, 万显兄弟) 等人后来走向共产党的恩师。 (8)

贵州知识界进步知识分子成为马克思主义在贵州早期传播一支重要力量, 为马克思主义在贵州早期传播和大众化做出重要贡献。

三、共产党人的革命活动推进马克思主义与贵州革命实践的结合

马克思主义传入贵州的时间虽然较晚, 但传入的途径却是多渠道的。除了外出参加革命的革命先驱通过书信等多种方式传入、进步知识分子通过课堂宣讲之外, 一些黔籍共产党人 (包括部分外省中共党员) 也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纷纷返回贵州开展革命活动, 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他们深入到贵州最基层, 直接面对广大人民群众。他们的革命活动不仅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与贵州革命实践的初步结合, 也使马克思主义在群众中的影响更加广泛。

中国共产党人在贵州进行革命活动最早应追溯到上世纪20年代中后期。1927年11月, 四川泸州川南师范学校的中共党员梁业广、金奚生 (金云程) 、汪良杰、汪荃 (泉) 江等回到合江县九支、大井、五通、龙洞一带秘密进行筹建党组织的工作, 同时到与合江一水之隔的贵州省赤水县传播马列主义。1928年春, 经川南特委批准, 建立了中共合江持别支部委员会 (简称中共合江特支) 。1929年12月, 经中共泸县中心县委 (是年8月, 川南特委撤销, 建立泸县中心县委) 批准, 将原中共合江特支改建为中共赤水合江特别支部委员会 (简称中共赤合特支) 。中共赤合特别支部是在贵州省开展活动最早的中国共产党组织。中共赤合特支成立后, 在赤水地区开展了一系列革命活动。这些活动传播、宣传了马列主义和革命思想, 启发了人民群众的阶级觉悟, 培养教育了一大批青年, 引导他们走上革命的道路。

1929年8月, 中共湖南省麻阳县特别支部书记孙家信 (化名舒保罗) 从麻阳来到贵州锦屏县城, 与进步青年王定一 (9) 等以教师职业为掩护, 秘密宣传革命思想, 传播马克思主义。

1930年春, 贵州省思南县中共党员肖次瞻从外省返回家乡传播马列主义, 开展革命活动, 传播革命思想。肖次瞻 (1905-1940) , 贵州思南县人, 1925年在湖北省武汉市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1926年转为中共党员, 曾参加我党领导的湖北邮务职工总会, 并任中华全国邮务总工会筹备处常委。1927年“七·一五”事变后, 肖次瞻离开武汉, 先后到上海、湖南洪江县等地主办《黔首新闻》、《洪洲日报》。1929年转到贵州天柱中学任教。约半年后, 从天柱县返回思南, 创办了八县联中 (后更名为贵州省立七中) , 任教务主任, 传播革命思想, 培养革命人才。

1931年5月, 中共党员周守如 (周济) , 从四川省重庆回到家乡贵州遵义, 开展革命活动。周守如在遵义组织进步青年何恩余、孙玺常、罗红等, 成立“三八女子职业社”, 宣传妇女解放, 传播革命思想。是年, 周守如与从四川来到遵义的地下党员曾广琴团结何恩余、孙玺常、罗红、罗有余等进步青年, 以遵义三中为重点, 传播进步思想, 宣传党的抗日主张, 成立了“学生自治研究会”。同时从外地邮寄回马列主义著作和进步书刊。12月, 中共党员段雪笙 (北平“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党团书记) 回到家乡赤水, 与中共赤合特支配合, 宣传马列主义和抗日救亡思想, 成立了党领导的“流波社”, 出版《流波》、《少年大众》、《寒夜之华》等进步刊物。

1933年春, 在国民革命军第八十五师 (当时驻湖北崇阳) 从事兵运工作的中共地下组织遭到破坏, 共产党员李光庭、王毅 (王芸生) 、喻雷以及唐寿南等人, 辗转到达贵州省炉山县凯里镇, 继续宣传马克思主义, 从事革命活动, 同时派王毅寻找党组织。9月, 中共党员邓止戈 (10) 从四川来到贵州, 打入驻湄潭县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五军第三师袁品文部 (该师曾参加党领导的“顺泸起义”) , 与该师参谋长黄大陆一同开展兵运工作。黄大陆, 云南文山入, 曾在滇军中任职。1931年底到贵阳, 认识了在贵阳积极传播马列主义的刘方岳等社会名流, 逐步接受了共产主义思想, 开始寻求救国救民的道路。邓止戈到贵州后, 黄大陆与邓止戈结成了挚友。次年, 中共党员余正邦 (高羽) 由北平回到贵州遵义, 在省立遵义三中任教, 选讲“五四”以来的进步文艺作品, 传播革命思想。在他的指导帮助下, 何恩余、任传习等人成立了“湄潭留遵学生文艺研究会” (后改为“遵义三中学生文艺研究会”) , 并出版了学生自治会《会刊》。

这些共产党人的革命活动向饱受压迫的劳苦大众宣传了革命思想, 在一定范围内发动了群众, 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贵州更深层次的传播, 开创了马克思主义与贵州革命实践的结合的先河。

总之, 由于革命先驱、先进知识分子和后来共产党人的努力传播和宣传, 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 马克思主义在贵州不断发展, 逐渐深入人心, 最终为人们所接受。这一过程是马克思主义与贵州革命实际逐渐结合的过程, 是马克思主义逐渐大众化的过程, 为贵州早期党组织的成立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摘要:贵州是中国经济政治发展比较落后的地区, 但这并没有阻止马克思主义在二十世纪一二十年代的传入。随着新文化运动在贵州的兴起, 介绍民主与科学的书刊源源传人贵州。五四运动后, 一批贵州籍革命先驱和进步知识分子运用多种方式和各种途径极力将马克思主义的先进思想传回家乡, 介绍给人民。同时, 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 一批共产党人深入贵州各地, 直面广大人民群众, 进行革命宣传活动, 把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贵州的革命实践相结合, 为马克思主义在贵州的早期传播和大众化做出了贡献。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传播,大众化,贵州

参考文献

[1] 黔南州概况编写组.邓恩铭烈士专集[M].1983.60.

[2] 王若飞.王若飞文集[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 1996, 9:116.

[3] 唐承德, 姜之铮.周逸群传[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 2006:227.

[4] 1924年<贵州青年>创刊号宣言.

[5] 吴廷述.中国共产党贵州历史 (第一卷) [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 2006.30.

[6] 凌燕萍.《最早在贵州传播马列主义的乡贤》, 载《贵阳文史》2001年第3期。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论文范文第4篇

基于传统文化视角下,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涵即为, 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基本原理向着具体化、通俗化的方向发展变化的过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属于思想层面的内容, 思想内容的实现还需要有实践过程, 只有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 广大人民群众在实践过程中将马克思主义思想转变为一种现实的物质力量, 通过实践活动, 最终推动原理的完善和发展。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过程中可以得出, 我国稳定发展最高的指导思想为马克思主义原理, 通过与我国实际相结合, 即在我国民族传统文化根基 (土壤) 中进行结合, 由此创造出马克苏主义中国化的新的生命形式和形态。因此, 基于我国传统文化视角下研究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也是我国传统文化发展和完善的必由之路。

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根基于中国传统文化

从历史视角来看, 马克思主义是西方的一种文化, 而中西方文化之间仍存在有一定的差异。我国要想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加以运用还需要根基于中国传统文化基础上, 在我国传统文化和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之中寻找契合点。由此以来, 我国传统文化为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提供了赋有中国特色民族形式, 也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了一种基础性的文化资源。正是由于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才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了一种母体文化, 为两者的结合提供了扎实的基础和根基。

三、传统文化视角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路径

(一) 基于传统文化内容基础上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一切事物即存在有好的一面, 同时也存在有不好的一面, 我国传统文化中即包括有精华内容, 也包括有其他内容。所以, 在传统文化内容基础上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路径。首先, 从我国传统文化的内容层面来看, 需要基于我国传统文化精华,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需要批判性地认真对待和继承我国传统文化。由于我国封建历史时期存在的大量腐朽和不科学的内容, 现阶段仍影响着我国的发展。所以,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要继承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是要将我国传统文化立足于现代化社会基础上, 依据我国传统文化中固有的文化精神, 使其适应与我国现代社会的发展, 并不断吸取西方优秀文化的精华部分来弥补我国传统文化的不足。这样才能使得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我国得到发展, 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二) 充分借鉴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

从理论的层面上看,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一种理论经典, 而理论经典要想发挥其价值和意义, 还需要扎根于实践之中。过去, 我国的理论在此方面做得并不好, 理论性过强, 学术性浓厚, 无法实现大众化和平民化。这些经典理论与广大人民的生活距离较远, 由此以来广大人民群众便无法真正理论这些问题, 无法实现大众化。要想让广大人民群众了解经典理论和原理, 还需要在“化”上下功夫、做文章。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要借鉴我国传统文化具有的形式, 从传统文化中吸取我国传统文化的形式, 创造性地运用我国传统文化的形式特色, 为我国社会和时代的发展提供指导和指引。

(三) 构建马克思主义和我国传统文化的有效机制

马克思主义的精华是一个庞大的系统, 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还需要日复一日地认真完成, 绝对不可能一劳永逸。构建马克思主义和我国传统文化的有效机制时, 首先, 对于我国传统文化的态度是既要批判, 也要继承, 尤其是其中具有价值性的内容和思想观点, 以这种形式对传统文化进行改造, 将其内化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成分之一;其次, 由于我国传统文化中包含有多种文化形式, 民间文化是其中的形式之一, 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 我国民间文化已逐渐被人们所遗忘, 这样以来, 民间文化面临着消失的可能。所以, 要进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则需要寻找我国民间文化的契合点, 还要仔细地分析与我国传统文化中进行有机结合的机制问题, 需要对两者结合进行不断的努力和探索。最后, 构建有效的机制, 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的优秀的文化成果逐渐渗透到我国广大人民群众的实践生活中, 由此来实现与我国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联系。由此以来, 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转化为我国广大人民群众共的基本思想, 提高我国人民的自觉觉悟和实践行动的动力。

总之, 基于我国传统文化视角下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研究, 寻找两者的契合点, 将两者进行结合。这样才能不断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为我国的发展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摘要:本文将研究视角立足与传统文化角度, 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内涵作为切合点, 研究了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之间的关系, 重点从传统文化的内容、形式以及机制等方面论述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路径。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传统文化,大众化

参考文献

[1] 詹学德.推动农村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思想文化制约性因素分析[J].襄樊学院学报, 2010, 39 (09) .

[2] 豆学兰, 高志辉.对文化建设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思考[J].高等函授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2.25.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论文范文第5篇

一、在大学生群体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性

大学生即将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思想处于极度活跃和逐渐成熟期, 大学阶段的思想政治教育对其将来走入社会面对各种困难和挑战起到关键引导作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认识历史发展规律和各种社会制度的优劣, 树立共产主义理想信念, 在多元文化冲击的情况下不迷失价值取向, 做出正确判断, 坚定政治立场, 为国家和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同时大学生知识层次和思想认识较高, 容易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 成为马克思主义的拥护者和传播者, 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工作的重要纽带。通过大学生可以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普及到其家属亲友, 从而扩大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效果[1]。因此在大学生群体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不仅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 更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培养中坚传播力量的重要抓手。

二、高职高专院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存在的问题

在如今网络高度发展的时代, 信息传播迅速, 各类文化和价值观充斥网络。大学生运用网络的频率高, 对新鲜事物探索欲强, 极易受到各种不利于其成长的思想文化影响, 从而迷失方向, 甚至走入极端。而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方法有助于大学生认清各类文化价值观的优劣, 从而做出正确判断。但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和了解仅仅局限于大学思政课, 而且普遍觉得只是学习任务, 课程内容枯燥, 没有实用性。目前高职高专院校认真贯彻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 将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提高到了极其重要的位置, 采取了各种有效措施, 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取得了良好成绩, 但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效果不明显。主要表现在:

(一) 思政课堂教育渠道单一、内容枯燥

高职高专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知识基础薄弱[2], 主要通过思政课认识了解马克思主义, 而思政课内容主要是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教学时间有限、方式单一, 学生处于被动灌输的状态, 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掌握不足, 普遍觉得思政课晦涩难懂、空洞乏味。造成学生学习只为应付考试, 学而不懂、不信, 不能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方法思考解决问题, 没有正确认识国家、社会、个人等方面的关系, 对个人的社会角色定位不准。甚至产生理想信念不坚定、国家安全意识淡薄等现象, 容易信谣传谣和受到西方资本主义文化迷惑。

(二) 高校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创新研究不够, 只将研究定位在课堂教学, 没有进行其他传播渠道系统研究

研究马克思主义时代化、中国化理论和课堂教育教学实践的人多, 但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方面缺乏研究人才。同时高校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方面缺乏经验交流和专业的指导, 不能发掘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大学生群体中的新路径、新方法。

(三) 没有形成完整的工作体制机制

重视度不够,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项系统工程, 不能只依靠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完成, 需要多部门配合, 整合资源共同推进工作。

三、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大学生群体中的实现路径

(一) 优化课堂教学, 发挥思政课主渠

道作用, 课堂教学仍然是大学生接收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的主要场所, 思政课堂教学要做到触动学生的灵魂, 激发学习热情

要求教师针对高职高专大学生的掌握能力, 在教学内容上进行优化设计。利用大学生喜闻乐见的网络短视频、音乐、图片等资源 (例如可以借鉴钟君团队的读书类综艺节目《开卷有理之马克思靠谱》等网络视频资源) , 结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成果, 多列举贴近大学生活、社会现象的实例和用大学生的潮流用语等进行讲解。贴近学生生活和思想, 不戏说、不枯燥, 教会大学生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让学生明白马克思主义不是单纯的理论, 是可以用于实践的方法, 拉近马克思主义与大学生的距离, 消除抵触情绪。同时推荐大学生阅读马克思主义原著、原文和大众化书籍, 如艾思奇的《大众哲学》等。通过课堂教学和自我学习, 从思想根源上认识原生态的马克思主义, 加深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解, 从而更好地理解掌握运用马克思主义, 做到信仰坚定, 政治立场坚定, 维护党中央权威和决策部署。

(二) 创新传播方式, 充分利用新媒体资源

一是通过社团和学生党员志愿者进行传播, 如成立青年马克思主义学社等社团, 在社员和学生党员中培养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志愿者, 组织主题班会、马克思主义知识竞赛、演讲等, 形式多样地开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活动;二是营造马克思主义校园文化氛围, 开设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宣传栏、微博、网站、微信公众号宣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成果[3], 建设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读书吧, 开展读书学习交流活动;三是在校报学报中增加马克思主义理论版块, 刊登师生马克思主义学习体会类文章, 将其纳入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的重要依据加分。

(三) 加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创新研究

与交流, 各高校间要加强学校与学校、学校与政府、学校与研究机构之间的经验交流学习与合作

加强教师人才队伍培养, 增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创新研究力度, 共同组建研究团队, 设立研究课题, 通过广播电视节目等公共媒体进行传播, 整合各方资源共同构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系统工程, 开发更多资源用于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四、结语

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要以学生为主体, 让大学生信仰、掌握和使用马克思主义, 形成共同思想基础, 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 成为马克思主义的拥护者和传播者, 这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要有专业素质过硬、信仰坚定的教师队伍和适合大学生的教学方式、方法以及教育资源, 要不断加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创新研究, 要整合学校、政府、研究机构和社会各界的资源, 共同创造优良育人环境。才能让马克思主义贴近学生, 融进大学生的思想, 使大学生切实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 从而推动全社会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

摘要: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实现马克思主义“从群众中来, 到群众中去”发展过程的内在需求。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贯彻执行党的精神的重要举措, 要以大学生为主, 用贴近生活、贴近大学生思想的方式开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 让大学生信仰马克思主义, 掌握和运用马克思主义, 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本文通过分析高职高专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存在的问题, 结合高职高专大学生群体思想特点提出几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现路径, 用以促进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的开展。

关键词:高职高专,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大学生,路径

参考文献

[1] 邓阳阳.十七大以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问题研究综述[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14 (4) :118-121.

[2] 李磊.当代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研究[J].当代教育论丛, 2015 (7) :1-2.

上一篇:铁路竞争风险机制引入论文范文下一篇:学术版权侵权研讨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