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资料范文

2023-11-16

内蒙古资料范文第1篇

四、

六、八至

—1— 十二个哈那的蒙古包,外形美观,结构复杂。包壁为圆形,高约

四、五尺,围壁由几部分交叉连接的细木棍和驼毛绳扎成,蒙语叫“哈那”。蒙古包的门高三尺余、宽二尺五寸,大都面向南或向东南,挂有毡门帘,内用各种摆设装饰而成。改革开放以来,广大牧民多数已定居,住上了土木结构、砖木结构房屋及楼房,只有少数牧民在游动放牧时搭设蒙古包等简易屋室居住。

(二)礼仪习俗。蒙古族素以热情好客著称。凡来客,不论相识与否,全家老少皆出门迎接。宾主互相问候“塔赛音白努”,“赛音、赛音、塔赛音”(躬腰,大臂下垂、小臂向前平伸、手心向上)。随后,主人热情谦让客人进蒙古包。进蒙古包后坐在右边,上首即北面,多为尊长者所坐。宾主各取出鼻烟壶(蒙语为“胡壶热”),鞠躬互换,举到鼻端之后互还,同时还念念有词地互相问候片刻。如拜见父母、长辈或逢喜庆场合时,均以哈达相献,以表示敬重之意,现在仍保留着这些传统礼节。在寒喧的同时,主人摆好奶食及馍馍,献上奶茶,请客人食用,客人则用右手接过奶茶,对主人的敬献不可推让。喝过茶后,主人要给客人敬酒,客人用双手接过喝毕后,还要给主人回敬。如果尊贵的客人或远方的客人在蒙古包就餐过夜或住上几天时,主人将用“手抓肉”等食品款待客人,席间唱歌,相互劝酒、敬酒。客人告别时,常常是举家相送,并道别“赛音雅巴赖,巴依尔太(再见)”,客人道:“赛音萨特吉白!”

(三)岁时节庆。祭敖包,最初为祭天地、山川、水草之神,后来演变成祭祀家乡的标志,后又成为牧民群众集会、游艺、祈祷风调雨顺、迎盼丰收的活动场所。牧地境界敖包多由旗王或苏

—2— 木、巴格官方建造。路标敖包多为牧民自行垒起,做为游牧地界或标志之用。牧民祭敖包只是祭祀本部落的中心敖包,其它敖包则不祭。祭敖包的时间一般为每年农历的

五、六月份,牧草近青时节,有的为春秋雨季。祭敖包时,王公、喇嘛、黎民都要参加。祭祀时,先由喇嘛在敖包附近的泉水旁扎房诵经。参加祭祀的人们都身穿节日的盛装,在敖包上插柏枝、献哈达、挂彩旗,在木架上拴挂各类牲畜连绳、串起来的羔羊耳记等。然后开始祭祀仪式,先由头人代表部落献牲洒血,称血祭。喇嘛诵经吹海螺,众人从左向右绕敖包三圈。绕圈时,将带来的鲜奶,酥油、奶茶、食品等洒在敖包上,祈求平安幸福,风调雨顺,牲畜兴旺。祭礼仪式结束后,开始进行射箭、摔跤、赛马、棋类等比赛娱乐活动。大家像过年一样高兴,男子尽情喝酒作乐,女子则唱歌助兴。祭灶,蒙古族每年阴历12月23日家家户户都要祭火神,即“祭灶”。在祭灶之前扫除屋里的灰尘,将屋里屋外扫得千干净净,把灶火整修好。祭灶时,要准备油炸果子、胸叉(熟的)、酒茶、松柏叶及各色绸缎头儿,五色丝线等。到夜晚,满天星斗时,开始祭灶。把火炉烧旺或在灶火上点一小堆柴,待火着时,在其左方或前方铺一毡或毯子,放一张桌,然后把准备好的祭品摆在桌上。摆法是有讲究的,在木盘上或铜盘里把煮好的胸叉(绵羊、山羊、黄羊都可以)面朝上摆好,用五色丝线缠绕几层,在盘里盛满五谷、油果子、酥油、奶酪、奶皮、核桃、柿饼、枣子、冰糖、茶叶和各色绸缎头儿,最上面放一条哈达,主人高举胸叉,给火神上供。此时外边儿放鞭炮,屋里的人们从主人开始给火神供糖、油果子、酒等,给火神叩拜、祈祷,祈祷来年一切顺利平安。剪发,蒙古

—3— 族在小孩子出生后.给孩子蓄发到3至5岁时,宴请亲戚朋友,举行剪发仪式。(蒙语为 “达克塔日胡”)。剪发时,也要选择良辰吉日,事先要请占卜者占定吉日,而且必须在所定的日辰举行。先准备一个盛有五谷粮食、枣子、果子,奶食的盘子,上面放一条哈达和一把剪子。剪发仪式开始时,小孩端着盘子或大人抱着孩子,手端盘子请一位受众人尊重、有威望的客人为孩子诵祝颂词,诵毕,先由他给小孩剪发,然后到每个客人面前,让客人一一剪发,若是男孩从右边,若是女孩从左边剪,在剪一小撮头发放臵盘里的同时,还要许诺给孩子牲畜或钱物等。剪下的头发不能乱扔,用东西包好,放在高处或山顶上。剪发仪式过后,摆上奶食和馍馍,向客人献奶茶。然后摆羊背子,招待客人,唱歌、喝酒,欢宴一整天。没有来得及参加剪发仪式的亲戚,无论什么时候,随到随手给小孩剪发、送礼,孩子的家长也要热情款待客人。

(四)婚葬习俗。婚嫁,蒙古族的婚嫁礼节具有独特的民族特点,婚礼有以下几个程序:媒妁、定亲、婚前准备、送亲、迎接新娘、新房礼、新房之茶、设宴等。随着婚姻法的贯彻执行,阿拉善蒙古族青年得到了婚姻自主权,阿拉善蒙古族传统而古老的婚姻习俗在逐渐改变,叩头跪拜天地改为向主婚人、父母及来宾三鞠躬,赶着陪嫁牲畜去送亲等繁琐的旧俗和项目也日益减少,现在城镇、苏木的一些地方仍保持着定亲、成亲以及其它一些欢乐而有趣的婚礼仪程。丧葬,蒙古族的丧葬仪式极为简单,贵族、喇嘛及平民的丧葬也有所不同。葬法有三种:一是土葬,即死者躺于木棺或坐于木棺中,挖一深坑,进行埋葬。二是火葬,

—4— 把遗体移臵旷野,以柴禾引火焚化。三是野葬,将死者的遗体弃之人迹不到的荒野,数日后家人前去视看,若遗体被兽禽食尽,为大吉,否则还要请喇嘛念经另想办法灭尸,这种葬法很少用。

(五)其它习俗及禁忌。阿拉善右旗蒙古族讳忌较多。比如:称呼比自己年龄大的人为“您”(蒙语为“塔”)忌称“你”(蒙语为“其”);忌叫长辈的原名,或用其它记号代替,或称尊号;蒙古族视火为最神圣,最高尚,所以忌往火里扔垃圾、倒水和吐痰;讳忌从火、锅盖、盆子上跨过;骑马坐车接近蒙古包时要轻骑慢行,进蒙古包时要把马鞭放在门外,入蒙古包后坐右边;有客来时,忌手持空具或端着垃圾迎面而去;离蒙古包时,要等主人回去后才上车或上马;吃肉时刀尖不能对着客人放,也不能把刀子放反,给人刀或剪刀时,忌把刀尖递给对方;见到门前或门上挂红布条等记号,表示这家有病人或产妇,不能进去;忌吃自死动物肉和驴肉、狗肉、马肉;在祭过灶后的三天里,忌从家里借给或送给别人东西;给客人敬酒行礼时,忌不戴帽、不穿外衣等等。还忌浪费五谷粮食。盐、葱、蒜、辣椒等物,相互不能直接过手,否则会结仇。近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一些讳忌已逐步消失和改变。但在日常生活中土尔扈特蒙古族还很注意有些禁忌,尤其是年岁大的人们,不但自己注意,还时常要求和提醒晚辈注意。

内蒙古资料范文第2篇

一、内蒙古地区高校资料室现状

(一) 人员

在调查的资料室中, 有个别高校资料室有2个资料员, 其余大部分资料室均为1个资料员, 且大部分兼职院系其他工作。

从资料室人员学历来看, 所调查的资料室中, 博士学历2人, 且所学专业与所在学院专业匹配;具有硕士研究生学历29人, 占人员比例的28.4%;具有本科学历61人, 占人员比例的59.8%;具有专科学历10人, 占人员比例的9.8%。本科学历在当前高校资料室占比最高。

从资料室人员职称结构来看, 没有职称的占人员比例的8%, 初级职称占3%, 中级职称占66%, 副高级职称占8%, 高级职称占5%。从另一个角度来看, 图书系列职称占56.8%, 还包括教师、实验、思政等其他系列, 馆员专业化程度不高。

从资料室人员的专业与所在院系的对口程度来看, 8所高校中, 有3所学校的资料员专业对口程度较高, 分别达到73.7%、75%和80%, 2所学校达到60%以上, 其余3所学校专业对口程度并不理想。通过走访调查发现, 近年来, 各高校越来越注重资料员专业对口匹配, 年轻馆员中专业对口程度较高, 且学历较高。

(二) 管理体制

当前高校院系资料室大体分为院系独立办、与图书馆共办、成为图书馆分馆三种形式。通过调查发现, 资料室的主要形式依然以院系独立办为主, 随着信息化与数字化的不断发展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 各高校图书馆与资料室也在寻求新的合作形式, 以便实现资源的共享, 提高服务质量。在调查的9所高校中, 有2所学校的个别典型资料室尝试与图书馆共办, 4所学校的一些资料室以成为图书馆分馆, 其中1所学校的资料室全部为图书馆分馆。面对现代图书馆管理方式的变革, 调查中几乎所有的高校都在尝试着资料室改革与创新的探索, 很多资料室在模式上已做出相应调整, 避免经费、资源的浪费, 实现图书资料的共建共享。

(三) 经费

从经费来源看, 各资料室以学校拨付的单一形式为主, 有6个资料室经费除学校拨付外有一部分自筹资金。调查发现, 一些学校对相对非重要专业的资料室没有经费的拨付, 所在学院对这些资料室的经费支持也是捉襟见肘, 一些资料室形同虚设。

从经费投入情况来看, 学校之间、学院之间都存在明显差异。本研究调查的资料室2016年平均经费约15745元, 其中图书平均购置费用占比最大, 约为67.22%, 其次是用于购置期刊的费用, 用于购置报纸的费用最少。

从经费的连续性来看, 102个资料室中, 经费递增的资料室占25.49%, 55.88%的资料室经费处于维持状态。近三年有连续性投入的占50%, 且基本集中在三所高校。学校的重视程度直接影响到资料室的经费及发展。

(四) 资源

从资源的种类来看, 各资料室的资源主要以图书、期刊、报纸为主, 但并不是所有资料室都拥有这三种类型的资源, 缺少报纸的资料室最多。调查结果中, 仅一所高校的9个学院资料室拥有数据库。各资料室图书平均拥有量约为5018册。2016年各资料室平均购置图书约170册, 平均购置期刊约16种, 平均购置报纸约2种。

从整体上看, 资料室的资源采购方式以自采为主, 6所高校的资料室采用资料室提供书目, 由图书馆采购与自采相结合的方式, 1所学校采用资料室自采与图书馆调拨的方式, 也有个别资料室全部由图书馆调拨。

对于书目数据编制, 各资料室的方式不尽相同, 即使同一所学校内资料室的书目数据编目方式也不统一, 主要有自制编目、图书馆集中编目、手工登账三种方式, 有的资料室采取一种编目方式, 有的资料室书目呈现两种编目方式。由于某些原因及局限性, 一些资料室的老旧书目并未与近年的书目统一编目, 资料室之间的自制编目方式也不统一, 书目数据编制缺少规范性与连续性。

(五) 服务

资料室服务内容方面, 各资料室的基本服务项目是浏览、外借和咨询。8所高校中, 除1所不提供外借服务外, 其余资料室的图书都可以外借, 期刊和报纸每个资料室外借的规则及阅览情况有所不同。102个资料室中, 提供服务项目的情况如表1。

由于资料室的资源专业性较强, 资料室的服务对象主要以本院系的师生为主, 其中教师的占比更大。有些资料室对外院系师生开放, 有些不对外, 仅有2个资料室服务校外人员。

对于图书的借阅量, 各资料室之间存在着明显差异。借阅量千次以上的资料室占比约9%, 百次以上的占比约27%, 一部分资料室全年无图书借出。

二、内蒙古地区高校资料室存在的问题

(一) 资料室建设缺乏整体性

长期以来, 高校资料室一直沿用两级管理体制, 学院资料室的建设主要由各个学院自己承担, 由于学科的发展程度不同, 有的院系资料室规模比较大, 但是大多数规模比较小, 资料室的建设缺乏整体规划, 资料室建设没有明确的方案。图书期刊的采购缺少计划性, 针对性和实用性不强, 在满足本院系学科教学科研需求和学生学习需要方面不到位, 对于一些小学科及非重点专业覆盖不够。采购前调研较少, 缺乏藏书系统化及学科长期发展的合理目标, 图书期刊在专业配置、比例及连续性、完整性方面不够完善。

(二) 资金投入缺乏连续性

从高校院系资料室文献购置经费的来源看, 大部分高校没有专门针对资料室的建设提供财政支持, 院系资料室文献资源购置经费主要依靠自筹, 资料室也经常出现经费不到位或者被挪用的情况。由于各学院的发展不平衡, 部分有条件的学院会增加对资料室建设投入, 但投入没有连续性, 而一些学院的资料室的经费仅能维持或逐年下降, 文献资源的连续性和系统性得不到保证。这样就难以做到全面收藏相关的文献资料, 在相当程度上影响着院系资料室应有职能的发挥。另外, 高校图书馆与资料室之间、资料室相互之间缺乏沟通与协调, 存在图书期刊多头采购、交叉重订现象, 形成经费使用上的浪费。

(三) 管理服务方式落后, 资源利用率低

管理方式上看, 目前高校的资料室管理者一般仅履行的建设和管理职责, 多数资料室文献管理制度不够完善, 对于图书资料的管理缺乏科学、有效的管理制度, 使得图书资料流失现象十分严重。由于新兴学科、边缘学科的不断涌现, 各学科之间相互渗透, 本专业、本学科的文献资料已不能满足读者的需求。而大多数资料室只对本院系开放, 让需要这些资料的其它读者无从利用, 导致了文献资源的无形浪费, 大大降低了文献资料的利用率。

服务方式上看, 当前大多数资料室提供的服务仍以图书的借阅流通为主。大多数资料室的工作人员把图书资料视为收集、整理等纯粹性的事务工作视为主要工作, 对于图书资料的研究和开发, 为科研教学提供更高层次的文献情报等深层次的服务并没有开展, 忽视了资料室的深层次服务功能和潜在价值。

(四) 人员配置参差不齐

高校院系资料室的工作人员行政上归院系管理, 大多是身兼数职, 疏于对文献资源的管理与研究。整体专业性不强, 人员相对学历较低, 知识结构、学识水平参差不齐, 对专业知识的掌握不到位, 整体的业务素质偏低, 影响着资料室的建设与发展。资料室工作人员普遍缺乏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 对图书情报专业知识了解较少。资料室的工作人员没有充足经费和时间的进行培训学习, 业务素质很难在工作中得到完善和提升。由于人员的限制, 资料室管理工作效率低下, 提供服务水平较低, 资料室工作已经不能满足教学科研对文献资源的要求。

(五) 资源共建共享难以实现

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和计算机在管理中得到广泛应用, 仅有少部分高校资料室对图书进行了标准化编目, 实现了书目数据的全校联网检索, 而大部分资料室的图书资料管理手段还比较落后, 仍为手工操作, 或以Excel、Word文档编辑, 资料室现代化基础比较薄弱, 无法与校图书馆共建文献资源共享系统。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 资料室的服务范围仍局限于本学院, 使图书资料的查询和使用就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造成文献资源的浪费, 影响图书资料的利用率。资料室应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更多的利用数字化的信息资源和借助现代信息手段, 推动资源共建共享, 适应当前文献信息资源现代化管理的发展需要。

三、基于资源优化配置的院系资料室发展思路

(一) 信息资源共享

一方面, 图书馆作为学校文献信息中心, 应加大管理、协调、指导的力度, 做到文献采购、书目信息、服务制度的规范统一。总体规划学校的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的整体布局, 组织和协调图书馆与院系资料室文献资源的合理调拨, 实现文献信息资源的优化配置。作为院系资料室要打破自成一体的现状, 面向全校开放, 继续发挥资料室的专业性优势, 及时对学校文献信息资源建设做补充, 不断完善学校的文献保障体系。

另一方面, 借助现代网络信息化设备, 全面实现计算机管理。统一文献资源的分类与编目标准, 搭建文献资源共建与共享体系, 对全校馆藏资源进行组织管理, 实现采购、编目、查询、借阅一体化。

(二) 提升服务层次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 图书馆与院系资料室在服务对象和服务方式上都在不断地拓展和改进, 由被动式服务转变为满足读者个性化需求的主动式服务。图书馆所提供的服务主要是面对多数读者的共性需求, 现代图书馆更是把阅读、兴趣娱乐、小组讨论、科学研究融于一体。而院系资料室则是面对特定的读者群体, 如专家、学者更加专业、深入的科学研究。图书馆与资料室可根据不同服务对象, 不断改进服务方式, 创新服务内容, 为读者提供多样化的文献信息服务。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 知识更新速度不断加快, 原有资料室局限于文献的借阅的服务内容已远远不能满足现代教学科研的需要。资料室人员必须更新观念和知识结构, 利用其专业特色馆藏, 对文献信息进行深层次的收集、整理和加工, 进一步开展参与式、深层次的专题文献服务。

(三) 成立学科分馆

分馆制在国外发展很早, 也很普遍, 国内也有很多大学实行了分馆制, 如:北京大学、厦门大学、浙江大学等。成立学科分馆, 要充分调查现有资料室发展状况, 根据学科专业文献相近程度及读者群体分布, 优先考虑文献资源较为丰富、藏书特色鲜明, 拥有重点专业、特色专业的资料室, 由学校、图书馆、院系资料室积极性配合, 统一规划、协调购置、形成鲜明的馆藏特色。最终实现图书馆与学科分馆一体化的集中管理模式。

(四) 加强队伍建设

注重人才队伍的引进与培养, 提高专业人员素质。信息技术的不断创新带来服务的深刻变化, 当代馆员不仅要熟悉图书馆业务知识, 还要有学科专业背景, 还要具备数字化、网络化的管理技能。因此, 要注重馆员的培训工作, 积极参与相关业务的交流与培训, 不断提升馆员的专业素质和业务操作能力, 为读者提供深层次、个性化的专业信息服务。

摘要:以内蒙古地区8所高校102个院系的资料室为研究对象, 调查分析内蒙古地区高校院系资料室发展基本情况。探讨目前高校院系资料室在人员、管理体制、经费、资源与服务方面存在的问题, 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解决策略, 以促进资源的合理利用, 共享服务效果的提升。

内蒙古资料范文第3篇

摘要:内蒙古地区各民族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异彩纷呈、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树立正确的民俗旅游理念,积极利用、开发民俗旅游资源,对推动当地旅游和经济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蒙古民族的民俗文化是丰富多彩、底气十足的。在传统文化的庞大金库里,民俗部分会占相当大的比例。它既包括信仰、习俗、民间文学、仪式等稳固而丰富的精神部分,又包括物质方面的具体而实用的部分。内蒙古的各个地方都有各自的民俗文化宝藏,而且,总体储量和开发前景被看好。

关键词: 内蒙古民俗 民俗旅游 民俗旅游开发

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历史悠久,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世代传承,引人入胜,形成了具有鲜明特征的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在世界民俗文化宝库中占有重要的一席。近年来,我国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民俗文化资源,结合丰富而广阔的自然生态资源,进行全面系统的规划,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俗

内蒙古风土人情事在长久的历史过程中,一定地域的人类与种种特殊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相联系而生产的,内蒙古作为是武汉偶数民族聚居区,拥有别具特色的民俗风情文化。内蒙古自治区最主要的民族是蒙古族。蒙古族是一个游牧民族,独特的生息环境,“逐水草而迁徙”的游牧经济,造就了蒙古族人民苍劲雄健的民族气质和独特的魅力的草原文化,不但在我国,再去看世界上也似独一无二的。

一、民俗旅游文化的定义

民俗旅游是指人们离开惯常住地,到异地去以地域民俗事项为主要观赏内容而进行的文化旅游活动的总和。目前民俗旅游已和自然风光、名胜古迹旅游一起构成了颇具特色的旅游三大系列产品。从广意来讲,旅游实际就是民俗旅游,民俗和旅游是文化与生活的复合体。

二、内蒙古的民俗旅游资源

(一)内蒙古民俗的分布

内蒙古是民俗旅游文化资源丰富多样的地区。从东部大兴安岭到西部贺兰山,从北部辽阔草原到南部丘陵和平原地带,从呼伦贝尔草原的额尔古纳河到阿拉善荒漠的额吉纳河,从浑善达克沙地到库布其沙漠,从呼伦湖到乌梁素海,从樟子松到胡杨林,从辽上京到西夏黑城,从阴山岩画到红山文化,从乌兰浩特的王爷庙到伊金霍洛旗的成吉思汗陵墓,从忽必烈的元上都到阿拉坦汗的呼和浩特,从科尔沁民间艺术到锡林郭勒草原的那达幕大会,从巴林葛萨尔故事到鄂尔多斯歌舞海洋,到处是旅游景点和文化遗址。

三、内蒙古民俗旅游资源的现状

(一)旅游产品差异化特征不明显

旅游产品差异化特征不明显表现为旅游开发重复建设、旅游项目雷同、旅游内容相似,并由此产生草原民俗旅游产品的替代性竞争。

首先,内蒙古的自然景观以草原景观为主,辽阔的草原成为自然旅游资源的主导形象。内蒙古草原东起大兴安岭,西至居延海,绵亘3000余公里,草原面积占自治区总面积的2/3,居全国五大草原之首,分为呼伦贝尔、科尔沁、锡林郭勒、乌兰察布、鄂尔多斯、乌拉特六大草原,草原类型从草甸草原、典型草原过渡到荒漠草原,虽各有特点,但均以草原风光为共同点,草原景观特征突出,在很多区域内景观相似性很强。民俗旅游资源以特色浓郁的蒙古族与鄂温克、鄂伦春、达斡尔民族民俗文化为主,其中蒙古族民俗文化为人文旅游资源的主导形象。因此,草原民俗旅游开发的原材料存在着很强的共性,导致草原民俗旅游产品差异化特征不明显。

其次,落后的旅游开发观念是旅游产品差异化特征不明显的另一个原因。贾铁飞先生认为:长期以来,内蒙古一直沿袭着关于旅游发展的一些陈旧观念和认识,如:旅游发展的资源主导观念,旅游业是一个低投入、高产出的观念,旅游业只是一个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观念,等等。这些观念和认识与现代世界旅游发展的形势很不相符,造成内蒙古旅游业发展投资规模小、重复建设和低水平建设多、科技含量低的状况,阻碍了内蒙古旅游的持续健康发展。而显现在旅游业发展中的陈旧观念和认识也正是内蒙古草原民俗旅游产品规模小、内容相似、项目雷同的原因之一。

再次,成功旅游景区景点建设的榜样负效应导致旅游产品特色不明显。由于成功旅游景区景点建设的榜样负效应,使旅游开发者盲目效仿,不但影响了草原民俗旅游产品差异化特征的形成,而且导致相似的产品在旅游市场上产生竞争。如希拉穆仁、格根塔拉是内蒙古自治区较早开发的两个草原旅游点,旅游设施的建设、旅游项目的设置已初步定型,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成为内蒙古草原旅游的典型模式,因而被其它开发草原旅游项目的地区与企业竞相效仿、生搬硬套、低水平重复和模仿,致使全区的草原旅游点出现雷同现象,各地草原民俗旅游点大同小异、缺乏特点,旅游产品特色不明显,旅游业发展受阻。

最后,人文旅游资源开发载体的模式化倾向导致草原民俗旅游产品形式单一,差异化特征不明显。目前国内流行的人文旅游资源开发成产品的依托载体多为博物馆、展览馆、民族风情园等,并有发展成为固定模式的倾向,内蒙古各地的规划中也大量采用了此类手段。其中的博物馆、展览馆形式呆板,游客的参与有限,与旅游需求参与性强的趋势相悖;而民族风情园能够满足游客的参与和娱乐需求,但数量过多,会呈现形式单

一、项目雷同、重复建设的问题。因此,在建设时就要注意数量,否则从形式上就难于体现旅游产品的差异化,再叠加上内蒙古民俗类旅游资源的差异性认同率低的问题,所开发的旅游产品独特性弱,难于对旅游者产生巨大的旅游吸引力。

(二)草原民俗旅游形象体系不完善

旅游形象是21世纪旅游业竞争的法宝。目前,内蒙古草原民俗旅游形象还未成体系,主题旅游形象也不完整,在旅游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21世纪,该问题能否解决直接关系到内蒙古旅游业的发展。

四、内蒙古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的优势

风土人情和民俗习惯是在长久的历史过程中,一定地域的人类群体与种种特

殊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相联系而产生的。内蒙古作为少数民族聚居区,拥有别具特色的民族风情文化。内蒙古自治区最主要的民族是蒙古族。蒙古族是一个游牧民族,独特的生息环境,“逐水草而迁徙”的游牧经济,造就了蒙古族人民苍劲雄健的民族气质和独具魅力的草原文化,不但在我国,在世界上也是独一无二的。从世界旅游者需求的发展趋势看,旅游者对旅游产品的需求呈现出两个明显的特点:1〉追求新异刺激,热衷探险猎奇;2〉对那些具有独特文化色彩,带有地方神秘性的旅游资源尤其感兴趣。内蒙古蕴藏着符合这一需求指向的雄厚旅游资源,所以加快旅游业的发展是适合内蒙古经济发展的客观实际的。

五、内蒙古民俗旅游资源采取的措施

在把民俗文化转变成旅游资源的基本认识的主导下,我们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现实和未来,着手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一)深度开发民俗文化旅游产品

继续进行成吉思汗陵园旅游区的深度开发,建设具有世界级水平的帝王陵寝类的文化旅游地:抓紧做好元上都遗址的保护与开发,争取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地:加大辽文化遗迹、居延文化遗迹、喇嘛教寺庙以及蒙古民族和三少民族(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风情旅游产品开发力度,建设具有国际水平的文化旅游产品。重视文化内涵与旅游要素的融合,将文化内涵融入城镇建设、旅游服务、旅游商品、旅游餐饮、旅游娱乐等各个方面,塑造独特的旅游形象。

(二)创造特色鲜明的民俗文化旅游品牌,大力发展特色旅游城镇

根据城镇各自旅游资源优势,重点建设一批特色旅游城镇,加强对特色旅游城镇的历史文化遗存与生态环境保护和开发,形成独有旅游吸引物:不盲目效仿热门旅游景区的建设,避免相似产品在旅游市场上形成竞争:重点打好“民族文化牌”,促进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良性互动,着力打造既有民族文化底蕴、又富于时代精神的旅游特色精品,尽快树立几个国内一流、世界知名旅游品牌如成吉思汗陵、元上都遗址、昭君墓等。

六、结论

只有充分了解和认识内蒙古民俗资源基础,注意处理开发和文化传承之间的关系;统一规划、合理布局,选择科学的开发模式:在保持和融合当地特色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合理开发,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才能从根本上在旅游产业发展与民俗文化的传承之间找到平衡点和结合点,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利带动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 (北方经济)

参考文献:

[1] 玉玺. 论草原文化在内蒙古特色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D]内蒙古师范大学, 2007 . [2] 马桂英. 略论草原文化的特征[J]天府新论, 2006,(01) .

内蒙古资料范文第4篇

摘要:内蒙古属于我国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其经济发展对我国经济及政治具有重要作用。内蒙古农业在农业保险的支持下有了进一步发展,并将在更好的解决其“三农”问题,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逐步构建市场化的农牧业生产风险保障体系,提高内蒙古大众农作物灾后恢复生产的能力,促进其养殖业持续健康发展上发挥重要作用。

关键词:内蒙古 农业 保险

一、内蒙古农业保险的现状分析

内蒙古农业保险发展经历了3个阶段。第一:传统计划经济管理模式下的初级发展阶段,1951年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内蒙古自治区分公司成立,开始在内蒙古试办了畜牧保险和农作物保险。第二,商业色彩下的农业保险调整发展阶段:1996年以來,农业保险实验在商业保险体制中发展。第三,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阶段:即目前内蒙古农业保险的经营模式(“政府财政给予补贴、商业保险公司为政府代办”)。

内蒙古地区的发展趋势与全国基本一致,但其农业保险同其他保险业务相比,同农业经济发展各类指标相比,规模非常小,甚至可以说远未形成规模。农业保险业务的发展呈现不稳定,波动性大,总体下降的趋势。

二、内蒙古农业保险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政策性农险补贴品种少

目前内蒙古列入国家财政补贴范围的农作物品种仅限于主要粮食作物和油料作物,包括玉米、小麦、大豆、油菜籽、葵花籽,养殖业品种限于近两年社会反映强烈的能繁母猪和奶牛。在实际运作中,由于各地政府提倡“一乡一品、一村一品”,各地种植品种和养殖品种差异很大,如马铃薯是内蒙古的主要农作物之一,却不在政策性农业保险补贴品种之列,严重抑制了当地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开展。还有其他乡村的主要农作物不在中央财政补贴范围,地方财政也不具备单独补贴能力,造成政策性农业保险开展中事实上的不公平,不利于惠农农民的拓宽。

(二)农险保费补贴拨付划转机制不合理

政策性补贴保费是由中央和自治区两级财政共同负担,各级财政通过转移支付层层下拨,最后由旗县财政统一划拨给县级保险机构。有些旗县,由于资金周转原因,不能将财政补贴资金及时划拨保险公司,影响了资金的正常周转。2008年的财政补贴在2009年初才陆续下拨到县级保险机构,而保险机构实施收支两条线,收来的农险保费又要逐级上划给总公司,总公司再拨付赔款。这种划拨机制不仅增加了资金流转时间,而且严重影响了农险赔款的正常支出,导致2008年的部分赔款在2009年一季度才能发放,农险的补偿作用不能及时发挥。

(三)种植业承保、理赔不规范

在承保中,由于农险承保工作时间集中,旗县保险机构人员较少,无力自行验标承保,基本依靠村干部填写承保清单并收取保费,村干部的责任心则决定了承保质量的高低,容易出现代投保人签字甚至代投保等不规范行为。在理赔中,主要采取村委会统一报案、旗县农业保险专家小组抽查的方式进行查勘,由于抽查面有限,存在多赔、少赔或平均赔付的不合理现象。

(四)农民风险意识不足

内蒙古绝大多数农民对于保险的了解只停留在有所了解的层面上,而参保也是在政府的推广之下进行的,农民大部分没有风险防范意识,对农业保险的具体操作更是认识不足、理解不透。甚至还有人错误地认为农业保险是向农民变相收费。农民是农业保险中最重要的需求主体,农业保险的发展必须要有农牧民群众的广泛参与,对农业保险政策的宣传和如何更大程度地提高农牧民的保险意识已成为刻不容缓需要解决的问题。

三、内蒙古发展农业保险的策略

(一)扩大政策性农业保险补贴品种

政策性农业保险品种的确定不应该紧紧着眼于粮食安全,而应该扩大视野,着眼于农民增收,才能真正调动农民的参保积极性。相应的,在确定政策性农业保险补贴品种时,也应该因地制宜,以地市为单位,筛选当地的支柱型农作物,以此确定补贴品种,逐步开发适合当地农村经济发展的农业保险产品,通过保险形式鼓励农业产业化、规模化、多元化。

(二)强制推行农险赔款“一卡通”

政策性农险开办中存在的各种问题,部分是由于赔款资金管理机制存在漏洞,必须采取措施,杜绝现金流转环节,使赔款直接到农民手中。目前农信社和农业银行在农村大力推行银行卡业务,所有的农业补贴都可通过银行卡发放给农民,俗称农村“一卡通”业务。保险赔款也必须通过此途径,保险公司直接将赔款打在农户的银行卡上,才能减少对村委会及其他中间环节的依赖,从而避免个人或单位截留赔款行为,保障农民权益。

(三)加大政府推动力度

加大政府引导力度,辅以必要的行政手段,努力扩大承保面。只有这样,才能有利承办公司建立风险分散机制,有效解决农业保险中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鉴于农民风险意识差,投保积极性不高,各级政府要倡导、发挥主流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广泛宣传引导,扩大受众面,提高农户的认识和参与积极性,不断扩大政策性农险承保面。

(四)加大宣传动员工作力度,积极组织农牧户投保

各部门编制通俗易懂的宣传资料,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向广大农牧民宣传普及保险知识和国家出台的农业保险保费补贴优惠政策,提高农民保险意识和投保积极性。

参考文献:

[1]朱俊生.农业保险问题研究综述[J].重庆社会科学,2009年第4期

[2]王国军.我国农业保险的发展趋势、主要矛盾与制度创新[J].中国农村金融,2010年第3期

[3]陈妍.农业保险购买意愿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农业技术经济,2007年第8期

[4]王阿星.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农业保险需求实证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08年第9期

内蒙古资料范文第5篇

第一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土地使用税暂行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结合自治区实际,制定本实施办法。

第二条 自治区土地使用税的征收范围:

(一)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市;

(二)旗县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城镇;

(三)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建制镇;

(四)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县级以上工矿区。

第三条 在土地使用税征收范围内取得土地使用权的单位和个人,是土地使用税的纳税人。《条例》规定免征土地使用税的除外。

土地使用权尚未确定的,由实际使用该土地的单位或者个人缴纳土地使用税。

第四条 土地使用税每平方米年税额:

(一)大城市为人民币1元至5元;

(二)中等城市为人民币0.80元至4元;

(三)小城市为人民币0.60元至3元;

(四)县城、建制镇、工矿区为人民币0.40元至2元;

各盟行政公署、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可以在前款规定的税额幅度内,根据本地区市政建设、经济繁荣程度等情况,将土地划分为若干等级,规定相应的税额标准,报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执行。

第五条 对《条例》规定免缴土地使用税的财政部门拨付事业经费的单位,各级财政部门应当向地方税务机关提供名单,地方税务机关根据名单予以免税。

第六条 改造利用废弃土地的,持土地管理部门证明,从使用的月份起免缴土地使用税5年至10年。

第七条 土地使用税按年征收,分两次缴纳。具体缴纳时间为每年1月份和7月份。

第八条 土地使用税原则上由土地所在地的地方税务机关征收。自治区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举办的全民所有制企业和集体所有制企业,1994年1月1日以后投产、经营的,其土地使用税由自治区地方税务机关直属征管机构负责征收。 各级土地管理部门应当向地方税务机关提供土地使用权属资料。对尚未核发土地使用权证书的,由纳税人申报土地面积,主管地方税务机关审核确定。待核发土地使用权证书后,再予以调整。

第九条 土地使用税的征收管理,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实施细则》和本实施办法执行。

内蒙古资料范文第6篇

关键词:虚拟现实;旅游;应用研究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的收入水平有所提高,加之各类交通设施的不断发展,旅游以不再是奢侈的放松方式,只要有足够的时间,很多人都会选择用旅游的方式来放松自己。

内蒙古自治区位于我国北部边疆,由东北向西南斜伸,呈狭长形,东西直线距离2400公里,南北跨度1700公里,横跨东北、华北、西北三大区。东南西与8省区毗邻。而且内蒙古拥有悠久的历史及美丽的草原风光、壮丽的大漠风光等多姿多彩的原生态自然风光,然而因为地理位置偏北且铁路等交通设施相对比较落后,导致很多人对于内蒙古的了解极为有限。传说中广阔的草原、沙漠,豪爽、洒脱的蒙古风情成为很多生活在拥挤城市的人们的向往之地。因此,发展旅游业对内蒙古的经济增长将十分有利。在带动经济的同时旅游业的发展也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内蒙古。

作为一个人口大国,旅游意愿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将促进我国旅游业的蓬勃发展。而旅游产业则可以更好的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随着人们旅游次数的增加,人们对于旅游相关的信息也愈加重视,为了达到更好的出行效果,为了让旅行更加愉快和舒适,通常在旅行前人们会做大量的准备工作,但和以往不同的是人们在旅行开始前,花很大时间和精力准备的不再是食物、行李,而是通过各种渠道如网络、书籍等来了解目的地的风土人情旅游景点的配套设施,景点特色等等。从而选择最佳的时间出游,同时对自己的旅游路线及整体行程进行合理的规划,以保证旅行可以更加愉快和舒适。在所有和旅游目的地相关的信息中人们最关心的除了价格因素就是什么时间前往目的地最适合?在目的地旅游者可以看到和感受到什么?

借助于现代社会多样的信息传播方式很多人将自身的旅游行程以日记的形式呈现出来,这些日志或旅游攻略大多采用图文结合的方式,对景点的环境特色、及周边的餐饮、住宿、交通等信息进行介绍,从而对于后续的旅游者起到了很好的宣传和引导的作用,但是再全面的旅行日记也不可能将旅行者看到的事物全部表现出来,因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审美视角。而旅行者也不可能记录下所到之处所有的美妙之处。例如:内蒙古阿拉善的胡杨,每年十月是胡杨树叶最美的时候,胡杨页由绿转红又由红变金,金色的胡杨叶与金色的沙漠交相呼应,色彩丰富艳丽成为众多摄影爱好者、旅游者钟爱的去处,每年当地的胡杨节游人如织,但其实在其他的季节胡杨林的景色也是十分美丽的,只是没有了胡杨叶绚丽的色彩,却更多了一分展示顽强生命的震撼,但很多人在网络上只能看到胡杨色彩绚丽的美,其他方面却很少了解。再有内蒙古境内的元上都遗址很多人都只看到一个大土堆,认为没有什么意思,但实际上这个地方沿途一年四季有多种不同的花卉会相继盛开,而且这里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容,能帮助我们还原那看似一片荒芜的上都遗址原有的繁华与壮阔,只有了解了这些才能让人们更好的了解蒙古族文化,使来到这里的人觉得游有所值,才会给景区更好的评价从而吸引更多的游客。内蒙古这个东西跨度大四季景色完全不同的地区,要想吸引更多的人前来游玩,就需要从更多的角度和时间来进行宣传,这样才能突出四季之美,使人们能够领略四季不同的美,从而选择自己喜欢的景点看自己想看的景色。但是简单的图文介绍并不能很好展现这些景观的壮美,也很难让读者产生置身其中的直观感受,因此加强对内蒙古地区旅游景观的多方位表现,增强旅游者对景观的认知是目前提升内蒙旅游的重要内容之一。

虚拟现实是指一种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演示、还原或再现现实场景及环境的多媒体技术。也被称灵境技术或人工环境,英文简称为VR.虚拟现实出现最初是为了满足类似航空航天工业设计、建筑工业等大型项目的需求,为了帮助其在更加安全或更节省成本的情况下获取更多的实践经验,例如:模仿太空环境进行宇航员的飞行训练。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进步及普及,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也更加普及和广泛,现在除了工业、建筑,在医疗、娱乐、设计等多重领域,都可以看到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虚拟现实技术为这些行业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实践及感受环境,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这些行业的发展和进步,从而影响和改变了人的生活。

虚拟技术对人们的生活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但也可以使人们真实的感受到,比如虚拟旅游,其是近年出现的实景漫游体验,是以虑拟技术为基础的。

虚拟现实原本是用来还原和再现真实的环境的技术,以这种技术为表现基础结合现代电子设备的发展可以实现全方位景区景色游览,同步人文历史知识介绍,周边公共设施的位置指引等全方位立体展示,因此虚拟旅游将可以帮助旅行者解决很多旅游方面的问题。除此之外,虚拟技术与旅游的结合还可以实现更多的优势,例如在景区的黄金季节旅游的人们会觉得想要在景区拍摄一张漂亮的留念照是很难的,因为到处都是涌动的人流,很难实现理想的拍照效果,而借助虚拟技术人们可以在任意时间,任意角度和自己喜欢的景色合影而不用担心有人抢镜。再者虚拟技术可以实现让旅游者在同一时间段内看到景区四季不同的景色,可以指引旅游者更好的参观景区。

内蒙古地区的旅游景点大多范围比较广阔,进入景区后如何选择景点和游览路线?在以前人们只能按照景区抽象的平面地图进行选择和分析,而借助虚拟技术旅游者可以更直观的看到各个景点的情况与路线,可以方便更多第一次到景区游玩的客人。除了对于自然景观的更直观的体现,虚拟现实技术对于人文景观及历史场景的再现则具有更大的优势,以元上都为例,原本的历史建筑都城规划在今天就只剩下了地面上的一些大大小小凹凸不平的痕迹,除了专业的建筑或考古人员外,一般的旅游者很难通过遗迹感受到历史中一个都城的样貌,因此对于景点的兴趣和游览感受都不会太多,甚至很多人会感觉不值得一看,借助虚拟技术则可以实现元上都的实境再现,甚至可以让体验者看到一个都城从建设到鼎盛再至衰落的全过程。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虚拟技术的不断提升,原本约束虚拟技术普及的硬件因素将不再是问题,互联网、wifi和手持设备的不断发展和升级,将使虚拟技术得到更加广阔的发展和展示空间,因此将更有利于将虚拟技术与旅游宣传及产品相结合,内蒙古地域广阔、旅游资源丰富,引入虚拟技术来宣传内蒙古的旅游景点,并且借助网络在更广阔的范围里达到更大更好的宣传效果。

参考文献

[1]孙静.虚拟旅游场景中虚拟导游行为模型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9.

上一篇:女人有味道范文下一篇:人人网特色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