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职称论文范文

2023-03-27

内蒙古职称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 草原文化具有浓厚的民族特征和地域特色,它以奔放的生命力和气势著称,是草原人民的风俗习惯、社会制度、思想观念、宗教信仰、文学艺术的融合。语言是构成文化、传达文化的重要符号,词汇正是语言丰富性的充分体现,草原词汇是草原文化的重要组成,在草原文化的形成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通过对蒙古语中词汇形成的文化背景、构词方式、含义三部分的解读,丰富了词汇研究的角度,对于草原文化的传播有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草原文化 蒙古族语言 词汇

人类的语言是在劳动过程中形成的,用来表达人的思维。词汇是语言丰富性的体现,在不断地发展变化。蒙古族语言中的词汇也同样是在蒙古族人民的劳动过程中形成,并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语言和草原文化有着辩证的统一关系。在语言形成的过程中,草原文化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草原文化的影响是词汇丰富的重要原因;同时,草原词汇的发展也对传播草原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发挥着重要最用。草原文化的特征对于蒙古语言中词汇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粗犷的草原生活环境对词汇的影响;第二,草原的社会组织结构的影响;第三,草原经济活动对草原词汇的影响。

1 草原环境的影响

众所周知,蒙古族历史上大部分生活在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上,蒙古文化当中以狼作为他们的图腾崇拜,因而在蒙古文化当中,对于大自然的崇拜,对勇士的推崇,即对人的力量和自然力量的平衡的观点是蒙古文化的要义。草原环境一方面以不可抗的自然力量推动着蒙古人民的生活,使他们形成了人对自然的崇拜,同时也正是这种自然力,造就了对勇士的敬仰。而这些文化,在蒙古语言词汇当中也有充分的展现,同时,词汇的丰富又加强了这种自然文化和勇士文化的传播。例如,蒙古语当中,男孩取名为“巴特”的有很多,意为勇士。蒙古语族是介于满-通古斯语族和突厥语族之间的一种语族,共有词中的一致性是显而易见的,除了小部分词语发音相同但语义有所变化的之外,其大部分词语的发音和语义是完全相同的。

词汇表现环境。蒙古语言当中的词汇,就是对我们所说的自然力量和人的力量平衡的体现。草原广阔无垠,使人们能够放开歌喉,尽显辽阔的胸襟。同时,草原气候多变,人们要面临暴风雪的威胁,面对严寒的挑战。这种广阔的地理环境和险恶的气候环境,使得人们看到了大自然的力量,从而对自然环境产生崇拜。同时,人们生活在这样的环境当中,要与恶劣的自然环境去斗争,因此又需要勇敢的领袖人物,就形成了勇士文化。除了自然环境以外,还有社会环境,历史上蒙古族同草原上其他各民族共同生存,当中不乏争斗,自然也有友好的往来。就是在双重环境的作用下,蒙古族语言中的词汇,吸收了草原民族文化的精华,浓缩了草原文化的基本特征。在历史的嬗变中,蒙古族语言词汇充分展示了其民族特色,同时又具有时代特征。蒙古语元音丰富,语音结合比较自由,这是与自然环境的影响密不可分的。

蒙古语言当中对于表达颜色的词汇也有一些特定的偏好。蒙古族人民偏好白色和蓝色,他们认为,白色象征着真实、纯洁、正直和美好。蓝色则表现为他们对大自然的重视,他们希望自己的民族像永恒的蓝天一样永存和繁荣兴旺。日常生活中,红色也是蒙古族人民的偏爱,红色作为暖色系,能够给人带来温暖亲切的感觉。另外,蒙古族人民经常使用蓝、白、黄、绿、灰或紫等颜色来命名地理位置。这些颜色命名,充分表达了蒙古人民对不同地域的喜好之情。

2 草原生活的社会组织结构的影响

历史上的蒙古族以游牧生活为主,很少定居生活,社会组织结构表现为部落。这也是受自然环境的影响。需要部落形成合力才能保障生产生活的顺利进行。同时,在社会组织结构中,他们秉持着同样的信仰,以保障组织生活的顺利开展。

在蒙古语言词汇当中,有一些只存在着十分细微的差别,词义区分的相当细腻,从而使得用其他语言翻译蒙古语时很难找到完全一样的词汇,将草原词汇表达的意思一丝不差的描绘出来。作为蒙古语中的核心词汇,草原词汇能够在单纯词的基础上不断衍生,形成自己独具特色的语言,生产出更多从不同角度展现草原风采的词汇。这是从语言学的角度进行分析所得出的结论。正是这样的部落生活以及相应的体制,形成了极具特色且完整的草原词汇。比如,由于受到草原生活环境的限制,部落主要居住在蒙古包中,蒙古包既便于搬运、易于拆搭,又能抵抗风寒,正是这些特点,使蒙古族人民创造了很多形容蒙古包的草原词汇。草原特殊的生活环境,使蒙古族的草原词汇种类繁多,同样的意思可以用不同的词汇来形容,通过不同词汇的表达将其划分的更加细腻。这就使得蒙古语言当中词义的差别非常小。

3 草原经济活动的影响

畜牧业生产是蒙古族人民赖以生存发展的主要经济生产方式,草原人民早期的经济活动主要以交换为主。主要的交换的物品是肉类和皮毛类。这是独特的环境带来的,也是社会组织影响下的产物。牧人、草场和五畜是草原经济的主要构成因素。蒙古民族对于五畜的类别、性别、年龄、毛色、性情等都具有细致的称呼。单单是对草原的描述上,蒙古人民就根据自己对草原的了解衍生出各种不同的词汇,分别从不同的角度上对草原的特点进行描绘。

由于草原特定的生活环境,形成了草原游牧民族特有的生活环境,从而使得蒙古族人民创造出很多表述传统草原经济的词汇,这些词汇从不同角度展示了畜牧业的经营方式和轮牧形势。正是因为这样,在农耕民族语言中很难找到能与草原词汇所表达的含义完全一致的词汇,通常只能通过合成词或音译词来表达。每个民族的谚语和格言由于地理环境、文化习俗、宗教信仰等方面的不同,反映出的民族文化特色也不同。

因此,草原经济生活对蒙古语言词汇的影响也具有着深刻的作用,而丰富细腻的词汇的运用,也保障了草原经济的顺利进行,二者相得益彰。

蒙古语是黏着语,通过词形的变化进行构词。主要表现为通过词缀。正是因为其草原生活的独特性才造就了黏着语的发展,黏着语是草原词汇丰富性的表现形式。例如蒙古族人民为了区分每一块草场的放养种族,创造出丰富多彩的草原词汇,通过这些词汇所表达的不同含义,将草场有序、规律的划分开,让其各尽其责,形成五畜四季轮牧的经济方式,借此与其他游牧民族区分开来。历史上蒙古族游牧经济类型为其主要的生存方式。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就是利用天然的水源、草场,取得相应的生产资料,从事相应的经济生活。因而蒙古族人民将草场结构区分的相当细化,使每一块草场都被充分的利用起来,不同的牲畜放养在不同的草场之上,使蒙古族的畜牧业得以持续稳定的发展。在这些词汇中,丰富的动词、名词、形容词也就不断被创造。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素组成的词叫合成词。草原词汇中合成词的应用比较常见的,这与汉语发展的总体特征是一致的。合成词主要有复合式、附加式、重叠式三种构词方式。在对于草原的形容上,表达草原辽阔和碧绿的词汇就有很多种,由此可以判断,正是蒙古人民对草原的熟知程度才造就了各种各样的草原词汇。蒙古语言当中大量的合成词丰富了中华文明的文学表现形式与内容。草原词汇,对于具有独特民族化的蒙古族来讲,是保存其文化传统的最重要的载体,也是促进其文化发展的重要力量。

蒙古语的词汇当中有汉语借词,也有一些突厥语、满语、藏语等借词。这与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往来有着密切的关系。各民族在经济、政治、文化各领域的往来,对于不同民族语言的丰富也发挥了重要的最用。通过借词,才能更好地丰富自身语言,才能更好地开展各民族的交流。

草原词汇在蒙古族的发展过程中始终发挥着传递信息、表达思想、促进草原发展的重要作用。草原词汇随着社会深化而变化发展着。草原词汇的发展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草原文化的发展史和运用这种文化的民族、国家的发展变化史。蒙古语言当中词汇的意义也在不断经历着变迁。

尽管在索绪尔看来,语言的能指是固定的、不变的,但是很多人认为语言符号具有意指功能,而意指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而变化的。草原词汇的形成正是对草原文化的发展不断变迁的反映。而随着草原文化的变迁,词汇的意义也在不断地丰富和发展,甚至与原先大为不同。蒙古族草原文化的形成见证了蒙古族的历史文化变迁,反映了蒙古族的民族文化环境。

蒙古民族崇尚自然、恪守信义,在博大的草原文化中同样可以找到许多表现蒙古民族传统文化心理的草原词汇。如谚语和格言的形成往往与他们所居住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紧密相连。如同生活在大沙漠里的阿拉伯人,受到地理因素的限制,产生的谚语和格言多与沙漠有关,同样,居住在草原上的蒙古民族,由于生活环境的局限性,与草原和五畜密不可分,形成的谚语和格言自然也是对草原情感的抒发。

草原词汇从不同的角度构成了描绘草原的谚语和格言,反映了蒙古民族像草原一样广阔宏大的心理以及和谐共处的博大胸怀。草原词汇的细腻之处在于,仅对广阔宏大的描写就有诸多不同的表达方式,虽然大致意思相同,但其对广阔宏大的区分层次是显而易见的,对人和事物的描述用词区分极其细致,不同的草原词汇反映在不同的人和事物上,使其表达的更加明确、清晰,有层次。

同样,除了反映草原辽阔的谚语和格言之外,对于在蒙古大草原上辛勤劳作、热爱生活的蒙古族人民表达赞扬的谚语和格言也层出不穷,从各个方面表现出蒙古族人民的聪颖智慧和优秀品质。这些草原词汇的细化,将蒙古族人民的美好品质展现得淋漓尽致。

刨除语言学上的特定语义,蒙古草原词汇在文学层面上的延伸同样可以表达出蒙古民族的文化心理特点。同一个词汇,除了能表达出草原的意思之外,还能表达出情面、友情等引申意义。由此可见,草原词汇博大精深、细致入微,可以从不同角度表达出同一事物的不同层面,这是其他民族词汇难以企及的。

结语

草原词汇如同宇宙万物一样都处于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随着蒙古族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提高以及人们对客观事物认识的不断深入而不断的变化发展,草原文化中的草原词汇是动态的、发展的、变化的、不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我们既要遵循客观规律,又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深入到语言研究当中去,充分发挥语言的功能和意义。一些新词产生,旧词消亡或者不断被赋予新的意义。在草原文化的背景下,对于草原词汇的辨析,既有利于蒙古族语言词汇的发展,引起人们对于蒙古语言这门已经较少为人们使用的语言的关注,同时也有利于借助于语言,更加充分地表达蒙古文化,探寻蒙古文化的内涵,从而展现民族特色,促进民族的大融合、大繁荣。

参考文献:

[1] 乌·满达夫:《二十一世纪与蒙古语言》,《西北民族研究》,2001年第1期。

[2] 贾晞儒:《蒙古文字与蒙古族历史》,《西北民族研究》,2003年第2期。

[3] 刘勇:《蒙古族的饮食文化》,《科技咨询导报》,2007年第3期。

[4] 呼日勒沙:《世纪之交的中国蒙古族文化研究》,《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

[5] 陈巴特尔:《试论蒙古民族传统文化的形成、变迁及其特点》,《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期。

(严木初,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副研究员)

内蒙古职称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中国境内对于蒙古族音乐研究时间节点开始于20世纪初期,到现阶段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从对于蒙古族音乐的研究内容进行分析,最初主要分析蒙古族音乐资料的内容并对相关的内容进行进一步的整体与分析,从这样的角度对蒙古族音乐理论内容进行延伸,在不断延伸的过程中,到21世纪近十几年时间,多元化的分析发展方式逐渐融合到蒙古族音乐的内容分析中。对蒙古族音乐进行研究,乌兰杰先生对于蒙古族的音乐有着自己的一套理论内容,并对蒙古族音乐的研究有着进一步的成果展现,这样的内容给今后的研究奠定了扎实的基础,也为今后蒙古族音乐研究开创了全新的音乐研究环境,给今后研究蒙古族的历史打下了十分坚实的基础,也帮助今后蒙古族历史的发展有着全方面的推动。本文就乌兰杰蒙古族音乐分析“三阶段”内容进行分析和讨论。

【关键词】乌兰杰;蒙古族;音乐;“三阶段”

对于乌兰杰先生蒙古族音乐的研究内容来说,先生有很多的研究内容都同数字“三”有所联系,乌兰杰先生也将蒙古族音乐的内容分析分成三阶段的内容进行发展剖析。比如蒙古族音乐发展的三个阶段,蒙古族音乐地区风格形成建立的三个阶段,蒙古族佛教音乐时代风格变化的三个时期,蒙古族民歌的三个风格展现,科尔沁音乐风格形成发展的三个时期,長调民歌的三种拖腔内容,长调民歌的三种节奏形态等诸多内容,从以上的诸多研究中都能够发现乌兰杰先生同“三阶段”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一、第一阶段开启当前蒙古族音乐研究

对于乌兰杰先生的蒙古族音乐研究内容来说,首先需要对先生分析的第一步蒙古族音乐民歌作品《叙事歌》和1985年出版的第一部理论专著《蒙古族古代音乐舞蹈初探》的内容作为开端进行分析。

《叙事歌》本身是关于科尔沁叙事民歌的一部地方性民歌合集内容,该本民歌合集中能够包含《达那巴拉》《韩秀英《龙梅》《丁克尔扎布》等48首科尔沁的叙事民歌内容。拿整个民歌合集来说,能够按照实际的内容进行古代武士思乡曲、动物语言体叙事歌、长篇叙事歌等诸多风格内容,很多民歌都有十分突出的研究内容以及研究价值。

乌兰杰先生所出版的第一部学术名著就是《蒙古族古代音乐舞蹈初探》,书中一共有16篇关于对蒙古族古代音乐分析的文章,其中《蒙古乐风三变论》中第一次对于蒙古族音乐的历史时间划分问题有了进一步的展现,这样的历史时期划分能够帮助今后的蒙古族音乐研究内容的推进,也能够整体进行历史框架的构建,文章对于今后的蒙古族古代音乐内容有十分深远的影响。在《盛开在草原的艺术之花——蒙古民歌简介》一书中,乌兰杰先生对于蒙古族的民歌进行了明确的内容划分,将蒙古族的民歌分别按照狩猎歌曲、牧歌、思乡曲、赞歌、婚礼歌等内容,这样的体裁划分能够更好地帮助今后蒙古族民歌的内容进行分析,在这样的基础上,乌兰杰先生按照这样的划分内容介绍了民歌形成的风格特点。

乌兰杰先生除了以上的内容以外,还有专门从哲学以及美学角度进行划分的文章,这样的文章内容能够从《民歌海洋中的哲学瑰宝》以及《浅谈蒙古族民歌的浪漫主义》,以上的两篇文章中能够按照现实的民歌实例,重点将蒙古族的歌曲进行浪漫主义、现实主义以及英雄主义的内容划分,这样的划分能够更好地将蒙古族的民歌内容进行深层次的剖析。

在《草原牧歌简论》中,乌兰杰先生能够按照长调民歌的曲调方式以及调式调性进行分析,而《马头琴的传说以及其他》《马头琴史话》作者能够从文献的角度出发,对相关的作品内容进行分析,以这样的方式来更好地介绍蒙古族的乐器在民歌中的应用,并对马头琴的实际应用情况进行了介绍。从研究的整体内容来说,乌兰杰先生能够从第一阶段对蒙古族音乐的各个领域内容进行分析,有进行合理的偏重,这样的偏重能够从理论的角度出发,对大量的文献以及资料内容进行分析,通过这样的文字积淀对整个蒙古族音乐进行研究。

二、第二阶段为蒙古族音乐史为代表的研究成功问世

时间到了20世纪90年代,乌兰杰先生对于蒙古族音乐史的分析逐渐问世,这样的专著能够更好地让人们了解到蒙古族的音乐历史。乌兰杰先生在著作创作过程中,还同赵宋光先生有合著的作品,在蒙古族民歌的内容精选中,其蒙古族歌曲都是由赵宋光先生进行了钢琴方面的伴奏,这样的内容伴奏使该民歌书籍同之前的书籍有了完全的不同。其一,精选中选择的歌曲内容都是同蒙古语以及汉语两种语言内容进行编写,并采用这样的方式进行内容记录;其二,能够采用五线谱以及简谱多种记录音乐乐谱的方式,这样的方式能够给收听的每一首音乐都有完整的钢琴伴奏;其三,这样的民歌作品集能够给今后的蒙古族艺术教育带来声乐教材的推进,这样的音乐内容能够给蒙古族音乐的传承与发展带来全新的动力;其四,由于该部作品集中能够将五个风格的民歌作品进行融合,从蒙古族民歌的角度出发,这样的作品内容兼具综合性的整体特点。

三、第三阶段从历史的研究方向转变为专题理论研究内容

在经过历史不断研究的过程中,乌兰杰先生也按照时代的不断发展情况进行专题理论内容的分析,将重点转向了蒙古族传统的音乐专题内容研究,这样的研究内容能够从蒙古族民歌,宗教音乐内容,说唱音乐内容以及歌舞内容都有进一步的分析,这样的内容分析涉及到蒙古族音乐相关的各个领域。除了以上的内容以外,还涵盖有蒙古族戏曲、美术、舞蹈以及建筑等诸多内容,这样更加方便对于蒙古族音乐历史的传播。

(一)民歌研究领域

对于民歌研究领域的内容来说,乌兰杰先生有对于《科尔沁长调民歌》以及地方民歌的文献成果整合。《科尔沁长调民歌》中对于科尔沁地方的民歌内容有着十分全面的资料收集,其中能够包含十分丰富的民族音乐资料内容,从科尔沁的艺术特色、艺术分类以及美学思想、功能性特征等众多层面都有着细节性的剖析,在进行文献梳理过程中,将科尔沁地区的长调民歌以及短调民歌的内容有着音乐形态的分析,并将艺术风格以及区域风格色彩进行了了解。从民歌的内容出发作为延伸的起点内容,以文本的方式对科尔沁草原以及科尔沁人民特殊的历史以及生产失衡进行观察与分析,以这样的方法来更好地体会民歌与社会生活、民歌与历史生活之间的有效联系,这样的内容也是乌兰杰先生自己特殊的研究方式。

(二)宗教音乐研究领域

乌兰杰先生对于宗教音乐的研究成果从萨满音乐作为开端进行分析,经过乌兰杰先生的内容研究,从在中央音乐学院开始就对萨满歌曲的内容有了收集。在收集的过程中,能够通过文章查找以及摘录梳理十分丰富的资料内容,以这样的方式来更好的熟悉蒙古萨满的历史情况,给今后的萨满音乐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乌兰杰先生除了对萨满民歌有了解以外,对于蒙古族佛教音乐也有系统性的分析,乌兰杰先生是第一位对佛教音乐进行研究的音乐学家。佛教的音乐内容分析能够将整个蒙古族佛教的歌曲按照元代以及清代时期的风格特点以及音乐形态方式进行分类,这样的分类方式还能够更好地将蒙古族佛教音乐风格进行颂歌以及赞美诗的划分,对整个佛教音乐时代的风格情况分成三个阶段,并将这三个阶段的佛教音乐进行歌曲内容的概述。

(三)其他艺术研究领域

除了以上的蒙古族音乐研究领域以外,乌兰杰先生还对蒙古族其他艺术内容有着自己的理解与分析,比如蒙古族的戏剧、美术、书法内容等,这样的领域也都展现到乌兰杰先生的书籍中,书中乌兰杰先生能够对各个艺术领域中的历史发展有着自己的理解,这样的内容了解包含对于各个艺术形式中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内容以及人物、作品以及事件等诸多方面的知识合集,按照这样的系统知识分类,并加以注解以及论文诠释,更好地将诸多蒙古族的艺术内容呈现出来,丰富整体资料内容,变成一种综合性的蒙古族艺术工具书籍。

四、结语

本文乌兰杰先生对于蒙古族音乐三个阶段的研究内容进行了细节方面的梳理,按照乌兰杰先生在蒙古族音乐的研究角度进行三方面的内容展现,这样的内容能够看出乌兰杰先生在蒙古族音乐研究领域方面有着十分突出的成果。乌兰杰先生能够采用宏观的研究方法,从蒙古族音乐的历史角度护法,逐渐进行蒙古族音乐各种体裁分析,内容分析能够从共性到个性进行变化,这样的变化能够从多方面、多角度构建蒙古族音乐研究的模式,为今后的蒙古族音乐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伊拉拉塔.关于蒙古族音乐文化对地方高校音乐教学产生的影响探析[J/OL].黄河之声,2019(17):15-16[2019-10-28].

[2]林璐.從“创作”到“演奏”的民族情结——评析钢琴套曲《十二首蒙古族民歌钢琴曲集》[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46(5):157-161.

[3]杨帆.蒙古族风格无伴奏合唱艺术中音乐形态特征与艺术特点探究[J].北方音乐,2019,39(17):57,62.

[4]李忆.蒙古族传统音乐的传承、创新和未来——以民歌《嘎达梅林》的当代创作和改编为例[J].北方音乐,2019,39(17):42,45.

[5]王琳.地方音乐传承背景下的高校视唱练耳教学——以蒙古族民歌在高校视唱练耳教学中的实践为例[J].艺术科技,2019,32(13):239.

[6]王叶.蒙古族风格艺术歌曲创作手法研究——以“草原乐派”作曲家好必斯作品为例[J].北方音乐,2019,39(12):5-7.

[7]我校音乐学院举行“蒙古族长调艺术人才培养”“蒙古族马头琴音乐传承与教育人才培养”开班仪式[J].内蒙古艺术学院学报,2019,16(2):2-3.

[8]梁茂春.乌兰杰的蒙古族音乐史研究——评乌兰杰的《蒙古族音乐史》[J].人民音乐,2018(8):4-9.

作者简介:王霞(1977—),女,汉族,内蒙古呼和浩特人,硕士,内蒙古师范大学,讲师,研究方向:钢琴教学。

内蒙古职称论文范文第3篇

【内容提要】现阶段内蒙古的民族文化传播在方式、渠道、范围和影响力等方面还存在着不足和差距。未来,应该在强化民族文化传播的新媒体平台建设、实现民族文化传播的参与性体验性创新、深化民族文化传播的品牌战略、延伸民族文化传播的产业链价值等方面做出改进,以提高内蒙古民族文化传播的实效。

【关键词】内蒙古  民族文化传播  策略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十九大报告突出强调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战略。对于内蒙古自治区来说,进一步加快文化改革发展、推进文化强区建设,是坚持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需要,是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保证。而突出民族特色、传承和创新民族文化事业和民族文化产业、促进民族文化面向国内外的传播和交流则是提升内蒙古自治区文化软实力、建设文化强区的重要内容。

近年来,内蒙古的民族文化传播取得了一定成就,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已经成为内蒙古向世界亮出的新名片。但是,与其他省份相比,现阶段内蒙古的民族文化传播在方式、渠道、范围和影响力等方面还存在着不足和差距。未来,应该在强化民族文化传播的新媒体平台建设、实现民族文化传播的参与性体验性创新、深化民族文化传播的品牌战略、延伸民族文化传播的产业链价值等方面做出改进,以提高内蒙古民族文化传播的实效。

一、强化民族文化传播的新媒体平台建设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深入发展,网络正在演变成现代人的“生活空间”,一个“数字化生存”的时代已经来临。在这一背景下,新媒体在文化传播方面的功能和作用也开始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可。在我们所进行的社会调查中,有70.0%的被访者在面对“是否认为内蒙古民族文化在新媒体中的传播更有利于其发展、传承”的问题时,表达了“赞同”的态度。结合网络等新媒体的传播优势,加深民族文化与新媒体的技术融合,探索民族文化的新媒体传播渠道和方式既是符合时代和文化发展需要,也是满足受众需求的传播趋势,对于提升民族文化传播的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借力官方层面或政府性质的网站、微博账号、微信公众号等网络平台积极传播内蒙古民族文化。这些平台所具有的官方权威性背景,可以为民族文化的传播赢得更多的公信力和影响力。具体运作的过程中,这些平台既可以是官方创办的专门用于传播民族文化的网站、微博账号、微信公众号,也可以是在已有的政府网站、政府微博账号和微信公众号等政务性平台上所开设的民族文化传播板块。前者以云南省民族事务委员会主办的“云南民族网”、中共新平县委主办的“花腰傣网”较为知名;后者以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的微信平台“上海发布”上的“我爱上海 I love SH”文化专栏为例,它在传播上海地方文化、塑造上海城市形象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

内蒙古的民族文化传播中,这种官方性质的网络传播平台数量很少,仅有的几个还存在着内容更新滞后、原创内容缺失、互动功能不完善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其对于内蒙古民族文化的传播效果。未来,内蒙古的民族文化传播应该强化对于官方层面或政府性质的网站、微博账号、微信公众号等网络平台的利用,加大此类平台建设数量的同时,也要对其建设的质量提出要求。一方面,考虑到官方工作的宣传性质和需要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现实目的,这些平台可以着力传播能够凸显本地区最具价值和特点的民族文化资源。另一方面,为了切实提升其对于内蒙古民族文化传播的效果,此类平台需要在内容的及时更新和优质原创方面做出改进。在关照受众兴趣和接受心理、尊重网络传播规律的基礎上,采用多元化的内容表现形式。比如,借鉴现在社交媒体平台上短视频和H5页面流行的趋势,通过制作、发布短视频和H5页面或游戏等来传播民族文化,吸引受众关注。

其次,建构内蒙古民族文化传播的数字化平台。如果说网站、微博、微信对民族文化的传播属于一种零散的碎片化状态,那么搭建内蒙古民族文化传播的数字化创新平台就是出于更为系统化、全面化和专业化的传播考量。这一平台是一个基于网络传播和云端存储共建共享的民族文化信息数据库,可以发挥存储、采集、展示和应用等多项功能。它可以利用数字技术实现内蒙古民族文化各类资源的录入和存储工作,构建内蒙古民族文化的数字图书馆、数字影像馆和数字博物馆,配合先进的3D技术、虚拟现实技术(VR)等,还原已经湮灭了的历史文化遗迹,记录和保存非物质文化遗产。该平台应该允许和鼓励注册过的机构用户和个人用户上传文字、图片、音频、视频、动漫等各种媒体形式的内蒙古民族文化资源,充分调动网络用户的主动性来扩展平台的信息采集功能,丰富平台上的内蒙古民族文化资源容量。

在展示和应用层面,该平台不仅可以通过文字、图片、音视频等传统多媒体形式向用户展示内蒙古民族文化风貌和特色,还可以借助虚拟现实技术(VR)和增强现实技术(AR)等先进的数字技术为用户打造沉浸式的体验,真正身临其境般地感知和了解内蒙古民族文化的特色和魅力。最为关键的是,这些先进的数字技术能够真正实现与平台用户的交互式传播,将更有助于满足用户的个性化参观和体验需求。国内这方面的探索可以中国国家博物馆、北京故宫博物院的网站建设及其 APP平台为典型代表。2008年由故宫博物院和IBM合作开发的“超越时空的紫禁城”虚拟博物馆项目正式启动,是国内第一个运用虚拟现实技术在网上展现重要历史文化景点的虚拟世界,它利用3D技术复原出了紫禁城中的人物和事物,还专门针对游客的不同参观需求设计出多条特色游览路线,它将皇宫的建筑文物和皇家的生活场景进行了虚拟展示,用户可以通过设置不同的虚拟身份来体验古代宫廷生活。然而,类似的项目在内蒙古还未有开发,未来确实可以在这方面多做尝试。

借助于多网络融合和多终端传输的技术基础,平台还可以实现内蒙古地区所有博物馆的接入、连接和访问,真正实现民族文化资源的共存共享。此外,该平台在应用层面上除了基本的信息检索和下载功能外,还可以尝试开发一些个性化的、交互式的资源利用程序,比如允许用户对于平台上的民族文化素材进行二次加工和制作,可以自创虚拟音乐厅、虚拟剧场,可以对音乐、舞蹈、民族文化活动场景等进行编排和导演,并提供平台上的空间以备其存储和展示。

总之,通过这样一个数字化平台的搭建,使内蒙古民族文化传播的内容、体系更加丰富、完整和充实,不仅能够满足民族文化保护机构、研究机构的工作需求,也能很好地吸引普通公众和文化创新、创意人才的关注,对于提升内蒙古民族文化资源的展示传播率和开发利用率都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

二、实现民族文化传播的参与性、体验性创新

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各级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在民族文化的传播中已经探索出一些较为多样的传播方式和途径,比如以“中国·内蒙古草原文化节”为代表的节庆活动、以“草原文化遗产日”为代表的会展活动和以《天堂草原·内蒙古》为代表的形象宣传片投放活动等。这些方式对于内蒙古民族文化的传播发挥了一定作用,但仍有提升的空间。

在调查中,当面对“希望参加与内蒙古民族文化有关的活动类型”这一问题时,被访者做出的选择依次是体验类活动(31.7%)、观摩展览类活动(28.3%)和互动游戏类活动(20.6%)。如能在传播活动中增强公众的体验感和参与感,带动他们的兴趣和主动意识,将更有利于提升民族文化传播的效果。

此外,也可以在商业区或人流密集区规划专门的文化体验中心,提供方便人们近距离接触和认知内蒙古特色民族文化的空间和环境;还可以将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建设和城市、村镇的整体建设协调规划,避免出现只见商铺和建筑,不见生活和文化的“空心”保护区。

三、深化民族文化传播的品牌战略

在内蒙古民族文化的传播过程中,政府已经开始有意识地实施品牌化战略,自治区政府不断发动各方力量着力打造“草原文化”品牌,而其他盟市政府也结合本区域民族文化的特色资源推出各自的文化品牌。然而,在现阶段的品牌化传播战略中,还是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首先,内蒙古民族文化的品牌体系缺乏统一的规划,整体上陷于一种定位不清、内涵混乱的状态。各级政府均推出了其认为能够代表本区域特色的民族文化品牌,草原文化、游牧文化、马背文化、驭马文化、蒙古文化,看起来丰富多彩,其实质却是内涵交叉、风格雷同,难以在民族文化传播中发挥多元品牌的协同作用;其次,品牌推广的观念和策略较为落后,也影响了品牌效应的发挥。民族文化品牌的建构,既要充分展示该文化有形层面上的无穷魅力,又要充分揭示其无形层面上的深刻内涵。

坚持品牌化战略仍然是未来内蒙古民族文化传播的重要方向,各类传播主体应该在精品文化项目的策划、制作和营销推广方面投入更多精力。精品文化项目要求对于内蒙古的民族文化资源要以保护性开发为核心,重点着力于对特色民族文化资源内涵和精髓的深入发掘,在此基础上以系列文化精品建立起与其他地区民族文化的品牌区隔。以云南省的《云南映象》《丽水金沙》和《梦幻腾冲》等文化品牌为例,各自有着清晰、明确的定位,又全部被统领在“七彩云南”的品牌内涵之下,既相互映衬又协调统一。而现阶段内蒙古的民族文化传播中还不具备如此体系化、区隔化的文化精品。

与此同时,也不能忽略了对于品牌的推广,这也是品牌打造的又一关键步骤,其重点在于品牌符号的传播和认知。这就需要不断创新品牌推广的观念和策略。比如可以借鉴市场营销中的“视觉形象识别(VI)”策略,围绕民族文化的内涵设置文化品牌的视觉传播方案,通过标志、标准字、标准色、标准形象等要素的设计和组合,使其成为能够传播文化内涵、表达文化个性,又方便识别和记忆的符号体系,并将其应用到品牌传播的各个环节和领域,强化传播的效果。再比如,可以寻找民族文化品牌的形象代言人,利用明星效应提升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既可以选择本民族的明星或知名人物为形象代言人,也可以选择形象和氣质与本民族文化内涵相符合的明星或知名人物为形象代言人。

四、延伸民族文化传播的产业链价值

现阶段内蒙古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已经在旅游业、出版发行业、广播影视业、工艺品业、演出业、文博会展业、文化娱乐业等领域有所拓展,但整体的发展状况还是落后于国内总体水平,产业规模较小,发展速度滞后于自治区二、三产业,更没有形成特色鲜明的产业体系。未来,应该更多考虑新媒体时代大众文化消费与审美心理的需求,结合新媒体传播技术和平台,不断延伸内蒙古民族文化的产业链价值。而产业链的开发离不开内容和创意的支撑。

在我们的调查中,民族歌舞、民族服饰、民族节日、民族建筑和民族风俗被认为是最具开发价值的文化资源。从中可以看出人们对于这些特色民族文化资源的强烈兴趣,内蒙古的民族文化产业开发可以围绕这些内容资源进行深度开掘。而在具体的开发方式和产业链延伸上,则需要有更多的创新路径和创意思维,要突破传统观念和行业区隔的限制,促进旅游、演艺、工艺品、广播影视、出版发行、文博会展、餐饮娱乐等多领域、多行业的有机融合。这方面的优秀代表要数对云南省民歌《小河淌水》的开发,在它的产业链条上,不仅有饮食文化公司、主题音乐餐厅,还有芭蕾舞剧、影视剧以及商业演出,真正实现了用一首民歌打造了一个文化产业。内蒙古的民族文化产业发展也可以借鉴这一思路,通过巧妙的创意和大胆的融合,寻求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路径。比如开发民族文化题材的影视剧、歌舞剧、动漫、网络游戏,实现民族文化资源的视听化转换,开办民族文化主题餐厅、音乐厅,利用3D、虚拟现实(VR)等全新数字技术打造民族文化体验中心,等等。总之,就是要在跨界融合的过程中实现联动式、衔接式的文化产业链延伸。

五、加强与媒体和非政府组织的互动

要想取得内蒙古民族文化传播的实效性,政府还需要加强与媒体、非政府组织的互动。政府可以积极主动地充当民族文化类信息的新闻源,在组织开展民族文化传播活动前主动会见媒体,积极介绍政府的立场和态度;主动接受媒体对民族文化保护和传播活动的监督,最大限度地解疑答惑,获取媒体的理解和支持;此外,政府还可以进一步尝试拓展与区内外媒体的合作方式和途径,借助自身的民族文化资源和政策优势与对方的策划能力、技术能力、营销能力等形成互补,通过协作的方式互利共赢。比如以现阶段国内火爆的旅游类真人秀节目为例,政府可以尝试主动邀请节目组来内蒙古进行节目的录制,或者给前来录制的节目组提供更多便利条件和帮助,这样既可以借助优秀节目的影响力来提升本地的知名度,也可以在民族文化传播上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近年来,开始有越来越多的民间非政府组织融入到内蒙古民族文化的传播活动中来,他们积极参与内蒙古民族文化的抢救性保护工作,开拓内蒙古民族文化的创新性传承方式,通过设立专门基金和项目工程等方式来开展内蒙古民族文化保护研究,探索相关政策和制度建设。非政府组织已经成为政府和媒体之外的民族文化传播的又一重要主体。目前,这些非政府组织主要包括高校、研究机构等民族文化学术团体,民族艺术交流协会,民族文化保护组织和民族文化产业协会等。未来,政府也可以不断拓展与这些组织的交流与合作。比如,构建内蒙古民族文化传播的高端智库,将高校和研究机构的学术研究成果应用于政府民族文化传播的实践;甚至可以构筑多组织参与的产学研结合的发展模式:在内蒙古地区成立由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媒体、产业协会和政府部门联合组建的内蒙古民族文化传播研究中心,由高校培养人才,由媒体、政府部门和产业协会负责提供实践基地,由科研机构负责提供理论和技术指导,让高校培养的民族文化传播人才能够真正满足媒体传播、政府宣传和企业经营的需求,让媒体、政府和文化企业能够参与民族文化传播人才的教学培养过程,让科研机构的成果能够转化成现实的文化传播力和影响力,真正实现内蒙古民族文化传播的产学研共建机制。

【基金项目:本文得到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媒体语境下的内蒙古民族文化传播研究”(编号:12XXW005)的支持】

参考文献:

[1]自治区财政下达专项资金,支持自治区民族文化大区建设.http://www.nmg.gov.cn/fabu/xwdt/bm/201607/t20160725_561947.html

[2]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3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http://www.cnnic.cn/gywm/xwzx/rdxw/20172017/201701/W020170122510934037090.pdf

[3]李富强.让文化成为资本——中国西部民族文化资本化运营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72.

[4]杨光宗、龙亚莉.建构传播少数民族文化新媒体平台的思考——以武陵民族地区为例[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7).

[5]李欣.论新媒体语境下甘肃藏文化传播[A].新媒体与民族文化传播研究[C].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9:193.

[6]吴艳.网络传播与民族文化重塑[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6(11).

[7]冯广圣、冯菊香.基于“五W模式”的黑衣壮文化品牌传播路径研究[J].广西社会科学,2014(3).

[8]岳广鹏.冲击·适应·重塑——网络与少数民族文化[M].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2010:69.

作者简介:刘艳婧,内蒙古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新闻学博士

编辑:孟凌霄

内蒙古职称论文范文第4篇

中国传统造型元素,是反映设计概念与传递文化背景的手段。古老的彩陶纹样,刚劲的青铜造型,丰富的民间剪纸图案等都是体现传统文化意义的捷径,是丰富设计形式的载体。但是中国传统的造型元素与现代审美形式不符,传统造型艺术中的自然造化与现代设计中以人为本的设计观念及后现代设计概念之间的偏差是显而易见的。这种不符、偏差违背了服装设计所需求的在地域文化的背景下传递当代时尚设计观念的主题。那么传统造型元素能否传递当代社会的意识,能否在当代服装时尚设计中广泛运用从文化发展的角度来看现代设计无论在观念形态还是形式上都与中国传统造型艺术有着一定的渊源。西方现代设计的诸多流派均来源于印象主义、构成主义、立体主义等现代绘画,而这些现代绘画在其启蒙时期或多或少都受到了东方文化的影响,如中国传统绘画中的“散点透视”,虚实疏密,空白等处理手法,折射到现代设计中,其传承性亦是自然存在的。因此,对中国传统造型元素形态上的改造,从而延伸至形式上的服装时尚设计,使其自身得到改良与增值,使中国传统造型元素不仅能够传递传统文化内涵,更使旧有元素能够真正传递时尚信息。对中国传统造型元素的时尚运用要持严谨而谨慎的研究态度。不能将目光仅仅锁定在中国传统造型元素的形式上。因为形式与内涵的完美结合才是中国传统造型艺术的魅力所在。因此设计师应该明确地认识到哪些传统造型元素能够代表中国传统文化,这些元素又传递了怎样的文化信息,秉承隐藏在形式背后能够真正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本质。设计师不仅要能够找到可以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造型元素,还要将这些元素巧妙的运用于服装时尚设计中。中国传统文化包括的范围很广,除了形式与内涵,还包括形式与内涵之间的转化机制,这是一种对传统文化规律的把握,只有掌握了规律,才能使中国传统造型元素在现代服装时尚设计中出现合理而丰富的变化。一旦掌握了这些规律,又能够很好地把握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设计师完全能够抛开中国传统文化形式的束缚,用现代时尚设计语言传递传统文化内蕴,创作出中国人认为很时尚,而外国人认为很有中国民族特色的、同时被东西方两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消费者认同和接受的时尚服装。

以中国传统文化刺绣为例,每幅刺绣背后都蕴含着独特文化,在所处时代具备前瞻性与时代感,这是众人经过长年不断努力所创造出来的,特别是中国传统图案,这是诸多艺人与几十代工匠对前人工艺的提炼。当国际化进程逐步加快,传统文化难以满足现代发展所需。对此愈多设计者纷纷开始尝试着将传统元素与现代时尚元素进行有效综合并通过服饰有效展示出来,现代社会中极具复古意味的服饰就是典型案例。由于古装的时代特性极其鲜明,因此现代社会中复旧流行并非只是一味模仿与复制传统元素,通过对现代形式的全释与包装让其能够突显出古代特色的同时还能够充分展示出现代时尚感,能够充分满足现代人审美需求,通过传统元素和现代工艺的综合能够保证服装刺绣走在时代前沿。同时服装装饰也是刺绣发展的巨大推动力且贯穿中国传统文化,无论是冠帽、上衣,还是裙裤、手套、鞋袜等,但凡是人们穿戴之物都会通过刺绣工艺加以装饰,现今看来刺绣已然在服饰领域中取得优异成绩。通过漫长时间演变无论是装饰模式还是装饰部位都发生巨大变化,与此同时刺绣种类也从最初单一模式逐渐朝向多元化发展,现今为止主要涉及到京绣、苏绣、粤绣、蜀绣、湘绣、汉绣、顾绣等,除此之外还包含苗族、彝族、瑶族、黎族、白族、蒙古族等民族刺绣。

就民间刺绣而言,仅从刺绣工艺上就能够将传统图案背后所蕴藏品质与精神充分反映出来。各类吉祥图案主要以象征表达方式为民众传达祈福纳样、驱恶避邪的思想并将其转化成为具体图形。苗族服饰图案将“黄河”、“长江”、“平原”、“城池”、“洞庭湖”、“验马飞渡”等真实反映出来,将苗族传统历史与历代生活进行详细描绘,并将苗族民众践山涉水与战争情况充分体现出来。

在服饰精美部分运用刺绣和錯染,与此同时还在领口,襟、下摆处、腰佩处、袖口绣制诸多意蕴吉祥如意的花纹图案,例如龙蛇、凤鸟、蝶、麟麟、仙鹤、花舟等。刺绣技艺方面主要釆用给绣、堆绣、散绣、镶嵌、镂空、花丝、锻造、点珠,能够将现代形式美的规律充分体现出来。其实我们时常会发现服饰图案绣制之前大多都是先剪纸花样,且通常都是剪纸艺人全权负责,只有少部分采纳个人意见制作。因为刺绣工艺方式不尽相同刺绣服饰自然也会有其独特之处,当我们以多色散丝绣制图案上便能够确保绣品光泽度;当我们把丝线聚结成不规则连续的小颗粒并将其绣制在底布上便能够将绣品粗形象充分展现出来;当我们把丝线先结成辫子之后再绣制则会给人一种质朴清新感觉。针对外观亮丽刺绣而言,不仅能够满足广大民众观赏需求,将物体形态美充分展示出来,与此同时还蕴含绘画艺术气韵与意境,可谓是艺术与技艺兼具的优质艺术品。

现代服饰设计中民族服饰一般都是大襟或者是斜襟式的长袍,略显宽松与厚实,服装材料的选择倾向于毛皮租、禮禮、锦锻等,装饰效果相对较好且还配置的有珠玉、银饰、松石等,让广大民众难以抵抗服饰魅力。欧美刺绣侧重于展现出浪漫氛围,花舟立体且图形繁杂,尽管各个民族服饰尤其独特韵味但是整体看来较为沉稳。伴随时代发展,国民经济与文化也以迅猛之势发展起来,尤其是沿海地区服饰领域发展速度极快,品牌服饰中不仅包含传统元素与此同时还融入现代时尚元素,花舟图案略显大气,给人一种朴实感觉,让现代服饰设计更具魅力。例如杭派服饰熏香、江南布衣,巧帛等,这些品牌刺绣无论是工艺还是技术极为先进,各种类型刺绣有着不同韵味能够将江南女子特性充分体现出来。

1、传统图案与现代刺绣工艺手法的结合。传统刺绣一般都是手工刺绣,主要体现在人们穿戴物品上,伴随时代发展科技进步出现诸多新工艺,新装备等,能够充分满足广大民众多元化需求,确保服饰设计得以符合人们审美标准。龙凤呈祥在以前是皇家专属物,装演方面大多都是刺绣,但是现如今看来刺绣手法发生巨大变化,将传统意义上的刺绣、珠绣两者进行有效综合,不仅能够直接印染与此同时还能够制作雕花镂空。

2、弱化传统图案的寓意,注重其形式美感。中国传统图案极其重视寓意,但是现代服饰设计则不同,仅仅只是追求外表形式的亮丽严重忽视图案内涵,现如今我们不再将类似于龙凤呈祥的图案视为权利,而是通过这类图案将民族精神与生命力充分展示出来,这是民族文化的升华。例如我们可在口袋众多的休闲裤上绣制龙纹图案,如此一来不仅能够将图案背后所蕴藏文化充分体现,与此同时还能够将休闲与时尚风格有效展现。

3、传统图案样与现代材料的结合。把传统意义上的图案和现代时尚元素相结合才能够充分展现出纹样独特性,增添服饰魅力使之达到艺术最高境界。传统纹样应用广泛,例如编缎、棉麻、皮革以及诸多新型材料等。

4、传统图案与现代服装款式结合。传统图案可谓是中国服饰文化的亮丽点,由于独破性的存在使得诸多传统元素融入到现代服饰设计中,但在应用过程中我们需要慎重考虑传统元素和现代设计风格的渗透,必须要以现代人审美观为基础将两者进行有效综合,从而把现代审美意识与传统纹样背后蕴藏涵义充分展現。

5、古今结合、中西合璧。由于现代人们生活节奏过快,传统纹样难以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略显复杂化。因此我们在应用过程中要重视细节简化,在保留传统图案寓意的同时要考虑到将其渗透到“宜男百草,吉庆聲有余鱼”意境中。经过多年发展与提炼,古纹样不仅内涵有深度与此同时还涉及到典雅风格,假使我们能够将图案精神以另外形式传承并将其简化,那么必然就会出现新颖元素。与此同时将传统图案装饰方式和国外发达国家装饰方式进行有效综合将会创造出全新风格。

内蒙古职称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内蒙古地区各民族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异彩纷呈、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树立正确的民俗旅游理念,积极利用、开发民俗旅游资源,对推动当地旅游和经济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蒙古民族的民俗文化是丰富多彩、底气十足的。在传统文化的庞大金库里,民俗部分会占相当大的比例。它既包括信仰、习俗、民间文学、仪式等稳固而丰富的精神部分,又包括物质方面的具体而实用的部分。内蒙古的各个地方都有各自的民俗文化宝藏,而且,总体储量和开发前景被看好。

关键词: 内蒙古民俗 民俗旅游 民俗旅游开发

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历史悠久,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世代传承,引人入胜,形成了具有鲜明特征的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在世界民俗文化宝库中占有重要的一席。近年来,我国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民俗文化资源,结合丰富而广阔的自然生态资源,进行全面系统的规划,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俗

内蒙古风土人情事在长久的历史过程中,一定地域的人类与种种特殊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相联系而生产的,内蒙古作为是武汉偶数民族聚居区,拥有别具特色的民俗风情文化。内蒙古自治区最主要的民族是蒙古族。蒙古族是一个游牧民族,独特的生息环境,“逐水草而迁徙”的游牧经济,造就了蒙古族人民苍劲雄健的民族气质和独特的魅力的草原文化,不但在我国,再去看世界上也似独一无二的。

一、民俗旅游文化的定义

民俗旅游是指人们离开惯常住地,到异地去以地域民俗事项为主要观赏内容而进行的文化旅游活动的总和。目前民俗旅游已和自然风光、名胜古迹旅游一起构成了颇具特色的旅游三大系列产品。从广意来讲,旅游实际就是民俗旅游,民俗和旅游是文化与生活的复合体。

二、内蒙古的民俗旅游资源

(一)内蒙古民俗的分布

内蒙古是民俗旅游文化资源丰富多样的地区。从东部大兴安岭到西部贺兰山,从北部辽阔草原到南部丘陵和平原地带,从呼伦贝尔草原的额尔古纳河到阿拉善荒漠的额吉纳河,从浑善达克沙地到库布其沙漠,从呼伦湖到乌梁素海,从樟子松到胡杨林,从辽上京到西夏黑城,从阴山岩画到红山文化,从乌兰浩特的王爷庙到伊金霍洛旗的成吉思汗陵墓,从忽必烈的元上都到阿拉坦汗的呼和浩特,从科尔沁民间艺术到锡林郭勒草原的那达幕大会,从巴林葛萨尔故事到鄂尔多斯歌舞海洋,到处是旅游景点和文化遗址。

三、内蒙古民俗旅游资源的现状

(一)旅游产品差异化特征不明显

旅游产品差异化特征不明显表现为旅游开发重复建设、旅游项目雷同、旅游内容相似,并由此产生草原民俗旅游产品的替代性竞争。

首先,内蒙古的自然景观以草原景观为主,辽阔的草原成为自然旅游资源的主导形象。内蒙古草原东起大兴安岭,西至居延海,绵亘3000余公里,草原面积占自治区总面积的2/3,居全国五大草原之首,分为呼伦贝尔、科尔沁、锡林郭勒、乌兰察布、鄂尔多斯、乌拉特六大草原,草原类型从草甸草原、典型草原过渡到荒漠草原,虽各有特点,但均以草原风光为共同点,草原景观特征突出,在很多区域内景观相似性很强。民俗旅游资源以特色浓郁的蒙古族与鄂温克、鄂伦春、达斡尔民族民俗文化为主,其中蒙古族民俗文化为人文旅游资源的主导形象。因此,草原民俗旅游开发的原材料存在着很强的共性,导致草原民俗旅游产品差异化特征不明显。

其次,落后的旅游开发观念是旅游产品差异化特征不明显的另一个原因。贾铁飞先生认为:长期以来,内蒙古一直沿袭着关于旅游发展的一些陈旧观念和认识,如:旅游发展的资源主导观念,旅游业是一个低投入、高产出的观念,旅游业只是一个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观念,等等。这些观念和认识与现代世界旅游发展的形势很不相符,造成内蒙古旅游业发展投资规模小、重复建设和低水平建设多、科技含量低的状况,阻碍了内蒙古旅游的持续健康发展。而显现在旅游业发展中的陈旧观念和认识也正是内蒙古草原民俗旅游产品规模小、内容相似、项目雷同的原因之一。

再次,成功旅游景区景点建设的榜样负效应导致旅游产品特色不明显。由于成功旅游景区景点建设的榜样负效应,使旅游开发者盲目效仿,不但影响了草原民俗旅游产品差异化特征的形成,而且导致相似的产品在旅游市场上产生竞争。如希拉穆仁、格根塔拉是内蒙古自治区较早开发的两个草原旅游点,旅游设施的建设、旅游项目的设置已初步定型,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成为内蒙古草原旅游的典型模式,因而被其它开发草原旅游项目的地区与企业竞相效仿、生搬硬套、低水平重复和模仿,致使全区的草原旅游点出现雷同现象,各地草原民俗旅游点大同小异、缺乏特点,旅游产品特色不明显,旅游业发展受阻。

最后,人文旅游资源开发载体的模式化倾向导致草原民俗旅游产品形式单一,差异化特征不明显。目前国内流行的人文旅游资源开发成产品的依托载体多为博物馆、展览馆、民族风情园等,并有发展成为固定模式的倾向,内蒙古各地的规划中也大量采用了此类手段。其中的博物馆、展览馆形式呆板,游客的参与有限,与旅游需求参与性强的趋势相悖;而民族风情园能够满足游客的参与和娱乐需求,但数量过多,会呈现形式单

一、项目雷同、重复建设的问题。因此,在建设时就要注意数量,否则从形式上就难于体现旅游产品的差异化,再叠加上内蒙古民俗类旅游资源的差异性认同率低的问题,所开发的旅游产品独特性弱,难于对旅游者产生巨大的旅游吸引力。

(二)草原民俗旅游形象体系不完善

旅游形象是21世纪旅游业竞争的法宝。目前,内蒙古草原民俗旅游形象还未成体系,主题旅游形象也不完整,在旅游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21世纪,该问题能否解决直接关系到内蒙古旅游业的发展。

四、内蒙古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的优势

风土人情和民俗习惯是在长久的历史过程中,一定地域的人类群体与种种特

殊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相联系而产生的。内蒙古作为少数民族聚居区,拥有别具特色的民族风情文化。内蒙古自治区最主要的民族是蒙古族。蒙古族是一个游牧民族,独特的生息环境,“逐水草而迁徙”的游牧经济,造就了蒙古族人民苍劲雄健的民族气质和独具魅力的草原文化,不但在我国,在世界上也是独一无二的。从世界旅游者需求的发展趋势看,旅游者对旅游产品的需求呈现出两个明显的特点:1〉追求新异刺激,热衷探险猎奇;2〉对那些具有独特文化色彩,带有地方神秘性的旅游资源尤其感兴趣。内蒙古蕴藏着符合这一需求指向的雄厚旅游资源,所以加快旅游业的发展是适合内蒙古经济发展的客观实际的。

五、内蒙古民俗旅游资源采取的措施

在把民俗文化转变成旅游资源的基本认识的主导下,我们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现实和未来,着手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一)深度开发民俗文化旅游产品

继续进行成吉思汗陵园旅游区的深度开发,建设具有世界级水平的帝王陵寝类的文化旅游地:抓紧做好元上都遗址的保护与开发,争取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地:加大辽文化遗迹、居延文化遗迹、喇嘛教寺庙以及蒙古民族和三少民族(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风情旅游产品开发力度,建设具有国际水平的文化旅游产品。重视文化内涵与旅游要素的融合,将文化内涵融入城镇建设、旅游服务、旅游商品、旅游餐饮、旅游娱乐等各个方面,塑造独特的旅游形象。

(二)创造特色鲜明的民俗文化旅游品牌,大力发展特色旅游城镇

根据城镇各自旅游资源优势,重点建设一批特色旅游城镇,加强对特色旅游城镇的历史文化遗存与生态环境保护和开发,形成独有旅游吸引物:不盲目效仿热门旅游景区的建设,避免相似产品在旅游市场上形成竞争:重点打好“民族文化牌”,促进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良性互动,着力打造既有民族文化底蕴、又富于时代精神的旅游特色精品,尽快树立几个国内一流、世界知名旅游品牌如成吉思汗陵、元上都遗址、昭君墓等。

六、结论

只有充分了解和认识内蒙古民俗资源基础,注意处理开发和文化传承之间的关系;统一规划、合理布局,选择科学的开发模式:在保持和融合当地特色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合理开发,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才能从根本上在旅游产业发展与民俗文化的传承之间找到平衡点和结合点,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利带动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 (北方经济)

参考文献:

[1] 玉玺. 论草原文化在内蒙古特色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D]内蒙古师范大学, 2007 . [2] 马桂英. 略论草原文化的特征[J]天府新论, 2006,(01) .

上一篇:经济类职称论文下一篇:幼儿园职称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