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案例教学的会计学论文范文

2024-04-28

基于案例教学的会计学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法学教育与司法考试具有良性互动关系,案例教学法与司法考试的要求相吻合,司法考试也必将对法学案例教学法产生引导、促进作用。在法学案例教学法实施中,还存在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案例教学法的效果。因此,有必要在分析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改革和完善法学案例教学法的对策,从而进一步促进法学教学与司法考试的良性互动。

关键词:法学教育;案例教学法;司法考试

作者简介:高泉(1971-),男,河南南阳人,北京物资学院劳动科学与法律学院,副教授。(北京?101149)

随着司法考试制度自身的不断改革与完善,必将对法学教育的观念、模式、教学方法、课程设计等方面产生日益重要的引导、促进作用。在这个过程中,传统的法学案例教学法在具体实施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已经不能适应国家司法考试的需要,也不能适应创新法学人才培养模式,造就高素质法律人才的需要,因此必须加以改革。

一、司法考试与案例教学法

关于司法考试与法学教育的关系一直见仁见智,众说纷纭。有学者认为,法学教育应当向司法考试输送合格的考生,甚至建议将学生通过国家司法考试的比例作为衡量法律院系教育水平的指标之一。但也有学者对司法考试可能对法学教育产生的消极影响表示了强烈的担心,认为弄不好法学教育会围着司法考试的指挥棒转,蜕变成另一种应试教育。[1]笔者认为:法学教育在司法考试面前应当保持其独立性,同时法学教学应当改进教学方法,在一定程度上适应司法考试要求。司法考试制度的发展和完善,也必将促进和引导法学教育的良性发展,推动法学教育的改革。法学教育与司法考试的良性互动关系在推动法学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就体现在案例教学上。

在英美法系国家,法学教育中的判例教学法于19世纪由哈佛大学法学院院长兰德尔教授创建并被全面引入该学院的法律课程。[2]在以判例法为主要法律渊源的英美法系国家,判例教学法毫无阻碍地确立了其在法学教育中的主导地位。但我国作为一个成文法国家,直接将判例教学法移入我国的法学教育体系也是不现实的,因为,“中国目前只有案例而无判例,也不必要在审判活动中采取遵循先例的原则。从今后的发展来看,中国也不可能建立起类似英美法国家的判例法制度”。[3]基于这种情况,我国法学教育工作者逐渐发展出一种有别于英美法系判例教学法和大陆法系传统讲授教学法的法学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4]案例教学法是指在法学教育过程中,采用对典型案例的解剖分析、案例专题讨论、现场案例教学等多种方式,并组织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研究讨论,引导学生在实际案例中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法律原理、原则的一种教学方法。

从司法考试的考试科目、形式要求分析来看,其考试内容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大案例”、“小案例”所占比重很大,考查的重点在于考生能否正确运用法学理论和法律规范处理实际问题。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模式与司法考试的客观差距,决定了有必要对法学教学方法进行调整与改革,而案例教学法通过对案例的分析、讨论、思考,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与口头表达能力,与司法考试的要求相吻合,可以促进法学教学与司法考试的良性互动。

二、法学案例教学法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法学案例教学法在适应司法考试、培养高素质法律人才方面确实有独到之处,但传统的案例教学法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需要解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观念和认识方面的问题

案例教学法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观念与认识上比较突出的问题就是将案例教学法混同英美法系国家的判例教学法,低估乃至否定讲授式教学法的作用。案例教学法与判例教学法虽然名称相近,但性质不同。首先,判例教学法是在课堂大量分析先前判例,主要用来归纳判例所创设的法律规则。而案例教学法一方面用来解释成文法,另一方面发掘成文法中有待改进之处,推动成文法的发展和完善。其次,在英美法系国家,法律的重要渊源就是法院的判例。因此,在英美法系国家不研读判例则无法了解其法律的精髓。但我国作为一个成文法国家,案例教学法必须与讲授教学法相结合才能完成法律教育任务。否则,虽然学生有了更多的提高分析能力等方面的训练,但他们对整个法律体系的了解就难免支离破碎了,也不能满足司法考试的需要。而且我国高校的本科学生基本上是从高中基础教育直接进入高等院校接受法学教育,尚未形成案例教学法所要求的法律思维,所以在比较系统地掌握理论知识之前,根本达不到案例教学法所期望的目的。[5]

2.案例选择方面的问题

案例选择上首先一个问题就是课堂上运用多少案例的问题。有人认为既然案例教学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那就应该多用案例,而且越多越好。而实际上简单的堆砌案件容易把案例教学变成“故事会”,甚至有的教师在课堂为了吸引学生注意,很热衷介绍 “新奇”案例,将案例教学变成了“猎奇会”,这和案例教学法的目的相去甚远。其次,在教学案例的组织与选择上,案例教学法所采用的案例真实性、典型性、新颖性不足。目前,实施案例教学法的素材主要依靠各学科教师自行准备,案例来源随意性较强,在浩如烟海的案例中,并非每个案例都适合于教学使用,案例选择如果真实性、典型性、和新颖性不足,与课程内容结合不紧密,也不能达到案例教学的目的。

3.课堂组织方面的问题

在课堂组织上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是将案例教学法简单变成“举例子”,学生参与程度较低,双向交流性差。在案例教学实践中,很多教师是将案例作为示例加以运用的,教师运用案例通常是为了解释、印证所讲授的法律概念和法律规定,课堂上很少有同学的激烈辩论,教师注重对案例结果的分析,忽视对案例分析思维的讲解与引导。这种方法仍然没有摆脱偏重传授法律知识、轻实践的传统法学教育的弊端,实质上是一种变相的讲授式教学法。但是“实例研习乃在培养处理案例的能力,可以说是为将来从事实务工作而准备”。[6]显然,简单的举例并非真正的案例教学法,也达不到案例教学的目的。

4.政策与资金支持方面的问题

首先,案例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进行案例教学往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做准备,无疑将增加工作量和工作负担。目前,很多学校鼓励教师从事案例教学,但很少对教师从事案例教学给予政策上的必要支持,比如在课时工作量和报酬、以及职称评定等方面给予配套支持。这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教师从事案例教学的积极性。其次,从事案例教学,需要建立丰富的案例数据库,教师与学生对图书和资料的要求更高,需要印刷必要的材料发给学生做准备工作,有的情况下还有必要聘请法官、检察官或律师做兼职案例教学老师。这些都需要一定人力和财力的投入,如果缺乏相应的资金支持,案例教学的开展也会面临着实际困难。

三、改革与完善案例教学法的主要对策

针对案例教学法具体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应该采用以下对策加以解决,以改革传统案例教学法,创新法学人才培养模式,推进法学教育更好适应司法考试要求。

1.注意案例教学法与讲授式教学法的有机结合

我国是成文法国家,不能完全照搬英美法系国家的判例教学法。法学教育仍应以解释成文法规则、法律理论及运用问题为主。从国家司法考试的要求来看,考试内容包括理论法学、应用法学、现行法律规定、法律实务和法律职业道德等,单纯采用案例教学并不能够满足国家司法考试要求。因而,在应用案例教学法时一定要注意适度,不能轻易否定讲授式教学法在构建学生法律基础知识和完整知识结构中的重要作用,而应注意案例教学法与讲授式教学法的有机结合。当然,具体应在哪些课程中,分配多少比例的学时采用案例教学法,是一个复杂的问题,还需要教师在实践中不断探索。

2.根据教学目的,精心组织与选择案例

根据法学教育和司法考试的实际要求,选择合适的案例要坚持以下两个标准:首先,关联性和合理性标准。案例教学法所采用的案例必须能够与课程内容紧密结合,而不在于案例数量多少,案例是否“新奇”。同时,案例教学法所采用的案例必须能够适应司法考试的测试目标,即通过案例教学,让学生能够灵活运用相关法律原理、观点和方法,依据相关法律规定,综合分析、解决理论和实际问题,对社会法律现象和实务做出正确判断和评价。其次,真实性、典型性和新颖性标准。案例的内容应是源自于真实世界中人们所遭遇到的问题,而非虚构的故事。案例应有适度的典型性和复杂性,能引发不同观点之间的冲突,这样才能锻炼学生批判思考的推理能力。另外,从适应司法考试的角度出发,研究分析历年试卷,也有助于提高案例选择的合理性,近几年的司法考试试卷显示,即便是单项选择中的案例也是一环套着一环,需要深入好几个层次分析以后才能得出正确的答案,案例选择不当,就很难适应司法考试的需要。

3.规范和细化案例教学环节,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在案例教学的课堂组织上,如果把案例教学法简单变成“举例子”,这种简单组织手段难以吸引学生注意力。一个完整的案例教学一般要经过这样几个环节:教师布置案例,分发案例资料;学生研读案例资料,发现和提出问题;教师总结和归纳案例中的重点、难点;组织学生讨论和争论;点评总结。案例教学的整个过程要体现学生的主动参与,充分调动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积极性,提倡学术自由和民主。当然,在倡导学术争鸣与学术自由的同时,针对司法考试试卷中的“大案例”、“小案例”试题来说,都是有所谓 “标准答案”的。这时候就需要教师在点评总结过程中,根据司法考试的考试内容、科目与要求,引导学生准确认识和理解案例所涉及的法律知识、原理及规定,并对案例所涉及法律问题做出正确的分析、判断和评价。

4.加大政策与资金支持,为案例教学提供保障

首先,要对从事案例教学的教师提供必要的政策优惠,鼓励教师更多地从事案例教学。比如,现在教师职称评定标准主要以科研成果和教学量为主,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则不太重视。若职称评定的标准能适当多注重一些教学方法和效果,必然会引导教师多投入一些时间从事案例教学的研究和实践。其次,加大资金投入,建立真实案例教学数据库,丰富案例教学资源。为此,教师需要与法院、检察院、律师事务所等机构建立必要的联系,获得真实案例的第一手资料,并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进行必要的组织、编辑、分类、管理,建立持续更新的案例教学数据库。同时,也要加大投入建立专门的法律图书馆或法律资料室,配置必要的办公设施和办公用品。

参考文献:

[1]潘剑锋,陈杭平.再论法学教育与司法考试之关系[J].法律适用,2008,(Z1).

[2]李楯.在清华法学院做案例教学[J].法学家茶座,2003,(3).

[3]王利明.合同法疑难案例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4]曾文革,唐仙丽,等.法学案例教学法的探索与思考[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

[5]吴海珍,李笑盈.对法学案例教学法的若干理性思考[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05,(4).

[6]王泽鉴.法律思维与民法实例[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

(责任编辑:宋秀丽)

基于案例教学的会计学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会计专业教学面临着教学模式的转型和升级。网络教学平台作为一种辅助教学手段,在会计专业教学中应用广泛。论文旨在设计出一套完善的会计专业网络教学平台评价体系,以期节省教师的挑选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关键词】“互联网+”;网络教学平台;会计教学

1 引言

十九大指出,要把现有的优秀教育资源,应用到教学实训等各个环节当中,精准地培养职业教育教师,解决发展中积累的问题,推动职业教育在精准改革中实现新跨越。随着教育信息化进程的加快,网络教学平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从墨客、爱课程,到职教云,多种网络教学平台可供选择,构成了网络教育信息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作为一个相对崭新的领域,目前的网络教学平台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平台数量多、种类杂,质量参差不齐,因此,对网络教学平台进行科学合理评价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混合教学模式成为会计教学改革的重点。网络教学平台作为一种教学工具,在教学设计和教学内容成熟稳定的基础上,已成为大学会计学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1]。现阶段,会计教学领域的平台建设的市场需求呈上升趋势,因此,优化会计网络教学平台对提高会计教学的整体质量具有重大意义。一个科学合理的会计专业网络教学平台评价体系不仅是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提高課堂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对大学会计网络教学平台进行真实、全面地评价,构建有针对性的评价指标体系显得极为必要。一方面,可避免教师工作量的浪费,减少选择的机会成本,提高教师积极性;另一方面,评价指标体系贯穿于会计网络教学平台的设计、开发、应用管理和评价的全过程,从而帮助开发者、设计者设计和开发出更高质量的平台,为设计和开发人员指明了研究和发展方向,有利于推动网络教学平台的进一步健康发展,从而更有利于教学改革的推行。

然而,目前针对会计专业网络教学平台的研究少之又少。以多个关键词在知网进行查询,例如,“会计网络教学平台”,一共只找到了42条结果,而且这42条结果多数为对高校会计实践教学模式的研究,关于会计网络教学平台评价指标的研究寥寥无几。

本文在文献调研的基础上了解目前国内外会计教学网络平台评价的现状和主要的评价模式。通过理论学习和文献比较,在对我国网络教学平台的研究基础上,结合会计专业教学的特点,尝试性提出了会计学网络教学平台的评价指标。

2 会计专业的教学特点

2.1 学生特点

①性别构成:女生多,偏向于感悟型(死记硬背)和视觉型(擅长记住看到过的东西)、序列型(序列型学习者习惯于按照线性逻辑推理过程解决问题)。信息加工、信息感知、信息处理和信息理解能力较弱。故而对平台的艺术层面要求高,需要建立友好的人机界面。②认知能力:高职院校的学生,相比本科院校而言,认知能力相对较弱,故平台的页面设计需简单可理解且生动有趣。根据教育心理学的相关研究,人们从听觉获得的知识能够记忆约15%,从视觉获得的知识能够记忆约25%。如果同时使用这两种传递知识的工具,就能接受约65%的知识。平台的设计不仅要关注能通过文本、声音、图像等多维信息刺激人的感官,加深学习者对问题的理解,而且还需通过影像、声音、三维图形模拟现实情景,使学习者在接近真实的学习情景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③学习态度:学生较为消极被动,平台可设计任务驱动模块,设计类似通关游戏的实训模块。可在观看视频中增加测试功能,测试通过才能进入下一阶段内容的学习,促使学生认真学习。通过网络教学平台中的思考题、提问、练习、反馈等环节,以期达到师生互动的目的。

2.2 师资特点

会计专业教师少,而会计教学的内容多,工作量较大。平台需要有强大的存储功能:网络教学平台需要保存多年依然可用,避免重复备课,减少工作量。一般学校对教师有科研工作量的要求,这就涉及开放性与隐私性的冲突。平台需要建立个人资源和教学笔记,且能保证教师的隐私和专利。

2.3 专业特点

①实践性强。众多学生反馈,会计专业课程的理论枯燥,且实操要求高,学习难度大。会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是会计教学成败的关键。如凭证的整理和装订,从原始凭证的折叠和粘贴,到凭证的装订,仅依靠教师的讲解和示范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而借助于多媒体教学手段将凭证的整理和装订工作演示出来,可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另外,平台要做到理论与实践模块兼备,设计仿真模拟。可设计相应的模块,例如,专业训练模块、手工会计核算模块、会计电算化系统模拟模块、会计综合实训模块等。根据企业财务机构的岗位设置,提供完整的会计实务“沙盘”演练,培養学生岗位责任、团结协作精神,训练会计实务的专业判断、业务处理、计算机运用等专业技能。②会计是门专业技术,检验技术的标准为各类会计专业资格证书,应做到证课融合,且与实务联系密切。会计准则、税法制度等更新快,所需辅助资料多。这些特点对会计教学平台的要求较高,需设计实时更新和检测知识的功能,且需要做好链接功能,同时,最好还能无缝衔接考证机构网站,可以让学生轻而易举了解考证动态。③内容多,课时少,需能突出重点。学生直接根据屏幕上的帮助信息便可运用自如,随意选择要学的内容,这类课件还包括自动化的会计练习题以及会计分录,并设有可供学生随时练习的习题库,学生可以不受任何限制地去使用。④技术性要求高。会计教学中的原始凭证、账簿、记账凭证等图片多,故而平台需要强大的图片处理器、视频播放控件。⑤会计学专业课程间的衔接密切,《财务管理》课程可以利用《财务会计》课程的资料进行后续教学。在讲授《会计学》课程时,需要学生了解企业的业务处理流程和有关法律的知识,这些教师都可以引导学生直接浏览企业管理专业、法律专业相关课程上的资料进行学习,这种交流可以大大节约教师的备课工作量,真正培养出综合性的人才。因此,平台需要资源全面,且不同学科资源间能实现共享,能互通有无。

3 会计专业网络教学平台指标体系的初步构建

基于以上会计专业教学特点,本文设计从技术、艺术、内容、教学维度,初步设计出几大指标,如下表。

如上表所示,根据会计专业教学特点,本文将会计学专业网络平台评价指标体系共分三级,包括一级指标5项、二级指标17项。评价网络教学平台的技术维度主要是图片和视频处理能力、链接处理、导航设计、方便快捷、检索速度;艺术维度主要是界面友好性、整体风格、创意水平;内容维度主要是资源库全面性、资源共享、资源准确性、权威性和资源隐私;教学维度包括实时测试和会计课程模块设计;发展维度涉及信息更新速度、资源存储与增长和技术进步[2]。

4 结语

网络教学平台作为一种教学工具,广泛应用于整个教育行业。本文对会计专业的教学特点进行了总结,并据此初步构建了会计专业网络教学平台的指标评价体系。未来还需要对指标进行案例应用开展进一步的研究与探讨。

【参考文献】

【1】周梅群,吴华.教育网站评价指标体系设计之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4(8):53-57.

【2】韩锡斌,葛文双,周潜,等.MOOC平台与典型网络教学平台的比较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4(01):71-78.

基于案例教学的会计学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会计学作为一门融基本理论、基本技能于一体的应用经济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本文阐述了案例教学的设计原则,并以一个真实的案例来印证案例教学法在医药类会计课程中优于传统教学方法,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大大提升会计课程教学效果。

【关键词】案例教学  医药类  会计课程

【基金项目】本文是2013年度广西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立项项目《中职药剂专业会计课程案例教学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会计学作为一门融基本理论、基本技能于一体的应用经济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我国教育者们意识到会计知识运用的广泛性,在职业教育中的非财经专业也开设了会计课程。

会计课程的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但会计传统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理论基础,却限制了学生的主导性与创造性的发挥。而案例教学法是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当中,而教师在需要时给予适当的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是培养学生专业技能与实践能力的最佳教学方式之一。案例都是来自于经济活动中的现象,贴近现实生活,学生在掌握会计理论的实践应用的基础上,促使其善于决策,激发其开拓创新能力,培养创新精神,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

案例教学的实施根据不同的培养目标以及学生素养的差异、课程的教育目标来进行具体的设定。

一、案例教学的设计原则

案例教学的成功与否,最重要的是案例的选取。对于医药类中职学校,一般只在药剂专业医药营销方向开设会计学课程。本专业学生将会从事药品采购、药品营销或者药品零售等等工作。在案例选取时应以此类人才在会计方面的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职业能力要求为依据,并遵循以下具体原则:

1.针对性原则。选取案例必须与当前学习的章节紧密联系,有利于各个知识点的掌握。案例的呈现方式多元化,如能进行实地体验最佳。

2.典型性原则。目前的教程普遍脱离实际,练习与实例往往都是没有背景且空洞的经济业务,让学生做一些简单的账务处理。在案例教学中,教室应该从实际的经济活动中挑选出适合不同专业学生的会计业务,针对不同的学生群体选用不同的案例。

3.案例的真实性。真实案例传递的信息会更丰富,更能充分体现案例教学的实践思想,有利于培养学生如何运用知识分析实际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除此之外,真实的案例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给学生以感性认识。

二、个案分析

医药类中职开设的会计课程,其案例的选取应结合中职学生的学习特点及行业背景,选用医药类经营管理方面的案例。但由于中职学校的条件限制,无法让学生体验真实场景,于是在学校医务室的配合下,做了一个关于药品采购的实体案例。

案例——学校医务室的药品采购。

1.实地体验案例背景

2014年9月30日,医务室拟购进一批药品。

首先,教师带领学生参观了一下医务室的小药库,请医务室的老师对药品的储备情况作一个简单的介绍,包括医务室的医疗范围、储备药品种类的设置以及进价的控制范围,之后让学生对药库进行盘点。此时可以适当的对物资的清查这个知识点作有效的回顾和复习。

2.讲授采购成本的核算过程

(1)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组6人,每个小组做一份采购计划。

每个小组根据盘点的情况作出一份药品采购计划。每个小组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所呈现的采购计划都不一样,大家很积极的讨论着每一份计划,医务室老师适时的指导大家从学校的实际出发,考虑学生常见的一些疾病用药,储备的数量根据疾病发生的概率来进行采购,还要顾及学生的经济条件,然后将每一份计划的优缺点列出来,整合出一份大家认为最合适的采购计划单。

针对此采购计划,有A、B、C三家供应商,A是本地供应商,B、C为外地供应商,所有计划采购的药品都可以在任意一家采购完成。三家供应商每种药品给出的报价不尽相同。

(2)要求学生根据三家供应商的报价单

①列出采购成本过程当中相关费用;

②对采购成本進行核算。

教师带领学生根据理论知识的课件对采购成本核算的步骤过程进行一次简单扼要地回顾。依旧按照之前的分组进行课后的讨论与核算,根据核算的结果确定最后的供应商。

一周之后的课堂上,学生上交了他们的课后作业。每一个小组基本上都能将每一家供应商的采购成本进行核算,以成本最小的确定为最终供应商。且每一组得到的最后结果一致。

通过课后作业对课程知识点进行巩固,以作业的完成情况作为课程考核的依据,学生的情况得到及时的反馈,帮助教师及时进行教学效果评价,改进教学方法。通过对本案例的设计和教学,我们发现,原本枯燥难懂的理论知识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被学生主动接受,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独立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三、进一步开展案例教学的建议

1.加强课程的实践性。目前的会计课程普遍课时安排较少,理论讲述之后很少或者根本没有实践操作的课时安排,如果能够加以网络手段,做一些模拟的实践训练,会取得更好的效果。案例教学可以通过案例讨论,让学生可以分别从自身角度对同一案例进行分析,阐述自己的看法,相互辩论,提出解决的途径和措施,形成良好的自由讨论的气氛和环境,也可以让学生通过案例分析提高学习效果,调动其积极性、创造性、扩展学生的知识面。

2.案例选取要合理。根据不同的专业选择或编写不同的案例,不可千篇一律。案例的复杂难易程度也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

3.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案例教学提高了对任课教师能力和素质的要求,教师要掌控案例教学的知识点,提高案例讲评水平。根据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总结并强调案例中的主要理论知识要点,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对实际工作的认识。

4.编写会计案例教学的教材。目前我国会计课程的教程注重理论与实践的很少,完善案例教学的相关教材十分必要。教师编写教材的过程中,可以做一些换位思考,从受教育者的立场来考虑问题,做到教学相长。

参考文献:

[1]李玉博. 案例教学法在财务会计教学中的运用[J]. 高等函授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 5).

[2]朱幼凤. 高校中级财务会计案例教学的思考与实践[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12(9).

[3]黄美英.会计教学中案例教学法的运用[J].教育评论,2006(5).

作者简介:

潘灵桥(1976-),女,广西桂林人,桂林市卫生学校讲师,硕士,主要研究会计学及会计教育。

基于案例教学的会计学论文范文第4篇

管理会计指的是利用财务会计提供的资料对日常发生的各项经济活动进行规划与控制。管理会计主体要参与到企业的管理与决策, 以保证管理会计方法的连续有效性。自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无论是外资企业还是本国企业的规模都变得越来越大。很多企业对会计部门提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体系, 但由于我国在企业管理会计方面还没有找到相应的对策来解决。我们需要结合我国的国情, 加大对管理会计变革和创新做出全面的分析。

2 案例介绍

李宁集团管理会计紧跟时代的脉搏, 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企业科学的管理会计发展历史。李宁集团经过了30多年发展, 已经成为极具竞争力的企业之一。李宁公司不仅限于对企业内部费用的控制, 而且还包括对企业财务做出预测拉动企业经济业务的增长。

3 李宁集团管理会计变革过程

3.1 对管理会计变革制度化有一定的了解

为利于企业管理会计变革工作的顺利展开, 我们要熟悉企业的会计管理制度的每一个阶段, 以确保企业整体实力的提升。

3.2 对影响管理会计变革和创新的因素进行分析

(1) 完善管理会计的学科内容。管理会计的变革和创新会影响管理会计理论知识的相应变化。因此, 我们必须对有利于企业发展的管理会计知识深度研究。

(2) 建立健全管理会计的理论框架。对管理会计进行变革和创新, 首先需要选择合适的逻辑起点, 仔细选择与其相适应的逻辑起点

(3) 将信息技术与会计管理的发展相结合。信息技术能微电子技术、光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软件开发技术和通信技术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从而对大量信息开展综合分析和预测, 进而对会计理论与实务的存在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和依赖。

随着人们对会计计量理论研究的深化, 强大的信息存储和处理能力使得计算机系统可提供包括实物量度的明细信息或文字描述信息。通常是以现金的收入或付出作为收入实现和费用发生的基础, 从而提供准确的会计信息。这种实时化的连续性报告极大地提高了会计信息的质量和价值。

3.3 提高管理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

为使企业能够向更高层次发展, 管理者了解了企业的运营状态, 结合公司的经营方式对管理会计做出一个准确的评估。

4 对管理会计变革后果进行分类评价

4.1 影响我国管理会计变革的因素

(1) 企业组织结构对管理会计改革的影响。管理会计在管理模式和应用方法上需要学习管理会计的专业知识。这些年我国涌现出大量的企业, 而且规模也越来越大, 这对企业的管理来说是一种挑战。

(2) 体系不完善。虽然我国进行了多年的企业体制改革, 但企业金融体制还不完善, 使得管理会计在实际运用中不能充分发挥作用。

(3) 客观因素。管理会计的应用只是片面的和零星的运用, 在我国管理会计在我国管理会计的应用多集中在大批量生产和生产成本较为稳定的企业当中, 其主要理论和方法未能在实际中得到充分的运用。

4.2 分析成本管理的具体实施过程

(1) 准备阶段。首先是切忌过度模仿。很多会计主要原因是由于管理会计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以致部分理论工作者并未基于“本土化”视角来展开研究, 这些“拿来”的东西不能支撑起整个管理会计行业的发展, 因此没有达到严密的标准, 管理会计在企业中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 这会对企业经营管理者对企业长远发展都非常不利。其次是要科学分析。企业在市场中的冲击力不断增大, 造成了企业管理变革工作上的压力, 逼迫企业通过作业成本的方式来帮助企业提升成本的核算方面的能力, 同时企业要选择有实力的软件公司进行合作。

(2) 实施阶段。在实施的阶段, 企业需要逐步开展作业成本法。先试点再进行推广, 在实际实施过程中, 完善企业作业的成本法, 确保企业的作业成本法的有效性以及实施的效果。企业在引进管理会计的初期应当把握企业自身的状况, 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对管理会计制度进行改革。

5 实施结果分析

通过案例的研究和分析, 以便加强典型案例研究, 走理论与实务紧密结合之路。要从中找出管理会计发展的客观规律, 以促进企业自身适应能力的提高。

首先, 扩大管理会计应用范围。企业员工不应当仅限于以前学过的知识, 应当主动去了解管理会计的主体思想。对于工业企业以外性质的企业, 应当根据自身的内部外环境加以适当的调整。

其次, 管理技术的提升不仅能够快速传递大量的信息, 而且也为用户提供了直接会计管理渠道。随着信息使用者对信息的需求扩大, 使传统财务报告受到了严峻的挑战, 利用“超文本”的交互性改变了传统的财务报告结构和阅读方式。传统财务报告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建立“信息链接”, 可以呈现出一个具有信息量大、个性化强的系统。建立严密的内部控制制度, 确保会计人员可以从日常会计事务中解放出来, 可以更多对企业的经济活动进行分析预测等。

总之, 现阶段我国管理会计变革的理论研究和技术方法与其他管理学科理论交叉重复, 而且管理会计的变革重在探索应用。只有通过变革才能真正创造价值, 那么管理会计也必将在我国得到更加重视和大力发展。

摘要: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 我国企业高层已认识到管理会计变革这个问题。为使越来越多的企业重视管理会计的变革和创新, 本文对李宁集团进行实地调研与访谈, 对其会计项目进行分析, 以便为实施管理会计变革提供经验。

关键词:企业,管理会计,变革分析

参考文献

[1] 于富生, 张林.企业管理会计变革理论模型研究综述[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高等教育版) , 2011 (3) .

基于案例教学的会计学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的大背景下,会计学也迎来了新一轮的创新发展阶段,这个时候,市场急需高素质的会计人才,会计学如何能够更快、更好的发展,从战略角度研究会计学发展,将会计基础作为研究的重点,是非常必要的。本文针对这个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会计学;会计基础理论;战略发展

引言

随着会计学的完善,会计基础理论也需要不断更新。基于战略角度的会计基础理论,是促进会计行业进步,社会经济水平不断提升的关键。能够帮助会计人员更加深入的认识到会计行业的客观发展规律,从会计理论的概念、分类等各个方面入手,掌握会计工作的趋向以及特点,这样才能够更好的完成会计工作,发挥会计工作的作用。

一、会计基础理论的内容

基于战略角度的会计基础理论,首先要了解会计基础理论的内容,具体如下:

会计基础理论包括会计环境、会计信息系统、会计对象以及会计职能等等,会计环境主要是指外部原因对会计熊产生的影响,比如经济、政治以及社会、法律等等。稳定、和谐的会计环境能够更好的为会计工作提供支持,保障会计信息的准确性与可靠性。会计信息体统包括了企业单位,也是单位的最重要,最关键的信息,这些信息可能会直接影响企业的存亡以及经济活动的成败。这些信息是企业发展的重要数据,能够wield企业系统化、连续性的提供企业效益状况,是企业未来发展与管理的数据来源。会计工作以特定对象为主,每天都会对企业经营情况、资金流向进行管理、监督和统计,严格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的相关内容,将会计职能分为:会计核算与会计监督两个方面,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发展,会计职能也会不断变化和改变,包括反映与控制、监督与分析、考核与评价等等。

二、会计基础理论的特点

会计基础理论是会计工作的基础,并且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的特征,包括:客观性。会计工作者在工作的过程中,从会计统计、监督以及结论等等,通过这些工作获得相关的数据,依据数据,客观分析当前企业的经营状况或者经济情况,减少阻碍企业发展的因素。规范性,是企业内部所有的会计工作者都必须要严格依据国家相关规定,在自己管理范围内进行工作,不能够因为一己私利而采取损害集体以及企业利益的行为,会计基础理论的客观性与规范性,是保障企业会计工作质量与效率的关键,也是提高会计工作水平的手段,可以帮助企业各项活动有条不紊的进行,处理以上几点之外,会计基础理论还具有前瞻性、系统性以及支持性等特征。

三、会计基础理论的作用

1.认识作用

会计基础理论最主要的目的是奠定企业会计人员的发展前提,会计人员通过会计理论基础能够更好的预测企业未来的发展前景,对自己的工作进行宏观的了解,这样在企业会计工作出现任何问题的时候,就能够随时解决和处理,保障企业的长远发展,提升企业经济效益。会计基础在企业财务管理方面同样承担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它能够帮助管理者充分认识到会计实务的重要性,能够更好的把握企业未来经济活动以及经营的趋向,降低企业投资风险,帮助企业更快,更好的占据市场份额。

2.指导作用

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紧紧依赖于会计基础理论,比如会计基础理论中的相关专业内容,能够帮助会计从业者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综合能力,企业对会计人员的要求很高,不管是理论知识能力,还是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都需要具备较高的水平,但是受到外部经济环境的制约,还需要克服各种来自外界的诱惑,因此需要会计理论基础能够为会计人员指明工作的方向,帮助他们更加高效、高质量的完成会计工作。另外,会计基础理论,还是企业领导者与决策者制定各项经济决策的依据,在会计人员培训工作方面提供指导,最关键的是可以规范会计人员行为,减少工作中出现错误的几率,大幅度增加了财务信息的准确性,企业领导通过这些信息能够掌握到企业的真实的发展情况,并处以对未来的经济规划、方式进行调整,包括产业结果以及业务交流等等,这些方面的决策都依赖于准确的会计信息。会计基础理论的指导性非常重要。

3.教育作用

经济不断发展,企业内部财务会计工作人员专业技能需要不断提升,为了满足企业发展需求,企业内部需要不断进行财务人员的专业培训活动,会计基础理论为人员专业培训活动提供了指导,因为会计人员提供了学习素材,通过学习会计基础理论,他们统计整合数据的能力,基础会计技能都会得到提升,企业在培养会计人员的时候,要讲会计理论知识作为重点,强化他们的实践能力,以当前市场形势为前提,强化人才的亏啊鸡基础理论实践指导,奠定人才的相关操作技能,在未来遭遇工作问题的时候,可以熟练的解决,减少企业经济损失,保障企业经济活动的顺利进行。

四、会计基础理论的发展趋势

1.发展战略方向

新形式下會计基础理论应适应时代发展,根据社会经济的发展方向,制定相应的战略目标。当前,科学发展观极大的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对社会进步有显著促进作用,会计基础理论研究应遵循科学发展观,坚持做到以人为本,促进会计基础理论的可持续发展。明确会计学发展战略,制定科学的战略目标与计划,并在会计基础理论运用中加以体现,比如说,理论教学中教师应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2.发展趋势

第一,全面协调、可持续原则。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对人类生存环境也带来了‘定的负面影响,致使我国自然资源逐渐亏乏,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为此会计基础理论的研究,应充分考虑社会发展与环境的关系,做好全面协调工作,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将环境损害设定成一定的指标,并将其运用到经济核算之中,提高企业环境保护意识,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推动社会经济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第二,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原则。发展会计基础理论,要以当前的经济实际情况为基础,不能够脱离实际,依据当前需求,不断创新与完善会计基础原则,满足新时期经济发展的需求,同时,会计人员应该充分认识到基础理论的重要性,中国企业内部相关管理者与会计领域的专业人才,应该客观借鉴国外的先进会计理论与观念,同时结合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特色,建立一套符合中国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会计基础理论。

3.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会计基础理论的研究要关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研究基础理论时,要将会计学的发展同社会的发展结合起业,具体的是要将环境会计作为研究的方面,注重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在对经济组织的经济核算中,更要注重对于坏环境造成的损害是否超出了设定的标准。会计基础理论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就是要依据社会的不断变化而推动基础理论研究跟上时代的步伐。

结束语

在会计行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会计基础理论也需要不断完善,要以市场经济发展规律为基础,将提升企业会计专业技能为目的,奠定会计人员的会计基础能力,强化会计人员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规范财务会计人员的行为,营造良好的企业会计环境,充分发挥会计基础的指导作用,才能够为企业发展提供更好的平台和依据。

参考文献

[1] 王砚秋.基于会计学发展战略的会计基础理论初探[J].现代经济信息.2015(10).

[2] 姜华伟.基于会计学发展战略的会计基础理研究[J].时代金融.2014(18).

[3] 王燕,于卓.基于会计学发展战略的会计基础理论研究[J].中外企业家.2014(10).

[4] 于玉林.基于会计学发展战略的会计基础理论研究[J].企业经济.2012(05).

[5] 耿照源,周虹.面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会计学”教学模式[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S1).

基于案例教学的会计学论文范文第6篇

摘要:会计信息在国际方面也是一种标准化的商业性语言,同时也是信息使用者进行融资、投资经济决策和对企业管理控制的主要依据。而且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会计信息的功能和作用也将变得越来越重要。会计文化是会计领域当中的特有反映,贯穿了会计的实践和活动。然而,企业当中会计信息质量问题一直都严重的制约着我国经济稳定迅速的发展,和会计文化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本文针对基于会计文化视角下的会计信息质量进行研究,并为此进行简要论述以供参考。

关键词:会计信息质量;会计文化;会计活动

引言

国际经济体制的深化改革和发展,促使会计信息功能变得越来越重要。而会计信息的使用和发展,能够有效的强化企业内部的经营和管理,并以此来提高经济效益,对企业单位当中的财务情况实现充分的掌握和理解。同时也可通过会计信息,根据企业内部所出现的不同情况来采取相应的经济措施和决策,并以此来实现对企业经济的宏观调控和管理。近年来,会计信息质量偏低,失真情况严重是阻碍着我国经济迅速发展重要问题。

1.会计信息质量和会计文化概述

1.1会计信息质量

会计信息是当代社会发展和社会经济快速、有效运行的基础,所以会计信息所具备的真实性则是会计信息质量高低判定的前提[1]。当代社会经济有效的运行和发展,通常都要求会计信息能够真实有效的反应出企业客观方面的事实要求。通常会计信息的质量都是财务报告当中的会计信息能够对投资者在进行相关决策时能够起到一定的作用。所以,会计信息质量是保障信息使用者进行正确有效决策的基本条件,对于信息使用者所作出的决策以及企业经济发展的后都有着直接的影响关系。

1.2会计文化

会计文化的形成主要是一些企业内部在进行长期的会计实践活动当中,逐渐成为专家方面所通过遵循和认可的一种规则或文化。会计文化当中通常都带有一定会计特色的价值取向、会计反映以及会计精神和行为方式等多方面因素的结合。企业会计文化通常可以将其划分为四种层次的文化,这四个方面分别是制度、物质、精神和行为等。如今,我国正在不断的加强文化建设工作来解决我国在国际竞争当中的综合实力,并以此来发展会计文化,以实现文化强国的重要建设任务。另外,通过对会计文化的研究和探索,不但能够有效的对经济领域方面的问题,同时也能在会计领域当中所存在的多方面问题。

2.会计信息质量和会计文化两者之间的关系

会计信息属于会计文化实践当中的一种企业行为,而且并不是会计工作人员的个人方面的行为。通常因为会计工作人员的专业操作及知识水平有限。因此,即便会计工作人员有着极高的职业道德水平也很难真正准确的把握好会计准则方面的制度,从而直接带来许多会计信息质量方面的问题。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经济市场的不断完善,通过真实的会计信息来对我国的社会资源进行合理有效的配置是一种最佳的配置方式,因此会计信息的质量对于我国的经济管理和健康运行极为重要[2]。所以就需要从会计文化的角度进行研究,以实现会计信息质量的提升以及保证会计信息所具备的真实可靠性为主要发展目标。

2.1良好的会计文化能够提升会计信息质量

社会经济和政治的发展直接反映出会计文化的底蕴,在社会发展背景之下,很多方面的因素都对会计信息质量水平有着一定的影响。而且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也促使人们开始真正需要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为依据,来对社会资源进行合理的优化配置。会计文化是一种包含了会计实践的先进性管理理论,对于会计质量的监督工作和会计信息质量的提升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随着会计环境的不断发展和变革,学会怎样使用会计文化来对会计实践工作进行指导是一项极为重要的任务。会计实践直接证明了会计文化具有以一定的发展性规律,同时也受到经济以及社会环境方面的影响,所以会计文化的不断发展,开始逐渐形成了和社会实践相互适应的会计文化。

2.2良好的会计文化能够完善会计信息的有效披露方式

任何一项的经济决策都必须根据经济信息方面的收集和分析,特别是来自会计信息方面的支撑作用尤为重要。然而,会计信息就要求供求双方所具有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必须通过会计信息的披露方式来加以解决,并以此来为信息使用者进行决策时提供相应的参考。所以,会计信息的真实披露,必须要通过良好的会计信息文化来加以完善,同时也可通过会计文化来促进企业方面所具有的共同价值观念。通常当某个企业所具有的价值体系是建立在客观及准确的会计信息上时,这个企业就必然需要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披露的方式。同时,企业方面也必须从长远的角度来对会计信息加以处理和完善[3]。所以,从会计文化的视角出发,来针对企业会计信息质量加以管理是一种必然的选择。

3.基于會计文化视角下的会计信息质量管理的策略

3.1需要构建会计文化,对员工会计行为进行规范

构建针对员工会计行为为基础的会计文化必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1)企业内部的会计管理部门必须要形成一种全新的会计管理模式,而且在会计管理的工作当中需要呈现出一种会计文化方面的特征以及会计工作所具有的文化品位。(2)会计工作人员必须要真正树立起全新的会计工作行为,必须要坚持诚信敬业的原则和理念来指导会计工作的发展和进行,并以此逐渐的形成具体和实际的会计行为文化,促使社会方面的民众能够通过会计工作人员的实际行为来真正认识到会计文化的内涵所在。会计行为文化必须要更好的对会计工作人员的具体行为进行规范,并以此来向社会方面展示出会计管理工作以及会计工作人员所具有的业务方面的水平,并且要在诚信的基础和原则之下来真正树立起会计工作方面的良好社会信誉和影响力,以此来促使会计行为文化能够真正成为会计事业当中的无形资产。

3.2需要构建特色会计文化,以此提升会计信息质量

我国的会计文化建设过程当中,必须要充分的考虑到对会计方面工作人员的专业业务水平的提升,同时也要注重提升其专业文化方面的水平[4]。必须加强国内以及在国际方面的会计人才直接的沟通和交流,并以此来促使会计工作人员在文化和理念方面的革新和发展,以此来为会计质量水平高低的提高提供相应的人才基础。会计文化的构成主要是将科学知识和人文知识等多个方面的知识有效的结合起来,并促使其真正发展成为会计工作人员所具备的综合性素质,这种综合素质能够通过会计工作人员作为载体来发挥出其实践性的能力。

3.3需要协调好企业会计文化和会计信息质量之间的关系

对于企业内部的会计管理层来说,在对会计方法和原则进行选择的同时,通常会具有一定的随意性质。而且由于会计文化在会计工作当中也具有一定的激励、导向以及辐射和约束等作用。所以,企业方面的会计文化就必须充分的发挥出其所应有的正面作用。会计文化也可在真正的实践过程当中来弥补法律及法规方面所存在的缺陷和漏洞。因此,必须通过对企业会计文化的构建来发挥出会计工作人员本身所具有的积极和创新精神,从而促使会计人员的精神价值观念能够真正实现统一。

4.结语

综上所述,要写做好基于会计文化视角下的会计信息质量管理工作,就需要构建会计文化,对员工会计行为进行规范、构建特色会计文化,以此提升会计信息质量、协调好企业会计文化和会计信息质量之间的关系等,这样才能做好会计信息质量的管理,提升会计信息质量的水平。(作者单位:厦门华天涉外学院)

参考文献:

[1]吴东升.试论会计文化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制约和影响[J].科技视界.2012(15)

[2]孟伶云.会计文化视角下中小企业会计信息质量保障研究[J].商业会计.2013(13)

[3]杨爱玲.会计文化与会计信息质量的关系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0(13)

[4]刘艳.浅析会计文化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J].中外企业家.2012(21)

上一篇:计算机技术与安全管理论文范文下一篇:中小企业的会计电算化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