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迪智慧范文

2023-09-20

启迪智慧范文第1篇

1 温故知新, 培养学生能力

数学新知识与原有知识的结合, 可以有效地设置互动情境, 有控制地再现数学思维过程 (包括问题的抽象过程、规律的猜想过程、推理中的分析与综合过程、推导中的演算过程等) , 从原有知识中来, 再内化新知, 充分体现了学以致用的最高、最终目标。

案例:在“等差数列”第一课时的教学中, 我这样设计的。

观察下列各数列, 你能发现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具有什么性质?

(1) 1, 2, 3, 4, 5, 6, 7, 8, …

(2) 3, 6, 9, 1 2, 1 5, 1 8, 2 1, 2 4, …

(3) -1, -3, -5, -7, -9, -1 1, -1 3, -15, …

(4) 2, 2, 2, 2, 2, 2, 2, 2, 2, …

这样设计可以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它具有启发性、开放性, 有能力发展点, 个性和创新精神培养点。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完全有条件、有可能发现它们的共同特点和性质。从个别的或特殊的经验事实出发而概括得出一般原理的思维方法即归纳法在数学思想方法是比较常用的一种, 是发现真理的主要工具。从数学问题的发现或提出新命题的过程看, 大量是从具体问题或素材出发, 经过归纳、观察、实验等不同的途径, 形成命题 (猜想) 再加以确认。教材中大量的概念及部分公式、定理都是使用归纳法来验证与推导的。按照“观察—猜想—证明”的思维模式设计问题, 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更培养学生完整地认识数学体系。

2 触类旁通, 突出数学思想

案例:第六章《不等式》中, “绝对值不等式”第一课时的课堂引入可以这样设计:我们已经知道, 对于任意两个实数a, b, 有:

那么成立吗?学生很快可以通过举反例发现, 这两个式子并不成立, 那么必须进一步思考:与之间有没有联系呢?进而引出本课研究的绝对值不等式:

类比思维的认识依据是事物间具有相似性, 类比也是发现真理的主要工具。从数学问题的发现或提出新命题的过程来看, 大量也是从具体问题或素材出发, 经过类比——联想等途径, 形成命题 (猜想) 再加以确认的。教材中属性相似的内容占有较大比例, 如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四种三角函数及反三角函数;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四种二次曲线 (圆、椭圆、抛物线、双曲线) ;空间几何性质与平面几何性质;三种多面体及四种旋转体等。在教学时, 可抓住其发生过程、内涵、结构、性质以及解决问题的数学思想方法等方面的相似性来设计问题的引入, 由此及彼, 触类旁通。

3 设计活动, 让学生体验数学

数学课程包括数学学科、数学活动两部分。学科与活动相辅相成, 缺一不可, 学科教学过程中, 我们可以发挥活动课的优势, 把生动具体的生活场景再现于课堂, 借以激发学生兴趣, 促进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案例:《椭圆及其标准方程》第一课时的课堂引入如下:课前, 将事先准备好的圆形纸片给每位同学发一张, 让大家按这样的步骤进行, (1) 在圆内部任意找一个不同于圆心的点A; (2) 在圆周上30个等分点, 分别记为B1、B2、…、B30; (3) 折叠圆纸片, 使圆周上的点B1与点A重合, 展开纸片后得到一条折痕; (4) 重复上一步骤, 使圆周上其余各点与A点重合, 得到30条对应的折痕; (5) 最后展开纸片, 可以发现未被折痕覆盖到的区域正是一个椭圆的形状。

这样的引入方法比之常规引入法更新颖、更具吸引力, 使学生感性地认识椭圆这一几何图形, 尤其是通过操作实验, 营造了“做”数学的氛围, 为学生创造了良好的智力环境, 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进来。

4 解决实际问题, 让学生饶有兴趣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 “问题解决”的能力是数学能力的集中体现, 传统的做法往往是淡化“问题意识”, 教者奉献给学生的是一些经过处理的规则问题和现成的漂亮解法, 舍去了对问题的加工处理过程, 也舍去了制定解决方案的艰苦历程, 学生听起来似乎显得轻松, 但数学的能力却未能得到应有的提高。所以要强化“问题意识”, 充分展现对问题加工处理过程和解决方案的制定过程。

案例:“分期付款中的有关计算”, 我这样以问题的形式进行了课堂引入。

第一步, 提供问题:想买一件较贵的物品, 但现在又没那么多钱该怎么办?

第二步, 设计解决方案:第一向银行贷款, 第二变相向商家贷款也就是分期付款, 比较之下当然第二种方案更方便快捷。

第三步, 问题的发展:教师在肯定方案正确性和可行性基础上, 再进一步提出, 如何还贷款, 分几次付, 怎样付款才能最合算?

第四步, 问题的深化:得出付款方案:一般情况下商家提供以下三种方案, 一年当中分3次、6次或12次付清。

这样引入新课, 注意挖掘教材中具有某种创新价值的问题, 引导学生思维发展, 既磨练了学生的意志品质, 又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 教学实践表明, 课堂教学中一个精彩的、匠心独具的引入设计是教学设计的关键, 它是支撑和激励学生学习的源泉, 能促使学生“自主”学习, 是实现教学过程中数学交流的起因, 是学生实现创新的基础和动力。引入问题必须着眼于应用和创新, 能够触到学生的内心深处。因此, 教师只有解放思想, 更新观念, 完整、准确地把握教学内容, 具有教育学、心理学等各种理论, 掌握各种现代教学技术手段, 在工作中不断反思总结, 才能真正“将知识的学术形态转化为教育形态”。

摘要:调动起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 培养他们的数学素养, 新课导入是课堂教学的首要一环, 导入新课的方法多种多样, 可以通过用温故知新的传统方法, 还可以突出数学思想方法, 触类旁通, 也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与创造性, 激发学生学、用数学的兴趣。

启迪智慧范文第2篇

使命,就是要肩负重大的任务和责任。自古以来财政就被称为“庶政之母”,有财才有政,财强政方固。同样在日新月异,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这群“财政人”作为人民的当家理财者,无疑肩负了历史的重担,承载着时代的使命。 使命中包括了在工作中的“改革创新、求真务实、争先创优” 。一是财政工作需要与时俱进,要善于以改革创新精神提升财政管理水平。作为财政人,我们要不断提高创新意识,促进科学发展观落实,为人民群众管好财,发挥好财政“杠杆”作用。二是财政工作需要重实际、摸实情、说实话、出实招、求实效,树立求真务实作风。作为财政人,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奋力开拓,大胆试、大胆闯、大胆干。通过学习财政业务知识,掌握财政业务技能,大力提升财政业务综合素质,打造一支通晓政策、精通业务、规范操作的财政队伍。三是财政工作需要我们财政人振奋精神,坚定信心、敢为人先,大胆实践,开拓进取树立永不言败,永争第一的信念,全身心投入到财政事业发展的大潮中。

正气,是正直、正义、正派的化身,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为人之道、处事之基,是一种堂堂正正做人、光明磊落处事的浩然之气。俗话讲“树活一张皮,人活一口气”,财政干部职工要永葆浩然正气、昂扬锐气和蓬勃朝气,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禁得住诱惑,要时刻牢记胡锦涛总书记“常怀律己之心、常思贪欲之害、常除非分之想”的谆谆教导,踏实做人,干净干事。

启迪智慧范文第3篇

果真是这样吗?

作为一名有着深刻工作体验的幼儿教师,我想说,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教育、幼儿教育更需要的是有思想的老师用心用爱培养出有思想有素质的学生。

给大家讲一个真实的事例吧。两年前,一次上课的时候,我请班上一个天真可爱的小女孩讲故事,,因为她的声音很小,而且没有感情,我只是冷冷地说了一句:“还行”。接着,我又请了另一个小女孩讲故事,这个小女孩讲得声情并茂,所以我对她又是鼓励又是表扬,这时第一个女孩突然哭了起来,看着她委屈的泪水,我当时有点茫然,我在想为什么孩子会哭?后来,我明白了,这就是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态度的不同对孩子心理感受的影响。

前不久,我看到了一本名叫《做一个有思想的教师的书》,这本书让我获益匪浅。书中说,教育需要思想教育,更需要成千上万有思想的教师,用自己明确的教育理想和教育追求,提升教育的品质,用思想重塑教育行为,用思想陶

冶学子心灵,用思想把学生引向成功。教育,只有具有思想,才能培养出一代志向高远、素质全面、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有思想的学生。书中还有诸多论述具有一定的前瞻性与创新性,它们为一线教师如何成长提供了有价值的借鉴和示范作用。

最近,我又看了一本王晓春老师的《教育智慧从哪里来》这本书,书中的一个个案例,特别是王晓春老师很有针对性的点评对我启发很大,他告诉我们,作为一名年轻的幼儿教师,我们不仅仅要用心去爱孩子,而更多的是要用自己的智慧去启发孩子、引导孩子。

我班里有这么一个小男孩,他很聪明,只是胆子小点,上课不敢举手回答问题,我知道他是害怕万一回答错了老师会批评,一次课上我看到他偶然举起了手并回答对了之后就当着全班同学表扬了他,他非常开心。以后我又试了两三次这种方法,现在他上课发言非常积极,而且与小朋友交往也更有自信了。

一次小小教学方法的改进让我意识到用心教育的可贵与成效。除了培养孩子们良好的学习习惯之外,我还注意和学生家长的交流。有很多家长给孩子报了各种各样的兴趣班,既不能取得什么好的效果,孩子也很累。我经常耐心地与家长们交流,孩子的成长是需要过程的,拔苗助长只会适得其反。建议她们给孩子一定的空间,家长可以利用双休日

多带孩子出去活动,多接触大自然,多了解社会,多与家人在一起增进亲情等等,我们还在双休日布置课题给家长,让他们带领小孩去超市购物、去邮局、去公园、去动物园,回来后由孩子说说自己的感受,由家长记下来带到幼儿园与其他小朋友交流。慢慢地,很多家长原来紧绷的神经放松下来了,孩子们星期一回幼儿园也感觉很新鲜,总是有很多话要与小朋友说。

我们还针对独生子女的特点,开展了分享系列活动,让小朋友带一些自己喜欢的书、玩具、食品到幼儿园,让小朋友自己发给大家,让每个接受分享的小朋友都真心地表示感谢。开始每天只有一两个小朋友愿意分享,渐渐地,越来越多的小朋友加入到分享的行列,他们在与别人分享的过程中,可以看到更多的书,吃到了很多可口的食品,玩到了自己没有的玩具,更重要的是,在分享的过程中,他得到了赞美与快乐。

老师的责任是教好每个孩子,对每个孩子,我们都付出了无限的爱心、耐心和恒心。在我教过的学生中,也有比较特别的孩子,有的特别调皮,有的存在一定的发育障碍。我仔细分析他们每次问题行为的动机、因果联系,尝试着寻找不同的办法去与这些特别的孩子沟通,并且自己做好观察记录。现在,他们从一开始的对抗、冷漠到慢慢愿意接受我的教育了,他们的每一点变化和进步我都很欣慰。

以上这些都是我在工作中的真实体会,相信在座的很多老师都会深有同感。现在的我,每天晚上,都会在灯下认真记下自己工作一天的得与失,分析自己哪些地方可以做得更好。正是这一点一滴的积累让我的教学工作不断进步,而工作所之余的读书对我帮助也很多,一些前辈教育学家的论述、一些国外幼儿教育的先进理念更是让我在教学工作中获益良多。

启迪智慧范文第4篇

摘要: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其基本教义“仙道贵生”、“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等观点与具有世界意义的环境保护事业相结合,已然绽放出了新的生机与活力,揭示了道教文化中的现实社会价值,为环保事业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启迪和借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就道教的“天人合一”思想与环境保护的密切联系,探究道教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道教;天人合一;环境保护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灿烂光辉,两千年的中国思想史,其实就是一部儒、佛、道三教鼎立,互为辅佐的历史。而其中,道教文化又以其思想精髓“无为”、“自然”从三教中异军突起,备受关注。鲁迅先生曾说“中国的根柢全在道教”[1],是因为道教的内容十分庞杂,对中国古代社会政治制度、学术思想、宗教信仰、文学艺术、医药、科技等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道家思想认为:天地万物都由“道”而派生,即所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2]。社会人生都应法“道”而行,最后回归自然。

道教的主要思想基础是老庄哲学。老庄思想中,有许多已经成为了道家思想的精髓,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天人合一”的思想。

首先,“天人合一”思想引导人们要顺应自然,遵照自然规矩,切勿违背自然,违反自然规律,若违反自然规律,也就违反了道教思想核心:“道法自然”,此话题虽似老生常谈,却并不乏现实意义。

“天人合一”的思想首先是基于道教中朴素的唯物自然观和辩证法因素,庄子认为,“天地者,形之大者也,阴阳者,气之大者也,道者为之公”[3]。“气”,即物质自然性,故其主观精神的道,是与客观自然的气分不开的。庄子认为,自然万物的根源,是物质,从这种思想生发开来,人不可能离开自然,人与自然也不是割裂开来单独存在的,人与自然应该是和谐而统一的存在,应该是一种“天人合一”的状态。

自然万物,皆有所生,所赖,老子曾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又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4]人与天、与地、与道、与自然,是否都该是一种和谐的关系呢?庄子曾说:“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5]人在自然面前,还是留存敬畏之心为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人类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发展了文明,传承了文化,但并不意味着人类已经凌驾于自然之上,人与自然,终究还是“依赖与被依赖”的关系,我们的改造,融入浩荡的历史长河中,竟似乎只是浅薄的小菜一碟。

老子在论述人之德与自然万物的利害关系时说:“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人居其一焉。”是否尊重自然规律,其实决定了人对于自然的态度,也决定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只有认识到“天地为大,人乃其子”,才能善待自然,善待自身。真正與自然和谐共处。

日本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的获得者汤川秀树也认为,“我们现在不得不担忧人类会不会沉没到科学文明这种人造的第二自然中去。老子的‘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的声明获得了新的威胁性意义,如果我们把‘天地’看做包括第二世界在内的自然界,并把‘万物’看做包括人本身在内的话。”他还进一步指出:“早在二千多年前,老子就已经预见到了未来人类文明所将达到的状况。或者这样说也许更正确,老子当时就发现一种形势,这种形势虽然表面上完全不同于人类今天所面临的形势,但事实上二者却是很相似的。可能正是这个原因,他才写下了《道德经》这部奇特的书。不管怎样说,使人感到惊讶的总是,生活在科学文明发展以前某一时代,老子怎么会向从近代开始的科学文化提出那样严厉的指控。”[6]

《度人经》云:“仙道贵生,无量度人。”意思是:尊重生命,善待万物,珍惜一切的自然环境,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古人尚能如此,今人却少了如此胸襟,如此敬畏之情,岂不憾哉?《感应篇》曰“众善奉行,诸恶莫作”,在“众善奉行”的思想指导下,建立一个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宽容、相互谦让、相互谅解的“慈爱和亲”的理想社会。此为趋吉避凶的神妙法门,诸恶莫作,是否也包含破坏自然之恶呢?不得而知。我们违反了“仙道贵生”的准则,承受自然的谴责与报复时,是否应该反思“天人合一”的真谛?

庄子曾云:“道行之而成,物谓之而然。”[7] 在一定意义上阐明了“天人合一”思想的本质,就是普遍在于万物,通达于一切。万物皆有灵,只有尊重自然的物质性,善待万物,将万物视为根本,明白损万物即损我之生存环境,方可真正做到“天人合一”、“物我两化”,此种境界,岂不妙哉?此种社会,方才是我们追求的理想社会。

而要建立这种理想社会,首先,为人要追求自我主宰命运,只有主宰命运,方能决定善恶所趋。正如庄子所称:“近于天地者,德也;行于万物者,道也。”[8] 就是说,这种自我主宰命运的法则是要在遵循“道之尊,德之尊,夫莫之命而常自然”[9]的思想体系中践行的。否则就违背了“天人合一”的道教思想的本质和本源。人主宰自身,最关键的一条是主宰自己的思维,从而主宰自己的行为。控制自己的侵略性和占有欲望,“永无止境”,终究只是神话!其次,道教的“天人合一”观念其实就是一种新型的环保意识。实在难以想象,再过一百年,人类是否要承受越来越重的生存压力?故此种“环保”,不只对自然界,对人类社会,也未尝不是一种进步。它推崇万物有灵、众生平等、惜爱物命、重生贵生的生命至上精神。源于道教认为万物皆禀道而生,故一切蠢茧含灵都禀赋“道性”、天生“有情”。“道性”的根本即本性自然、万物平等、无形无名、运化自如、和谐为一;“有情”的核心是尊重物性、慈爱和同、不思杀念、怜悯众生。而人类作为万物中的有机部分,其同样禀道而生、本性含情,与万物处于齐同平等、共生共荣的状态。基于这一思想,道教重视人的生命,也重视自然万物的生命,“昆虫草木,犹不可伤”。道教最基本的五戒中的首戒就是“戒杀生”;道祖老子则强调,只有“天地相合,乃降甘露”[10]。《老君说一百八十戒》中对动物、植物、土地、水资源都提出了严格的保护措施:“不得杀伤一切物命”。“不得冬天发掘地中蛰藏虫物”。“不得妄上树探巢破卵”。“不得惊鸟兽”。“不得笼罩鸟兽”。“不得妄鞭打六畜群众”。“不得焚烧野田山林”。“不得妄伐树木”。“不得妄摘草花”。凡此种种,让人叹为观止,如此心存敬畏,方可“天人合一,风调雨顺”。

老子在《道德经》中结合养生学的原理,以个体的生命为价值标准,阐明了节欲、崇俭的必要性,将少私寡欲、崇俭抑奢这些道德要求与人们希图健康长寿这一生理需要密切结合起来,将做人之道与养生之道密切结合起来。老子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 [9] 认为沉溺于声色犬马等感官享受之中,将会大大的损害身体。有些人本来可以长寿,所以短命,也是“以其生生之厚”,即放纵嗜欲的结果。

只有真的做到了“昆虫草木,犹不可伤”,才能实现 “资源的可持续协调发展”。在由贫穷落后逐渐走向繁荣富强的同时,自然资源的消耗也在大幅度上升,致使资源匮乏,人类面临生存危机。要改变这一命运,只能走节约环保,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不能将子孙的资源消耗殆尽。老子在《道德经》中为世人指出:“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把“神”比喻“道”生万物,作用无穷无尽,孕育万物生生不息。

道教提倡用终极价值、终极关怀来善待自然界中的一切生命,保护土地、水、空气的良性循环,保护与我们息息相关的任何生命事物从今天看来,借助于“天人合一”的观念,提醒众生改变野蛮蒙昧,走向文明,必将是大势所趋。

道教倡导“人生一小天地”,“天人合一”是人生的最高境界,而要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除了古人的多种尝试,甚至修就“金刚不坏之身”,今人也可以从环保这个角度,改造我们的生存环境,试想,“天道酬善”,顺应天道,崇尚自然,将对环境的虐杀最小化:减少一点汽车尾气的排放;少垦少伐所剩无几的土地;少浪费一点有限的地球资源……多回归自然,亲近自然,这其实就是“道家”养生的精髓,这样,人类的生活质量不是就得到提高了吗?道教认为,人体与宇宙的结构是相同的。不仅人的身体器官构造与宇宙构造相应,而且通过表示阴阳五行八卦等符号体系,将天人结构巧妙地组合在一个同构体系中。道教认为,宇宙是一个放大的人体,人体则是一个缩小了的宇宙。我们生存的宇宙,如果遭到破坏,那么我们人自身,也必受此种破坏。

道教的思想,是一個智慧的宝库,值得我们很好的发掘,它更是我们唯一土生土长的本土宗教,在西方文化不断涌入,传统文化饱受冲击以及环境问题日益尖锐的今天,道教的思想,能够给予我们一种启示,能够让我们的心灵得到栖息,“天人合一“思想,也将成为我们的终极追求。探索的道路很长,理性的思考与传统的回归,将引领我们走向另一种沉淀。

参考文献:

[1]鲁迅.致许寿裳的信[G]//鲁迅书信全册.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12.

[2]袁劲松.道德经新解:道家思维活学活用见[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213.

[3]流沙河.庄子现代版[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211.

[4]任晓军.说道:“道德经”心得[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58.

[5]王宇.庄子的智慧[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7:132.

[6]葛荣晋.道家文化与现代文明[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302-304.

[7]钟文龙.无情世界的心境——浅议庄子哲学产生的社会根源[J].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2):37.

[8]赵建明.《庄子·齐物论》辩疑[J].社科纵横:新理论版,2009,(2):46.

[9]张帆帆.老子道德经中的人生哲学及其指导意义[J].知识经济,2010,(2):12.

[10]黄宗贤.返璞归真——老子《道德经》的文本解读[J].当代小说(下半月),2009,(4):67.[责任编辑 王玉妹]

启迪智慧范文第5篇

果真是这样吗?

作为一名有着深刻工作体验的幼儿教师,我想说,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教育、幼儿教育更需要的是有思想的老师用心用爱培养出有思想有素质的学生。

给大家讲一个真实的事例吧。两年前,一次上课的时候,我请班上一个天真可爱的小女孩讲故事,,因为她的声音很小,而且没有感情,我只是冷冷地说了一句:“还行”。接着,我又请了另一个小女孩讲故事,这个小女孩讲得声情并茂,所以我对她又是鼓励又是表扬,这时第一个女孩突然哭了起来,看着她委屈的泪水,我当时有点茫然,我在想为什么孩子会哭?后来,我明白了,这就是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态度的不同对孩子心理感受的影响。

前不久,我看到了一本名叫《做一个有思想的教师的书》,这本书让我获益匪浅。书中说,教育需要思想教育,更需要成千上万有思想的教师,用自己明确的教育理想和教育追求,提升教育的品质,用思想重塑教育行为,用思想陶

冶学子心灵,用思想把学生引向成功。教育,只有具有思想,才能培养出一代志向高远、素质全面、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有思想的学生。书中还有诸多论述具有一定的前瞻性与创新性,它们为一线教师如何成长提供了有价值的借鉴和示范作用。

最近,我又看了一本王晓春老师的《教育智慧从哪里来》这本书,书中的一个个案例,特别是王晓春老师很有针对性的点评对我启发很大,他告诉我们,作为一名年轻的幼儿教师,我们不仅仅要用心去爱孩子,而更多的是要用自己的智慧去启发孩子、引导孩子。

我班里有这么一个小男孩,他很聪明,只是胆子小点,上课不敢举手回答问题,我知道他是害怕万一回答错了老师会批评,一次课上我看到他偶然举起了手并回答对了之后就当着全班同学表扬了他,他非常开心。以后我又试了两三次这种方法,现在他上课发言非常积极,而且与小朋友交往也更有自信了。

一次小小教学方法的改进让我意识到用心教育的可贵与成效。除了培养孩子们良好的学习习惯之外,我还注意和学生家长的交流。有很多家长给孩子报了各种各样的兴趣班,既不能取得什么好的效果,孩子也很累。我经常耐心地与家长们交流,孩子的成长是需要过程的,拔苗助长只会适得其反。建议她们给孩子一定的空间,家长可以利用双休日

多带孩子出去活动,多接触大自然,多了解社会,多与家人在一起增进亲情等等,我们还在双休日布置课题给家长,让他们带领小孩去超市购物、去邮局、去公园、去动物园,回来后由孩子说说自己的感受,由家长记下来带到幼儿园与其他小朋友交流。慢慢地,很多家长原来紧绷的神经放松下来了,孩子们星期一回幼儿园也感觉很新鲜,总是有很多话要与小朋友说。

我们还针对独生子女的特点,开展了分享系列活动,让小朋友带一些自己喜欢的书、玩具、食品到幼儿园,让小朋友自己发给大家,让每个接受分享的小朋友都真心地表示感谢。开始每天只有一两个小朋友愿意分享,渐渐地,越来越多的小朋友加入到分享的行列,他们在与别人分享的过程中,可以看到更多的书,吃到了很多可口的食品,玩到了自己没有的玩具,更重要的是,在分享的过程中,他得到了赞美与快乐。

老师的责任是教好每个孩子,对每个孩子,我们都付出了无限的爱心、耐心和恒心。在我教过的学生中,也有比较特别的孩子,有的特别调皮,有的存在一定的发育障碍。我仔细分析他们每次问题行为的动机、因果联系,尝试着寻找不同的办法去与这些特别的孩子沟通,并且自己做好观察记录。现在,他们从一开始的对抗、冷漠到慢慢愿意接受我的教育了,他们的每一点变化和进步我都很欣慰。

以上这些都是我在工作中的真实体会,相信在座的很多老师都会深有同感。现在的我,每天晚上,都会在灯下认真记下自己工作一天的得与失,分析自己哪些地方可以做得更好。正是这一点一滴的积累让我的教学工作不断进步,而工作所之余的读书对我帮助也很多,一些前辈教育学家的论述、一些国外幼儿教育的先进理念更是让我在教学工作中获益良多。

启迪智慧范文第6篇

于永正老师的文章读过很多,现场课也听过几次。他课堂上的幽默风趣与循循善诱,展现了其高超的教学艺术;他生活中的平实谦和与彬彬有礼,彰显了其超凡的人生境界。他是很多老师心中的偶像!

于老师是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教育部“跨世纪名师工程”向全国推出的首位名师。1962年以来一直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工作。1985年被评为江苏省特级教师,同年被徐州市人民政府授予“劳动模范”称号。1995年被评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9年教育部召开“于永正语文教学方法研讨会”,推广其“五重”(重情趣、重感情、重积累、重迁移、重习惯)教学法。2001年被评为“江苏省劳动模范”。2002年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13年,经江苏省教育厅批准,徐州市成立于永正语文教学研究所。

从1984年开始,于永正老师应邀到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港澳地区以及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做学术报告2000多场次,上公开课3000余次,发表文章百余篇,出版《于永正课堂教学教例与经验》《于永正语文教学精品录》《教海漫记》《于永正与五重教育》等多部著作。

这本《于永正:我怎样教语文》是今年上半年购得的,却一直没有来得及细看。两周前整理东西时,再次看到,捧在手里便难以割舍。几天来,从家里拿到学校,再从学校拿到家里,只要有点空闲,便认真读上几页。虽然于老师的语言平实、朴素,很少有难懂的句子,但有几篇文章我还是读了多遍。

于永正老师倡导“教语文,其实很简单”,但我们都知道所谓“大道至简”,只有真正掌握了语文教学的规律,才能达到“简简单单教语文”的境界。于老师的书风格亦是如此,平实的文字娓娓道来,所说的道理却切中要害,引人深思。犹如一位经验丰富的老者,将自己的人生经验向晚辈逐条叙说,希望能给后者以真切的帮助。

《于永正:我怎样教语文》全书22万字,全书分四辑:

第一辑: 语文教育,应该为学生留下什么

第二辑: 教语文,其实很简单

第三辑: 语文课堂教学的"亮点"在哪里

第四辑: 关于作文教学

读这本书,给人的启示是全方位的。有思想层面的,也有方法技巧层面的。内容也涵盖了小学语文教学的各个方面。同时还有一些做人、做事,乃至写作等方面的经验分享。因为内容较多,下面以条目的方式予以呈现。

读与写是教育、教学不断进步的双翼。读与写的过程,是不断肯定自己、激励自己的过程,同时也是不断反省自己、否定自己的过程。在这样一个往复循环的过程中,让自己的实践有了智慧,有了理性,使自己的路走得越来越正了,越来越直了。

坚持阅读与写作几乎是所有名师的共同经验,只不过因人又自有侧重罢了。几年前到苏州参加国培,听张学青老师讲:“我的特级都是是读出来的,管建刚老师的特级教师是写出来的。”要想成为有影响力的老师,要想使自己的教育教学不断有新鲜的内容融入,就必须坚持读写。

文章不是在书斋里写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我常常想,为什么叶圣陶、陶行知的书好读?为什么连外国的马卡连柯、苏霍姆林斯基、雷夫·艾斯奎斯写的书也好读,不像读有些理论家的书那样晦涩、费解?他们的书不但好懂,而且让我们感同身受。为什么?因为他们是教育家,而不是空头理论家。教育家的书都是做出来的。“做”出来的文章是鲜活的,可感的,有生命张力的,因而更具有可读性。

教育家的书都是做出来的。这是于老师对一些空头理论家的反驳,也是对一线老师的忠告。“书是做出来的”,首先强调的是“做”。对于一线老师来说,“做”不是问题,每天从早上到校,到晚上离校。老师们都在从事着各种教育教学工作。可以依然会有许多老师会感到茫然——写什么?好像没有什么可写的。要想做的同时,有的写,一方面要做个有心人,注意观察、收集材料,另一方面,要时刻以研究的眼光看待工作,力求有创造性地工作,“穿旧鞋,走老路”必然会觉得无话可写。

在这本书里,我就看到了于老师许多鲜活的教育教学案例,这些案例有的已经有30多年的历史了,可是于老师讲起来依然那样动人。近30年了,没有人有那么好的记性,我想于老师也是如此。但是,于老师30年后依然能把它们写入自己的书中,我想正是因为当年他及时的记录与反思。时光易逝,但是由笔记录下的时光却可以长存。

我不断告诫自己:不要忘记自己曾经是孩子。一想到孩提时的我,我对学生就会多一份尊重、理解和宽容。我会对学生交出这样一张“名片”——“名片”的正面写着两个大字:微笑;下面书写着三个关键词:尊重、理解、宽容。“名片”的反面写着两个大字:负责;下面也书写了三个关键词:严格、顶真、耐心。

“微笑”与“负责”两个词语彰显了于老师的学生观。因为孩子是“成长中的人”,要对他们多一些尊重、理解、宽容;因为孩子是“需要帮助成长的人”,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要严格、顶真、耐心。

写文章要有读者意识。第一,写的东西,对读者有好处,要传递“正能量”。第二,要考虑别人能否读懂,尽量不要给读者带来麻烦。第三,要摆正自己和读者的关系,我们和读者是平等对话、平等交流,不能有居高临下、教训别人的意思。

写文章就是倾述与表达。当有了明确的读者意识时,就明确了“写给谁听”的问题,写起来会更顺畅。至于平等对话、平等交流,那就不只是行文的问题了,更重要的是做人的境界问题。

张志公先生说:“语言的运用要从今不从古,从俗不从雅,从易不从难。”启功先生写过这样一副对联:行文简浅显,做事诚平恒。我深以为是,而且努力践行着。

读于老师的书和文章,对上面的两句话有了更深切的体验。同时,也指导着自己以后的写作实践。语言平实易懂,思想深刻有益,这样的文章才真正地对人有益。

眼睛不要只盯着“语文”,还要盯着“人”。教学时,一只眼睛盯着“语文”,一只眼睛盯着“人”,这才叫完整的语文教学。

其实,不只是语文教学,所有的教学不都应当如此吗?不过,作为人文学科,语文教学确实在关注人、塑造人上担负着更重要的使命。

语文和语文教师给我留下了什么?

留下了语言——认识了近4000个汉字,积累了较为丰富的语言材料——词汇。

留下了较好的语感,使我能不假思索地缀字成文。

留下了认识和情感。

留 下了初步的书写能力、阅读能力(包括朗读能力)和表达能力。

留 下了兴趣和习惯。

爱因斯坦说:“当一个人把在学校里学到的东西全部忘掉之后,剩下来的才是素质。”于老师对语文教学的反思也从这里开始。明白了语文和语文老师给我们留下了什么?我们的教学才能把握住最根本、最本质的东西,我们的教学也才会更有效率。因此于老师接下来说:语文教学教的不是课文而是语文!用教材教识字、教写字、教读书(包括朗读)、教表达,激发兴趣,培养习惯,烦琐的分析和讲解没有必要,要把3500(识字量)和2500(会写)保住,把读和写抓住,一句话:要把语文的根本留住。我教语文,第一,十分重视朗读。是朗读让学生喜欢语文,是朗读让他们有了悟性,有了较好的语感。第二,十分重视写字。学生写不好字,我觉得是块心病。第三,我特别喜欢教作文。学生也特别喜欢写作文。

要善待学生。不断的激励是激发兴趣的伟大法宝,不断让学生获得成功、体验成功的喜悦(哪怕是一点一滴的),是稳定并使兴趣持久的基石。语文教学要把兴趣留住。兴趣和习惯是连在一起的。

“失败是成功之母。”的说法,对于孩子来说并不适用。对于孩子来说,更恰当的说法是“成功是成功之母。”是成功给了孩子动力,是成功激发并维系着孩子持续不断的学习兴趣。对于孩子来说,成功来自哪里?很大一部分来自老师,来自老师的激励。所以,夸奖孩子、激励孩子,这是老师应有的善举。

要把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语文教学要“少做题,多读书。”

吕叔湘先生说,他的语文能力,30%得益于课内,70%得益于课外。如果老师不给学生留出课余的时间,把时间都用来做题,学生还哪里有时间阅读、写作?

多年前,叶圣陶老先生就提出了面对孩子“六个解放”的思想:一是解放他的头脑,使他能想;二是解放他的双手,使他能干;三是解放他的眼睛,使他能看;四是解放他的嘴,使他能谈;五是解放他的空间,使他能到大自然大社会去取得丰富的学问;六是解放他的时间,不把他的功课表填满,给他一些空闲时间消化所学,并且学一点他自己渴望要学的学问,干一点他自己高兴干的事情。时至今日,它依然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小学语文姓“语”,还姓“小”。 说语文姓“语”,是对语文学科的定性。需要注意的是“课文内容不等于教学内容”,不要把阅读课上成阅读理解课。语文教学既要“得意”,也要“得文(得言)”。 说小语姓“小”,是对小学语文教学的定位。小学语文教师要有目标意识和落实意识。张庆先生说:“识(字)、写(字)、读(书)、背(诵)、说(话)、作(文)、习(惯)是小学语文的七大教学目标。其中最重要的是写字、读书、作文和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小学毕业生,能把字写好,书读好,文章写通,并养成了读写的习惯,就可以向家长、中学老师、社会作交代了。

小学阶段是“涵养”阶段。就像幼苗,它需要吸收阳光、水分和养料。幼苗是处于发育、成长阶段,离开花结果还有很长的距离。小学生也是如此。在小学阶段,要特别重视吸纳、积累。幼时的“厚积”恐怕是最要紧的。

于老师对“小语”二字的解读,可谓把握了小学语文教学的本质。他还说:教孩子学语文,要手把手地教,实打实地教。他反对当前一些人对小学语文教学怪异的解读。警醒我们,不要轻易用“思辨”、“智慧”、“诗化”等一类玄妙、空洞的字眼来描述小学语文教育。

有人用“教过了,教对了,教会了”来概括教学的三个境界,很有意思,很实际。我们不能满足于“教过了、教对了”。“教会了”,才是我们的目的。字要会写,书要会读,精彩诗文要会背,词语要会运用,作文要会写。“会运用”是我们的终极目标。

刚上班的青年教师往往满足于“教过了”,我就经常碰到一些青年教师看到期末试卷后如释重负,嘴里不时说“这个内容昨天刚讲过,那个内容今天早上才说过”,可是试卷评完,却有许多学生做错的。“教对了”不仅是说所讲的知识无错误,更强调了在教学内容选择上,教了最需要教,也最值得教的内容,如不只是侧重于内容的理解,也注重了对语言文字的运用。“教会了”才是最终目标,其实这三个字的重点在后面“会了”二字,“教是为了不用教”,“会”才是根本目标所在。

不能只教一本语文书。“课外书”是最重要的课外教学资源。靠读书长大的孩子,生命有根!有“根”的孩子才有可持续发展的后劲,更不怕考试。

前两天,翻看了韩兴娥老师的《让学生走上阅读的快车道》,对此有了更深切的体会。语文教学必须引导学生多读多写,语文能力是在大量的读、写实践中形成的,不是老师讲出来的。

守住小学语文教学的“常”。

“常”是什么?“常”是不变的东西,是规律。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哪些是不变的?识字、写字、读书、作文、激发兴趣、培养习惯是不变的。 写字的规律是什么?是描红、仿影、临帖,而且要天天描红、仿影、临帖。 教朗读的规律是什么?是“跟我读”,是让学生听老师读、跟老师读。 教作文也有规律可循,这就是“读写结合”。

拔苗助长不是规律!可是我们当前的语文教学却有多少人在干着“拔苗助长”的事啊。当我们的语文课堂中分析越来越繁琐、文本解读越来越新奇、课堂花样翻新不断的时候,于老师这句“守常”的确是很好的提醒。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越是学习成绩不好的孩子越是应当多读课外书。

每本书,每篇文章,都为读者展现出一个崭新的天地,使他们开眼界、长见识、受熏陶。智力越是低下的孩子,越应当多为他们打开一些认识周围世界的窗口——其中很重要的一个窗口就是书。

这就好比相机,智力低下的孩子,好比感光度低的底片,它们需要更多的光线的照射,才能呈现出绚丽无比的图像。书即是光!

连学过的课文都读不流畅的学生,百分之百的语文水平低下,百分之百的写出的文章不通顺。原因很简单:语感不好。

且看于老师给这样一个语感不好的孩子的家长开出的“药方”:从今天开始,您的孩子必须完成一项家庭作业——读课外书。您要为孩子多买点好书,例如国内外著名童话,专为青少年改写的古典名著,等等。总之要有一定情节的,这样能引起孩子的读书兴趣。要出声读,不是默读。每天坚持读半小时。累了,声音可以轻一点。什么时候发现您的孩子读书很流畅了——特别是读从来没有读过的文章——这就告诉您,他的语文水平上来了。开始,没有兴趣以前,可以强制他读,时间可以短一点,比如说十分钟、二十分钟。

是老师配合学生,不是学生配合老师。

老师的“配合”作用不仅体现在启发、点拨上,还体现在耐心和态度的和蔼上。耐心与和蔼尤其重要。

要有语感,更要有责任感。

在语文老师眼里,任何语病——哪怕只是用词不当——都应予以纠正。这是我们语文老师的责任。

讲解只能使人知道,而朗读能使人感受——感受文章中的人、事、物,感受语言文字,让语言文字在学生心中活起来。

讲解是分析,朗读是综合。朗读让孩子更直接地感受文字之美!

于永正老师的“五重教学”:重情趣、重感悟、重积累、重迁移、重习惯。 这是精髓!需要大家牢记于心。

在教学上,我追求的是“有意思”,而不是“有意义”。

我们的很多孩子正是被“有意义”吓坏了。人的天性是“好奇”,如果教学中能够引导学生先感受到“有意思”,学习就会有愿望,有动力,学习的过程才会更有趣!

学理如筑塔,学文如聚沙。

筑塔有一个清晰的先后次序,必须先筑好基础,才能一步步建起高塔。聚沙则是“无序”的,贵在量的累积。理科的学习如同筑塔,必须循序渐进;文科的学习则如聚沙,积累多了,语言这个工具就掌握了,说话、写文章就越来越自如了。

孔子两千多年前就提出了“学而时习之”和“举一隅而以三隅反”的理论,强调的就是一个“用”字。学了不用,或者不会用,知识就成了死的了。

“学而时习之”的“习”不是“复习”,而是“练习”是“运用”。学到的知识和技能会用,能用,的确是一桩乐事。

对个别学生来说,好习惯的形成很不容易,往往开始带有“强制性”。我宁可叫他们暂有些抵触情绪,也要“强制”。什么叫“强制”?就是“你不这样做,我不答应!”所以开始的时候,“查”得特别紧。没有一个学生不怕查的,也没有一个学生得到老师的鼓励、表扬不精神振奋的。我向来是以自己的人格和责任心向学生表明我的工作态度的。

于老师前面所讲的“负责”正是这个意思。一个负责任的老师,需要有那么一股子“拧劲”。改掉一个坏习惯,哪有那么容易?必须强制练习一段,才能保持惯性,成为常态。

纠正错别字的一点做法——每节语文课,都利用五六分钟的时间,让学生听写几句话——几句带有学生易错易混字的话。

有人觉得,听写和抄写作用相同。其实效果差别很大。抄写,对不大动脑筋的学生来说,近乎机械搬运——把书上的话机械地“搬运”到作业簿上去。而听写,则要“挖脑子”——要学生把脑子里的东西“挖”出来。用听写这个办法纠正错别字要比抄写效果大得多。

的确是个好办法!

有人说:“于永正教学上的成功,多半归功于他的微笑。”实事求是地说,这不是夸大其词。我崇尚“微笑教学”,是教学的最佳境界。但我深深地体会到,笑,不是硬从嘴角和皱纹里挤出来的,不是硬装出来的,微笑的背后需要有老师宽容的品格、善良的心地、宽广的胸怀、豁达的气度、开朗的性格、丰厚的知识、诙谐的谈吐以及端正的教学思想做支柱。微笑不是别的,乃是老师的美德懿行、知识和能力的结晶。

如果你听过于永正老师的课,你对他的“微笑教学”,会有更深切的体会。于老师虽已年过古稀,但依然笑得那样灿烂,如同美丽的夕阳。 语文教学的所谓“亮点”,首先应该在朗读上。老师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并引导学生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是一种美妙的境界。 我把读正确、读流利当作硬任务。它是“保底工程”,要求人人做到。为确保每个学生达到读正确、读流利,我是严字当头,“一字未宜忽”,就连标点符号也不放过,逗号和句号要读出区别来,叹号和问号要读出不同来。第一节课我是逐段逐段地“过”的,必要时我做示范,甚至于领读。

于老师特别重视朗读教学,对于朗读他有明确的目标意识和落实意识。

上周听了13节语文课,课堂上朗读上存在的问题最多。一是读得时间少,一些老师不舍得在读上花时间,花功夫,大量的课堂时间被分析讲解占用;二是听不出学生读的问题,一些班级孩子拖长音读,读书没有节奏和停顿,老师却发现不了,当然也就难以纠正和指导;三是范读的水平不高,一些老师虽然意识到了朗读的重要性,也分析出了语句中的情感,可是却难以引导学生读出来,存在不敢范读,或者范读水平不高,没有起到示范作用等问题。

朗读是一门艺术,指导朗读也是一门艺术。

读出人物的轮廓。所谓"读出轮廓”是指开始要把课文通读几遍,对课文内容和文中人物有个大体的了解,知道每个人怎么样。

要读出人物的思想感情。要让学生“进入角色”,重点要透过提示语和标点符号,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这是最重要的。

读出“话外音”。

读出人物的身份。

读出人物的性格。

读出人物的年龄。

范读。范读本身也是指导。而且是更现实、更直接的指导。范读可以略带夸张,以突出人物的身份、性格。对儿童来说,“正统”不如“卡通”。好的范读,不仅有指导作用,而且有启迪、激趣的作用。所以,我备课首先备读。实践告诉我们,课文读懂了,读出味来了,教学方法往往也就随之有了。好的教学方法,也是读出来的。

朗读确实是一门艺术。一个会朗读的老师,一定是一个语感特别好的老师。这样的老师教起学生来自然得心应手。最近,我们学校要求青年教师建立“诵读群”,每天在群里分享一段自己诵读的诗词等作品,正是想快速提升青年教师的朗读水平。

我在学校里教了21年语文。我的通常做法是先朗读。这个花不了多长时间。一般的课文,15分钟就能读两三遍。读得较满意之后,接着抓紧时间看教参,如果有现成的教案,就看教案。如果“教学目标”和“教学过程和方法”被我认可,照抄不误。但全盘照搬的没有,因为自己多多少少会有新的体会和教法。但,以下四点我是从不马虎的:①把生字写得规范,掌握它的笔顺,把板书的字练好,力争成为学生的字帖;②所有新词都要查字典;③凡要求造句的词,一定弄明白它有几个义项,知道它的使用范围,并造出几个不同类型的句子;④如有“读写结合”点,我一定先“下水”写一写,有时不止写一篇。

我们平常讲“扎扎实实教语文”,于老师给我们做了很好的示范。

学生喜欢上我的作文课,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有两点:首先,因为我喜欢作文。“上有所好,下必甚焉”。老师喜欢作文本身就是一种“教育资源”,它对学生的影响是潜在的。其次,我特别重视作文批改和作文评讲,批改的过程就是发现闪光点的过程;评讲呢,则是“放大”闪光点。我常常把“芝麻”说成“西瓜”。学生取得成功,而且被老师发现了、表扬了,兴趣就会慢慢产生,就逐渐喜欢作文了。

读这一段,想起了几年前带孩子们在班上办《七彩作文》班级刊物的时候,我也时常在上面写几段“下水文”,对于学生的作文大加赞赏。孩子们觉得自己的作文能收到“采稿通知书”是一件特别荣耀的事。班上孩子的写作热情空前高涨,写出的文章也特别有意思。前一段时间偶然翻出孩子们的作文,依然让人读得津津有味。

作文命题少了趣味性,学生的主动性就会减少大半,就像做菜少了油盐就提不起人的胃口一样。

上一篇:民间传统文化艺术范文下一篇:语文课教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