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音教学法论文范文

2024-01-06

语音教学法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好的发音、语调使语言在交际中充满了魅力,反之,则显得枯燥无味,甚至令人费解。许多教师在过去忽视这最基础的一关,认为语音教学无关紧要。语音影响着许多相关的外语学习,如听力、会话,甚至语法,所以绝对不能小视它的重要性。由于学生长期使用母语,必然容易受到汉语发音习惯的影响。教师应从学生刚开始接触英语时,就花大力气培养学生良好的发音习惯。

关键词:语音教学 发音 元音 辅音

当我们刚刚接触到一门新的语言时,我们首先需要攻克进就应该是语言这一关。

语音教学既然如此重要,这一关当然要从头抓起。教师应从学生刚开始接触英语时,就花大力气培养学生良好的发音习惯。由于学生长期使用母语,必然容易受到汉语发音习惯的影响。这时候,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对比英语和母语的发音异同,然后在不相同的发音上多下些工夫。比如:汉语韵母的长短区别不明显,学生发[i:],[u:]等音时,往往不够长;发[i],[e]等音,也不够短;发[a:]等音时口张得不大;发[u:],[u]等音时唇形往往也不够圆。辅音相对元音,比较容易,但也有几个舌侧音和舌尖音极不好发。如“Thank you”中的“th”发[θ]这个音。舌尖要放在上下齿之间,并把气送出来。鼻音、辅音连缀及爆破音等问题,都该引起教师的足够重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耐心示范,并鼓励学生多读多练,有问题随时随地纠正。

有了好的发音是第一步,流畅自如的语调也至关重要。重读和轻读、连续、同化、节奏等等要循序渐进地培养。随着学生词汇量的逐渐增加,教师应鼓励学生在课堂和课后多开口发表自己的观点,自如地发挥自己对英语语调的理解,然后再加以肯定或纠正。当然,这就要求教师自身应有好的发音语调,以保证英语初学者模仿的正确性。

好的语音加上好的语调不仅能够说出一口地道的英语,也能依靠正确的发音提高听力水平,还能逐渐形成一种对语言特殊感悟能力——语感。语感好的学生遇到一些自己有些模糊或根本无规则可循的问题时,往往能凭这一优势做出正确的判断。

好的语音习惯要靠长期的训练养成。因此练习就成为最为关键的环节。许多重复枯燥的练习是很有必要的。除了李庭芗老师主编的《英语教学法》中所提到的分项专题练习之外,为了避免学生的烦燥情绪,教师可以组织一些针对发音、语调练习的课外活动、竞赛等等。我在这里提几个建议,以供参考:对于低年级的学生,由于词汇量的局限,可以组织朗读课文片段的竞赛。教师还可以提供一些有趣生动的绕口令来练习发音语调,如:“Mike likes to write something under a bright light”,诸如此类,由短到长,以此方法来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学生发音的正确性。对于初学者,教师在鼓励的同时,应当注意随时纠正发音。一个顽固的错误经过两、三次的纠正后,一般都能有所改善。而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方式就应更多样化、趣味化一些。这个年龄的学生可塑性较强,有些已经有了对语言独到的领悟,并产生了兴趣。针对这种特点,教师可以组织朗诵比赛、英语歌曲、英语小品竞赛,如果有条件,甚至可以请外教来座谈等等。对于这些学生,教师在与他们进行交谈中,应避免打断学生来纠正错误,可以在谈话终止后进行提示。

每種语言都有其不同的魅力,然而语音赋予了语言生命和活力。作为教师,我们应当首先严格要求自己的发音、语调的规范,成为学生的榜样。然后进行耐心的引导和帮助,带领学生用耳和口感受英语的迷人之处。当一名教师看到自己学生的进步,当他听到外教夸讲学生的发音地道时,这种喜悦是无法用三言两语能够表达的。我们已经高兴地看到,现在的中学教育逐渐重视素质教育,逐渐重视英语口语和听力的培养,这让我感到欣慰和鼓舞。

语音教学法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英语语音;实践;理解误区;对策

引言

英语语音课程长期以来都作为英语专业本科一年级教学的必修课程,在本科英语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语音的标准与否,不仅关系到英语专业学生的语言风貌优劣,更与其听说能力的培养密不可分。以下即对英语语音课在英语本科低年级的教学作用作一个回顾和强调,总结在语音授课实践中对语音知识的片面理解或误区,并提出相应解决策略,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操练相结合。

一、语音课程在英语本科低年级教学中的作用

英语语音课作为英语本科一年级新生的必修课程,在如今这个讲求收效至上的时代,似乎越来越不受到英语本科专业学生的重视。学生普遍认为精读课、阅读课、语法课才与他们的英语学习成绩息息相关,而在学期学分中仅仅只占一个学分的英语语音实践课程可有可无。大多数学生认为只要能说英语即可,说的标准与否好不好听不重要。但事实上,语音的好坏恰恰是一个英语专业学生首要的语言面貌,语音不好,地动山摇。发音的正确与否还与听力、口语水平都密切相关,也影响着识记单词的效率。语音学习和实践是一个极其漫长的过程,需要练习者不断的模仿和操练,甚至是克服方言对英语语音学习带来种种困难的过程,这也是培养学生毅力,训练学生自我修正的过程。许多学生以为只要在课堂跟读录音,就可以达到提高语音面貌的效果,但事实上许多学生的耳朵还不够精,无法分辨自己的发音是否正确,也无法判断他人的发音是否正确,如何正确发音在学生脑海中的概念还十分模糊。

二、英语语音实践课程中语音知识处理对策

本科英语语音实践课堂中,教师常常着重学生语音的模仿和操练模块,往往忽略了对某些语音概念深入浅出的阐释。许多学生在学习语音的过程中只知其然却不知其所以然,单纯通过先前固有的印象进行发音,导致发音修正更加困难。学生们对发音的器官和原理不了解,缺乏一定的语音知识理论基础,这不利于学生的语音提高。英语本科一年级的学生已经过了语言模仿的最佳年龄阶段,因此需要一定的理论基础作为辅助和支撑,用更加理性的思维来看待语音学学习。

(一)正确认识单元音音长的内涵

众所周知,在英语语音教学中,教师习惯于向学生灌输单元音的“长音”与“短音”这样的概念组合,往往却忽视了“长”和“短”发生的音素环境条件。把单元音单独一个个地拿出来比较其长短,较为片面,而在同样的音素环境下讨论单元音的长短,才更加明智更加全面。许多学生单纯认为长元音的发音长度就一定比短元音的发音长度要久,所以被称作“长元音”,短元音就是发音时间短,这是其中一种典型的对语音知识的理解误区。讨论单元音发音时间的长短应该有一种“相对观念”〔1〕,即在同样的音素环境下,单元音中的长元音比短元音发音时间长。例如,在下列这两个音标中:/ki:d/和/k?d/。我们需要向学生指出,当单元音后的辅音同时为浊辅音的时候,单元音/i:/比/?/发音时间长,这也是比较其长短的首要条件。若仅仅告诉学生,某个长元音比某个短元音短,即容易引起学生的误解。我们同时可以举一些更为复杂的例子,比如:对比单词beat和bid。通常将音的长短绝对化的学生往往会不假思索地认为beat当中的长元音/i:/比bid当中的短元音/?/发音时间长,此时他们便忽略了单元音后辅音所起的重要作用。教师此时可抓住机会,进一步向学生阐释元音和辅音的发声特点,即由于元音发声讲究声带振动,浊辅音同样需要振动,但清辅音则反之;因此若某单元音后接浊辅音,“振动+振动”的效果便使得这个单元音听起来变长了;若某单元音后接浊辅音,“振动+不振动”的效果便使得这个单元音听上去变短了。这样解释之后,学生便可以更加清晰地理解单元音长短的概念,更倾向于把区别单元音的音质和松紧作为区别单元音的首要标准,而不是只见其一,不知其二。

(二)充分理解音素送气与否的情况

在语音教学界,“浊化”的概念已盛行多年,笔者在初中接触英语时,当时笔者的老师便向其学生灌输“浊化”的概念,即在与清辅音/s/结合的双清辅音连缀/st/、/sp/、/sk/中,后半部分的清辅音/t/、/p/、/k/均“浊化”为其对应的浊辅音/d/、/b/、/g/。这在语音学上是一种较为片面的理解,基本上所有学生也欣然接受这样的观点。在某次语音实践课程中,一位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既然这些清辅音都“浊化”了,为什么在这些单词的国际音标中,这些清辅音不替换成相对应的浊辅音呢,还仍然使用原来的清辅音?笔者借此机会,重新向学生介绍了“浊化”的真正含义,改变了学生固有的错误理解。但毕竟能问出这样问题的学生是少数,因此教师应该有意识的向学生输送“送气”这个在语音教学中很少被提及的概念。

“送气”即吐气,是英语发音时不可避免的过程。教师可借用一张薄白纸作为教具,向学生演示发清辅音和浊辅音时的气流大小情况,继而引出“浊化”现象的真正含义。指导学生将薄白纸放在嘴巴前面,观察发清辅音和浊辅音时候白纸的飘动情况,从而理解发清辅音和浊辅音时的气流差别状况。从白纸试验可得出十分简单的结论:清辅音发声时出气量比浊辅音大。因此在与清辅音/s/结合的双清辅音连缀/st/、/sp/、/sk/中,由于两个连续的清辅音同时大量送气,影响了说话者的语流速度,因此为了使说话的速度更加流畅,人们在发/t/、/p/、/k/时会尽量少送一些气,即造成了这几个清辅音的听感趋向浊辅音/d/、/b/、/g/。由上可知,音素的本质完全未发生改变,清辅音并没有转化为浊辅音,仅仅是少送了点气流而已。〔2〕教师应当在教材初次出现此语音现象时便向学生加以解释,强调语流的作用,避免“浊化”误导学生。同时,教师也应当向学生提出这样一种实际语音现象:如果听过不同的英语本族语人在念以上的双清辅音连缀时,并不是所有人都会减少第二个清辅音的送气,依然有很大部分的英语本族语者会两个清辅音都使用同等的气流。所以,如skate一词,有的人会减少/k/音素的送气,听起来像/g/,而有的人则完全不会减少/k/音素的送气,听起来仍是带有强大气流的软腭爆破音/k/。同样的例子还有如experience、stalk、speed等等,这也是下文会提及的语音多元化概念。

(三)如何避免对标准口音的过度推崇

在教学过程中,经常有学生要求学习“绝对标准”的英国口音或是美国口音,而有的教师也不断宣扬口音的标准化概念,忽视了学生本身带有的汉语口音或方言口音对于英语语音学习负迁移作用的客观性和可接受性。也就是说,过度推崇标准英语口音的学习,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语言的连贯性和语义的表达,甚至会让英语本族语者感到别扭和虚假。口音作为不同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赋予了语言独特的魅力和生命力。

语音学习是英语语音的基础,但绝不是唯一。我们十分强调语音的标准是有一个可接受的范围度的,即语音在不影响说话者表达含义,不影响听者理解说话者含义的前提下,是可以“不那么标准”的,这个观念应当让学生谨记。语音的学习也应当跟随时代潮流的发展,不应默守陈规,语言是不断变化着的,语音也是如此。RP英语曾作为BBC广播电视台的标准英语,而如今大众已经完全接受了BBC电台里带有不同口音的主播,甚至非洲口音的主播;河口英语曾被认作是中下层人民所操口音,而如今其也在渐渐取代RP英语,成为英国英语口音的主流。〔3〕由此可见,一些教师和学生嗤之以鼻的“中国口音”并不是一无是处,它带有中国文化深深的烙印,是多元口音文化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在中国不断发展强大的过程中,“中式英语口音”也有不小的可能成为英语口音文化中一道独特的风景。教师在语音教学的过程中应加强语音宏观层面思想的引导,帮助学生更加深入理解语音的外延内涵。

三、结语

英语语音教学在不同时期有其不同的影响力,这并不代表人们可以忽视或弱化其作用和重要性。笔者认为,语音实践课程的学时在低年级需要进一步加大,由于良好清晰的语音风貌需要长时间刻苦的模仿、训练和修正,目前每周两个学时的语音实践课程无法满足教师教学的需要,也无法满足学生良好掌握语音知识的需要。语音课程在英语本科专业四级和八级的考试分值中虽未有明显的体现,但却对英语专业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在强调口语表达多与书面书写的二十一世纪,语音课程有其不可替代性。

实践和操练是英语语音实践课的重要环节,但教师不应该忽略语音理论阐释的重要性,语音学习是一个自主性较大的过程,因此教师的引导作用显而易见。鉴于汉语与英语发声方式的巨大差异,教师可通过语音对比法从细节上点明英语音素与汉语声母韵母的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着重训练并提高学生“听和辨”的能力,最终帮助学生修炼出良好的语音风貌。

〔参 考 文 献〕

〔1〕Alan Gruttenden.吉姆森英语语音教程〔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8:12.

〔2〕Peter Roach.英语语音学与音系学实用教程〔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8:11

〔3〕汪文珍.英语语音〔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8:3〔责任编辑:杨 赫〕

语音教学法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 本文分析了雨课堂智慧教学解决方案在混合式教学中的优势,在借鉴相關研究与应用成果的基础上,设计了基于雨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旨在通过合理利用雨课堂特有的“弹幕”发言、“不懂”标记、便捷的教学配音以及数据分析等功能改进教学效果。最后,以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普通话语音训练》课程教学为例,进行了教学实践与效果分析,验证了其可操作性及其教学效果,以期为其他研究者开展基于雨课堂的混合式教学实践和研究提供借鉴。

关键词:雨课堂;混合式教学;建构主义;双主教学模式;翻转课堂;教学效果分析;知识内化

一、引言

清华大学于2013年5月宣布加盟edX,从此,MOOC在我国得到迅猛发展,并一度成为我国高校在线教学研究与实践的热点[1],相关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也为我国个性化在线教育等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2]但随着对MOOC研究与应用实践的不断深入,MOOC存在的固有弊端也日益显现,香港大学苏德毅通过比较研究,认为MOOC主要存在如下不足[3]:师生互动差、线上评价模糊、学术诚信难于评估、高注册率、低成功率、没有先修条件等。斯坦福大学教授Delin[4]更是直言:“MOOC终将消失,留下的将只是在线学习资源”。基于上述问题,人们又开始了基于MOOC的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式的研究。[5]

大量的研究与实践证实,将MOOC与传统课堂面授进行有机整合,充分发挥各方优势,实现优势互补,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6][7]所以创新混合式教学模式,继而把混合式教学的理念和方法推向更加广阔的范围成为又一研究热点。[8]

基于上述背景,清华大学于2016年4月推出了智慧教学轻量级解决方案——雨课堂,雨课堂将先进的信息技术融入教学场景,致力于为教学过程提供数据化、智能化、过程化的信息决策与支持。[9]可是,雨课堂面世时间不长,关于雨课堂在教学方面的应用研究也很少,截至2018年1月18日,在知网中按“篇名”搜索,共搜索到有关“雨课堂”的学术论文69篇,所以,深入开展基于雨课堂的教学改革研究空间很大,也很有必要。本研究设计了基于雨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并以《普通话语音训练》课程教学为例进行教学实践和效果分析,以供教育工作者借鉴。

二、雨课堂智慧教学优势分析

1.轻量级解决方案易于教学实施

雨课堂是一个轻量级智慧教学解决方案,不需要学校额外投资任何硬件设备,它融合了PPT、手机微信等常用软件以及MOOC开放教学资源,主要由手机微信、计算机、远程服务器三部分组成。其中,手机微信、计算机是主要的教学终端和PPT课件制作终端,远程服务器提供资源服务、支持系统运行、进行教学数据采集、分析和决策,雨课堂用户界面全部基于PPT和手机微信,特别容易被广大师生所接受,雨课堂贯穿课前、课中和课后全部教学环节,有利于开展混合式教学。[11]

2.“不懂”标记功能破解问题“积压”现象

在开启雨课堂授课时,教师可以把授课PPT同步到学生微信端,学生可以对有疑惑的PPT做“不懂”标记,该信息会自动反馈到教师端。这一功能可以有效解决两个问题:一是由于学生不愿意打断当前教师授课过程或其它种种原因,致使学生普遍不会或没机会将课堂教学中听不懂或存在疑问的内容及时向教师反馈;二是教师普遍存在“高估”学生的现象,认为问题简单,而没有予以详细讲解,没想到恰好在这个知识点上,有好多同学没听懂,可是教师却全然不知。在雨课堂中,学生可以随堂对不懂的或存在疑问的内容进行“不懂”标记,教师可以随时查看了解学生知识接受情况,方便教师及时反思,分析不懂的原因,进一步了解学情、改进授课方式,并对存在疑问的地方予以及时解答,在最短时间内解决学生疑惑,有效避免了问题“积压”现象,有利于学生维持良好的学习动机。这在传统教学过程中是很难及时得到补救的。

3.“弹幕”功能提供人人出彩机会

在传统课堂教学中,多数教师不能做到对所有学生的全面了解,特别是对于有想法而羞于表达的同学,由于不善言辞往往引不起老师关注,久而久之,这部分学生可能就会因得不到老师的赏识,而丧失信心,逐渐堕落,还有一部分学生因对自己的观点没把握而担心被嘲笑,所以放弃发言。雨课堂具备的后台实名制“弹幕”功能,可以给每个同学制造均等的出彩机会,每个同学都可以积极参与发言或问题讨论,发表自己的意见,可谓是上述这些学生的壮胆良药,通过弹幕“发言”,可以巧设问题抢答,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师生互动,促进教师全面了解学生情况。

4.手机PPT教学配音功能丰富了幻灯片内容表现形式,便于实施个性化辅导

在雨课堂发布手机课件之前,教师可以根据学生个性特征、幻灯片所呈现的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教学配音,配音可以是教学讲解,也可以是深层次的知识揭示,还可以是相关知识的其它拓展,使幻灯片所承载的知识更加饱满;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知识接受能力及掌握情况,通过教学配音定制因人而异的个性化教学辅导课件。

5.“数据精准驱动”过程性评价

传统教学中,教师通过各种小测验或察言观色来了解学生知识接受情况,班级人数之多,工作量之大,不可避免出现对学生了解不全面,甚至出现严重偏差的现象,导致学习建议出现偏差、教学改进偏离正确方向。雨课堂可以实时采集学生课前、课中、课后的全部过程性学习数据,通过对过程性数据进行分析,可以精准把握影响教学效果的教与学两方面的具体因素,使得教学改进更具针对性。

三、基于雨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设计

1.教学准备是一个贯穿教学全过程不断优化的过程

在教学准备阶段,本文主要提出翻转课堂教学准备贯穿教学全过程的思想,完整的教学开始之前进行初步方案设计,在教学实施过程中不断完善教学方案,即:前一阶段的教学实施为后续阶段的方案优化提供参考,本次教学实施为后续教学改进提供依据,同时提出,教学准备不只是教师单方面的事,学生也要进行学习准备,不断改进学习方法和策略。教师以一次授课内容为单位,进行教学准备,包括教学方案设计、课件制作与改进、资源推送、测验设计与调整、训练项目设计与调整、任务说明书编制等,每次完整的教学过程至少包含三个相对独立而又相互衔接的环节,即课前、课中和课后。由于翻转课堂时间跨度较长,教学环节又具有相对独立性,所以好的翻转课堂教学准备很难一次成型,需要在教学实施过程中不断修订完善[12]。因此教学准备是一个贯穿教学全过程的、闭环的、不断优化的过程。翻转课堂教学准备过程如图1所示。

2.课前知识构建

课前预习是所有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式的重要一環,在该教学环节中,主要由学生按照教师推送的学习任务借助课前预习资料进行完成学习任务、向老师报告疑惑、获得教师帮助等。雨课堂轻量级智慧课堂解决方案,为课前协作学习、讨论式学习、师生即时消息传递(及时交流互动)提供了更大便利。该阶段主要由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协作学习、讨论式学习来完成任务,教师处于弱参与地位,由于时间关系,只进行必要指导和学情了解。为了学习方便,学生可以自主组建学习团队并建立相应微信群组,协作学习、问题讨论可以在小组微信群中进行,也可以在班级微信群中进行,可以有效回避教师,量身定做自由学习空间,这是其它在线教学平台所不具备的。

通过课前预习,教师要对课前预习情况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并向相关学生发布有效预警和学习建议,同时,重新确定难点,调整课堂面授策略,优化设计课堂,强化训练项目;学生要总结课前预习收获,反思教师学习建议,端正态度、改变认识、调整学习方法和策略,如图2所示。

3.课中面授与强化训练

雨课堂的“不懂”标记功能有效地解决了问题或疑惑堆积现象,同时,很大程度上缓解了教师盲目赶进度而不甚了解学生知识接受情况的尴尬局面;而“弹幕”功能在促进学生踊跃参与讨论、发表见解、抢答问题等方面更具优势。教师启动雨课堂授课的同时,就会将当前幻灯片自动同步到学生微信端,学生在听课过程中,对有疑惑的幻灯片内容做“不懂”标记,教师可以随时或集中查看学生存在的疑惑,然后进行个别解答或集体辅导,真正达到难点破解的目的。“弹幕”功能为人人发言特别是羞于言辞的同学提供了平等的出彩机会,使得问题抢答、作品互评更加活跃,强化训练更加有效。基于雨课堂的课堂面授过程如图3所示。

4.课后训练与技能迁移

教师根据课堂授课过程中学生知识接受情况和课堂强化训练项目完成情况,依据最邻近发展区理论,设计难度递增、贴近生活、促进应用迁移的课后训练任务、课后辅导、任务说明书等,并通过雨课堂教学平台进行发布。学生接收到学习任务后,可以自主完成、也可以通过微信群组进行小组讨论、协作完成,同时可以向教师请求帮助,教师通过雨课堂快捷的教学配音功能可以个别辅导也可以集中辅导,任务完成后,学生可以将作品通过语音、图形图像、视频等形式发布至微信群组供学生互评、最终由教师点评,以肯定成绩、揭示错误,学生对同学的评价和教师的点评要进行及时反思和纠错,进一步促进知识内化与应用迁移,如图4所示。

5.师生互评与反思提高

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教学反思是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只有认真反思,才能改进提高。雨课堂后台服务器记录了学生全部学习过程的相关数据,包括预习课件、学习时间、作业完成情况、测试完成情况、课堂知识接受情况、互动积极性等。通过对这些数据分析,教师可以对每位同学做出相对客观的评价。为了进一步了解学生对教师的教学建议,教师可以利用雨课堂提供的投票功能,针对某次教学过程或某个教学环节,进行问卷调查,雨课堂自带的分析功能,可以自动生成调查结果,进而以详实的数据作为依据,精确驱动教师进行教的反思,学生进行学的反思,不断驱动“双主”持续改进和提高。

四、基于雨课堂的教学实践

本研究以某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普通话语音训练》课程为例,以该校2017级学前教育专业3-1701班48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开展基于雨课堂的混合式教学实践并进行教学效果评价。

1.教学分析

(1)学情分析

该班有16名学生来自青海、甘肃、陕南、关中等地,这些学生普通话基础相对较好,但或多或少存在发音不准现象,其余32名学生均来自当地,由于使用普通话交流的意识不强,长期使用方言交流,地方方言非常浓厚,很多学生存在声母混淆、前后鼻韵母混淆等问题,更严重的是有些学生“五音不全”,还有一种现象是同学门普遍因生硬别扭的发音被人耻笑而羞于讲普通话,所以,创设合适的学习环境,鼓励同学们放下心理负担,大胆开口训练是学好普通话的突破口。

另外,学习主动性不强、生性好动、思维敏捷是高职学生普遍存在的现象,所以,培养兴趣、趋利避弊、发挥特长、维持适当的学习动机也是教学设计和实施过程中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还有高职学生综合素质普遍较差,在高中阶段普遍被容易教师忽略,所以创造公平出彩机会,关注、赏识每位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是至关重要的。

(2)课程目标及内容分析

《普通话语音训练》课程是学前教育专业一门专业必修课。该课程是考取幼儿教师资格证的先修课程。该课程要求学生熟练掌握普通话基础知识和普通话发音基本技能,能够用标准的普通话进行教学和交流,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语言类课程,这要求学生必须进行大量的听读训练。雨课堂强大的录音功能、语音通信功能为该课程实施翻转教学,为学生进行听读训练和自我诊改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

结合教学标准,经认真梳理,该课程共包含8个教学模块,61个知识点。课程知识点结构如表1所示。

2.教学实施

本研究选取表1中第3个教学模块的第4个知识点“鼻韵母发音”为例,说明基于雨课堂的混合式教学实施过程。

(1)教学准备

教师在吸收上次授课成功经验,反思上次授课不足与学生对教学建议的基础上,形成本次授课改进思路,进而制定本次授课初案。根据初案,录制“鼻韵母发音”示范视频、制作“鼻韵母发音”手机课件、学习任务单、任务说明书等,同时进行任务发布。学生认真反思教师对自己的学习建议,调整学习态度和思路,准备以积极姿态投入学习。

(2)课前预习

学生在雨课堂手机微信端接受课前预习任务,自主学习“鼻韵母定义”、“鼻韵母发音特点”、“鼻韵母分类”、“前、后鼻韵母发音技巧及注意事项”等知识、技能,这些基础知识的学习以自主学习为主,同学门也可以自主建立微信协作学习群、或讨论式学习小组群,将学习中遇到的疑惑或困难在小组中寻求帮助或共同解决,或通过微信向教师请求在线帮助。在掌握基本发音技巧的基础上,同学门通过手机课件观看教师发音示范视频——“前后鼻音发音技巧及注意事项”,并进行模仿训练,同时可以进行录音,并发布到微信群,供同学们进行互评或由老师进行点评。同学们在不断反思、纠偏、反复训练的基础上完成课前预习任务,并把课前遇到的困惑报告老师。

教师根据学生预习效果和作业完成情况,对学生进行必要点评,同时调整课堂教学策略,并重新确定教学难点。

(3)课中面授

教师开启雨课堂授课,学生扫码进入课堂。教师呈现教学重点——“前后鼻音发音技巧及区别”,并指明很多学生在课前预习中存在发音不准等问题。教师重点讲解、示范前后鼻音发音技巧及异同,同时布置课堂专项训练。学生观看教师示范并进行模仿训练及专项训练,学生训练过程中,可以通过“弹幕”与教师进行互动,也可以对有疑惑的幻灯片标注“不懂”。教师通过 “弹幕”信息、标注“不懂”的幻灯片,进行个别指导或集中辅导,以及时突破难点,有效避免困惑堆积现象。专项训练结束后,进行作品展示、学生互评、教师点评、学生反思、纠偏提高。

(4)课后专项强化训练与技能提升

教师根据课堂学习任务完成情况,结合当地方言与普通话发音差别,设计课后专项强化训练任务,进一步强化知识、技能内化过程。任务一:“an-ang、en-eng、in-ing、un-ong”发音专项强化训练,如“南方、本能、聘请、运动”等;任务二:“ian-iang、uan-uang、uen-ueng”发音专项强化训练,如“坚强、宽旷、请君入瓮”等;任务三:“eng-ong-ing-iong”发音强化训练,如“蹦—龙—庭—胸”等;任务四:综合强化训练,绕口令练习,如《盆碰棚,棚碰盆》、《灯和星》、《天上看,满天星》、《京剧和警句》、《小清和小琴》、《扁担和板凳》、《丰丰和芳芳,上街买混纺》等。上述4个任务的训练基本囊括了16个鼻韵母的的全部发音训练,要求同学们进行多次练习,并进行视频录制与发布,供同学们互评和教师点评,以肯定成绩、揭示错误,在此基础上反思纠错、强化和提升。

(5)师生互评

每次授课结束后,要进行诊断性评价,以改进教学方法。综合评价在课程结束时进行。

通过对雨课堂后台服务器记录的数据进行分析得知,本班共48位学生,本次授课有47位学生进行课前预习,课前平均学习时间37.2分钟,其中3位同学学习时长不到15分钟,有31位学生向教师发送了训练视频,供教师点评,26位同学向教师发送了預习过程中发现的困惑。课堂面授过程及课堂训练过程中,有37位同学通过“弹幕”与教师进行互动交流,有23位同学进行了“不懂”标记,主要集中在幻灯片“前后鼻音发音区别”上。课后学习中,42人完成了全部课后训练题目(共4题),6人全部完成了前3道训练题目以及任务四中的部分训练项目。

教师抽查了47位同学的72个作业,并结合上述数据和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对17名学生进行了在线点评并提出了学习建议;47位学生完成了教师关于本次教学的教学改进调查问卷,反映焦点主要集中在“舌位”、“口型”控制方面,要求教师多做发音示范等。不难看出,雨课堂下,学生参与度与任务完成率都较高,其便捷的师生互评机制也有效促进了师生关系的融洽和教学效果的不断优化。

3.教学效果分析

(1)对学生学习效果的综合测评

在课程全部结束时,教师从学习态度、自主学习能力、进度把握和时间管理能力等7个维度对学生进行了综合评价[13]。总结性评价参考表2进行。

通过分析学生总评成绩,与传统授课相比,学生整体有明显进步,特别是“弹幕”发言与“不懂”标记的应用,使那些不善言辞的学生也变得活泼起来,参与度很高,这是非常值得肯定的。另外,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师生协作能力也有明显进步。

(2)对学习过程数据分析

该课程共64课时,分32次授课,每次授课按教学准备、课前预习、课中难点突破、课后强化提高、师生互评和反思提高(改进)等五个环节进行。每次教学中,能按时完成预习任务的学生人数约为46人左右,平均每次预习时间为32.6分钟,课前作业完成率为96.0%。课中面授教学中,累计“弹幕”481人次,平均每课时“弹幕”约7.52人次,累计“不懂”标记351人次,平均每次授课有10.97人做“不懂”标记,课后强化训练任务平均完成率为97.3%。而且随着课程的推进,课前总体预习时长呈小幅增加,课堂“弹幕”次数、课前及课后学习任务的完成率、线上线下师生交流次数均总体上呈增加趋势,师生配合更加默契,学生存在感体验明显,总体教学效果良好。

(3)问卷调查

为了进一步了解基于雨课堂的混合式学习效果,本研究编制了相关调查问卷,对本班48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如表3所示。

从表3不难看出, 87.5%以上的学生对基于雨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教学效果非常看好,不到6%的学生认为效果一般,只有极个别的学生持消极态度。该调查结果从学生切身感受方面进一步验证了基于雨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教学效果的有效性。

五、结束语

首次进行基于雨课堂的混合式教学实践,遇到了不少困难,比如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追踪和帮助不及时、对整个翻转课堂教学过程的管理存在缺陷等,但是经过较短时间的磨合后,基本形成了相对稳定而又灵活的教学模式,该模式包含教学准备、课前预习、课中难点突破、课后强化与提高、师生互评与反思改进等五个环节,这五个环节,环环相扣,相互依存,循环促进,主体主导职责明确,学生存在感、成就感体验明显,教学改进及时、教学效果显著。

值得一提的是,雨课堂特有的轻量级教学解决方案、教学配音、“弹幕”互动交流、“不懂”标记、过程性数据支持的教学诊断等功能,为混合式教学模式下实施个性化辅导,全面了解每位学生学习状态和思想动机,及时解决学生疑惑堆积以及精准驱动教与学双方进行教学改进提供了方便。有关雨课堂支持的教学模式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开发和应用。

参考文献:

[1]程翥,李贵林等.中国高等教育MOOC平台现状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4(2):15-19.

[2]徐魁鸿.MOOC内涵、特征及其对我国终身教育的启示[J].职业技术教育,2014(28):60-63.

[3]Peter E.Sidorko,“MOOCs and SPOCs: Where is Library?”Access Dunia Online Confere- nce 2013:Libaries and Publishing-evolving in the New Directions,2013-10-30:7-8.

[4]Devlin K.The MOOC will soon die.long live the MOOR[OL].http://mooctalk.org/2013/06/03/the-mooc-will-soon-die-long-live-the-moor/.

[5]Batruay M H. An overview of the word of MOOCs[J].proccedia-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 es,2015(1):427-433.

[6]赵秀红.基于慕课和“雨课堂”,清华大学带动62所高校进行混合式教学改革——慕课改变你,你改变课堂[N].中国教育报,2016-6-17(1).

[7]付艳芳,杨浩.基于SPOC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设计与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2017(26):36-41.

[8]郭昕.“互联网+”时代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7(26):18-22.

[9]王帅国.雨课堂:移动互联网与大数据背景下的智慧教学工具[J].现代教育技术,2017(5):26-32.

[10]洪杰,尹桂波.基于翻轉课堂的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教学模式构建与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2017(11):44-46.

[11]张国培.论“互联网+”背景下的雨课堂与高校教学改革[J].中国成人教育,2017(19):94-96.

[12]王怀波,李冀红,杨现民.高校混合式教学中深浅层学习者行为差异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7(12):44-50.

[13]杨浩,付艳芳.基于微课的混合式教学实践与效果分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7(17):45-49.

(编辑:王晓明)

语音教学法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语音、词汇和语法是任何语言中三个必不可少的组成要素。任何语言的产生都是先有声音后有文字的,学好语言的基础是学好该语言的语音,这对提高语言的整体水平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英语专业的语音教学,特别是高职英语专业的语音教学,却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本文就高职英语专业英语语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作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解决对策。

[关键词]高职 语音学习 问题 对策

语音、词汇和语法是构成语言的三大要素。而语音是语言学习中最基本的,是语言的物质外壳。“语言首先是以声音为载体来交流思想的,它是声音、文字和意义的统一。离开语音就没有语言,当然也就不可能学好语言。”由此可见,语音在语言学习中的重要性。

然而,英语语音在高职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学习中的现状却不容乐观,这一现状对学生其它语言技能,尤其是听力技能的提高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在此,笔者将分析高职英语专业英语语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并就这些问题提出一些解决的对策。

1 存在的问题

1.1 学生语音基础差,受负迁移的影响大

高职英语专业的学生大部分是在高考中成绩较差的学生,他们中大部分来自农村,最初接触英语是在初中,并且他们的英语语音学习在此阶段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再加上刚接触英语时的年龄因素(大部分在12-15岁)的影响,学生的英语基础都相对较差。另外,学生的语音学习受到汉语负迁移和英语中先学的音对后学的音的影响,他们的语音中往往掺杂着汉语或方言的某些音。

1.2 学生对语音学习观念有误,对语音知识掌握不全面

学生对语音学习观念有误,对语音知识掌握不全面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单词发音准就是语音好,这种观念导致的结果就是语流部分的学习对学生来说相当困难;二是很多学生认为语音学习只需模仿就好,没有注意理论知识的掌握,结果,这些学生用一个他们认为相似的普通话或方言中的音来取代英语中的某个音素。比如,在普通话里没有//和//两个音,学生就会用//和//代替,这一方面是受汉语负迁移的影响,另一方面是由于学生不明白这四个音的发音要领。

1.3 教学方法传统单一

在很多高职学校,教学设备简陋,语音教学只能在普通的教室中进行,教学手段和方法单一,教学重点更多的放在纯理论和语音知识的系统讲授上,特别是单个音素的讲解和操练,教学过程往往是教师讲解相关理论—示范发音—学生模仿—操练—纠正错误,这样的单一模式使得教师不能使用更直观更有效的方法呈现知识,学生容易感到枯燥、乏味,没有太高的热情投入语音学习。

2 问题分析

2.1 中学的英语教学对学生的语音水平不够重视,多年的习惯一时难以改变

在我国的教育制度下,中学的英语教学,特别是乡村学校英语教学的主要目标还是应付中考和高考,只要学生会做题,能考高分,语音好坏并不重要,因此并不重视语音,学生的语音基础在入学时就很薄弱,有些甚至到了连给出音标都不能认读的地步。另外,笔者曾对玉溪师范学院成教学院08级高职英语专业的学生就语音学习情况作过调查,在调查中笔者发现,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认为造成他们语音学习有困难的原因之一就是多年的发音习惯,而要在这样一个过了语言学习能力最强的阶段纠正这些发音错误确实是很困难的。但是,面对这样的问题,学生不是在课后花更多的时间练习,而是认为每周两节课就足够了。调查发现,大部分学生每天课后用于语音学习的时间只是15分钟左右,这无疑使语音教学更加困难。

2.2 教学体制和测试制度不完善

首先,一般高职学校为英语专业学生开设语音课的时间只是一个学期,每周两节课,总学时也就三十六节左右。教师就是满堂灌也不可能有足够的时间讲完44个音素的发音以及后面一系列语流部分的知识并进行强化训练,更不用说让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并在实践中去运用了。

其次,语音教学没有贯穿到整个大学的学习中,认为解决学生的语音问题是语音课老师的问题,忽视了语音学习的长期性和连贯性。

最后,目前大部分学校对语音课的检测还只限于学期末的考试,在这样的考试中,学生的要求就只是60分;为了让学生及格,教师的标准一降再降。结果学生更加不重视语音学习,测试结果对学生没有起到该有的引导和激励作用。

2.3 教学安排不合理

众所周知,用语言来传递思想是通过一连串连贯意义的语音完成的,然而,由于上面提到的一些实际情况,使得在很多普通学校,语音教学的重点放在单个音素的操练上,到了语流部分,教师往往没有足够的时间讲解相关理论,而语流部分恰恰是中国学生英语语音学习的一大难点。另外,语流部分的学习首先要求学生全面熟悉掌握整个音素部分,有的学生本身基础太差,往往是音素学习没有过关就进入了语流的学习,在这一阶段,他们越发觉得学起来太吃力,再加上很多学校教学设备简陋,教师无法借助计算机辅助教学来更加有效地展示知识,学生的学习兴趣很难被激发。

3 解决对策

3.1 调动学生语音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

教学是教与学的有机统一,只教不学的结果是无论教师怎么卖力,学生的学习都不见起色。因此,要解决语音教学中出现的众多问题,关键是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真正从心底里认识到语音学习的重要性,自觉地参与到整个学习过程中来,教师要使用好的教学方法创造出良好的课堂气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优生,教师要肯定他们的成绩,鼓励他们发挥带头作用;而对于那些基础差的同学来说,他们最需要的也是教师的鼓励和肯定,针对这些学生,教师在纠正他们的错误时要顾及到他们的自尊心,不可挖苦,要用适当的方法鼓励。总之,学生的热情与兴趣加上教师的鼓励与肯定是语音教学中必不可少的。

3.2改革语音教学

随着时代的变迁,传统的语音教学模式已经不能促进语音教学,这就要求我们改变这一模式,革新语音教学。

首先,将教学重点转移到语流教学上,因为语言信息的传递不是靠当个音素,而是靠一连串语音的组合完成的。在教学中,笔者发现有一大部分学生单个音素发音很好,一放到语流中就一塌糊涂。这些错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元音长度把握不好、单词重音误读、句子中音的组合处理不好、句子重音和节奏有误、语调错误等等。而在语言交际过程中,单个音素的发音欠佳并不会直接影响交际,真正影响交际的恰恰就是以上提到的不足之处。因此,教师在讲解元音和辅音发音要领后,要将教学重点放在讲授连读、弱读式、句子重音、节奏、停顿和语调上,并加强学生在这些方面的操练。

其次,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运用不同的方法,采用多种形式来完成语音教学。在元音和辅音教学阶段,教师可借助多媒体让学生观看一段典型的视频,观看过程中要不断地停顿,让学生观察短片中人物的口型,这样呈现出来的知识更加直观,学生更容易接受,并能给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在教连读、语调时,也可以先让他们听一段话,再让他们发现其中的连读现象,注意每个句子中的语调变化,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一定要不断地鼓励和肯定他们的成绩,让他们有成就感,然后再对他们的发现进行必要的归纳和总结,这样的方法远远比直接告知学生更加有效。

再次,教学中始终要记得语音学习的目的是提高交际能力,这种提高明显地体现在听力和口语的提高上。语音学习和听力口语之间的密切联系为语音教学提供了很好的条件,这种联系使我们在教学中可以通过适当的听和说来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与听力、朗读和演讲等相关的活动不仅可以在课堂上进行,让课堂教学过程不那么单一,也可以作为班级与班级之间、班级内部课外活动开展的一种形式。这样,无论是在课内还是课外,学生都有良好的语音学习氛围,学生的语言能力得以提高,真正达到了语音教学的目的。

最后,课程设置的改革也应该跟上。一般高职学校语音课只开一个学期,每周2节课,总学时一般为30-40节。在30-40节课上要讲解语音基础知识,传授基本技能,并让学生进行必要的操练是很困难的。因此,为保证语音教学的时间,语音课应当改为一个学期,每周至少4节;或大一学年,每周2节。这就可以让学生全面了解掌握语音理论知识并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强化训练。另外,在教材的选用上,也应该选用理论知识全面,条理清晰,练习设计既强调专项技能又照顾整体知识运用的教材。这样的教材不仅方便课堂教学,而且还能为学生以后巩固相关技能知识提供方便,有利于他们更好地运用语音知识。

3.3将语音教学纳入相关课程的学习

语音教学是一个长期的、连贯的过程,因此要想解决所有的语音问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语音课上要解决的是语音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和强化训练,在其他相关课程教学中,特别是在口语和听力课上,也应当涉及语音技能的指导,让学生真正能将语音课上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中,让他们觉得学有所用,从而认识到语音学习的重要性。语言学习中基本技能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在这个过程中,应该做到语音、听力和口语的有机统一,真正让各项技能相互影响,相互渗透,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学有所用。

3.4改革语音测试制度

测试的目的是全面检查学生对相关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和运用情况,得出的结果应该对教师的教学起反馈和指导作用,对学生的学习起督促和鼓励作用。但事实上,多数学校的语音测试只是学期末的考试,在这样的考试中,很多学生的目标就是60分,再加上一些教师在测试时没有严格把关,这样的考试实际上并没有起到应有的指导和激励作用;更何况单凭一次考试我们难以判断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客观地说,这也是不合理的,不符合语言学习规律的。因此,语音测试制度的改革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当然,无论怎么改革,学期末的考试还是有必要的,但更重要的是将语音测试贯穿于整个语言学习过程中,可采用每年一次分层次的语音测试,每次的成绩连同第一学年语音期末成绩一起得到学生最后的语音成绩。这样的测试虽然会加大相关教师的工作量,但它对整个语音教学来说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4 结论

以上探讨了高职英语专业语音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并对这些问题作了分析,最后提出了几点建议。总之,只要学生能充分认识到语音学习的重要性,做到自主学习,教师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勇于使用新的技术来辅助教学,相关教师能配合语音教学和测试制度改革,学生的语音知识和技能就能满足语言学习的需要,语音教学就能取得好的成绩,从而对整个语言的学习起到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殷志磊. 英语语音学研究(M). 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4.

[2]胡郑辉. 英语学习策略(M). 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 2006.

[3]汪文珍. 英语语音(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9.

语音教学法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 语音学习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它直接影响到学生听、说、读、写四种能力的发展。能说一口字正腔圆的地道英语,无疑有利于学生英语学习自信心的培养,同时也可为学生将来进入社会用英语进行交流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 英语语音 语音学习 语音教学

一、语音学习的重要性

语音是语言学习的一个重要方面,语言是语音、意义、形式相结合的符号系统,是语言符号内部结构中最基本的一个要素。语音学习在外语教学中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它直接影响到学生听、说、读、写四种能力的发展。能说一口字正腔圆的地道外语,无疑有利于学生外语学习自信心的培养,同时也可为学生将来进入社会进行交流打下坚实的基础。

1.在听说技能方面

发音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能否被对方听懂或正确地听懂对方。一个系统掌握了语音理论知识且会运用于实践的学生,既能在自己说(或朗读)英语时熟练运用英语的朗读技巧,会很自然地处理句子中的连读、不完全爆破、同化、弱化等语音现象,又能在听英语的时候对这类语音现象做出迅速的反应,并准确理解其意思。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听学生诉说最多的就是自己的听力水平太低,且难以提高。有些学生甚至因缺乏信心,干脆放弃听力,在考试中靠运气盲目地选答案。他们没有意识到,听力上的困难有时是由于自己不正确的语音造成的。因此在稍快的语速下,学生很难一遍、两遍就听懂。

2.在词汇方面

既然有声语言是第一性的,那么,作为拼音文字的英语,其在很多方面,如某些语法现象、词汇、成语,都受着语音的影响或制约。以词汇来说,如果汉语里很多词汇可以“望文生义”,英语里就有不少词汇是可以“听音生义”的。在教学中,学生抱怨最多的问题就是记不住单词。他们并没有意识到,良好的发音是有效记忆单词的方法之一。英语的拼写和发音之间有一定的内在联系,是有规律可循的。如果我们掌握了这些读音规则,则既可帮助我们正确地听与说,又可帮助我们轻松地记忆单词。

3.在阅读方面

对于非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说,阅读水平无疑是衡量他们英语水平的一个重要手段,也是直接影响其考试成绩的一个重要方面。阅读理解的目的无非是考查学生的语法、词汇知识等综合水平,其中包括阅读速度。文字是记录有声语言的符号,如果掌握了这些符号的正确声音形象,我们在阅读时,所看到的书面符号就能很快在头脑中转换成相应的声音形象。这个转换过程的快慢决定着我们阅读速度的快慢,尤其是有些学生看文章,有读出声或默读的习惯,如果读都有困难,更何况理解呢。

二、语音学习的难点及原因

语音学习既是外语学习的重点,又是难点。学生对于英语标准语音中的个别读音,虽然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但仍然不够接近标准,主要原因就是在初期阶段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及受方言的影响。方言是影响学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其次是由于语音系统训练只是在基础阶段,过了这一阶段,部分学生就对语音的学习没了计划性,忽略了语音的重要性。结果语音还没有过关,大多数学生就基本上松懈了,语音仍停留在基础训练时的状态。另外,学习者所生活的环境,会对学习者的英语语音产生一定的影响。对于英语学习来说,正确的发音对听力与口语水平的提高均有重要影响。由于性别、年龄,中小学阶段对语音的重视程度,老师的语音标准程度等因素,非英语专业大学生中仍有一部分学生不能达到要求。

三、语音教学中语音能力的培养

1.加强教学的针对性

教学对象不同,教学的内容和侧重点也应有所不同。在课程教学中,英语的重音与节奏训练贯穿于全过程,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提高英语话语的流利程度,养成良好的口语习惯。为此,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英语语音基础调整教学内容:对于语音基础较差的同学,单音的训练应放在首位,并在进行单音训练的同时,培养学生对英语重音和节奏的认识;对于语音基础较好的学生,应将重点放在英语节奏与语调的训练上,以便提高这些学生英语话语的自然和流利程度。

2.增强课程的实践性

英语语音课程实践性很强,在时间分布上应重视实践环节:理论的指导应尽量简明扼要,基础训练阶段,课堂上大部分时间应用于练习和正音,在学生口头表达的同时,有意识地纠正他们的发音。

3.课堂教学与个别辅导相结合

课堂教学通常能解决大部分学生的问题,但是对于发音有困难的学生,要有针对性地进行个别辅导,如可以开设课外语音辅导班,以便更好地强化语音教学效果。

4.营造良好的英语语言氛围

通过举行英语表演、演讲比赛、朗读比赛等英语活动,鼓励学生的语音不断标准化。课余时间多为学生创造语言环境,营造运用英语语言的氛围,使之逐步养成运用英语进行口头交际的习惯,培养语感,进一步提高语音水平。还可以组织学生唱英文歌曲,开展英语兴趣小组活动,有条件的可多听电台的英语广播或同外教交谈,让学生积极投入到语言实践中,这样学生的语音和口语能力会有很大的提高。

语音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面对学生参差不齐的语音基础,在语音教学实践中,特别是在非英语专业语音教学中,应坚持从实际出发,遵循分层次教学的原则。只有这样,才能够逐步提升学生的英语语音水平,从而提高其英语综合技能。

参考文献:

[1]LEATHER J.State of the art:Second-language pronunciation learning and teaching[J].Language Teaching,1983,16:198-219.

[2]王鸿雁.二语习得中的年龄差异与语言教学相关论文[J].国外外语教学,2002(3):7-10.

[3]肖靖.关于非英语专业开设英语语音课的若干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6(8):81-82.

基金项目:陕西省教育厅专项科研计划项目(12JK0287)。

上一篇:外语教学法论文下一篇:模块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