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音教学范文

2023-09-21

语音教学范文第1篇

语音是语言的基本存在形式之一, 任何语言的“义”, 都要通过最基本的两种基本的外显形式表现出来, 一是语音, 二是文字。在这两者之中, 虽然文字是语言的学习中心, 但是语音是源于形式的关键, 是首要的。

对语言的接受和形成言语能力, 首先要从语音开始, 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因而接受信息不是首先从认识文字开始的, 而是通过听, 来接受声显形成的语音, 在不断的听之中接受信息, 理解语音符号, 与事务之间的联系, 随着生理的逐渐成熟, 语言中枢不断受到言语的刺激, 在理解语言的有声符号的意义之后, 他们开始模仿使用, 并由笨拙到灵巧, 在不断的内化之中达到质的飞跃, 即言语的随意扩展。自如运用, 实现其顿悟。言语这一自然规律成为交际教学法的理论基础。我们也从中发现, 语音在言语形成中的首要的突出的地位。

言语作为交际的工具还具有内化的功能, 它内化到大脑的语言区, 最终成为思维的工具。语音是思维的外壳, 语音通过响亮的声音, 外显出来时其实现的是交际的功能。然而我们在思维时, 语音同样起着中介的作用, 这时舌头会抖动, 声音在体内回响, 语音以内隐的形式在与我们通话, 在这个时候有人会自言自语。有人通过实验研究才发现, 人在做梦时, 不禁大脑在活动, 其语言中枢也做出反映。在思维的现象中, 语言的中介作用以内隐的语言形式存在, 这也是在英语教学中提倡“用英语思维”的原因。

可见, 无论从语言形式的规律, 还是从其思维的工具性功能, 我们都有充分的理由说明抓好语言教学在英语学习中的重要性, 尤其在初中学习英语阶段。

中学英语大纲都提出了, 听、说、读、写四项基本要求。但是在不同阶段对不同能力的培养有所侧重, 在初中侧重听、说、读的能力要求, 尤其是听说能力, 以便为进一步学习英语和实际应用英语打下基础。

中小学教师不同程度地贯彻大纲要求。但也不可否认, 还没有给以足够的重视, 加上教学过程中方法, 技巧运用不当, 造成了相当一部分学生读音不准确, 语调不对, 有些因为读不好, 说不畅而不开口, 封杀了自己练习英语的机会, 他们对英语学习感到为难发愁, 不感兴趣, 以致形成“哑巴英语”。

“哑巴英语”现象比较普遍, 其主要原因之一是语音学习没有搞好。英语语音也是英语国家民族文化的一种反映, 我们应当给以足够的重视与研究。那么语音教学应注意哪些问题呢?

1语音教学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学习音标和音节, 中国学生学习英语, 因其母语概念根深蒂固, 汉语拼音对英语的字母, 音标的学习就形成了障碍。这就要求教师应当多研究, 给学生讲授两种语言的某些共同点及相似之处。以便发挥汉语在英语学习中的正迁移作用。如, 字符都有其对应的发音, 英语, 汉语都是如此;汉语拼音有组合音, 英语也有组合音。英语字母与音标属于不同概念, 字母构成词汇, 音标反映发音, 应当注意字母和音标之间在发音方面的联系与规律。对于音标和音节, 集中学习为好, 在学习音标和音节时, 配合以适量的词汇学习和简单的对话交流, 词汇学习尽可能配以实物或生动的图画, 对话交流要具有游戏的特点, 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元音、辅音各有其特点;元音有弹性和音乐感;元音和辅音构成音节, 在音节中辅音相当与汉语中声母, 元音相当于汉语中的韵母, 音节又有重读音节, 非重读音节, 重读开音节, 重读闭音节等, 在重读音节和非重读音节中, 元音字母或字母组合有各自不同的发音特点等等, 这些通过相对集中的学习为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语调。任何语言都是通过其语句的调式实现其抑扬顿挫的美感, 如汉语通过词语的声调表现其韵律, 在诗歌中更是通过平仄搭配实现其韵律之美。英语也不例外, 它通过音节重读, 词重读以及语句的调式表现其音乐之美。

节奏。言语交际应有一定的节奏, 不要太快, 也不能太慢;太快或太慢, 都会使人挺起来吃力, 以致影响对说话人的理解, 甚至有时会使人感到说话人没有礼貌。因此要与节奏感。

2提高语音教学的具体措施

提高语音教学的意识, 加强听的训练, 培养阅读爱好, 对语音教学一直存在着重视不足的问题, 有些老师忽视了自身对语言的研究, 轻视了对学生在语言, 语调等一方面的指导。实际上忽略了英语语音的民族特色。没抓住这一语音的实质, 这是很多学生没有形成良好的发音习惯, 张口就是中国英语, 这种状况必须改变。在对学生的指导中, 应多加鼓励, 多听录音, 多做会话联系。并且创造条件听课外看电视, 看多媒体等等, 一次提高语音教学。

创设开放的英语学习环境。语言教学是开放的, 随机的、气氛应当时和谐的。教师应当走到学生间去, 作为平等的一员, 同他们交流, 消除学生心理障碍。并及时给以表扬, 使学生增强信心, 表象自然。同时也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制作和剪辑精彩的英语教学等, 制作有声的动画课件, 给学生播放VCD等动画片, 教学片或动画片, 以提高学生的语音标准程度, 同时提高其他方位的能力。

总之, 教师要在多方面注重语音教学, 为学生更好地掌握英语, 掌握地道的发音, 要动脑的, 切实搞好英语语音教学。

教师要在多方面注重语音教学, 为学生更好地掌握英语, 掌握地道的发音, 要动脑的, 切实搞好英语语音教学。

摘要:通过分析语音对于语言的重要性, 本文提出了在语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音标和音节、语速及节奏对语音教学的影响, 并且介绍了提高语音教学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语音,音标和音节,语速,节奏

参考文献

语音教学范文第2篇

摘要:好的发音、语调使语言在交际中充满了魅力,反之,则显得枯燥无味,甚至令人费解。许多教师在过去忽视这最基础的一关,认为语音教学无关紧要。语音影响着许多相关的外语学习,如听力、会话,甚至语法,所以绝对不能小视它的重要性。由于学生长期使用母语,必然容易受到汉语发音习惯的影响。教师应从学生刚开始接触英语时,就花大力气培养学生良好的发音习惯。

关键词:语音教学 发音 元音 辅音

当我们刚刚接触到一门新的语言时,我们首先需要攻克进就应该是语言这一关。

语音教学既然如此重要,这一关当然要从头抓起。教师应从学生刚开始接触英语时,就花大力气培养学生良好的发音习惯。由于学生长期使用母语,必然容易受到汉语发音习惯的影响。这时候,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对比英语和母语的发音异同,然后在不相同的发音上多下些工夫。比如:汉语韵母的长短区别不明显,学生发[i:],[u:]等音时,往往不够长;发[i],[e]等音,也不够短;发[a:]等音时口张得不大;发[u:],[u]等音时唇形往往也不够圆。辅音相对元音,比较容易,但也有几个舌侧音和舌尖音极不好发。如“Thank you”中的“th”发[θ]这个音。舌尖要放在上下齿之间,并把气送出来。鼻音、辅音连缀及爆破音等问题,都该引起教师的足够重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耐心示范,并鼓励学生多读多练,有问题随时随地纠正。

有了好的发音是第一步,流畅自如的语调也至关重要。重读和轻读、连续、同化、节奏等等要循序渐进地培养。随着学生词汇量的逐渐增加,教师应鼓励学生在课堂和课后多开口发表自己的观点,自如地发挥自己对英语语调的理解,然后再加以肯定或纠正。当然,这就要求教师自身应有好的发音语调,以保证英语初学者模仿的正确性。

好的语音加上好的语调不仅能够说出一口地道的英语,也能依靠正确的发音提高听力水平,还能逐渐形成一种对语言特殊感悟能力——语感。语感好的学生遇到一些自己有些模糊或根本无规则可循的问题时,往往能凭这一优势做出正确的判断。

好的语音习惯要靠长期的训练养成。因此练习就成为最为关键的环节。许多重复枯燥的练习是很有必要的。除了李庭芗老师主编的《英语教学法》中所提到的分项专题练习之外,为了避免学生的烦燥情绪,教师可以组织一些针对发音、语调练习的课外活动、竞赛等等。我在这里提几个建议,以供参考:对于低年级的学生,由于词汇量的局限,可以组织朗读课文片段的竞赛。教师还可以提供一些有趣生动的绕口令来练习发音语调,如:“Mike likes to write something under a bright light”,诸如此类,由短到长,以此方法来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学生发音的正确性。对于初学者,教师在鼓励的同时,应当注意随时纠正发音。一个顽固的错误经过两、三次的纠正后,一般都能有所改善。而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方式就应更多样化、趣味化一些。这个年龄的学生可塑性较强,有些已经有了对语言独到的领悟,并产生了兴趣。针对这种特点,教师可以组织朗诵比赛、英语歌曲、英语小品竞赛,如果有条件,甚至可以请外教来座谈等等。对于这些学生,教师在与他们进行交谈中,应避免打断学生来纠正错误,可以在谈话终止后进行提示。

每種语言都有其不同的魅力,然而语音赋予了语言生命和活力。作为教师,我们应当首先严格要求自己的发音、语调的规范,成为学生的榜样。然后进行耐心的引导和帮助,带领学生用耳和口感受英语的迷人之处。当一名教师看到自己学生的进步,当他听到外教夸讲学生的发音地道时,这种喜悦是无法用三言两语能够表达的。我们已经高兴地看到,现在的中学教育逐渐重视素质教育,逐渐重视英语口语和听力的培养,这让我感到欣慰和鼓舞。

语音教学范文第3篇

[关键词]英语语音;实践;理解误区;对策

引言

英语语音课程长期以来都作为英语专业本科一年级教学的必修课程,在本科英语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语音的标准与否,不仅关系到英语专业学生的语言风貌优劣,更与其听说能力的培养密不可分。以下即对英语语音课在英语本科低年级的教学作用作一个回顾和强调,总结在语音授课实践中对语音知识的片面理解或误区,并提出相应解决策略,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操练相结合。

一、语音课程在英语本科低年级教学中的作用

英语语音课作为英语本科一年级新生的必修课程,在如今这个讲求收效至上的时代,似乎越来越不受到英语本科专业学生的重视。学生普遍认为精读课、阅读课、语法课才与他们的英语学习成绩息息相关,而在学期学分中仅仅只占一个学分的英语语音实践课程可有可无。大多数学生认为只要能说英语即可,说的标准与否好不好听不重要。但事实上,语音的好坏恰恰是一个英语专业学生首要的语言面貌,语音不好,地动山摇。发音的正确与否还与听力、口语水平都密切相关,也影响着识记单词的效率。语音学习和实践是一个极其漫长的过程,需要练习者不断的模仿和操练,甚至是克服方言对英语语音学习带来种种困难的过程,这也是培养学生毅力,训练学生自我修正的过程。许多学生以为只要在课堂跟读录音,就可以达到提高语音面貌的效果,但事实上许多学生的耳朵还不够精,无法分辨自己的发音是否正确,也无法判断他人的发音是否正确,如何正确发音在学生脑海中的概念还十分模糊。

二、英语语音实践课程中语音知识处理对策

本科英语语音实践课堂中,教师常常着重学生语音的模仿和操练模块,往往忽略了对某些语音概念深入浅出的阐释。许多学生在学习语音的过程中只知其然却不知其所以然,单纯通过先前固有的印象进行发音,导致发音修正更加困难。学生们对发音的器官和原理不了解,缺乏一定的语音知识理论基础,这不利于学生的语音提高。英语本科一年级的学生已经过了语言模仿的最佳年龄阶段,因此需要一定的理论基础作为辅助和支撑,用更加理性的思维来看待语音学学习。

(一)正确认识单元音音长的内涵

众所周知,在英语语音教学中,教师习惯于向学生灌输单元音的“长音”与“短音”这样的概念组合,往往却忽视了“长”和“短”发生的音素环境条件。把单元音单独一个个地拿出来比较其长短,较为片面,而在同样的音素环境下讨论单元音的长短,才更加明智更加全面。许多学生单纯认为长元音的发音长度就一定比短元音的发音长度要久,所以被称作“长元音”,短元音就是发音时间短,这是其中一种典型的对语音知识的理解误区。讨论单元音发音时间的长短应该有一种“相对观念”〔1〕,即在同样的音素环境下,单元音中的长元音比短元音发音时间长。例如,在下列这两个音标中:/ki:d/和/k?d/。我们需要向学生指出,当单元音后的辅音同时为浊辅音的时候,单元音/i:/比/?/发音时间长,这也是比较其长短的首要条件。若仅仅告诉学生,某个长元音比某个短元音短,即容易引起学生的误解。我们同时可以举一些更为复杂的例子,比如:对比单词beat和bid。通常将音的长短绝对化的学生往往会不假思索地认为beat当中的长元音/i:/比bid当中的短元音/?/发音时间长,此时他们便忽略了单元音后辅音所起的重要作用。教师此时可抓住机会,进一步向学生阐释元音和辅音的发声特点,即由于元音发声讲究声带振动,浊辅音同样需要振动,但清辅音则反之;因此若某单元音后接浊辅音,“振动+振动”的效果便使得这个单元音听起来变长了;若某单元音后接浊辅音,“振动+不振动”的效果便使得这个单元音听上去变短了。这样解释之后,学生便可以更加清晰地理解单元音长短的概念,更倾向于把区别单元音的音质和松紧作为区别单元音的首要标准,而不是只见其一,不知其二。

(二)充分理解音素送气与否的情况

在语音教学界,“浊化”的概念已盛行多年,笔者在初中接触英语时,当时笔者的老师便向其学生灌输“浊化”的概念,即在与清辅音/s/结合的双清辅音连缀/st/、/sp/、/sk/中,后半部分的清辅音/t/、/p/、/k/均“浊化”为其对应的浊辅音/d/、/b/、/g/。这在语音学上是一种较为片面的理解,基本上所有学生也欣然接受这样的观点。在某次语音实践课程中,一位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既然这些清辅音都“浊化”了,为什么在这些单词的国际音标中,这些清辅音不替换成相对应的浊辅音呢,还仍然使用原来的清辅音?笔者借此机会,重新向学生介绍了“浊化”的真正含义,改变了学生固有的错误理解。但毕竟能问出这样问题的学生是少数,因此教师应该有意识的向学生输送“送气”这个在语音教学中很少被提及的概念。

“送气”即吐气,是英语发音时不可避免的过程。教师可借用一张薄白纸作为教具,向学生演示发清辅音和浊辅音时的气流大小情况,继而引出“浊化”现象的真正含义。指导学生将薄白纸放在嘴巴前面,观察发清辅音和浊辅音时候白纸的飘动情况,从而理解发清辅音和浊辅音时的气流差别状况。从白纸试验可得出十分简单的结论:清辅音发声时出气量比浊辅音大。因此在与清辅音/s/结合的双清辅音连缀/st/、/sp/、/sk/中,由于两个连续的清辅音同时大量送气,影响了说话者的语流速度,因此为了使说话的速度更加流畅,人们在发/t/、/p/、/k/时会尽量少送一些气,即造成了这几个清辅音的听感趋向浊辅音/d/、/b/、/g/。由上可知,音素的本质完全未发生改变,清辅音并没有转化为浊辅音,仅仅是少送了点气流而已。〔2〕教师应当在教材初次出现此语音现象时便向学生加以解释,强调语流的作用,避免“浊化”误导学生。同时,教师也应当向学生提出这样一种实际语音现象:如果听过不同的英语本族语人在念以上的双清辅音连缀时,并不是所有人都会减少第二个清辅音的送气,依然有很大部分的英语本族语者会两个清辅音都使用同等的气流。所以,如skate一词,有的人会减少/k/音素的送气,听起来像/g/,而有的人则完全不会减少/k/音素的送气,听起来仍是带有强大气流的软腭爆破音/k/。同样的例子还有如experience、stalk、speed等等,这也是下文会提及的语音多元化概念。

(三)如何避免对标准口音的过度推崇

在教学过程中,经常有学生要求学习“绝对标准”的英国口音或是美国口音,而有的教师也不断宣扬口音的标准化概念,忽视了学生本身带有的汉语口音或方言口音对于英语语音学习负迁移作用的客观性和可接受性。也就是说,过度推崇标准英语口音的学习,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语言的连贯性和语义的表达,甚至会让英语本族语者感到别扭和虚假。口音作为不同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赋予了语言独特的魅力和生命力。

语音学习是英语语音的基础,但绝不是唯一。我们十分强调语音的标准是有一个可接受的范围度的,即语音在不影响说话者表达含义,不影响听者理解说话者含义的前提下,是可以“不那么标准”的,这个观念应当让学生谨记。语音的学习也应当跟随时代潮流的发展,不应默守陈规,语言是不断变化着的,语音也是如此。RP英语曾作为BBC广播电视台的标准英语,而如今大众已经完全接受了BBC电台里带有不同口音的主播,甚至非洲口音的主播;河口英语曾被认作是中下层人民所操口音,而如今其也在渐渐取代RP英语,成为英国英语口音的主流。〔3〕由此可见,一些教师和学生嗤之以鼻的“中国口音”并不是一无是处,它带有中国文化深深的烙印,是多元口音文化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在中国不断发展强大的过程中,“中式英语口音”也有不小的可能成为英语口音文化中一道独特的风景。教师在语音教学的过程中应加强语音宏观层面思想的引导,帮助学生更加深入理解语音的外延内涵。

三、结语

英语语音教学在不同时期有其不同的影响力,这并不代表人们可以忽视或弱化其作用和重要性。笔者认为,语音实践课程的学时在低年级需要进一步加大,由于良好清晰的语音风貌需要长时间刻苦的模仿、训练和修正,目前每周两个学时的语音实践课程无法满足教师教学的需要,也无法满足学生良好掌握语音知识的需要。语音课程在英语本科专业四级和八级的考试分值中虽未有明显的体现,但却对英语专业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在强调口语表达多与书面书写的二十一世纪,语音课程有其不可替代性。

实践和操练是英语语音实践课的重要环节,但教师不应该忽略语音理论阐释的重要性,语音学习是一个自主性较大的过程,因此教师的引导作用显而易见。鉴于汉语与英语发声方式的巨大差异,教师可通过语音对比法从细节上点明英语音素与汉语声母韵母的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着重训练并提高学生“听和辨”的能力,最终帮助学生修炼出良好的语音风貌。

〔参 考 文 献〕

〔1〕Alan Gruttenden.吉姆森英语语音教程〔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8:12.

〔2〕Peter Roach.英语语音学与音系学实用教程〔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8:11

〔3〕汪文珍.英语语音〔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8:3〔责任编辑:杨 赫〕

语音教学范文第4篇

1、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小学二年级学生。二年级学生经过近两年的攀登英语的学习基础,有了简单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能力;同时,学生对英语学习有着较浓厚的兴趣,喜欢表达自己的观点,也具备初步的自主、合作、探究能力。

2、教学内容

本课的教学内容是phonic kids英语语音教材中的内容,是一节单纯的语音课型。攀登英语2A已经学会朗诵26个字母,本节课的重点是启发学生通过仔细读单词,自己总结出元音辅音字母Pp、Ss、Dd、Cc、Rr的读音以及通过chant来掌握与am、ad、at字母组合的发音。让学生获得成功感,进而提升自主学习的能力。

3、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能通过认读总结出p、s、d、c、r在单词中的读音,借助拼读方法fyn读出p、s、d、c、r与am、ad、at等组合成的单词: “Pig、 pink、 park、 Pam、 Sam、 dog、 duck、 car、 cat、 rat”

能力目标:

(1)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小组活动,促进他们养成动脑、动口和动手的好习惯,初步形成主动学习的意识。

(2)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情感目标:

(1)借助chant的押韵和节奏感进一步提高学生对英语的学习热情及学习兴趣。

(2)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活动,大胆开口,主动模仿。

教学重点、难点:

能够听懂,拼读,认读例词“Pig、 pink、 park、 Pam、 Sam、 dog、 duck、 car、 cat、 rat”

教具准备:课件

二、教学过程设计

Step

1、Warming up

1、Introduce and Greeting . (I am Cookey. My name is Cookey . Hello boys and girls.Nice to meet you.)

2、We are studying English now. Can you chant“ ABC ”? 出示字母表.Follow me please!

Step

2、Presentation

1、导入:教师指向某个字母,示意学生举手回答:“what is this?”个别举手回答,答对的及时表扬。答错的,询问其他学生:“who can try?”如果几个人读错则有必要重复加强认读。

重点认读这节课出现的字母。

2、呈现:出示汉语生词卡片。(what’s this in Chinese? How to read them?生:用拼音)请个别学生讲讲怎么用汉语拼音拼读生词。其他学生补充。课件出示带实物的字母表,让孩子们认读实物的单词。

(Ok,Let’s try to use Ping yin read the words in English.)现在让我们试用汉语拼音的方法来拼读英语单词看行不行? Today we are going to spell these words.今天我们来学习用拼音把单词拼读出来。

播放课件,让学生看三只小猪的图片认读单词。师指图片:“Who are they?”全体学生回答。师问:who can read them out ? 个别读出课件上的单词,并且让学生尝试把单词拼读出来。T:In the alphabet it’s “P”,but in the word it sounds /p/.So we say “p sounds /p/”

3、操练:

a.全体跟读,齐读操练。 b.分组齐读操练。

c.开火车,看哪组,哪个人读得好 group by group, one by one in group。 d.个别展示

注意及时鼓励和表扬学生。分组划星,看哪一组得到的星最多。 总结字母发音的方法, 课件出示(p sounds /p/)。

依此类推,分别出示图片让学生拼读pink park seal sing dog car cat rat. Step

3、extention Are you tired now? Now let’s have a rest and sing ten little indians ok?播放10个小印第安人的歌曲,学生跟唱。

Now let’s chant with the indians, ok. 播放教学视频。期间在适当的地方暂停,让学生跟读。

5、操练:

a.全体跟读,齐读操练。 b.分组齐读操练。 c.开火车,看哪组,哪个人读得好 group by group, one by one in group。 d.小组展示。 Step

4、Summary

Step

5、homework: Tell you father and mother what have you learnt today? 告诉你的爸爸妈妈今天学到了什么?

Step

语音教学范文第5篇

一、疏导学生心理, 培养自信科学的学习心态

教师在讲授语音之前, 应让学生有如下思想准备: (1) 用语言交流是学习英语的终极目标, 音标不等于英语, 音标只是一个学习工具。听音、跟读、比较、模仿是学习语言的方法。 (2) 要学好语言, 首先要听老师的发音或听正确的录音, 听准了, 就要大胆开口, 反复模仿, 耐心纠正, 直到发准了为止。模仿时出错是正常的, 只要用心, 就能学好。 (3) 英语的学习过程就像学习母语一样在轻松自然中获得, 音标与汉语拼音不同的是符号形式和读音, 其意义实质差不多。从而让学生自信、自然地学习英语。

二、创造性地驾驭教材, 对语音教学的单音部分实行“先集中后分散”的原则

为了缩短学生学习语音的学程, 帮助学生掌握单词, 改变学生从一开始学英语就处于被动的现状, 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智力, 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 老师必须科学有效地进行音标教学。

笔者认为可以对单音采用“先集中后分散”的教学原则。所谓“集中”, 即首先运用3个左右的学时集中识记26个字母, 这期间穿插一些日常用语和简短易学的英语歌曲, 内容基本上跟教材相符;其次, 用2-3周的时间进行字母、音素和音标教学, 教学的重点要放在了解字母、音素、音标三者之间的联系上, 明确各自在拼读单词中的作用, 完成48个因素、音标及其相应字母、字母组合的教学, 使学生初步过发音、拼读开口关。同时, 结合教材生词表上的单词练习拼读, 掌握用音、形、义相结合的正确方法识记单词 (可以是单词表上的部分单词, 特别是一些有读音规律的单词) , 从而使学生初步形成独立拼读的能力, 使学生的英语学习从一开始就进入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

“分散教学”, 即按照教材所编的教学任务施教, 从而进一步巩固前面所学的字母、因素和音标, 确实形成熟练的拼读能力, 进一步学习和掌握音标部分的其他学习内容。初中教材不管何种版本的七年级的语音教学都在每个单元有所体现, 教师应利用好教材, 不断复习, 再现语音教学, 有效检查、巩固学过的语音, 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过语音关, 保证所有学生在语音方面没有障碍。

三、抓住关键要素——音素, 形象生动教学, 突破拼读关

字母是构成单词的最小单位。音素是字母在单词中的读音, 属于听觉符号, 而音标是记录音素的书面符号, 属于视觉符号。可见, 字母、音素、音标密不可分, 在单音的教学中, 要始终把握住这一脉搏, 进行字母、音素、音标同步教学。

形象直观教学语音, 笔者主要是利用多媒体, 把字母和音标相结合做好课件, 采用字母分类教学, 字母和音标同时呈现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即按含有相同因素读音的字母分类教学, 这样可以省时、易于纠音, 同时, 在教字母的同时呈现各种字母发音所含的因素, 结合字母教学让学生感知音标, 借助汉语拼音的正迁移作用, 利用音标进行拼音, 使学生不但读准了字母, 而且认识与汉语拼音相似的元音和辅音因素, 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四、利用字母、音素、音标, 掌握拼读能力, 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能力

虽然教材是从起始内容编的, 但是初中生对英语的认识和了解不能归零 (一些学生在幼儿园和小学接触过英语) 。另外, 学生对母语的学习和掌握不可避免地影响着英语的学习。实践证明, 中学生也不可能完全靠习得掌握英语, 因为缺乏必要的语言环境。所以, 不能让初学者只单纯地靠行为习惯、机械模仿、鹦鹉学舌的方式来学习掌握英语, 否则就将低估学生的认知能力, 抑制学生的积极主动性, 使学生养成学习英语有口无心的习惯。因此在语音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对英英、英汉的音素进行适当的比较, 注意字母与音素、字母与音标之间的联系。发展学生观察、发现、联系、对比、总结、归纳的认知学习和迁移学习以及行为习惯学习能力。尽快形成见词就能拼, 能拼就会读的拼读能力。如英汉相似的音比较, y-[i:]、r-[r]等;英英相似音的比较, [i:]-[i]、[i]-[ei]等;字母与音标之间的联系, 如部分元音字母、大部分辅音字母都与其相应的元音音标、辅音音标形状相似, k-[k]、d-[d]等。

实践证明, 学习英语不能够靠简单机械模仿死记硬背, 只有“将认知学习、迁移学习和行为习惯学习”拧成一根英语学习能力的三股绳, 老师引导学生把那些极易搞错的, 不规则的语音进行优化, 通过各种发音要领, 巧学妙记, 专项练习, 才能真正学好语音, 从而学好英语。

五、结合课文, 进行语流教学, 培养学生的语感

为了保证学生能够形成正确、规范、自然、流畅的英语, 顺利进行口语语言交流, 教师可在教学中把语音教学与课文教学相结合, 长期坚持进行语流教学, 培养学生的语感。笔者觉得采取如下教学方式比较简单、易行、有效。如单词、单词、句子相结合;单词、句子、语篇相结合;特别是要将语流教学与与课文教学相结合进行, 让学生多听课文标准录音, 对课文的语音语流语调要形成整体地深刻印象。反复刺激力争让学生走路, 吃饭, 睡觉脑海里面都充满了英语, 如此坚持练习, 学生才能突破朗读关, 朗读时才能表情达意, 这对语感的形成至关重要。当然, 教师还可选择一些诗歌、绕口令、歌谣、歌曲等, 让学生练习, 或让学生欣赏性地听, 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 在美的熏陶中获取英语语感。

六、教会学生查字典, 巩固拼读能力, 培养学生的预习能力和自学能力

当学生有强烈欲望独立识词的时候, 适时地让学生掌握单词的拼读能力, 即集中强化单音教学。笔者就是在学生具有了初步拼读能力之后, 及时教会学生查字典。如通过给学生提供一些精彩的英语句子或短小的文章, 让学生学会查字典, 这样既扩大了学生的词汇量, 又提高了单词的复现率, 也加大了语言的实践量, 从而形成良好的语言输入环境。

语音教学范文第6篇

一、数字影像教学、互联网及其相互关系

数字影像,又称数字图像、数码图像或数位图像,是二维图像用有限数字数值像素的表示。通俗地讲,它是由模拟图像数字化得到的、以像素为基本元素的、可以用数字计算机或数字电路存储和处理的图像。数字影像课程是一门摄影课程,即是数字影像的摄影课程的简称。

摄影一词是源于希腊语 φphos(光线)和 γραφι graphis(绘画、绘图)或γραφgraphê,两字一起的意思是“以光线绘图”。摄影是使用专门设备通过物体所反射的光线使感光介质曝光,对外部世界进行影像记录的过程。与传统的胶片照相机,通过定影,显影,放大等后期化学过程成像不同,数字影像摄影成像是光-电-数字信号转变与传输的结果,即通过感光元件将光信号转变成电流,再将模拟电信号转变成数字信号,最后由专门的芯片进行处理和过滤后得到的信息还原为静态的图像,或动态的视频。

高职院校的数字影像课程是属实训课程,即课程主要形式不是讲授掌握由概念和原理编织起来的理论体系,而是某项职业技能的实际训练。脱胎于学徒制的现代职业教育以实训课程为其基本特征,它是人类工匠技艺/技能传授传统的延续。

数字影像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摄影摄像及图片和影视后期处理基本技能,并在艺术修养和创作能力方面有所提高,为进一步学习各项专业课程奠定基础。

学徒制是师傅带徒弟一对一的技能传授。与蒸汽机引起的大工业组织一致,职业教育实训课程则是一对多的标准化教育,要求教学的时间和空间高度集中统一。规定的上课时间和特定模拟实际生产场景的实训室、实训车间或校办工厂。但它仍推崇师生的面对面、手把手的传授,因此,实训中对巡回指导的老师有心到、眼到、腿到、口到、手到的要求。

然而,摄影是人类(活动)与自然合作的结果。摄影画面都是摄影者特定视角观察到客观世界的视觉图像的定格。它们需要我们去寻找和发现,而不能闭门创造出来。学生们按照各自不同审美,对艺术不同的理解,遵循着不同时间的光照,寻找不同的角度,去各自定格独特的视觉图像。课程无法在规定时间,集中于某一场所(课堂内)进行。实训过程中,教师无法即时、面对面指导,这显然有悖于职业教育实训课的一般规律。作为一种弥补,教师通常采用“事后”的课堂讲评方法,对学生的实践进行指导,显然,“事后”的点评无法达到事中指导的效果。

同时,数字影像课程与一般传统职业教育课程不同,它的实训并不是简单的重复性操作,而是一种艺术学习过程,因此,课程完成需要参阅大量的参考资料和准备大量的创作素材。

诞生于上世纪中期的互联网源于计算机连接,被界定为网络与网络之间所串连成的庞大网络,这些网络以一组通用的协议相连,形成逻辑上的单一且巨大的全球化网络。在这个网络中有交换机、路由器等网络设备、各种不同的连接链路、种类繁多的服务器和数不尽的计算机、终端。

众多学者认为互联网是可以与蒸汽机相提并论的伟大发明。互联网是人类通信技术的革命,同时它也代表了一种新的社会形态正在诞生。互联网对人类社会的影响难以预测,不可估量。社会各行业、各部门都已经明显感觉到革命实际已经发生,国内互联网+概念正迅速发酵,并已成为共同的发展规划。

数字影像教学与互联网有着天然的渊源关系。数字影像摄影和教学的设备——数码相机、智能手机和(用于摄影作品处理的)计算机、投影仪等等,都是互联网的终端。数码影像则是由数码相机(包括智能手机)、扫描仪、计算机应用软件等等用数字来记录、存储、应用的影像文件。这些文件都是互联网上储存、传输的信息、数据。因此,尽管数字影像诞生在互联网之前,但它注定“天生”是互联网的一部分。

在数字影像的教学实践中,教学工作者都已不同程度地利用互联网为教学平台,不断优化自己的教学工作。事实上离开互联网,数字影像教学根本无法展开。但这只是自发地,具有偶然性地,间断地,局部性利用互联网。由于不能够自觉地将教学植根于互联网技术,其结果必然是大量浪费本充分利用的资源,并且不仅无法推动教学发展,而且影响教学成果。

本文的任务就是在阐明高职数字影像教学与互联网的客观关系的基础上,对已有的教学实践作初步的梳理,探索其基本构成和运行方式,并进一步深入分析、探讨因互联网技术而引起的数字影像教学发展的深远意义。本研究有益当前的教学实践,同时,为进一步探讨适应互联网技术发展的数字影像教学模式提供基础。

二、现有教学实践的解析

目前高职院校的以互联网为平台的数字影像教学活动处于初始、探索阶段,我们认为可以从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和网络通讯、(万维网)资料搜索、信息(云端)储存三个技术支撑点两个方面解析其总体的基本构造。

线上教学是指利用互联网进行师生互动的教学;线下教学则是指传统的课堂讲授。一般认为职业教育的实训课程由五个环节组成:教学组织、精讲示范、学生操作、巡回指导和实训总结。数字影像属艺术课程,因此,“学生操作”称为“学生创作”更为合理。教学组织应该是在教学活动开始之前的前期准备,通常指课堂教学的设备的调试,学生组织的安排,不属于正式教学活动。

数字影像课程的线下教学包括精讲示范和实训总结,线上教学则学生创作和巡回指导组成(学生创作——摄影并不在线上进行,但与在线巡回指导同步,因此我们将其归为线上教学部分)。

按实训课的一般规律,线下和线上,即课堂讲解/实训总结和课下巡回指导/学生创作两类教学活动交替进行。数字影像实行项目引领式教学,即按照教学大纲,制定实训指南,一项一项技能、技术,包括摄影设备操作、图片构图、色彩、曝光等,视频的脚本、分镜、剪接、效果等等分解为项目。先在课堂上介绍某一技能的原理、方法和程序,然后教师指导实际操作,最后学生提交习作,形成一个回路(见下图),各个项目按内在逻辑顺序逐个完成,形成一个完整系列。

精讲示范:即精细讲解基本原理和操作程序、方法要领,并辅以具体动作示范,包括高等艺术教育所应有的审美教育。数字影像课程精讲示范环节的任务是保证学生随后进行的创作中,顺利实践某项具体摄影操作。精讲示范的显形式包括三个方面:PPT形式的操作原理介绍;数字影像教学案例——包括照片或视频的展示;以及摄影摄像软件介绍及其操作演示,这三个方面的多媒体图像信息课后都将放到网上,供群里的学生可以随时、反复观看。

实训总结:对学生实际创作情况进行分析点评。具体有两种情况,一种是阶段性总结,如照片摄影结束、视频摄像结束;一种是期末课程结束总结。一般借助多媒体设备,采用学生汇报,师生共同讲评形式。通过实训总结环节,学生个人及小组将提交包括照片、视频等习作的实训报告,作为学习成绩的评判依据。

线上教学是以互联网为平台的教学模式的基本特征。这里所谓的线上教学并非通常理解的将课堂教学简单地搬到互联网上进行。它不同于传统的持续、集中的讲学,而是以分散的,间断性的,即时解答问题或延后解答问题的方式,对学生实训进行指导。简单讲,线上教学就是师生网上互动问答教学。

实践表明,数字影像课程学生在实训过程中的问题主要可以归纳为四类,针对不同类型的问题,指导老师讲采用不同的应答方式,回答问题的时间也有不同,(见下表):

实训中问题类型和教师应答方式及应答时间安排

序号问题类型应答方式回答时间安排

1课堂讲授未马上完全理解,以致影响实训操作的问题。尽可能即时互动式回答。集中时间,一般安排在课堂讲授后的一个课时。

2实训操作过程,遇到的问题。延时个别单向回答,或加互动回答有空余时间随时回答。确定时间,晚上某段时间。

3阶段性操作完成后,仍有疑问,或觉得创作仍有遗憾提问。集中归纳共性问题,延时,或加互动即时回答。确定时间,如两天一次,晚上某段时间。

4学生/小组没有提问,但可能存在的潜在问题。重点对象进行巡回询问。确定时间,轮流询问学生,小组实训的情况,及时指导

互联网涉及的科学技术领域是广泛的,但支撑起了数字影像教学赖以发展的平台的主要是网络通讯、资料搜索、云端储存三项技术。

与传统通讯需要电讯商提供交换服务不同,互联网通讯是用物理链路将各个孤立的工作站或主机相连在一起,组成数据链路,依据传输控制协议/因特网互联协议,又名网络通讯协议TCP/IP,建立起来的网络通信。这是一种资源共享式的通信方式。而且通信的媒体,不仅包括语音、文字,而且包括图像和视频。在此基础上,QQ、微信、博客、line、lofter、instergram等社交软件和网站的开发和建立、移动终端,尤其是智能手机的出现,使得互联网时代的人们随时处于一种准通讯状态。

所谓线上教学的师生互动问答的技术基础就是互联网网络通讯功能。参与教学活动的师生,其移动终端(手机、电脑)与互联网相连,便加入了一个虚拟社区。教学实践中,通常由班长牵头建立一个班级的微信、QQ “聊天群”,从而形成了一个一门课程的交流虚拟空间。班内各个小组则再由组长建立小组范围的聊天虚拟社区。这些聊天群随即成为课程教学的超视距交流、沟通,且无时不在的课堂。课堂上精讲示范的内容,以及学生习作直接放在“群”上,师生或学生间问答可以文字形式,也可以及时通话,同时可以上传图片和视频。

数字影像教学以互联网为平台并不仅仅表现为利用互联通讯进行所谓的线上教学,资料搜索同样是互联网为教学提供支持的重要技术功能。

上世纪60年代Ted Nelson(美国)提出一种将自然语言文本和计算机交互式地转移或动态显示线性文本的能力结合在一起的处理文本信息的方法,并称之为超文本(hypertext)。

80年代末超文本技术被充分讨论后,被嫁接到了互联网上,遵循建立在TCP/IP基础上的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确定了客户端和服务器端请求和应答的标准,www环球网由此诞生。

数字影像课程本质上是一门操作课程,它讲解的是图像、视频的“生成”和“生产”。

因为仅用文字和语言无法直观、形象地说明摄影的技能与技巧,讲解的过程中,从摄影设备的发展史、结构、摄影原理、操作过程,到图像不同的构图、采光、,再到视频的分景、剪接、典型情节等等,几乎所有教学知识点都必需展示大量不同的图像和视频。

学生实训创作主要是模仿行为。精讲示范课上讲的理论、操作示范到实际操作仍有一个过程。虽然,有问题可以提问老师,包括课堂没有听明白的原理,但这仍然无法解决理解和实际操作行为的过渡。同时,摄影课程,学生实训独立操作,又有极大的自由度,不必完全遵循教师的要求,他们必然寻求更广阔的创作空间。因此,可以说,课堂的教学只是为学生指明的路径和方向,真正亦步亦趋的行走,必须依靠互联网资料搜索的支持。特别是可参照、模仿的图片、视频资料搜索的支持。

作为互联网提供的基本服务之一,环球网拥有的知识和信息超过世界上任何一个图书馆,其上能即时找到几乎所有你需要找到的资料,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等。同时它“在本质上是使个人和机构可以通过分享信息来进行通信的一个平台。”(蒂姆·伯纳斯-李)

云端储存同样是互联网为数字影像教学提供的重要的技术支撑。

由云计算(cloud computing)概念上延伸和发展出来的新的概念——云储存,是将网络中大量不同类型的存储设备通过应用软件集合起来协同工作,形成的一个安全的数据存储和访问系统。通俗讲所谓云存储,就是将需要储存资源放到“云”(构建在高速分布式存储网络上的数据中心)上以便使用者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方,透过任何可连网的装置连接即可方便获取的一种新兴方案。

数字影像教学,云端储存十分重要,事实上也是为师生广泛运用的。因为,教学和实践过程中都会有大量需要储存的资料。

学生创作过程中会形成大量的资料,包括搜索下载到的参考资料,创作过程采集的素材、初步形成的习作、讨论的样稿、以及提交老师的作业,这些资料绝大部分大部分是图片和视频。教师备课过程中搜索下载到的资料,用于讲课,另一方面,学生交的作业,主要也是图片和视频。事实上教师和每个学生都需要设立一个资料库。因为教学过程中形成的有大量资料,其中的相当一部分不能一看而过,需要储存下来,反复利用,反复参考。

从终端自身的内存、移动硬盘(包括U硬盘)到网盘,储存空间不断扩大,但始终难以满足不断增长的需要。直至传统的存储方式被云存储取代,才一劳永逸地突破数据储存的瓶颈。

三、教学基于互联网平台的意义

近年来的探索实践表明,将影像教学置于互联网平台,为教学改革和发展注入了活力,开拓了空间。

首先、教学获得了以往难以想象的丰富的教学资源

互联网上几乎可以找到所有数字影像教学所需要的资料——各种摄影器材结构、功能;使用方法和技巧;不同时代和不同门派的优秀摄影作品;后期处理软件及其学习教程。置身于互联网,使我们的数字影像教育,坐拥一个资源没有穷尽的资料库。互联网拥有的巨量信息为数字影像教学提供了用之不竭。

其次、突破实训指导的时空约束

摄影是一项追逐时空变化,创造性地记录世界多姿呈现的艺术,因此,必然是分散的、不定时的独立创作行为。然而,作为一门实训课,教师的巡回指导是基本的环节。如何解决学生分散创作实践与教师集中指导的矛盾。置于互联网平台,教学的空间与时间充分地延伸,从理论上讲,无论学生在何处、何时进行创作实践,有问题都可以与老师沟通,获得指导意见。互联网即时互动通信技术从根本上解决了摄影教学的分散训练,集中指导的时空矛盾。

同时,互联网是一个真正的互动、对话平台。师生讨论不受时空局限,且超视距进行,有利于学生抛弃顾虑,敞开谈论自己的想法。

再次、对学生的柔性指导成为可能

在网络通讯条件下,通过微信、QQ等工具,无论是学生向老师提出请教,或是教师主动联系学生,都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问题、学生自身特定情况,包括接受能力、理解能力等进行精确指导。这种沟通和互动指导不仅针对性强,而且还可以保全学生的“面子”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按照学生的特点实行柔性化的指导,必然能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最后、教学相关数据迅速积累,为优化学生培养提供依据

互联网时代是大数据时代,平台上数据的数量庞大,汇集迅速的,获取极其方便、价值低廉。这些巨量数据已成为重要的财富和资源。实践表明,以互联网为平台,数字影像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互联网与教师互动,会留下大量的信息痕迹:学生创作过程中的素材、创意、思路、未完成的作业初稿、视频片断、建议和意见、教师的点评和反馈、作业,以及师生各自推荐的案例、评论等等。通过分析这些大量的信息,指导教师不仅可以方便和清晰的掌握学生的现状,学生的特点,包括优势、不足和成长轨迹,同时可以预测学生各自的最优发展方向。在对学生的实践进行精确指导的同时,因材施教,为学生发展方向提出指导性建议。

就如不能将互联网简单地理解是电脑与计算机的连接一样,我们不能将以互联网为平台的数字影像教学简单的理解为微信、QQ中文字、图片的传递,计算机上搜索资料。仅仅阐明其现实的积极推动作用是远远不够的。互联网的出现正在引发一场深刻的革命,支撑这场“革命的底层力量,不仅仅是技术革命,更是涉及领导意识、组织文化和行为方式的思维革命。”①数字影像教学被置根于互联网平台,深刻的变革必然接踵而来,现有的模式、秩序、结构将受到冲击,这或许才是互联网对数字影像教学发展的真正意义所在。我们必须对此有即时、深入的认识。

初步体会,就数字影像而言互联网对传统的教学模式的重大冲击至少显现在三个方面:

1.教材:作为教学媒体的主要形式——教材——书是人类积累知识印刷形式信息,按照讲学逻辑,或作者阐述观点的逻辑排序编码组织而成的集合。知识的展示呈组织化、层次化和结构化。这样的媒体与能够承载的知识(信息)有限,同时这类知识的利用需要记忆、积累;

互联网的出现,它的终端成了承载教学信息的主要媒体,以电子信息代替了印刷信息,在网络中不断流动。这些信息——知识在互联网上的组织结构是平面化的。通过超链接,我们可以随时搜索到任何需要的信息。当人们需要了解某一知识,不用读完,甚至翻阅一本书,而直接用关键词就能找到非常详尽的有关信息。

尽管职业教育遵循“理论够用即可”的原则,但“书本”知识仍然是需要的。因为知识总是成体系的,教学信息总是某种结构组成,才便于人们获取和理解。数字影像教学过程中,师生都大量采用互联网资源作为教学资源,而并不需要传统的教材时,人们必然要问,我们还需不需要教材?我们还需不需要纸质的教材?另一方面,即使纸质教材仍有需要,它应该以什么形式存在,更重要的是大量的电子教学信息又应如何有序地组织为新“教材”?

2.教学形式。集中“上课”是传统教学的基本形式,即学生必须在同一个空间——教室,同一个时间——课时(某日某节课)内进行。(时空)集中上课是为了提高效率,以一(教师)对多(学生)。对于现代职业教育,课堂集中(包括实训室、实训车间)教学,也是蒸汽机创造的工业组织形式贯穿现代工业社会的体现,前提是教学内容的标准化。

互联网的出现冲破了空间和时间的藩篱,理论上讲只要在“线上”师生可以再任何地方和任何时间直接对话,随时处于准“上课”状态。文章的第二部分已经介绍,数字影像课程的线上教学过程中,既没有教室,也没有上下课概念。时间和空间的充分延伸,引起教学组织文化的深刻变化。教室、课时不再神圣不可改变。

数字影像课程仍需传统的上课形式,以完成精讲示范和实训总结的环节。但巡回指导(学生操作)应采用何种课程组织形式?现实中有这样的质疑——上课的时候,教室里怎么没有学生?学生分散、独立的进行实训,如何进行课时安排,如何制订培养——教学计划?

旧的秩序被突破,新的秩序需要建立。在互联网平台我们应该建立何种教学形式?

3.教学的方式:传统教学的基本方式是单向的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艺,这一方式的内在逻辑是,教师的知识远比学生渊博,而且接受老师的传授(听课)学生是获取知识的基本途径。这种教学方式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这和领导者,教学的方法、进程,都必须体现教师的意志。

互联网的出现动摇传统教学方式的根基。信息开放和流动,它代表知识的开放和流动,与相对应的权力的开放和流动。互联网思维的核心在于以用户为中心。在互联网背景下,能否获得更多的知识和资料主要取决于搜索者的搜索能力和语言能力。就教学而言,互联网同样是师生获取知识的源泉。学生有其因年轻、思想活跃、接受新事物能力强等优势,完全可以获取远比教师传授丰富的知识,互联网的出现我们可以说获取知识至少可以不需如以前那么依赖听教师上课了。

数字影像教学植根于互联网平台,学生分散、独立的实训创作是教学的主体过程。即使是线下教学部分,原理讲解的时间也是有限的,更多的是学生习作的分析。教学能够成功——学生能学会、掌握摄影技能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学生学习、创作过程中大量利用了互联网上的丰富资源。实践先于理论,传统的教学方式被打破,我们应该建立怎样的更符合互联网时代的数字影像教学方式?

教学基于互联网平台的深远意义将在我们不懈的探索中逐渐显现。

(作者单位:上海立达职业技术学院)

注解:

①杜小勇 《数据治国”的三个关键理念——从互联网思维到未来治理图景》

上一篇:关系数据库范文下一篇:实习儿科个人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