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引导发展的第一动力范文

2023-09-30

是引导发展的第一动力范文第1篇

在现代市场经济中, 无论是消费资料、生产资料的买卖, 还是技术和劳动力的流动等, 都要通过货币的流通和资金的运动来实现, 都离不开金融市场。金融市场是市场经济国家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子市场, 也是一个国家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成熟的金融市场不仅能够满足各经济主体多元化、多层次的融资需求, 而且对金融体系乃至经济体系的稳定、健康运行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金融市场是统一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要素市场。它与消费品市场、生产资料市场、劳动力市场、技术市场、信息市场、房地产市场等, 相互联系, 相互依存, 形成一个市场的有机整体。在整个市场体系中, 金融市场是联系其他市场的不可或缺的纽带。

从常规上讲, 金融市场的功能和作用有以下几点:一是投资和融资;二是引导资金流向和流量;三是方便资金的灵活转换;四是实现风险分散, 降低交易成本;五是增强宏观调控的灵活性;六是加强部门、地区与国家间经济交流等等。从这个意义上说, 金融市场的发展对整个市场体系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推动和制约作用, 反过来, 市场体系中其他各市场的发展也为金融市场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今天, 金融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是规范金融市场, 完善金融市场, 发展金融市场。让金融市场发挥更好的服务功能、宏观调控功能。

2 我国金融市场的建立与发展回顾

不容置疑, 金融改革的总方向就是逐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金融体制。改革开放以来, 我们就是按照逐步适应市场经济运行机制来推动金融体制改革的。

我国的金融市场起步于1981年, 从发行有价证卷国库券开始;1985年起逐步发展有形和无形的、同城和跨地区的同业拆借市场。1985年起又发行了金融债券, 1986年起发行企业债券, 1987年起发行重点建设债券, 逐步发展了一级市场 (发行) ;从1986年起进一步发展了二级市场 (转让) 。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分别于1990年12月19日、1991年7月4日正式挂牌营业, 交易的品种包括债券和股票。外汇调剂市场则正式形成于1988年。至此, 中国金融市场从萌芽逐渐成长起来。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金融改革的不断深入, 我国的金融市场有了长足的发展, 至今, 已经形成了由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外汇市场、黄金市场和期货市场等构成的, 具有交易场所多层次、交易品种多样化和交易机制多元化等特征的金融市场体系, 为推动国民经济发展、支持国家宏观调控实施、推进国有企业和金融改革、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和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和维护金融稳定发挥了, 并继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3 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方向和任务

任何国家的金融无疑都要以积极促进国家的经济发展为己任, 努力使金融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那么, 现在我国金融体制尚有哪些方面, 阻碍、或不利经济发展?

3.1 中国金融业存在的问题

第一, 投资者缺位问题:中国商业银行包括卷商、基金、保险公司全由国家控股, 而投资者、经营者都不控股。银行用百姓的存款放贷生利, 盈利归国家, 银行高管工资高得离谱, 即使亏损也照样一分不少拿。他们的报酬与效益基本不挂钩;权利与责任不匹配, 经营者不直接向投资者负责, 而是对国家负责。而这后面的责任也是虚的, 不可量化的。他们没有经营压力, 难于有真正的敬业动力。于是银行成了国家和各地方政府的提钱机器, 完全不按企业经营。银行对国家经济的支持, 全靠政府的政策左右。完全脱离市场, 完全失去了企业的性质。脱离市场的银行如何为市场经济服务?于是造成了大量资金抛向国企, 而中小企业融资长期处于十分困难的境地。诱发了就业、消费不足, 分配不公等等社会顽症。国家经济发展严重失衡, 制约了可持续发展的进程。如今, 各大国有商业银行纷纷上市, 希望它确能解决投资者缺位的根本性问题。

第二, 金融垄断问题:金融市场所以称为市场, 因为它要进行自由交易, 还要自由竞争。没有竞争的市场是死的市场, 换句话说, 它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市场。它还没有脱离过去计划经济时代的金融模式, 还仅仅是政府手里“管理”经济的一个工具。

金融垄断造成了大量的金融问题。比如:中国银行存贷差达10万亿以上, 这显然说明, 中国国有商业银行业手中有钱不积极放贷, 而放贷才能挣钱。为什么不积极挣钱?因为它们没有投资人的压力。再者, 中国东西部地区金融资源差和城市与农村金融资源差竟是“六比四”、“八比二”, 这当然也是银行垄断造成的。资本应该流向所有需要它的地方。垄断使资本流动缓慢甚至停滞。垄断就没有经营积极性, 垄断更没有服务的积极性, 垄断还造成了官僚作风严重:银行管理者官僚化, 大大消弱了国家金融支持经济发展的作用。

试想, 我国一共就四大全国性商业银行, 而在好多城镇不设营业点, 地方银行一个城镇往往也只有一个, 还有一个邮政储蓄却还是一个功能残缺的垄断金融机构。就是在有些县城我们的国有四大商业银行都不设分支机构, 一个地区就这么几家银行, 到了乡镇可能就只一家银行, 他们官僚作风严重, 服务意识差, 但是居民没有选择, 只能把钱存入这几家银行。而这些银行由于机制问题却不能将存款在当地转化为贷款, 一方面由于官僚管理体制, 下面的机构放款权有限, 导致一些有前途中小企业贷不到款;另一方面由于存贷款的利差太大, 在农村信用社, 存款平均年利率2%, 贷款年利率12%, 还要季度结息, 他们存1亿元, 贷2千万元就可以获利。因此, 他们根本就不需要找人贷款, 而在国外的一些中小银行, 贷款客户才是他们的财神爷。而我们的银行却视“财神爷”而不见, 竟造成10几万亿元的存贷差, 冷冰冰地躺在银行金库里睡大觉!这当然不是企业行为, 是官僚行为。垄断衍生金融资源浪费, 诱发金融市场化严重不足, 金融垄断严重制约了经济的发展。

第三, 货币宏观调控政策失效严重:近几年来, 政府实施了几轮适度宽松的货币宏观调控政策, 由于我国金融体系的缺陷, 导致比较严重的政策失效。在我国目前的情形下是大型国有企业本来就钱多得用不完, 中小企业融资困难, 居民消费严重不足。在目前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面前, 国家控股的几大商业银行贷款还是选择大型国有企业和政府工程。中小企业贷款难和消费不足的问题还是无法解决。于是, 资本市场和实体经济“冰火两重天”, 一边是消费不足产能过剩严重, 商品市场通货紧缩;另一边是市场资金多得四处流溢, 银行、大型国有企业资金富裕的没有办法用, 他们就只好把钱投向股市和楼市, 结果是资本市场泡沫膨胀。最终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反而使驱动经济的投资、出口、消费“三驾马车”前行乏力, 极大影响了我国实现经济持续增长的目标。

3.2 金融改革的方向和任务

谈到金融改革的方向, 很明确:充分市场化, 千方百计引进竞争, 让银行真正成为名副其实的、主动参加竞争的企业。本着这个方向, 我们给出部分解决问题的方法, 也许并不全面和成熟, 但是也算是抛砖引玉了。

首先, 转变观念。我们国家长期以来, 总是把金融当成国家的经济命脉, 紧紧地把握并垄断在自己手中。然而今天必须彻底扭转这种观念, 要充分认识, 金融必须走市场化的道路才能更好地为经济服务。金融市场化将是使我国经济继续前进的重要一步。摈弃垄断, 引进竞争, 中国金融才能振兴, 中国经济才能得力于金融业的巨大推动。此外对于非国有中小企业必须树立一视同仁的思想, 坚决抛弃只有国有才是“亲的”的陈腐观念, 因为中小企业在今天, 已经占据了我国经济的半壁江山。

第二, 降低银行业的进入门槛, 大力建立和发展地区性民营中小银行。它们自然会与当地中小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发挥中小银行在地区经济发展中的融资主导作用。与大银行相比, 具有较少管理层的小银行在银行管理者和贷款职员之间, 信息传递的链条短, 这就缓解了原来多层制度的低效率问题, 有利于中小企业方便的随时获得所需的资金。中小企业目前对于我国经济发展已经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军”。有资料显示, 中国中小企业已超过1000万家, 占全部注册企业数的99%;中小企业工业总产值和利税分别占全国企业的六成和四成左右, 流通领域里中小企业占到全国零售网点90%以上。近年来, 工商企业提供的就业机会约占全社会的75%, 中国从农业部门转移出来的劳动力绝大多数在这类企业就业。由此可见, 中小企业绝对不可忽视, 必须下大力气支持它们, 帮助它们, 提高他们。

第三, 放宽存贷款利率管制, 给市场竞争创造条件。应该扩大确定的利率浮动范围, 给予商业银行根据不同贷款风险进行定价的权力, 使贷款利率高低充分体现风险与收益对等的商业原则, 增加他们对中小企业贷款的积极性。有了竞争银行才会把中小企业真正当成它们的上帝, 它们须臾难离的优质客户, 老老实实为它们服务。

第四, 取消跨行歧视性收费。跨行歧视性收费有ATM跨行查询收费、同城跨行取款手续费、不同城的跨行存取款手续费。实际上, 跨行收费是大型银行给中小银行设置的巨大行业壁垒, 使中小银行处于不利的竞争地位。因为大国有商业银行势力雄厚, 又存世悠久。而新兴的中小银行, 在规模、网点等多方面远远不如大银行。基于平等竞争原则, 必须取缔上述不平等规定。在这方面, 中国银联应该从金融市场公平竞争原则, 设置统一的对银行收费的标准, 不再实行跨行收费。

第五, 对超级大型银行要进行分拆。国家可以对国有的四大商业银行进行分拆, 可以根据业务和地区, 一个银行可以分拆为10个左右的大型银行, 以此来增加竞争, 并在适当时机推进国有银行的民营化, 深入金融市场化改革。

第六, 在金融企业中引进公众治理机制, 解决中国金融企业严重所有者缺位的问题。至于如何让公众参与管理和监督, 有许多方法。诸如由第三方抽签指派独立董事的外部监管机制和内部责权利统一的激励兼容机制 (外部制定高管薪酬的契约机制) 。此中, 政府必须承担起来解决投资人缺位的问题, 使银行及所有金融机构有人参与管理, 有人参与监督, 能在“阳光下”运作。

4 金融市场机制引进的利好

4.1 有利于宏观调控政策目标的实现

大量的小银行有利于贷款流向中小企业等实体经济。中小企业发展了, 我国经济结构在一个方面, 便会获得卓有成效的调整, 大大有利于我们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4.2 有利于提高金融企业服务意识

由于竞争对手多了, 各个银行只有通过提高服务质量才能吸引客户, 才能带来更多利润。

4.3 有利于促进就业

目前银行业严重竞争不足, 就业不足。今后, 一个两、三万人的乡镇, 让它生存有五家左右的小银行, 一个10万人左右的县城完全可以生存20个银行, 如此, 我国金融也从业人员可以增加100%以上。

4.4 有利于金融体制安全

大量中小银行, 经营者都是银行的所有者, 他们必须对自己的资金安全负责。

5 金融市场是金融体制改革的第一要务

金融体制改革就是要加快金融服务现代化, 全面提高金融服务水平, 同时要深化金融改革, 完善金融监管体系。这一切的一切, 关键在于金融市场化的程度, 在于市场化充分不充分。只有市场化充分了, 市场化程度高了, 金融体制改革才能有实质性进展。目前, 金融体改已经进入了“深水区”。尽管, 前阶段我国银行界改革成绩斐然, 但限于专业银行的自身机制改革, 而金融大环境改革进展并不理想, 需要我们深入探索, 勇敢创新, 加快改革步伐, 也就是加快金融市场化的步伐。

金融市场化必须提供一个较好的金融大环境。应该说这环境可以从两方面改进:一是金融企业的多元化, 国有的、民营的、股份的、私有的等等。当金融市场上金融企业遍地开花时, 一个生动活泼的金融大环境就形成了。众所周知, 小企业贷款难, 其中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小企业贷款风险大, 解决小企业贷款的风险, 在于发展小的金融机构, 借用国际上常用的“利率来覆盖风险”的办法来解决小企业风险问题。也就是说让小金融企业用“高进高出”、拉大存、贷利差的办法来消化风险, 同时配以存款保险制度、加大资本金比例、提高呆账准备率, 完善金融企业退出机制等。届时, 中小企业融资不再难, 它们将发挥出意想不到作用, 不但使自身迅速发展壮大起来, 而且必将增加大量就业机会, 扩充了消费队伍, 增加了消费实力。

另外, 金融大环境中还有一个公众投资门路窄的问题。我这里指的是投资金融业的门路。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 收入的增加, 群众手里的钱多起来了!现在银行的存款、储蓄的利率都很低, 甚至是负利率, 激发了群众的投资意愿, 可是现在金融业的投资门路很窄。民间借贷、集资连年遭到打击, 群众心有余悸。现在群众投资主要渠道有三:房地产、基金和理财产品、股市。新设计的理财产品, 经历金融危机后, 其产品设计较前几年保守, 收益率偏低, 甚至低于通货膨胀率, 很难有吸引力。现在中央对楼市出台多项严厉措施, 楼市也压下来了。看来, 我们宏观调控, 要控, 还要调;要使群众增加收入, 也要给群众增加投资门路。否则, 游资会成为“麻烦制造者”、“堰塞湖”。巨量游资可不是好玩的。我们应该有更丰富、更有吸引力的金融产品, 给大家一个好的投资去处。比如, 我们向国外发行股票, 最近农行在香港发行H股, 如果农行用对老外相同的条件、优厚的待遇, 向国内发行, 不也有吸引力?如果要用外汇, 就把外汇储备拿出来一些, 卖给群众, 入股。既可增加群众的投资门路, 也可回笼货币, 岂非一举两得?再者, 近期方兴未艾的私募产权投资基金, 也是群众投资的好去处。而且, 它还扩充了中小企业的资本, 推动优质的中小企业上市, 使它们迅速走上发展的快车道。

金融市场的繁荣, 必将使金融体制改革事半而功倍。金融市场的发展毫无疑问会成为我国经济稳定持续增长的动力。如此, 我们说发展金融市场确是金融体制改革的第一要务, 应该是确凿无疑的。

摘要:简述金融市场之要义及我国金融市场发展历程;论说当前我国金融体制存在的问题及改革的主要方向与任务, 并指出市场化不足是所有问题的症结所在。强调发展金融市场是金融体改的第一要务。

上一篇:少先队建队纪念日献词范文下一篇:事业单位招聘面试真题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