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文化范文

2023-09-19

城镇文化范文第1篇

【摘要】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民族生存、延续、发展的重要支柱;城镇化是少数民族实现现代化的必经过程,也是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必经的一步。城镇化是一把双刃剑,在促进民族文化的保护和发展的同时又面临着机遇和挑战。

【关键词】 城镇化 民族文化 机遇 挑战 发展

城镇化是当今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实现现代化的客观要求。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的魂,是证明一个民族存在的标志。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少数民族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不同民族之间人口流动加强,各种文化相互激荡,民族文化面临强势文化的猛烈冲击;另一方面,少数民族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发生急剧变迁,民族文化赖以生存的条件与环境发生了显著而又深刻的变化。这些因素对于民族文化的生存与发展是一个严峻的挑战,城镇化进程中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成为我们亟待研究的新问题。

一、城镇化对少数民族具有不可回避性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载体和依托,是社会进步的集中表现,城镇化是少数民族由封闭落后的农村文明向以现代工业、服务业为主的现代城市文明转化的过程,是少数民族政治文明、经济文明、精神文明全面和谐发展的过程。城镇化的发展对少数民族具有不可回避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城镇化是少数民族社会经济全面和谐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

许多实践经验和理论都证明,凡是城镇化水平高的民族和地区,其经济、政治、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方面就比较发达,反之,城镇化水平低的民族或地区,其经济、政治、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方面就欠发达,城镇化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民族或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程度的重要指标。城镇化既是社会经济健康持续和谐发展的动力,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城镇化水平滞后则会阻碍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当前少数民族经济社会的发展急切要求城镇化水平与其相应提高。

2、城镇化是少数民族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目标的必由之路

发展经济学家刘易斯说,劳动力从农村流向城市,本身就是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劳动力从传统农业中释放出来,重新分配到城市工业部门,使城乡的产业有了明显分工,这不仅促进了工业化和城镇化,还解决了农村的失业问题。可以说,工业化是一个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工业部门转移的过程,通过这种转移,现代工业得到了扩大,而传统农业则相对缩小,由此便可使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速度大大加快。可见,推进城镇化是民族地区增加农牧民收入,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根本出路,是少数民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少数民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可以缩小地区差距、城乡差距,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和谐发展。

3、城镇化是少数民族现代化过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现代化是继人类以及人类文明的出现之后,人类社会所发生的最为深刻的社会变革,它作为不可逆转的世界性历史进程,是任何单个的民族与国家所无法抗拒的,因此它是当代少数民族与民族地区无法变易的唯一选择,“不实行现代化,只有死路一条”。人类学家马格纳雷拉认为,现代化是“发展中的社会为了获得工业发达社会所共有的某些特点,而经历的文化和社会经济变迁的,包容一切的全球性过程。我们可以把现代化理解为四个亚过程:第一个是技术的发展。第二个是农业的发展,农产品的生产更多是用来作为商品,而不是自己使用。第三个是工业化。第四个是城镇化,这一点以人口从乡村到城市的迁移为标志”。综上所述,城镇化不仅是少数民族现代化的一个表征,更是其现代化的一个重要过程,不管人们是否喜欢,是否做好了准备,作为社会历史发展的一种趋势,它都将成为各族人民无法不选择的唯一的选择。

二、城镇化进程中民族文化的保护和发展所面临的问题

城镇化的核心问题是人口的城市化,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农村人口在空间上的转换;二是非农产业向城镇聚集;三是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业劳动力转移。随着全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民族地区的少数民族人员纷纷涌入城市。由农村向城市的发展固然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但在由分散、落后的农村向密集、发达的城市转移的过程中出现的文化变迁和重构使大量民族民间文化失传和丢弃。从目前的情况看,民族地区城镇化过程中民族传统文化面临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1、民族传统文化的生成与保持受到城镇化的严重威胁

少数民族地区的城镇化是指少数民族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转化并在城市集中的过程,从社会学角度看,它是指少数民族从封闭、贫苦、落后的乡村社会向开放、富裕、文明的现代城市社会转化的过程,少数民族人口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自然生态环境、社会历史环境等都将发生巨大变化的一个极其复杂的社会变迁过程。而文化是特定的生态环境、历史人文背景和文化个体互动的结果,其“目的是一个民族、一个社区对自然条件及社会条件的适应”。民族文化是千百年来少数民族与封闭落后的农村人文生态环境相互调适的产物,是对传统农业文明的一种适应,是一种历史的沉淀。因此,在城镇化过程中,民族文化中的一些特质,如适应极端落后生活状况的生产工具和生活器具,甚至一些民间独有的文化习俗、服饰表现、建筑风格、传统工艺等,将在城市人文生态环境下失去使用价值而不得不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城镇化使少数民族的生存环境发生变化,部分民族传统文化因此丧失了生存的土壤,民族文化面临着消亡的危险。

2、城镇化加剧了外来文化对民族文化的冲击

城镇化作为乡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的过程,必然伴随着人口流动。人口的大量流动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使多元文化交汇、碰撞,民族文化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一方面,外来人口进入民族地区城市,带去了本民族的文化和生产方式,这些新鲜事物往往被城市其它民族成员尤其是青少年模仿,进而对城市民族文化产生冲击。另一方面,少数民族人口流向外地城市,他们往往是大城市里的弱势群体,他们所形成的文化也就成了弱势文化,在城市这所“大磨房”里,多元文化全面接触,相互碰撞、交汇、融合、渗透,使得城市强势文化对这些弱势文化造成更深更广的影响。这些外来少数民族人口因工作、生活需要在城市环境中慢慢调适,逐渐接受了城市的生活方式、思维模式、价值观点,自身文化在吸收城市文化基础上进行了重组,形成一种特有文化,有时甚至全盘接受异质文化。这些外出人口与家乡又保持着密切的往来,进而将城市的生活方式、新的服饰以及现代价值取向、思想观念等带到封闭的农村,使民族文化的本质受到现代文化的影响。

3、城镇化促进了民族文化的普同化

民族文化的普同化是指民族文化经过交流为其它民族所普遍接受,成为与其它民族所共有的文化,这种共享文化被称为普同文化。城镇化对民族文化普同化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城镇化加强了不同民族文化间的接触和交流,为民族文化的普同化创造了条件。第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大大扩展了族际交往的深度和广度,直接导致了语言、行为方式等沟通方式的普同化。第三,城镇化加快了少数民族现代化进程,使现代化科学技术和现代化理念的普同化加强。总之,随着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城乡一体化程度加深,民族普同文化更加丰富,民族文化“一体多元”格局将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

三、城镇化进程中民族文化的保护和发展的对策

城镇化进程是时代发展的趋势,同时,城镇化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冲击也是不可否认的。在城镇化进程中如何保护和发展好民族传统文化无疑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大难题。这就要求有关部门必须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使城镇化与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开发同步合理、健康和谐的可持续进行。

1、民族文化按“分类分层”的保护原则进行保护

我国西部是少数民族集中分布的地区,各民族的传统文化异彩纷呈,资源十分丰富,哪些应该重点保护,怎样保护,必须做到心中有数,因此需要对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资源作一次全面彻底的调查,弄清各种传统文化的现状、分布、存量等基本情况在此基础上,按“分类分层”的原则进行点对点的保护。

2、要把保护民族传统文化纳入城市建设规划

在西部大开发和城镇化进程中许多地方都在重新编制城市建设规划,为了保护民族文化,各地在制定城市建设规划时首先应该把保护民族传统文化考虑进去。

(1)要充分尊重历史和传统民族地区的历史文化名城,在城市规划建设中,根据修旧如旧的原则,尽量不破坏老城的原貌,保持老城区的生态文化环境。不要以破坏老城为代价而一味的追求经济利益。

(2)要体现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城市是一个地区的形象代言人和向外展示的窗口,在城市规划中,以保存老城为前提,新建的街道和建筑要尽量体现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把本地本民族最有特色的建筑和标志物在城市建设中展现出来,并保留有展示民族民间工艺、美食、表演艺术等民族特色的场所。

(3)各级党委和政府要高度重视城市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工作。首先要通过立法,对民族文化进行保护。保障民间艺人的生活及其知识产权,尊重他们的劳动,使他们对于传承民间文化保持积极自觉的态度。各级政府要通过多种形式广泛开展民间文艺活动,积极引导城市民众自觉参与到民族特色文化的保护当中,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得到社会的重视和认同。其次各级政府要保证保护经费的正常投入。各级政府在城市规划中,要把保护民族传统文化的经费纳入预算,将挖掘、整理、研究民族传统文化的经费列入地方的财政支出。再次建立健全民族文化管理机构和保护队伍。民族民间传统文化是博大精深的文化遗产,包括很多个专业门类,这就要求各级政府要建立健全民族文化管理机构,保证其编制和必要的经费,建立一支有责任心、有能力并且懂业务的专业保护队伍。

3、发挥教育和舆论的导向作用,增强民众的保护意识

首先,要通过报刊电视广播网络等方式进行广泛的宣传,使广大民众了解当地民族文化存在的状况和特色及其对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使其认识到保护自己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其次,应把优秀民族文化作为素质教育的内容列入教学大纲,通过学校教育的力量,让少年儿童从小就了解本地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形成自觉保护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并通过教育的方式传习民族民间技艺,使民族民间文化后继有人。

综上所述,城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和要求,城镇化进程中,面对多元文化的相互碰撞和强势文化的冲击,少数民族只有在文化自觉的基础上,对民族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并结合时代的特点和现代化的要求加以发展,推陈出新,才能使民族文化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 高永久、刘庸:城市化背景下西北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开发利用[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6).

[2] 黄伦生:城市化进程中的少数民族文化生存空间[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9(1).

[3] 南文渊、卢守亭、冯书生:少数民族城市化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6(3).

[4] 谢志峻、初晨洁、郭建:城市化:民族文化的一元化,还是多元化?[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06(4).

[5] 陈坚良:论民族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J].贵州民族研究,2008(2).

[6] 麻三山:浅探民族地区城镇化中的少数民族文化保护[J].民族论坛,2005(12).

(责任编辑:胡婉君)

城镇文化范文第2篇

摘 要:城镇文化是城镇建设发展的灵魂,也是城镇特色品格的重要标志,建设民族文化特色城镇是内蒙古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内蒙古在城镇建设过程中,要着力培养文化自觉、科学自觉,关注城镇文化的现代发展趋势,从现代城镇发展战略高度重视民族文化的功能价值,正视城镇化过程文化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充分开发利用内蒙古民族文化资源,着力特色文化城镇建设。

关键词:民族文化 城镇品格 民族文化资源 特色城镇建设

一、从现代城镇发展战略高度重视民族文化的功能价值

“城市的独特风格和魅力,来源于这个城市独特的文脉和肌理。”城镇文化是城镇功能的软环境,也是城镇发展的灵魂。城镇建设水平不仅关系居民生活质量,而且也是城镇活力、生命力所在。城镇形态是城镇精神风格的体现,它传达着特定民族、地区的人文风貌和文化特征,对内可以增强凝聚力、向心力,对外能够迅速提高城镇的知名度和吸引力,是一个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软实力。城镇化过程城镇建设是具体的,即与当地的自然地理、气候、人口构成等自然因素及传统、历史、民俗等人文文化因素密切联系,从文化影响构成来看蕴含着传统文化、地域文化,具有明显的人文地域特色。这就需要我们从地域文化实际出发,遵循城鎮化规律,分析城镇化发展客观条件,积极探索推进城镇建设。在民族聚居区域,民族文化是地域文化的构成主体,在地区城镇建设中具有重要的资源功能价值。首先,民族文化是民族创造力和创新精神的源泉,也是民族地区各民族的精神生活家园。其次,城镇形态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反映地域物化的人际关系。在城镇化过程强调以人为本,体现我们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蕴含着对各民族文化权利的尊重。最后,文化是城镇的灵魂,民族文化是一个现代城镇文化品位的内在精神,是其综合影响力、竞争力的重要构成。

内蒙古是多个民族人口聚居区,城镇过程必须研究其民族区域特殊规律。内蒙古全区现设9个市、3个盟、2个计划单列市;下辖16个县级市、17个县,52个旗,其中包括3个少数民族自治旗。内蒙古人口在万人以上的少数民族有蒙古、满、回、达斡尔、鄂温克、朝鲜族等6个,占全区少数民族人口总数的99.33%。内蒙古各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创造了不同的民族文化,形成丰富的文化资源,其丰富性不仅体现在多民族聚居对丰富民族文化的贡献,而且体现在其文化的历史丰富性和地域丰富性。传承文化和保护文脉是内蒙古新型城镇建设重要内容,在城镇化过程中高度重视文化在塑造城镇人文品格作用,充分挖掘利用文化在新型城镇建设中的资源功能价值。内蒙古要以经济社会发展时代实践视野综合认知民族文化资源在建设特色文化城镇过程中价值功能,使民族文化价值体现在内蒙古民族区域基础设施、公共艺术、城市规划等方面。推进内蒙古城镇化发展必须尊重各个民族不同的城镇文化价值取向和重视不同地域的文化形态特色,关注地域文脉的保护传承,重视民族文化资源对构建现代城镇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及在城镇规划、功能设计、城镇塑造等方面的价值及在城镇化进程中应用。

二、内蒙古城镇化过程民族文化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

内蒙古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使其转化形成特色文化资源,打造文化名城、名镇成为内蒙古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国家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的实施和内蒙古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镇化速度也在加快,城镇建设取得可喜的成就。然而在新兴城镇建设过程中也存在一些消极现象:一种是忽视地域文脉传承,城镇建设缺乏文化内涵的现象,所谓新型城镇成了不具备文化可识别性的“广谱城镇”;另一种是片面强调城镇建设的所谓文化传承,忽视文化传承的历史人文价值,大兴仿古建筑之风。因此,内蒙古作为民族聚居地区,关注民族文化资源对地区城镇特色塑造的影响成为内蒙古城镇建设发展的重要课题。

目前,内蒙古民族文化资源在城镇化过程利用问题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是地域文化、民族文化在城镇建设主体理念和总体规划设计的合理性问题。城镇建设主体理念不明确,突出表现在城镇规划设计文脉传承的系统性、整体性、协调性不强。地域文化是生活在同一空间地域范围内的人们在不断适应和改造环境的过程中所形成的文化,它决定着城镇空间人们的基本审美特征,是城镇文化底色和城镇特色塑造的基础。在城镇建设规划设计必须从民族大家庭理念出发,在强调主体民族文化的同时要着眼于民族团结,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历史传承发展,兼顾聚居区其他民族的城镇文化需求,正确处理好地域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重视关注民族文化需求的系统性、整体性、协调性。二是文化特色城镇功能定位问题。城镇化过程是一个集政治、经济、文化等的综合建构发展过程,在城镇建设规划设计中必须充分体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和谐的城镇发展理念,考虑民族政治经济文化制度、民族精神和传统的价值观、审美观等,全方位充分考虑其政治、经济、文化功能,不能不考虑不同地域的文化背景而片面强调民族文化特色,或者片面强调城镇文化唯美主义。三是城镇形象塑造设计建设问题。城镇形态是城镇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经过时间的沉淀相互交融的结果,集中体现了城镇文化的自然风貌和文化特色。城镇形象塑造设计建设必须综合考量其具体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关注传统文脉和民族地域文化特色,充分考虑城镇文化意蕴构成,把城镇自然环境与文化特色有机地融合,坚持人地和谐,尊重自然因地制宜,尊重历史根植文化,进而提出城镇特色形象设计建设方案。四是城镇建设布局与文化载体选择问题。特色文化城镇塑造要充分考量城镇分布的客观要素、城镇居民的行为要素和居民的意识要素。内蒙古地域广阔,东西地域跨度较大,城镇民族聚居分布复杂,城镇的自然生态环境条件和民族历史文化发展过程不同,由此城镇的文化定位、空间结构、自然生态条件、发展历史脉络、标志性建筑、特色公共空间和风俗习惯等民族特色既有相同之处又存在一定的差异,这就要处理好城镇建设布局与文化载体选择问题。民族文化对城镇特色塑造的影响不仅表现在城镇建筑外貌特征上,也表现在城镇居民的精神面貌和情趣等所构成的文化氛围上。不同的民族文化分布地域特色决定了展示民族文化载体的选择差异。五是城镇过程中新型城镇建设的政策规范配套问题。内蒙古的地域建筑创作虽然形成了多元化的局面,但多数城镇建筑缺乏地域特征。随着问题的不断加深,以及城镇地域文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影响,城镇文化塑造的问题越来越受到自治区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但客观地讲,内蒙古文化特色城镇自身建设仍然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和无序性,造成这种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新型城镇建设有关民族文化资源开发利用方面的系统政策规范配套滞后。

三、利用内蒙古民族文化资源着力特色文化城镇建设的“四个维度”

推进内蒙古城镇化必须正视城镇化过程文化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以人为本,遵循规律因势利导,“要传承文化,发展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民族特点的美丽城镇。”李克强总理在国家博物馆参观人居科学研究展时强调:以创新理念打造和谐宜居环境,用科学方法提升新型城镇化质量,“新型城镇化核心是写好‘人’字,”“必须树立科学理念,制定科学规划,立足国情,博采众长,做到现代中有传承、规范中有灵动,把城市建设成绿色包容和谐、群众安居乐业的有机生命体。”以人为本、立足文化传承、民族特色和现代宜居是打造文化特色城镇的四个维度,相互联系、相互融合,共同构成利用内蒙古民族文化资源推进特色文化城镇建设的着力点。

首先,城镇化过程城镇建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英国建筑史研究学者帕瑞克·纽金斯指出:“无论我们是否意识到这一点,建筑艺术的确是每个人生命史中不可分的一部分。”城镇首先是居民生存发展的空间,城镇化过程的城镇建设必须充分展示其地域文化的历史气息,体现人民需求的文化品格,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文化审美价值诉求。“好的建筑应该和城市的历史、环境、居民及社会追求的文化息息相关,与人的生活经验、审美体验产生共鸣。”“‘城市的主体’是人,不是建筑。”城镇建设要充分体现人文精神,这种人文精神打造要结合城镇自身的历史发展规律,要突显地域文化特色和顺应时代发展要求。2015年中共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指出:要“延续城市历史文脉,要结合自己的历史传承、区域文化、时代要求,打造自己的城市精神,对外树立形象,对内凝聚人心。”我们建设特色文化城镇,不仅要塑造美好城镇形象,而且要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促进民族文化的发展,提高市民文化素养,增强社会凝聚力和活力。以人为本也是城镇建设规律的体现。城镇是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集约存在空间,而不单纯是人居场所。因此,坚持以人为本的城镇建设理念就要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来考量城镇发展的规划设计,不能为建设而建设,片面追求城镇发展的某些形象指标。

其次,城镇化过程城镇建设必须立足文化传承。城镇建设要尊重城镇发展规律,遵循城镇发展地域文脉走向,就要立足地域文化、民族文化的传承。李克强总理在国家博物馆参观人居科学研究展时指出:“历史是城市的根脉,文化是城市的灵魂,”要“不断提升城市内涵与品位,使人们既享受现代生活,又留住历史和人文的印记。”城镇文化传承要结合人们的现实生活需求,尊重城镇地域文化文脉要把人们的现代生活向往与历史文化特色相结合,从城镇地域文化的历史脉络去探索城镇发展的交汇点,从历史的文脉传承中寻找城镇发展的生命力。例如,呼和浩特市作为内蒙古自治区首府,是自治区政治、经济与文化的中心,也是历史悠久的多个民族聚居的各民族文化交融的塞外名城。在呼和浩特城市近代化过程中,除蒙古族文化以外,先后受到藏族、汉族、满族、和伊斯兰文化在不同程度上的影响。这种影响包括建筑观念、内容形式及材料和建造技术等方面,由此形成丰富的建筑风格、建筑类型。主要有四类,一类是现代建筑、一类是传统的汉文化建筑、一类是蒙古族文化建筑、还有就是伊斯蘭文化建筑。因此,呼和浩特市城市建设必须坚持地域文化为基础,兼顾民族特色的原则,秉承着力现代创新、立足民族和谐、民族团结的发展理念。

再次,城镇化过程城镇建设必须突出民族特色。内蒙古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民族文化是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打造特色城镇的重要文化资源和特色文化品牌。但由于内蒙古地域辽阔,民族聚居分布有其地域的特殊性,在城镇建设过程必须关注这种地域特殊性,这就要具体处理好彰显地域文化与突出民族文化的关系。一方面要立足地域文化突出民族文化特色,另一方面要兼顾各民族的文化需求,充分关注各民族文化的地域分布特征及开发利用价值功能的具体性,防止民族文化的泛化现象发生。

最后,城镇化过程城镇建设必须着力现代宜居城镇打造。“建筑文化反映出一定时代的社会心理情绪、审美理想和时代精神。”城镇空间是人们生活和发展的场所,城镇建设的现代宜居是城镇发展的方向和目的。我们强调城镇建设的文化传承、民族特色最终要归宿于提供聚居区人们生活与发展的良好空间。 2015年中共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指出:城镇规划设计要“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布局,提高城市发展的宜居性。城市发展要把握好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的内在联系,实现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要把创造优良人居环境作为中心目标,努力把城市建设成为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丽家园。”首先,强调城镇建设的文化传承、民族特色不能影响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的提升;其次,强调城镇建设的文化传承、民族特色要以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为归宿,不能消极影响甚至违背人们的生活情趣及审美需求;再次,强调城镇建设的文化传承、民族特色必须与构建人们的生产生活的绿色空间相结合;最后,强调城镇建设的文化传承、民族特色不能固守传统文化的历史常规,文化传承及民族文化的发扬光大只有顺应时代发展规律,不断创新发展才能真正激发其经久不衰的生命力,才能成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不竭之源。

参考文献:

[1]赵新良.建筑文化与地域特色[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12.

[2]2013年中央城市工作会议[N].人民日报,2013-12-15.

[3]帕瑞克·纽金斯.世界建筑艺术史[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

[4]李建盛.公共艺术与城市文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作者单位:内蒙古党校)

责任编辑:张莉莉

城镇文化范文第3篇

摘要:社会融合作为社会学的热点话题,引起了学者们广泛的探讨,而关于我国职业学校学生社会融合的研究又是社会融合研究的重要方面。国内关于社会融合的研究侧重于其外延层面,且尚未形成系统的研究框架;国外研究已有成形的研究框架,虽说其研究背景与我国不完全相符,但也可以部分借鉴,架构和夯实我国职业学校学生社会融合的研究框架。

关键词:职业学校学生;社会融合;构建研究框架的动因;构建研究框架的基础;构建研究框架

作者简介:刘媛媛,女,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2012级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院校德育。

城镇化作为中国经济转型升级过程中的一个发展阶段,对于我国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伴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发展,也出现了一些新问题,比如社会融合。社会融合是一个社会政策概念,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就已经引起了国外研究者的广泛关注。我国的城镇化建设使得一大批人流入城市,他们在进入城市后会面临如何融入到新群体中的问题。职业学校学生也会越来越多地来自这些流入人口,他们毕业后很大一部分会选择留在流入城市,成为城镇化建设的中坚力量。为了缓解他们步入社会后可能面对的社会融合难题,职业学校有必要提前采取应对策略,防患于未然。为此,我们需要对职业学校学生社会融合进行系统的策略研究,前提条件则是构建一个适合这一群体的研究框架。

本文从探讨国内外研究着手,通过分析国内研究和借鉴国外典型理论研究、模型研究,并结合我国职业学校学生的情况,试图构建适合我国职校生社会融合的研究框架。我国职业学校学生社会融合的研究不仅可以拓宽现有的社会融合理论研究对象的范围,而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现实中职业学校学生社会融合的困境。

一、构建研究框架的动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镇化经历了一个起点低、速度快的发展过程。我国城镇化与工业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是现代化建设的核心内容。为此,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14年3月份印发了《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该规划是在准确判断城镇化发展新趋势新特点的前提下制定的,旨在更为稳妥地应对城镇化面临的风险挑战。[1]

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存在着需要重视并着力解决的突出问题,其中之一就是外来人员如何融入到新城市中。外来人员包括老一代农民工和新生代农民工,作为城市建设的中流砥柱,他们的作用不容忽视。

国内外学者都对社会融合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其研究也有着各自的侧重点和特色。尽管如此,我们仍需构建一个专门针对我国职业学校学生社会融合的研究框架,主要基于以下的原因。

(一)国内学者侧重于对社会融合的外延研究,但尚未形成系统的研究框架

国内学者对社会融合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群体:农民工和外来务工子女。以这两类群体为研究对象,学者们主要从社会融合的维度、影响因素和对策建议等三个方面进行探讨。(1)在社会融合具体维度的划分上,国内学者从经济层面、心理层面、社会层面和身份层面等四个宏观层面的维度进行了研究,在微观层面又各有不同。还有个别学者对每个维度所包含的具体指标进行了划分。(2)在社会融合的影响因素上,国内学者主要研究了社会资本(社会支持和机会结构)、社会制度(户籍制度和公共政策)、人力资本(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培训和工作经历、政策身份)、个人因素(性别、婚姻、年龄、户口属性)等因素对社会融合的影响。(3)在促进社会融合的对策建议上,国内学者就政府、学校和家庭三方面应如何促进社会融合进行了论述,其中,又对政府层面的作用进行了侧重探究。

可以说,我国学者对社会融合问题的研究思路比较清晰,研究过程逐层深入。但还没有学者明确地对职业学校学生这一特殊主体的社会融合问题进行过详细研究。而且,现有的国内研究主要聚焦在社会融合的外延探讨,包括社会融合的影响因素及促进措施,而对于社会融合的内涵缺乏一定的理论梳理,尚未形成系统的研究框架。

(二)国外已有成形的研究框架,但内容多具西方特色,研究对象也非特定职校生

国外学者对社会融合的研究开始较早,内容多为对其内涵的探讨,已经有了成形的研究框架。但是,由于中西方在经济、政治和文化诸多方面存在着显著差异,所以直接应用其研究框架不现实。比如在我国,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明显高于其他省份,其居住人口普遍存在着一种地区优越感和等级观念,这对地区的社会融合会产生一定的影响;而在国外,由于历史原因,一些城市存在着移民、宗教分歧和种族歧视等问题,也会影响到地区的社会融合。但是不难看出,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影响社会融合的具体因素是有差异的,即使表现都一样。

中西方各方面的差异性(如表1所示),决定了中外研究社会融合背景的差异。国外研究内容多依据西方社会特点,与我国的国情相去甚远。综合国外研究成果可知:(1)基于西方国家多种族的社会文化背景,学者们多是对国家移民的社会融合问题进行研究;(2)基于西方国家体制多元化的政治背景,学者们多是研究如何使社会公民有效地融入到不同政治体制的社会之中;(3)国外社会融合的研究对象大都是公民。总体来说,国外虽然已有较为成形的社会融合研究框架,但不适合我们简单地实行“拿来主义”,而需要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有所吸收有所剔除,构建符合我国职业学校学生实际情况的社会融合研究框架。

综上所述,国内外学者都对社会融合做了广泛的研究,但国内尚未形成系统的、针对职业学校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的研究框架,国外虽已有成形的研究框架,但是,基于西方社会特点,与我国不相符。为了对我国职业学校学生社会融合这一问题进行深入研究,需要专门构建一个针对我国职业学校学生这一群体的、符合我国国情的社会融合研究框架。当然,框架构建的基础是国外学者的相关研究,通过有选择地借鉴国外的研究成果,再结合我国职业学校学生这一群体的特殊性,构建一个针对性较强的、有理论做支撑的、符合我国国情的社会融合研究框架。在这新的研究框架中,可以了解到判断职业学校学生社会融合的标准是什么,从哪些维度可以看出他们是否已经融入到社会群体之中。

二、构建研究框架的基础:国外相关研究

(一)典型理论研究

1.内涵研究。博维和吉森(Beauvais and Jenson,2002)从社会联结、团体活动、团结和平等四个维度对社会融合概念进行了界定。吉森(Jenson,1998)进一步将社会融合界定为共同的价值观和身份认同,认为社会融合是帮助个体获得群体归属感的社会化过程。伯纳德(Bernard,1999)提出了“伯纳德三角模型”,从团结、自由和平等三个维度对社会融合概念进行了阐释,且强调两两之间的关系,但未对“团结”作准确的解释。有的学者在研究社会融合时,将“团结”限定在共和政体中,指的是社会依存感、身份认同和共同的价值观,如根据吉森的理解,社会融合是一个过程,旨在帮助个体形成团体归属感,让个体切实感觉自己就是这个团体中的一员(1988)。也有学者指出社会融合是一个状态,包括一系列的态度、原则、行为表现和制度。甚至有学者构建了社会融合的复合型指标,指出社会融合包括三个核心指标——人际信任、公民合作和暴力犯罪,这三大指标也会因国家的不同而有所变化。

欧洲理事会从人权的角度将融合的社会定义为一个相互支持的系统,自由的个体通过民主的方式追求共同的目标(2004)。这一定义强调了平等和尊重在促进社会融合中的重要性,更为强调归属感和共同的价值观。

2.社会特征研究。社会特征是构成社会融合不可或缺的因素,通常包括:社会态度、社会行为和社会制度。具体来看,社会态度和社会行为包括:(1)共同的价值观和目标;(2)归属感和认同感;(3)对其他个体和文化的容忍和尊重;(4)人际信任和制度信任;(5)公民合作;(6)积极的公民参与;(7)守法行为。社会制度包括:(1)共享预防危险和提供社会保护的制度(福利国家);(2)促进社会的平等和机会平等(如税收)的再分配机制;(3)冲突解决机制(见图1)。[2]

图1社会特征研究对社会融合维度的划分

以上社会特征的具体内涵有交叉之处,归纳来看,社会态度和社会行为包括:(1)共同的价值观和目标(归属感和认同感):人际信任、制度信任和文化认同;(2)积极的公民实践(活动):公民合作和公民参与。社会制度包括:(1)社会保护机制;(2)再分配机制;(3)冲突解决机制。

3.政策研究。从关于社会融合的政策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出研究社会融合的两个关键方面:(1)多样性与社会融合。关于多样性与融合之间关系的研究一直存在争议。一种议题为大多数社会学家所认可:多样性破坏人们之间的信任,不利于社会融合。另一种议题认为,多样性和社会融合之间不存在显著关系。英国委员会一项关于融合的报告显示民族的多样性与社会融合二者之间没有明显的关系,报告指出,只有个别地区,才会出现冲突矛盾。多样性与社会融合之间关系的关键在于政府的态度。在自由民主的国家,政府认为融合的社会基于信任和相互理解,信任是通过在社会团体中以及社会团体之间,人与人的反复性的互动来形成。在共和政体的国家,政府更多的将注意力放在如何促进公民进行积极的政治参与以及拥有强烈的政治归属感。(2)平等性与社会融合。平等不是社会融合的目的,而是促进社会融合的方法。在社会民主政体的国家,平等被认为是社会融合的核心要素,主要通过创造机会的平等和结果的平等促进社会融合;在共和政体的国家,国家主要通过促进国家公共价值观、社会保障和福利制度的方式来保障社会融合的实现。

(二)典型模型研究

1.格林(Andy Green)社会融合模型。英国伦敦大学格林教授研究社会融合的前提假设是社会融合只存在于社会学中,可通过社会学指标对其进行测量。格林教授认为,社会资本理论用联合、信任、公民合作和政治参与来代表个人或团体参与社会的水平,这些要素可以表示个人水平的社会融合情况,但是要素之间并没有内在的一致性,对于测量和比较国家之间社会融合的情况是不适用的,无法体现国与国之间的差异性。在这样的背景下,格林教授指出:测量国家水平社会融合的基础是不同变量的相互综合和在国家水平上充分的共变。他进一步指出,确实存在这样的变量:社会和制度的信任——来自于最原始的社会资本的维度;暴力犯罪——测量社会融合的常用指标;公民合作;其他测量社会冲突的常用指标——测量社会融合负面的指标。基于此,格林教授从信任、参与、欺骗和犯罪几方面构建了研究社会融合的框架模型[3](见图2)。

图2格林社会融合模型对社会融合维度的划分

格林教授研究的是国家层面的社会融合,针对的是不同政治体制的国家在社会融合方面的差异,落脚点是教育对社会融合的影响。这就决定了格林教授的研究框架是宏观层面、具有西方国家特色的理论框架,包括具体维度的设计也体现了国外话语体系的特色。与此同时,格林教授的研究对象限定在一般的社会公民,这样的一类研究群体更具有一般性,相对缺乏针对性。

2.詹森(Th.Jansen)的公民实践模型。詹森从公民实践的角度研究社会融合,指出外来人群在社会融合方面缺乏一定的能力、态度和道德,教育应提供给这些个体“正确的知识、技能和态度”来促进社会融合。教育的目标需要与关键能力、积极公民自发的学习相联系,这就需要实践积极的公民关系。海瑞(Haahr)(1997)将“积极的公民”定义为能够在不同水平上参与实践,执行地方、国家和国际范围内的公民、政治和社会的权力,这种参与的内在特征就是社会融入,即不同群体的归属感。[4]詹森构建了如图3所示的“公民实践”模型,图的左边表明“参与”在“社会整合”中的重要角色,右边则表明“身份认同”对“社会融合”的重要作用。这些因素与公民实践的四个维度——能力、联系、挑战和环境密切相关,概括了社会学的一般情况。

图3詹森的公民实践模型结构

能力,尤其是参与能力,是个体具备公民实践素养的前提。在公民实践的过程中,个体通过有效的方式相互影响并形成新的经验,同时,将新经验应用到新的情境中,对不同的社会实践施加影响;联系,包括两方面的平衡能力:平衡责任和归属感、平衡自主性和多元化,社会实践将创造性的问题解决和社会责任联系在一起;挑战,建立在积极公民的能力之上的批判性自我反思,处理个体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环境,评估特殊环境下行为的选择,指出了批判能力对积极公民实践形成的重要性。

三、构建我国职业学校学生社会融合的研究框架

我们要构建的职业学校学生社会融合研究框架主要是基于学校这一特定主体,将学校看作社会的一个小缩影,理清楚处于学习阶段的学生在学校这个小的社会中会面临哪些融合问题。基于此,学校可从自身角度出发提出相应策略,从而为学生毕业后顺利融入社会提供更多便利条件。为此,我们要在借鉴国外社会融合研究理论的基础上,构建符合我们自身需要的研究框架。

(一)国外社会融合理论对本研究框架的借鉴意义

社会融合中关于内涵研究的相关学者和机构在对其概念的界定中都强调共同的价值观和归属感,认为这两个维度是社会融合的基本前提,是判断个体是否融入到社会中的标准,但并非所有的学者都赞同这一观点。笔者也认为,社会的多样化使得共同价值观和归属感很难实现,社会融合不是一个状态,更多的是一个过程。我们关注的焦点应是如何让个体融入到群体中来的这一过程和方法,在融合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使个体产生身份认同,形成社会群体共同的价值观和归属感。这对于我们构建研究框架的意义在于:不可将共同的价值观和归属感作为判断职校生社会融合的直接维度来源,而应通过其他维度将这两特征表现出来或者将这两大特征隐形地贯穿在整个研究框架的始终。

社会融合中关于社会特征的相关研究将社会融合的维度划分为两大类,这对于探讨社会融合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但是社会融合作为一个复杂的社会学概念,除了包含社会特征以上的因素外,还有一些具体的内涵要素。社会特征随社会形态的不同而不同,社会形态又与国家体制有关系。这些对于我们构建研究框架的意义在于:在研究职校生社会融合时,需结合我国政治体制的特殊性;同时,也要充分考虑职校生学校活动的特殊性,如可将“公民合作”和“公民参与”调整为“学校活动”。

社会融合中关于平等性和多样性的政策研究,对于我们构建研究框架的意义在于:对于职校生来说,身份的多样性可能会被认为是阻碍他们社会融合的一大问题。在这种情况下,通过高水平的交往和积极的活动参与是促进他们社会融合的关键,从而有利于共同价值观的实现;同时通过创设平等性的环境可以促进职校生的社会融合,这样的环境包括了学习环境、人际交往环境和参与学校活动机会平等的公正环境等。

格林社会融合模型具有典型的西方特色,在构建我国职校生社会融合的研究框架时,我们应结合我国职校生这一群体的特殊性,突破格林教授宏观层面、具有西方国家特色的研究框架,设计具有中国话语体系特色的具体维度。与此同时,格林教授框架中的信任和参与维度对于我们研究框架的构建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詹森公民实践模型指出了实践参与能力在社会融合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以及在参与的过程中,人际平衡能力和行为选择能力对群体人际关系的重要性,但未能指出如何保证公民有效参与到实践中以及通过何种具体方式有效进行社会实践。尽管如此,这一模型为我们社会融合研究框架提供了社会实践这一重要维度。

(二)构建我国职业学校学生社会融合研究框架

综合以上对国外学者关于社会融合的理论研究的借鉴,笔者在这里拟构建一个针对我国职业学校学生社会融合的研究框架,并对这一框架进行分析(见图4)。

本研究框架主要从内化意识融合和外显行为融合两个维度对我国职业学校学生社会融合进行研究。其中,内化意识融合包括身份认同、文化认同、制度认同和人际信任四个维度,这四个维度涵盖了社会融合的平等性和多样性因素。外显行为融合主要指的是实践活动的参与,根据活动场所分为三大类:第一课堂、第二课堂和其他,对于每一类又分成了若干小方面。第一课堂中学生的外显行为如课堂自主讨论选择的对象是老乡还是本地生?是否对课堂上表现活跃的本地生不屑一顾?第二课堂中学生的外显行为如自主选择参加团体组织时是否会考虑大多数的成员是不是老乡?自由选择活动合作对象时是否会优先选择老乡?其他的如在日常交往中是否会看不惯本地生的行为表现?在宿舍集体活动中是否会有意避开本地生参加的活动而选择不参加或其他?

内化意识和外显行为二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内化意识是学生社会融合的基础和前提,是融合的内在因素;外显行为则是融合的保障,是融合的外在表现,二者一脉相承、互相渗透。从内涵意识和外显行为两方面进行社会融合研究维度的划分,有利于对职业学校学生的社会融合进行层次性的剖析,从而可以更好地从教育、社会等角度提出针对这一群体社会融合的对策建议。

图4的研究框架借鉴了国外社会特征研究中从社会态度和社会行为两方面探讨社会融合的视角,同时,对社会态度和社会行为进行了整合并剔除了社会制度方面;借鉴了国外理论研究中强调的共同价值观、身份认同和归属感,但更为注重对社会融合过程的研究;借鉴了格林教授理论模型中的研究维度以及将研究落脚点聚焦在教育的作用上,但更为聚焦职校生这一群体,关注职校生身心发展特点和群体活动特征,剔除了一些国外化和成人化的心理和行为内容;借鉴了詹森积极公民实践模型中能力、联系要素的相关内涵,但更为强调除实践之外的其它层面;借鉴了政策研究中平等性、多样性与社会融合的关系,但更关注如何将平等性和多样性渗透到职校生的社会融合中,增加学生活动的参与度。

图4本文研究框架结构

我国职业学校学生社会融合的研究对于理论和实践层面的发展都有重要意义,社会特征研究尤其强调社会制度是社会融合的关键。我国职业学校学生的社会融合已经引起了学校和政府的重视,但对于这一问题还局限在比较感性的认识,缺乏相对理性的分析。为此,我国职业学校学生社会融合的研究需要引起学校和社会组织机构更进一步的思考:他们在促进我国职业学校学生社会融合方面做了哪些,可以做但还未能做哪些。

参考文献:

[1]人民论坛网.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EB/OL].[2014-03-17].http://politics.rmlt.com.cn/2014/0317/244361.shtml.

[2]Andy Green,Jan Germen Janmaat and Christine Han.Regimes of Social Cohesion[M].London:Centre for Learning and Life Chances In Knowledge Economies and Societies,2009:8.

[3]Andy Green and John Preston.Education and Social Cohesion:Recenting the Debate.Joural of Education[J].Global Issues in Education,2001(3/4):265.

[4]Th.Jansen,N.Chioncel and H.Dekkers.Social Cohesion and Integration:Learing Active Citizenship[J].British Journal of Sociology of Education,2006(2):196.

[责任编辑金莲顺]

城镇文化范文第4篇

一、民族音乐文化传承发展的意义

民族音乐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 体现了各个历史时期的文化特点和精神风貌。根据中国的传统音乐理论分类, 民族音乐文化又可以分为:器乐音乐、戏曲音乐、说唱音乐、民歌和民族舞蹈音乐五大类, 但随着网络媒体和流行音乐的发展, 我国的民族音乐文化逐渐被年轻人所遗忘, 陷入了文化传承和发展后继无人的尴尬境地。

首先, 我国的民族音乐文化历史底蕴深厚, 具有独特的魅力和深远的影响力, 体现了人民群众对生活的理解和美好向往, 具有非常大的文化价值。民族音乐能持续影响中国几千年, 民族音乐或反映历史问题、反腐倡廉, 或旋律丰富、给人以精神享受, 或曲调独特、地方特色明显等, 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最后, 民族音乐能在大街小巷进行传唱, 还与其明显的经济价值密不可分, 是几千年来的音乐者赖以生存的重要手段[1]。

总之, 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具有相当大的文化、审美和经济价值, 对当前推进民族特色建设、丰富群众精神生活以及响应经济建设都有着重要作用, 其传承与发展不可中断。

二、促进民族音乐文化传承发展的方法措施

受经济发展和外来音乐文化的影响, 近年来流行音乐已经主导了我国的音乐市场, 民族音乐也逐渐被遗忘。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 民族音乐的发展逐渐跟不上经济发展的速度, 在创新方面无法迎合新时代人的审美, 所以民族音乐文化的发展遇到了很大困难, 面临着青黄不接、后继无人的尴尬场面。面对民族文化发展的困境, 本文从以下方面提出相关的建议。

1、政府加强保护宣传, 提供发展机会

民族音乐文化要迎来大发展, 首先必须有政府的大力支持、保护和宣传, 这是民族音乐文化坚实的发展基础和前提条件, 民族音乐文化因为其独特的文化价值, 值得政府相关部门的大力扶持。在促进民族音乐文化发展方面, 政府部门要对其加强保护, 保持其文化完整性, 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文化宣传, 加强人民群众对民族音乐的了解, 给其发展创造机会。在发展机会方面, 政府相关部门可以设立专门的负责机构, 专事专管, 为城镇化进程中的民族音乐设立保护场所, 为民族音乐的发展提供资金等帮助。

2、民族音乐进入课堂, 培养传承艺人

针对民族音乐后继无人的现状, 要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最好的方法就是让民族音乐进入课堂, 充分发挥学校的价值。民族音乐进入课堂, 首先是对其存在合理性的肯定;然后从年轻人出发, 引起其在社会范围的广泛关注;最后, 能给民族音乐文化的发展提供系统化专业化的教学, 对培养专业的传承艺人有重要的作用[2]。例如戏曲音乐中的秦腔和豫剧, 民歌中的陕北民歌, 再如黄梅戏、洪江号子, 著名的安塞腰鼓等等, 都可以在学校设立专门的民族音乐课堂, 进行传承艺人的专业培养, 充分发挥学校的价值。

3、推进民族音乐创新, 吸引群众关注

民族音乐之所以缺乏竞争力, 根本原因就在于其音乐创新能力跟不上社会的发展。群众对音乐的审美越来越贴近生活工作, 已经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歌颂赞扬、揭发披露和生活反映, 更要体现对个人价值的重视, 对社会价值的思考以及对社会主流思想的追求。所以民族音乐在创新方面要迎合群众的口味和审美标准, 符合大众对音乐内涵和价值的追求。例如把流行音乐的旋律、节奏与民族音乐进行融合创新、在民族音乐中填入流行音乐的歌词等, 可以进行这种简单的融合式创新, 也可以进行全新的民族音乐创作。

三、结束语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 促进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使之成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文化, 这是当前民族音乐文化的发展的大方向。本文通过分析民族音乐文化的发展意义, 提出了保护宣传、传承艺人、创新发展的三条发展方向, 给民族音乐文化的发展提供基本的方法和措施。

摘要:随着城镇化的不断推进, 我国各个地区特有的民族音乐文化也逐渐引起了全社会的重视。民族音乐是我国几千年来历史文化的浓缩和具体表现, 是我国音乐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研究民族文化, 发展民族特色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本文针对当前城镇化进程中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问题, 总结了我国民族音乐传承发展的意义, 提出了促进民族音乐文化传承和发展的方法措施。

关键词:城镇化,民族音乐文化,传承发展

参考文献

[1] 吴晓韬.城镇化进程中民族音乐文化传承发展的新思考[J].贵州民族研究, 2017, (3) :76-79.

城镇文化范文第5篇

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乡村振兴, 乡风文明是保障, 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 不断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 对策之一就是传承发展提升农村优秀传统文化。但随着城镇化发展, 乡村文化发展依赖的文化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城市文明逐渐取代乡村文化, 乡村文化多样性逐渐消失, 且文化传承人年龄产生断层, 传统乡村文化后继无人。

大激店处于城镇化中期阶段, 文明生态曾获国家级、省级荣誉称号。对大激店进行研究有利于探究城镇化中传承与挖掘乡村文化的途径, 为其他乡村文化发展中存在的传统文化失去原真性、与城市文化趋同等问题提供借鉴意义。

2 大激店概况

大激店村隶属于河北省保定市新市区江城乡。改革开放后, 全村经济不断发展, 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住房上承用现代和古民居相结合的形式, 在原有古建筑基础上修缮而成;基础设施完善, 道路整洁, 交通便捷。村民自发植树, 村内种植大量树木, 绿化程度较高。

3 大激店乡村文化传承与挖掘的成效性

3.1 对传统乡村文化原真性的继承

(1) 注重文物古迹的传承。在文物修护时注重保留文物古迹的原真性。目前村西慈航寺和真武庙古戏楼、观音堂已得到重修, 保护工作成效显著。

如图所示, 村委会和村民共同参与文物保护工作, 形成一个良好的文物保护工作环境。

(2) 民居方面注重传承。在城镇化过程中, 大激店保留乡村传统特色, 在原古建筑基础上修缮民居, 古民居与现代住房结合, 整体建筑向古镇旅游发展靠拢。这使大激店在保留了古建筑和传统建筑风格的同时不妨碍建设新农村, 而古朴的民居建筑风格给予了大激店发展旅游业的机会。

(3) 民风民俗方面注重传承。大激店村民对传统节日的喜好程度超过外国节日, 通过积极参与文娱活动, 增强了村民间的凝聚力, 将文化观念融入生活中, 形成了大激店独有的文化价值观;村中现存留书法、木雕等多种形式的手工艺品一般作为馈赠品, 避免了一些传统工艺、加工技法因商品化而失去了传统本色的问题 (刘方玉, 2014) 。

3.2 对新型乡村文化的挖掘

(1) 丰富村民文化生活。集体文化活动丰富, 村委会组织村民定期开展联欢会及文化节, 其中重要传统节日全村共同欢庆。村中设有村民文化活动中心, 为村民进行体育运动提供设施, 该中心还充分地利用了农村书屋和古庙书藏, 满足村民日常文化活动需要。

(2) 发展具有独特性的乡村文化。l大激店致力于打造特色文化品牌。积极开展旅游事业, 通过众筹等方式利用民间资源发展多档民宿, 吸引不同需求的旅客, 推进大激店文化传播与发展;打造原创音乐节, 让大激店走向世界, 2018年大激店音乐节主题是“打造音乐文化特色小镇”, 中国乐曲与世界音乐的碰撞, 为传统乡村文化注入现代化的新血液;借用互联网, 中国匠人谷文创小镇项目打造网络直播APP平台, 可线上销售, 线下依靠传统民居建立匠人聚集区。多种特色活动形成了大激店独一无二的文化品牌。

4 新型城镇化中对乡村文化传承与挖掘的建议

4.1 形成文物保护观念

大激店村民在村两委班子的带领下逐步形成保护文物古迹的理念, 自发组织小组对文物进行保护。村两委班子的领导能力有目共睹, 他们每年带领村民进行文物修缮, 使村民逐渐形成保护文物的观念, 将保护文物理念传承下去, 形成大激店独特的文化价值观。因此, 应注重文化的活态传承, 增加文化传承的可持续性。

4.2 保护民俗文化的原真性

大激店注重民俗文化原真性的保护, 对于文物古迹的修缮以尊重历史为原则, 用古建筑与现代民居相结合的方式建设新民居, 为文人和手工艺传承人提供良好的文化氛围和创作环境, 将大激店的风土人情囊括在手工艺品内。因此, 在发展乡村文化时要注重文化环境, 并尊重民俗文化的原真性。

4.3 打造地域特色文化品牌

大激店利用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浓厚的文化氛围, 通过众筹、招商引资等方式, 初步形成了良好的文化品牌。同时以国际音乐节等活动为平台, 传播大激店文化价值观, 吸引各地游客, 不仅带动大激店经济发展, 同时也将大激店的文化观念传递出去。因此, 乡村文化发展应注重发展特色文化品牌, 传递文化理念。

4.4 以教育促进乡村文化发展

大激店在解决乡村文化传承人年龄断层这个问题时, 注重对年轻人的文化培养, 发展文创学院培养传承手工技术继承人。因此发展乡村文化可将优良传统文化纳入到课堂教学的范畴中、增设传统文化兴趣班, 培养一批优秀的传统文化继承人。

摘要:在城镇化加速发展, 城市文化冲击乡村文化的背景下, 本文以保定市大激店为调查对象, 通过对大激店在乡村文化原真性传承以及独特性挖掘的研究, 得出大激店以保护历史古迹、传统民居为驻点, 将大激店文化价值观深入民心, 推动物质、精神文明的发展, 对现下城镇化中乡村文化发展存在的传统文化衰落、失真和同质化问题提供借鉴意义。

关键词:城镇化,乡村文化,文化传承

参考文献

城镇文化范文第6篇

一、农村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与开发调查的目的

乡村振兴, 文化先行, 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保障和灵魂[1]。“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 文化强民族强”。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 城镇化加速推进, 如何保护与开发农村优秀传统文化成为备受关注的问题。

围龙屋是一种具有聚族群居特点的客家民居, 是传统民居建筑的其中一个重要流派。在现代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同时, 古村落的没落速度也随之加快, 对传统古村落进行合理的保护和开发的意义重大。围龙屋作为一种代表客家文化的优秀农村传统文化, 在文化价值上, 能够保留客家民间传统文化, 如围龙屋所展示的建筑结构、风水文化, 有利于文化传承与发展;在精神意义上, 能够学习客家人内心遵循流传上千年的宗族精神, 有利于客家精神文化的培养;在经济意义上, 有利于带动居民经济收入, 挖掘开发潜在的围龙屋价值。因此, 以围龙屋为例子, 对当地农村传统文化保护与开发展开调查可以推测和了解现在农村传统文化保护与开发的情况。

二、农村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与开发调查情况分析

(一) 调查问卷的基本情况

1. 实地调查时间

2017年7月10日至2017年7月17日和2018年7月12日至2018年7月18日, 共15天的实地考察。

2. 调查地点及调查对象

本次问卷调查遴选了广东省粤东地区有客家古建筑围龙屋的梅州市以及梅州市丰顺县及其附近的村落, 和河源市林寨古村及其附近村落, 通过问卷星APP以及纸质问卷两个方式进行问卷派发。调查对象主要针对的群体分为本地人和游客, 为了更客观的反映对优秀客家传统文化围龙屋相关群体的意见, 本研究针对广州梅州市的具体情况, 设计了调查问卷在全省范围内进行了调研。

3. 问卷发放及回收率

本次问卷共发出600份, 剔除25份无效的问卷后, 回收有效份数为575份, 有效回收率达95.83%。

4. 问卷设计及主要内容

调查问卷共16道题, 题型均为选择题, 操作性强。该问卷主要调查或掌握以下几个方面的情况:一是研究对象个人信息的收集;二是主体部分, 从第3题到第12题主要是对城镇化进程、优秀客家文化组成以及围龙屋现状等各方面的调查;三是改进方案的意向调查, 从第13题到16题调查了粤东地区围龙屋保护措施意向以及开发意向。

(二) 调查问卷的结果分析

在对回收的有效问卷进行了统计分析, 主要结果如下:

(1) 本地人群体数据分析。我们拟定了9个问题来了解掌握本地人群体的对城镇化、优秀客家文化以及围龙屋的了解情况, 具体情况如表1。从表1可知, 城镇化的发展让农村的基础设施逐渐完善, 但随着城镇化的加深, 文化层面受到冲击的可能性较大, 所以优秀传统文化理应受到高度重视。从围龙屋层面看, 客家民居在当地人心目中的重视程度不强, 对于围龙屋的保护是不全面的, 宣传力度也不够, 政府出台的相关政策没有起到实质性的保护作用。 (2) 游客群体数据分析。我们拟定了2个问题来了解游客群体对围龙屋印象的具体情况, 如表2所示。从游客数据中可以得出, 游客在旅游过程中倾向于观赏保存完好的客家古建筑, 而围龙屋给游客带来的第一感觉是古色古香的历史感。所以从围龙屋的现状去保护, 再辅以旅游手段去开发是首要的。 (3) 保护开发数据分析。我们拟定了4个问题来了解被调查者对围龙屋保护措施意向和开发意向的具体情况。

从保护开发数据来看, 加大围龙屋的开发力度有利于客家文化的弘扬和围龙屋的保护, 将优秀客家文化与文化教育相结合, 进行传承与创新, 并且打造出独特的客家文化品牌, 增强文化的影响力, 这也是对农村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与开发的有效途径。

三、对农村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保护与开发的原因

从上述问卷调查的结果分析可以看出, 农村优秀传统文化在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下逐渐荒漠化, 主要表现在:

(一) 农村人才振兴没有做到位

“乡村振兴, 人才是关键。要积极培养本土人才, 鼓励外出能人返乡创业, 鼓励大学生村官扎根基层, 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保障”。但是由于农村人口的迁移, 很多人才换了居住环境和地区, 并且接受新地方的文化, 把原有地区的特色文化遗留在农村。还有一些农村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方式只传内不传外, 容易造成人才不足, 不能很好的保护和开发农村优秀传统文化。

(二) 农村传统文化供给减少

随着城镇化的发展, 很多农村都有了体育设施和设备, 但是因为各类文化设施很少带来经济效益, 导致农村文化设施供给不足, 大型文艺活动稀少, 像老一辈人看过的传统的庙会, 逢年过节的庆典活动等都在不断减少。虽然偶尔会有演艺团体下乡演出, 但演出内容缺乏体现农村、农民、农业的, 演出内容的创作、创新和推广都跟不上农村市场的需求。还有民间艺人因生活无法保障, 不能满足自己的生存条件, 许多技艺面临后继无人的困境。

(三) 农村文化教育机会不足

教育是国之大计, 虽然全国已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但还是存在城镇学校人满为患, 农村学校冷冷清清的现状[2], 农村教育落后, 农民的孩子接受文化教育的机会较少, 特别是新媒体的快速发展, 使他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不小的变化。他们的文化生活趋向于感官感知, 并没有深入去了解农村优秀传统文化, 以至于他们对农村传统文化没有保护意识和了解兴趣。

四、对农村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保护与开发的对策

针对农村传统文化进行保护与开发的原因, 我们建议从以下方面去解决:

(一) 政府支持并主导农村优秀传统文化的开发

农村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开发, 对中国的发展必然起着正面的推动作用[1]。加大传统文化的开发力度, 打造独特的文化品牌, 利用文化旅游、文创产品等方式给农民带来新的盈利以及更好的生活。所以政府可以考虑通过PPP模式 (Public Private Partnership, 公共部门通过私人部门建立伙伴关系以提供公共物品或服务的方式, 简称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方式) , 以政府主导, 引入社会资本, 通过改革模式, 更新文化保护开发方式, 采用主题旅游开发, 文创产品开发等多种方式, 开通相关旅游线路往返于各处景点并且辅之各个渠道的宣传。

(二) 多方参与实现乡村文化振兴

文化振兴不仅是政府的事情, 更是乡村农民自己的事情, 实现文化振兴, 内因是农民, 尤其是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更加依赖于农民自身参与。政府要科学引导农民主动参与农村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开发, 并为之献计献策。乡贤要起到带头作用, 在政府有关部门的支持下鼓励、激励、带领农民改变乡村文化滞后的状态, 承担起农村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与开发的管理职能。

(三) 多方出力推动文化教育

从长远来看, 对于下一代人的文化教育也十分重要, 农村优秀传统文化要传承下去, 农村学校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地、县教育行政部门要充分认识到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对象主要是青少年学生, 将优秀传统文化引进校园, 学校科学设置优秀传统文化课程, 教师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教材中, 改进传统的教学方式, 运用多种媒介技术让学生主动参与和感受到优秀传统文化, 让青少年学生自觉养成学习和传承农村优秀传统文化的习惯。对于一些文化的代表, 如围龙屋, 可以引导其建设文化教育基地, 既能培养孩子的文化传承精神, 又能通过传统文化培养其情操。只有多方齐心协力, 才能让农村优秀传统文化继续传承下去。

(四) 采用文化营销手段助力农村优秀传统文化的开发

农村优秀传统文化是一种雄厚的文化资源, 也是一种独特的文化产品, 把它推销出去的有效文化营销策略就是发展旅游业。将农村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到旅游营销中, 营销的同时在细节中体现出文化性, 展现出其独有的淳朴性、独特性, 给游客带来舒适的文化感官享受, 从而促使游客作出消费决策。好的文化营销手段可以带来可观的经济收入, 依托旅游文化的营销手段, 扩大宣传, 突出特色, 就能对农村优秀传统文化的开发起到辅助作用。

五、小结

农村优秀传统文化是农民的一大思想根基来源, 承载着农村发展的灵魂与底蕴, 是每一代农民人的精神依托和精神食粮。城镇化已经是我国农村的发展趋势, 在这种趋势下对农村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开发不能只靠一个人或者一个组织。只有联合政府、传承者、文化教育和文化营销的力量, 才能做到既保护了农村优秀传统文化, 又加大农村传统文化的开发力度, 为乡村文化振兴出一份力。

摘要:随着乡村振兴政策的提出, 城镇化和乡村振兴开始相得益彰, 它们都是通往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在当今城镇化建设快速推进的情况下, 农村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开发已经是一个重要的课题。通过以客家文化代表之一的围龙屋作为例子对农村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与开发的调查, 分析其存在的农村传统文化供给缺乏等问题, 提出多方参与实现乡村文化振兴等对策, 帮助农村优秀传统文化繁荣兴盛, 对广大人民的思想与城镇化的建设起积极作用, 同时也能反哺文化保护。

关键词:城镇化,农村优秀传统文化,围龙屋,保护与开发

参考文献

[1] 吴理财, 解胜利.文化治理视角下的乡村文化振兴:价值耦合与体系建构[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9 (1) :16-23++162-163.

上一篇:主持人活动总结范文下一篇:麻疹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