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化学前教育论文范文

2023-10-01

小学化学前教育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2011年版《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集中反映了我国新课程改革十年研究与实践的成果,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完善的背后反映了课程改革从理想到务实的实践取向。概述了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标准的修订背景,阐述了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标准的主要变化,探讨了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标准的实践策略。

关键词: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变化;实践策略

2011年版《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以下简称“修订版课标”)是在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改革逐渐深化的过程中,对2001年印发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实验版课标”)的修订与完善。这一次修订对于进一步注重义务教育化学新课程实施的现实性和实效性,切实提高义务教育化学新课程的实施质量有重要意义。

1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修订的背景概述

这次对义务教育各学科课程标准的修订,是在全面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大背景下,为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全面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建立更加科学完善、符合时代要求的中学课程体系而展开的研究。本次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的修订过程反映了从理想到务实、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过程,修订的重点在于“如何应对国际科学教育改革的现实和我国新时期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上,着力提升初中学生的科学素养,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具体来说,十年来义务教育化学新课程的实施现状是化学课程标准修改的出发点。随着义务教育化学新课程逐步实施,无论是课程设计者、课程研究者,还是各地教研员、一线教师,都积累了不少有益经验,也产生了不少对新课程的看法。尤其是一线教师,伴随着他们对化学学科发展认识的深化和对化学教育研究的深入,在经历了从迷茫、困惑到清晰、理性,从不认可、不支持到不断尝试、产生认同的过程之后,对化学新课程有了更合理、直接、理性的认识。在看到新课程实施带给学生科学素养提升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效益的同时,也看到了暴露出来的种种问题及缺陷,如对化学实验及其教学重视不够、课堂开放与实效难以双赢、知识教学观念落后、探究教学不能常态化、多样性评价不能很好落实、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先进教学观念不一致等。在这样的情形下,只有正视成绩与问题,认清优势与劣势,推广课程改革中的成功经验,逐步解决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存在问题,才能促进义务教育阶段化学新课程改革的良性发展。

2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的主要变化

2.1 进一步凸显化学课程的基础性,弘扬其基本价值

基础性是义务教育化学课程的主要特征。修订版课标在课程性质部分开宗明义地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是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体现基础性。要给学生提供未来发展所需要的最基础的化学知识和技能,……,为学生的发展奠定必要的基础”。同时,在课程目标部分增加了诸如“形成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初步学会设计实验方案,并能完成一些简单的化学实验”、“能进行简单的探究活动”等更为具体的体现课程基础性的课程目标,适当地降低了部分课程目标的难度。例如,将“能用变化与联系的观点分析化学现象,解决一些简单的化学问题”改为“……,说明并解释一些简单的化学问题”。

针对于化学学科的多元教育价值及其与人类生活生产之间的密切关系,修订版课标在原有实验版课标的基础上,“着眼于从学生发展、社会需要和化学发展的视角,重新审视学科价值和课程理念,不仅观点阐述力求更严谨,更符合中国的教育实际,在课程理念、课程目标的文字组织上也凸显了对学生未来发展的实际指导意义。”具体来讲,在修订版课标“课程性质”部分,强调化学课程“能为学生发展奠定必要的基础”、“能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能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能帮助学生逐渐树立科学发展观、增强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等重要的教育价值。在“课程基本理念”和“课程目标”部分,增加了“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树立为中华民族复兴和社会进步而勤奋学习的志向”、“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能更好地适应现代生活”等重要观点,从而全面地弘扬化学学科的教育价值。

2.2 对科学探究的内容和要求做进一步的调整与明确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开始以来,科学探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但是,由于基于科学探究的教学设计难度大、对教学条件和教师基本水平的要求较高,不易被教师很好把握,造成了诸如科学探究开放性与实效性产生矛盾、不能常态化等问题。基于现状,修订版课标对科学探究做了更为科学的要求和规范,以提高教学实效。

2.2.1 调整科学探究内容

为了保证科学探究活动能够顺利开展,修订版课标在主题一“科学探究”部分增加了“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实验”等八个必做的学生化学实验活动,并明确指出“教师应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校实际,积极创造条件,通过多种途径”来开展上述实验活动。在其他主题中,修订版课标根据义务教育化学课程基础性的特殊要求,对“活动与探究建议”中的内容进行了修改,一来降低了课程难度,二来使得探究内容更加符合时代发展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需求,从而保证科学探究活动的正常开展。例如,删除“观察在水中加入少量盐后凝固点和沸点的变化”、“用简单的方法将衣料上沾有的油污等洗去”就体现了上述思想。

2.2.2 明确科学探究要求

为了提高科学探究活动的规范性,增强科学探究活动的可操作性和时效性,同时保障其更加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更容易被教师所理解和把握,修订版课标进一步明确了对科学探究的要求。例如,将“知道猜想必须用事实来验证”改为“知道猜想与假设必须用事实来验证”,促使课程实施者对科学探究有更为科学的理解;将“具有较强的实证意识”改为“认识收集证据的重要性”,使得科学探究的可操作性增强。

2.3 从化学学科和学生的发展角度更新课程内容标准

2.3.1 课程内容更体现学科发展现状,更贴近教学实际

修订版课标不仅增加了一些基于学生化学认识发展特点,有利于学生建立化学学科基本体系、形成各类化学思想和观念,同时又与当前社会和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课程内容、活动建议与情景素材,而且通过课程改革实施十年的实践检验,本着求真务实的精神,对部分不适合我国国情、超出现有实现条件的条目进行了删减,使之更具适切性、实效性(见表1)。

2.3.2 课程内容更符合学生认识发展规律,有助于减轻学习负担

修订版课标组织化学内容时,更注重学生的认识发展规律特点,关注学生的已有经验。同时,为了契合义务教育化学课程基础性的特征,在修订内容标准时更注重提供给学生未来发展所需要的最核心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降低某些化学内容的学习要求和难度,以期在提高学生化学学习兴趣的同时,促进学生基本的化学科学素养的发展(见表2)。

2.4 为义务教育化学课程的实施提供更为科学的指导

针对十年来义务教育化学课程实施中的经验和问题,修订版课标在实验版课标的基础上,“着重对课标中的‘实施建议’部分进行了全面修改”,以期对今后义务教育化学课程实施提供更为科学的指导,促进义务教育化学课程的稳步推进和可持续发展。

具体来讲,在教学建议方面,修订版课标更加重视从学生科学学习发展的规律和学习活动的特征出发,整体、统筹设计和规划能够全面体现三维目标的教学目标,要求教学目标指向性要更强、更准确、更具体,避免流于形式;更加注重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精心设计丰富多样的、难度恰当的、注重实效的、师生合作的科学探究活动,避免探究活动泛化、探究过程形式化和表面化;更加关注进一步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加强化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努力创设真实、生动、有意义、富有创造性的教学情景;更加突出教师应有效开展复习和习题教学,不断提高教学反思能力,最终促进课堂教学过程的优化,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在评价建议方面,修订版课标指出评价目标应与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相吻合;强调采用多种评价方式科学实施评价并关注其信度和效度问题;要求既要落实评价标准的全面性、公正性和客观性,又强调评价标准的可观察性、可操作性和可参照性;要求教师能够根据学生的学习任务采用多种评价方法,以全面考查、了解学生的学业成就和发展水平的总体情况;特别强调评价结果的教育功能,明确指出“评价结果要用恰当的方式及时反馈给学生本人,不宜根据分数公布学生的名次”。

在教材编写建议的部分,修订版课标明确强调教材要根据课程标准选取核心知识,从能培养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的题材中进行选材,在满足符合学生的思维发展水平并体现科学过程和科学方法的具体运用的条件下有创造性地对素材加以组织,并根据教材的教育功能加以编写,从而促进学生化学观念的形成。

3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的实践策略探讨

3.1 全面弘扬化学学科的教育价值

化学学科不仅有助于学生丰富化学见识、了解化学对象、认识化学物质的转变规律,掌握化学概念、范畴、原理、模型、理论,同时也有助于学生建立化学思想、掌握化学方法、丰富化学情意、形成化学实践能力。修订版课标在课程性质部分阐明了化学学科的基本价值,包括化学课程的基础性、化学课程对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影响以及化学课程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影响,其目的就是要求课程实施者要全面落实化学学科的教育价值。

在实施化学课程时,应该注重从学科整体去理解化学知识,弘扬化学课程的全面价值,实现学生科学素养的全面可协调发展。在课程实施的各个环节,既不要片面地追求化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传授,也不能脱离开化学知识和技能去孤立地谈化学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另搞一套。应该从学生化学学习发展的规律和学习活动的基本特征出发,整体性地设计和规划能够全面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内的三个维度,注重教学目标的统筹性和阶段性,力求教学目标的制定更加科学化,指向性更强、更准确、更具体。

3.2 进一步体现和落实课程的基础性

在教学过程中,不要盲目、随意地为了片面追求中考升学率而增加一些陈旧的、偏难的、远离学生生活经验的课程内容。要依据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灵活选择并处理各类教学内容,注意教学内容是否能贴近学生生活、联系社会实际,是否能够突出其时代性和发展性特征,以期实现最佳的教学效果。另外,教师要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合理的规划和设技,要认真领会课程标准中各个行为动词所描述的学习结果的含义,对于修订版课标中已作修改的内容标准(如“了解结晶现象”改为“能举例说明结晶现象”、“认识酸碱的腐蚀性”改为“知道酸碱的腐蚀性”)不宜按照实验版课标的要求增加其教学难度。

3.3 加大对科学探究常态化的探索

修订版课标在肯定并重视探究式学习的基础上,对其做了更为科学的要求和规范,以提高教学实效。为了进一步落实常态化的科学探究教学,课程实施者首先要进一步从化学学科的基本特征出发,形成对科学探究的本质更加科学、全面的认识,不仅仅要认识到科学探究对于学生化学认识发展的重要性,还要深入理解到科学探究的要素、过程及其所蕴含的化学思想和化学方法论基础,从而对探究问题、探究过程、探究方法、探究评价等环节进行精心设计。

其次,要切实重视化学实验对于科学探究的重要意义和教学功能。强调实验在化学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是老生常谈的话题,但是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讲实验”、“模拟实验”、“黑板实验”的现象仍然屡见不鲜。这既与经费、师资、条件等客观因素有关,也与教师缺乏对实验的教育功能认识、片面重视分数而减少实验等主观因素有关。修订版课标特别增加了学生必做实验,教师要在努力开齐这八个课标规定的必做实验的基础上,多让学生亲自动手做实验,多开展探究性实验,同时落实课程标准中新增的诸如“增强安全意识”、“敢于质疑”等基本的化学实验素质内容,促进学生形成更加完整、全面的实验素质,避免探究过程中教师包办或学生放任自流的现象。

另外,教师要在探究式教学的情景创设、教学方法设计、实施条件、活动评价等方面多研究、多探索,一方面要贯彻落实以科学探究为核心的多样化教学方式,避免“假探究”现象的出现,另—方面也要提高科学探究活动的教学效率,从教学实际出发,从学生的已有认识水平出发,避免探究活动泛化、探究过程形式化和表面化,努力实现课堂开放与实效双赢。

3.4 贯彻实施多样化的发展性评价

根据修订版课标的精神,在实施化学课程评价时,首先要更加注重评价目标与全面的体现三维特征的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相吻合,做到“教”与“评”的一致,避免在教学过程中只评价学生知识的掌握程度,或盲目增加测试难度等不利于学生发展的现象。其次,在评价方式的选择上,不要仅仅局限于纸笔测验,认为仅仅利用纸笔测验就可以测量学生的探究能力,而要根据评价的需求科学地从纸笔测验、活动表现评价和建立学习档案这三种评价方式中进行选择,落实基于真实实验的探究能力培养和评价,处理好作业习题与阶段测验、平时测试与升学考试之间的关系。再者,要科学、全面、公正、客观地制定评价标准,落实评价标准的可观察性、可操作性和可参照性,要重视评价结果的合理解释与反馈,强调并落实评价结果的教育功能。

总之,《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不断完善的过程,是人们从理想到务实的求真结果。这次修订的依据,归根到底来源于我国广大义务教育化学新课程工作者在实践活动中所产生的智慧。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正是在实践中逐渐成熟和发展,而这种发展,也恰恰最终给予实践最科学的指导。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的修订和完善,寻求人们探索化学课程规律的思维范式,获得对化学课程标准及其理论背后深层次意义的理解,对于促进我国化学课程理论研究与实践的新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王祖浩.化学课程标准的修订;依据和视角[J]基础教育课程,2012.(Z1):76—81

[4]王磊.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十年实施回顾[J]基础教育课程。2011.(7~8):62~69

[5]郑长龙.义务教育化学新课程实施中的几个问题及思考[J]课程·教材·教法.2012.32(3):70—78

小学化学前教育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了解了黑龙江省某市学前儿童英语教师专业化发展现状,分析现状中存在的问题并找出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和对策,使学前儿童英语教师对教师专业化发展有更深的了解,以期对学前英语教育改革有所启示。

[关键词]:学前教育 英语教学 教师专业化

教师专业化是当今世界教师教育改革和教师职业发展的共同趋势,有助于教师树立专业自尊、明晰专业发展方向,培养专业学习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提高教师的专业地位和社会地位,增强教师职业吸引力。在英语教学领域,研究者多将研究对象放在大、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上,却忽略了学前儿童英语教师的专业化发展问题。随着我国学前儿童英语教育的迅猛发展,研究如何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推动学前儿童英语教师专业化的发展,对于进一步推进我国学前儿童英语教学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教师专业化内涵

教师专业化主要指教师在整个专业生涯中,依托专业组织,通过终身专业训练,习得教育专业知识技能,实施专业自主,表现专业道德,逐步提高自身从教素质,成为一个良好的教育专业工作者的专业成长过程。根据美国卡内基财团组织的“全美教师专业标准委员会”倡导《教师专业化标准大纲》,教师专业化主要体现在教师的任务、教学能力、教育和研究的专业能力、教师职业的专业手段几个方面。

二、现状及问题

以上述基本准则为依据,本研究设计相关问卷,对黑龙江省某市10所幼儿园和3家外语培训机构的幼教部的30名幼儿英语教师进行调查,并对15名机构管理人员进行访谈,听取学前儿童英语课10节。调查结果显示问题如下:

1.教师专业背景复杂

师资队伍主要由幼教专业毕业的教师、英语专业毕业的教师、具有良好英语基础的非英语非幼教专业毕业的教师和极少数外籍教师组成。

2.教师英语专业知识和技能不足

教师在授课时出现了语音、语调、语法等方面的不标准或不正确问题。

3.教师幼儿教育的理论知识欠缺

除一名新教师外,其他教师均没有接触过幼儿英语教学法课程。虽然在任教前受过短期的幼儿英语教学培训,但对幼儿英语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原则等理论知识了解不够深入。

4.教师幼儿教学技能不足

多数教师在教学中能够使用正确的幼儿英语的游戏教学、情境教学、儿歌教学、故事教学等方法,但由于多数教师非幼教专业毕业,对弹、唱、跳、画等幼儿教师必备的基本技能掌握不够娴熟。

5.教师对教师的任务认识地不够深刻

教师对教师的任务认识地不够深刻,不擅于在英语课上激发学生的各种潜能,课下不擅于与专家、同行和家长共同提高幼儿园的教学效果。

三、原因分析

导致上述问题的原因主要有理念层面、制度层面和实践层面的因素。

从理念上看,社会公众和教师自身对学前儿童英语教师职业的特性和专业素质缺乏全面而深刻的认识,认为幼儿学习英语无非就是会读几个单词,会唱几首英文歌曲,从而导致学前儿童英语教师从业“门槛低”、教育“小学化”倾向严重等现象。

学前儿童英语教学相关教师资格证书不完善,教师教育机构缺乏鉴定标准等都使得教师在专业技能和教学技能的提升上缺乏指导依据。幼儿园管理者自身不注重学习提高,直接导致教师缺乏足够的主体意识、不注重外出学习和在职培训,科研意识和能力薄弱。

现有的高校学科专业设置上看,学前儿童英语教学只是学前教育专业下开设,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薄弱的英语基础和传统的集体授课形式并不能提高学生素质及竞争实力,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

四、对策

1.深化教师理论底蕴

学前英语教师需要具备坚实的教育学与心理学知识基础,掌握幼儿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的新成果,关注幼儿英语教学研究的新动向;要从幼儿的记忆、观察、思维和兴趣、习惯、意志、性格等方面把握幼儿英语学习特点,运用第二语言习得理论、语言学习评价理论、外语学习理论等指导教学。

2.提高教师英语专业技能

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幼儿英语教学的质量。应加强对幼儿英语教师在英语语音和口语方面的培训,培养他们发音的准确性和口语的流畅性。同时,通过听录音磁带、观看幼儿英语的VCD、DVD来强化教师的基本技能训练。在夯实基本功的同时,还应鼓励教师多学习有关英语国家的历史地理、风俗习惯、文化传统等领域的知识,提高教师自身的英语语言文化欣赏力和鉴别力。

3.提高教师教学技能

幼儿园或培训机构应多组织观摩示范课、跨园学习交流等活动,经常对教师的教学进行检查,及时改进存在问题。另外,教师也要充分利用网络和书籍自学有关幼儿英语教育的理论知识和观摩优秀教师的教学实录,来帮助自己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使终身学习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4.加强家庭幼儿英语教育

为了促进学前儿童学习英语的效果,在儿童习得语言初级阶段,教师应与家长合作,根据孩子的特点,合理地确定学习内容和学习目标,鼓励儿童在家中贴英语图片、听看英文资料、观看英文节目、设置场景进行英语对话、培养他们学习英语的良好习惯。

5.建立学前教育专业英语课程分段式教学模式

传统的学前教育专业在英语课程教学结构的设置和教学方法上针对性不强,不能根据学生的英语水平和培养目标,采取有效的培养途径。有必要将学前专业英语教学结构划分为三个阶段:英语基础课阶段、学前英语专业课阶段、英语教学体验课阶段。从最基础的语音、词汇、语法入手,为学生补上必要的知识,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和兴趣。继而学习幼儿英语教学法课程,通过示做、示讲,使学生了解幼儿语言学习的心理特点,初步掌握幼儿英语教学法,培养学生幼儿英语教学设计、实施能力。最后将英语专业技能与幼儿英语教学技能结合起来,进行教学实践、体验。以此模式提高学前教育毕业生的教师素质,提高师资培养规格。

学前儿童英语教师专业化问题是当前幼儿教育领域探讨的一个重要课题,也符合世界教师教育的潮流和趋势。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和教师自身的因素决定了学前儿童英语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复杂性和特殊性。只有政府、幼儿园、教师及教育研究者内外协同努力,才能逐步推进我国学前儿童英语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进程。

参考文献:

[1]傅道春.教师的成长与发展[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2]高敬.幼儿英语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3]桂诗春.我国外语教育的根本出路[J].改革论坛,2004,(9).

[4]教育部师范教育司组织.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5]李香玲.幼儿英语教育现状的调查研究[J].教育探索,2008,(4).

[6]刘捷.专业化:挑战21世纪的教师[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7]杨文.幼儿英语教学法[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06.

小学化学前教育论文范文第3篇

同学们:大家好!

首先,我祝贺你们顺利地完成了学习任务,你们即将离校,步入两个月的暑期,在平时的生活里,同学们要有效地作息,加强学习,提高自身文化素质,更要合理地安排活动来调节心情,但请同学们不要忘记我们常说的一个主题:生命与安全。生命,是人一生中最宝贵的东西,它承载着人类的理想,承载着人类所有的感情。然而安全是人的生命的最好保障。但 “注意安全”也绝不是一句口号。事实上,当你忘记安全时,你已经忽略了对你生命的关爱。我们必须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认识到生命是人生中最宝贵的东西,只有这样,你才能在生活、学习、工作中把“安全”切实地放在心里,才能真正避免事故的发生,避免伤亡的降临。安全就是生命,安全就是未来——爱护生命已成为全社会大多数人的共识。我们不能奢求生活在没有意外的社会,但我们通过努力能把不确定性降到最低。让“安全”生活在你的每个角落,让自己生活在一个危险系数小的人生里,这就是对自己生命最大的保护了。安全是关系到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命财产安全的大事,因此我们每一位同学不能有丝毫的疏乎大意。下面我对同学提几点要求:

1.要强化安全意识,不管何时何地要把安全摆在第一位,全体同学要更慎、更严、更细的对待每一天的每一分钟,对待每一个生活细节;对家里的每一处可能出现生安全事故的地方要留意,排查,改进。联系你们的父母,及时更换过期,不安全物品。

2、做好安全事故预防工作

安全工作,80%是可以预防的。可以说,无知是安全的最大隐患,麻痹大意是安全事故的根源。下面就以以下六方面来讲:

(1)遵守交通规则,注意交通安全,骑车同学要不骑“英雄车”,骑车不带人,不能在马路上骑滑板车,过马路时要走斑马线,穿过马路要左右看看,不在马路上玩耍,逗留。学生假期外出旅行或办事坚决不乘坐农用车等无客运资质车辆,不乘坐超载、超速等违规行驶的车辆。假期里,孩子们外出的机会大大增加,在车水马龙的街道上,你们的交通安全格外让人担心。孩子们在道路上被车辆撞伤的事情时而发生,不要在马路上玩耍打闹,如果是乘坐公交车,一定要在车停稳之后,再上车、下车,千万不要图一时之快,抢上抢下,以免发生意外事故。

(2)食品卫生安全

在我们的生活中,离不开饮食,良好的饮食习惯,合理的、营养平衡的膳食,正确的饮食卫生习惯,有效预防传染病的发生,是我们身体健康的重要保证。

1、一日三餐,不可偏废,要合理搭配饮食,各类事物都要吃,不能偏食、挑食。

2、早餐要吃饱吃好,要多吃鸡蛋、牛奶、豆类食品,不能马马虎虎随便吃一点,或干脆不吃。

3、吃饭前要洗手,生吃的水果、蔬菜要洗净。

4、吃饭要细嚼慢咽,不能狼吞虎咽,暴饮暴食。

5、吃饭时不要看电视、看书,也不要与别人聊天。

6、剧烈运动后不要马上吃饭,应先休息一下,喝点水,然后再吃饭。吃饭后可以散步,做些轻微活动,不要马上进行大运动量的运动。

7、不喝生水,不吃腐烂变质的食物。

8、不要常吃甜食、零食。

(3)做到“四不游泳”,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即:不在无家长带领下私自下水游泳;不擅自与同学结伴游泳以及到河边玩耍,以防不慎掉入河中;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护人员、无安全保障的水域游泳;不到不熟悉和水位超过双肩的塘堰等水域游泳。

(4)运动时,要遵守运动规则,注意自我保护。参加同学聚会等各类庆祝活动,切实做到放松但不放纵、适度而不过度,不吸烟、不酗酒,不到歌舞厅、酒吧、网吧、溜冰场等人员复杂场所游玩,自觉遵守法律法规。

(5)夏季多雨,是雷电高发季节,不得在大树及高大建筑物下避雨,注意防雷;高温天气,要采取降温措施,防止中暑、防疾病传染,任何时候都不玩火,以防引起火灾。

(6) 出门在外,不要和陌生人说话,不接受不认识的人给的食物或礼物,要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不随便跟陌生人走。放假期间同学们若单独在家,遇到陌生人敲家门切莫开门,预防不法分子侵害,遇事要沉着冷静,必要时可报110求救。

同学们,生命是宝贵的,但生命又是脆弱的。让我们呵护生命,确保安全,幸福生活。

小学化学前教育论文范文第4篇

大家好!

此时此刻,我想大家一定都很兴奋,因为,经过了一个学期的辛勤耕耘,我们终于又迎来了久久企盼的假期。面对即将到来的长长的假期,我们有太多的设想与计划,我们有太多的欣喜与希望。可是,这一切,都是建立在安全的基础上的。因此在假期中,我们每一个同学都必须提高安全意识,学会自我保护。今天,我在这里再次提醒大家:安全是生命之水,文明是幸福之源!结合我校实际,下面,我要给大家提几点假期要求,希望大家不仅要记在脑子里,更要落实在行动上。

第一方面:安全第一,防范意外。

首先,要防止溺水事故。发生溺水事故是夏季在安全方面存在的最大隐患,因为每年在这个季节里我们的周围都会发生许许多多令人惨痛的事故和教训,今年在我县同样有类似事件发生,并且这些教训往往是以生命的失去而作为代价的(具体见学校暑假专门分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溺水安全教育和汛期安全防范的通知);对于一个家庭来讲,孩子生命的失去往往就意味着一个幸福家庭的破裂甚至毁灭。因此学校明确要求大家不准私自或擅自到溪、河、圳、池、水库中游玩、戏水、划船等,防止溺水事故的发生。

其次,要注意交通安全。在校外乘车、驾自行车和步行,要严格遵守交通规则。横过马路,要做到一停二看三通过。不乘坐超载、无牌无证、拼装改装、报废车辆和农用三轮车等有安全隐患的车辆,不包租非营运车辆,不骑摩托车、电动车上路,要提高在交通行为中的自我保护意识。

第三,要注意饮食卫生安全。夏季是各种传染病易发的季节,要做好各种传染病的防控工作,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严防“病从口入”。不吃腐烂变质的瓜果食物,并要注意防止食物中毒。

第四,要注意汛期安全(4月1日—10月31日)。汛期气候多变、突变,常会出现大暴雨、冰雹、台风、飑风、龙卷风等灾害性天气,容易发生山体滑坡、崩塌、泥石流及山洪暴发等自然灾害,要注意防范。要经常收听收看天气预报,密切注视天气变化,了解掌握灾情预测预报,做好防洪自护。要认真学习有关汛期防灾抗灾的知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不到易发生山洪(溪河边、沙滩、低洼处)区域游玩逗留。不到易发生山体滑坡、崩塌和泥石流等危险区域或危房里活动停留。不到溪、河、圳、渠、池塘、水库等水域戏水、游玩、捕鱼玩耍。需过溪河要找桥梁通过。不要涉水过坑、过溪、过河,更不要冒险抢渡溪河。遇到灾害性天气尽量不外出,已出门在外的要寻找安全地带避灾自护。途中遇险时,不必惊慌失措,应迅速进行避险自救或寻找求助的办法,不能冒险行事。

同时,夏天又多雷雨天气,要注意防雷击。首先讲一下室内防雷的注意事项:如有雷鸣闪电时正巧在家里,将门窗关闭,不要冒险外出。不使用没有防雷措施或防雷措施不足的电视、音响等电器,最好拔掉电源线、电话线及电视闭路线、外接天线;不接触天线、水管、水龙头、铁丝网、金属门窗建筑物外墙、电线等带电设备或其它类似金属装置;减少使用电话和手机;不要使用太阳能热水器淋浴;不要出去收晾晒在金属线上的衣物,晾衣用的金属线不要拉进室内;不站在门前或屋檐下,不站在电灯泡下,最好在远离门窗、电灯泡1米之外的室内休息。室外防雷的注意事项:遇雷雨天气,应进入有避雷装置的室内,千万不要使用金属骨架伞,不要把铁锹等扛在肩上;干农活时不可大步跑,最好就地蹲下,远离高烟囱、铁塔、电线杆,绝不能在大树下避雷雨,如找不到适宜的避雷场所,应尽量降低重心和减少人体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千万不要躺在地上、壕沟或土坑里,如披上雨衣,防雷效果更好;雷雨天中不从事水上作业,不要游泳、钓鱼;打雷时不要去山顶、坡顶、楼顶;不要开摩托车,骑自行车,在野外的人群之间应拉开几米的距离,不要挤在一起,在汽车内不要把头、手伸出窗外。

第五,要注意外出安全:所有寄宿生都应于今天之内按时回家,暑假期间,要求同学们不准未告知家长私自外出、外宿和远游,如要外出应告知家长:去哪里、找谁、什么时候回来、联系方式等,防止被绑架、拐骗或走失。

另外,需要我们注意的其他安全事项还有:不要随便接触电源、电线和带电电器,远离高压电线和配电室。学习防汛、防震等防灾知识,增强防灾意识和能力。不要到施工场地、桥梁、公路上游玩,捉迷藏,玩游戏。在任何时候都禁止携带火种、玩火。不携带、玩弄易燃、易爆、易腐蚀的各种物品。不携带、玩弄刀、枪、棍棒等危险物品。

第二方面:遵纪守法,行为文明。

1.自觉遵守国家法律、社会公德。言行文明,以礼待人。 2.尊老爱幼,孝敬父母,听从教导,不任性胡闹。

3.正常交往。不接触不三不四的人;不结伙四处游逛、惹是生非;不参与打架斗殴。

4.不吸烟,不喝酒,不赌博,不乱花钱,不参与迷信、邪教等活动。 5. 遵守法律,不偷盗、损害他人财物,参与敲诈活动。 6. 未经父母同意不得在外留宿 。

7. 不参与不健康的娱乐活动,不进入营业性网吧和台球室、游戏厅、歌舞厅等不适宜未成年人进入的场所,不沉迷网上游戏、网上聊天和网上爱情这三个网络魔爪(又被称作“电子海洛因”)。借今天这个机会我想告诉同学们沉迷网络的危害性。网上游戏、网上聊天和网上爱情是网络三个魔爪,是使青少年堕落的三大杀手。 由于网络游戏、网络爱情和聊天充满刺激、惊险和浪漫,许多学生一旦接触,便深陷其中而不能自拔、网上“三魔爪”又被称作“电子海洛因”。沉迷网吧的危害究竟在哪里,我们认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摧残身体。如果长时间上网,对一个人眼睛的伤害非常严重。由于学生对游戏的痴迷,达到了可以不吃饭、不睡觉的疯狂地步。由于玩游戏时精力高度集中,伴随着血液加速、心跳加快,人的体力、精力消耗很大。再加上网吧空气混蚀,人口密度大,烟味、食物味、汗臭味,五味俱全,卫生、环境条件极差,严重影响着身体健康。你们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如果不知饥渴、不分昼夜的上网,其对身体的危害不会亚于大麻、白粉等毒物,这并非危言耸听。

2、心理受损。由于网迷对上网有着很强的心理依赖,轻者影响学习、身体,严重者致使心理变态、心态扭曲,有人说,学生学习负担重,心理压力大,能在网上找个忠实的听众(不一定是朋友)聊聊,心情可以得到放松,情绪会变得稳定,我们不否认此说法,如果能把握好,对调节心智是有一定益处,但实际上,许多未成年人一旦上网,便无法把握,将太多的时间精力花在网吧里,致使学业受影响,老师批评、家长生气,反而心理负担更重。

3、滋生是非。进出网吧的大多是中小学生,小的几岁,大的十七八岁,他们大多没有收入,为了能弄到进网吧的钱,有的结伙敲诈,有的偷盗抢劫。还有一类人进出网吧,他们纯粹是敲诈中小学生,经常有打架斗殴的事在网吧发生,有的网吧经营者唯利是图,向过夜未成年人提供饮食住宿,子女夜不归宿,家长自然心急火燎,亲戚朋友、老师一起出动,到处找人,确实给家庭、给社会带来了不安定因素。

4、影响学业。学生一旦对网吧痴迷,就是对人生追求的放弃,学生一旦进入网吧,成绩直线下降。有一位学生写道:该死的网吧,你夺走了我的学业、夺走了我的大学,我咬牙切齿,切肤心疼!但我就是不能自控!我们无法真正进入那些网迷们的内心世界去体味他们的感受,但可以想象到他们通红的眼睛、疲惫的心理到底有多少精力去学习。

5、安全隐患。大多数网吧都未请专业人员安装设备,也未经消防、安全、文化、卫生等部门允许,其营业场所的电脑安放的密度、电脑走线、安全出口等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而且大多数网吧出进仅一扇门,无安全通道和疏导标志,存在着巨大的安全隐患。所以,同学们,希望你们远离网吧,远离游戏,正确上网,文明上网,健康上网。

第三方面:劳逸结合,不忘学习。

1.牢记自己是一名中学生,时刻牢记《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要求,我们学校蔡校长一直倡导,也一直要求同学们“在家做个好孩子,在学校做个好学生,在社会上做个好少年”,希望大家牢记蔡校长的教导,走出校门后,仍要约束自己的行为,不放纵自己。

2. 看好的影片,读健康书,不看淫秽读物或音像制品,要适当参与健康的体育运动,增强自身体质。

3. 根据自身特点制定一份假期学习计划,然后按照计划完成各项任务。特别是有些同学在某些学科上偏弱,要利用暑假这个大好时机把欠的帐好好还上,找回自信心,让暑假过得有意义。

4. 认真完成好各科假期作业,同时完成好对新知识的预习任务。开学后第一周,学校将组织一次大型考试,检测同学们的假期自学的效果。希望大家认真对待此事,在新学期的第一天,在新的老师面前,所有人都站在同一起点上,不能在刚刚起跑的时候就落后,要抓住暑假这个赶超的时机,真正的超越自己。(具体的预习内容和要求班主任会告诉大家。)

以上的几点要求希望每一位同学都要牢牢记住,快快乐乐过暑假,平平安安回学校。让我们在愉快的暑假中放松我们的身心,放飞我们的理想,锻炼我们的双手,磨炼我们的意志,增强我们的能力、丰富我们的经历。

最后,祝全体老师、同学们暑假快乐安康,新的学年我们再相会。 2012年6月30日

小学化学前教育论文范文第5篇

教研形式:通过全体教研组教师互动方式,实现了教师间的知识共享 教研内容:

一、小学语文课前预习必要性

我校处于农村,学生家庭背景各不相同,学习成绩参差不齐,很多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关注小学语文课前预习已成为我校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小学语文课前预习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这对于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提高教学质量,是大有益处的。在实际教学中,通过“预习”这一环节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重视预习中的个体差异,强化训练,从而提高阅读教学的课堂效率,不失为一个良策。通过预习,不但可以缩短孩子在学习上的差距,使他在课堂上显得更自信,更有勇气,而且可以让孩子自己摸索出一条学习的路径,积累一些自学的好方法。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学生通过预习,自己阅读课文,动了天君(指大脑),得到理解,当讨论的时候,见到自己的理解与讨论的结果正相吻合,便有独创成功的快感;或者见到自己的理解与讨论结果不相吻合,就作比量短长的思索;并且预习的时候绝不会没有困惑,困惑而没法解决,到讨论的时候就集中了追求解决的注意力。这种快感、思索与注意力,足以鼓动阅读的兴趣,增进阅读的效果,有很高的价值。”这是对预习重要性的精辟阐述。

二、小学语文课前预习的内涵

1 、预习是一种铺垫 预习是了解课文的阶段。其实质在于把学生引导到一个新的水平线之上,提高他们学习课文的起点,从而改变学习的被动局面,为高质量的教和学打好基础。一方面预习不能是“浮光掠影”的,另一方面又不必都要求“水落石出”,适度是其关键。

2 、预习是一种预测

对于教师而言,预习具有洞察性,它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环节,也应看作备课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类似文章中的“过渡段”,教师应十分重视预习过程中的信息反馈,以便恰当调整教学方案,取得较好效果。而在“明白”学生,通过预习,初知概貌,生出疑问。“测量”出自己知识的深浅,认识到课文难点之所在,然后再去学习课文,其积极意义是很明显的。

3 、预习是一种自练。

预习主要是为学生提供一个阅读和独立思维的机会,一般说来,它是学生根据一定的预习要求进行自己练习的过程。这种自练,从近期目的看,是为学习具体课文作铺垫;从长远目的看,它是在培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独立撷取、驾驶知识等能力——因为这种自练本身是在“尝试了解”课文,只要没有忘记启迪心智方面的训练要求,是很有利于培养“会”的能力的。

三、小学语文课前预习的方法

很多学生不懂得如何预习,认为预习只是读读生字、课文而已,达不到预习的目的。教师加强课前预习指导,才能实现预期的效果。

学生年级不同,预习的方法也不同。先谈一谈低年级如何预习。 教师从一年级起就应注意教给小学生自主预习的方法,培养其自主预习的习惯,这个习惯应在课内培养,到中年级再逐步放到课前。在教学中,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指导精神和小学语文教科书课文前对小学生提出的预习要求,结合小学生的实际情况,我校摸索出一种简易、实用的预习方法。这种方法用口诀的形式概括出来。口诀如下:

一画段,二画圈,

三画需认字,四画翘舌音,

五画疑难处,六画好词句。

这个口诀称为“六画读书预习法”。(其中前“四画”在一年级开始学习使用,“五画、六画”在二年级开始学习使用)其含义是:“一画段”即让学生预习一篇课文前,先让学生用笔在课文每个自然段前用阿拉伯数字标出序号。这个小序号的标画看似简单,其实在小学生标画的过程中,对文章就有了一种感性认识,知道一篇文章是由许多个自然段构成,在教学活动中师生便于操作。“二画圈”即学生在完成“一画段”后,对照课后生字表中需要“学会”的生字,在课文中用“O”画出,这样用“O”一画就使学生明确了哪是要求“学会”的,哪是要求“会认”的。“三画需认字”就是画完要求“学会”的生字后,再对照可后要求“会认”的生字,用“V”在课文中画出,以区别要求“学会”的字。“四画翘舌音”,就是在读课文的过程中,把含翘舌音的音节用“-”在其下面画出来,以利于正确的读书。“五画疑难处”就是指学生在完成上面画法之后,再读课文的过程中,对不明白的地方用“?”再其右边画出。读完课文后对疑难问题或查字典,或问同学、老师,或交流讨论解决。“学源于思,思源于疑”,学方有所得。长此以往,真正养成了“一边读一边想”的好习惯。“六画好词句”就是指学生再读课文的过程中,可以帮助自己正确、快速的理解课文等。老师就要求教给学生用波浪线“~~”画出。这为培养学生“自能读书”奠定了坚实的一步!

那么中高年级怎么预习呢?

(一)读课文

要将课文读正确,读流利,了解课文大意。要做到这点,首先要将课文中的生字新词读正确,然后利用工具书,弄清字词的音、形、义。当“一字多意”、“一词多意”的时候,要结合上下文想一想:课文中的这个字词应当选哪一种。

(二)搜集资料

1、关于作者

新课标要求“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有些课文出自于大家之手,预习时可以利用手边的资料,网络工具对作者的生平以及代表作品有个了解。这可以比较好的帮助同学理解课文的有关内容。

2、关于背景

新课标要求学生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获取资料,解决与学习和生活相关的问题。作为高年级的同学,应当有能力了解一些课文的历史背景,如:《金色的鱼钩》《负荆请罪》《将相和》《詹天佑》《草船借箭》等感受经典,只有搜集并查阅相关的图片、数据、光碟、文字资料,才会对课文所涉及到的历史有一个了解,才会在课堂上更易理解老师的讲授。

(三)理清脉络 到了小学高年级,学生语文知识已有一定积淀,读了课文后需要进行一些思考,可以从这几方面:

1、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2、课文是从哪几方面来写的?

3、按照文章的写作顺序,我们可以将全文分为哪几段?

4、用一句话概括每一段的段意。 段意的概括根据文章的写法有这样几种:

A、 摘抄法。相关段落如果在写法上采用的是“段首概括”法、“总——分——总”、“总——分”、“分——总”的方式,就可以采用这种概括方式。

B、取主舍次法。一段中有几层意思,对最重要的一层作为概括段落大意的重点。

C、综合法。就是围绕文章的中心进行概括。 D、合并法。如《桂林山水》

(四)做批注

学习语文主要是品读。品读在预习中是最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品读含义深刻的,优美的句子或段落,从中思考作者写这篇文章赞扬了什么,批评了什么?向我们揭示了什么道理。古人云:不动笔墨不读书。把自己欣赏的字、词、句,哪怕是一个标点的使用好处,都可以用简洁的文字批注在书的空白处。体会作者是怎样运用这些字、词、句、标点来表达中心思想的。最后再综合起来,想想整篇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以及文章的写作特点。这样不仅有助于对课文的理解,而且长期坚持下去,探索能力会逐步提高。

(五)做好读书笔记

先看清楚要预习的内容,哪里看不懂写到笔记本上,或者把课文中优美的句子摘抄下来。合上书,把记得的东西回想一下,思考不懂的,写下记得的重点。课后,拿出预习笔记,查看原来不懂的问题是否已经解决。

分课型预习

(一)讲读课文

1、提前查阅课外资料,并进行细致整理,提前浏览,初步掌握。课上,可借此搜集整理的资料与同学、老师一起交流。这样的学习才会使课堂更加丰富多彩。

2、解决文章中的生字、新词、重点语句和对文章层次段落作批注。预习一篇阅读课文,字词句篇是基础,课前的预习可以从读、圈、查、划、抄入手,循序渐进。

(1)读。反复读课文,了解课文大致内容,体会语言美,品味句式美,把优美的词句储备在自己的口语语库中,丰富自己的词汇。

(2)圈。课前预习课文时,找出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句,用醒目的符号圈出来。

(3)查。运用字典、词典等工具书,弄清圈出字、词的音、形、义,并将注释写在该字、词的附近,便于在阅读中理解词语,加深印象。

(4)划。划出课文的重点词、重点句、重点段,做到重点突出。在理清课文思路之后,可以用“//”试着给课文分段,并对各段的主要内容进行批注。 (5)抄。对于课文要求掌握的生字、新词或者优美的语句等抄写在积累本上,巩固记忆。抄写的过程中数量可以自己决定。

3、解决课后思考题。这一步是较高层次的要求。要求我们根据课文及练习题进行思考。可以带着问题(课文后面的练习题)进行阅读,看到课文中有问题的答案就直接在书上划出来。这样,当老师在讲解课文的时候,同学们也就容易心领神会了。

(二)自读课文

每个教学单元均会安排“自读课文”的学习。文章内容浅显易懂,在课堂上,短短的40分钟里,像这样较长篇幅的课文,通读一遍即会占用小半节课,要做好充分地课前预习,才能及时完成教学任务。

1、阅读“自读提示”。心中明白文章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带着问题,通读全文,解决字词。

2、理清文章的脉络。深入分析文章的重点段落,进行细致研读,在读文的过程中总结并作批注,理清文章表达的主要内容及中心思想。这样的预习已经是比较充分的了。

预习是一个重要的学习方法,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是一种人生智慧。真正有质量的预习不仅能极大地提高教学效率,而且能培养学生的学生善于质疑、勤于思考的学习习惯,将使他们终身受益。

为了更好地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我校在日教研周教研方面的具体做法是:

一、 精细备课,做实日教研。 充分利用教研室提供的电子教案,在学校安排的日教研时间,同级的两位教师进行精细备课。在领会新课标精神实质的基础上,梳理教材,发挥自身的教学特长,要结合本年级学生的特点,确定教法与学法,预设教学中生成的问题,交流困惑,及时做好记录,在课堂上检验教研的有效性,把日教研的成果积极地转化为教师课堂教学行为。

二、 深入研讨,抓好周教研。

学校把周三下午第三节及办公时间定为语文教研活动时间,周四下午

一、二节为英语教研活动时间,第三节及办公时间为数学教研活动时间。开学初,教研组长根据学校周历的活动安排,列出本教研组的教研活动计划。

1、理论学习

学习新课标,细化解读新课标,使教师对本学段、本年级、本册的教学目标有所了解,能正确地梳理、整合教材,把握好教材的重难点。学习名师系列读本,要求教师每期写一万字的读书笔记,及时写心得体会、教育随笔、教育案例、教育故事等,使科学的教育理念能积极有效地转化为教师的教学行为。

2、听课、评课、议课

每学期组织五次示范课、研讨课听评议活动。在学期初,开展全校性的听课活动,进行评比,评出优质课、创优课和提高课。分别组织优质课、创优课、提高课教师上公开课,并及时研讨。实行同科异教,促使多姿多彩的课堂教学不断创生。自请听课,自己请校长、教导主任、教研组长、骨干教师听课,这是一种完全自愿的形式,使教师自己为自己组织公开课,自觉主动的改进自己的教学风格。组织学校骨干教师进行“我的课堂教学”教学展示活动,做好记录和评议。每位教师每周听课不少于一次,每期听课不少于二十次。

3、开展周反思活动。教师每周写出一篇教学反思,在教研组内进行评比。

4、教研活动采取案例分析、问题会诊、专题研讨等多种形式。倡导互相学习、共同切磋、分享经验、提高教学研究水平。

5、培训青年教师和骨干教师。对参加培训的青年教师建立有“求索之旅”个人成长档案袋,详实地记录着每一位参加培训教师的情况。从备课、上课、作业批改、课后辅导、班级管理、考试等方面进行指导,使他们在有经验教师手把手地传授中学到真本事。关注骨干教师的表率辐射作用,教师不仅仅要成为教师匠,更要有自己的教学特色。要求教师立足于本校、本年级、本学科进行深层次地研究,学好教学体会,积极参加协作区的教研活动,走出去参加教研室组织的各级各类研讨活动,把先进的教育理念在本校的周教研活动中及时推广,并落实到自己的课堂教学中。

6、每人每期至少作一次中心发言人,中心发言人根据教学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提出一个研讨小专题,在教研组进行研究,加强教研与校本教研的有机结合,强化“问题”意识,使教师敢于直面教育教学中的“问题”,善于研究“问题”,把“问题”看成教育资源。

7、教研组长做好教研记录。每期评出两名优秀教研员。

岗李乡任庄小学

关海留

一、小学语文课前预习有必要吗?

二、小学语文课前预习的内涵是什么?

小学化学前教育论文范文第6篇

谈谈如何做好小学语文课前预习

《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有一条鲜明的教学理论:以学定教。这一基本理念将教学活动牢牢定位于学,学生学先于教,即以学生的预习活动启动教师的教学活动。每一教学过程是从学生的自学开始的,教师则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施教,有学有教,不学则不教。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教师“注入式”教学为“启发式”教学。可见,预习是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激发学生求知欲推动学生不断进取的“前奏曲”。预习是上好语文课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必要途径。本学期我对学生进行了课前预习的研究,现总结如下:

一、发现问题。

1、问题一:为什么预习在学生眼里根本就不算作业? “真是无语了,怎么回事啊,明明是叫他们昨天预习好的,今天上课都跟不知道似的,手都不会举的„„”办公室的同事又抱怨了。是啊,似乎是一件很郁闷的事情,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我想,也许有这几点。老师自己不重视预习。傍晚布置作业,其中有一项是预习下一课,自己都觉得这算不上一项作业,形同虚设。学生不重视预习,没有良好的预习习惯,甚至部分学生干脆就不进行课前预习。很多学生不知道如何进行预习,以为语文预习就是读读课文,写写字词。看到有预习这一项,很高兴,数有几项作业的时候往往不会把它数进去,反正老师也看不出来我预习了没有。家长不重视预习这项作业,给孩子检查的时候也就问一下而已。久而久之,预习就真的变成了可有可无。

2、问题二:学生不知道怎样才算是预习。

小学语文预习的方法和策略

我所任教的是三年级的学生,在班上我问过我的学生,老师让你们预习你们都怎样预习啊?学生回答说把课文读一遍,然后再划出生字新词读一读,读会了就预习完了。

出现这种情况可能有两种原因。第一是老师的放任自流或要求过死,导致学而无趣。老师的放任自流表现为对学生的预习不闻不问,不作任何要求,要求过死表现为对学生的预习要求千篇一律,比如:课文你得读两遍,哪几个字你得划下来查字典注音,哪些词语你得查词典解释含义,分段落写段意,等等。结果是学生没有任何“自主”可言,只有做预习练习的“不自主”。这样缺少正确的引导或是要求过死,都导致了学生对预习的茫然。

3、问题三:老师缺少对学生预习方法的指导

就我平时的教学来看,虽然我也要求学生预习新课文,却没有给学生讲要怎样去预习,比如:课文应该怎样去读;立足于词、句、段、篇,你要注意什么;阅读提纲怎样去写;立足于阅读感受,你应该如何提问等等。学生不知道,老师也没有讲,似乎以为这些事情是学生都会的,就不 应该是 老师讲的东西。

究其原因,一方面可能是认为预习是学生自己的事,应该让学生自己去“自主”,老师不应该过问;另一方面可能是老师对预习的研究不够,不知道怎样去指导学生自主预习,所以在布置学生预习的时候也就很简单草率:课文读一读,抄写字词两遍。时间一长,学生既不会预习的方法,也不会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当然也就不去预习。

二、改变现状,做到有效预习。

找到了问题的所在就不难解决,那么面对我们现在所教的学生如何来改

小学语文预习的方法和策略

变现状?我谈一下我的几点看法。

1、重视预习指导,循序渐进。

为了帮助学生学会预习,教师首先要重视学生的预习,必须做到对预习的指导到位,而且要循序渐进。

首先在第一学段,可以安排学生在课内进行预习。此时必须要有具体的指导,要向学生传授预习的方法,细致地安排预习步骤。对学生有较好的表现及时肯定,加以鼓励;发现学生在预习中暴露的问题,及时纠正,认真小结。

其次在第二学段,此时学生已经初步掌握预习方法,预习可以采用“课内外相结合,以课外为主”的方式。根据学生实际,在课堂上预设一定的时空,进行预习的指导和检查。

最后,在学生形成较好的预习习惯后,预习就可以安排在课外进行了。 当然,关于学段的时间观念是一个最低要求,学生如果能较好较快的发展,那么教师也可以及时调整,以满足学生的进取愿望。

2、预习的指导方法。

首先,要让学生明确预习的目的。开始时给学生布置预习的范围,帮助学生找到重点、难点,以后逐步给学生布置预习提纲。心理学研究证明:带问题读一遍比不带问题读五遍效果要高。让学生带着问题读,就得边读边思考,从书上找答案,这种学习主动积极,效果当然高了。

其次,鼓励质疑问难,学做预习笔记。学生预习时,除了抄写课文的词句,重点,还应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并把弄不懂的问题记下来,为上课时弄懂这些问题做好思想准备。

小学语文预习的方法和策略

3、预习的检查——预习评价。

以往的教学中即使是学生预习了老师也不一定知道,因为没有检查,往往是学生预习了,却得不到老师的肯定,时间一长学生也觉得预习不预习一个样,渐渐失去了对预习的兴趣。所以对学生的预习除了重在指导外一定要对学生的预习有检查有评价。

上一篇:国际化会计审计论文范文下一篇:傅庚辰电影音乐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