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资源配置范文

2024-02-01

旅游资源配置范文第1篇

【摘要】文章通过对旅游资源整合文献的回顾,采用共生、共享以及包容性增长理论,在分析北部湾海洋旅游资源现状和目前开发模式的基础上,构建北部湾海洋旅游资源整合开发模式,从而提出适合北部湾海洋旅游整合的共生、共享以及包容性增长三种模式的组合。共生模式强调一体化进程,分别从旅游资源、旅游主题、旅游形象和旅游商品四个方面进行整合;共享模式是在共生的基础之上加入信息和品牌的共享;包容性增长则是进一步协调区域内的利益体关系,促进区内的公平可持续。三种模式相互补充、相互作用,促进北部湾海洋旅游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北部湾;海洋旅游;共生模式;共享模式;包容性增长模式;旅游资源整合模式

我国旅游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单一的旅游目的地已难以形成强大的吸引力,谋求区域合作和共同发展成为了普遍的共识。由于旅游资源空间分布的非匀质性,目的地之间的竞争不可避免。因此,加强区域联合,打造精品线路,促进旅游产业结构的优化,把零散的旅游产业要素组合成一个良好的产业集群,实现以合作促发展,以竞争求合作已经成为国内发展旅游的新趋势。随着《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的实施,打造北部湾旅游胜地,成为北部湾经济区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北部湾拥有良好的海洋旅游资源,对其进行有效整合并实现资源之间的相互补充和相互促进,是推动北部湾地区旅游业发展的一剂强心针。

一、文献综述

国外学者主要从区域合作、旅游资源整合的动力机制和旅游企业整合等方面研究旅游资源整合问题。Alberto Sessa(1988)从区域旅游角度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分析衡量了旅游科学体系的相关因素,对建立旅游区协作体系具有理论依据和指导意义。Fagerce M(1991)从国家之间的政治与经济上的利益目标,研究联合并促进双方旅游业的共同发展。Tazim等(1995)就协调地方旅游业发展的机制等进行详细阐述。George Lafferty和Anthonyvan Fossen(2001)分析了旅游企业整合的影响因素以及旅游产业的横向整合和跨行业整合问题。Ludwig Theuvsen(2004)关注旅游企业的纵向—体化整合,指出其竞争优势的方式。Virgil Niculaa,SimonaSpanu,Roxana Elena Neagu(2013)通过分析罗马尼亚八个县区的旅游指标,研究分析得出区域旅游发展的合作策略与国家政策具有一致性。

国内学者主要从旅游资源整合涵义、旅游资源整合措施和旅游资源整合模式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刘战慧(2005)认为,旅游资源的区域整合开发就是对旅游资源所存在的可观差异进行空间识别,突出世界级、国家级和地区级旅游资源的地位,以它们为极点、以旅游线路为廊道构建旅游资源区域体系。喻学才(2006)、李淑娟(2008)和刘军(2011)分别以苏州、无锡、常州为例,以山东半岛城市群为例,以桂中地区为例探讨了区域旅游资源整合的方法。王欣、吴殿庭和方修琪(2005)等探讨了旅游资源整合的必然性与必要性,探讨了实施旅游资源整合的条件和几种基本的模式。颜玢岩(2005)以产业集群为切入点,分析探讨了多种旅游资源整合的模式。肖星、严江平在《旅游资源开发》一书中,将区域旅游资源的整合开发模式归为五类:风景资源丰富的区域;区位条件好的区域;风景资源突出的区域;风景资源和区位条件都中等的区域;拥有特殊风景资源但区位条件很差的区域。梁明珠、张欣欣(2006)通过泛珠三角旅游资源的分析比较,提出了泛珠三角旅游资源整合模式的构想。王便芳(2010)基于河南省区域旅游业的SWOT分析,构建了河南省旅游资源的整合模式。

综上所述,国外有关旅游资源整合的研究运用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更多从地理学的角度呈现旅游资源整合。国内学者较多地运用定性、理论研究和个案研究。本文将旅游资源整合研究范围转向我国的西部地区,将研究对象定位于海洋旅游资源,具有一定的研究意义。

二、旅游资源整合开发模式理论基础

(一)共生理论

共生(symbiosis)作为一个生物学概念最早由德国真菌学家德贝里(Anton de Bary)于1879年提出,他把不同种属的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定义为共生。该理论强调种群问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和协调发展。20世纪50年代以后,共生思想渗透到社会诸多领域,从一般意义上讲,共生由三要素构成:共生单元、共生模式和共生环境。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共生单元有不同的情况。

共生模式又称共生关系,是指共生单元相互作用的方式或相互结合的形式,它反映共生单元之间的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流关系。从行为方式看,共生模式分为寄生、偏利共生、非对称互惠共生关系;从组织程度看,共生模式分为点共生、间歇共生、连续共生和一体化共生关系。共生环境指共生关系存在发展的外生条件。在共生关系的三要素中,共生单元是基础,共生模式是关键,共生环境是重要的外部条件(袁纯清,1998)。

(二)共享思想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出利益共享的思想。他认为,劳动具有二重性,即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共同创造价值,按照各自所创造的价值来分配劳动成果。这是最早在人类研究中关于利益共享思想的观点(叶正茂、洪远朋,2006)。

张子刚、周永红(2004)认为,供应链中存在的信息不对称导致了成员之间的利益不均衡,只有供应链成员之间信息共享,才能实现各自利益和整体利益的最大化。共享整合模式是品牌、信息、销售队伍、分销渠道、服务设施、交通运输等要素的共享整合。

(三)包容性增长

亚洲开发银行(ADB)在2007年首次提出了包容性增长。胡锦涛同志分别在2009年11月15日亚太经合组织第十七次领导人会议、2010年9月16日第五届亚太经合组织人力资源开发部长级会议、2010年11月13日亚太经合组织第十八次领导人会议三次倡导,并指出:中国是包容性增长的积极倡导者,更是包容性增长的积极实践者。中国强调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本身就具有包容性增长的含义(王迎涛,2009)。从本质上来看,包容性增长强调的是提供公平竞争机会平台的、可持续的以及经济环境均衡发展的增长。

三、北部湾海洋旅游资源整合的基础性分析

(一)北部湾海洋旅游资源的分布情况

依据旅游资源的不同类型,本文分别从观光型、节日型、休闲度假型、专项型以及体验型五个角度对北部湾丰富的海洋旅游资源进行分类。

1.观光型。(1)北海市是北部湾旅游圈水路集散重要口岸,以银滩最为知名,海上旅游航线比较成熟,是跨海旅游的首选地。北海拥有“海水、海滩、海岛、海鲜、海珍、海底珊瑚、海洋动物、海上森林、海上航线、海洋文化”十大海洋旅游特色,集“海、滩、岛、湖、山、林”于一体,以滨海休闲度假旅游为特色的自然风光和以南珠文化为代表的人文景观兼备。“北有北戴,南有北海”成为现代旅游者的普遍共识。北海海底世界以展示海洋生物为主,是观赏、旅游、青少年科普教育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海洋馆。(2)涠洲岛位于北海市南面21海里的北部湾海面上,为广西沿海最大的岛屿。涠洲岛地处北回归线以南,具有热带、亚热带的陆域生态环境、海洋生态环境、海滨生态环境等多种类型。(3)钦州三娘湾因中华白海豚的大量涌现一跃成为广西最热门的景区,这里聚居着近千只珍稀的中华白海豚,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钦州龙门群岛海生生态公园属于滨海型自然风景旅游区,景区内山环水绕、扑朔迷离、风光旖旎、奇特秀丽,享有“南国蓬莱”。(4)京岛风景名胜区著名的金滩因海滩长、沙细、金黄而得名,除滨海风光优美以外,特色的“京族文化”也极具神秘色彩。(5)江山半岛属于亚热带海洋气候,年均气温22℃,可谓滨海游览的理想场所。

2.节日型。北海作为北部湾地区首屈一指的海滨度假胜地,有北海国际海滩旅游文化节、极具海洋文化特色的南珠文化展和北海珍珠旅游节。此外,钦州的国际海豚节也备受关注。钦州三娘湾的中华白海豚可谓是“海上的大熊猫”。

3.休闲度假型。北部湾地区拥有“北海银滩度假区”国家级度假区,此外,还有“合浦南国星湖岛旅游度假区”和“防城港江山半岛旅游度假区”自治区级的度假胜地。为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提供了旅游方便,带来了海洋旅游的快乐。

4.专项型。此种类型主要是指一些国家科考、科研的地区。北部湾的国家级北海涠洲岛火山国家地质公园就为探寻火山、海岛以及古海洋风暴遗迹提供了珍贵的自然资源。还有位于钦州的六峰山一三海岩风景区的石刻等珍贵遗迹,为考古工作者提供了发掘历史的材料。

5.体验型。同其他海滨旅游地区一样,北部湾海洋旅游体验型的项目包括有沙滩排球、沙滩足球、海上摩托艇、海上快艇等等。

综上所述,北部湾的海洋旅游资源主要集中在了北海、防城港、钦州三个地区。具体海洋旅游资源分布见表-1。其中,北海独特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尤为突出,尤其是涠洲岛景区,奇特的火山喷发为海洋旅游带上了一层特殊的神秘色彩。另外,北海银滩的海边娱乐项目作为海洋旅游不可忽视的一部分,也为游客深入感知海洋旅游带来了不少乐趣。防城港浓郁的人文海洋文化是该旅游地区最大的亮点,探秘京族人的渔业文化以及防城港的历史文化是该地区不同于其他地区海洋旅游资源的优势所在。南宁、玉林、崇左三市身居内陆,缺乏先天的自然优势,海洋旅游资源几乎没有。不过,这三个地区可以作为北部湾发展海洋旅游的经济支撑后备力量,作为向北海、钦州、防城港三地的游客接待腹地。为三地海洋旅游资源的开发做好完善的旅游基础设施、旅游接待设施、旅游服务设施。

(二)北部湾海洋旅游资源现有开发模式

1.“点—轴”渐进扩散旅游资源开发模式。点—轴渐进扩散理论是我国著名经济地理学家陆大道研究员依据中心地理论、空间扩散理论和增长极理论,于1984年提出的完整理论。该理论的核心是关于区域的“最佳结构与最佳发展”的理论模式概括。

南宁从地理位置上看,位于北部湾经济区的中心位置,发挥着中心首府的重要作用。同时,相对北部湾其他五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而言,南宁是较高的。在接待国内游客、入境游客方面南宁也位居首位。因此,无论从地理区位还是经济发展水平而言,在整个北部湾旅游空间的布局上,南宁都是首选的旅游发展核心点。在此基础上,以城市之间的便捷交通连接为轴线,进而形成北部湾的特色海洋旅游带。在整个旅游空间结构构架中,北海是海洋旅游线路比较成熟的旅游地,重点发展滨海度假游、跨国游是主要目标。钦州市的地理位置是“沿边、沿江、沿海”,独特的地理位置扩展了钦州的旅游产品,同时也为钦州发展海洋旅游提供了差异化条件。防城港的海洋历史文化较为丰富多彩,独特的旅游文化产品构成了其优势。

由此可看,“点—轴”渐进扩散实际上是以南宁作为北部湾区域中心,以交通线作为轴,以北海、钦州、防城港三地的海洋旅游资源为吸引物,构成北部湾海洋旅游带,共同整合北部湾的海洋旅游资源。

2.基于博弈视角的旅游资源竞合开发模式。区域旅游的竞合研究可以说是提高区域旅游吸引力的重要途径,也是促进旅游空间系统形成的地理基础之一。实现区域竞合的条件是:第一,在本区域内拥有相似或者是互补的旅游资源,关键是吸引力要强;第二,基础设施要充分发展,能够解决游客的旅游六要素问题;第三,旅游者对该区域的整体认知程度要高;第四,该区域内的旅游活动可以被大多数的旅游者所接受和参与。

根据以上四个条件,对北部湾的海洋旅游进行分析。第一,从旅游资源的视角来看,北部湾经济区的北海、钦州以及防城港有优越的海洋旅游资源,更重要的是三个地区从不同的角度展现了海洋的魅力,形成了资源之间的互补。第二,从基础性建设的角度分析,近些年来,北部湾地区的交通便捷性越来越高,有航空港、海港以及高速公路等等,这些交通线路的飞速发展,增加了北部湾地区的可进入性,还方便了六市之间的沟通和交流。第三,从旅游认知度方面来看,北海市在旅游者心目中已经成为可以与三亚并齐的旅游热点城市。在北海海洋旅游的带动下,钦州和防城港也逐渐得到旅游者的青睐。总体来看,旅游者对北部湾地区海洋旅游的认知度很高。第四,旅游业已进入到了“体验经济”的时代,海上的娱乐活动,使旅游者相比其他旅游形式会更喜欢海洋旅游。可见,海洋旅游活动已逐渐取代简单的观光旅游、休闲旅游,被人们所接受。北部湾开展海洋旅游满足“竞合”模式的四个条件。

通过对北部湾海洋旅游资源两种现有开发模式的分析,可以发现两种模式都存在一定的缺陷。

“点-轴”扩散理论侧重于核心城市对周边城市的辐射作用,即通过交通线把核心城市与节点城市联系起来,既发挥中心城市的带动作用,又要求节点城市之间形成整合。“点-轴”作为对经济地域格局的描述是准确的、形象的,是大尺度空间上所做的模糊图形,具有空间抽象的特征,作为宏观战略认识和指导实践的思想没有问题,但是作为具体地域建设开发的战略规划,其一般性是有待商榷的。

北部湾地区海洋旅游资源分布从地理位置上来看是较为临近的,但是就区内的交通条件而言,并非区内各市之间通达便利。南宁交通条件一流,但是玉林、崇左则相对较弱。海洋旅游资源是该区内的主导旅游资源,但是从对游客的吸引力对比,北海相比钦州、防城港知名度高很多,而外省游客对钦州以及防城港的感知不强。从以上三个方面阐述分析,基于博弈视角的“竞合”模式还有待进一步改善。四、北部湾海洋旅游资源整合开发模式构建

(一)基于共生理论的北部湾海洋旅游资源“共生整合模式”研究

共生是本着区域内旅游资源的“共赢”和“多赢”而进行的,强调的是整体利益,而非单个地区的自身利益,一个区域有独特的旅游资源仅仅是其成为竞争的基础,但是如果想要更好地发挥资源的优势,就必须与其他地区组合发展,取长补短,产生共生界面。

根据共生理论,如果按照区域系统的基本构成来分,那么北部湾旅游区内的每一个城市都是一个共生单元;如果按照旅游资源的分布范围来分,那么该区域的海洋旅游资源所跨越的每一个行政区也是一个共生单元。因此,旅游区的产生和发展是完全符合共生的特征以及进化规律的。

北部湾旅游区海洋旅游资源“共生整合模式”应采取一体化共生整合,就是区域内的六市利用天然的地缘、人缘和史缘,并着眼于区域内的长远利益合作,通过对市场的全面预测分析,采取全面的海洋旅游资源整合,即包括形态、空间层次、旅游主题、旅游形象、旅游线路、旅游商品、旅游市场、旅游促销、基础设施、产业链和管理制度等的一体化。这就启示北部湾地区在开发海洋旅游资源时需要打破行政区划的束缚,消除地方保护主义的壁垒,实现海洋旅游资源的自由流动,实现包括客源、旅游品牌、基础设施的共享。完善北部湾地区各区域间海洋旅游资源合作协调机制。建立北部湾海洋旅游资源介绍网站,及时更新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在内的相关旅游信息,构筑各区间畅通的交通网络,其模式见图-1。

因此,将该地区的海洋旅游资源整合形成“共生模式”,做到共同促进、协调发展,形成一个新的“海洋旅游资源整合体”,最终达到互惠共赢的目的。

(二)基于共享思想的北部湾海洋旅游资源“共享整合模式”研究

区域间的共享有很多种,包括品牌、市场、信息渠道、旅游资源、网络平台等等各个方面的共同使用,为的就是能够更好地发挥各自的优势,相互补充,共用优良的客源市场和信息传播渠道。实现“大旅游”、“无障碍旅游”的形式,方便旅游者,同时为当地带来经济效益。本文将从北部湾海洋旅游的品牌共享和信息共享两个角度来分析该地区海洋旅游资源的整合模式。

1.品牌共享整合模式。陈曦等(2009)认为,品牌共享并不是单纯的旅游产品或线路的经营合作,也不等同于旅游品牌的联合营销,而是旅游地资源、形象、品牌的高度整合。本文参考陈曦等对福建省南靖县土楼旅游区的开发而提出的品牌共享型旅游地分类,按照共享的实现方式、空间分布、资源属性和品牌影响力等4个角度对北部湾旅游区的品牌共享型旅游地进行分类(见表-2)。

2.信息共享整合模式。据世界旅游组织商务理事会(WTOBC)预计,今后几年世界主要旅游客源地的旅游产品订购,有四分之一将通过互联网进行(肖星、严江华,2000)。那么,应有效规划和推进北部湾海洋旅游内的信息共享、整合优势海洋旅游资源,将科学技术、信息化带入到旅游的各个部门。建立一个北部湾海洋旅游发展委员会,这个委员会应由政府、旅游企业、相关旅游组织组成,统一整合和发布信息(见图-2)。

(三)基于包容性增长理论的北部湾海洋旅游资源“包容性增长整合模式”研究

旅游资源整合是一个全方位的整合,要综合考虑社会、经济、生态效益。海洋旅游资源极易遭到破坏,许多旅游开发企业不顾长远利益,不考虑开发后果,走上“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保证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成本和利益公平,需要“包容性增长”模式来解决。

北部湾经济区各区域之间既有共同的利益,又存在自身的利益。然而,作为旅游开发的各个主体,它们均是有限理性的,那么,就会导致其可能会放大自身的个体利益,从而导致整个区域的低效率,甚至无效率。“包容型增长”要求北部湾海洋旅游资源整合要考虑环境的承受能力,考虑旅游主体、旅游媒介、旅游载体等利益体,坚持“统筹兼顾”原则,运用包括行政、教育、经济等等手段,最终实现资源有效利用、利益协调平衡的发展局面。

1.保护海洋旅游环境,提倡生态海洋旅游。北海、钦州以及防城港海洋旅游资源开发各具差异和个性,但是都存在一定的破坏旅游资源的行为,应将北部湾海洋旅游与生态结合起来,挖掘“原汁原味”的旅游产品。北部湾海洋生态旅游构建分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即通过海陆统筹、区域统筹以及产业统筹来初步形成北部湾海洋旅游生态环境(见图-3)。海陆统筹主要是驱动北海、钦州、防城港三市与内陆的南宁、玉林、崇左采取“集聚+扩散”的方式协同发展。区域统筹是指北部湾经济区各城市之间要抛弃狭隘的地方主义观念,尤其北海、钦州、防城港要对海洋旅游资源合理分工,错位发展,同中求异。此外,强调北部湾与广西区内其他地方相互交流与沟通。产业统筹是指寻找并选择主要海岛和部分岸线优先发展海洋生态旅游,如可以把北海作为重点海洋生态旅游示范区来建设,带动钦州、防城港的发展。

第二阶段即为实施阶段,首先是海洋环境管理要生态化,主要通过行政手段、技术手段、经济手段以及教育手段体现。行政手段需要通过建立并规范环境影响评价制度,调查并评估海域、海岛、海滨的环境容量来实现。技术手段包括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虚拟技术以及信息网络技术实时对海洋旅游资源进行检测。经济手段包括调动海洋生态旅游开发主体的环保积极性和主动性,将海洋生态规划纳入到广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年度规划当中。教育手段包括加强海洋保护宣传,注重生态伦理教育,教育人们在海洋生态旅游活动中遵循生态道德,倡导生态文明。其次是海洋产品开发生态化,主要从三个角度实现。一是强调海洋旅游资源的原生性(海洋自然景观),海洋旅游资源文化的独特性(海洋人文景观)。二是强调旅游开发商在对海洋旅游开发过程中要有保护性意识。三是强调旅游主体的参与性,在海洋旅游体验过程中感受生态奥秘,从而产生保护海洋的共鸣。

2.利益相关者的包容性增长。旅游资源整合的目的就是要发挥整体效应。随着现代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单一的旅游景点景区已经无法满足当前“挑剔游客”的需求,同时,单一旅游地的旅游资源也较为简单,缺乏多样性和新奇性。这就要求旅游地的相同或相近的旅游资源进行整合。在整合的过程当中,利益冲突一定是无法避免的,树立区域内旅游经营者、旅游者、社区及其政府的各种整体利益观念,以实现资源共享、共同发展十分必要。北部湾海洋旅游资源开发的利益相关者主要包括旅游者、海洋旅游投资者(开发商和经营商、非政府组织和国内外捐赠者)、当地社区居民以及政府。针对四个利益相关者的不同职责和目标,按照两个维度,即高/低影响力、低/高利益对其进行分类(见表-3)。

从表-3中可以看出,在北部湾海洋旅游的开发利益群体中,存在着复杂的关系网,四个利益群体依据不同的影响力和差异化的利益分享,分别在北部湾海洋旅游发展中起着不同的作用,则需要他们之间能够形成互惠、协作的关系布局,分别从公共渠道和市场渠道两种途径构成北部湾海洋旅游资源整合开发的利益包容性增长脉络(见图-4)。

(四)北部湾海洋旅游资源整合模式

综上所述,北部湾海洋旅游资源开发模式,由共生、共享、包容性增长三种模式共同组合(见图-5)。共生模式强调一体化进程,分别从旅游资源、旅游主题、旅游形象和旅游商品四个方面进行整合。共享模式是在共生的基础之上加入信息和品牌的共享,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实现区内的“无障碍旅游”。包容性增长则是在共生与共享模式开发上,再进一步协调区域内的利益体关系,促进区内的公平均衡持续发展。

现代旅游业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旅游的发展甚至成为一个地区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以及经济发展的重要来源。单一地区的旅游资源已经很难满足现代旅游者的需求和口味。旅游开发商通过分析旅游者的消费动机发现,整合相邻地区的旅游资源才是旅游开发的王道。因此,北部湾海洋旅游资源的整合势在必行。本文通过对北部湾海洋旅游资源和现有海洋资源开发模式的分析,提出北部湾海洋旅游资源整合模式即共享模式、共生模式以及“包容性增长”模式的组合,三种模式相互补充、相互作用,构成了北部湾海洋旅游资源整合开发模式。

【责任编辑:汤伟山】

旅游资源配置范文第2篇

关键词:民俗旅游;民俗文化;资源规划与开发

所谓民俗,就是源于民间,也由民间的人代代相传的传统习俗,是最贴近普通老百姓的。而民俗文化则是一个地方最具有代表性的东西,它能够将这个地域从古至今的风土人情通过民俗文化贯徹起来,形成一种特有的风俗民情。要想针对民俗文化进行旅游资源的规划,需要考虑很多方面。旅游资源的开发需要创意与改造,同时需要遵循最基本的原则,在规划过程中不仅要思考如何合理规划,还要确保在尊重自然的基础上进行可持续化的改造,而过程中需要遵循几个原则。

首先,要以保护作为开发民俗旅游资源的核心,不论是自然环境还是许多即将消失的民俗文化,都需要针对这些旅游资源进行合理规划。其次,对于民俗旅游的开发要尊重地域性,开发要以当地特色为主,结合当地的生活习惯与民风习俗,这样才能更加突出地域性的魅力。最后,要遵循功能性原则,摒弃无用的累赘的设施,将目光集中到主要部位重点开发,从景点到住宿提供不同线路的开发方案,利用路线的结构空间进行不同主题的打造,突出民俗文化的特色,增加游客的体验。

民俗文化百家争鸣,具有独特的魅力,在人们消费观念转变的现今,正是旅游业大力发展的好时机。旅游资源的规划与开发则需要考虑到诸多方面,如对周边环境的破坏,当地百姓的接受度以及是否能够适应市场,这些都需要在进行规划时进行实地考察,这样才能够将当地民俗特色通过旅游来进行传播和发展[1]。

一、我国民俗旅游资源的现状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人们对于外面世界的向往促使旅游行业越来越发达便捷。在此基础上,我国各个地区针对游客进行旅游资源的开发,各种独具特色的景点涌现出来。结合了各地特色,富含文化底蕴的特色旅游项目的推出极大地推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但也有不小的隐患。

民俗旅游资源存在于一定空间内,有独特的价值与审美,吸引有前往,经过多年发展形成规模。我国拥有着世界上最多的民族,每一个民族的文化都是不可多得的瑰宝,大多处于待开发的状态。民俗村的开发能够将一种分散在民间的文化集中在一起,更有利于民俗的宣传。民俗节日、盛会也是每个民族特色文化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如傣族泼水节、东北的冰雪节、洛阳的牡丹花会等,针对这些节日、盛会开发出相对应的旅游项目也是一种规划方式。

民俗旅游资源开发是一个将自然景观与人文相结合的过程,这个过程中失去色彩的景观经过民俗文化点缀会再次焕发光彩。成功的民俗旅游是将已有的供求关系进行逆转,推陈出新,结合当地特色让景区再次吸引到游客。

目前,我国民俗旅游资源并没有得到最大化的开发,民俗旅游是依附于民俗文化而产生的,两者相依相存。盲目地开发会导致民俗旅游项目单一乏味,所以针对民俗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需要更多地深入思考,以推动民俗文化为前提来推动民俗旅游,这样才能保证民俗旅游产业得到长足的发展[2]。

二、我国民俗风情旅游面临的危机和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民俗风情旅游在开发中需要民族文化作为支撑,打造出能够吸引游客具有独特魅力的项目,让人流连忘返。但是在开发过程中。一些项目出现了偏移,变得更加的商业化,民俗单纯地成为一个空头广告,使得开发出来的旅游项目华而不实,空有其表。

当前的民俗旅游形式也非常单一,从餐厅到购物再到景点宣传以及表演都非常模式化,顾客没有太多选择的空间,基本上不会再有回头客,这是因为民俗旅游与民俗文化分离了,民俗旅游资源规划开发没有将当地特色最大化地开发出来,因此旅游项目流于表面。而民俗村本来可以作为很好的宣传资源,却因为疏于管理,出现收费贵、服务差、食物难吃等问题,游客资源大量流失。同时大量涌现的游客也对当地的环境造成了不好的影响,使得当地居民对游客产生了抵触心理[3]。

民俗商品由于大多是本地居民自制的,在产品控制方面容易出现问题,虽然大多数居民是淳朴的,但不排除一些投机取巧的人宰客,这种恰恰又是不容易管理的方面,所以游客在购买特色商品方面体验感较差。

民俗旅游资源利用还不够透彻,在如今的时代背景下,媒体信息流通速度非常快,而民俗资源要想更好地利用则需要相关人员加强对民俗文化的开发与传。但就目前的形式来说,这种重视未达到预期。例如,民俗文化传承里的牛皮影作为一种民间艺术,当地可以以此为主,推出制作表演等项目来招揽游客,但现在更多的只是作为展览品出现,单纯地介绍发展历史及制作工艺,过于枯燥,游客非常容易失去兴趣。

让更多的游客感受到民俗文化的魅力是民俗旅游资源规划过程中要考虑的重中之重,这样才能够让民俗旅游资源企业拥有更高的竞争力,给民俗旅游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三、民俗文化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

随着现代文化对传统文化冲击的加剧,使得民俗文化在市场方面所占的份额日益减少,人们的价值观发生了转变,这使得民俗文化在开发中容易出现以下几点问题。

第一,对民俗旅游资源进行过度开发容易导致资源遭到破坏,一些传统文化遗产在还未实现价值就已经消失殆尽,传统民俗文化在现代文化以及外来文化的冲击下摇摇欲坠;民间文化遗址和艺术品也因保存不当而损毁,甚至出现以迎合市场为目的大批量机器加工的粗制滥造的工艺品,使得其中蕴含的文化价值大打折扣。

第二,民俗风情因为功利性、商业化变得失去艺术性。在目前的民俗旅游中,过于商业化的模式使得民俗风情脱离了“民”,相关人员为了迎合大众甚至宣扬不好的习俗,这种开发将导致优秀的民俗文化被埋没,不利于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第三,虚假的民俗文化宣扬和民俗文化的同化与退化。一些地方出现一些假民俗,目的仅在于欺骗游客消费,生搬硬套出一个四不像的民俗传统出来。一些景点编造本来不存在的故事或者习俗来吸引人们。民俗文化应该是具有当地特色的,但随着民俗旅游资源开发,受到统一开发和别处风俗的影响,饮食、建筑以及生活方式同化,失去了当地特色。民族所蕴含的文化是贯彻这个民族从古至今的,民俗文化是民族的核心,可以学习进步,却不能够丢弃。每个民族都拥有着自己本身独特的特质,这些特质是非常优秀且必不可少的,如热情好客、勇敢真诚、纯朴、吃苦耐劳等。但是在民俗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民俗文化中这些优秀的品质有了不同程度的退化。

四、民俗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建议

民俗旅游资源规划需要宏观和微观相結合来进行综合性规划,主要在旅游文化打造、主题开发以及定位等方面,通过对旅游线路的组织规划,可以将文化资源集合起来,不同的景区进行不同的展示,从衣食住行各个方面进行筛选,将民俗的起源与发展和景点紧密结合,确保开发方向的准确性。

旅游景点还要有属于自己独特的文化定位,在已有的民俗文化上根据资源的分布情况进行梳理和筛选,总结出适用的的文化主题进行结构和功能的布置。民俗文化旅游路线总结起来分为生态山水观光路线、休闲度假路线、住宿疗养路线等。不同的路线需要不同的规划开发方案,但是总的来说需要将民俗文化充分地融入其中,给游客带来良好的体验。

民俗旅游作为一种软资源,是可以被影响和改变的,为了保证其中特殊的内涵不流失,在进行民俗旅游资源规划开发的时候要更加注重遵循相关原则。民俗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建议如下。

第一,为保护独特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必须建立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民俗生态圈。在开发的同时进行保护,两者互相作用下,民俗旅游才能更加长久地发展[4]。对于脆弱的生态圈要进行针对性的规划,实现民俗文化、自然生态与当地经济的共同发展。针对民俗村也要更加谨慎,严格筛选其中的管理人员,针对每个岗位进行合理的分配,需要给游客进行民俗特色文化讲解,对其中的商品与食物严格把控,避免出现滥竽充数的商品。

第二,对于濒临消失的民俗文化要加强保护,在新经济浪潮的冲击下传统民俗文化逐渐泯灭,对于记录着民族文化起源的事项,投入人力物力加以保存是必要的,因为这是民族的根。在保护措施方面,可以用文字、录像、照片等记录方式加以保存,确保民俗传统不会丢失。还可以建立民俗博物馆来对濒危的民俗文化进行资料收录,确保重要的文物资源不会毁坏和外流。

在民俗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要严禁歪曲和编造不属于真实民俗的东西,确保当地民俗文化“原汁原味”。要保证民俗雅俗共赏,结合本地特色,有选择性地开发,还要避免民俗文化被同化和退化,尽量保持住传承而来的民俗特色,民俗特色才是民俗旅游的开发重点。

第三,要合理开发民俗旅游资源,满足国民向往田园和减压的诉求。要结合当地特色文化资源,实现民俗文化建设与村落建设的有机融合,将民俗文化充分融入于旅游建设中,打造有鲜明特色的传统村落乡村旅游产品。同时,应深度开发、挖掘与整合利用传统文化资源,打造民俗村独特文化品牌,着重保护民俗遗物、明清古民居。此外,国内不少民俗村传统文化承担着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的社会职能,在将保护民俗文化的基础上发挥着服务现代社会、以文化育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等作用,同时积极开展了一系列工作,例如,通过建立“大学校”努力提高观赏者的道德情操、学识修养和审美能力,成为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中国梦想的精神宝库[5]。

第四,民俗旅游要想得到长足发展,需要结合当地特色及民俗风情进行合理的宣传,只有开发与保护,民俗旅游才能发展长远,而要想取得实际的经济社会效益,发展宣传也是必不可少的。

在宣传方面,民俗村除了可以利用广告视频、宣传册以及纪念品等方式进行宣传,在信息流通飞速的时代,尤其是在短视频受众人数众多的情况下,相关经营者还可以充分短视频这个渠道,将当地的人文风景、美食通过视频传播开来,让更多的人了解到当地民俗文化的魅力。

游客除了对各地特色民俗感兴趣之外,当地的特色商品和美食也是吸引游客的主要因素,对于旅游经济效益的提升很有帮助。因此,当地可举办特色商品集市,集合当地美食和工艺品。除了在商品方面要进行规划,人才管理方面也不容忽视[6]。好的服务可以增加游客的舒适度,提升再次光顾的概率,所以要大力培养人才,提升当地人民的素质,让每一个顾客都有宾至如归的感觉。

旅游业的迅速发展源于人们对自然、人文的向往和追求。随着旅游项目的增多,行业内部出现了良莠不齐的现象。为了行业的良性发展,民俗旅游规划必须审视自身问题,不仅要对优美环境的开发管理到位,也要加强人员方面的素质与服务意识的提升工作。对于资源的开发要提出新的创意,挖掘当地最具特色的文化民俗趣事,打造不同主题的文化体验观光景点,提升质量,促进民俗旅游业的发展。

五、结语

我国拥有非常深厚的文化底蕴,并且地域辽阔。生活在一个地方的人们要想了解别处的文化,除了通过网络信息之外,其次就是旅游了。好的旅游景点能够被口口相传,所以对于旅游资源的规划,要以人为本,只有这样才能够将特色文化通过旅游传播到各地。

旅游对于游客来说是一个放松的过程;而对于当地人来说,旅游业是收入的来源,是宣传家乡的渠道。对于民俗旅游资源规划开发来说,面临的问题有许多,在这个过程中,加大宣传力度必不可少。同时在开发过程中也必须秉承一定的原则,开发出具有民俗特色、拥有文化底蕴的旅游产品,这样才能达到宣扬民俗文化与加强旅游开发的共赢[6]。

参考文献

[1] 兰瑶.我国民俗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分析[J].好家长,2017(50):240.

[2] 刘儒田.民俗文化旅游景区开发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J].商业故事,2016(25):191-193.

[3] 余兵.浅谈我国民俗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J].内江科技,2007(10):109,132.

[4] 胡其景.浅谈我国民俗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分析[J].当代旅游(高尔夫旅行),2017(12):124.

[5] 王曦.民俗文化视角下的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J].现代经济信息,2014(7):364.

[6] 褚琦.浅析民俗文化原真性的开发模式[J].企业家天地下半月刊(理论版),2008(10):228.

旅游资源配置范文第3篇

大家好!

我们的家乡在美丽的杭州湾畔,我们为杭州湾湿地而感到自豪!从小,我们就伴着波涛澎湃的钱塘江涌潮,捡拾滩涂上蛤蜊泥螺长大,“保护湿地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倡议书。我常常和小伙伴们采下堤岸雪白的芦苇,尽情地玩耍着,在滩涂上抛下一串串欢快的小脚印。那时候的我,感觉杭州湾湿地真美!

fanwen.chazidian.com【查字典范文网】

这学年,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走进杭州湾湿地:用仪器测量她的水质,用彩笔描绘她绚丽,用歌声赞美她的富饶,用双手保护她的身躯……咱们用小公民的行动,美化着这片绿色的湿地——杭州湾变得更美了!

社会各界的叔叔阿姨们一起来到即将建成的杭州湾跨海大桥游览,共同关注着大桥下一片宝贵的湿地资源,倡议书《“保护湿地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倡议书》。“世界银行赠款500万美元支持杭州湾湿地保护,到明年大桥通车时,游客在大桥上,能看到海鸟起飞、鱼虾成群的美景。”这多么令人欣喜万分哪!作为家乡未来的主人翁,今天,我们还想用我稚嫩的声音,向全市的红领巾,向社会各界的叔叔阿姨们发出以下倡议:

1、自觉地爱护湿地里的每一种生物,珍惜每一寸水土,保护湿地的生态环境。

2、无论您从事什么工作,希望您都能成为一名杭州湾湿地保护的义务宣传员。

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吧!相信咱们的杭州湾湿地一定会成为最美的“湿地公园”,吸引更多的国内外游客来慈溪观光游览!

有您的支持和参与,您才可以看见人与自然和谐的动人场景:人们在岸边垂钓,芦苇在和风中恣意生长,白鹭在水草中安宁的栖息,跳鱼在滩涂上跳跃,鱼虾在清水中畅游……

xxx小学“xxx”环保小社团

旅游资源配置范文第4篇

关键字:旅游地

人文资源

自然资源

文化遗产

国家旅游城市

摘要:

山东位于中国东部沿海、黄河下游、京杭大运河的中北段,省会济南。山东西部连接内陆,从北向南分别与河北、河南、安徽、江苏四省接壤;中部高突,泰山是全境最高点;东部山东半岛伸入黄海,北隔渤海海峡与辽东半岛相对、拱卫京津与渤海湾,东隔黄海与朝鲜半岛相望,东南则临靠较宽阔的黄海、遥望东海及日本南部列岛。由鲁中南丘陵和胶东丘陵组成的山地,分布于山地丘陵之间及其外围之地为平原,以鲁西北平原和胶东平原面积最大。属于温带半湿润气候,东部沿海地区受海洋影响较大,比较湿润。在鲁西平原与鲁中丘陵间低洼地带上湖泊成群分布,微山湖是省内最大的淡水湖。山东历史悠久,是中国文化的源头和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山东省旅游资源开发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人文和自然旅游资源独具特色,目前已经拥有旅游区696处,国家自然保护区7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5处,世界自然文化遗产2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7处。

正文:

山东省旅游总体发展良好,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宗旨,以坚持严格保护,永久利用为原则,以历史文化、休闲度假、生态自然为主题,统一规划、合理配置和有序开发旅游资源。在旅游资源开发上注重历史文化内涵,开发齐鲁文化,优化曲阜、泰山等传统旅游产品的同时,还大力发展海上旅游度假、专项旅游、乡村观光旅游等新型旅游形式。在旅游景区布局上,重点开发建设“两带六区”,即“山水圣人”和“黄金海岸带”,共有六大旅游景区,他们是齐文化旅游区、民俗旅游区、水浒旅游区、沂蒙山旅游区、黄河口旅游区、古运河--微山湖旅游区。主要景区建设分为三大部分,有鲁西山水圣人旅游区、胶东黄金海岸旅游区和鲁中齐文化和民俗风情旅游区。

鲁西山水圣人旅游区包括济南、泰安、曲阜、邹城,并延伸至临沂。其中济南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游戏旅游城市。位于鲁中南低山丘陵北缘,黄河下游南岸,受地下承压水构造影响,城区形成四大泉群,著名泉眼150余处。元代于钦评价“山水甲齐鲁,清泉甲天下”;清代刘鹗的《老残游记》称“家家泉水、户户垂杨”,自古有泉城的美誉。名泉中以趵突泉、珍珠泉、黑虎泉最胜,还有大明湖、千佛山、五峰山、灵岩寺、李清照纪念堂等风景名胜。大明湖位于旧城北部,由众泉汇集而成,水面开阔,面积46.5平方千米,诗赞“四面荷花两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湖滨楼台掩映,有铁公祠、稼轩祠等古迹。

泰安市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为泰山之岳市,过去主要是为封禅和朝山进香服务,现在已经成为登泰山的大本营。城内岱庙为泰山正庙,是历代帝王祭祀泰山举行大典的地方。岱庙的主体建筑天竺殿,建于宋代,殿内壁画长62m,书法流畅,为罕见艺术真品。庙内还存有秦到清碑刻160多块。泰山为国家首批5A级旅游景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世界自然文化双遗产。登上泰山山顶可以领略“一览众山小”的意境,同时可赏“旭日东升”、“晚霞夕照”等奇观。

曲阜市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位于山东省西南部,是春秋时鲁国的都城,又是孔子的故乡,以孔庙、孔府、孔林文明古今。孔林、孔府、孔庙是国家首批5A级旅游景区,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地。

临沂市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位于省境东南部,其中沂蒙山自然风光秀丽、奇特,素有“七十二奇峰,三十六洞天”之说。境内有孙膑和庞涓之战的马陵山、景色奇异的文峰山,以及抱犊崮、孟良崮等七十二崮。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这里是华东地区的政治和军事中心,刘少奇、陈毅、罗荣桓、粟裕等无产革命家曾在这里战斗,留下孟良崮战役、鲁南战役等遗址,建有华东烈士陵园等。

胶东黄金海岸旅游区以青岛、烟台、威海、日照等旅游城市为主体。滨海风光绚丽,是发展观光、度假的理想之地,有“黄金海岸”之美誉。青岛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位于山东省半岛东南胶州湾畔,南邻黄海,是我国东部沿海重要经济中心城市和港口城市,也是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帆船赛场所在地。青岛老城区连同胶州湾西岸的黄岛、北海的红岛,构成岛城格局。碧海、青山和城市融为一体,加上宜人的气候,清新的空气,使这里成为理想的观光、度假、会议、商贸的旅游胜地。主要有崂山风景名胜区、海尔工业园、青岛奥林匹克帆船中心等主要旅游名胜。 烟台市也是黄金海岸的一座重要的旅游城市,位于胶东半岛的北侧,扼渤海咽喉,三面环海,一面连陆。烟台开发历史悠久,秦统一中国后秦始皇东巡曾三次登临烟台和威海市的成山头,汉武帝东巡时曾登上此岛,烟台市区有烟台山、福建会馆、等旅游景点。

威海市作为与烟台毗邻的另一座旅游城市,地处山东半岛最东段,全市海岸线980km,多海岬港湾和优质沙滩。境内森林茂密,温泉众多,风景名胜独好。

鲁中齐鲁文化和民俗风情旅游区主要包括两座地级城市淄博市和潍坊市,以胶济线为依托。淄博市作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位于山东半岛中部,古代齐国国都,古代淄博的蹴鞠为世界足球的源头,并有国际足协颁发的证书。淄博是当时列国中最繁华的的都市之一,至今留有临淄齐国故城遗址、田齐王陵、管仲墓、蒲松龄故居等,与其相邻的是博山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在民俗风情的城市中有一座著名的城市-----潍坊。是世界“风筝之都”,是我国风筝的著名产地,民间制作风筝历史悠久。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世界三大木板年画产地之一-----杨家埠木板年画。潍坊风筝博物馆和世界国际风筝会享誉世界。

以上为山东省主要的旅游城市,总体呈现三线两地的构成。山东省旅游资源丰富,拥有自然资源、文化资源和自然文化资源多样。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山东省旅游景区建设取得了不少进步。受到了游客的青睐,年旅游收入稳重有进,不断提高。规划中我们将会依托有利资源,将我省旅游业发展下去。

参考文献:

保继刚

《旅游地理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郭来喜

《旅游地理学》

中国大百全书出版社 王晨光

《旅游目的地营销》

经济科学出版社 王德刚

王其钧

吴国清

吴必虎

青岛出版社

机械工程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旅游资源配置范文第5篇

茶是最受我国人民喜爱的传统饮料,其悠久的历史,丰富的内涵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在杭州,千百年来西湖龙井一直是杭州除西湖之外的又一张亮丽名片,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近来杭州市政府又提出了“茶为国饮,杭为茶都”的发展方向,以图再创杭州茶业进一步的辉煌。而茶业与旅游相结合非常符合杭州的城市定位,更有利于杭州打造休闲之都的品牌。

二、提出问题:杭州茶业旅游资源开发现状与前景分析

科学分析:

(1)杭州茶叶生产历史悠久,茶文化氛围浓厚,而且近年来无论是

茶叶生产还是茶楼业的发展都走在了全国的前列,茶产业正从传统的第

一、二产业向第三产业延伸。

(2)茶叶旅游的开发不仅带动了当地的经济,更为人们提供了一种

崭新的休闲方式。

(3)所以进行茶旅游业的开发是十分有必要的。

三、分析问题

杭州拥有全国独一无二的茶叶旅游资源,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让茶融入到杭州的角角落落,梅家坞、龙井、虎跑都与茶有着不结之缘,茶与旅游的结合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日趋紧密。 研究计划:

将茶旅游业计划开发成一下四种模式:

1、观光型旅游:杭州的观光型茶业旅游资源非常丰富,在西湖这个世界级的旅游胜地,空气中到处都弥漫着西湖龙井茶的清香。位于龙井村的龙井山园占地面积130亩,集聚了千年龙井地域文化的精髓,内部环境优美,茶园风光迤逦,还有相传为乾隆御赐的十八棵御茶,所有的这一切都吸引了众多慕名而来的游客。此外还有西湖新十景之一虎跑梦泉、龙井问茶等。

2、度假休闲游:厌烦了喧嚣城市生活的人们,对度假休闲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兴趣,有了茶的加入,休闲的元素变得更加丰富。梅家坞茶村是第一个将茶做为休闲产业来经营的地方

,经过政府的合理引导和当地农民几年的经营,今天的梅家坞己发展成杭州人休闲的后花园,去梅家坞喝茶、吃农家饭成了人们的一种时尚。

3、茶文化专题展示旅游:中国茶叶博物馆是以茶和茶文化为专题的国家博物馆,通过茶史、茶萃、茶事、茶具、茶俗、茶缘等多方位、多层次、立体地展示茶文化的无穷魅力,再辅以四周精致的茶园和富有江南园林的独特韵味和淳朴清新的建筑,使其成为杭州的独特一景。

4、茶文化相关的旅游:茶文化是茶叶的生命,杭州的很多景点与茶文化有着不解之缘,尤其是很多的寺庙与茶有着很大的渊源,径山寺便是其中的代表,径山既是茶圣陆羽著茶经之地,径山寺茶宴还是日本茶道的发源地,有了这样的茶文化底蕴,径山这几年迅速上窜为热门旅游景点,吸引了包括许多日本游客在内的旅游

者。

获取有效数据:

杭州自然地理数据分析:杭州位于北纬30°16’、东经120°12’,处于长江三角洲南翼,钱塘江下游,属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四季分明,温暖湿润,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6.2℃,夏季平均气温28.6℃,冬季平均气温3.8℃。无霜期230-260天。年平均降雨量1435毫米,平均相对湿度为76%。非常适于茶树生长的气候条件,加上杭州茶区内多样的生态环境、丰富的植物资源,造就了杭州茶叶的优良品质。

杭州的经济水平分析:杭州市位于沿海地区,经济水平较为发达,处在各市经济水平的前列,据统计,杭州的2009年人均GDP逼近10000美元,位于全省第一位,经济水平上的雄厚为茶业的开发和管理上提供了有利的保障。

根据数据不完全统计:杭州茶业的销量很好,而且价格也是很贵重的,杭州茶业品种众多有:梅家坞、龙井、虎跑等,尤其是龙井属最贵,据分析正宗的老龙井,最便宜每公斤要600元,贵的每公斤就要8000多元。

集成数据的结论:

杭州的自然地理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有利于杭州茶业旅游业的开发于发展,同时,茶业的经济效益也是显而易见的,因为杭州茶业旅游资源开发现状与前景是十分乐观的。

四、对策探讨

茶业旅游是一项新兴的交叉性行业,它的发展需要当地相应服务业的支撑,得益于杭州旅游城市的性质,在观光型茶业旅游方面,杭州有着比较完善的配套设施,但在休闲、游乐方面还存在着诸多需要提高的问题,在茶业旅游资源的深度挖掘上仍大有潜力。因为我觉得在开发茶业旅游业的同时需要相应的一个探讨。

可以交流起来进行对茶业的重新分析:我们可以从茶旅游业在

1、巩固传统旅游项目

2、开发茶叶科技游

3、发展茶文化资源等角度对此进行探讨。

五、结语

茶旅游业的开发与发展不仅可以带动当地人民的经济水平发展,也有利于带动其相关旅游产业的发展,茶旅游业是一个绿色产业,符合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标准,更是带动经济,带动茶文化的一种新型的旅游开发模式。

旅游资源配置范文第6篇

关键词:文化内涵旅游资源开发旅游城市规划旅游品位

二个世纪9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居民的价值观念和消费行为出现新的动向。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他们从以往追求物质享受和生活舒适转向追求精神发展和生活质量。这种新的价值观念已经影响到他们对旅游产品的选择:由过去的以消遣、放松为主变为以求知为主。近20多年,我国旅游产业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得到了迅猛的发展,经过对传统发展观的反思,人们意识到增长只是手段,经济发展才是目的,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成为普遍关注的中心议题。旅游产业落实科学发展观,就必须深度发掘旅游文化内涵,从而构筑旅游业发展的新优势,实现旅游产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旅游资源文化内涵的理解

旅游是在人们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后,主动追求更高质量的生活方式而出现的一种综合性大众活动,文化要素对旅游活动很大。 文化的内涵,一直是一个众说纷纭的。笔者结合众多学者的观点和理解,总体上对文化的内涵得出以下认识:

1.文化的广泛性

文化是一个大的范畴,包括人类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人们对文化多角度、多侧面的也正说明文化丰富,外延宽广。从不同视角可以把文化进行细分,旅游文化是其中的一个分支。

2.文化的层次性

文化具备特有的层次结构,包括表层的物质文化、核心层的精神文化、中间层的制度文化和中介层的文化。所以“物态文化和心态文化互为表里地对立统一于整个旅游活动中。而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则是由物态到心态的中间性过渡环节,具有承上启下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制度文化是保证服务质量,提高旅游层次,促进旅游业健康发展的必不可少的因素,具有保证方向和指南的意义”。因此,深度发掘旅游文化内涵应当多方位、多层次思考。

3.文化的模糊性

由于文化涵盖面广泛,有学者提出文化天然就是一个模糊的概念,其内容既具体又抽象,“模糊的文化和文化的模糊,使得我们在理解、研究文化时,有时不得不不求甚解”。理解和掌握旅游文化内涵必须分门别类,层层递进。

4.文化的差异性和发展性

文化是历史发展中各地区各民族实践中创造的产物,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当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下,文化作为一个不断进行物质和信息交换的动态开放系统,在稳定与发展的对立中不断实现自我保持和自我更新。文化与时俱进的发展进程中,人居于中心地位。要以人为本,客观地看待由旅游人群流动带来的文化交流,旅游客源地与目的地的文化差异并不能说明两地文化孰优孰劣。 结合旅游产业理解文化,旅游文化不是旅游与文化的简单叠加,它不仅仅局限在民族传统文化的领域,也不是仅仅关注文化旅游这类文化表征比较明显的旅游形式,而是要将旅游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进一步揭示其内在的固有,以利于其可持续发展。旅游文化和一般文化形式相同,也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多层次结构体系,“既涉及历史、地理、民族宗教、饮食服务、园林建筑、民俗娱乐与景观等旅游客体文化领域;又涉及旅游者自身文化素质、兴趣爱好、行为方式、思想信仰等文化主体领域;更涉及旅游业的服务文化、商品文化、管理文化、导游文化、政策法规等旅游介体文化”。全面而深刻地理解旅游的文化内涵,将使旅游文化建设更具目的性、针对性和实际可操作性。

二、旅游资源文化性的地位和作用

挖掘旅游文化资源的内涵不仅要理解其本身所具有的性质,同时,我们也要理解它在发展旅游文化中所具有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1.先进的旅游文化引领旅游产业发展的方向

旅游是文化性很强的经济产业,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的文化本质特征必然要求在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优先发展旅游文化,用先进文化引领旅游可持续发展。现代旅游是旅游者为了满足自己的精神文化需要而实施的一种高级消费,旅游者最大的收获就是精神的愉悦和一段回味无穷的美好记忆,所以没有文明就没有旅游,旅游产品和旅游产业的经济性、文化性是统一的。只有充分重视旅游产品的文化性,挖掘其文化内涵,展示文化特色,提高文化品位和文化含量,才能吸引旅游者,才能带来旅游业的蓬勃发展。

2.文化是旅游经济竞争的核心

旅游业的竞争本质上是文化的竞争,文化因素成为旅游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在旅游活动中,旅游者物质方面的需求是较低级的需求,易于满足;但是其最终目标是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属于高级而复杂的需求,较难于满足。由于各地域、各民族的文化差异性往往为一个地域、一个民族所独有,很难模仿和复制,可比性较低,易于创出自己的特色和品牌,形成发展旅游强有力的竞争能力,文化中所带有的民族和地域的独特信息,往往是不可再生也是不可

替代的,突出旅游文化特色形成区域间文化特质,是培植旅游经济核心竞争力的关键。随着旅游开发逐渐向深度发展,文化象一只无形的手支配着旅游经济活动,只有通过文化创新才能保持旅游经济基业长青。

3.文化是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驱动力

知识经济,文化经济一体化是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重视文化因素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是世界性现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一份报告中强调:实现发展的动力实际上存在于文化之中,文化是发展的摇篮。国际旅游发展的经验显示,旅游业的收益越来越不依靠人数的增加,而来自于多元文化含量的旅游产品和特色旅游服务,旅游与文化交流结合程度愈高、旅游文化因素越多,旅游经济越发达。以北京大观园为例,从160万元《红楼梦》电视连续剧的制景费起家,不断发掘红楼文化,按《红楼梦》小说中的菜谱开发红楼宴、红楼宴舞,靠挖掘文化内涵使得发展成为国内旅游企业的知名品牌。在旅游资源走过普遍开发阶段之后,文化成为将旅游业发展引向深入的重要驱动力。

4.文化旅游是旅游产业的发展方向

我国旅游业在近年的迅猛发展,很大程度得益于我国悠久深厚的文化资源。2002年,海外游客对最感兴趣的旅游资源调查中,五种游客最感兴趣的旅游资源,文化类型就占了四种,其中对华侨的调查,文物古迹名列第一位。这体现了旅游对文化的依附性以及它本身具有的文化属性,中国独有的历史文化延续性、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繁多的文化资源种类,有利于开发结构完善、选择适应面广的旅游产品,形成优质品牌。,文化旅游市场开发方兴未艾,大力发展旅游文化、开发以文化为特色的旅游景点和旅游活动内容,可以满足游客的高层次文化需求,是中国旅游面向国际市场和竞争的必然选择,推进文化旅游的发展,才能使我国由旅游大国成为旅游强国。

5.旅游与文化相互作用

旅游者通过旅行活动,了解到旅游目的地的文化,同时也将自己本地区的文化带给了旅游目的地的居民,传播和交流了两地的文化。同时,为了吸引旅游者,旅游目的地也日益重视文化资源的开发和保护,这对于文化的发展无疑有着积极的作用。但是众多人类学家和社会学家的有关研究结果表明,这种旅游者大规模持续来访,对旅游目的地文化影响更多的是消极部分,最明显的是使当地文化不正常的商品化,这类变化对于那些原本以独具特色的文化和地方社会风情民俗为基本的旅游资源吸引旅游者来访的目的地是致命的,它将使这些目的地失去原有吸引力,失去旅游产业持续发展乃至维持其基本生存的基础。

三、旅游资源文化方面存在的问题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我国旅游的一些地区也相对的在挖掘旅游文化资源内涵上存在着一些问题,通过我国的一些旅游地区及旅游城市的主要表现来看,有以下几点:

1. 我国旅游文化发展方向的目标错位现象

由于国家评定优秀旅游城市是按照《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检查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来打分并按其分值来确定结果的,许多城市特别是非传统旅游目的地城市、普通中小城市,为了争得和维持其优秀旅游城市称号,不惜把自己的旅游发展目标定位于这些死板的标准上。他们不顾自身的旅游资源、旅游环境等客观状况,盲目按照《标准》进行大量的旅游投资与项目开发,试图得到高分值,偏离了城市旅游发展的正确方向。

2. 我国大部分旅游地区旅游发展动机的急功近利现象

由于人们习惯认为:旅游地区的荣誉称号越多,就表示其进步;官员为官一任,如果能为该城市多争创一个荣誉称号,就能代表其政绩显赫。于是出现很多城市为了通过旅游城市评定,就不计较长远利益影响,功利性地盲目上一些缺乏科学论证的大项目。如,到处开发旅游资源,大肆创造人造旅游资源,建造主题公园,盲目投资增加酒店、娱乐中心等等。结果不但城市的实际旅游吸引力没有因此而增加,并且造成了巨大的投资浪费。

3. 我国许多旅游地区旅游发展模式的盲目模仿现象

国家旅游局的《标准》为旅游城地区的城市旅游发展提供了统一的参照项目。各旅游城市在旅游发展中,其城市生态环境、旅游交通等基础设施支持系统在某些方面有些相似尚可理解,但现实中的旅游城市往往习惯于引用经验和盲目模仿。一个城市的旅游发展成功创新很快就会被多个城市照搬或模仿,并且可能涉及到基础设施系统、旅游产品系统、营销系统等旅游系统的各个方面。结果造成中国的优秀旅游城市虽然数量上剧增,但除了少数特色旅游城市特别是副省级以上省会城市外,其他的似乎是一个模子造出来的,这使中国的优秀旅游城市成为批量生产,多数地级、县级优秀旅游城市的城市旅游缺乏特色。

4. 我国旅游地区旅游功能主题的模糊化现象

由于优秀旅游城市的称号只能源于《标准》的评定,这致使许多旅游城市只是一味参照《标准》去发展城市旅游,结果搞成了无主题、无特色的多样化发展。很多地区本身旅游资源非优,而是借助于该区域内某些景点的拉动,使其旅游职能获得较大发展,于是通过了优秀旅游城市评审。但其决策者却把该城市当成极具旅游吸引力的旅游目的地城市来开发,集中全力开发城市旅游产品,而忽视其区域旅游媒介功能。结果是城市旅游吸引力没增加,城市对区域旅游的旅游功能也没突出出来,失去其自身特色,走向平庸化道路。相反的,有些有旅游开发潜力的优秀旅游城市,如历史文化名城,却不能进行深度开发,造成城市作为旅游目的地其优势不能突出,甚至出现“优秀旅游城市无旅游”的现象。旅游功能定位、发展主题的不明确是地级、县级优秀旅游城市常出现的现象。我国旅游地区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就反映出了不能深度的发觉旅游文化资源内涵,很盲目化,不能够对旅游产品进行深刻的定位不仅破坏了旅游环境,同时对当地的经济发展都造成了很大的损失,也不能更好的可持续发展。

四、建设旅游资源文化内涵的对策

1. 深度开发旅游资源文化内涵,以品牌促发展

旅游资源开发中的文化内涵开发是差异化竞争的重要手段。旅游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核心是文化创意,在地方文脉的基础上确定文化的开发方向和主题格调,明确定位围绕主题进行组织,进而通过旅游产品加以体现,并不断丰富文化内涵,进行创造性的升级改造。其中,对旅游资源文化主题的感知和把握并经由旅游产品外显是关键,其本质在于对旅游文化资源进行概括、发掘、升华最终凝聚区域特色的个性化精神,然后通过物化、创新,实现更深层次的整合,将文化内涵渗透、表现在旅游产品的各个层面,形成特色品牌,强化旅游吸引力。

2. 加快人才培养夯实旅游产业发展基础

旅游产业链较长,属于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快人才培养,提高劳动者素质,充分发挥我国人力资源丰富的优势。长期以来,我国旅游专业是置于经济学范畴内的,旅游文化还不是一个独立的学科,对旅游人才文化素质的提高重视不够。而实际上旅游产品设计、资源开发和规划、旅游服务都是基于文化基础上的,但旅游从业人员文化层次偏低,对文化的认知度不够,旅游文化内涵的“白化”环节缺失,无法做到帮助不同文化背景旅游者感悟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旅游活动只能停留观光的浅显层面,不能适应旅游的发展要求。因此,要加快旅游人才培养,逐步从单纯的生产性投资转向人力资本投资,提高旅游从业人员业务素质,提高他们对所处环境的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的了解程度,既要做好服务员,又要做好讲解员,通过每一位旅游工作者的一言一行给与游客全方位的物质和精神的双重享受,提升旅游文化品位。 深度发掘旅游文化资源的内涵,可以有效的促进我国旅游市场的开发,旅游产业是兼有经济、文化、社会和环境四大功能的产业但是一味追求经济效益忽视文化及其他功能的现象在很多地方都不同程度地存在,旅游资源的适度开发和永续利用要求提升产业素质,整合文化要素,进行品牌运作。

3. 要以科学发展观的眼光对待文化

要研究精神文化,开发物质文化,打造制度文化和管理文化,推进教育文化,由政府以及与旅游产业有关各方参与,深度发掘旅游文化内涵,积极实践,促使旅游产业走向成熟,持续健康发展。在当代我国旅游文化产品差异中,我们不仅要好好的把握住市场带给我们的机遇,同时,要深刻的认识到我国旅游文化的深刻含义,充分地挖掘旅游文化资源的内涵,在地方文脉的基础上确定文化的开发方向和主题格调,明确定位围绕主题进行组织,进而通过旅游产品加以体现,并不断丰富文化内涵,进行创造性的升级改造。挖掘旅游文化资源的内涵,首先要搞好城市规划,对旅游产品进行更好的定位,在不破坏城市环境的基础上,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

4. 建立科学的旅游经济管理机制,将传统文化优势打造成地方旅游产业优势

“旅游经济能否做到集自然、保护、科技、创收于一体实现生态、社会、经济三大效益的统一,关键取决于管理水平的高低。”因此,健全和完善旅游经济管理机制,构建科学合

理的管理模式极为重要。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和管理体制,不断引进世界上先进的旅游经济管理技术和方法,在政策、法律、体制和机制等各个方面加强管理,逐步建立一套完善的旅游经济管理机制。 走“文化品牌”之路,适合于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优势还不能完全转化为产业优势的地区。要使地方旅游资源优势得到完全的释放,挖掘文化、提升品位极其重要。地方旅游要想做大做强,必须树立品牌意识,整合优质资源。

结束语:总之文化是旅游资源的灵魂。中国旅游文化的内涵以其个性鲜明、底蕴丰厚成为现代旅游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部分。深度挖掘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及应用,大力开发旅游文化资源,是发展旅游产业的必要手段。旅游资源的适度开发和永续利用要求提升产业素质,整合文化要素,进行品牌运作,深度发掘旅游文化内涵,积极实践,促使旅游产业走向成熟,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谢春山.旅游文化——中国旅游业参与国际竞争成败的关键[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3).

[2]安宇,沈山.和谐社会的区域文化战略:江苏建设文化大省与发展文化产业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3]林永匡.弘扬优秀文化,强化阵地意识[N].中国旅游报,2000-01-17

[4]《旅游文化资源规划与管理》,大学教材

上一篇:乐山大佛简介范文下一篇:留学体检流程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