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性学校管理论文范文

2023-09-24

科学性学校管理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中高职酒店管理专业衔接是推动该类职业教育达到更高水平的重要途径,本文认为以行业职业标准为基础,促使专业评价机制在两个职业教育阶段形成良好的衔接,可以促使中高职酒店管理专业能够更好地发挥合力,为酒店管理视野提供更多、更合格的现代专业人才。

关键词:行业职业标准; 中高职酒店管理专业; 评价衔接

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基于行业职业标准的酒店管理专业中高职有效衔接的研究与实践”(XJK014CZY064),娄底职业技术学院国家骨干高职院校项目建设专项任务教育教学研究课题“中高职酒店管理专业课程衔接研究——以娄底职业技术学院为例”(LZJY13BZC45)。

中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教学工作需要根据时代发展的要求不断改进,尤其要和其他层次的教育活动相互配合,形成系统的现代教育体系,为社会经济输送合格的管理人才。2014年2月2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建立学分积累和转换制度,打通从中职、专科、本科到研究生的上升通道。”作为加快现代职业教育的重要抓手,为中高职酒店管理专业的科学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在以往的教育实践和理论分析中,我国教育工作者和学者已经就中高职衔接问题进行了多角度的思考和探析,在学制、课程内容和教学等方面的衔接都已经形成了一定的科学思路,已经为两个教育阶段之间的衔接工作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作用。不过,从当前的研究状况来看,对于两个阶段的评价机制衔接的关注相对较少,尤其具体到酒店管理专业,这方面的分析显得更加不足,所以,本文认为结合行业职业标准,对于中高职评价机制衔接进行思考,对中高职酒店管理专业的协调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学分制应成为中高职酒店管理专业评价机制衔接的核心要素

中高职酒店管理的教育目标都在于为酒店管理领域培养和提供高水平的专业人才,所以,只有符合了该领域行业职业标准的教学活动才能有效完成该类目标。在这种情况下,以往主要表现为考试考核的传统评价机制已经无法满足当前酒店管理专业教学的需要,尤其不能有效地支持中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之间评价机制的衔接。这是因为考试往往测评的是学生在酒店管理方面掌握的课本知识或理论知识,并不能有效判断学生在酒店管理方面的实践能力,无法和行业职业标准进行对比,这种主流评价机制实际上并不能很好地支持职教培养目标的达成。同时,考试的结果主要体现的是学生对阶段性专业知识的掌握情况,无法成为中高职酒店管理专业评价机制衔接的基础。

因此,从行业职业标准出发,应当考虑构建学分制教学评价机制作为中高职酒店管理专业评价衔接的有效形式。首先,以行业职业标准为依据来确定酒店管理专业不同教学内容所对应的学分,使得中高职酒店管理教学活动直接和管理实践紧密联系。其次,因为中高职酒店管理都以行业职业标准为基础来确定学分,必然使得根据同样标准所确立的、分属中高职教育层面的酒店管理学分体系,相互之间在根本上具有良好的一致性,也就是说,立足于学分制形成的中高职酒店管理专业评价机制相互之间也就天然地具有了良好的衔接。再者,学分制相较于以往的评价机制更加灵活,符合职业教育的多样化发展的基本趋势,能够更好地适应在当前不断革新、努力加强衔接的中高职酒店管理专业评价的需要。因此,在中高职大力推进学分制为核心的新型评价机制,将很好地推进两个阶段的酒店管理专业评价的相互衔接。

二、围绕学分制构建中高职酒店管理专业评价接续体系

(一)依据行业职业标准构建全面的中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接续的学分评价机制

形成结合中高职特点的、符合行业职业标准的中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学分制,首要任务要保证学分的设置体现良好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围绕酒店管理行业职业标准,多元化、全方位地确定用于评价的学分体系和结构。学分衡量的对象既要包括课程理论学习结果,也应当将学生获取国家专业技术考核的情况纳入进去。另外,对于学生通过了国家酒店管理的某类技能鉴定,或者通过了某种向的国家统一考试也都可以按照一定的比例换算成为学分,例如,通过了英语四、六级考试就可以获取一定的学分。中高职酒店专业为了共同培养出符合管理实践需要的专业人才,还可以规定学生凭借在一些技能比赛中取得的好成绩也可以获取一定的学分。这类比赛可以是中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共同认可的,学校、省或国家组织开展的相关比赛。中高职酒店管理的学分制在形式上多样,有利于多方位地培养、训练学生的酒店管理专业素养。此外,根据行业职业标准设定中高职酒店管理学分时,还有一点非常重要,就是要科学合理地确定毕业应当达到的学分水平。在学校规定的各种方式中,学生选择其中部分完成后获取的学分水平达到或超过了这一水准,就达到了毕业的标准,学生就完成了中职或高职的学业。

通过上述方式,一方面因为中高职酒店管理各自的理论课程、专业技术考核、技能鉴定、国家的统一考试、技能比赛等都依据行业职业标准科学设定,因此,基于上述内容形成的学分制就统一于行业职业标准,相互紧密联系,另一方面,通过覆盖全面的学分制,使得中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之间的衔接是一种全面的衔接。

(二)立足学分制形成中高职衔接的酒店管理专业评价体系

围绕学分制,结合职业资格证书認证、职业技能竞赛认证等其他评价活动,使得酒店管理专业在中职和高职之间形成系统评价体系。一方面要在两个职业教育阶段的学历和职业资格证书层面上形成良好的接续性,要使得两个阶段的证书内涵,无论似乎专业文化教学上,还是职业技能传递上都要遵循这一原则相互对应,互相配合。另一方面中高职酒店管理专业的证书之间的相互接续要具体体现在学分互认上,也就是说,酒店管理的中职和高职教育给予学生的学分,能够按照一定的标准科学地转换。也就是说,在高职酒店管理专业的评价体系可以将中职酒店管理专业评价结果纳入其中,从而使得学生在中职阶段在先修实践或实习过程中获取的学分,能够被带入到高职学习时的评价体系里,成为高职毕业学分中的一份子。实际上,中职学生参与职业技能大赛的获奖成绩被记为高职学习过程中的一定的学分,也体现了这种个接续性。所以,以基于行业职业标准形成的学分制为基础构建的中高职酒店管理专业评价机制,可以促使两个阶段的教学评价形成良好的衔接,有利于中高职教育的一体化建设和共同进步。

三、建立基于行业职业标准的中高职酒店管理专业衔接的学分制评价机制的思路

(一)在评价内容上要体现中高职的基本特点

在酒店管理的中高职两个阶段体的教育中,体现衔接的学分评价机制需要紧密联系两个阶段的职业教育属性,使得各自的职业教育特色在评价机制中体现出来。中高职酒店专业通过这种考核,一方面要体现各自的职业性,另一方面要保证具有良好的实践性,使得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够共同满足社会在不同历史阶段对酒店管理专业的职业要求。通过中高职的这类评价,促使各自的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学不断改进,和行业职业要求的专业技术资格等逐步协调起来,体现更强的职业性;在评价中适当地增加实践评价内容,重视对专业实训等方面的教学实践的推动,使得中高职体现不同层面的实践性,保证两个阶段的评价在服务于实践中相互联系;此外,评价结果运用在专业教学中,强化学生的协作训练,提升学生沟通协调能力,帮助他们形成团队精神,使得中高职酒店专业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也保证了中高职评价的相互衔接。

(二)中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各自的评价机制定位和衔接

1、中职酒店管理专业评价机制的科学定位

对于中职阶段的酒店专业评价,需要结合这一阶段的教育方向进行定位。一般来说,中职阶段的学生毕业后有两个方向,一个是直接就业、另一个是升学继续学习,根据这两个方向应当分别给予恰当的学分安排。其中,针对毕业后直接就业的部分学生,应当提高依据行业职业标准所确定的专业理论学习重点内容的学分比例,使得这种通过了该类评价的学生能够更好地参与工作。针对在毕业后选择升学的学生,则应当加大文化素质方面的学分评价比重,利用这类评价,促使这部分学生在专业学习和文化学习上保持同样的力度,保证学生在中职毕业后进入高职阶段学习时,能够很快而顺畅地融入到高职的日常专业学习,使得中高职酒店管理专业的学习平滑过渡。

2、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评价机制科学定位

由于进入高职学习的生源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来自于中职,另一种来自于普高。因此,针对这两类不同类型的生源,高职酒店管理专业要形成适合对路的评价内容。具体到学分制上,可以分为两类学分,一类主要评价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另一类用于评价学生的专业应用能力水平。对于中职进入高职学习的学生,应当加大第一类评价的学分,从而帮助该类学生有效弥补专业基础;对于普高进入高职学习的学生,则应当加大第二类评价的学分比例,使得具有良好文化基础的普高学生尽快形成良好的专业素养,能够全面符合行业职业标准的要求。利用学分评价机制的这种灵活安排,保证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学生都能够成为专业全面的人才,满足高职教育目标。

3、中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评价机制的衔接

要从评价方面促使中高职酒店管理教育之间形成良好的整体性,就要在各自科学定位评价机制的基础上,实现相互之间的合理衔接。具体到中高职学分评价值上,要形成良好衔接,主要就在于高职酒店管理专业的学分评价要考虑中职的学分结果,在明确学生在中职阶段取得学分所代表的专业性的基础上,使得该类学分所对应的专业素养被高职教育认可,从而允许学生免修该类学分所对应的专业学习内容。通过这种衔接,使得学生一方面能够在学习上具有连续性,能够更多地重视中职阶段的酒店管理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另一方面在高职阶段能够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新的和更高层面的学习上,既可以减少教学压力,也能够保证学生在学生上更加全面和深入,提高职业教育水平,更好地满足行业职业标准。

(三)形成和利用反馈机制促使衔接更加顺畅

为了使得中高职酒店管理专业评价机制的衔接变得更加顺畅,就需要根据评价机制的实际运用效果来不断修正,使得中高职之间的衔接更加协调、更加平滑。要保证该类修正和完善的科学性,能够更好地符合实际需要,就应在已经形成的评价机制的衔接水平和理想的衔接效果之间进行对比分析,找到需要改进的地方,针对性地采取解决措施。为此,需要利用中高职酒店管理专业的师生在教学中的具体教学感受作为重要依据,对两个阶段评价机制衔接效果进行科学判断。为此,要积极构建有效的信息反馈机制,及时搜集和整理来自于教育一线的评价信息,及时定位教学评价衔接中暴露出来的主要问题,有效调整两个阶段的评价机制,在提高两个阶段各自教学水平的基础上,使得两者之间具有更好的协调性和接续性。

四、结论

从当前来看,提高中高职酒店专业的整体效果,推动两个阶段的全面职衔极为重要。虽然在教育实践中,已经针对这方面开展了多样化的理论思考和实践验证,可是在两个职业教育阶段的评价机制衔接上的思考还较为欠缺,不符合职业教育升级发展的需要。本文认为当前积极探究从行业职业标准出发找到两个阶段评价衔接的有效途径,利用评价机制的協调发展来推动中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教学实践的共同进步。

参考文献:

[1]赵春燕.基于中高职衔接的评价模式分析与研究[J].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13(5):25-26.

[2]王晓征.基于中高职衔接的专业评价模式探讨[J].教师,2013(11):17-23.

[3]刘翠,萍谢芳.与职业标准相衔接的前厅运转与管理课程教学内容改革探索[J].赤子,2014(3):12-15.

[4]邵世光,王月穆.基于国家职业标准的中高职课程衔接策略[J].职教论坛,2012(15):69-71.

[5]沈逵.基于中高职一体化的高职文秘专业评价模式改革初探[J].课程教育研究,2013(28):55-56.

(喻彩霞:娄底职业技术学院,讲师,主要从事旅游管理教学工作。雷晚蓉:娄底职业技术学院。)

科学性学校管理论文范文第2篇

《关于印发〈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2014年修订)〉的通知》

2014年12月22日,教育部印发《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2014年修订)》,《大纲》分为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原则、德育途径、德育评价、德育实施6部分,规定了中职学校德育工作和学生德育的基本要求,是中职学校开展德育工作的基本规范,是各级教育部门对中职学校德育工作实行科学管理和督导评估的基本标准,也是社会和家庭紧密配合学校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基本依据。新修订的《大纲》在基本保持原《大纲》的框架体例、保留原《大纲》中行之有效内容的基础上,根据党和国家在新形势下提出的新要求以及各地在实施《大纲》中形成的经验做法作了必要的修改完善。

科学性学校管理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新一轮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修订组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经过深入研究、反复推敲,凝练出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即“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四大核心素养。其中,科学精神既显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的能力与态度,也显示其自身自由发展的文明程度,是达成政治认同、形成法治意识、实现公共参与的基本条件。培育学生的科学精神,有利于激励学生立足基本国情,拓展国际视野,在实践创新中增长才干,以锐意进取的态度和负责任的行动促进社会和谐。

【关键词】科学精神  哲学  价值

一、聆听经典哲学故事,点燃学生科学精神

当代中国正经历着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在这一社会变革和实践创新的过程中发扬科学精神,必须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而培养青少年的科学精神,有助于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和道德定力,提高辩证思维能力,在实践创新中锐意进取。笔者在哲学教学中引入丰富多彩且启迪智慧的经典哲学故事,使学生在聆听先贤圣哲的精彩记述中,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点燃科学精神。

在唯物论教学中,笔者引入“庄周梦蝶”的故事,然后告诉学生:无论周之梦为蝴蝶还是蝴蝶之梦为周,人首先必须存在,然后才有思想。存在是现实的,思想在现实中产生,物质先于意识而存在,物质决定意识。接着引入英国哲学家贝克莱“物质是观念的集合”“存在即感知”的观点,以及中国明朝王阳明“心外无物,心外无事”的观点,从反面论证物质的客观性。最后引入“上帝被猿颠覆”的故事:按照《圣经》的说法,人是上帝按照自己的形象创造的,是上帝创造出来管理自然界的。在《物种起源》中,达尔文提出了“生物进化论”:生命起源于原始细胞,然后逐渐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不断发展,最终进化出今天种类繁多的生命形态;在生物的进化过程中,相互之间不断进行着生存斗争,并通过自然选择,优胜劣汰。英国教育家赫胥黎受到《物种起源》的启发,经研究提出了“人猿同祖说”,与当时的大主教威尔伯福斯在英国牛津大学展开了激烈辩论。面对尖刻讽刺,赫胥黎毫不示弱地说:“人类没有理由因为他们的祖先是猴子而感到羞耻,与真理背道而驰才是真正的羞耻。”没有动物性的身体,人的一切都不可能存在。人的意识产生于大脑,不能离开身体而存在。通过这一事例,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物质世界的客观性要求我们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从而使学生树立唯物主义基本观点,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哲学是启迪人生智慧的学科,代表了人类内心深处的一种渴望,一种试图求得真善美、获取智慧、接近真理的渴望。而经典哲学故事以其生动的语言,高超的分析技巧,深刻而冷静的洞察力向读者充分展现了哲学思考的真正旨趣,让你在轻松愉悦中,去领悟严肃哲学的趣味,回味生活的甜美,体悟人生的真谛,从而培育人的科学精神。在辩证法的教学中,笔者引入一系列经典哲学故事,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也点燃了他们的科学精神,有助于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作出正确的行为选择。故事一,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里特有句名言:“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意思是,世界是永恒变化着的,运动是绝对的,即“一切皆流,无物常住”。后来,赫拉克里特的一个学生克拉底鲁把他的观点绝对化、教条化,提出了一个极端观点:“人一次也不能踏入同一条河流。”赫拉克里特强调运动的绝对性,而克拉底鲁却割裂了运动和静止的关系,否认了相对静止的存在。故事二,赫拉克里特强调万物皆变,而近代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则强调万物皆异。莱布尼茨在当“宫廷顾问”时告诉皇帝,任何事物都有共性,而且“凡物莫不相异”。皇帝不信,派宫女去御花园寻树叶验证,结果大失所望。莱布尼茨找到了树叶的共同点,而宫女们却找不到两片大小、颜色、厚薄等完全相同的树叶。这充分揭示了世界的统一性和多样性是有机的统一,不可分割,使“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原理”迎刃而解,通俗易懂。故事三,老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其《道德经》字字珠玑,句句精华,内含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典型表述便是“反者道之动”,意思是,事物都包含有向相反方向转化的规律。“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生动地说明了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道理。故事四,古希腊数学家、几何之父欧几里得曾师从苏格拉底,有过很多有名的论辩,其中最著名的是“谷堆辞”和“秃头辩”。每增加的一粒谷子都不能形成谷堆,所以不管加多少都不会形成谷堆;掉的每根头发都不能形成秃顶,所以不管掉多少头发都不能成为秃头。“谷堆辞”“秃头辩”与“压死骆驼的是最后一根稻草”形成鲜明对比,经过正反论证有力地说明了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故事五,古希腊哲学家芝诺的“飞矢不动”悖论和我国古代庄子《天下篇》中“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的记述,是典型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两种观点很好地训练了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辩证思维能力,深化了对“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的理解。通过以上故事的讲述,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而且能够启发学生用变化发展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世界,一分为二地观察事物和分析社会现象,用居安思危的意识应对未来生活中的风云雨雪,以聚沙成塔的积淀去實现厚积薄发的质变。从而点燃学生的科学精神,激励学生以积极的行动促进自我的成长和社会的和谐。

二、感受时代先锋事迹,引领学生科学精神

科学精神拥有一种基于现实又超越于现实的实践创新精神,它所表现出的追求美好生活、向往美好社会的精神品质,能够激发青年学生在生活中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进行正确的价值选择和智慧行动。修订后的《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指出,我国公民的科学精神,就是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精神取向,即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能够对个人成长、社会进步、国家发展和人类文明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笔者在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学中,通过与学生共同感受当今中国为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作出特殊贡献的时代先锋事迹,引领学生的科学精神,从而培养学生面对个人成长困惑和社会矛盾冲突进行正确价值选择和采取智慧行动的能力。

在教学“价值观的导向作用”时,笔者讲述了樊锦诗的人生事迹。樊锦诗,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1963年北大毕业后至今,把大半辈子的光阴奉献给了敦煌石窟。为了敦煌,她和丈夫两地分居19年,潜心石窟考古研究和创新管理,完成了敦煌莫高窟的分期断代、构建“数字敦煌”等重要文物研究和保护工程。“舍半生,给茫茫大漠。从未名湖到莫高窟,守住前辈的火,开辟明天的路。半个世纪的风沙,不是谁都经得起吹打。一腔爱,一洞画,一场文化苦旅,从青春到白发。心归处,是敦煌。”“感动中国”节目组给樊锦诗的颁奖词就是对她价值观和人生道路的最好注解。在公义与私利面前,樊锦诗毅然决然舍弃私利,将青春年华无私奉献给了敦煌,奉献给了祖国的文化事业。无需过多空洞的说教,学生顺理成章地理解了“价值观是人生的重要向导”,并为自己选择人生道路提供了有益指南。

在教学“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时,我让学生通过视频了解深藏战功、坚守初心的老英雄张富清的事迹,并配以生动讲解。解放战争时期,他在枪林弹雨中九死一生,屡立战功;新中国成立后,他响应国家号召,深入偏僻贫困山区,奉献一生。60多年来,他刻意尘封功绩,连儿女也不知情。2018年底,在退役军人信息采集中,他的事迹被人们发现。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要求我们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老英雄张富清战时不顾生命安危奔赴疆场,为祖国的解放事业奉献青春;和平时期顺应时代潮流为脱贫攻坚倾尽余热。老英雄的足迹为我们青年学生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提供了教科书式的范例。无需多余渲染,“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会因时间、地点和条件的变化而不同”已得到有力诠释,赞同和钦佩之意已在同学们脸上跃然显现。

在教学“价值的创造与实现”时,我带领同学们走近不同战线为民族复兴和社会进步默默坚守的时代先锋的精神世界,感受他们“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的精神取向,学习他们“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的智慧行动。84岁的钟南山,老当益壮,坚决逆行。17年前,“非典”肆虐时,他说“把重症病人都送到我这里来”;17年后,在新冠蔓延的当下,他一边建议公众“不要去武汉”,一边第一时间坐上赴武汉的高铁,奔向防疫第一线。在开往武汉的高铁上,这位临时上车被安顿在餐车拥挤一角、仰倒在座位上、闭目凝思的老人,让所有人看了直呼心疼。他是无双国士,更是定海神针。在武汉,他实地了解疫情、研究防控方案、上发布会、连线媒体、解读最新情况……没有片刻停留,所到之处带来的都是鼓舞和力量。面对媒体,他的回应只有一句:“科学只能实事求是,不能明哲保身,否则受害的将是患者。”“呦呦鹿鸣,食野之蒿。今有嘉宾,德音孔昭。”凭借青蒿素的发现,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医学奖和共和国勋章,使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数百万人的生命逃离疟疾的魔掌。武汉退休老人马旭与丈夫,以点滴积蓄汇成大河灌溉一世的乡愁,几十年一分一毫积累而来,向家乡木兰县教育局捐贈1000万元,自己却生活简朴,守得了心灵的高贵。还有,面对危险、舍己救人的排雷英雄杜富国;与孤独相伴、守岛卫国32年的王继才、王仕花夫妇;手执教鞭能上课,掂起勺子能做饭,握起剪刀能裁缝,打开药箱能治病,从每月拿30元钱补助、年底再分100斤粮的乡村教师干起,且一干就是17年的80后张玉滚老师。这些时代先锋的事迹个个展现了新时代应有的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感受他们的事迹,有利于引领学生的科学精神,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精神境界,促进学生积极承担对自己、对他人以及社会公共生活的道德关怀和伦理责任。

在哲学的浩繁卷帙中撷取沧海一粟,可以通过逻辑的训练让学生无限拓展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在时代的滔滔洪流中致敬楷模先锋,可以通过灵魂的洗礼让学生不断提升思想的高度和境界。点燃学生的科学精神,引领学生的智慧行动,任重而道远,需我们不断求索。

参考文献:

[1]储开林.中学哲学教学培育科学精神刍议[J].思想政治课研究,2019(1):122-125,131.

作者简介:

闫向清(1968年10月-),男,汉族,甘肃山丹人,中学高级教师,本科学历,研究方向为高中政治教学。

科学性学校管理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 林业生产是国家经济建设的一部分,不但要给予重视,更要明确相关发展管理方式与发展趋势。在强化林业管理方面,需要重视病虫害的防治管理,基于此,针对病虫害无公害防治问题进行简明分析,通过分析旨在促进森林生产与管理水平的提高,从而为林业生产提供有效保障。作为相关工作人员,在明确森林病虫害相关内容的同时,应积极进行科学处理,提高林业经济建设能力。

关键词 森林;病虫害;无公害防治

森林病虫害防治是我国营林综合治理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在林业发展的过程中,病虫害产生的原因有很多,因此在我国林业管理的过程中,要不断提高病虫害的防治水平,采用无公害的方法进行防治。无公害的防治方式可以更好地保护森林,加强我国森林病虫害的防治力度,推动我国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基于此,对森林病虫害的发生原因及无公害防治措施进行了介绍。

1 森林病虫害的发生原因

1.1 天然林大量被破坏

我国国土面积广阔,具有很多林业区,但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需求下,每年有大量的木材被砍伐,导致天然林的覆盖率逐年降低,同时,在市场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人类的价值观越来越以物质至上为主,人类没有意识到天然林的减少对于生态环境的消极影响,依旧依靠自然资源来填补自己的欲望。天然林具有抵抗疫病的能力,但随着天然林的大量减少,对于森林病虫害的抵抗能力也越来越低。由此可见,病虫害近些年在我国肆意横行,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林业资源的减少,从而严重破坏了林业生态系统的正常功能。

1.2 不科学的林业管理方式

我国对于林业资源的管理没有一个完整的制度,对于林木的采伐也没有具体的数量限制,导致我国的林业资源被随意地开发,并且管理模式比较落后,导致我国林业资源面对的现状十分严峻。我国想要获得可持续发展,不仅需要经济发展的支撑,良好的生态环境也是必备条件,但是人们过于重视经济的发展,严重忽略了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林业资源管理方式的不合理性致使病虫害的暴发频率越来越高,给林业资源系统造成了巨大的破坏,也给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造成了很大的阻碍[1]。

1.3 大量农药的使用

近些年,农药的普及范围越来越广,人类更多地选择农药来避免病虫害的威胁,但同时也给林业资源带来了很大的伤害。工作人员在对人工林在职管理的过程中,由于没有节制地使用农药,虽然达到了杀死害虫的目的,同时也给病虫害的天敌造成很大的伤害,又严重影响了树木的良好生长。这种农药的错误使用虽然降低了害虫对于林业资源的伤害,但却严重破坏了林业资源系统的良好发展,导致林业系统的紊乱,而如果长此以往,对于我国林业资源的生长有害无益,进而严重影响我国总体的可持续发展。

2 森林病虫害的无公害防治

2.1 加强天然林的保护力度

我国当前的社会需求与现有林业资源之间严重失衡,并且现有的林业资源中很大一部分并非是天然林,而人工林在防治疫病上的功效远不如天然林,保护天然林资源能够很好地遏制病虫害的蔓延范围和发生频率[2]。除此之外,天然林作为生态环境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经济发展也具有很积极的作用,因此,应以更加科学的方式利用天然林,从而在降低对生态环境破坏的同时,促进我国经济良好的发展。通过进一步加大保护力度,能够做好预防工作,以便科学管理林业资源,预防病虫害发生。

2.2 加强对森林病虫害的监测

森林病虫害发生之前会有一定的征兆,而想要降低害虫对林业资源的破坏,就需要加强预测的力度,对林业进行经常性、全面性的检测,及时发现存在于林业资源中的潜在隐患并良好地解决,降低病虫害对于林业资源的损害;对于一些可能会导致病虫害发生的问题,也要及时解决。除此之外,检测的重点不仅要围绕森林病虫害,还要对周围环境进行细致的检查。深入地了解森林的综合情况,明确林木生长环境,在此基础上,制订相对完善的病虫害防治方案,从而促进我国林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2.3 采用科学的林业管理方式

我国落后的管理方式已经难以适应当前的林业资源发展形势,因此,需要从根本上转变对病虫害的防治理念,打破传统形式中不合理的管理方式,借鉴其他国家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手段,从而促使我国林业资源良性发展。想要推动林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从防治病虫害以及良好的管理机制两个方面入手,通过科学的管理手段降低病虫害对林业资源的威胁,而病虫害的减少也更加有利于林业资源的管理[3]。

2.4 采用生物防治的方式治理病虫害

生物防治措施指的是通过生物之间互相作用、互相牵制,从而降低病虫害对林业资源的损害,并节约了成本。生物防治相对农药防治具有很大的优势,能够在达到防治病虫害的作用基础之上,降低对林业资源的伤害,在林业工程中采用生物防治技术,不仅提高了防治效率,也符合我国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2.5 对苗木进行检疫

降低森林病虫害发生的频率,还是要从林木的自身考虑,不断加强培育幼苗的力度,在质量上和数量上保障林业的良好发展。因此,林业企业在林业管理的工作中,应着重考虑苗木的培育和苗木的检疫两方面,致力于培育起质量上乘、外界抵抗能力和外部环境适应能力较强的苗木,从而降低病虫害发生的频率。除此之外,在苗木栽种的过程中,可以种植不同的品种,从而增强林业系统的多样性,避免某一种害虫的集中,从而促使林业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2.6 加强林业保护,禁止乱砍滥伐

国家应完善相应的法律政策,严厉惩处乱砍滥伐的行为,发挥国家干预功能,增强对林业资源的保护。林业资源自身对于病虫害的抵御能力比较强,但由于林木的急剧减少,森林系统的抵御能力也越来越低[4]。因此,加强对林业资源的保护力度,制定相应的保护机制:1)根据林业资源的生长期和外界环境进行有计划、合理的开采;2)对濒临死亡的树木进行救治;3)科学改造生长状况不良的树林;4)因地制宜地培育质量优质的苗木,并且保证苗木种植的多样性;5)鼓励在土壤能力下降的耕地种植经济性樹木。通过采取科学的手段,对林业生态系统良好的管理和维护,降低病虫害发生的频率,从而有效缓解人类发展和生态环境之间紧张的关系。

3 结语

强化林木病虫害防治工作是林业在发展过程中最为重要部分,应给予高度关注,相关工作人员应通过充分了解,提出符合林木发展的病虫害无公害应对措施,充分以森林的病虫害防治入手,积极提高防治效率,此外在病虫害管理过程中也要结合实际林业建设水平,选择更加符合防治与管理的措施,通过有效的总结与分析,进一步明确发展的策略,促进防治工作能力提升的同时也进一步促进林业经济建设,为人们提供更加健康的居住环境。

参考文献:

[1] 王金莲.浅谈森林病虫害无公害防治的意义和方法[J].农业与技术,2017,37(16):197.

[2] 黄森.森林病虫害无公害防治的重要意义和防治方法[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15):288.

[3] 吴忠强.关于建立森林病虫害无公害防治措施的思考[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7(4):269.

[4] 胡迪.森林病虫害无公害防治的重要意义[J].黑龙江科学,2016,7(9):110-111.

(责任编辑:赵中正)

科学性学校管理论文范文第5篇

科学性学校管理论文范文第6篇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职业院校参与教师培养经历了世纪之交、《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发布、《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出台三个间断期以及由此间隔形成的四个均衡期,当前处在以学前和托育教师培养为主的政策均衡期。结果表明,职业院校参与教师培养仍有一定的政策空间,优质职业院校仍是教师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也须强化培养过程监管,持续提升培养质量,并进一步拓展新空间。

[关键词]改革开放;职业院校;教师;政策空间;培养质量

[作者简介]吕武(1986- ),男,甘肃平凉人,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前教育学院,讲师,博士。(江苏 南京  210013)祝成林(1984- ),男,安徽天长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副教授,博士。(江苏  南京  210044)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1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一般课题“面向乡村振兴的职业教育实习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批准号:BJA210100,项目主持人:祝成林)

一、问题的提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职业院校参与教师培养经历了缓慢探索、快速发展和逐渐边缘化三个比较明显的阶段。进入新时代,随着以师范院校为主体、高水平综合大学参与的,开放、包容的教师教育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曾为教师培养做出重要贡献的职业院校在教师教育体系中的地位越来越边缘化。近年来,随着国家教师教育和职业教育顶层设计逐步清晰,职业院校参与教师培养的困境也愈发凸显,职业院校参与教师培养已然到了亟须重新考虑的转折点。研究该问题无论对当前参与教师培养的职业院校的发展,还是思考今后职业院校在教师教育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我国职业院校参与教师培养的历史较长,一些职业院校本身就是由中等师范学校或幼儿师范学校升格而来的,继承了中等师范教育的良好传统和培养体系,在教师教育方面有着良好的基础和经验。同时,随着近年来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不断完善,也形成了中高等职业教育相互衔接、职普融通的立体体系,这为职业院校继续发挥自身优势、高质量地参与教师培养奠定了良好基础和条件。此外,当前社会教育、家庭教育、早期托育等新教育形态也给以就业和市场为导向的职业院校参与这些领域的教师培养提供了巨大需求。在此背景下分析我国职业院校参与教师培养政策的演进,思考政策变迁的特点,探求和明晰新时代职业院校参与教师培养的政策空间,具有重要的政策价值和现实意义。

二、分析框架的选择与确定

20世纪后半叶以来,关于政策演变的研究极大地推动了政策变迁理论的发展。目前关于政策变迁的理论主要有三种解释框架:一是理性主义的框架,二是渐进主义的框架,三是间断均衡主义的框架。随着社会发展,公共政策的演变过程也越来越复杂,前两种分析框架在使用中面临越来越多的困难。同时,20世纪末以来间断均衡主义框架本身也不断发展,越来越得到研究者的认可,成为当前解释政策变迁运用最广泛的理论框架。

(一)间断均衡理论的基本概念与要素

20世纪90年代初,鲍姆加特和琼斯将生物进化理论中的间断平衡学说引入公共政策领域,用来解释政策变迁过程,标志着间断均衡理论的确立。根据鲍姆加特和琼斯对间断均衡理论的解释以及我国学者的修正,间断均衡理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问题界定与政策议程。问题界定和政策議程是间断均衡理论的两个基本环节。鲍姆加特和琼斯认为,政策变迁的实现首先需要对政策问题进行边界清晰的界定。当问题出现时仅仅是一个问题域,将问题从问题域中清晰地加以界定是其能够进入政策议程的基本前提。如果政策问题进入政策议程,那么政策将出现间断变迁;如不能进入议程,则仍处于平衡状态。

2.注意力分配与注意力瓶颈。鲍姆加特和琼斯为解释政策的受关注程度问题引入了注意力分配概念,将决策者对自己的注意力在不同问题上的配置称为注意力分配,并认为政策制定者或决策者在一定时期内的注意力是有限的。注意力瓶颈就是政策制定者对该问题给予的注意力很少或不给予注意的状况。

3.政策图景。政策图景指社会政策在社会公众当中被如何理解和想象。一项政策的政策图景与一定时期的社会整体价值观、社会氛围、社会情绪、社会期待等密切关联,是这些要素的综合体,同时也是这些要素的结果。按照琼斯的解释,社会图景还存在性质上的不同。当公众从正向的方向理解会形成积极的政策图景,从负向的方向理解则会形成消极的政策图景。积极的政策图景会让政策固化加强,平衡阶段更加稳固;消极的政策图景会让政策更替,加速走向间断。

4.制度结构、政策固化和政策更替。制度结构是间断均衡理论分析的制度基础,包括政策宏系统和政策子系统两个方面。政策固化是指政策中具有决定性影响的主体形成对政策严密掌握的封闭状况。在政策固化状态下,具有决定性影响的政策主体或联盟倾向于排除其他参与者,政策会处于比较稳定的均衡发展阶段。政策更替是其他政策参与者突破了政策固化者的限制,进入政策制定或决策过程中,打破之前政策,导致已有政策出现较大的改变或更替。当政策更替时,政策处于间断期,会出现变迁。

(二)间断均衡理论框架的分析结构

如前所述,间断均衡理论的解释框架总体上包括两个基本环节,一是问题界定,二是议程设置。具体分析框架如图1所示。

一个问题在被政策制定者或决策者发现之前处于注意力分配之外,即处于图1中的注意力瓶颈阶段。社会重大事件、新的科学发现或媒体报道等引起社会关注之后,社会公众对该问题的政策图景就逐步形成。政策图景形成后,该问题就会进入政策制定者或决策者的注意范围,并对其所包含的政策问题进行清晰的界定。政策问题被清晰地界定出来后就会进入政策议程阶段。在议程阶段,经过政策议题的广泛动员,该项政策的相关者参与政策讨论,政策场域就会发生变化,这时政策就能够进入国家层面引起政策制定者的关注,继而进入政策宏系统,制定出新的政策或对已有政策做出重大改变,导致政策变迁。政策变迁后即进入新的均衡状态。这是间断均衡理论分析框架下一项政策间断均衡的基本过程。在政策变迁过程中,任何一步不能完成或向前推进到下一步,该问题就都会重新回到政策制定者或决策者的注意力分配之外,直到其下一次重新突破注意力瓶颈,获得政策制定者和决策者的注意力分配。将间断均衡理论放在较大的时间跨度上,其就能够比较充分和多维地揭示一项政策变迁的基本过程,展示其变迁的特征和趋势,进而为更清晰地认识和优化该政策提供支撑和依据。

三、改革开放以来职业院校参与教师培养政策的变迁及其逻辑

随着职业教育的发展和师范教育的开放,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职业院校广泛参与教师培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发布后,随着教师教育体系的进一步发展,职业院校在教师培养中的地位逐渐边缘化。不过,新时代随着职业教育顶层设计的清晰以及社会需求的改变,职业院校参与教师培养又出现了以学前和托育教师培养为主要方向的新的政策空间。

(一)改革开放初至20世纪末:职业院校参与教师培养政策缓慢探索

改革开放初期到20世纪末,职业院校参与教师培养政策处于缓慢的探索时期,用间断均衡理论分析,其处于均衡阶段。

1.改革开放初期至20世纪90年代末职业院校参与教师培养政策的变迁。改革开放初期,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发展严重失调。1978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指出,要兴办更多的中专、技工学校等,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伴随着整个社会秩序和政策的调整,职业教育和师范教育快速发展。不过在国家层面,职业教育政策和教师教育政策沿循各自逻辑进行建构。这一时期两者在国家层面政策中的交集主要集中在职业院校的教师培养方面。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沿用20世纪60年代教育部制定颁行的《中等专业学校专业目录》,其中包括幼儿教育、小学教育专业,这为职业院校参与教师培养提供了现实依据。

随着20世纪90年代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职业院校参与教师培养的范围越来越广泛。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其他院校也要积极承担培养中小学师资的任务。1996年国家教委发布的《关于师范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进一步提出,健全和完善以独立设置的各级各类师范院校为主体、非师范类院校共同参与的师范教育体系。这为职业院校参与教师培养明确了政策空间。20世纪90年代末,随着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很多中等师范学校、幼儿师范学校升格为高等职业院校,职业院校参与教师培养的层次提升,范围越来越广,成为教师培养的重要主体之一。

2.这一时期政策变迁的逻辑分析。按照间断均衡理论分析框架,十一届三中全会作为对我国整个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事件,打破了之前国家对教育问题的注意力瓶颈。这一时期教育面临恢复和发展,职业教育、义务教育、教师教育等都是问题界定的范围。由于不同系统政策之间的交叠,职业院校參与教师培养具备了政策层面的可行性。此时社会形成的政策图景是师资数量要能够满足教育发展的需求,职业院校毕业生能够较好就业等,这些要求叠加之后就出现了职业院校毕业生从事教师工作的现实趋势。随着对中小学教师的需求增加,政策场域发生了明显变化,职业院校参与中小学教师培养成为政策宏系统给出的基本政策方向。虽没有明确的具体规定,但政策框架和现实路径已形成。随着高等教育的大发展,这一政策框架和趋势进一步强化。整体上,从改革开放初期到20世纪末,职业院校参与教师培养的政策处于缓慢探索的政策均衡期。

(二)21世纪初:职业院校广泛参与教师培养政策的确立和发展

世纪之交,职业院校参与教师培养的政策发生了明显转变。随着20世纪末职业院校参与中小学教师培养政策框架和实践路径的确立,21世纪初职业院校开始广泛而深度地参与其中。

1.21世纪初职业院校参与教师培养政策的变迁。1998年国务院批转了教育部制定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高等职业院校面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培养社会需要的实践性人才,这为职业院校参与教师培养提供了方向指引。为进一步优化师范教育结构,1999年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师范院校布局结构调整的几点意见》,提出中等师范学校可升格为高等师范学校,可并入高等师范学校或改为其他学校。大量中等师范学校、幼儿师范学校都升格为职业学院,这也让职业院校参与教师培养有了更好的基础和传承。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2001年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重申建立与基础教育发展相适应、师范院校为主体、其他高校共同参与的教师教育体系。至此,职业院校参与教师培养的政策框架和实践路径已确立,职业院校通过设置教育院系和专业广泛地参与教师培养。2002年,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2004年教育部发布的《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试行)》,为高等职业院校参与教师培养提供了规章层面的依据,同时也进行了规范。

2.这一时期政策变迁的逻辑分析。从间断均衡理论框架分析,世纪之交,随着职业教育和师范教育政策的改革,职业院校参与教师培养缓慢探索的政策间断,职业院校广泛而深度参与的政策逐步确立并快速推行。这一时期我国整个教育事业处于大变革时期,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带来了教育事业的体系性变革。中小学教师数量短缺问题急需师范院校以外的其他高校广泛而深度地参与。职业院校参与中小学教师培养,既能满足这一时期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也是基础教育发展的现实需求。在此背景下,职业院校参与教师培养很快进入议事日程,从政策子系统进入政策宏系统,已有的缓慢探索的政策路径被打破,缓慢探索的政策阶段间断,职业院校广泛和深度参与教师培养的政策体系快速地建构和发展起来。

(三)《纲要》颁行后职业院校参与教师培养政策的衰微

《纲要》发布对我国各级各类教育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时间节点意义,对职业院校参与教师培养政策的影响尤为深远。

1.《纲要》颁行后职业院校参与教师培养政策的变化。《纲要》针对教师培养,提出要构建以师范院校为主体、综合大学参与、开放灵活的教师教育体系。这里的政策变化已非常明显。随着21世纪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开放多元的教师培养体系逐步建立,教师培养的主要问题已经从数量短缺转变为质量不高。国家对教师培养体系发展的目标转变为以师范院校为主体、综合性大学参与的开放灵活的体系,职业院校在教师培养体系中的地位开始边缘化。这一时期我国教师培养也出现新问题,那就是学前教育阶段教师短缺问题突出。为扩大学前教师培养,2010年教育部新修订的《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2010修订)》增加了学前教育专业,并在继续学习专业举例中列出专科和本科阶段的学前教育专业。这为职业院校参与教师培养提供了新的参与空间。接着,教育部出台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提出系统构建从中职、专科、本科到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体系,为职业院校建立立体的发展通道和路径,也为职业院校提高教师教育质量和层次提供了更好的基础和条件。

2.这一时期政策变迁的逻辑分析。21世纪初,职业院校在参与教师培养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如专业设置混乱、因就业导向导致的培养质量下滑、培养条件较差等。随着教师教育的发展,教师数量短缺问题在21世纪前十年得到缓解。在此背景下,《纲要》确立了以师范院校为主体、综合性大学参与的教师教育体系。从间断均衡理论分析,这意味着职业院校广泛而深度参与教师培养的政策间断。这一时期社会媒体对师德问题的传播、个别教师不当行为的扩大化等让社会对教师培养问题更为敏感,社会逐渐形成了高质量教师的社会需求与政策图景。政策倡导者开始进入,政策场域开始发生变化,高质量教师进入政策宏系统的视野中,职业院校参与教师培养政策发生了方向性变革,职业院校广泛和深度参与中小学教师培养的政策间断,在教师培养体系中逐渐边缘化。

《纲要》的颁行意味着职业院校广泛而深度参与教师培养的政策衰微,在整体政策设计中为职业院校参与提供的空间越来越小。事实上,《纲要》颁布实施以来,职业院校参与教师培养就是在这微小的政策空间中逐步探索和建构的,结果就是形成了以学前教师培养为主的新发展路径。从间断均衡理论分析,《纲要》的实施意味着职业院校广泛参与教师培养政策的间断,同时也意味着开启了以学前教师培养为主要方向的新的政策体系的探索。

(四)新时代职业院校参与教师培养政策的新空间与政策建构

进入新时代,随着职业教育和教师教育顶层设计的优化以及社会新需求的涌现,职业院校参与教师培养在已有基础上出现了新的空间。不过,新的政策体系仍不健全,仍处于探索和建构中。

1.新时代职业院校参与教师培养政策的发展演变。2018年初,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提出要加大对师范院校的支持力度,支持高水平综合大学开展教师教育,全面提升中小学教师培养质量。该意见同时提出要前移培养起点,大力培养初中毕业起点的五年制专科层次幼儿园教师等。职业院校直接参与中小学教师培养的难度越来越大,但在学前教育阶段仍给职业院校留下了比较广阔的政策空间。2019年国务院发布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2021年中办、国办联合发布了《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这两个文件均指出职业院校在学前教育和托育等领域扩大招生和培养规模,服务学前教育和托育事业发展,这意味着今后职业院校至少在学前和托育领域仍是教师培养的重要力量。

2.这一时期政策变迁的逻辑分析。随着近年来学前教育和早期托育师资需求的不断增长,培养基础较好、能够准确和快速把握市场和社会需求的职业院校又一次进入政策视野。进入新时代,职业院校参与教师培养基本形成了以学前教师为主要方向的新路径。运用间断均衡理论分析,中共中央、国务院对教师队伍建设意见的发布标志着职业院校以学前教师培养为方向的政策探索间断,以学前教师培养为方向的快速建构期开启。这一时期教师培养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学前教师和托育教师数量严重不足。社会逐步形成了这两类教师急需扩大培养的积极政策图景。在这种背景下,职业院校、社会媒体等相关主体开始进入政策场域,已有的政策场域发生改变,政策讨论从教育系统内部的政策子系统进入政策宏系统,已有的政策发展阶段间断,以学前和托育教师为主要方向的全面建构的政策阶段开启。

四、改革开放以来职业院校参与教师培养政策变迁的特征分析

从整体分析,职业院校参与教师培养政策的变迁在不同时期反映出不同特征;从不同阶段分析,每个阶段政策变迁的动力、政策图景、启发事件等不尽相同。结合整体和不同阶段,改革开放以来职业院校参与教师培养政策演进变迁有以下重要特征。

(一)职业院校参与教师培养政策变迁的总体特征

改革开放初期到20世纪末,职业院校参与教师培养政策缓慢探索和发展,按照间断均衡理论分析,其处于一个比较稳定的均衡期。世纪之交,随着职业教育和教师教育体系的发展,这一缓慢探索阶段间断,广泛而深度参与的阶段开启,之后进入比较稳定的均衡发展期。《纲要》颁布后,职业院校广泛而深度地参与教师培养的政策间断,以学前教师培养为主要方向的政策开始探索。进入新时代,随着社会需求以及国家政策变化,以学前和托育教师为主要方向的政策探索间断,开启了以学前和托育教师培养为方向的政策全面建构期。整体上,改革开放以来职业院校参与教师培养政策的变迁经历了三次间断期和四次均衡期,当前处于以学前和托育教师培养为主要方向的建构期。职业院校参与学前和托育教师培养在政策宏系统中已经得到了关注和认可,积极的政策图景也已经形成。不过,职业院校参与学前和托育教师培养政策的未来前景与职业院校的培养质量、社会需求等的状况及其变化紧密相关。

(二)职业院校参与教师培养政策变迁的动力特征

按照间断均衡理论,政策发展变迁的主要动力有两个来源:一是子系统的政策进入国家层面的宏系統,二是政策宏系统的政策变化推动政策子系统的政策变化。从改革开放以来职业院校参与教师培养的政策变迁过程分析,这一时期政策变迁的主要动力来源是国家宏系统政策的推动,即国家层面的宏观政策推动子系统政策变化。职业院校参与教师培养政策的形成最终还是源自改革开放这一宏观政策的推动,世纪之交政策的间断发展主要源自这一时期国家层面教育政策的调整,《纲要》发布后政策的间断主要源自当时国家对整个教育体系改革的要求,新时代国家对教育的顶层设计则是新时代职业院校参与教师培养政策变革的基本动力。因此,国家层面关于教育政策的调整和改革是职业院校参与教师培养政策变迁的基本动力,教育政策子系统中的重大事件主要促进了相关政策操作层面的具体化。

(三)职业院校参与教师培养政策变迁的启发事件特征

在间断均衡理论中,重大社会事件、科学技术突破、社会舆论是间断均衡理论中最重要的三类启发事件。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职业院校参与教师培养政策分析,重大社会事件是这一时期政策变迁最重要的启发事件。间断均衡理论中重大社会事件是一个比较概括的描述,具体而言就是这一时期国家重大事件或变革,如改革开放、高等教育和师范教育改革、《纲要》发布等事件就是职业院校参与教师培养政策的重要时间节点,也是不同时期职业院校参与教师培养政策变迁的启发事件。政策变迁启发事件是推动政策变迁实质性开始的事件,而非诱发或影响的事件。每一个阶段都有很多影响该政策进程的事件、舆论等,但推动政策从一个阶段向下一个阶段变迁的都是国家层面的重大社会事件。这也表明国家层面对于职业院校参与教师培养的政策一直保持相对的稳定性,不会因为个别舆论事件、技术事件而改变方向和进程,这也为今后职业院校的改革探索提供了比较稳定的政策环境。

(四)职业院校参与教师培养政策变迁的制度保障特征

营造积极的政策图景是改革开放以来职业院校参与教师培养政策推进过程中形成的基本经验,也是这一时期政策的基本特征。职业院校参与教师培养在不同时期的重要性有所不同,在教师数量短缺时受到特别关注和支持,在教师数量供需矛盾缓和时则会提高要求,加强监管。不过,一旦改革方向确定后,国家层面则会营造积极的政策图景和配套制度来保障政策的顺利推进和实施。改革开放后,职业院校在参与教师培养的过程中由于方向不明确,并没有清晰的政策图景。当20世纪90年代末职业院校深度参与教师培养政策确定后,国家通过政策引导、媒体宣传等营造职业院校参与的积极政策图景,并实施了制度、经费等一系列支持举措,为政策按计划和要求推进提供了保障。随着师范院校培养能力提升和教师培养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职业院校参与教师培养转型时同样需要国家层面的引导,保障政策顺利推进。

此外,国家层面对职业院校参与教师培养持开放和灵活的态度,对其给予持续的政策注意,也是一个重要特征。《纲要》实施后,国家层面对职业院校参与教师培养的政策注意有所减弱,但2018年随着职业院校培养质量的提升以及教师需求的结构性变化,关于职业院校参与教师培养又进入一个以学前教师为主要方向的新发展时期。这也进一步表明国家层面对职业院校参与教师培养保持持续的关注和期待。

五、职业院校参与教师培养的未来政策空间探析

改革开放以来,职业院校参与教师培养一方面保障了社会对教师的多元和多重的需求,另一方面也推动了职业院校教师培养能力的提升。进入新时代,我国教师培养体系更为完善,但社会和教育系统对教师的需求也更为庞大和多元,当前教师教育体系对这些新需求仍面临困难,如学前教师缺口仍较大、婴幼儿托育教师尚没有师范院校培养等。因此,在教师培养方面拥有良好基础和经验的职业院校在今后教师培养中仍拥有较为明确和广阔的政策空间。

(一)优质职业院校仍是教师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师范院校为主体、高水平综合性大学参与的教师教育培养培训体系是我国当前教师教育体系的基本方向。这一目标的确立既是我国教师培养体系发展的时代要求,也体现了社会对教师培养的期待。不过,正如前面分析的,当前我国义务教育和高中教育階段的教师培养体系已经比较完善,学前教育教师的培养体系还存在较大的不足。按照当前教师教育和职业教育本身的顶层设计,基础较好、经验丰富的优质职业院校仍是学前教育教师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职业院校不作为培养义务教育和高中教育阶段教师重要力量的条件下,探索与师范院校、高水平综合性大学共同培养教师,是职业院校参与教师培养的重要政策空间。

(二)推动职业院校教师培养力量优化整合和质量持续提升

职业教育和教师教育之间存在目标和方向上的明显不同,职业院校参与教师培养并非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随着国家和社会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对职业教育参与教师培养的要求必然会越来越严格。当前承担教师教育的职业院校质量参差不齐,一些院校基础好、资源充沛、力量较强,也有一些院校培养目标和方向不明确、培养质量不高。职业院校持续参与教师培养的基本前提是培养质量有基本保障,对此,政府须进一步完善对职业院校参与教师培养的制度规范和标准体系,通过政策引导推进当前职业院校教师培养力量的优化和整合,让符合规范和标准、有基础、有质量的职业院校深度参与,不合格的逐渐退出,从而推动培养能力持续提升,这是当前和今后的重要任务。当前中职学校、职教中心、职业高中、职业技术学院等力量分散,一些职业院校培养能力较弱,通过多种方式推动这些力量的整合,既是职业院校能力提升的必需,也是教师培养的基本要求。

(三)营造积极政策图景,强化职业院校参与教师培养过程的监管

职业院校参与教师培养以学前和托育教师为主要方向的政策顶层设计已经形成,政策体系也在快速建构。在此背景下,一方面需要通过媒体等营造积极的政策图景,让职业院校参与学前、托育教师的途径、优势、成功典型等形成积极认知,避免因个别负面事件导致的负向政策图景的形成和传播;另一方面,需加强职业院校在教师培养过程中的质量监管。教师教育体系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开放的体系,只有确保培养质量并不断提升,才能使职业院校在教师教育培养体系中保持地位并不断取得新进展,职业院校参与教师培养的政策才能在现有的政策框架持续推进,否则,职业院校参与教师教育培养的空间可能越来越小,职业院校可能面临更严重的政策困境。

(四)职业院校也需依据自身优势不断探索和开拓教师培养的新领域

随着我国教育形态的多样化和社会对教育需求的多元化,对教师本身的要求也在变化。师范院校培养教师主要依靠学校教育,其在反映社会新需求方面有一定的滞后性。职业院校在教师培养中具有师范院校不具备的优势,它以市场需求和学生就业为导向,能够实时反映市场和社会需求,为教师教育探索新的方向和空间。近年来,早期教育、儿童健康与管理、儿童营养与卫生保健等专业都是职业院校根据社会需求先行先试、积极探索的结果。这种探索一方面反映了社会的呼声和需求,另一方面也为教师教育拓展了新的方向和新领域。随着学前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职业院校探索的这些新方向和新领域可能进入师范教育体系。随着教育形态和教育需求的不断演化,职业院校也要积极尝试和开拓新领域。

当前职业院校以学前和托育教师为主要方向的政策建构仍处于政策建构期,政策制度体系仍在充实过程中。随着师范教育培养能力提升,以及学前和托育师资需求逐渐趋于缓和,该政策方向可能会出现新的变化,职业院校以学前教育教师培养为主的政策可能出现新的间断。因此,国家层面需要对职业院校参与教师培养持续保持政策注意,职业院校自身也要不断提升质量,紧跟社会需求不断调整和优化。

[参考文献]

[1]邝艳华.公共预算决策理论述评:理性主义、渐进主义和间断均衡[J].公共行政评论,2011(4):146-182.

[2]李文钊.向行为公共政策理论跨越——间断—均衡理论的演进逻辑和趋势[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8(1):82-91.

[3]李文钊.间断—均衡理论:探究政策过程中的稳定与变迁逻辑[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18(2):54-65.

[4]刘秀峰.辉煌与消逝:中等师范教育发展的回溯与反思[J].教育发展研究,2017(10):56-62.

[5](美)萨巴蒂尔,彭宗超,钟开斌.政策过程理论[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

[6]闫建璋,郭赟嘉.从开放走向新封闭:精英化教师教育体系的构建[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5):152-156.

[7]Christopher G R.Testing Rival Theories of Budgetary Decision-Making in the US States[J].Financial Accountability and Management,2003(4):315-339.

[8]Jones,B.D.Behavioral rationality as a foundation for public policy studies[J].Cognitive Systems Research,2017(43):63-75.

[9]Jones,B.D.Baumgartner F R.From There to Here:Punctuated Equilibrium to the General Punctuation Thesis to a Theory of Government Information Processing[J].Policy Studies Journal,2012(1):1-20.

上一篇:豫剧现代艺术论文范文下一篇:房地产设计管理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