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p供应链分析系统范文

2023-11-08

erp供应链分析系统范文第1篇

ERP供应链管理实训总结

这个学期刚开始我们就接触用友U8的供应链采购、销售、存货、库存管理,结合单位实际使用的财务软件和实际业务完成从建账、供应链采购、销售、库存等操作。通过老师的指导、同学的讨论和自己的摸索,我已经从最开始的一无所知,到现在可以在脑海出现一条基本完整的供应链。说实话,在这个学期之前我不知道ERP是企业资源计划,不知道一条供应链有哪些内容,更不知道ERP和供应链之间有什么关系。但是在此次实训后我觉得我不仅获得了基础知识,也学到了ERP供应链管理的实际动手能力。

什么是ERP?

ERP是企业资源计划系统。它是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利用现代企业的现金管理思想,全面集成了企业的所有资源信息,并为企业提供决策、计划、控制与经营业绩评估的全方位和系统化的管理平台。ERP可以让我们了解企业经营方方面面的一整套管理思想,帮助我们掌握企业管理人员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而对企业资源进行合理规划,使企业流畅运转,为我们以后从事的商业上取得成功。

什么是供应链?

供应链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制成中间产品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它是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模式。所以,一条完整的供应链应包括供应商(原材料供应商或零配件供应商) 、制造商(加工厂或装配厂)、分销商(代理商或批发商) 、零售商(大卖场,百货商店,超市,专卖店,便利店和杂货店)以及消费者。供应链管理的目标是在满足客户需要的前提下,对整个供应链(从供货商,制造商,分销商到消费者)的各个环节进行综合管理,例如从采购、物料管理、生产、配送、营销供应链管理系统到消费者的整个供应链的货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把物流与库存成本降到最小 。

此次实训使用的软件是用友U8,它大致包括采购、存货、库存和销售四个大类。 (1)采购管理

采购管理中我们主要要做的有请购单、订单、到货单、入库、发票,对采购过程中物流运动的各个环节状态进行严密的跟踪、监督,实现对企业采购活动执行过程的科学管理。

(2)存货管理

存货管理是将厂商的存货政策和价值链的存货政策进行作业化的综合过程,是一项综合的存货管理战略将详细说明各种政策,并用于确定何处安排存货、何时启动补给装运和分配多少存货等过程。

电子商务物流

(3)库存管理

库存管理是指在物流过程中商品数量的管理。过去认为仓库里的商品多,表明企业发达、兴隆,现在则认为 零库存是最好的库存管理。库存多,占用资金多,利息负担加重。但是如果过份降低库存,则会出现断档。

(4)销售管理

销售管理是为了实现各种组织目标,创造、建立和保持与目标市场之间的有益交换和联系而设计的方案的分析、计划、执行和控制。通过计划、执行及控制企业的销售活动,以达到企业的销售目标。

一个企业想要获得最大的利润就要公司上下从采购部、销售部和企划部等等部门为了满足顾客的需要达成一致。供应链管理是管理从供应商的供应商,到客户的客户之间,所有一切与成品相关的生产与配给作业,包含了计划、供应商寻觅、制造与交货,是一个跨越组织与公司所建构的全面系统,来服务最终客户,并创造最高的利润价值。ERP全面集成了企业的所有资源信息,为企业提供决策、计划、控制与经营业绩评估的全方位和系统化的管理,让供应链更加合理化。

这次实训不仅让我们学到了基础知识,也让我们按照单位的实际做了实践。前段时间上海佳吉快运来我们学校招聘,在放公司的宣传片时我看到了他们公司使用的供应链管理系统跟我们实训的用友软件大致相同。在面试的时候,我就与面试官谈到了这个软件,这让我应聘上他们公司操作员多了个优势。今天我也接到他们公司的短信通知,如果考虑好了可以直接与长沙分公司联系。每次

电子商务物流

erp供应链分析系统范文第2篇

来自:杭州集控

ERP(企业资源规划)的实施能提高企业管理的效率和业务的精确度,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降低交易成本。ERP系统是由计划驱动的,划分ERP系统计划层次的目的是为了体现计划管理由宏观到微观、由战略到战术、由粗到细的深化过程。ERP的计划管理分为5个层次,每一个计划层次都有自己的内容和作用,并且为下一层计划的编制提供依据,不可或缺。结合“ERP原理与实践”课程教学的深刻体会,探讨ERP计划层次中主生产计划的重要性和编制方法。

一、ERP计划层次概述

企业的计划层次包括五层,由上而下分别是:企业经营计划、销售与运作计划、主生产计划、物料需求计划、车间作业和采购计划。其中,企业经营计划是企业的战略规划,确定企业(3~7年)的经营目标和策略,由企业的决策层领导制定:销售和运作规划(生产计划大纲)由企业决策层结合诸如市场、财务、等相关部门提供的数据制定计划期(1~3年)内企业的月产量、资源需求量等;主生产计划仍由企业决策层制定,依据上层计划制定在计划期内(3~18个月)各时间段最终产品数量和交货期的详细计划;物料需求计划是制定作业及采购计划的依据,用来平衡企业资源需求和可用能力,得到产品零部件和原材料需求数量和日期,明确制造和采购订单下放日期:作业及采购计划用于指导车间排产和采购操作,依据上层计划得到工序排产和采购的详细计划。

二、主生产计划的重要性

主生产计划(MPS)是对每一个具体的产品在每—个具体的时间段的生产计划。是企业销售与运作规划的细化,是进行物料需求计划(Ⅶ心)的基础和前提。制订主生产计划是为了得到一份稳定、均衡的生产计划。早期的物料需求计划系统并没有主生产计划这一层,它直接将客户的需求数据(包括预测或订单)根据物料清单(BOM)进行需求展开计算,得到在数量和时间上与预测和客户订单需求相互匹配的生产和采购计划,这种做法弊端很大,而加上主生产计划这一层次后,通过人工干预,均衡安排,使得在一段时问内主生产计划量和预测及客户订单在总量上相匹配,而不追求在每个具体时刻上均与需求相匹配,从而得到一份稳定、均衡的计划。据此所得到的非独立需求项目的物料需求计划也将是稳定和匀称的。因此,主生产计划在整个计划层次中,位置核心,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不可取消。

一方面,主生产计划作为生产部门的工具,指导着生产过程的运行,分析对象是最终产品,在这里它为生产部门指出了“将要生产什么”,即生产最终销售部门进行销售的产品,起着指导作用;另一方面,主生产计划又有着过渡性作用。物料需求计划、能力需求计划、车间和采购作业计划的制定都需要依据主生产计划的数据。

三、主生产计划的编制方法

进行主生产计划的编制首先要确定MPS物料,确定MPS物料就是把销售与运作规划中的产品系列进行具体化的最终项目。按照企业自身不同的生产模式确定对应的MPS物料,例如,常见的现货生产MTS型企业MPS物料为独立需求类型物料;订货生产MTO型企业MPS物料也为独立需求类型物料;而订货组装ATO型企业MPS物料为通用件、特征件及可选件。紧接着进行主生产计划初稿的编制,编制主生产计划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里面涉及到多个计算,按照先后顺序依次有6大计算,具体过程如下。

(一)毛需求量:是在任意给定的计划周期内,项目的总需求量

如何把预测量和订单量组合得出毛需求量。这在各个时区的取舍方法是不同的。一般的方法为: 预测时区:毛需求=预测量

计划时区:毛需求=Max(预测量,订单量) 需求时区:毛需求=订单量

因此在进行毛需求量计算时首先要依据已知的时界,对计划展望期划分时区,第一时区、第二时区、第三时区分别为需求时区、计划时区和预测时区。然后再根据公式计算对应时段的毛需求量。

(二)计划接收量:是指正在执行的订单量

在制定MPS计划时,往往把制定计划日期之前已经下达的定单、而在本计划期内完成或到达的数量作为计划接收量处理。在具体的题目中把批量值直接读入到计划接收量中。

(三)净需求:指任意给定的计划周期内,某项目实际需求数量

毛需求指“需要多少?”,而净需求指“还缺多少?”净需求量=本时段毛需求量+安全库存量一(前一时段末的可用库存量+本时段计划接收量) 若计算值≤O,则无净需求;若计算值>0,净需求=计算值。

(四)计划产出量:是为了满足净需求,系统根据设定的批量规则计算得出的供应数量

计划产出量=N×批量

满足条件为:计划产出量≥净需求>(N-1)x批量

说明“什么时问下达计划”。计划投入量的所处时段是在对应的计划产出量的基础上往前推相应的提前期。

一般采用的批量规则是固定批量法和直接批量法。固定批量法(Fixed Quantity)中,如果净需求小于批量,则按批量计算,若挣需求大于批量,则按批量的倍数计算。例如。批量为20,当净需求≤20,计划产出量一律取20:若净需求为35,大于批量,超出部分按批量增量递增,计划产出量取批量的2倍即40:直接批量法(Lot for Lot)则是完全根据实际需求量来确定MPS的计划量,即MPS计划量定义实际需求量。

(五)计划投入量:是系统根据计划产出量、规定的提前期和成品率计算得出的计划投入数量。

说明“什么时间下达计划”。计划投入量的所处时段是在对应的计划产出量的基础上往前推相应的提前期。

(六)预计可用库存量:是从现有库存中,扣除了预留给其他用途的已分配量,可以用于下一时段净需求计算的那部分库存。它同现有量不是同一个概念。

预计可用库存量=(前一时段末的可用库存量+本时段计划接收量+本时段计划产出量)一本时段毛需求量。

在编制主生产计划时,依据计算流程,第一步计算毛需求量,第二步读入计划接收量,第三步计算净需求量,如果净需求为非负数,紧接着计算第四步计划产出量、第五步计划投入量、第六步预计库存量,再开始计算下一时段;如果净需求是负值,则无净需求,直接转到第六步,计算预计库存量,再开始计算下一时段。依次类推,同样的方法计算各时段,直到把最后一个时段算完,关于主生产计划的编制就算结束。

四、结束语

合理的企业计划层次划分是ERP系统稳步实施的关键,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ERP实施进程和实施效果。主生产计划作为计划层次的第三层,位置居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上层计划细化的结果,为上层计划的实施打下基础,同时也是下层计划编制的依据,实现了企业计划管理从宏观到微观、从粗到细的过渡,而主生产计划的编制是重中之重,没有编制,说该计划何其重要都是空谈。

公司网站:

erp供应链分析系统范文第3篇

供应链管理是通过对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的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的管理,降低供应链供需不匹配的成本,提高供应链收益的理论和方法。供应链管理理论中存在着大量的数学模型,以描述某个管理决策寻求最优化的过程,如进行库存、定价、生产或协调决策,以实现成本最低或利润最大化的目标。这些模型是对实际供应链管理问题的抽象和概括,具体的企业运营环境往往被忽略,这些模型预测的最优结果在管理实践中通常并没有出现[1]。要转变这种因离企业管理实践较远,导致的理论模型的实际应用问题,行为经济学实验是一个比较好的办法。行为经济学实验是在一定的控制条件下,考察相关经济理论或被试在实验条件下的行为过程,对理论模型在真实世界中的表现进行验证或者修正的实验方法[2-3]。将行为经济学实验引入到供应链管理中,可以在一定的程度上解决供应链理论模型离管理实践较远的问题。通过合理设计的行为经济学实验,让被试以决策者的身份参与到实验中,对供应链管理的理论模型进行重复运用,在不断地模拟决策中,体会决策结果带来的利益或亏损,能够很好地加深被试对供应链管理理论模型的理解,知道这些模型的优点和不足,并对这些模型进行适当的修正和补充,为将来解决企业的实际供应链管理类问题奠定基础。

1供应链管理中的行为经济学实验目标及功能

学者和学生都可利用行为经济学实验对供应链管理进行研究和实践,对参加实验的被试,特别是没有接触过企业运营实践的本科生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在供应链管理中引入行为经济学实验,主要有以下两个目标:1)可以检验和完善已有的供应链管理理论模型。供应链管理的理论模型通常都包含有较强的假设,追求数学处理上的方便,用作一般的指导思想比较有效,但是应用于具体的供应链管理活动中,模型给出的最优化结果可能并不能实现。引入行为经济学实验后,可以对报童模型、牛鞭效应、供应链合同等供应链理论模型进行验证,并研究在不确定的环境下,人们的决策行为是否与模型相符[4-5]。2)发展新的供应链管理理论模型。如果通过行为经济学实验发现,决策结果与理论模型存在显著的差距,那么可以通过对数据的分析,探讨被理论模型忽略的人的行为因素,将决策者的心理因素如公平、信任、损失规避等加入到研究假设中,建立新的更加符合管理实践的理论模型[6-7]。行为经济学实验可以在理论分析模型和经济实践活动之间架起桥梁,这是它在供应链管理中最大的功能。虽然通过实证研究也可以检验这些模型,但是实证研究中的数据来源通常会遇到有效性的问题。比如,问卷调查都是二手数据,即使接近管理实践,但是很难通过这些数据建立不同变量之间的因果联系,因为这些数据不能为研究人员进行控制,只能被动地接受[6-7]。但是,在实验中,可以对价格、成本和需求等比较感兴趣的变量水平进行控制,通过实验数据对决策结果进行分析,找到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从而检验理论的正确性并进行修正。

2供应链管理中的行为经济学实验设计

2.1实验的分类设计

为研究供应链管理的相关理论模型与管理决策活动的区别,可以通过考察模型中的相关变量来进行。供应链管理模型的目标函数通常是最大化利润或最小化成本,决策变量包括订购或生产数量、零售价格或采购价格以及相关的合同参数等,行为经济学的实验设计要考察在决策过程中,决策者对这些变量的选择是否符合模型的预测,那么,良好的实验设计有以下两种方式。1)演示性实验。这种实验只需要一个实验组别就可以进行,主要作用是演示供应链管理中的某种特殊的现象。例如,牛鞭效应是指供应链需求的波动从供给端向需求端逐级扩大的现象,为了演示这种现象,可以设计从生产商、批发商、零售商到顾客的4级供应链实验,让每个被试扮演其中的一个角色,在零售价格、批发价格和需求等其他给定的情形下,为每一次自己下游客户的需求给出采购数量决策以最小化采购和库存成本,这种被称为“啤酒游戏”的供应链管理实验在研究和教学中已经被反复证明和采用。2)研究性实验。研究性实验至少需要两个实验组别,一个组别为基本组,另一个组别为对照组,对照组的某些实验条件与基本组有所不同。研究性实验的主要作用是在某个模型参数处于两个或多于两个水平以上时,考察两个组别被试选择的决策变量和供应链的效益是否符合理论模型,也就是验证理论模型的正确性,如表1所示。除此之外,研究性实验还可以通过对两个组别实验数据的分析,找出理论模型与实验结果之间偏差的原因。例如,在批发价合同下,供应链管理模型显示供应链上下游在各自最大化自身利益的情况下,它们的价格和采购等决策会导致供应链的总体利润低于双方一体化决策的情形,即所谓的“双重边际效应”。但是,在文献[6]的行为经济学实验中,相识和不相识的两组被试在双重边际效应上的表现却有显著性的差异,这里不相识的人组成了基本组,相识的人组成了对照组,不同的商品成本、价格或需求成了模型参数的不同水平。文献[7]建立了一个以公平因素为基础的供应链模型,解释了在批发价合同下,供应链成员之间考虑公平交易的倾向可以协调供应链。为了保证模型参数在实验中保持不变,需要将被试随机地分配给各个组别和角色。例如,如果一个组全部由大学生或女性组成,那么这种具有特别性质的决策者可能会导致实验结果的系统性差异,为了避免出现这种错误,将每一个参加实验的被试进行随机地分配,是一种比较好的解决办法。

2.2实验路线设计

供应链管理中的行为经济学实验的路线设计如图1所示。整个实验分为实验准备、进行实验和实验后期3个步骤来进行。在实验准备阶段,理论假设通常来自已有的供应链管理理论模型,为使得实验过程中方便操作,可以对理论模型中的各个参数进行赋值,通过实验来检验模型的决策变量是否符合模型的预测,这些模型预测的结果则可以作为待实验验证的理论假设。实验指导的编写主要是为了向被试介绍供应链管理的背景、实验的具体内容和流程。现在计算机成为行为经济学中常用的工具,特别方便于进行实验控制和数据的收集以及传输,所以编写适合供应链管理实验的计算机程序也很重要。在进行实验的过程中,首先是要尽量随机性地分配实验角色给被试,其次要让被试熟悉实验指导书中的相关内容,并在正式开始实验之前,试做实验以加强熟练程度,防止实验过程中出现误操作。在实验完毕后,则需要通过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并验证理论假设是否成立,在实验结果与理论模型存在显著性差异时,对理论模型进行修正。

3有效的供应链管理行为经济学实验

在设计供应链管理行为经济学实验时,为了使得实验的结果真实有效,必须对一些实验过程中的环节进行精心地设计,避免出现系统性的误差。

3.1实验语境

在供应链管理的行为学实验中,通常需要向被试描述实验的一些基本内容,比如实验条件、扮演角色和决策顺序等,这些文字表达的语境框架应该简短而中立,尽量不要出现带有暗示性的话语。比如,在供应链管理中经常出现的“供应商”和“零售商”等词语,可以用“行动者1”和“行动者2”进行替代;做出“定价”“库存”和“采购”等商业决策,可以用让被试在一个行动集合中进行选择来替代。营造简短而中立的实验语境,有两个目的。一是防止被试出现无意识地决策偏差。例如,在考察公平因素对供应链上下游决策的影响时,应尽量避免在实验中使用公平类的词语,因为这可能会让实验参与者在进行决策时会无意识的出现不同的决策行为。另外,不同的研究人员对语义的理解可能不同,所以在实验中使用简短而中立的语言对供应链管理理论模型的验证和演示是很适用的。二是简短而中立的实验语境更具一般性,可以推广到其他的实验中去。

3.2被试

被试将成为在供应链管理实验中进行反复决策的参与者,他们的个人特征将会影响到实验的结果。最常见的情况是研究者喜欢邀请大学生作为实验的参与者,与全为企业管理者为参与者的实验相比,这两种情况下是否会导致实验结果的显著性差异则显得比较重要。在供应链管理的行为经济学实验中,大学生被试非常普遍,因为他们都集中于大学校园中,很容易进行招募,给他们支付的报酬也相对较低。研究显示,大学生和企业管理者分别组成的被试,在实验结果上并没有表现出统计学上的差异性,企业管理者在实验中做出的决策并不比大学生好或差,因此,为实验方便,可以将大学生作为实验被试的主要招募对象。

3.3激励

为了激励实验参与者更加认真地对待供应链管理实验,对他们进行酬金奖励是一个比较好的办法,而且发给他们的酬金数量应该基于他们在实验中的绩效表现,如实验完成后的平均成本或平均利润等。如果被试在实验中挣到的钱对他们来说有一定的吸引力,那么实验参与者特有的内在特征就会变得无关紧要,研究者可以基本上确认实验是按照自己期望的方式在进行。如果没有适当的激励措施,就很难让实验参与者将精力集中到实验中来,实验的数据和因此得到的结论都得不到保证。

4供应链管理的行为经济学实验案例

销售回扣合同是供应链管理中的一种协调机制,可以利用行为经济学实验来进行证明和修正。它是指零售商售出商品的数量超过给定界限,每超过一单位,上游的供应商就向零售商返还一定的金额。理论模型研究表明,销售回扣合同可以很好地协调供应链。为了证明理论模型的正确性,可以通过下面的行为经济学实验来进行。

4.1提出理论假设

在由一个零售商和一个供应商组成的供应链中,文献[8]研究表明,在销售回扣合同下,零售商的利润函数为:R(Q|T)=-wQ+pEmin(Q,ζ)+sE(Q-ζ)++uE(min(Q,ζ)-T)+(1)式中,w为批发价格,p为零售价格,Q为零售商的采购数量,s为处理卖不出去的单位商品得到的残值,u为单位返还金额大小,ζ为随机市场需求,其概率分布函数为(ζ),T为销量的给定界限[8]。存在唯一的合同参数组合{w*,T*,u*}协调供应链,其中,u*=(w*-c)(p-s)c-s,w*为下式的解:(p-c)∫Qw0ζ(ζ)dζ=k-ε(2)T*为下式的解:(p+u*-s)L(Q0)-u*(L(T*)+T*(1-(T*)))=k(3)式中,L(x)=∫0xζφ(ζ)dζ,Qw=-1[(p-w)/(p-s)],Q0=-1[(p-c)/(p-s)],k∈(0,π(Q0)),π(Q0)=-cQ0+pEmin(Q0,ζ)+sE(Q0-ζ)+,ε∈(0,k),且ε足够小。行为学实验实验需要将上述理论模型结果化为一个算例。假定市场需求在[0,100]上均匀分布,c为12元/单位,w为18元/单位,目标数量T与回扣u为决策值,零售商每一期订购数量Q。未销售完的货物当期即作废处理,残值s为1元/单位。那么可以得到理论假设为:假设1(理论基准):在销售回扣合同下,供应链的最优订购数量为59,供应商设定的单位商品返还金额为14.72,销量给定的界线为43。假设2:与批发价合同相比,销售回扣合同协调了供应链,零售商、供应商和供应链的利润都会增加。

4.2实验

1)被试的招募。在进行实验前,可以在大学校园中招募大学生作为被试,或者让参加供应链管理课程学习的学生作为被试。随机地将两个人组成一组,一人扮演零售商,一人扮演供应商。2)进行实验。让他们先进行批发价合同的实验,然后再进行销售回扣合同的实验。在每个实验中,应先进行5轮实验,让学生熟悉决策规则,然后正式开始实验。在批发价合同中,供应商对批发价格进行决策,零售商对采购数量进行决策,然后随机的市场需求也开始实现,这时可以计算零售商、供应商和供应链的整体利润;在销售回扣合同中,零售商决定采购数量,供应商决定返还的单位商品金额,然后随机的市场需求也开始实现,参与各方的利润也马上得到计算。在两个实验中,商品的市场需求分布、生产成本、零售价格、残值等实验参数都是相同的,与4.1节中的数值保持一致,每个实验都将进行40轮。在实验前,应将撰写好的实验指南发给学生,详细说明销售回扣合同的运作机理,以及上述实验规则。3)激励。根据每个零售商和供应商的实验结果,按照他们在每个实验中40轮的平均利润水平与理论最优结果的比例,对他们进行奖励,发放给每位参与者一定数额的人民币。

4.3验证假设与模型修正

收集得到的实验数据,对4.1节中的理论假设进行验证。可以利用SPSS等软件和统计推断的方法,验证在销售回购合同中,供应链订购数量的均值是否等于59,供应商设定的单位商品返还金额是否为14.72,销量给定的界线是否为43;还可以验证第二个假设,即销售回扣合同下的供应链利润水平是否比批发价合同高。如果假设都得到验证,那么表明销售回扣合同的理论模型与管理实践一致;如果假设没有得到验证,则表明销售回扣合同的理论模型和管理实践之间存在差距。为找出这种差距存在的原因,需要对销售回扣合同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并再次设计合理的行为经济学实验,证明分析中找到的影响因素,并将影响因素加入到模型中完成对模型的修正。

5结束语

供应链管理中引入行为经济学实验,不仅对供应链管理理论模型进行验证并修正,还可以让学生在学习中熟悉供应链管理的实践情况,逐渐在供应链管理的教学和研究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为使得供应链管理的行为经济学实验结论真实可信,需要对实验进行有效的设计,规划合理的实验路线,在实验语境的选择和设定上要尽量地简短而中立,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招募大学生作为实验参与者,并在实验过程中对实验参与者进行合理的酬金激励。

参考文献

[1]HOT,ZHANGJ.Designingpricingcontractsforboundedlyrationalcustomers:Doestheframingofthefixedfeematter[J].Managementscience,2008,54(4):686-700.

[2]姚宇.世界著名实验经济学实验室介绍[J].经济学动态,2014(11):107-114.

[3]BARTLETTRL.,KINGPG.Teachingeconomicsasalaboratoryscience[J].Journalofeconomiceducation,1990,21(2):181-193.

[4]CACHONG,LARIVIEREM.Supplychaincoordinationwithrevenuesharingcontracts.Managementscience[J].2005,51(1):30-44.

[5]ZZERZ,ZHENGY,CHENK.Trustinforecastinforma-tionsharing[J].ManagementScience,2011,57(6):1111-1137.

[6]LOCHCH,WUY.Socialpreferencesandsupplychainperformance:Anexperimentalstudy[J].ManagementSci-ence,2008,54(11):1835-1849.

[7]CUITH,RAJUJS,ZHANGZJ.Fairnessandchannelcoordination[J].ManagementScience,2007,53(8):1303-1314.

[8]TAYLORT.Supplychaincoordinationunderchannelre-bateswithsalesefforteffect[J].ManagementScience,48(8):992-1007.

erp供应链分析系统范文第4篇

美国著名的商业奇才、通用电器公司的总裁杰克•韦尔奇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一个企业在供应链运作上不具有竞争力的话,就干脆不要竞争。还有这样一句话:真正的竞争不是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是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可见对于现代企业来说,供应链是何等的重要。据调查显示,供应链管理会主动为企业创造价值,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有效的供应链管理可以提升企业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缩短交货期以及降低库存。

ERP风光不再,制造业对物流供应链系统需求旺盛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现代企业为了增强自身竞争力,在不断扩大产业、业务规模,加强服务的同时,已经渐渐地从节省外部开支转向优化内部结构,控制内部成本。综合分析认为,在某个商品的整个供应链体系中,非生产的成本已经超过了80%。其中,商品的物流成本占到40%以上,时间成本占到整个供应链的90%以上。可见企业压缩成本最大的源泉应该是物流供应链。

目前,中国一些具有前瞻性战略眼光的企业已经瞄准了物流供应链管理这一管理方法并加以运用,以期通过建立全面、完善、有效、快捷的现代物流供应链体系,来解决我国企业因规模小而不能形成规模效益;因结构全、开支大、内部层次繁多、结构臃肿而不能形成合力;大多数企业重复低层次竞争而导致的两败俱伤等一系列问题。其中,在中国数量最多,产业最庞大的制造业对物流供应链系统的需求最为旺盛。

由于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管理软件业对ERP进行了大张旗鼓的宣传,错使很多制造业企业认为信息化就是ERP,其实不然。对于大型制造业企业来说,采购、生产、分销等流程对供应链管理与物流有着越来越大的依靠和越来越高的要求,企业仅有ERP系统已经不能满足企业发展和竞争的需要,它们需要有一个分层次的生产数据采集平台,需要通过对采集来的数据进行监控来管理删除。以石油炼化业务为例,ERP在炼化生产过程中大多显的苍白无力,而更多的是要靠数据采集系统、SCM等系统来综合控制管理,才能实现供应链管理的最优化。中国最大的物流供应链管理软件供应商博科资讯总裁沈国康向记者透露,当SAP不能满足中国石化、中国石油在物流供应链管理方面需求的时候,博科资讯的MySCM帮助它们解决了难题,博科资讯为中石化建设的系统运行半年既节约费用3000万人民币。

沈国康指出,现代企业建立竞争优势的关键应该由节约原材料的“第一利润源泉”、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第二利润源泉”,转向建立高效供应链系统的“第三利润源泉”。更为重要

的是,对供应链的优化和细化不仅会给企业带来新的利润源,还可以加快企业的市场反应速度,令企业更好地满足客户的需求。选择合适的物流供应链系统,就等于选择一款生死攸关的防身或攻击性利器。

SCM披荆斩棘,“中国制造”再次腾飞

“SCM对企业而言不是没必要,而是很有必要。就像20世纪90年代初很多人都很抵触计算机的应用和普及一样,对于这样的新技术,将来推广和发展是一个必然趋势。你迟早是要接受这个新技术,那为什么不先行一步,得到领先的竞争力呢?”沈国康用这样一个形象的比喻来说明企业物流信息化的必要性,“建立了高效、一体化的供应链体系,就如同在企业与供应商、分销商和客户之间建立了一条畅通的高速公路一样,可以减小每一步之间的时间,将这个转接的时间压缩至接近为零。特别是对于制造企业而言,对产业链的各个节点进行有效的整合,信息共享、利益风险共担意义重大。”

对制造业企业来说,做好供应链管理所带来的利益是非常明显的。由于大部分制造业企业在其客户供应链中处于供应商的角色,因此如何能够与关键客户在“供”与“应”这两个关键业务上做到紧密配合,满足客户多方面的要求,对其当前业务的增长是至关重要的。归根结底来说便是要考验企业的制造能力与供应链管理能力,而供应链管理能力又特指了企业在链上的反应速度、供应成本控制与供应质量保障。

当今,许多制造业制造企业不约而同的把供应链能力的建设,作为了提升订单量与获得新客户的有力途径。首先,在反应速度上,制造企业最注重的莫过于对客户订单的响应速度,如何尽量缩短客户下单到最终交付产品的周期是很多企业在管理提升上的重要业绩指标。其次,再供应成本控制中,占极大比重的原材料采购成本是需要重点控制的部分。再次,供应质量作为一个显性可量化的指标直接影响到客户的订单意向,许多欧美采购企业在阐述为何放弃中国制造而选择其他地区更加昂贵的产品时提及,之所以做出这样的选择,是因为对方能够提供产品以上更好的供应服务。而长远来讲,当今的制造业企业欲成长为名牌企业,在战略规划中,构建供应链核心竞争力更加是一个必须时时考虑、日日耕耘的主题。纵观当前国内外如戴尔、沃尔玛等行业龙头,无不借助供应链管理创造了企业盈利能力的再提升。

在全球制造中心转向中国的今天,在“中国制造”走向世界的今天,我们急需认清的问题是,在全球供应链的大背景下,中国正面临不进则退的境地。“中国制造”能否长远占领世界市场,建立全面、完善、有效、快捷的现代物流供应链体系是重中之重。

erp供应链分析系统范文第5篇

美国著名的商业奇才、通用电器公司的总裁杰克•韦尔奇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一个企业在供应链运作上不具有竞争力的话,就干脆不要竞争。还有这样一句话:真正的竞争不是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是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可见对于现代企业来说,供应链是何等的重要。据调查显示,供应链管理会主动为企业创造价值,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有效的供应链管理可以提升企业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缩短交货期以及降低库存。

ERP风光不再,制造业对物流供应链系统需求旺盛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现代企业为了增强自身竞争力,在不断扩大产业、业务规模,加强服务的同时,已经渐渐地从节省外部开支转向优化内部结构,控制内部成本。综合分析认为,在某个商品的整个供应链体系中,非生产的成本已经超过了80%。其中,商品的物流成本占到40%以上,时间成本占到整个供应链的90%以上。可见企业压缩成本最大的源泉应该是物流供应链。

目前,中国一些具有前瞻性战略眼光的企业已经瞄准了物流供应链管理这一管理方法并加以运用,以期通过建立全面、完善、有效、快捷的现代物流供应链体系,来解决我国企业因规模小而不能形成规模效益;因结构全、开支大、内部层次繁多、结构臃肿而不能形成合力;大多数企业重复低层次竞争而导致的两败俱伤等一系列问题。其中,在中国数量最多,产业最庞大的制造业对物流供应链系统的需求最为旺盛。

由于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管理软件业对ERP进行了大张旗鼓的宣传,错使很多制造业企业认为信息化就是ERP,其实不然。对于大型制造业企业来说,采购、生产、分销等流程对供应链管理与物流有着越来越大的依靠和越来越高的要求,企业仅有ERP系统已经不能满足企业发展和竞争的需要,它们需要有一个分层次的生产数据采集平台,需要通过对采集来的数据进行监控来管理删除。以石油炼化业务为例,ERP在炼化生产过程中大多显的苍白无力,而更多的是要靠数据采集系统、SCM等系统来综合控制管理,才能实现供应链管理的最优化。中国最大的物流供应链管理软件供应商博科资讯总裁沈国康向记者透露,当SAP不能满足中国石化、中国石油在物流供应链管理方面需求的时候,博科资讯的MySCM帮助它们解决了难题,博科资讯为中石化建设的系统运行半年既节约费用3000万人民币。

沈国康指出,现代企业建立竞争优势的关键应该由节约原材料的“第一利润源泉”、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第二利润源泉”,转向建立高效供应链系统的“第三利润源泉”。更为重要

的是,对供应链的优化和细化不仅会给企业带来新的利润源,还可以加快企业的市场反应速度,令企业更好地满足客户的需求。选择合适的物流供应链系统,就等于选择一款生死攸关的防身或攻击性利器。

SCM披荆斩棘,“中国制造”再次腾飞

“SCM对企业而言不是没必要,而是很有必要。就像20世纪90年代初很多人都很抵触计算机的应用和普及一样,对于这样的新技术,将来推广和发展是一个必然趋势。你迟早是要接受这个新技术,那为什么不先行一步,得到领先的竞争力呢?”沈国康用这样一个形象的比喻来说明企业物流信息化的必要性,“建立了高效、一体化的供应链体系,就如同在企业与供应商、分销商和客户之间建立了一条畅通的高速公路一样,可以减小每一步之间的时间,将这个转接的时间压缩至接近为零。特别是对于制造企业而言,对产业链的各个节点进行有效的整合,信息共享、利益风险共担意义重大。”

对制造业企业来说,做好供应链管理所带来的利益是非常明显的。由于大部分制造业企业在其客户供应链中处于供应商的角色,因此如何能够与关键客户在“供”与“应”这两个关键业务上做到紧密配合,满足客户多方面的要求,对其当前业务的增长是至关重要的。归根结底来说便是要考验企业的制造能力与供应链管理能力,而供应链管理能力又特指了企业在链上的反应速度、供应成本控制与供应质量保障。

当今,许多制造业制造企业不约而同的把供应链能力的建设,作为了提升订单量与获得新客户的有力途径。首先,在反应速度上,制造企业最注重的莫过于对客户订单的响应速度,如何尽量缩短客户下单到最终交付产品的周期是很多企业在管理提升上的重要业绩指标。其次,再供应成本控制中,占极大比重的原材料采购成本是需要重点控制的部分。再次,供应质量作为一个显性可量化的指标直接影响到客户的订单意向,许多欧美采购企业在阐述为何放弃中国制造而选择其他地区更加昂贵的产品时提及,之所以做出这样的选择,是因为对方能够提供产品以上更好的供应服务。而长远来讲,当今的制造业企业欲成长为名牌企业,在战略规划中,构建供应链核心竞争力更加是一个必须时时考虑、日日耕耘的主题。纵观当前国内外如戴尔、沃尔玛等行业龙头,无不借助供应链管理创造了企业盈利能力的再提升。

在全球制造中心转向中国的今天,在“中国制造”走向世界的今天,我们急需认清的问题是,在全球供应链的大背景下,中国正面临不进则退的境地。“中国制造”能否长远占领世界市场,建立全面、完善、有效、快捷的现代物流供应链体系是重中之重。

erp供应链分析系统范文第6篇

美国著名的商业奇才、通用电器公司的总裁杰克•韦尔奇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一个企业在供应链运作上不具有竞争力的话,就干脆不要竞争。还有这样一句话:真正的竞争不是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是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可见对于现代企业来说,供应链是何等的重要。据调查显示,供应链管理会主动为企业创造价值,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有效的供应链管理可以提升企业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缩短交货期以及降低库存。

ERP风光不再,制造业对物流供应链系统需求旺盛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现代企业为了增强自身竞争力,在不断扩大产业、业务规模,加强服务的同时,已经渐渐地从节省外部开支转向优化内部结构,控制内部成本。综合分析认为,在某个商品的整个供应链体系中,非生产的成本已经超过了80%。其中,商品的物流成本占到40%以上,时间成本占到整个供应链的90%以上。可见企业压缩成本最大的源泉应该是物流供应链。

目前,中国一些具有前瞻性战略眼光的企业已经瞄准了物流供应链管理这一管理方法并加以运用,以期通过建立全面、完善、有效、快捷的现代物流供应链体系,来解决我国企业因规模小而不能形成规模效益;因结构全、开支大、内部层次繁多、结构臃肿而不能形成合力;大多数企业重复低层次竞争而导致的两败俱伤等一系列问题。其中,在中国数量最多,产业最庞大的制造业对物流供应链系统的需求最为旺盛。

由于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管理软件业对ERP进行了大张旗鼓的宣传,错使很多制造业企业认为信息化就是ERP,其实不然。对于大型制造业企业来说,采购、生产、分销等流程对供应链管理与物流有着越来越大的依靠和越来越高的要求,企业仅有ERP系统已经不能满足企业发展和竞争的需要,它们需要有一个分层次的生产数据采集平台,需要通过对采集来的数据进行监控来管理删除。以石油炼化业务为例,ERP在炼化生产过程中大多显的苍白无力,而更多的是要靠数据采集系统、SCM等系统来综合控制管理,才能实现供应链管理的最优化。中国最大的物流供应链管理软件供应商博科资讯总裁沈国康向记者透露,当SAP不能满足中国石化、中国石油在物流供应链管理方面需求的时候,博科资讯的MySCM帮助它们解决了难题,博科资讯为中石化建设的系统运行半年既节约费用3000万人民币。

沈国康指出,现代企业建立竞争优势的关键应该由节约原材料的“第一利润源泉”、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第二利润源泉”,转向建立高效供应链系统的“第三利润源泉”。更为重要

的是,对供应链的优化和细化不仅会给企业带来新的利润源,还可以加快企业的市场反应速度,令企业更好地满足客户的需求。选择合适的物流供应链系统,就等于选择一款生死攸关的防身或攻击性利器。

SCM披荆斩棘,“中国制造”再次腾飞

“SCM对企业而言不是没必要,而是很有必要。就像20世纪90年代初很多人都很抵触计算机的应用和普及一样,对于这样的新技术,将来推广和发展是一个必然趋势。你迟早是要接受这个新技术,那为什么不先行一步,得到领先的竞争力呢?”沈国康用这样一个形象的比喻来说明企业物流信息化的必要性,“建立了高效、一体化的供应链体系,就如同在企业与供应商、分销商和客户之间建立了一条畅通的高速公路一样,可以减小每一步之间的时间,将这个转接的时间压缩至接近为零。特别是对于制造企业而言,对产业链的各个节点进行有效的整合,信息共享、利益风险共担意义重大。”

对制造业企业来说,做好供应链管理所带来的利益是非常明显的。由于大部分制造业企业在其客户供应链中处于供应商的角色,因此如何能够与关键客户在“供”与“应”这两个关键业务上做到紧密配合,满足客户多方面的要求,对其当前业务的增长是至关重要的。归根结底来说便是要考验企业的制造能力与供应链管理能力,而供应链管理能力又特指了企业在链上的反应速度、供应成本控制与供应质量保障。

当今,许多制造业制造企业不约而同的把供应链能力的建设,作为了提升订单量与获得新客户的有力途径。首先,在反应速度上,制造企业最注重的莫过于对客户订单的响应速度,如何尽量缩短客户下单到最终交付产品的周期是很多企业在管理提升上的重要业绩指标。其次,再供应成本控制中,占极大比重的原材料采购成本是需要重点控制的部分。再次,供应质量作为一个显性可量化的指标直接影响到客户的订单意向,许多欧美采购企业在阐述为何放弃中国制造而选择其他地区更加昂贵的产品时提及,之所以做出这样的选择,是因为对方能够提供产品以上更好的供应服务。而长远来讲,当今的制造业企业欲成长为名牌企业,在战略规划中,构建供应链核心竞争力更加是一个必须时时考虑、日日耕耘的主题。纵观当前国内外如戴尔、沃尔玛等行业龙头,无不借助供应链管理创造了企业盈利能力的再提升。

在全球制造中心转向中国的今天,在“中国制造”走向世界的今天,我们急需认清的问题是,在全球供应链的大背景下,中国正面临不进则退的境地。“中国制造”能否长远占领世界市场,建立全面、完善、有效、快捷的现代物流供应链体系是重中之重。

上一篇:520跟老婆表白的话范文下一篇:关于512地震的资料范文